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人读文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05:31:36

点击下载

作者:保建国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试读:

自序 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

读书

。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将数年来在信访部门工作之余的读书感悟、书评以及社会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读书读人读文化》一书,这是继我的散文集《智者宽容》后的第二本书,提供给读者,愿各位从中或多或少能受到启迪。《读书读人读文化》主要以读书的艺术和读书的感悟以及品书为主要内容,旨在提倡读书的同时,还要会读书,会品书,真正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中外名人对读书的科学态度和积累的经验,也可以通过书中收录的一些生活趣事和社会生活随笔,去洞悉生活,品读人生。本书辑文60篇,共分为三辑。第一辑:读书。透过名人名家有关读书的体会和经验,探索读书的艺术和方法。第二辑:读事。追忆自己的读书往事和一些难忘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随想。第三辑:读人。述写在书海漫游的感想,以及对自己影响颇深的书籍的读后感。

愿我们的社会读书风气渐浓,创新精神更强。2009年春读书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轻视读书学习。读书学习是改变自己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使我们变得丰富和深刻起来。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常常听一些自叹命运不济的过来人感叹说,可惜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其实话说穿了,他自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

习惯是由一个人行为的累积而成定型,它决定人的性格,进而成为决定人生的重要因素。如果抽象地讲,就是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大师说过一句话: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他的习惯首先要好。

拿破伦曾经说过,成功和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世上许多杰出的人士,他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即使遇到挫折,也能重新爬起来,生活比以前更好。询问他们成功的原因,除了擅用时间,懂得节俭、宽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一种读书的习惯。一个人不读书,就只能用一条腿在成长的路上跚跚而行。正因为如此,书籍吸引了人类。我国古代学者早就留下不少关于“痴迷而成才”的论断。诸如“好之不如痴者,不痴不成才”“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等等。这里的“痴迷”,其实就是养成的习惯。相传,唐朝诗人李白开始也并不怎么习惯读书和创作,后来受了一位铁杵磨绣花针的老太婆的启示,才发愤养成痴读痴写的习惯,终于成为“诗圣”。据说,俄国的托尔斯泰年青时是个翩翩公子,习惯于修饰打扮,莫斯科的成衣匠从他身上挣了一大笔钱。后来,他觉醒过来,逼迫自己养成勤奋读书和写作的习惯,主动穿农夫的粗制布衣,自己补鞋,用木碗木匙在破桌上吃饭……把两种习惯颠了个个儿,志趣和追求高尚了,终于成为名作家,为文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书籍不感兴趣的人,或“忙得没有工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急流所淘汰。皮埃尔·居里说过一段话:“我们必须吃、喝、睡觉,必须玩乐、恋爱,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东西。但是不应该受它们的支配。同时除去这些以外,在我们可怜的头脑里占优势的,必须是一个终生全力追求的理想。”读书学习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应有的一种习惯,是缩小自己与优秀分子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实现理想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作家早川对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有过精辟概括:“从本质上来说,曾经阅读过优秀文学作品的人比那些不会读书或不愿读书的人生活得更充实……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只活一辈子。只要我们读书,我们可一次又一次地生活,想活多少种生活就活多少种生活。”

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尼·特洛普曾说:“读书的习惯是唯一没有杂质的享受,它比其他任何乐趣都给人以更持久的乐趣。”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没有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很多人的成功都得益于良好的阅读习惯。

汽车大王福特年少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当店员,周薪只有2.05美元,但他每周都要花2.03美元来买机械方面的书。他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外,其他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就是这些书籍,使福特朝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开创出一番大事业。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赚钱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我没有记住这是谁说的,但这几句睿智的话却让我深深记住了: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自己这个身体的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每个人的智力天生大都差不多。后天的成长主要在于习惯。任何一个人,即使其命运多灾,生命中充满挫折,只要他能够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健康正确的认知和建设性的人生态度的话,必能排除人生旅途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走向好运,拥有好运。原因很简单,读书是一种“掘金”式的劳动。读书的过程就是和专家学者对话的过程,书里凝结了专家、学者、优秀分子的知识精华。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专家、学者的经验所得,进而指导自己。

好的习惯千头万绪,“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从死的文字引出活的思想

读书,是人们运用主观能动性获取知识的途径。读书中的创见,就是指我们在读书过程中,不迷信盲从,不随波逐流,不满足于记着只言片语,而能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自己的思索,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成为书本的奴隶,而能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套句老话,就叫“推陈出新”。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智慧,是因为在读书时,要按照认知规律,在自己良好思想素质的支配下,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调节读书方法,正确进行时间运筹。然后,感知将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人与书本产生一种综合性效应。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凡是不满足于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有句名言:“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此话的大意是:一个仅满足于储存知识,而不善于用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去消化、分析、创造的人,就好比一个愚蠢的商人,尽管有着满口袋的金钱,却无法赚回一个铜板。古今许多著名学者都主张读书要站在书上阅读,不要像《法门寺》里的贾桂那样,做书的奴隶。如果拜倒在书的脚下,视其为“雷池”“顶峰”,不敢有自己的创见,岂不等于作茧自缚——自己热情地构筑它,却把自己禁锢在其中,读得越多,便把自己“锢”得越紧。

读书的过程中,要取得实效,关键是创造性的思维要起主导作用。只强调刻苦攻读、长期积累,恐怕是不够的。打个比方,就像蜜蜂和春蚕,它们采粉、食桑叶,最终酿成蜂蜜,吐出蚕丝,创造出有价值的财富。蚂蚁呢,整天忙碌着东搬西藏,骨头屑也搬,米饭粒也藏,的确辛苦,却什么也没有创造出来。蜘蛛呢,成年累月的吐丝织网,表象上也在创造,却没有任何效益。

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出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这真是经验之谈!一个读书人,如果不能“从死的文字中引出活的思想”来,那就无法从这本书中吮吸自己所需要的养料。而要“引出活的思想”来,就需要在读书时有自己的创见。古今中外,“读书破万卷”的不乏其人,然而“下笔若有神”的终究寥寥。

创见性读书的人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交往是今天人们获得最新信息的最简捷手段之一。交往越密切,信息交流越具有深度和广度,越能够碰撞而产生思想火花,孕育新信息。

清朝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欧公学韩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公学韩诗,而所作诗颇似韩,此宋诗中所以不能独成一家也。”为什么欧阳修学韩愈的东西而自己所写的又全不像韩愈,却能独成一家?又为什么他学韩愈的东西而自己所写的很像韩愈,反而不能独成一家?袁枚深有所悟地说:“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也就是说,学习要尽可能吸取前人的知识,打下深厚的基础;而创造要超出古人,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前进。这与有人提出的读书要达到三种境界之说,是相通的。三种境界即:书为我师、书为我友、书为我用。这种一境接一境、一境胜一境的境界,可以说概略了创造性读书的过程,即以求师的态度攻读、领略。

日本有一位学者征询了一百多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创见性有什么特征。许多人都回答说,坚定的自信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有自制力、韧劲等。世界上许多教育学家主张从学生读书时开始,就培养创造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托拉斯,经过长期观察分析,提出20多个判别项目,作为检验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尺度。下面不妨摘引和推荐给大家其中的若干项目,如:全神贯注地读书和书写;敢于向权威挑战;精细地专心一致地观察事物;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从事创造性工作时废寝忘食;能发现问题和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除了日常基本生活都在探究学问;拥有好奇心;持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方法;从不气馁;有所发现时精神异常兴奋,经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新结果;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有自己关心的、独特的研究课题;能不断产生新的设想,在娱乐闲暇时也能产生新的设想。托拉斯论述的虽然是作为一个学生所具有的创造力特征,对我们却很有借鉴价值。

如今我们处在知识激增的时代,各种学科互相渗透,新的学科不断涌现,这就更需要我们有创见性地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把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融汇起来,这样才能从所读的书中得到更大的进步。

读书是花朵 思索却是果实

有句俗话:“不会读书的读皮,会读书的抓题。”题者,疑问、问题也。

所谓阅读过程的“疑”,就是不但要关注书中内容同实际生活的矛盾,使阅读过程中充满着一种“问题情境”。心理学上说,问题情境是一种相当模糊、还很不清楚,并很少意识到的印象,它似乎发出一种信号:有点不对头。思维过程正是从分析这一问题情境本身开始的。不同文化水准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本书时,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情境。读者主动迎上去,就有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一旦在认识的高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读者就有了新的发现和创造。

明代学者陈献章写道;“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从书中“读”出问题来,带着问题到书中找答案。要“读”出问题来,首先是读懂这本书,再在这基础上产生问题。如果囫囵吞枣,似懂非懂,那读出的问题很可能是原作者早已阐明了的,岂不贻笑大方?再说有了问题去读书,且称为定向读书。有了问题,再去读有关的书,寻找有关的论据,深入研究下去,才能拨开重重迷雾,找出问题的答案。

当捧读一本新书时,作者为我们提供的新的知识、新的观点,往往会在我们的头脑中打下一个问号,这是正常的。问题是当这些疑问产生后,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一览而过,还是锲而不舍?采取前一种态度,那读了这本书后,并不会使自己得到多大进步。唯有采取后一种方法,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使疑问一个个获得解释。这就是朱熹所说的“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书是作者写的。可是书中所描述的事实,找出的规律,提出的驾驭方略,有些并非他本人长期潜心观察和分析研究的成果,大多是从学校听课、阅读他人著作中得来而未经过深入研究的。这种二传、三传甚至百传千传得来的认识,经过各个“传手”的选择思考,有的可能证实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结果,但以讹传讹、越传越错的情况,也不少见。以至善于读书的人,常不得不查证作者论点论据的出处,看它是否与原作者的见解相符,是否与实际相符。

爱读书的人常有这样的体验,在读书以前,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意外。然而在读了之后,才知道每本书都值得怀疑。

正确的读书态度是,在读书中加入自己的思索。应该说,读书最重要的是思索,读书是花朵,思索却是果实。叔本华甚至认为,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思索不但使你与别人拉开距离,而且使你与书本拉开距离,使你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审视自然与人生。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华罗庚指出:“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当今更不该奉行唯书主义,让书把自己卡死。许多大学问家就是在书与书的比较中,在书与实际情况的对比中发现“疑问”,追根究底,揭示真相,有了新的重大发现,把人类对客观事物真相的探索和对客观事物驾驭方法的探索,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做到善读 方可医愚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出自刘向《说苑》,是喻人离不开书,善读可以使人聪明起来。它作为一条治学之道,对我们求取真知确是良训。这句话,贵在“善读”二字。就是说,读书学习要有好的方法,这样才能获得和占有知识。

鲁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二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三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种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四是“跳读”。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对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如何做到“善读”呢?

首先选好定向目标,对准读书焦点。有些人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他们认为:“反正拣到篮里都是菜,开卷有益嘛。”果真是开卷有益吗?未必。著名作家柯道南尔曾有一个精当的比喻,他说:“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拾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即使把一生全部时间用来读书,也只能读其中极小一部分,要想做到门门精通,是不可能的。因而,读书过程中更多的是浏览和翻阅。英国前首相亚瑟·贝尔福说:“浏览和翻阅是读书的更高技能,谁在阅读中如果不能把它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谁对读书的技能就只掌握了一半。”在浏览和阅读中,这里最主要是看清社会需求,即根据社会需要顺势而定。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特长,看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是哪门学科或专业,即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而定。

其次,多加比较,分清主次。读书学习,往往会碰到许多相近、相关、相反的名词、概念和问题。为了准确地把握它们,需要悉心地加以比较,在细微地方分清它们的异同。如政治经济学中的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三者,它们虽然都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内容和方法,但是三者的含义、获取者以及在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通过比较,也就有了鉴别,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再次,也是关键一点,读书要思索分析出书中话语的问题核心并加以综合,越过外部成分的分析而迅速领会中心意思。具体来讲,读书时,目光不应该是直线的,也不应当是等速的,有时要一闪而过,一目十行;有时则要集中注意力于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上;有时还要回顾前文,力求建立与问题的联系。

眼下的书市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胡拼乱凑的书不少。读书的“大忌”,就是不管什么书都拿到手就“啃”,终了会变得愚不可及。该放弃的就要放弃,该遗忘的就遗忘。培根曾说过:“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读书切忌平均用力,想把每一本书都抓住的结果是每一本书都抓不住,故而有重点的阅读才能更有收获。对那些读之味同嚼蜡或胡乱拼凑的“文化垃圾”之类的书,尽管读起来感官上过瘾,也不费什么劲,但毫无益处。

对书善思能辨的本领只有在书与书、书与实际的经常性对比中,才能逐渐领会、把握、提高、充实。钱钟书在总结读书治学经验时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不信书,又如无书;不尽信书,方为‘中道’。”这个“不尽信书”,说到底,就是要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基本原理,对书进行思考辨识。

用学习改变自己的一生

不少人离开学校的大门后,手不再摸书,不再重视学习。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读书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并且已经走向社会,因而再没有必要读书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其实,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知识面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很远。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过。这些东西完全要靠自己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如果我们不继续读书学习,就不会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更何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以更大的热情边干边学,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

想要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获得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永不满足。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这样说过:“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样看待,不过我自己觉得,我只是在海边玩耍的一个孩子,有时高兴地拾着一枚光滑美丽的贝壳,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如果我们把从大海勺出的一瓢夸大为海洋本身,那不是幼稚可笑吗?!”这看来是容易理解的,但真正要做到却并不容易。古希腊哲学家兰诺曾作过一个“大圆圈”和“小圆圈”的比喻,他用手杖在沙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把圆圈的面积比做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把圆圈外面的广阔空间比做人们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他以此告诫自己的学生说:“圆圈愈小,接触的知识面越窄,越容易自满;圆圈越大,接触的知识面越广,越会感到自己的不足。”这就告诉我们,满足于小圆圈而自命不凡的,是无知的表现。相反,只有永不满足,终生追求无限大的“圆圈”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习的办法是“学而知之”。通过学习,主要取得的是技能并对未知领域的认识,而要获得精神与美德,也只能够通过学习和所见所闻把人身上潜在的能量启发出来。这种启发的方式不一定是在课堂图书中,因此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看得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就容易启发智慧的悟性。“困而知之”,就是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去学习。这也是人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它会更有针对性。因为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更能让人去反思,所以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应该按孔子说的既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只是“学而知之”。

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学有所成之士,他们把读书学习当做终身的事情,并给自己规定读书的定额。曾担任美国总统的林肯说:“我所要知道的事情都写在书上,谁能送我一本我还没有读过的书,谁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新闻界前辈邓拓在介绍他的读书经验时说:“半个月读一本天文学,积累一些有用的资料;半个月读一本地质学,又积累一些有用的资料。半个月不多,一年12个月,就有24本书了。”著名翻译家林纾,为了写出漂亮的文章,读书很讲究质量。他自己规定:用8年时间读《汉书》,用8年时间攻《史记》,于是常常把一篇文章铺在桌子上,每天读一遍,读了又盖住,探索文章的精华。”有了读书定额,就可以统筹安排,自我监督,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如今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更多是在课外,在业余时间。如今读书之书,已不限于书本之书,报刊固然普及,音像、影视读物亦已大量涌现,微缩胶片、只读光盘大量进入读书界。计算机不仅开始应用于书的生产、销售和管理,而且开始用来帮助读书人储存、检索、翻译、写作乃至一定程度的辨析。人们的读书学习动机也在变化,谋职晋级虽仍是重要动力,以知识报国效民仍为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事情,但掌握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享用之法、愉悦人生、为探求未知世界创造自身知识条件等等动机,正呈上升趋势。

读书学习是改变自己的关键所在。一个平时不读书,不看报的人,要想在芸芸众生中崭露头角是不可能的,而一个不具备相当学历,不储备足够文化知识的人,也是进入不了管理层的。确实,读书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一个生长于乡野的孩子,在读了几年书以后,他的言谈举止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眼光开阔了,说话文明了,与之前判若两人,这就是读书的威力。清朝大儒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一个人读不读书,读了几本书,虽然一下两下看不出来,但,如果长期不读书,不看报,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像古人所说的“便觉得面目可憎”。翻翻那些贪官污吏在狱中的忏悔书,虽然犯罪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共性,那就是放松学习。这些贪官有时间跑官要官,灯红酒绿、包“二奶”、养“小秘”,却没有时间坐下来看看书,读读报。看看那些站在被告席上的贪官污吏,一个个相貌猥琐,不读书者连气质也铜臭味十足了。

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轻视读书学习。只有学了,你才懂得运用,也才会有知识,用学习改变自己的一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使我们丰富和深刻起来。

学用结合 读书才有效果

国外有句名言:“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于废纸。”

学读不用,学用脱节,以致一无所获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人。据《南史·陆澄传》记载,陆澄读《易经》三年,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书中的含义,学而不能用,被人讥为“书橱”。还有晋朝的傅迪、唐朝的李善,读书“淹贯古今”,用时“一筹莫展”,又被人嘲为“书簏”。这样的“书厨”“书簏”,只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派不上用场。《庄子·列御寇》篇有则寓言:一个叫朱泽漫的年轻人,什么都想学。为了学会一门特殊的学问,他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到很远的地方拜师学杀龙技术。三年后,他学成回村,兴奋地向人们吹起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头,踩住龙的尾巴;怎样从龙颈上开刀。大家笑着问道:“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朱泽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龙这种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人,传说是世界上私人储书和读书最多的人,却没有创作出任何东西来。有人形容他是“荒凉的沙漠”,书籍的水倒进去便无影无踪,不曾献出一滴给人们。这正如韦斯特在《语言教育》一书中说的,“对于学了许多然而他们无用的词汇的人们,或学许许多多刻度而不能运用的人们,好像具有一大箱的工具而不能使用的木工一样,比不上一个工具少而能使用自如的木工”。

无数事实说明,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可贵的在于使用。我国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教子练字的佳话,至今仍在留传。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从小跟他父亲学字,背熟了父亲关于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的笔势论,记住了横、竖、点、撇、捺的书写要领,自己觉着练得差不多了,便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只是摇头、叹气,见一个“大”字的回势,竟写得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点了一点,改成“太”字。王献之又把字拿给母亲看,母亲看完也感叹地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简直惊呆了,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正是父亲添上的。王献之惭愧之极,不觉重又想起了开始学字的窍门儿。父亲指着院里满满的18缸水说,吾儿若问何窍门?劝儿练尽缸中水。从此,王献之把这句话视为“金律”,对照父亲以及其他书法家的字细看苦练,待到写光了“18大缸墨水,终于也成为名震晋代的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被人们并称为书坛“二王”。

学用结合起来,好处很多,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为了达到“用”的目的,学习更投入,更用心,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二是读书学习过程中能闻一如十,生出新意。

生活处处皆学问,学问时时为生活。真正的学问必须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据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早年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他在谈到这些著作产生的过程时说,他自己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学到点什么,马上就想拿出来贩卖。这里说的“贩卖”,正是指的运用。他说:“这种边买边卖的方法,也不是完全没有益处的。为着写,学习就得认真些,要就所学的问题多费些心思来把原书吃透,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斟酌表达的方式。我发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和思想训练。”“有人说‘学’是知识的收入,‘用’是知识的支出,这比喻不很恰当。要知道‘用’除了产生社会效果之外,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深入、更生动、更有创造性的学习。知识不像大米、蔬菜那样用过吃过就没了,它是越用越多,越用越熟练的。”

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在这个文字密集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学以致用”是选书的出发点。就书来说,事实上,许多书只是备查的。我们要真正懂得书中知识的“相对”价值,这本书“相对”于你有什么用处,“相对”于时代发展,其价值又有哪些变化。就主体来说,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知识结构的需要去进行补充性、扩充性的读书。

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知识骤然增多,人们读书学习从唯书转向唯实;从“跟着感觉走”的读书,转向带着日益增多的理性的读书;从接受型读书转向思考型的主动读书;从历史形成的封闭式读书,转向充分运用已有的读书求知环境、设施和成果的开放型读书,等等。我们羡慕那些学有所成人士的鲜花、掌声,却常常忽略了在他们背后的艰辛。他们有目标,学用紧密结合,才会有追求;再付出努力,才会取得成功。

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 但他以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

如今阅读的材料随手可得,大报小报,各式各样有趣的杂志,无数“有价值的”新潮著作,非常容易吸引我们。一个晚上,东翻翻,西看看,很快就过去了。有些人读了不少,好似也在学习,但很难说“开卷有益”,而主攻专业要用要看的书籍仍然未看。这些有趣的零星知识由于没有与自己的专业结构加以组合,相互渗透,没有在阅读中专与博加以凝聚,看过即忘,大多是“阅读的浪费”,造成大量无效阅读的现象。

阅读中的专与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因而阅读既要有所专注,又应博杂一些,思想就会受到正面、侧面、反面等各个方位的碰撞,引发火花,激励创造。创造的产生和闪电一样,有时只需要轻微的剌激,甚至一次偶然的涉猎就会诞生一项重大的发明。19世纪初,外科手术后感染十分严重,美国外科医生里士特日夜思索终不得其解。一次读了巴斯德的文章,方知“细菌是腐败的真正原因”,终于发明了用石炭酸消毒的方法。

古今许多著名学者都提倡博览群书。孔子就曾提出要“多闻”“多见”“多识”的博学主张。鲁迅教诲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另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还认为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广博泛览的习惯。他入私塾读书时,读的正课是简明中国历史教材《鉴略》,老师规定不准学童看别的书,鲁迅却偏偏喜欢在课外读《西游记》《水浒传》一类的“闲书”。随着博学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不久又开始收集和阅读《花镜》《山海经》《唐人合集》《二酉堂丛书》等杂书了。他18岁考入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时,课外博览群书的范围更广泛,仅从他自南京寄回家中的书目看,就包括《百鸟图说》《百兽图说》《芥子园全集》《阅微草堂笔记》等多种,可见鲁迅阅读之广博。鲁迅学问渊博,涉猎广泛,但精于文学创作。邓拓知识丰富,阅野宽阔,但专于新闻事业。

任何人要想做到门门精通,简直是不可能的事。选准适当的目标,对准读书焦点,成为学业上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个典型。他年轻时沉静于图书馆,拿起书架上的书一本一本挨着读,但读书虽多,收益不大。后来,他听从了别人的劝告,分析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把学习的目标盯住电学上,终于积学成才,一生有了一千多项发明。假如他当初总是在书海里到处漂移,说不定会在哪里迷途搁浅呢。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书》一文中指出:“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慌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云,真是“文如海,书如林”。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每年出版的书已多达60万种以上,我国每年出版图书不下30万种。任何一方面的专家通宵达旦地读,恐怕也只能读完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由此看来,博览和专攻都要有所选择。古代有些学者已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订出了“目治之书,口治之书,必治之书,手治之书”的“四别”读书法。有的书,只要浏览一遍就行了,叫目治之书;有的书或有些警句,不仅会背而且要认真思考,叫必治之书;有的书在一些重要的地方,怕心记不准确,还得写下来,叫手治之书。诗人臧克家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攻读《古文观止》;作家孙犁一部《聊斋》反复读了15年。清代画家郑板桥曾以《史记》为例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只要对这几篇“反复诵观”,而无须“篇篇都读”。这是非常精辟的经验之谈。

读书“博”的过程中也要紧紧抓住要点,切忌“胡子眉毛一起抓”。爱因斯坦曾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入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这就是抛掉使大脑负担过重和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是通过前言、后记、目录了解这本书的概貌。然后,掠夺正文,此时他特别注意大小标题、黑体字,以及有特殊标记的字、句、段,及时抓住自己需要的内容。翻检完全书后,再细读一遍目录,把自己头脑中吸收的东西加上条理化与系统化,使观点、材料做到有机结合。采取这样的办法,既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又能尽快地吸收更多的知识。

任何学科都有它特殊的认识规律,但与其他学科也有相同的普遍规律。读书做到博,才能辅助于专;读书做到专,才能融会于博。人生短暂,时间金贵。在“有暇”的时间里,根据自身专业,选择必读的主攻学识,寻找与自己主攻方向有密切联系的资料,博精结合,深钻探究,学以致用,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学有所成 源于善于思考

读书学习不善于思考,如同食物没有被消化吸收一样,不会成为自己的血肉一样。要消化必须思索。那些学有所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正确思考。

有人把养成读书勇于和善于思索的习惯,视为“无价之宝”。英国政论家约翰·罗斯金把读与思,比喻为采金矿和炼真金的过程。他说:“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知识。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我国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恐怕离开此途概莫能通。

有人探寻爱因斯坦的“致知之途”,爱因斯坦不也是这样回答的吗:“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读书学习不加以思考,拿孔子的话说,就是“罔”,用现在的话说,就叫“白搭”。宋代理学家朱熹谈起读书方法时,也指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有人为了便于默诵以敦促自己读书知疑,便把朱熹这番话编成了要诀歌:“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

确实,一个人读书的成果大小与其思考的能力颇有关联。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了漠然不知其味,全无印象;有的人只记得几句名言,毫无用处;有的则能吸取精华,发现问题,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有没有动脑筋思考。不能让头脑只作为一个采购站,而应该使头脑成为一个加工厂。学习好比钻井,思考就是钻头,钻头越有力,井打得就愈深,掘深井方能得到甘泉。

读书思考的前提,通常是由“疑”产生的,“疑”又促使思考。思考的过程,一般是在一个人产生了某种要求,必须应付某一困难时,或要求了解如何解决某一课题时开始的。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朱熹谈到对须要精攻的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熟读深思理自知。”可见,“熟读”和“精思”“深思”结合起来,才能把握要领,学得真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恐怕是指边读边思考而言。如果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假思索,不明皂白,即使读的遍数再多,大概也难“其义自见”。

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赞成读书要“冷看”“热读”。所谓“冷看”,大抵是指冷静地思考,细细地体味;所谓“热读”,有人解释为“丰富的想象”。可见,“冷看”和“热读”,主要也是提倡反复地阅读,冷静地思考,丰富地想象,而想象又是思考的驰骋。这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郑板桥所述的治学经验,即读书要“自出眼孔,自树脊骨”。也如鲁迅所提倡的善思之径,即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古人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谈到诸葛孔明的聪明才智时说:“孔明天才,思十反矣。”这都印证了反复思考的重要。

列宁说过:“每个想认真思考和独立领会这个问题的人,都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

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它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在读书的过程中,人们的全部智力将组合在一起,同书本进行化合,产生一种奇妙的作用。叔本华说:“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就像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只有五十分之一能够被身体吸收,精神食粮也只有小部分真正成为大脑的营养。”

曾有人为深思归纳为四法:一曰,未读先思。即拿到一本书,浏览其目录,记住其大小标题,再将书合上,按照书上的命题和结构进行思考,构成一本书的大致轮廓,然后开卷读之。二曰:边读边思。就是在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理解其精神实质。三曰:正读反思。正读,就是要正确理解该书的本义。反思,就是指与书中命题的论点、论据相反的论证、论据,经过反复交锋,再决定取舍。四曰:读后再思。每读一本书,将自己的观点与书中的观点进行综合,进而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无穷的智慧总是属于勤学好思的人,可怕的愚蠢往往与不学懒思的人结成姻缘。我们付出的劳动是思考,思考赐给我们的报酬是成功!

知识的积累是靠抓紧点滴时间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一天学习一小时,从16岁起,到70岁可以学习2万个小时左右。如果每小时读10页书,那就可以读20多万页,其厚度将是68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精装本,排在一起将有两层楼房那么高。

历史上有卓越建树的名人之中,有不少都是在他们正常的工作领域之外,充分利用绝大多数人轻易浪费掉的点滴时间,矢志努力,而终成大器的。毛泽东酷爱读书,在日理万机中,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哪怕是分分秒秒。例如,他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不白白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这样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地利用这些“边角料”的零碎时间看完的。

越是成功的人越讲究时间观念,而他们也越喜欢守时间的人。如果我们都能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那么,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松山真一是日本航空运行技术部性能组组长。他每天阅读一本书,读完后写出书评,然后发送给网络杂志。因见识独到,评论精妙,许多书评被反复转载,约有十万之众的读者。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赶搭头班车上班。因为家离公司较远,车上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松山真一决定将这段时间用来读书,不是为了打发时间的泛泛乱翻,而是像上阅读课一样认真研读。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晚上下班回家的途中,松山真一凝神思索早上所读书目,构思好自己的书评,晚上吃完饭,便一挥而就,一个闲适、美满的晚上时段开始了。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事都去亲身感受,什么地方都去走一走。而读书,就是我们将古今中外优秀人士的经验、智慧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世界。长期不读书的人,不光变得浅薄,而且会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而就一生的时间来说,有生时间是在减少,但是人对实际时间的利用和发挥是不一样的,因而实际生命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善于挤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却又是不断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里告诉我们,时间之所以“难得”,恰恰在于稍不用心抓牢便“失也”。俄国史学家雷巴柯夫说:“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也就是说,赢得更多时间的奥秘,是把计算间的单位化小。能用心挤寻工作中的间隙时间和生活中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人,比那种只想占有整整桩桩的时间才学习的人,时间要多得多。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只要把一些零零碎碎时间积累起来加以利用,每天能挤出一小段时间有效地读书学习,用于自我提高,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十年过后,一个毫无知识的文盲也可以变成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智力平庸的人也可以精通一门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正是用点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

大凡有成就的名人,无不是抓紧点滴时间,在读书上下过一番苦工夫的。鲁迅在谈到他开始创作小说时的情形说:“我的作小说,也并非自以为作小说的才能。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些医学上的知识……”巴金少年时代,就博览群书,背会了包括荟集两百多篇千古佳文《古文观止》在内的好几部书。他谈自己的创作体验时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那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浪费时间就意味着浪费精力,浪费能源,浪费我们的生命,意味着我们白白丢掉了生命中许多永不再来的机会。谁能像一颗颗种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那儿汲取营养一样,珍惜分分秒秒,点点滴滴进行积累,谁就能成就大业,铸就辉煌。大凡世上有学问的人,都起步于细小,积累于点滴,积撮土而为高山,聚涓滴而成深渊,于是成为人才。据传,李贺诗才敏捷,出口成诗,岂不知李贺更多的时间是在胸中“时时留意觅诗句”,就连骑驴外出,也随手把沿路心得记于纸条,投入身背的锦囊里。如此日积月累,方能提笔成诗。漫画家华君武一次去理发,偶尔听到一句歇后语:“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他便立即掏出小本子记了下来。他说,这就等于储蓄,处处留心积蓄,脑子里储蓄的知识多了,用时就能应付自如。

阻碍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无所事事,而无所事事和懒惰闲散度日,使得他无法成为时间的主人,足以麻木神经,浪费精力,使得自己意气消沉、委靡不振。最终也就不学无术,一事无成。

美国有句谚语:事情就怕加起来。古今中外,一切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他们的传记里,常常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话:“利用每一分钟来读书。”

丧失的财富可以厉兵秣马、东山再起而赚回;忘掉的知识可以通过卧薪尝胆、勤奋努力而复归;丢掉的健康可以通过饮食的调节和医疗保健来改善;而唯有我们的时间,流失了就永不再回,无可追寻。

一个什么都想学的人 很难学成什么

读书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就是能否做到心志的专一和全身心地投入。

激光之所以能切断钢板,太阳灶之所以能煮熟牛肉,都是聚焦的结果。如果能选准目标,专心致志,多会使自己的精力闪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发现宁夏南部山区的孩子,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少人却学有所成,成为专门人才。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不是很文雅,不是很有修养,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的过人之处。那就是他们从不依赖家庭和学校,根据自己的目标而行动,不得不为自己奋斗。他们做事的专注,学习的聚精会神,以及他们执著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当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时,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就会兴奋起来。同时,在它的邻近区域则相应发生抑制过程。这样,在兴奋区里就形成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时神经联系最容易建立,最容易巩固,对事物的反映最清晰最完全,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孟子《告子上》讲过一件事:有一次,著名棋手奕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听奕秋讲课,进步很快。另一个人似乎也在听,心里却想象着好像有鸿鹄飞来,捉摸着怎样用弓箭去射下来,结果没有收获。孟子说道:是第二人不如第一个人聪明吗?不是的,原因在于“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八条腿,两个大螯,然而没有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藏身,是由于浮躁不专心的缘故。荀子正是通过蚯蚓和螃蟹的对比,说明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朱熹总结的《朱子读书法》,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居敬持志”,“致一而不懈”。居敬持志,就是指读书要有专精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他认为居敬,就是收拾散乱之心,使之纯静。如果不能如此,纵然读书看字,也不过是旺费了时间和气力。由此看来,专心致志,恐怕也正是贵在这个“居敬”“致一”上。鲁迅读书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的书本里夹着一个书签,上面写有“心到眼到口到——读书三到”十个字(注:有的引文为“五到”,即增加手到、脑到)。达尔文研究生物演变的现状,前后三十多年,积了无数材料,想不出一个简单贯穿的说明。有一天他无意中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忽然悟出生存竞争的原则,于是得出物竞天择的道理,遂成一部破天荒的名著,给后世思想界打开一个新纪元。

读书不是摆给别人看,不是装腔作势,更不能三心二意,需要静下心来。作家孙犁一生喜爱读书,曾自述道:“对书有一种强烈的、长期积累的、职业性的爱好。一接触书,我把一切都会忘记。”他在《书衣文录》中写道:“勿作书蠹,勿为书痴,勿拘泥之,勿尽信之。天道多变,有阴有晴。登山涉水,遇雨遇风。物有聚散,时损时增。不以为累,是高水平。”这“四勿一高”,是孙犁长期读书生涯的经验总结。“四勿”:是指不做蛀书虫,不做书呆子,不要被书本束缚住,不要尽迷信书本;“一高”是指要坚持不懈地读书求知,不论风雨变幻,不论顺境逆境,始终登攀知识顶峰而不知累,这样才能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获得真知卓识。

当我们长期专心读书,养成习惯后,一拿起书来,精力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起来。这种习惯对读书甚为有益。北宋的历史学家司马光,小时候一度贪玩,别的同学把课文背熟出去玩了,他还没读熟。以后,他把门插上,把窗帘放下,关在房里逼自己静心诵读,不背熟不出去。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潜心钻研的习惯,终于成为当时博古通今,知识极为渊博的人。居里夫人的传记故事中记述,明亮的教室里,居里夫人伏在课桌上专心读书,几个喜欢开玩笑的同学,拿椅子围着居里夫人堆起塔来。椅塔超过了她的头顶,她居然没有发觉,还在全神贯注地读着……德国诗人歌德再三告诫他的学生爱克曼,“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否则,就不能专心致志地治学。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写了一篇《书巢记》,叙述作者身居“书巢”之中读书,“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喷叹,未尝不与书俱”,读书入了迷,竟然连妻、子都视而不见,风雨雷雹之声也充耳不闻。从少年时代起,陈毅同志专心致志读书的故事也竟相流传。据说,有一次,他到亲威家欢度中秋节,走进门就发现了自己想读的一本书,便躲进一间空房里专心读起来,一边读一边用毛笔批点。亲戚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把书放下。亲戚只好把刚蒸好的糍粑和糖给他端来。谁知他嘴吃糍粑心在书,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吃起来。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送来面条,只见他满嘴是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毅却诙谐地说:“喝点墨水没啥关系,我肚子里就是墨水喝得太少了嘛!”

如果一个人集中所有的精力和心志去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种值得追求的事业,那么,他就不可能失败。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功者,大都是那些在自己的领域无所不知,咬定青山不放松,对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做事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人。

作家秦牧谈学习方法时曾说过,从表面上看两个人同样地读书,思想上是不是集中,收获大有差异。专心致志地读书,可以记牢许多东西;心不在焉地读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东西。因此,要提高记忆能力,也不只是看你占有多少“暇”去读书,而是占有的“暇”是否专心去读。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罗维奇·柳比歇夫在学习和工作时间里,高度集中精力,专心达到能排除外界种种干扰的程度,比如铃声、收音机里的歌声、同事的谈话声等等,他全置之度外。据说,他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学到和记牢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能够加倍地比别人提高工作效率。

由此想到看过一篇记述昆虫学家洪式闾教授痴迷于科研事业的散文,题目是《科学美景胜西湖》。作者去访问洪式闾时,他正在一间堆满了书籍的房间里写作。告别时,他送给每人一把折扇,抱歉地说:“这是杭州的特产,凡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都送他一把作纪念,这是我的老规矩。不过很对不起,你们游西湖,我不能做向导。因为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一次也没有游过西湖。”为此,作者感慨地说,明代的文学家陶庵写过一篇小品文,记载他曾经冒雪乘舟游西湖,一到湖心亭,却见早已有人在亭里饮酒赏雪。归途中,舟子对他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痴于游山玩水,自古到今是很不少见的,但只是痴于读书、痴于工作、痴于事业的人,才是值得提倡的。只因世界上有了专心于事业的人,才有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才有灿烂的人类文明。

东汉教育家郑玄,早年为求学问,曾拜师于马融门下。马融为了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特意在自己讲学的高座后面设了一道薄薄的绛纱帐,隔帐排列一班歌女。郑玄进堂听讲四年,始终埋头攻读,未曾看歌女一眼。马融夸他“真心向学,端坐未斜……”。郑玄学习专心致志,在同堂学习的学生中,他记进心里、掌握的学问比浮心的同学多,学业提高特别快,时间不长,便通晓五经、史略、传记、天文、历法和数学等,尤以经学见长,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史称“郑学”。正如马融预见的,凡专心致志读书的人,学习必超过浮心躁气的人。据说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为了培养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静心读书的习惯,曾故意蹲在人们来往的城门口读书,以锻炼凝神读书的意志和本事。这是一种坚毅性和自制力的锻炼。

一个人只专心做一件事,全身心投入,并积极完成它,这样你的心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不会让你的思路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专心于你手头上的事,放弃其他的事,这是效率和成功的保证。成功者之所以能超越芸芸众生,就在于他们能够坚定不移地认准某个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矢志不移,他们的成就往往与其专心致志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坚定的志向是人生事业成功的一半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由于社会的复杂性、生活的艰难性、人生的创造性、知识的广阔性都是以前的时代不可比拟的,人生要成就事业、要有创意就不容须臾懒惰,人们付出的心血将会更多,人们也会更辛苦。所以,不抱有志向,不坚定其志向,是谈不上创造人生的。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具有坚定的志向,就是人生事业成功的一半。如果致力于在实践过程中刻意磨砺,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就没有创造不出来的人生奇迹。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与诸生讲学,一再阐述教诲四则,其中首则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研究古人成才的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伟大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写下这样的格言:“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这段话里所讲的工作,首先就包括学习。正如秦牧说的:“条条道路,通向学识宝藏。”“学习宝库,并不像某些动物的洞穴,只有一个洞口,而是像一座四通八达的大厦,进大学只是其中的门径之一罢了。认真学习的人可以从这道门,也可以从另一道门进去,甚至还可以跳窗进去。”

滴水可以穿石,锯绳可以断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终会有疲惫厌倦之时。只有仰仗恒心,点滴积累,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后,而耐跑的马才会脱颖而出。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大学问家的恩格斯只上过中学,他全凭自学,系统地钻研和掌握了极其渊博的知识。他同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独自开创了自然辩证法这一科家,马克思称他为“百科全书”。作家陈登科本来是个文盲,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学着给报社写稿,一篇60多字的报道里,被编辑订正的错别字就有34个,但他苦心立志学文化、练写作,不畏劳苦地勤学苦钻,终于成为作家。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今天拥有百万家资,明天就可能沿街乞讨。读者不妨找找看,看看人类迄今为止,可曾有一项重大成就不是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能实现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开始写的一些作品非常幼稚,一点也显不出有什么天资。他写的悲剧《克伦威尔》,是一部模仿他人的失败之作,别人认为一无可取。应该说,这可以证明巴尔扎克不是搞创作的“料儿”了。但他并没有灰心泄气,而是读书更有味,写作更有劲,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踏着若干失败之作的阶梯前进,终于写下了不朽的巨著《人间喜剧》,在世界文学史的天空上升起一颗耀眼的明星。

列宁少年时代爱好颇多,下棋、溜冰他都是能手。但当他意识到“棋太迷人,妨碍工作”,“溜冰之后很疲倦,就想睡觉,妨碍学习”,便自觉地适可而止了。正如一句名言说的:“过度的娱乐无异于赌博。”适当的娱乐可以使人赏心悦目,解除学习和工作的疲劳;而过度的娱乐,随心所欲以致放纵,对身心的危害便犹如赌博。虽然输的不是金钱,却输掉了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时间和进取的意志。从俄国诗人舍甫琴科或高尔基的传记里,我们知道有农奴社会家僮读书而挨鞭挞的事;但从虽然有鞭挞等待着,却还是在深夜人静的时候,在一天做了14小时的苦工之后,偷偷地在僻静的柴仓里点起豆大的小灯读起书来的那样的家僮,被梦也似的足迹牵引着,被看不见的人物慰藉着,你看得见那苦孩子泪影中的微笑。这精神将是一切成功的发端。

有位外国学者介绍过培养自制力的秘方:“战胜自我!”“首先要干那些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越是自己不愿意干的事越要先干,这是提高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的原则。”我国东汉学者邴原,原先喜爱饮酒,常喝得大醉,耽误了学业。为了读好书,邴原毅然戒酒,游学9年未曾尝过一滴。东晋名将祖逖,年轻时贪玩,后来为了发愤报国,每天鸡一啼叫就把好友唤醒,一同舞剑读书,后来终于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高尔基说得好:“哪怕是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修养的人,必须用知识来陶冶和滋养自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说得好: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确实,知识浅薄或者毫无知识的人,展现在他面前的只能是一片混沌模糊的世界。而如果你求助于知识,那正如雨果所说的那样,“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地火一样,渐渐熔化,你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使生活变得充实和有意义,不至于干蠢事和错事”。《在野兽的腹腔中》一书的作者阿波特,自幼进少年罪犯教养院,17岁时因开空头支票而被判刑5年,后又在狱中杀人,被加刑19年。一个几乎被美国各地著名的联邦监狱监禁过的囚犯,竟以一本内容精彩的著作而获文坛名人担保假释出狱。一个囚犯可以成为作家,这里自有其复杂的原因。然而,如果单从个人的成才发展来说,有一点倒是发人深思的,即在自欺欺人的铁窗生涯中,阿波特进行了刻苦的自我教育。在监狱中,他渴望寻求新的生活,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决裂。为此,他博览群书,努力学习。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有关哲学思想的书籍,我几乎无书不读。”正是这种广泛的阅读,使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并且被重新唤起了良知,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自己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他将这些认识和感受记述下来,写成了动人的篇章。

学有所成的人,面对困难时从不犹豫徘徊,从不怀疑能否克服困难,暂时的困难对他们来说则微不足道。他们总能紧紧抓住自己的志向,向着自己的目标做坚定不懈地攀登。

读书之乐 乐在所得

钻研于一件事、一门学问,且比其他任何人在这件事、这门学问上都做得出色,即使这件事只不过是种土豆。如果他花了所有的心血来精心培植出最好的土豆品种,那么他就是“土豆专家”,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

请先看一下爱尔文·斯通对世界著名作家杰克·伦敦读书情景的描写吧:杰克决心取得两件东西:知识和写作能力。他向书籍走去,向智慧进军……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的撬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猛地舔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这样读书是进入了艺术境界,就像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汉扑在面包上。”产生这种心境的岂止高尔基一个人?普希金读书“忘记了世界”,陶渊明读书“欣然忘食”,郭沫若读书“沉醉其间”,歌德读书“得到无限的享受”……这些能单纯用“求知欲”来解释吗?不能。

读书之乐,乐在有得;读书之甜,甜在有获。艾思奇是哲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宣传教育工作。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除了钻研他最喜欢的功课外,还必须学习日文等课程。他虽手不释卷,仍感到时间不足。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学到更多的知识呢?他发明了一种“一箭双雕式”读书方法。他买了日文版的《反杜林论》,一边学日文,一边学哲学。而后,又买了德文版的《反杜林论》。这样,哲学、日文、德文三方面同时并进,既把《反杜林论》这本书读透了,日文和德文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是主张治本的。许多“日里临床夜读书”并取得成就的医学家,都体验到读书治愚犹如服药治病一样,要治其本,学其根,得其旨。“不可只学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涉藩篱,不求堂奥”。“还要防止轻淡,轻淡则流于薄弱……还要防止琐屑,琐屑则陷于支离。”我国清代著名学者陆陇其说过:“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清代著名画家郑燮,对那种读书只求速度、不求深解的“涉猎者”,也作过中肯的批语:“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看即过,与我何与也?”这些话,都是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读书读至深处,要“一处不懂,十日不放”,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态度,勿求速,务求精,学到尽可能多的超出书本的知识。毛泽东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反复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前人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昧长。”台湾学者张其昀在《读书方法》一文中指出:“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用功但须静心为之,锲而不舍,循序而有常,绵密而不间断,则断无不成之事。不要过锐,过锐则不可持久,一曝十寒,劳而鲜功,亦虑于身体有妨害。”

据说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向著名学者董遇请教读书方法,董遇回答说:“每本书读上百遍,就能懂得意思了。”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里,有个叫彼德尔希加的人物,他嗜书如命,不管是宗教的,文艺的,还是哲学的,科技的,凡书皆读。至于如何把书读懂钻深,从书中获得有用的东西,他是从来不想的。他所自喜、自慰的,是他在读书。他虽然辛辛苦苦地读了一辈子的书,却没有真正掌握任何有用的知识和成就事业的本领。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恨不得一天遍读天下之书,一跃而为学者。他拿到一本书匆匆忙忙就浏览完了,但书中内容是什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几乎一无所得。他常叹息自己多年苦学难有结果。这天,他路遇大学者朱熹,便向前请教。朱熹答道:“你以后读书,每次只读五十字,一连读上二三百遍”。从此,他照朱熹的读法,每次读书,反复思考,前面的读懂、记住、掌握,然后才往下读,果然读过的书,都变成了自己的知识,他逐渐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了。朱熹曾对他的弟子感慨地说,读书要读得精透,不能略看几眼,便认为懂得了,“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变奚益于学哉”。

有人拿圈、坑、井这三个人人都清楚的概念,来比喻不同学习态度的不同收获。圈,一画而就;坑,几镐刨成;井,深挖泉涌。读书一翻而过者,所得者圈也;读书浅尝辄止者,所得者坑也;读书融会贯通者,所得乃井也。

由此来看,阻碍人们读书得“井”的路障,是深掘过程中的自满。

生活的智慧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早在我国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了“不耻下问”的思想。我国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实知篇》中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也说过一句名言:“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有人说:“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能磨出面粉来。”读书必须是自己的有机的一部分,必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熔为一炉。若是书和生活经验发生了亲切的关系,书便有了味道,变为知己的朋友一样了。生活的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味。所以读书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两者并进,才可以达到佳境。光读书而无生活,只尝得到间接的经验,和吃嚼过的饭差不多;光生活而不读书,却势必空虚,狭小。

相传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年轻时候做过奴隶。有一次,主人吩咐他备办一餐丰盛的酒宴,特意告诉他:宴请的客人都是有学问的人,要设法弄最好的菜招待这些贵宾。什么是宴请古希腊那些有学问客人的“最好”的菜呢?聪明的伊索终于弄来了各种各样的动物舌头,独出心裁地备好了一餐“舌头宴”。盛宴开始,主人一看端上的“舌菜”,大吃一惊,怒冲冲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伊索从容地答道:“你吩咐我为这些尊贵的客人办最好的菜,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舌头宴不是最好的菜吗?”说得主人和客人都笑起来。大家所以破怒为笑,正是因为他们虽然嘴里品尝的称不上美餐,但思想上享受了一顿丰宴。聪慧的伊索以一席“舌头宴”给学问家带来了有益的启迪;舌头犹如茫茫学海之舟的领航者,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离不开动舌启问,对所追求的常识寻根问底,探个究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也是真理。

在阅读中遇到了难题而暂时不能解决,正确的做法是暂时先放开,也许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自己出来了。如果一本书读完了,通过自己的思考仍然不能解决,那就说明以你目前的知识和能力,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妨直接去请教别人。

周恩来从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在学校读书时,他到老师那里去得最勤,问得最多,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互问互答,探讨问题,不断追求新思想和新知识。他的两句名言是:“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可见,好问,则能成为知识的富翁;反之,则会沦为知识的乞丐。唐朝学者韩愈在《师说》里提出要“不耻相师”,就是说不要以向别人学习或互问互学为羞耻。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有清香之质,雪有洁白之性,梅雪相映而美,贵在相辅相成。

唐代诗人杜牧在一首《留诲曹师等》诗中说:“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像走马观花那样只看表面,要对花追根寻底,弄明白花的来龙去脉;问的目的,在于寻根究底拔其根,问以致用得真知。

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有一条重要的治学经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动口不如勤动手。

善读书者,总是书不离笔。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做笔记,那么,书籍的天云中蕴集的雨露,就可能不被人们吸收滋润智慧的心田,而像落入人们思维之外的茫茫大海,瞬间便无影无踪了。

读书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求眼、耳、口、心、手全部参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要学的知识学到手,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纵观古今,横看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往往都有勤做笔记的好习惯,如鲁迅、童第周、巴尔扎克等。马克思在谈到他的学习方法时说:“从所有我读过的书籍中作出题要,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问学习方法,我想向诸君上陈一个条陈,这个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也曾提出一条宝贵的读书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也是曾作为徐老学生的毛泽东的重要读书方法。几十年来,毛泽东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曾阅读过1500多种书,并一一作了读书摘要。仅在1861年到1863年的两年之内,他在大英博物馆摘记的材料,就写满了23个笔记本。他在柏林大学就学时,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不仅习惯于从所有我读过的书籍中作出摘要,例如对莱辛的《拉奥孔》、李尔格的《伊尔文》、温克尔的《艺术史》和鲁登的《法国史》等书,都是这样做的,并且还附上自己的意见。”马克思十分重视做笔记,认为这是掌握所读书籍所必须的一种工作。

读书动笔,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传说,晋朝左思,小时学习成绩不大好,受父亲的严厉责难而发奋苦读。他手不释卷,并认真记读书笔记。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甚至厕所里……凡他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地方,都挂上纸笔。他读着想着,只要看到或想到好的思想、语句,就随时随地记下来。日积月累,他终于获得了真才实学。这些笔记,为他的创作生涯储蓄了取之不竭的财富。后来,他写出了轰动洛阳的名著《三都赋》,人们竞相传抄,闹得洛阳城的纸张一时欲空,而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有人问法国作家福楼拜的成功秘诀,他说,我从小就很喜欢摘抄我认为好的语言,它对于我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当你常常将它们拿出来消化时,你就会感到你在飞快地成长。

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列宁十分重视读书笔记,他的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列宁看过的书,他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他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一些基本论点记在本子上,或者把书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地方摘记下来。”苏轼有一句含有深刻哲理的诗:“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笔记全靠点滴积累。“一日一根线,十年织成缎。”“记而不看一阵风,记而不用一场空。”就是说,记了不看,如眼前飘过一阵风,记忆淡薄;记了不用呢,又等于没记,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笔记是资料的好仓库。把笔记和卡片分门别类,组成系统,使用时十分方便,一查就可以找到,比到书架上“大海捞针”省时省力。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分类摘抄的纸片就有5000张。

读书动笔,能促使你思考问题。一般人读书容易性急,笔记能迫使你静下心来,读精一些;读书时思想闪出火花,笔记能及时收集起来;读书后大脑一时理不出头绪,笔记能帮助你清理出要点的线索。顾炎武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先通过思考,用笔辑抄许多材料,然后再作一番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

读书动笔,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蒋明谦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他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善于做笔记。他曾说过:“我认为要学好一门课,真正能掌握这门学科的内容,就需要把几种教材编写体系的异同和重点搞清楚,并选择一种教材的骨架为中心,把具体的事例都穿插进去,摆到适当的地位,写出一套自己编制的笔记。在上初中的三年中,我就这样把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笔记都修改过或重写一遍。它花去了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这套笔记对我考取几个大学预科以及后来顺利地考入本科起了很大作用。”

读书动笔,能帮助你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概括和叙述原文精神的能力,而且把随时产生的创造性思想在笔记本里写成短文,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成为论文或著作。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时,写了10篇初步完成的论文,以及170多篇札记和片断。恩格斯逝世后,这些笔记被发表,成为自然辩证法的奠基性经典著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做笔记是捷径。我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应该培养做笔记的习惯,一定会终身受益。

正确的重复是记忆之母

重复和温习是增强记忆的基本手段。有人把复习比喻为雕刻刀,每复习一次,就在人的记忆的石碑上雕刻一次。深深雕刻在记忆石碑上的东西,是岁月蚀不掉、冲不走的。青年数学家张广厚发现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就用心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有一篇20多页的重要论文,他竟反复温习了半年多时间。因为经常复习翻摸,白白的书边换上了明显的黑印。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学到的知识,如果只经过一次大脑,不仅记忆的痕迹很淡薄,而且遗忘率也很高,只有5%以下的信息能较长期地保留下来。而如果有计划地加以重复,大脑皮层的痕迹就会逐渐加深,记忆就会得到加强。这正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练一遍,胜过突击练十遍”。

时常温习,才会逐渐消化、巩固学过的知识。“好书不厌百回读,多温深钻意自新。”孔子回忆自己时常温习学业、增进知识的喜悦心情,高兴地告诫他的弟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致友人的书中,也阐述过重复和温习的学习方法的重要。他说“……反复熟读,时时温习,是要法耳”。据说,明清著名学者顾炎武的读书方法是,每年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复习读过的书,其余时间用来读新书。因此,学过的知识他能融会贯通,记忆牢固,十三经都能背诵,终于成为知识渊博而有创见的思想家。这说明初读与温习紧密结合起来,读书学习效果会更为明显。初读是温习的前提,温习是初读的深化。巴金自述:“从小就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摸到了文章的调子。”“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那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这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储书”,是读书治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

书籍中常有一些难点,只读一遍不容易搞懂,重复和温习才能加深认识和理解。列宁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对毕业生作《论国家》的讲演时,强调指出:“你们听了这个讲演之后,应该把自己不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反复研究,将来在看书、听讲和谈话中继续把它们弄清楚。”他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列宁自己就是这样的,他对马克思、恩格斯等名人的著作,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在他读过的书里,经常可以看到“回头再看”的字样。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在谈到读《死魂灵》一书的情景时说,这部书不是读一遍就能了解的,读第二、第三遍时,还完全像读一本从来没有读过的书那样,可以说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重复和温习有助于沟通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不朽巨著《资本论》,把人类先进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表达形式熔为一炉,人们说这是他反复阅读哲人的名著,吸取和发展一切先进思想和表达艺术,并加以推陈出新的硕果。据说,马克思在文艺方面,经常阅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和塞万提斯等世界名作家的作品,而且能整段整节地背诵。他还对自己作过一条重读的规定,就是对希腊悲剧作家爱司启拉留斯的希腊原文著作,每年都要重读一次。马克思不仅重读,还做笔记,一有空就把笔记拿来翻阅。看来,批判和吸取,借鉴和创新,继续和发展,也是建立在对前人知识温习深透、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

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每次重复要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就是在这种不断地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有意识培养和锻炼记忆力

人的大脑由150亿个高度特殊化的神经细胞组成,是一个信息接收、组合和重现的器官。记忆是大脑的重要机能。

据科学家的研究,正常人的大脑记忆容量,能储存5亿本书籍的知识。还有人估计,全世界图书馆藏书7亿7千万册,这正好和一个人脑所能记忆的信息量大体相当,并且,人的记忆可以保持70到80年以上。而目前智力最高的学者,实际上只不过使用了其大脑可容量的很小一部分。可见,人的记忆潜能是很大的,是一个开发不尽的智力源泉。爱因斯坦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可以称得上是惊人的,他的脑袋是不是比常人大呢?据说,他1955年5月8日逝世后,美国几位科学家征得爱因斯坦亲属的同意,对爱因斯坦的大脑作了解剖研究。它的重量既没有超出常人的,外形也并不大于常人的。这说明,一般人的脑袋大小轻重都是相似的,它的记忆和创造潜力都是无限的。

一位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说:“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某种材料,谁就会学得对这种材料记忆的最适宜的技巧。如果把它集中概括起来,这些技巧可能对于其他材料也是适用的。不过,学习者常常只忙于他的特殊工作,没有尝试去概括……”

概括记忆的方法有不少,诸如口诀记忆法、意义记忆法、归纳记忆法、趣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网络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轮廓记忆法、选择记忆法、争论记忆法、对立记忆法、推理记忆法、阶梯记忆法、分别记忆法、默写记忆法、综合记忆法、催眠记忆法等等。

增强记忆的技巧主要有三点:

首先,自信心是增强记忆力的最有效办法。据心理学家研究,人们经过培养和锻炼,记忆可以明显增强3倍到5倍。记忆力的好与坏,主要不是天生的因素,取决于自己有没有自信心去培养锻炼。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你想记住某件事,并给自己布置任务,有信心记住,一般都能记得牢。学习上也一样。相传司马光尽管对上千年的史料记忆和运用娴熟,写下了巨著《资治通鉴》,但他年幼时的记忆力并不过人,常常觉得不如人家。每当老师讲完课,他便一个人留在课堂,关上窗户,用心攻读,反复多遍,直至合上书能背诵如流,才去休息。他一直到老年,都坚持反复攻读而熟记的学习方法。看来,司马光的良好记忆力,并不是靠天生就灵的脑瓜,而是靠“用心攻读”的实践。

其次,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感受得更深刻,记得更牢。有的人喜欢不求甚解,尽管花时间背了不少东西,但脑子里的印象还是不深。美国有一个少年,能把1880年~1950年的星期几是哪一天背出来,能够记住只听过一次的乐曲,但他对歌词却不太清楚,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被人们称为“白痴学者”。这样的记忆又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对所要记住的东西,一定要加强理解,弄清精神实质,记在脑子里,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最后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要遗忘一些无关紧要的锁碎小事,给大脑腾出空间,记住该记的有用东西。

兴趣是点燃读书热情的火种

兴趣,在学习上叫做求知欲,它是重要的学习心理。

兴趣,是使读书进入艺术境界的导游人。兴趣能引导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你忘掉疲劳,赶跑厌倦,驱散懒散,全神贯注,把学习当做最快乐的事情,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乏味的事情。达尔文说:“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沉溺于我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古时候,孔子反复读《易经》,连穿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根。秦始皇规定每天要批阅文书一石(120斤,合今60斤)。白居易读书读得口角生疮,胳膊肘磨破长茧,仍然越读越有味。

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潜力,才能使自己乐在其中,唯此,一个人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达到卓越的境界。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总结道“真正的读书艺术是什么呢?简单的回答,便是当意兴来时便拿起一本书的乐趣,读书必须十分自然。”我国古代有个“汉书下酒”的故事:宋朝诗人苏舜钦,把读书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每读到得意之处,总是津津乐道,与书中人同享甘苦。有一次,他住在丈人家,每晚都喝一斗酒,老丈人甚是惊奇,便躲在一旁看个究竟。只见苏舜钦正高声朗诵《汉书·张良传》,念到要紧处,便感叹一番,满饮一杯。丈人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多也。”苏舜钦读书入迷,到了以书代菜的境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