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写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15:30:25

点击下载

作者:刘永茂,陈腾南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写作

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写作试读:

前言

军事讲课材料是领导干部讲课思想、讲课目标、讲课内容的具体体现,也是讲课领导的理论修养、教学技巧和语言运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直接反映,更是领导干部实施军事教育、提高讲课质量的重要保证。司令机关作为部队作战、训练和管理的统帅机关,对部队训练、管理方面进行讲课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写好领导讲课材料,是搞好讲课活动本身的需要,也是广大司令机关领导干部讲好每一次课的前提与基础。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写作的特点和作用、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的类型及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军事训练讲课材料、条令法规讲课材料、安全防事故讲课材料、防奸保密讲课材料、行政管理讲课材料的写作。重点介绍了各类军事讲课材料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为写好军事教育讲课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例文;突出体现怎么写的问题,尽量把写作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写清楚。本书所采用的例文主要来自师、旅、团等各级司令机关以及部分训练教导机构,紧贴部队教育训练实际,紧贴司令机关工作实际,可供各级司令机关干部快速便捷地学习运用。

本书在行文过程中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力求内容要素完整。从司令机关的职责要求出发,将军事基础理论、军事训练、条令法规、安全防事故、防奸保密到行政管理等与司令机关职责相关的内容均力求完整地囊括在内。同时,在介绍具体写法时,从写作要求到写作方法也力求内容完整,要素齐全。二是力求资料翔实真切。本书所用的例文均为部队师、旅、团各级司令机关的实际例文,并尽量用最新的和最好的,既真实也很翔实。三是力求表述通俗易懂。本书在表述上,尽量做到语言简朴,直说其理,尽量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让人一看就知,一学就会,尽可能地融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编者2016年6月第一章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概述军事讲课,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活动。要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对军事讲课材料进行精心的设计与撰写。一、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的特点和作用(一)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的特点

军事讲课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它既不同于学术著作,也不同于教材。它是教育讲课者实施教育讲课活动语言的载体,融入了讲课者的风格和讲(说)的特有形象语言,具有浅显、通俗、易懂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教学目的性。军事讲课是根据预定目标要求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同样,讲课材料也是紧紧围绕这一预定的目的进行服务的,没有这个目的,就是空泛的,就达不到军事讲课实施者的目的。二是具有特定的内容和结构。军事讲课材料有特定的开头和过渡语,主体内容上有围绕目的而自然形成的逻辑结构,什么内容应该多,什么内容应该少;选择什么,舍弃什么;哪些应该深,哪些应该浅;哪些内容在前,哪些内容在后,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主要取决于讲课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教育目的而设立的,它不一定像教材那样具有完整性、系统性,一个讲课材料只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三是观点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军事讲课材料,侧重于引导学员接受或认同某个观点、立场,并顺利向设计方向进行转化,本身就决定了它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先进的。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则讲课材料的组织就是失败的。(二)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的作用

军事讲课材料,是讲课思想、讲课目标、讲课内容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教育、提高讲课质量的重要保证。具体说来,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讲课材料是讲课准备、讲课实施和讲课总结的基本保证,是保证讲课秩序正规的基本条件。根据讲课计划和标准体系,按照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受教育(讲课)对象的认知规律,讲课材料将讲课内容通过文字表述出来,为讲课组织者组织讲课活动、受教育(讲课)对象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基本保证。没有讲课材料,讲课活动将是无序的、不规范的,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军事讲课材料是教员讲课和学员学习的基本依据。部队讲课材料,既是教员教育讲课和思维方法的钥匙,也为学员学习今后任职岗位所需相关知识,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部队工作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二、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的类型

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包含的范围很广,军事理论讲课材料、军事训练讲课材料、条令法规讲课材料、安全防事故讲课材料、防奸保密讲课材料、行政管理讲课材料等都属于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的范畴。

军事理论讲课材料,指的是以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系统化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讲课材料。目的在于使教学对象获得有关军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军事训练讲课材料是指以技能教练,以及与之相关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讲课材料的统称。主要包括部队训练、院校教育、预备役训练等讲课材料。其目的是让教学对象了解相关理论,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

条令法规讲课材料指的是围绕特定对象感知有关规范,而对军队及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条例等规范性规定进行阐述、解释而形成的一系列讲课材料。它的目的是让教育对象了解条令、法规的制定背景、熟悉相关规定,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在处理各种有关条令和法律的事项中,更好地实现条令、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更好地履行条令、法律规定的义务。

安全防事故讲课材料指的是以保障部队正常教育训练和日常工作的展开,预防各类事故,维护部队正规秩序和高度安全稳定为目的的一系列讲课材料的统称。主要包括安全常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以及对各种事故的预防等教育材料。

防奸保密讲课材料指的是以保守国家和军事秘密,防止失密和敌特窃密、破坏为目的的一系列讲课材料的统称。它主要包括防奸保密常识、防奸保密技能、防奸保密形势分析、防奸保密案例分析等教育材料。

行政管理讲课材料指的是以军队内部日常事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讲课材料。主要包括日常管理教育和特定环境下的管理教育等,其目的是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及其他工作与生活秩序,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优良的作风,维护良好的内外关系。三、军事讲课类文字材料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有正确的来源。军事讲课材料,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很大。讲课材料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教育(学习)效果,影响到讲课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编写的军事讲课材料,要保证有正确的来源,以确保讲课材料的正确性。首先,军事讲课材料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引领,为维护国家和军队的安全稳定服务。同时,对一些见解不尽相同的理论,也要注意选择那些久经实践检验的或已被学界普遍接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育讲课材料的内容。其次,军事讲课材料内容要有逻辑推理性。讲课的内容,各部分之间要有层次性,经得起严密的逻辑推理。平时接触到的讲课材料,有些结论看似严谨,但细究起来往往是错误的。比如:根据“科索沃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没有伤亡”两个前提,得出“高科技战争是零伤亡战争”,这个推理看似正确,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一场战争中的另一方——南联盟的伤亡。再次,要严格依据各项律令的精神实质进行写作。军事讲课,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或认同某个观点,而接受或认同的观点,必须站得住脚,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部队的条令(条例)及各项规章制度,否则教育讲课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会造成反作用。

二是要紧跟部队的实际。部队的发展,特别是有关部队的编制、装备、作战观念等可谓是日新月异。官兵的思想也随着官兵素质的提高和部队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军事讲课实施者要善于捕捉每一次讲课的特定对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让讲课材料紧跟部队的实际,使其更好地为教育的目的服务。

三是要变为自己的语言。应根据受教育者、讲课内容和教学条件等情况,综合运用各种讲述和讲解手段,要将军事讲课材料的内容编写为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和讲课思维习惯,将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概念、定义、原理等进行深入浅出的释义,忌无自己理解、生搬硬套的太过于书面化的语言。怎么样变为自己的语言?最重要的,是在遵循军事讲课内容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自己所熟悉的语言与教育讲课内容相结合,将教育讲课者的个人思想感情融入教育讲课内容之中,于情理交融之中,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气氛,使教育对象为之所动、为之所想,达到开启思维、激发智慧、引人入胜的好效果。第二章军事理论讲课材料的写作一、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写作

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指的是以军事训练、作战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讲课材料,目的在于使教学对象获得有关军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一)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写作要求

一是要侧重于基础性。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侧重于基础性,就是要围绕本级业务所涉及的相关内容,重点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知识、基本要领和要求讲清楚、讲透彻,让受训者切实掌握其基本内容,理解基本思想,掌握基本观点,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研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掌握信息化条件下有关军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实践证明,基础性的知识是其他各种知识的“生长点”,具有“根”的作用,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理解得透彻,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很难建造起知识的“大厦”,即使建造起来,也是不牢固的。

二是要有层次性。人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是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到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编写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时,要将基础理论科学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个内容,并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系统地进行编写,精心设计,科学安排讲课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以促进讲课效果的提高。

三是要有针对性。由于年龄、级别、知识及阅历的不同,讲课教育的对象存在着不同的需求。我们在编写讲课材料时,要对讲课对象做好调查,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尔后要根据不同受训对象的各自特点和职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能力需求,区分好对象,进行科学编写,真正体现“因人而编”, “按需而写”,确保讲课的针对性,提高讲课的质量。(二)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写作方法

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写作方法,就是关于解决军事基础理论主题思想、行文结构、遣词造句、具体写作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讲课材料(内容)有不同的写作方法。这与讲课实施者的思维方法、理论素养、文字水平和各方面知识以及运用、驾驭材料的能力密切相关。这里仅从撰写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的一般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要依讲课主题定主线。主线,即讲课的思路,它是讲课者实施讲课思路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讲课材料结构的重要内容。依讲课主题定主线,就是在周密审视讲课主题的基础上,梳理并确定一条联系各种相关理论、贯通各部分内容的清晰线索。定了主线,就能使讲课材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写作时,尽管我们掌握了许多相关的理论材料,如果没有一条主线将其贯通,这些理论材料还是无规则、无顺序的散乱罗列,还不能算作一个整体的讲课材料。只有当我们确定了一条写作主线,并用它将这些零散的理论材料贯穿起来时,这诸多的材料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为我所用,才能成为一个主题突出的讲课材料。一般说来,一个讲课材料,只能有一条主线。怎么样依主题定主线?一是按时空的顺序来定,即以理论内容的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的顺序作为主线。如介绍军事历史的讲课材料,就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作为主线进行;介绍军事地理,可以按空间转换的顺序,划片分区进行剖析。二是按“关键”内容的内在联系来定,即以关键的军事主题思想、军事主题概念、主题事件,以及所涉及的相关人员等作为主线。三是按讲课者的思想情境作为主线。按讲课者的思想情境作为主线,必须是深思熟虑的,不能泛泛而谈,言之无物。四是按听课者必须掌握的内容来定。在遵循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听课者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来定讲课材料的多寡,避免面面俱到的“满堂灌”。

其次,依主线优化内容组合。在进行具体写作之前,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手中的理论材料,在对整个材料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吃透精神的基础上,将主线细化为若干个能为主线服务的基本观点,而后按照这些基本观点将掌握的手中材料进行梳理,使通篇讲课材料脉络分明、顺理成章、符合逻辑,在内容结构上显得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第三,依内容穿插相关事例。军事基础理论讲课材料,侧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论介绍,讲课材料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做到像其他讲课材料那样写得引人入胜。那么,怎么写作,才能达到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兴趣盎然的效果呢?很显然,单靠简单的理论堆砌,看之肯定是如同嚼蜡、索然无味,以这样的讲课材料进行讲课肯定也是让听课者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这些讲课材料时,要适当地穿插一些与理论相得益彰的相关事例或者声像、图片等,以增强理论讲课材料的趣味性。穿插的这些相关事例,一方面,要有因果关系,以充实、完善、强化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要注意适度,插入不要过多,所占的比重不能过大,否则,就会导致累赘,达不到突出所讲理论的效果。(三)军事基础理论讲课例文及点评【例文1】联合作战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不仅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形态,而且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深刻改变着战争形态。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表明,人类社会的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的转变必然会引起作战方式和方法的变革,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也就成为一种基本的战争方式。那么,什么是联合作战?其本质特征有哪些?有哪些具体的行动样式?未来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从广义上说,联合作战是一种作战思想,是以整体合力作战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从狭义上说,联合作战是一种作战形式,包括战役层次和战术层次的作战。认识和掌握联合作战,首先必须弄清其本质特征,以利于深入揭示和把握联合作战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于战争实践,能动地夺取未来战争的胜利。

一、联合作战的含义(一)联合作战的定义

对联合作战的定义,各个国家的军队有不同的释义。我军对联合作战的定义如下:联合作战是指两个以上的军种或两个以上国家、政治集团的军队,按照总的企图和统一计划,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共同进行的作战,通常为战役级规模。联合战役,通常在联合战役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由两个以上军种的战役军团共同实施的战役;有时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军种的战术兵团共同实施。

理解联合作战的含义,要重点把握四个要素:一是力量要素。联合作战由两个以上军种的战役军团(战术兵团)互不隶属地并列参战。二是目的要素。联合作战要按照总的企图和统一计划行动,不得各行其是。三是指挥要素。联合作战由联合指挥机构实施高度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四是形态要素。联合作战是战役规模或系列战役(战斗)规模。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也是有别于我军历史上的合同战役和现行军种战役的主要方面。(二)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定义

那么,一体化联合作战又怎么理解呢?一体化联合作战是在传统的联合作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联合作战”前面冠以“一体化”,就是为了强调“联合”的程度。这和美军强调联合作战的一体化,将一体化作战视为更高层次的联合作战是一致的。美军最早将“一体化”概念引入军事领域是在1973年,在国防部《总体部队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了“一体化”思想,目的是将现役与后备役、军队与地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总体部队”。

将“一体化”运用于作战领域,从本质上讲是指充分利用信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将各种作战资源通过无缝链接形成有机整体,以追求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功能的最大化。一言以蔽之,一体化作战就是要实现作战空间的一体化、作战力量的一体化、作战样式的一体化、作战指挥的一体化、作战行动的一体化、作战保障的一体化等。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给一体化联合作战下一个定义:一体化联合作战,是基于信息网络系统,将诸军兵种作战力量融为一体的实时联动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

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实质,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的作战潜能,在全维战场以高度融合的作战力量与敌进行体系对抗,实现信息主导下的实时联动作战,是我军面向信息时代确立的基本作战形式,是在继承与发展协同性联合作战的基础上,依托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所进行的一种新型联合作战,是联合作战的高级形态。

二、为什么要实施联合作战

首先,从战争形态的发展演变看,信息化战争对传统的作战方式提出了挑战。信息化战争中,军队的作战方式是信息主导、体系对抗。信息化作战力量必然是诸军兵种一体化的,能实现互通互联的作战体系,所以作战指挥必须是对全员、全维、全程的控制协调。从目前我军作战指挥的现状看,距离这一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其次,从世界军事强国的发展战略看,基于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部队建设已大规模展开。以美军为例,海湾战争中,美空军F—117A型隐形轰炸机在沙特阿拉伯基地起飞攻击伊拉克南部的指挥中心,美海军从波斯湾和红海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巴格达的指挥中心,美陆军AH—64A型“阿帕奇”直升机攻击伊拉克边境上的预警雷达站,三军行动几乎同时展开,各打各的目标。这就要求快速决策,缩短“发现—决策—打击”的周期,使战斗力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出更大的能量。美军计划未来10年内,在卫星侦察、卫星激光通信、光纤通信、联合战术电台系统、网络中心服务和端对端信息安全系统等方面,投资2000亿美元,建成“战争互联网”。这一工程建成以后,美军的联合作战将直接进入一体化作战时代。

再次,从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看,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未来我军基本作战样式。未来作战必将是诸军兵种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从战略层次看,联合作战是“基于效果的作战”,即首先确定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效果,然后采取取得这种效果的联合行动。它不再追求毁伤敌方多少有生力量,而是要求选择敌方的重心和关键节点,快速“斩首”。这种联合作战表现为各军兵种为统一的战争目的协调行动,没有主次、高低之分,只有资源共享、互为补充、各司其职的关系,各作战力量根据总的企图适时调整作战行动,以具有主动性的同步行动方式实施作战。

第四,从我军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看,初步具备了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的功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如“一体指挥平台”研制成果,基本实现诸军种指挥控制系统的互连、互通和个别互操作。随着各类信息系统的深入发展,最终实现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是非常现实的。

三、联合作战的形成和发展

联合作战的出现,不是战争历史的偶然现象,也不是横空出世的新事物,它是战争长期演进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军队实施的联合作战,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阶段。(一)萌芽阶段——配合性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甚至更早些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由陆军和海军共同实施的松散的联合作战。而且大多是以陆军为主,海军主要遂行运送兵力和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联合作战样式也主要是两栖登陆作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战例有: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约克敦之战,当时,华盛顿担任美国陆军和海军的总指挥官,战胜了英国的陆军和海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还有日军与德军展开的争夺青岛的战役,俄军实施的苏米宁地区抗登陆战役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联合作战的形成时期。其标志性战役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英法联军与土耳其军队围绕登陆和抗登陆实施的作战。此役,英法两国的陆军和海军联合作战,双方参战的兵力规模已达到约150万人。由于受通信联络、机动能力、远程兵器等方面的制约,各军种具有很强的行动独立性,这一时期的联合作战存在陆海协同较差、登陆行动组织混乱、后勤保障不力等问题。从军种独立性和联合的程度讲,这一时期的联合作战,实际上是“战争目的一致性的”一种联合作战,各军种在总的联合作战意图下,各自完成本军种内部的有关工作和任务,相互之间没有实现密切协调关系,类似于“三个鸡蛋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二)发展阶段——协同性联合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联合作战的充分发展时期。空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出现,引起了作战空间和联合作战形式的革命性变化:二维空间变为三维空间,平面作战变为立体作战;陆海联合作战变为陆海空联合作战、陆空联合作战或海空联合作战。随着飞机、坦克、远程火箭、新型舰艇、电台、雷达等新式武器装备大量投入战场,为陆、海、空三军实施联合作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此期间,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样式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联合作战的理论与实践。如二战中,规模最大最为著名的是1944年6月的美英联军在法国北部实施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总兵力达到288万,不仅有多国的陆、海军,还有空军13000余架飞机参战,先后组织实施了海上作战、空中作战、陆上作战和空降作战,达成了大规模的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其计划之周密、规模之宏大、协调之巧妙,都是史无前例的。更为重要的是,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的广泛运用,以及后来雷达的出现,空中侦察的实施,丰富了战场指挥员在较大空间内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手段,从而改变了联合作战的组织和协同方式,使陆军与海军和空军之间的协同动作达到了较为紧密的程度,联合作战参战力量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成为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主要作战形式。同时,联合作战理论也有了较大发展。如,相继提出了“闪击战”、“纵深作战”、“立体作战”、“空地一体战”等新作战理论。其中“空地一体战”理论对后来的军事学术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它既是三维联合作战理论突出的代表,也是信息时代多维联合作战理论的雏形。

但这一时代的联合作战,属于能力粗放叠加式的联合作战,由于各军种力量发展不平衡,多以陆军为主体,联合作战主要采取主次分明的协同方式,加之各军种自成体系,相互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低,应变能力差,而且主战兵器是非精确的面杀伤兵器。因此,各军兵种必须靠预先制定的周密协同计划,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协同作战,临时组织协同比较困难,较少采用,是一种协同性的联合作战,类似于“三个打开的鸡蛋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三)高级阶段——一体化联合作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网络中心战、网电一体战等新的作战样式相继出现,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联合作战思想和方式,并最终导致了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产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战争形态,更加强调参战力量的系统集成和作战行动的整体联动,不同战场上的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火力打击与支援保障等行动通过“横向技术一体化”实现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战场攻防体系。同时,关于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也逐步完善和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陆续颁发了多个系列共一百多本联合出版物,分别阐述了战略级联合作战理论、战役级联合作战理论和战术级联合作战理论,包括1997年版和2001年版《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以及《2010年联合构想》、《2020年联合构想》等,并先后制定了各军种的信息化建设长远计划。陆军主要有《21世纪陆军》、《2010年陆军构想》;海军制定的21世纪发展规划是《前沿存在……由海向陆》、《网络中心战,信息时代海军作战的顶层概念》和《海军陆战队21世纪战略》;空军则制定了《全球力量,全球到达》、《全球参与——21世纪空军构想》、《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1世纪的美国》等,并颁发了多种联合作战条令条例和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联合作战条令和理论体系,规范了各军种部队的联合作战行动。同时,美军将联合作战理论付诸战争实践,连续打赢了四场较大规模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科索沃战争,在人类战争史上,改变了以地面作战决定胜利的惯例,第一次以海空联合的远程精确火力打击,直接达成了战争目的。阿富汗战争,通过天基系统提供的90%以上的战场信息,使特种作战与其他军种作战行动实现了融合,联合作战的层级向下扩展。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无缝链接的信息系统聚合了各军兵种的所有能力,使联合作战的紧密程度实现了跃升。美军在作战指导上更加突出地体现了陆、海、空、天、电、心多维一体的联合作战思想。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雏形逐渐显现,联合作战开始进入其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联合作战,类似于“三个打开的鸡蛋放在一个碗里,并通过筷子搅拌后的联合。”即所谓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从联合作战的演进脉络可以看出,联合作战是时代发展变化的产物,是军事变革中技术发展、理论创新、结构优化、实践催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战争指导者追求政治风险、作战损耗最小化和作战效能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四、联合作战的基本特征

联合作战的基本特征,是联合作战本质在其作战力量、作战空间、作战行动和作战指挥诸要素上的具体表现,是现代各类联合作战都具有的共同点。联合作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整体制胜

联合作战能够将多维战场空间、多元作战力量、多个作战阶段、多种作战样式和战法等诸作战要素构成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增效的整体作战系统,以整体威力克敌制胜。这是联合作战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在军事领域里的具体反映。

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70%的情报、80%的通信、90%的气象信息是通过太空系统获得或传输的;美国有21个本土基地、15个海外从地,共33500人在战争中从事太空作战支援。美国在总结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太空作战支援系统,是美军和联军形成全面联合作战优势的重要因素。可见,占领太空制高点,不但是夺取战场制信息权的需要,也是实施联合作战的重要前提。参战的美军作战飞机都加装了“快速情报接收系统”,约三分之二的飞机在起飞前并未被赋予明确的作战任务,起飞后先在战场上空待机,在空中接收实时的目标情报,尔后发起攻击,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打击的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缩短为几分钟。美军还在“捕食者”无人侦察机上加装了“地狱火”式导弹,使该机集侦察、监视和火力打击于一体,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即摧毁”。(二)各军种平等共同参战

联合作战中,各军种作战力量以地位平等的身份,为实现共同的战略或战略性目的而共同作战。“主角”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作战样式、不同作战阶段、不同作战行动而确定,可能是陆军力量,也可能是海军力量或空军力量。这是联合作战的又一个特征,也是区别于合同作战的主要特征。(三)强调进攻

美军认为,进攻是决定性的作战形式,是指挥官将意志强加给敌方的最终手段。而联合作战是形成整体优势的先进作战思想,是实施进攻最有效的作战行动。即使是联合作战中的防御作战,也必须以攻势行动为主导,将抗击行动与攻势行动有机结合,攻防兼备,以攻助防。可见,进攻性是联合作战的重要特征之一,离开了进攻性,联合作战也将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四)装备优良

先进的武器装备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如果没有飞机和军舰,就不可能有空军和海军,也就谈不上诸军种联合作战。联合作战中实施灵敏高效的指挥,需要先进的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夺取局部或全局电磁优势需要优良的电子战武器装备系统,实施空袭与反空袭作战需要优良的空袭和反空袭武器装备系统,组织军兵种部队快速反应和应急机动需要优良的机动平台和设备。即使武器装备总体落后于敌方,也要有自己武器装备体系的优长,也要有几种高效能的“撒手锏”武器。没有正规的军种和优良的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如美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情报、监视、侦察、指挥、控制、通信和打击系统(C4KISR)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无缝链接,将发现目标到击毁目标的“杀伤链”周期,从海湾战争的2—3天缩短到伊拉克战争的20-30分钟或更短时间;实现了对作战行动的跨洲指挥,甚至可以从本土的兰利空军基地控制在伊拉克上空的无人机用“海尔法”导弹攻击地面目标。这使得美军可以改变传统的运用各军种自己的通信系统,以计划为中心实施的联合作战的模式,形成运用诸军种无缝链接的C4KISR系统,以行动为中心实施的联合作战。(五)统一指挥

联合作战是各军种参加的一体化作战,在统一指挥机构的控制下实施统一指挥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联合作战具有统一的作战目的,在每一个作战阶段,各军种都必须围绕统一的作战目的协调自己的行动,特别强调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主动意识。联合战役指挥员拥有对参战各军种力量绝对权威的指挥权。统一指挥不同于传统的集中指挥,而是将集中式指挥、分散式指挥、指导式指挥和协调式指挥等融为一体,按照联合作战的实际需要施行,以确保把诸军种参战力量拧成一个高度聚合、互补和联动的作战整体;同时,整个指挥体制是扁平的网络化结构;对军种力量的作战控制权限和职能向战术层延伸,实施实时或近实时的高效指挥。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曾说:“以往的哲学是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快吃慢。”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数字化的“旅及以下部队指挥与控制系统”等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火力打击系统的无缝隙连接,使信息优势迅速转化成决策优势,并使决策优势迅速转化成战斗力。战争中,一架美军侦察机发现伊军12枚车载“蛙-7”地对地导弹,空中指挥机随即调动空中待命的战机使用激光制导炸弹将其摧毁,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五、联合作战的分类(一)依据联合作战的目的和性质划分,可分为联合进攻作战和联合防御作战。

联合进攻作战的目的是大量歼灭敌人或遏制敌人,瓦解敌人的作战体系和抵抗意志,性质是歼灭战和瘫痪战。

联合防御作战的目的是大量消耗敌人,坚守重要地区,挫败敌人进攻,性质是消耗战。(二)依据联合作战的规模划分,可分为大型联合作战(战区战略性联合作战)、中型联合作战(战区方向联合作战)和小型联合作战(集团军级联合作战)。

大型联合作战(战区战略性联合作战)是我军最高形式的联合作战,通常在战区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计划和指挥下,使用战区内和统帅部调集的诸军兵种全部或大部力量,为达成战争全局目的,在战区及其毗邻的多维战场空间所进行的作战。主要特征是:一是达成战争的全局性目的,即国家战略目标。一次大型联合作战就可能是一场局部战争,作战成败直接决定战争胜负;二是通常由战区内所有军种及各种作战力量共同实施联合作战;三是由战区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四是由数个作战方向的中、小型战役或军种作战构成。

中型联合作战(战区方向联合作战)是我军基本层次的联合作战,通常在一个战略或战略性作战方向上,诸军种作战军团在战区方向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计划和指挥下,为达成同一目的,在多维空间共同进行的作战。其力量编成和规模取决作战目标、作战任务、作战对象和作战环境,一般没有固定模式。中型联合作战可在大型联合作战编成内实施,也可在某一方向独立实施。

小型联合作战(集团军级联合作战)通常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由两个以上军种的战术兵团共同实施的作战。一般在上级编成内实施,有时也可在某一方向上独立实施。具有编组灵活、力量精干、行动轻便、适应性强和作战效益高的特点,有“小战役、大战斗”之称。(三)依据联合作战的参战力量划分,可分为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联合作战,陆军、空军、第二炮兵联合作战,海军、空军、第二炮兵联合作战,陆军、空军联合作战,海、空军联合作战,海军、第二炮兵联合作战,陆、海军联合作战,多军种的相同兵种的联合作战,以及盟军联合作战等。

六、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

联合作战作为一个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其发展方兴未艾,且可能出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一)网络化信息体系将以天基系统为主要支撑

网络化信息系统是推动联合作战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推进,太空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作战空间,以空间站为基地、以人造卫星为耳目的天基网络信息系统将会加速发展。天基信息系统居高临下,覆盖范围广,传输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已成为各军事强国加速发展的关键信息设施和装备系统,并成为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支撑。据预测,未来作战,大约95%以上的侦察情报、军事通信、导航定位和气象信息依赖太空系统。同时,军事竞争的焦点将是夺取制天权,导弹拦截战、空间平台攻防战、天基对地攻击战、地基系统破袭战等,将极大地拓展联合作战的战场范围,丰富联合作战的手段和样式。(二)军队结构将趋向构建功能性作战集团

军队的体制编制必须与作战理论相适应,联合作战的广泛实施,必将对军队的编制结构提出新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军队基本采用传统的编制模式,即按军兵种分类编制、分类建设。这种编制模式有利于部队的日常管理和发展建设,但不利于作战使用,编制自身就带来了难以逾越的明显界线。随着联合作战需求牵引的不断加强,军队编制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是由军种(属性)编制模式向要素(功能)编制模式转变,具体表现为未来军队可能不再编设陆军、海军、空军,而是按作战功能编设战场感知部队、火力打击部队、勤务保障部队等。(三)新概念武器将推动联合作战的变革

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作战的变革。新的武器装备必然要求新的与之相适应的作战形式。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武器装备的不断出现,并装备部队,必然推动联合作战不断创新发展。当前,新概念武器层出不穷,如粒子武器、电磁武器、微波武器等都正在走向战场,将会直接推动联合作战的持续变革。(四)“无人化”作战的特点日益凸显

未来作战,智能化的无人装备将越来越多地取代有人装备,从单纯的作战支援装备迅速上升为作战装备。不仅大批精确制导武器和军用卫星等无人化军事装备投入战场,而且大量陆、海、空无人装备和战场机器人也将投入实战。无人机将是发展最快的领域,美、俄、英、德、法、意、以等国都在加大研发力度。另外,无人水面舰船、无人潜水器、无人车和机器人也在加速发展之中。未来联合作战中,无人平台的数量将大大增加。

以上主要从联合作战定义、形成和发展、特征和分类、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简要地对我军联合作战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联合作战理论是我军未来作战的指导性理论,是战争的制胜之道,必然会随着武器装备发展和作战样式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点评】:这份材料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思路清晰。从什么是联合作战,联合作战的形成和发展,到联合作战的分类,最后介绍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符合人们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逻辑规律。二是语言生动,比如形象。如用“三个鸡蛋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三个打开的鸡蛋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和“三个打开的鸡蛋放在一个碗里,并通过筷子搅拌后的联合”来分别形容联合作战发展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高级阶段,语言运用形象生动,便于人们理解。三是运用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和数据事例来论证观点,也是值得写作时借鉴的。材料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实施联合作战”放在基础知识里介绍,略显多余。【例文2】复杂电磁环境基础知识

不同的时代背景产生不同的战争形态,不同的战争形态有着不同的战场环境构成。当今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开辟了与陆、海、空、天相并列的“第五维空间”——电磁空间,形成了与地理战场并存的“第五维战场”——电磁战场,出现了与传统战场环境并重的新要素——电磁环境。随着军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军事领域电磁应用日益广泛,电磁空间日趋拥挤,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空间的斗争会更加激烈并将对争夺未来战争主动权,乃至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拓展产生重大影响。胡主席指出:“必须把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放在十分重要位置。”军委首长也多次强调,要用信息化战争的观念研究和把握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特别是搞清电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提高我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一、复杂电磁环境的概念与形成(一)复杂电磁环境的概念

电磁环境是指由各种辐射源辐射的电磁波所构成的环境。简单地说,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工作的电磁场环境。电磁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复杂电磁环境,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空域、时域、频域、能量上分布的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叠的电磁信号构成的电磁环境。

关于对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概念,各国军队有各自的理解定义。美军将战场电磁环境定义为:“军队、系统或平台在预定工作环境中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在各种频率范围内电磁辐射或传导辐射的功率和时间的分布状”。“它是电磁干扰、电磁脉冲、电磁辐射对人体、兵器和挥发材料的危害,以及闪电干扰等自然现象效应的总和”。2000年美军颁布的《联合电子战条令》指出,电磁环境是军队所面临的、由辐射的或受控制的电磁辐射能的功率、频率和工作周期构成。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对电磁环境的定义是:影响无线电装置或其部件工作的电磁辐射环境。我军对战场复杂电磁环境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一些军事专家学者在信息作战理论研究中也提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所谓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是战场空间内对作战有重大影响的电磁活动和现象。为了讲解方便和内容的叙述,通常都把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简称为复杂电磁环境。(二)复杂电磁环境的形成

复杂电磁环境主要是人类广泛的电磁活动营造出来的,是人类对电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现实结果。具体来说:一是电磁应用活动是电磁环境形成的基础。这包括军用、民用,以及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各种电磁活动。二是电子对抗活动促使战场电磁环境向复杂演变。电磁资源被开发用于军事用途,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自然引发电磁领域的对抗活动,以争夺制电磁权为目的的电子对抗应运而生。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有电子对抗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三个部分。三是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剧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化。军队信息化进程的突出标志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由于信息化在根本上是建立在电磁活动之上的,电磁空间是信息活动的主体空间,电磁活动是信息活动的主体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和军队的信息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化。

二、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及特征(一)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

依据复杂电磁环境的性质和形成机理,可以认为复杂电磁环境主要由自然电磁辐射、人为电磁辐射和辐射传播因素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自然电磁辐射。它是自然界自发的电磁辐射,它包括静电、雷电、地磁场、太阳黑子活动、宇宙射线等产生的电磁辐射。

静电,是自然环境中最普遍的电磁辐射源。它主要由物体之间摩擦产生的。如,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可达几百伏,经测量,当你感觉电击时,你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你看到电火花时,你身上的静电已高达5000伏;当你听到放电声音时,你身上的静电已高达8000伏。静电对电子元件有一定的影响,对一些精密的电子仪器影响更大。目前对静电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也没有固定的思路来解决,所以,静电的危害始终存在于人们生活之中。

雷电,云层携带的静电放电现象,属于突发电磁辐射。地球上平均每秒钟发生100次左右的雷击放电,其冲击电流非常大,电压非常高,瞬间电流高达10千安,感应电压高达上亿伏,温度可高达6000—20000度(这就是我们经常的看到的耀眼强光,即闪电),每次雷电都会产生一连串强烈的干扰脉冲,对各种电子和电器设备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地磁场和宇宙射线。在地球表面存在着地磁场,它是一种自然场,对电磁波的远距离传播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作用,属于持续电磁辐射。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和银河系无线电辐射。它们可能破坏地面无线电通信、雷达、长途电信、输电网,甚至干扰宇宙飞船的电子设备。1981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观察到两次奇异的双带太阳耀斑,曾导致全球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两小时。1989年的太阳磁暴曾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系统崩溃。

二是人为电磁辐射。是由人为使用电子设备向空间发射电磁能量的电磁辐射。又可区分为无意电磁辐射和有意电磁辐射两种。所谓无意电磁辐射,是人们运用某些电子设备时非主观产生而且向不期望区域辐射的电磁辐射。它包括各种计算机、武器上的电子设备、机动车辆变频装置或开关、输送变电系统、大电流工频设备等。无意电磁辐射,将是21世纪电磁环境科学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关专家曾经预言,随着电子或电器设备大量进入城市和家庭,城市空间人为电磁能量每年增长7—14%。也就是说,在25年之内,环境电磁能量会增加25倍,50年之内会增加700倍,因此,未来战场电磁环境会恶化,变得更加复杂。所谓有意电磁辐射,是人们为了满足某些目的所主动发射的电磁辐射。它是战场电磁环境构成的主要要素,同时也是影响战场电磁环境的核心因素,对战场电磁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包括核电磁脉冲、新型电子战武器、电子干扰系统、通信电台、雷达、光电设备、制导设备、导航系统、敌我识别系统、测控系统、无线电引信,以及广播电视系统等。

三是辐射传播因素。辐射传播因素是影响电磁波传播属性的构成因素,它本身不产生辐射,而是通过影响电磁波传播来改变电磁环境的状态。它主要包括:电离层、地理环境、气象环境等各种传播媒介。所谓电离层。是由于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使得大气中的部分气体发生电离而形成的。电离层高度从60公里延伸到1000公里左右。电离层随太阳照射强弱、时间、季节变化而变化。电离层电子密度大,对无线电波吸收就大,电磁波传播距离就近,反之,就远。所谓地理环境,是指对电磁环境形成和影响较大的地形、地物和地质。大家知道,电波传播的方式有天波、地波和直射波。地形、地物对地波、直射波能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的作用,对电磁波的传播距离产生影响。地形、地物弯曲、起伏大,电磁波传播距离就近,反之,就远。地质导电性能好,如江河湖泊导电性能好,电磁波传播距离就远,反之,就近。水蒸气和水滴也是障碍物,对电磁波有衰减和吸收作用。水蒸气和水滴密度大,对电磁波的衰减和吸收就大,电磁波传播距离就近,反之,就远。(二)复杂电磁环境的等级

所谓复杂电磁环境的等级,就是在某一环境中电磁的强度大小和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程度。要想知道复杂电磁环境的等级,只有通过探测仪器实际测量。实际测量的参数一般有三个:背景噪音、频谱占用度、无用信号功率。通过三个参数即可判定电磁环境的等级。目前,对电磁环境等级的判定主要有两种,一是从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表现方式判定: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二是从无线电装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感知方式判定:一级、二级、三级等级。两种表现方式不一样,但实际表现的内容是一样的。轻度——一级、中度——二级,重度——三级(复杂电磁环境)。上述三种等级的表现现象是:轻度(一级):干扰信号强度小于工作信号强度;中度(二级):干扰信号强度与工作信号强度基本相等;重度(三级):干扰信号强度大于工作信号强度。(三)复杂电磁环境的特征

战场电磁环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复杂性,也就是战场各种电磁活动辐射的电磁波在空间、时间、频谱和功率上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的一种综合反映。为了全面、完整地描述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整体状况,我们可以从空域、时域、频域和能域四方面来描述,称之为“四域特征”。

一是空域上纵横交错。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表现在空域上的典型特征是无形无影却纵横交错。在现代战场上,来自于陆、海、空、天的不同作战平台上的电磁辐射及自然电磁环境交织作用于特定的同一作战区域,形成了交叉重叠的电磁辐射态势。而且不同地域部署作战力量的数量不同、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不同等,电磁信号的分布情况也不相同。重要的作战方向上电磁信号的种类与数量与其他作战方向相比呈指数增长。据统计,在冷战时期,东、西德边境地区上空一架飞机将同时受到几十部不同类型雷达、数百部通信电台的照射。

二是时域上动态变化。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表现在时域上的典型特征是持续连贯却集中突发。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电磁辐射活动在整体上是连续不间断的。尤其在现代战场,各种电子对抗手段的大量运用,存在着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为了抗敌而又护己,作战双方的电磁辐射时而非常密集、时而又相对静默,导致战场电磁环境随时变化,处于激烈的动态之中。这种激烈动态的核心就是电磁的对抗性,它是区别于其他电磁环境的本质特征。

三是频域上密集交叠。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表现在频域上的典型特征是无限宽广却使用拥挤。电磁频谱是一种重要的作战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尽管电磁频谱的范围从零可以延伸到无穷大,但可供人们使用的电磁频谱还是集中于相对狭小的区域内。现代技术条件下电磁频谱的可用电磁频谱从3hz—3000Ghz,几乎包括了极长波到超长波、长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米波、毫米波甚至光电频谱。但目前可供通信用的频率范围在2Mhz—4Ghz,雷达在0.1—18Ghz,但实际用的频率,通信大多在2Mhz—500Mhz、雷达在1—18Ghz。而且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电子设备往往都工作于同一频段,这些电子设备也因功能相同而具有相似的技术结构。这样在频域范围内,电磁辐射信号必然呈现出重叠的现象。

四是能域上强弱起伏。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表现在能域上的典型特征是能流密集却强弱起伏。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中电磁能量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作用程度。当前,电磁能量密度最高最密集的要数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磁脉冲武器等。电磁脉冲炸弹发出的功率达100万千瓦,比无线电波高百万倍以上。所以,随着战场电磁辐射源的增多,电磁环境的电磁能量密度也增大,其影响作用程度也将增大。

三、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战场电磁环境的电磁干扰,主要通过电磁能量的传导耦合、辐射耦合模式发生作用。其影响的途径:传导耦合主要是通过金属导体或元件耦合到电子设备内。辐射耦合主要是通过天线、电缆、电话线、电子设备的孔或缝隙等耦合到电子设备内。一般来说,传导耦合、辐射耦合干扰都会同时存在。下面,我们进一步讲解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对武器装备、电子设备和作战行动的影响和作用。(一)对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影响

军队信息化进程的突出标志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通俗说就是电子化),包括机械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在信息化进程中,为实现对军队机动力、打击力的有序、定向、灵活、精确控制,雷达、通信以及后来出现的光电探测、制导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武器装备平台及弹药中,已成为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中电子技术含量约占33%,有的已超过60%;舰艇约占22%,有的已超过70%;火炮和装甲战车约占24%,有的已超过40%;在空间武器中,电子技术含量则高达80—90%。这表明,电子设备和电子技术已成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核心和支柱,成为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眼睛、耳朵、大脑和神经。从上述信息化武器装备电子设备的组成来看,主要包括目标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引导系统和通信系统等。如我们比较熟悉的:GPS定位仪、探测器、雷达制导、光电制导、无线电引信、敌我识别器等。这些电子信息系统无不依靠电磁活动来实现其功能,也无不受到战场电磁环境的影响。一旦敌方实施电子侦察、干扰压制和欺骗,或直接用反辐射、定向能武器进行攻击,就可使武器装备中电子信息系统丧失功能,从而降低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整体作战能力,甚至完全丧失作战能力。在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将小型GPS干扰机摆放在高楼和高山上,使美军发射的多枚巡航导弹因迷航而坠落在伊朗和土耳其境内。在战争中所发生的多起美英军队误击事件,大多与传感器识别失效有关。(二)对指挥控制系统的影响

指挥控制系统,指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用于指挥控制部队作战的系统。在整个指挥控制系统中,对系统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要素和环节主要有侦察系统、雷达系统、通信系统、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如传感器、雷达、卫星、无线电台等设备。由于上述各分系统电子设备和电子技术所占的比重很大,约占85%以上,所以,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的发挥完全取决于各系统电子设备的整体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充当指挥控制各系统“粘合剂”的电磁能也是借助电磁环境这个媒介来完成的。这种“粘合剂”重要物质作用更多的是无线电信号的传播和接受,属于“开放”的方式。因此,各个系统的电磁活动无时无刻在不承受着战场电磁环境的影响,致使作战信息获取与传输渠道不畅、差错率高、时效性差、指挥协同困难,高效的指挥控制更是无从谈起,整体的指挥作战能力必然面临崩溃的危险。所以说,在信息化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中,指挥控制系统就显示得更脆弱了。(三)对作战的影响

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作战样式、作战效能和战斗行动等三个方面。

一是对作战样式的影响。美国陆军前参谋长戈登·沙利文曾经说过:信息化的时代不仅改变着军队,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的样式,改变了战争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指挥体制。从传统的作战样式来看,主要是以海战、空战、陆战为主,既以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为目的来展开的,制电磁权只是一种保障措施。而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则是以夺取制电磁权为主导的实施海战、空战、陆战,夺取制电磁权已成为战争夺取的制高点。美军称20世纪是“空战时代”, 21世纪是“电磁战时代”。甚至有的军事家认为,“夺取制电磁权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夺取制空权还要重要”。所以,现代战争往往是从夺取制电磁权的斗争拉开序幕,并且贯穿作战的全过程。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对作战效能的影响。信息化战场上整体作战效能的实现主要由三个因素所决定:首先是战场感知的真实性,其次是作战指挥的稳定性,再次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战场感知的真实性主要由雷达探测、光电探测、电子侦察、无线电导航定位和敌我识别等要素所决定。作战指挥的稳定性主要由通信系统和敌我识别等要素所决定。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主要由卫星光电侦察、卫星通信、GPS导航和制导系统等要素所决定。我们列举上述各个部分组成的目的,就是使大家清楚地看到,各个部分系统作战效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电磁能这个“粘合剂”。回顾上述我们介绍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对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都有着重大影响的结论,不难看出,战场电磁环境对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的影响,必然严重影响整体作战效能的形成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