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形象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7 06:50:53

点击下载

作者: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的形象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上)

学生的形象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上)试读:

前言

素质教育主要着眼于广大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是以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与之相对应,则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若详细划分,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与此相对应,则有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素质整体结构的规律,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使素质教育与人的素质结构相适应,养成人的整体素质。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成为个体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既重视个体的各种素质的教育,又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还要致力于全民族整体的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时代的主题和任务。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严重偏离了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了学生素质的整体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普及学校素质教育,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升级”图书,分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观念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形象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智力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美育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创造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学生的成功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10册,本套书详述了培养学生内在素质即他们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外在素质即学生的能力、行为和成就等方面的培养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可供各级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有关人员长期阅读和参考,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

第一章 学生的形象素质教育与升级理论指导

1.学生形象建设的特点和意义

学生形象建设自我教育模式的自变量归纳起来主要为:环境因素、主体意识、主体行为、操作策略,因变量则是行为规范、心理品质、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校风等中学生形象构成要素的变化。

学生形象建设中的内涵与特点

学生形象建设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校内而校外的边学习、边行动、边完善的自我设计、自我实践、自我塑造、自我提升的育人模式,要实施好中学生形象教育,必须要凸现和遵循以下几点:(1)时代性

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要不断发展,表面上好象是物质的竞争,其实最终是人的素养的竞争,它是根本、是核心、是动力源、是资源库。我们现在培养的青少年学生正是未来国家、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应该具有良好的文明素养,朝气蓬勃,富有时代精神,这样才能去担负起明天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当前对他们的教育要具有时代性,使他们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时代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与素养的人,而这些精神与素养就应该是构成中学生形象的主要内容。(2)整合性

学生形象建设是对学校德育的重新整合,它既包括外在形象又包括内在素质,这使得学生形象建设教育模式一方面几乎综合了学校德育的所有内容,另一方面又使学校德育主题突出,目标、途径、策略明确,使学校德育工作脉络清晰,一气呵成。(3)主体性

学生形象建设自我教育模式要改变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现象,全面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开展的有关中学生形象建设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中去,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计划、自己组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真正达到中学生形象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的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从主人翁的高度来认识、规范、完美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与素养,做自己的主人、家庭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城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世界的主人,无论在课内在课外、在校内在校外、在家庭在社会,都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能实践,表现出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形象。(4)开放性

学生形象建设不是封闭的教育,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全面的、立体的、行动的,是一个在时空上都要求开放的教育模式。时间上:它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提出要求,在课间、课后、放学后、节假期都要时时注意自己学生应具有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在中学生形象建设本身应该是一个不断调整、补充、完善、提升的实践过程,使学生形象建设不断去发展变化;空间上:学生形象建设不应只是学校单方面孤军奋战,还应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使我们的形象建设从课内、校内不断向家庭、社区、社会、自然、环境扩展与延伸,这样才会使得我们实施的中学生形象建设是生活的、现实的、真实的、实践的,使得我们实施的学生形象建设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可去挖掘、利用,学生形象的展示有了更多更广的舞台,在接触中、体验中、实践中得到道德的教育、能力的锻炼、素养的提高,处处成为学生形象接受检验和展示的舞台。

创设环境、形成氛围,育我形象

环境的构建是形象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我们把中学生形象比作一棵幼树,那么家庭就是这棵“形象树”生长的土壤,学校就是雨露,而社会则是空气与阳光,这就是形象树生长的环境,缺一不可,只有这三方面协调好,形成合力,才能形成最有利于中学生形象建设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必须做好对中学生形象建设影响因素的几个重要环节的控制与操作,强调学校要与家庭、社区一起抑弊扬利,在操作过程中不断优化中学生形象建设的外环境,共育“形象树”。

主要是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环境因素又可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

加深认知、形成共识,塑造形象

认知的构建是学生形象建设的基础。如何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形象,使大家达成正确的认识,情感的趋同、意义的明确,这是我们开展形象建设的出发点,因为只有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共识,意识到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家的改革开放、城市的日新月异,我们每个学生必须从小注意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的修炼,这样才能为自己、家庭、国家、社会的明天负责,担起重担,也只有形成了共识,才能使形象建设加足动力、开足马力,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在学生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对学生形象认知的构建我们没有采用简单的灌输式教育,老师的作用是指导,重要的是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因此我们采取了“自下而上、立足校内、走出校园,边讨论、边学习、边认识”的教育模式,让他们通过自己在校内外对同学、家长、不同职业、阶层人的形象的调查,发表意见,寻找差距,学习先进,直至参与自我形象的设计、学生形象要求的自我讨论和制定,力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讨论、人人设计”,组织学生统计归纳,这样我们既有了每个同学自我形象的要求又有了学校普遍的对学生的形象标准及要求,促使学生形象建设在探究和潜移默化中形成共识,促使学生从他律向自律的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从开始的形象大讨论到的“我爱我校、做一个可爱的古北人”是基础,认识自我,围绕中学生应具有的形象,通过进行调查、参观、学习、讲座、讨论、演讲、建议、主题教育、制定学生形象标准,礼仪在家庭、礼仪在学校。

搭建舞台、重在实践,树立形象

行为的构建是形象建设的关键。德育需要实践,德育重在体验,是我们实施中学生形象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也是形象建设的目的所在。在对中学生形象认知的基础上,学校要求学生时时处处展我形象,注意自己的行为,无论在校内、无论在校外、无论在家庭,从身边的事做起、做好,同时学校还努力通过与各方协作,尽力在校内外挖掘教育资源,为学生实践搭建各类舞台,并让人人参与到展示形象的系列实践活动去,在学习、生活与实践中检验自己,并不断得到养成、锤炼、完善、提升,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中学生形象。

形成机制、注重激励,树我形象

目标的构建是方向、是引力,教育是有目的的,因此学生形象建设同样具有目标的指向。在目标的制定中我们主要根据学生对学生形象形成制订的共识与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情况和学生现状制定出阶段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同时在目标的指向中,我们更为重视的是达成目标的过程控制,即学生形象建设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构建,以此不断巩固和促进我校中学生形象建设。(1)塔式目标中体现中学生形象的层次性、阶段性、发展性

学生各方面素养参差不同,所以对学生形象的目标与要求要体现三性。首先要有基础性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自理、自律和相应教育,要求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做好,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端正、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努力通过氛围的创设、学科教学、特有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等特色教育来挖掘、体现人文精神和思想,以人文精神熏陶人,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使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成为一个知书、明理的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中学生;然后还要努力通过条件的创设、舞台的搭建、活动的开展、自主的管理使学生不断得到锤炼、提升,逐渐树立起当代学生应具有的良好形象。

从纵向讲,就是我们要结合学期、学年、三年德育计划逐步落实学生形象建设的各项目标,使中学生形象建设不断得到完善,从横向讲就是在落实好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予以不同层次的要求,根据年级、班级、个人的差异,让年级、班级、个人从实际出发制定计划、目标,使我们的形象建设做到“言行有规范、才能有展示、身边有榜样、行动有目标”,通过树立不同层次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对中学生形象的要求。(2)注重过程的控制,建立中学生形象评价、激励机制

如果说目标是我们追求的话,过程则就是通向目标的轨道,注重过程的激励、注重过程的评价,形成建立一整套较为科学的、系统的、适合校情的、可操作的形象建设管理、评价、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形象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的达成。这里要强调的是,形象建设注重实践的过程,学校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本实践记录册,记录下学生每一次校内外实践。同时我们要不吝惜对学生闪光点的表扬,学校通过“找一找自己的闪光点,找一找身边的闪光点、找一找可爱的古北人”、“形象评仪台”、形象标兵、星级班、行为规范班、形象示范班等活动和表彰活动激励学生形象的塑造。(3)管理、评价、激励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自评、自管的作用

学生形象建设在管理、评价、激励过程中也同样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的作用,注意做好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2.学生形象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直以来,中学生都以一种标准化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视线里。然而这样的形象正逐渐地被“80年代后人群”所颠覆。现代学生的形象该不该继续着同样的标准?清纯、端庄、妩媚、活力、新酷、另类、叛逆,什么是你希望见到的学生形象?在当代社会,什么样的形象才能代表中学生呢?

形象规范

据了解,一般学校对学生的形象都有这样的规定:男同学不能留长发,女同学长发不能披肩,不能戴戒指耳环,不能乱挂配件饰品,不能染指甲,不能染发,不能穿露脐装……还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学校方面认为,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正向学校蔓延,一些学生染发烫发、描眉画眼,没有学生样子,既分散了精力影响学习,也给学校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学校推出这样强制性的规定,目的就是促使学生们将精力放在读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上,而不是在外表上下功夫。而且学生统一着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遏制中小学生在穿着上的攀比风气。既能防止一部分学生的优越感,也能消除另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另外学生统一着装,也有利于全社会对学生进行监督和保护。

不少家长都很赞同学校的规定,一位家长这样说道:“中小学生通常还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周围同学的影响。如果让他们自由着装的话,一方面容易在同学之间造成衣着的差距,令贫穷的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自卑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容易在学校形成攀比之风。这本质上也不利于孩子们的个性发展。”

个性装扮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喜欢玩个性,喜欢与众不同,他们不安定,不循规蹈矩。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FLASH、电子游戏机、网游、动漫……这些新的流行,都是中学里半熟的青少年们先爱起来的。许多中学生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他们喜欢另类的形象和装扮。一度风靡的“哈韩哈日”风里,有些学生一到校外,身上就挂满了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集……他们崇尚的青春形象,事实上与学校、与家长有着清晰的距离。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反对刻意扮酷,“毫无主见地模仿明星,莫名其妙地扮深沉,说话带点不阴不阳的怪味,那都不叫酷”。

多数学生认为:校服太缺乏朝气埋没了女生窈窕的曲线,遮挡了男生动感的风采。而且款式陈旧,千人一面,已成为无性别服装,不论男生女生,穿上后一律是圆鼓鼓、松塌。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校服是:不要太古板,简洁大方,色彩既不鲜艳又不暗淡,风格庄重,做工精致,价格便宜。

最佳形象

学生当然要注重外在形象,因为良好的外在形象给人以自信和力量,也给对方以尊重。但这种良好的形象绝不是靠刻意打扮出来的,它必须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气质,这种气质既包括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标。总体说来,新世纪的中学生形象应该是:外表朴素大方,内心胸怀宽广,人格积极向上,心智健康,志向远大,不卑不亢,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具有强烈求知欲和青春活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塑造学生良好形象的策略

学生的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身的形象去影响社会,作用社会。强调对学生形象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共同体能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的过程,更为其终身热爱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形象是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统一体,学生的形象培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实践表明:有效的策略对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塑造外在形象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外出旅游、商家谈判、学术研讨、谋求职业、朋友聚会。一旦交往就存在着情感、言行的交流。交流时都得遵循某种规范,以造成和谐、愉快的交往氛围,体现出自我的素质,获得某种精神的满足或顺利实现某种愿望。这某种规范就是日常交往中的礼仪。而讲究礼仪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道德修养;讲究礼仪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讲究礼仪是从事工作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往中,要注意礼仪的规范,也就是个人的形象塑造,而我认为形象教育有两种:外在的形象,即指人的容貌、服饰、言谈举止、表情神态、气质、生活习惯等;内在的形象,即自立、自强、自学、自律的教育,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学生,首先应该怎样树立自己外在的现象呢?(1)注重容貌与服饰的协调

我们都知道美的容貌、美的身材不完全是天生的,它需要适当的修饰、美容化妆,这就是我们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份、场合选择合得体的服饰;还需要我们后天的努力,同时还应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精神状态才会使之趋于完美。师者,人之模范。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在上课时做到穿着和自己的年龄协调,和自己的职业协调,尽量做到款式大方得体、亲切、庄重;线条简洁、明快、流畅、朴素;色调明朗清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

同时,在上课的时候渗透形象教育,例如:《不比吃穿》一课,除让学生养成生活简朴的好习惯外,还让学生明白衣服不一定穿得华贵才是美,而是要穿得协调、自然、大方、整洁才是最美的。利用班队会开展了时装表演活动,让他们穿出自己的生活装、运动装、校服等,进行服饰美的展示,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穿才能穿出学生的风采。再如《爱清洁》一课,让学生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要求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不戴首饰。让每一位学生都懂得美的容貌与和体的服饰的重要性,懂得着装为学生不宜化妆、佩戴首饰、耳环,应以淡雅、自然为宜;以协调、高雅、精神、舒适为度,以清洁、健康为宜。因为做到这点既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礼貌,也反映了本人和所代表的组织的身份和素质。(2)注重礼貌、礼节的统一

人的交往就存在着言行、情感的交流,这就十分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如何营造这样的环境呢?认为必须做到“礼貌、礼节”的统一。什么叫礼貌?礼貌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接触中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种规范行为,它包括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也体现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道德水准。而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它需要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礼节。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它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所以在上《礼貌得心暖人心》、《讲礼节》、《客人到我家》、《做有礼貌的小客人》等课时,又一次渗透形象教育,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在交往中学会见面、分别、称呼、接电话、拜访、会客、接人待物等多方面的礼节。

例如:《客人到我家》,首先把课文编成了课本剧,由老师扮客人,学生分别扮家长和孩子。通过表演,让学生学会接待客人的一般礼节:自己仪容整洁、室内清洁,准备好待客用的物品。对客人热情周到、请进请坐、双手敬茶送糖果;敬茶时,右手执杯柄,左手托底。盛夏为客人开电扇、空调、递毛巾等;冬天如客人脱帽、脱大衣、解围巾,应主动接过并为客人挂在衣帽架上;不打扰客人的谈话;客人走时要起身相送,并说“再见”“欢迎再来”等。使客人有“宾室如归”的亲切感。

再如:《讲礼节》一课导行题:下列用手表示礼节的规范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各表示什么含义?“挥手、握手、拍手”。首先让学生做一做,老师在做出规范的动作后,再一次让学生带着问题“挥手、握手、拍手”表示什么含义?做一做,试一试,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其真正明白了这些礼节的含义:致意、问候、欢迎、友好、祝贺、鼓励、感谢、再见等。从而感受到:当你进入学校与同学、老师一声问候会使双方感受到一种和谐和温馨;当你在生日或取得成绩后,得到别人的祝贺,你会感到浓浓的情意和一种自豪;当你遇到困难时得到别人的鼓励、帮助时会感到一阵轻松。并懂得个人讲礼貌、礼节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是社会文明基础之一,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3)注重“站姿、坐姿、走姿”的统一

常人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良好的站姿会给人以表态美造型,是美好的人格亮相,是人格魅力的展示。良好的坐姿,它既体现形态美又体现了行为美;良好的走姿是在站姿的基础上展示人体形的极好手段。

走姿更能表现一个有人的风度、风采和韵味。在接触学生时,发现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起立、排队放学、升旗时,站的姿势难看,有歪头、弓背、叉腰、两手插入衣袋、身体依靠物体、站立身体晃动等不良现象;上课开展活动时坐姿不雅观,架腿、脚敲地面、两膝分得很开、腿伸得很远、起坐过猛,弄得座仪椅乱响等。

怎样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呢?结合在上“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课时,再一次渗透了形象教育。课文开头导入栏目“看一看”进行了学生参与的情景设计,由学生造型:公共汽车上不同的坐姿,等公共汽车的不同站姿,让其他学生参与评价,接着出示灯片:明明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让学生模仿做。为同学们表演了军人的站姿、坐姿、走姿,并让孩子和武警叔叔一起练一练,做一做。通过参与评价、练一练、做一做,让学生学会了标准的站姿是:入座时要轻稳坐下,人体重心向下,腰挺直,上身正直,双膝并拢或微微分开。女子入座后,双脚、脚跟都要靠拢。标准的站姿是:脖领挺直,双目平视前方,面带微笑,两肩放松,两手臂放松自然垂于体侧,挺胸收腹,两腿并拢立直,脚跟相靠,脚尖分开45度左右。并明白:坐得文雅、端庄,走得带劲,站得直都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它即体现了形态美,又体现了行为美,同时也感受到良好的坐姿、走姿、站姿给人以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感觉,也展现自己的气质和风范。(4)注重个人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要10秒钟的时间,就足以使别人形成对你的看法,而对一个人初次的评价,往往是根据个人外在形象而评价的。所以除了仪表、仪容、仪态、礼貌、礼节的修饰外,也应特别注重个人习惯的养成,在上《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集体荣誉》,逐渐渗透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参加公众活动,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在公共场所力求避免从身体发出一切声音。打喷嚏、咳嗽是难以避免,但应转过头避开他人,用手帕捂住口鼻,并向周围的人轻声说“对不起”;尽量避免打嗝、打哈欠;在公共场合不用手抓抚身体任何部分;不用手指敲打桌椅、抖动腿或脚,不用手抠鼻孔、掏耳朵、剔牙等。

总之,人的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是人的自然形体在空间的形象显现。仪表、仪容、仪态是一个人的外表形象,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体现再加上注意节礼节、礼貌和言谈举止,就能给你周围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进而帮助你获得交际、工作的成功。

塑造内在形象的策略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形象教育,象在瑞典,他们所向往的教育是既能发展人的身体,又能发展人的心灵的教育,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身体美和心灵美的结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注意对学生的兴趣、情趣、意志等内在形象教育。迈进21世纪,培养学生的内在良好形象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我们今天要培养的人才必须能适应大环境,具有国际竞争力,并有良好的内在形象。(1)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构成一个人内在形象的重要方面,目前,由于城市独立子女的普及,孩子的心理问题增多,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就约占30%,患心理疾病的约占15%,其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及差,依赖性极强,部份学生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抗拒挫的能力相当有限,过分任性和过度自信,合作意识淡薄,没有责任心,部份高年级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情绪脆弱,自控能力差,角色紧张或角色冲突,交往能力差等。因此,培养学生的内在形象,势在必行。(2)注重诚实守信的培养

诚实守信是一个公民内在形象体现的重要标志,是立德、立业的基础,是做人的本,主要强调必要的文明礼貌,懂得在公共人际关系中做人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突出守信用,重良知,并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模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怎样注重对学生诚实守信的培养。从小培养学生爱惜自己的名誉。人们常说:“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懂得爱惜自己名誉的人,必定有强烈的荣辱感和羞耻心。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良好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而有信的品德。讲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讲信用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人们乐于和这样的打交道、交朋友;注重学生诚实的培养。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说谎话害处大:害自己,又害了别人。而列宁打烂花瓶的故事又告诉了我们,隐瞒真实就是欺骗自己,承认错误就等于改正了一半;注重学生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而这些不同的要求都是教育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要为他人着想,要考虑公共的利益,人人爱护公用设施,大家才能享受生活中的方便,人人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大家才能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人人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才会秩序井然,顺利进行。而且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社会公德的态度,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这个国家文明的窗口。(3)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内在形象的重要体现,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期望获得成功,力图避免失败、挫折、困苦。然而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失败、挫折总是难免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失败,意志薄弱的人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此消沉下去,甚至走向毁灭。对于意志坚强的人,失败只会激励他们精神奋发,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育,最后走向成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学生成长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地危及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他们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埋怨心理,怨别人,埋怨自己;闭锁心理,现在许多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生活圈子相对狭窄,多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过分敏感,好孤独。自处,不善交际,缺乏自信;抗挫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失败就退缩,甚至就此消沉下去。

如何培养学生克服埋怨、闭锁心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首先作为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素质教育观,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合作、和谐、师生关系;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的挑衅、家庭变故、工作失意、人际关系冲突等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善于调节、控制情绪不能将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

其次,面对学生的消极心理,闭锁心理,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劣势,消除一切都不如别的自卑心理,使他们懂得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生活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开展“说”、“唱”、“学”、“逗”的活动,“说”:国旗讲话、演讲、故事、诗朗诵;“唱”:卡拉OK赛、五分钟的校园歌曲、“合唱比赛”、“学”,学习居里夫人、爱迪生、张海迪等优秀品质,“逗”:“健康笑话比赛”,“小品大赛”、“相声大会餐”等因为人的情绪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良好的情绪和不良的情绪。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人保持愉快、舒适心理状态平稳。

快乐就一种良好的情绪,快乐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说”、“唱”、“学”、“逗”活动的开展学生就不会因为竭力掩饰避讳而自卑了。他们在不同活动中得到锻炼、启示,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树立人生目标,发掘自己的潜能。与此同时,老师多鼓励,并为他们多创造机会,使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被人关注的幸福,消除自卑感。最后,开展抗挫教育:一是设置挫折情境,实施“给”的工程;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给学生一个难题,让学生自己去祥答;给学生一个冲突,让学生自己去应付;给学生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展示。二是设置心理咨询室。有困难、有疑惑,有不解,找“心理医学”。三是设置“悄悄话信箱”,把不愿让其他同学知道的事、烦恼通过信箱告诉老师。这就可以弥补集体心理辅导的足。从小培养坚强的毅志品格是非常生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才不致在日益激烈、竟争中被淘汰。(4)注重责任感的培养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学生都缺乏一种责任感。如: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等。如何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责任品质、外显为责任行为。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让一些年轻人分别以单独、两人、三人、四人,直到八个人为一组的形式进行拨河比赛,并用测力器测量他们在不同群体中少的情况,结果发现:群体力量的总数低于单人力量叠加的总和,被称之为“责任分散”现象。因此,当少先队员面临某一项任务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负起个人责任,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要等待而要先干起来。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首先结合《雏鹰达标手册》中的“自学章”的要求,开展“我能行”、“我最行”、“我最棒”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和意识和习惯;自己照顾自己,按时学习、休息。力所能及的事,尽量自己做,减轻父母负担。还结合“读书章”、“自学章”的要求,开展“快乐学生”、“学习经验之谈”等活动,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是妈妈的小助手》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鬼当家”、“我的一天”、“假如我是父母”、“书包的整理”、“烹饪制作”、“爷爷妈妈请休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认识了什么叫责任感,激发了责任情感,巩固了责任行为。

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是学生生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外界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队员的集体责任感,首先必须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而集体活动又是形成友爱集体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首先,充分利用少先队这特有的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以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行为的主题的讨论会、辩论会、故事会等,树立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引导学业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认清自己的责任;其次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这一教材,如《有事大家商量》、《个人服从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让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得到更广泛、深层次的培养。

总之多年的工作实战表明,对学生良好形象的塑造,可为其终身热爱生活,成为责任感强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4.学生文明形象自我塑造的基础

一提到学生的形象,人们就会想到长相。其实长相不等于形象,它只是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这里所说的形象更多的是指女生的社会属性,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学习和生活领域内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待人接物等一切可视的外在行为,是不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这种形象是后天经过学习和修炼所得来的一种素质。人们正是透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判断其价值取向、生活哲学和学识水平。所以,女性的一切外在行为恰恰是她们内涵的外延,内涵是其形象的基石。那么,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形象呢?一般说来,讲礼仪、有风度、积极向上的学生形象是最受欢迎的,而学生这种外在形象是以其内在高尚的道德、丰富的学识和健康的情感为基础的。因为:

礼仪与道德同行

所谓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现代礼仪的涵义就是从尊重对方出发,调整并处理种种不同关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礼仪的核心就是对交际对象表示敬意,并且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表示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敬意。因此,礼仪不仅表示了不同对象的不同地位,规定了种种不同的关系,而且成了调整、处理不同关系的一种手段。礼仪属于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范畴,而所有的社会行为规范又都是建立在社会道德基础之上的。因此礼节、礼仪体现着道德精神,使道德精神得以落实到现实生活和实际行动中来;而道德精神则是这些礼节、礼仪的灵魂。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对于学生来说,礼仪渗透在她们的整个生活空间。首先从交际对象看,不论她们面对的是父母、老师,还是同学与朋友,即使在马路上面对陌生人,都有一个礼貌待人的问题。其次,学生的校园生活处处离不开礼仪,例如食堂就餐礼仪、图书馆阅读礼仪、宿舍礼仪、服饰礼仪、仪表仪态礼仪、文体活动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社团成立礼仪等等。从民族的文化背景看,我们生活的在一个具有丰富节日礼仪文化的国度,中华民族有许多自己的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这些节日也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内涵,但其最根本的共同内涵是追求家庭和睦,尊老敬祖。学生作为民族一分子,在节日的礼仪作为,就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第三,从现代文化背景看,充满时代感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学生借助各种礼仪形式,可以抒发自己对祖国、对党、对社会、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之情。礼仪不仅渗透在整个生活空间,也可为她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色彩。

由于礼仪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因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礼仪举止,都是其道德精神的体现。道德不是空泛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道德本意上说,道德主要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道德既有具体的时空范围,又有详细的培育手段和衡量标准。从时空范围看,社会主义的道德的具体内容,就是社会所提倡的“三德”,即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而与之相应的家庭礼仪、职业礼仪、公共礼仪,就是提升人的道德素养的途径和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一个讲究“三德”的学子,就会有孝敬父母、尊纪守规、克己利人之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礼仪。

风度与知识共存

莎士比亚曾对人类的风度作过一曲热情而诚挚的颂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风度,一般是指美好的举止和仪态,在具体的环境下,其表现形式上还包括表情、语言等综合因素。风度是大学生外在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莎士比亚笔中所描绘的美好风度。因为风度是以智慧、情操、品格、修养为彩,以言行举止为笔画就的美丽多姿的画幅。良好的风度,令人赞赏,令人羡慕,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追求风度美既在情理之中,更是积极向上心态的流露。然而,当学生向往美好风度的时候,需要明晰以下两点:(1)对自己的风度有一个恰当的定位

比如男女有别,气质不一,风度的表现形式也就各有不同。男生的风度类型有坚毅刚强、睿智机敏、蕴藉深沉、热情豪放;而女生则应表现为温柔娴静、高雅端庄、自然质朴、妩媚优雅等。每一种风度都有其赢人的色彩,因此,在原本自然基调上完善自己的风度,不去刻意追求不属于自己风格的风度,与此同时,还要明晰自己是个学生,要具备作为学生所必须拥有的共性风度特征,这就是学子之“儒雅”气度。(2)了解美好风度形成的机理

风度与人的外形美有关,但外形美不等于风度美。《登徒子好色赋》中说:宋玉的邻居中有一东家之子,美得恰到好处,并且对宋玉也心仪已久。像东家之子这样的大美人却也少见,只不过美于外而不秀于中,故宋玉不取。可见光生就一付好相,魅力亦不过如此。同样,仅有服饰美或仅有语言美或模仿他人的动作美都不能算做风度美。风度是对人之美的一种综合的、高层次的评价。它是气质之美、性格之美、语言之美、表情之美、仪态之美的综合体,是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因而是后天学习形成的。一个善于学习之人,就会有渊博的知识。一个学识渊博之人,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风度,正如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是一个读书的群体,儒雅风度与所掌握的知识共存。一个不学无术之辈,此生甭想拥有儒雅的风度。

在这里我们所讲的知识并不是仅仅指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实践知识,特别是经历了一些人生磨砺后的感知,这些都在为儒雅之度增添着份量。有人说:教养和学识可以使一个人美丽,形体训练可美其姿态;艺术修养可增高雅之气;思辨的智慧,则能增加光辉。儒雅的风度永远都与思想的光辉相伴。缺少了思想的美丽,如日之无光,如月之无辉,相一个漂亮的姑娘,也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明星级的美人,但她的漂亮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一个不太漂亮的学生尽管要多花一些时间才能达到美丽的程度,但她的美可以伴随她的一生来。这种内在的美就是“味”。是什么“味”呢?自然是学识的味道!学识高深,则目光深邃;修炼精妙,则风度翩然。如果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学子,由于他的视野格外地开阔,所以他的眼睛也会格外地有神采,几乎能在任何时候,都显出一种优雅而美丽的风韵来,正可谓无言自有神韵传,这就是知识积累的力量。

读书使人脱俗。只有多读书,才会言之有物,笑之有韵,行之不俗,从而超凡出众。读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而大学的图书馆为大学生的书本学习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那么该读什么书呢?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歌德说:我们的发展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从这些联系中吸取我们能吸取的、对我们有用的那部分。那么,在浩瀚的学海里,请把握好“能吸取”和“有用”这两个关键词,即有能力吸取的,但对你的素质提高和发展无用的书不读;同样对你的素质提高和发展有用,但是你的知识结构和智力能力所不及的书,也不要去读,这样就会做到有选择、有重点、有效率地去读书,其结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文明的素养是高雅气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明的素养不是短时期装模作样的假象,而是在生活细节中的自然流露、自然表现。其本质是心灵的美和善,是对他人的尊重。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维系,全因为有着真善美和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愿做的事和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真诚地对待朋友、邻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照南开大学的校训要求,修身正己,文明的素养终将养成。

风貌与情感相通

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总是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和尊重。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学生文明形象的重要特征。是否拥有积极的精神风貌,关键要看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相关研究表明,拥有积极的情感,不仅能塑造一个人的文明形象,而且还是推动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决定性的力量。90年代末横扫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情感智商》一书的封皮,就醒目地标出这样的一个成功方程式: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其中Emotional Intelligence就是情感智商。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我们的情绪和情感并不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刺激情景引起的。但是,刺激情景本身并不能直接引发我们的情绪和情感,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事件进行解释或评估。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情景或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产生截然不同情绪反应的原因。

作为学生,判断其否具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往往与她们对环境和事件的解释评估有关。那么,如何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看待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事情?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二是心理健康状况。因为:(1)在情感的王国中“三观”定“江山”

先说世界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我们所处的世界。不论想看不想看,这个世界都在你的视野里,特别是作为学生,具有文化思维程度高、思想活跃、向往未来、追求真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决定了她们会借助一切信息系统,把全世界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尽收眼底;同时,学生作为民族中有知识的一分子,又格外关注国家兴亡、民族强弱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关注不是对信息简单的摄入,而要对其加工、分析、整合,并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与自己的需求联系起来考察,因此所有的这一切,无时不在影响着她的情绪和情感。比如对改革开放的看法。如果她对改革开放有积极的认识,那么,当看到改革取得的成绩时,就会由衷地高兴,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当看到改革中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时,就会认为这是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也不会产生悲观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继续努力前进。一个不屈不挠、永无止境地追求的学子形象就产生了。反之,就会产生挫折感和悲观情绪,向世人展示的就是一个对现实不满、牢骚满腹的消极形象。

再说人生观。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终生都在思考和取舍的问题。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在具体的对人和对事中,就会有与之相应的情绪和情感的反应。

显然,处在哪个价值观的层面里,就有哪个层面相同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人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的标准。如果是处在第一个层面里,你以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而为荣为傲,付出是你积极情感产生的源泉;你从不计较报酬,并为此而乐此不疲,班级因为你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同学们跟你在一起感到踏实和温暖;如果是处在第二个层面,当贡献与索取平衡时,你的情感体验最佳;如果索取大于贡献,你会心中惴惴不安,由此会产生惭愧感,反之,也会产生不满感。以此类推,可以给自己的价值一个定位,就会找到自己情绪变化的根源。

最后说说道德观。道德观作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同样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情感。因为我们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道德观随时随地在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准则,我们的行为也在随时产生着结果,这些结果作为一种情景,必然对自己情绪产生影响。

以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处世,在这样的道德观的支配下,就会在任何场合下都会有高尚的道德言行和良好的道德习惯;热爱祖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职业道德,承担职业责任;弘扬家庭美德,承担家庭责任,你的作为使你在任何地方都会成为受欢迎的人。始终处在良性的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积极信息的刺激,因而人的情感也会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这样的精神面貌一定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考虑,将终日生活在痛苦和不安之中。因为即使抛开道德标准不讲,就从个人的“为己”观点出发,也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事实,这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互助的社会里,任何人的成功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如果在一个人的言行中,处处充满着利己的色彩,只想自己的获得,斤斤计较,在这种不良的心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刺激下,只能品尝痛苦的情感体验。(2)在情绪的海洋里把握“航船”

年轻的学生几乎都具有健康的体魄,但只有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拥有良好精神风貌。在喜、怒、哀、乐、苦、痛这个情绪的海洋里,健康的心理能帮助人把握每一种情绪的度,使之成为一种有益的人生体验,而非心灵的伤痛。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积极的内心体验。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挫折,也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都有过被拒绝和遭到冷遇的时候,也都可能成为被欢迎关注的中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愉悦地看待成功,也能冷静地接受失败,虽然有时心理上也会感到忧愁、怀疑、恐惧、焦虑,但这些从来不是内心体验的主流,而且心理健康的人能很快从不良情绪困扰中解脱出来,保持一种愉悦积极的心态。

其次,适当的自我认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要使自己与环境相适应,对自我适当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够较准确地认识自己,并努力完善自己,对自己一时不能改正或固有的缺陷,能够勇于面对,并能悦纳自己,使自己始终处在自信的心理状态之中。

再次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人是群居的动物,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之中,不但可以获得知识信息,而且能够得到友爱、关怀等心理需要的满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够与不同类型的人和谐相处,对人对事能平和处之,并愿意与之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不是世故圆滑,而是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宽容待人。平和的心态,将赢得一个平稳的情绪。

最后,适宜的行为方式。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当你的行为方式不能被社会的大多数人所认可或接受时,你就会承受相应的精神压力,当这种压力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心理不健康或精神崩溃。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之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相符合。

5.学生文明形象自我塑造的途径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学生,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美好的仪容仪表和脱俗、幽雅的举止言谈。我给同学们提供两条学习理念:修内涵,塑形象,努力学习;学礼仪,讲文明,从我做起。

培养责任感与自信心

人立足于社会,内涵是基础,前文已经论证内涵的三个要素。一个内涵丰富之人,会在外表上折射出夺人的光彩,正可谓“诚于中则形于外,慧于心则秀于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修品德、学知识、练就一副良好的心态呢?(1)责任感是修内旅途中的“鼓风机”

有一位学生曾经问一个这样的问题:您认为我们的魅力在哪里?回答:不论女生还是男生,你们的魅力是多元的。但是,作为一个现代学生,最核心、最持久的魅力就是责任感。什么是责任感?责任感主要由三个层面组成:

明晰自己该履行什么责任。作为学生,每一个人都同时身兼三种角色:在家里是晚辈,在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是公民。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首先明晰自己在不同的时空段里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晚辈,要孝顺父母;作为学生,要以学为本;作为公民,要恪守公民行为规范。明晰责任是一个人责任感的基础,否则,就会出现定位的错位,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忙做一团,结果,终日忙忙碌碌,却始终没有作为。

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作为学生,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如果能认真履行责任,不论在任何场合,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人:在家里孝敬父母,爱护幼小,你离开一天,家里人都会想念你,因为你的存在,给家人带来了安慰与欢乐;在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你的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为人,使你成为备受瞩目和敬佩的人;在公共场合你一定是一个文明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防碍他人,并能够给他人提供帮助和方便。这样,你的文明之举,慈爱之心,不仅会留给每一个接触过你的人一个美好的印象,而且也是对他人心灵的一种感召,你就成为弘扬社会公德之人,是社会中的优秀分子。可见,履行责任,魅力时时伴随着你。

遇到问题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学生处在成长阶段,出现一些不足或错误是正常的。列宁说:青年人犯错误,上帝都可饶恕,关键是面对错误时的态度。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在错误面前一定是敢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之人,能够说:“责任在我”、“我错了”、“对不起”,能勇于承认不足,也是一种魅力,而且是人格的魅力。(2)自信心是外展形象时的“能量库”

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学生文明内涵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表现很多,一如前文所述。如果从形象塑造角度看,自信心是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之一。因为拥有自信是交际时必备的心理素质,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意志和力量,牵制着人的思维和言行举止。一个怯懦之人,永远做不到举止大方优雅,也不可能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自信的培养方法,因人不同而途径各异。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来说,自我推销训练是最具实效的强化手段之一。自我推销,就是在人前正确地表达自我。这个活动涉及到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自识程度、心理素质、口语表达及手势、表情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自信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没有自信心,自识会有偏颇,语气、神情、动作都会失态,此时,向人们推销的形象就不是真实的自己了。做好自我推销需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寻找推销自我的机会。实际上,学生活中有很多推销着自己的机会:新生入学时的自我介绍;和老师、同学谈心时的思想交流;班级干部选举时的竞选演说;班级干部上任时的就职演说;班级活动中的具体组织工作等,都是在通过言谈举止向人们倾诉着自己。除了上述正式场合之外,还可以制造自我推销的气氛,如在新同学、新朋友全内搞一个“我与大家来相识”的茶话会;与久违的老乡、老同学团聚开一个“走通心与心”的联欢会等,都是介绍真实自我,推销崭新自我的好场合。

准备自我推销的内容。做好事前准备工作,拟好推销文字:向新朋友介绍自我,内容要全面,包括姓名、专业、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信奉格言、生活坐标等,让人对自己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面对老同学、老朋友内容要深刻,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又要表明自己的不足,大胆地解剖自己,正是自信的一种表现,而直言不足之意义还在于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坦荡磊落的形象。

强化自我推销的自信心。充分肯定自己,恐惧来源于自卑,它是培养自信心的最大障碍。斯宾诺沙说:“我会除去一切让我感到恐惧的任何东西和一切影响心理的所有场合,如此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拿破仑有句名言:“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如果忘掉“害怕”这个字眼,排除“不可能”的心理,就能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分地意识到:作为一个正常人,拥有人所共有的一切天赋,并且具有某种特长和优势,于是自信产生了。刺激目标意识,信念是人类的征服者,一个胸怀目标的人会为此付出全部身心而达到忘我的状态,这一状态恰恰孕育着一个真正自我的诞生。主动评估对方。夸大听众的实力会使自己不寒而栗,实际上已经注定了自己失败的命运。尽管听众多己十倍、百倍,但如果能在心理上保持与之平等的心态,就会从观察的压抑状态中解脱出来,而主动地去观察和评估对方,从他们的表情、服饰、举止等方面找出缺陷,紧张感就会延缓,最后悄然而消失。

讲究着装仪表,整洁得体,考究入时的装扮,不仅显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使人在自我完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自信心会油然而生。斟酌自我推销的举止,语言力求简练、浅显、明了,语气语调平缓随和,抑扬顿挫恰到好处;面部表情贵在自然,微笑贯穿始终,这是完美形象的第一指标;站姿要挺拔,手势要规范,目光均匀地洒向全场每一个听众,一方面表示礼貌,同时还能起到“镇场”作用。在一个自我推销的时代,一个不敢自我推销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关注,也会失去很多机会。自我推销活动,虽然只是一种活动形式,但却能全面地锻炼一个人心理素质,不仅增强自信心,参与本身还能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提升健康的情感。

练就健美协调的形体

学生外观形象体现为:举止优雅,体态优美,且身体的曲伸转动均富于造型感,令人赏心悦目。塑外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如下两个途径:(1)自我训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的健康分开。”健康是仪表美的基础。撇开基因因素,健康的身体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把握健康的四大要素:积极的心态、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和好的睡眠,这四者密不可分。

积极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总能看到世界阳光的一面,好的心情,还能增强你身体的免疫力。均衡的营养是保证人体正常发育与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因素。饮食有节、有时、定量是人体健康的要诀。

适量的运动是青年人健身、健心的最好的途径。锻炼身体如同均衡的饮食一样,是可以通过自我约束和要求所能达到的形体美指标。事实上,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健美身材,而且还会对精神起到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健康的心态。充足的睡眠是人体细胞生长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明天的精力和体力。(2)教师指导: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

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统称为身体素质。形体训练的内容很广泛,应根据自己身材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学习内容。不论那种训练,最终达到如下效果:增强自身的控制能力和美感;学会标准的站姿,优美的走姿,典雅的坐姿和蹲姿;懂得怎样控制自己的眼神,怎样保持自然的微笑,并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有关的手势和礼仪动作。

一个参加过系统形体锻炼的人,走在大街上一眼看上去,气质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