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秘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08:15:06

点击下载

作者:墨石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明成祖秘史

明成祖秘史试读:

总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明代杨慎《说秦汉》的开场词,深沉悲壮,意境高远。后来罗贯中将其收入《三国演义》,更被广为传诵。

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却没有局限在秦汉两代上,而是高屋建瓴地从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始终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比如“空”。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字里行间抒发了对历史变迁、英雄故去的感慨:无数英雄豪杰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所有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夕阳红”不过是人生短暂的美好时光而已。一个“空”字,无限感慨,几多惋惜,尽在其中。

本序言为何以这阕词为引子?是因为笔者认为这阕词可称为“史论”。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体现了一种旷达超脱的人生观和历史观。在这种人生观和历史观指导下,我们认识和了解本套书的诸多帝王才更有宏观感和穿透力。

中国正统朝代的皇帝,加上一些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皇帝总数不少于四百位!如何在这么多君王中选出十二个,实在不是简单的事。丛书撰写组最终在名气、正史、评价等综合因素考虑下,遴选出了如下十二位帝王,作为“帝王秘史”的第一辑。这十二位帝王分别是:

统一六国,结束战国乱世的秦始皇嬴政;

起于亭长,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的汉高祖刘邦;

平定内乱,北击匈奴的汉武帝刘彻;

统一北方,奠定魏国基业的魏武帝曹操;

一统华夏,被西方称为“中国最伟大皇帝”的隋文帝杨坚;

文武双全,堪称帝王典范的唐太宗李世民;

毁誉参半的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弯弓射雕,横扫欧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乞丐出身,推翻元朝残暴统治的明太祖朱元璋;

开创明朝辉煌时代的明成祖朱棣;

南征北战,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玄烨;

在位60年,有“十全老人”美称的乾隆皇帝弘历。

这十二位帝王,毫无疑问都开创或推动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与繁盛。无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改变时代,他们都是华夏星空中熠熠生辉的历史“明星”。本丛书的每一分册,都在有限而真实的史料基础上,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叙写他们百转千回、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谷、坚定与疑惑、气魄与迷茫……

每位帝王都曾抒写过一段历史,或雄壮或悲戚,给后人无穷的想象和感叹。你可以击节,可以唏嘘,更可以和篇首那阕词中通晓古今、豁达潇洒的“白发渔樵”一样,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非恩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纵论古今、品评人物,笑谈之中,人生不亦乐哉!

是为序。上篇 靖难之役 第一章初露峥嵘

生于战火

自从25岁参军以后,朱元璋整日征战,终于占据了南京、镇江、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婺州、诸暨、衢州、处州等地,这些地方多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地,可为称霸之资。他坐拥十万军队,并有数十员谋臣武将辅佐,可谓是声势雄壮。

1360年三月初,江南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一同来到应天(今江苏南京)。除了一群虎将之外,朱元璋又多了一群经天纬地的文官。历代帝王之都的南京城里一派兴旺。

短短数年之间,朱元璋从一个家破人亡的放牛郎变成了一方霸主,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但是,他的日子过得并不消停。在他四周围,还有许多“军阀”虎视眈眈,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方有方国珍,南方有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从1360年开始,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争锋开始达到白热化阶段。前一年(1359年)年底,朱元璋派手下大将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并在九华山下设伏打败了陈友谅的军队,俘虏了3000陈军。

常遇春是不世出的猛将,但是此人有一个非常恶劣的嗜好——杀俘虏。他将俘获的陈军士兵活埋,只留下了几个人,让他们给陈友谅带去了一句话——是我常遇春打败了你!

陈友谅愤怒了,马上组织军队,准备攻打朱元璋。

就当时的形势来看,陈友谅的实力要比朱元璋更强。他的天完政权占据江西、湖北、湖南的绝大部分和安徽、福建的一小部分,睥睨群雄,笑傲江湖。兵力至少30万,还装备有“混江龙”、“撞倒山”等百余艘名牌巨舰和数百条小艇,拥有当时中国最强的水军阵容。

而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则是以应天为中心,占据了浙江大半和江苏、安徽的一小部分。大约有10万军队,水军实力只有陈友谅的1/10。

面对即将来临的强大对手,朱元璋自是难以平静。更令他担心的事情是,当时身边大多数人都持悲观态度,主张投降或逃跑,只有刘伯温一个人认为可以与敌一战,而他之所以有如此想法,还是因为“退无可退”。

五月二日这一天,焦头烂额的朱元璋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夫人生了。当时朱元璋正在一心想着如何在不久之后那场决定平生命运的大战中获胜,所以第四个儿子的诞生并未引起他太多的关注。这个孩子在出生之时,就受到了朱元璋冷落,而他的名字,叫朱棣。

事实上,朱棣刚出生的时候不叫朱棣。由于朱元璋忙于战事,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给孩子起名字。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个没有名字的孩子注定是不平凡的。《明实录》记载:“上初生,光气五色满室,照映宫闼经日不散。”意思是生朱棣的时候,满屋子的华光异彩,持续了好几天。

至于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其实现代人大可不必过分相信,古代史上但凡名人出世,大多天有异象,牵强也好,附会也罢,都无可查证了。

朱棣出生一个月以后,陈友谅率领舟师引兵东下,攻陷了朱元璋的重要城市——太平。太平守将朱文逊战死,行枢密院判花云、王鼎及知府许瑗被俘殉难。

朱文逊是朱元璋的养子,花云是朱元璋的爱将,骁勇绝伦,失此二人,损伤重大。

拿下太平时候,陈友谅派人与张士诚联系,企图前后夹击朱元璋,将其铲灭。而朱元璋一方,则决定固守南京,这里城池坚固、地形复杂,而且是鱼米之乡,只要此地不失,朱元璋就元气不伤。

朱元璋根据应天的地形,作了如下部署:常遇春等率兵3万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徐达率兵列阵于南门外;赵德胜率兵横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驻虎口城;杨璟驻兵大胜港(今南京城西南15里);张德胜等率水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朱元璋亲自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并派胡大海自婺州、衢州率兵西攻信州(今江西上饶),威胁陈友谅侧后,进行牵制。

战前,朱元璋授意自己手下的大将、陈友谅的老友康茂才给陈友谅写信诈降,并与之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以呼“老康”为暗号。

急于求胜的陈友谅在接到康茂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认为有此内应,自己不需要张士诚也能打败朱元璋。农历五月初十,他率军来到江东桥,连呼“老康”,却无人应答。这时候陈友谅知道自己上当了,赶紧约束军队撤退,但为时已晚。朱元璋早已在此埋伏多时,见陈友谅进入到包围圈里,发出了攻击信号。刹那间,伏兵四起,杀声不断。

遭受到出其不意的打击之后,陈友谅的军队陷入混乱,争相逃跑。此战中,陈友谅军被杀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万余人被俘。而陈友谅则扔下军队和战船,乘小舟逃回九江。朱元璋率兵乘胜追击,夺回了安庆、太平之后,又占领了原本属于陈友谅的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在之后的一年里,朱元璋步步紧逼,相继占领了蕲州、黄州、兴国、黄梅、广济、乐平、抚州等地,收编龙兴(即洪都,今南昌)守军,实力大大增强,控制区迅速扩展。

鄱阳湖之战

1363年,张士诚派兵围攻小明王(元末各军阀名义上的领导者)的据点安丰。小明王向朱元璋求救。安丰是应天的屏障,如果张士诚拿下这座城市,那么就可以随时威胁朱元璋的地盘,所以朱元璋决定出兵救援小明王。

而陈友谅则趁着朱元璋主力军队救援安丰的机会,集结大量军队(号称60万)前来进攻。

陈友谅在向南京进发的路途中,遇到了一块难啃的骨头——由朱元璋侄子朱文正镇守的洪都城。

在这里,陈友谅遭到了朱文正的强烈抵抗,激战数月未能攻破洪都。而此时,朱元璋已经回到了南京,他一面命令徐达赶紧率领主力部队火速回师南京,一面命令洪都守军再坚守一月,疲惫陈军,争取时间。

这一年的七月初,徐达在完成了救援小明王的任务之后,回到了南京。朱元璋则赶紧组织军队,去救援洪都。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的军队来到湖口。他首先派兵守住泾江口和南湖嘴,目的是切断陈友谅归路。又派兵扼守武阳渡,以防陈友谅从这个方向逃跑。他自己则亲自率领水师进入鄱阳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将至,便停止进攻洪都,率军来到鄱阳湖,要与朱元璋决战。

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湖面遭遇。当时陈友谅将自己的巨大战舰用铁索连起来,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逼人。朱元璋手下尽是些小船,无法正面与陈友谅交锋,便将舰船分为20队,每队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命令各船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最后想办法登上敌人的舰船,与之展开白刃战。

第二天,双方的战斗打响了。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陈友谅军的前锋,杀敌甚众,并缴获巨舰一艘。另一位将领俞通海则通过发射火炮,烧毁陈友谅20余艘舰船。但朱元璋一方的伤亡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的坐舰还在战斗中搁浅,险些被敌人围杀。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基本上不分胜负。

次日,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但是由于陈友谅的装备优势非常明显,所以朱元璋未能获胜。他及时采纳了部将郭兴的建议,决定改用火攻破敌。

当天黄昏,湖面上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选择勇士驾驶7艘渔船,船上装满火药柴薪,迫近敌舰,顺风放火,风急火烈,迅速蔓延。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转瞬之间烧毁陈军数百艘巨舰,陈军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及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

朱元璋则趁此良机发动总攻,杀敌2000余人。

陷入绝境的陈友谅试图奋力一搏,他命令手下集中火力去攻击朱元璋的旗舰。朱元璋看出了陈友谅的意图,他刚换了一艘旗舰,原来的旗舰便被击沉。

从二十四日开始,朱元璋的军队便掌控了局势。手下大将俞通海等人率领6艘舰船突入陈友谅的舰队,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其他军队士气大振,发起猛烈攻击。

陈友谅此时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资本,节节败退,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他只好收拢残部,一路退却。当他退到星子南的时候,朱元璋的主力部队又追了上来。两只军队又在这里打了三天,陈友谅再难取得一胜。他手下两员大将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朱元璋。眼见士气低落,陈友谅非常生气,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泄愤。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放走。如此一来,陈友谅更加不得人心,内部分崩离析。

最后,陈友谅见败局已定,便想拼死突围,保全性命,但朱元璋不给他这个机会,全军追击,将陈友谅诛杀于乱军之中。

1364年,朱元璋夺取了陈友谅的全部地盘,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至此,朱元璋成了最大的军阀,奠定了统一江南的基础。

大明王朝

朱元璋的势力一天天壮大,朱棣也一天天成长。

打败陈友谅之后,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成了南方的霸主,只待挥师北上,逐鹿中原了。等到击败了元朝,他将成为中原大地上新的帝王,而朱棣,则会贵为皇子——众多皇子中的一个。

到这时,朱元璋一共有了七个儿子,长子朱标13岁,从小就跟着大学者宋濂学习,满腹经纶。次子朱樉12岁,老三朱棢10岁,就连最小的朱榑,也都3岁了。其中,长子朱标已经被朱元璋列为世子,朱元璋一旦荣登大宝,他就是太子,将来还是皇上,众位兄弟都只能做他的臣子。

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像自己一样,做出一番事业,光耀门楣。所以,在这年十月二十二日,他让老大朱标、老二朱樉去濠州拜谒祖宗的陵墓。临行前,他对儿子们说:

世称商高宗、周成王为贤君者,汝知之乎?高宗旧劳于外,知民疾苦;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知稼穑之艰难。故其在位,不敢暇逸,能修勤俭之政,为商、周令主。今汝诸子,生于富贵,未涉艰难,人情习于宴安,必生骄惰。况他日皆有国有家,不可不戒。

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即祖宗陵墓之所,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

世上的人都说商高宗、周成王是贤明的君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商高宗常年在外劳苦,他知道人民的疾苦。周成王也明白勤劳的好处,他知道农民种地是多么不容易,所以他们自己也不敢过得太安逸。勤于政事,因此才能成为商周时代的贤明君主。你们现在都出身富贵,不知道人世间的艰难。长此以往,必然骄纵。将来你们要治国理家,这种心态要不得。所以现在让你们出趟远门,去看看平凡人是怎么生活的,向他们问问我当年起兵时候的艰辛,你们就知道我创业不容易了。

朱元璋的这番话,当时年仅8岁的朱棣可能并不十分理解。但是以后的历史告诉我们,他的实践工作可能比自己的任何一个兄弟做得都好。

1367年的十二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自立为帝,国号为明。也就是此时,朱元璋才正式为几个儿子命名,天子无小事,给孩子起个名字也是事关国家社稷的大事,朱元璋还专门写了篇文章“通知”祖先:“维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礼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敢告知之。”

自此,朱棣才正式叫朱棣。

在称帝的同时,朱元璋展开了对元朝统治者的最后决战。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在北伐中,朱元璋发布了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有这样几句话:“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意味着,朱元璋不再是要为争取政治生存和个人性命而战了,他成了恢复华夏的英雄。

仅仅一年时间,朱元璋的军队就攻克了大都(北京),将元朝统治者赶回了北方草原,纵横一时的元帝国宣布灭亡。大明王朝成了整个中国的统治者。

从繁华的中原大地被赶回到蒙古草原上的元朝统治者并不甘心,他们建立了北元,并派遣大将扩廓帖木儿率兵不断骚扰大明边界。

1370年,朱元璋决心征剿北元,永绝后患。正月初三,他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往征沙漠。

临行前,朱元璋问手下的将领:“元顺帝滞留塞外,扩廓帖木儿以孤军犯我兰州,其志欲侥幸尺寸之利,不灭不已。今命你们出师,当以何为先?”

将领们回答说:“以师直取元顺帝,扩廓帖木儿失势,可不战而降。”意思是直接攻打北元皇帝的军队,那么他手下的大将扩廓帖木儿就会不战而降。

朱元璋则说:“扩廓帖木儿以兵临边,今舍彼而取元顺帝,是忘近而取远,失缓急之宜,不是善策。我的意思是,分兵二道,一令大将军徐达,自潼关山西安,取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入沙漠,追元顺帝。使其彼此自救,无暇应援。何况元顺帝远居沙漠,料不到我师突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易。此有一举两得之效。”

皇帝的话是无可辩驳的,诸将马上按照朱元璋的指示行动。

四月初八,徐达军与扩廓帖木儿遭遇。第二天,战争打响,“诸将悉力与战”,扩廓帖木儿大败,并擒获了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阎思孝、平章韩扎儿、虎林赤等官1865人,同时还俘虏了84500余蒙古军队,以及15280匹战马。

战败的扩廓帖木儿带着家人逃走。

五月十三日,李文忠军围应昌城,次日破城,擒获元嫡孙买的里八剌及后妃宫女、官属将校人等,驼马牛羊不计其数。此战中,元代玉玺落入李文忠手中。此战过后,北元元气大伤,再无能力组织大规模的入侵战争。

六月二十日,朱元璋昭告天下——大败北元。

册封

在进攻北元获得胜利之时,朱元璋开始规划帝国的未来。如今他已经拥有了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如何管理这个国家才能让子孙后代永远拥有这笔巨大的财富?这是朱元璋首要考虑的问题。最终,他决定采取分封制,就是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到全国各地,封他们为亲王,让他们各自管理一块地方。

昔者元失其驭,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朕躬率师徒以靖大难。皇天眷佑,海宇宁谧。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皇上发话了,各位大臣也纷纷表示支持:“陛下封建诸王,以卫宗祀,天下万世之公议。”

朱元璋接着说:“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其间治乱不齐,特顾施为何如尔。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于此。”

由此可见,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最可靠的,所以把土地交给他们管理,皇帝才可以放心,大明江山才能够稳定。

四月初七,册封亲王的大典在南京举行。

皇宫的奉先殿里,端正地摆着五座宝册案,东边摆着十座宝册亭。参加典礼的文武百官早已肃立在位。

当皇帝朱元璋身着衮冕出现、坐上自己的龙位时,鼓乐齐鸣。司辰官报告典礼时辰已到,皇太子以及其他诸位皇子一起走进奉先殿。

皇子们入场之后,太子侍立在皇帝一旁,而其他皇子则在下位入座。这也体现了兄弟之间身份的不同。

紧接着,有官员大声诵读朱元璋的旨意:“封皇子樉为秦王,棡为晋王,棣为燕王,橚为吴王,桢为楚王,榑为齐王,梓为潭王,杞为赵王,檀为鲁王,从孙守谦为靖江王。”

册封过后,诸位王子俯伏在地,向坐在宝座上的父亲朱元璋行礼,朱元璋的旁边站着诸位王子的大哥朱标,所以诸位王子在向父皇行礼的同时,也算是向自己的大哥、未来的皇帝行了礼。

这一年的朱棣12岁,12岁的孩子可能还没有什么野心,但是也一定体会到了兄弟之间的不平等。从几天前,他便在负责礼仪的官员的指导下反复演习今天要举行的仪式。今天天还没亮,他就被领到宫墙外等候了,就是为了等待这个重要的时刻。他被封为燕王,得到了一枚金印,这枚金印每边长五寸二分,高一寸五分。正面用篆书刻着“燕王之宝”。除了金印之外,朱棣还得到了一本金册,相当于今天的“聘书”,金册上写着:

昔君天下者,必建屏翰,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并简在帝心。第四子棣,今命尔为燕王,永镇北平,岂易事哉!朕起农民,与群雄并驱,艰苦百端,志在奉天地,享神祇。张皇师旅,伐罪吊民,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尔有国,当恪敬守礼,祀其宗社山川,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这段文字的意思朱棣读得明白,父亲要让自己镇守北京一带,这里是北方边境最重要的一座城市,少数民族军队经常来骚扰的地方。把自己安排到这里,就是为皇帝守门,现在是为父亲皇帝,将来是为大哥皇帝……就如父亲在册封之后所说的那样:“朕惟帝王天子,居嫡长者则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

当然,除了朱棣之外,其他的26个兄弟之中,大部分也被封到边疆苦寒之地,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北平的燕王、大宁的宁王、东北的辽王、宣府的谷王、大同的代王、宁夏的庆王、兰州的肃王,这九王都被称为“塞王”,“莫不敷险隘,控要害”。

册封活动结束之后,诸位被册封的皇子要依次朝谢皇后、太子。对于马皇后,诸位皇子是十分尊敬的。在过去很多年里,皇子们都是由她抚养、教育的,所以感谢皇后理所当然。但是太子,说到底他也不过是自己的兄弟而已,天下是父亲打下来的,他又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要谢他?但是没有办法,从太子被册封为太子的那一刻,人家就成了国家的半个主人,而自己呢,则是臣子,反对太子就是反对父亲的统治,纵有不满,也只好闷在心里。

谢过皇后、太子,亲王之间又要互相致贺,丞相又率百官给亲王祝贺。宫中上下,一片道贺之声。

在一片的道贺声中,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个“分封制”可能存在的隐患,那就是位高权重的藩王们将来可能会对皇帝本人的权威造成威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朱元璋下令撰写《祖训录》。通过这本书,朱元璋给藩王们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包括箴戒、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朱元璋还亲自为之作序:

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久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于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既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及僻处山林之士,自矜己长者,甚相远矣。

朕幼而孤贫,长值兵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翦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故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胡俗,去姑息之政,治旧习染之徒。且群雄之强盛诡诈,至难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经世乱,欲度兵荒,备习奸猾,至难齐也,朕已齐之。盖自平武昌以来,即议定著律令,损益更改,不计遍数。经今十年,始得成就。颁而行之,民渐知禁。至于开导后人,为《祖训》一编,立为家法。大书揭于西庑,朝夕观览,以求至当。首尾六年,凡七謄稿,至今方定,岂非难哉!

盖俗儒多是古非今,奸吏常舞文弄法。自非博采众长,即与果断,则被其眩惑,莫能有所成也。今令朝林编辑成书,礼部刊印成书,以传永久。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负朕垂法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将孚佑于无穷矣。呜呼,其敬戒之哉。

朱元璋把《祖训录》发给诸王,让他们抄写在王宫正殿和内宫的东壁,随时阅读。随后他又对诸臣说:

朕著《祖训录》,所以垂训子孙,朕更历世故,创业艰难,常虑子孙不知所守,故为此书,日夜以思,具悉周至,编绎六年,始克成编,后世子孙守之则永保天禄。苟作聪明,乱旧章,是违祖训矣。

朱元璋认为自己通过严格限制藩王们的行为,避免了“家族内斗”的可能,他很满意。

明洪武三年

明洪武三年,就是朱元璋打败北元,册封皇子的1370年,还发生了许多大事。

五月,朱元璋颁发科举诏令,定在八月设科取士。诏书中说:“尝闻成周之制,取才于贡士,所以贤者在职,而民有士君子之行,风淳俗美,国易为治,教化彰显。汉唐及宋,科举取士,各有定制,但贵词章之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依古设科,待士优厚。可是权豪势要之官,每纳奔竞之人,寅缘阿附,辄窃仕禄,所得资品或居贡士之上,致使怀才抱道之贤,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起。风俗破败,以至于此。我今一统华夏,方与百姓共享升平之治,所担心的是官非其人,有殃吾民,愿得贤人君子而任用。以今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

于是,当年八月,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科举,众多学子纷纷响应。接连三场考试,第一场考“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第二场考“论一道”;第三场考“策一道”。除了文考之外,那些被选取的考生还会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复试骑、射、书、算,律五事。骑,观其驰驱便捷;射,观其中之多寡;书,通于六艺;算,通于九法;律,观其决断。”从骑射到书法到算数,都要考。

朱元璋的科举是从地方到中央的,一开始在地方上考试,然后到中央由著名学者出题监考,最后是朱元璋自己面试。

史书记载: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又令各行省连试三年,且以官多缺员,举人俱免会试,赴京听选。自后三年一举。二月十八日始开会试科,鲍恂、宋濂(均为著名学者)主考,取俞友仁等一百二十人。三月初一日,策试贡士,朱元璋亲制策问,试于奉天殿,赐吴宗伯等进士及第,张挂黄榜,于中书省赐宴。宗伯等授礼部员外郎,及第出身授主事,同出身授县丞。一甲三人不授翰林官。

明洪武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告谕中书省臣:“科举之设,务得经明行修,文实相称之士以资任用。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辞,亦若可用,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虚文相冒,失去我责实求贤的本意。各地宜暂停科举,别令有司察举贤才,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十五年八月,复行科举,三年一行,遂为定制。”

唐太宗恢复科举之后,看到全国的人才都被自己招揽到麾下,曾经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彀中的意思是弓箭的射程之内,形容自己掌握了天下的英雄豪杰。相信朱元璋此时也是这样的心情。

1370年,朱元璋下令编撰的《大明集礼》和《大明志书》编成。这两本书的作用是总结历朝历代的兴亡之道,引以为戒。

打败了敌人,恢复了科举,年轻的大明王朝一片欣欣向荣。

兵不血刃

现在我们把目光从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转到朱棣个人身上。

12岁成为亲王,朱棣可谓是少年得志。当然,他此时的成功全要倚仗父亲朱元璋的地位。

作为亲王,朱棣可以享受“岁禄万石”的优厚待遇,而且政治地位也很高。他有自己的王府,有归他管的一套官员体系,“冕服车骑宫室之制仅次于皇帝”,公侯大臣在他面前也是礼让三分。更重要的是,朱棣手中握有军队。

其他亲王也一样,位高权重,手中还有军队,如果这些人造反的话,问题很严重。朱元璋虽然把江山分给了儿子们,但是也不得不防备儿子们的野心,所以他规定:

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要塞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

也就是说,按照规定,朱棣最多只能有9000人的军队。靠这么点儿人,是无法与拥有全国几十万军队的皇帝对抗的,所以他们只能乖乖地为皇帝效命,这是朱元璋的想法。

时间很快到了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这一年,朱棣已经22岁了。史书上记载:“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就是说,朱棣长得仪表堂堂,勇武过人而且有谋略,还懂得用人。从很多地方来看,朱棣和朱元璋非常像——朱棣走路时左脚微微内倾,步子一大一小,和朱元璋如出一辙;而一脸忠厚之相底下游动着的缕缕狡黠与豪霸,则完全是得了朱元璋的神韵。“形神毕肖”,望着朱棣的背影,朱元璋的脑子里经常跳出这四个字。

朱元璋对朱棣的表现也很满意,在分封之时,他把朱棣封到分量最重的燕地;到了该娶亲的时候,他又赐命朱棣娶了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女。可以说他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朱棣,当然,除了太子的位置。这一年,朱元璋正式将朱棣派到了北京,此时他才成了名副其实的燕王。

与物华天宝、锦绣江山的南京相比,当时处于大明边界处的北京,虽然也是繁华异常,但毕竟是北方边塞,少了几分灵秀之气、多了一些豪迈之风。对于生活环境的转变,朱棣倒是觉得这里很不错,比较适合自己的风格,所以倒也自在。

虽然远离了朱元璋的权威,但是父亲还是在远方操纵着自己。朱元璋规定,亲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也就是说,朱棣虽然是燕王,但是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就是燕地)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他最为要紧的任务,就是带兵打仗,抗击时不时来骚扰一番的蒙古残部。

当时北元政府虽然没有能力组织起大的攻势,但是小打小闹从来没断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蒙古人以游牧为生,不事生产,所以手工制品非常缺乏。但是他们又在中原住了90多年,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些器皿工具,没办法只好来抢。而朱棣所要面对的,正是这些以劫掠为目的的小股蒙古军队。

1380年到1390年间,朱棣与蒙古军队作战无数次,虽然都是一些小战役,但是也锻炼了他的军事才能,这位从小在军营中长大、与众多名将共事过的王子,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军事人才。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元旦刚过,朱棣就接到了一份来自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率兵马合击蒙元平章乃儿不花。朱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异常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指挥大规模战役。一直就有野心的朱棣知道,这是磨炼自己的大好时机,更是展现自己的一次机会,因此精心准备,志在必得。而另一边,朱棣的三哥晋王朱棡却是另一个状态,他不想打仗,只想当自己的安乐王爷。一想到要大冬天去塞外吹风吃沙,就很是不快。

朱棣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明确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当时已经是三月份了,但是北方的三月可不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加上天公不作美,还下起了大雪,气温也随之下降,更是严寒。所以有些人就请求朱棣停止行军,暂避风雪。

朱棣却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敌人一定会因为下大雪而放松警惕,所以我们更要在这个时候行动。拿破仑曾说:“一定不要做敌人想让你做的事情,原因就是,敌人想要让你这样做。”很显然,朱棣也是信奉这一理念的。

当朱棣大军出现在面前时,乃儿不花非常惊讶,而且毫无准备。但是,朱棣却没有贸然发起进攻,而是派已降明的乃儿不花旧交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

朱棣在军中摆酒设宴,面对这个让自己在沙漠中冒着风沙和严寒跑了几百里地的敌人,朱棣仍然显得非常热情。乃儿不花很是感动。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

与朱棣一起接到命令的晋王,则在路上拖延了几个月,始终没有深入蒙古腹地,结果自然一无所获,只好灰头土脸地班师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晋王的无能更是衬托出燕王朱棣的智勇双全。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这次胜利,令朱棣声名鹊起,也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完美亮相。

虽然为父亲所器重,又立了大功,但是朱棣却越发地谦虚谨慎。在自己的20多个兄弟中,大有举止荒唐之辈,在封国内沉溺酒色,残害百姓,羞辱官员,破坏法度。但朱棣却不一样,史书上记载:“燕王在国,抚众安静不扰,得军民心。众咸谓其有人君之度。” 第二章叔侄相忌

朱标之死

朱棣招降乃儿不花全部的消息传到南京之后,朱元璋非常高兴。来自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入侵,一直以来都是朱元璋心头的一块心病,他需要一个优秀的将领来镇守北方,朱棣的出色表现,让朱元璋认为自己找到了那个堪当大任的人。

在出征乃儿不花之后,朱元璋又屡次派朱棣出征讨伐北元的残余军队,皆获胜利。朱元璋终于放心地安排朱棣“节制沿边士马”,朱棣也因此成了诸亲王中最为有影响力的一位。

当时,朱棣才30出头,就肩负起了如此重任,除了因为他自己表现优异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朱元璋手下的名将几乎都死光了。

在多年的战争中,朱元璋手下云集了一众名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在战争时期,他们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立功无数。等到大明朝建立、天下安定之后,这些手握重兵、位高权重的武将,就成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朱元璋知道自己手下这批武将的能力,怕他们有朝一日威胁到朱家的统治地位,便采取了一种简单暴力的手段来对待昔日的兄弟和战友——杀!

从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发动了两次针对官场上的大屠杀,屠杀的对象都是他最初起兵时亲如手足的患难朋友。

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数量之大,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共有四万多文臣武将死于他手。其中包括朱标的老师宋濂,这位元末明初文才最为出众的人物,因孙儿牵扯到胡惟庸案中,被打入大牢,直至死去。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这个在历史上与诸葛亮齐名的传奇军师,也死在了胡惟庸案中。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父子同时绑赴刑场腰斩。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也被朱元璋所杀。大臣李仕鲁想要辞职,朱元璋认为是对自己不满,当场杀死。

总而言之,自从朱元璋建国之后,他就不再信任那些当年与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将领,开始有计划地铲除功臣。而那些功臣们死后留下的权力和职责,则逐渐转移到了自己子孙们的手中。朱棣正是这个计划中的第一批“受益者”。

如果历史是按照朱元璋的预想进行的话,那么将会是这样:他死后,他的大儿子朱标成了皇帝,朱标的兄弟们则手握重兵,为哥哥守卫国门,保证朱家世世代代江山永固。

但是,历史和命运从来都不是某个人能一手安排的。

明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

一年前(1391年),御史胡子祺建议朱元璋迁都长安,他对皇帝说:“举天下莫关中若也。”朱元璋有些动心,就派朱标去西安巡视。谁料想,朱标去了一趟西安,回来后就开始生病,最终于次年四月撒手尘寰。

朱标是个很不错的人,为人宽容仁和,对兄弟十分友爱,秦王朱樉、周王朱橚(后由吴王改封周王)及晋王朱棡曾经招惹朱元璋生气,是朱标从中调护求情,才使他们免受责罚。朱元璋屠戮功臣之时,朱标对父亲的所作所为颇有异议,曾经劝说父亲不要杀人太多。当时朱元璋把一根长满了刺的棍子丢在地上,命朱标用手拾起来。朱标见上面有刺,不愿意捡。朱元璋就说:“我事先为你拔除棍上的毒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结果朱标回答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可见,太子不仅宽厚,也很有智慧和远见。除此之外,朱标还很有学识,从小跟着宋濂学习经传,博览群书,可以与当时的鸿儒大德们讨论学问。

对于太子,朱元璋非常满意,就等着有朝一日传位给他,继承自己的大好江山了。但人算不如天算,他居然英年早逝。朱元璋内心的伤痛可想而知。

对于大哥朱标的死,朱棣是何反应?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或许会有一点悲伤,因为毕竟是哥哥死了。但同时,朱棣肯定也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毕竟,那个位置现在空了。《明实录.太宗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上貌奇伟美髭髯举动不凡,有善相者见上,退谓人曰:‘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太平天子也。’”意思是,朱棣相貌不凡,有善于相面的人见过他之后,对旁人说:“这个人一表人才,以后可以当皇帝。”这件事在朱棣继位之后,被写到了历史书里。

在朱标死之前,想法仅仅是想法,太子是长子,继承父业名正言顺,而且朱标本身也很优秀,深得朱元璋的喜欢,皇位只能是他的。但现在不一样了,太子大哥死了,皇帝肯定要另选一人继承皇位,二哥、三哥都很平庸,而自己刚刚立了大功,深得父亲看重,这皇位很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这或许是朱棣当时的内心所想。

可是不久之后,朱元璋就选定了替代朱标接任太子的人,不是朱棣,也不是他任何一个兄弟,而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皇帝立他为“太孙”。

对于这个消息,朱棣当时心里一定有所不满。算来算去怎么也该轮着自己了,到手的鸭子还是飞了。他此时的心理肯定也发生了变化,朱标在的时候,朱棣可能还可以接受长兄继位、自己继续当王爷这一无法改变的未来。但是现在,侄子成了继承人,他并不甘心,开始谋划着颠覆这一格局。

朱元璋68岁生日那年,各个儿子为庆贺父皇的生日绞尽脑汁,搜罗天下宝物孝敬朱元璋。唯独朱棣的寿礼不一般:送来几株嘉禾。

所谓嘉禾,就是那些长得特别丰满的谷穗,古来以为祥瑞。用这种东西当礼品,看起来寒酸,但考虑到朱元璋一贯讨厌奢华、重农悯民,这个礼物其实是很对朱元璋胃口的。果然,朱元璋收到礼物后“大喜,为诗一章赐之”。

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标的二儿子,由于大儿子早夭,所以算是长子。和朱标一样,朱允炆也为人宽厚,而且非常孝顺。他父亲生病的时候,朱允炆日夜照料,“昼夜不暂离”。朱标死后,他日夜为父亲守灵,瘦了一大圈,朱元璋拍着他的背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意思是说,这个孩子这么孝顺,将来还能不对我好?此后,朱允炆便被立为太孙。

朱允炆当上太孙之后,朱元璋让分布在各地的亲王们进京来参见未来帝国的统治者。朱元璋的儿子们,虽然贵为亲王又是朱允炆的叔叔辈,但是朱允炆毕竟是未来帝国的皇帝,所以亲王们也只得对自己的侄子行礼。

朱允炆当太孙这段时间,延续了父亲的宽厚,劝朱元璋修改了法律中那些比较严苛的七十三条条款,深得人心。“天下莫不颂德焉”。

朱元璋也很高兴,他说:“吾当乱世,刑不得不重。汝为治世,刑不得不轻。所谓世轻世重也。”

朱元璋临死前不久,卧病在床,朱允炆总是在一旁悉心伺候。吃药要亲自尝,如厕则亲扶起,唾壶溺器都亲手提献。夜里所有人都睡了,但朱元璋只要一叫,朱允炆就会出现。

不过,仁厚的人往往柔弱。朱元璋对此也很担心。朱允炆生来颅骨稍偏,朱元璋便叫他“半边月儿”。一天夜晚,朱元璋正在读书,恰巧读到宋太祖咏月的诗——“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朱元璋觉得这样的诗才是皇帝气度的体现。恰巧朱标和朱允炆都在身边,朱元璋便让他们以明月为题,各自作诗。

朱标赋道:

昨夜延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不得团圆象,也有清光照九州。

朱允炆赋道:

谁将玉指甲,搯破碧天痕,

影落江湖里,鱼龙不敢吞。

虽然他们才思敏捷,但朱元璋认为他们的诗没有帝王气象,特别是“不得团圆”、“影落江湖”更是不太吉利,所以不是很高兴。

相反,朱棣虽然文采不高,但是吟诗作赋上却有非同一般的气度。一次,朱元璋出句,让子孙们属对。朱元璋说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对虽工整,但仍是柔弱无力。而朱棣在一旁则对出了“日照龙鳞万点金”这样气概非凡的句子。朱元璋不免为朱允炆暗暗担心。

朱元璋的担心不无道理,作为当时大明朝北方的守卫者,在过去十几年中,朱棣的权势也在急速膨胀。当年朱元璋规定亲王手下只能有9000人马,但是这条规定在朱棣身上不起作用,因为他除了是亲王之外,还担负着守卫边界的重任,所以有权力调动更多军队,当时朱棣可以调动的军队人数大约在10万左右。

当然,当时大明全国有军队100万左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军队最多的朝代之一。所以说,朱棣的势力相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还是很弱小的。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凌晨,朱元璋驾崩,享年71岁。朱允炆继位为帝。

作为庞大帝国的统治者,新皇帝朱允炆还是合格的。从外表来看,他风度翩翩;从天赋来看,他聪明伶俐。更为关键的是,朱允炆比朱元璋更仁慈。朱允炆长于深宫,没有经历过铁血沙场的磨炼,更多的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他更推崇“以德服人”,不会过多地采取暴力手段。

朱元璋执政的时候曾经说:“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也。盖法严则人知惧,惧则犯者少,故能保全民命。法宽则人慢,慢则犯者众,民命反不能保,故守成者不可轻改祖法。”他还说:“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由此可见,朱元璋希望自己制定的制度能够一直流传下去,但是朱允炆没有理会朱元璋的这个愿望。

继位之初,朱允炆就一改朱元璋时期“法律严苛”的局面,他认为大明律“较前代律往往加重。盖刑乱国用重典,非百世通行之法也……律设大法,礼顺人情,齐民以刑不若以礼。其传谕天下有司,务崇礼教,赦疑狱,嘉与万方,共享和平之福”。在他的统治下,“罪至死者,多全活之。于是刑部、都察院论囚,视往岁减三之二,人皆重于犯法”。

由于刑事案件减少,所以原先人数众多的执法机关也变得多余,因此朱允炆精简了这些部门的人员:“顷以诉状繁,易御史台号都察院,与刑部治庶狱。今赖宗庙神灵,断狱颇简,其更都察院仍汉制御史府,专以纠贪残,举循良,匡政事,宣教化为职省。”

总之,在朱允炆的统治下,那种大肆屠戮文武大臣的事情不会再出现了,大部分官员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推翻了朱元璋时期的峻法之后,朱允炆又开始改革朱元璋时期制定的一些田赋制度。他在即位诏中表示,要“诞布维新之政”,“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期致雍熙之盛”。

继位的第一年,朱允炆就下诏赐明年田租之半。诏书说:“朕即位以来,大小之狱,务从宽省,独赋税未平,农民受困。其赐明年天下田租之半。”

朱允炆继位第二年刚开始,又下令减免江浙一带的税负:“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税,特惩一时之顽民,岂可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照各处起科,亩不得过一斗。田赋既均,苏松人仍任户部。”

江浙地区的赋税在朱元璋时代非常重,原因就是当年朱元璋的敌人张士诚占据此地,与朱元璋作对多年,朱元璋“愤其城久不下,恶民之附寇(指张士诚),且受困于富室而更为死守。因令取诸豪族租佃簿历付有司,俾如其数为定税。故苏赋特重,惩一时之弊”。朱元璋为了报复,还限制这一带的人在户部做官,他说“户部胥吏,尽浙东巨奸,窟穴其间,那移上下,尽出其手。且精于握算,视长官犹木偶”。意思是说,户部掌握着财政大权,江浙一带的人都很奸猾,让他们掌管户部是个大麻烦。

总而言之,朱元璋时代的政策,致使江浙一带苦不堪言,文化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如今朱允炆推行的政策,对于江浙地区而言是一件德政。

如果说朱允炆对于朱元璋时代的法制和田赋改变可以看作是一种革新的话,那么他对于官制的改变,就可以说是一种“颠覆”了。

朱元璋为了控制中央大权,做出了许多努力。1380年,朱元璋取消了“丞相”这个官职,把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了皇帝一人身上,朱元璋曾经对子孙们说:“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但是朱允炆对此置若罔闻,上任之后,便封齐泰为左丞相,黄子澄为右丞相,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力,“阃外事一以付泰”。

在朱元璋时期,六部尚书是二品官,也就是说,一般的官员最多可以做到二品,其目的是压抑大臣,保证“天子之威福无下移”。他还开创了“廷杖”的先例,在朝堂之上可以当众打官员的屁股。或许在朱元璋眼里,官员们就是家奴,对他们不必客气,所以经常出现“血溅玉阶,肉飞金陛”的血腥情景。

朱允炆与朱元璋不同,他经常给官员们很高的爵位,而且也很少当众责罚官员。

朱允炆种种变革,在维护旧制、视祖训为神物者看来,自然是大逆不道了。所以有很多官员上书请求恢复朱元璋时期的制度,但是都被朱允炆拒绝了。

从当时来看,朱允炆的一系列改革是正确的,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但是,有时候正确的事情不见得会带来正面的效应,朱允炆的改革,最终成了敌人打击他的理由。这是后话了。

文治的愿望

在治理国家方面,朱允炆是个好皇帝。他不是那种独断专行的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有一次,朱允炆“偶感微寒,视朝稍宴”,于是手下官员便上书说他的行为不对,要改正。朱允炆手下的近臣们要替朱允炆“说情”——“以疾谕之”。朱允炆则说:“不可,直谏难闻。”于是下诏:“昌隆言中朕过,礼部可颁示天下,朕亦用自警。”

上任之后,朱允炆就重用了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等人。

朱允炆所任命的重要官员,都是儒家子弟。朱允炆本人就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所好读书及古典文章”。所以他更重视“文治”,“日与方孝孺辈论周官法度”。

方孝孺等人,都是很好的学者,是儒家的忠实信徒,有时候未免显得太过迂腐,方孝孺甚至要在明朝恢复井田制,实现古代政治家“但使人人有田,田各有公,通力趋事,相救相恤”的政治愿望。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讲还是显得太天真。

当然,方孝孺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他具有民本位的思想,曾经说:“能均天下之谓君……天之立君所以为民,非使其民奉乎君也”。他还批评那些不重视民生、民权的皇帝,说:“知民之职在乎奉上,而不知君之职在乎养民。是以求于民者致其详而尽,于己者卒怠而不修。”进而指出:“如使立君而无益于民,则于君也何取哉!”

方孝孺的思想,与朱元璋的制度很难相容,所以当年朱元璋对此人很不喜欢,说:“斯人何傲!”也一直没有重用过他。事实上,虽然朱元璋尊重读书人,但是始终不太信任他们,所以,在朱元璋时代,知识分子在朝廷的地位不是很高。

朱允炆继位后,开始着力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给了文臣更多的权力。正因如此,方孝孺等人才能被启用,跟着朱允炆用儒家的思想去治理国家。

客观来讲,朱允炆的种种治国方略和治国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明朝有人夸赞他“四载宽政解严霜”,意思是朱允炆利用四年的宽容政策,消解了朱元璋时代的种种过失。而且,朱允炆“仁声义闻”甚至远播西域、朝鲜。他刚执政后不久,就在1399年的年底,就有暹罗(今日之泰国)、占城(古代印度境内的一个小国)入贡,向明朝称臣。

继位后第二年,朱允炆立皇长子文奎为皇太子。诏告天下,广纳贤臣,下令由官方承担鳏、寡、孤独、残废之人的赡养。与此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有益于社会生产的制度——“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旌节孝,瘗暴骨,蠲荒田租”。

新皇帝在一年之内能有如此作为,实属不易,值得称颂。

不过,除了治理国家之外,朱允炆还办了另一件事——削藩。他始终觉得那些位高权重的藩王叔叔们,是自己的一个重大威胁,“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而且,他任命的那两位重要大臣——齐泰和黄子澄,也极力劝他削藩。

齐泰,原名德。在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举应天乡试第一,第二年成了进士,曾任礼部和兵部的主事。朱元璋曾经向他问询边将姓名,齐泰全部说对。又问各种图籍,齐泰则从袖中拿出一本手册请朱元璋览阅,手册所载简要详密,朱元璋大为惊奇。

黄子澄,名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癸亥贡入太学,明年京闱乡试第二,乙丑会试第一,进士及第第三,先任翰林院编修,升为修撰。后兼春坊官,在东宫伴读。朱允炆即位后,提升他做太常寺卿,让他与齐泰同参军国重事。

这两个人一上任,便提议赶紧削藩,朱允炆也有此意,君臣之间一拍即合。

1399年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他儿子举报他图谋不轨,被废。之后,周王开始研究医药,写了《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00年四月,湘王柏自焚死。(有人告发朱柏谋反,朱允炆命令他赴京师说清问题,朱柏说:“吾闻前代大臣下吏,多自引决,身高皇帝子,南面为王,岂能辱仆隶手求生活乎?”然后自焚。当时他才29岁。)

四月,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齐王被人告谋反,代王私生活不检点。)

两年之间,四个位高权重的王爷都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死的死,废的废。那些暂时还未被波及的藩王们,也是处境艰难。

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激化了他与诸位亲王之间的矛盾。而他之前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则伤害到了许多武将的利益。所以这两部分人开始对建文新政产生不满是必然的。

所以,朱允炆上任之后,虽然在治理国家上有所建树,但是也造成了许多矛盾——革新与守旧的矛盾,文官与武将的矛盾。

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那些亲王、武将们怎么肯将自己的利益拱手他人?朱允炆,面对这些人的反扑,准备好了吗?

朱棣的选择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削藩之后,朱棣的处境。

由于朱棣手下有兵,所以朱允炆不敢轻易动他。但是朱棣和朱允炆都明白,两个人之间一定有翻脸的那天。他们之间的斗争,其实早就开始了。

刚开始削藩的时候,齐泰就主张先拿朱棣开刀。他认为,朱棣是最强大的藩王,把他除掉,其他藩王就不攻自破了。

户部侍郎卓敬也上奏章说:“燕王智虑绝人,雄才大略,酷类先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所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

看到这个奏章,朱允炆没敢在朝堂之上声张。第二天,他单独召见卓敬,问他这件事,卓敬说:“臣所言天下至计,愿陛下察之。”

当时朱允炆认为,削藩是军国机密,卓敬虽为户部侍郎,但是还没有资格在这件事情上指手画脚。再者,朱棣雄踞北方,势力已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削藩成功的,所以他并未进一步采纳卓敬的意见。

黄子澄不同意这样办,他主张先找软柿子捏,把周、齐、湘、代诸王除掉。他的理由是,这几个王爷在朱元璋时期就有不法劣迹,“削之有名”。现在我们知道,朱允炆听取了黄子澄的意见。

没过多久,“吏部尚书言事”(官职)高巍也提出了主要针对朱棣的削藩方案,他说:

高皇帝分封诸王,比之古制,既皆过当,诸王又率多骄逸不法,逆犯朝制。不削,则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恩。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赏之。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教之,三犯不改,则告大庙废黜之。岂有不顺服者哉!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藩王们的子弟想要继承父亲的王位,如果他父亲的封地在北方,就让这些子弟去南方。在南方则去北方。如此一来,藩王们就无法在一个地方“生根发芽”,无法形成不可撼动的权力。对于这个建议,朱允炆虽然表示赞扬,但似乎无意施行。

在朱棣方面,他眼看着一个个兄弟被侄子收拾掉,知道这种命运迟早有一天会落到自己头上。如果想要避免这种命运,他似乎只有一个选择——造反。

造反的好处很多,成功了不但可以保住命,还能当上皇帝,这正是朱棣梦寐以求的。坏处只有一个,失败的话就没命,全家没命。

朱棣迟迟不敢下决定。

就在此时,朱允炆安排给了朱棣一个任务:给周王定罪。这是请君入瓮的把戏,如果朱棣给周王定重罪,那么将来这个罪名很可能也会落到自己头上。如果定的罪太轻,朱允炆又有理由直接给朱棣戴上一顶“包庇罪犯”的帽子。最终,朱棣这样回复朱允炆:“若周王所为,形迹暧昧,念一宗室亲亲,无以猜嫌,辄加重谴,恐害骨肉之恩,有伤日月之明。如其显著,有迹可验,则祖训俱在。”看其前半,用词极为柔软,几近于哀求,观其末尾,援引《祖训》则柔中带刚,显怀不满。

朱允炆读了朱棣的文书,一时间产生了动摇,其中“恐害骨肉之恩,有伤日月之明”等话语,让他有些动情。而且,此时朝中对削藩也出现了反对的意见。于是朱允炆打算停止削藩。

齐泰与黄子澄听说朱允炆要停止削藩,赶紧前来劝说皇帝,结果并无效果。两人离开皇宫后,齐泰对黄子澄说:“今事势如此,安可不断。”所以第二天他们又进宫劝说朱允炆。

黄子澄对朱允炆说:“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

朱允炆回答说:“朕即位未久,连削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

黄子澄说:“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

朱允炆又说:“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

齐泰曰:“今胡寇来放火,但以防边为名,发军往戍开平,护卫精锐悉调出塞,去其羽翼,无能为矣。不乘此时,恐后有噬脐之悔。”

三个人对话的核心意思就是,朱棣是最强大的藩王,不能急于求成,要先削弱他的势力,最后一举成功。

为了削弱朱棣的势力,朝廷安排工部侍郎张昺去做北京布政使,谢贵、张信两人掌握北京都指挥使司。这三个人的真正职责,是监视朱棣的行动。

之后,朝廷又以北部边防存在漏洞为名,派都督宋忠带三万兵马驻扎开平(河北唐山古镇)。宋忠带走的这三万兵马都是燕王府的护卫军。

带走军队还不够,朝廷又下令燕王府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进京,另外又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命都督徐凯赴临清练兵,以削弱朱棣的力量。

军队已经部署到朱棣的家门口了,朱棣的命运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是他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此时还在南京。

在朱元璋死后一周年忌辰之时,朱允炆要求各位亲王到南京参加祭奠仪式。朱棣知道自己如果去了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他以生病为名推托掉了皇帝的“邀请”。不过,毕竟是父皇的忌辰,如果朱棣家没人去实在说不过去,又落人口实,于是朱棣就派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前往南京,代表自己参加祭奠。当时有人劝朱棣,不能让三个儿子都去南京,朱棣则回答说:“这样可使朝廷不怀疑我。”

朱棣的三个儿子到了南京,参加完朱元璋的祭奠仪式后,就被朱允炆扣留了,迟迟不能回到北京。朱棣这才着急了,他声称自己病得厉害,请求朝廷准许三个儿子回北京与自己见面。

对于朱棣的这个请求,朝廷中有了不同的意见,齐泰认为不能放他们回去,魏国公徐辉祖也认为朱棣的三个儿子都不是泛泛之辈,如果让他们回到朱棣身边,等于是放虎归山。尤其是朱高煦,徐辉祖认为此人“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徐辉祖是徐达的儿子,朱棣的夫人是徐达的女儿,也就是说,徐辉祖是朱棣三个儿子的亲舅舅。不过这个舅舅颇有些以国事为重的气度,一心要把三个外甥置于险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