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知明作品集(卷二对生活发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08:52:34

点击下载

作者:冯知明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冯知明作品集(卷二对生活发言)

冯知明作品集(卷二对生活发言)试读:

一、爱情旁观者

男人与女人,岂非是一场没有止息的战斗。人说女人是水做的,这世界上最令人亲近的是水,最令人畏惧的也是水啊,你像水边的石岸,水赋予了你的生活,你的姿态,你也常常为水所伤。善意,爱,火一样的激情,岂非又是这场战斗中最有力的武器。

男人心中要有女人

男人心中要有女人。大体上男人总是会有女人相伴的。比如老婆,和你朝夕相伴,和你油盐酱醋茶的盘算着打发光阴,没有了距离感,失去想像的空间,这只能算是一种过日子的各司其职的同伴而已。有些男人,会有一次艳遇,一个情人。这种婚外偷情,甜甜蜜蜜。但是烦恼也相伴而来。一个男人拥有两个女人,就会过一种紧张的生活。这边要哄骗老婆,那边要瞒住情人。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拉住情人的手,酸甜辣苦全都有”。有些有钱的男人,会包上“二奶”,圆一圆中国古代男人妻妾成群的梦想。二奶毕竟需要大量的钞票供奉,甚至像个无底洞,把自己的精力、钞票无休无止的投进去而不能自拔。

我说的男人心中的那种女人,她能够在你失意时,为你抚平伤口;在你得意非凡时和你分享快乐;在寂寞孤独时安静地驻扎在你心灵深处,和你静静地交流;在你忘情投入事业时,默默地跟随在你身后。从她那眼神的一瞥,那轻柔的一个微笑,伸出小手的一个暗示,就可以给你无穷的力量。就算是在你失败时,她那略带忧伤的眼神,平静地注视着你,就可以给你心定神力,使你泰然自若地面对失败。这就是男人心中的女人,与男人相生相伴,使男人永远朝气蓬勃。

她也许并不年轻漂亮,但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和涵养,在举手投足之间,轻轻地施展出来。也不需要她伶牙俐齿,但必须有一双温柔、多情,能够时常关注你的眼睛。哪怕她坐在角落里,甚至在你的视线之外,只要你感受到她的存在,她便会约束你的言行,修正你的举止,把你调整到最佳状态,展示你的翩翩风度。

在男人心中,兴许她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某一天你在林间小路上漫步时,身后不远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脚步声,你并没有回头看去,但是你的心神倏忽一荡。这足音从此驻入了你的心灵深处。有一位女性和你交谈时,随意做了一个手势,尽管这个手势再也不曾从她身体语言里出现,你却牢牢地记住了那一个细微的动作,因为那个动作使你心动。也许你偶尔接听电话,她在电话里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你便常常思念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总会忍不住听她的倾诉……极多时,我们真正被打动的是女人们静静地看你的那双眼神,她们的忧伤打动过你,她们的快乐打动过你,她们那么安静地关注你时也打动过你。于是你把你动心过的那些细微处,在你的情感世界里反复地酝酿,变成了你心目中的那个女人。

男人像个情感的建筑工人,顺着这个情感的围墙,不肯留一道出入的窄小门洞,不断地建筑这堵围墙。情感建筑之中,男人心中的女人愈来愈高大,愈来愈产生不可逼视的光芒,于是男人因为心中充满了爱,变得充实,永不孤独。

为了不后悔

是朋友讲给我听的,一则平常的故事。

一个小伙子在徐东平价商场的广场上捡了一块坤表。一块手表值多少钱!相信一般的人也不会打这种小算盘的。这小伙子便在原地等候。不久匆匆走来一个找寻失物的姑娘。小伙子看着姑娘焦急的样子说:“哎,你掉了什么吗?”姑娘说是手表。小伙子给了她。姑娘道谢便离开了。小伙子见姑娘上了公交车。他睁眼看着,公交车走出不远。小伙子急乘一辆的士跟了过去。不久,姑娘换了另外一辆公交车。他让的士紧盯着,的士跟着姑娘乘的公交车走。约半小时,姑娘下了车,走了一段路,遇到了一位青年,她们边走边说话,那亲昵的样子,很像一对恋人。

小伙子站在那里发了一会呆,狠狠地跺了一下脚,然后毫不犹豫地走向姑娘,“哎”的一声叫住了她。姑娘见是捡手表的小伙子,礼貌地停下。小伙子见和姑娘说话的青年在不远处观望,有点心虚,但他还是气喘吁吁地说:“想不到,你这么好看。如果我不追过来,我会反悔一辈子的。”姑娘听了有些感动。小伙子希望邀请她去咖啡小屋说说话。

姑娘想了会,向那个说话的青年打个招呼,随小伙子进了咖啡小屋。

后来,小伙子知道那青年是她堂兄。他们热烈快畅地谈着。过半年,这对很幸福的人就结婚了。

在我看来,小伙子如果不用的士追赶,他连再见的希望也不会有。见到姑娘的堂兄后,误以为是她恋人,如果胆怯的话,也不会产生这样一次爱情,更谈不上婚姻。

许多人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其实许多时候,机遇就在身边,只是由于没有及时抓住,让它悄悄溜走了。

搞感情

最初是在网络的聊天广场和BBS中,获得这个名词的。某次在聊天室,正和网虫们聊得起劲,发了些表达感情的符号。有个没头没脑的菜鸟(刚上网的网虫),问我从哪里搞来的感情,可否给他也“搞点感情”。我惊讶于他发问的古怪,恍然又明白似的哑然失笑。从此便记住了“搞感情”这个特有词汇。

后来发现,“搞感情”其实是一种成年人的爱情游戏。在单位同事之间,比如有几分姿色的女性,本人也还活泼开朗,几个男士便同时对她调侃。在这种前提下,“搞感情”便可以进行了。设定:在某种合场,集中学习的空闲,出差的旅途中,甚至在办公室里工作调情两不误。几位男士中必须有一个人对女士发起半真半假的进攻,适逢该女情绪尚佳,会轻柔地接招。于是,男士们便各显神通,有的假意拆台,其实是煽风助火;有的装成吃醋,其实是添加爱液;有的帮腔,其实是在顺藤摸瓜;有的起哄,其实是营造氛围……“搞感情”的游戏一旦形成一种格局,诸位人等便乐此不疲,即使中断,只要有谁撩起星火,各路人马瞬间各就各位。在一片闹哄哄中,心身愉快,各得其所。“搞感情”似乎好处多多,比如这位男士正暗恋这位女士,但苦于没有机会表达,憋在心里难受,用“搞感情”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爱情信息;那位男士有家有口,这位女士也是有夫之妇,双方都明白即使产生感情,也不可能把自己家庭作为代价来付出,只好用“搞感情”对非正常情感进行释放。“搞感情”也使女性收益良多,被人赞美被人恭维被人争风吃醋确实是件美妙的事情,尽管假戏真做,还是使人爽心悦目,何乐而不为呢?“搞感情”在生活中其实普遍存在,不过是面目不同罢了。国外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搞感情”,据说在女性领域较多的空姐中,适当地安插一两名美男,工作环境便为之一变,工作兴趣加强,服务质量很快提高。日本一家公司有意为一些少男少女撮合,使他们因爱情而投身工作的热情陡然提高。“搞感情”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只是我们长久地视而不见罢了。

轻轻的一声呼唤

因为工作的关系,各种类型的女性我都认识一些,基本上属于泛泛之交,谈谈工作,互相有所求,或者说些闲话吧,过后即忘。现代人生活得太累,谁都不想深入到对方心灵深处,自讨苦吃。我不是执着者,想想男女之情,有点好感就够了,点到为止,千万不可陷进去。当然,我不否认和有品位的女性打交道,的确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女性们好像不太一样,总喜欢和男人们弄点小情调。比如她找你办事情,要弄出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来作为铺垫,再比如一些有点熟又不常见面的女性,给你打个电话什么的,你一接电话,她就好像很熟的样子,问你她是谁。本人最怕这类女性。因为,我的声音分辨能力太差,又太粗线条化。面对这种情况,我只好说,我的电话有问题,你的声音变得厉害,我猜不出来。聪明的女性自然不会再玩下去,只好自报家门,以免自讨没趣。但在许多时候,我却让对方问个不休,又是讽刺又是挖苦。等她们闹够了,报出了芳名,我只得夸张地嚷道:“是你呀!穷人多事忙,不好意思呀。”多时我依然想不起对方是哪路仙女,还只能强压不快与她周旋。

女人的这种做法,我实在厌烦。但有的男人,一段时间不见,也突然打个电话,采取女人这种自作多情的方式来询问。面对这种情况,本人就讨厌就非常不客气,就会严厉地甚至是恶声恶气地叫道:“是君子还是小人报上名儿来!本人不太想费什么心事。”对方只好报上大名。因为有他这种女人似的开头,我和他说话也不会有好语气的,三句话不到就收了线。

也有例外,比如你和一位女性见上一面,以后再也没有联系,或极少联系,你却记住了她,其实是她的某个细小的特征留在你心里去了。我就有类似的体验。过去,我曾因发新闻通稿找过一位女性,这种公事公办之事,也不可能留下太多的印象。我们打交道的时间充其量只有10分钟。因为通过人介绍认识的,我便递过去一张名片,她只是看了一眼,说话时便直呼了我的姓名,在名儿后边轻轻地加上“啊”的感叹词。就是这个“啊”,叫我心儿一跳,感到别致和亲切。

大约过去了几年。我们没有任何联系。有一天,她打了个电话来,我的电话改了好几次,她不知从哪儿找到的。她说要找一个在武汉的弱智儿童音乐指挥家,进行电话采访。她也同样搞点女人的套路。接通电话,她叫了我的大名后,加上了那个特有的感叹词“啊”,我一听,心又像初时和她见面的一跳。我马上叫出了她的芳名。

过后,我为这件小事感慨一番,怎么她的一声轻轻的呼唤,就可以牢牢地记住呢?的确,我们生活在非常拥挤的时代,人们在一片嘈杂声中生存着,即使有点温情,也多带着套路。所以,面对这声轻轻的呼唤,我哪能不记住她呢?

爱情旁观者

人年轻真好,爱情主导着一切,为她欢呼为她痛苦为她歌唱为她忧伤。追逐女孩子,被少女追逐,生命点染成玫瑰色彩。

过去,我在恋爱中。有个特别的现象纳闷了许久,有些年长十余岁的长者,十分热心参与我的恋爱。他们出谋划策,为我传递书信,甚至“站岗放哨”。一把年纪了且乐此不疲,令我感动之余又很纳闷,是不是想从我的爱情中分一杯羹?当然,我在恋爱中的窘态,追女孩子的那副傻样,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谈到我的行为时,不惜夸大其辞,弄得我不免常常恼羞成怒,却也无可奈何。后来,在恋爱中,便极力回避他们。他们对我的路数已经很熟,常常出其不意给个难堪,弄得人哭笑不得。

渐渐地,我已不再年轻,也到了爱情旁观者的年龄。面对如花似玉的少女,尽管可以胡思乱想,尽管可以涌起某种冲动,但总不可以来个老夫聊发少年狂吧。即使聊发了“少年狂”,也很难获得少女情感的回应。因为出现在她眼前的是父辈形象,少女们只会解读成一种长者的慈爱罢了;如果假装不经意地去搂搂她的香肩,她只会感受到类似父亲般的温暖。

其实,成年后,才知道静静地看看青年男女的恋爱也是种享受。看看小朋友目不转睛地痴迷地盯着自己的小女友,而小女孩十分受用地目视前方,脸上挂着甜甜蜜蜜的微笑,会被这种渲染的幸福所倾倒。这是一幅和谐的定格爱情画,使观者涌起许多柔情蜜意,产生无穷遐想,恍惚以为自己回到了最初岁月,和过去的恋人在一起山盟海誓,耳鬓厮磨。回忆本是件美好的事情,而被激发的回忆将更美妙。现在,我总忍不住要参与青年们的恋爱游戏,比如在某个机会,告诉小友必须带女友前往,让我们大人鉴定一下,是否像他吹嘘的那般小鸟依人,描述的那般甜美。见到这对恋人,会逗他们谈恋爱中的感受,从他们窘迫和羞涩的言谈举止中顿生快意。据说爱情能使男女青年身体产生一种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也许有某种辐射力量,足以感染在场的人,或者爱情会使同一磁场的人产生共振。

其实不用任何深奥的理论来阐述,每个成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媒婆情节”。想想从古到今的媒婆们,干起这桩营生来,腿脚十分麻利,绝不只是一种利益驱使;看看那些热心快肠的大姐,给这个铺路搭桥,给那个穿针引线,从中撮合姻缘,不计半点报酬,其实从这里可以讨得无尽的欢心。成年男士克制着当“红娘”的欲望,恰恰从这里暴露了“媒婆情结”。

这种情结,会使人拥有一颗永不衰老的心。

艾滋病 中国的瘟疫

据世界艾滋病专家预测,艾滋病病发高峰将向亚洲转移。而亚洲艾滋病人将集中在中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几个国家。看到这则消息,心底不免一凉,仔细想来,感到这消息绝非诬蔑也绝非耸人听闻。我不是政府官员掌握不了什么内幕新闻,也不是医学专家对这则消息能搞验证性调查,应该说对这类问题无什么发言权。凭这几年的所见所闻,感到艾滋病这个非洲的出口货,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瘟疫。

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出差。在我国的公路两边到处是路边店,见有车来,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便做些风骚的动作,频频向开车的司机发信号:停下来吧,这里保证让你吃好乐好而且价格不贵。在路边店进餐时,往往会有小姐过来问,要不要,想不想,只要你“做业务”,保管舍不得离开,开价50元、100元,的确不贵。特别是京广线的公路上,路边店像雨后的蘑菇那样,遍地趴挤在公路两边,铲掉一批,只要气候稍有适宜,又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说到城市,天下人公开的秘密,林立街道边发廊里的发廊女、桑拿浴室的按摩小姐、咖啡屋里的陪喝小姐、歌舞厅里的伴舞小姐,还有酒店里的三陪小姐,这都是说得上名目的。云集在游乐设施四周的街边女,在火车站和汽车站以介绍旅馆为名的拉客女,明里暗里的皮肉生意,张眼一望,好像偌大个城市条条大街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政府是明令禁止卖淫嫖娼的,所以这些操皮肉生意的女人被戏称为专政机构的钱夹,如果工作活动经费紧张,就随手收收网,打捞一下,鱼虾都有了。上行下效,大城市这么干,中小城市也跟上。除了以上所说的样样齐备外,还有些小县城别出心裁地搞了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新经济开发区”,利用山脚边的一处温泉,修上几个楼堂馆所;利用湖边资源,修一排鸳鸯钓鱼处,名为钓鱼实为“钓女”,竖块牌子在入口处:“新经济特区本地区人等不得入内”。实在没有经济实力、无法利用半点地理资源、一时又找不到途径吸引外资的小集镇,把牙一咬,拆东墙补西墙发动群众采取个人集资等手段,建一个桑拿浴室,在马路旁挂上一排红灯笼。条件更差的小镇,也划上一块地皮,集中一些小发廊,暗示什么来钱快就搞什么吧。

有段时间听说人大要立法,将这个行业合法化。报纸上刊登了一些沿海城市的做法,对坐台女收取一定的税金,使其地位合法。此例一开,坐台女表示踊跃交税,为国家作贡献,做个合法的纳税人,这个城市的税收大大超过了往年。全国上下趁此风,作了充分的准备,只等立法,便大张旗鼓地干起来。据说这个提案没有通过,其有力的说法是,连资本主义的美国、台湾等都是禁止的,而我们要开禁,国际声誉就会受损,遭世界舆论大势谴责,会抬不起头来,整个天空就这么不阴不阳地暧昧下去。不能合法,就无法管理,整个国家处在一种被病菌传播的惶恐和危险之中。据1999年度的艾滋病宣传日媒体报道,有些地区艾滋病患者的数量正成几何级上升。

有人断言,艾滋病,中国的瘟疫!的确不是危言耸听。

变性人

看变性人表演是在海南一个叫兴隆的小城,兴隆因温泉和归侨农场而闻名,许多宾馆里就有温泉游泳池,我们听说这里还是中国大陆惟一许可人妖表演的地方。来到这里,肯定想去看看人妖的表演。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人妖,而是变性人。

人妖表演在兴隆的明珠演艺厅,每天从晚上七点开始到九点多钟结束,听说场场爆满。导游建议我们提前一小时进入,这样可以坐在前列。我们五点多钟去的,花了一百五十元的门票钱。进到三楼的演艺厅一看,也只能坐到中间的位置了。等到开演时,走廊里全站满了人,导游所言果真不虚。演出开始后,有五位泰国人妖上场搔首弄姿,表演了一圈就下台去了。这算是亮相吧。看到他们没有多少兴奋感,也不存在太多的失望,跟想像中的差不多。

演出进行了一半,墙上的巨型屏幕徐徐打开,是针对中国第一个变性人的电视采访谈话。对变性人我早有耳闻,也看过类似报道,不是太陌生,只不过没放在心上而已。今天在这里能够亲眼见到变性人,精神有些亢奋,好奇心陡长,不由得睁圆眼睛,紧盯台上。伴随着烟雾和音乐声,款款地走来一个身材姣好、秀美而又颀长的端庄女子,穿着中世纪欧洲妇女们撑得很开的巨形伞样的红色长裙,黑发披肩,两臂白皙修长,酥胸半裸,很优雅地唱了一首女性歌曲。唱完后将双手半握式地放在胸口,慢慢地弯下腰向观众鞠躬示意,作起自我介绍。她说她出生在东北的某个城市,四岁丧父,在一个女性环境里长大,一直以为自己是女孩。懂事后才知道自己成为不了女孩。十五岁那年离家出走,决心打工挣钱使自己变性。几年来她饱尝人间辛酸,后来到上海某医院做了近八小时手术,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她自述时总喜欢自称“玲玲”,她说她最痛苦的是失去了亲人,她的母亲直到现在也不肯原谅她。主持人让观众提三个问题,有人便问她现在是上男厕所还是女厕所;还有一位问她芳龄几何;最后一个问题是她现在有没有男朋友。她回答得都还比较幽默,在变性之前自然是上男厕所,现在肯定只能上女厕所;提到芳龄,只能从做手术算起,只有五岁芳龄;对有没有男朋友这个问题,玲玲有些忧伤地娓娓道来,玲玲也希望有一个白马王子,也希望白头偕老,但至今还没有人向她表示过。主持人这时便插科打诨起来,说在场的观众,请多关心一下玲玲的婚姻,发现有合适的人选,请打这个手机号:1383838438。这个手机号引起满堂大笑。翻译过来的语义是“要三八,三八三八是三八”。这时她说观众一定对她的身份充满疑虑,想和一位女性观众合唱男女声二重唱,她来唱男声。有一位戴眼镜的女孩上台,她们便手拉手地唱了一首歌曲。她唱的嗓音的确有男性化的粗犷、豪迈。

她在台上表演了约半小时,我紧紧地盯住她的一举一动,心里惊叹不已。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真正的女性的优雅,使我理解了什么是女性的妩媚,她在表演过程中不带一点风骚气,显得非常沉静;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也令我十分感动。我一边看着,一边反复自问:为什么她能把女性的美发挥到极致,而反过来很多真正的女性却难以达到这种境界?我不得不这样认为,一个真正向往女性世界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到女性的内在美并呈现出来。她令我着迷,也让我心动,但我又不能不复杂地想,如果让我成为她的男朋友,我也做不到。我相信这是普遍男性的看法,也就是她现在还没有找到心上人的原因吧。演出完后,她声称明天要到三亚去拍一个广告片,今晚是最后的一场演出,愿意和她留影的,请到大厅来。有些人便走上台,演出结束后,我们退场进入大厅时,她依然站在那里向观众招手。我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犹豫了半天,有一种想和她拍照的冲动,特别是看到她那微微晃动的白莲藕式的臂膀,这种冲动显得尤为强烈。但我克制住了,终于没有和她合影。我注意到和她照相的男性,都被她亲密地搂着,如果我也是这么被她搂着,肯定会起鸡皮疙瘩的。

现在想来,我还是不和她拍照的好。没有和她合影,一点也不遗憾。

女性是水

女性是水,这句话原本针对爱情而言。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时,却别有一番滋味。

20世纪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城市的空间因为人口的流动显得窄小。对中国农村而言,城市是有吸引力的。乡下人包揽了许多城里人不愿干的又脏又苦的活儿,比如疏导地下水、拖煤球、送煤气、跑运输。云集得最多的地方是城市里最繁忙的建筑工地,这是指从乡下来的男性,尽管没有特别的印记,但城里人几乎一眼就分辨得出。他们太不修边幅,也许难得修边幅,即使有些讲究,那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音也带有乡下人明显的特征。用爱情的格言来形容他们,因为是土做的,溶入不了城市文明。

看看那些在城市的打工妹,不管她们在纺织厂,还是在个体老板作坊的女工们;不管是城市走街串巷卖鸡蛋的乡姑,还是做阿姨和保姆的“阿芳”。还不说那些发廊妹、被老板养起来的“小蜜”们、和城里人联姻的运气好的姑娘们,几天不见,摇身一变,比城里人还城里人。那穿着那做派,那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连城市里特有的腔调也模仿得丝毫不差,表现得比城里人还要优雅和高贵。这就是因为她们是水做的缘故,可以流动,可以溶化,可以顷刻改变形体。

高一级的文明总能接纳她们。也可以这样说,有种天然攀附因子在起作用,把对女人的善变和水性杨花的说法用到这里似乎很贴切。她们先攀附上来,再曲意迎合,就可以使自己获得一次再生,顽强地克制和消解自己的个性,在不露半点声色中生根开花结果——彻底同化。

这里有一例有趣的个案。某大学招收了一批三年制的插班生,女性占了这个班的2/3以上,她们在校期间,积极寻找出国途径,经常出入外国留学生常聚会的酒吧舞厅。临毕业时,竟有6人和留学生谈了朋友,每人都以未婚妻的名义捞到了一个出国机会。她们都能嫁到国外去吗?说不准。但她们十分快捷地找到了出国途径,比那些想出国又没途径的男性方便多了。

乡下优秀一点的女儿,都往城市里跑,乡下人自己打光棍时不知如何想;中国的女儿变着法子往国外跑,中国的光棍不知如何想。这可是一种规律,一种流向,一种取舍,我们除了正视外别无它法。

爱使你成熟

认识这个女孩,大约在一年前。我正在筹备一本故事类刊物,去厂矿、学校等地方搞些问卷调查。这女孩在一所职高读书,说起话来一套套的,很有些见地,尤其是那流畅的言辞,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姓董,是学校文学社社长,高二的学生,16岁,长得高高大大,完全不是16岁的身材,像个大姑娘一样成熟了。我们注意到了她,会后特别要了她家的电话和地址,表示要给她寄书刊,让她多提意见。

她曾来过杂志社一次,提了些意见,说了些闲话,我晚上请她吃了饭。其间,她父亲来了两次电话询问她走了没有。次年8月份,我又筹备另一本武侠刊物时,她给我的编辑部主任打来电话,说想过来玩。她来时,我正好去这间办公室,我看这姑娘十分面熟,猜了一会便记起她是那董姓同学,她告知说考上了大学,作文得了满分的,与文学有缘,故喜欢到我们这里看看。她便拜访了好几位上次开座谈会的编辑,我算其中之一。

这是个不满17岁的姑娘,令人不太相信。她似乎太过成熟了,也许因为她1.7米的身高,和十分丰满的身体吗?我想还有她落落大方的谈吐。她很会说话,将一件琐事娓娓道来,让人听得有滋有味的。她在杂志社时,她父亲又打了两次电话询问,我们笑她:“你父亲真是盯得好紧啦,生怕你丢了哩。”她很受用地笑了笑,这是一种感受父爱的很满足的笑。

就这样她谈到自己的父亲。她说她父亲差点就没了。我们便注意了这个话题。她说:“有天晚上,妈妈叫的声音有些不对,我冲过来,发现父亲趴在床上,满嘴是血。我没敢翻动他,怕有些病不能翻动。就势掐他的人中,查看他嘴中的血是怎么来的,其实是他咬破了舌头。我把了他的脉搏,对妈妈说:‘不要紧。’我不知是怎么那么冷静的。打电话叫来急救车把父亲送到了医院。通过一连串的透视和诊断,被认定为胸脊肿瘤,而且说有三节。据说前不久,这家医院收治了一个胸脊肿瘤的病人,只有一节,开刀切除后,这人永远也站不起来,要在床上过自己的下辈子。现在父亲被认定为同样的病,我们心里冰凉一片,医生们却看上去有些兴奋,这样复杂的病例等病人一开刀,一篇学术论文便得以出笼。医院要我们签字,说开刀后不一定会站得起来。一个好端端的人进了手术室,就这么完了。我们肯定不敢轻易决定。有老病号告之,肿瘤病人吃不得东西的,而且逐渐瘦下去。这就是说,我父亲不像这号病。那段时间,我们带着拍片跑遍城市里有点名气的医院,到处询问专家,有各种说法,弄得人昏头昏脑,但确认肿瘤的专家不多。“真的,那种日子很灰暗。一天半夜,我突然从恶梦中惊醒,梦见父亲从手术室出来,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们这红包也白送了,医院的学术论文也顺利地完成了。我在梦中哭醒了。这时,我冲到我们家的小院子,跪在地上。就这样跪在那里,心里说,总会有神灵经过这里的,只要见我这样跪下求情,他们肯定会格外开恩的呀!那几天,我每天半夜起来,就这样跪在院子里,这样整夜整夜不睡,祈求神灵,直到父亲的病好。”

我问:“你父亲知道吗?”“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她停顿一会儿,说:“你不知道,他对我多么重要啊!”当然,父亲对每个子女都是重要的,可从她的表情来看,还有些隐情。我望着她。她用低沉的声音说:“我很小时没了妈妈。”

我说:“你刚才说的妈妈呢?”她答:“是继母。”我问她父亲再婚时她多大,她说大概不足5岁吧。

再看她时,我心想人还是多些磨难的好,磨难使人更成熟一些,我发现她身上多了一种同龄人不常有的坚毅和自信。

请表达一点善意

有一个调查说,长相英俊的男性,其收入和声誉比长相一般的男性高出3个百分点。我不知道这个调查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凭直觉我却相信它。长相对于男性来说,有这般重要,对女性就更不用说了。美貌是女性一笔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天然资源,可是相貌出众者毕竟是少数人。我想说的是长相一般,甚至有些丑的女孩,也许一个小小的关爱,会使她们自信和靓丽起来,甚至还会改变她们的生活道路。

我刚走上社会不久,一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同我的表姐谈心,她已经二十二三岁了,还没有男朋友,这在乡镇的人看来是件很不妙的事。她告诉我们,很怕嫁不出去,年龄越大越找不到合适的人。我们很吃惊,女孩怕自己嫁不出去?这种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们两个大男孩争吵着要娶她,她又感激又好笑,因为我们毕竟小她好几岁,而且根本不了解婚嫁的真正涵义。只记住了她泪水大滴大滴地往下淌,又情不自禁地咧嘴笑开的样子。这好像是我用婚姻对女性表达善意。

后来参加工作,有件事很刺激了我。在一个办公室,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女孩长相很一般,她总是把办公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工作之余常捧起一本书静静地端坐其中。不久办公室来了一位漂亮的女孩,男孩们起了质的变化。这个美人的一举一动都很耐看,大家争着向她献殷勤讨好。再回头看长相一般的女孩,发觉她有一种说不出的丑陋,这是比较的效果。这个女孩尽管还是像从前一样勤快,但很少说笑,总是埋着头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新来的女孩太靓了,外面总有英俊男孩送花给她,使同室的两个男同事显得猥琐。她总是不经意地把花接过来放到一边,温和地对送花的男孩笑一笑,这种得体的表达方式多少给同事们一点安慰。

有一天我和另外一个男孩合谋了一出戏,把漂亮女孩的一束花放到丑女孩的桌子上。丑女孩看到桌子上的鲜花,惊讶万分,始终不肯相信这束花是男孩送给她的。我用平淡甚至有些冷漠的语气告诉她,一个有些羞涩的男孩送过来的,放在桌上转身就跑了,她才肯信,断定说那男孩她知道。我们见这女孩认了真,怕过于伤害她,不敢告知真相。她把这束花包好拿回了家。这出搞笑的戏应该说到此结束了,我却注意到,这个女孩慢慢地有了变化。她有时会悄悄地唱起情歌,打扫办公室的清洁卫生也轻快了许多,不再把头深深地埋下去,还化了些淡妆,连眼波也灵动飞扬起来。其实,女性的美是以自信为前提的,这个女孩因为热爱学习,又有较深的涵养,她显示出一种不轻浮的沉静美,我相信这束花起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一则故事。那时我们住在学校青年教师宿舍,隔壁是一个长相并不难看的女孩。不知为什么,她二十四五岁还没有男朋友。妻子几次问她,为什么还不谈朋友,她只是回答找不到,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有一天,我想开开这个女孩的玩笑,给她留张便笺,插进她门上的留言袋里,纸条大意是说一直忘不了她,很想念她,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来找她;又害怕见到她,幸好她不在。纸条上也没有署名。这女孩一回来,就激动地拿着这张便笺来找我,问是什么样的男孩来找她的,因为只有我下午在家。我说:“给你留条子的人,你会不知道吗?”她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向我描述是不是一个瘦高个。我只想逗她,逼问她这个男孩是谁,才肯告诉她。她支吾了半天,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说,是她高中的一个同学,她一直喜欢他,还向他表示过,而他没有反应,这便成了一个悬在她心头的死结。我见玩笑开大了,只好硬着头皮把谎说下去,说:“不错,是一个瘦高的男孩来过了。”当然,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玩笑而已,很快忘记了。不久以后,我们搬出了这个宿舍。

过了两年。有一天,妻子无意地告诉我,这个女孩已经结婚了,丈夫在小城里的一家石油公司。妻子狡黠地眨眨眼:“就是她高中的同学,这事多少还与你有些关系呢!”

二、生命的印痕

为生活建立起秩序,岂非就是在虚无的时光中,为我们的生命搭就那楼梯,往上走啊,学习这些存在的手艺,对着那苦难的暗影,对着那死亡的苦脸,你的嘴边涌起情不自禁的笑。

精神的印痕

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一点谁都不会有异议。历史太过漫长,你只能算是历史长河里一粒流沙。在生命这个过程中,生活的强者总想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人生的目的就变得十分明确:追逐名利,也许会使自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占一席之地。你看历史上有多少大英雄,就是因为这个名,使他们流传千古。你看有多少大富翁大富豪,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建起了高楼大厦,为自己树碑立传,不仅在身前显赫,死后也被人奉为楷模。还有一些人,属于大奸大恶者,他们干出一些不能永垂不朽,也要遗臭万年的事情来,让世世代代的人诅咒他们,留下了永久的历史骂名。

当然还有很多人,这些人都是小人物,平凡得很,追逐名利的智商、毅力、机遇都不够,也想留下一点什么。他们甚至在年轻时也雄心壮志,想为人类作贡献。如果生在乱世,他们还会以拿破仑为榜样;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则想做个爱迪生或牛顿。稍见年长,感到自己的目标太过伟大,有些漫无边际,有些无从下手,便决定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点什么事情。便注意起这个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时心潮激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参政议政,生发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可叹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刘备之遇诸葛孔明的那种慧眼,一时黯然神伤,环顾四周才感到自己一直为三餐饭的温饱而挣扎着、拼搏着,不由得长长地叹了口气,看看兼济天下之能之才之德之大智慧,非我辈而有之。那么再重新定位,总可以为家人周围的人们做做事情。这也只是大富大贵的人才可以做得到的,所谓恩泽一方;苦苦地奋斗几年,看看自己的亲人,看看自己的朋友,好像没有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改变多少,而自己反过来给他们惹了不少的麻烦,心中直叫羞愧呀羞愧。但事已至此,学识才华无力回天,突然顿悟,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凡人。平凡人的思想,平凡人的观念,平凡人的智慧,平凡人的力量,一切都没有出众之处,顶多有几处小聪明,夸大一点,也只不过是个精明一点的人罢了,看来此生只能做个渺小的聪明人。

从高高的天上跌落在芸芸众生的尘世中时,尽管万般无奈,也只能确认这个现实。心还在发飘,脚下却踏实多了。用聪明人的头脑来思考这个人生过程时,思路就很明晰了——从我这里出发,身体的体验,心灵的感悟,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绪。如果你能把这种情绪传达出去,也会在人们心中产生共鸣,你就会有几分成就感。把这一点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许多人因此而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作家。我们不是不愿意进入这种“伟大的”之列,问题是,好像又犯了年少时候的错误,把目标定得太大,以至于空洞而不踏实。不得不认真反省,好像总处在一种简单的重复的思维状态中,总在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跳不出这样一个思维的怪圈呢?

的确,生命是一个过程。一切努力,都是为这个过程能够留下一点什么东西而奋斗。换句话说,我们怎么做不也是在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吗?如果没有太多的名利困扰,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变得单纯起来,变得快乐起来,然后静静地与心进行交流,把心得记录下来,留下一点精神的印痕。这其实是平凡人生最大的充实和满足。

快乐原则

我一直都不快乐。早上起床时,想到昨天和邻居的争吵,她怀疑我的小保姆偷了她放在窗台上的一只小小的石膏狗。我抱怨命运,怎么会和这个市侩味十足的女人做邻居的?我不快乐。上班时,我搭上中巴,被人踩了一脚,那人不仅不向我道歉,还说我“有本领打的去”。你说我能快乐吗?上班碰到了领导,他黑着脸,我诚恳地跟他打招呼,他只是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于是我反复地检讨这些天来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想来想去,怨气冲天,怎么会到这种单位?为什么好一点的单位总轮不到我?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我只要望望我的对桌,他就会咧嘴一笑,好像他的笑容是多么灿烂,他不知道我其实是多么厌恶他的笑。因为他一笑,我就可以看到他的牙缝里留下来的菜迹,不是韭菜炒鸡蛋,就是胡萝卜肉丝。还有一位同事,他每次吃完饭,就着他的饭碗倒些开水,喝到嘴里发出很响的漱口声。不仅这样,还要把漱口水吞咽下去,令人恶心之极!

哎呀,还有,看到领导,我就露出媚笑,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没事干还要装出一副忙碌的样子;更让我沮丧的是,有些人总是要算计别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让人气得半死的话,搞得你几天都不舒服。无法排解时,就会想着报复的对策,真是心烦透顶。不是花样文章,就是官样文章,还有单位里发奖金、评职称,你争我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人烦不胜烦。

不想这些也罢,悄悄地提前半小时回家,领导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冒了出来,怪异地看了我两眼,使我惊出一身冷汗。从幼儿园里接到孩子,她的额头上有一块青紫,是被人家的小孩推了一掌。我的小孩怎么生得这样窝囊?她就不能推倒别的孩子吗?去菜场买菜,开小车的那个流氓把我逼到了马路的死角,弄得我从自行车上摔下来,狼狈得直想哭喊。好不容易买了一点小菜,却被菜贩子克扣斤两。回到家里还要忙忙碌碌做饭,忙到八九点钟,正想喘口气,哪知邻居的叫骂声再次响起……

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能快乐吗?我会快乐吗?最近我总算有所顿悟,我看了一则报纸上列举的一系列数字,才大受震动。我把它叫作“快乐原则”。

如果你今天身体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几百万人幸运,因为他们甚至看不到下星期的太阳;如果你不曾经过战争、牢狱、酷刑和饥饿,那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好;如果你冰箱里有食物,有衣可穿,有房可住,你就比世界上75%的人好;如果你银行里有存款,口袋里有票子,你就属于世上8%最幸运的人了;你如果父母双全,没有离异,你可以称为很稀有的地球人;如果你能看懂这些文字,你就不属于那另外20亿文盲之列。

我首先属于这个世界上比75%的人要好之列,也可以算得上这世上8%最幸运的人,我也够得着是稀有的地球人,自然我绝对不是文盲。

过去一直感到快乐与我无缘,我才发现,是因为我没有建立快乐的原则底线。看到上面的那段文字,我还有什么不能快乐的?我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平常心

曾就一个问题问过两个人:“你不在单位,如果对你搞评议的话,会有人说你的好话吗?”一个脱口而出地说:“不会。”一个想了想说:“不会。”有人陷到一个官司里,后来他向一位大姐闲谈这个官司时,感慨道:“周围人的嘴脸一下子看得很清楚了。”老大姐大睁眼睛,很陌生地盯着他,惊讶地说:“这么聪明的人,连这个问题也没看透吗?墙倒众人推呀。”这种反应着实令人深思。

怎么说呢?现状如此。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各行各业塞满了人,充满了残酷的竞争。现行体制,使人生老病死都拴在同一棵树上。几个人、几十个、几百个被圈在同一个对外称作“单位”的地方,进入了这个圈之后,就很难脱圈而去。也许因为一次小误会被对方记挂在心,人窝在一堆儿山不转路转,总会有施展报复的机会。慢慢地因小小误会而拧成了死结,互相找机会撕咬和争斗,这就是社会学家所谓的“内耗”。

这种体制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早应废除?可是到现在它依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仔细想来,这种体制还是有很多益处。比如好内斗是国人的天性,这种体制给每个大小人等提供了争斗的机会。一个单位,通常结构是一正两副,如果下设有科室的话,也会弄出个小一正两副来,即一个科长,两个科副。如果科太小,就会设个副主任科员。如果是县一级单位,还会有股级,其结构定会依此类推。在这种结构里,如果两位副职之间没有矛盾的话,那肯定是奇闻。当然排除这种情况,两位副职之间也有,可是一男一女,而且关系暧昧。中国有句古话,叫将对将兵对兵。副职矛盾也许处在遮遮掩掩之中,毕竟爬上副职,应该说有些涵养。

同事之间的相争就没有客气可讲,只要有点利益,一场剑拔弩张的生死搏斗就开始了。许多人是怀着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心理上阵的,渐渐地变成了一场混战,弄得乌烟瘴气。在这种体制下,最大得利者是谁呢?不言而喻,是这个圈的最高领导。他可以俯瞰自己的领地,以某种悠然的心情,时不时丢颗饭粒在这个蚁窝里,看芸芸众生斗得死去活来。如果嫌斗得不热闹的话,还可以悄悄地操纵几下;如果见一方败局已定,会略施援手,使双方力量对等,以保持某种平衡,使他成为永远的仲裁者。

这样说来,不要以为这位“一正”日子好过。其实他的难处有谁知呢?他将面对所有属下让他早死的咒诅。面对每个属下轻不得重不得,要练就一碗水端平的功夫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忍受孤独。最难熬的是一任届满,谋求连任的换届。本人曾经历三任领导换届,当着上级领导的面,对“一正”领导所提的意见达到了罪该万死的地步。第一次面对这种局面,吓了一大跳,忙偷看“一正”脸色,只见他不慌不忙,把脸埋下,认真地把对方的意见记下,脸色平静如水,显然他的涵养高出许多。这也就是说,必须要清楚他的位置是人人所期盼的,但位置毕竟有限。得到其位,尽管做了许多好事,也是应该的;你须忍受属下群起攻击。即便垮台之后,也必须忍受世态炎凉。

在这种体制下,对培养肚量气度涵养、抵御明枪暗箭的能力,都大有好处。君不见,这种体制使人练就一身太极功夫,上半部春风拂面,手底下暗自用力,阴谋阳谋盛行于世。就像海面风平如镜,海底有火山爆发之势,但给外人看来,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在这种体制下,真正的高超者,就是那些颇有忍耐能力的“忍”功卓著者。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当然还有些“大丈夫以屈求伸”、“张公百忍得金人”的经典发挥到极致。

说了这些好处时,似乎与本文主题“平常心”没有关系。但我的出发点却是告诫那些纯洁热情的青年们,还有误入此圈的善良之辈。在这种环境里,一定要练就一个平常心,切不可生气动怒过度忧郁而积劳成疾。在此圈中,坏了身体,丢了本钱,就大大地不值了。

幸福是一种感觉

有一个富翁在海滩上散步,见到一个渔人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他身边的桶里装了两尾鱼,富翁踱过去和这个渔人聊了起来。富翁问渔人为什么不可以多打些鱼,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渔人反问道:“赚更多的钱干嘛呢?”富翁说:“可以买一条渔船。”渔人说:“买了渔船干嘛呢?”富翁说:“就可以打更多更多的鱼!这样就可以买机动渔船,就可以给自己造别墅。”渔人说:“以后呢?”富翁说:“这样就可以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了。”渔人说:“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吗?”

这是一个经典的幽默,在我看来,这里有两种幸福的感受:一种是渔人所拥有的随遇而安的那种幸福的感受;还有一种就是富翁通过奋斗之后,获得幸福的感受。

在中国农村的冬日里,低矮残破的土墙下,常有一群衣衫褴褛的老人,尽情的享受温暖的阳光,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每次看到这个画面,我就生出几分羡慕,这不也是一种幸福的感受吗?

常常看到有些民工,在冰冷的马路旁呼呼大睡。而在席梦思床上的我,许多夜晚辗转反侧,在痛苦的失眠中度过。看到民工的睡态,不得不生发一些感慨。

某日我和一位朋友在大街旁等人,见一个挑着破烂担子的老人悠悠然斜穿马路而来。他一边行走,一边随意地啃着一个烧饼。啃完之后,歇下担子,从蛇皮袋里掏出一只茶缸,向附近的酒家走去,找店主讨口开水喝。一连讨了三个小酒店,才讨到一碗开水,他猛地向茶缸里吹一口气,“哧溜”喝了一口开水,发出很响的声音,好像这不是开水,而是一碗人参汤一样,有滋有味地喝着。对比这些人群,我们活得很富足,吃喝不愁,但面对几百块钱一桌的菜肴,一点食欲都没有。

其实,许多时候,幸福是一种感觉。

珍惜生命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老得自人类开始就产生了,而且延续至今;这是一个陈旧的话题,陈旧到即使是经天纬地之才也无法说出半点新意,千篇一律说出来有味同嚼蜡之感。聪明者是不会贸然提起这类话题的,免得别人和自己一同处在尴尬境地。珍惜生命,谁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其他无从谈起。就连傻瓜也无需让人教,无需让人提醒。

我想说的是在人生过程中,真正能想到去珍惜生命者确实不多。比如在酒桌上不管不顾地豪饮,何曾想过自己的胃和肝脏;在麻将场上酣战几天几夜,何曾想过这是对生命的自我消耗;整天怀才不遇似的怨天尤人,却不肯脚踏实地做点事情,蓦然回首才知老之将至,嗟叹此生一事无成,才感到愧对生命;窝在一个地方,渐渐地鼠目寸光,才知虚度一生,悔之晚矣;更有甚者,为赌一口气,去残害他人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强暴;受不了半点委屈,想不开去寻死觅活,这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为色欲所困扰,被贪欲所牵引,瘾君子直接拿自己的身体取乐,这就是透支生命了;还有人终其一生,专门算计别人,结果遗臭万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邪恶生命的参照。

其实,在我看来,珍惜生命的另一层含义是活得有质量。我们这个国度,因为传统的缘故,成为人口大国。在这个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国度里,能活出质量来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稍不留神便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拔高来讲,有的人用其短暂的一生,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成为生命的楷模。

作为一个平凡者,时常想到珍惜生命,就像随身携带了一帖清醒剂。在得意忘形时,在绝望无援时,只要想到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千万分之一的偶然事件时,便会对生命肃然起敬,便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自己的生命。

活得踏实一点

我们奉行这样一种教育模式,每逢年节,总会逼问孩子们长大了想干什么。他们必须一遍遍地重复自己的志向:“当科学家!”“当画家!”对他们而言,心中只有“家”的概念。有次,女儿认真地问我:“川川(侄子)长大了当科学家,你干吗逼他把作文写好呢?”在她的意识里,长大了不当“家”还会有其他的事儿干吗?对儿童的教育是没有疑义的,他们是初升的太阳,只要立志早,肯始终如一地做下去,定会有成就。

成人心里谁都清楚,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家”,几乎是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当不了“家”,只有百分之二甚至更少的人才能成为精英。但是多数人从不肯去想这类问题,也不太正视这类问题,往往陷入因为对自己定位不准的尴尬境地。

如果活得踏实一点,知道自己是平凡人,日后的路怎么走,就变得清晰明了。我们往往会这样,一些事尚在计划中,恍惚鲜花美人、功成名就的荣耀就已在远处向我招手,还没开始,便独自飘了起来。经历了一些挫折,便多了份真实和轻松,少了些浮华和虚荣。

过去我有个邻居。本是个不太刻苦之人,文化程度不高,住在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做一名资料员,不免常生出些自卑来,遂决定去读夜大大专。上学没两天,她就到处张扬自己读夜校之事。别人知道她的性情,表面上称赞,转身就嘲笑。她充耳不闻,努力学习,几年下来终于把文凭拿到手了。有次谈感想时说,之所以到处张扬,是怕自己遇难打退堂鼓哩。也知道别人怎么看她,索性把自己交出去,来督促自己把文凭拿到手。这件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没什么,对她来说却是件大事,她因此踏踏实实活过了,努力过了。另一位相熟的人,智商很高,想学的东西一学就会,却很贪玩。几次学电脑,半途而废。不久前面临下岗威胁,这才把牙一咬,决心下定,终于学会电脑打字,多了个一技之长,多了个工作机会,多了份愉悦,也少了份下岗威胁。

许多人潜意识里都有成名成家的欲望,后来慢慢感到成名成家是件遥远的事,不免想到小时立志的可笑,但又觉得只要自己一努力,准会像XXX那样如日中天,光芒万丈。甚至会感叹谁人的某种观点自己老早就口头发表过,只是笔头懒,被人抢了先。这就是典型的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肯做。生活在矛盾之中,左右摇摆不定,整日东晃晃西荡荡,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叹中把时间挥霍掉了。

我曾细心观察过许多人,其中不乏极聪明而且悟性极高者,他们对新鲜事物极敏感,做什么像什么,结果往往一事无成。过去对这一现象很纳闷,现在才明白原来是他们不愿去踏踏实实地做一二件事。许多愚笨者,甚至智商低下者,做一件事往往会笨手笨脚,成为嘲弄的对象,可几年下来,其成果让人不敢小视。

活得踏实一点,还是一种风范,一种精神。比如一个乡下母亲,拉扯一群孩子,整天劳作,从未有过歇息时。你让她回忆自己做了什么大事,恐怕她什么也说不出来。活得踏实一点,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伟大。

每天有个好心情

我最不愿意上街,踮起脚尖一看,满街的人像黑色漩流,稍不小心就会碰到扎堆的人群。再就是去旅游,那些风景名胜之地完全是人挤人,人看人。据说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生物距离,如果被打破了,人会烦躁不安,会发生争吵。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关键要生活得平和,不急不躁,才会安逸。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往往难以做到。这使我想到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我在一个四叉路边的早点摊旁,排队买油条。那时炸油条的摊点极少,要排队购买,性急的人免不了插队。排队的人偏不让插队的插,插队的人先说明有点急事,被拒绝插队后,要强行插入,换来一阵好吵。一边排队的人也掺进来议论和评说一番,原本嘈杂的早晨变得十分喧闹。

有一回,我站在两个吵架的人身后,感到他们吵得人心烦意乱。我退出队伍,碰了碰这两位,便对他们说:“你们听我一句后,再吵不迟!”

我一出口,他们居然打住,拿眼看我。我说:“人在早晨,好不容易有个好点的心情,你们这么一吵,我敢发誓,你们今天一天也别想气顺、别想愉快了。不相信吗?等会瞧吧。”

听了这句话,插队的人和不让插队的人都不吭声了,连原本有些吵闹的队伍也安静了许多。我简直不能想像这句话竟有如此作用。

事后常想,人顶重要的还是希望有个好心情吧。

看来,健康与我们已经无缘

英国《快报》委托莱斯特大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结果非常令人震惊,一位30岁的人体内被证明有500种人工制造的化学物质。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早已被禁止使用,但这些有害物质没有自动消失,还存在于空气、水和人体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大自然的循环中。甚至在一位年轻的女性体内,查出了早在七十年代就禁止使用的剧毒杀虫剂DDT,这令调查人员不可思议。

这是在英国的调查。

在中国千万不可作这类调查!如果一调查,一定会发现我们身体是个毒素储存地。我们居住地环境污染严重,世界上11大污染严重的城市就有10座在中国。农村,人们在短期承包的土地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全国是个巨大的制假造假集散地,假酒假药触目可见;我们呼吸的与污染有关,我们饮用的与污染有关,我们触摸的与污染有关,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无法去珍惜自己的生命。

于是,产生了两种类型的预支生命的消费:一种是吃在肚子里实在,一日三餐有条件要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猛吃海喝可以算得上醉生梦死;一种是玩,变着法子玩,开会就去个旅游胜地,有春游有秋游有半年总结会有年终总评会,公家的钱不花光谁也不会安心的。

我们打不起精神来,四肢乏力,头晕脑胀,注意力分散,身体麻木不仁,慌忙去医院作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是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什么大毛病。长吁一口气后,还是很纳闷,身体的不适则是真的,这其实就是我们的身体被污染了。有一天,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无兴趣的毛病,使身体永远处在亚健康状态之中。这种亚健康加速我们走向生命的终点。

妥协是门艺术

有一次和领导大吵了一顿。有个哥们劝我不要太顶牛认死理,会吃眼前亏的。他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听后,尽管没表示什么,这句话着实打进心里去了。

中国式的智慧博大精深,我们学以致用的东西则很少。许多人学富五车,恃才傲物,却步履艰难,做任何事都有障碍,花了许多心血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是他不会变通和妥协造成的。有些人不学无术,善于投机取巧(这里非贬义),他的行为甚至一时为众人所不耻,最终还是能忍辱负重把事情办好。社会对成功者总会迁就,成功者难以受指责,因为鲜花和赞美可以掩饰一切污秽。社会上对领导者有某种传言,说他们用人之道是任人惟亲而不是任人惟贤。这就是著名领导的名言:“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在我看来,在同等学历和才干相当的前提下,可以用你也可以用他。能干者因为不肯妥协或在某种程度上去迁就别人,甚至大有怀才不遇之感,有几分瞧不起当政者,自然失去了这个机会。而另一位,能力差些,深得宠信,却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了这个机会,先行了一步,利用优势渐渐地超过能干者,几步走下来,能干者只能望其项背。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人生苦短,去掉两头,只剩下中间年龄段,真正可以干事的只有几年时间,这几年倏忽一下窜过去了。我以为人生与机遇,就像大小两个咬合的齿轮,在天时、地利、人和中,恰到好处地运行,一顺百顺。一旦错位,整个运行机制乱了套,即使再次复位,机遇已经失去了。通过这些年的观察,发现一种规律,就是大凡有些本领的能干者,在某种领域或一个单位业务能力很强的人,往往不会变通,陷入众叛亲离的尴尬境地。

有位挚友,在某所大学里做行政工作。陪主管的副校长出趟国,因为能干,该副校长认为做行政工作太可惜,不能充分发展,应该回到教研室一边教学一边搞研究。单位领导因为赏识其才能,尽全力挽留。在这种局面下,是去还是留令他左右摇摆不定,谁也不好得罪。校长见做好事得不到回报,很不开心,决定如果不去教研室,就得放弃在国外的研究机会,马上回来上班。作为行政人员,取得一个研究机会不容易,当然很珍惜。哪知适逢学校机构改革,教研室自主权增大,拒绝了校长的决定。在此期间单位领导百般努力,希望他能留下来。因为同意去教研室,使直接领导不快。先是两边要人,现在是晾在半途进也不是出也不是。整个过程,被几种势力推着走。主管校长对这件事多少会内疚,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能为其补偿。如果你敢生他的气,他就会索性得罪你。但眼前的这一关怎么过,他也没辙。尽力挽留的直接领导这时也气不顺,觉得是个人才,看重了你几分,哪知还挽留不住。现在要走又走不掉,还是在手下。今后你的工作都会被审视一番,是不是出于自愿,是不是一有机会还想开溜,过去的信任被打破,变得很不和谐。尴尬不尴尬,尴尬!委曲不委曲,委曲!想发泄不满吗?在一个现官在一个现管的面前,那损失够惨重的了。或许还会一蹶不振,就是有通天之才也不会被起用,只有郁郁寡欢下去。在这种境况中,最要紧的是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至少要做一个妥协姿势,表示自己运气不好,完全不关他人的事,不会去怪罪任何人。这时妥协是要气魄的,也是要肚量的,表示把成与败置之度外,显示出一笑了之的风度。

妥协,它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以某种目的为前提的。有个能干的乡下姑娘,过去到处打工,动不动还会被扣掉工钱。后来,城里有个远房亲戚让她去做家务,平时给她买些东西,报酬比在外边打工要多。因为女主人冤她做小动作,做事便不经心,很感委屈,离开了亲戚家。离开的结果是,打工依然被克扣工资,甚至连吃饭也成问题。问其为什么不肯留下帮亲戚做家务,她说受不了亲戚的闲言碎语。这就叫人不明白,亲戚恰恰是她一点可贵的有限的资源和优势,却运用到适得其反的方向。这是一个简单的算式,只要简单地计算一下就明白:报酬不会少她的,节假日会给她买些礼品。因为在一个家庭里,饮食起居都会规律。如果待上几年,至少会给她找份工作做。至于冤其做小动作,时间一长,事久见人心,不快自会烟消云散。何况,在哪里打工不受委屈呢?她一点都不能承受亲戚的闲言碎语。看来,学会妥协也是门很深奥的学问。

学会妥协,是一门生存艺术。

快乐每一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