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是什么模样(有钱人身上到底有什么特征?创业者身上有什么特质?如果成为有钱人的模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08:33:11

点击下载

作者:秦繁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钱人是什么模样(有钱人身上到底有什么特征?创业者身上有什么特质?如果成为有钱人的模样?)

有钱人是什么模样(有钱人身上到底有什么特征?创业者身上有什么特质?如果成为有钱人的模样?)试读:

第一章 树立生财赚钱的理念

先有富脑袋,后有富口袋。富人的财富,先是从思想中得来。有经商理财的理念,即使手头只有一分半文,也能越聚越多,成为亿万巨富。没有理财思路,手里握着成千上万的资金,也可能花光耗尽,变得不名一文。

巴菲特以赚钱为乐

富人是最会赚钱的人。令人不解的是,富人在有了亿万财富之后,还是不断地去赚钱。赚钱不是为了轻松地生活吗?为什么富人们有了钱后,还是如此不辞辛劳地赚钱呢?

原来,赚钱是很多富人的乐趣,也是他们财富越积越多的秘密!以赚钱为乐的思想不仅为富人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也让富人感受到快乐,让他们有了财富后仍然对赚钱乐此不疲。

在2007年3月8日《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沃伦·巴菲特以身价520亿美元的财富位居第二。这位被世人誉为“股神”的人是怎么赚得这么多财富的呢?他有什么独特的致富秘密吗?

在一次访谈中,巴菲特说出了他的秘密:“这倒不是我想要很多钱,我觉得看着钱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巴菲特看来,投资既是一种赚钱途径,也是一种娱乐。

在富人以钱为乐的赚钱经历中,他们是怎么把钱一步一步地积累到自己口袋里的呢?

数字感是财商的启蒙

富人对数字有着特殊的敏感。理财是金钱运作的学问,也是数字变化的学问。把少的钱积累起来,变成一个大大的数字,这是积攒;把大的数字分解开来,最合理地分配成小小的数字,这是花钱。

1930年8月30日,巴菲特出生在美国内希拉斯加州的奥马哈,父亲是当地的证券经纪人和共和党议员。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有着深深的迷恋。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站在过街天桥上俯视着路上的车辆,记录来来往往车辆的牌照号码。晚上,他们就翻开报纸,计算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

巴菲特非常喜欢玩的这种数字游戏,正是他的财商启蒙。数学决定财富潜力,数量思维能带来财富。巴菲特的数量思维模式提高了他的财商,他对数量的多少有了概念,便有了运算数字的能力。在这种快乐的游戏之中,他的财商便悄悄地增长了。

5岁以前,巴菲特就有了赚钱的念头,想要变得非常富有。他强烈的赚钱欲望,源于美国那一次有名的经济大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贫困生活。

1929年10月29日,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华尔街股票市场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巴菲特的父亲很快陷入了工作困境,一家人的生活变得非常拮据。在困顿的家庭生活中,巴菲特产生了赚钱的强烈欲望。生活越是艰辛,巴菲特越是想变得富有。

兴趣成为最强大的动机

巴菲特曾经告诉年轻人:“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富人喜欢赚钱,把赚取财富当作兴趣和爱好,财富指数总是呈几何级指数地增长。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获得财富是一种乐趣。谁不愿意为快乐而全力以赴呢?

有了坚定的赚钱的信念,有了对赚钱的兴趣,巴菲特的财富在投资过程中很快地增长起来。

1941年,11岁的他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支股票,开始了他的理财实践。

从1950年离开大学校园到1954年,巴菲特的个人资本由9800美元激增到了14万美元。195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巴菲特回到奥马哈,到父亲的交易部巴菲特——福尔克公司做股票经纪人。

1954年,巴菲特前往纽约,到他的老师开设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任职。格雷厄姆主张以保守的态度投资,拒绝对公司进行主观的分析。这种做法,常使公司出现持币待投的现象,丧失了很多机会。巴菲特意识到这一点,开始研究质量因素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影响。他把这些研究结果用在投资上,取得了比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1962年,巴菲特与合伙人合开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

200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在纽约公布了全球富豪排名,巴菲特名列第二。2007年,他仍保持着亚军的位置。

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赚钱和理财,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成果。如果为赚钱而赚钱、为理财而理财,必然为钱的数量斤斤计较,理财也会表现得谨慎有余,发不了大财;如果赚钱是一种爱好,理财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就会更多地关注,坦然地面对。

独特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的成功,不仅由于他对赚钱的坚定信念和喜爱,而且得益于他的投资理念和技巧。二十多年来,由巴菲特主持的投资,有二十八年成绩跑赢标准普尔五百指数。他的投资非常理性,有计划。他在投资中,把自己的技巧总结为6个方面:

1.理性投资,战胜心魔。

在投资中,决定投资者成败的关键之一就是性格。在投资过程中,最考验投资人的就是恐惧和贪婪。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坚持的原则是:“设法在别人贪心的时候持谨慎、恐惧的态度,相反,当众人都小心谨慎时,要勇往直前。”

2.挑选有价值的投票,不做不懂的事。

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对于自己不懂的股票,持非常谨慎的态度。1999年到2000年,巴菲特由于不懂科网、不了解电脑软件的发展趋势、不懂半导体的行情,拒绝买入高科技股。他的投资成绩因此一度落后于大市。巴菲特只买自己了解的公司股票,对于不懂的行业,巴菲特不愿意冒太大风险。

3.拥有集中投资的理念。

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总是选出最杰出的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几家公司上,以集中投资的方式进行投资。他认为,集中投资的公司的合理个数是10到15个。如果投资者的组合太分散,自己会分身不暇,反而无法有效投资。巴菲特说:“分散投资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法,对于那些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的人来说,分散投资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4.等待入市的良机。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需要经常在市场上出没,而应该致力于发掘好的股票,要等待好的时机买入高利润的股票,这样才能胜算更高。

5.要选定长期持有的股票。

对于自己选定的公司,要有长期持有的打算和计划,不要因为蝇头小利而改变投资方向。巴菲特说:“如果你拥有很差的企业,你应该马上出售。因为丢弃它,‘你才能在长期的时间拥有更好的企业。但如果你拥有的是一家好公司股票,千万不要把它出售。”

6.拒绝投机。

股市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和变化趋势,只有顺应这种趋势才能赢利。在投资过程中,不能有投机的想法。巴菲特曾经说过,即使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秘密地告诉他未来利率的走向,他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任何投资计划。他不相信任何小道消息,坚持相信自己的独立思考。

巴菲特把投资当成一种兴趣,在投资中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贪、不恋、不投机,准确地选定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的判断,找准投资的机会。正是在这种热情和理念中,巴菲特收获了亿万财富,并且能稳当地行走在大起大落的股市浪潮中。

日本有句谚语:“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对一件事情越是有兴趣,他的能力也就会越精进。巴菲特喜欢赚钱,他在投资行业中奋斗了大半生。在投资的过程中,巴菲特将他做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融入理财,他的理财因为执著的兴趣和理性的态度而一路畅通。

让钱滚动的秘密

“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钱胜过人找钱。”“钱找钱”是巴菲特一生最重视的理财秘诀,也是所有富人常用的理财手段。

富人们最善于用“钱找钱”,让手里的钱滚动起来。

一个铜板到家财万贯

把钱握在自己手里,一个铜板总是很难增多,由一个铜板生出个家财万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想让钱生出钱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不停地运转流动,只有如此,钱才能最大地生出钱来。

钱一旦滚动起来,就能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利润来。很多富人就是通过用活手头的钱,让自己的财富成几何指数级别地增多。

有一个财富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由一个铜板到家财万贯的经历:

有一个年轻人,天生聪明,却又无意于仕途。他对经商很有一套,尤其擅长充分利用手里的资源。

一天,他走在路上,看到一只被人打死的死老鼠。他捡起这只老鼠,把它卖到药店,得到了一个铜板。

得到了铜板之后,他看到花匠们在辛苦地采摘鲜花。他用这个铜板换来了一桶水,给花匠送了过去。花匠为了表示感谢,每人赠送他一束花。这个年轻人将花卖给了市集采购者,得到了4个铜板。

夏天的暴雨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袭击了果园,园丁们看着残枝败叶,非常伤心,不忍收拾这局面。这个年轻人知道了这一切,就对园丁说:“如果这些断枝归我,我保证收拾得干干净净。”园丁们纷纷答应了他的要求。

年轻人用4个铜板买了许多的糖果,他与一群在街头玩耍的孩子达成协议,如果他们帮助拾捡断枝,把这些树枝堆积到果园门口,就可以得到这些糖果。孩子们非常高兴,纷纷去收捡断枝。

果园不远处有一个餐厅,年轻人便上门去推销,把这些断枝卖给餐厅当柴火。餐厅老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笔生意,年轻人得到了20个铜板。

年轻人用这20个铜板买了一个大水缸,泡上茶,慰劳附近的400个割草工人。割草工人很感动:“您太好了,我们只会割草,无以为报,不知道您需要我们做什么?”年轻人笑着说:“举手之劳,等我需要你们帮忙的时候,我再来找你们吧!”

不久,年轻人结识了一个商人,这个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领着400匹马进城来。”

听了这话,年轻人马上去找割草工人,对他们说:“今天请你们每人借我一捆草,并且在我的草没有卖掉以前,你们都不要卖自己的草,可以吗?”割草工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马贩子果然到了,他到处找草料都找不到,出了1000个铜板买下了年轻人的400捆草。年轻人手里的铜钱越来越多了。后来,年轻人又用这些钱做起了生意,变成了家财万贯的大富翁。

1枚小小的铜币,居然换来了越来越多的金钱。就像变魔法一样,这1枚铜币变成了4枚,然后又变成了20枚,后来又变成了1000枚。每一次铜币的增多,都是因为灵活地运用了之前挣到的铜币。在这个方法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让钱处于循环流动之中,不让钱片刻闲置。如果年轻人在得到1枚铜币之后,不用它去做任何事情,不想方设法去让它变大,那么,几年之后,他可能还是原来的穷小子。

因此,真正的理财不仅仅在于拥有财富,还要学会利用它,让钱财滚动起来。“鸡生蛋”的资金流动秘诀

要把钱变大,就要把钱用活,这就是理财的全部秘密和诀窍。卡耐基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王,他经过自身的艰苦奋斗,从身无分文到坐拥十几亿美元,其理财的核心就是“鸡生蛋”,把每一分钱都用于投资,并且让其运转循环起来。《圣经》里记载着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要出远门,他担心家里的金块被别人偷走。于是,叫来三个仆人,分别给三个人1块、3块、5块金块。主人要求,等自己回来的时候,三个仆人要把金块交回来。

第一个仆人拿到1块金块之后,他非常紧张,担心金块被别人偷走。于是,这个仆人把金块严严实实地包起来,在他人没有看到的时候,把金块埋在了一棵大树下。

第二个仆人拿到3块金子后,把金块存到了银行。金块在银行里可以生出利息,几年之后,他就用利息得的钱,又买了两块金块。

第三个仆人得到了5块金子后,把5块金块兑换成了金钱,然后拿这些金钱去做生意,结果赚了大钱。

三个仆人都从主人那里拿到了金块,但是很多年之后,第一个仆人的金块仍然是1块,丝毫没有增值。第二个仆人得到了更多的金块,他收获了银行的利息。第三个仆人则充分发挥了5块金块的最大效益,赚了大钱。从这个结果中可以看出:如果把钱放在手里不动,它就一直都是原来的数量,如果能把它想办法进行储蓄或投资,那么,钱就会越来越多。

智者懂得运用现有的财富和自己的才能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愚者却把现有的财富和自己的才能存储起来。这二者的结局是:前者越来越富有,后者最后将维持现状,或者越来越穷。

有钱不用是浪费

理财就是要懂得把死钱变活,把小钱变大,用有限的钱去获得更多的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思考,勤于尝试。如果一直都不去想、不敢想,那么这种赚钱的点子就总是想不出来。如果经常用一种盘活手中的钱的思维来引导自己,那么,理财的思路也会越来越活。等到真正运用时,这种由小钱变大钱的点子就会越来越多。

从前,有一个很有钱的富翁,他准备了一大袋的黄金放在床头,这样他每天睡觉时就能看到黄金,摸到黄金。

但是有一天,他开始担心这袋黄金随时会被歹徒偷走,于是就跑到森林里,在一块大石头底下挖了一个大洞,把这袋黄金埋在洞里面。隔三差五地,这个富翁就会到森林里埋黄金的地方,看一看、摸一摸他心爱的这袋黄金。

有一天,一位歹徒尾随这位富翁,发现了这颗大石头底下的黄金,第二天就把这袋黄金给偷走了。富翁发觉自己埋藏已久的黄金被人偷走之后,非常伤心,正巧森林里有一位长者经过此地,他问了富翁伤心欲绝的原因之后,就对这位富翁说:“我有办法帮你把黄金找回来!”

话一说完,这位长者立刻拿起金色的油漆,把埋藏黄金的这颗大石头涂成黄金色,然后在上面写下了“一千两黄金”的字样。写完之后,长者告诉这位富翁:“从今天起,你又可以天天来这里看你的黄金了,而且再也不必担心这块大黄金被人偷走。”

富翁看了眼前的场景,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这个长者的意思很明显:如果金银财宝没有拿出来使用,那么藏在洞穴里的一千两黄金,与涂成黄金样的大石头就没什么两样。

赚钱的激情是天性

2007年3月8日,《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富豪榜,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连续第13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拥有财富560亿美元。

如果一个人有一次成为世界首富,他可能是由于某种运气。但是,如果连续13年都成为世界第一富翁,那他肯定有很多致富的门道和秘诀。偶尔发财容易,长期保持财富很难。那么,是什么力量让比尔·盖茨从众多富翁中脱颖而出?是什么样的创业精神为他带来如此丰富的财富?

盖茨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原来,这位世界首富对软件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正是这种激情,让他在事业上达到巅峰,也为他带来了世界第一的财富。

爱好是激情的源泉

为什么激情能转化成财富呢?法国大作家司汤达在谈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说过:“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只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美国一所著名的经管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在拥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90%是入学时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有追逐理想的激情,就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财富。

有了激情,就会把追求的事业当成自己喜欢的、非常有意义的事去做。很多大富翁在赚钱的过程中,热情洋溢的激情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微软的盖茨、Oracle的埃里森,他们对自己的事业都有一种激情式的热烈和理想,这种激情决定了他们的目标专一,他们为了这份激情付出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盖茨的财富像一个神话,他31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曾经有人计算过,盖茨拥有的财富可以买31.57架航天飞机,或者344架波音747,拍摄268部《泰坦尼克号》,买15.6万部劳斯莱斯产的本特利大陆型豪华轿车。

盖茨的财富人生,也是他充满激情奋斗的人生。

1955年10月28日,盖茨出生在美国西雅图市的“瑞典人医院”里。他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少年的盖茨非常喜欢读书,他对数学尤其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的数学知识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在一次湖滨中学举行的数学考试中,他拿到了第一名。后来,校委会在评定他的数学成绩时给了他一个800分的满分。

从中学开始,盖茨就表现出对计算机的强烈爱好,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研究计算机上。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有空余时间,他总会往湖滨中学的计算机室跑,全身心投入到这台机器上,反复进行操作和练习。在这些日子里,他和另一个计算机迷保罗·艾伦一起探讨,研究遇到的难题。

激情是无形的动力

考上哈佛大学以后,盖茨对计算机研究的热情有增无减。他开始一门心思钻研电脑,认定这是自己的生财之道。他想写出“伟大的软件”,尽自己所能创造出最好的产品。

1972年夏天,在华盛顿州立大学读书的艾伦拿来一本《电子学》杂志,告诉盖茨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软件公司推出一种称为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对这种新型事物非常感兴趣,花了376美元买了一颗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

为了赚钱,他们成立了一家交通数据公司,并四处寻找业务。为了解决公司的经营问题,盖茨考虑要从哈佛大学退学。在父母的极力劝说下,盖茨决定将退学的事暂时放一放,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不久,电脑市场露出了微型化的苗头,盖茨和艾伦都确信,电脑时代已经到来。电脑将走人千家万户,成为像电视机、汽车一样普及的物品。艾伦不断地对盖茨说:“我们开家公司吧,我们干吧。”

1975年元旦,艾伦在《大众电子》杂志上看到第一台上市的微电脑“牛郎星8800”,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计算机,堪与商用型号相匹敌”。艾伦和盖茨在兴奋之余,发现了一个问题:微电脑没有电脑语言,所有电脑语言都是为大电脑写的。

对电脑的钻研和热情立刻刺激着他们去研究。两人决定编写在这种新机器上运行的计算机语言。他们想方设法弄到8080微处理器的详细说明书,着手写软件程序,让它可以像微处理器一样“工作”。他们完全投入了,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最后,盖茨把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BASIC的最初版本拼凑在一起。

一干起活来,盖茨全身就充满了活力和激情。他后来回忆说:“那时候,保罗常常把我从垃圾桶上拉回来,而我却继续趴在那里不肯起来,因为在那里我找到了一些上面还沾着咖啡的程序设计师的笔记与字条,然后我们一起对着这些宝贵的资料来研究操作系统。”

激情式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他们的编程终于完成了。1975年2月,艾伦到开发“牛郎星”的MITS公司演示。经过谈判,双方达成了协议,功能齐全、只有桌面大小的个人电脑诞生了。这年春天,艾伦进入MITS负责软件开发的副总裁一职。

激情创业带来巨大财富

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原新浪网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王志东说:“创业的首要条件是‘创业激情’——这件事如果不做,你会很不甘心。”当一个人有了激情之后,他的目标专一了,精力集中了,对其它的事情也就心无旁骛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满怀激情的盖茨再次产生了退学的想法。母亲为了说服盖茨,专门安排当地一位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斯托姆与盖茨交谈。交谈中,盖茨激情洋溢地告诉斯托姆,他认为个人电脑时代已经到来,这正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这些极富激情的语言描绘了未来远景。斯托姆被打动了,他衷心地说:“任何一个对电子学略有所知的人,都应该明白这确实存在,并且新纪元确已开启。”

得到了斯托姆的鼓励和指点,盖茨坚定了弃学从研的决心。从此,他就专心研究计算机了。

盖茨与艾伦合作创建了微软公司。艾伦提前6个月从华盛顿大学辍学,他说:“我们现在不行动的话,就太晚了。”微软公司成立时,盖茨正好20岁。

为了公平划分股份,盖茨和艾伦两人靠比拼各自编写的Basic编译器代码数量来决定分配的比例。在比拼中,盖茨稍胜一筹,他得到了60%的股份。艾伦是一个喜欢技术的人,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盖茨则以商业为主,全揽了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两位配合默契。

在激情的指引下,盖茨的事业迅速的发展起来,他的财富也越来越多。但是,财富不是盖茨的终极目标,他对软件的热爱让他欲罢不能。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更有激情、更快乐了。

比尔·盖茨的理财秘密

激情为盖茨带来了乐趣,也带来的财富。作为世界首富,盖茨在理财和为人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1.多组合投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盖茨拥有股票和债券,并进行房地产的投资,同时还有货币、商品和对公司的直接投资。

2.可委托专家,不为理财劳神费力。1994年,盖茨在微软股票之外的财产已超过4亿美元时,聘请了年仅33岁的劳森作为他的投资经理,并答应劳森说,如果微软股价一直上升的话,劳森就可以用更多的钱来进行其他投资。

3.生活开支方面,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4.遗产分配上,坚持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盖茨说:“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盖茨和他的妻子近5年向社会捐款高达10亿美元以上。对于自己的财产,盖茨说:“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5.在对待不公平现象上,盖茨认为:“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6.在为人处世方面,盖茨说:“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人工作。”

把兴趣与赚钱结合在一起

富人创富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赚钱而赚钱,第二种是自己的事业恰好能赚钱,第三种是把赚钱当成一种乐趣。在这三种境界中,第三种境界最难达到。

更多的富人是达到了第二种境界。他们把自己的兴趣与赚钱结合起来,一心一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财富也随之而来。能把兴趣与赚钱结合起来的人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享受兴趣带来的快乐,又不用为没有金钱担心。在富人一族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不乏其人。

什么样的兴趣才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呢?在坚持自己的兴趣时,哪些潜质起到了必要的辅助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看“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创业故事吧。

对火车和机械着迷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也是推动人去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锲而不舍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幼年时最敬重的两个人,既不是他的父母,又不是他的教师,那两个人是谁呢?难道还有比父母和老师更令人敬重的人?

福特敬重的,是一个火车司机和他家的雇工阿德夫。这两个人懂得他的兴趣,让福特从兴趣中感到快乐。

福特七岁时,进了当地的小学校读书。那个学校只有一间教室,福特除了对数字的加减很有兴趣外,其余的科目一团糟。父亲因为福特不好好学习,又不喜欢农场里的牛羊,非常生气。

有一天,父亲带福特到底特律去。在火车站,福特第一次看到火车,他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他久久地站在那儿,不愿再离去。

这时,车站里列车长看到福特痴痴地看着火车的样子,便好奇过去问:“孩子,你想干什么?”

福特说:“我想走近看看火车是什么样的,可以吗?”长着一脸大胡子的列车长笑了,他把福特抱上火车头,说:“现在,你已经在很近的地方看它了。怎么样,是不是很了不起?”

福特看着火车头里的各种机器仪表,兴趣盎然地说:“我想看它是怎么跑起来的,你能答应我让它跑起来吗?”

这位喜欢孩子的、好心的列车长答应了福特的要求,把火车发动起来,跑了一段路。当火车缓缓启动,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时,福特十分兴奋地按着汽笛,让它一路嘟嘟叫着。

从此以后,福特就常常一个人跑很远的路,到铁路边去看火车,一看就是半天。他已经深深地被火车这种机械吸引住了。

福特还特别喜欢摆弄家里的机械,他把一些小电器好奇地拆开,看个明白。什么东西只要到了他的手里,一会儿就会变得七零八落。

有一天,福特看到雇工阿德夫有一块怀表。表上时针、分针有规律地转动,福特觉得十分惊奇:为什么怀表的指针会转动呢?

阿德夫耐心地告诉福特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虽然小福特还没能完全听懂这些动力与原理,但他已经着迷了。

福特在自己房间的床头柜里藏了7种“秘密武器”:钻孔机、锉刀、铁锤、铆钉、锯子、螺栓和螺丝帽。锉刀是用拣来的铁片切割而成的,钻孔机则是用从母亲那儿偷来的棒针改造的。

各种机械引起了福特的兴趣,福特在对它们的喜爱中认真地研究,丝毫不觉疲倦。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好与兴趣激发了他的天赋和才能,让他对机械的认识越来越深。

喜欢的事业恰好能赚钱

在兴趣的引导下,福特开始从事汽车制作和销售工作。他的前两次创业,没有取得好的成果。但是,由于有兴趣的引导,他没有放弃,还是执著地在汽车行业奋斗。

1903年6月,福特与人合伙,第三次办起了福特汽车公司,并聘请一位专家库兹恩斯任销售经理。福特敏锐地预感到,汽车的时代到来了。他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宰,开创一个“福特的时代”。

福特接受以往的教训,决定优先生产价格低廉的大众车。他开发了耐用可靠的新引擎,制造出一种时速达50公里的敞篷车。这款车的售价只有850美元,价廉物美,受到市场的欢迎,不到一年,就销售了650辆。

销售量上去了,财富也就跟随而至。在随后的3个月中,销售量又猛升到1100辆以上。到了第三年,每月的生产量高达360辆。福特汽车公司成了底特律最大的公司。在福特公司成立四年时,福特公司的资产总值就超过了百万美元。

福特的财富是随着他对工作的进一步研究而增加的。1908年,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福特公司推出新型的T型车。T型车的价格低得一般工薪阶层都买得起,并成为进入农民家庭的第一种汽车。这种“廉价小汽车”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福特公司当年生产量就达1.9万辆。到1927年为止,在整整19年的时间里,总共生产出了1500多万辆。1994年,福特公司生产汽车449万辆,全球净收益达到53亿美元,销售收入共计1284亿美元。

亨利·福特的财富箴言

福特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思想,从他的一些名言中,可以看出他的成功秘密:

1.我需要它,我一定要得到它!

2.思考是一项最艰巨的工作,因而真正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少之又少。

3.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绝对是正确的。

4.成功的秘诀,在于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子里,进而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事物,服务就是这样的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场去看整个世界。

5.任何人只要做一点有用的事,总会有一点报酬。这种报酬是经验,这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人家抢不去的东西。

6.如果你想永远做个雇员,那么下班的汽笛吹响时,你就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汽笛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7.历史或多或少就是胡说。惟一值得一个修补匠肯定的历史就是我们今天所创造的历史。

8.不能提升人民福利层次的工业体制是失败的!如此失败的工业体制对社会又会有何利益呢?

凭兴趣赚钱最快乐。福特的创富是快乐的,因为他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行业,随着事业的成功,他的财富指数也不断上升,他也成为了大富翁。

由穷困激发出的赚钱热情

每一个富人都有自己的赚钱动机,这个动机可能是快乐和兴趣,也可能是痛苦与酸楚。与大多数富翁不一样,商业巨子李晓华的创业之路是由穷困的辛酸激发出来的。

商业巨子的辛酸泪

在年轻恋人的心中,最美好的莫过于美满的爱情了。然而,年轻的李晓华却因为贫困,失去了恋人的爱。

1951年,李晓华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1969年,他初中没毕业插队北大荒,当时才18岁。去北大荒的时候,李晓华的心中充满了牵挂和不舍,因为他的恋人留在了北京,这千里迢迢的相思之情,拨动着李晓华的心。

然而,就在李晓华到北大荒不久,他就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恋人和一个高于子弟订了婚!是恋人不爱自己了吗?还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李晓华顾不上组织纪律,他扒着火车从北大荒赶到北京,敲开恋人家的门。

恋人不愿意出来见他,她妈妈走出来说:“你不能给她带来幸福,你也不能改变她的生活状况,你要什么没什么,就是一个农民。虽然她也是一个知识青年,但不能嫁给一个农民。”

哦,一切的波折都是由于自己的贫穷和低下的地位!李晓华受到了深深的打击,他在日记上写下了饱含血泪的话:“在我穷困潦倒的时候,我在北大荒做一个农民的时候,没有人肯嫁给我。没有必需的经济基础,只凭爱心与执著,连真爱都得不到。”

从此,李晓华树立起要赚钱的志气,为了争这一口气,他一定要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

独到的眼光抓住商机

一旦李晓华决心赚钱,他的智慧便被激活起来。李晓华回到了北京,开始自己创业。

在一次广交会上,李晓华看到了一台美国生产的冷饮机,他意识到这台机器会“下蛋”,于是倾其所有买了下来。这年夏天,他带着这台冷饮机到北戴河海滨卖冷饮,很快便实现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几年后,他在秦皇岛开办了河北省第一家录像厅,又是生意火爆,资金积累很快达到了百万以上。

李晓华并不满足于当百万富翁,更不愿意守着金钱过舒服日子。他东渡扶桑,去了日本。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日语,曾经在餐馆里洗过碗端过盘子,也在日本商社里当过学徒。他学到了日本人坚韧不拔、刻苦认真的精神。凭着敏锐的商业眼光,他争取到了“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代理权。

1988年底,李晓华在香港创立“华达国际投资(集团)公司”并出任董事局主席,开始发展旅游、贸易、地产、纺织等业务,在北京、山东、吉林等地设有十多家三资企业。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实业家,成为中国大陆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之一。

李晓华在创业上有他的独门绝技。他说:“这几年,在海外市场,我创造了‘虚拟产业营销模式’,这是我的财富密码。解读了这个密码,就等于有了通向财富之门的钥匙。李晓华这个模式,简单地说是这样:首先在美国考察各种高科技项目,然后选择最有潜力的专利独家买断,再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厂加工制作,同时选择世界上最畅通的渠道进行销售。在美国市场是这样,在日本、以色列,在世界各地都如法炮制。结果,我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这个独门绝技看起来非常容易,只要买到了专利权,然后投资生产,就可以赚大钱。但是,在真正的实行过程中,还要依靠睿智的眼光。

要有独到的眼光,选准专利。购买专利的确是利用最低成本达到最优收益的好方法,但是,选准专利非常重要。有很多专利都在等待买者,有很多工厂都在等着项目生产,有很多渠道在等待可以畅销挣钱的产品,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有商业的眼光,才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外人看来,李晓华的创富之路“投机”色彩比较重,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的那段遭遇,甚至就像是一场让人心惊肉跳的赌博。但是,李晓华却说:“果断抓住每一个机遇,是我今天的座右铭,也是我成功的秘诀。”

有急流勇退的勇气

1996年3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3556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晓华星”。2001年美国《福布斯》中国大陆百位富豪排名,李晓华排在第16位,总资产20亿美元。

李晓华的商业游戏规则就是“急流勇退”。在财富的路上,他总是在自己做得正红火的时候“急流勇退”,然后冒险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他说:“这实际上是符合商业规律的。如果自始至终,一直做到它崩溃,那自己就赔死了。”

55岁李晓华有意退出江湖。他说:“人总是要落叶归根的,我的一生都在奔波,我现在觉得有点疲惫了,想早点回国,过悠闲的生活。”

他向往悠闲舒适的生活。他说:“如果我的生命只有3天了,我想在最后的3天里浓缩我的生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海边散步。没有任何人干扰,没有任何电话,头脑里只有大海、蓝天,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这种飘逸的生活,正是他对自己向往生活的描述。

有了财富之后,李晓华把用财富帮助他人当成自己的职责,他说:“拥有财富就是拥有责任。”李晓华热衷于慈善事业,已经捐助了约一亿元的款项进行慈善事业,并打算把身后的财产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李晓华说:“我在困难的时候曾得到别人的帮助;我有钱以后,也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生意可以直接做大

对于一般的白手起家的富翁,他们没有充分的资金作后盾,只能从小生意做起,慢慢做大。对于已经有一定经济后盾的商人来说,如果有一定的胆量和气魄,就可以直接把生意做大。

2007年《福布斯》富翁榜上,拉克希米·米塔尔以32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第五。他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帝国米塔尔钢铁的主人。他从事传统的钢铁行业,他的大部分财富都来自大手笔,他的大刀阔斧的作风让很多同行们吃惊。他136次兼并濒危小厂,2次收购世界级大公司,构建了自己的钢铁帝国。

为什么米塔尔能在创业之初就做如此大的生意呢?难道他不怕亏本吗?他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什么独特的技巧吗?

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米塔尔一出手就是大目标,他说:“生命苦短,你来不及白手起家创建自己的公司。”这种致富的理念支持了他的一切创业行为,不断地指引着他积累财富。

19世纪60年代,美国伯利钢铁公司的前身创建了Sparrows Point钢铁厂,钢铁生意在全球达到顶峰。这时,米塔尔还在西印度风沙遍布的Sadulpur小镇上会计课。

米塔尔21岁时,父亲创办了一家钢铁公司。1976年,父亲打算派米塔尔去印度尼西亚出售一块土地,米塔尔却劝父亲,请求去收购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钢铁厂。米塔尔的建议是正确的,钢铁公司由此发展起来。

1989年,米塔尔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大手笔。哈萨克斯坦国营钢铁厂每天要白白花掉100万,美国和德国商业顾问束手无策。面对这么一个大难题,米塔尔也敢去做。他接手后,开始了大力整顿:工人连续6个月拿不到工资,却要连续加班来适应国际生产标准。

同行业的人都认为他太疯狂了,有一些工人受不了这种压力走了,但是愿意跟工厂共生死的忠诚员工留了下来。在这种疯狂措施下,一年后,钢厂居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每月的生产额从12万吨到了25万吨,开始营利。

面对一个亏损企业,别人都不知所措,米塔尔却用近乎极端的手段解决了难题,为自己的创业迎来转机。正是这种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支撑着他,为他谋得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在这次整顿成功后,米塔尔在波兰、罗马尼亚等低成本地区上,四处出击寻找经营状况不佳的小型钢铁公司,用来并入自己版图。

1994年,米塔尔从父亲手中买下的印尼钢铁厂,把目标扩大到东欧地区。东欧巨变之时,米塔尔击败了美国国际钢铁公司等对手,以较低的价格拿到众多钢厂的股权,等这些国家经济平稳之后,他再想办法令钢厂迅速产生效益。他的做法是:“坚持让被收购的公司按国际标准运作,原来的领导层同意,就留下来一起干,不然就卷铺盖走人。”这种做法简单粗暴,却战无不胜。

胃口越做越大

收购的零零碎碎的小厂并不能满足米塔尔的胃口,他把目光转向大西洋对岸的美国。2005年1月,Sparrows Point,这个美国钢铁业的标志变成了米塔尔的囊中之物。在收购了Sparrows Point之后,米塔尔公司的出货量超过当时排名第一的阿赛洛钢铁集团,米塔尔成为全球钢铁大王。阿塞洛的CEO多勒叹服地说:“老早以前,米塔尔就在钢铁行业展示了卓越的远见,这是大多数同行所不能做到的。”

米塔尔的确是“胆大包天”,他在成为钢铁大王之后,旋即就把目光盯向了位居第二的阿赛洛。他抛出狂言:“我绝对不会去碰没把握在两年内搞定的公司。”

经过半年的拉锯战,米塔尔以257.9亿欧元的价格,成功地对阿赛洛进行了并购。米塔尔将新公司变成为一个年产钢铁1.1亿吨的庞然大物。

直到屈服之前,阿赛洛的高管们仍对米塔尔表示不屑,他们说米塔尔的产品是“古龙水”,而阿赛洛的却是“香水”,这一描述深深刺痛了米塔尔。而要成为局内人,尽管他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他承认,“在美国,大家只关注股东价值和利润,但在欧洲,价值、文化和传统都很重要。二者截然不同。”

55岁的米塔尔手上掌握着一张王牌:米塔尔集团控制着自身所需铁矿石供应的40%,焦炭则可以自给自足。当这些资源不能从市场上以合理价格购买时,米塔尔就会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

米塔尔获得财富的方式大胆而疯狂,他敢于下常人不敢下的决定,能让工人在拿不到工资的情况下,高强度工作六个月,能让原来的领导层在不合作时卷铺盖走人,这种看似极端的方式,却在他的收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他的生意在这种坚定和决断中越做越大。

强烈的赚钱意识

强烈的赚钱意识使致富成为可能。强烈的赚钱意识是富人们成功的秘密之一,它带来致富的强动力,把一个个本来贫困的普通人催生成大富翁。

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轻时有两个愿望,一是要赚到10万美元,二是要活到100岁。这个“要赚到10万美元”的赚钱意识不断刺激着他去赚钱,他终于成为大富翁,财富达到2000亿美元。

强烈的赚钱意识是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以赚钱为目的的动机,在赚钱的过程中,这种强烈的意识,会表现出哪些特别的特征呢?“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

富人骨子里深信自己天生就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种天生的赚钱意识融人他的血液里,让他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财富。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扬加镇。洛克菲勒14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搬到了克利夫兰。克利夫兰是当时美国西进运动的必经之地,那里商船云集、车马川流。洛克菲勒置身于商潮之中,对财富有了向往,对财富的追求之心也日渐增强。

洛克菲勒经常在放学之后跑到码头上看商人做买卖,然后想象自己创业的情景。一天,他的一个同学问:“嘿,你长大后想干什么?”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回答:“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这种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直接从洛克菲勒的内心深处透露出来。在当时财富不是特别富有的情况下,还是孩子的洛克菲勒有如此大的财富愿望,的确有一种“初生牛犊”的气概。

中学毕业后,洛克菲勒打定主意要开始创业赚钱。他放弃继续读书,寻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他执著地认为:“我只愿意去铁路公司、银行、批发商那里找工作,不去小铺小店,上帝不允许我去那些丢人现眼的地方……”

为了寻找工作,洛克菲勒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直到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接纳了他。上班的第一天,他在自己新买来的日记本上工整地写下一行字:“1855年9月26日,‘休依特——塔特尔’商行,我当上了记账员。”

这一次职业是洛克菲勒赚钱的开始,也是他人生新的开端。在试用期的三个月内,洛克菲勒只能得到50美元的补助,但他干得非常卖力。从那以后,他把找到工作的这一天当作自己的第二个生日,每年到这一天都认真庆祝。“应该属于自己的钱,一分也不可以让步”

为了赚钱,洛克菲勒开始了创业之路。在他的工作中,经常会体现出他对财富的执著和认真。对赚钱的执著,正是他的财富秘密。

记账员生活给了洛克菲勒最初的理财经验,他对数字有了敏锐的感觉,这种敏感直接刺激着他重视理财。洛克菲勒说:“正确的数字就是金钱,没有正确的数字指导生产就是盲人骑瞎马,是会摔到悬岩下面去的。”

洛克菲勒在商行干了3年,年薪提高到了600美元,成为家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很多人都认为他会继续干下去,但是,洛克菲勒却认为,自己对这家商行的贡献不止600美元,而应该是800美元。洛克菲勒要求老板为他加薪。老板认为他给洛克菲勒的待遇已经是同行业内相对优厚的,拒绝了洛克菲勒。遭到拒绝后,洛克菲勒断然离开了这份工作,他坚定地说:“应该属于自己的钱,一分也不可以让步。”

离开了商行,洛克菲勒打算开创自己的事业。1858年,19岁的洛克菲勒向父亲借了1000美元,与一位比他大12岁的英国移民合伙,创办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

让别人打头阵,然后瞅准时机后来居上

有强烈的赚钱愿望,就会努力去把愿望付诸实践,富人们的赚钱秘密便在实践中展露无遗。

洛克菲勒的生意如鱼得水。公司第一年就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利润直冲万元。第三年,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洛克菲勒的财富更是像原子核变一样地膨胀起来。

南北战争爆发后,军需物资缺乏。战争虽然将美国的南方化为了焦土,让普通百姓受尽了苦,但对于商人,战争却意味着发大财。摩根、卡耐基、范德皮尔特、洛克菲勒等,都是这个时期崛起的富商,他们凭灵活的头脑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1859年,德雷克上校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成功地钻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口油井。石油这种高效能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成千上万的商人拥向宾夕法尼亚。

洛克菲勒也心动了。他代表克利夫兰的商人去原油产地亲自调查。来到宾夕法尼亚,他看到了凌乱的井架、简陋的设备、很多的抱着发财梦的挖油人,商人们疯狂地念着:“油往外面淌,美元叮当响”的口号,到处寻找投资点。

看完之后,洛克菲勒非常沮丧:这不是他想要的投资地点,也不是他想要的投资时机。宾夕法尼亚已有油井72座,每天出产的原油1135桶。但是,宾夕法尼亚地区的运输跟不上石油开采的速度,原油无法迅速变成现金。“打先锋的不赚钱。”洛克菲勒建议说,“让别人打头阵,然后瞅准时机后来居上。”洛克菲勒分析,挖油的人太狂热,而市场环境却不成熟,这种原油不能变成现金的情况,必然会导致油价的下跌,那时才是进入原油市场的好时机。

现实恰如洛克菲勒所料,原油开始降价了。1869年,宾夕法尼亚的每桶原油的油价竞由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10美分。洛克菲勒要出手了。

1870年1月,洛克菲勒与石油专家安德鲁斯合伙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全面收购了那些濒临倒闭的小采油矿。安德鲁斯利用自己发明的全新煤油提炼技术,帮助标准石油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标准石油公司便成为了克利夫兰的最大炼油厂,洛克菲勒也成为了身家上亿的“石油大王”。

在强烈的赚钱意识的指引下,洛克菲勒的赚钱计划赢得了财富。他不再是当初的穷小伙子了,他身家上亿,成为了大富翁。

洛克菲勒独特的财富秘密

强烈的赚钱意识推动了富人的成功之路。在创富的途径中,富人获得财富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招,那么,被同行们称作“凶狠的商战屠夫”、被穷人称为“实业家、慈善家”的洛克菲勒,他又有什么样的发财秘笈呢?

从洛克菲勒的经商、处世名言中,可以看出他独特人生观和经营理念:

1.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每个目标达成都来自于勤奋思考与勤奋行动,实现财富梦想也依然如此。

2.想获胜必须了解冒险价值,而且必须有自己创造运气的远见。风险越高,收益越大。

3.凡事都需要看得远一点。你在迈出第一步时候,心中必须装着第二步——这几乎是我一生的经验。

4.我一直财源滚滚,心如天助,这是因为神知道我会把钱返还给社会。

5.做事不抢时间,不求多,稳稳当当地做,就能做许多事情,这有多好!

6.没有一杆完成高尔夫比赛,你需要一杆一杆地打下去,你每打出一杆,就是离球洞越近越好,直到把球打进。

7.知识是外在,是我们对所见事物认识;智慧则是内涵,是我们对无形事物了解;只有二者兼备,你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8.从贫穷通往富裕道路是畅通,重要是你要坚信,我就是我最大资本。

9.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命运设计者和建筑师。

10.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洛克菲勒从当小职员开始,到身家上亿的“石油大王”,他的财富成几何指数级往上增长。在他寻找财富的过程中,赚取“10万元”的强烈愿望引导着他。试想,如果他对赚钱觉得可有可无,他遇到困难时会不会容易动摇,他还能赚到这么多的财富吗?

赚钱的梦想

每一个富翁都有一本生意经,都有获得财富的致富密码。他们的经营方法、经营理念、经营思路,大多有着独到之处。这些财富密码,便是他们获得财富的真正来源。掌握了这些密码,即使是一个不会经商的人,也可以如法炮制,找到财富的宝藏。

富人在创业之初,大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需要财富来实现。他们对财富便有了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对财富的渴望越是强烈,在获取财富时就越能付出全力,也越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归根到底,是赚钱的梦想,为富人带来了与日俱增的财富。

梦想有多远,财富就有多大

一个人的梦想,直接决定着他的成就大小。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而努力,最终获取了自己想要的财富。

1968年,罗伯·舒乐博士有了一个伟大的构想,他想要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说:“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梦想与现实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堂的预算为700万美元,而舒乐博士却身无分文。但是,这种天壤之别的差距并没有打消他募钱建教堂的激情,他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舒乐博士开始了他的募钱计划。他拿出一页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把目标分解,又写下10行字:

一、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二、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三、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四、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五、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六、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七、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八、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

九、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十、卖掉1.4万扇窗,每扇500美元。

舒乐博士开始了他的募捐计划。虽然这中间困难重重,但是想变梦想成真的愿望激励着他,他对这些钱的渴望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数字和财富,他把这些钱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必要条件,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得到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奇特而美妙的水晶大教堂模型打动了一位富商,使他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对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妇,捐出了第一笔1000美元;

90天时,舒乐博士收到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

8个月后,一个人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推销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一万多扇窗全部售出……

1980年9月,可容纳一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教堂最终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

水晶大教堂的诞生是一个奇迹,它需要那么多的资金,为什么却由一个身无分文的普通人来实现了它呢?

在这其中,支撑舒乐博士和所有投资人的,是一个非常吸引、感召人的梦想。因为有了这个梦想,财富便源源不断地聚集到了舒乐博士手中,他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大家的梦想。

赚钱的快乐,不在于钱本身,而在于通过赚钱,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多富人在赚钱的时候,经常因为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梦想而兴奋。这种实现梦想的渴求,让他们在赚钱的过程中努力攫取,充满着成就感。

价值2000万美元的梦想

梦想真的能加速金钱的增长。富人们在刚开始致富的时候,或许并没有多少的启动资金,经验也不是他们的优势,但足,他们都有一个执蒋的梦想。梦想是具有诱惑力的,它能让人看到无穷的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前景,也能让他人愿意助一臂之力。

有一位年轻人在上大学时,发现学校的教育制度有很多弊端。他向校长提出改正意见,但是没被接纳。年轻人想:“我能不能自己办一所大学。自己当校长来消除这些弊端呢?”

办大学至少需要100万美元,但是自己是一个穷学生,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钱呢?如果等到毕业后去挣,那太遥远了。年轻人每天都苦思冥想如何能“搞到”100万美元的办法。

终于有一天,他想到一个办法,他打算把自己的梦想说出来,以求得到他人的资助。年轻人打电话到报社,说他准备第二天举行一个演讲会,题目叫《如果我有100万美元怎么办》。他还邀请当地有名的商界人士来参加。

第二天,年轻人面对渚多成功人士,在台上全心全意、发自内心地说出了自己的构想。年轻人对大学制度的构思吸引了很多商界人士,他们纷纷想起自己在大学读书时遇到的各种制度弊端,认同年轻人的想法。有一个商人当场站起来说:“小伙子,你讲得非常好。我决定给你100万,就照你说的办。”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备受人们爱戴的哲学家、教育家冈勒斯,他用募得的这笔钱办了亚默理工学院,它是现在著名的伊利诺理工学院的前身。

各国富人的花钱观

看一个人怎么花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看一个国家的富人怎么花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文化特色。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对财富的观念也有差别。富人们拥有了财富之后,在花钱的过程中,也有明显的差别。

犹太商人重视健康与享受

犹太人是最有生意头脑的民族,在美国,从银行、科技、铁路运输,到房地产、保险等产业,都有犹太人的集团势力,犹太人在商场上的影响力扩展到美国的政坛,连历任的美国总统也要对犹太人敬畏三分。这些犹太富翁,他们是怎么来对待花钱的呢?

业内人士认为,犹太商人是潇洒的商人,他们既会赚钱,又会享受生活。

有一次,美国商人约翰·巴布森乘专机到以色列参加一项商务谈判,到达的那天恰好是星期六。

巴布森在美国倍受交通堵塞之苦,对以色列街上汽车稀少、交通畅通的形势感到很奇怪。他问犹太商人谢文利:“你们首都的车辆这么少吗?”“你有所不知,”谢文利解释道,“我们犹太人从每周的星期五晚上开始,一直到星期六的傍晚为止,是禁烟、禁酒、禁欲的时间。一切杂念皆暂时摒除至九霄云外,一心一意地休息和向神祈祷,人们大都呆在家里,所以街上来往的汽车比平日起码减少一半。从周六的晚上起,才是我们真正的周末,便是我们尽情享受的时候。”

巴布森由衷地羡慕:“你们犹太人真懂得休息和享受。”“因为我们知道惟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快乐人生。”谢文利说,“健康是犹太商人最大的本钱。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必须吃好、睡好、玩好。我们犹太人虽然立国达2000多年,长久浪迹天涯,遭人歧视和迫害,但并没有因此而绝种,这与我们注重养身之道是分不开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谢文利的解说中,可以看出犹太人的财富理念:犹太人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懂得放松之道,把健康放在赚钱的第一位,他们的确是会赚钱又会享受的聪明商人。犹太人会经商举世皆知,他们对赚钱与生活之间的分寸把握得如此恰到好处,不能不让人惊叹。

美国富豪热衷慈善,趋向追求平淡

据2007年《福布斯》富翁排行榜统计,亿万富豪以美国人最多,占总数44%。415位美国富豪的身价总值为一万三千六百亿美元,非美国籍的富豪有531位,身价总值为两万一千亿美元。

曾有人戏言,美国富豪的哲学就是“白天赚钱晚上捐”。由这句评价可以看出:美国富翁的捐钱与赚钱一样频繁。

美国富翁有为慈善事业做贡献的传统。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慈善榜统计,近10年内,美国富豪捐赠给各类慈善组织的捐款达到2000多亿美元。如此巨大的数字,是其他各国富翁所难企及的。

1997年,美国有线新闻网的创始人泰德·特纳向联合国捐款10亿美元,开始了新一代慈善大亨的捐款事业。这笔钱几乎占了他个人财产的1/3,让全国的富翁大开了眼界。从那以后,富翁们便纷纷把向慈善机构捐款当成自己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捐款达到300亿美元,富商索罗斯把50%以上的资产捐款用于慈善事业,房地产商采尔·克拉温斯基把全部家财都捐给慈善机构。随着富翁们的慷慨解囊,捐赠成为美国富翁的优秀传统。

在热衷捐款的同时,美国富翁的消费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富翁越来越多,股市的走牛、网络的风行更是造就了一大帮新富。这些新富是否像很多人心目中的“暴富”一样穿金戴银,四处招摇呢?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富翁希望隐入市井凡人之中,甚至于打扮得让人看上去穷兮兮的。

美国富翁花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20世纪中期,由于几次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美国富翁对金钱非常敏感和吝啬。他们总是将钱能省则省,善于未雨绸缪。

但是,这种节俭的传统却曾经一度被富翁的子女们抛弃。战后出生的孩子视节约为见不得人,他们一掷千金、挥霍无度,让父辈们目瞪口呆。他们把住宅搞得豪华隽永,珠宝也昂贵和高雅,家中充满着上层社会的味道。东汉普顿的富翁一掷150万美元建造一个游泳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