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欢喜不生愁:国风才女林曦生活随笔集(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04:10:13

点击下载

作者:林曦

出版社: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只生欢喜不生愁:国风才女林曦生活随笔集(共2册)

只生欢喜不生愁:国风才女林曦生活随笔集(共2册)试读:

花与童

作者:林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ISBN:9787556118052

画画,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游戏。

用毛笔和敏感的水墨颜料及宣纸,画的是打动我的东西。可能都是细节,落在微小之处。小杯小盘,小肉小酒,小花小山,小人小兽。

它们是内心中天生已有的部分,时间累积中形成的趣味,以及梦幻泡影中,让人踏实坐下、欢喜安心的每一种种。

师古而得今天。愿在群山顶上长出自己的小芽。它就在天地的中间,悠游着。代序一永日如花好庆山

看到林曦的画是在朋友家里。那时我们并不认识。听朋友经常反复提起,也没有想过特意要认识,虽然这字画入我心。画是传统的格式和内容,但不迂腐也不拘泥,里面有流动的清清爽爽的神韵。后来我们还是见了面。她想赠送一幅随手小作,我相邀一起吃饭。对她最初印象,像童子一枚。带着她的亮光,不知何故来人间玩耍。对朋友说了。好像只有我产生这样的直觉。

小画是夏天的栀子。栀子是南方的花朵,童年的花朵。她知我所爱。后来把这画放在餐厅喝茶的木桌子边。

朋友之间粗淡如茶的交往也好。互相分享和给予一些心得和观念,不虚饰不造作,相见有清欢。

她年轻,但早慧。对佛道国学皆有感应,一直教课,诲人不倦。也参与各种艺术设计和时尚活动。生活中颇多平常之心。热衷饮食,喜欢做饭。每次做完饭菜之后,“会独自在厨房里放松休息”。这是她说过的细节,里面可见到一个心意柔软的人。热爱花,经常去买很多花。买回来的花,几乎也都画过。画得最多的是芍药、栀子、佛手、桃花、梅花、牡丹、水仙、荷花,也画麋鹿、松石、僧人、鸳鸯、鸟雀,写各种经文或古诗里的句子。这都是中国人传统中热爱的事物。也是如我这般的旧式人的乐赏之处。

在科技和物质时代,传统也可被看作是故意标新立异,或作讨好。但对她而言,只是回到最本性的源头而已。在里面如实地看到这些事物的美好,是再自然不过的心得。不见勉强或故意。因此也没有虚浮和过度。

好像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悠悠然地画,字就应该是这样施施然地写。而画了,写了,一时也不知道目的何在。只是想在花好的春日,表达自己的喜悦。

在一幅荷花小图里,她的配字是: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在一幅作品里,一个创作者的精神扩展空间是极为重要的,这会决定足迹的方向。有些人转向世俗当下,但这些纷扰极为容易被更替。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貌似坚固,实则脆危。若能转向道法和心性,则和最终的源头搭上了线。因为人的意识不灭,它总是在寻求更美好、更平衡、更完整、更明亮的自己。

北京的艺术圈鱼龙混杂,我交友不多,不太了解,对所谓的艺术品和美术鉴赏之类,也不在行。偶尔被朋友带领看些画展,只觉得多有浮躁之气。一类画充满攻击性,一类则渗出形式多样的软弱和混沌。大概任何创作品都是和人的心意相通。写作,绘画,音乐,设计……无不是如此。有时也想不通一幅画为何能出高价。我是外行人,觉得画赏一赏就好。

如果想拥有一幅画,唯一可能就是真心喜欢,觉得跟它有感应,愿意放在时时能见处,与之对照。只是能够自娱且悦人的画作,并不多见。在那样的画里,只需看到真性情。并且这真性情是自然而贴己的。在这样的时代,真性情反而是一种奢侈而稀少的东西。

她在文字里写,“前阵子去故宫看海棠,树旁边,看见好多只喜鹊。在它们展翅的一瞬间,翅膀底下是令人难忘的蓝颜色”。她画画、写字,如同看那抹蓝色,安静,敏感,有柔软情意和清朗的心绪。这些特质,渗入在那些花朵和儿童的色彩里面,也流动在随手写下的句子里。“每年就这么一个月可以画芍药、牡丹,珍惜珍惜。”代序二读林曦的三个矛盾统一冯唐

粗一想,林曦的画册完全不该由我写序。一个美白,一个丑黑。一个喜欢茶碱,一个迷恋酒精。一个在北京郊区类似SPA会所的住处天天睡到自然醒,天天调鼎弄羹慢炖山黑猪,一个拖着拉杆儿箱居无定所但是长年铁定缺少睡眠、长年吃微波炉加热的飞机餐。一个能让枯桐发出天籁,唱歌迷死人,一个能让肉嗓儿五音少三,唱歌招活鬼。

再细一想,林曦的画册我也可以写序。画画和码字都是手艺,手掌里的材质和手指下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已,看看天,摸摸内心,同样如梦幻泡影露电的大小宇宙,都是此道茫然。我想,林曦的书画理想不是韩美林和范曾,我的文字理想也不是韩寒和郭敬明,就剩这点儿理想了,我们志在不朽。

三个矛盾,想到矛盾统一的一些方向。

第一个矛盾是大小。林曦画的题材都小,小孩,小虫,小佛,小酒瓶,小山坡,小眼神。我想,像其他领域一样,书画也有评论家,这些评论家一定用各种或明或暗的方式督促林曦画些大题材,九重云霄,十八层地狱,清明上河,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八十七神仙卷,百鸡图,百牛图,百虎图,百寿图,一百零八罗汉,中华五千年,黄河万里图。

其实,大小本不二。在天上看,地球就是一个球儿,一个球一个如来。我一个学生物的师兄,一辈子研究决定鼻毛如何弯曲的三组基因。金圣叹临死前在狱中给儿子的遗嘱一共十二个字: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

第二个矛盾是古今。林曦画的味道基本古旧,红脸罗汉,长衫眼镜愤世男,古琴麻衣如雪女,小孩戴个瓜皮帽,手里没有PSP。我想,林曦一定有困扰,关于如何面对先贤。四王四僧元四家,吴道子,荆关董巨,石涛,陈半丁,张大千,齐白石,每个时代都有一组四大天王,盖棺定论,高山仰止。而且,古旧时候的山水现在都变成了优胜美地、帝景豪庭,湿地流出小溪,小溪流出小舟,小舟上叫露茜的小姑娘一边弹着琵琶,一边看闺密的短信飘进来,短信说,才知道,精卫真能干,又会填海,又会当汉奸。

其实,不师古就没办法完美处理今天。古人一直活着,《快雪时晴帖》在每个雪落的晚上都在天上挂着;《韩熙载夜宴图》在每个大酒的夜里都在心里粘着;司马迁承包了个洗手间,一言不发,看着一批批小便的书生和壮士临去时抖一抖。唯一的出路是作茧自缚,用所有古人的技艺绑住自己,被绑死或者破茧而出。先恨我不见古人,再笑古人不见我。这么多年了,太多人在云层之下,极少数人蹦到云层之上成为永久的星星。最笨的方法是最短的捷径,血战古人,几年临摹钟王,几年遍看宋画,踏着星星和电筒光柱,或者跌入深渊,或者登光明顶。

第三个矛盾是人我。张大千之后,书画的世道人心就基本坏了,清风朗月变成肥名重利。世人成为书画宗师的基本功包括线条流丽、演技超群、世事洞明、资本通达,善于带领团队借力打力,不会请饭喝酒不行、不会管理媒体不行、不进修表演系不行、不参与洗钱不行、不勾搭银行家不行。有道琼斯指数,有恒生指数,现在也有张大千价格曲线、张晓刚价格曲线。有马经,有麻将牌经,有四十二章经,现在也有王经,有方经,有岳经。

其实,别管世人,别管短期,把这些当成浮云。耐烦,耐劳,不要助长,温不增花,寒不减叶,白杨树就是白杨树,黄花梨就是黄花梨。爬上古人堆成的昆仑山巅,长出比昆仑山巅高出一尺的自己的那棵草。辑一花间集供养自己的插花之道

有一年冬天在上海,我去参加一个演讲活动,一位在上海的姐姐来接我。那天下着雨,特别冷,上车之后我就闻到了一股幽香,后来发现是车上放杯子的位置上放了一个玻璃瓶,瓶里插了一枝小小的腊梅。

看到那枝花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另外一年,是更早的时候,在北京,我在一辆出租车上,忽然听到蝈蝈的叫声,而且声音就在车厢里面。我就问师傅是什么在叫。那师傅就边说着“你看!”,边把衣服撩开,里面有四个蝈蝈笼。他手上还戴了好多各种各样的橄榄核和不同质地的手串。当时我就坐在车上感慨,觉得他过得很开心。《瓶史》,是插花界的经典著作。他在里面说,自己很想在岩石和流水间归隐,却又被俗世间的事物羁绊,于是把花朵插在瓶中供养自己,也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了。

我想,《瓶史》到如今依然是一部经典之作,是因为当下的人也是一样的想法。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俗事和对世界的无可奈何,但是如果可以把花朵这种自然中最美丽的生命放在自己身边,其实是对我们这个功利的、缺失了一点美好的世界的一种平衡和补充。

我有本喜欢的书叫《新世界》,它里面说,花朵有可能是人所珍视的事物当中,第一件与生存无关又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庄子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人对天地之间所保有的无为的爱与生存的功利性,应该是平衡的。

像清代的生活美学家沈复,他在《浮生六记》里就写了一段生活里的故事。他写道,在和太太去扫墓的时候,他们捡了一些石头回来,想用这些石头做漂亮的假山盆景。两个人费了很多工夫来商量,怎么能够把这个盆景做漂亮。他们俩人很陶醉,好像在山水间策划自己的生活一样,哪里可以修亭子,哪里可以登高远眺,哪里可以钓鱼,以及自己住在哪儿。他们在石头上种了红色的茑萝,在旁边铺河泥的地方种了白苹。到了秋天的时候,茑萝一片红,白苹一片白,非常美。结果有一天两只小猫打架,不小心就把这个假山给打碎了,他们就哭了。

我觉得他们生活得特别认真。

宋代有很多花痴,比如苏东坡,他给自己的海棠写诗,说“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花开的时候,他也说“每岁开时,必为置酒”。对他来说,花开就像一个节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为它专门置酒吟诗,然后来赏花。

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对生活富有情意的,而且是对当下特别郑重的。这让我想起张岱说的那一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其实人有癖好的时候,有符合自己天性的深情。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真正所爱的时候,他的性情是显露的,不是被外界的价值体系牵引着走的。所以当能够看到彼此真心的时候,才可以与之交往啊,不然如果都奔着目的往来的话,人会活得好累。

春天的时候,往往都比较忙,因为要赶着各地的花期去赏花。樱花、桃花、牡丹花、油菜花……这些花都看一遍,整个春天就过去了。虽然跑来跑去很辛苦,但依然觉得很值,毕竟人一辈子能看到春花的次数是有限的,我们一生不会看到无限量的春天开的花朵。袁宏道在《瓶史》里面也说,案头的花是在有条件限制的时候可以选择的小快乐,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天地之间春花开遍的大快乐。

当下随便打开手机,点开一个买花的App,就能看到好多漂亮的花的图片,并且可以把它们带回家。现代人很幸福,我们很轻易便捷就能得到那些我们喜欢的美好事物。“得到”的勇气和“珍赏”的能力,是两个很重要的品质,这样的获取和欣赏才是一个完满的过程,而且它们之间是彼此成就的。

花道的起源最早都说是被用来供神佛或者取悦权威,但我觉得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在用花来供佛之前,不如先供供自己,其实供供自己就好开心。美好

生命中那些令我们感到幸福的瞬间往往都不是设计预谋出来的,常常都在不经意放松的一刻出现。我用水墨画了很多记忆中的触动我的一瞥:花朵、天空、孩子的眼睛、小鸟的羽毛……我相信时空是平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有的美好都在原地,所以我们不用担心美好逝去。坚持

做事要有恒心,除了成果的点滴积累,坚持的另一部分意义在于:你走进一家餐厅,它的菜品必然有好有坏,你不能因为一个不好的菜品就下桌了。比如打牌,你手上拿着什么样的牌决定了你可以要什么。所以,坚持在桌上坐着,等运气,才有希望。太多的情绪都会让你在还没见着好牌和好菜的时候就已经在局外了。情绪

人发生变化,一定有情绪的波动,有时候未必是高兴的情绪。高兴只是个简单的情绪,而当你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认识的时候,体验到的情绪往往会更复杂,只需记住,远远看着这个情绪,而别陷入其中。快乐

保持和当下的正向关系,就是保持和生命的正向关系。一个不够喜欢自己、不够享受此刻的人是不会了解快乐的。不要企图追寻快乐,因为追寻这个动作和快乐相悖。寂寞

我从小就被教育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成就。长大了,慢慢觉得,痛苦的过程得不来甜蜜的结果,但是寂寞却不同,寂寞当中有一点是能够承受的心安,因为真切地和“自己”在一起。欣喜

看了各种关于植物的书,这些知识和《小山画谱》里面那些总结出来专门为画画的规律不同,是一种源头上的认知。再看见平行叶脉的植物,我就会明白得多点。但我又告诉自己,即便是画错了,初见的那一些心底的叹息和感动仍要在笔尖留驻。如同看见一个人,你对他了解再多,最终留在心底的还是初见的欣喜。压力

人在解决完一些基本需求之后,应该尽量地减少“一定要”和“不得不”的比例,因为这两个东西会产生“压力”,而压力是比任何毒药都可怕的身心健康危害物。幸福

所谓幸福,其实是一种“空性”的状态。并不是说幸福不存在,而是你要了知,幸福是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来自你心灵的状态。如果你的心灵随时处在满足和喜悦中,那么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不管在什么样的人群中,你都是最容易获得幸福的。大多数时候是一些所谓的“坏事”破坏了我们幸福的感觉,当你清楚地了解“空性”的道理后,你就会换个角度观察“那件坏事”。境无苦乐,从心而起。古人说得更明白,“今日之脱洒处,皆从先年之不如意处得来,今日之不如意处,安知非异日之脱洒乎?”得失

忘了听谁说的,你想要得到的一定会得到,害怕失去的一定会失去。这还是有些道理的。次序

宇宙间的神圣的次序对每个生命都平等如一,人的情绪和遭遇却令时间的感受总是不平等。苦乐节奏快慢不一,次序和肉身个体之间的矛盾引发人对存在最深的追问和思索。一切艺术、哲学、宗教的根本在此。思考指向答案,也是答案本身。遵循次序的深情的艺术比遵循人泛滥的情绪的艺术要慈悲怜悯。——听巴赫想到的兴趣

一位老师告诉我,除了你感兴趣的,你也需要了解你不感兴趣的。前者帮你挖掘深度,后者给你广度。另一位我在北大时教我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老师跟我说,如果你觉得一门学问无聊,一定是你的背景知识很差。这两位老师的话时刻提醒我,让我了解我的无知,鼓励我继续努力。玩儿

了知自己在玩儿,并且玩儿得简单开心,很重要。不必觉得自己贴上了某种标签就貌似高人一等,品位的确是有高下之分,但是,红酥手、黄縢酒和街边小妞陪喝的一杯冰啤酒对那位对面的血肉之躯来说,本质是一样的。你在这厢听琴焚香,他在那厢搓麻啃肉,都是生活,无差别。选择而已,且可以顺时换装。雅

任何的雅变成了一种认真都会腻着,雅致的根本还是一种造作。要尽量回到天然,像野草花朵一样与土地在一起生长,然后时不时地游戏一下,“空花佛事,水月道场”。沟通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真的是太高明了,我们常常会为了求得认同而花费过多的代价。古人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人往往会迷信沟通,但从根本上来说,没有真正的交流和沟通这回事,没有打破二元对立,大家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沟通来沟通去,只能是倒回去了。因果

晚上吃笋,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竹子能长多高、有多少节,其实在竹笋里就看见了。那些层层叠叠的就是未来的竹节,所以从“因”上下功夫才是王道。问题都要在还没舒展开来的时候解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