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哥说理财: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1 20:37:52

点击下载

作者:邢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力哥说理财: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

力哥说理财: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力哥说理财: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作者:邢力排版:skip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ISBN:9787115420923本书由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力哥说理财,简答又好玩!

跟着力哥走,理财不用愁!

谨以此书献给我已在天堂的父亲和刚刚降临人间的儿子,以及希望通过学习科学的理财理念并运用合理的理财策略改变财富命运的年轻人。自序开学典礼:信力哥,会理财,原地零起点入门!

力哥说理财,简单又好玩!大家好,我是力哥。从互联网缝隙里钻出来的力哥

你可能会问:谁是力哥?

你会发现在传统社会中,各种砖家叫兽登场前主持人必须要介绍一大堆虚名,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尤其像理财这个话题,看上去好高大上高精尖的样子,没点叫得响的专业名号你压不住场子,谁会耐着性子听一个无名小卒劳力唠叨半天?天晓得听你的话去理财会赚钱还是赔钱。

不过托互联网的福,自媒体的时代来了。

传统社会强调权威主义,强调中心话语权,不光看重这话说得在不在理,对我有木有启发,更看重这话是谁说的。同样一句话,力哥这样的小记者说出来和那些个著名经济学家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

但互联网精神强调的是平等、开放、自由和分享,我们正在开速进入一个扁平化、去权威、去中心化的时代。重要的不再是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而是不管你是谁,你说的话是不是有料,是不是接地气,是不是干货,是不是我爱听。只要对我有用的干货,我就吸收,我就粉你,就爱你。我要理财:只喊口号,木有行动

因为工作关系,过去好多年来,我经常会被身边的朋友问起各种理财问题,我也会传递各种理财正能量,告诉他们正确理财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我发现收效甚微。要不就是他们听不懂,要不就是和他们说的时候点点头,好像是听懂了,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事后身边没有一股力量,可以不断督促他们向理财高峰攀爬。结果生活工作一忙碌,就把理财这档子事给忘了。

后来我发现,虽然中国已进入了个人理财需求大爆发的时代,草根也好,土豪也罢,都有强烈学习理财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因为去年还一块钱一个的包子,今年就卖一块五了,钱天天在缩水,口袋里钱不够用,老板又抠门不给加工资,怎么办?只能自力更生,寻找新的开源之路,就是通过投资理财来获得额外补贴。

话是这么说,大家也都认这个理,可现在小伙伴们各个都亚历山大,工作那个忙碌,生活那个浮躁。有一个很苦逼的小伙伴就问我:力哥,我是真想理财,可我怎么才能入门呢?

我说你静下心,好好看一本系统介绍理财的书,看完了,你也基本入门了。可他说我真没那么多时间来看书,就算有点碎片时间那也是刷刷朋友圈,打打QQ游戏,追追港剧韩剧美剧就这么消磨掉了。再说今天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有多少人还那么有性子啃大部头的专业理财书籍呢?

我想他说的也对,我就说不看书也行,就看看各种理财类报刊,或看看电视台财经类节目,还有满大街的理财类网站,再不行关注几个讲理财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吸收一点理财新知,你慢慢就会变成理财达人了。

这小伙伴一听又急了:“力哥,你是拿理财当饭吃的,你不去钻研你喝西北风去,可我哪有那么多功夫去专研这些道道?我又没过经济学,你之前给我看的那几本《理财周刊》,里面那么多专业词汇,我真是傻傻分不清楚。而且看到后来实在太枯燥、太专业、太复杂,看到后来越看越迷糊了。”

最后“我要理财”的结果,就和许多女生整天张罗着说“我要减肥”一样:只喊口号,木有行动。用邓丽君奶奶的话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滚滚钱海向外流!

我也纳闷,为什么学理财就那么难呢?非得每一个站在门外的理财小白横冲直撞,撞得头破血流才能慢慢悟出点道道,怎么就没人能一点点手把手牵着他们,把他们妥妥给领进门呢?这么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怎么就没人去做呢?既然没人做,好!那我力哥来做!力哥到底想干啥

力哥说理财,就认准两个死理。第一,简单!那些经济学专业术语神马的统统给我当浮云去吧!

第二,好玩!许多人眼里,学理财是一件很苦逼很无聊的事,那些经济学家、股评家神马的总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本正经在那里高谈阔论,而我们一群理财小白坐在下面听得快睡着了。这种事情力哥打死也不会做。我就是要用小白的语言给小白讲好玩的理财故事!

理财无外乎理生活,生活无外乎吃喝拉撒,吃喝玩乐,吃喝嫖赌……(最后一个可忽略)反正就是一句话:给生活找乐子,让生活更开心。所以力哥说理财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理财世界的小白都能轻松入门,让每一个理财世界的菜鸟都能快乐成长。嘻嘻哈哈学理财,开开心心过日子!

尤其是我身边真的有好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有的现在还在读大学,有的刚毕业没多久,有的则被结婚、买房、生孩子这些接踵而来的人生财务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希望能用我的专业所长,告诉他们,只要你愿意撬开理财者扇大门,愿意好好规划你的人生,请相信,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你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一肚子问题想问力哥:我没钱理财该肿么办啊?我结不起婚、买不起房子、养不起孩子、工资不够花肿么办?你说这余额宝到底有没有风险?中国股市还能不能玩?房价还会不会暴涨?现在该买房还是租房呢?人家说推销保险的都是大忽悠,你说我要不要买点保险呢?

……

小伙伴们心中积存已久的理财困惑真心不少。但你放心,只要坚持跟着力哥学理财,这些问题都不会再成为你的困扰。跟着力哥走,理财不用愁

现在你所看到的这本《力哥说理财之小白入门必修课》是《力哥说理财》系列图书的第一本,其主体内容来自于《力哥说理财》脱口秀节目的第一季(小白入门篇)。在这本书中,力哥会把关于理财最实用最重要最基本的道道一点点嚼碎了,喂给你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入理财这扇大门。因为一旦走入这扇大门,那真是陷进处处有,一不小心就会摔跟头。看完这本书,就相当于你从理财小学毕业了。

当然,力哥说理财的脱口秀节目一直在更新中,今后力哥还会分门别类介绍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特点和风险,这些知识你也都吸收好了,差不多就达到初中生的水平了。

再往后,力哥还会以专题的形式,重点讲述各方面的理财实战知识和技巧。这些专题你都看明白了,那恭喜你,理财高中毕业了!至此,师傅是真的把你领进门了。

接下去路漫漫其修远的理财大学修行之路……别怕,你也不用一个人黑灯瞎火地去上下求索。因为理财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理财也是一辈子的功课。面对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面对不断创新的理财产品,力哥会一路牵着你的手,带你领略理财的风景,看透投资的奥秘。只要你喜欢听力哥说理财,那力哥说理财的脱口秀节目就会一直说下去,《力哥说理财》的系列图书也会一直出下去。

总之,我就是你的一双理财之眼,带领你一路从理财小白走向理财达人!第一章很高兴遇见你,理财四君子!

拥有战国四君子,助你攻城拔寨,称霸天下;

结识理财四君子,助你财务自由,生活幸福。第一节 重识金钱君

在理财小白入门的开学典礼上,力哥不急着教你投资技巧,不如让我们从理财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金钱君。

既然本书的名字叫《力哥说理财之小白入门必修课》,照道理说,一上来就应该解释到底什么是理财,不过力哥觉得比知道什么是理财更重要的是明白到底什么是金钱。只有理解了金钱的重大意义和局限性,今后才不会被金钱牵着鼻子走,未来理财大厦的根基才能打夯实。所以开学第一课,我们就来聊聊金钱君。女人一定要有钱吗?

2013年上海滩有一出火爆一时的话剧,叫《女人一定要有钱吗?》,当时号称中国第一部财经音乐喜剧。这部话剧讲的是励志姐、傍款妹和草根女这三个闺蜜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财富轨迹。那么各位,你觉得女人一定要有钱吗?

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反应:是啊,女人当然要有钱!因为这年头,男人靠不住!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世界上一共就三种人:男人、女人、李宇春……好吧,春哥不算,“女人一定要有钱”的潜台词,不就是男人就不一定非得要有钱吗?

可事实并非如此。这年头,不但女人一定要有钱,男人更得比女人更有钱!因为女人没钱还能找个男人依靠(只要你长得别像凤姐那样,就算像凤姐那样只要有钱去韩国整个容就好了orz~)。当然男人靠不靠得住是另外一回事,但男人如果穷光蛋一个,请问哪个女人会向你主动献身呢?就算凤姐也不会吧。心魔才是万恶之源

东拉西扯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点什么——金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对金钱如此痴迷?有句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说“有钱能使磨推鬼”),所以“金钱是万恶之源”。你觉得这话对吗?

力哥觉得这话不对。

客观的说,金钱是中性的,本身没有善恶划分。而且金钱作为一种中性的交易媒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伟大贡献。

要是没有金钱,人类今天还停留在物物交换的原始社会。因为有了可以对价值和财富进行标准化度量的金钱,才能产生系统化的社会分工和规模化的贸易活动,人类的文明才能不断扩张,以至于进入今天这种生产力高度发达、交易高度便利的市场经济时代。可见金钱对人类那是大大的有功!

从经济学角度说,金钱本质上是一种购买力的凭证。那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纸片,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通过它可以买到绝大部分你想要的东西。假若没有它,你拿什么喂饱肚子?拿什么养活孩子?拿什么赡养高堂?所以金钱真是个好东西。

但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社会上又会有那么多因为金钱而带来的罪恶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我的结论是:因为许多人即使吃穿不愁,还是本能地想要更多更多的钱。有了一百万想要一千万,有了一千万想要一个亿,有了一个亿还想要一百个亿。欲壑难填。所以力哥要好好给金钱君做一回翻案文章。真正的魔鬼不是金钱,而是人的贪财之心。你的心魔才是世界上最可怕最深不可测的东西。我在马路边捡到一毛钱

力哥再来说个小故事。

以前有个印第安酋长偶然到纽约参加晚会,参加者大多是在华尔街工作的金领。忽然这位酋长听到地下水道的蟋蟀在叫,于是就叫大家来听,可没有一个人在意他的招呼。这位酋长很有感触,于是把一把硬币抛在空中。当硬币落在地上发出清脆声响时,原本相谈盛欢的华尔街金领们突然都低头找了起来……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走在马路上突然听见身后发出叮铃铃的声音,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摸钱包。第二反应是什么?看是谁的钱掉了。第三反应是什么?看有没有人上去拿钱,要是这钱没人去拿的话,呵呵,你知道该怎么做的……

这枚一块钱甚至一毛钱的硬币真的很有价值吗?恐怕不是吧。在魔都帝都一块钱连一个肉包都买不到,只能买个白馒头。但我们为什么对金钱发出的声响那么敏感呢?因为我们已经本能地无法拒绝金钱的诱惑,于是早就把耳朵的频率调成和钱响的声音同步的频率,反而对大自然所发出的更加奇妙动听的声音听而不闻,对大自然的美景,视而不见。一谈感情就伤钱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真的掉进了钱眼里,但却喜欢在外人面前摆出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因为我们中国人长期受到东方儒家文化义利教育的熏陶。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总觉得钱这玩样儿本质上不是好东西,钱这档子事不能放到台面上说。谈钱伤感情,得私下里偷偷说。很多时候不能说的太明太细,这个你懂的……

但其实,越是不好意思谈钱的人,越是偷偷摸摸谈钱的人,心里越看重钱,越放不下钱,对钱的挣扎越厉害。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就嫉妒,看到比自己穷的人就鄙视。所以和别人谈到钱的问题时,我们常常要反过来听。比如老板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财务制度问题,是商业模式问题,是做人原则问题……打住!

只要老板说这不是钱的问题,你就知道了,哦……这就是钱的问题,只不过老板不能明说罢了。商业社会嘛,不管你把理想吹得多伟大,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你能不能赚到钱。

所以我一直都说:不要羞于谈钱,更不要假装无视金钱或回避金钱带来的问题和困扰,说什么“不就是钱嘛,小事情,无所谓,钱能解决的事,那能叫个事?”我说大兄弟,你真不能无所谓!你不把钱当一回事,钱也不会把你当一回事!如果钱不是问题,那问题一定是没钱!你要是怕谈钱伤感情,那谈感情就一定伤钱!

反而是像力哥这样的人,能面不改色坦坦荡荡来谈钱……不是说力哥不爱钱,力哥当然也爱钱,看到毛爷爷两眼也放光,但至少力哥敢于承认自己爱钱,敢于正视金钱。力哥不但敢于正视金钱,还强调要尊重金钱甚至感谢金钱。因为一个人合法正当渠道获得的白色收入越多,说明你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越大。钱能买到什么?

有人说你这不是鼓吹金钱万能论吗?把钱说的那么高大上、伟光正的样子。钱这东西,不就是一张张小纸片吗?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吹得那么崇高,还谈什么感谢金钱。我问你:钱能买到亲情吗?钱能买到幸福吗?钱能买到生命吗?不是有首歌叫“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让我挣开,让我明白,放手你的爱”。你说钱能买到纯洁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不妨一条一条来看。

钱能买到亲情吗?不能。但为了争夺钱财,却可以让父子结仇,兄弟反目。你看电视台里的老娘舅节目,那些家庭矛盾调解来调解去,调解到最后,问题的根子不都出在一个“钱”字上吗?

钱能买到友情吗?不能。但曾经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却可以为了钱欺骗出卖朋友。几十年的朋友为了钱,可以说断交就断交。这种事情还见得少吗?就像左小祖咒在《钱歌》里唱的:“不借钱给朋友就会失去朋友失去钱,借钱给朋友又会失去钱失去朋友”。

钱能买到爱情吗?不能。但天底下有多少有志男儿,就是因为没钱买房,未来的准丈母娘就硬是能把这对鸳鸯打散!

钱能买到健康和生命吗?不能。但没钱却可以让你失去健康和延续生命的机会。在中国,你如果生活在中西部山区,没钱的话,一旦患上重病就只有等死。有钱就可以跑到北上广来接受最好的治疗。

钱能买到自由吗?能买到理想吗?不能。但如果一个人连养活自己一家老小都办不到,你觉得他还会有心思整天去琢磨什么理想?自由?钓鱼岛?南海问题?

再说到底,钱能买到信仰吗?你说当然不能。信仰是多么神圣伟大的事情,谈钱那是亵渎神灵啊!可是当年犹大不就为了区区30个银币就把耶稣给卖了吗?今天大部分中国人,不信天主,不信真主,不信佛祖,信的不正是这位孔方兄、毛爷爷吗?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钱,钱对我们真的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重要到钱是我们身外之物中最重要的东西!总有些东西钱买不到

不过话说回来,当你的生活不再为没钱而感到烦恼时,钱又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钱或许能买到更健康的身体,却买不到精神的富足;钱或许能让活得更久些,但无法买到内心的宁静、平安与最终极的那种快乐和幸福。

金钱真的不是万能的。用比尔·盖茨的话说:“当你有了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这话反过来说就是:“当你一分钱都没有的时候,你就明白钱是你的一切……”

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或许我们真该稍稍停顿一下我们常年按下“快进键”的脚步,重新去认真思考一下:这位伴你一生的名叫金钱的小伙伴,它到底是什么?你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它?哪些是它能为你做的,哪些又是它无能为力的?

虽然力哥花了那么那么大篇幅讲金钱的重要性,但最后力哥却想告诉你一个金钱君最大的秘密:钱无法为你实现的,恰恰是你这一生最应该珍视的财富!

钱真的很重要的,但钱再重要,这个世界上也总有一些东西比钱更重要。想一想,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你最宝贵的财富,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想明白,那你未来理财理出来的钱越多,你的人生就会越困惑。

钱乃身外之物,但却是身外之物中最重要的东西。思考

在你心中,哪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第二节 初见理财君

理财不只是打理钱财,更是打理你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人生!DUANG~让你受用一生的对理财的正确认知,由此奠定!

上回小伙伴们算正式和金钱君拜过把子了。今后你可以很自豪的对金钱君说一句:兄弟,我懂你!这回,我们就该揭开理财君的红盖头了。为什么你一理财,财就离你?

还是先和大家说个段子。

力哥因为长期从事理财行业的记者工作,每当认识新朋友时,别人一知道我的工作,就会立即眉飞色舞甚至有些神秘兮兮地小声对我说:“侬有撒消息伐?”(上海话)意思是你有没有什么关于股票的内幕消息。2015年的股灾过后,大部分人被中国股市彻底玩伤心了,累觉不爱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你说余额宝还可不可以买?有没有风险?我要不要再买一点微信理财通分散一下风险呢?”

关于炒股票和余额宝的话题,我以后再细说。这里说这个段子,是因为我发现今天大部分中国人对理财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在很多人印象里,所谓学理财就是问一位理财高人,这个股票可不可以买,那个理财产品安不安全,要是有什么好的投资生财机会,可别闷声发财,到时别忘了支会兄弟一声!

很多人眼里,理财就是投资,就是钱生钱。有点投资意识的人会把理财看成是用投资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意思是你不去投资理财的话,你手里的钱就会越来越少。

不过这些年出现一种恶搞的说法,叫“你一理财,财就离你”,一是因为过去这些年中国最大的创富机器,股市一直是吊儿郎当一副咸鱼死样,二是因为理财市场的水太深,骗子太多,骗术层出不穷。很多人伸出手想去理财,结果却赔了夫人又折兵,以至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今不少吃过苦头的投资者一听到什么“专业理财师”,“免费理财讲座”之类的名堂,第一反应就是你不会是骗子吧?你又不是活雷锋,八成是要推销什么理财产品吧?就和那些号称免费给老年人体检,最后骗你爸妈买一大堆没用的保健品的销售员一样。那你可能会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呢?到底什么是理财

有两个力哥总结的理财核心理念希望大家永远记住:第一,理财不等于投资。第二,理财不只是打理金钱,更是打理你的生活。

综合了N本理财教科书上的定义,力哥给理财下的完整定义是:通过对现有和预期将来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的整合管理,实现个人一生生命满足感的最大化。

这句话比较绕口,我把其中几个要点拆解一下,你就明白了。

首先,理财理的财富不光只是你名下的现金、股票、债券、基金、房产等显而易见的资产,还要考虑你很容易忽视的养老金、医保金和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包括你家里收藏的各种古玩字画、邮票钱币、红木家具什么的,还要考虑到你名下汽车的价值,虽然它每天都在贬值。

第二,制定理财规划时,不光要考虑当下你有多少钱,还要考虑未来预期能获得的新的收入和资产,比如你预计明年会加工资,或者现在在读某个证书文凭,根据人才市场行情,预期等证书考出来跳槽时,薪酬可以翻番,再比如多少年后你买的保险可以返还你多少钱等等。

第三,你要打理的不光只有你的财务资源,也就是所有明着和钱相关的东西,还包括暗地里可能也会和钱相通的东西。最典型的就是人脉资源,你也要有意识去打理。比如做销售、公关还有和政府打交道的工作,包括所有体制内工作的人,人脉资源的深浅对你未来事业前途和收入高低的影响,这个你懂的……这也是职场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第四,上述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所谓“资源”,你都要像变魔方一样,把原本图案乱七八糟的魔方拼成每个面颜色都一样,这叫资源整合。不要小看资源整合这四个字,很多做领导的整天脑子里就在琢磨这个事。Better Money, Better Life!

那最后,这么捣鼓了半天,理财的目的到底是啥呢?就是为了让你这辈子尽可能不要让财务问题困扰你的生活,让你一辈子活得更自在、更开心、更幸福。套用上海世博会的口号,那就是Better Money, Better Life!

城市有没有让生活更美好,哎呦喂~整天带着PM2.5专用口罩,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里挤来挤去,最后回到电线私拉乱接的群租房里倒头就睡的小伙伴们,对此只能呵呵了。但请相信:理财,一定会让生活更美好!

用经济学范式语言表达就叫“生命满足感最大化”,用力哥的话说就是“轻轻松松学理财,开开心心过日子”。理财最终必须要落脚到你的生活上,为了理财而理财,为了投资而投资是木有意义的。

假如你为了炒股票(炒期货/炒外汇/炒黄金)赚大钱,哪怕最后你的确赚到了不少钱,但你每天过着心惊胆颤的生活。茶不思,饭不香,睡觉要靠安眠药,那你就扭曲了理财的本意。

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去炒股票,改去买基金或者其他理财产品,可能潜在收益没有你炒股票高,但却能让你的日子过得更舒坦、更轻松。当年曹孟德有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这一辈也就活个几十年,大不了三万多天日子,有必要为了多挣几个银子这么折腾自己的身心吗?平衡才健康

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种生命满足感不是现实当下的,也不是预期未来的,而是一生的,就是从此时此刻一直到你生命的终点,都要考虑到。如果你老是想着我以后还要买房,还要生孩子,还要准备养老看病的钱……所以我现在赚到的钱能省则省,一定要好好存着,存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那你就陷入周扒皮或者葛朗台式的理财悲剧了。

不过今天绝大部分年轻人的消费观完全是和周扒皮们完全相反的。你叫他月光族也好,叫他卡奴也行。说得好听点叫活在当下!活得精彩!年轻就是无极限!说得难听点,那就叫只管眼下快活,不管以后死活。

说到这里你应该听明白了吧。看你这人到底会不会理财,有没有掌握理财的精髓要义,核心就在两个字:平衡。那怎么才能做到平衡理财呢?玩间隔年就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

大概20年前有个叫韩林的歌手唱过一首歌,叫《我想去桂林》,当时这歌也算风靡一时。他在歌里是这样唱的:“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不要以为这首歌唱的就是现在许多小白领想出去旅游又愁没钱没时间那种纠结,其实这首歌蕴含了非常重要的理财原理。

在这首歌里,去桂林旅行代表的是获得快乐的生活体验,这是我们理财所追求的目标。而时间和金钱是获得这份快乐必备的两个条件。那如何把时间平衡的分配到赚钱和获得快乐上呢?

一个懂理财的年轻人会把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努力工作攒钱,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比如十几天年假或国庆、春节长假,花掉一年中赚到的一小部分钱,比如10%-20%的收入去旅行,剩下80-90%的钱拿去日常开销和投资。因为一方面你要预备未来各种生活支出,另一方面你现在省下这笔去桂林旅行的钱,这笔钱几年后升值了,可能就够你去新马泰转一圈了。

而一个不懂理财的年轻人,要不就是为了攒钱买房,可以三、五年不出门旅行一次。大好青春岁月为了守着一套房子。这真叫浪费生命,暴殄天物啊!要不就是听商家忽悠:“人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胡扯!奋不顾身的爱情会让你人财两空,被千夫所指甚至锒铛入狱。至于说走就走的旅行只会让商家斩你没商量。提前半年买好的2折机票和你临时买的明天起飞的全价机票,亲,这旅行成本能一样吗?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一种冲动:老子不干了!老子就把这些年整天受老板气攒下的血汗钱拿去周游时间,玩间隔年。就是出去旅行一年,再回来工作几年攒钱,再出去旅行……这么反复折腾。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力哥只能送你八个字:小施主,no zuo no die,回头是岸。为什么力哥不赞成极具中国特色的所谓“迟到的间隔年”,以后讲消费规划时再细说。

总之,理财本质上玩的就是一种平衡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奋斗与享受的平衡;爱情与面包的平衡;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当下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平衡;高风险投资与低风险投资的平衡……从摇篮到坟墓

既然说理财就是理生活,那生活中到底哪些东西和理财有关呢?

首先,人生出来就要吃喝拉撒要消费,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消费规划。

接着你上学了,每个月妈妈给你的零花钱,你心里总得有个数吧。得提前把要用的钱留出来,不能这个月才过了一半,零花钱就花完了吧,所以就要做现金流规划。

再接着,你慢慢长大了,一开始没钱理财,那就要靠工作来赚钱。怎么才能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工作不断赚到更多的钱呢?那就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工作了一段时间,攒了点钱了,你就可以想办法钱生钱,这就有了理财规划中最重要也最复杂的一块——投资规划。

很快眼瞅着就要奔三啦,爸妈也整天催着你赶快找对象,别成剩男剩女了。要恋爱结婚,那就要进行恋爱和婚姻关系规划。你可能会问:怎么谈恋爱也和你理财扯上关系了?

婚恋和理财的关系还真不小呢。因为婚姻本质上是一种财产合同关系。从技术层面看,找对象和投资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战略高度看,婚姻更是你这一辈子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幸福婚姻是你一生最大的财富,失败婚姻则是你最大的债务。

要结婚,没婚房丈母娘不答应,那就有了置业规划。

婚后你得生孩子吧,就有教育基金规划和子女财商教育规划。当然好基友、丁克族和李宇春就不用做这项规划了(春哥不幸再度躺枪)。

好不容易实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梦想,总得给这个小家庭添把安全锁吧。人活在这世上谁没个万一呢,所以就要考虑风险保障(保险)规划了。

再往后孩子慢慢长大了,自己也人到中年,混得有些人模人样了,投资收入也越来越多了,那就要动脑经搞点税务规划。在合法前提下尽量帮你减少点不必要的税收损失。要知道,避不避税,这收入可差了一大截啦!

最后你折腾了大半辈子,总算熬到退休了。想要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那就得年轻时就未雨绸缪,提早开始退休养老规划。

好啦,这一辈子折腾到最后,当你临近人生终点时,就得想想:这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小沈阳说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悲剧是人死了,钱没花完。那没花完的钱该咋办呢?那就得提前做好遗产规划。80后,你的名字叫“悲催”

看到了吧,理财包含了这么多东西,涵盖了你这一生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求!

而且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财需求也不一样。比如遗产规划一般是老年期才需考虑的,保险规划和教育规划主要是家庭形成后才需要重点考虑的,职业规划主要是工作后最初10年的事,而消费规划、现金流规划和投资规划则贯穿你一生。

总的来说,家庭形成期(买房结婚生孩子这段时间)和家庭成长期(孩子不断发育直到成年前这段时间),是人一生中理财需求最多,家庭财务压力最大的时期。而像力哥这样的所谓“夹缝中的80后一代”,当下恰巧处在这一人生中最纠结、最悲催、最亚历山大的时期(26-35岁)。

这时候,你需要的不是成功学导师,不是励志学样板,更不是添加人工色素的心灵鸡汤,你最需要的像力哥这样真正能帮你改变财富命运,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靠谱理财师!从霸气侧漏到无远弗届

理财的内涵已如此霸气侧漏,理财的外延更是无远弗届。它包括以你的生活为中心的三层同心圆。

最核心的一层是你的个人生活半径。包括你的兴趣爱好、职场发展、创业机遇、社交旅行、身体健康等等。

第二层是你的家庭生活半径。理财理不好,爱情飞掉了;理财理不好,婚姻破碎了;理财理不好,家庭木有了;理财理不好,儿子迟早要啃老!就像李天一那样:我爸李双江,我有冲锋枪。你能拿我怎么样?这就牵涉到子女金钱观、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了。

最外面一层,那真叫一个高大上:比如责任、道德、慈善、公益、信仰……此处就不展开了。

现在你明白了吧,理财真是一门无远弗届的大学问。你个人理财的边界就是你生活的边际线。

而作为一门学问,理财学的范围甚至远远大过你的生活半径。它的核心知识体系是经济学,以及由经济学发展而来的金融学,以及由金融学发展而来的投资学,而这几门学科共同的基础是数学。不过请放心,力哥不会讲那些搞脑经的数学公式,最多也就是说说一七得七、二七四十八、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这些基本四则运算。

此外,理财学还牵涉到心理学、法学、会计学、哲学、历史学甚至伦理学和宗教学。想要学好理财,这些知识多少都要懂那么点。比如说这些年很流行的行为金融学,就是把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来指导投资决策。再如演化证券学,就是把生物进化论那套思考逻辑引入证券分析中,那可是对过去基本面分析或技术分析理论的彻底颠覆啊!

看到了吧,学理财就是要有这种混搭、穿越、杂交、跨界的精神,所以学理财才会变成一件很happy的事。

最后力哥有一段肺腑之言送给大家:许多人说我现在忙着奋斗赚钱呢,理财这档子事等我发达了以后再说。在我看来,真的非常可惜。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用几乎全部的生命赚钱,却没有花哪怕一丁点时间,去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而理财就是帮你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并从财务上给予保证。

许多人在用生命赚钱,却没有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思考

你现阶段需要进行哪些理财规划?第三节 发现通胀君

都说“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可你知道吗?和你赛跑的并不只有CPI,还有那看不见的影子杀手……

前两回小伙伴们认识了金钱君和理财君。接下去我要介绍他们的两位好朋友:一位是金钱君的损友——通胀君;一位是理财君的益友——复利君。力哥先来聊聊通胀君——撒旦的化身。跑不过刘翔,跑得过王二小?

记得有一次给年轻白领做理财讲座时,我说:“有一句关于理财的流行语叫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过谁啊?”台下一大群理财小白朝我眨巴着天真无邪的小眯眼,大概在想:除了刘翔,我还能跑过谁呢?呃……难道是放牛的王二小,把鬼子带进了埋伏圈,然后撒腿就跑?

突然我耳边传来一个弱弱的声音:“好像是什么P……呃……GDP?”

力哥瞬间石化……

我发现好多年轻人对GDP/CPI这些基本经济学概念真叫一个傻傻分不清楚。反正在他们眼里都是P,不是叫“及第屁”吗?

其实GDP和CPI是对个人理财影响最大的两个宏观经济指标。

GDP意思是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过去一年内新生产出来的全部财富总和。不管是扫大街的阿姨还是在台上挥挥手的歌星,他们赚到的钱,只要合法交税都算在里面。在欧洲很多国家,连卖淫女赚的钱也算在GDP里。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牛不牛,国力强不强最关键的指标。

CPI意思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俗称物价指数。CPI去年涨了5%,意味着去年所有商品平均涨了5%。原本卖1RMB的包子,今年得卖1.05RMB。名正言顺的打劫

说这些干瘪瘪的经济学概念没劲,还是给大家说段子吧。

年纪比较大的朋友可能听说过《三毛学生意》这部电影。这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同名上海滑稽戏在1957年改编拍摄的电影,其中有许多经典桥段,至今还经常被拿出来重新演绎。

电影中有个关于通胀的桥段很有意思:三毛去剃头店学生意,正好有个客人来修胡子。老板发现肥皂用完了,就让老板娘去买。没过多久,只见老板娘慌慌张张地跑回来说:“不好啦,不好啦,肥皂价格涨了两成!”老板赶紧在价目表上原本剃头价格的边上加了四个小字“另加两成”。

这时老板又发现开水没了,又让老板娘去开水房泡开水,结果老板娘又气急败坏地跑回来大喊:“不得了啦,开水也涨了两成!”老板赶紧把“另加两成”的“两”改成“四”。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原材料成本上涨只能转嫁给消费者。结果客人不干了:乖乖隆地洞,韭菜炒大葱,MLGBZ,老子这头不剃了!

这个桥段非常生动地描绘了民国末年底层百姓被通胀所苦的景象。可当时物价怎么会疯狂到分分钟都在涨价的节奏呢?

原来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叫法币。但是抗战一开打,东部沿海大量富庶地区沦陷,政府财源吃紧,加上打仗就是烧钱,政府也木有办法,既不能说没钱老子就不抗战了,又不能明着抢老百姓的钱,就只能通过发行超额货币来稀释财富。

比如说原来社会上总共有100元,对应的商品是100个苹果,1个苹果就卖1元。通过收税,政府手里握有20元,百姓手里有80元,所以政府拥有20个苹果,老百姓拥有80个苹果。

但一夜之间,政府新发行了100元纸币,但苹果不可能一夜间多出来100个,所以1个苹果就要卖2元。政府突然有了120元,就名正言顺拥有了60个苹果,而老百姓还是只有80元,所以老百姓手里的苹果就莫名其妙变成了40个。你看,政府只要变个戏法,神不知鬼不觉就把老百姓手里的40个苹果抢走了。

所以在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叫“通胀税”。政府通过发行过多货币来操纵物价上涨,这本质上和直接搜刮民脂民膏,问老百姓征税没什么两样,就是一种变相的没有法律依据的打劫。金圆券梦魇

国民政府当年这么干的理由是抗战。至于这钱搜刮来后,到底多少拿去真抗战了,多少被官员中饱私囊了,看看冯小刚拍的《1942》,你就懂了。

你知道吗?抗战8年,法币总共贬值了8万多倍!

别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亮点总是在最后。

我勒个去,天晓得抗战胜利后中国又陷入了规模更大的国共内战。用韩寒的话说,这物价突然就“像少年啦飞驰”。单单从1947年底到1948年7月底,7个月里物价就涨了55倍!“英明神武”的蒋委员长实在Hold不住了,就在1948年8月启动了币制改革,宣布每300万元法币折合1元金圆券,强迫老百姓必须把家里的金银外汇拿去兑换。但是随着1948年4季度到1949年1季度,接连三场大决战,国军全部溃败,国民政府大势已去,国统区经济也彻底崩溃。

到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和金圆券发行地的上海,物价已涨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抗战胜利后4年多时间里,上海物价累计上涨了400多亿倍!《三毛学生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投机倒把都是政府逼的

记得电影《建国大业》里,陈坤扮演的蒋经国和冯小刚扮演的杜月笙在上海有一段很精彩的关于整治物价的对话。

陈坤说:“经国此番前来只打老虎,不拍苍蝇。”(这就是今天“打大老虎”的典故出处)。

冯小刚应到:“老虎好打,冰山只怕小蒋先生搬不动吧”。

小蒋当时年轻气盛,想救党国于水火,就说:“还请杜先生把冰山指出来,经国必定给一个交代”。

杜月笙就让小弟报出一系列囤积物资的仓库名号,说真正的大老虎乃是“扬子公司,孔家”。孔祥熙这个大老虎,小蒋能打得动吗?

所以不要说人家资本家投机倒把,扰乱市场价格,搞得民不聊生,真正搞得民不聊生的是政府。正因为政府不守信用,说话不算数,你发行的货币靠不住,所以不管是资本家还是小老百姓都千方百计把物资藏在手里,死了也不卖。区别只是老板姓钱少只能在家里藏一点,资本家钱多可以租仓库屯着。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钞票

放眼世界,金圆券神话还不是最绝的。人类历史上发行过面值最大的钞票是一战后的德国马克——500万亿元!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国处于一个叫魏玛共和国的时期。从1913年一战开打之前,到1923年通胀最高峰,德国物价10年间上涨了1.4万亿倍!如果从1918年德国战败开始算起,5年间物价也上涨了66亿倍。

所以那时德国出现了很多非常滑稽的事。比如我们都知道德国人喜欢喝啤酒,那时顾客跑到酒吧叫啤酒一般直接要两瓶。因为担心等喝完第1瓶再叫第2瓶时啤酒又涨价了!还有人用手推车装了一大捆钱想去超市买东西。没想到小偷趁他不注意,把钱扔地上,把手推车偷走了!为啥?因为这钱实在太重,和废纸几乎没啥区别,搬回家擦屁股还嫌脏呢!

到了1923年,工人一天要发两次薪水。工人一拿到钱马上交给在工厂门口等着的老婆。老婆像刘翔跑110米栏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冲到大街上抢购一切能抢到的东西!听钱哭的声音

你可别以为这种神话般的通货膨胀都是上世纪的事了。进入21世纪后,这种奇葩般的事居然又发生了……

在非洲有个内陆小国叫津巴布韦,是2010年世界杯举办国南非的邻居。它在2008年北京开奥运会这年很不给我们中国面子,居然1年内物价上涨了1000多万倍!如果从01年恶性通胀开始抬头算起,8年时间津巴布韦物价上涨了几千亿倍!哎呀我的妈呀,要是张惠妹生活在津巴布韦的话,一定会边哭边唱:“听钱哭的声音,叹惜着谁又被抢了钱,却无能为力……”

人类历史上,恶性通胀往往是由战争、战争后的巨额赔款、改朝换代或者过于激进的经济改革造成的。你可能会说这都是极端情况,今天和平年代,在人民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中国物价怎么可能涨成这样呢?

没错,今天中国物价的确不太可能再年年翻倍涨,就算是房价1年翻1倍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但你这一辈子注定逃不出通胀幽灵的魔爪,你的财富注定会年复一年被通胀所侵蚀。为什么?因为今天世界各国的政府,本质上说都是不守信用的。这不是道德问题,不是法律问题,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人性决定的。这就要说到货币的发展史了。“钞票”与“美金”的由来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各国都遵循金本位或银本位制度,就是拿金币、银元、铜板这些本身就有价值的金属物质做成货币。但随着人类社会经贸往来不断扩大,慢慢就发现金银数量真心不够用啊!中国从宋代到明代都试验过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纸币。宋代叫交子,金代叫交钞,元明两代叫宝钞。钞票的“钞”就是这么来的。

可惜这些纸币试验最终都木有好下场。好在当时这只是一种试验品,社会上钱钞并用,银元和宝钞都能流通,纸币破产还有白银本位。

可是今天就不同了。1944年7月,眼瞅着二战快打赢了。为了防止像魏玛共和国那样的通胀悲剧一再发生,国力雄厚的美国召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小伙伴,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里的蒙特·华盛顿饭店开了个会。当时代表中国出席的就是小蒋想打却打不动的超级大老虎——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

这个会议开完后就搞了个大名鼎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很复杂,简单说,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今后国际贸易都用美元,由带头大哥美国作保!那小伙伴们凭什么相信你就不会像当年的马克一样贬值呢?美国说,我把美元和黄金价格绑定,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雷打不动。你持有美元就等于持有黄金,随时可以来找我换黄金。“美金”的叫法就这么来的。

但久而久之问题来了。一方面美国不能发太多美元,否则国内要通胀,老百姓要造反;但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的需求,美国又不得不拼命发行远超其黄金储备的美元,这是个悖论啊!

结果到了1973年,美元和黄金好基友的关系就彻底崩了。美国政府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各国汇率随你浮动,接下去那叫一个个天下大乱,一直乱到今天。什么美国的QE(量化宽松),日本的安倍经济学,中国的“4万亿”……说穿了,就一句话:印钞票,刺经济,保增长。通胀猛于虎,通缩猛于史矛革

那政府为什么就不能自我节制,不要乱发钞票呢?你说你血管里怎么就不能流点道德的血液呢?怎么就不能用法律明文禁止你超发货币呢?用皇后娘娘的话说,臣妾做不到啊!

一是因为想要经济增长就必须要有温和适度的通胀。因为社会财富在增长,社会上的钱如果不跟着增长,钱就会不够用,不够用就会通货紧缩。人说通胀猛于虎,可这通缩就好比《魔戒前传:霍比特人》里的恶龙史矛革,霸占了孤山就死活不肯走啦。在史矛革面前,老虎就是个小猫咪!

所谓通缩就是物价一天天下跌。比如今年这套家具标价1万元,明年只要9000元就能买了。钱放在口袋里啥都不干也会越来越值钱,买得越晚越划算,那老百姓就会想方设法拖延消费。这样一来,社会消费就会不断下降,工厂卖不出货就会倒闭,工人就会失业,失业了就更不敢花钱……经济就会陷入越来越糟糕的恶性循环。日本经济过去20年来就一直饱受通缩之苦。

所以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保持1%-2%的通胀那经济才健康,像中国这样经济还在高速发展的国家,CPI保持在3%上下也是OK的。假如今年GDP增长目标是7%,那货币发行量增速至少要保持在10%左右。所以从理论上说,杜绝通胀是万万做不到的。政府为啥不守信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你别以为政府就比你聪明,比你理性,政府也是由一群人构成的。人有弱点,政府一样有;人会犯错,政府也会犯。很多时候不是政府智慧不够,而是人性使然。

比如许多人整天吵着要减肥,为啥减不下去?因为减肥这件事违背了千百年来生物进化的本能、你看到喜欢吃东西,你本能就是想多吃点,再多吃点。哪怕你明明知道没人跟你抢,但你就是忍不住。你下定决心今晚就吃2两饭,但你吃惯了3两饭,吃着吃着就控制不住吃下了3两饭。

在货币发行的问题上,政府也一样。经济出现问题了,解决办法有几种,但最简单、最轻松、政府脑子里最本能的条件反射般想到的办法,就是多发点钱。所以在通胀问题上,今天全世界所有的政府都是不守信用的,和你减肥总是失败的道理一模一样。CPI涨了多少倍?

既然这辈子注定躲不过通胀君,那我们只能面对现实。你猜猜看:从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算起,到2013年,我国物价累计上涨了多少倍呢?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答案是572.6%,34年间物价涨了5倍多!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至少经历过3次比较严重的高通胀期。第1次是85年到89年,那会儿刚开放,政府还不太懂如何调控市场经济。第二次是93年到96年,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国民经济再次过热,物价再度失控。最近的一次,许多80后、90后小伙伴可能还有印象,就是07到08年,以猪肉价格飞天为代表的高通胀期。

当然,官方公布的CPI数据和民众的实际感受可能会有一些出入。主要原因并不是大部分人想当然以为的是统计局故意数据造假,而是样本设置不合理。

比如要调查皮鞋这个商品门类的价格变动情况。统计局可能每年就盯着某一款黑色、没鞋带、漆皮、橡胶底、38码的男鞋作为样本。而厂家出于稳定物价的政治考量,样本皮鞋就一直不涨价,也不在市场上卖,卖其他涨价了的皮鞋,所以统计出来皮鞋的价格就木有涨。

但今天官方公布的CPI数据基本还是靠谱的。我们之所以感觉实际物价涨幅比官方公布的要高,一是因为食品价格上涨比较明显,而每个消费者其他商品可能很长时间才会买一次,但食品几乎每天都要买,所以感受特别明显。

二是因为我们的CPI没有把房价算进去,因为政府把房产定性为一种资产,买房是种投资行为,不是消费行为,可过去10年魔都房价可不上涨了10倍吗?房价的上涨对所有相关行业的成本都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只是木有在CPI里体现出来。

那物价上涨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一两生煎包,两行辛酸泪

力哥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总喜欢买一两生煎垫垫饥。那时一两生煎4个才卖1元,现在魔都一两生煎,良心价4元,门面稍微漂亮点的,比如小杨生煎,要6元。20年间,生煎这个商品的价格就涨了4-6倍。就按良心价涨4倍算,过去20年生煎年均价格涨幅大概在7.2%左右。

你可能会说光拿一个生煎说事,样本太单一,不科学。但你真别小看这生煎。卖生煎的成本包括水电煤、面粉、食用油、猪肉、葱、芝麻、醋,还有店面装修、租金和原料运输费用,这里头哪样是我们平头百姓日常生活少得了的?说句难听的,假如30年后,我的财富增值速度比生煎涨价速度都不如,我老了连生煎都吃不起,你还和我谈什么C屁I啊?

这就是悲催的现实。假如你的财富增速跑不过CPI,你会死得很惨很惨。

而且跑赢CPI只是刚刚60分及格,只能保证你的财富木有缩水。真正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你还得跑赢CPI背后的影子——M2(广义货币供应量)。

经济学上用M0、M1、M2、M3这一群M家族小伙伴来计算社会上到底有多少钱。M2是被提到最多的一个。为什么叫M2呢?M是Money的意思,2就是二货的意思。因为这个Money最二!欠揍!通胀都是他搞出来的!所以叫M2。

政府到底印了多少钱,看CPI只是雾里看花,看M2才能看得真切。二货M2的增肥史

我国第一次统计M2是1952年,当年全国M2余额只有101亿。到了1989年达到1.2万亿,2003年达到22万亿,2013年突破了110万亿!10年间增长了5倍!60年间增长超过一万倍!

任志强说:“房价这些年来翻了5倍,中国的M2也翻了5倍,是M2推高了房价。”任志强这话有没有道理我们暂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过去这些年,M2增速远远超过了CPI和GDP增速。2013年我国GDP56.9万亿,增速7.7%,M2余额110.6万亿,增速13.6%。M2规模和增速都接近GDP的两倍!而在投放“四万亿”刺激政策的2009年,M2更是增长了27.6%!

砖家会说,这么比较不科学,M2是存量指标,GDP是流量指标,还要考虑什么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停!别解释了,解释就是掩饰,我们小老百姓不要听你们解释的这些复杂理论,我们的直观感受是——

这些年,社会上开上小车甚至豪车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我每天还在挤地铁;社会上有好几套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我还是蜗居蚁族;社会上带劳力士手表,穿阿玛尼西装,别万宝龙钢笔的土豪越来越多了,带卡地亚戒指,拿爱马仕包包,喷香奈儿香水的富婆越来越多了,而我还在每天盯着淘宝聚划算……

因为M2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再也覆水难收了。它没有跑进你的口袋,就一定通过种种方式,进了别人口袋。

尽管你的生活也在一天天改善,但如果你邻居的财富增速超过了你,你还是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和愤怒感。因为人的幸福感是从与他人的对比中感受出来的。

所以和你赛跑的不只是CPI,还有你的邻居,它名叫M2。理财的中级目标是让你的财富增速(工作收入+投资收入)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跑赢M2。

力哥个人预测,在中国政治经济不发生重大动荡的前提下,假如GDP增速还能维持在7%上下,未来20年,中国实际年均CPI涨幅大概在5%左右,而M2每年增速至少还要达到10%。

跑赢它,它二你不二;跑不赢,你二它不二。这就是我们面对的残酷现实。

你不仅要跑赢CPI,还要跑赢你的邻居。思考

过去3年/5年/10年,你的收入增速跑赢你的邻居/同学/同事了吗?第四节 感悟复利君

巴菲特为啥能成世界首富?因为他一辈子在做一件事:滚雪球。只有掌握了滚雪球的奥秘,才能真正明白理财的真谛!

说完了将伴随我们一生的好基友通胀君,力哥接着就要请出通胀君的天敌克星,也是理财君最得力的助手——天使复利君。9E容量的硬盘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王宫,说自己下国际象棋如何了得。国王也是个棋迷,就想看看你小样到底几斤几两,经过一番激战,年轻人还真赢了国王!国王也是输得心服口服,就说:“小刘(力哥YY的化名),你棋下得这么好,你家里人知道吗?要是不知道的话,要不我给你赏点啥带回去,好让家里人开心开心?”

小刘想了想说:“我这人也不贪心,你就在我们下棋的棋盘上放点麦子给我带回去。第一个格子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放前面一格两倍的麦子,直到把棋盘摆满就行了。”国王一想,就这么小个棋盘,能放多少麦子呢?于是就准了。但放着放着国王发现不对劲了,他意识到就算把国库里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远不够赏他的……

国际象棋的棋盘共有8×8=64个格子,照这个年轻人的要求,在最后一个格子里,要放入2的63次方粒麦子,也就是9百多万兆粒麦子——9后面得跟18个零!用IT业的说法,这个硬盘是上E的呢!(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银行的小九九

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复利。听说好像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世界第八大奇迹。”足见在小艾眼里,复利有多牛B!

银行和保险公司最懂复利的小九九,所以你去银行存款的利息都是单利。比如你存10000元,一年利息5%,第二年就变成10500元,第三年就变成了11000元。但你问银行借钱的话,他们可是按照复利也就是利滚利来算的。如果你是房奴的话,看下你20年或30年的房贷总共要还多少利息?

假如你贷款100万,最后你还给银行的本利和很可能要200万,如果是二套房贷按1.2倍基准利率算,那就得260万。所以不要以为银行赚到的存贷差就是存款一年3%,贷款一年6%,他们赚3%。错啦!你没有把“单利收储,复利放贷”的因素考虑进去,银行实际赚到的比表面上的数字多得多。保险公司的小九九

保险公司更是门儿精。保险公司里有一种非常高大上的职业叫精算师。啥叫精算师?就是算得比谁都精,只有他贪你便宜的份,你甭想贪到他的便宜!

比如保险公司向你推销一款保险,说你现在30岁时缴10万块,如果未来你身子骨出了什么叉子,或者半路上扑街了,我们会给你赔个50万、100万的。如果你完好无损活到60岁退休,恭喜,我们到时还你20万。你一想这多划算啊!万一以后有个三长两短能拿到保险赔偿,万一没事到老了还能拿回20万养老金,我不是赚大啦!

您要是这么想,就真是Too Young To Simple了。如果按复利算的话,假如保险公司长期平均年化收益是10%。要注意,10%不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投资期限足够长,保险公司把保费拿去投资股票这样的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一轮牛市下来就能有100%-200%甚至更高的回报。平均折算下来,每年10%不算夸张。

但你要是没把这10万元拿去买保险,而是自己投资,也按每年10%算,一年后变成11万,5年后是16万,10年后是26万,等你30年后退休时,这10万元居然变成了174万!

174万和20万,请问你到底是赚到了还是亏大了?

假如你足够长寿,还能继续投资。40年后10万会变成453万,50年后会变成1174万!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懂投资,10%收益我达不到。好,那就按6%来算,这个收益就买点优秀的长期理财产品或债券基金又或者分级基金稳健份额都很容易达到。30年后,你这10万元会变成57万。就算扣掉30年里你另外掏钱买消费型保险的费用,还是远比保险公司还你的20万元要多得多!

各位亲,这里面的小九九,你看明白了吗?人生就像滚雪球

传说中的“股神”巴菲特讲过一句关于复利的至理名言。他说复利有点像从山上往山下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只要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粘的适当紧,最后雪球一定会变得很大很大。还有一句更精炼的话叫“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这个比喻里,“雪”指的是你的投资,“湿度”就是你的投资收益,“斜坡”就是你坚持投资的时间,斜坡越长,时间越长,复利效应就越明显。巴菲特一辈子没写过自传,唯一一本他本人授权的官方传记,名字就叫《滚雪球》。中国这两年有个很火的投资者社区网站叫雪球,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巴菲特牛B的地方不在于说出了人人都懂的大道理,随便找个成功学导师都会说。巴菲特过人之处在于,他用自己的一生把滚雪球效应完美诠释了出来。

1956年,巴菲特只有27岁,刚工作没几年,攒了14万美元。这笔钱对当时初出茅庐的美国年轻人来说已是一笔巨款了。按美国官方公布的靠谱CPI数据推算,算上通胀因素,当时的14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20万美元,也就是700多万人民币。

到了50年后的2006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超过了400亿美元,成长了28.5万倍!扣掉通胀因素也十足增长了3万多倍。而且这半个世纪里,巴菲特本职工作就是投资,可没有去扫大街或者做什么开投资讲座,出投资秘籍之类的副业。那么大家猜猜看,巴菲特这50年里平均每年投资回报率大概有多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