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资深儿童心理专家的最省力的家教笔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22:25:41

点击下载

作者:陈素娟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资深儿童心理专家的最省力的家教笔记)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资深儿童心理专家的最省力的家教笔记)试读:

序 3岁看大,让你的孩子为自己的将来做主

俗语有言:“3岁看大。”意思是,从一个人3岁左右的状态就能看到他成年后的状况。这不是谬论。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从几岁的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

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进行了试验观察,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当地的1000名3岁儿童。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五大类。到2003年,当这些孩子长到26岁时,卡斯比等人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同时作了总结报告。报告上说,从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以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这个实验报告作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3岁看大”的观点,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卡斯比教授还指出,在孩子的幼年成长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有着不可忽视的重任。他还认为,虽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会随着阅历和各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正确的引导,那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0年,在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两岁左右。牧师辛格将这两个“怪物”带到了村里,送进了当地的一所孤儿院,并给大的取名卡玛拉,小的取名阿玛拉。

为了使这两个“狼孩”学会和适应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辛格牧师夫妇做了种种努力,终未成功。阿玛拉在第11个月就死掉了;卡玛拉用了5年时间学会了两脚步行,7年才学会了45个单词。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也没有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这个例子说明,如果错过孩子3岁左右的学习关键期,就会影响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3岁前是孩子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有着强大的学习和吸收能力。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型,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型。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因此,我们应该及早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但是,如果我们把开发脑潜能理解成背古诗、认生字、算算术等,那么,我们的做法就有失偏颇了,因为这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是“拔苗助长”。我们要让孩子多体验、多感受、亲自动手,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要怕孩子搞“破坏”、故意捣乱、犯错误,我们要给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

从诸多的科学实验中,我们发现,0~3岁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通过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有如下几个方面:

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不同的敏感期就会接踵而至。我们要细心观察,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有些做父母的很爱孩子,生怕孩子受苦受累,时时处处限制孩子的行动,不让他干这个、动那个;或者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脚,代替他们做一些事情。殊不知,我们在一点点地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我们可以替孩子做事,但没有办法替孩子生活和成长;我们可以替孩子解决问题,但是没有办法替他们去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替孩子规划未来,但不能替他们憧憬未来。一个没有憧憬和希冀的童年,不能自主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会有一个平庸痛苦的未来。

懂得了这些道理的父母,请让您的孩子为自己的将来做主吧!

CHAPTER0 1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家里有个“小魔头”

◎是什么让孩子成了“小魔头。”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就会发现自己同周围的世界是分离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悄无声息地萌发,他们开始脱离父母的掌控,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孩子的自主运用能力越来越强,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们身心发展的趋势迅速上升。当他们具备独立行走的能力后,他们就开始挣脱父母的怀抱,憧憬着独“闯”天下。他们的好奇心也越随之越发的强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爱和喜好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不愿受父母的约束和控制。随之而来的,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日益增多,他们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排除他物,大声地说出“不”,告诉别人“这是我的”,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想法非常多,他们想尝试很多东西,他们反抗着父母和大人的看管,独立地去“探索”他未知的、大人认为“幼儿不宜”的角落。在我们大人看来他们就是在搞“破坏”。

◎用爱和宽容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

孩子满屋乱跑,到处“探索”,我们很多年轻的父母本能的反应就是要保护孩子,限制他们的行为,用好话或好东西诱惑孩子,企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的甚至大声地训斥或用武力“征服”孩子。父母可能不清楚,这样的做法只会伤害孩子敏感的心灵。我们强行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其实这是在“奴役”孩子。孩子可能变乖了、安静了,但是,我们却可能亲手“扼杀”了一个爱因斯坦或牛顿。

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在保护孩子的前提下,给予充分的自由,或许孩子在我们的爱和包容之下,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爱孩子,就是给他们“当家做主”的机会,认同他们的行为,宽容他们的探索活动。比如,孩子要把新买的玩具跑车拆掉,我们一般会疼惜玩具,把玩具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当你看了这本书后,就应该明白,和孩子的探索精神比起来,一个玩具汽车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如果我们家的“小魔头”的做法是合理的,比如孩子在墙上画画,可能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到了,我们就有必要给孩子准备好画纸和画笔,或者把画纸贴到墙上,鼓励孩子在纸上画。

如果“小魔头”的行为预示着他们可能有危险,我们也应该避免当面斥责,因为孩子听不进反面的话,他们会用反抗或者报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孩子喜欢摆弄刀具一类的东西,我们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打开电视看他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带他出去玩儿,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等等。如果孩子非要去摸暖水壶,或者燃气灶的火,我们可以拿着他的手靠近,当他感到烫时,就会停止这些行为了。

有些“小魔头”很会搞恶作剧,他会一边做“坏”事,一边观察我们的反应,然后等着大人发作,他就会乐得边跑边逗大人。这时候,我们只要当做什么都没看见,他们就会觉得没趣,停止这些破坏行为。

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说“不”。当孩子的行为确实存在很大的危险或者会影响孩子成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不”,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学会遵从权威。但说“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特别提醒:

中国有句俗话叫“3岁看大”,两三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也是今后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宽容地对待孩子的一些“过分”行为。尽量采用温和的方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一旦我们约束过多,就会限制孩子的正常发展,将来可能会使他形成自卑退缩的人格;如果放任不管,也会让孩子形成目中无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

保持理性的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蒙台梭利

李女士的孩子3岁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表现常气得她火气很旺。她的孩子琳琳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多用手,少用嘴。如果在家里不如他的意,他就又哭又叫,在地上打滚。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抢玩具,抢不过就用牙咬、用手推、用脚踢。

王女士的孩子清清平时经常说“我讨厌你”“臭妈妈”之类的伤害妈妈的话,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就说“我打死你”。

最让陈女士头疼的是,她的儿子昭昭学会了说谎,早餐的面包不想吃,就放到书包里,然后告诉妈妈“吃过了”;他不小心碰倒了茶几上的杯子,水洒了一地,他却说“不是我碰的”。

张女士发现,儿子田田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回家见到爷爷奶奶就喊“笨蛋”,张女士说他他根本不听。

妈妈总是问,孩子这是怎么啦?

◎孩子为什么没有一点儿是非观念

孩子在自我意识萌发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模仿时期,这是孩子领悟掌握了某种行为,通过不断重复,将其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的时期。但是,周围环境里好的和坏的他们都一起学来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小,接触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他们的一些言谈举止、对事物的认识等就是模仿周围人的行为表现。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是非观念,没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不良的行为。当然,动画片上的一些行为也是儿童模仿的对象,比如男孩子喜欢模仿“奥特曼打怪兽”,他们会把见到的很多人都看做是“怪兽”去打。

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很难分辨事情的好坏,再加上这个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相应的活动能力也很强,他们会用很多精力努力维护着自我。他们不愿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或者还不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他们也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会为了保护自我不被大人批评而说谎,拒绝别人友好的接近,等等。

◎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时,一般的表现就是批评、打骂,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可是,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模仿我们的做法,甚至激起孩子的反抗。所以,要切忌打骂孩子。打骂不仅会伤害孩子的皮肉,重要的是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我们要明白孩子一些“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懂得孩子此刻正处于哪种心理敏感期。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张女士的儿子田田从幼儿园回来喊爷爷奶奶“笨蛋”,这是孩子到了“诅咒敏感期”,他们会用一些“强有力”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词的含义,但说出来,会让他们愉快。

另外,我们要向孩子说明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指出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的可行性办法。对孩子一些行为要具体分析,哪些行为属于孩子的淘气,哪些属于坏毛病。比如孩子拿着父母的鞋油在自己的布鞋上擦,我们就不能以为是孩子故意捣乱,而是认为他在模仿父母的行为,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这时候,我们就要告诉孩子鞋油应该用在哪儿,怎么用。

◎保持理性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我们首先要自己保持理性,不要以为批评孩子就是教育孩子。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孩子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要想对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理性地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经常推人、踢人,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我们在解决家庭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表现。孩子做了错事说谎、不承认,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是不是也喜欢推卸责任,抱怨指责,时常抱怨工作不好,抱怨同事和领导不近人情等。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洁身自好,理性客观,孩子自己就会学会判断是非。

其实,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和艺术。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对批评和强硬有明显的抗拒,所以,我们要讲究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例如,毛毛家的小客人要玩他的玩具汽车,他们抢的时候把玩具拆散了。毛毛大哭不止,还用手打小客人。毛毛妈妈及时制止了毛毛的攻击行为,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玩具弄坏了,毛毛很难过,是吗?”“玩具坏掉了,我难过,我难过!”毛毛在妈妈怀里哭声小了些。“妈妈知道毛毛难过,毛毛难过……”妈妈嘴里一直说。

毛毛渐渐不哭了,从妈妈怀里起来,开始自己动手装玩具。妈妈也一起帮忙,终于把玩具装好了。

等客人走后,妈妈在和毛毛一起收拾玩具的时候,轻轻地对他说:“人不是用来打的。”毛毛说:“打人是不对的。”

此时孩子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特别提醒:

两三岁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虽然差,但只要我们理性客观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能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父母要记住:情绪处理好了,再指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己学会辨别是非。

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左右任何事

对待孩子哭闹的做法,我的建议是首先弄懂孩子为什么哭闹。在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眼泪背后,事实上显露出孩子心中的不安。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父母淡忘了孩子内心需求的一个警示。这本是父母的过错,孩子的哭闹正是对大人的提醒和惩罚。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冷漠地对待他们,将会刺伤他们稚嫩的心灵,让他们不安的情绪更加恶化。——宋柘斌《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经常性地大哭大闹是不是经常让您烦躁不已?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的哭闹,会让你内心紧张或是内心产生很大的挫败感?

当孩子哭闹时,我们所能做的,大多是生气、斥责、惩罚,但是,孩子会用更强烈的哭闹来回应我们,他们随时会用哭闹来挑战我们的极限,并努力地争取在和我们的拉锯战中占据上风。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大声的喊叫、刺耳的尖叫、撒泼打滚、低声的啜泣等这种强有力的“武器”来对付我们。我们会觉得孩子一哭闹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经常被孩子哭闹弄得甘拜下风,缴械投降。

周末的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湘湘去蛋糕店,准备购买第二天的早餐。出发前,妈妈明确地告诉湘湘不可以要这要那。可一进蛋糕店,湘湘就在盛蛋糕的盒子里挑来挑去,找自己喜欢的口味的蛋糕。最后,湘湘挑了一大包放到妈妈的篮子里。妈妈不同意,要求他放回去,湘湘很坚决地说“不”。这令妈妈很恼火,把篮子里的蛋糕一股脑儿地放回盒子里。湘湘大声地哭起来。妈妈一见,赶紧拉湘湘回家。湘湘一屁股坐在地上,继续更大声地哭闹。

在湘湘的哭闹下,妈妈最后只好把湘湘挑的所有蛋糕买回家。

很多父母和湘湘的妈妈一样无助,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哭闹,吸引了周围人目光的时候,更让我们感到尴尬。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妥协,我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

我们很自信地以为,我们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孩子才是最善于观察的,他们熟知大人的心理,在第一次哭闹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之后,孩子便懂得,原来用这个办法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间长了,哭闹就成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平时运用自如的能够如愿以偿的法宝,不论在家里还是跟着爸爸妈妈外出,他们都能通过哭闹使自己得逞。

还有的孩子通过不停的哭闹来控制父母,他们学会了哼哼唧唧、低声抽泣,依赖别人,做家中永远的“宝宝”,他们通过控制父母找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哭闹能帮助孩子要到他们想要的,因为他们一哭闹,大人就要哄他们、安慰他们,并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强大。对孩子来说,能激怒大人,让他们烦躁并最终屈服是一件很有趣味,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们还天真地以为,孩子哭闹就是要点儿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小看孩子的哭闹,这只是孩子施展计谋的第一步,它很可能会升级为顶嘴、争吵和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

当把哭闹当成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不要说是孩子,就是大人也会持续不断地采用它。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必须狠下心来,让他意识到:无论怎么哭闹,都不能左右任何事,都是彻底无效的。

我们以为电视、广告给了孩子很大的诱惑,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有难度。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无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打败媒体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当孩子因为要一件东西而哭闹时,我们要果断地告诉他:“当你哭闹着要这要那时,即使是合理的,我也不会买给你。”当我们持续不断地对孩子灌输这样的教育并付诸实践后,孩子就会慢慢改掉哭闹的习惯。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时,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周围人的目光,克服气氛的尴尬,不去制止和说教,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教育,也不要表现得很愤怒,只要坚定地把孩子带回家就可以了。回到家,也不说教,只管去做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事,也就是不需要孩子参与进来的事。孩子受到了冷落,就会知道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被排除在外。

孩子在家里哭闹,我们应该让他们感觉自己被忽略,不要和他们说话,不仅如此,也不要用眼光和表情等肢体语言和孩子交流。如果我们不和孩子说话,但瞥孩子一眼或者皱一下眉等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关注他,他会因此哭闹得更厉害,以此来加重我们的心理负担,他会凭着我们一点点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哭闹的表演是否成功。这样下去,哭闹会更加难以纠正。因此,我们必须要一言不发,并且毫无表情地做自己的事情。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认为哭闹可以左右一些事情并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这是孩子实现自我的手段。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孩子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要采取方法纠正孩子哭闹的毛病,让他们用正常的方式去找到自我。

让“不要”远离你

2~4岁的儿童,和过去处于依赖状态的儿童不同,由于行走和语言的出现,开始探索世界,要求独立性,要求“我自己来”。如果此时处处束缚他的手脚,横加限制,就会形成羞怯、疑虑,甚至孤独感和反抗。——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在超市里,3岁的朵朵在里面跑东跑西,闹得妈妈很是心烦,妈妈大声地训斥她:“不要乱跑!”

饭桌上,3岁半的皮皮总是不好好吃饭,吃几口就去玩他的玩具,无论妈妈怎么说他都不听,爸爸冲皮皮吼道:“不要玩了!”

滔滔跟着妈妈出去,过马路的时候淘气的滔滔不好好走人行横道,挣开妈妈的手跑到马路中间去,妈妈急得大喊:“不要在马路中间走!”

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小米坐在沙发上边看动画片边吃饼干,爸爸回来看见了,对小米说:“不要吃那么多饼干!”

冬天的早晨,爱美的萱萱在衣服外面套上了一件蓬蓬纱的裙子,当她走出来的时候,妈妈大声告诉她:“不要这么穿!”

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事,而不喜欢受大人的约束。孩子的“离经叛道”经常惹得大人对他们大吼:“不要……”孩子对我们的阻止又是什么态度呢?从父母反反复复说“不要”的情况来看,效果几乎等于零。

我们内心有很多不解:为什么越说“不要”,孩子往往偏“要”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

3岁孩子的行动已经能够独立,他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解决,他们有强烈脱离父母的愿望,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尝试一下。听到大人说“不要”,就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和本能的反抗,他们反抗权威、反抗控制、反抗命令,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或者通过反抗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还有一个原因,请您现在按照我说的做:请闭上眼睛,听我说,不要想老虎,不要想东北虎,也不要想华南虎,不要想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当我跟你说“不要想老虎”的时候,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老虎?当初我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老虎。相信您也是的。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都不接受否定的词汇,越是“不要做”的事情,潜意识越会告诉你“要做”。成人都如此,何况孩子呢?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接受我们的指令,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的。

◎让“不要”远离孩子,对孩子多说肯定句

每当我们想对孩子说“不要”时,我们先要提醒自己:我这样的说法会有意义和作用吗?然后,态度和蔼、语气坚定地告诉孩子“要……”比如:

我们对着在超市里乱跑的朵朵说:“跟在妈妈的手推车后面走。”

对不好好吃饭的皮皮说:“好好吃饭,一会儿妈妈收拾了就没饭吃了。”

对不好好走路的滔滔说:“跟在妈妈身边,要走人行横道。”

对饭前吃很多饼干的小米说:“先去洗洗手,等着妈妈做熟饭就可以吃饭了。”

我们可以多做几个练习,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说才会使孩子听进去。“不要打小妹妹!”“不要总是开关电灯!”“不要爬到窗户上去!”“不要动,你会把碗摔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否定句换成肯定句,可以这样说:“你可以轻轻地摸摸小妹妹。”“谢谢你帮我们打开电灯,这样我们就能看清了。”“到这里来玩,这里宽敞多了。”“小心拿着,轻轻地放到桌子上。”

当然,这些答案只是提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不同情况找出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让孩子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如果用肯定的语气同孩子说话,就会得到不同于以往的回应,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就不会处处和我们作对,他们似乎变得很顺从。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尊重,我们不是命令、限制他们的行动,而是让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家里也不会再“狼烟四起”,气氛会变得更加平静和谐。改变说话的方式,让“不要”远离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提醒:

有自我意识的孩子,用“不要”制止他们是没有效果的。如果仅仅告诉孩子:“你不要做……”他就会感到迷惑和失望,会心生逆反。不如直接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事情,给他们指明做事的方向。所以,让3岁的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建议,他(她)选择

让孩子作选择。不管是多么小的选择,都能给他一种参与感,让他知道大人尊重、考虑、重视他的需求。我们大人都愿意得到这样待遇,孩子也不例外。——苏?比弗《3岁孩子总是对着干,妈妈怎么办》

一位心理学家去一所中学就中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调查。被调查的有150名学生,心理学家问他们:“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难题,一时又解决不了,你该怎么办?”令心理学家没有想到的是,这150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找父母解决了。”没有一名学生回答有困难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去求助于父母。当心理学家问他们将来有什么理想或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时,大约有70%的学生回答:“要回家问了父母才能知道。”

作完调查,这位心理学家在总结他的调查结果时,非常忧虑地说,孩子缺乏自主性,对自我意识在选择中的重要性的麻木和轻视,已经是当代一些青少年综合素质中不容忽视的弱项。

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有客人到家里做客,饭桌上,家中3岁的孩子不肯喝牛奶,闹着非要喝大人喝的碳酸饮料。相信大家都见过类似的场面。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该如何做呢?

你可能因为有客人在,怕难堪,图省事,为了息事宁人,而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也可能哄骗孩子:“把牛奶喝了,明天妈妈带你去超市,给你买玩具。”你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打算兑现;你还可能对客人苦笑一下,把孩子带走:“这孩子!真不懂事。走,妈妈带你出去玩一会儿。”然后把哭闹的孩子带出去;你还可能训斥孩子:“不许喝,小孩就得喝牛奶,别以为有客人在我就迁就你!住嘴!别哭了!再哭我……”你还可能对孩子讲很多道理,告诉孩子牛奶多么有营养,碳酸饮料会影响孩子长身体,等等。

最后,孩子从我们的反应中学到了什么?孩子知道:我没有选择权,大人才能控制我的一切。下面的事例很好地解答了上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凡事都依靠父母去解决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自主选择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对于很多事情都希望自己做主,不管多么小的选择,都能给他们一种参与感,他们作出了选择,会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心理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可是,我们很容易就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我们给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包括上哪个幼儿园,报什么兴趣班,上哪个小学,上哪个中学,上哪个大学,甚至孩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我们都要安排好,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从小按照我们自己的人生理想成长,而不考虑孩子本身的兴趣、意愿和基本素质,更不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用自己的决定代替孩子的决定。当孩子有不满情绪时,我们要么用权威,要么对孩子说:“我们都是为你好,我们是过来人,比你懂,听我们的,没错。”我们就这样打着“爱的旗号”,无情地把孩子的选择权剥夺了。慢慢地,孩子就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凡事依靠父母,或者变得非常叛逆。

另外,我们与孩子沟通不注意方式方法,要么迁就纵容孩子,要么训斥责骂孩子,要么哄骗孩子,要么回避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孩子“听话”,“听话”就是让孩子听从我们的安排和意愿,这样就导致孩子一次次失去了选择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机会。

◎要明白为什么让孩子选择

在孩子还是婴儿时,他们完全依靠大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他们慢慢有了自我意识,说出“不”的时候,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用“不”来脱离和父母的连接,表达自己的喜好。这时候,让孩子学会选择,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能掌控自己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更快地学会自立,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从选择中得到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提建议,孩子作选择

接着我们前面提到的事例,我们提到的那几种情况,是我们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而这个事例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我们来看看美国父亲是如何做的呢?

父亲说:“你喝完了牛奶,可以在我杯子里喝一口饮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隐含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喝完牛奶,然后喝一点儿饮料;你也可以选择不喝完牛奶,但没有饮料喝。孩子很自然地选择了喝完牛奶,避免了父母在客人面前的尴尬。

我们还可以在很多方面给孩子提出建议,让孩子作选择。比如,孩子不爱吃早餐,我们就在早餐前问他:“今天早餐是喝牛奶,还是豆浆?”再如,我们要带孩子出门,他在看书,我们就让他作选择:“你是回来再读,还是把书带到车上去读?”又如,孩子去商场买玩具,可以让他选择:“给你50块钱,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玩具。”

无论多小的选择,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掌控一些事情。

特别提醒:

我们在为孩子提建议的时候,语言要简单、具体,让孩子理解我们所提供的选择条件,要与孩子的爱好和能力相匹配。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的选择符合我们的意愿,就把这个选项放到最后。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幼儿在开始时还无法将自己的情绪用认知和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可以用的表达方式就是哭,即用来告诉照顾者发生了什么,也调节了幼儿自己的内在。随着认知和其他生命部分的成长和发展,这部分会越来越美妙,同时孩子也会更加自知。——孙瑞雪《完整的成长》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嫉妒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情绪的觉察和应对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们一般采用哭闹、攻击、畏缩等最原始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

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负面情绪的表达:

两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一不顺自己的心意就生气、唱反调,用夸张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或是表现得很依赖他人。

两三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内心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用哭闹、攻击、耍赖、撞墙、丢东西、不符合年龄地随地大小便等手段来表达他的不满情绪。

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一生病之后会很不好带,他们常常会发脾气、烦躁或者精神不振、很黏人;有时会故意捣乱,晚上睡觉磨牙,咬手指、口吃……

孩子在遭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之后,会出现焦躁、退缩、沮丧的情绪。

因为两三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不能把内心的情绪感觉准确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上述的表现。

◎了解孩子负面情绪的成因

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内心的自我不可侵犯,一旦受到侵扰,因为性格不同,他们表现出来的状态也就不同。外向型的孩子多表现为攻击、引起别人注意,而内向型的孩子多表现为过分依恋家人。有的兄弟之间的嫉妒会令被忽视的孩子用攻击弟弟妹妹或夸张的方式赢得父母的关注,而另一方则更加依恋父母。

愤怒是内心一股强大的力量,有些孩子会借助这股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会在生气的时候把平时不敢做的事情都做出来,通过哭闹、打人、耍赖等手段来发泄他们的不满或达到他们的目的。

当两三岁的孩子在身体不舒服或感到有压力的时候,比如,生病、困倦或疲劳、饿了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容忍度较低,会表现出一些负面的情绪。

另外,当孩子有挫败感的时候,比如受到父母的指责,感觉到自己不如小伙伴,或表现不好怕受到批评时,也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就是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情绪。

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会有悲伤、愤怒、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负面情绪所表达出来的是孩子内心需求的不满。如果我们这样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别闹了。”这等于否认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就会认为,有情绪是不对的。他们就会慢慢把这些不良情绪压抑起来,压抑过多就可能会形成人格障碍。

其实负面情绪也有它的积极意义。比如害怕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羞愧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事有欠缺,体验过难过的孩子,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悲伤。所以,我们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表达,应该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有了父母的接纳,孩子就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排斥它。

比如孩子的小伙伴想抢他最心爱的玩具,他激动地和小伙伴争抢起来。当孩子向我们哭诉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安慰孩子:“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先接纳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帮助孩子解决其他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之后,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孩子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让孩子宣泄情绪。

1.用文字和符号宣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出来,如果孩子有情绪,让他直接表达出来,即使我们不能认同,我们也一定要接纳和理解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理解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孩子告诉我们他经历的事情之后,让他把感受说出来,孩子就感受到了极大的理解和尊重。鼓励孩子把情绪画出来,我们可以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示范给孩子。一位妈妈在单位挨了批评,回到家,拿笔在纸上边画边说:“今天早晨碰上堵车,迟到了,被领导批评,我很生气……”孩子就会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会用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2.用运动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不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出去,它就会通过“破坏”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经常见一些孩子搞破坏,踢垃圾桶、摔凳子、打架等。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运动把能量疏导出来,我们可以带他们去爬山、跑步、踢球,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宣泄了情绪。

3.用唱歌的方式宣泄。有一些孩子学会说脏话、骂人,这是他们通过大声骂人释放内在的情绪。同样用声音,我们可以教孩子大声唱歌,通过唱歌不仅可以宣泄孩子的不良情绪,还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

特别提醒:

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父母切记不可训斥孩子或置之不理,要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针对不同情况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孩子把心中的情绪宣泄出来。

主动示弱,满足孩子的成长欲

好多家长都一定要在自己孩子的面前显示出自己的无所不能,无所不能的家长让孩子失去自己做事、享受成功的机会。做一个懒妈妈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兰海《孩子需要什么》

经常听父母抱怨:孩子学习挺好,其他方面也都不错,就是不懂得心疼和体贴父母。

一天,我去同学家串门,聊天的内容全是孩子。她不断地向我诉苦,说她的孩子胆子小、倔犟、任性、懒惰、依赖性强、自私,她的口气里满是无奈,要我帮帮她教育孩子。

又一次,同事向我诉苦,她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最让她苦恼的是儿子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口头语就是“我才不管呢”,他倒是说到做到,什么都不管,吃饭的时候筷子不摆在桌子上就不知道自己动手拿,有的时候菜上齐了还得催好几遍;早上赖床,叫好多次都不起来,非要等到妈妈大吼几声,这才磨磨蹭蹭地穿衣服;上学的时候书包要帮他准备好,甚至有时还得给他系鞋带;每次爸爸妈妈说什么,他都“嗯”地答应一声,但从不去做。同事说得激动,眼圈都红了。

我从教近20年,亲眼见到孩子们一点点地厌学、懒怠、无责任心、不知感恩……老师们都感慨:真是一届不如一届。看来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孩子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不止现代,古语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又说:虎父无犬子。纵观中国历史,也确有不少像苏洵、苏轼、苏辙一类父子共荣的情况。我们分析,除了良好的家庭熏陶,重要的是良好的家教和家风。在历史上,光是王侯将相后代亡国败家的就有不少。秦始皇创下了一统中国的大好局面,秦二世仅几天就给葬送了;诸葛亮何等得神机妙算,可他的后人却名不见经传;更不要说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乐不思蜀”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往往是“强将”手下出现了“弱兵”,“虎父”教育出了“犬子”。如今也有很多在各行各业成功的人士,为孩子的不争气而苦恼忧虑。

◎了解孩子为什么懒惰、自私,拒绝成长

有句话说:“不是孩子懒,是父母太勤奋。”

我们说,不是孩子弱,是父母太强。有些做父母的在事业上奋斗拼搏,充满自信和力量,这样的父母,往往在生活中也是强势的,经常居高临下地指导孩子,在孩子还没做前就急切地告诉孩子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和接受。这样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强,处处求全责备。在强大的父母面前,孩子很容易滋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孩子很有可能会形成没有主见、处处依赖父母、遇事退缩、不负责任的性格习惯。他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向父母求助,没有一点儿“虎父”的威风。

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太爱孩子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怕孩子干活累坏了,心疼孩子吃苦,担心孩子把事情办砸,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凡事都由父母亲自来做。在孩子两三岁自我意识很强的时候,父母这样做就会助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气的性格特点,他们只为自己考虑,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心疼父母、关爱别人,造成孩子目中无人、眼中无事、手中无活的恶果。我们如此“保护”孩子,生怕孩子有一点儿闪失,一个被“保护”的人,怎么可能去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呢?孩子在我们的保护下形成的品质上的“弱化”,不能不令我们做父母的深思啊!

◎主动示弱,满足孩子的成长欲望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成长欲望,弗洛伊德管它叫“生本能”,蒙台梭利叫它“精神胚胎”,无论哪种叫法,孩子都会依照本能和规律成长。如果我们处处表现得无所不能,孩子成长的动力就会被压抑和弱化。所以,我们不妨在孩子面前示弱,告诉孩子:“你能帮助妈妈吗?”

比如,带孩子外出,孩子走累了,会说:“妈妈,我累了,抱抱我。”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做出很累的样子说:“妈妈也累了,你看腰都直不起了,你能牵着妈妈走吗?”这时候,孩子多半都会勇敢地牵着我们的手回家。

下班回家,孩子通常会迎出来,我们就可以摸着孩子的头,对他说:“宝宝,妈妈好累啊!你能帮妈妈拿拖鞋,再倒杯水吗?”孩子的心中很希望能被需要,这是他们内心成长的欲望,当我们示弱、有求于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地帮助我们。晚上临睡前,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妈妈今天很累,你给妈妈讲个故事,好吗?”孩子就会像我们哄他睡觉一样给我们讲故事,哄我们睡觉。当然其间不要忘了对孩子表示感谢,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当妈妈遇到烦恼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今天心情不好,宝宝安慰妈妈一下,好吗?”这样能培养孩子关心别人的品质。

我们可以向孩子学习。比如孩子喜欢搭积木,但有时搭不好容易闹脾气,我们就在孩子搭好之后对孩子说:“宝宝积木搭得真好,能教一下妈妈吗?”这样会激励孩子主动学习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可以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告诉孩子:“宝宝,你能帮妈妈拎垃圾袋吗?”这样就会培养孩子主动分担家务的好习惯。

特别提醒:

两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他们很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需要,来满足他们成长的欲望,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自身条件,在适当的时候主动示弱,就可以培养出一个懂事明理的好孩子。

冲动是魔鬼,别和孩子较劲

变较劲为相互对话,你会发现,孩子也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只要你是对的,孩子会改变自己向“左”走的念头,跟随你的脚步,向“右”走。——成墨初《“零吼叫”成功教子的66个秘笈》

过春节的时候,3岁的逗逗得到一个玩具汽车,他非常喜欢,整天爱不释手。一天晚饭后,妈妈发现逗逗正在摆弄他的玩具汽车,和平常不同的是,这次逗逗正在拆汽车,妈妈立即上去阻止他:“还没玩几天,别拆坏了!”逗逗嘴里应着,手里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妈妈一见,伸手要拿走玩具汽车,逗逗大哭,和妈妈抢起来,还把汽车往地上摔。妈妈气坏了,拉过逗逗照着屁股打下去……

丹丹再有一个月就3岁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她不仅一口没吃,还将饭菜嚼几口吐得到处都是,弄得桌子上、地上、衣服上、手上一塌糊涂。爸爸警告了她好几次都不管用,最后忍无可忍,把丹丹拽到洗手间,不顾她的哭闹给她换下了吃饭的围嘴,对她吼道:“以后不想吃饭就不要吃!”

中国有句俗话说: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当孩子从一个乖乖躺着的“小天使”变成了一个任性的“小魔头”,开始不听大人的话,开始捣乱、破坏东西,时不时地撅着嘴喊出“不”……他们这些“恶劣”的行为考验着我们的容忍度,经常为一点点小事和孩子“大战”一场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每次发火之后,我们都很心疼后悔,我们也懂得“冲动是魔鬼”,但每次事到临头都控制不住要发火。

◎了解孩子爱“较劲”背后的原因

孩子从小到大,要经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两三岁之后,随着孩子自由行走和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也有了很大发展,他们开始尝试去自己获得经验,尝试用自己的动作和力量达到一定的效果。因为孩子的独立行动有明显发展,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强烈地渴望学习新的东西以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时,他们很讨厌成人的干涉和帮助。对于大人的阻止,他们会做出反抗的举动。比如第一个例子中逗逗就是在反抗妈妈的干涉,他宁愿摔坏自己心爱的玩具也要维护自我不受侵犯。

◎了解大人为什么爱和孩子“较劲。”

由于2岁多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对于自己的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有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任性可能因为自身不舒服。比如第二个例子中的丹丹,她之所以把饭吐出来,是因为前两天感冒了,嗓子痛,因咽不下饭才吐出来。而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猜测去想问题,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也有这样的情况:孩子平时一些表现并没有让我们发火,但有一天,我们正好身体不舒服,或是挨了上级的批评,或者刚在单位和同事闹了矛盾,或者早上上班遇到堵车,直到下午回来气都不顺,或者工作上的事情让自己心烦。这时候,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就会成为我们发泄的导火索,而孩子自然也就成了“替罪的羔羊”。

◎怎样才能不和“反抗期”的孩子较劲

孩子对大人的情绪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还弄不清楚大人为什么发火,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那么,想想看,我们发火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对孩子发完火之后,我们都会后悔不已,对孩子道歉,或者对着博客“忏悔”,我们很担心孩子会记恨我们,更担心孩子学会我们的应对模式。那么,我们就要未雨绸缪,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和“反抗期”的孩子较劲。

孩子自我意识强,脾气很倔。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扬长避短。比如,孩子喜欢拆卸玩具,我们用严厉责骂的手段很难阻止他。我们要了解孩子是由于什么原因拆卸玩具,是好奇心强还是其他的原因。然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拆,再一起装,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不仅不会有冲突,还能教给孩子科学知识。

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时任性、发脾气,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坏情绪,等他发泄完了,我们再引导他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为一直搭不好积木而发脾气,等孩子平静下来,我们和孩子一起参与,对孩子不断进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就能克服急躁、任性的不良个性了。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同丹丹一样的问题,一定要弄清原因,不能盲目发脾气,错怪孩子,以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特别提醒:

冲动是魔鬼,因为愤怒是双方的,我们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都会变得偏颇。面对孩子,我们首先要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调节孩子的情绪。别跟孩子“较劲”,让我们的家庭关系更和谐,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换个角度,想想孩子为什么要反抗

顽皮的男孩好,顽皮的女孩好。其实每一个孩子虽然顽皮,但都有其可爱的一面。就算是平时调皮得让你有些头疼的孩子,有时也会让你对他刮目相看。——冰心

在一个心理论坛里,一位妈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孩子还不会走的时候,比较乖。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大人说什么,他都说“不”。比如,最让我们挠头的是他不好好吃饭,一会儿要自己拿勺子吃,一会儿又要大人喂着吃。要是管管他,他就很强烈地反抗。请问,为什么孩子到了这个时候就会与大人“对抗”呢?

我们做父母的通常都有这样的发现:家里突然就有了一个喜欢与我们对着干的小人儿,3岁左右的小孩,挺着小胸脯,撅着小嘴巴,大声地说着“不”,既倔犟又骄傲地站在那里,捍卫着他们自己愿意去做的芝麻小事。他们执拗地坚持着,大人一点点的干涉都会被认为是侵犯,有时候甚至用踢人、打人的方式维护着自己的“权益”。

这个让我们哭笑不得的小人儿就是我们家里的“造反派”,针对“造反派”的种种“恶劣”表现,我们通常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收起最后一点儿耐心,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当然也不示弱,虽然个子比我们小好几倍,但依然不屈不挠,进行着“殊死”反抗。

这样的场景隔几天就会上演一次,为什么会如此频繁上演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反抗

孩子反抗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上面提到的,3岁的孩子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他们愿意扩大活动的范围,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不断尝试独立完成新的任务,如果这时候遭遇阻碍,他们就要无畏地进行反抗。

其次,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的孩子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我”想做的,哪些是让“我”做的。因此,他们很顽强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但这种表现往往违背大人制定的规范,孩子体验到巨大的挫败感,就会产生反抗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3岁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还比较弱。他们一旦感到自己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用很直接的方式,比如哭闹,甚至攻击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大人往往就认为孩子是故意作对。其实,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想法,并不是针对某个人,但如果他反抗的那个人是平时对他言听计从的人,他的反抗自然会加重。两三岁的孩子思维水平还不高,也不够灵活,他们的做法常常让我们觉得“死心眼”,再加上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情的忍耐度不高,凡是想做的就想立刻去完成,达不到目的就会导致孩子的反抗。

◎换个角度看“反抗。”

任何事情都会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我们要换个角度,看到孩子“反抗”背后的积极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白,家有“造反派”是很正常的。3岁左右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而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如果3岁左右的孩子不出现反抗期反而是不正常的。曾有专家作过这样的研究:将2~5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的幼儿在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勇敢地接纳和理解孩子,容许他们有反对我们的做法。当孩子出现反抗行为之后,我们在内心要告诉自己:孩子的反抗只是表达他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这时候我们就会放下所谓的权威和虚荣,接纳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了。因此,对于孩子颇让我们挠头的“反抗期”,我们的教养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的人格品质的养成。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理解孩子。对孩子的行为不横加干涉;不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提出良好的建议,并让他们作出选择,让他们有做主的机会。只有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才不会和我们反抗到底。另外,要相信孩子,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适当满足。只要孩子愿意自己去做而他的能力又允许的话,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尝试。只要他们提出的要求不超越我们的原则,就尽力去满足他。比如,孩子要洗碗,虽然我们知道孩子洗不干净,也要交给他做,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提醒和示范。

特别提醒:

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我自己”“我不”是他们独立的宣言。我们要顺势而为,但不要过分娇惯孩子,要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谈,对于他们不合理的要求,要设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果劝说无效,我们就要明确我们的态度,告诉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再闹也不会达到目的。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

人格发展到第二阶段(2~4岁),儿童会面临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的心理社会危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活的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这时儿童想做一些事情,如果父母和看管他的人承认并允许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童就觉得自己有一种控制能力或影响环境的能力,就会出现一种自主感;反之,如果大人不耐烦或过分溺爱而干预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或对儿童意外出现的事情采取粗暴的态度,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埃里克森《人格心理学导论》

一位妈妈在网上求助:

我女儿2岁零9个月了,聪明可爱。我发现她是个急性子,干什么事不立刻达到她的目的就大发脾气,而且脾气特别拧,从来听不进大人的劝,自己特别有主意,就爱跟大人唱反调。大人教她怎么做她从来不听,要是急了或哭闹的时候更是听不进,最后非逼得大人妥协不可。而且她哭闹起来没完没了,本来转移了注意力,可一想起来就又哭个没完。真愁死了!

这位妈妈的遭遇可不是偶然,很多3岁宝宝的妈妈大都在经历相似的事情,有相似的苦恼。3岁左右的孩子每周发一次至两次脾气是常有的事,有的孩子甚至达到每天几次,真是每天一小哭,隔天一大哭,搞得爸爸妈妈都乱了方寸。有时孩子自己在家还好些,家里要是来了客人或去别人家做客,他们就会变得肆无忌惮,稍不如意就大闹一场,搞得大人一点儿面子都没有。妈妈都不敢带孩子去公共场合,要是孩子闹起来,甚至会造成“交通堵塞”。这话说起来似乎有些严重,其实,妈妈的心里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深有体会,有的妈妈甚至都后悔生出这样一个“小魔头”。这些妈妈非常羡慕那些乖巧听话孩子的妈妈,她们都非常疑惑:怎么人家的孩子就不哭不闹,那么听话呢?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

孩子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展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曾做过一项心理实验,在3~5岁的儿童中挑选100名反抗性强和100名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行为的孩子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反抗性强的100名儿童中,有80多人在生活中表现得有主见,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意志力顽强;而在另外100名儿童中,仅有25名孩子具有这些优点。

也就是说,越是反抗性强的孩子,他们在将来越是能发展成人格健全的人。反之,反抗弱或者没有反抗的孩子发展成平庸人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2岁到三四岁期间,正面临“自主对羞怯、怀疑”的心理和社会危机。一方面,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发展,对很多事情开始不愿意接受大人的支配和控制,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以试验或显示自己控制环境的能力,从而产生自主感;另一方面,儿童又本能地觉得依赖过多而感到羞怯,同时担心超出自身和环境的范围,自身受到威胁,由此而感到疑虑。所以,两三岁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我不要”或“我就要”,其实是一种自我意愿的表达和企图独立自主的探索。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可以在独立行动中体验到愉快、成功的经验,形成自信心。反之,可能就会对其能力感到怀疑或羞怯,产生自卑的心理。

◎用什么心态对待反抗性强的孩子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切记不要发脾气。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很多时候,孩子的坏脾气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我们要从心里接受“越是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的观念,万不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对付孩子,如果那样,孩子就不能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而是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好榜样,教给孩子正确应对的方式。

我们要无条件地尊重、接纳、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怎么做,就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出选择,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自己做主的感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对于反抗比较强烈的孩子,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急躁,即使孩子做了超出我们忍耐度的事情,我们也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然后再想办法引导孩子。

特别提醒: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将来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越强。我们只需要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等孩子慢慢长大。

孩子能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

成人与孩子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存在质的不同。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方式、逻辑,当成人以自己的思维方法做出结论,而以自己的标准来训斥孩子,这是不尊重孩子,扼杀孩子天性的愚蠢做法。——皮亚杰

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为了一件小事非坚持到底不可,有时候甚至哭闹一个多小时,最后非要父母妥协才罢休。

很多妈妈在网上发帖求助,诉说自己3岁的孩子脾气拧,不管是好事坏事非要依他不可,不然就大声哭闹。

一次,我去幼儿园作调查,一位幼儿园老师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叫星星的小朋友,一天早晨来找老师,他看起来很委屈,眼里含着泪。在星星断断续续的讲述中,老师明白了,早晨出门的时候,他要戴红色的帽子,妈妈非要他戴蓝色的帽子,结果倔犟的星星和妈妈大闹一场。因为力气小,星星终于没有拧过妈妈,带着蓝色的帽子来到幼儿园。这位老师说:“在大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在孩子眼里却是大问题。大人可能想得很周全,衣服颜色要搭配,天气不好等原因都考虑进去,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想法。”

◎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坚持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进入“第一反抗期”,过去老实乖巧的孩子,逐渐变得任性、脾气拧、爱反抗。其实,孩子不是没有道理地反抗,他们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孩子的主张能够实现,对孩子的自我意识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很多小事上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想法,比如自己穿鞋,不要大人帮;自己吃饭,不要大人喂;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自己玩的时候不要大人打扰;自己的东西保护得严严实实;等等。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孩子会说“我自己穿鞋”“我自己吃饭”“我自己走”“这是我的”等,而表达能力欠佳的孩子会说“不要”“自己做”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想法。

孩子到了2岁以后,会进入情感发展时期,他们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具有独立作选择不愿意被干涉的冲动。他们的语言发展还不完善,只会把喜怒哀乐用行动表达出来,经常违拗大人自己做主,比如天冷了还要穿裙子,出门不要戴帽子,大热天要穿厚衣服,不吃妈妈辛苦做的饭菜,等等。

◎孩子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

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将来有很大机会发展成有主见、独立性强的人。孩子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是自我意识在支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李开复博士曾经有一段很难忘的经历。

李开复博士开始做博士论文时,选题与导师的意见不一致,他发现导师让他用专家系统做语音识别是行不通的,于是他鼓足勇气向导师说明情况。导师给他的回答让他铭记一生,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像李开复的导师那样,允许并培养孩子从不同的观点去看问题,摒弃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培养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也有可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李开复”。

对待孩子的坚持,我们要端正态度。

有专家说,中国家庭有“双重标准”。

当我们大人坚持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们将这叫“个性”“有主见”;当一个孩子坚持自己想法的时候,我们管这叫“不听话”“任性”。当我们大人生气了,可以打骂孩子;当孩子生气了,可能会被大人打骂一顿。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思维和标准来要求孩子,往往容易误会孩子。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所以,我们要耐心、平和地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着急地下结论,不要急着训斥、打骂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孩子要戴蓝色的帽子,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就能产生足够的自信对周围的一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特别提醒:

对两三岁的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地与之争执,想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内心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会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独立性强的孩子。

夸奖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陶行知

3岁的刚刚长得胖乎乎的,平时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他也只是站在一边看着。他不仅在幼儿园沉默寡言,回到家也不爱说不爱动。原来刚刚说话晚,和小朋友比起来,他说话也不清楚,有时着急了还结巴,而且因为长得胖,小朋友常常笑话他,不叫他刚刚,管他叫“笨笨”。刚刚觉得自己又胖又笨,非常自卑,性格越来越孤僻。

依依是一个爱哭的3岁女孩,遇到一点儿事情都会大哭。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叫她“爱哭鬼”。后来,依依说什么也不上幼儿园了,一提上幼儿园就又大哭起来。

妈妈很是担心,孩子怎么会变得这么脆弱了?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脆弱、退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通过试验提出了“镜像自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做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而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自我。

3岁左右的孩子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最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刚刚和依依就是因为别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不良评价而变得孤僻、胆怯,害怕与人交往的。

因为一个人在幼小的成长阶段形成的自我认识和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生活、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如果一直发展下去,对于自我意识萌芽状态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夸奖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日本有一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曾引起许多教育人士关注。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其成才率前者比后者要高5倍。

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情感发展时期,他们逐渐培养起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渴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拥有掌控环境的能力;同时他们又对自己的行动不够自信。这时候,如果我们在孩子应用这些技能时给予积极的评价,适当地夸奖孩子,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大大增强,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

3岁孩子的自尊心也开始发展,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自己,比如自己吃饭、替妈妈做事,希望通过这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表扬后会非常高兴,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激发,行动力就会显著增强,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如何夸奖孩子才恰当

夸奖也会有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笼统地夸奖“你真厉害”“你真棒”“你真聪明”,就会让思维还不成熟的孩子形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很厉害,是无所不能的。等孩子长大,慢慢进入小学、中学、大学和社会中,就会常常产生挫败感;也容易让孩子过分依赖外界的赞美,长大后他也努力争取博得别人的夸奖,一旦得不到就无法接受,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那么,怎么夸奖才恰当呢?

夸奖要注意时间,只夸第一次。比如,我们下班回来,孩子第一次为我们拿拖鞋,就应该认真地夸奖。以后孩子再拿拖鞋,我们只说声“谢谢”就足够了。当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不必夸奖,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强烈的内在动机,过多的夸奖反而会削弱他们的内在动机。

夸奖时要把事情描述出来,不要过多评价。比如,孩子帮我们做了家务,我们就可以这样夸孩子:“你摆好了筷子,拿了碗,拉好了凳子,你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妈妈很高兴。”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关注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只是放在别人的评价上,同时体验到做事的成功感,这就促进了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和积极评价。

夸奖孩子时以鼓励为主,还要指出孩子努力的方向。夸奖重在结果,鼓励重在过程,而且鼓励要为孩子指出未来努力的方向。比如,迪迪喜欢画画,拿着画好的画给妈妈看,妈妈鼓励他说:“迪迪画的整体结构很好,下次如果多用几种颜色,就不一样了。”孩子得到了夸奖,还知道了下次多用几种颜色,这比直接指出缺点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特别提醒:

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夸奖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夸奖孩子要做到:夸具体不夸表面;夸过程不夸结果;夸努力不夸聪明;夸事实不夸人格。夸奖要恰如其分,不是越多越好。

CHAPTER0 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尊重和关爱孩子假想中的朋友

和一个想象中的玩伴玩耍,可以使孩子不断尝试使用新学会的语言和社会技巧,这是一种用来减轻孩子内心孤独感受的好办法。而且孩子在和假想朋友的交往中,他一会儿要扮演那个朋友,一会儿又要做回自己,通过两个角色之间不断地扮演和转换,孩子最终会巩固他心灵中的不同方面,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

——《现代育儿报》

兜兜妈妈准备好了晚饭,一家人准备吃饭了。妈妈端完最后一盘菜准备坐在兜兜旁边的椅子上,兜兜突然大叫一声:“不要坐在毛毛身上!”妈妈赶紧起身,兜兜接着说:“妈妈,让毛毛和我们一起吃饭好吗?它也饿了。”妈妈这才发现椅子上躺着一只小毛毛熊。

3岁半的林林最近几天总是告诉他的爸爸妈妈,他新交了一个叫“小蜜蜂”的朋友。他总是提醒爸爸妈妈不要踩到他的小蜜蜂朋友,不要不小心把他的朋友关到大门外。甚至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林林也特意给小蜜蜂准备一个座位,还把他的玩具碗筷摆上。吃饭的时候,林林会告诉爸爸妈妈小蜜蜂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很担心,怕有蜜蜂蛰到孩子,后来慢慢发现,林林的朋友是一只很像蜜蜂的小飞虫。

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假想出一个或几个小伙伴,这些伙伴可能是一个布娃娃、一只小动物、一个小枕头。他们会和这些小伙伴说话、玩耍,喂它吃饭,给它打针吃药,这些朋友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陪着他们。孩子也会带着自己的假想朋友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会要求父母像接纳真人朋友那样接纳他的假想朋友。

我们很多父母都会感到担忧,我们的孩子怎么无中生有地制造了一些假想的朋友呢?难道孩子分不清现实的人和虚幻的人吗?孩子怎么会对着空气说话?这是一种病态吗?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假想的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见孩子在小声地嘟囔着什么,似乎在对谁说话,有的孩子还会给这个并不存在的伙伴留出吃饭睡觉的位置,这种由孩子想象出来的伙伴就是所谓的“假想伙伴”。

孩子为什么会有假想朋友呢?

由于在现实交往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可能会创造出自己假想出来的伙伴。有国外的专家调查发现,有想象伙伴的儿童多数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而且与不具有想象伙伴的儿童相比,朋友数量和每天与朋友、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间都相对较少。儿童爱玩的天性使得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玩伴,因此出现了假想伙伴。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让孩子失去了生活中的玩伴,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

也可能由于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比较多的不良情绪。曾经有心理专家对具有假想伙伴的儿童进行特殊系统评估后发现,具有想象伙伴的儿童在生活中较多地体验到不良情绪,更容易经历挫折和失败。因而每当生活中出现一些强烈的情感体验时,如孩子感到委屈、害怕、不安、孤单或者无助的时候,也就是他开始寻找和创造那个假想伙伴的时候了,孩子往往会对这样一个伙伴产生特殊的情感依赖。

有假想的朋友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健康的,不会影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成长。孩子创造出的假想朋友不仅是孩子理想的玩伴,同时还是孩子的发泄对象、保护神、陪伴者,而且孩子在与假想朋友的交往中,一会儿扮演自己,一会儿又扮演朋友,通过角色之间的扮演和转换,孩子就能学会现实中的各种技能,最终巩固孩子心灵中的不同方面,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

◎尊重和关爱孩子假想中的朋友

当孩子有了假想朋友,我们该怎么办呢?是斥责干涉,还是尊重理解,并和孩子一起关爱他的假想朋友呢?明智的父母一定会选择第二种。

即使尊重关爱孩子假想的朋友,我们也要做得适度。

如果孩子邀请我们参与,我们适当扮演一个角色也是可以的,但不可过分热情主动地参与其中,那样可能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失去了对假想朋友的控制。给予孩子假想朋友适度的关爱,否则有可能让孩子难以分清现实和想象。

我们要恰当地对待孩子看似“不合理”的要求,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中,兜兜不让妈妈坐在“毛毛”身上,还让妈妈允许他的朋友吃饭,孩子的这些做法我们都可以尊重。但如果家里人多,妈妈腾了地方就得站着吃饭,这时就得告诉孩子:“我知道毛毛饿了也需要吃饭,但咱们家人多,已经没地方坐了,它必须坐别的地方。”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假想朋友,是因为他们有了人际交往的欲望,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做法。另外,我们要反省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应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帮助孩子寻找现实中的朋友,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引导协作游戏,但要掌握时间

“游戏是儿童知识的源泉,也是儿童成长中的朋友。”同时,游戏是幼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所以孩子们在成长中不能没有游戏的陪伴。游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下一代的优秀小公民,父母和儿童教育工作者利用游戏启迪孩子,用有趣的游戏同他们快乐地玩耍,在不知不觉和循序渐进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区慕洁《百万智测:3~6岁亲子教学游戏》

蕊蕊3岁半了,她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特别喜欢要求别人按照她的意思去做。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合作,她就一遍遍地说,别人要是不同意,她就表现得很生气。妈妈要是在旁边,她就会闹得更厉害。妈妈总是给她讲道理,告诉她要和小朋友合作,玩是为了高兴,不是为了生气,她答应得好好的,可一转脸就忘了。

优优是一个2岁零10个月的男孩,他各个方面的发育都非常好,就是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儿。即使在一起玩一会儿,也会因为两个人同玩一个玩具而争抢、打闹。一次,邻居小弟弟来他家玩,刚好好玩了几分钟,就因为争抢一辆玩具汽车而闹得不欢而散。

对于蕊蕊和优优这样的孩子,父母很是苦恼:为什么孩子不会好好玩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协作游戏

我们要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否则,过多的指责和批评就会压抑孩子的天性,拖孩子成长的后腿。美国学者帕顿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把游戏分为以下六种:

①无所用心的偶然行为。主要指幼儿对突然发生的行为感兴趣,摆弄身体,爬上爬下,到处乱转;②旁观行为。看别人玩,听别人说,向别人提问题,自己不参与其他儿童的游戏,但对所发生的事情心中有数;③独自游戏。一个人玩玩具,不管别人做什么,只关注自己的活动,没有做出与其他幼儿接近的表现,一个人乐在其中;④平行游戏。仍然是独自玩,但是玩的玩具和周围的儿童的玩具类似,在同伴的旁边玩,而不是和同伴一起玩;⑤联合游戏。和其他幼儿一起玩,但只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兴趣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不感兴趣;⑥合作游戏。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标,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和规则意识。

一般情况下,2岁左右的孩子以独立游戏、平行游戏为主,出现一些联合游戏的行为;三四岁左右的幼儿主要以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为主,表现出一些合作游戏的行为。当然,其他游戏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的。

很多父母会这样教训他们的孩子:“你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让着弟弟妹妹。”我们以为,三四岁的孩子应该懂得和别人一起玩。可是,我们真的高估了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岁,就突然能变得很大度,懂得谦让;他们为了和小朋友一起玩就必须先学会协作。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会有玩不到一起的状况。

当然,家里娇生惯养导致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与人合作,那么他将注定一生孤独无伴。

◎引导协作游戏,但要掌握时间

与人合作的孩子将会在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从联合游戏过渡到合作游戏,我们有必要引导孩子协作游戏。

这样的游戏可以在家里,孩子和妈妈一起来练习,但要注意掌握时间,因为3岁左右的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会因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而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在玩之前先要和孩子“约法三章”:玩到几点,或长指针指到哪个数字的时候,最好不说“玩到9点”。

如果想锻炼孩子的身体,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体育类的游戏。比如一起滚球、扔球;自己做袋鼠妈妈,他做袋鼠宝宝,一起靠着往前跳;手拉手做拉锯游戏等。

我们还可以把结构性游戏与社会性游戏相结合,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比如搭城堡。准备许多各种各样的小纸盒,妈妈提前用大小不等的蛋糕盒子搭成一个3层的台子,然后给孩子提供胶水、彩色纸、颜料、胶带等工具,让孩子搭城堡上的各种房子。不要限制宝宝是怎样搭的。

还可以让孩子玩一些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或者玩一些适合儿童的趣味体育活动。

不管在家里还是外面,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参与更多的协作游戏,并提前提醒孩子注意时间。这样,就会促进孩子与人协作的社会性展,让他成为一个具有优秀社交能力的孩子。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与人交往,但他们还没有从联合游戏中过渡过来。父母切记不可指责孩子自私,要多加引导和鼓励,通过和孩子一起做协作游戏,帮助他们尽快学会合作。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等待。

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去发展新朋友

当孩子遇到交往中的问题时,鼓励孩子与对方交朋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事情的现状,而不是让孩子能忍则忍或以牙还牙。——崔华芳《做最成功的父母: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

早上起来,彤彤磨磨蹭蹭,终于在妈妈的催促下收拾好了。妈妈要送彤彤去幼儿园,她又哭着喊着不愿去:“我不去幼儿园,幼儿园里没人和我玩儿!”

欢欢和妮妮在思思家玩,她们一起在书房里听音乐跳舞。欢欢和思思手拉手模仿电视里跳交谊舞的样子跳了起来。她们俩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欢欢还围着思思转圈,跳得开心极了。等她们跳累了,一看,没有了妮妮,她们赶紧去找,原来妮妮自己躲在卫生间里,偷偷地哭呢。她是感觉受了冷落,一个人在卫生间委屈生气。

幼儿园里,小朋友在玩自己的玩具,涛涛跑过去就抢。他先抢了恒恒的皮球,玩了一会儿就扔了。接着又抢了贝贝的毽子,贝贝想夺回来,他就把毽子扔上扔下,急得贝贝大哭起来。慢慢地,涛涛走到哪儿,小朋友都躲着他。

很多妈妈非常苦恼,因为她们的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都像打仗一样。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没有交到新朋友,他们会感到非常伤心,看上去也非常可怜。即使孩子去了幼儿园,也会很孤独地躲在角落里,不主动和小朋友交往。“孩子难道出了什么问题吗?”妈妈很担心。

◎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朋友

孩子没有朋友,首先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这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父母足够的爱会让孩子心里充满阳光,孩子内心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就是坚强的、开放的,会主动地与人交往,并发展新朋友,在陌生的环境也不会感到羞怯、紧张。但如果我们本身不善于与人交往,或者夫妻之间相处不和谐,经常吵架,或者孩子经常遭到父母的批评指责,孩子就会感到外界是不安全的,与人交往的时候就会退缩、逃避。

如果孩子是因为霸道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父母就要检讨自己是否对孩子过分娇惯。有些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太软弱会吃亏,或者对孩子过度纵容,致使孩子的自我意识过分膨胀,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以捉弄取笑别人为乐。这样的孩子处处攻击别人,导致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身边没有一个朋友。

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本身性格所致,有些性格内向害羞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他们不是被别人疏远,而是不去主动与人交往,永远等着别人来找自己,满足自己的交往需求。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从不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权。当然,孩子这种性格也和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养成凡事被动接受的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发展新朋友

认识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交到新朋友呢?

首先,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培养他们爱说话、敢说话的性格。家里的事情只要和孩子有关就让他参与讨论,只要孩子说得有理,我们就合理采纳。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学会大胆与人交往。

其次,教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只有拥有了社交能力,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具体的社交技巧,让孩子学会交友之道。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当时的场景,让孩子学会交往。比如,当孩子想加入别人正在玩的游戏时,可以对别人这样说:“我能参加你们的游戏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以吗?”当别的小朋友抢孩子的玩具时,我们可以教孩子躲开“小霸王”以避免伤害,当孩子大一点儿,要教给孩子据理力争,不要一味退缩,就可以教给孩子这样说:“我正在玩,等我玩好了你再玩,好吗?”或者说:“这次我让给你,但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玩玩具应该排队。”这样,就可以鼓励孩子勇敢地结交到新的朋友,也能避免遭到人身伤害。

帮助孩子创设交往的情境,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可以鼓励孩子多串门,或邀请一些小朋友来家里玩。当家里来了小客人,我们要让孩子参与接待,不要凡事都冲在前面,让孩子失去了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

鼓励、赞美孩子。当孩子有了积极正确的交往行为时,我们要充满激情地赞美、鼓励孩子,可以亲亲、抱抱、抚摸孩子,这不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更能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正确的,并一直继续下去。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到了发展社交能力的黄金期。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去发展新朋友,切忌因为怕孩子受欺负而鼓励孩子去抢别人的东西,或者用暴力的方式反击。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创设情境,给孩子更多的自我表达机会

中国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毛病,小时候都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每次一开口,就被大人挡回去说:“小孩子有耳无口,听别人说就好。”但是父母忘记了“听”是个被动历程,“说”才是主动的组织。当心中有话要说出来时,我们动用到很多大脑区域,活化了很多神经元,远比“听”多了许多。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能够把看的书讲出来时,他就看懂了,那个知识就是他的了。——洪蘭

强强3岁了,在家里很活泼,甚至有些霸道;但在外面别人跟他说话他都不敢抬头,别的孩子抢他的东西他都不敢吭声,就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他一下,他也不敢还手。到小区的游乐中心,他见到其他的小朋友在那儿玩,他会拉着妈妈的手和他一起,才敢去和小朋友玩。

玥玥从2岁以后,就变得非常害羞。她的说话能力比一般的同龄人要好,在熟人面前“噼里啪啦”地说起来没完;但见了不熟的人或者到了一个新环境,她从来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说“叔叔好!阿姨好!”之类的话。别人给她零食她也不接,妈妈帮她接过来,她非要等到回家了才肯打开吃。偶尔跟着爸爸去办公室,她都会躲在爸爸怀里不出来。

在网上见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帖,她说:“女儿小班的这一学年已结束了,老师在对孩子的评价中说孩子不能很好地用已有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意愿。可是据我观察,孩子在家里能很好地与家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愿,当遇到陌生的人或害怕交往的小朋友时才显得不善于表达自己。在幼儿园的观摩课上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声音很小,好像不敢说似的。女儿其实很活泼、开朗,也很喜欢与小朋友交往。只是到了一定的场合,如与老师之间、陌生人之间才会显得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如何使孩子能在任何情况下大胆地表达自己,希望专家给出一些建议。”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敢表达自我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处于社交的萌芽阶段,他们开始渴望与外界交流,如果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城市,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一个楼道住了多年谁都不认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我们不善交际,很少与外界接触,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就很可能造成孩子长久独居,逐渐形成孤僻性格,在陌生的环境就很难表达自我。

如果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在幼儿园或到了外面却不爱说话,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家里经常听到父母的赞扬,或受到长辈娇惯溺爱。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有时甚至还会胡搅蛮缠。但他们一到陌生的环境或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自己不如同伴,自信心受到打击,就难以表达自我了。

让孩子在家里很自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要求太严格,经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做事。孩子的心智还没有成熟,这样的要求常会使孩子感到不知所措。对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要求太严,常常告诫孩子这不准摸、那不准碰,甚至不准问,长久下来,孩子自我表达的欲望和能力就丧失了。

◎创设情境,给孩子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

当然,有可能上面的情形都不存在,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孩子可能是暂时地出现这些情况,他们的可塑性很大,我们要对孩子的改变充满希望。

我们不要过多地强化孩子的行为,比如我们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他们不爱表达的事实,因为我们每一次提到,都是在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孩子就会认为:“哦,我就是这样子的。”长此下去,这样的行为就会在孩子内心固化下来。如果孩子在不熟悉的环境或见了不熟悉的人害羞地躲起来,父母不要责怪他们“怎么这么不懂事”,而是顺其自然地让孩子体验到对方的友好,等孩子心情放松后,自然就会变得大方起来。

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到充足的自由和爱,让他们放松地游戏,自然地与人交往。同时我们可以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在孩子面前以开放的心态表达自我。多鼓励孩子的进步,强化孩子的优势行为。在平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大声讲话,给家人讲故事,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见陌生人的角色扮演游戏,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

作为父母,可能发现,孩子对于同龄伙伴不会排斥,他们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比如孩子虽然有些胆怯,但他们还是主动地往孩子多的地方凑。父母可以在平时多邀请一些孩子的同龄小朋友来家里玩。作为小主人,孩子就会表现得很大方,主动表达自我的要求和愿望。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外面去,孩子的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了,就会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一个自信的孩子是能够勇于表达自我的。

特别提醒:

对于刚刚有社交欲望的孩子来说,勇于表达自我是孩子社交的第一步。不能用宠爱和娇惯让孩子失去正常表达自我的能力。我们要为孩子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别拿“旁边的那个人”吓唬孩子

吓唬孩子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很严重的。一位早教教育专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对孩子的神经十分有害,会引起身心虚弱,影响身体健康。”——李丽《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一次,去朋友家串门,走到朋友家楼下,看到一位奶奶正在楼下追着孙子喂饭。那个小男孩3岁左右,虎头虎脑的,很可爱,就是很调皮,见奶奶跑来,他比奶奶跑得还快,奶奶好不容易追上喂一口,小家伙就又跑了。奶奶年纪大了,又累又急,就吓唬孙子说:“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让王爷爷把你抓起来,扔到很远的地方去。”这个办法很管用,小家伙马上就跑过来,然后脸上带着害怕的神情,对奶奶说:“奶奶,我好好吃饭。”

曾听一位母亲讲过这样一件事:

女儿有一天不听话,我告诉她:“你再不听话,我就让隔壁的李伯伯把你抓走!李伯伯专门抓不听话的小孩。”因为老李长着满脸络腮胡子,孩子见了他有些怕。孩子听到我的这些话,就会老实一会儿。

有一次,隔壁的老李来家里借东西。进了门,老李要抱抱孩子,女儿吓得一个劲儿地往我身后躲。我让她喊“李伯伯好”,她死死拽着我的衣角就是不叫。我有些不好意思,等老李走了以后,我一看女儿,竟然一脸的汗。这天晚上,孩子在半夜里还好几次被噩梦惊醒,一边哭一边喊:“别抓我!别抓我!”

我们小时候也经常被大人吓唬“你不听话,就让疯子把你抓了去”“你再闹,把你卖给街边收破烂的”之类的话。所以,到现在,我们遇到某些人还会绕着走。我们都很纳闷,上一辈不都是这样管教孩子的吗?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了解为什么吓唬孩子的招数很“灵验。”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总会遇到孩子不听话或者无理取闹的时候,无论我们怎么哄,怎么讲道理都不起作用。这时候,我们通常会用上例中妈妈的方法来吓唬孩子:“看到旁边那个人了吗?你再不听话,他就会来抓你。”这样,孩子听了就会害怕,便会停止他们的吵闹,乖乖听话。为什么这个方法会这么灵验呢?

每一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都是脆弱的,他们都要经历一系列的考验才能逐渐长大。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思维还不发达,辨别能力差,有时很难分清现实和想象。他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幻想,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分界不是很明显。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原本就有一些充满危险的画面,比如怕黑,怕野兽,怕雷电,这些恐惧来自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当父母用语言或夸大事实的方式来吓唬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创造出不好的形象或制造与父母分离的场面,把这些当成事实,并在心里产生巨大的恐惧。因为害怕这些形象,害怕与父母的分离,也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让孩子听从父母的管教。

在孩子的意识里,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所以当父母说出“让那个人把你抓走”之类吓唬孩子的话的时候,孩子的恐惧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二个例子一样,孩子不只会半夜惊醒,说梦话,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孩子罹患恐惧症。

◎拿“旁边的那个人”吓唬孩子的副作用

父母如果长期吓唬孩子,会引起孩子的焦虑、恐惧。在孩子开始向外界探索的时候,我们的吓唬会束缚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顾虑重重。他们会因为恐惧而变得敏感、胆怯、刻板、不懂得变通、对周围环境没有安全感,或是用暴力来掩盖自己脆弱的内心,排斥与人接触、交往,处处有防备之心。孩子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都是模糊不清的,父母一味地吓唬,也许会使孩子丧失好奇心,抹杀他们的探索精神。

比如,将来孩子进了学校,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会遇到障碍。他们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担心自己不被对方喜欢和接受,从而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紧张。

被父母吓唬很容易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的增多,当他们能很好地区分现实和想象,他们会发现现实和大人的一些话有很大的差距,就会发现大人的话并不完全可信。这时候,他们可能会瞒着大人做一些尝试,也将遇到更加难以预测的危险。比如,我们曾对孩子说“不要玩火,会把你烧死的”,他们偏偏要去尝试一下,这样的结果是非常危险的。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正开始向外界探索,为了避免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自卑、退缩、恐惧的心理,为了能让孩子交到好朋友,切记不要用“旁边那个人”去吓唬他们。

巧妙教育孩子成为有礼貌的小标兵

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因此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真挚朋友的能力、真诚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严肃与坚实的表示所产生的不安。——洛克

圆圆已经3岁了,上幼儿园小班。幼儿园里别的小朋友都很懂礼貌,可是,圆圆从来没有主动和别人打过招呼,就是见了老师她也不问好,更没有说过“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这样的礼貌用语。在吃饭和做游戏的时候,圆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别人;就是妨碍到别人她也不会向人道歉。

宁宁3岁多了,妈妈带他去别人家做客。在别人家,他总是毫不客气地乱翻人家的抽屉,在冰箱里随便找东西吃;或者不经主人允许便跑到人家的书房乱翻书柜里的书;还会爬到沙发上,沿着沙发靠背摇摇晃晃地走;要么就钻到桌子底下、床底下……

让磊磊妈妈最伤心的事情,是差两个月不到3岁的磊磊在家里来了客人之后,他都会一改平时的乖巧、懂事,出人意料地做出霸道、没礼貌的行为,还会当着客人的面耍脾气。如果家里来的是磊磊的同龄小客人,他还会和人家抢吃的、玩的、喝的,表现得很不友好。磊磊的爸爸妈妈碍于情面没有当面严厉指责过他,但磊磊的表现实在让他们忧虑。

并不是所有3岁左右的孩子都表现得文明懂礼,每个孩子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懂礼貌的情况。或者原来孩子挺懂礼貌的,后来表现却越来越差了。这就让妈妈们非常的忧心,她们担心孩子这样的表现会成为日后阻碍他们人际交往的绊脚石。

◎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礼貌

礼貌对于孩子来说,既是品质特征,又是社交技巧。孩子是以我们为榜样学会的礼貌举止。在要求孩子有礼貌的同时,我们必须时时做到礼貌待人。有时,当孩子没有说“再见”“阿姨好”“谢谢”时,我们会当着孩子的面用严厉的话指出来。我们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礼貌的,用粗暴的方法教给孩子懂礼貌,恐怕不是一个能取得好效果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的礼貌当做自己的面子,好像孩子有礼貌就体现出我们教育得多么好,没有礼貌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这样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

1岁多的孩子会嘴很甜地和别人打招呼,父母让叫什么他就叫什么,很乖很懂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好像越来越不懂礼貌了,不但不叫人,还会和其他小朋友抢东西。我们要明白,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第一反抗期,他们会用不再叫人、不再打招呼来反抗父母。他们的表现其实是在维护自我,这样的做法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更加独立自主。

再者,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理解礼貌的重要性,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人。眼前这个不太熟悉的人可能对父母来说很重要,但在孩子看来跟自己毫无关系。一般,孩子只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感兴趣,对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人展现笑脸、打招呼问好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行为。所以,处于自我意识萌动期的孩子会表现得没有礼貌。

◎巧妙教育,让孩子成为礼貌小标兵

拥有文明的举止、得体的礼仪、高雅的气质,能够成为孩子长大之后成功的敲门砖和铺路石。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有礼貌的好习惯。

让孩子感同身受地理解大人的友谊。我们大人有大人的圈子,包括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可是我们大人的圈子对孩子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大人之间的感情孩子是难以领会的。我们要求孩子像我们对待客人一样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热情和礼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家里来客人或者我们去做客之前,要先把我们和客人的关系与感情跟孩子沟通一下。比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要来做客的阿姨和妈妈是非常好的同学,就像你和你们班的玲玲一样,玲玲要来我们家你是不是要热情招待呢?”当客人来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很热情、懂礼貌了。

转换角色,让孩子体验做客人或主人的感觉。这样的方法适合于有不会礼貌待客或者去了客人家随意乱翻等不良习惯的孩子。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一个劲儿地吵闹,也不跟客人打招呼。我们就可以在客人走后,和他们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孩子扮演客人,我们就用孩子刚才的表现对待他;孩子受到了委屈,就会听从妈妈的指导,学会礼貌待客了。对于不会做礼貌客人的孩子,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表现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是不礼貌的,慢慢的他就会改掉这些坏习惯。

用语言暗示或引导孩子。客人来家做客,我们可以向客人介绍孩子的情况,对孩子稍加夸奖和鼓励。我们可以这样说:“我家孩子非常懂事,特别懂礼貌。”每个孩子听到这样的夸奖,都会慢慢学好的。当然,对于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以期让孩子变得更好。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与人交往,但他们可能还没有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父母切忌用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懂礼貌。当着客人的面,千万不可责怪孩子,这不仅让客人难堪,也难以让孩子养成礼貌的习惯。

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当众批评孩子

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洛克

一次,在网络上搜寻资料,看到一个孩子写给妈妈的信——《妈妈,请别当着外人数落我》:

妈妈,您知道吗?我都不敢再邀请同学来家里玩儿了。您总是跟同学说我的不是,什么“阳阳常常迟到是因为爱睡懒觉”“东西总是乱丢”“不爱洗澡”等,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留!

班里已经把这当笑话传开了,同学们都拿我开玩笑,弄得我都不想去上学了。只要跟您出门,我就得扮演好孩子的角色,什么都得听您的,要不就会招来您的一通数落。上次在超市,我想吃巧克力,您就是不给买。正好邻居叔叔经过,您就当着他还有好多顾客的面,大声地数落我:“这孩子真不懂事,太不听话了!”当时那么多人看着呢!我觉得真是太丢人了,于是跑回了家。正好姑姑在家,您又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还当着姑姑的面数落了我一通。

妈妈,您总是这么当着外人数落我,您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大人都知道要面子,难道我就没有面子吗?您知道吗?我现在最怕和您在一起的时候有别的人在,怕您总是借机数落我。

我知道,您也是想让我改掉坏习惯才会批评我的,可是我希望您能在家或是在没有其他人的地方跟我说。给我留点儿面子,行吗?

儿子:阳阳

孩子的这封信绝不是偶然,想想我们自己身上,是不是也和阳阳的妈妈一样有类似的问题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害怕当众批评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虽说中国有句俗话叫“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说的是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孩子会对一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具有很深的印象。他们会刻意逃避产生不良情绪的环境。就像阳阳说的,他“最怕和您在一起的时候有别的人在,怕您总是借机数落我”。父母当众的批评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社会退缩,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

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就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此来作为对自我的认识。尤其是在同伴面前,他们会很努力地维护着良好的自我形象,而父母当众批评孩子会一下子把孩子所有的努力都抹杀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打击,他们会感到难堪、羞辱、气恼而无法接受父母的做法。有的孩子会形成自卑、自闭的心理,有的可能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以丑为美,做出出乎父母意料的举动。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尊重孩子,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当众批评孩子

如果我们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批评孩子,比如,我们带孩子去参加聚会,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口一个“叔叔好,阿姨好”,我们一个劲儿地夸这个,赞那个;而自己家的孩子也不和别人打招呼,还一个劲地乱跑乱窜,我们看在眼里,气在心头,拉过孩子就是一顿批评。很多人过来劝解,孩子倒是老实了,但我们可以预料,孩子以后是不情愿再跟我们出来的。

我们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表现出色,为了面子才会有这样冲动的举动。其实,孩子的面子比大人的面子更重要。我们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因为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与他们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有关。在大人看来,孩子还小,批评一顿不算什么,可是在孩子看来却是很严重的事情。我们不了解原因,反而为了自己的面子就当众批评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他的行为更隐蔽,更具破坏性。

当众批评孩子,不仅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会导致孩子自卑、自闭的倾向,这样的结果我们不能轻易尝试。因此,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样能够让孩子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品质。这样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既能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又能尊重自我,不卑不亢;所以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自信心和责任感就会很强,还会有很强的进取精神。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孩子,要采用委婉或隐蔽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我们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接受我们的批评和建议。

特别提醒:

孩子的面子重要还是家长的面子重要?明智的家长一定会选择前者,因为孩子的成长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要避免当众批评孩子,要尊重孩子,私下解决孩子所犯的错误。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

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不到知心的朋友!——徐娟

3岁的豪豪是爸爸妈妈的小王子,他特别能保护自己的东西。妈妈给他买来他爱吃的东西,他拿到手里,妈妈再要就要不回来了。平时小朋友来家里玩,他的玩具谁也不能动。爸爸妈妈好不容易哄得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没玩一会儿,他就从人家手里把玩具抢回来。有时候,他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死活都不肯还给人家。豪豪的爸爸妈妈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两岁的壮壮到3岁的正正家玩,正正在玩着他的玩具,看到壮壮来了,赶紧找来一个塑料袋,把他玩具中的所有汽车都装进袋子里,拼命往外拉袋子。妈妈问他干吗去,他大声说:“我要到外面玩!”当时正值冬天,外面刮着猛烈的北风。正正妈妈真是哭笑不得。正正妈妈无奈地对壮壮妈妈说:“他是不想让壮壮玩他的小汽车。”

星期五是孩子的玩具分享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玩具,而佳佳却把自己的玩具抱得紧紧的,嘴里说:“这是我的玩具,我从家里带来的,我的玩具凭什么要给你们玩。”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表现,他们拼命护着自己的“宝贝”,不肯与别人分享。当两个3岁的孩子在一起争抢玩具和食物的时候,双方的妈妈都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平时总跟他讲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怎么一点儿都不管用呢?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懂得分享

我们习惯把孩子不懂得分享看成是孩子的品行问题,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孩子的“自私”是将来学会分享的必经之路,他们要经过这样一个心智成长的历程,才能慢慢领悟,学会分享。

3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他们由前两年的依恋逐渐迈向独立。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建立“所有权”的概念,开始明确我、我的、我的东西。在他们心中,所有拿到他手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他意识不到别人也有“我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建立分享意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要先分清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然后才能在一个不断反复和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3岁的孩子还没有掌握“借”与“还”的概念,他们不懂得“借”出去的东西还能要回来,而是很片面地以为,东西只要一旦离开自己的手,就不再属于自己了。他们拿到手的东西也自然认为是“我的”,不肯归还。所以,他们才会有努力“护卫”“我的”东西的可笑举动。只有当孩子真正确认了什么是“我的”,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以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东西是别人的,然后才能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区分开。

当然,这其中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有些孩子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吃“独食”的习惯,形成“一人独大”的性格。因为缺少与手足、朋友分享的机会,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过度满足,都可能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会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因遭受挫折或打击而一蹶不振。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能以为既然是孩子自然的心理成长阶段,就可以不用培养或引导了吧?其实不然,我们应该对孩子偶尔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和鼓励。

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并及时表示赞赏,进行正面强化。我们要帮助孩子从一点点的分享行为发展到不断地、自发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

比如,孩子拿着吃的递到我们嘴边,我们一定要咬一口,然后称赞孩子:“宝宝能把自己的东西给妈妈分享,真是好孩子!”当然,不只是语言赞美,我们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灿烂的笑脸、微笑点头等方式赞美孩子的分享行为,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很大的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分享动机和行为,使他们能自觉地与别人分享。

切记不要因为一块饼干、一个玩具汽车就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3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分享的事实,耐心等待孩子长大,再慢慢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特别提醒:

对于3岁孩子伤害最大的就是强迫孩子分享。在孩子还没有分享意识和动机的时候,我们强行拿走孩子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这样的做法会加重孩子的“自我”成分,他很可能一生都学不会与人分享了。那么,孩子就真的变成“自私”的了。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

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陈鹤琴

铭铭和京京都3岁多了。一天,铭铭和京京在一起玩,他们各自用积木搭房子。可是,搭房子的积木不够多,他们谁都不能搭成一个完整的房子。为了抢积木,两个人吵了起来,继而动起手来。最后他们俩搭的房子也倒了。铭铭爸爸从书房里出来了解情况,两个人都争相告状。铭铭说:“京京抢我的房顶,还把我的房子推倒了。”京京很委屈地说:“你还抢了我的台阶呢!”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

3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XX抢我的汽车。”“XX打我。”“XX不跟我玩。”诸如此类的矛盾和冲突经常发生,让爸爸妈妈很是烦恼。爸爸妈妈心里清楚不能不带孩子和同伴交往,搞得父母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冲突和问题

孩子之间会因为一些问题出现矛盾,常见的原因有:物品的分配不合理,比如上面的例子中铭铭和京京争夺积木,还有一些孩子是争夺图书或者其他玩具和用品;他们认为别人妨碍了自己,比如玩具被别人抢走了,别人把自己的脚踩痛了,头发被人揪疼了,座位被别人占了,等等;有些时候还是出于竞争、嫉妒或者维护荣誉,比如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抱别的孩子,他就会打他,或孩子对游戏结果不满意;出于正义感,比如有些小男孩看到好朋友被人欺负了,就为他打抱不平,等等。

孩子之间为什么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呢?这是由孩子的认知水平决定的。3岁左右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又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缺乏良好沟通经验,与同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多半是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遭到误解也不会辩解。因此,彼此之间很可能随时发生一些问题和矛盾。但孩子的情绪不会因为刚才的矛盾而受到影响,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又玩在一起。

◎冷静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我们要冷静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的孩子和小朋友出现了问题,不要过于紧张,因为这是每个孩子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我们要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经验积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吵吵闹闹是上帝赐予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吵闹中长身体,长智慧。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孩子之间出现问题,不但可以让孩子在冲突中学会交往,还可以帮助孩子改正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和合作。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

大多数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身体攻击,一种是退缩回避。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问题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来解决。但毕竟孩子经验有限,当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孩子认识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有多种,使他们懂得友好相处,彼此合作。鼓励孩子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比如上面铭铭和京京争抢积木的例子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铭铭缺房顶,京京缺台阶,你们两个的房子都搭不好。这么多积木只够搭一座房子,不如你们两个……”为了引导孩子,可以适当卖个关子。两个孩子想了想,抢着说:“我们两个一起搭个大房子。”

由于是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他们会非常合作地去做好,当孩子搭好之后,不要忘了对他们进行表扬。

当孩子因为物品分配不满意,或者在游戏中因为太自我而造成的矛盾,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不是冲突解决问题。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争抢一个椅子吵起来,一个说是他先找到的,另一个说是他先找到的,两个人谁也不肯让步。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可以玩“剪子、包袱、锤”来决定谁坐这把椅子。孩子对这样的友好合作的方式很满意,即使输掉的一方也会心甘情愿地认输,去找别的椅子坐。

三四岁的幼儿开始具有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做最直接、最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愿望,对父母有着很强烈的情感依恋。

特别提醒:

3岁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活动的愿望。但当孩子之间出现问题,我们不要武断地判断谁对谁错,也不要以为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就是品行不好。我们要教给孩子用合作的方式而不是用冲突解决问题。

孩子之间的矛盾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孩子体现自立能力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利用处理人际矛盾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自主意识,所以经常会看到,两个小孩子争一个玩具的时候,妈妈们急忙跑过来,劝这个拉那个,把矛盾平息下来;孩子和伙伴闹别扭了,撅着嘴回家了,妈妈赶紧领着孩子去找小伙伴做工作,调和矛盾,看着两个孩子握手言和,才放心回家。——东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以为替孩子解决一切问题是自己应负的责任,还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而找老师、找园长告状,或是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就找对方的家长理论,生怕孩子吃亏,全权代理孩子的成长。

我见过这样一个场面:夏天的晚上,人们在楼下乘凉,一个三四岁的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了一下比他小一点儿的男孩,孩子的奶奶不干了,上去就打了打人的孩子一下,结果,打人的孩子的奶奶赶了过来,两个奶奶便大吵了一顿。

前些日子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有一个姓宋的男孩,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面有6个姐姐。他是在父母和姐姐们的宠爱呵护下长大的。小时候,每次他与同伴发生矛盾,父母都会想办法替他“摆平”,不让他受半点儿委屈。父母全权处理他和别人的纷争,让他养成了爱告状的坏习惯。一有问题,他就哭着回家找父母帮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父母能帮他解决一切困难的观念。他变得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自私自利,小朋友都不愿和他玩,他很孤独苦闷,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他用挑剔、苛责别人来维护他脆弱的自尊心。他动不动就对人发脾气,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他怪异的行为受到同学的非议,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他被孤立在团体之外。最终,这个被父母宠坏的男孩离家出走了。

◎父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危害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代替孩子解决问题,一味地保护、偏袒孩子,最终伤害的是孩子自己。姓宋的男孩的悲剧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在幼儿时期,他本来可以通过和伙伴之间的冲突来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但是父母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以至于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更不能在与人交往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没学会谦虚合作,最终导致了人格的扭曲。

如果孩子之间只要一发生冲突,父母就去干涉,就会剥夺他们自己探索、自我学习的权利,更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替他们去解决,一有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但我们不能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所以,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退缩、怯懦、自卑、承受能力差,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说,成长是孩子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

◎正确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

当孩子和小伙伴之间出现问题时,我们应冷静、客观地观察,不要急于出面,让孩子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明白,很多时候,孩子会有打人、推人、踢人的行为,这不仅仅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条件反射,也是他们游戏的一部分。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对事不对人的,并且他们也不会因此记仇。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两个小伙伴刚才还打得哭哭啼啼,一转眼就又玩在一块儿的情形吗?

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让孩子在与同伴的冲突中不断成长。这种经历冲突的经验会帮助他更好地认识他所处的环境,让他在独自处理冲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获得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处理冲突时,他们会说出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他们之所以发生冲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理,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是非观念,虽然这种观念包含了孩子的“任性”和“自我”成分,但却能表达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孩子处理冲突时,也是提高孩子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

孩子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尝试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比如,小美家刚刚搬到娜娜住的小区。一天,小美和妈妈在楼下玩,因为怕生,小美躲在妈妈的身后。娜娜走过去想和她玩,她过去要拉小美的手,小美伸手就抓了娜娜一下。如果我们是娜娜的妈妈,我们该怎么做呢?娜娜委屈地跑到妈妈怀里,妈妈鼓励娜娜自己去解决问题。过了一会儿,娜娜又跑到小美身边,隔着一小段距离看着她。两个小女孩相互看了一会儿,竟手拉着手一起去玩了。

特别提醒:

3岁的孩子会在冲突中不断成长。因此我们没必要急于加入孩子的冲突,即使孩子吃亏了,也很正常。吃了亏,孩子就会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也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适应周围的环境。

注意孩子有了最初的性别区分感

两岁的时候孩子就不用穿开裆裤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孩子对性别的意识很差,还是家长决定让孩子穿什么、做什么,鼓励他什么行为、不鼓励他什么行为,用这种方式建立他的性别,同时我们赞美他是男子汉或者是美丽的公主,帮助他建立性别。——李子勋“女生做事大大咧咧,说话粗声大气,穿衣男子气;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现在的孩子都怎么啦?女孩不像女孩,男孩不像男孩。”

说起现在的孩子,父母们一脸的无奈。

小影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她从小到大一直没有穿过裙子,没留过长头发,她的举止谈吐大大咧咧,不仔细看,别人都以为她是男孩。在小影的班级里,还有好几个和她一样的“假小子”,她们的性格都直爽、开朗,和男生一起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小影她们几个都特别崇拜李宇春。相反,她们班级有几个男生却很文静、柔弱,甚至一说话就脸红。

某小学在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调查发现,入学哭闹的男孩比例远远高于女孩,女孩反倒比男孩更加能够适应环境,独立性也强。甚至于女孩与人争吵、打架也比男孩厉害。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性别不清

有一位同性恋的青年说,他小时候是一个聪明、好动、顽皮的孩子,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哥哥们每天爬树上房,还喜欢哥哥们玩的弹弓和枪。每回灰头土脸地从外边回来,妈妈都要教训他。妈妈喜欢文静羞涩的女孩子,总把他打扮成小女孩的样子,给他扎上小辫子,穿上小裙子。他慢慢长大了,也慢慢地接受了异性的气质和着装。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不肯谈恋爱结婚,却与他的一位同性朋友形影不离。看到儿子的状况,做母亲的后悔不已。

有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男孩当女孩养,现在更多的女孩家长怕女孩受欺负,就把女孩当男孩养,这就可能导致孩子性别意识混乱,甚至导致孩子用异性的性别特征来塑造自己;结果男孩子性格软弱、爱哭,女孩子则刚硬直爽,在着装上也有明显的异性特征。当孩子的心理性格和生理性格严重不一致的时候,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很难认同,就会造成性别角色的错位,甚至有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变性的愿望。

越来越多的父母非常关心和重视青春期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关爱自己,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往往忽视了孩子出生头几年的性别教育。初期的性别教育是让孩子了解自身的性别和身份,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并按照性别特征来发展自己。如果我们这个时期的教育有误差,就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来的性别偏差。

◎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最初的性别区分

大家印象里都有这样一幅画: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大约三四岁光景。男孩用手撑开自己的裤衩让女孩看,女孩站在男孩的对面,睁大好奇的眼睛看那里到底有什么神秘的东西。

我们看到这样的图片,不仅觉得可爱好玩,还应该注意到,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区分性别。大多数的孩子会发现男女在身体生殖器官上的差异,产生好奇心,他们会问爸爸妈妈很多问题:为什么我站着尿尿,而妞妞却蹲着尿尿?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如果我们不回答这些问题或者乱说一通,都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注入错误的性别观念。

我们发现,带孩子去超市,男孩大多会选择车、枪、坦克一类的玩具,女孩则会选择布娃娃、小勺、小碗等一类的玩具,这也说明孩子对于性别已经有了初步的区分。

◎掌握科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3岁左右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解人类有性别差异。当孩子因为好奇心问我们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性别好奇。其实,孩子有一些性游戏就是出于好奇和模仿心理,我们不限制他们,玩过一两次,好奇心满足了,他们自然也就不玩了。不能因为担心孩子过早接触这些而胡编乱造,蒙混过关。这样,不但不能阻止孩子,还可能把他们引向更大的好奇。

其次,我们要满足孩子的性心理需求。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会走会跑,但他们有时会让爸爸妈妈抱,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撒娇,也因为孩子的“皮肤饥渴”,渴望和大人的肌肤接触。当他们这样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拥有更大的安全感。我们可以通过搂抱、亲吻、抚摸等方式,满足孩子的“皮肤饥渴”。当然,孩子因为有了初步的性别区分,女孩更喜欢让妈妈抚摸。

另外,我们要教会孩子与异性友好相处。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与异性伙伴的拥抱亲吻有大人异性之爱的成分,他们只是在表达彼此的喜欢和接受。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与异性相处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这样才能为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团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别提醒:

当我们问孩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答错。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性别的区分。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孩子完成性别身份的认同。

你的鼓励与信任是最好的亲子调和剂

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理解,孩子也不例外。激励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父母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一些沟通交流,多一些鼓励支持,多一些共享快乐的时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正确激励。——张振鹏《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熙熙3岁了,已经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叫他的名字,叫好几次他都不会答应。除非妈妈说了一件他感兴趣的事情,他才会理。熙熙喜欢吃糖,爸爸叫他把扔得到处都是的玩具捡起来,他不理会。爸爸说,我这里有块糖,他就会用最快的速度跑到爸爸那里要糖吃。上幼儿园后,老师反映熙熙不听老师的话,叫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老师说什么话他都不理。爸爸妈妈不明白,孩子怎么这么冷漠呢?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3岁半的薇薇从小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一个星期才能见爸爸妈妈一次。后来爸爸妈妈为了方便照顾薇薇,换了工作,不那么忙了。可当他们把薇薇接到身边以后,他们发现,薇薇很少和爸爸妈妈交流,经常会自言自语。薇薇的爸爸妈妈怕女儿心理出现问题,想求助心理咨询师。

舟舟也3岁了。在他1岁多的时候,妈妈给他报了早教班,在早教班,舟舟学会了速算,认识了很多字,在智力方面表现得很突出。在他两岁多的时候,妈妈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可幼儿园的老师反映,舟舟很少和小朋友一起玩,对老师说的话也不爱理会,经常独自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回到家,舟舟的话也很少,只有在学习的时候有一些精神气。

我们做父母的一直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快乐的人生,和我们的关系融洽和谐。可是,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很多,孩子却越来越冷漠,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远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冷漠孤独

从上面三个孩子的例子来分析,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说话的语气比较生硬,孩子犯了一点点的错误,父母的语气就会提高八度。当孩子慢慢学会了用“听不见”的方式反抗父母,就导致了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气氛不和谐。

还有一个原因,0~3岁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期,也是孩子学习语言交流的时候。当妈妈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与妈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当妈妈不在身边,孩子就会在内心与妈妈的影像对话。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们,孩子就会越来越多地采取“内部对话”的形式。这样的对话大部分是默默无声的,有些时候孩子会说出来,就变成了“自言自语”。

另外,还有一些父母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过早地报了早教班。其实,早期开发孩子的智力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一些早教公司只是在认知能力上下工夫,尤其是认字,用“很小就能认很多字”来打动家长。但专家介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脑部结构发育密切相关,过早地训练会违反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不良后果。这个不良后果就是不合群、情感冷漠、口语交流不畅等。3岁以内的孩子重在情感沟通,而不是智力培养,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和父母待在一起。

◎鼓励与信任是最好的亲子调和剂

现在很多青少年表现出的“情感冷漠”,大多与早年“爱的缺乏”有关。我们要想让3岁以前的孩子的大脑正常健康地发育,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爱的刺激”,就是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关爱。

当孩子因为游戏失败了闹情绪时,不要呵斥他们:“不许哭,真没出息,输了还哭,算什么男子汉!再哭把你关门外去!”而是要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他们:“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可以从头再来,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孩子得到了我们的鼓励,一定会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并且,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心也会离父母更近一步。

只有我们改变了,孩子才能改变。即使孩子出现了状况也不要紧,只要孩子是在5岁之前,孩子就有很大的改变可能,关键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薇薇,虽然没有在出生的头几年享受过父母的爱,但薇薇的父母完全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加以弥补。比如,父母要仔细观察薇薇的一举一动,如果有做得好的地方就立刻表扬,父母也可以给薇薇一些简单的指令,如去叫爸爸吃饭、帮妈妈拿勺子之类的,让薇薇感觉到父母的信任和自己的价值。她就会很快和爸爸妈妈熟络起来,关系也会日渐和谐。

特别提醒:

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在心里坚信孩子“能行”,然后在孩子行动的时候给予鼓励,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拉近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用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去营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CHAPTER 03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呵护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好奇行为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陈鹤琴

安安的妈妈是老师,暑假里,安安跟妈妈去了乡下的外婆家。安安对外婆家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一会儿去鸡窝里看看鸡有没有下蛋,一会儿又和外公去喂鸽子,忙得不亦乐乎。外婆家住的是老房子,太黑了,安安注意到外婆的电灯开关和自己家的不一样,自己家电灯开关是按的,而外婆家是用一根绳子拴着,一拉绳子灯就亮了,又一拉就灭了。安安很好奇,就不停地拉。妈妈大声地训斥他:“不许再拉了!一会儿灯泡就坏了!”然后强行把安安抱走。

优优两岁半了,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平时爸爸喜欢给他放一些少儿的光盘,一次,爸爸不在家,他就拿出光盘想自己看。他拿着光盘使劲往CD机里塞,鼓捣了好一会儿还没搞好,他就去拿家里的小锤子敲。正在敲的时候,爸爸回来了,看到这情景,上去就把优优手里的锤子夺了下来,不顾优优的反抗,把他抱到卧室揍了一顿。

我们好像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孩子把盐混在白糖里,或者把自己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或者用彩笔把墙涂花,或者把厨房里弄得到处都是水……如果这时候恰逢我们心情不大好,很可能就会对孩子的“坏”行为大吼大叫,有时我们认为孩子做得过火了,还会打上几巴掌。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冤枉了孩子,这不是孩子故意搞破坏,是因为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想通过自己的尝试来一探究竟。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好奇心

儿童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是他们将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人天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因为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的行动能力,他们对外界任何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迫切地想通过自己的观察、尝试去探索、学习,并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质的飞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尝试,逐渐由被动地接受发展到自主思考。这个时期,是孩子智能发展的加速期。孩子每一个看似“破坏”的行为背后,都潜藏着巨大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端正对孩子好奇心的看法和态度

如果我们像上面两个例子中的爸爸和妈妈一样,就极有可能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转瞬即逝,错过了最佳的时期,很可能孩子一辈子都没有创造力,只知道被动接受知识,很少享受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感觉。

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孩子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产生好奇之心,他们对实际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记忆,要比从任何教科书或者电视、图画上听到看到的要深刻得多。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端正对孩子一些顽皮行为的态度,尊重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束缚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孩子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正确引导,不要一上来就呵斥。

◎如何呵护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孩子对外界事物很无知,好像他们对所有见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都感兴趣,我们看到孩子的这种表现,应该欣慰:我的孩子拥有多么强烈的好奇心啊!但我们也会烦恼,如何使孩子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保持最大的好奇心呢?

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想模仿大人操作东西,我们与其怕他毁坏东西,不如教给他使用方法。比如,妈妈在厨房忙碌,孩子也进去“添乱”,这时,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西红柿、黄瓜,帮妈妈拿筷子、勺子等。这不仅能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家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品质。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在家里为孩子提供能够动手动脑的机会。周末的时候,我们可以带上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等,让孩子多了解外界的事物,让孩子的心灵与外界进行交流。孩子的视野扩大了,就会激起更加强烈的好奇心,进一步去学习、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在家里,我们除了要满足孩子帮大人做事的愿望,还可以利用一些孩子玩腻的玩具,或者手边的工具,鼓励孩子动手操作,创造出一些东西。

要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当孩子问我们一些问题时,我们不可以说“你还小,等长大了就明白了”,要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耐心地解答;我们没办法解答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动手寻找答案。这样就会大大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要保持一颗童心。我们要在孩子面前做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发现。比如和孩子一起观察蚕宝宝的生活,一起动手拆玩具、组装玩具等。

特别提醒:

3岁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要全方位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但一定要保障孩子的安全。对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我们有必要对孩子讲清楚,或者和孩子一起尝试,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孩子越爱提问,表明他们对生活越是用心

做父母的无论有多忙,都应该做到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绝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一定要真实,要合理。如果培养出来的人辨别不出人间的好坏和善恶,对世界没有思考和认识,这类人越多,就越成为社会的累赘,他们不会给别人带来任何益处。——老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

耳边总是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家的孩子要么只是一味地死记书本知识,要么就是学什么东西都不深入、不认真,不愿意主动去探究一些问题的答案。当这些家长发出此类抱怨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你的孩子曾经多么的好学,他们曾经追在你的身后,不断地向你问这问那,只不过你当时或许是因为太忙,或许是因为心烦,忽略了孩子的提问,甚至还会不断地对孩子的提问行为进行斥责,于是孩子在不断的碰壁过程中学会了沉默和对问题的茫然。

其实,从两三岁起,孩子就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问则是具体的表现之一。他们开始咿咿呀呀地向大人提问,而且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对事物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他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还千奇百怪,几乎囊括了世间万物。“妈妈,树叶怎么都落了?”“妈妈,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圆圆的,有时候又是弯弯的?”“爸爸,汽车为什么能跑得那么快?它怎么又会停下来呢?”“爸爸,天上的神仙吃什么?”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也是最早的生命导师,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应该怎么做?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但是有好奇心并不代表他们会进行主动的思考,只有当孩子对自己好奇的事物或现象提出具体的问题时,才代表他们有了真正的思考——他们会先自己想,在想不明白之后便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当疑问被重视并解决之后,他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这种思考-提问-了解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所以,当你的孩子总是有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的时候,你不要感到不耐烦,更不要因此而对孩子敷衍了事,而应该为他感到自豪,因为能够针对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代表你的孩子具备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且,如果你能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严谨而合理的回答,那么,将来你的孩子就会拥有他们所应具备的智能。

◎对待孩子的提问一定要严谨和耐心

听到孩子的提问一定要想清楚再回答,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和不懂事就糊弄他们。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年龄小和不懂事,父母更要严谨而耐心地对他们予以启发和指导。

父母应该真实合理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掌握知识、开发智能。对待孩子的提问要严谨,切忌不懂装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