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4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13:15:45

点击下载

作者: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4版)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4版)试读:

前言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是根据人事部、建设部2001年发布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人发[2001]5号)、2003年发布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3]24号)等文件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由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动力专业部分资深专家、教授编写的复习辅导教材,供动力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复习使用。自2004年5月发行第1版、2007年2月发行第2版、2013年10月发行第3版以来,基本满足了广大考生的需要。

近几年来,国家颁布、修订了一系列有关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有关工程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为适应今后专业考试的需要,特组织专家修编了原教材。第4版对原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编,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按新公布的规范标准作了诠释。《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4版仍分为三篇十五章,收编了前三版大部分资料。第4版各篇章名称、编者姓名及编者所在单位名称分别是:

第一篇 热力

第一章 燃料与燃烧

王英刚、姜燮琦(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史华光(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第二章 锅炉原理 罗荣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李江波、汪本尧(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王大伟(东方永捷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 汪本尧、李江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第四章 锅炉房工艺设计 李春林、邢云峰、熊维镕(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章 汽轮机房工艺设计 彭方(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公司) 熊维镕

第六章 热力网及热力站 冯继蓓(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

第二篇 燃气

第七章 制气原料的特性和评价 张秋民、赵树昌、何德民(大连理工大学) 董卫红、郭国杰(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王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八章 制气原理及工艺 文相浩、徐英姬、董卫红、郭国杰(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绍辉、盛传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沈余生、王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大尚、王曦(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第九章 煤气净化(调质)、副产品回收与加工 郝鹏、孙虹(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李大尚、王曦(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王萍

第十章 城镇燃气输配 李颜强、邓文平、李丽、黄葵(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十一章 燃气燃烧与应用 徐鹏(北京建筑大学)李颜强

第十二章 工程设计 文相浩、徐英姬、郝鹏、孙虹(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绍辉、盛传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李大尚、王曦(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董卫红、郭国杰(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李颜强、黄葵、李丽、邓文平、王萍、李金环(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柴凤飞、王世芹(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篇 气体

第十三章 气体压缩机 陈霖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张洪雁(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十四章 制冷与低温 陈霖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邓文(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第十五章 供气制冷工程设计 陈霖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杨涌泉(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王宇虹(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吴玉环、李定凯、陶益新、马宪国、王瑞君、吴正宽、张洪鹏、冯长海、裴忠勋、陈光明、刘宗仁、邵玉祥、潘善明、黎光华、付鑫泉、孙振安、付忠诚、高勇、叶全乐、舒宗汉、高克萱、王昌遒、钱理业。

教材审核:毛文中(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副主编:姜燮琦、李颜强、陈霖新

主编:朱大钧、熊维镕(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本复习教材以《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注册工程师应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为重点,紧密联系工程实践运用设计规范、标准(如有变动,以现行规范、标准为准),融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一体,力求准确体现考试大纲中“了解、熟悉、掌握”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使考生能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正确运用设计规范、标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本复习教材可以作为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咨询设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专业技术管理的辅导读本和高等学校师生教学、学习的参考用书。

本复习教材编写的主要参考书是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推荐教材、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动力专业的设计手册、参考资料等。参加本复习教材编写的专家,以其强烈的责任感、深厚的理论造诣、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对规范、标准的准确理解,对复习教材字斟句酌、精心编撰,付出了辛勤劳动。我们对各位编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深切的谢意,编者所在单位对编写工作也给予了热忱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对他们的全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复习教材的编写变动,难免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诚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2018年11月第一篇 热力第一章 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 燃料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其基本特性和燃烧的基本理论,对于每个动力工程师都是必要的。一、燃料分类及性质

化石燃料按其存在形态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三类。在我国常用的固体燃料是煤,液体燃料有重油、渣油和柴油,气体燃料按其获取的方式分为天然气和人工煤气。

三类燃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学、工艺性质内容很广,本节仅对各类燃料对工程设计影响较大的性质作简要介绍。(一)固体燃料(煤)的性质

1.密度 煤的密度有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和堆密度之分。堆密度是指单位容积所装载的散装煤炭的质量,即

式中 G——散煤质量(t);3

V——容积(m)。

各种煤和煤灰的堆密度和安息角见表1-1。表1-1 煤和煤灰的堆密度和安息角

2.煤的热稳定性 煤的热稳定性是指煤块在加热时保持原有粒度的性能。热稳定性好的煤在燃烧或气化过程中不破碎或破碎较少。锅炉或煤气发生炉如使用热稳定性差的煤,将导致煤层气流阻力增加,气流带出物(飞灰量)增加,甚至形成风沟和结渣,使燃烧或气化不能正常进行。

3.煤的可磨性 煤的可磨性是指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煤的可磨性主要与煤的煤化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焦煤和肥煤可磨性指数较高,容易磨细;无烟煤、褐煤可磨性指数较低,不易磨细。当水分和灰分增加时,其可磨性指数就越低。

4.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粘结其本身或惰性物质(即无粘结能力的物质)或焦块的性质;煤的结焦性是指煤粒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生成优质焦炭(即焦炭的强度和块度符合冶金焦的要求)的性质。

粘结性强是结焦性好的必要条件,即结焦性好的煤其粘结性也好,但粘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例如气肥煤,其粘结性很好,但生成的焦炭裂隙多、强度差,故结焦性不好。

5.煤的结渣性 煤的结渣性是反映煤灰在燃烧或气化过程中的成渣特性。对于煤的燃烧与气化(尤其是固定床),结渣率高都是不利的,会造成气流分布不匀,给操作造成困难,增加灰渣中的含炭量等。

影响结渣性的主要因素是煤灰分和灰熔点。煤的灰分高、灰熔点低,结渣率就高。此外,煤灰周围的气氛对结渣性也有影响,还原气氛下结渣率高,氧化气氛下结渣率低。

6.煤灰的熔融性 煤的灰分是煤在完全燃烧后形成的残渣,主要成分是煤中矿物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物与盐类,是多种成分的复合化合物和混合物,因此它没有明显的由固相转化为液相的熔点,从开始熔融到完全熔融,要经过一个较大的温度区域,一般测定它的三个熔融特征温度: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

影响灰熔点的因素很多,主要与煤灰的组成成分和煤灰周围燃烧介质气氛有关。煤灰中熔点高的物质越多,灰熔点越高;煤灰周围介质还原性气体存在时,灰熔点会降低。(二)液体燃料的性质

1.粘度 流体本身阻滞其质点相对滑动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粘性。油的粘度表示油对它本身的流动所产生的阻力大小,是用来表征油的流动性的指标,对油的输送、雾化和燃烧有直接影响。

粘度的大小可用[动力]粘度(绝对粘度)、运动粘度和恩氏粘度(条件粘度)来表示。

动力粘度η与运动粘度ν间的换算关系

η=νρ (1-2)

式中 η——动力粘度(Pa·s);2

ν——运动粘度(m/s);3

ρ——密度(kg/m)。

运动粘度与恩氏粘度间的换算关系2

式中 ν——运动粘度(m/s);

°E——恩氏粘度(°E)。

影响燃油粘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燃油成分和温度。燃油中胶状物含量愈多,粘度就愈大;油温越高,则粘度越低。

2.凝点 油品丧失流动时的温度,亦即油品在试管里倾斜45°经过5~10s尚不流动时的温度叫凝点。凝点是与燃油的输送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燃油的凝点与燃油产品中的石蜡含量有关,含蜡量越高,凝点越高。

3.闪点、燃点和自燃点 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是有关燃油着火燃烧的特性指标,是衡量燃油贮运安全密切相关的指标。(1)闪点。燃油加热到某一温度时,表面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发生短暂的闪光(一闪即灭),此时的温度即为闪点。闪点是表示燃油的着火性能和爆炸危险的一项重要指标。闪点按测定方法不同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一般开口杯法测定的闪点要比闭口杯法的高15~25℃。

闪点是用于油品分类和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油品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见表1-2。表1-2 油品闪点分类(2)燃点。在燃油温度超过闪点继续加热时,当燃油蒸气和空气混合物遇到明火能着火并继续燃烧(时间不少于5s)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油的燃点一般要比闪点高20~30℃。(3)自燃点。自燃点是指油品缓慢氧化而开始自行着火燃烧的温度。油品自燃点和它们的燃点没有直接关系,而只取决于油品的化学组成,并随压力而变化。在常压下,油质越重,自燃点越低;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常用燃油的自燃点见表1-3。表1-3 常用油品的自燃点

4.相对密度 将20℃时油品与4℃时的同体积水的质量比,作为油20品的标准相对密度,用d表示。油品的相对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其关系可按下式换算t20

d=d-α(t-20)44

或t

式中 d——温度为t时的油品相对密度;420

d——标准油品相对密度;4

α——温度修正系数(1/℃);

β——体胀系数(1/℃)。20

对d为0.85~1.07的油品,α值为0.000699~0.000424,β值为40.000818~0.000398,也可查有关图表。

5.硫分 燃油中的硫分在燃烧后生成的产物除对设备有腐蚀作用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会造成伤害。

按燃油中含硫的质量分数,将燃油分为三种,含硫质量分数w≤s0.5%的称为低硫油;0.5%<w≤1%的称为中硫油;1.0%<w≤3.5%ss的称为高硫油。

6.爆炸性 当燃油蒸气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达到某个范围时,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这个含量范围就是该燃油的爆炸范围,其最小含量值和最大含量值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燃油的爆炸范围越大,引发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常用燃油的爆炸范围(体积分数)为:汽油为1.0%~6.0%;煤油为1.4%~7.5%;重油为1.2%~6.0%;原油为1.7%~11.3%。

7.静电特性 油品是电的不良导体,它与空气和钢铁摩擦时很容易产生静电,并在其表面积聚产生很高的静电压,一旦放电就会产生火花,造成燃油的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在燃油的输送贮存系统中的管线、容器和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设施。(三)气体燃料的性质

工程中使用的气体燃料都不是单一化学成分的气体燃料,而是多种单一气体燃料的混合气体,所以其物理化学工艺性质均与单一成分的气体燃料有很大的区别。

1.密度与相对密度 干态混合燃气的密度可由式(1-5)计算3

式中 ρ——标准状态下混合燃气平均密度(kg/m);

ϕ——各单一气体的体积分数(%);i3

ρ——标准状态下各单一气体密度(kg/m)。i

相对密度是指标准状态下混合气体密度与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之比,见式(1-6)

式中 d——混合气体相对密度;3

ρ——标准状态下混合燃气平均密度(kg/m);3

1.293——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kg/m)。

如果考虑实际混合燃气中的水蒸气,则湿燃气密度可按式(1-7)计算w3

式中 ρ——标准状态下湿燃气密度(kg/m);3

ρ——标准状态下干燃气密度(kg/m);3

d——标准状态下湿燃气中水蒸气含量[kg/m(干燃气)];3

0.833——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kg/m)。

几种燃气的密度和相对密度见表1-4。由表1-4中可看出,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容易积聚在地面附近和地势低洼处,在使用时必须加以注意。

2.着火温度 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温度。着火温度并不是可燃气体固有的物化常数,它与燃气的种类、在混合燃气中含量、混合气的均匀程度和压力有关,也与燃烧设备的构造、周围介质的热容量、有无催化作用及燃烧体系的散热条件有关。部分单一燃气和混合燃气在标准状态下的着火温度见表1-5。表1-4 几种燃气的密度和相对密度表1-5 部分单一燃气和混合燃气在标准状态下的着火温度

3.着火极限(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而引起爆炸时的可燃气体含量(体积分数)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在这种混合物中,当可燃气体的含量减少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含量(体积分数)时,称为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当可燃气体含量增加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含量(体积分数)时,称为爆炸上限。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生产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时,区分甲乙类易爆气体的爆炸下限值是10%。

工程上使用的燃气,多为数种可燃气的混合物,其着火极限可用计算得到。(1)对于不含惰性气体的可燃气体的混合物,着火极限可用式(1-8)计算

式中 L——可燃气体混合物着火极限(上限或下限)(体积分数)(%);

ϕ——单一可燃气体在不含惰性气体的燃气中的体积分数i(%);

L——单一可燃气体的着火极限(上限或下限)(%)。i(2)对于含有惰性气体的可燃气体的混合物,着火极限可用式(1-9)计算

式中 L——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燃气着火极限(上限或下限)D(体积分数)(%);

L——按不含惰性气体的混合燃气根据式(1-8)计算的着火极限(上限或下限)(体积分数)(%);

ϕ——惰性气体在混合燃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D

影响可燃气体着火极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容积尺寸的影响:内径小的容器,着火极限范围变窄。

温度的影响:燃气—空气混合物的温度升高,着火极限范围将扩大。

压力的影响:高压时,对碳氢化合物而言,随压力升高,着火极限范围将扩大;而对CO,则相反,随压力升高,着火极限范围将变窄。

惰性气体的影响:随着惰性气体含量增加,下限和上限均将提高。

水分的影响:水分对碳氢化合物的着火起抑制作用;而对CO的着火起促进作用。

氧气的影响:一般在氧气中,燃气的着火极限范围将扩大。二、燃料的成分和成分分析(一)固体燃料(煤)和液体燃料的成分

组成煤的有机物的元素主要是碳,其次是氢,还有氧、氮和硫等元素,煤中无机物元素主要是硅、铝、铁、钙、镁等。

液体燃料(石油)的组成主要为烃类碳氢化合物。虽然构成液体燃料的主要元素不多,但是碳和氢组成的烃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此外,石油中还有少量非烃类化合物,一般以胶状沥青状物质形态存在。(二)煤的成分分析

煤的成分表示和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两种。

煤的元素分析将煤分为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七个组分。煤的工业分析是将煤分为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水分四个组分。每种组分都按分析基准的质量分数表示。由于分析方法不同,元素分析成分和工业分析成分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无法相互换算。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和工业分析成分见图1-1。图1-1 煤的成分图解(三)煤的成分表示方法及其换算

煤的成分表示方法无论是元素分析或工业分析,都与煤质分析化验时的状态有关。所以在表示煤的成分时,必须注明是何种分析化验状态。煤质分析化验时的状态常用“基”表示。煤质分析中常用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四种,其定义、用途和新旧标准对照见表1-6。表1-6 煤质分析基准定义

各种“基”的成分均用质量分数表示。各种成分的具体表示法见表1-7。

煤质成分各种“基”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各种“基”之间的换算系数见表1-8。表1-7 煤的各种“基”的成分表示法①注:工业分析中FC为固定碳。表1-8 煤质分析结果不同“基”成分换算系数表(四)燃油的成分分析及换算

燃油的成分分析一般采用元素分析方法,即以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的质量分数来表示,分析基准也采用不同的“基”。各种“基”的成分表示法和换算,可参照上述煤的成分表示法和换算。(五)气体燃料的成分

工程上应用的气体燃料从本质上说都是多种可燃气体和不可燃气体的混合物。可燃气体有:氢、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烷、丙烯、丙烷、丁烯、丁烷、戊烯、戊烷、苯和硫化氢等;不可燃气体有氮、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等。上述各种成分的气体按不同比例组合,就形成不同的气体燃料,性质也多种多样。在实际应用时,应尽量收集有关气源的详细资料作为依据,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校核。三、发热量

燃料的发热量是指单位物量的燃料(固、液体燃料为每千克,气体燃料为每标准立方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分。高位发热量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后其烟气中的水蒸气以凝结水状态存在时所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低位发热量是gr指燃料完全燃烧后其烟气中的水仍保持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很显然燃料高位发热量要大于低位发热量,其差值即是燃net烧产物中所含水蒸气的汽化热。一般而言,工程中燃烧后烟气中的水均呈水蒸气状态排出,所以常用的是燃料低位发热量。

燃料发热量一般通过氧弹测热计测得,也可用成分分析结果估算。

与燃料成分分析有不同的基准一样,燃料发热量的测量和估算也有与成分分析同样的基准。(一)相同基高、低位发热量间的换算

相同基高、低位发热量的差别仅在于烟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热,而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来源于燃料的水分和氢元素的燃烧。相同基固体和液体燃料高、低位发热量的换算关系见表1-9。(二)不同基高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

固体和液体燃料不同基高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实际上与不同基燃料成分间的换算关系相同,可见表1-8。表1-9 相同基高位、低位发热量换算表(三)不同基低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

固体和液体燃料不同基低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关系,既要考虑到相同基高位、低位发热量之间的影响,又要考虑到水分和灰分对不同基高位发热量的影响关系。在工程中常见的是从各种基低位发热量换算到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关系。式(1-10)、式(1-11)和式(1-12)分别是从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的低位发热量换算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关系式。(四)固体、液体燃料发热量的估算

1.元素分析成分估算法(门捷列夫法)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估算见下式:

Q=339Car+1030H-109(O-S)-25M (1-13)ar·netarararar

收到基高位发热量估算见下式

Q=339C+1256H-109(O-S) (1-14)ar·grarararar

2.利用煤的工业分析成分估算发热量 中国煤炭科学院提出的利用煤的工业分析成分估算我国煤炭高、低位发热量的半经验公式,这些半经验计算公式与煤种、焦渣特性、挥发分(氧、氢)、水分和灰分有关,在此不作介绍。

3.液体燃料发热量的估算 液体燃料在无元素分析资料时,可根据其密度来估算发热量,式(1-15)和式(1-16)分别是用于估算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和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的。2

Q=46415.6+3167.7ρ-8790ρ (1-15)ar·net2

Q=51900-8790ρ (1-16)daf·gr

式中 ρ——燃油在15℃时的密度(kg/L)。(五)气体燃料发热量的计算

工程中使用的混合气体燃料的发热量一般采用试验测得,也可根据混合燃气的组成成分计算。

1.混合燃气干燥基发热量的计算 混合燃气干燥基高位或低位发热量可按下式计算:3

式中 Q——混合燃气干燥基高位或低位发热量[kJ/m(标准状d态)];

ϕ——混合燃气中各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i

Q——混合燃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干燥基高位或低位发热量,可di3查表10-6[kJ/m(标准状态)]。

在工程中对燃气发热量的计算还可作如下近似考虑:(1)当燃气中含有少量(体积分数在3%以下)成分不明的不饱和烃时,该不饱和烃的热量可按乙烯(CH)的发热量计算。24(2)当天然气中重烃(CH、CH……)含量不明时,其不明2638部分的饱和碳氢化合物可按体积分数80%的CH和20%的CH计2638算,或按CH=100%的CH计算。mn26(3)一般情况下,燃气中含水量极少,可忽略不计,故可取Qar·=Q。netd·net(4)当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5%~98%,而其他成分不明时,收3到基低位发热量可取为Q=35160kJ/m。ar·net

2.混合燃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实际使用的混合燃气(收到基)都带有一定量的水分,所以需要对混合燃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进行修正。当收到基燃气中水分为含湿量时,可用式(1-18)计算;当收到基燃气中水分为相对湿度时,则可用式(1-19)计算混合燃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3

式中 Q——混合燃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m(标准状ar·net态)];3

Q——混合燃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kJ/m(标准状态)];d·net3

d——混合燃气中水蒸气含量[kg/m(标准状态)];

ϕ——混合燃气的相对湿度;

p——与混合燃气相同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分压力(Pa);s

p——混合燃气的绝对压力(Pa)。四、我国常用燃料的特性(一)煤的分类简介

煤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有不同。新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按煤的煤化程度由高到低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分为14大类和17小类。其中无烟煤的挥发分由低到高分为3个小类;烟煤按其挥发分、粘结性指标等分为12大类: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1/3焦煤、肥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褐煤为另一大类,又分为年轻褐煤和年老褐煤2个小类。中国煤炭分类总表见表1-10。表1-10中每一类煤均用汉语拼音代号表示,还采用数码编号表示煤种。各煤种数码编号中,十位数表示挥发分,从0~5分别表示V由小到大。数码编号中的个位数对烟煤是表征它的粘结性,daf个位数越小,其粘结性越差。表1-10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① 粘结指数。② 胶质层最大厚度。③ 奥亚膨胀度。④ 目视比色透光率。

常用的煤种分级有以灰分、硫分和灰熔融性来划分的,分别见表1-11、表1-12和表1-13。表1-11 煤质灰分分级标准表1-12 煤质含全硫量分级标准表1-13 煤的灰熔融性分级标准(二)我国工业锅炉用煤分类及其代表煤种

工业锅炉用煤的分类是根据煤的挥发分、水分、灰分及发热量分为无烟煤、贫煤、烟煤、褐煤和石煤煤矸石5大类12小类,见表1-14。各类煤和页岩、甘蔗渣的代表性设计煤种见表1-15。表1-14 我国工业锅炉用煤分类表表1-15 我国工业锅炉设计用代表性煤种(三)常用燃油特性

热力工程中常用的燃油有重油、渣油和柴油三种。

1.重油 重油是由裂化重油、减压重油、常压重油或蜡油等按不同比例调合制成的。仅从标志油品着火性能和爆炸危险性的重要指标“闪点”作比较:1号、2号、4号轻燃料油与原油、煤油接近;4号、5号轻、5号重与柴油近似;6号、7号燃料油与前标准的重油近似。但其他质量指标,尤其是“灰分”和“含硫量”与柴油和前标准规定的重油质量指标相差较大,选用时须注意。为方便对照使用与使用习惯,本版保留原标准规定的重油质量指标。现行标准内容与燃料油性质见(三)常用燃油特性4.燃料油综合质量指标叙述。

按重油80℃的运动粘度分为20、60、100和200号四个牌号。重油的质量指标见表1-16。表1-16 重油的质量指标

锅炉设计用代表性重油性质见表1-17。表1-17 锅炉设计用代表性重油性质

2.渣油 渣油是减压蒸馏塔塔底的残油,主要成分是高分子烃类和胶状物质。原油蒸馏后,硫分集中于渣油中,故渣油中含硫量相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