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0 00:01:50

点击下载

作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试读: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出版说明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同时编辑出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由入选成果作者撰写,重点介绍入选成果内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1年3月

《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概要

[1]王凤才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本成果以“重新发现马克思”为主线,试图揭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追踪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最新成果,发掘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德国哲学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考察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启示意义。

2.研究意义(1)本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发德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的学术著作,将填补该领域研究空白。(2)作为一项前沿性研究,考察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不仅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将推进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拓展和深化。(3)以“重新发现马克思”为主题,全方位揭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有助于发掘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德国哲学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4)本成果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发展将会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3.研究方法(1)文本解读与深入研究相结合:本成果从最新的德文资料出发,对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论文、杂志、文献进行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追踪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难点、热点,揭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2)哲学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本成果以哲学研究为主,又不限于哲学研究,而是从文献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维度,对德国马克思主义进行跨学科、多层面、整体性研究,使“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相结合:本成果以“重新发现马克思”为主题,全方位把握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并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分析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当代理论、当代现实的关系问题。(4)理论研究与现实关注相结合:本成果既是基础理论研究,又强烈关注现实问题。因为不论《资本论》重新诠释还是马克思形象重新塑造,不论新自由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批判,还是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新秩序分析,不论现实社会主义反思还是未来社会主义构想,都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本成果不仅考察了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还揭示了德国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启示。注释[1]王凤才,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第一,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已经退居政治舞台和学术舞台的边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未完全沉寂,相反还比较活跃,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涌现出许多新成果、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近年来,甚至出现了“马克思思想复兴”“马克思热”。因而可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故乡的德国,今天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重镇之一。

第二,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十个方面:2(1)ME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编辑出2版研究继续推进。一是MEGA编辑出版。自1990年国际马克思恩格2斯基金会接手MEGA以来,通过国际合作方式积极推进这项工作。21992年,重新确立了MEGA编辑原则,即文本的完整性、忠实于原文、描述文本的发展过程、详细的注释。1995年,调整了出版计划,即将原计划的163卷172册调整为114卷122册。1998年,更换了出版社,即从迪茨出版社转到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出版社。截至22012年12月,MEGA已经编辑出版59卷67册,尚有28卷在编,27卷待编。其中,1975—1989年编辑出版34卷,1990—2012年编辑出版225卷。从MEGA基本结构看:Ⅰ(著作、文章、草稿)共32卷,20卷已出,7卷在编,5卷待编;Ⅱ(《资本论》及其准备稿)共15卷23册,已经全部出齐;Ⅲ(通信)共35卷,12卷已出,7卷在编,16卷待编;Ⅳ(摘录、笔记、边注)共32卷,12卷已出,14卷在编,6卷2待编。二是MEGA研究。柏林MEGA编辑出版资助协会、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MEGA编辑部、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和研究中心、俄罗斯社会史与政治史国家档案馆等组织2机构,出版了MEGA研究系列、《马克思恩格斯年鉴》等;并自20022年起设立“D.梁赞诺夫奖”,奖励在MEGA编辑出版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2(2)MEGA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再度成为热点。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对立论”“一致论”“差异论”“多变论”。德国学者也没有摆脱这几种模式:或者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实乃“恩格斯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统一是“神话”;断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已经离开了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共同信念,并努力追求所有现实领域普遍有效的规律,从而陷入了实证主义。或者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指出“两者统一是‘神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断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高度一致性”,以及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或者论述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差异,认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点不同,但要真正创立“恩格斯主义”则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立足于2MEGA讨论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差异,尤其是在“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和“资本主义体系崩溃”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占支配地位观点认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以及资本主义体系崩溃问题,是恩格斯的虚构而非马克思的看法;二是非主流观点认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以及资本主义体系崩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共有的观点。(3)《资本论》:从重新阅读到重新诠释。其一,考察《资本论》的形成演变。在这里,不仅考察了《资本论》早期准备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伦敦笔记”,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讨论了《资本论》从“六本书计划”到“三卷四册结构”;而且分析了《资本论》三大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3—1867年手稿)》;并且考证了《资本论》第1~4卷的编辑出版传播过程。其二,揭示《资本论》的逻辑结构。《资本论》第1卷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4卷作为“理论史”,则考察“剩余价值学说史”。其三,“阅读《资本论》活动”,是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过程中的象征性事件;“马克思—秋季学校”是“阅读《资本论》活动”的延伸。在这个框架下,2德国学者结合MEGA阅读和讨论了《资本论》第1~3卷的有关内容。例如,“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原始积累”、“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货币问题,以及《资本论》第3卷及其现实性等问题。这不仅扩大了《资本论》在青年知识分子和整个社会中的影响,而且进一步拓展、深化了人们对《资本论》的理解。其四,在《资本论》重新诠释过程中,德国学者深化了对许多问题的研究。例如,《资本论》(第2~3卷):恩格斯编辑稿、刊印稿与马克思原始手稿的关系,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差异;《资本论》第2卷:形成、流变、传播,论证了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资本论》第3卷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关系;《资本论》的方法论与黑格尔逻辑学的关系;《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复兴的关系等。他们断言,今天仍然需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因为没有马克思就没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复兴。对《资本论》的重新诠释,既是“重新塑造马克思”的基本前提,又是“重新塑造马克思”的重要内容,它引导着人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和重新塑造马克思理论形象。2(4)马克思形象重新塑造。一是MEGA中的马克思。德国马克思学家认为,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只是“部分马克思”,即被片面理解的甚至歪曲理解的“马克思”,只有立足于2MEGA的马克思才是“完整马克思”,即真正的马克思。二是公共视域中的马克思。“马克思”不仅回到了学者的视域,而且来到了大众的视域;不仅回到了学术讨论会,而且来到了大学校园。在如此广阔的视域中,“马克思”被从多个维度加以重新理解。三是围绕着“意识形态还是科学”这个核心问题,从马克思的思想实质、基本特征、未来命运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它是意识形态还是反意识形态?是批判的还是科学的?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通过这些方面的讨论,他们重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理解的“真正的马克思”!(5)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一是卢森堡、凯恩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在这里,主要分析了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异同,以及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凯恩斯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异同,以及两者相互补充的必要性。此外,还涉及卢森堡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凯恩斯主义在当今欧洲的适应性问题。二是宗教、道德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这里,不仅考察了宗教与道德的关系,还讨论了宗教批判与资本主义批判,以及宗教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三是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这里,首先考察了伦理学在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并分析了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与当代社会理论、当代社会现实关系的研究,而且深化了对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仅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理解马克思,而且从宗教批判、道德批判视角理解马克思。(6)阶级理论与阶级问题备受关注。其一,关于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阶级理论的现实性问题。尽管德国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基本观点是:最近20年来,德国出现了阶级分析与阶级理论的复兴,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性,但必须与社会结构分析、社会不平等以及性别、种族等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够具有生命力。其二,关于阶级结构变化与阶级概念的当代适应性问题。德国学者大都承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但在阶级概念的当代适应性方面有不同看法。例如,在告别还是重新接受阶级概念问题上存在着激烈争论,在坚持传统的“经济阶级”概念还是转向“政治阶级”概念问题上也有激烈交锋。其三,关于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问题。尽管德国学者还在讨论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问题,有些学者也承认阶级对抗是一个事实,近20年出现了社会斗争的复兴,但也有学者认为与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意识相比,阶级感受处于支配地位;而且需要注意,最近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群体的阶级斗争,主要涉及工资、劳动条件、经营环境改善、反对企业关闭等。因而,社会斗争的内在动力在哪里,它有什么局限性与弱点,是需要人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7)新自由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批判与替代性选择。其一,新自由主义的特征与命运问题。德国学者不仅考察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而且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合法性、措施和结果,并对新自由主义的私人化、自由化战略进行了批评,揭露了新自由主义霸权对民主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断定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理论,而且是一种政治立场。因而,对新自由主义的命运出现了不同的看法:1)尽管存在着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性选择,但新自由主义政治并未失败,相反是特别成功的。因而,不能轻易谈论新自由主义危机问题。2)必须揭露新自由主义体系的内在矛盾,并反抗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统治。3)新自由主义信条将引人误入歧途,但是想终结新自由主义则任重而道远。其二,金融资本主义特征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性质问题。资本主义发展经过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又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跨国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过渡到“金融资本主义”,或“金融市场资本主义”, 或“金融市场推动的资本主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性质发生了变化,只是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金融市场资本主义形成的基础,是私人财产收入手段长期积累与国际化;金融资本支配是金融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性质,德国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位:全方位的系统危机;严重的过度生产危机;信贷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危机。其三,是否能够、如何走出金融危机的问题。在这里,德国学者考察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并讨论了金融危机的社会政治影响,以及金融危机与替代性选择问题,尤其是考察了“与凯恩斯一起走出危机的可能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这场金融危机不能在自身矛盾基础上被消除;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并不存在对市场的替代性选择,但可以期望在资本增殖之外寻找新经济可能性,因而必须与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取向的经济转型联系在一起。这样,要想走出金融危机,仅仅局限于反金融危机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翻转自下而上的社会财产再分配方向,在生产中确立新的分配关系。尽管德国学者的反思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总体上属于理性的分析,对于理解、把握、摆脱这场金融危机具有重要启发和指导意义。(8)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新秩序深度分析。一是帝国主义理论与新帝国主义问题。例如,帝国主义概念、理论及其现实性,尤其是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纲领的现实意义;新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历史特征,新老帝国主义的结构形式;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帝国主义政治的关系问题。二是世界体系变化与国际新秩序问题。例如,世界不均衡与南北关系;资本主义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关系;北美、西欧、日本“三角关系”终结,“新兴国家”崛起;中、美、俄关系对国际新秩序的决定作用。所有这些问题的探讨,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国际局势,也有助于我们处理国际关系。(9)现实社会主义批判性反思。一是社会主义观念重新理解。这里强调,任何一个想从社会主义角度研究马克思的人,都必须包含着“道德决断”。因此,不仅要讨论资本强制逻辑与道德责任的关系,还要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包括边缘国家与核心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可能性问题。二是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批判性反思。在这里,不仅讨论了民主德国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而且分析了民主、人权、解放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并揭示了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失败与民主社会主义萌芽问题。三是考察现实社会主义失败与马克思主义危机的关系。在这里,不仅考察了现实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以及没有未来的工人运动,而且从马克思主义“危机史”中得出,人们需要“开放的”“去神秘化的”马克思主义,以此来指导工人运动、工会政治与未来社会主义方向。并考察了现实社会主义终结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终结的关系,指出尽管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有着内在关联,但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之间存在很大距离,因而现实社会主义终结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终结;当然,现实社会主义失败也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10)新社会主义大胆构想。一是通往新社会主义之路。在这里,德国学者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计算机—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等各种不同方案,并出现了各种不同看法。例如,在今天,社会主义构想是不可能的,但在未来,民主社会主义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有人肯定“计算机—社会主义”构想,有人说“计算机—社会主义”在21世纪或许还不能够实现,而只是未来共产主义的远景目标;有人认为,在未来10~15年,社会经济生态化转型也许是可能的,但是要实现社会主义转型也许还不可能;有人提出,新社会主义追求,就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彻底民主化。二是关于中国发展道路问题。对此,德国学者有不同的定位。例如,效仿东亚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政治实用主义”的非资本主义道路;成功的但非社会主义道路;超常规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在“重新发现马克思”的过程中,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体2现出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立足于MEGA,对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反思、批判、创新,目的是“重新发现马克思”;二是跨学科、多层面、整体性研究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三是以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反思历史、阐释现实、预测未来;四是缺乏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向。

第四,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四条路向:一是文献学路向(“寂寞2的”马克思学家)主要从事MEGA编辑出版研究工作;二是意识形态路向(“孤独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试图捍卫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并站在正统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解释社会现实问题;三是政治经济学路向(“活跃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派)试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批判、创新,并用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四是政治伦理学路向(“潇洒的”马克思主义重建派)从政治伦理学视角对当今社会结构转型进行分析,并试图借助马克思思想资源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悖谬,但其侧重点是进一步推进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从总体上看,德国马克思主研究已经不属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范畴,而进入到与当代西方实践哲学主流话语对话的语境中。

第五,从总体上看,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非常热闹,但缺乏统一稳定的群众基础,在热闹背后显露出急躁情绪与焦虑心态;二是文献学研究逐渐成为马克思学研究热点,但有陷入“有阅读、有研究、无信仰”危险境地的趋向;三是过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伦理学、美学等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有所淡化;四是过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理论深度有所弱化;五是研究视野过于宽泛,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左翼思潮研究边界不明;六是研究队伍有嫌老化,后继人才亟须补充;七是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经济状况不佳,社会政治地位堪忧。

第六,尽管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不同诠释,而且某些研究缺乏原创性和理论深度,但他们对马克思、马克思思想、马克思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和迷恋,以及对22MEGA的编辑出版研究,值得我们钦佩、尊敬;他们结合MEGA阅读马克思的方式,以及重新发现马克思、重新诠释马克思、重新塑造马克思的激情和努力,值得我们借鉴、深思;他们强烈的现实关怀、有针对性的历史反思、深刻的理论探索、广阔的国际视野,对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七,对于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路向,我们要区别对待;对于德国的“马克思热”,我们要冷静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需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过去过分强调“经典2文本”“传统观点”到今天过分强调MEGA、“新观点”;不要误解、曲解马克思,更不要歪解、肢解马克思,而是要对马克思思想进行跨学科、多层面、整体性研究,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化、虚无主义化、实用主义化,既不要“唯我独马”,又不要“唯西是马”,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以完整的、真实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

1.学术创新(1)选题前沿、材料新。本成果论述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问题,填补国内目前尚无对此问题的系统研究的空白。本成果以“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为研究对象,而且使用的是最新的德文资料,保证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2)立意新颖、视角新。作者长期致力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以及德国哲学研究,但本成果不是讨论批判理论,而是讨论“批判理论”之外的“德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这是国内学界所不太了解、不太注意的领域,这就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3)观点原创、结论新。本成果提出了系统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如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四条路向、十大问题、四个特点,存在问题、启示意义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等,并阐明 “重新发现马克思”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他们以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为标尺强烈关注现实问题,但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因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4)视野广阔、功底深。从该成果可以看出,作者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功夫,对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不仅有系统的描述,而且有批判性反思,这使得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就像评审专家所说,“该成果以‘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为研究对象,从最新的德文材料中发掘出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特点、新趋势,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广阔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关于德语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空白。成果对柏林墙倒塌后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不仅有系统的描述,而且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反映了作者自觉推动理论创新的学术旨趣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2.应用价值

本成果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将起到奠基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学科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资料室等均可收藏。

3.社会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发表的直接相关学术论文,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新华文摘》以及教育部网站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为学术界广泛引用。本成果将进一步推动作者在国内开启的“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个新的学术领域。正如人民出版社对本成果的推荐意见所说,“相信该书出版后会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概要

[1]孙其昂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从理论上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背景、特点、机制、过程及路径,用科学研究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实践,以成果形式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和提供信息交流。

具体而言:第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现象(现实存在)说清楚,描述清晰。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有哪些表现,应有具体可感的特征。这样,使读者,无论是同行,还是行外人群,都能读明白。第二,有知识、有资料、有信息、有数据、有观点(见解、思想),让读者有收获。第三,有对策,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理论(学术、学科)发展有启发,能够发挥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功能。

2.研究意义

第一,立足于社会转型大背景,在深刻揭示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系统提出并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命题,研究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学界一直不遗余力进行学术攻关的热门话题。研究内容直接触及这一选题,系统厘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问题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基础等深层次问题,系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目标和路径,是一次系统、深刻的前沿性的学术攻坚。第三,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本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向做出的预测性的研究,体现出强烈的理论前瞻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预测未来”的功能,研究结论具有前瞻性。

总体来说,成果紧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理论,实现了“接地气”与“有新意”的统一,整个研究强化了社会大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让人们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并非虚无缥缈。在实践中,本研究成果可以成为各行各业、不同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南,为其在社会转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系统指导。

3.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学术命题,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研究方法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在研究中具体化应用,同时运用系统研究方法论、总体性方法论、社会方法论、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论等多重方法论。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以结构分析为主,始终重视结构方法的运用和探讨,学习和理解一般意义的结构分析方法,又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分析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进行探讨,同时兼用文献法、访谈法、研讨法、案例法等。除了文本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论及方法以外,课题组成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城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等进行实际调研,丰富了课题感性知识。注释[1]孙其昂,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二、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及对策建议

1.主要内容

成果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为主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主题的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研究现状、动力、社会基础和结构核心进行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转型进行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内容、路径和现代性建构进行研究,以求得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社会背景、社会原因、动力机制、路径过程等进行科学认识,争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主体自觉,避免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被动反应,用研究获得的知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中继承传统与现代创新的关系问题,从总体(顶层)和具体(实践)两个层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成果内容分为导论和三篇:

导论是本成果的总论。导论评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主要论域和论题,介绍并评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做了学术反思,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五个“前提性预设”问题,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问题意识。导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现代转型以及转型与发展、创新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厘清了模糊界限,定义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范围。此外,还对本成果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论做了介绍。

第一篇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该篇共三章。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社会基础(第一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社会基础条件、社会转型背景和社会结构嬗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机制(第二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宏观转型动力、中观转型动力和微观转型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结构要件(第三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转型、格局转变和分化趋势。

第二篇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现代转型”,该篇共九章。第一章是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及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现代转型中的偏颇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维的应用。第二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及其结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代转型的问题意识、变迁、实质和路径。第三章是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及其转型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的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现代转型的现实呈现和发展路径。第四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内涵及转型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现代转型现象、路径及挑战。第五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研究评述、结构转型和转型思路。第六章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结构转型、历史转型、特点分析和未来展望。第七章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现代转型的原因、表现、反思和展望。第八章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代转型的必然性与特殊性、时代诊断和转型路向。第九章是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含义及转型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转型概要、基本特点和挑战、基本路径。

第三篇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该篇共四章。第一章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历史演进,主要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社会背景与基本情况、变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未竟的事业。第二章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知识形态转型,以及转型语境、成因和展望。第三章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形态、新型实践、内部化、组织化和方法革新。第四章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主要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多重结构、具体任务、思路方法和系统目标。

成果内容设计上贯穿系统思维与结构分析的方法论,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察,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工作、社会系统进行比较,由此形成的三篇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论域较完整的结构,既有总体性问题,又有内部要素问题,既有转型过程的历史考察,也有现状的考证,还有对未来的预测分析,从成果发布后的反应看,是合理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成果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多重研究主题,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放置于广阔的时空维度以及社会系统之中,全景式、多维度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命题。

2.重要观点

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有了一个较全面认识,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1)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首先要回答以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在转型?这是一种主观预设还是事实性存在?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随着社会转型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矛盾发展而生发的现代化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客观的,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有各种说法或表达方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本成果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是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关系存在着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等关系存在着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存在着系统化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及要素内部也发生着现代转型。一句话,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现象,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关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服务。(2)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现代化转型。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经历一场现代转型,它是一场包括主体、对象、内容、体制、机制、话语等要素系统改变的整体性转型。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由社会转型引发,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三个层次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结构转型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全方位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换代”,使其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因素,全面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类型,全面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二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三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其获得独立性;四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领域关系,形成各行各业的行业思想政治教育;五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两分格局。(3)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质是结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根本上是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转变。社会转型的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同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核心,且成为认识和解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发现。借鉴社会科学结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构分析,无论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还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都有助于获得新知识新见解,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效能。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结构存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特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是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的前提,并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思维及结构方法提供了可能。总体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是结构化存在,三者共同构成总体结构。第一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结构同构性。第二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是一个结构化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要素及要素关系所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决定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之间的相互建构。第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是结构化存在。通过结构分析,可以看到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是出现社会分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总体中分化或分离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出现分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新型结构关系。这为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新现象、新元素、新关系提供了可能和要求,要求我们将分门别类和总体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考察,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思想政治教育新知识。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新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新现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新对象,在此基础上获得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新成果。(4)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结构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经常受到变化社会的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着模糊整体性认识,缺乏结构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结构性存在,由主导性内容、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所组成,并具有“主导—基础—拓展”结构。主导性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内核和中心,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性质,也是其他内容要素的依据,其本质是不变的。基础性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最基本、最一般的内容,是社会的普遍要求,其基本性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拓展性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处于外围,是根据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现代转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及其在结构中的地位关系、数量关系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配置关系等方面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意义上都是为特定国家和阶级服务的,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主导性内容所决定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稳定的特点所在。在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同是主导性内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居于显性位置,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居于隐性位置,由此造成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区别。(5)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取决于结构、功能、作用、对象等多重因素匹配。至今为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表达中对功能、作用、效果还缺乏明晰的区分,在许多文献中出现混用及混淆的现象。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是不利的。本成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效果这三者是横向结构,既有区别,又是联系的结构关系。“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体(结构)所具有的,而“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象相互作用的状态,这种状态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发挥出来的效果,其结果是“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看似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深层次则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其实还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部相互作用的状态,也并不直接决定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进而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背后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还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时的外部条件以及它们的系统运动匹配状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四者是有区别且相关联的结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需要外部条件的匹配。(6)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现代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未竟的事业,要重视现代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实践发展的基础建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生命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形态正在建构过程中,知识生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其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新型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科研生产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部化、组织化、系统化(系统思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及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性环节。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挑战,自觉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与现代性、环境与语境、社会性与生活性、现实性与前沿性等问题,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7)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源泉。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母体,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的变化必然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变化的突出现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现代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如果说改革开放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引起社会变化,那么可以说,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来说,改革开放、党的中心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中虽然具有重要地位,但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置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这个社会,不仅是中国当下的,而且还应当是中国历史的;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还应当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还应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尤其是人类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面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且应当是社会全方位的;等等。简而言之,须是“顶天立地”“古今中外”的社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独立的转型过程,而是社会转型带动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转型即社会转型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双层系统过程。本成果在考察过程中,始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为背景,以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为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进行“社会学”的解读。

3.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需要自觉进行现代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路径,这是未竟的事业,是既充满风险也充满活力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与全社会一起奋斗才能共同完成的事业。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现代社会中完成转型目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不仅“正在发生”,而且是“未竟之业”,应特别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形态的转型,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中继承传统与现代创新的关系,防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风险,包括历时性断裂、横向碎片化和纵向断层,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社会建构。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展,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更加自觉自信自强,成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有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和社会化。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

1.学术创新

本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释、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学术成果,系统、完整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动力、要素、路径等基本视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一系列命题做出了科学解答,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及社会思维方法新理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新知识。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性体现在:一是论域创新。发现并系统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新论域,从理论上阐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背景、特点、机制、过程及路径,可用科学研究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实践。二是观点创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思想政治教育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等,这些创新观点极大地拓展以及深化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相关的观点以外,还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部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发展等观点,这些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普遍意义。三是方法论创新。研究团队多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思维,简称为社会方法论。借鉴并引进结构分析的方法,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结构转型,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分析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取得积极成果。总体来看,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现代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深层联系,从根本上捕捉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化,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规律。

2.应用价值

本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应用价值,可以成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研究的重要学术文献以及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第一,成果中诸多结论以及研究方法有望被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吸纳,部分内容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充实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第二,成果的实践运用价值也较为鲜明,对国家、社会、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改革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赢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第三,成果所创建的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结构分析等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思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等,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发挥先进理论工具的作用。

3.社会影响

本成果在研究过程中,社会影响广泛,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积极影响。如课题组成员应邀到国有企业、党政机关、高校等举行专题讲座;多次在全国和省级学术会议上应邀发言,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广泛反响,引发对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的热点,有些政策建议被采纳,发挥实际效果。其中,应邀到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局、广西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等举行专题讲座,受到好评;《思想政治工作现代转型与基本精神》一文获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提名奖(2011年);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广泛引用和下载参考,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引用59次、下载8264次;《加强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文被收入《论社会管理创新》(陈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创新实践》等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复印;课题组成员在《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7期刊载“特别企划”——《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性研究》专题,一组共5篇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其中一章专题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专著201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得科研工作者好评,被推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阅读书目,成为部分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材,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

《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概要

[1]刘敬东

本成果以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作为核心概念,以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作为特定的解释框架和透视视角,尝试对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历史理念进行探索和解读。在这一解读过程中,本成果形成和展开了多维度的分析视角和解释框架。在探索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在内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过程中,注重挖掘马克思资本批判、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解放(自由个性)三者有机统一的内在逻辑,认为马克思历史理论是一个由现存世界与未来世界、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紧张等所构成的具有多重张力的思想体系。本成果还设专章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个案考察。

本成果力求挖掘和阐释马克思历史理论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内在张力,并由此展示康德、黑格尔特别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内在生机、魅力和秘密。从马克思历史理论中所包含的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在内的一系列解释框架出发,本成果对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就、问题与教训做了历史的和哲学的反思。一、研究的目的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本成果尝试考察的主要问题包括:(1)基于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这一解释框架,阐明从康德黑格尔哲学之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的主题到马克思哲学之实践批判的革命变革的历史逻辑;分析和阐明马克思实践批判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既批判地继承又革命性地变革了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两个世界的内在紧张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这一基本传统。(2)阐释马克思资本概念的三层含义或三个维度,并由此提出马克思历史理论中所存在着的包括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在内的一系列内在紧张。(3)基于1844—1858年马克思著作文本,阐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依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解释框架,对中国和印度进行比较深入的个案研究。(4)探析马克思历史理论中所存在着的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紧张,并由此作为解释框架,历史地反思世界社会主义史上的经验、成就和教训。

2.研究方法

本成果力求通过以下方法的运用而有所创新:(1)基于经典文本进行考察、解读和研究;(2)基于理念与现实之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这一解释框架;(3)基于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紧张作为解读视角;(4)注重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个案研究:基于马克思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文章、时评,以历史与伦理的冲突为解读范式和透视视角,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比较深入的个案考察;(5)注重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释[1]刘敬东,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总体框架与基本结构

本成果以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为立论主题,以两个世界(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内在张力和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的历史理念为基本线索和解释框架,通过十章(含导论、八章、余论)的篇幅,从总体上梳理、阐明和描述了从古希腊到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发展、演变和变革,重点考察、研究和阐述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理念。本成果认为,由柏拉图所最终确立、在中世纪神学形态中得到革新的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理性、自由的历史理念,在现代哲学特别是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前进发展中发生了深刻的革新与转换,并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即实践批判中得到了彻底的革命性变革。

2.用理念拯救现象:柏拉图与两个世界哲学传统的确立

在古希腊哲学形成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之哲学传统的发展历程中,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特别重要的哲学地位,它标志着两个世界哲学传统的最终确立。

理念作为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表征着柏拉图哲学的基本特征。柏拉图创立理念论哲学的深刻动机之一,是批判当时盛行的智者派的感觉论的相对论政治哲学。柏拉图试图用正义的理念,去拯救充满危机的混乱的现实世界,他的政治哲学“旨在倡导严整、确定的政治伦理与道德价值,也是为了破除智者派哲学造成的文化危机与价值混乱,这是他力图重振希腊城邦的必要环节”(注:姚介厚:《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二卷(下),凤凰/江苏出版社2005年版,第580页。)。 柏拉图针对当时希腊城邦霸权横行和强权征伐的现实危机,强调正义的伦理原则是合理的城邦国家得以建立的理念根据。即便在发生了从人治到法治的重大转变中,柏拉图依然强调正义的伦理原则、理念之于国家治理的根本性意义。柏拉图基于正义的伦理理念批判和规制现实世界的深层的政治哲学动机,是建构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从而深刻地体现了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之间的巨大张力。

用正义理念规范现实的国家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理念与现实的内在张力规定了包括政治哲学在内的柏拉图全部哲学的核心秘密:“柏拉图是一位经世致用型的哲学家。理念论不仅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也是一种和他的社会理想直接关联、很有现实性的哲学。在《国家篇》中,他针对城邦奴隶制的深重危机,为了挽救危亡中的希腊城邦制度,以理念论为核心,将社会伦理思想与政治哲学融为一体,设计了一个以‘正义’理念为哲学与政治伦理基础的理想城邦国家。理念论是他的理想国家的哲学奠基石。”(注:(注:同上书,第613-614页。黑体为引者加。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理想国家有一系列范畴,这个范畴系列成为构建这一理想国家的基本元素: “智慧、勇敢、自制、正义、善等希腊的传统美德概念已被改造,它们既是城邦伦理的理念或范型,也是培植个人道德人格的理念或范型,既是城邦体制改革的模型或动因,也是个人道德人格塑造的模型或动因,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吻合的。” ((注:同上书,第614页。黑体为引者加。)这里的理念、范型、模型、动因之作为塑造现实的城邦伦理和个人道德人格的理念根源和精神力量,是解读柏拉图成为两个世界之伟大传统奠基者的基本原因所在。) 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区分开来、并以理念世界主导和规制感性世界的重大意义,不仅表现在他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更是落脚在他关于国家与法的社会政治哲学上:源于理念世界的理性法则是建构法治、政府、国家之现存世界秩序的深刻根基。(注:晚年柏拉图之所以对混合政体倍加推崇,是基于他所力倡的节制和中道的理性伦理原则,同时也是他深刻反思政治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产物。柏拉图尤其强调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他提出了诸如选举制、官吏监察制、轮流执政和集体负责以及限任制等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柏拉图的混合政体和权力制约观念被亚里士多德所发展,对延续、保存中世纪条件下神学政治理念的理性主义特征,也发挥了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作用;柏拉图社会政治理念的深刻价值和重大意义,经由现代的洛克和孟德斯鸠,为最终形成与分权制衡原则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政体理论提供了深厚的哲学思想资源,对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塑造和建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参见张桂琳:《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以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二元分立为典型特征的柏拉图哲学,从根本上确立了以理念世界的正义原则和理想秩序去审察、反思、批判、塑造现存感性世界的精神自由,从而在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之间确立起一种必要张力和内在紧张。(注:“不管是作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的泰勒斯把世界的本原归为‘水’,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把‘理念’当做世界的原型,都既是为世界寻找确定性的本源,也是为人自身的存在与生活寻找绝对性的根据。……对本源的觉悟……隐含着对人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