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写作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03:58:50

点击下载

作者:毛信德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写作卷

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写作卷试读:

第四版序

毛信德

在经历了不算太短的二十年时光,《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已经成为在全国大学语文教学领域中比较成熟的一部教材,根据浙江大学出版社统计(包括原杭州大学出版社的印刷数字在内),本教程(含文学卷、写作卷)共发行了三十五万册以上,发行范围分布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获得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奖,2007年5月也得到了国内某著名媒体的评论与肯定。一方面说明这部教材在体例上、内容上比较适合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本教程坚持小开本、低定价以减轻学生书费负担的做法获得了大家的公认。感谢各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同仁的厚爱、感谢广大莘莘学子的支持,如今在人们对于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仍然处于或高或低、飘忽不定的情况下,在各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还是处于惨淡经营的情况下,要维护这门从前辈学者继承下来的课程地位,还是一句老话:“一要发展,二要提高。”十五年前,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2010年7月在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专家论坛上,包括本人在内的全体与会代表和原教育部领导再次明确: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为适应目前形势下的教学需要,在2011年本教程又经过了比较大的修订,出版第四版,继续保持原来体例和小开本、低定价的传统。期待各位大学语文同仁、广大同学批评指正。2011年2月2日于浙江工业大学

修订说明

毛信德

谚语曰:“光阴似箭。”《大学语文新编教程》(文学卷)(写作卷)自1991年问世以来,倏忽已有一十八个年头,其间经过五次修订三十余次重印,总印数达到二十万套以上,教材质量得到了诸多高校和莘莘学子的认可。大学语文课程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高校重新开设至今,筚路蓝缕风雨飘摇,课程地位稳定的尚且可以考虑教材建设队伍发展,不稳定的则只能战战兢兢维持生计,唯恐遭到淘汰,个中艰辛业内人士自有体验。回想当年前辈学者倡导重开“大学国文”的拳拳之心,正应了一句老话“创业难,守业更难”。好在今天全国上下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共识,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文学课。”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必将迎来又一个美好的春天。当前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说,重要的是明确课程定位、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之成为一门学生爱听、教师爱讲,能够充分激发年轻一代热爱人类语言文学和民族文化,训练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母语进行写作的课程,这其中教材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鉴于此,浙江工业大学充分重视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与完善,每隔三年修订一次的惯例,能够较好地保证《大学语文新编教程》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还是20世纪90年代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提出的那句口号:“一要发展,二要提高”。本人年近六十有五,即将退出本科教学岗位,故本次修订在主编会议确定原则后,皆由年轻一辈的教授,副教授具体实施组织完成,同时对参编人员也作了部分调整。他们是:文学卷执行主编张欣教授、彭万隆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分科主编刘成国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分科主编左怀建教授,外国文学分科主编王福和教授;写作卷执行主编岑雪苇副教授、姚莫诩教授,写作理论分科主编赵中华讲师,文体写作分科主编庞飞博士。

本教程于1980年代末期由本人创意设计,1990年代初期完成编写工作,其间承浙江大学、福州大学、河海大学、原杭州大学、原上海工业大学、原江西工业大学等兄弟高校诸位同仁的通力合作,使本《教程》第一版得以于1991年顺利出版发行,于1993年获得浙江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成立,由于全校性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教程》成为学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也成为中文系教材建设的一个主要成果,使浙江工业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形成一支拥有二十余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教师队伍,成为全校开课规模最大、最受学生欢迎的公共课程之一,与中国文化要览、美学和大学写作以及多门选修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也成为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研究生教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抚今追昔感慨系之,本人坚信大学语文是一项关系到培养年轻一代人文素质的重要事业,一定会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样永葆青春!2006年12月于浙江工业大学序毛信德

由于前辈们的努力倡导和身体力行,自80年代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成绩巨大,然而目前面临的困难还是大的。语文教学在我国大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对它的作用的认识也并非完全一致。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更需要我们振作精神,把这项有益于千秋后代的事业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做到坚持与提高。坚持就是指坚持在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对他们的汉语言文学的熏陶和训练,使之融化于大学教学的实施之中;提高就是指提高大学生的总体文学修养、道德情操,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及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

大学的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解几篇作品或者是分析几位作家,也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写几种文体的应用文章,它应该是一项如何教育学生懂得“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的系统工程,它应该是包括文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写作学、艺术学等各门学科在内的大学阶段的语文总体教学。对于所有非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固然重要,学好大学语文也同样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同学们应有的知识结构,在人类伟大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下,努力做到文理渗透,使自己成为既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合格的大学生。

鉴于上述的理由,我们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类课程在理工科大学中应该而且必须具有合法的地位;“大学语文”在理工科大学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科学与文学本来就不是截然割裂的,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是不可能对审美感知、艺术情操一窍不通的,想像、灵感、诗意并不单单只属于艺术家。正如列宁所说:“有人以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因此,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掌握分析和鉴赏的能力,善于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维,能熟练地驾驭本国语言,使之成为传播或接受信息的工具,这是必不可少的。理工科大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操作和机械制图,他们同样也需要学习文学艺术知识和写作技巧,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当前高等教育的内涵来说,逐渐从单一的专业教学发展到理、工、文、管的全面渗透势在必行。

与多数的理工科大学一样,浙江工业大学自80年代初期以来,就坚持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包括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以及多门古今中外文学选修课在内的大学语文类课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于1993年以“理工科大学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为题,获得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年被学校列入首批优秀课程建设项目。事实证明,在理工科大学,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开设好这门素质教育课程,对于增强学生思想修养,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一是需要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二是需要有一支奋发向上、团结进取的师资队伍,三是需要有一部内容完备、因地制宜的教材。所幸的是我们拥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条件,这也是我们近年来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的原因所在。

教材乃教学之本。鉴于这一认识,1990年以来,考虑到理工科大学的特点和课程教学的具体需要,我校会同华东地区多所理工类兄弟院校进行探索、商讨,于1991年8月编写出版了《新编大学语文》(文学卷·写作卷)在各校使用。1994年8月,又对此教材作了大幅度的修订或重写,更名为《大学语文教程》(文学卷·写作卷)重新出版。现在,时间又过去了三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以比较新的面目再次推出这套教材。这套教材在大的框架上,依然保持了“文学卷”与“写作卷”可分可合、合二为一、分而独立的体例。我们认为: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时,也同时应该让学生懂得和掌握语言表达的几种基本写作形式;在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时,也完全可以结合文学史、文学作品的选讲、评述来丰富写作内容。在文学卷中,我们强调文、史并重,多读佳作,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予以选择、深化;在写作卷中,我们主张以基础理论为先导,写作实践为基础,侧重于社会实际需要,主要是有助于学生掌握文体写作的规律和特点。从主观愿望来看,这样似乎是没有矛盾的,而且有利无弊,在以往数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多少体会到这一教学方式的好处。当然,从全局出发,它的客观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评判。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大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我们在前辈学者、全国高校同仁和使用过我们教材的广大同学的热忱支持中增添了前进的力量。在本教材再次出版之际,谨向过去十余年工作中支持、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们,尤其是上海大学(原上海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原江西工业大学)、杭州大学、河海大学的各位教授致以谢忱。

本教材由教研室同仁分工执笔,副主编负责各篇具体安排,主编全面审读统稿。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是为序。1997年2月18日于浙江工业大学

上编 写作理论

第一章 写作本体

写作本体即写作的本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与写作的本质及其相关的内容。随着写作的发展和写作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写作本身的认识与研究也日益深入。本章主要研究写作的概念、写作的意义和写作学的发展。简言之,本章的中心问题是“写作是什么”。

第一节 写作的概念

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为了理解和掌握某种事物,我们必须先从它的概念入手,对写作的认识也是如此。所以在写作实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写作。

传统的写作概念

在中国古代,写作是每一个文化人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关于文字的组织结构的研究,这就是最早的写作理论。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中正确的思维概括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形成与其社会物质生活相适宜的写作形式,人们的写作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尤其在现代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写作的社会实践也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观念进行新的认识,从而确立新的现代的写作观念。

关于写作,我们过去常常在两个圈子里理解:一是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结果”——各类文章文本的研究上,什么是写作,写作就是各种文章形式、结构要素的组合,它们构成了写作的内容,写作学也就是对这些文章构成要素的规律性的研究。二是认为写作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把研究焦点放在写作活动的特点、过程和技术上。这两种主导性的观念构成了传统的写作概念的核心。我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看到对写作概念作了这样的界定:“写作,指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

从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写作的概念应该是包含文字的书面运用、文章形式、实践创作三个方面的内容。

1.写作是书面语言的运用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两种主要的工具。自从有了书面语言的记录,就开始了人类文明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写作。《周易·系辞》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其中结绳就是人类企图以象征性的语言记录生活的最早尝试。后来出现了文字,有了书面语言的应用,写作就正式产生了。

随着文字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人们对书面语言的运用更加娴熟,对文字本身的规律和结构积累了大量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经验,这就形成了不同民族和时代的写作风格。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不学诗,无以言”、“学而优则仕”都是以人们对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几乎所有文化人,都无一例外地能够熟练操作文字,或是洋洋洒洒的政论书表、华丽优美的诗词歌赋,或是现代百花齐放的文学创作、严肃有矩的应用文体,甚至是日常生活的便条请柬,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式,都属于写作。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写作首先就是对书面语言的运用。

2.写作以文章为其表现形式

是不是所有的书面语言的运用形式都可以看做是写作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把几个文字随意地组合在一起,这些语法混乱、语意表达不清的文字组成绝不是写作,甚至有人会把好看的繁体字画在纸上作为装饰,那就更不是写作了,还有街头巷尾的指路牌和商铺的名称也不是写作;所以,写作除了是书面语言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是以文章的形式出现的。从构思到成文,从材料的择取到结构的设置,甚至是写作的目的和效果都必须遵循着一定的写作规律进行。

文章,一般人认为,它是具有一定的篇幅、完整的结构、独立的思想和中心主旨的文字组合。在外形上,人们会认为字数应该以几十字为底线,再短的或是更长的不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章,而是字条和著作了。其实文章可长可短,短的有一句话的广告词,长的有连篇的商务策划书、科技论文等,这只是一般的理解。

文章,必须有完整的结构,包括内容和形式,尤其是应用文,讲究逻辑和措辞的严谨、结构的起承转合、论证的严丝合缝、形式的合乎规范等,这些构成了文章的完整表现。同时文章的语言运用也是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字的组合有多种风格,要想说得深刻而明确,应该多用叙述和议论的手法,选词搭配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途径;要想说得生动活泼,就要考虑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设置,修饰的成分的相应增加等,这些都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学习写作,首先要熟悉文章作为一种有着深厚格式传统的文字组合形式的特点,遣词造句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固有的因素。

3.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所有的创造,都是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东西的劳动过程,写作也必须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首先,写作是将思维这种抽象无形的东西转化成为文字的具体表达,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要写好一篇文章,作者要有搜集、整理和编辑选择材料的基本能力,要有严密熟练的逻辑组织能力,要有行文结构、合理安排文字表述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首先要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基础之后,才可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创造。其次,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写作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各个行业都有适合自己的文章规范,于是产生了愈来愈精细的行业文书的写作和与其相适宜的专门的写作理论。但是无论哪一种文章,都要求作者在下笔之前作大量的思考,包括文章写出的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合理,表述的目的是否达到,阅读对象的阅读效果如何等等,这在作文之前就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况且要想写出既新颖活泼又能够达到预期阅读效果的文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次,写作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它对语言的个性化组织过程中。因为,写作活动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来“外化”、“物化”的生产过程。将思维转化为文字,需要思维的技巧和语言表达的技能,在这个意义上,写作又是一种技能,写作学可视为一门技术科学。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人文字组织技巧的体现,都带有个性化的色彩,是作者创造劳动的结果。

正因为写作是这样一种创造活动,所以每一次写作结果都是唯一的,即使是同一个材料、同一种规定的文体,不同的人组织出的文章,结果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同一个民事纠纷案件的诉讼状,有的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罗列了大量事实,但还是眉目不清;而有的人则能够抓住中心的情节,据理力争,主次分明,再加上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渲染,在法庭的审理中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而且有利于理顺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写作就是要求作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来完成的一项文字组合工作,是一项充满个性的创造活动。

现代写作实践的发展

随着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信息交流的速度空前提高,写作的范围和要求也在不断扩展,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在深刻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到当今写作所发生的变化:

1.写作成为一项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性活动

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落后,市场交流面狭窄,加上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使得劳动者之间在物质生产领域很少进行交流,所以写作对广大的劳动者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事。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新的技术工艺和思路,新的材料和产品层出不穷。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今天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企业之间、团体之间,甚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经济信息交流也随之加快。写作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流手段。

今天,已经出现了非常专业的写作文体理论和大量的行业文书。如新闻文体的创作,它囊括了消息、报告文学、采访记录、分析评论等专门的写作类别;经济文书的写作涵盖了经济合同、协议书、技术文件、广告宣传、市场调查等类型。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科技论文、实验报告、产品的技术鉴定和说明书、科普资料等的写作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需要,写作的繁荣,尤其是各个行业的文章要求越来越精密和严格,使得写作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是经济生活中一个不能忽视的组成要素。

从今天的写作者和接受者看,写作,尤其是应用文的写作已经成为每一个受教育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技术,也成为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从写作的内容来看,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相应的写作对象和要求,不论是精神领域还是物质领域都成为写作的对象,可以说在反映对象上是包罗万象的。从写作的影响看,它的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很多文章引发的轰动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媒体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如报告文学《中国精神》、《苍天有眼》,社会调查《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心理探索》、《失语的婚姻》等,在广大受众中间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的思考和追求。

所以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大潮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人们借助写作来表达对真、善、美的理解,在交流信息的同时,也要求文字能够传达情感,给人以美感,写作已经变成了一项具有普遍影响的社会性活动。

2.写作的方式越来越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旧时一枝笔、一页纸,伏案苦思的写作情形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无论是材料的整理、写作的过程,还是手段、形式和写作组织化的程度,写作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愈来愈现代化。

就手段而言,现代写作手段更加电子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都是坐在电脑前,手按键盘,方便快捷地查阅资料,提取重要的材料来进行写作,这不仅可以提高文字输入速度,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写作效率。手段的先进,使写作者的群体不断扩大,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在论坛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必等待专业刊物和媒体的发表,大大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也使写作更深入地走入了普通民众中间。

就写作的组织方法而言,也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形式。如文章的体裁,根据社会的需要,各种新的文体形式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扩展了文体原来的范围;文章的结构,也出现了比以前那种“起承转合”模式更为灵活的形式,还出现了纵式、横式、纵横交叉式、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自由式等多种形式。再如写作的语言,也不再局限于文字表达了,还出现了新的符号和图形,文字表情达意的系统大大地丰富了,诸如标点、数字、图片、各国的文字字母、表格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它们和单纯的文字共同组成了文章的复合语言形式。

就写作的活动方式而言,除了有一些文章仍是由单个作者来完成以外,还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有组织的群体写作行为。它突破了以前那种单枪匹马的写作模式,提高了写作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了大规模的写作优势,集体效应、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使现代化的写作成为一种产业化的活动。如大规模的专业性词典、丛书、科学研究的论文编撰和需要在深入广泛调查基础上产生的调查报告的写作,现代化的组织方式也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当然,写作的组织化只能是写作活动中作者之间的合作形式,从根本上说,写作最终仍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这些都是在现代化思维方式支配下的创造活动。

总之,写作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项实施广泛、作用显著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写作的方式和传播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后,写作也更加平民化和普及化,因此写作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出现了新的转变。

现代写作的新概念

在目前出现的写作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努力探讨新的关于“写作是什么”的概念,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写作现象和思想的情况下,想找出一个能够概括这些新现象在内的概念是很必要和及时的。但是由于写作是一个综合的实践过程,有作者方面的因素,有文章本身的专业性写作的规定性因素,还有读者的接受和批评的因素等等,由于很多方面的因素互相联合在一起,所以,想要找出一个非常完美的概念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是很多学者都努力从自己的侧重点出发,逐步提出了对写作概念的理解:

写作是文学作品和一切应用文章的制作。——成果和过程

写作是应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认知和书写活动。——媒介和过程

写作是运用以文字为主的符号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媒介和作用

……

从以上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概念中,人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反映了人们对写作活动本质的认识过程。

其实在我国古代的哲学著作中,早已经有了对事物下定义的看法。例如有名的“牛之体、牛之用”之辩论,说明对事物下定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以从它的结构要素分析来定义,也可以从它的社会功能来看其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当然这都代表了不同的侧面,也说明任何概念都不能达到对事物的完全说明。对写作的定义也无例外地有这样那样的侧重。

开始,大家都很重视写作的结果,认为写作就是各种文学作品和应用文章,甚至以前还有人认为写作就是文学作品的制作过程,而排除了应用文章的内容,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都是有失偏颇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因为需要非凡的个性和智慧,没有可依的模式,被人们认为是神圣的;但应用文的写作也并不是只要套用固定格式就写得好的,它同样要求搜集新的信息、独到的见解、有个性的匠心独运的处理方式,当然还需要有美好的语言传达出吸引读者的情感来。这些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创造活动。同时,文学作品因其艺术性的表达,使读者获得审美情感的深化和享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应用文和各门类的专业技术文章也因特具的实用性而深受读者的欢迎。只要是好文章,都能够流芳百世。所以,将写作结果的多样化概括在写作的定义之中,可以提高应用类文章的地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习这类文章的写作,开展大众的写作实践,为经济生活发挥更好的作用。

后来,人们又强调对写作过程的重视。这个过程包括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最后成文的文字化的过程。在写作之前有一个很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对相关材料的整理和分析、提炼的过程,要明确地传达出自己主观判断的结果和情感的倾向。这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创造过程。有了对材料的充分提炼和加工的储备,才可以胸有成竹,下笔成文。强调写作的过程,主要的目的是强调写作的创造性这一特点。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各种门类的文章写作格式和文体特点有理论上的正确认识。就写作过程来下定义,有助于学习写作的人,逐步对自己的素养进行锻炼和提高,通过一步一步的训练,遵循基本的创作规律,能够完成一篇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所以,学习文章写作的环节也是很重要的。

最新的写作定义则注重写作功能。它强调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在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功能。写作是一种有明显目的和使用功利的、大众化的广泛的社会活动。也是因为写作的这种特点,它成为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我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有精彩的演讲带来社会的思考,有严密的论证带来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新颖的观点形成的学术地位,有优美的报道打动读者的情感和良心等等事例,不胜枚举。强调社会功能和使用目的,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社会性的写作行为必须放到广阔的环境中去思考它存在的社会价值,也突出了写作活动需要受到各个方面条件的制约,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行为。

所以,我们可以融合以上各种概念的长处,联系当前写作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现代意义上的写作观念做一个总结:写作是一种运用文字为主的符号系统,经过创造性思维构建文章,来进行信息传达和交流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节 写作的意义

关于写作活动的社会价值,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魏代曹丕(187-226)就说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把写文章的作用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地位。在当今时代,写作无论是对专业作家还是对普通民众来讲,都是一种艺术性的技能素质。它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文化水平和文字修养,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达思想

写作就是用语言来传达作者的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这也是写作最重要的作用。

1.写作能表明观点

人们总是要在社会生活中传达对问题的主张和观点。遇到问题总有分析和最后相对正确的结论,如果不说出来,这样的思维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互相交流的,更谈不上提高和讨论。所以,只有把它们用文字的形式写成固定的文章,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保存。书面的语言可以超越口语的时空界限,使精彩的思想和文字流传下来。例如戴厚英的《人,应该有所畏惧》,就鲜明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她认为,人在追求向往的同时要有所畏惧,要向往崇高,畏惧和追求应该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不可偏失;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作者赞美了独立思考的精神,肯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不论是实用性的文章还是审美类的文章,所有的写作都是有观点和倾向的。

2.写作能整理思路

写作用来表达思想,同时还可以将人们的思路更加系统、完整地表现出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想法或是主张,在未经过整理之前可能是凌乱的、琐碎的,甚至是漏洞百出、前后矛盾的。而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思维的逐步清理和拓宽,最后形成的文字才能够完整而有条理地呈现出来。所以写作是一个人提高认识能力和理解事物的手段。当代作家王蒙说:“作家是用笔来思考的。”不仅对作家,对各行各业的人来说,写作都是一个复杂的、精细的过程。例如,在写一份离婚诉讼状时,许多人因为当时极度生气而对婚姻失去信心,但是当写出一份能够反映夫妻感情变化、最终破裂的过程的文字材料时,却发现对对方的感情又主次分明起来,最终选择了撤诉。这样的事例说明,只有经过了文字对思想的逻辑梳理,才能够真实地发现自己的思维重点、条理和主要意图。写作使得思想越来越明亮,也越来越认识了自己。我们经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表达,发现他的思维是否清晰、严密,从而判断他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3.写作能给人带来创造的快乐

写作是一种创造的实践活动,通过精心的创作,用文字构建出的文章,无论是言辞明确的论说文,或是条理清楚的说明文,或是声情并茂的演说文等等,在它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的同时,也会因为它带来的成就感和审美快感而使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人们有多种不同的获得乐趣的途径,写作既是一门技术,那么对真正掌握此项技术的人来说,当看到自己的观点、情感或是独到的见解,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时,的确能够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快感,同时也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具体体现,那该是多么值得兴奋的事情!所以,尽管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寂寞的工作,但是“沿着崎岖的小路,不断向上攀登的人”仍然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人们总会因为创造而展示自己的才华,因为创造思维的独特而彰显自己的智慧和价值。创造的人,只会因为它的独到的美丽而陶醉其中,在一次一次的成功中感受收获的欣慰。写作也是人们证明自己、表现自己才华的一方百草园,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造的行列。

传递信息

对于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写作最大的重要性可能在于它能够交流和传递信息。

1.写作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达的过程

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信息的选择、收集、整理、输出的过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他人的信息,作品一经问世,进入流通领域,便成为一种信息交流的材料,对他人造成影响。在信息的传递中,人与人的沟通,使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活跃;科技信息的交流,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文化信息的交流,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政治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交流,使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得到加强。一个社会的信息量的多少,信息传递的快捷与否,与社会文明、发达的程度息息相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信息快捷地交流,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和不断现代化的表现。

2.写作是信息传达的基本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方式固然有很多的种类,各种声、光、电波、影像等现代化的手段争相涌现,但是写作仍然是传播的基本手段,离开了写作,其他的传播方式就难以像现在这样发挥作用。因为,各种信息的载体都是与写作分不开的,文字是信息载体的主要承载者。同时,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是要通过具有思维能力的人去鉴别选择和加工的,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各种传播途径的作用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实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写作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信息传达能否准确快捷与写作能力紧密相关

在信息交流与传递中,写作能力强的人能更快、更准确地传播信息,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更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例如,在经济活动中,写作能力强的人,善于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和传播工具,及时收集整理他人的信息,并依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做出判断和选择。同时,在向他人输出自己的信息时,如制作广告,可以先做到快速、准确、鲜明,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在科技活动中,同一个课题,谁先研究成功,谁先向社会传播出去,谁就占有发明权、优先权、专利权。在人际交往中,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一份措辞得体的请柬、一篇诚挚感人的演讲词,常常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这对现代人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相反,如果对他人的信息不注意、不了解、不分析,就会情况不明、判断失误、反应迟缓;输出自己的信息时如果漏洞百出、文理不通、含糊不清,势必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遭遇麻烦。签订经济合同时,因错写一字,而损失上万;制作广告时,夸大其词,会丧失信誉;发送电函时,因用词不当会发生误会。这样的事,不乏其例。由此进一步说明,写作,不仅是个人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也是个人与社会交往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工具。

推进社会发展

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写作对人类的文明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字的产生和进化,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使人类能够不断地记载、总结、交流经验和智慧,由此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没有写作,就没有现代的科学和文明。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写作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它已经成为行政指挥的凭证、经济活动的纽带、宣传教育的工具、科研成果的体现,成为各行各业工作的一部分,显示出它强有力的社会功能。

如公文写作,上级机关通过《决定》、《意见》等文件的起草和发布,向下级实施行政指挥或规定人们的行为准则;下级机关则依照上级的《决定》、《意见》等有关文件,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常常以《函》、《会议纪要》等文件作为根据和凭证。

如经济写作,经济合同的写作和签订,标志着法人之间一种法律关系的建立;经济广告,则成为现代企业开拓市场、推销产品、促进竞争的重要方式。现代经济活动空前活跃,经济写作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科技写作,科学研究工作的每一步都需要写作。仅以一项研究工作来说,在确立课题之初,要撰写综述或者开题报告;在开题之后要填写计划任务书;在研究过程中要做实验记录,并定期撰写进度报告;在取得阶段成果和最后完成时要写总结报告和科技论文;在成果鉴定时要写鉴定书的草稿;在申报发明时要写发明申报书;在申请专利时要写专利申请文件;在成果转让时要签订科技协作合同,等等。在整个科技活动过程中,写作不仅成为科技工作的一部分,是科技工作的过程记录,而且成为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志和具体体现。

再如新闻写作,新闻的本质即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因此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具体记录和反映。

正是由于写作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教育家叶圣陶说,“大学毕业不一定要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科学家卢嘉锡也希望“培养科学工作者的老师们,要教会年轻人学会表达”。他指出,“表达是很重要的,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科技工作者”。文艺理论家周扬也认为,“不论是想当作家的人,还是不想当作家的人,都应该努力提高写作水平,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问题。一个有文化的国家,人人都应该获得这种能力”。

由于写作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今在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教育中,写作都具有突出的地位。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上非常重视写作,把写作能力看做是现代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如目前我们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写作能力测试,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分值,足见写作能力在公务员的综合能力中位置之重要;在日本,不论进行什么考试,作文都是必考科目之一。一些企业招聘厂长、经理,主要是看应聘者能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的设想,拿出一篇有独特见解的高水平文章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大学教学中,都将写作看成是一门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甚至被列为“核心基础课程”。除此而外,社会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应用写作”培训班,“文秘写作”辅导班也常年拥有大量市场。

近年来,写作教学和写作研究在我国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不仅文科院校将写作课列为必修课,而且越来越多的理工医农院校也开设了写作课。写作教学推动了写作的研究,写作教材、写作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重视写作,研究写作,这是改革开放、开发智力资源、培养现代人才所采取的实际措施。

综上所述,提高写作能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个现代人,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为社会作出贡献,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强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学习写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第三节 写作学的发展

写作作为从古至今广泛实践着的一项社会性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总结写作的经验,研究写作的理论,传授与学习写作的方法,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写作学。

写作学就是研究写作的学问。由于写作本身是一个涉及多门类学科的综合性活动,所以,写作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尤其是写作学发展到现代,其内在的结构已经更加完备,形成了一个完整丰富的系统。

本节所要探讨的就是写作学的发展问题,包括写作学的渊源和写作学的流派两个内容,并简要介绍本书的框架。

写作学的历史发展

随着写作在历史上的出现,对写作的研究也就逐步开始了。起初只是吉光片羽,散见于各种典籍,之后产生了专门的论文著作,乃至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是写作学发展的一个过程。就中国的写作学发展而言,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古代写作学

这是指从写作学滥觞的先秦开始,一直到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为止,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产生和形成了古代写作学。古代写作学虽然不像后来的写作学那么具有科学的性质,但是对于写作学的重要内容却都已有所涉及,提出的许多观点亦不乏真知灼见,对当时的写作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对后人从事写作学的研究具有导向意义。

古代写作学又可分为三个时期:(1)萌芽时期从先秦到两汉是写作学的萌芽时期。当时的写作学还少有专门的论著,但在其他各种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写作的议论。例如:

关于写作的作用。《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即写作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论语·卫灵公》认为“辞,达而已矣”,也就是说,写作是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论语·阳货》提出了写作成果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周易·系辞》则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关于写作内容的要求。《周易·家人》要求“言有物”,无废话。《礼记·表记》要求“情欲信”,表达的内容要真实。《墨子·非命上》提出应当写“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要表现现实生活。

关于写作的技巧。《尚书·毕命》中说,“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周易·艮》要求“言有序”。就写作的内容(质)与形式(文)的关系而言,墨子主张“先质而后文”,反对以文害用;而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旺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写作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写作学研究名家和一批重要的写作学著作,写作学的发展到了茁壮成长的旺盛时期,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有: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完整的关于写作学的专论。曹丕第一次将写作的意义提高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来加以大力张扬。他还强调写作主体的作用,提出写作者应该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他首倡文体分类,把文章体裁分为四类八种,并指出了各类文体的差别:“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后来陆机(261-303)在《文赋》中对写作过程做了细致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写作学理论。他着重描述和分析了写作者从产生动机到构思、落笔的整个写作过程,研究了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不少写作的经验。

刘勰(约465-约532)的《文心雕龙》则是古代写作学的一个高峰。它是一部具有集大成者性质的、体系严密的写作学专著,人们称其为“体大而思精”,堪称经典。它将以往的写作理论加以继承和发展,提出了精辟的、富有独创性的见解。全书10卷50篇,重要内容包括:写作的本体总论,论述写作与社会的关系及写作的发展过程;文体研究,对当时业已产生的各种文体追溯源流,对各类文体代表作品逐一进行研究与述评;总结写作经验,探讨写作规律。此外,《文心雕龙》还以大量的篇幅研究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所以它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3)成熟时期从隋唐至清末这一时期是古代写作学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写作学的进展开始出现分析的姿态,即将写作按照不同文体进行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尤其是文学创作类文体的写作研究得到了重大的发展。

唐宋是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由此,历代诗话也相继问世,注重评价诗词、研究诗词的创作方法。如杜甫、白居易的论诗,李清照的论词等。

元代的戏曲十分繁荣,于是有了戏曲写作的研究,明清以降更为成熟,其中以李渔的《闲情偶记》中的编剧理论最为著名,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

明清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小说。如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都产生于这一时期,小说的研究也相应的出现了,如金圣叹的小说批评、夏曾佑的《小说原理》等。

除了上述文学体裁的写作研究之外,各种综合性的写作学著作也层出不穷,如皮日休的《文薮》、王若虚的《文辩》、归有光的《文章指南》、唐彪的《读书作文谱》、刘熙载的《艺概》等。

2.现代写作学

20世纪初,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写作学也由传统的古代写作学进入了现代写作学的新阶段。

如果说古代写作学主要是一些有关写作的学问的话,那么现代写作学才真正是一门写作的学科,具有现代科学的性质。因此,现在我们研究的写作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现代写作学。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现代写作学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有几千年历史的古代写作学。它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研究规模更为扩大,涌现了一大批写作学的研究成果。

五四前后,《新青年》杂志即有“怎样做白话文”的讨论,刘师培在国粹学堂开设“文章学”课程,梁启超讲授“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之后有多部写作学的名家著作问世,如戴渭清的《白话文作文》,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叶圣陶的《作文论》,夏丏尊、刘薰宇的《文章作法》,周侯宇的《作文述要》,夏丏尊、叶圣陶的《文心》和《文章讲话》等,其中陈望道、叶圣陶和夏丏尊等语文学家,和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大大丰富了写作学理论的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文学家的贡献最为巨大。进入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认识等原因,写作学的发展受到一些干扰。“文化大革命”中,写作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命运一样,停滞、倒退,或者是异化,甚至是消亡。所幸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写作学也得以枯木逢春,旗鼓重整。根据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写作学界积极采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研究写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出版的写作学著作蔚为大观。与此同时,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写作学论著被翻译介绍进来,广泛传播,对中国的现代写作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现代写作学对于古代写作学既有继承传统的一贯性,也有相当大的创新性,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学科构造的体系不同、学术研究的方法不同、表述所使用的语体不同,以及对于写作学的教学、指导的影响不同。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差别是时代使然。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空前兴旺发达,写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广泛普及的应用,它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代写作学也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写作学的流派

写作学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整体规模与水平上,而且还表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上。正如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众多的学术流派一样,现代写作学也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流派。虽然写作学各家并未自封旗帜、自我命名,并且各家的体系中自然也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但我们通过仔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各家的侧重点不同。对众多的写作学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归纳出三个有代表性的重要流派:

1.文章学派

文章学派以文章作为写作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是写作的凝固状态,是写作成果的表现形式。古人云,“《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把文章本身研究透彻,再写文章就不难了。

文章作为一个有一定篇幅、有完整结构、可以独立成篇的文字组合,具有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逻辑等基本要素,本身有一定的文法、章法,采用一定的文体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因此,文章本身作为一个具有要素与形式共性的事物是可以加以分析和研究的,于是有人提出了“文章学”的概念。

文章学派注重从平面研究构成文章的诸要素,如主题材料、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逻辑等。

文章学派是形成较早、影响较大、较为成熟的一个传统学派,它的长处在于注重写作的结果,能够比较仔细透彻地分析文章的优劣。优者奉为圭臬,劣者引以为戒。它的缺点在于对写作的过程注意不够,因此以后引出了过程学派的产生。

2.过程学派

过程学派是继文章学派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它以写作整个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过程是写作的流动形态。因为写作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所以只有完成了写作的过程才可能有写作的结果。过程进行得好,最后才能得到好的文章。

写作是一个具有动作逻辑矢量性的活动。按照内在的逻辑,写作过程必然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蓄势、激发、运思、行文、定篇等。因此,过程学派的写作学著作总是按上述步骤编排目次的。“蓄势”是指积累写作能力与素材;“激发”是指产生写作的动机与灵感;“运思”是指确立主题、选择材料、安排结构等;“行文”是指要考虑选用文体和表达方式,并运用语言和逻辑进行具体撰写;“定篇”是指最后的修改和加工、润色定夺。

过程学派相对来说是较为新颖的一个传统学派。它的长处在于注重写作的过程,摸索出写作过程各个步骤的运动规律,用以指导写作活动的进行。它弥补了文章学派的缺点,但对文章学派的长处却未能发扬。

文章学派与过程学派各有优势,长短互见,是写作学的两大传统学派。其实,它们的主要区别从不同的写作概念的表述中也可以有所察觉,这种区别的产生甚至可以溯源到古代写作学时期,如刘勰之偏重文章,陆机之偏重过程。

随着现代崭新的思维科学的诞生,人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了重大的变化,对写作学的研究也开始出现了与传统学派截然不同的新学派——系统学派。

3.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将写作作为一个系统予以看待,研究写作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研究写作系统的整体功能,研究写作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系统学派以其研究方法的新颖独特而成为一个新的学派。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结合而成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的整体。写作这一系统具有包括写作本体、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在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完成写作过程、写出成果文章的系统功能。

写作的系统学派是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最新的现代思维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整体时代,先民对于万事万物只能作总体上的简单认识;自从近现代科学体系发展起来以后,就进入了分析时代,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分门别类的深入透彻的分析;而系统论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认识方法的系统时代的开始,它在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综合,对客观事物既要进行分类的分析,又要求对客观事物进行总体的把握。系统论的这种思维方法也同样影响到写作界,人们把写作也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写作,于是就产生了写作的新学派——系统学派。

以上三个学派,可分别用简图Ⅰ、Ⅱ、Ⅲ予以表示(见下页)。

本书的框架结构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主要研究写作基础理论。本书采用系统学派的分析方法,对写作活动的五大要素,即写作本体、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分别进行深入的论述。

下编,主要讲述文体写作规范。本书采用按文体的使用领域来划分的分类方法,对在行政工作中常用的命令、意见等公务文书,司法工作中常用的起诉状、上诉状等法律文书,公关工作中常用的讲话稿、书信电报等公关文体,科技工作中常用的科技论文、科技情报等科技文体,经济工作中常用的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等经济文体,宣传工作中常用的消息、通讯等新闻文体的性质、特点、格式规范等,分别作了详尽的讲解和评述,并以适当的例文作为写作参考依据。

本书以写作理论为指导,以文体写作训练为中心,旨在使学习者能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各类文体,得到写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对于写作教材的编写体例,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的专业教师多有探索研究,许多教材做了有益的尝试,本教材是编者在借鉴和学习了国内同行的经验之后所作的一种尝试,期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思考与练习

一、写作的本质是什么?你是怎样认识的?

二、“文章学派”、“过程学派”和“系统学派”各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写一篇应用文性质的起步作文。题目由教师确定。

第二章 写作主体

写作主体,即指写作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作者。作者通过收集材料、提炼主题、安排结构、行文表述、书写成篇等一系列的环节,最后完成写作活动。写作主体是写作成品,即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本章主要研究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写作主体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简言之,本章的中心问题是“谁来写”。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作用

写作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然,写作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但从写作活动的发生、发展来看,它又是个体的精神劳动或称脑力劳动的过程。精神产品的制作不同于物质产品的制作。物质产品可以通过社会化的大生产、大批量地重复性地制作出来,而每一个精神产品的制作,从根本上说主要都是每一个作者运用自己的智慧,以个体劳动的方式独立完成的。因此,在精神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即作者对精神产品的完成始终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写作主体的自身素质,如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表达能力等,常常直接影响着写作成品的数量和质量。

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和加工

写作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或认识。列宁说:“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列宁选集》第2卷)经过写作过程而产生的成品,正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反映或认识结果的一种书面记载。因此,我们强调写作主体必须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收集写作材料,现实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但是,这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认识,并不是被动的、机械的、照相式的反映或认识,而是经过了写作者头脑的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写作成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是写作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存在判断的结果,其内容已经由“物质性的东西”变为“观念性的东西”。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加工、改造,是写作主体的基本功能。

1.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和收集

在选择和收集的过程中,写作主体选择什么、舍弃什么、收集什么、剔除什么,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写作主体的自身素质,如思想观念、性格气质、艺术趣味等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徐志摩诗歌中的抒情意象常常是“雪花”、“云彩”、“轻风”;在戴望舒的诗歌中,常见客观景物是“溟雨”、“残月”“夕阳”;而在艾青的诗歌中,特别是他在抗战初期创作的诗歌中,他讴歌的是“太阳”、“春天”、“黎明”。在这些普遍存在的客观景物面前,诗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关注点,选取了不同的写作材料。这显然主要是源于作家自身独具的个性因素,至少在性格气质上,这三位诗人就表现出或纤细柔弱、或孤寂感伤、或粗犷深沉的不同。

同时,因为写作目的和文体要求的不同,写作者对材料的收集和选择也大相径庭。科技工作者对有价值的科研材料和数据十分敏感,但是对文学故事的细节可能就充耳不闻;法律工作者可以对案件的任何细微的证据都不放过,但可能不会留心诗情画意的语言和场景;行政人员对措辞和公文行话十分熟悉,但不会关心生活中的浪漫故事和坎坷过程,等等。所以,对什么样的材料留心,收集和整理,这是因人而异的,也往往带有写作者个人的工作性质和个性色彩。

2.对写作材料的加工和提炼

任何写作主体都不可能无目的地把写作材料摆进作品中来,他总是要借一定的材料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宣传某一种思想或反对某一种思想,这就形成了写作成品的主题。由于写作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观念等的不同,即便是选取了同样的写作材料,也会在提炼怎样的主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比如,应用文中对事实的表述就体现出这一点。在某大学的一项教师状况调查中,对“业余时间你在干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96%的人选择了在“学习进修”。分析者就这一数据,就可能会有两种表述:一种认为是“青年教师的压力比较大”,另一种认为是“青年教师生活充实”。这样不同的两种表述,明显体现出写作者的思想立场不同,前者是站在教师立场说事实,后者是站在领导立场看问题。在文学写作中,这种提炼和选择就更加有个性化色彩,比如诗歌中对梅花的描写,不同的作者就会各有侧重。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做尘,惟有香如故。”借路边无人关注的梅花,传达自己愁苦落寞的人生际遇和洁身自好的操守;林和靖的《咏梅》则写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借清幽的月下梅花之幽香,传达自己作为隐士的安宁心境和孤芳自赏的审美趣味;而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却意气风发地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一个含笑的报春梅花,把革命者的坚毅、乐观、毫不利己,一心报春的奉献精神挥洒无余。毛泽东的这种对梅花精神的提炼,是古代任何一个写梅花的诗人都无法达到的境界,这是作者崇高的思想水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

所以,对材料的加工和提炼,都是根据主体目的的不同,致使作品的精神志趣呈现出迥异的面貌。现实生活只是提供了写作的原材料,而选取哪些原料,怎样进行加工制作,提炼主题和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则是写作主体。

对写作载体的运用与创新

如前所述,写作体现着写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经历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但是,从写作过程来看,写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不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还需要将这种认识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作要经历的“物→意→文”或“外→内→外”的过程。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加工,将外在的客观事物变为作者内在的主观认识,是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而将作者的内在的主观认识进一步外化于一定的物质形式,则是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经历的第二个阶段。

如果说在写作的第一个阶段中,即由“物”到“意”的过程中,写作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加工上,那么,在写作的第二个阶段,即由“意”到“文”的过程中,写作主体的能动性则主要表现在对写作载体的运用与创新上。

1.对写作载体的运用

在精神产品的制作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了写作成品不同的体制样式。这种体制样式主要通过写作成品的体裁、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体现出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总是要积极主动地运用最适合于自己思维内容的体制样式,以使思维与篇章、内容与形式、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达到统一。在中外写作史上,为探求一个合适的载体、为寻找一个完美的形式而竭思尽虑,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法国作家福楼拜在与莫泊桑的谈话中说:“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惟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毕尔与哲安》序)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光是开头就用了20种不同的写法,经反复修改,最后才选定其中一种。当然,为了达到对一个材料的合理利用,除了选择体式外,对载体也要尽量做到完美。比如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通讯《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这是一篇很有影响力的事件通讯。除了在细节内容和语言词采上下工夫外,还运用了纵横交叉的结构安排,利用事件的多方面联系,大大扩展文章的含量,挖掘出了事件的普遍意义。

2.对写作载体的创新

写作成品的体制样式虽然经过约定俗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作成品的体制样式本来就是众多的写作主体长期写作实践的结果,因此,写作主体也能够在写作活动中对写作载体进行创新,使写作载体能更好地适应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写作成品的表现力量和反映功能。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时,为了更快、更好地传达新的思想,一大批思想家和学者、革命家,极力倡导用白话作文,用白话写诗,白话文运动此时就适应了新时代革命运动的要求,创造了具有开山意义的现代的语言文学。同时,各个门类的科学著作、公务文书、新闻报道等等,都创造了适时的新的写作形式,是有代表性的一次地写作载体的创新。在结构和体式上,辛亥革命后,我们废除了封建王朝使用的制、诰、奏、表等名称,规定了包括以白话文和标点符号写作在内的新的写作规范。建国后,国家政府多次修订了公文写作的法规,使应用文的写作逐步进入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阶段。

在文学写作的语言形式发生改变的同时,文章体裁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中国文学史上,从古典格律诗的形式,就逐步发展到文白夹杂的小说,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创造出了既有杂文犀利又有诗歌韵律的散文诗,这是写作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表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许多著名的写作大师都对文章载体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屈原独创了骚体诗、司马迁创立了纪传文学、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小说等,他们要么勇于开拓,创造了新的样式或新的语言,要么推陈出新,把已有的某种载体发展到了极致。今天我们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网络文学和日志式写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章自成一体式结构,许多网友一起参与写作的结构模式也给传统写作的样式增加了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选择怎样的载体来承载作者的思维内容,使思维内容借助载体的优势得到更好的表现,在这一方面,写作主体也具有积极和主动的作用。

对写作受体的适应与培养

写作主体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写作受体的适应与培养上。

写作是人类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写作主体,不能不考虑他所生产的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写作主体总是希望他的“产品”拥有广大的“市场”和“消费者”,能够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所接受,以发挥写作成品的各项功能,实现写作成品的社会价值。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需要主动地了解和预测写作受体——读者的心理和需求,在作品内容上反映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在作品形式上尊重读者的欣赏习惯,写出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品来。当然,对写作受体的适应,并不是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迎合、俯就少数人的低级趣味,恰恰是对绝大多数读者的不尊重和不适应。

1.对写作受体的适应

对写作受体的适应,首先是写作主体注重从不同读者的关心焦点、欣赏习惯、接受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以期达到最好的接受效应。自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以来,中国人的航天计划和登月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大家的心。2011年2月,中国志愿者王跃作为志愿者又成功登陆模拟火星表面,这又使中国航天事业成为全球关注的新闻,所以航空航天方面的科普书籍也立刻成为人们抢购的热点,大小书店中前来购买和阅读航天类科普书籍的人们摩肩接踵。有的介绍“神舟”航天历史,有的介绍航天员的训练和培养,有的介绍世界航天事业的新发现,有的介绍宇航知识等等。这些书籍的内容,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深浅不一,满足了人们渴望多方面了解航空航天事业需求相关知识。

其次是写作主体注重从普遍读者的心理需求、阅读期待出发,把握整个社会精神需求的特点和趋势,满足广大读者求新、求知、求美等愿望,努力向广大读者提供新的信息、反映新的情况、报告新的成果,积极为读者奉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美感的、“质量可靠”的精神产品,更好地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

2.对写作受体的培养

写作主体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对写作受体的适应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写作受体的影响与培养上。

作者记人叙事、抒情议论,不可能是纯客观的,总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对读者赞同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和培养了读者。

这种影响和培养一方面可以表现为外在的,即读者对写作成品中的各个形象外部特征的警觉、认知、仿效等行为。其中有对突破常规的情况有所吸引,对与自己相关的事例有所警觉,如读者对报刊上的“警惕街头骗子”、“身边的陷阱”、“时尚装扮的禁忌”等内容会十分关注,他们都想对照自己,看看是否能够对生活有益处。另一方面,写作受体通过对写作成品中人物内在精神和思想的模仿,而产生了深刻的、思想精神上的内在影响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2009年,反映大学生毕业后在大都市里为住房打拼的电视剧《蜗居》上映后,立刻引起了普通民众的极大兴趣。故事以一对大学生姐妹毕业后在大城市的生活为线索,反映了当前房价飞速上涨,大学生就业以及在城市中漂流的巨大压力。围绕着住房问题,作品还展示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下青年一代的感情问题,揭示了当代青年对生活方向的思考,对感情和自我价值的认真反省。电视剧的主题,赞扬了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承受巨大生活压力,但仍然希望通过辛苦的劳动和不断拼搏的智慧赢得成功的海萍,谴责自私浅薄利用感情玩弄人生的海藻。房价的飞涨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的巨大震荡被反映的那么真切,对政府和开发商在房价大幅上涨中扮演的角色也有作者自己的理解,这些内容非常准确的触动了老百姓的情感。这部作品对大学生和刚走出校门的就业者来说,它坚定了人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生价值,引发了新时期的青年人对未来和成功的深刻探索,是针对漂流在都市中迷茫的一代的强心针。当然,每一个时期对全国劳模和成功人士的大力报道,都会对一代青年人的成长甚至是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像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焦裕禄鞠躬尽瘁的公仆精神,李政道、陈景润的科学攀登经历,杨利伟、邓亚萍的挑战和奋斗,李素丽的服务精神,道德模范的善良行为……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的骄傲,是整个时代精神的集中代表,对他们在文学作品或是新闻报道上的宣传,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鼓舞和激励着人民的创业和建设热情。

当然,格调低下、粗制滥造的作品对人们的消极影响也是存在的。一位哲人曾这样说,文学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是文学能够改变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观念、情感和心灵,当然,这里不仅仅指文学作品。因此,一个“心中有读者”的写作主体、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者,应当具有“精品”意识,要能够不断为社会、为读者提供健康向上、内容丰富、形式完美的优秀作品。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既然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写作主体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写作成品的质量,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写作主体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素质,以及培养这些素质的主要途径和必要条件。

感知能力

1.感知能力的特点

感知是指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下人的大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则是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下人的大脑对事物整体的反应。在正常人身上,单纯的感觉是少见的,感觉和知觉是同时产生的,因此,一般合称为感知。

感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头脑中产生的心理反应的过程,属于人的认识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

感知能力作为直接影响感知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有如下特点:(1)差异性感知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在外界事物刺激下,有的人感知强烈,而有的人则反应淡漠。当然,各人的感知灵敏点也不同。有的人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人见美景容易陶醉。

职业特点也会影响人的感知能力。音乐家的听觉特别敏锐,品酒师的味觉特别厉害。美学家朱光潜曾以一棵松树为例,谈到三种不同职业的人的感知能力的不同:木材商人注意的是它的材质和经济价值,植物学家注意的是它的生物属性,画家则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2)实践性感知能力的差异固然与天赋的因素有关,但更主要在于个体的不同的实践活动。由于生活实践和实践领域的不同,人们的感知能力也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例如,人们对母语的语音分辨能力是很敏锐的,能够觉察出极其微妙的差别,而对外国语的学习则感到吃力。这正是由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生活实践的不同。纺织印染技术工人能分辨40多种不同的黑色,一般人则不行。这也是由于特殊的实践活动使人的某一方面的感知能力获得了高度的发展。

达尔文平时遇到表面上微不足道,又与当前的研究课题没有关系的生物现象,无论是古生物的一块化石,或者原野上一朵刚开的畸形的花,他都会发生强烈的兴趣,而且常常能以此作为重大发现的突破口。显然,达尔文对生物现象的敏锐感知也是从科学研究中锻炼出来的。(3)理解性人们在感知对象时,总是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它,并给以名称。这就是感知的理解性。换句话说,感知不仅能感受到事物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事物的意义。

感知的理解性依赖于人们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经验越丰富,知识越广博,感知越丰富,理解越深入。例如,有经验的医生能从一般人认为模糊不清的X光片的底片上发现病灶;熟悉机器的工人能从机器运转的声响中,辨别出机关是否存在故障。

以上只是感知能力的一般特点。我们还需要了解感知能力对写作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2.感知能力对写作活动的意义

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艺术家需要一种必不可少的天赋,便是天大的苦功天大的耐性也补偿不了的一种天赋,否则只能成为临摹家与工匠。就是说艺术家在事物面前必须有独特的感觉: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换句话说,一个生而有才的人的感受力,至少是某一类的感觉力,必然又迅速又细致。”丹纳的话虽然只就艺术创作而言,而且过分强调了天赋,但对写作来说,写作主体的感知能力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客观世界虽然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是如果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从感知中形成强烈独特的感受,就不可能写出渗透着作者情感和体验、闪烁着作者心灵思想火花的篇章。

具体地说,在写作活动中,感知能力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契机强烈的感知常常引起写作的冲动。生活中某一事物刺激了人们的感官,引起感知,感知带动情感,牵动生活库存,于是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歌德在谈到《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体会时说:“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疑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歌德谈话录》)歌德用“关键”二字,特别强调了通过感知形成的强烈感受,对推动写作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没有“切肤之痛”的感受,便没有《维特》的产生。(2)认识之源感知是人们认识的开始,没有感知便没有认识。人的一切知识只能从社会实践的感知中来。对于客观事物,只有感知了,才可能深入地去理解它。一个人对万事无动于衷,便谈不上对事物深入地认识。“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知道任何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列宁选集》第4卷)

就写作活动来说,写作主体通过写作成品不仅要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受,而且要反映他对生活的见解和认识。强烈的感知,不仅会引起写作主体的表达欲望,而且会推动写作主体对事物作深入的理性思考。从这个意义说,没有感知,便没有认识;没有深刻的认识,便没有成熟的写作成品。(3)聚材之路感知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写作主体只有通过生活的感知,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形形色色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材料正是完成写作成品的必要准备之一。文学写作尤其如此。黑格尔说:“在艺术和诗里,从‘理论’开始总是很靠不住的,因为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美学》第1卷)一些成功的作家都很注重从生活的感知中获取写作材料。为了收集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材料,作家甚至不惜代价亲身体验。比如2010年,我国写作圈子中出现了很多深入生活,做“卧底”收集素材的事件。网络文学作家慕容雪村以“卧底”的形式冒险潜入传销团伙搜集素材,创作成了作品《中国,少了一味药》。还有像作家六六写《心术》、海岩写《深牢大狱》,他们的素材搜集阶段或多或少都经历了“卧底”暗访的过程。

另一层意思是,在收集写作材料的过程中,感知能力强的人,不但能感知到常人所能感知到的东西,而且还能感知到常人所忽略的事物或细节,形成自己对生活独特的发现,由此便也丰富、增加了自己的写作素材。如贵州都市报2005年7月18日通讯《丛飞和102个贵州孩子》一文中,记者们用独特的感知,收集了大量的细节和容易被人忽略的事件。比如:“把所捐的钱交到家长的手中,他还专门订了一个‘规定’,让受捐助的孩子和知道他捐助的老师和家长不要向外宣扬”、“看到王显云的父亲衣衫单薄、冷得瑟瑟发抖,只穿一件衬衣和一件毛衣的丛飞,竟将自己的毛衣脱下来送给王显云的父亲穿,自己则穿着一件衬衫返回深圳”、“干女儿晏轻轻坐飞机去‘爸爸’家过年”。记者们以自己丰富敏锐的感受力,把这些支离破碎的细节连缀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汇聚了超越文字的情感,于是这些细节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3.感知能力的培养

影响感知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培养感知能力也要从多方面综合努力。这里讲几个主要方面:(1)丰富阅历 人总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感知新事物的。经验越丰富,感知才会越强烈。因此,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丰富阅历,是提高感知能力的主要途径。

丰富阅历需要通过亲身经历、实际参加社会实践。“无论观察、体验和分析、研究生活,一个作家必须是‘火热的斗争’的实践者,而不能是旁观者。”(茅盾:《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只有亲自品尝到生活的甜酸苦辣,体验到情感变化中的喜怒哀乐,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生活,理解人生,所以曹雪芹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也将生活体验作为对写作者素材储备的最高要求。(2)积累学识 可以说,人们积累经验,除了“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通过阅读和学习,可以掌握前人积累的学问和知识。广博的知识,不仅可以使一个人聪明起来,同样也可以使一个人的情感丰富起来。所谓“多情善感”,情感丰富的人感知也便细腻和独特。例如,绿叶上滚落一颗露珠,这是生活当中的平常事。学识浅薄的人对此不以为意,而诗人杜甫却由露珠想到泪珠,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名句。再如在应用文的写作中,有经验的职业律师替别人签购房合同时,决不会忽视了对计量单位的明确规定,可以避免在“实际面积”和“使用面积”、“多少元”和“多少(港、美、欧、日、韩……)元”、“一年”和“三百余天”等因用词不明确而造成的损失。(3)热爱生活 感知需要动机,动机越迫切,感知越强烈。因此对写作主体来说,应当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始终对生活充满兴趣和信心。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一个对生活不关心、不热爱、不投入、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的。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个艺术家要能做到这样的感情储备,则可以进入最佳的创作境界了。所以,一个写作的人,要时时刻刻对生活充满敏感的热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知万事万物,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神经,感受生活的能力就能够大大增强,表现生活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思维能力

1.思维能力的特点

思维属于人的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阶段。思维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进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思维主要借助于语言来进行。

思维按照解决任务的方式,可以分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一种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思维。抽象思维是借助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思维。

思维按照解决任务的结果,可以分成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是人们应用先前的知识,按照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它不需要明显地改组原来的知识,也不创造任何新的思维产品。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对先前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一种思维。

思维能力作为直接影响思维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有如下特点:(1)间接性 思维可以借助于一定的中间媒介物和相应的知识经验来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把握。如医生通过病人的舌苔、体温、脉搏、血压、脸色等,便可了解到病人身体内部脏器的活动状态。公安人员破案,通过现场的一个脚印,便可推知罪犯的性别、个头、体重及走路的姿势和习惯等。思维的这种间接性,使人们的认识能力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从具体的一事一物的感知的局限性中突破出来。因此,人类既可掌握那些没有直接经历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经历感知到的事物,而且还可预见和推知事物发展的过程与结果。(2)概括性 思维对事物的本质总是作全面的整体反映,即思维总是把某个事物或某一类事物的所有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全部抽取出来加以综合地反映。例如“人”这个概念,反映的就不是张三、李四的个别属性,而是抽取了古今中外各色人种所共有的“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一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结果。思维的概括性也表现在它所反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上。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规则、法则,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思维的概括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思维的发展水平。思维的概括水平越高,越有可能间接地认识事物。(3)以语言为物质外壳 思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借助于语言材料才能存在和被感知。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作为物质外壳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思维的过程通过语言而进行,思维的结果通过语言而表现出来。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与语言的发展分不开的。

以上只是思维能力的一般特点,我们还需要了解思维能力对写作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2.思维能力对写作活动的意义(1)写作活动的核心是写作思维 写作是制作精神产品的过程。换句话说,写作就是写作主体认识客观事物并凭借语言加以表现的过程。因此,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写作活动的核心是写作思维。

以议论文的写作来说。人们通过感知,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掌握了关于客观事物外部、直观的印象,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进一步对数量众多的,但又是杂乱无序的经验、知识、印象进行分析,然后形成普遍概念和判断,并通过推理,揭示出同类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如林家箴的论说文《说勤》,就通过马克思、司马迁、歌德、德摩斯梯尼等人的具体事例,分析这些材料背后共同体的道路,那就是勤奋是成功的基础。这些具体的材料之间的联系,要通过作者的分析和抽象来实现,因此,抽象思维能力是写作议论文的必具能力。

文学写作,也需要抽象思维。一篇好的叙事作品,既要给人提供美的形象,又要给人思想上的启迪。显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不能将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必须向理性阶段“飞跃”。文学写作也是这样。对此,毛泽东曾有过精辟的论断:“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学写作中,只有经过思维,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演化为思维形象,才能变现实世界为可能世界。当然,记叙文,或文学写作,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思维形象正是借助形象思维获得的思维成果,因此,形象思维能力是写叙事类作品的必具能力。(2)写作需要创造性思维 跟物质产品的标准化、批量性生产不同,制作精神产品的写作活动,最强调独创性。它要求写作成品能够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手法,创造出新形象。既不与众人、前人重复,也不与自己的过去重复。这在文学写作中尤其明显。

写作的创新,关键在于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创新。而创造性思维恰恰具有这种性质。它不仅能够在思维过程中突破逻辑思维的惯常轨道,大胆地进行逆向、反常、求异等方式的思维,而且能够创造出以新颖性和独创性为特征的思维产品。因此,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在写作活动中实现创新。

不仅文学写作需要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其他写作中,运用创造性思维,也常常能使写作成品产生新意。《砖瓦产品结构亟待调整》是一篇不足3000字的文章。作者一反常规,作逆向思维。该文谈到近几年来各地实心砖瓦的生产上升很快,一般人认为这是社会经济兴隆景气的一个标志,而作者却“忧重于喜”,因为“生产黏土砖瓦对土地破坏极为严重”。于是作者提出要迅速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防止对土地的更大破坏。由于这篇文章纠正误识,见解独到,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为领导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材料。可以说,这正是作者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写作的结果。

3.思维能力的培养(1)掌握思维的一般规律 思维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凭借概念,对事物有所断定便形成判断;运用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便是推理。一般思维总是按“概念→判断→推理→结论”的顺序进行的。

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性,还需掌握思维的基本规律,这就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对象的思想必须是确定的。同一律可以表述为:A是A。

矛盾律又叫不矛盾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对象不能有自相矛盾的思想。矛盾律可以表述为:A不是非A。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维或者反映某个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对象;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二者必居其一。排中律可以表述为:或者是A,或者是非A。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论证过程中,确定一个判断为真,必须有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可以表述为:A真,因为B真。B是A的充足理由。(2)注重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因此发展求异思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求异思维是指思维运动走向有异于惯常的轨道,有异于顺向的“概念→判断→推理→结论”的逻辑递进。它善于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用多维思维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客观事物。这里不妨借用电话发明家贝尔所欣赏的一段名言:“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求异思维突破的正是一般逻辑思维常走的“大道”,想要寻求的则是“前所未见的东西”。(3)丰富想象力 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可以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每项发明都是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结合的产物。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论科学》)在文学写作中,由于文学作品主要用形象的方式反映现实,因此想象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学》第1卷)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常常要借助于想象。写一般的文章也是一样,作者都要借助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化主题,尤其在需要生动表达的文体写作中,更是对作者的想象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发展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之一。(4)协调发展非智力心理因素 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和智力的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的心理因素有关。一些研究表明,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往往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自信心,勇于探索,能持之以恒,等等。因此,注意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增强敢于攻坚的勇气和魄力,勇于超“众”触“威”,善于发现问题,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等,这些都有利于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表达能力

1.表达能力的特点

对客观事物有了强烈的感受,有了深入的认识,对写作活动来说,还必须借助于语言,把它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因此,表达能力也是写作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表达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表达,一种是书面(笔头)表达。写作主要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写作主体的感受和认识,因此,这里讲的表达,是指书面表达。

表达能力作为直接影响表达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有如下特点:(1)综合性 表达能力是多种知识、智力以及实践经验综合而成的。在知识方面,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语言逻辑知识;既要有一定的书本知识,又要具有实践知识;在智力和智能方面,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与表达能力成正比。除此之外,表达能力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训练和培养。(2)渐进性 表达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过程,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这一点不同于知识的获取。知识可以灌输,可以在短时间内突击获得。而表达能力却要靠不断训练和逐步培养才能形成。不少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在写作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有着长期坚持写作、训练表达能力的经历。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使表达能力在渐进中提高。(3)稳定性 表达能力的培养虽然要有一个过程,增长比较缓慢,但一旦获得这种能力,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一点也不同于知识。知识固然容易突击获得,同时也容易很快遗忘。

当然,也正因为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之后,继续向更高层次迈进,则又需继续努力,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少人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浅尝辄止,停滞不前,也影响了表达能力的继续提高。

2.表达能力对写作活动的意义

表达能力对写作活动的意义,在本书第一章“写作本体”中已有所论述,这里只简单做一些归纳:(1)写作活动的完成有赖于表达能力 一方面,表述定篇是写作活动的最后环节。写作主体经过写作前的准备,写作中的构思,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认识已经在头脑中大致演化为某种观念或形象,这时,写作主体还必须运用书面语言,将其记载下来,最终形成写作成品。没有书面表达,便没有写作活动的最后完成。

另一方面,表达使思维进一步完善。写作主体通过感知对客观事物形成的强烈感受,通过思维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本质认识,在没有外化或表达之前,往往是不完善、不精细、不成熟的。而通过表达,或思维得以外化,这样就给写作主体提供了审视自己感受或思维的机会。经过加强和调整,写作主体的感受会更加丰富和细致,思维会更加完善和深入。所以,“写,不仅仅是把想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固定下来,写是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阶段”(王蒙:《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2)表达能力是写作主体自身素质的集中反映 如前所述,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写作主体的自身素质常常影响写作成品的质量,那么这些作用和影响最终都会集中地反映到表达能力上来。表达能力综合体现着写作主体的思想水平、生活阅历、知识能力等等。

此外,表达能力还与写作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正是这个意思。

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提高表达能力,便是提高写作主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写作主体的综合素质,自然有助于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好的写作成品的产生。

3.表达能力的培养

针对表达能力的特点,要培养和提高表达能力,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写作实践 自古至今,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在谈到表达能力的培养时,都很强调写作实践的重要性。叶圣陶说过:“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的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语文教育论集》)如同骑自行车,道理很简单,但若只懂得道理而没有实际的练习,骑上车还是要摔下来的。因此,提高表达能力的关键,在于多写,多实践。除此而外,别无捷径可走。

写作实践,重要的是有一股“韧”劲,能够持之以恒。要像俄国作家果戈理说的那样,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迅:《致赖少麒》)

写作是一种艰苦、寂寞的劳动,缺乏意志的人是难以坚持、难有所收获的。“天才在于积累”,“才能就是坚持不懈”,这已成了至理名言。写作者在平时就要在各个环节积累自己的能力。比如,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我们在接受不同写作任务时,都能够调动种种能力储备来进行写作活动。一个善于形象思维的人,必然会对生活的细节的真实十分敏感,在它的脑子里就储存着各式各样的生活画面,这样在写作实践中就可以随意对生活经验组合、嫁接、转移和拼凑,创造出优美的艺术品。一个注意积累抽象经验的人,会在分析、判断事物的文章中显示其特别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事实关系中迅速达到对本质的领悟,从而在说明、议论、叙述等应用文的写作中发挥优势。所以,任何成功都是经常光顾有准备的大脑,功夫在于平时的积累和磨练,才会在用的时候,厚积薄发、一鸣惊人。(2)注重阅读借鉴 写作是经验科学。一方面要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特别是一些成功的写作经验。比如踢足球,不下场训练,只能当个“球迷”,不会成为选手;反之,光踢不看,不观摩名队比赛,球艺也很难长进。从阅读中借鉴,对于培养写作能力的作用,一些写作大家早已注意到。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不论是进行学术文章的写作,还是从事文学创作,在书籍、资料中获取大量的间接材料,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写作角度、构思、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技巧日益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创作。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曾经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而且都做了笔记。

阅读借鉴,首先应当博览。阅读的范围要尽量广一些,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个人的兴趣或某一类书上。例如学理工专业的同学,除了本专业以及和本专业有关的书籍外,也要多读一些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书。而文科专业的学生则要加强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素养。因为表达能力正是建立在广博、丰厚的知识的基础上的。鲁迅就主张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其次还应精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表达能力,也就是要以读助写,所以要在泛览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研究一些优秀作品。所谓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茅盾在《杂谈文学修养》中特别谈到精读的方法。他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的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的读,细细的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一段一段的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练句练字。”(《茅盾论创作》)这里虽然说的是读文学作品,但也适用于议论、记叙等类文章的阅读。这种先略看后细读、先分析内容后揣摩表现技巧的精读方法,可以使我们熟悉和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的规律,读多了,就能够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成为自己的东西,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就能够不自觉地运用了,所以古人有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3)掌握写作规律写作 作为一门科学,也有自己的规律。因此,我们强调写作主体不仅要多写多读,也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例如,写作活动是怎样运行的,制约写作的因素有哪些,怎样选择、使用材料,怎样提炼主题、安排结构,以及各种文体的不同要求等。大学的写作课正是以传授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为主。因此,上好写作课,掌握写作基本规律,也是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

我国近代的学者曾提出:“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尽管靠别人指点不能一下子成为文章高手,但是有教师和教材的点拨指导,学习效果会更好,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增强自觉性,加快进程。况且,系统掌握“规矩方圆”,才能进而“心营意造”,写出好的作品。

思考与练习

一、怎样认识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感知能力、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

二、表达能力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怎样培养和提高表达能力?

三、结合自己以往的写作经历,谈谈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的关系。

第三章 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对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写作材料是进行写作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制作写作成品的重要原料。本章主要研究写作客体的来源、收集和加工。简言之,本章的中心问题是“写什么”。

第一节 写作客体的来源

写作客体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生活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因而作为写作对象的写作客体,也呈现出广泛性的特征。通过写作主体有目的、多种途径地收集,写作客体才得以作为写作的材料进入写作过程。

写作客体的广泛性

1.写作客体的含义

写作客体指的是客观存在,即有关自然界、社会现象中的一切写作材料。写作客体是个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作为物质世界而存在的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也包括作为精神世界而存在的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与把握。写作客体常常被表达为“材料”、“素材”、“题材”、“资料”等。

材料是指写作主体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根据。一般来说,作者为了完成一篇文章,往往要收集很多材料,而经过选择,写入文章中的只是一小部分。因此,材料既包括那些没有写入文章中的“许多材料”,也包括那些经过选择,写入文章中的“一小部分材料”。

素材和题材是对材料的具体划分。人们习惯上把写作主体从社会生活中收集而来的、还没有经过提炼加工的原始材料叫做素材;经过写作主体提炼加工,写到作品中的、用来表现主题的材料叫做题材。

资料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日常工作中,撰写报告、论文等文章所用的材料。资料还有一个含义,就是人们为工作、学习等参考需要而编写的一些材料,如专用书刊、汇编、图表、图纸等。

如果认真分析一下,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这两个概念在运用上仍有细微的差别。第一,当以写作客体来表述的时候,更强调作为写作对象的,即客观存在的独立性和原生性;当以写作材料来表述的时候,它所指的客观存在已经和写作主体发生了某些联系,至少已被写作主体的写作目的所观照。第二,当以写作客体来表述的时候,强调的是写作对象的广泛性;当以写作材料来表述的时候,侧重的是写作对象的具体性,可以说,写作材料是写作客体的具体形态。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通常把写作客体看成是制作精神产品的原料,没有原料,写作活动就无从展开。同时,写作成品的内容与形式也受到写作客体的制约。

2.写作材料的种类(1)按来源分,可分为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和发展材料

①直接材料 这是指写作主体以直接的方式,即通过自身观察和实践得到的材料,所以叫直接材料。它包括写作主体由实际经历而得来的经验材料,包括写作主体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实验活动获得的实验材料,也包括写作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所得来的调查材料。

②间接材料 这是指写作主体以间接的方式,即从书籍报刊、文书档案中获得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是他人实践经验的记录,所以叫间接材料。人们不可能事事亲历,因此间接材料对写作的意义不能忽视。特别是写作学术类文章,一要继承,二要发展,而且只有继承,才能发展,所以更需掌握间接材料。

③发展材料 这是指写作主体在直接材料、间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研究得到的材料。例如,研究“在校大学生经商”问题,写作主体要先从直接材料入手,实际调查大学生经商的情况,也要搜集间接材料,通过报纸杂志掌握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经过分析、研究,概括出大学生经商有哪些利、有哪些弊,写作主体以此作为材料来写文章,这就是发展材料。(2)按内容分,可分为思想材料和事实材料

①思想材料(又叫做理论材料) 凡是经过历史和现实检验并造成一定影响的人类思想成果,即道理和观点,都可以成为人们写文章的理论材料。这类材料的真理性,有两种情况:一种如列宁所说的那样,是经过“确切证明了的科学材料”(《国家与革命》);一种是“约定俗成”,为人们所公认的材料。思想材料主要包括名人名言,谚语箴言,公理定式,法理政策等。

②事实材料(又叫做实证材料) 事实材料是文章中最有说服力的部分。事实材料包括人、事、物三个方面。记叙类文章本来就是写人、叙事、状物的,因此当然离不开事实材料。议论类文章虽是以阐述观点为主,但也需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事实作为论据,这样效果更好,因为事实往往胜于雄辩。(3)按性质分,可分为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

①具体材料 这是指反映事物的个别、特殊情况的材料,一般又叫做“点”上材料。具体材料包括个案材料和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典型材料。具体材料因立足于个别,详细地显露事物的前因后果和种种细节,因而极具真实性和生动性。

②概括材料 这是指对事物进行归纳、概括之后得到的材料,一般又叫做“面”上材料。概括材料包括一般事实概括材料和统计数字材料。概括材料能够反映事物的规模和广度,显示事物的普遍意义。

写作客体的收集

写作客体收集的主要途径有:

1.观察、体验

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辨析地看和听,去认识事物、获取写作材料的一种方式。从写作学来看,观察是写作的入门。特别是写记叙类文章,作者要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事件的一切状况、情景,这就需要通过观察,直接用感官去感受写作对象,了解写作对象的那些可见可感的属性:形状、声音、体积、色彩以及特征、细节等。否则,不去观察,或观察不细,叙述描写就会无从下手。

因此,一些著名作家都十分强调通过观察获取材料对写作的意义。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如果养成了,对写文章太有用了。”(《拿起笔来之前》)通过艺术观察力的培养,可以获得丰富的真情实感,在事实材料的激发下,作者能够更好地感悟生活的各种滋味,冷漠的生活态度是无法完成观察的任务的。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在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上缺乏积累,写出来的文字多以抽象概括的词汇为主。但越是这样可以追求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就越没有表现力,文字中的情感就会漂浮在读者不可触摸的高空,这样的文章是没有艺术性可言的。同时,经过观察,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自然社会的客观知识,不会犯生活的逻辑错误。比如在有些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我的心像平静的浪涛”、“万里无云的天空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丝微云飘过”。这样的事例并不是少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客观规律可以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即使是虚构的文学创作,也会在片段和要素的碎片上给我们真实的知识。

观察,一是要明确目标和重点。客观事物众多而复杂,外部世界缤纷多彩。在平时要结合自己工作、学习的特点,有重点地观察;在具体写作中要根据写作目的和任务的需要确定目标,仔细观察。二是要善于观察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特征是人与人、物与物、事与事之间的差异,抓特征,特别是要善于从相同或相近的人、物、事中发现差异。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指出:“假如一个人能见出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说能区别一枝铅笔与一匹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矛盾的特殊性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抓住了观察对象的矛盾特殊性,也就捕捉到了观察对象的本质。三是要及时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有经验的作者都懂得,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观察得来的材料要随时随地记下来,以备写作之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作者的功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平时的积累,没有谁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汩汩地流出生动鲜活的事例和生活材料。俄国作家契诃夫正是这样做的,他随身带着札记本,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观察结果,这些观察材料后来大部分被写进了他的作品中。例如札记本中的“伊凡·马克西莫维奇不管什么天气都带着伞,穿着套鞋走来走去”这句话,后来成为著名小说《套中人》的重要细节之一。即使是应用文写作,平时也要注意对本专业、行业基本情况的了解,对当前趋势敏锐的把握。比如,写市场调查报告、市场分析、专业论文、新闻评论等,没有对大量材料的记录和整理,在写作的时候就无从下笔。

有时不仅要观察,还要体验。观察是通过感官获得关于客观事物外部的可见材料,体验则是通过写作主体的亲身经历,体味某种情感,由此获得内心感受的生活材料。

体验有自我体验和人物体验。自我体验是写作主体在自己经历的生活中去体味情感;人物体验则是写作主体设身处地去经历某种生活状态,由此获得特定人物的感情材料。例如美国一年轻女记者,为体会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曾将自己化装成贫穷的老妇人,先后走过14个州,10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三年后归来,由此获得了大量材料,并以此写成了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难怪古人要说:“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文学写作尤其是这样。

2.调查、采访

调查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接触访察对象,从而达到认识事物、获取写作材料的一种活动。

调查的方式主要有:专题调查,即围绕某一问题,对所有调查对象一个不漏地进行普遍调查,如人口普查;抽样调查,即从整体中抽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并且将结果推论到整体,如对某个工厂的劳动纪律情况进行调查,只需对部分班组进行考察,由此便可推论该厂劳动纪律的整体情况;典型调查,即俗称的“解剖麻雀”,通过对一个或几个“典型”的全面纵深考察,以达到对事物性质的深刻了解。调查的具体形式有开座谈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问卷调查等。

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方式,为新闻工作者所常用。和一般的调查相比,采访具有广泛性、新闻性和时效性。新闻工作者总是要在广泛的范围内,以尽可能短的时间,了解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采访最基本的方式是访问。采访的难点在于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与采访对象沟通,以获得写作主体所需要的真实、具体、新鲜的材料。

因此,调查采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做好调查采访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调查采访目的,拟好调查采访提纲;熟悉采访对象的情况,及时补充知识,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例如写陈景润人物专访的现代作家徐迟曾说,他“对数学是一塌糊涂”。但是他为了采访陈景润,为了弄懂哥德巴赫猜想,不得不去接触数学,和数学上某些难懂的问题打交道。他读了许多书,包括马克思的《数学手稿》。读不懂的地方,他就硬逼着自己一遍两遍地读下去。二是在调查采访中要注意谈话的艺术。要因人而异,提问得体,态度诚恳。《光明日报》记者写的反映我国光学专家蒋筑英的通讯中,谈到蒋筑英到成都出差的那天早晨的情景,是这样写的:“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蒋筑英把昨晚锅里的剩饭加上水,做稀饭当早餐。妻子给他拿了六个鸡蛋,要他煮熟路上吃。他煮了四个,自己要了两个,留下两个给孩子。”这些细节是很感人的,但在采访时,蒋筑英的爱人并没有把这些告诉记者,而是记者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出来的。记者问了这样一些问题:蒋筑英去成都那天几点起床?起床以后干什么?做什么早餐?煮了几个鸡蛋?煮的鸡蛋都带走了吗……记者说,细节就是这样挖出来的,不然她一句话就带过去了。三是在调查采访后要随时整理调查采访材料,发现有不清楚的地方,再继续调查采访。

3.阅读、集录

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和时间范围毕竟是有限的,亲身观察体验,调查采访,固然重要,但不可能事事经历,还必须间接地从阅读书籍报刊中集录、剪裁大量的文字资料,这是收集材料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书本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文字资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古今中外,从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写出巨著的事例举不胜举。如我国当代作家路遥写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为了准确反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代气氛和社会环境,竟逐月逐年地翻阅了那个年代的主要报纸,以致翻动报纸的手指都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出自《早晨从中午开始》)。还有大家熟知的马克思写《资本论》时,不仅花时间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真实资料,而且还钻研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摘抄的重要书籍竟达1500多种。《列宁全集》中引用的列宁自己看过的书,就有16万多册。可见,从书本中汲取写作资料甚至是写作灵感,是每一个成功的作者都熟悉的有效方法。

图书馆是信息的海洋,是文献资料最集中的地方。文献资料包括书面文献资料,如报纸、杂志、书籍等,也包括非书面文献资料,如微缩照相、影视、录像、计算机存储资料等,在写作活动中对两者都应当有足够的注意。要集录,必先阅读,所以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是进行科学研究、写学术文章的重要手段。据说爱因斯坦当年入了大学之后,在第一个学期就开了一张书目,并且预先订出了本年度、本学期和每个月的课外阅读进程表,包括一些大物理学家、大哲学家的经典著作。可以说,爱因斯坦是在图书馆、实验室里奋斗了一生,才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的。正因为图书馆是信息的海洋,所以找书仿佛大海捞针,这就需要熟悉图书分类法,要学会查阅目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和工具书。这不仅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也应当是大学生入校后第一件要做的准备工作。如能掌握这些方法,熟悉这些方法,“就仿佛有了雷达探测器”,再去“大海”里找“针”就有目标了。

阅读是为了掌握,所以要集录。一方面要勤于动笔,按照传统的方法,建立资料卡片,并编号分类。一般来说,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研究需要摘抄。摘抄时要注意具体注明出处以备查考。另一方面,又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复印等收集资料。

集录是为了应用,用于写作,用于研究,所以对阅读集录的材料要经常翻阅、整理、归类、分析。孤立地看一个材料,有时难以发现它的内在意义,众多材料串联起来,常常会突然发现它们的本质意义和内在联系,产生思想火花。总之,当材料积累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时,自己就可能有所发现和创造了。鲁迅曾说过:“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学者都能做,写文章自然也就不难了。

4.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撷取最新材料的简捷手段之一。特别是当前知识更新快,专业分工细,社会信息密集,仅仅靠个人“面壁苦读”,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而广泛的社会交往,常常能较快地接受较多的信息。仅以当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杂志来说,统计一下,种类和数目就十分惊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人看过所有的报纸杂志。”也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没看过一份报纸杂志。”因此,通过社会交往互相交换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曾以形象的语言对交换信息或思想作了生动的描述。他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苹果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两人思想交换,每个人都有了两个思想。”(转引自《文学横向发展论》)交换的信息是双倍的信息,交换的思想是双倍的思想。

人们在交往中交流的信息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不仅交换亲身感知的社会信息,也常常交换包含着理性升华的意识信息。这样交流愈密切,交流者的层次愈高,交流愈具有深度和广度,就愈容易在交流时相互砥砺、碰撞,产生思想的飞跃。不少论文、专著的崭新思想正是在社会交往、争鸣讨论中产生的;不少文学名篇名著的素材也来源于人际交往。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听了朋友讲的一个妓女的故事,觉得它“饱含着写成一部艺术作品的巨大可能性”(日丹诺夫:《<复活>的创作过程》),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思想探索和创作过程,终于写成《复活》。

高等学校是学习、研究的场所,是专业人才最集中的地方,这为社会交往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听教师讲课,就是一种与学者、教授的“交往”。它能使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理解知识的精髓,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座谈会、报告会、辩论会,都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好机会。古人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带几分夸张,但也表明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写作主体,应当扩大交往,广交朋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积累材料,吸收信息,丰富知识,激发灵感,以更好地完成写作活动。

第二节 写作客体的加工

从多种途径收集而来的材料,只是写作的原料。要制作写作成品,还必须对原料进行改造和加工。改造和加工的中心环节是:从写作材料中精心提炼主题,以确立写作成品的纲领和核心。

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

1.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通过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主题又叫“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是作家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所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表示主题的术语主要有“意”、“旨”、“主脑”等。在现代,主题已成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写作术语。人们把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都叫做主题。

理解主题的含义,要注意掌握主题与问题、主题与题材、主题与标题的联系与区别。

2.主题与问题

主题是文章表达的思想,它是写作主体的见解、观点、主观意图在文章中的体现;问题是文章表现和论述的对象或范围。因此,主题不同于问题。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写作主体写出的文章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因此主题是对问题的看法与见解。例如当代杂文作者狄马写的文章《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论述了我们应该热爱现在的生活,而且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陷在追忆和理想中。

3.主题与题材

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表现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材料,便没有主题。在记叙类文章中,主题是通过对具体的人物、事件、景物的叙述和描写的材料表现出来的;在议论类文章中,主题是通过事实和理论根据、推理论证等议论的材料表现出来的。而题材正是写进文章中的具体材料,因此主题不同于题材。主题是通过题材表现出来的一个中心思想,题材是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的内容。例如2006年优秀报告文学《西藏最后的驮队》一书中,作者加央西热以少时驮盐的亲身经历,以及随电影纪录片摄制组跟拍牧民驮队去盐湖驮盐为线索,叙述了西藏北部牧民历经数月,赶着牦牛,艰苦跋涉,找盐、采盐、驮盐的过程。集中表现了农牧盐粮交换的主题,以真实的资料式记录,将刚刚消失的珍贵历史瞬间全景再现,这样的写作,每一段题材本身都体现了藏民的生活理想和民族性格,主题也得到不断强化。

4.主题与标题

主题是贯穿文章全篇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思想。写作主体在文章中所写的每一句话和每一段话都是包含一定思想的,而在文章的全部思想内容中,那个贯穿全篇、最基本的思想才是主题。人们通常把主题比喻成“统帅”和“灵魂”。标题是标明全篇文章名称的,又称题目,是文章的“眉目”。标题与主题虽然是两个概念,但看文先看题,好的标题可以激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强烈愿望,而且能从一定意义上帮助读者理解主题。

标题与主题的关系,因文章内容和文体的不同,也有差别。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模式:(1)标题就是主题 在议论文中比较常见,如《光有红灯禁不了公款旅游》、《文明是道德的体现》、《自私不是人的本质》等。(2)标题揭示问题或课题 如《日本是怎样解决城市用水困难的》、《奥运会将改变中国什么》、《白居易贬谪江州的前因后果》等。(3)标题揭示材料 这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如《耻辱的“中国式奢侈”》(现象)、《巴黎圣母院》(地点)、《项链》(物品)、《今夜有暴风雪》(时间、环境)、《拜年》(事件)等。(4)比喻、象征性或设问式标题 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学的春天》、《你为谁辩护》等。

标题有各种各样。拟制标题,除了名副其“文”之外,还应讲究三点:

一是简洁。标题应高度概括,字数少一些,读者记得住,印象就深刻些,像《虚实论》、《死海不死》等就很简洁。当然,不能光从字数上看,更重要的是要鲜明、精练地概括文章的内容。有时候,仅用一个标题不够,还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有一个副题:“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恩格斯这样做,对体现著作主题和增加标题的明确性是很必要的。

二是醒目。标题要吸引读者,给人以强烈印象。这就要求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例如美国R.卡逊写的关于世界环境污染的调查,用《寂静的春天》作标题,既有文采,含义又深远,因为春天是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的季节,但因环境污染,鸟死了,花枯了,“春天”变得“寂静”了,这显然比《世界环境污染调查》要形象得多,生动得多。《原子在我家中》比《费米传》更吸引人,因为作者是原子物理学家费米的夫人。再如,《他们第一次见到了旗袍》比《北京百货大楼有服装展览》、《荒滩将变成美丽的花园》比《中央号召种草种树改造干旱地区》更生动、新鲜。

三是独创。标题最忌重复,最忌公式化。当代作家秦牧的《艺海拾贝》出版后,《林海拾贝》、《花海拾贝》、《教海拾贝》、《科海拾贝》……纷纷效仿,都去“拾贝”,结果“拾”到的“贝”太多了,这“贝”也就不“宝贝”了。其实,一些写作大家,他们所写的文章标题,不但不与别人重复,就是在他们自己的文章中,也难找到相同的标题。例如《鲁迅全集》中每一篇文章的标题都新颖、别致、独创。

提炼主题

提炼、确立主题,在写作中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唐代诗人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允书》)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姜斋诗话》)确立主题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写作的各个环节,如布局、表述、行文都是以主题为依据、为主题服务的;另一方面,主题作为写作成品的中心思想,直接体现写作成品的意义,主题是衡量写作成品的价值的主要标志。

主题来源于生活实践和具体的写作材料,但主题却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确定下来的。主题的确立是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反复研究的结果,是写作主体对写作材料认真提炼的结果。仿佛工人炼钢,从大量的矿石里,经过熔解、冶炼,最后炼出优质的钢锭;又好像蜜蜂酿蜜,从许多的花粉中,经过加工、提炼,酿出纯正的蜂蜜。

这个过程,大体上经过这样三个阶段:

1.写作始发阶段的意主题

主题提炼,是从写作始发阶段开始的。从生活中收集而来的大量材料,在写作活动具体运作以前,只是作为写作主体的一种积累或储备。它需要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或者说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才能活动起来,和写作主体的思维相碰撞,产生主题的最初构想。

激发主题显现的媒介常常是一些偶然因素。例如人际交往中的一次谈话,触动了写作主体心中的材料积累,产生了朦胧的主题意向。我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在创作小说《感谢生活》之前,有一天,他走在天津大街上,看到地震后的窝棚仍未拆除,而且砖砌的小院里干干净净,花朵娇艳,绿树葱茏,泥房子里传出笑声、小孩的闹声,收音机的广播,做饭声音,这一切使他觉得有种感动,内心感到情感的涌动,作者就陷入了深深的遐想,于是后来就有了这篇小说,反映人民超常的顽强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战胜苦难的自信和乐观,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又如阅读书报、文件,也常常会从正面、侧面、反面使写作主体受到激发,引起另一种思想交流,成为写作主题运作的契机。例如2003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面对非典的挑战,白衣战士和广大军民积极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古稀的老人,有青春的姑娘,有新婚的爱人,有热血的志愿者……在他们一步步接近病魔,一步步远离亲人的日子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泪下的故事,使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的我们无法保持沉默,于是各个行业都以宣传和声援的方式给了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以崇高的敬意,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当代人们的精神进行了反省。一系列通讯报道、电视散文、报纸社论、诗歌小说等,各种题材的写作形式一时间营造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非典”的气氛,表达了人民真实的感受。

压力、竞争也往往能加速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的撞击,促进主题的显现。威廉·L·瑞安在《压力可以成为有益的东西》一文中就这样写道:“当热气呼在你的脖子背后时,当竞争激烈时,当下一分钟就是截稿时间时,报道便不断地跃然纸上,而且看上去几乎是下笔成章的。”平时学习生活也常见这样的情形:有些人总是抱怨“没什么好写的”,课后作文拖拖拉拉。但在作文考试时,尤其是高考作文时,却能在紧张、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立意、布局、行文的全过程,写出文章来。所以,写作主题也常常是“逼”出来的。

促进写作主题显现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放松状态下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有人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于是转移目标,随便干点什么,散步、聊天、翻书、打球、观看影视……结果倒从中受到某种“信息”媒介的激发,产生好的构想。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始发阶段的意主题往往是朦胧的、零散片断的,本质性的东西往往或只是意识到它的基本走向,或只是一种强烈的直觉,还需要在深入构思和行文表述阶段,继续提炼,向深层开掘。

2.行文表述阶段的文主题

当代作家刘心武这样写道:“我觉得,写作好比是架一座桥。起点是原始的冲动,或者说是初步的写作动机,朦胧的主题,终点则是深入开掘出来的主题。连接起点和终点的这座桥,是一个自创自造的实践过程。”(《作家谈创作》)

写作经验表明,从始发阶段的意主题到行文表述阶段的文主题,主题的运作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深入认识、深入分析的过程,也是写作主题由朦胧到清晰,由浅表到本质,由飘忽不定到最后确定的过程。形象地说,像淘金,千淘万滤,始见纯金;似采玉,凿开顽璞,才见真玉。

这个过程因写作主体的具体情况不同,表现为两种态势:一是凝神结想、考虑成熟。不少作者习惯于在最初构想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思索,直到将主题考虑成熟,然后再动笔写作。所谓烂熟于心,下笔如神。例如鲁迅就强调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正是这种构思、提炼方式的反映。郑板桥在谈画竹子的时候,说有三个境界:一是眼中之竹,二是胸中之竹,三是笔下之竹。眼中看到的是真实的客观的事物,但在作者心中就应景而生情,把它当作了精神的化身,是有所寄托的物体,这样用笔记下的事物就带有了精神的光彩,这正是主观意趣思想和客观事物合而为一的融汇过程,也是发掘主题的最好途径。

二是边写边想、逐步成熟。当代作家王蒙一再强调:作家是用笔来思想的。他说,正是写了几页之后,感情才会迸发,思考才会愈益深刻。于是出现了不仅对于读者是新鲜的、令人惊异的,而且对于作者本人也是新鲜的,令作者本人惊异的思想、形象、作品。边写作,边创造,边开掘,这是一种用笔来催发主题成熟的写作态势。

无论采用哪种提炼方法,重要的是提炼的质量和开掘的深度。一般来说,当写作主体从生活中获取了一些材料之后,不少人可以很快从中想出一些意义来。例如,听到一个商店发生火灾的事情,立即就能想到预防火灾的重要性;听到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立即就能想到“身残志坚,百折不挠”。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要深入探索它的意义。任何材料,在立意上都存在向深层次开掘的可能性,只有开掘和提炼才能提高主题在精神境界的等级。

例如,在中外写作史上,以星星和月亮为题材的作品多得不可胜数。有的根据星星和月亮的具体形态,歌颂清澈和明净;有的因星星和月亮而想起童年和故乡,想起许多在星月之夜出现过的生活场景。不少作者的立意到此为止,而且成了一般人写作的通用思路。但是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的中秋词,却使人感到在立意上的非同凡响。作者由幻想琼楼玉宇的“高处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予热爱之情。特别是词的后半阕所生发的人生哲理就更意味深远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谓是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蕴来。因此,要防止主题的一般化,就要深思多虑。如古人所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陈绎:《文说》)“作诗如食胡桃、宣栗,剥三层皮方有佳味。”(李沂:《秋星阁诗话》)

当然,能否深入开掘主题,与写作主体的自身素质也有直接关系。有关写作主体自身素质的问题,参看本书第二章。

3.读者阅读阶段的效主题

经过写作始发阶段和行文表述阶段,主题的运作并没有结束。当写作成品制作完成、进入传播阶段以后,文主题通过读者的阅读,进入了新的效主题的阶段。效主题的意义在于:它既标志着写作主体写作目的的实现,也体现着写作成品主题的社会效应。写作主体对写作材料的广泛收集,对写作主题的深入开掘,根本目的是希望他的见解被读者所理解和赞同。因此只有当写作主体的立场观点被读者所接受,写作主体的写作目的才得以实现。比如,我们看到一篇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一篇市场分析在日常经营决策上得到运用,一份合同在具体的当事人之间产生了合理公平的法律保护效应,一篇论文在专业圈中标新立异……这都是写作主题的社会效应,只有在读者群体中产生预期作用的文章,才可以说是合格的好文章。所以,对一部作品的主题来说,赞同、接受的读者越多,这部作品主题的社会效应也就越大。

选择主题

主题需要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写作客体常常具有“一事多意”的特征,一件具体事情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而且同样一件事,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看,也可以写出不同主题的写作成品;另一方面,写作成品的主题一般只有一个。文学创作的情况也许有些例外,但对绝大多数的写作者来说,明确这点十分重要。因此,要对写作客体多加分析,力求全面认识所包含的各种意义,然后把这些意义逐一加以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常常和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选题立旨的思维运动常常是“问题→课题→主题”,即写作主体首先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主要问题作为研究讨论的课题,经过分析认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这便形成了主题。因此,写作活动中的选题也包括选择问题或课题。

选择主题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必然性

这是指主题作为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应当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的正确性。客观事物本来是曲折复杂的,作为写作主体,应当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写作材料加以分析研究。概括要准确,反映要恰当,结论要科学,思想观点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当然,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也可以强调事物的某一侧面。但是这样做的时候也要考虑它和其他方面的关系,防止片面性。

同时,对客观事物必然性的认识,总是相对的。随着事物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原来的思想观点需要适时修正,也是正常的现象。对于学术上的争鸣问题,往往很难一时做出谁对谁错的定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简单地判断,需要深入讨论或付诸实践加以检验。

2.需求性

写作主体制作写作成品总是希望他的作品在读者中产生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因此在选题上要考虑客观需要,如果是客观上迫切需要的,那么这个主题就是我们应当选择的必要主题。换句话说,选题要首先着眼于“市场”,考虑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主题,应当成为我们写作的重点。

社会需要有近期需要与长远需要之分。选题要有全面观点,既可选战略性、探索性的顾及长远为主的课题,又可选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3.创造性

选择主题,既要考虑客观需要,又要考虑主观上是否具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见解。文贵创新,“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叶燮)。具体地说,理论研究要求提出新发现,拿出新见解,得出新结论;应用研究要求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或者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文学创作要求表达出新的感受,塑造出新的形象。

考虑选题的创造性,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努力攀登的欲望,这样才有可能在别人视为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当有人问爱因斯坦,他的那些最重要的科学概念是怎样产生的时候,爱因斯坦回答说:是从“不理解最明显的东西”开始的。正是因为创新意识和好奇心的驱使,爱因斯坦才能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重要的问题,并选而攻之,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另一方面要敢于选择新问题,要选准那些在本学科中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或者前人虽做过了,但尚有谬误或不完全的工作。这样,课题就可以在本学科的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随便做什么事情,都要跳到最前线去作战,问题不是怎样赶上,而是怎么超过。要看准人家站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不能老是跟,那就永远跑不到前面去。”(《科学发现与科学方法》)写科学论文和研究文章更要注意这一点。

此外,可以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作深一层的思考。在前人或同时期人研究的基础上,或变换角度,开拓出新的境界;或提出发展性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成果。牛顿在临终前,曾对自己作过如下评论:“如果我比笛卡尔等科学巨人要看得深远一些,那只是因为我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的缘故。”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们对主题的选择。

4.可行性

除了以上三个因素之外,选择主题还必须考虑写作目标的现实可行性,即实际具备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条件。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切莫在幻想的沙漠上构筑大厦”。如果选择的题目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个选题就等于零。

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具有相应能力 表现和展示主题,完成写作成品,需要相应的写作能力和专业基础。如果只有表现主题的愿望,而缺乏切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写作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选题要从写作主体的专业出发。选择学科交叉的题目,更要考虑对非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2)是否具有浓厚兴趣 一般来说,对所选主题具有浓厚兴趣的人,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在写作过程中才会感到信心十足,知难而进,从而使主题得到充分地表现。相反,尽管是好的主题,但如果写作主体本身兴趣不大,勉强为之,不仅主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表现,强拉硬凑,生硬干瘪,而且很有可能在写作过程中知难而退,使写作活动半途而废。(3)是否占有充分材料 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来体现的。占有充分材料,是主题实现的必要条件。这里的“占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作主体已经获取的材料是否充分;二是客观上是否具备占有充分材料的条件,如图书馆、资料库、实验室等。由于写作主体的主客观条件不同,能够提供给他进行写作的材料也会有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所以这也是选题时要注意的。否则,写作将成为“无米之炊”。(4)是否具有必要时间 写作主体是否具有必要时间,也会影响到主题的表现和展开,所以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主题。特别是对大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来说,时间上就有所限定,必须在毕业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完成,考虑到这一因素,作者就应避免过大、过难的题目,以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概念:材料、素材、题材、资料。

二、举例说明主题与问题、主题与题材、主题与标题的关系。

三、选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 写作载体

写作载体,即指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认识和反映的表现形式。它通常包括文体、结构、表述和语言。在写作活动中,只有凭借写作载体,写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思维才能物化为可见、可感、可传的写作成品。本章主要研究写作载体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借助载体的优势更好地完成写作活动。简言之,本章的中心问题是“怎么写”。

第一节 文体

文体,是写作载体的第一构成要素,也是作者在写作成品形式方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围绕文体,通常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是:文体的含义、文体的分类、文体的选择和运用。

文体的含义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也就是写作成品的体制样式。从写作载体的方面来说,文体是写作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人们发现由于思想内容、思维方式、表现手法以及功用目的、对象旨趣的不同,写作成品可以分成不同的体制样式。而某一类写作成品在体制格式上又显示出某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这便形成了文体的概念。

文体既是人类写作经验积累的结果,又随着人类写作的发展而不断衍生、演变和发展。由此反映出文体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文体作为写作成品在格局体式方面的一般规范,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写作主体来说,应当根据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自觉地按照这些要求去选材、布局和表述,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得体”、“像样”。另一方面,文体又是发展变化的。一些文体被淘汰了,但不断会有新的文体产生。文体的品种在不断地增加,即使已经定型的、已经相当完善的文体,也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变化。因此,对写作主体来说,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也是需要的。

根据不同的文体分类标准,写作成品可以分成不同类别:

1.按文体的功能来分

人们写作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审美,二是实用。相应地说,文体功能也有两种,一是审美功能,一是实用功能。为实现审美目的所使用的具有审美功能的文体是审美类文体;为实现实用目的所使用的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是实用类文体。(1)审美类文体 主要是指文学艺术作品的体裁,如:诗歌、散文、戏剧剧本、小说等。审美文体的语言绚丽多彩,结构富于变化,在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独创性的写作实践中,各种审美文体臻于完善。(2)实用类文体 包括除了审美类文体以外的所有文体,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要用到的各种实用文体。实用文体,总的来说,其语言比较严谨平实,结构往往比较固定。

2.按文体的表达方式来分

文体作为写作成品的体裁,是用于表达其内容的。写作成品的表达方式有叙事、抒情、议理、述物等,因此相应的文体类别就有记叙文体类、抒情文体类、议论文体类、说明文体类和记录文体类。(1)记叙文体 一般用来叙述具体的形象,包括人物和事件。属于记叙文体的主要有审美文体中的小说、戏剧、传记、报告文学等,以及实用文体中的消息、通讯等。有的文体如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总结中也有叙事的成分。记叙文体的语言要求生动、具体、形象,读之能够如见其人、如历其事。记叙文体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叙、倒叙的纵式结构,也可以是按内容的项目逐步展开叙述的横式结构,或者是二者的结合,纵横交错,总之是比较自由的。(2)抒情文体 一般用来抒发人的情感。人的感情世界是广阔的,所以人们创造了抒情文体,通过写作和欣赏抒情文章,来满足人的抒发感情的实际需要。属于抒情文体的主要有审美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在一些实用文体如书信、演讲中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抒情。抒情文体的语言要求优美,讲究修辞文采,意味隽永,意境深远。在结构上讲究节奏,以形成与情感的起伏转折相一致的抑扬顿挫。诗歌还要求有韵,便于朗诵,增加抒情的气势。(3)议论文体 一般用来表明观点。它使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思辨方法来进行表达。为使观点鲜明,站得住脚,令人信服,表达时要求概念清楚、判断正确、推理合理、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属于议论文体的主要有学术论文、评论等。议论文体的语言要求明快、准确、严谨。在结构上特别要求层次清楚,以显示清晰的思想脉络体系。层次的安排可以是并列式、递进式,或二者结合。同时根据文章篇幅的大小可有多个层次构成层次网络,以此来全面深入地论述问题。(4)说明文体 一般用来解释事物,事物包括抽象的事理和具体的实物。说明文体可以用来述说各种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状况以及发展规律等。属于说明文体的有说明书、解说词、科普文章、教科书等。说明文体的语言要求确切质朴,即准确、恰当、简洁、朴实,不用太多的修饰。说明文体的结构相对来说要求比较单纯、简单,这样便于读者阅读理解。(5)记录文体 一般用来记录各种事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在各项社会活动中,都有许多事项必须使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以满足个人的和社会的各种应用需要。如人们记日记以备忘,制定工艺、操作规程以更好地生产,互相写信进行交流,共同约定按一定的行为准则办事,各单位的情况要互相知晓,过去的事要总结,未来的事要筹划,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为保持下情上达、上令下传的必需联系等等。以上各种事项都要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这便形成了以记录为其表达方式的各种应用文体,如日记、规程、书信、公约、合同、通报、总结、计划、报告、指示等。记录文体之所以与记叙文体、抒情文体、议论文体和说明文体并列而成为单独的一类,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各类文体。它一般不用生动的语言来叙讲人物故事,不用优美的语言来抒发情感,不用严谨的语言来发表议论,也不用准确的语言来解释事物,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来客观地记录各种事项。记录文体正因为是以记录为其表达方式的,所以它的语言应以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事项为要。从结构方面来说,由于应用文体广泛普遍的使用而约定俗成,以及记录这种表达方式本身要求忠实、严格,因而它的结构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统一性,也就是说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这是记录文体与其他文体相比较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3.按文体的使用领域来分

这种分类完全是按照各种文体将被社会工作与生活的哪个专业领域所使用而分的。由于社会生活的领域很宽广,凡是用得上写作的,都可以有自己领域的写作文体种类。一般我们把社会工作粗略地划分为下列几方面,相应的也可有下列几类文体:

行政工作——如决定、报告、请示、批复等;

社会工作——如章程、条例、计划、总结等;

经济工作——如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商品广告等;

法律工作——如诉状、辩护词、判决书等;

科技工作——如科技论文、产品说明书、专利申请书、技术鉴定书等;

宣传工作——如消息、通讯、评论等;

公关工作——如讲话稿、请柬等;

文学工作——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以上是对文体进行分类的三种方法。在三种方法中,前两种分类较为常见。它们的优点是,一经分类辨析,各类文体的特点突出,界定分明,既便于各类文体的功能的发挥,又有利于我们学习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它们共同的问题是没有考虑到文体的使用领域,没有顾及写作主体的情况。无论哪种文体,都由一大批写作者在使用着,而这些写作者在现代高度分工的社会里都有其专门的职业领域。写作作为一种工具,它是用来为各行各业的工作服务的。所以,文体的分类也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第三种分类方法正是考虑到文体的使用领域。它完全是按需而分,在一个领域内的工作中可能会用到的各种文体都可以归为一类,各个领域的工作者可以根据其工作需要而学习掌握相应的文体。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前两种分类方法适合于对初学写作者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对各种文体都有所了解,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相应的差别,它们的适用面以及写作方法;而第三种分类方法则适合于培养各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如文秘工作者的公文写作,经济工作者的经济写作,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写作,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写作等等。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高等学校的写作课……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不同学科的学生的需要,教材……至少要分科编写。”(《写作》)正是从这样的实际出发,本教材采用了第三种分类方法。

当然,以上对文体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特别是对于那些“同”大“异”小的相近文体,或具有“两栖性”和“交叉性”的文体,有时很难截然区分。我国当代作家秦牧说:“自然,不管是粗分还是细分都只是大体的一个区别。文学体裁的区分绝不像一块木材和一块铁那么容易截然分别。世界上许许多多事物都存在着‘交叉状态’,动物和植物之间有这种情形,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之间有这种情形,文体也有这种情形。”(《散文创作法》)因此,对写作主体来说,既要把握文体的大致界限,又要相互“借鉴”和融通,这也是应当注意的。

文体的选择和运用

理解文体的概念和知晓文体的类别,其目的是为了对文体的掌握。比如,我们如果懂得议论文体的主要特点是说事论理,所举事例仅是用来阐明道理的一个论据,它不需要、也没必要细致铺叙描写,我们就会不写或少写细节,只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讲清事例就可以了。而如果是写记叙文体,就需要详细地叙说事情的来龙去脉,生动地描绘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外貌。

文体的运用,除了要按照文体的特点和要求来写作之外,还需了解的是:在各种各样的文体中,如何选择使用文体。当然,如果写作主体是接受某种写作任务,已经规定了文体,那么就不存在选择文体的问题。比如,机关人员奉命拟写通知、通报,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撰写学位论文,这时一般不必再去选择文体,而只需按照规定的文体要求去写就可以了。

在许多情况下,写作主体则需主动地选择文体。比如记者在奉命采写新闻的同时,如果他发现尚有许多深厚的背景材料,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素材,并可以从中提炼出有益的主题,他也许会再写出一篇调查报告。如果他有文学创作的才能,他也许会根据一则简短的新闻而演绎出一篇小说。

总的来说,选择文体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写作目的和对象。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成品的制作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应当从写作目的出发来考虑选择文体。

写作目的需要通过发挥文体的功能来实现。文体按功能分为审美性和实用性两大类。如果写作目的是“实用”,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或是为了传递生活与工作中的信息,当然必须用实用文体,具体落实到某个特定的目的,还要考虑选择某种特定的文体。比如,你研制成功了某种新产品,要申请专利,就要写一份专利申请书;要告诉用户使用方法,就要写产品说明书;要在广播电视上做宣传,就要写一则广告;而如果你想把这种新产品的技术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则要写成科技论文。再如,为了请求上级的批复,需选择“请示”;为了向上级反映情况,则可用“报告”。它们之间是不能互相混淆的。如果把请示写成了报告,然后翘首以待,等着上级批复,结果就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因为上级对下面来的报告是不需要回复的。

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是写作对象,即写作成品是写给谁看的。比如给少年儿童写带有讽刺的“反话”的杂文,往往会使小读者们稀里糊涂、真伪莫辨;给专家学者演讲时也不宜用童话口气的讲话稿。关于这一点,本书将在第五章“写作受体”中做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写作具有的条 件。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具备了什么样的素材;二是主观条件,即写作主体具备怎么样的写作才能。

素材是制作写作成品的基础。素材的性质、内容和数量是决定文体选择的重要前提。比如素材的真实与否是它能否选用报告文学文体的条件,报告文学虽然可以使用文学性的创作语言,但因为它使用的是真人真名,因而必须具有真实性。假如是道听途说而来,或经过添油加醋、人工加工的不确切的素材,则不宜选用报告文学文体。又比如,素材的新颖性与否决定它能否选用新闻消息体,因为新闻要“新”,过时的素材是不能当新闻写的,除非是古老的东西刚刚被发现,而这“刚刚”就符合了“新”的要求。

一般来说,具有细节和曲折情节的素材适宜写成小说;只是一件小事却有较深意义的素材适宜写成散文;而只是对某件事情怀有炽热情感却没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素材则适宜写成诗歌。对某个事物的说明,若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可以用说明文体;而如果对此事物有着许多不同说法,又拥有了足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论据,可以用议论文体。

第三,素材的数量和写作成品的篇幅也会影响到文体。如小说,可以根据其篇幅而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假如把学术论文写得很长很长,就可以成为一本论著,从中摘出少量精华,就成为文摘。所以,选择文体时也要看你掌握或拥有多少数量规模的素材。这就是俗话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鲁迅曾说过,宁可将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拉成小说。这句话的原意是写作要语言精练,但也可以从中体会出要根据素材的多少来选用文体的意思。

除了写作的客观条件以外,写作主体自身的条件也影响到文件的选择。因为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起积极作用,有了素材,最终要由写作主体执笔完成,所以写作主体的才能也是选择文体时要考虑到的因素。

写作主体由于其职业、气质、修养、兴趣爱好等的不同,特别是其写作经历的不同,对文体的擅长就各不相同,或者说,对各种文体的适应力不同。有的人形象思维发达,情感丰富,适宜于写小说诗歌;有的人深沉冷静,善用抽象的逻辑思维,适宜于写对小说诗歌的评论。让一个只擅长小说笔法的作家去当秘书,写出来的公文会是锦绣文章,使人眼花缭乱,不得要领;让一个只擅长公文笔法的秘书去写文学作品,一定是甲乙丙丁、有板有眼而枯燥无味。

当然,也有的写作大家对各种文体都能运用自如。比如郭沫若,既能写热情洋溢的诗歌,也能写洋洋洒洒的论著;钱锺书,既有小说《围城》,也有学术著作《管锥编》。对于写作主体来说,应该尽量拓宽自己的文体路子,但也要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拿手本领,这样才能按照自己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其他因素,来正确选择和运用文体。

第二节 结构

结构,是写作载体的又一构成要素。它既是写作成品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写作主体思路在写作成品中的具体体现。围绕结构,通常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是:结构的含义,结构的组成,结构的方式和结构的原则。

结构的含义“结构”原来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就是按照设计要求把建筑材料组接起来,构成一定的建筑形式。借用到写作上来,结构是指写作成品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写作成品组织形式是指组成写作成品外部面貌的基本要素,如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内部构造指写作成品内在关系的构建方式。

任何写作成品总是要借助于一定的结构形式来组织安排材料、体现主题思想的,因此写作成品的主题、材料、结构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把写作成品当作人的生命体来看待的话,那么,主题犹如人之“灵魂”,材料犹如人之“血肉”,而结构则如人之“骨架”,三者缺一不可。写作成品总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果没有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即使内容再丰富,主题再深刻,也是难以得到充分表现的。

进一步地说,结构也不仅仅是形式问题,结构体现着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理解的深度,是写作主体严密思路和种种创造力的综合反映。深入的认识,清晰的思路,独具匠心的创造力,是写作主体安排恰当、严密、完美结构的基础。

结构的组成

从写作成品组织形式来看,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段落和层次(1)段落 又称自然段。段落是指写作主体在表达思想内容时,由于转折、间歇、强调、过渡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上的分隔和停顿,以空格、换行为其物化标志。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段落的安排,一般以符合写作成品思想内容的表达为准则。同时,写作成品的体制样式也影响段落的划分。从写作经验来看,记叙文体的段落不宜过长,而议论文体的段落则不宜过短。实用性文体以实用为上,不求文采,要求把内容表达清晰明了和完整全面,所以段落要规范严谨,程序井然。而审美性文体则不同,一些文学大家充分运用段落的手段来建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2)层次 又称意义段,大段。是指写作成品中内容相对完整、独立的意义部分,是写作成品思想内容和主题立意的表现次序。一篇文章,往往需要分几个部分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才能表达清楚,而每一个部分,就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可以是一个自然段落,也可以由若干个自然段构成。层次的划分应着眼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体现写作主体思路展开的具体步骤。写作成品的内容越丰富,写作主体的思维过程越复杂,越需要用心地安排好层次。只有理清思路、分清主次,层次安排才会清晰而恰当。

2.过渡和照应(1)过渡 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承转,它在写作成品的各个层次和段落之间起着连接的作用。就像人们要系皮带把上衣和裤子连接起来一样,要是连得不好,就会感觉这个人的穿着有问题,很别扭。

文章中的思想内容转换、表达方式转换和结构形式转换部分通常需要过渡。常用的过渡方法主要有:

①段落过渡 凡两层或两段文章的意思相隔较远,或表达方式、结构形式变换幅度较大时,可用段落来进行过渡。这种起到承前启后或具提示作用的段落,叫做过渡段。

②句子过渡 用一个句子将上下文沟通起来,这种句子通常称为过渡句。过渡句既可安排在前一段末尾,也可放在后面一段的段首。

③词语过渡 在一些转折不大或不必特别强调、显示的地方,也可以借助于关联词语或表示次序、方位的词语来完成过渡。这种过渡方法较为简捷、方便,常见的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那么、然而、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等。(2)照应 是指写作成品前后内容上的照顾和呼应。如果说过渡是达到相邻两个层次的勾连,照应则可显现间隔较远的层次的相关。通常在一篇文章里,前面提及的,后边要有着落;后边说到的,前边也该有所交代。常见的照应方法有题文照应、前后照应、首尾照应三种:

①题文照应 行文与标题相照应。这样既是扣题,又可突出主题,加深读者印象。通过写作成品内容与标题的多次呼应和照顾,主题得到深化,也帮助读者理解了标题。

②前后照应 前后内容之间的照应。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和完整。前后照应的方法,有前文设下伏笔,后文加以呼应;前文提出悬念,后面加以揭示,等等。不仅显示了写作成品在内容上的连续性,而且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首尾照应 开头和结尾相照应。运用这种照应方法时,文章的结尾处,往往是开头部分的深化、补充和强调,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写作成品前后贯穿,首尾圆合,结构和谐统一。

3.开头和结尾(1)开头 是指文章的开端,对于写作受体来说,是吸引其迈进文章大厦的彩门;对于写作主体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找到一个好的开头,常常能引发文思泉涌,使写作顺利进行下去。

当然,“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起头难”。高尔基说:“开头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找到它。”我们要使文章开头既不落俗套,又新颖生动,能吸引人,需要精心设计,仔细琢磨。苏东坡作《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时,一直得不到起句,他苦心寻思,一再琢磨,后来终于想出了开头两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是极有气魄的开头。郭沫若的一次演讲,开头是极风趣的,他说,“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演讲:‘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请大家沉默五分钟!’于是当大家沉默到五分钟的时候,我便说‘沉默完毕,我的演讲完了’,大家假如要反驳我,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引起了青年人的兴趣,接下来就自然的转折说到要即兴来说说什么是“年轻人”的三个特点,号召大家“使中国年轻,使自己年轻”,演讲始终是在开头那种轻松亲切的气氛中进行的。

一篇文章怎样开头,取决于文章的内容、文体的性质、读者对象和写作主体独特的构思,内容不同、文体不同、写作受体和写作主体不同,自然开头也不同。开头虽无定式,但也有经验可循。

一般来说,开头的基本要求是:

开头要接触主题和事件。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赞美“首句标其目”,是主张开头就接触主题的,这样“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梁启超),便于读者理解下文。开头也要言简意赅、凝练明快。因为短的空间,易于在视觉上引起读者的注目。同时又要新颖生动、富有吸引力。好的开头要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要“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愿弃去”(李渔:《闲情偶寄》)。

从这些基本要求出发,常见的开头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①开门见山法 或开宗明义,直写人事,揭示内容;或提出问题,讲明要点;或交代因由,说明写作动机和起因。

例如鲁迅的杂文《事实胜于雄辩》,开头便点出:“西哲说:事实胜于雄辩。我当初很以为然,现在才知道在我们中国,是不适用的。”以简练的语言说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倾向,引人注目。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恐怖》,一开头便入题:“我活在这世上,一辈子只恐怖过三次。”语言朴素无华,却有强烈吸引力。

②直接点题法 将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首先提出,使读者第一时间就了解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立场。

例如,茅盾《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篇点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然后文章说明为什么作者要赞美这种普通的树,使文章观点鲜明,基调先定。

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以反问自答的方式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文章主题:“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知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③曲径通幽法 这是一种较为艺术的写法。或渲染、铺陈,或描写、抒情,或由远及近,或引而不发,或先故事、传说,或以歌谣、诗词开端。

例如,朱自清《匆匆》一文的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几个疑问层层递进,在读者的脑子里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开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先从北京城的设置引出文章的“文化”产生的特殊背景。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的开头是:“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以根固而木长,源深而流远作比,说明德厚而国安的道理。以比兴手法开头,使文章充满生气。

总之,开头要从内容、主题、文体出发,贵在脱俗、创新。(2)结尾 是指文章的总收束,是正文的自然伸延,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能收束得拢,涵蕴得下。既不可画蛇添足,又不可草草收篇。

一般来说,结尾的基本要求是:

结尾要收束全篇,完成主题。这样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完整而又明确的认识,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白居易说:“卒章显其志。”结尾要言简意深,令人回味。好的结尾应使读者念念不忘,如同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一样,回味再三。结尾要流转自然,水到渠成。切忌冗长累赘,节外生枝。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①总结明意 结尾成为全文内容表达的总结、结论,概括表明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王蒙的杂文《诬告有益论》结尾:“呜呼,诬告之妙,妙不可言。顺风扯旗,谎言不惭。搔住痒处,投人心坎。以此为业,可以怡年。鬼鬼祟祟,忙忙团团。其中油水,肥田润颜。不甘寂寞,盍兴乎来!”论文再次陈述了作者认为诬告为什么会有益的理由,诙谐精妙,耐人寻味。

②含蓄委婉 结尾饱含弦外之音,不尽之意,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富有哲理。例如艾青的杂文《偶像的话》结尾说:“因此,我认为真正能拯救你们的是你们自己。而我的存在只能说明你们的不幸。说完了这最后的话,那尊雕像忽然像一座大山一样崩坍了。”这样结尾,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③峰回路转 内容的表述看似山穷水尽,结尾处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犹如相声中“扣子”和“包袱”的突然解开,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例如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一个流浪汉为了温饱,连续6次犯法,企图被警察逮捕到监狱里都未得逞,等他听到教堂的赞美诗准备重新做人的时候,却意外的等来了警察的手铐。结尾令人觉得滑稽,但也在滑稽中领悟到社会的颠倒黑白和丑恶。

④戛然而止 文章内容表述完毕,果断地停止。有时也为了需要,故意留下结尾的空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去推测和安排结尾。契诃夫的小说《凡卡》,写受尽老板虐待的小凡卡,实在无法在皮匠店里继续待下去,他只得写信向他唯一的亲人爷爷求救,求爷爷快快将他赎领回去。可是,这封“十万火急”的信,却没有写明地址,只写了“乡下爷爷收”。结尾是小凡卡将这封信高兴地投进了邮筒,期待着爷爷的到来。这样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思索的余地。

⑤首尾呼应 结尾与开头呼应,加深读者对主题的印象。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李星华为了突出对父亲李大钊牺牲时的特殊场景的记忆,就采用了首位呼应的方法来结构文章的。开头是:“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是:“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除此而外,结尾方法还有许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结尾和开头一样,也要从主题、内容、文体出发,通盘考虑,精心设计,避免一般化、雷同化的结尾。以鲁迅的作品来说,无论什么体式的文章,每一篇文章有每一篇的结尾,各不相同,丰富多彩。以小说看,《狂人日记》的结尾是一句震撼人心的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故乡》的结尾是哲理丰富、寓意深刻的名言;《药》的结尾是坟场上凄清的景色;《阿Q正传》的结尾是阿Q被枪毙前说的最后半句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伤逝》的结尾是抒情的;《高老夫子》的结尾是讽刺性的。

好的结尾使全篇增色,坏的结尾会使好文章黯然失色。如同吃花生米,吃到末一粒,如果是一粒发霉的,那嘴里要不舒服好半天。要是吃到一粒好的,可以余香满口,余味无穷。所以,对结尾不可忽视,要认真对待。

开头和结尾是两个特殊的层次段落,在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之所以“特殊”和“重要”,是因为,第一,开头、结尾标志着文章的起始和收束,位置醒目;第二,开头是吸引读者阅读、结尾是加深读者印象的关键所在。

因此,历代文人都很重视开头、结尾的写作。元人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明代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清代沈德潜说:“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至收结处,纡徐而来,防其平衍,须作斗健语(有力的语句)以止之”。(《说诗语》)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写好开头和结尾很有指导意义。

结构的方式

写作成品内在关系的构建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纵式结构(1)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在记人写事的作品中经常可见,也可以表述为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自然顺序安排结构。如2006年优秀通讯《甜蜜中的隐忧——走近农民工》的报道中,记者周卫国深入农民工之中,体验他们一天的生活,按照他们进城打工开始的遭遇、后来慢慢有了劳动业绩、最后过上快乐生活的过程,通过典型细节展现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生活愿景。叙述过程自然清新,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规律。对于营造全社会尊重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善待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非常有益。(2)按照人物思想认识或感情发展的顺序安排结构 如当代学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开篇一文《道士塔》,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方式。先从看见一个简单的道士墓写起,接着联想到这个道士不是一般的道士,他就是开启敦煌宝库的落魄农民王元禄。然后回顾他的生活和重大经历,经过作者的边叙边评,逐渐把读者的感情引导到对敦煌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上,最后讲到了当代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和对这些执着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的赞赏。本文写作中,共时和历时的感情非常丰富复杂,但作者由物及人及事,最后逐步推进、酣畅淋漓的议论抒情,使得材料的连缀逐步深入。再如应用文中的法律文书写作,诉讼状中对婚姻事实材料的安排部分,也常采用这样的结构模式,以清晰地反映出当事人的感情发展变化过程,有利于法庭了解当事人真实的婚姻状况。(3)按照事理的顺序安排结构文章按照信息材料相互间的逻辑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一步步地递进,直至得出结论,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深入和发展。其形式往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观点—具体阐述—得出结论。运用递进式、演绎式等手法的论说文,常常按事理的顺序来安排结构。

2.横式结构(1)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顺序安排结构 通过不同空间位置的转换,从多方面去反映事物本质。或从此到彼,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近到远。记游、状物、绘景,说明事物的构造,描写背景、场面等,都可用这种方法。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把不同的空间方位的特点都捕捉得惟妙惟肖。(2)按照信息材料性质的类别顺序安排结构 为表现一个主题思想,我们常常把能够说明意思,但却性质不同的信息材料,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平行的层次。这种分层法,常常为并列式、归纳式的论说文所采用,每一层次均根据不同类的材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论述中心论点。如新闻中的深度报道和综合性消息的写作。(3)按照人物意识流动的顺序安排结构 以人物的现实意识为中心点,向四处辐射,自由联想,回忆、闪念、梦境、幻觉等,通过意识流动的形式直觉地表现出来,最后又回到现实自我的意识端点,使人物内心世界表现极为丰富。如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

3.纵横交叉式结构(1)按照纵式和横式复杂交叉的顺序安排结构 或在纵式顺序中插入横向的展开;或在横断面的写作中插入纵向的追溯、回顾等。如小说《水浒传》,以纵式结构叙述杨志的经历,却又插入横式结构的“智取生辰纲”一段。“结构的纵横开阖,却把失意、得意、幻灭三部曲的求官之梦表现得错落有致”(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这样的结构模式在论说类文章中也屡见不鲜。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先纵式地提出问题,分析危害性,进而得出要反对自由主义倾向的论述中,横向并列地举出了十一种自由主义的表现形式。(2)按照时间与空间交叉的顺序安排结构 文章单纯表现时间延续或空间展开的叙述,往往容易流于空泛、枯燥,缺乏感染力。把时间延续中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与在特定空间中展开的细枝末节结合起来表现,可使作品的内容更为丰富、充实。如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的优秀通讯《山倒了,人要站起来!》一文,记述了2005年福建省百年一遇的“6·21”洪灾期间,将乐县受灾最重的光明乡渠许村受灾现场。这篇通讯以白描的手法,娓娓讲述了渠许村的受灾情况以及洪水给灾区群众带来的伤害,纵向记述了灾区群众在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下奋勇自救的事迹。有特写,有不同时间地点各种情况的介绍,最后体现了主题:山倒了,人要站起来!材料安排顺序灵活,跳跃性很大,但是却给人宏大和震撼的效果,很有感染力。(福建日报2005年6月26日)

结构的原则

写作成品的结构是由写作成品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写作主体的构思所决定的。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决定了写作成品的结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但是结构虽无固定模式,却也不是毫无法则可循。根据写作经验,安排结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正确反映写作客体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外部联系

写作成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世界上一切事物总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和外部联系的。具体地说,一件事,总有个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总有个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一个问题,总是包含几个不同的方面,有多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途径。因此,我们在安排结构时,就必须正确反映这种规律和联系。

比如,记叙类文章,一般是通过记人、叙事、状物、绘景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写人的作品,不仅要通过人物本身的某些要素,如外貌、行动、语言等来表现人物,而且还应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为背景,揭示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和再现人物的内在性格和真实面貌。而记事的文章,一般应以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来安排结构,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这样才能符合客观事件本身的发展规律。议论类文章也是这样,深刻的见解,详尽的论证,反映在结构上有纵向的递进推究,有横向的条分缕析,但这种纵横铺排,都应是客观事物深层本质和种种联系的体现。

2.服从表现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写作客体的结构不能直接转换成文章的结构,因为写作还受主体、受体和载体的制约。主体和受体的意愿和要求首先体现在主题上。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作为文章表现形式的结构,理应为表现和突出主题服务。因此,怎样划分层次和段落,怎样设置过渡和照应,怎样谋划开头和结尾,都要从表现主题的需要来考虑。例如王蒙写于新时期的小说《布礼》,在结构上就作了不少探索。由于该部小说反映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如果沿用传统的写法,以时间顺序和情节顺序结构故事,就很容易写成流水账。于是他根据作品主题和内容的需要,打破时间顺序和情节顺序,以人物内心活动和意识的流动来构造小说,侧重表现主人公心灵活动的历程。这种按照人的心态意识流动的轨迹对时空进行切割和重新组合的方法,适应了作品内容和主题表达的需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写作主体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适当调动、变动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些环节的顺序,例如倒叙、插叙、意识流等手法的运用,不仅并未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反而有利于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但记叙文如此,议论文也是同样。由因及果、由果溯因,都同样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的。

3.适应写作载体的特点,保证载体的自身完美

结构作为写作载体的构成要素,要与载体的其他要素,如文体、表达方式等相统一、相适应。文体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结构安排也就不同。如前所述,抒情类文体,多数没有故事情节,结构主要服从写作主体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议论类文体,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安排结构;记叙类文体,一般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或人物活动的时空转换次序安排结构的。而某些实用类文体,如公务文书等,其行文款式有固定的、统一的规定,写作中不能随意改动。

结构作为写作载体的构成要素,还要能体现和保证写作载体的自身完美。为了体现和保证写作载体自身的完美,结构应当做到:

集中,完整:即不枝不蔓,不残不缺,布局紧凑,首尾圆合。

严谨,周密:即衔接严密,精细周全,互相配合,前后照应。

自然,和谐:即行止自如,顺理成章,有条不紊,匀称协调。

第三节 表述

表述,即表情达意、状物摹景的物化形式,也是写作载体的构成要素。表述的基本方法,根据目的和方式的不同,主要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五种。对写作主体来说,要全面掌握,综合运用。

叙述

指运用陈述性语言,客观地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作的介绍、交代。一个完整的叙述,常常包含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何果,通称为叙述六要素。叙述是写作的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无论是写人、记事,提出论据,反映情况等,都少不了叙述。

叙述的要求:叙述要头绪清楚,交代明白,详略得当,富于变化。

常见的叙述方法:

1.从叙述的角度看,有人称的不同(1)第一人称的叙述 以“我”或“我们”的身份来叙述人物的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事件、经历告诉给别人,而自己就是其中的见证人、线索人物。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感情真实,亲切自然,所叙事实给人可靠可信之感。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除我所见所闻以外的广阔的现实生活,难以生动、丰富地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感情。(2)第二人称的叙述 以“你”或“你们”的呼唤形式出现。如朱自清的《给亡妇》,巴金的《忆范兄》,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第二人称叙述感情炽热,交流酣畅淋漓,仿佛是与文中主人公直接对话,语言真挚自然,贴切可信。短处是很难表现与“我”、“你”无关联的人和事。(3)第三人称的叙述 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情况告诉读者。这类方法运用的最多,绝大多数的应用文章都以第三人称述之,它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能直接展示各种人和事。虽不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自然、亲切,但可较好地传达各类人物的内心思想情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2.从叙述的内容详略看,有概叙与细叙之分(1)概叙 是对所叙人、事作简要的、概括性的交代叙述,是对全局的整体把握。(2)细叙 是一种再现主要细节,细致而生动的叙述。概叙犹如电影中的远景、全景,细叙则仿佛近景、特写。概叙、细叙交叉结合,详略得当,可使文章内容互相衬托,相映生辉。

3.从叙述的次序看,有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1)顺叙 按照人物的生活过程或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这是最常用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式的优势在于便于表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运用顺叙方法写出的文章,层次、段落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容易使人感到脉络清楚,次序井然。但要注意详略得当,善于抓住事态进程的主要之点进行叙述,避免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2)倒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其中某个最精彩、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如一则消息这样写道:昨日下午1点30分左右,深圳宝安区公明广场旁边的铭源电器店发生一起土制炸弹爆炸事件。然后补充介绍当时的情况:据店老板吴先生介绍,当时有一辆灰色的奔驰汽车和一辆越野吉普车开过他们店子,随后两部汽车在他们店子不远的地方停下来。从当地警方获悉,两个黑色的包裹是土制炸弹,警方怀疑是因为经济纠纷引起报复。(南方都市报2007年8月12日)这种叙述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但要注意“倒叙”与“顺叙”的衔接,过渡要自然,避免出现意思不清、头绪不明的情况。(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线索,插入另一片断的叙述。例如鲁迅的小说《风波》,当写到七斤一家正在土场上吃饭,赵七爷来了,叙述到这里,突然中断,插入了一段介绍赵七爷经历的文字,之后再继续叙述赵七爷与七斤一家对话的情景。插叙的作用在于丰富内容,深化主题。但插叙不宜过长,以免喧宾夺主。(4)分叙 亦称平叙。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以上的事情,通常是先叙述这里的一件事,再叙述那里的一件事,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分两头说,让读者同时了解两件事情的进展情况。例如《红楼梦》第97回,这里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那里是“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分叙的作用在于扩展了作品的内容。特别是对两件差异较大的事件,运用分叙的手法,更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对比感。但在叙述中,要注意处理好分叙与合叙的关系,使作品的头绪始终清楚。

4.从叙述的节奏看,有快速叙述法与蒙太奇叙述法(1)快速叙述 法用简短明快的句子,快节奏地叙述事件的高潮或结局,以产生紧迫感和畅达感;形成简约、精练、跳跃的大跨度衔接和推进。多用短句子,多写动作。使叙述的快节奏与反映生活内容的节奏和谐一致。(2)蒙太奇叙述法 也称“拼贴画”法。运用电影蒙太奇连接方式进行叙述的方法。在叙述一幅生活画面后,不是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发展下去,而是突然中止,切入另外的生活场景,使得每个场面的生活镜头、人物、事物以较快的速度相互“穿插”。时间和空间转换自由灵活,对比强烈,节奏紧凑。犹如电影的蒙太奇镜头交切,既增大了叙述容量,又展示不同角度的方方面面。

描写

即指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对人物、事件、景物的状貌、情态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和刻画,形象地再现出客观事物。

描写的要求:描写要具体生动,形象逼真,特点鲜明,形神兼备。

常见的描写方法:

1.从描写的对象看,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 是指对人物各个方面进行逼真而细腻的描写,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人物描写包括:

①肖像描写 对人物的体貌、姿态、神情、服饰的描绘。肖像描写要抓住特征,不仅写“形”,更要写“神”。

②行动描写 对人物的举止、动作、行为的刻画。行动是人物个性性格表现的物化依据。黑格尔曾指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美学》)

③心理描写 展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常常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自想、后悔、自责、猜想、幻觉、梦境、想象、意识流等手法来体现。

④语言描写 通过人物对话、独白及对声调、表情、节奏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2)环境描写 是指对人物发生直接关系的外在条件的描写。它包括:

①社会环境描写 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总和的描写,也指对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生活状况等的描绘。

②自然环境描写 对具体地点的时令、气候、风光及景物的描绘。或表明时间、地点,或反映人物心情,或寄托人物意向。“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

③场面描写 对人物活动中心的生活场面或事件发生、展开的特定地点的描写。场面描写常常表现为动态性的、进行式的。要求写出全场的气氛、状况。或用鸟瞰式、全景式的概括描写;或用特写式的具体描写。两者的结合运用,使得场面表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2.从描写的详略看,有细描和白描(1)细描 用工整细腻的笔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也称“工笔描”。常结合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现。这种描写讲究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多用于文学作品。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2)白描 是与细描相对而言的,指不设喻,少修饰,抓住特征,寥寥几笔勾勒出形象来的描写方法。讲究简练明快,以一当十,用朴实无华的笔调,描绘出轮廓,留给读者想象、补充、发挥的余地。

3.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直写人事,使得形象具体鲜明,给读者亲眼目睹之感。(2)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来达到表现特定对象的目的。侧面描写“以虚托实”,使文章表述丰富、灵活,避免平板单调,“使我们从效果上去感觉它”(莱辛:《拉奥孔》),起到费力小而收效好的作用。

抒情

即指运用情感色彩的语词来表现和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情感、情绪,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文章不是无情物”,虽然各类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写作主体的感情因素,但是各类作品对抒情的要求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抒情在审美性文体中运用较多,而在实用性文体中则较少运用。

抒情的要求:抒情要真挚自然,爱憎分明,情趣健康,情调一致。

常见的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

直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人物感情奔放,需要表达强烈感受时,常用直接抒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包括:(1)呼告 对不出现在眼前的人物、事物直接呼唤其名字,畅抒胸臆。言辞激烈热情,痛快淋漓。(2)独白 让人物进行内心的独白,通过声音外化表达感情倾向。(3)诉情 用直接向诉情对象倾诉的方式吐露衷情。如直面交流、书信诉情等。

直接抒情因感情强烈而直抒胸臆,不加掩饰,显得真切朴实。应注意在“蓄势”、“铺垫”的基础上,顺情而发。切忌无情呻吟、矫揉造作。

2.间接抒情

结合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述手法,间接地抒发、流露自己的内心情感。间接抒情包括:(1)寓情于事 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来进行叙述,因事动情,将情寓于叙事之中,使所叙之事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或叙中带情,或情叙相间,以叙为主,事明情显。(2)融情于景 把感情融合在景物描写中,通过象征、比兴、渲染、映衬等修辞手法,移情入景,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使情景交融于一体。抓住景物特征,情随景发。(3)寄情于理 以抒情性的语言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展开议论。理因情发,以情言理,理中见情,以情感人。注重言简、情浓而意深。

间接抒情中的叙事、写景、说理,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除此以外,还常常通过比喻、夸张、象征、排比、双关、反复等修辞手法来抒情。

议论

即指运用论理性语词对客观事物直接进行评价、论说,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见解,明确地表明作者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议论的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议论有两种类型:

1.结合叙述、描写、抒情的议论

又称文学性议论。或夹叙夹议,在描述客观事物的同时结合议论;或寓理于情,在浓郁的抒情中融入议论;或借故生议,超越所描绘的事物本身,作联想发挥性议论。具体有:(1)自议 可以是作者自议,在描述完事实后作者对人、事总的评价赞美或感慨性的议论。也可以是作品中人物自议,在特定情景下自己议论自己的事,通过内心独白,自言自语,自责、悔悟等方式表现出来,表明人物的观点、见解,以充分展示人物的个性性格。(2)他议 作品中人物议论别人的事,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交代事情缘由的作用,使叙述不呆板,有变化。(3)结合修辞方法的议论 常常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想象、引用、借代等手法,展开议论。

2.围绕论题进行分析论证

一个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议论三要素”。提出充分的论据,按照事物内在联系进行分析论证,这是议论的基本要求。(1)论点 论点是作者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选材的依据,论证的出发点和归宿,起统帅全文的作用。论点是论证中要确立其真实性的一个真实判断,它的提出须十分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2)论据 论据指证明作者观点的事实和理论的依据。它与论点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必然的逻辑联系。

一般说来,除了那些考据式的专门论文,需要旁征博引、大量引证外,通常的议论文,应把重点放在典型的事实论据的引用上。事理的引用,应做到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论证 论证是作者用一定的方法,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逻辑过程,即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以已知的真实判断(论据),去证明另一个判断(论点)的真实性。论证要严谨、周密。论证过程中,概念与判断要保持自身的一致性,不允许中途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否则,提法不一,含混不清,会造成自相矛盾或不得要领。

论证分立论和驳论两种。

所谓立论,就是直接用充足的论据,正面确立和证明自己论点的论证。常见的立论方法有:(1)分析法与综合法 分析法就是把论证对象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然后分别加以研究、论证,以达到认识其本质的一种方法。综合法就是把论证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论证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方法。(2)归纳法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若干个别事实中推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它是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在论证中的具体运用。归纳法又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推演出这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不完全归纳法,又称“例证法”。这种归纳论证在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时,只列举其中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几项事实,不需要列举全部事实。不完全归纳法,其结论虽不是考察了全部对象后作出的,但是由于论据的典型性,仍不失为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方法,在议论中运用极为广泛。例如毛泽东在论证“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著名论点时,就列举了被打倒的希特勒、沙皇、中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等几个典型例子。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即以已知的一般性原理为前提,去分析具体事物,得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它是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在论证中的体现。例如,已知“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中遍布了珊瑚、苔藓、海藻等化石”,由此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是海洋地区。(3)对比法和类比法 对比法是通过对两种对立事物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以阐明道理的一种方法。类比法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由此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方法。这是形式逻辑中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具体运用。在议论中,类比法常常表现为“喻证法”,即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来比喻人们不很熟悉的,用形象的比喻抽象的,其作用在于化隐为显,增强说服力。例如,以洗脸照镜子喻证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来喻证要经常动笔练习,写作能力才会提高等。

所谓驳论,是与立论相对而言的,是通过驳斥对方的错误,从而确立作者自己观点的论证。常见的反驳方法有:(1)反驳论点 就是针对论敌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的荒谬和虚假。例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开头一句话就直接驳斥了“逐客”的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然后从正面论述“客”的功绩,从反面论证“逐客”的危害。这是一种极有力的反驳方法。(2)反驳论据 就是针对虚假的论据来进行批驳,指出这些论据是错误的。因为论敌的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批倒了论据,论点就站不住脚了。例如在一次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中,双方就《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议题展开论述时,反方台湾大学代表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举出了这样的例子:“1945年以来,每天有12场战争在进行。”正方南京大学马上反驳道:“对方所说的这个例证,这个数字引用是不正确的。事实上,60年代总共爆发了30次战争,而80年代总共爆发不到10次,这不正说明一种缓和的趋势吗?对方认为世界每天有12场战争,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从何而来,对方是不是把战争的外延无限扩大了?是不是连夫妻打架、儿童打架也影响了人类和平共处呢?”就对方提供的例证加以驳斥,这是一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好方法。(3)反驳论证 就是指出论敌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进而指出其论点错误。论证的逻辑错误,或者是“推不出”,即从所举之论据推不出论点来;或者是偷换概念,即从字面上的相同将一个概念转向另一个概念;或者是循环论证,以两个互相依存的不确定的概念互为证明。这些论证方法的错误一经点出,论点也就不能成立了。例如正方悉尼大学队与反方复旦大学队在国际大专辩论赛中关于《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一场辩论中,悉尼大学队强调艾滋病毒是在医院里发现的,因而只能是医学问题时,复旦大学队提出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进行反驳:“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如果在医院里发现的东西都是医学问题的话,那要是有人在医院里捡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也成了医学问题了?”从表面上看,“拣钥匙”与“艾滋病”也是毫无关系的,但这里借用了对方的推理逻辑,得出了不可能的结论,从而有力反驳了对方的论证逻辑,当然对方的结论也就站不住脚了。

说明

即指运用简明准确的词语,对事物的各种属性(诸如形状、特征、性质、功能、成因、意义等)所作的解说、阐释和介绍。说明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表述方法,其目的是使读者对事物的本质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它不仅是说明文最主要的表述手段,也是其他各类文体中必不可少的。

说明的要求:抓住特征,解说明白,客观冷静,简洁明了。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概括说明

也称简要说明,是对事物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作用意义等作简明扼要的、总括式的说明,给读者勾勒出事物的总体轮廓。如“摘要”、“内容提要”、“概要说明”等,有的可以单独成篇,如广告中的“产品说明”,科技情报中的“新技术介绍”,旅游资料中的“导游说明”等。

2.定义说明

也称科学界说,是用最精确的语言把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给事物的本质属性作出规定性说明。这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往往要求说明事物的外延(事物的范围与界限)及内涵(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论说类文章中,在工具书中,我们可以较多地见到定义说明。定义说明要求用陈述句,不能用比喻、否定形式,也不能“同义反复”、“同语反复”。

3.诠释说明

就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具体深入的解释和阐述,是对定义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展开说明,其内容要比定义详细、丰富得多。许多文章中的概念、判断、材料、词语等,为避免产生歧义,常常需要进一步加以解释说明。因而,诠释说明可以看做是定义说明的具体化,其语言表述不一定像定义说明那样概括、凝炼和周密,可以采用多种手法,灵活生动地展开。

4.分类说明

也就是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排列次序,对事物的范围、性质、状况等进行分类介绍和说明。分类说明要注意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统一性。需要分类说明的事物,一般说来总是具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构成体系,应分清主次、种属关系,遵循先主后次、先种后属、先详后略、先大后小的顺序分类说明。

5.列举说明

运用列举事例和引证资料的方法进行的说明。列举说明常常是对诠释说明或分类说明的一种补充。例如茅以升在《中国的石拱桥》中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二例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加以说明,给人以实感。列举说明十分注重所举事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及其与被说明内容的相关性,不能信手拈来,随意举例。

6.比较说明

以一般人较熟悉的事物与要说明的陌生事物相比较进行说明的方法。如吕叔湘《人类的语言》一文中将鹦鹉、猩猩和人类的语言相比较,说明鹦鹉能学人说话,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而人类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所以,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比较说明是一种辅助性说明手段,只起帮助我们想象事物本质、状貌的作用,还不是准确的科学说明。一篇文章中,比较说明不宜过多运用。

7.图表说明

就是运用插图、表格、照片等非文字表达方式所进行的说明。这是一种辅助性说明手段。插图直观形象,表格便于比较,使人一目了然。在文字说明的同时配以图表说明,既增强了说明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又使篇幅精干,活泼多变。

第四节 语言

语言作为写作载体的构成要素,对写作成品的制作完成起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深刻的思想、完美的结构,还是生动的表达方式,都需要借助于语言去表现。语言是写作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作家老舍就这样说过:“我们既然搞写作,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一个画家而不会用颜色,一个木匠而不会用刨子,都是不可想象的。”(《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因此,作为写作主体,要完成写作活动,写出好的写作成品,必须努力学习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般来说,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生动、简洁、规范。

准确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和手段,首要的一点是用词准确。词是语言中具有一定意义、有语音和书写形式、能独立运用的一级语言单位。形象地说,词是建造写作成品“大厦”的“砖石”,是构成文章“生命体”的“细胞”。用词准确,就是要认真精选出最恰当的词,确切无误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词汇丰富多彩,词义微妙多变,同义词、近义词多,动词十分活跃。因此要正确用词,就必须反复推敲、细致辨析词与词之间的差别,特别要在语言实践中体味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差别,这样才能找出最符合自己表达意愿的词,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

1.词有感情色彩

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同义词,虽然意义相近,但感情色彩却不同,也就是有褒义、贬义之分,或是表示喜爱、赞许,或是带有憎恶、贬斥。比如,团结与勾结、依靠与依赖、保护与庇护、顽强与顽固、果断与武断、喜爱与溺爱,就因各自的感情色彩不同,在使用中有很大区别。再比如,表达“死”,可以用“逝世、牺牲、献身、与世长辞、百年之后”等表达对死者的崇敬心情,也可以用“伸了腿、归西天、翘辫子、撒了手、一命呜呼”等,表达对死者的轻蔑憎恶之感。当然,在汉语中也有不含褒贬意味的中性词。比如,表示“不紧张”的意思,有“松弛、松懈、懒散”,其中“松弛”是中性词,不含褒贬意味,而“松懈”和“懒散”就是贬义词。

因此,用词时要善于区别这些不同。如果能正确区分这种差别,恰当地、准确地运用词语,就有助于借用词语鲜明地传达出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贺拉斯说:“忧愁的面容是用悲哀的词句配合,盛怒要配威吓的词句,戏谑配嬉笔,庄重的词句配严肃的表情。”(《诗艺》)这也是强调词的感情色彩要与写作主体的本意相统一。我国古文名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一个“克”字,使作者好郑伯而恶公叔段的感情一览无遗,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如果不注意辨析,褒贬不分,也会在语言的运用上出毛病,影响表达效果。比较常见的错误,主要有这样两种:

一是贬词褒用。例如:“(誉满京华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云”。“趋之若鹜”,比喻人们像鸭子似的成群地追逐不正当的事物,是个贬义词。这里用来形容人们争先恐后观看,显然不合适,应改为“先睹为快”。

二是褒词贬用。例如:“时下,大部分经商者是遵纪守法的。但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之徒也并非凤毛麟角。”“凤毛麟角”是个褒义词,常常比喻少数非常难得的杰出人才,用于说明“投机取巧之徒并不少见”显然不对,应改为“绝无仅有”。

2.词有语体风格

前面讲到,写作成品有不同的体制样式。文体不同,在语言的运用上也不同。例如:按文体的使用领域来分类的科技文体、公文文体、经济文体等,这些文体都各有自己常用的词语。久而久之,这些词语便带有该文体的文体色彩,形成一定的语体风格,一般是不能乱用的。例如在科技文体中,对科学定义的表达不能用文学文体中常用的比喻性词语,而在文学写作中,一般场合也不宜用科技专业术语。有这样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小刘忍着下肢的疼痛,四处奔走。”“下肢”是医学术语,带有科技语体风格,用在文学文体中,就显得很别扭,若改为“小腿”就顺当了。

用于口头表达的口语体和用于书面表达的书面体,在词语上也是有差别的。例如:溜达和散步,好久和许久,本钱和资金,赚钞票和盈利,蚀了老本和亏损,等等。在文学写作中反映人物对话时,常用口语体的语言,而在公文写作中,为使行文庄重严肃,一般使用规范的书面体语言。

此外,还有一些词语带有庄重色彩,适宜用在庄重的场合。比如下榻、诞辰、光临等。

3.词有语意轻重

词所表示的意义有轻重程度的不同,有的轻,有的重,语意重的要重用,语意轻的要轻用。例如:损坏和毁坏,爱好和嗜好,阻止和制止,请求和恳求,优良和优异,赞扬和颂扬,等等。

常见的错误主要有这样两种:

一是轻词重用:如“公园里不许攀折花木”。公园里的花木是“不准”攀折的,用“不许”显然是用词轻了。

二是重词轻用:如“自从采取行政方法制裁了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员之后,厂内劳动纪律迅速得到加强”。其中“制裁”用词重了,应改为“处分”。

4.词有适应对象

这里是就词的搭配来说的。在汉语中,常常要把词和词搭配起来构成短语、句子。但是有些词能够互相搭配,也就是说能够互相适应,而有些词则不能互相搭配,也就是说不能互相适应。例如,只能说改正错误、改进工作,而不能说改进错误、改正工作。

词和词怎样搭配才合适,首先是由词义决定的。词的意义决定了它和某些词的某种搭配是否合乎实际,合乎逻辑。说牛吃草可以,合乎实际,也合乎逻辑;说草吃牛,就既不合实际,也不合逻辑。因为草不可能发出吃这个动作。说亲自调查、亲自登门、亲自挑选,可以;说亲自呼吸,这就不行。因为呼吸是不能让他人替代的。

词和词能否搭配还取决于社会的语言习惯,某个词和某个词的搭配,在人们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形成习惯。有时从意义上不一定能说通,但也必须这样说,因为这合乎习惯。如:“打扫卫生”。又如,糖精要比蜂蜜甜得多。但只能说“生活比蜜甜”,而不能说“生活比糖精还甜”,这也是习惯使然。

生动

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还应力求做到具体形象,新鲜活泼,优美生动。老舍说:“我们总是一提到作品,就会想到它的美丽的语言。我们几乎没法子赞美杜甫与莎士比亚而不引用他们的原文为证。”还说:“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的好呢?”(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所以,好的作品所使用的语言一定也都是生动感人的。

要使语言生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丰富的词汇

词汇丰富,才有选择余地,不仅可以从中选出最好的语言,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汉语同义词多、动词活跃的特点,变换使用,避免重复。例如,表示比赛中获得第一,就可以变换使用许多词,如“荣获冠军”、“摘取桂冠”、“一举夺魁”、“独占鳌头”等都是这个意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意”、“心”是三组近义词,变换使用,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气势。《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是“定三分、战群儒、破曹操、斗周瑜、据荆襄、取成都”,动词近义,但不重复,精当、生动而准确。

2.要选用具有形象性的词

汉字是意、音、形的结合体,为使语言生动起来,“除掉意义之外,应该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同意的语言字面有明暗、硬软、响亮与沉抑的区别。要在适当的地方用有适当感触的字。”(郭沫若:《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进一步地说,形象化的词语,就是能够把所要表达的事物、情景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词语,这种词语能使人看到、听到和感知到所描述的一切,如触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举个例子,比如放学后,同学们隔着铁门看外面快餐店炒菜,我们用描述的方法,形象再现一下这个场景:“快餐店,掌勺的正忙个不停。锅烧得通红,油煎得滚热,活鲜鲜的小白菜,往油锅一倒,爆得脆响。铁瓢挥动,铁锅抖起,两分钟,捞起来,油灵灵、香喷喷的,同学们隔着铁栅子门,口水诱得直往肚子里咽。”这里不仅有情节,而且有画面,色、香、味、感一应俱全,非常形象生动。再比如要写一个人躺在地上的样子,而且要符合当时的身份和情景,我们可以用很多词:趴、伏、滚、撂、睡、仰、贴……每个词所表现的状态和作者的情感倾向都十分不同。所以,不论在写审美文章还是应用文章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对实意词的选择,来恰当地传达自己的真实意图。

3.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双关、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立体感。特别在文学写作中,比喻是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好的比喻句不胜枚举。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浔阳江头扣人心弦的琵琶乐声,就运用了一连串各种各样的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比喻将乐声这一难以描绘的东西,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因而使人们能切实感受到乐声的美妙。

此外,多种语言成分的合理运用,如成语、谚语、人民群众的口头语等,可以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和新鲜感,使语言表达生动而富于情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丰富,群众中的流行语汇也更替加快、不断丰富。作为写作主体,应当在写作中注意收集和使用新鲜的词。新鲜的词,新颖、有生气,不仅能使写作成品充满时代气息,也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活泼。如:给力、很潮、伊妹儿、小众、冲浪、埋单、搞掂、小资、新新人类等,这些词汇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产生,也从口头使用后逐渐成为书面语言。

语言的生动,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要求,也是其他文章所应该具有的。如中国移动通信的广告《茶杯篇》:“敬上一杯茶,还望多体谅。再注一杯茶,再添新感情,迈向新前程。中国移动通信历经八年风雨,从幼小的弱苗成长为今天的参天大树,一路走来,全凭您的无尽关爱。中间,有过无数的真挚理解,也有因种种原因引起的误会。但无论怎样,走到一起总归是机缘,请让我们典藏和珍爱。新世纪初,我们将不断完善通信网络,增设服务项目,为您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再注一杯新茶,传递无尽情谊,祈愿我们的天空更宽广,前程更远大。茶杯空了,心却暖了。饮尽一杯热茶,一切都会变得释怀,俨然多年老友,彼此关怀,彼此理解您。”(《现代中国广告》2001年第2期)将无形的传播交流,用有形的茶来寄托,非常亲切生动。还比如在论说文中,也需要增强文字表述的生动性,使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更加形象化,更具有说服力。如鲁迅在《论“第三种”人》中,把那些要做“超阶级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的人,比喻成“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巧妙的譬喻,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而又尖锐深刻。

简练

简练就是简洁、精练,也就是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言简意赅。莎士比亚说:“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则是肤浅的藻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文如烟海,更要求我们能以较少的文字传达最新、最重要而又最丰富的信息。

要做到语言简练,应当注意:

1.惜墨如金,文字凝炼而意义深广

俄国作家契诃夫以简练、犀利的语言风格,赢得了世人称赞。他曾经说过,如果要在作品中表现一个女佣人的穷,不必费很多笔墨叙述她如何穷,也不必大写她那可怜的,愁眉苦脸的外貌,“只要带过一笔,说她穿着褪了色的外套就行了”(《契诃夫论文学》)。因为当时俄国社会很讲究穿着,一个人穿的衣服很旧,就足以说明她生活的穷困了。契诃夫的写作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他的短篇小说名副其实地姓“短”,《小公务员之死》和《变色龙》都是传之不朽的名篇,前者只1596个字,后者才2053个字。

2.删繁就简,简短明快而干净利索

鲁迅认为,写作应“力避唠叨,只要觉得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也没有”,应“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作家老舍也说:“不恰当的形容倒不如干脆不形容,泛泛的人云亦云的形容,只是使读者生厌。”(《谈文字简练》)要善于将累赘、啰嗦、不必要的重复、解释、修饰等多余部分,毫不心痛地删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批评《汉书·张苍传》中“年老口中无齿”一句,认为其中“年”和“口中”三字可以去掉,即“老无齿”就够了。六个字中,有一半是多余的。可见删去那些不起作用的字、句、段是很必要的。平时我们也常常见到这样的句子:“他从小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他们嘴里异口同声地喊。”其中“从小”、“嘴里”显然应当删去。

当然,文字的简练,并不等于语言的贫乏、干瘪,应是简而不陋,精而不缺。语言的简练与词汇的丰富、作品的文采是不矛盾的,有时为了状物传神的需要也当采用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简练,既要言简意赅,朴素自然,又要文约而事丰,繁而不芜。

规范

这里只从造句的角度,提醒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1.构成要合乎语法规则

构成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比较复杂的句子里,还有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有的句子成分省略,甚至主语也可以省去,如无主句、独词句等。但在一般情况下,句子的成分,特别是主干部分是不能随便省掉的。如果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成分,就会使句子残缺不全,影响交流,使人费解。

例如在一篇报告文学中有这样的句子:“当其他乘客都下了飞机后,我才看到沈默陪着一个头发胡子很长的人最后走下来,手上提了一盏植物油灯。”“手上提了一盏植物油灯”的是谁?是沈默吗?不是。根据下文,是“那个头发胡子很长的人”——叶挺将军。这句应该添上主语,比如“这个人”,全句说成“……最后走下来,这个人手上提了盏植物油灯。”这样就不至于引起误解了。

同时,在句子里,词与词的相互搭配是有一定条件的。一个句子尽管在成分上不残缺,但是,如果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当,这个句子仍然是不通的。

例如:“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其中动词“培养”与宾语“师资水平”搭配不当。可以删去“培养和”三个字,也可以改为“培养师资和提高教师水平……”

又如:“他的学习态度一向认真努力,可以说是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主语“学习态度”与谓语“努力”不搭配,“努力”可改为“踏实”。

此外,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要安排得当。词语在句子里有一定的次序。这是汉语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个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词序安排不当,就会使意思表达不清,引起意义上的混乱。

例如:“爱荷华州州长罗伯·雷从100多英里以外的首府狄·莫因和夫人开车赶来参加宴会。”让“夫人”紧接在“首府狄·莫因”之后,粗心点的读者很容易把“狄·莫因”误作人名,把“和夫人”移到“罗伯·雷”后边,让它们共同作主语,意思就清楚得多了。

又如:“比赛采用马拉松竞赛方法,取男、女各前三十名”。副词“各”在这种句子里一般是用在动词前,把动词“取”移到“各”后面,句子就顺畅了。

2.表达要合乎逻辑事理

造句,不仅要合乎语法规则,还要合乎事理。有时句子不通顺,并不是语法结构的毛病,而是逻辑事理上讲不通。

例如:“今年,我们县的粮食和小麦都获得了大丰收。”错在“粮食”和“小麦”两个大小概念相互交叉。

又如:“万里无云的晴空中飘浮着朵朵彩云。”“万里无云”与“朵朵彩云”自相矛盾。

又如:“掌握丰富的词汇对于写好文章是很重要的,我由于掌握的词汇太少,所以,我根本没法写文章。”前提说的是掌握丰富的词汇对“写好文章的”“重要”,后面却得出了“根本没法写文章”的结论。根据前提,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掌握词汇的多少,和文章写得好不好有关,但不是能写不能写的问题。这是推理不合逻辑。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文体有哪些基本原则?

二、常见的结构方式有哪些?安排结构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议论的“三要素”是什么?立论的方法有哪些?

四、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使用不当的词语,并予以改正:

1.当车子开到北苑时,候车的乘客都上来了,司机又发现前头匆忙跑来一位女同志。她气呼呼地跑上车来,走到司机跟前说:“谢谢师傅!你如果不等我,我还得等半小时。”

2.全镇七所小学,一所中学,冬季都开展滑雪课。

3.我也没有来得及按照总理的指示加工这个戏。这件事几十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周总理的委托,没有完成任务。

4.我们要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5.刘备未尝不有乃祖先刘邦那种流氓英雄气质。

第五章 写作受体

写作受体,即指写作成品的接受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者。在写作活动中,读者影响着写作成品的制作,也体现着写作成品的社会价值。本章主要研究写作受体的层次分类以及普遍的心理需求。简言之,本章的中心问题是“为谁写”。

第一节 写作受体的影响

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是通过读者对写作主体的定向、制约和反馈,间接参与写作过程,通过读者对写作成品的阅读、共鸣和实践,具体实现写作成品的社会功能来体现的。

读者与写作过程

在写作活动中,作者作为写作主体,无疑是写作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对写作成品的制作起重要作用。但是深入分析一下,读者作为间接参与者,自始至终也在影响、制约着作者的写作活动,对写作成品制作所起的间接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也可以形象地把读者称之为“隐形作者”。

具体地说,读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写作的准备阶段,读者通过群体意识对写作主体进行定向;在写作的构思、行文阶段,读者通过阅读期待对写作主体进行制约;在写作的传播阶段,读者通过信息反馈对写作成品进行调整。

1.读者定向

在本书第二章中我们曾讲到,写作主体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以及对写作的影响。这虽然是针对写作主体讲的,但是如果探讨一下写作主体自身素质的形成,就会发现读者群体意识的影响。读者群体的思想感情、性格心理、艺术情趣、欣赏习惯已经为写作主体的各种准备大致定了方向。这是因为写作主体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写作主体是在众多作品的影响下开始写作活动的,换句话说,写作主体既是一部作品独特的作者,又是其他众多作品的接受者。读者之中带有普遍性的心理、要求和意愿,带有倾向性的思想和情感,一旦凝聚成读者的群体意识,就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规范力量。例如,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达到了7.9Mw。灾情第一时间传出,群众反映强烈,一方面全国开展了紧急救援,一方面群众急需要了解关于地震的有关知识,一时间书店里各种关于地质知识的书籍成了热销书,关于地震和各类灾情紧急救援的书籍资料也成为读者关注的热点。

2.读者制约

写作活动开始以后,作者继续受到读者的制约。例如,在构思阶段,作者如何选题,运用哪些材料,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期待。作者总是希望能抓住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予以回答;总是希望向读者提供充足、新颖的材料使读者信服;总是希望以严谨精致的结构吸引读者,使读者欲罢不能。在行文阶段,作者要使自己的成品为读者所接受,总是要从不同的受体的需要出发,选择不同的行文表达方法。读者是希望明辨一个道理还是为了了解一件事情的始末,决定作者是使用议论的方法还是叙述的方法;读者是期待审美还是期待实用,决定作者行文风格是优美还是平实。即使写同一内容的公文,因为受体是上级、平级或下级的不同,作者也必须考虑行文用语上的不同,或诚恳朴实,或谦虚平和,或严肃决断。

3.读者反馈

写作成品一经进入传播阶段,读者对写作成品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继续对写作活动发生影响。反馈,原是电子线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意即“回输”。这里借用反馈,就是指写作成品在它的读者中间引起的反应和效果,又会作为一种信息反作用于作者。这样,一方面促使作者对写作成品进行再修改,一方面作为新的信息会促使作者开始新的写作活动。

以一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为例。作者在初步完成了论文之后,还要根据读者的理解与评价,进行多次修改和调整。首先是论文指导教师,作为第一读者对论文的指导。作者要认真考虑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是通过答辩,答辩老师作为读者,对论文进行审阅并提出质疑。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为一种反馈,促使作者对论文做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最后是论文一旦在报刊上发表,读者对论文的反应,会从不同方面给作者以启发,使作者的思想更加完善。

就读者的反馈而言,可以分为正反馈(即读者对写作成品思维结果的接受)和负反馈(即读者对写作成品思维结果的拒绝)。读者的正反馈,会鼓励作者沿着相同的方向深化认识和优化表达;读者的负反馈,会促使作者修正认识和调整表达。

读者与写作成品

写作主体在写作中,总是对写作成品赋予一定的潜在功能,如应用文体的实用、交际功能,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而这些功能也要靠读者来实现。写作成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思考、吸收并产生思想共鸣以后才能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反之,没有读者的写作成品不是成功的作品。

1.读者阅读

读者接受写作成品,首先是阅读,读者不看,便没有写作成品社会功能的实现。以文学写作来说,一部作品,不管作者自以为写得多么好,但是如果没有人欣赏它,那也是没有意义的。鲁迅曾经讲过,他家乡有一个叫“群玉班”的戏班,戏演得不好,没有人要看。群众还编了一支歌来加以嘲讽:“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庙门,两边墙壁都爬塌(平声),连忙扯得牢,只剩一副馄饨担。”鲁迅指出:“看客的取舍,是没法强制的,他若不要看,连拖也无益。”(《鲁迅全集》第5卷)所以,首先是大家喜欢看,阅读它的人越多,它的影响也越大。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有人看重文法,有人看重故事,有人在乎风格,有人琢磨技巧。但无论什么样的阅读,只要是在读者的心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会表现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从而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我们许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保存下来,而且对中国人的传统的性格和心理产生长久的、巨大的作用,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欣赏和喜爱,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2.读者共鸣

读者接受写作成品,也反映在因阅读作品而产生的共鸣现象。作者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思想,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由此实现写作成品的社会价值。在应用写作中,读者因阅读写作成品而激起感情冲击和心灵震荡的事例也十分常见。如2000年上半年,全国多家媒体联合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大讨论,在千万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家长、孩子来电来信来访,诉说心声,畅谈感想,一时间“减负”成为热门话题。这场大讨论发生如此大的社会效应,正在于读者的共鸣。所以,一部文学作品或一篇文章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其关键就在于内容是否能赢得多数人的理解和兴趣。在文学写作中,这样的情况更多。如李白的《静夜思》,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就在于诗人以浅近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一种月夜思乡的特定情景,触动了无数在外游子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3.读者实践

从应用文体的实用功能来看,不仅依赖读者阅读,而且需要读者在阅读后的社会实践。否则,应用文体的社会功能也难以实现。例如,一家印刷厂,它向外单位寄发的承接业务的广告上,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印刷质量低下,于是客户便这样对待:“本来,我们对该厂印刷资料的质量并不抱特别怀疑态度,但仔细看这份订单,心里着实不踏实,这订货的事只得暂不考虑了。”2002年杭州新闻曾经报道过一个合同纠纷事件。李先生从银行贷款10万元,银行的借贷合同上写明“借期一年,从合同签订之日24时算起”,“还款方式是本息一起汇入银行指定的账号”。签订日期是2002年5月28日。李先生想只要在2003年5月28日24时前,将本息汇入银行的账号就应该算自己履行合同了,所以,李先生在2003年5月26日,提前了2天就将贷款的本息一起汇入银行的账号。可是在还款半个月后,李先生接到银行的催款通知单。说他还有100多元的还款滞纳金没交。李先生找到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说,银行内部的结算中“一年”是按照360天计算的,所以李先生本应该还款的日期是2003年5月23日24时前,而李先生是26日还款的,所以还应交纳3天的滞纳金,共计100多元。李先生非常气愤,于是将银行告上法庭。这里就是因为银行内部规定和日出生活中人们理解的“一年”这个时间概念有差别,所以造成了这次纠纷。因为不明确的时间概念,而造成了实际操作中的矛盾,这些都是写作时应该特别注意避免的。

第二节 写作受体的分类

既然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写作受体作一番深入分析。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把“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列为“党八股”的罪状之一。他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的、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对写作客体进行层次和分类的研究,正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从不同角度划分,写作受体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

按阅读水平划分

按写作受体的阅读水平来分,可分成专业性读者、中间性读者、普及性读者。

1.专业性读者

这一层次的读者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因而,他们主要是专业性文章的读者。他们要求专业性文章观点新颖,材料翔实。他们不仅注重科学研究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而且注意文章中深入辩证的理论分析、严密而精细的公式推导和详尽准确的数据材料。他们对本专业写作成品的质量要求高,而且能看出其中的“门道”,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写作成品的优劣。他们常常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这一层次的读者的阅读能力最强,因而他们对专业写作的影响也最大,对专业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中间性读者

这一层次的读者一般具有中等阅读水平。这一层次的读者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受过中等专业教育,有一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二是虽受过高等专业教育,但对非本专业,即其他专业只有一般性了解。这一层次的读者数量最多,是写作成品的最大市场。他们对写作成品的要求虽然不尽一致,但总的来说,他们更注重写作成品所反映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对社会、对人类的意义,同时也要求写作成品在表达上的通俗性。过多的专业术语,繁琐的论证,复杂的计算推导,往往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被认为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艺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然而,要真正弄懂它,对一般人来说却很困难。于是爱因斯坦和他的学生英费尔德合写了通俗小册子《物理学的进化》,用明晰、生动、优美、通俗的文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广义相对论的原理,使一般读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后来,爱因斯坦在1948年4月3日答复美国麦克劳·希尔出版社的信中又强调指出:“一部科普作品只有在它确定能被智力健全的普通读者读懂并欣赏之后才能出版。”

3.普及性读者

这一层次的读者一般只具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阅读水平比前两个层次的读者低。他们要求写作成品的内容浅显易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兼而有之。他们要求写作成品的结构安排简单,语言运用合乎规范,印刷字体也要稍大一些。如供小学生、中学生阅读的科普文章,与儿童、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者)有关的保健营养品、药品、食品、玩具的使用说明书等等。例如,对“星图”这一概念,在《辞海》中解释为:“将恒星的球面视位置投影在平面上所构成的图。”《辞海》是一种工具书,是面向一般性读者和专业读者的,所以其中用了“球面视位置”和“投影”等专业术语,但是这对于少年读者来说,就很难理解了。于是在少年百科丛书《四季星座》中关于“星图”的说明就比较通俗易懂。该书中说:“(本书)前面有八张半圆形的星图,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时夜晚的星空图,每个季节两张:一张是面向北的时候看到的星空,另一张是面向南的时候看到的星空……(这两张图)合并起来,就是地平线上的整个星图。”这样,就使少年读者可以看懂。

按阅读范围划分

按写作受体的阅读范围来分,可分成特定读者和普通读者。

1.特定读者

某种写作成品的读者是特定的,例如公文写作中的“请示”、“报告”、“批复”,单位之间来往的“函”,法人之间为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合同”等,它们都有明确的接受对象,在特定的范围内传递。对于特定读者来说,更注重写作成品的针对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与特定读者的职责范围、行政关系等相符合。在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因“越级行文”(即超越了隶属关系行文)、“主送不当”(即主送机关选择不准)、“多头主送”(即同时主送几个机关)而延时误事的情况,就是写作受体不明确所造成的。

2.普通读者

和特定读者相比较而言,某种写作成品的读者范围较广,具有普遍性。如公文写作中的“公告”、“通告”,新闻写作中的“消息”、“通讯”,经济写作中的“广告”,等等,它们没有特定的读者指向,在较大的范围内交流传播。由于普通读者数量多,包容广,因此要求写作成品明白晓畅、通俗易懂,适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的读者。正如美国新闻记者道格拉斯·伍德·米勒所说:“新闻报道必须写得使从大学校长到文化程度很低、智力有限的一切读者都容易理解。”同时也由于普通读者的非特定性,对写作成品的选择也更加自由。他们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常常取决于写作成品的内容与形式,即内容是否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或事实,形式上是否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某一篇新闻报道引起轰动效应,某一个广告家喻户晓,都是被普通读者接受的结果。

按阅读目的划分

按写作受体的阅读目的来分,可分成实用型读者、审美型读者和消闲型读者。

1.实用型读者

这一类型读者阅读写作成品的目的,主要是实用。换句话说,是觉得写作成品对自己的工作有用,因而去阅读。例如科技工作者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文章,就是希望从中看到新的科研成果,得到新的认识,受到新的启发,以便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科技工作的开展,为物质文明建设增加财富。再如机关工作者阅读有关文件,就是为了掌握政策,了解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以便更好地实施行政指挥和行政管理工作。此外,为了实际掌握某种技能,如阅读有关美发美容、毛衣编织、缝纫剪裁、电器维修、汽车驾驶、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方面的书报杂志,这类读者也属于实用型读者。实用型读者更注重写作成品内容的专门性和行文表述的平实性、准确性。

2.审美型读者

这一类型读者阅读写作成品时,不是出于直接功利的、实用的目的,而是采取一种自觉的观赏态度,如阅读文学作品。他们将写作成品看做审美对象,以语言文学为媒介,通过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审美型读者要求作为审美对象的写作成品,应具有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只有那些感情真挚、形象丰满、文笔优美的作品,才能在读者的内心深处唤起共鸣。正如黑格尔在他的《美学》里强调的:“供观照欣赏的艺术作品,也就是为群众的艺术作品,群众有权利要求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艺术作品里重新发现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现的对象引起共鸣。”

3.消闲型读者

这一类型的读者阅读写作成品既不是为了实用,也不是为了情感上的审美体验,而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阅读目的常常表现为“不确定性”或“随意性”。如旅客在长途车上随手翻阅书报杂志,全家散步时随意浏览街头巷尾的广告。但是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某些情况下,消闲型读者可以转变为审美型或实用型读者。例如,随手翻阅一份报纸杂志,却被其中的文章所吸引,受到情感上的震撼;无意中看到的一则广告,却突然发现它推销的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按受体与主体的关系划分

按写作受体与写作主体的关系来分,可分为上级读者、平级读者和下级读者。

1.上级读者

指写作受体是写作主体的上级机关。例如公文写作中的“报告”、“请示”,这些文体一般是写给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成为写作成品的接受者。上级机关作为写作成品的读者,要求下级机关报送上来的文件,在内容上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在表达上要条理清楚、行文简约、直陈直叙、诚恳朴实。

2.平级读者

指写作受体是写作主体的平级机关,例如公文写作中的“通知”、“函”等,这些文体一般是写给平级机关的,平级机关成为写作成品的接受者。平级机关作为写作成品的读者,要求同级机关发来的文件能够体现相互之间的商洽、支持与协作,具有相互体谅、平等协商的精神,在行文和语言上要诚恳、热情、平和,做到尊重对方,以礼待人。

3.下级读者

指写作受体是写作主体的下级机关,例如公文写作中的“命令”、“意见”、“批复”等,这些文体一般是写给下级机关的,下级机关成为写作成品的接受者。下级机关作为写作成品的读者,要求上级机关发送下来的文件,在内容上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体现对下属的领导与指导,在行文上要庄重威严、严谨周密,既坚持原则、又以理服人。

以上是从写作受体与写作主体的行政关系上来划分。如果从人际关系来划分,可分成长辈读者、平辈读者和晚辈读者。例如写一封请柬,对长辈读者更要注意措词得体、典雅,不能把“赴宴”写成“吃饭”、“喝酒”,把“敬备茶点”写成“有茶点招待”,把“恭请光临”写成“准时出席”,把“谨此奉”写成“特此通知”等,同时时间、地点要准确无误,纸面要讲究,书写要美观,以体现对被邀请者的尊敬。

按所处地域划分

按写作受体所处的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读者和国外读者。

1.国内读者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心理特征,有自己思考问题和表达感情的方式。因此,国内读者,特别是少数民族读者要求写作成品能体现出民族友好、团结、互相尊重的精神。

2.国外读者

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的不同,国外读者对写作成品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是要注意从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出发,选择国外读者熟悉的事物作为材料,以使国外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据说当年周恩来陪同英国来宾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向客人介绍剧情,虽然讲了许多,但客人似乎还未完全了解。于是周恩来便介绍说:“这是发生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这样立刻使英国客人理解了剧情,反应也热烈起来。二是由于各国的语言习惯差别较大,为了沟通信息,互相理解,在写作中必须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各项规则,运用标准的符号和公式。三是为了加强友好往来,在语言和材料的运用上,要避免使用那些容易引起误解的事例和文字。例如,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新闻记者在报道我国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往来的消息时,用“接见”,后来改为“会见”,“会见”比“接见”更能体现国与国之间平等友好的关系。同时,面向国外读者的宣传广告、产品说明书等还必须考虑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一些禁忌。我国的樟脑丸主销东南亚,在澳大利亚也有很大市场。以前曾有过“RABBIT”(兔)商标。殊不知澳洲盛产羊毛,十分重视牧草的生长,而兔子吃草是当地一害。因此,澳洲特别忌讳兔子。这样,尽管兔牌樟脑丸做了大量宣传,当地人仍很难接受。后来改换了商标,才在当地打开了销路。

此外,还有按写作受体的性别、年龄、职业来分层次的。当代许多报纸杂志就明确规定了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为老年读者层的,有为青年读者层的,也有为少年读者层的,还有为妇女读者层的。可以说,工、农、商、学、兵,文、教、卫、体、财、法都有专门为其服务的报纸杂志。写作受体不同,对写作成品的要求也就不同。

写作受体分类的由来

注意到写作受体,包括读者、观众、听者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追溯起来,古已有之。

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早在战国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就将听众分为三个层次。他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说明文化水平和相关知识储备造成了读者阅读兴趣的差别。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指出的“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磋讽,异我则沮弃”的情况,说明了性格爱好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艺术趣味,不同的鉴赏要求。清初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他认为戏曲是演给广大观众看的,包括“读书人”、“不读书人”和“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因此必须“浅显”、“明爽”和通俗,以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

我国现代一些著名作家不仅注意到不同读者的不同特点,而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以期收到最好的接受效应。赵树理在《三里湾》写作时曾经说过:“写作品的人在动手写每一个作品之前,就先得想到写给哪些人读,然后再确定写法。”他还在另外的一篇文章中以生动的事例说明不同读者有不同的欣赏习惯。例如歌剧《白毛女》中的唱词:“昨晚爹爹转回家,心中有事不说话。”这既不是古体诗,又不是近体诗,而是一种为农民大众所喜爱的唱词。假如把这两句话改为古风的体例:“昨宵父归来,戚然无一语”,农民对此便不大感兴趣。如果改为洋腔:“昨晚,多么令人愉快的除夕,可是我那与愉快从来没有缘分,被苦难的命运摆弄得终岁得不到慰藉的父亲,竟捱到人们快要起床的时候,才无精打采地拖着沉重的脚步踱回家。从他那死一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有像长江黄河那么多的心事想向人倾诉,可是他竟是那么沉默,以致使人在几步之外,就可以听到他的脉搏在急剧地跳动着……”这一段话虽然写得细致,感情也丰富,可是乡村里的老大爷老太太就听不懂,不感兴趣,写作受体是农民就必须顾及农民的欣赏习惯。正是从这一观念出发,赵树理将民间说唱艺术与现代小说技巧结合起来,写出了一批通俗化、大众化、艺术化、受到农民读者欢迎的作品。

现代文坛巨匠鲁迅的作品,一向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语言而著称,但是他在给母亲写信时,却注意从母亲的接受能力出发,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一次,他在上海检查完肺部后,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上,不写“用X光线镜照”,而是写“用使身体透明的镜子照的”,为的是使老太太能完全明了。

总之,要达到好的接受效果,必须分析和研究读者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需要,这是人们从写作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第三节 写作受体的需求

在对写作受体进行了分类研究之后,我们还应当从总体上把握写作受体的一般心理和需求,了解绝大多数读者所具有的心理上的共同指向和阅读期待,使写作成品具有激发读者、吸引读者的魅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那么,一般读者所具有的共同心理需求是什么呢?

求新的心理

一般来说,新颖的、创造性的、别具一格的东西很容易成为人们的注意对象。一篇科研论文,要给人以新的理论,如果它所论证的观点,是别人早已证明过的,那么即使正确,也是劳而无功。一篇调查报告,如果不能发现生活中新的问题、总结出新的经验、反映出新的情况,显然,读者是不愿意看的。一篇新闻稿件,如果不能反映社会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也会因此而丧失读者。难怪日本一位新闻学者说:“盖新闻如鲜果,过时稍久,则腐败而失其味,不堪咀嚼,读者必弃之如敝履也。”同样,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不能给人们提供新的文学形象,自然也会受到冷落。

新颖性应当首先反映在内容上。最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往往是最新、最奇的内容。如《环球时报》2004年10月报道了一则消息:用舌头看世界。消息写道:现代科技却可以改变这一法则,一些神奇的新发明甚至改变了我们五官的功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保罗前不久研制出一种“舌头显示系统”。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位健康人蒙上双眼,在其嘴中放入一种扁平状的接触器,让其用舌头抵住。研究员通过特殊电流将物体影像的电子信号传递给舌头,几分钟后,舌头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盲人”就可以看见摆在面前的各种字母了。专家指出,从短期看,这套系统可望取代盲人字母。保罗指出,“舌头不可能真正取代人眼”,但这种技术完善后将大大提高盲人的生活质量。

新颖性还应当表现在形式上。一般来说,内容新颖的作品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但也不可一概而论,这里还有个如何写的问题。如果不能在表现形式上创新,也难免把新的东西写得陈旧和呆板。因此,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安排灵活而富于变化的结构,选择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设计一个新巧醒目的标题等等,也是对读者求新心理的一种适应。例如,新华社在报道一条科技新闻时在导语中先说:“一种材料的疲劳实验做了46年之久没有结束,这在科技界可算得上是一大珍闻。”以新颖的开头吸引读者,使读者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珍闻”,也造成一种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下去的愿望。等读者细读完主体,“怪”就释然了。原来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一种用于汽轮机轮环的钢材,其设计要求是工作10万小时不损坏。1947年开始在600摄氏度高温、拉力为1吨的条件下对这种钢材进行疲劳实验,到1965年4月已达10万小时,但材料仍完好无损,所以科研人员决定继续实验。现在实验已超过20万小时,而且钢材仍无任何变化。这样的新闻不仅内容新,形式上也作了精心的安排,所以能吸引读者。

求真的心理

如同物质产品的消费者厌恶伪劣产品一样,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者——读者,也渴望得到“货真价实”的写作成品。虚情假意、言过其实的作品必然失去读者。广大的读者呼吁:对于精神产品的制作,也要开展防伪、打假活动,即使是文艺作品,也应当具有艺术的真实。

读者求真的心理主要表现是:要求写作成品具有真凭实据,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

1.真知灼见

读者期待从写作成品中看到作者对问题或事物的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发。比如当前著名的学者郎咸平在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因其基于数据的严密分析,披露现实,剖析社会,大胆建言,所以他关于上市公司、国企融资等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在中国股民和企业管理人员中曾掀起很多次热潮,独到的观点和分析,真知灼见令人信服,受到读者的普遍赞同。

2.真情实感

读者期待从写作成品中看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对现实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人民群众是愤怒不已、恨之入骨。当看到陈希同的贪污腐败、腐化堕落,赖昌兴的疯狂走私、目无国法的报道后,积压了很久的怨恨和谴责的情感一下子得到了寄托,读者以极大的参与精神以各种形式在宣传媒体上发表评论,感受到了畅快淋漓的情感宣泄,这就是真情实感的自然迁移。这样的例子在文学上,更不胜枚举。作家巴金写于新时期的散文集《随想录》、《病中集》、《真话集》等,在读者中享誉极高。主要原因也是这些作品“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敢讲真话”。作者真实地记录了个人以往,特别是“文革”时期的“心路历程”,勇于解剖自己,像作者本人所说那样“把心交给读者”,因而赢得了读者的感情共鸣。

3.真凭实据

这是指读者期待构成写作成品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准确的。特别是新闻、广告等在大众传媒上发表的作品,尤其需要讲究材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对读者的尊重。讲究真实性,一是不能无中生有;二是讲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材料要准确。有两家酒店都在做广告。一家酒店说:“本店经营的全部是陈年佳酿,决无掺水。”另一家酒店则说:“本店经营的是掺水一成的陈年佳酿,如哪位顾客不愿意掺水,请事先提出,但若酒后醉倒,概与本店无关。”经心理学测试,在读者接受方面,后者比前者效果更好。

求近的心理

读者喜欢阅读在地域、专业、年龄、生活等方面与自己接近的写作成品。与自己关系越紧密,越容易引起注意并被接受。例如亚运会、奥运会期间,老百姓最关心中国队的成绩;科技人员特别关心本专业的发展情况;老年、中年、青年读者分别有自己的关心焦点;生活方式、经济实力不同的读者,会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写作成品。甚至季节的变换,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注意力,冬季留心取暖器的广告,夏季则注意空调的宣传文字。

因此,写作成品要尽可能满足读者在“接近”方面的需求和期待,尽可能缩短写作成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那些看似遥远甚至与己无关的事实与读者近乎起来。如一篇报道反映在距地球表面15公里至50公里处臭氧层在不断缩小。如果不加以进一步说明的话,读者便会因该事实与自己关系不大、“远在天边”而忽视。于是这篇报道进一步说明臭氧层起着过滤太阳强烈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这样就把“远在天边”的事实拉到了读者面前,使读者产生“近在眼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感觉,自然也就增加了阅读兴趣。

抓住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才能最好地发挥写作成品的社会效益。如2006年杭州地铁准备开工了,浙江新闻媒体就及时向人们报道了关于地铁建造的知识,很受读者欢迎:“不少人以为,地铁站既然造在地下,那么当然要先挖土了。其实不然,地铁站的第一步叫‘建设围护结构’,这一步至关重要。所谓围护,其实就是隔离。地铁的建造过程就相当于是在地下造房子,在没有开始动土开挖的时候,必须要先隔离出这块建造的地方……做围护,就是要把建造地铁站的这块土地圈起来、封闭起来,让圈外的水分不能渗透过来。怎么封闭呢?一般有两种办法:咬合桩和连续墙。咬合桩,就是把纯混凝土桩和含有钢筋的混凝土桩交错着,相邻桩体相互咬合,环环相扣,排列成一座整体的墙,它能起到很好的止水效果。每根长30米左右,最长的有35米,这样就能把桩打穿不透水的黏土层。”

香港一名作家在谈到鲁迅传记的写作时曾这样说:“对普通人说伟人如何伟大,就是感动也很‘隔’。既然伟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跟普通人一样有凡人的苦闷、爱欲、快乐,那么,就从他们的‘平凡’处看,看他们怎样对待平凡的生活问题,看他们的缺点,更能反映出他们的‘不凡’,也更能感动普通人。”(小思:《也谈鲁迅》)这也是对读者求近心理的一种分析吧。

求知的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的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读者需要通过阅读来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医学知识等等,所以写作成品只有具有知识性,才能满足读者的这一心理需求。

当然,由于应用写作,主要是一些出现在大众传媒的写作,面对的是众多的、普通的读者,因此不同于教授上课或专门的学术论文,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一般来说,受到读者欢迎的写作成品,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知识性与通俗性相结合

2008年8月1日,作为奥运会的配套交通,中国第一条高铁北京到天津高铁正式开通,全国各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个消息,并且对高铁的设计和历史做了介绍。中国高铁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设计和创新,这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高速时代,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以高铁建设为话题,各类书籍报刊纷纷对与此相关的法律、经济、能源、管理等问题做了扩展报道,这样就使读者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也接受了新的科技知识。再比如,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许多报纸在发表《当心“米开朗基罗病毒”》时,也都对“米开朗基罗病毒”作了知识性、通俗性的介绍,这种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引导型病毒,触发条件为3月6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诞辰日”。

2.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美联社有篇介绍“电子计算机保姆”的消息,在报道了该成果“诞生”的经过之后,逐一说明了这个“保姆”的功能:它可以给小孩换尿布、唱催眠曲、讲故事、热牛奶,还可哄小孩睡觉,教小孩说英语、德语、法语;即使到了夜间,只要小孩一哭,“保姆”就会立刻同孩子说话。这样的报道既介绍了知识,又情趣盎然,引人入胜。

3.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由于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随之而来,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不少读者对生活中的新问题,包括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有求索和解答的要求。因此,写作成品应充当读者的教师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地震孤儿牵动着大家的心。随着全国“援救孤儿大行动”的宣传报道,人们纷纷捐款捐物,向遭父母遗弃的孤儿献上一片爱心,孤儿领养也成为大众焦点。所以,媒体一方面大力宣传“爱的奉献”,一方面详细介绍有关“领养”、“认领”孤儿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手续,同时利用这个事件,加强法律知识宣传,说明“遗弃婴儿是犯罪行为”。这样一来就把传播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受到读者的欢迎。

求美的心理

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文学论文选》)对美的渴求,是一般读者的普遍心理特征。美,“是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德的综合,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或使精神得到愉快和满足。”(《韦伯斯特辞典》)读者首先期待从写作成品的内容中看到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以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这可以从近年来“散文”的“走红”中得到证实。有关统计表明,这些年散文集和散文刊物十分畅销,散文作家队伍也日益扩大,几乎接近“五四”到“文革”五十多年间散文家人数的总和。尽管评论界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看法不一,但至少说明:物质越发展,精神需求越迫切;竞争越激烈,心灵沟通的愿望越强烈。好的散文正是满足了社会众多读者的这一需要。其次是写作成品的形式美,包括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谐、统一、完整的结构等。当然,就写作成品来说,带给读者的美应该是多方面的,例如科技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公关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情美,公文写作中的规范美,等等。

思考与练习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二、写作受体的普通心理需求有哪些?

三、结合自己以往的阅读经历,谈谈写作受体对写作成品的选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