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逸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09:01:56

点击下载

作者:王祯祥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童年逸事

童年逸事试读:

前言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时代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嬉戏的小鸟;童年生活还似山谷里的山泉水,清澈甘甜。当一个人到老年后,成年后经历过的许多事大都忘却了,但是,童年时代的很多趣事却永远忘不了。叩开记忆的大门,多少童年往事就像家乡的牧马河,缓缓流淌,源源不断。近来我一直徘徊在回忆的岸边,寻找着童年时代那些最美丽的贝壳。

我的童年是在故乡度过,而故乡又在农村,所以我的童年生活是农家生活,但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各种农业劳动外,却是故乡里的各种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因为生活中有节日,节日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缤纷。那时,家乡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的要数过年。所以我在写童年生活时,故乡的各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自然成了重要内容。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的地方色彩很浓,我的故乡在山西省定襄县蒋村乡土岭口村,地处三晋大地北中部的“忻定盆地”,盆地地跨忻州、定襄两市(县),东边是山峰奇拔、峭壁耸峙、蜿蜒起伏、连绵数百里的太行山脉,西边是绵延百里的吕梁山脉,南边是地势高峻的黄土峻岭,旧时只有险要的石岭关隘口可以通行,北边是高耸入云的五台山山脉。滹沱河从五台山的北麓经忻口流入忻定盆地后,河道变宽,向东拐个大弯,又向北流向五台山南麓,再向东流入太行山大夹谷,流向华北大平原,在献县与滏阳河相汇入海。它的支流牧马河发源于忻州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流经盆地中央,在定襄县河边村附近汇入滹沱河。在这块山河阻隔的盆地里,祖上传下很多民间节日和风俗,尤其是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三晋大地是中国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奉行夏历,而夏历最初的含义,正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史籍中记载的“夏都安邑”就在境内。而山西北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在历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也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融入汉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夏历中的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和流行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对自然的崇拜,或是迷信或由迷信产生的禁忌;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宗教活动增加了节日的神秘性;一些历史人物被永恒地纪念而渗入节日。所有这些使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汉代是中国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对节日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到唐代,节日已从原始的崇拜与禁忌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乐喜庆,丰富多彩,成为一种时尚而流行,历代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使传统节日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群众性,一到过节,举国共庆,成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山西境内名山众多,建有佛教、道教的许多寺观,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就在盆地北边,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就在五台山北邻。两山盛誉九州,驰名海外。强大的宗教文化,构成了境内儒、佛、道共存的民俗现象,留下了很多岁时节日。山西境内山多,交通不便,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得特别封闭。因此,虽然是同一个节日,却往往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纪念的形式各异,甚至相左,呈现出多层次的瑰丽色彩。但就普遍性讲,全省仍具有明显的农业生产特点。农忙季节,一个月内只有一个节,体现一种信仰,活动形式简单,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闲季节,节日的数目相应增加,民俗活动中,娱乐上升为主体,内容庞大,形式复杂,最典型的就是过年。用民间俗语来说:“正月里天天都是节”。这种安排,也体现了岁时节日的精神调整作用。每一个月的节日是对这个月生活内容的调整。正月又是对全年生活内容的大调整。俗语还说:“受了一年,就盼过年”,最简练、最概括、最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山西自古以来一年中就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毛毛节。其中的四大节是:春节(过年)、夏节(端午节)、秋节(中秋节)、冬节(冬至节),这四个大节差不多全国都在过。八小节是:元宵节、龙头节(二月二)、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祭灶节。八小节浓缩了山西人的传统观念,是山西人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审美追求的充分展示。二十四个“毛毛节”演变到现在,有的还在过,但有很多节日被淡化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成熟的农耕社会,也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最完备的国家,还是发明纪年历法和农时节令最早、最完善的国家。而三晋大地又是处在黄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根据日月星辰天象和气候冷暖变化,总结出一年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古往今来,人们就是根据这些节气进行农业生产,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根据这些节气过年过节、改善生活、祭祀娱乐、休养生息,使这些节气也都有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另外,还有一些佛教、道教的节日,以及一些神仙的诞辰在民间也有民俗活动来纪念。所以,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其实就是展现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一年中隔不了几天就有一个传统节日,就会有一些民俗活动。

山西不仅是中国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也是人造神仙最多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史书记载的夏都安邑(今夏县)及尧都平阳(今临汾市)都在山西境内。古人认为,生前有功于人,死后为神,这是中国造神的准则。所以山西境内产生了很多人造神仙,其中关羽为人造神中的佼佼者。山西境内建有许多神仙庙,这些神庙大多是该神仙的故乡,同时山西也是很多神仙的故乡。加上受佛教圣地五台山、北岳恒山的道教信仰的影响,山西人对鬼神尤其信仰。旧时在三晋大地的广大农村,几乎是无村不建土地庙,无家不供天地爷,无处不塑龙王像,县城里必建城隍庙。由于对鬼神的信仰,又产生了规范自己信仰的行为,就是所谓的“禁忌”,禁忌的事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可谓无奇不有。禁忌一般是通过口头传承和行为示范在民间流传,它渗透在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化与科学不发达的农村,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还有一定的市场,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民众信仰。因此,禁忌也成了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家乡的民风民俗时,这一部分不可缺少。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经历这些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甚至在娘的肚子里就有了禁忌;诞生后就有诞生礼仪,还要经历过满月、过百日、过周岁的礼仪;进入少年旧时还有开锁礼仪,进入成年时还要有冠(笄)礼;成年后还有婚、嫁礼仪,过生日、过本命年的礼仪;到老年还要有子女给做寿的礼仪,直至最后还有丧葬、祭扫礼仪。这些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此外,人的一生中还有可能经历一些其他的礼仪和禁忌,例如:遇到修建房屋时有讲风水的民俗,施工动土时还有避太岁的禁忌,动土结束后还有“谢土酬神”的礼仪,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很多禁忌和礼仪。这些林林总总的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俗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和地域中逐渐形成,代代相传,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演变。

民俗文化是一种迷人的文化,民俗文化以它悠久的历史而迷人,并以丰富多彩的内涵而迷人,还以它独具魅力的乡土气息而迷人。中华民俗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色彩。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最有生机、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它内容广泛,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涵深远,富于哲理,成为地方民间文化的宝库。岁时节日民俗更是具有民族特色风采的民俗文化,对青少年尤其有吸引力,很多人成年后还常常陶醉在儿时过年过节趣事的回忆之中。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出的生活抒情诗。中华民俗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将海内外炎黄子孙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之魂,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之根。

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童年时代更加短暂。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很多的事,这些经历过的事,犹如流水中的浮萍,伴随我们成长,使我们从中学到经验和知识。岁月之剪剪掉了生命历程中的许多枯枝败叶,随着时光的流逝,成年后经历过的很多事都成了过眼云烟,大都消失淡忘了,而童年时代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愉悦生活却在记忆中散发出微小的光芒。童年往事像涓涓流水一去不复返,但却永远忘不了。当我们把这些散发着微小光芒的童年往事,用回忆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后,童年时代的那段岁月就不再会流逝,永久地保存下来,成为永恒的存在和幸福的回忆。当我们翻阅这些回忆时,我们就会又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回到那些逝去的亲人当中,又会回到快乐的童年。这也正是我写作此文的初衷。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我的童年生活,不是一年一年地写,而是把童年时代经历过的事集中在一年中写出。为了增加趣味性,在描写民俗活动时,追叙了一些民俗活动的由来以及相应的民间传说。农村生活本来就很有规律,每年经历的事大体差不多,尤其是各种民俗活动,每年基本一样。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家乡的一些风俗习惯、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这些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都是我小时候经历过或看到过的。无论是农事活动还是岁时节日民俗,以及风俗习惯和人生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今都有很大的变化,有些风俗习惯淡化了,也有一些风俗消失了,所以本书对当代的年轻人了解那个年代的风俗习惯、人生礼仪、生活禁忌和民俗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由于是童年时经历过的事,全靠记忆写成,一些民风民俗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我从小生活在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过着平平淡淡的农家田园生活。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童年时代的生活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却永远忘不了,那时还是刚解放,还是小孩子的我,生长在父母身边,生活得轻松愉快,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人们常说童年时代是个绚丽多彩的梦,有过欢乐,有过悲伤,也有过温馨。童年往亊犹如五彩缤纷的气球,是那么令人留恋与珍惜。战争年代的一些事由于年龄小,大都记忆模糊。从我记事起,日本投降,解放战争,1947秋家乡解放,村里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又有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农村组织互助组,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这期间我在家乡上过四年小学,其中1948年我学的还是《三字经》《百家姓》。1952年,又考入史家岗完全小学读过两年高小。1954年考入定襄第二中学,读完三年初中。1957年毕业后考入太原第六中学。进入高中后,就离开了故乡。

在家乡期间,除了上学外,都是跟着父母在农田里劳动,差不多大部分农活都干过。除了干农活外,初春时在田野里刨过甘草、小蒜;春暖花开时在梯田的堰上掏过鸟蛋、小鸟;夏天时在木瓜沟、阎二沟崖畔上采摘过木瓜;暑假时在大田里打瞎老、捉蚂蚱、给毛驴割青草;秋天时在野外给羊割过饲草,在荒坡上采摘过“察毛花”,在收割完庄稼的地里搂过柴火、树叶;冬天,在大雪纷飞时,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玩个尽兴。村子里到处有我活动过的地方,到处有我生活过的踪迹。正月里我还参加过村里组织的高跷秧歌队。看到过或参加过家乡一年四季各个时节的民俗活动。特别是过年的民俗活动,又是那样的隆重热烈。家乡的人生礼仪,从小孩子过满月、过百日、过周岁,成年人过生日,老年人祝寿,以及婚姻嫁娶、做丧事,都亲身参加过。还有盖房修屋、谢土酬神的禁忌和礼仪都经历过,家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我都记忆犹新。

离开家乡后,先在省城太原上高中,毕业后,又被保送至首都北京上大学。五年的大年生活使我学到不少知识。大学毕业后,分配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来到了黄海前哨,祖国的东大门。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两鬓已经斑白。故乡的长辈们都已相继辞世,他们那一代人,就像一盏燃尽的油灯,成为愈来愈模糊的记忆。

离别家乡后,思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我常常把童年时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长睡不醒的睡莲,出现在梦中,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着梦的骨架,圆圆的绿叶,编织成一个梦的摇篮。童年时的生活,编织在梦中经常出现。春天来了,这是花香四溢的季节,杏花开了,桃花红了,不久,梨树、果树也陆续开花了,连成片的枣树也开满了薄白细碎的小花。整个山村是花的海洋。榆树吐出累累榆钱,湾子地的香椿芽又是一片暗红,散发着清香。漫山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各种野花,一阵阵湿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心里钻;夏天来到了,村里村外一片葱绿,杏树枝上挂满了金灿灿、黄愣愣的杏,任人采摘。我家种的西瓜又甜又沙、香瓜又脆又甜,食后回味无穷。闷热的炎夏,棒槌沟的凉水则是我们向往的圣地,脱光衣服,跳进水里,来回扑腾几下,好凉快、好舒服啊!秋天到了,这是一个金色世界,地里一片金黄,又是一个丰收年。院子里的枣树,披红挂绿。场院里葡萄架下,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红得发紫,挂在架下,让人馋涎欲滴。秋日的早晨,有奇异的美景,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绸带飘在湛蓝的天空,绸带的两头分别系着不远处的大山。山村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一条一条直线似的升上天空,看不出一丝风。每当黄昏来临,夕阳带走了西山的晚霞,我和弟弟们在村口的草坪上跳呀,蹦呀,或追上追下,相互嬉戏,丢落的全是爽快无邪的笑声;冬天来到了,又是冰天雪地,数九寒天,大雪纷飞。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玩个尽兴。雪停了,在院子里支一个筛子扣麻雀。或者抱一捆羊的饲草扔进羊栏,观看羊群争食;在瑞雪中迎来了过大年,庆祝活动又是那样的隆重,民俗活动又是那样丰富多彩,让人难以忘怀。冬日的黄昏,遥望南边远处的几个山峰,像一队骑马的武士,矗立在南边。推门进屋,一屋子蒸汽,母亲敞着大锅口煮面条,童年时代的这些生活片段会经常出现在梦中。

我们生活在人世间,经历过的事总会遗忘一些,而童年时在家乡的那段生活却永远忘不了。童年时代的生活是多彩的,童年时的记忆都是甜美的,忘不掉那每天的清晨,总是那公鸡的鸣声叫醒贪睡的我,傍晚的斜阳下,家家屋顶飘出的缕缕炊烟又是山村中醉人的风景。看着屋前趴着的大黄狗,葡萄架下呆立的鸡群,诠释出山村生活节奏的悠然自得,爷爷们的旱烟袋和奶奶们的针线筐,又把小山村装点得原汁原味,闲适悠然。门口那盘石碾吱吱呀呀不知响了多少年,光滑的碾道里留下多少辈人一日三餐的期盼。

童年的梦是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是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在那五彩缤纷的岁月中,有多少往事浮上心头,忘不了故乡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秋天的丰收,冬天的雪。忘不了各个时节的民俗活动,尤其是过年时的热闹气氛和隆重的庆祝活动,十分难忘。家乡的快乐日子一年又一年,家乡的人们一辈又一辈,像一首无言的诗,如一杯醇厚的酒,成为心中永恒的记忆。俗话说:月是故乡明,山是故乡美,我对家乡的情感是没有完结的。尤其人到老年时,更加思念故乡,更加关注故乡。现在每天看完《新闻联播》节目后收看气象节目时,我不仅关注住地的气象,而且关注家乡的气象,关注家乡的晴雨冷暖,关注家乡的旱涝丰歉。我喜欢家乡四季如画的景色,更喜欢如画景色中的农家田园生活,也喜欢乡村中传统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民俗文化。小时候的这些经历,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一段经历。叩开记忆的大门,多少童年往事,就像家乡的牧马河,缓缓流淌,源源不断。现在就让我们回到60年前,看看我小时候一年四季的农家生活,看看那时候家乡各个时节的民俗活动,还有各种生活禁忌,以及当时家乡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人生礼仪。这么多的内容从哪里说起呢?首先介绍我的童年生活,一年四季又从那里说起呢?就从春天讲起吧。而春天是从立春开始,那就从立春讲起吧。

一、四季农事与节日民俗

1.年年春打六九头 村村自古鞭春牛

春牛

立春:每年的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就是立春节气,春天从此开始,这时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万象更新,农业生产活动开始。立春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地下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没有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样浮在水面。

立春日古代有鞭春牛的活动,民间则有吃春盘、吃春饼、喝春酒的民俗。家乡自古就有民谣云: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花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伊鞭春牛。

山西还有“春字歌”云: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寒冷的数九天刚过完一半,就有了早春的气息。民间很早就有农谚说:“一九冬至阳气生”“六九头上正打春”。意思是说每年的冬至节气后就开始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数九天,但是冬至节气后太阳就从直射南回归线开始向北半球移动,处在北半球的家乡日照时间从冬至开始日渐增长,阳气逐渐增加,到六九的第一天就迎来了打春。俗话说:“冬天是哺育春天的摇篮”,就是这个意思。寒冷的数九天已过了一半,春天还会遥远吗?在寒冷的数九天里积蓄的力量,一旦春风拂面,自然界的一切便会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地苏醒过来。冬天撒下漫天的瑞雪,裹着春天酣睡,春风一吹便化作万里春水去润泽大地。多数年份都是春打“六九”头,人们盼望着万物复苏的春天早日到来,所以,一过冬至,人们就会扳着指头算起日子来,一九、二九、三九……当数到五九的最后一天,人们就会说:“今年又是春打六九头!”。民间有俗话说:“春打五九尾,种上谷子就吃米”,“春打六九头,卖了皮袄买黄牛”。打春,即是“立春”。立春,掀开了春天的序幕。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春天的开始。

在农耕社会,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但事实上,古代用的历法是阴阳历,年和岁的概念是不同的。人们通常认为,新年与旧年交接便是过年,也便是一岁。实际上,从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称为一年;而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则称为一岁。立春与春节,常常不在同一天。而一年的春天却是从立春开始的。立春,随着年份不同,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也就是说有些年立春在春节前,有些年在春节后。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立春有具体时刻,传说只有在立春的那一时刻,才可以将生鸡蛋立起来,未到时刻或过了时刻都立不起来。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当地球运转到太阳黄经315°时,就是立春节气,尽管天气还很冷,但春天开始了。一年的农事活动将要开始。

中国古代将立春后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水”。通俗的说法,立春后就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天,是七九河开,未融化的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学上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象学中,春季是指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每年到了立春,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白天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均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江南油菜抽薹、小麦拔节,应及时浇灌,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在我国广大地区仍然很冷,尤其是北方地区,还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依飞花”的景象。

民间把立春叫作打春,是因为立春节气时,旧时民间有打春牛的习俗。民间自古就有民谣:“年年春打六九头,烟花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伊鞭春牛”。我国人民历来对春天寄予厚望,古代帝王在立春这一天要主持隆重的迎春大典,有的还象征性地扶犁春耕,表示劝农,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相传神农氏之前,天下的百姓靠吃飞禽走兽为生,随着人类繁衍,人口不断增多,食物显得越来越少。到神农氏时期,他亲自尝百草分五谷,教大伙耕地种五谷,才有了农业生产。三皇五帝都很重视农业,到周朝时,农业被列为朝廷议事日程。而立春又是每年农业生产的开头,因此官府从朝廷到州县上下,以及民众百姓,对立春节气非常重视,使立春节气成了重大节日,也成了山西二十四个“毛毛节”之一,有了各种民俗活动来庆祝。

早在周代,立春时天子要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还要赏赐群臣。东汉时,正式产生了迎春礼俗,民间才有了节日服饰与饮食习俗。唐宋时,立春日宰相、大臣以下都要入朝贺节,到了明清两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时期。清代称立春的贺节习俗为“拜春”,其迎春的礼仪形式称为“行春”。在这些迎春活动中,节日的服饰与鞭春牛的活动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而鞭“春牛”的活动是由县一级长官主办。

明清时在立春日,京兆尹和各府衙门官员都必须将官服穿戴整齐,去东直门外五里的“春场”迎春,然后进宫朝贺,接受赏赐。各地在立春前一日,州县地方官则要沐浴更衣,素服步行至东郊外,召集乡民,设桌上供,烧香磕头,并在供桌前雕塑一个“土牛”,同时还有一人扮演勾芒神站在土牛旁,这一活动俗称“立牛。”土牛即春牛,勾芒神即是指传统民俗中统管农事的土地神,亦称春天神。其春牛旁还要雕塑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喝赶牛的农夫,以此表示春令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农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准备;如农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农夫与牛并立,则表示春令适中。“土牛”立好后,先在“春牛”与“芒神”前摆供,供品用水果、肉类、蒸馍之类,然后在“春牛”与“芒神”前焚香、烧纸,执事者举酒壶斟酒给州或县长官,长官接酒后,将杯中酒酹地,再行磕头礼。“立牛”仪式结束后,民众抬着“春牛”浩浩荡荡向城内行进,前边是各村的鼓乐仪仗担任前导,中间是州县长宫所率领的僚属,皆穿官衣,后边是农民队伍,都手执农具。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抬着春牛,在里市扮演故事,人们载歌载舞,上街游行,谓之“庆丰收”。城里百姓则携儿带女沿街“看春”,当春牛经过身边时,各以豆、麻撒在地上,谓之“撒豆消疹”,待游行结束后,将春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

第二天立春日中午,仍由地方长官率领僚属与百姓鞭牛,仍由地方长官主持,先举行报春仪式。按传统风俗,设有报春台,由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人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人又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接着第三人报:“国泰民安!”群众再次同声呼应。报春结束后,先由长官用彩鞭或柳鞭击打春牛三下,然后将鞭交给下属官吏与民众,轮流鞭打春牛,直至把土牛打得粉碎,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表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在欢乐声中抢土牛碎块并带回,撒在各家牲畜圈内,象征槽头兴旺。

旧时在山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每年立春的前一天,各地都有两名艺人顶冠束带,一名扮作春官,一名扮作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春来了!”俗称“报春”。现在,城里不再举行“鞭春牛”活动了,一些偏僻的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不过这一活动多已成为娱乐活动。立春前一日用泥土塑造春牛,妇女们则要抱着小孩绕“春牛”走三圈,认为这样可使小孩不患病症,到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鞭打春牛三下,表示:大地回春,一年的农事开始,打去春牛懒惰,抓紧农田耕种。然后众村民轮流执鞭将土牛打碎,分带春牛碎土而回。春牛土带回家后,山西各地用途不同,大部分地区将土撒在各自的农田里或牲口圈:而吕梁地区盛行用土牛的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抹耕牛角,据说这样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在灶上,据说这样可以预防蚂蚁爬上灶。后来土牛逐渐演变为纸牛,纸牛中装上五谷,鞭打春牛时春牛倒地,纸破裂后五谷四下流,象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以劝勉抓紧农事。

在民间,打春这天还有吃春盘、吃春饼、喝春酒的习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赠亲友或自食,总称为春盘。唐代诗人杜甫有《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春盘在晋代已有,那时称“五辛盘”。“五辛盘”就是用五种辛辣蔬菜做成,“五辛”即是指葱、蒜、辣椒、姜、芥菜。食用“五辛”可以杀菌驱寒。当时是将春饼与菜同放在一个盘内食用。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皇帝还将春盘、春饼赐予百官近臣,当时的春盘极为精致,到了清代,皇帝也以春饼、春盘赏赐内臣侍从,受赐者感激涕零。现在吃春盘、春饼的习俗已不多见,大多改吃饺子、面条了,民间有“迎春饺子打春面”的说法。

吃春饼的习俗传到民间,百姓便以春饼卷菜相互馈赠为乐,清代《北平风俗类征·岁时》中记载:“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种肉饼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粉条、鸡蛋等,且以面粉烙制薄饼卷而食之。”这正是清末民国时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饼的应景节俗。

吃春饼的习俗流传到现在更是非常讲究,春饼烙得薄如纸,软如棉,白如雪,咀嚼起来柔中有韧,韧中有爽,使人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在家吃时自备炒菜是必不可少的,卷春饼时菜中须有绿豆芽、酸菜、粉丝、土豆丝、韭黄、鸡蛋等。卷春饼时要把菜一样一样摊在饼上,将羊角葱、甜面酱卷在一起,从头吃到尾,叫作“有头有尾”。

春饼中卷的菜必须有大葱和韭菜,两种菜都是补阳食物,因为立春日是万物复苏的开始,从这天起阳气转盛,天气转暖,人体的阳气也要顺应自然,而大葱可以发汗解表、散寒通阳、杀菌解毒,自古以来就有“长寿菜”之称,而韭菜具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的功效,被称为“起阳草”。

立春时还有“啃春”的食俗,明人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说:“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即立春日人们习惯吃萝卜,谓之“咬春”。萝卜古时叫芦菔,苏东坡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李时珍对萝卜更是赞誉有加,认为它“根叶皆可生、可熟、可酱、可豉、可醋、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而且萝卜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可祛痰通气、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补脾胃、御风寒。“啃春”的食俗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所采取的保健措施。因为春季是阳气开始升起的起点,血气渐趋于表,毛孔松开,血气稍减,所以有春困的感觉,这时吃一些辛甘发散性的食物,正是立春时节的最佳保健食品。由此可见,吃萝卜表面看来仅是一种风俗,实际上它是古人关于营养健身、袪病的经验总结。

这一天,人们习惯到野外走一走,晋南地区新嫁出去的女儿在立春时要接回,称为迎春。有些人家则请女婿吃春饼。而相邻的河北南部地区,则有“打春吃瓜,活到八十八”的民谚,瓜,当然指南瓜,当地居民在立春这天,有吃南瓜馅饺子或南瓜馅包子的习惯。喝春酒实际上是饮用冬天酿造的酒。

旧时民间的迎春活动亦很热闹,立春日时农家院里要高挂“春幡”,春幡就是用绢或纸剪成长条状小幡,有的挂在院里,有的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各家门框上都要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对联内容有:“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写“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院内屋外的墙上要贴“迎春”“宜春”以及“福”字,使院子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象,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大人、小孩換上洁净的新装,妇女们脸上抹着胭脂,头上插着写有“春”字“福”字的红绒花,或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的春燕、花鸟用簪子别在发上,也有用红纸剪刻一个雄鸡贴在屋门上。因为“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曾有古诗曰:“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呜”。这正表现了春色满院、欢乐迎春的情景。

立春日穿着也是有讲究的,官方迎春时穿青衣,戴青色头巾,而清代官员要穿吉服或朝服。老百姓穿什么呢?青年妇女要头戴彩花,称为“春花”,除春花外,还有“春燕”“春蝶”“春蛾”,这些纸做的饰物都上了少女的头,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如果谁家有燕子来做窝,不仅象征吉祥,而且还象征多子多福。

人们在立春时要打扮,房屋也不能亏待,于是有人写了“宜春”二字贴在了房门之上,后来又贴“春”字,贴“福”字,贴“寿”字,也都贴在门上,有的还要将福字倒贴,告人们“福到了”。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于是耕牛也跟着打扮起来,马也沾了光,牛角、马耳上扎了红布。古人认为:红色不仅象征吉祥,而且可以驱邪避灾。

此外,旧时各地在立春时还有一些习俗,例如京城周围还有农家立春日时找个男童穿青衣、戴青帽,站在田野中,然后众农家敲着锣鼓,从田野中将小男孩拜迎回来叫作“迎春”。至今农家还写些“迎春接福”或“春到家兴旺”的红条幅贴在墙上,并摆上果品或春盘,恭候春天的到来。还有的地方立春日由一个人手敲小锣或小鼓,唱着迎春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莫误大好春光。

我小时候,由于立春节气正值春节前后,人们都忙于准备过年或庆祝新年,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并不单独举行,而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已成为新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小时候问起爷爷、奶奶一辈的人,他们都知道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但立春节气与春节相比已是很小的节日,因此年轻人大多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民俗活动内容了。

20世纪60年代,我来到山东,旧时立春这天,山东人通常要三五成群到野外去迎接春天,有的地方似乎连春天从什么方向来都知道了,说是出了村往东走,而且迎接到的“春天”也很有意思:出村庄后不论远近,只要遇见穿红衣、戴红帽、披红围巾者或提红包袱的人,就算是迎着春了。

立春后,人们常爱寻觅春天的信息在哪里?那柳条上突起来的芽苞,嫩如金色软如丝的柳条;还有那泥土中等待着“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不就是春天的信息吗?而为着夺取新的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2.雨水节气雨水少 修田起圈挖甘草

雨水: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330°时为雨水节气。天气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降雨开始,雨量渐增,空气湿润。农村开始备耕。雨水节气后水獭开始捕鱼了,它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再过五日,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的阳气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家则起圈积肥、修水渠、整修农田、我小时候这时则挖甘草。家乡有农谚:

七九八九雨水节,农家种田不能歇,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还有童谣:

雨丝轻轻飘,飘上柳树梢,

它为柳枝枝,绣出芽苞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在走来,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来了,滋润着万物。俗话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对于农家来说,雨水节气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这也使农家的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因此,雨水节后农家盼望的就是来一场春雨,民间有民谣道:“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其实古代就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这句话的来由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南北朝时,有个著名诗人谢灵运,曾担任永嘉太守,有一年开春天时不利,暮春三月天旱无雨,这使他坐卧不安,一日,他邀同僚和一些乡绅,走村串巷了解旱情,乡绅们有怨气也不敢发作。路上忽然天空彤云密布,喜降春雨,谢灵运一扫愁肠,高兴地在雨中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滑倒地上,同僚和乡绅见此,个个掩口讥笑他。他心里生气又不便发作,便高声唱道:“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滑倒谢学土,笑死一群牛”。众人对这场春雨也十分喜悦,对他的唱词并无反感,却留下了“春雨贵如油”的名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地球运转至太阳黄经330°时,就是雨水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它只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为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通俗说法是: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古人将雨水后的十五天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也就是说,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水边,如同先祭祀后食用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面阳气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节气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节气后,人们则明显地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满人间。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而且雨量渐渐增多,这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这时农家要抓紧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后的15天里,正是“七九”的第六天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我国除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季节外,其他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季转春季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繁忙景象。但是,雨水节气时,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初春时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脱去棉衣换夹衣,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凛冽,但由于人体皮肤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民间有“春捂”的习惯。雨水节气时,春风送暖,致病的病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春季传染病易暴发,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身体,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雨水节,回娘家”是不少地区的习俗。每年的雨水节气到了,做女儿女婿的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亦称为“接寿带”,就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长,长命百岁。另一件礼品是“罐罐肉”,即用砂锅炖了猪脚和大豆、海带,装在罐中,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恭敬地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的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在外奔波时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和平安的意思。在家乡雨水节气来到后,每天下午就要刮起东南风,预示着春天来到了。

家乡的春天,东风轻拂,大地苏醒,冰化雪融,大地回春,万木吐翠,草绿花红,百花吐艳,姹紫嫣红,一派生气勃勃,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最红火、最热闹的春天,就数1948年土地改革完成后的第一个春天。古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一年,尽管春节前就已经立了春,但是春节前气温很低,节前又下了一场大雪,因此,春天来临的气息丝毫没有感觉到。可是,春节一过大地仿佛立刻就醒来了,刮了几天春风,积雪就融化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俗语说:“人勤春来早”。正月里,村里组织的社火刚结束,家家户户就忙起了备耕。这是土地改革后农村里出现的新气象,使农闲变成了农忙。各条大沟子两侧都有很多人在整修水渠,更多的人在整修农田,还有的人在整修农具。土地证拿到了,土地归自家了,收成归自家所有了,就要把土地管理好,就要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哪块地的田埂、石头垒的堾堰倒塌了,耕种前要修好;哪块弯子地的水渠被洪水冲坏了,也要抓紧修好;哪块地去年被雨水冲开豁口,更要抓紧修好;有的砂土地浅层有大的石块,春耕时容易打坏犁铧,也需要在春耕前把石块起出来。在口子上村南的道头起(地名),舅舅家的一块沙土地中央有一块卧牛石,有两立方米大,往年耕、耙、耱、种时,都得绕着走,十分碍事,如今也要把它清除掉。舅舅找人帮忙,在卧牛石上打了三个炮眼,装上炸药、雷管,硬是把那块卧牛石炸碎,清除掉了。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翻身农民对分得的土地的珍惜和热爱。家乡的春天来到了。

我家也在忙着整修农田,在芡春沟下边那块梯田,头年夏天被雨水冲出一个大豁子,石头垒的堾堰也倒塌了一段。父亲把倒塌的堾堰垒好,又从崖头上取土,把水冲的豁口填了起来。村北口两个大坡子中间那块地,去年下大雨时,街水流下去冲出一个大豁口,父亲也在崖畔取土把它填了起来。地里的活干完了,全家人还要把家里的羊圈、驴圈、猪圈里冬天积的圈肥起出来,运往大门外。每天上午,羊群出圈后,全家人就先在羊圈里干了起来。我拿把镢头先把圈里的肥料刨松,母亲和姐姐用铁锹往箩筐里装,父亲往街上挑,全家人干得汗流浃背。三天后羊圈里的肥料起完了,又把毛驴牵到场院里晒太阳,我们又在驴圈里干起来,紧接着又把猪圈里的肥料也起了出去。十天后,大门外的街边堆起了很长一堆圈肥。父亲还要把这一大堆肥料翻一遍,把结成块的捣碎。俗话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我家历来重视广积肥料,土改后就养了一头猪、一头毛驴、十七只羊。虽然辛苦点,每年不但能繁殖十几只羊羔,还能积下大量圈肥。除了家里的圈肥外,地里还有三四个粪盘子。所谓粪盘子,就是羊群住在地里积的粪。那时候,我家与大沟子北边的口子上共养一群羊,大约有一百多只,雇请本村王绪昌放牧。每年春暖花开,草木返青,天气变暖后,羊群白天在坡上放牧,晚上就不回家住了,轮流住在各家地里攒粪。牧羊人也轮流在各家吃饭。每当轮到羊群来我家地里攒粪时,从当天早晨开始,牧羊人王绪昌就来我家吃饭,上午我帮着父亲,赶着毛驴把栅羊圈的羊圈栅栏,用毛驴驮到我家地里。羊圈的栅栏都是些二至三厘米粗的圆木条,用细麻绳上中下系起来,围成一个十几米大的圆圈,栽在地上。栅栏有两米多高,还安装了一个活动门,再给羊群留一条进出道路,不要让羊群进出时踩坏旁边地里的庄稼。最后在羊圈旁搭一个席棚,老百姓叫“庵幕”,供牧羊人睡觉,便于看护羊群。羊群在这种圈里住十天,就能攒一个粪盘子,每个粪盘子能攒十五六厘米厚的肥料,春天化冻后,也要把粪盘子里的肥料刨松、捣碎、堆起来,运往附近的地里。有了充足的肥料,农田的丰收才有保障。

早春,很多人还在大沟子里修水渠。那时候太行山得不到治理,也没有封山育林,秋冬季节很多人上山割柴,一年四季羊群在近山岭上放牧,山体表面到处有羊拉的粪粒,山岭表面又有大量灌木、野草叶落地腐朽后形成的腐土,每当大雨过后,山体表面形成急流,汇入山下形成山洪。山洪出山后,往往夹带着大量腐土羊粪,用这种水浇灌一次沟旁的湾子地,不仅能给湾子地补充水分,还能在湾子地表层淤积一层腐土和羊粪,等于追一次肥水。经多年浇灌淤积,湾子地表层会形成一层优质肥沃土壤,因此,人们在大沟子边修了很多渠道。差不多所有湾子地都能浇灌到山洪肥水,但大沟子里的洪水,到伏天有时会很大,大部分渠道都在使用一两次后被特大山洪冲坏,因此,每年春天都要整修渠道。我家南湾地有四块梯田,最上边一块地就修有渠道,一场大雨过后,山洪下来,四块地都能得到浇灌;舅舅家下湾地也有三块地,最上一块地也修了一条渠,这些渠道每年都会被特大山洪冲坏,开春时父亲和舅舅每年都联合几个人,把各家的渠道修好。

土改后那几年,人们变勤快了,老天爷好像也变了。还没过二月二,每天下午就刮起了大风。小时候村里就有民谣:

土岭口,大风口,春秋两季大风吼;

刮得树枝弯了头,刮得尘土到处走;

春刮南风送温暖,秋刮北风送寒冷。

那些年,前晌时还是艳阳高照,树梢不摇,中午时村子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在做午饭,缕缕青烟一条一条直线似的升上蓝天,看不出有一丝风。午后不久,无端地刮起了风,先是小风,越刮越大,田野里秋耕过的田地,村外的黄土路上,卷起了漫天的黄土,不时地搅得天昏地暗。家乡的人们在地里干活时,习惯戴帽子或用一块毛巾把头发罩起来,就是为了防止风沙侵袭。一次大风过后,差不多每天下午都要刮起大风,正月里的东南风预示着春天来临,而秋末的西北风却会送来寒冬,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季节的转换。

春风送走了寒冷,春风带来了温暖,春风吹化了地里的残雪,也吹化了牧马河厚厚的冰层。就连犁铧尖峰下的积雪,没几天也被春风吹化了。就在这春风化冻的初春,我却有一项活动,就是和二灯舅舅去野外挖甘草。二灯舅是母亲堂弟,仅比我大3岁,是我小时候的主要伙伴,无论是玩耍、上学,假期中给毛驴割青草我们都在一起,简直是形影不离。跟着他,我哪儿也敢去,我也学到了不少本领。

甘草,老百姓叫甜根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家乡村子四周到处有生长。只是生长在平地的不便挖出,只有生长在堾堰、土坎、崖畔等立面上的甘草才便于挖出。甘草由地下的根与地上的茎叶组成,地面的茎秆夏季可以长至二三十厘米高,旺盛的还会有分枝,茎秆在生长期,表皮生有绒毛,叶子呈椭圆形,夏季开紫色花,花落后生出红褐色弯曲的荚果,秋末落叶,地面茎秆枯干。第二年春天,从枯干的茎秆根部发芽,生出新的茎叶来。甘草的根由两部分组成,连接地面茎秆的一段习惯上叫“苗”,呈黄褐色,粗一点的表皮还有花纹。甘草苗横向生长,在苗上会生出很多垂直向下的根来,这些根都呈深红色,习惯上把这些红色的根称为“草”。草是甜的,因而叫甘草,草可以长到三四厘米粗。由于甘草的苗与根都是甜的,老百姓才把甘草又叫作“甜根苗”。我们挖甘草,主要是挖红色的根,即所谓的草,它的品相较好,那些比较粗的苗也不错,只是品相比草略低点。

甘草味甜,可入药,是一种较好的药材,不少中药都用到它,有润肺、止咳和解毒作用。用甘草为主料制成的复方甘草片,常用来镇咳祛痰,可治疗刺激性干咳和上呼吸道炎症。甘草也是制作烟草、酱油的香料。小时候挖甘草,不是把甘草当药材使用,而是当饮用品。家乡的人们习惯在炎夏季节,下地干活时,提一桶用甘草泡的开水带到地里,干活累了、渴了,休息时喝一碗甘草水,既解渴又败火,很受欢迎。初春时,村里有很多人都去挖甘草。

在我七八岁时,曾跟着舅舅刨过一次甘草。那还是土改后的第一个正月,村里组织的社火刚结束,有一天午饭后,口子上几个年轻人在郭家碾盘院边的小崖头上站着聊天。这个小崖头上的小院中,除安装碾盘外,还有一口旱井,长着五六株枣树,一株核桃树。这个小院的南边和西边没有围墙,南边是3米多高崖头,西边的街道是一个由南向北的大上坡,这个小院虽然地处村子的东边,却是村中的高地,站在这个高地向西望去,视野很宽,近至2.5公里外的史家岗村、远至10公里以外的滹沱河、牧马河尽收眼底,蒋村、定襄等很多大村镇也清晰可见。战争年代人们在没事时就会聚集在这里,向着远处瞭望,如有敌情很容易发现,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敌情了,人们还是习惯站在那里瞭望、聊天。新中国成立初那几年,社会很不平静,经常有“红堂队”的土匪或“一贯道”道徒活动,“红堂队”是忻口战役时被日军打散的国民党新二师散兵,他们逃进山里成了土匪,为了生存,经常出山抢劫老百姓的财物。一贯道道徒专割小孩的肠子,闹得人心惶惶。每当傍晚到来,这个小院总有人在瞭望、聊天,当发现西边史家岗方向的地里有亮光,大家就以为是“红堂队”的土匪或一贯道的道徒来了,大家赶紧回家,关门闭户以防不测。那天中午大家正在聊天,看见有人拿着一捆甘草回村了。那捆甘草全是红红的二三厘米粗的草,十分喜人,大家十分羡慕。有人问:“哪里刨的”?回答说:“碗架板堾子上”。这时有人说:“昨天路过新房子,看见路边的土坎上长有密密麻麻的甜根苗子,总能挖出粗的草来”。另一个人立即呼应说:“那咱去挖挖试试!”乘着这时的兴奋劲头,大家统一了看法,回家拿上工具出发了。那时候舅舅才十七八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这事肯定乐意参加,我就跟着舅舅去了。

初春的午后,风和日丽,微风卷起团团柳絮,飘扬在大路小径的上空。虽然背阴处仍有残雪,但向阳坡上的小草已钻出地皮,露岀葱心似的嫩芽,大沟子南边郭家大渠边那株大柳树的枝条变成了暗红色,芽苞咧开了嫩绿的嘴,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没有一丝浮云,太阳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不一会大家来到了新房子。新房子是个地名,在口子上西边不足二百米处,那里原是一片耕地,日军开铁矿时,在那里用黄土墙围成院子,在院中盖起了一排排简易平房,作为矿工宿舍,老百姓叫那些房子为新房子。日军投降后,老百姓把那些房子扒光了,又恢复成耕地,但大家还习惯叫那里为新房子。新房子北面原来是小铁路,南边围墙外是公路,如今公路荒芜了,路面杂草丛生。由于公路是上坡,两边全是梯田,公路坡度大的地方在两边的路肩上会形成很大的坎,最高处有二米多,我们去的地方,东边有两米多高的坎,西边也是一米多高的坎,坎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枯干的甘草茎秆。当时去了五人,我是看热闹的,他们四人分东西两组挖,一会儿两组挖的甘草苗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4厘米大的疙瘩来,疙瘩下是一根4厘米粗的草,大家喜出望外,四个人轮番上阵,镢头、铁锹交替使用,一会儿挖到地平,又往地平下挖2米多深,挖出一根近4米长的草来,然后分成四段,每人一段,高高兴兴回到村里。这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粗最长的甘草。

到我上学后不久,我就开始学着挖甘草了。一开始我跟着二灯舅舅只在村子附近挖,一天挖不了多少,而且挖的大部分是些甘草苗,偶尔也能挖到一两根草。其实挖甘草并不仅仅是体力活,技术性也很强,不了解甘草的生长习性,就是成年人,一天也挖不了几根,关键问题是寻找不到甘草的草所处的位置。我从10岁开始学着挖甘草,每年正月十五刚过,就拿把小镢头在村边梯田堾堰上挖甘草了。通过实践,逐步找到了寻找到甘草的方法,到我12岁时,我只要一看甘草苗的周围环境、生长地周围有无其他甘草苗及所有甘草苗的大小,就知道这根苗附近有没有草。其实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找大的甘草苗开挖,看苗的走向就可判断出草的远近。挖开后如果有两根以上苗的走向越来越近,则草在里边不远处;如果走向越来越远,则附近处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