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评高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6 21:51:34

点击下载

作者:陈浩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言评高教

微言评高教试读:

自序 微言谁信

人生几何,临风浩歌!这两句短诗,是我近些年最喜品味的,并常窃将句子调过来诵吟。“小专栏,大视野;小文章,大手笔;小言论,大启迪。”这是读者朋友对我以“浩歌”笔名发表的那些小文的戏评。遂又有诸多朋友好言相劝:你应该将这些署名评论结集出书,以便自己和读者作整体考量,孰是孰非,明了得是。并请高教界的名流大家作序。

独自迟疑许久,想到能更多求教于人,特别是企求名家点拨,积极立此存照,或可行。为向读者聊表心迹,又勾起自序情结,尚有梦呓般的话想说。

人生在世本来就这样,主要是现实的日子,也难免有梦境的日子。作为江南山里人、贫苦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独自茫然进京,被分配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事机关刊编辑至今,便与宣传和学研高等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个幼稚浅薄的编辑记者,慢慢熬成略知一二的高教宣传和学研者,足迹有深浅有直弯,体味有甘苦有酸辣。

长期来只想埋头学研和实干,不敢有非分之想和奢望。承蒙组织信任,1999年3月被教育部党组任命为《中国高等教育》副总编辑,2004年7月1日又被推上了总编辑的岗位。自知何德何能,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高教界睿智高人云集,大学校长教授哪一个不是令人渴慕的教育大家、学科名流,办好给他们看的指导性、理论性期刊有多难,可想而知。任上一年,总想如何有些许开新。

2005年底产生动意:能否将不甚固定的“高教时评”专栏,改为持续固定的特色栏目。这就有了自2006年第一期起开设的“卷首微言”,并由原来以“本刊评论员”或“评论”、“短评”名义发文,改为个人署名评议性短文。“评论”、“评论员文章”,是代表主管部门发言的,表述的语气、用词必须与教育部文件、领导讲话精神保持一致,不可随意发挥。所以,此前的那些评论文章,大多是部领导讲话或文件的改变,甚至就是翻版或传声筒,且口气语调都是居高临下指令性、指示性、武断性的,读来不免落俗、生硬,令人厌烦,宣传效果未必好。而署名言论,可进可退,要灵活得多。它在吃透上级基本精神的同时,谋篇、话语、表述方式可以相对自由阐发,随心融入作者的独立观察思考,用以增强鲜活性可读性,减少盛气凌人的让读者反感的训词,更利于贴近和吸引读者,有时即使不那么准确贴切,还可文责自负。

将栏目定名为“卷首微言”,也曾推敲再三。纵观林林总总期刊,以“卷首语”定名的不计其数,且豪情满怀的佳作时有涌现。但如果简单套用,就无个性可谈。用“微言”,最初的想法是:只卷首一页,属短小文,习惯搞大块头文章的人不一定瞧得上;笔者又是人微言轻,兼有谦意在其中。然而,“微言”与“微词”字面上又极相似,甚至就有人将二者混用的。还好,汉语中有“微言大义”和“微言大旨”的成语,寓话虽简短但理义精深之意;咱即使做不到精深,也应力争以小观大,见微知著,抛砖引玉。据此,就将该专栏名确定了下来,相信读者的理解力。

栏名有了,一时找不到作者为之撰文,就得自己硬着头皮先写,并起了笔名“浩歌”,后又交叉启用“向和”(意即向往和谐、走向和谐)。第一篇“微言”题目叫《大学,莫让素质教育销声匿迹》(见《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期),该文针对当时正在各大主流媒体热烈开展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只局限于基础教育领域,而高教界却将其置于脑后,无动于衷。这与中央倡导“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不符。于是,该文疾呼:大学,莫让素质教育销声匿迹;大学,别让素质教育名存实亡;大学,也请高扬素质教育的旗帜!并吁请觉醒:一所大学的素质教育,如果校长认识不到位,以己昏昏,何有使人昭昭;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养、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很高也很迫切;走出素质教育的迷茫、打破僵局,有新作为,亟须我们的大学校长和教师反思与自省!这一年,我自写卷首18篇,其中陆续发表了《

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大力度加速度

》、《杰出教育家:大教育时代的召唤》、《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莫等闲》等。

微言谁读?微言谁品?微言谁听?微言谁信?这是当初一连串的扪心自问。本刊一向秉持守正创新,不“正”一票否决。自近年来定位于高教理论期刊后,又有“不凑热闹,深层探讨;理性求索,平实何妨”之念想,希望“平淡有思致”。但如此办出来的杂志,心浮气躁好猎奇的人就会觉得淡然乏味。为弱化此缺憾,欲作反思与超越,尝试“卷首微言”短文力求做到:主流话题,多彩表达;意新为上,语新添光;并探索如何“能建言,建好言”。实践告诉我们,一篇短文能否创新出彩,关键在于点好题点透题,而形成亮点,可能就在一二个警句箴言,所谓一句之灵,弥补一篇之拙。就是能否让浅阅读的人也可浏览,深思考的人有所感悟。话虽这么说,要实现可难煞人哉!所以心中总是很忐忑。“微言振聋发聩,浩歌催人奋进!”当年底,南方一知名大学宣传人给我的新年贺卡上写了这两句联语,我顿时一阵耳热。如此看来还正有那么一些“粉丝”了。也有朋友戏言,贵刊“卷首微言”新栏目可谓一炮打响呵。说真的,这是出乎预料的。第一篇“微言”一出炉,就有人打电话到编辑部,要求赠送或购买杂志,并纷纷打听“浩歌”是谁?应该是你们老总吧!教育部机关有些公务员对我部属说:原来我们不怎么看你们的杂志,现在别的文章也可读可不读,但“浩歌”的卷首愿读,有时还抢着读,而且每隔一些时日就会想着新杂志该来了,又写什么了,意欲找来先睹为快。也有同事外出归来反馈,常有读者对卷首感兴趣之类。

小曲好唱,新词难填。我们是半月刊,每年要出20多期,几乎每月要写两篇,太折磨人了,光是接连寻思符合时宜的议题也不容易。遂有过畏难的情结。但读者朋友的热忱鼓励,又不忍轻言放弃。有一次,有关部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评审会,工间休息时相聚教育部五六位司长,他们见我进来,又拿我“开涮”了:浩哥的“卷首”我们可都要拜读的哟。我说:不管是好是坏,都坚持不了啦,江郎才尽了,想罢笔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那可是你们杂志的灵魂,没了魂,杂志就不好看了,再苦再难也当坚持!真是欲罢不能呵!后来,也找了几位热心作者,由我点题,共同商讨基本框架和思路,请他们帮忙写。这些文章发表后,读者反映也是不错的,但又说与我的风格、气度和含金量不一样,读法品法用法也就不同。或许真是这样,也无妨。我很感谢这些朋友作者相助。

开辟“卷首微言”专栏已有六个年头了,我总共写了80余篇。还有那么几篇泛起涟漪,略感宽慰。比如,2009年第1期的《改到深处是教学》,文中概括的四句话引发热议: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改到痛处是教学。许多热心读者、包括一些高等教育界老领导、老专家和在位的大学校长等都认为,这是内行的话、到位的话、易记管用有启迪的话。不少人都会背,时常挂在嘴边。尔后,又特别关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曾将我国高校培养模式概括为:好但平庸着,或“好得很庸”,指出:要想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必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关涉教学工作全过程,因而培养模式创新应成为今后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关切。尤其是呼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谨防口号化、橡皮化、空心化,更引起一些读者认同与共鸣。

又如,2007年第23期《民生国策看教育》,首先高度评价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创性地将教育拓展到社会建设和民生之首,更加彰显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亲民情结。但针对当时舆论一边倒地只从民生视角看教育,似有偏颇。该文经过综合独立观察思考提醒人们:对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应尽量想得周全些,不可以抓点丢面、以偏概全。并明确指出:教育既关乎民生,又关乎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教育投资既是民生性投资,又是基础性、发展性、生产性投资;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利国利民,利人利己,不应再吝啬。也就是说,对教育在民族振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功能的全面深刻认识,不但要从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着眼,同时必须坚持从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各项基本国策进行全面谋划,忘记或偏离哪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要不得的。该文发表后,许多人表示赞成,认为提醒得好;但也有人曾怀疑这符合十七大精神吗?事实已有回应,两三年后的今天,从中央顶层到基层、到舆论都高度认同: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

再比如,2010年第23期的《贵在转变难在转变赢在转变》,文章从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指出以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显示度低、非议多,可能在于“改而不转、转而不变、变而不显”,今后应将转变力度大小作为评价高教改革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有十数位地方高校领导发来短信、3位校长直接打电话给我,都认为论述角度新、视野宽、有启迪。另外还有一些产生反响或得到相关领导较好评价的卷首微言:《提振高等教育改革的欲望与能力》、《推进高等教育两个战略性转变》、《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不放松》、《提升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培育大学文化再铸大学精魂》、《走出教育“问责”的困境》、《误入商业游戏的大学排行榜》,等等。有读者反映,一个个旗帜鲜明的标题,即使不读全文,也能窥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导向感了然。

行文无问题意识必然平淡,但针砭时弊又可能刺激利益相关者。曾有教育部相关司局的领导在一次电话中与我聊起:你浩歌有的文章,好像总是在批评我们呀!我说:哪敢唷,最多是善意提醒罢了,关键在于所指是否有一定道理?答曰:似乎有些在理,不过也可能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督促。那不就达到一定目的了吗?!其实,本刊的卷首,是想把握一定原则的,也可以说还是有所顾忌的,不然有些戴帽穿靴式的累赘的话就可省略。一方面,作为部办刊物,应渗透传播部里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的新精神,至少不应与之唱反调;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将高校第一线领导教授的心愿苦衷上传些许。就是既按天线,又接地气。比如,我多次听到一线校长教授对教育部有关司局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颇有微词:工程化思维,项目化管理;成天热衷审批评审,只会就项目论项目,叫人围着团团转,重大政策系统理性思考乏力,服务意识淡漠,活脱脱就是项目经理,车间主任水平。这类贬意,部机关的司长、处长是很难直接听到的,所以自我感觉都很好。窃以为,这是值得引起有关人士反思的,就曾经将这类来自一线的声音适度渗透进文章里,虽然点到为止,但也可能使一些官员听了不舒服。这或许也是歌功颂德易、舆论监督难的一种表现吧。

说到歌功颂德,在一定时期特定背景下是需要的。但也有一个能否有创意地表达等问题,就是如何既作权威的阐释与判断,又增强可读性,叫人愿读易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也曾写过几篇引起反响的小文,自称是“浩歌一曲唱大风”。比如,2009年9月写了《浩歌,为高教大国崛起唱响》,一页两千来字,要将新中国高等教育60年辉煌成就作一生动概述,很费心思的,我用了“五个一”来描绘:60年,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已然崛起,由大变强的进军号自觉吹响;60年,一场高教体制大变革的探索,中国特色鲜明又与世界通则接轨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框架得以构建;60年,一支数量相当、结构趋优、长于艰苦创业的教学科研队伍锤炼成长;60年,一曲对外大开放的凯歌,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攀升;60年,一句话概括:人民教育,奠基中国!有同行说,素材大家拿到的都差不多,经用心艺术加工,死材料就活起来了。再比如,为歌颂改革开放30年高教成就,以五个“双大”作形象简述:大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改革促进高等教育体制大转换;大功能呈现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大提升;大建设带来高等学府校园面貌大变化;大开放助推高等教育国际地位大攀升。有读者读了这些纪念性、歌颂性短文后说:你太能编了,太别致新颖了,太朗朗上口好记了!其实,这也是逼出来的,期刊与日报与网媒在时效上不可比,时隔半月一月还炒冷饭,有谁理会你,只有在前瞻及深与新上做文章,才会别出心裁,吸引读者眼球。

俗话说:饱汉不知饿汉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领导,经常参加部里的会,接触部领导的机会多,对部里精神不但知道得快,而且知道得多,所以,他们往往对报刊的短小言论不屑一顾,总以为自己早就知道,你还能有多少新鲜感,难免经验主义色彩浓些。但是,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非部直属高校呢,特别是处于地市级城市的地方高校,他们没机会参加教育部的会议,极少听得到部里领导的讲话,新精神信息渠道不很畅,就非常渴望在部办的报刊上获得有用信息,用以参照指导工作。多年的实践观察,不少地方高校领导自然而然地把我们的杂志当成了“指路灯塔和风向标”。有位地方高校的书记来信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确实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引领作用。”如此褒奖,更迫使我们办杂志、特别是自己写的文章必须学会说合乎高教规律的话、内行的话、有用的话。不然,就会对不起可亲可爱的读者,就可能误导人家。

但也不必隐讳,令人悚然的诟论还真的有过。曾有忌恨者写匿名信骂道:你别以为很了不起,你得意的“卷首微言”,其实只是一些不讲政治、不讲大局,玩弄文字游戏的小把戏而已!若在“极左”时,不讲政治和大局,这帽子或罪过可不小,足以把你整倒。不管出于什么用心,倒更起了警示作用,愈发注意自省自醒。本来也是有点自知之明的,那些“微言”小文,不过就是一碟碟调味小菜而已,豆芽撑不了天的!

去年上半年,我曾生病住院,期间有朋友探望时经常议及:你何必活得忒累,以后就别再亲自写稿了,如今当总编直接撰稿的还能有几个?该放手时且放手,健康第一呀!忠言也顺耳,出院后,我又曾几次下决心不写或少写,甚至想干脆取消“卷首微言”这个专栏,因为无论是自己写还是约请人写,的确都很费心劳神。但最终这个决断还是不得下。何也?仍是读者朋友的抬爱给力与企盼。有位高校副校长发来短信说:“浩歌,读你的卷首很享受噢,感谢你对高教所做的贡献,诚盼还能经常读到犀文!”有位省教育学院的党委书记在贺年卡及短信中如此说:“原本无需恭维奉承的,我还真没见过写得如此好的卷首,充满灵性,笔锋犀利,文采斐然;且华章迭出,不绝如缕,一路引领,非大家不能为也!”

天那,写了些许小文,居然成“大家”了!这真是上天入地,冰火两重天呵!还真有几所地处偏远高校的校院长,在他们的部下面前也把我抬举为“高等教育的大理论家、大思想家”,并经常批示复印学研本刊“微言”。我闻之颇为惊讶,但也暗自“开心”过。当然更多的是把其当成一种动力和鞭策,毕竟自己也常有力不从心的隐忧,岂可些微飘飘然。

然又有友人说,把你近10年的那些充满激情、有过反响、值得回味的评议文章汇集起来看,实际上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足迹的一个缩影,基本脉络清晰可见,尤其是高教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十余年不断线,一环连着一环,每个不同阶段的变化与连续,都有烙印,真叫难能可贵。甚至还有大学领导说:你出书,搞个隆重的首发式,我们愿出面组织和资助。

就是这样,终于把我本已渐冷的心又搅动了!尽管曾有则讽刺短信在流传:“这年月,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出书的人越来越多;可读可信可存的书越出越少,垃圾书有害书越出越多……”,但就凭那些热心肠朋友的一再激励,也不该总是虚静以待。然我仍秉持低调做人,不会搞首发式之类。该书出版后,若能如友人所言,请读者观照时序背景去研读,抑或可以发现,那些“微言”中有的论点不但当时领先,没准还可继续警示和启发往后,这是万幸。即使能成为有关研究者或批判者的一个小靶,也算并非毫无价值了。2011年3月

序 微言启大义

潘懋元

中国有“微言大义”一词,指的是精微的言词蕴含着深奥的至理。通过微言,以晓喻大义,这是中国士人为圣人立言所追求的价值。陈浩的《微言评高教》,我的理解,正是以精辟的短评,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评论政策实施中的成效与问题,建言献策,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的“守正创新”,守正是深入理解、正确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创新是说新话,“能建言,建好言”,旨在让“浅阅读的人也可浏览,深思考的人有所感悟”。

全书共收录120余篇“微言”,大多以浩歌署名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每期的“卷首微言”上。《中国高等教育》是教育部部办刊物,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诠释主管部门的规划、文件精神,是其被赋予的任务。这也必然要求文章不能离开政策,而又不能单纯重复政策成为政策摘录。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正从刊登文件和传播经验为主的机关刊物向学术研究或理论探索刊物转型,注重发表理论上有所探索、有所创新的文章,又不能都用学术研究的程式规范来表达,其中的导向性署名短评更可以而且有必要用打动人的语言和个性化的方式阐发自己的见解,使大义蕴含于微言之中。

陈浩的《微言评高教》所蕴含的大义,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由于卷首篇幅所限,作者在引介新理念过程中,是着力体现“深度思想,简约表述”的。我的理解全书主要有两个重点:其一是阐发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意义及其运用;其二是呼吁加强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宣传科学发展观,是全书的主线。例如:《推动高等教育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推进高等教育两个战略性转变》、《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等短评,要求“把言行都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高教和高校的办学理念及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是正面阐发科学发展观;《该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了》、《着力提升大学的引领文化功能》等,则是贯串着科学发展观这根红线的说理;即使像《误入商业游戏的大学排行榜》、《走出教育“问责”的困境》等,也都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对某些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与批判。正是由于牢牢掌握科学发展观这根红线,因而能够在危机中看到机遇(《在破解金融危机中提振科教》),充满了乐观与激情(《浩歌,为高教大国崛起而唱响》),不乏领先主流舆论发声。

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通过教学工作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醒大家:“就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紧紧掌握这一条,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遗憾的是,30年来的教育改革,往往(不是所有)没有掌握好这一条而走偏方向。例如,作为关键的体制改革一波又一波,热热闹闹;而作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作为战略主题的素质教育则号召多而措施少。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上是政府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部署,自下而上的自主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改革,自上而下,一纸指示,可以立竿见影,虽实效不多,但可以增添业绩;而教学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更应靠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影响虽深而见效缓慢,备受冷落。为此,《微言评高教》大声疾呼《给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大力度加速度》,明确指出教学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一再论述《

改到深处是教学

》,要求《荣耀教学地位,升华质量意识》,当前更应谨防“教学改革被边缘化”;大声疾呼《

大学,莫让素质教育销声匿迹

》、《还是要举素质教育之旗》,指出要《以德立教,德识相长》,《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等等。在全书120余篇短论中,呼吁加强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文章居一半以上,分析深入浅出,富有时代感,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微言评高教》,整体上说:观点鲜明,信息丰富,分析问题能抓住要害。不论直言不讳或委婉陈词,读后都能既增长见识,又引发沉思。当然,由于写作于不同的时间段,针对不同的情境与问题,有的情境已经转移;对问题的剖析也深浅不同,有的鞭辟入里,有的还可进一步探讨。读这些评议文章,总的感觉是“开卷有益”。【作者为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创始人、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厦门大学资深教授】

作者简介

陈浩,曾用名陈富能,笔名浩歌、向和等,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河北省顺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长期从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宣传和研究工作。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创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总编辑。专业技术职务为编审,并被多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出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潮走笔》等专著3部;主编《德育为先》等著作4部;发表各类文章200余篇。

微言荡气

给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谁都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变革,就很难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批批创新型人才;也开始认同人才培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却有人居然未能自然联想到:“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及模式,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天然关系、同宗同源、甚或同义,有的乃至将二者割裂,无所适从。”

这可能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有关条文的不同理解引发的。以往高教界曾有过耳熟能详的成文成型的表述:高等教育改革,观念变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这次教育规划纲要的表述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由此竟有人突发奇想:现在教学改革那个核心,已让位给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这个核心,教学改革不再被强调了,可以放松或忽略不计较了。这种把教学改革边缘化,或将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解读,理论上不该成立,实践中会有害的。如同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第一责任”与“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重中之重”对立起来一样,不免荒唐。

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教学工作的全部就是育人。轻忽教学工作就是轻忽人才培养,就是对育人为本的背离。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求继续给力教育教学改革;离开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无从谈起。在高校,创新培养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应作异曲同工观,也可统称为育人模式创新,目的都在于千方百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或叫人才培养质量。如果说,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主要在于管理层面的制度建设与创新,为创构新培养模式扫除障碍;那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于动员一线教育者的教改实践与能力提升,即在一线教书育人的教师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但不应松懈,而且更应力推才对,只有两者互动真动,浑然一体,才能实现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的整体推进、开创新局。这等道理一点即明,无须赘述。眼前的关键问题还在于:体制改革也好,教学改革也好,模式创新也罢,方向在何方、着力点在哪里?似乎还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

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这是教育规划纲要的一大新建树。何为战略主题?不就是改革发展基本走向及理想追求吗?!但在高教界仍有人对此很不以为然、视而不见,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中小学的事情,只是针对“应试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所采取的举措。这就有偏颇了。且不说现在我国大学也染上了“应试病”,亟需由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来纠偏;就是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也应是当今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请学一学刘延东同志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话吧:“人才培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的素质教育要求引领人才培养工作。”这是中央分管教育的领导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新探索”所发出的召唤,实不该充耳不闻。认真领会这段话的精神实质,有三层明确含义:一是实施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事;二是大学也须以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工作;三是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或体系不应再绕开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

有位著名大学校长说得好:素质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匡正教育的目的,把教育的目的指向“人”,指向人的素质;今后十年的中国教育就是要做好“素质教育”这篇大文章。可惜有这种深刻认识的大学校长还不多,真心按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或教学改革实践的更是凤毛麟角。我们今天讲素质教育,就是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内核,按照教育教学或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激发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又不失个性潜质。就是要通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智、人格等综合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再进一步讲,素质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吸纳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优点基础上的,是比单纯专业教育或通识教育更先进、更超凡的教育;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更高层次的素质升华,不必担心与中小学一样举素质教育之旗,就会丢大学的面子,降大学的格。

为提请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使命,克服重科研轻教学、弱化育人功能的偏向,中央领导和主管部门近期也有许多明确要求。需要持续发力的有这么几点:一要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强调学校领导的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业绩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育人)为中心的工作方针。要大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热烈氛围。二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在育人过程中,以素质教育要求为引领,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并更加注重创造性,更加注重实践性,更加注重综合性,更加注重选择性,更加注重开放性。三要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大力转变那些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做法,包括改变强灌知识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提振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改变校内圈养、学习渠道封闭狭隘、教学管理落后僵化的问题,为师生创造更加灵活的学习交流机会,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和心有主流文化、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特别是改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着力在选拔机制、培养方式、成长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让优异人才脱颖而出,等等。教学改革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谈,而是需要从一件件看似老生常谈的具体实事抓起。连教学方式方法老旧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育人模式创新?!能自觉把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理念逐项落实在教书育人全过程,就很了不起!

成于创业,衰于守成。中国高校人才质量问题能否突破重围,最终还要看是否建立起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作虽不能全覆盖培养模式,但创构新的培养模式却是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坚定信心,给力教改,激活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亟需每位高教人从求稳守成、过于自赏自恋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在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对深化教改不再彷徨,努力发愤图强!(2011年4月3日)

是该抓抓教育政风行风学风了

抓好政风、行风和学风建设,是教育系统扬正气、塑形象、促改革、提质量的现实需要。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赫然写着: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和深入推进行风学风建设。

这会不会又是做做官样表面文章、纸上谈兵呢?看来不会了。继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开展教育系统“三风”建设作出部署不久,农历辛卯兔年上班第一天,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又召开会议,教育部长袁贵仁再次强调:要把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和工作重点,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为实现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系统的新变化、新气象。把“三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并上升到“政治动力”和是否有“新变化、新气象”的高度,多年未见了,让人精神一振。

而且,对“三风”问题所指也极具针对性严厉性。关于加强政风建设,袁贵仁强调:坚决反对不思进取、慵懒散漫,大力倡导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政风,通过机关作风建设年系列活动等举措,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关于加强行风建设,袁贵仁强调:坚决反对敷衍塞责、麻木不仁,大力倡导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行风,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对加强学风建设,袁部长要求:坚决反对沽名钓誉、弄虚作假,大力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的学风,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学生养成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听了这振聋发聩的“三个坚决反对”和“三个大力倡导”,如果不再麻木,是足以让人血脉贲张、作深刻警醒和反思的;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教育系统欲正“三风”的坚强决心和可期待性。

作风问题小觑不得,作风不正诸事皆误。工作作风不仅体现为人做事的态度和品格,更是精神面貌和责任心、事业心的集中体现。我们总讲干部的这个素质、那个素质,不干事、延误干成事是最没素质的。在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履行教育改革发展新使命的关键时刻,抓一抓教育系统的作风问题,并从政风、行风、学风入手,可谓抓到了要害上。若能重点在治懒、治庸、治麻、治假等方面有新起色,并将其与用人提职结合起来,无疑就是教育系统“三风”建设的重要成果,必将使教育事业得益,受人民群众欢迎。

这绝不能说教育系统的政风、行风、学风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应该说,教育界的大多数干部群众都在按党的要求、群众的意愿和教育发展规律埋头真抓实干,在扛责履职;但也不必讳言,懒、庸、麻、假等问题,确实在一些部门、单位和极少数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来自高校一线对上级主管部门“工程化思维,项目化管理”的质疑声,其实为重点突破搞些“工程”未尝不可,问题在“化”。让基层反感的在于:有的行政管理者有意无意把工程项目当成长期工作重点或全部,就项目论项目,分割轮番运动别人不顾成本,热衷审批评审,恋权造权争权,以项目经理为荣。有的手握实权独霸一块的小部门领导讲话行文官腔、八股腔甚浓,除了复述上级领导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思维,除了几句大话套话,没有自己切题的语言;或只会就事论事,罗列一堆现象,理性思考乏力。有的办公方法老旧,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套路也未见明显改变。有的妄自独尊,只要求别人去适应自己,而不是自身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这等平庸、懒散、麻木还自恋的主儿,恐怕是很难赢得更多信赖和爱戴的。

领导和领导部门的作风如何,自己说了也不算数的,服务对象和民众最有发言权。目前,更有一种现状令人忧虑,就是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指导能力不强。按理说,盼望已久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对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高教界仍有那么一些人并没有兴奋激动起来,有的以为规划纲要不是中央决定,不必太在意,对学习规划纲要走过场,对贯彻落实敷衍塞责;特别是对深化改革上面推一推才动一动,不推不动,甚至推也推不动。有些高校管理者只对钱感兴趣,申请上级教改项目也只盯着钱,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甚至给了钱也不办或办不好事;有的高校平时轻忽学风校风建设,一旦出了问题,成了舆论批评焦点,方知情况不妙,难以应对。这种作风和精神状态怎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改革是需要激情的,需要有开新建功的冲动和欲望的。有大学领导分析认为,高等教育改革能否有更大突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引导力非常重要,现在是:从学校往上看,教育主管部门的首长确实在亢奋,在着急,在协调,在有效履责;但也确有一些中间层面的管理者对改革创新缺乏激情真心,给力不够,重大专项改革的顶层设计乏力,进取精神倦怠,改革应谨防肠梗阻和做“夹生饭”。还有位了解内情的专家不无忧虑地说:现在行政部门分工很细,许多改革项目关涉多个司处,倘若不能有效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只凭各自好恶和兴趣,用力畸轻畸重,该花大力气的没花到位,不该不必花太多心思的小事纠结不清,就可能导致改革“怪胎”。此话或许说重了,甚至难听,但忠言逆耳,引起警觉才好。

当劝诸公重抖擞,给力教改立新功。增强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自我揭短是自信自强的表现,通过狠抓“三风”建设,催人奋进,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避免口号化、橡皮化、空心化,由此将会收获阳光和希望。(2011年3月18日)

期待高等教育改革新突破

一个又一个的教育重大战略举措亮相,历史注定已向人们挥别的2010年,是值得我国教育界特别仰视和铭记的年份。或可作如此定格:那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年中,中央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书记和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了最新更深刻阐述,把加快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转变上升为国家意志。旋即,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凝聚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为破解长期积累的教育新旧矛盾和难题指明了方向。各地也纷纷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出台教育规划纲要,力度前所未有。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重点推动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必将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更加广泛深入推进。

毫无疑问,新的一年及今后的高等教育工作,就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新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展开,把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承载的新使命、科学发展的新方向、特别是加快改革的新任务。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又进入攻坚期。战略机遇期并不是靠坐等就会出现的黄金期。机遇是不会给因循守旧的人带来运气和奇迹的,叩开机遇的大门、开创高等教育教学豁然生动的新气象,只能在锐意变革的勇气和智慧中孕育。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立足基本国情,遵循办学规律和育人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高教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要以改革推动发展、激发活力、提升质量,使高等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契合经济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的新期盼;就是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并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一句话,通过抖擞精神,上下互动,力争使高教改革在各方面取得新突破。

首先是要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上取得新突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必须牢固树立“五个观念”,即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改革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则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真切落实好“三个注重”: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些耳熟能详、似乎平淡的表述,实则是潜藏着极具现实针对性、极具实践意义的先进育人理念,践行好这些理念,必将给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历史转折之变,实现由旧模式向新模式的华丽转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摸着良心想一想,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在还老旧得很,多数仍处于“好但平庸着”的境地。当整齐划一、教育就是灌输、轻忽学生个性差异和优势潜能发挥等已成为制度安排和习惯之时,创新精神实际已被集体谋杀或遏制,看似按部就班,运行平稳,实则静止沉闷,创新生机活力严重缺失。这或许正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疾呼改革培养模式的情结所在。如果对“教书不授渔、育人不育心”,对满堂灌、“背多分”式的教学、对创新乏力的管理考评机制没有切肤之痛,就不会对教改有紧迫感、使命感,那样,千呼万唤、万众企盼的育人新模式、质量大提升的景象,就不可能展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最终也难向社会展示自己的亮色。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必先创新培养模式,别无捷径和坦途。

同时应在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及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有新突破。如果说之前对这些问题认识还很难达成共识,那么,现在教育规划纲要都已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原则,也该到了我们深刻领会并扎实推进的时候了。诸如: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构建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办法,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转变政府管理高教方式,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提升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机制,等等。深情谋划并践行好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对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方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教事业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谋划,逐项推进,奋力前行,使改革成果让师生、让人民共享,势在必行。

没有机遇盼机遇,机遇来了当何为?切记:机遇并不总是存在和等人的。当下,就有一种状况令人忧虑:还有相当多的高教工作者、甚至是手握某些生杀大权的高校管理者,在新机遇、新使命面前并没有觉醒和激动起来,对改革创新还在消极等待,机遇有从他们指缝中溜掉的危险。这就需要问一句:机遇对2011年的高等教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要全体高教人激发起变革的内在动力,尽快跨入机遇的大门,用激情、用大智慧为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担好责,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殷殷期待!(2011年1月3日)

贵在转变 难在转变 赢在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和号令,高教领域当然不能也不会听之任之,而应着力把“转变”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什么叫转变?转变就是原来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不灵了,亟需践行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模式、开辟新的路径。“转变”二字承载太重,却是新希望所在。不转变没出息,不转变毋宁死。经济领域如此,高教领域亦如此。记得年前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针对现实,发出过两个战略性转变的吁请,即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从战略高度谋划这两大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现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是高等教育增强适应和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客观需要;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更是实现高等教育以质图强、内涵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诉求。只有这两大方面真正实现了转变,高等教育改革才能谈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者说,高教改革成功与否,主要是看能否实现理念、模式和管理的实质性转变。

转变诚可贵,转变最是难。高教改革创新,难就难在转变,怕就怕不转变,或口说转变,而实际还对旧观念、旧模式、旧方式恋恋不舍,或者对有了一些修修补补的小改小革小变化就太过自我欣赏、沾沾自喜起来。高教改革也好、创新也好、转变也好,都离不开找准问题所在。实事求是地查找问题,绝不是否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是为了有的放矢地改,在新起点上再求进求变。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履艰难一样,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也存在着“改而不转、转而不变、变而不显”的问题。变不变,小变还是大变,应有社会显示度,社会感觉不到,何谈大变?人类的一大悲剧就在于明知故犯,明明已知道什么是对的,可在行动时往往还选择不正确的做法。谁都会认为我国高校的育人模式不转变,就很难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大家都会对“学校圈养,课堂灌输,同一模子,流水线培养”的旧育人模式深表疑惑,可是在各校的实践中都还在大行其道。大家都高度认同应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但就是不能在大范围付诸实施,未能见诸有效行动。这也告诉我们,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的十字路口,旧模式已难以为继,大转变迟早会到来。等不起,慢不得,机遇在前,我们应当更加发奋有为。正因为转变最难,更应该执著用心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这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战略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实现这个转变,需要高等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抑或说,只有着力提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高等教育才能不辱使命、顺应社会的新期待。这就迫切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各高校应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构新的人才培养范式,推进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使高教事业更加契合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校社会科学工作也应调整好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注重发挥理论创新和思想文化引领功能。面对这一个个新要求、一项项新任务,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克坚攻难,坚定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促转、以转促变,由此迎来新契机、孕育新希望。

机遇稍纵即逝,转变势在必行。没有大背景大机遇,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20世纪末国家强力推进、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学有所教,那么,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在,党和国家又出台了新的教育规划纲要,由大变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历史新跨越又成为国家意志、人民所热盼。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如果高教界还不能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加快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幅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那就无法向历史交代、向人民交代。只有紧紧抓住新机遇,以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对各高校来说也一样,善抓善用机遇,后发高校就有可能抢先实现内涵快速提升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的翘楚;丧失了机遇,原本基础好的高水平大学也可能滞步不前,成为转变迟缓、质量提升趋弱的落伍者。

贵在转变,难在转变,赢在转变。这同样甚至更加适合于高教管理层。管理层是改革创新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高教领域能否做到以改革促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转变是否到位,在于各级高教和高校管理者科学管理的水平。转变高教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高等教育教学从整齐划一转向个性多样,对办学老套沉闷转向创构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等,具有特别的关键性意义。可以说,赢在转变,首先是赢在管理转变。高教管理者的转变责任,可谓大矣!(2010年12月3日)

依靠教师办学 提升教师素质

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说的是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高低,是由其教师队伍的师德状态、教书育人能力和学术水平决定的。在高等教育以质图强的发展新阶段,每所高校更应深层审视这样两个问题:依靠教师办学是否真心实意,提升教师素质是否千方百计。

真心实意依靠教师办学,最紧要的是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激发教师的潜质潜能。说得通俗实在一点,就是想教师之所需,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潜心治学育人。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不但在理念上、而且在行动上倾情提高教师在校内乃至社会的重要地位,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和尊严,为教师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创造公正公平的环境,使教师成为真正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把这些看似空泛,其实颇具针对性、事关每位教师发展和切身利益的原则要求逐条落实好,是对高校是否真心依靠和关爱教师、是否有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的最好检验。关爱依靠者就是关爱自己。通过完善的符合教师劳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建设,让依靠者教师舒心履职,安身立命,开拓创新,一所高校才会充满生机活力,实现以质图强、科学发展新使命。

千方百计提升教师素质,更是一所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信誉和办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如果不能使依靠对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不可能走出“好得很平庸”的困境。这也决定高校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特别是师德师能殚精竭虑。

师德是为师之魂。有能无德会害人。加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对于造就一支师道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全国高校教师绝大多数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但也确有少数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爱和责任”的缺失,心浮气躁、学术不端等。充分信任和严格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更应该对师德有严格的要求。面对有些高校不敢或不善抓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事实,开展适时恰当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实属必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着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真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不愧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师德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和退出机制不可或缺。应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聘用和评优奖励等首要内容,严格考核管理。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严肃查处,以正视听。

师能是从师之本。有德无能会误人。担当或扛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才能称得上是学校或教师。无德无能难为师。教书育人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根本体现,抓教育教学质量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不关注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实是一种失算或失策。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头绪很多,其中有两点恐怕更应予以足够关注:一是引导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对僵化落后的旧人才培养模式不改革创新,对学校来说,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大批创新人才都将受阻,对教师群体或个体来说,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也会受限。教改能力和实效应成为新时期考察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重要看点。二是引导教师教学与科研互动,发挥好科研育人功能。高校教师不搞科研,治学育人水平也难以上台阶;进入了科研,又能把科研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育人水平提高,那才是好样的、值得引以为自豪的。

为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家也出台过许多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新近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又明确指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随着世纪之交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各高校补充了大量新生力量,截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124万,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就占百万人。中青年教师已经或正在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水平。赋予正处于创造力旺盛时期的中青年教师以更大的责任和发展机遇,营造学术平等的环境,让他们在挑教学科研重担中脱颖而出,实为明智之举。

同时还应看到,发挥优秀创新团队的集聚效应,对整体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所产生的巨大带动作用。领军人物是创新团队的核心,长期来制约我国高校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正是在于缺乏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为破解此难题,各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有益经验: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新一代杰出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推动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以国家及当地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为纽带,整合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才俊,形成若干重点领域科研与教学创新团队,以此吸引凝聚一批优秀的教师创新群体,引领和辐射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师强教强,师强校强,强教强校必先强师。走向以质图强的高等教育,也必然选择以质图强的高校师资建设方略。(2010年11月3日)

培育大学文化 再铸大学精魂

这世界纷纷扰扰,乱象治而还生。连原本该宁静向学的大学也未能例外:育人为本、教学为重,有的大学失守;学术崇高,道德为上,有教授博士却滑向剽窃造假;还有学生网恋成癖,厌学情结、考试作弊时有所闻。个中原因复杂,从深层探之,恐怕与大学文化建设被轻忽、大学精神被剥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的需要我们作些反思和警觉了。

大学文化是每所大学的根脉所系,是由大学各自的文明基因决定的,一旦积淀形成,很难轻易改变。大学发展中出现的诸问题及诸对策,必作政治的、经济的、学术的思谋,但如果不会作文化的审视,不能从文化尴尬中突围,就很难做到标本兼治。大学文化是流淌在大学人血液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熏染在什么样的大学文化中,决定大学人对处事及人生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在当代,由于大学文化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交融日益深入,加上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大学文化的力量将越来越深地熔铸在办学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大学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作用更趋显要。有睿智的大学校长们,一经点破,是能够透视到这一层的,关键还在于能不能为培育境界高尚、底蕴深厚、求真创新的大学文化深谋远虑,身体力行,更有建树。

大学文化是一代代大学人共同培植缔造的,又是为一代代大学人共享共染的。大学人的浮躁,就在于缺少境界高尚的大学文化滋养。有人说,文化没有好的和坏的之分,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别。难道先进的不就是好的、落后的不就是坏的吗?!大学文化建设也同理,好的先进的文化发展受阻,坏的落后的文化就会潜滋暗长,腐蚀大学精神,使大学之魂悬浮游荡,甚至迷失方向。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一脉,考察大学文化也可从四个层面着眼,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大学之大,实质在于大学精神之伟大:追求真理,不信邪恶;奉献大爱,德智超越。培育大学文化,主旨在于凝聚大学内在精神品格,内核体现在精神、价值、风尚和理想信念的追求上,实现文明教化、以文化人。中国大学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规模扩张、队伍壮大、硬件改观,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则欠同步,有的甚至严重滞后了。就是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自醒自警不足,以至于社会上的流俗和不正之风也乘虚渗透进大学。把握社会历史脉动,在未来十年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历史性跨越新征程中,人们企盼大学的精英们,能够及时匡正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弊象,使大学文化建设与事业发展同步或超前。

一所缺乏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的大学,丢魂落魄是迟早的事。随着对大学文化建设意义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学高管开始重视大学文化培育;但仍有不少大学对自身精神文化的落后满不在乎,对培育大学文化的潜在价值不认识,缺乏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思路和有效举措。叫醒的钟声早已敲响,时代在强烈呼唤我国大学来一场新的文化启蒙和文化觉醒。新形势下培育大学文化,首先应在科学发展观观照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智巧地融入大学文化之中。善不善于培植大学文化,关乎师生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和实现,关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理想和目标,最终关乎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的贯彻和落实。知荣知辱,大力弘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品位高雅、环境优美、宜于治学育人的和谐校园,形成生动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是培育大学文化理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同时,培育大学文化不能不关切校风学风的走向。大学文化是否有品位、高境界,大学文化生态是否受到污染,也最能从校风学风及师德师风中体现出来,社会舆论也偏好由此评判大学文化的优劣。大学文化从骨子里是渗透着爱心和宽容心的,包括鼓励大胆求索、宽容失败等;但对违背大学精神、损害大学形象的学风不正、学术腐败是痛心疾首的。一旦大学人、特别是管理层办学目标太过功利化、沾染官僚化习气,教师特别是教授不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以学术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为荣,耐不住寂寞,热衷于短期名利,出现学术造假行为,等等,能不说大学文化建设出现了病毒甚或病变吗?不扭曲大学精神才怪呢。此刻,理智校长、管理精英、知名教授、优秀学子都应该站出来,一起抵制和清扫大学文化垃圾,耻于大学文化建设水准滑坡,克服浮躁虚荣,不低俗功利,对学术造假采取“零容忍”,健全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切实优化学风和校风。

新时期培育高境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就是对大学之魂和精神的再构铸。只要大学还存续,只要大学人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寄托,创构现代卓越的大学文化就一刻也不应懈怠。为大学崇高使命计,也为大学形象颜面计,请大学的精英们多花点心思于大学文化建设吧!尤其是办学历史尚短、文化积淀浅薄的新建高校,更不应只停留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尽快向中高级阶段进发才好!(2010年10月3日)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上下互动

发展中国家办高等教育,从小到大来之不易,由大变强将会更艰难,也更值得期待。强和质是可以划等号的,质变才能强。为了质变、为了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待体制机制创新,办学保障条件和氛围改善,但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如果相对陈旧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尾大不掉,固守重复单向的知识传授、封闭的培养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过于僵化的教学管理、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等,那么,令人振奋的高教质量大提升的景象就很难展现。

是缺乏先进办学理念、科学育人思想吗?好像既是又不是。说是,现实中确有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员,成天应付具体事务或只关注自身的专业课题,基本不钻研教育科学理论,淡漠育人为本,不屑于方式方法,对上级倡导和集智凝就的先进理念,风吹头发乱,雨过地皮湿,与理性思考总是隔一层,习惯于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说不是,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探索,加上借鉴国外先进办学育人理念,我国高教界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有的思想理念不比外国落后。比如,关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中国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和历史超越。由此有大学校长也对新的教育理念作过阐释:变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变学校封闭教育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变教学与科研分离为教学科研融合等。这次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广纳众智,更是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纲要明确要求高校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并强调高校人才培养要更加关注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多样性、选择性。还有那些耳熟能详、这次又被纲要论及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等等。这些直接关联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观念,能不说已很到位、很超前吗?非也!

为何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不缺,客观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中,却还构建不起与培养创新人才相匹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呢?究其原委,恐怕在于一些高校的领导未能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就是没有痛下决心将科学先进的理念付诸大范围实践。其实,近年来已有专家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时至今日,改革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早已不再只是坐而论道就能自我解嘲的了,只有付诸切实行动才是最要紧的。不行动,过了五年十载还是说这些话、念这些旧经,还是原地踏步。一部高等教育演进史告诉我们,营造改革创新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内在的改革创新精神、主动实践精神的养成更为重要和迫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困之道在于改革创新,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小改得小益,大改获大益,不改无出息。怎么改?上下互动、真动应是坚定爽快的选择。当下,搞好两个层面的顶层设计是基层所切盼,一是全国性的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不能老是空白或悬浮着,不应只停留在用政策条款或讲话代替系统设计、全面指导,这会延缓改革进程的。但高校的同志们也希望,全国性的顶层设计,宜粗不宜细,在总要求大框架下应给学校留有空间余地,不应再搞大一统、只搞一个规格一个模子,那样势必延续同质化、缺特色、乏活力的老路。二是一校之内也应有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而且宜细不宜粗,关键是要有全新的整体系统思路,而不是原有培养方案的修修补补。这是系统推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所必须,更是彰显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指明教改奋斗目标和路径的重要举措。对管理者来说,能组织力量花心思把新的培养模式顶层设计搞出来,使全国和全校的教学改革有所遵循,朝着一个目标前行,真的功莫大矣!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教发展观,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还用老思路、老模式、老办法肯定不行了。上下互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要把教学改革的力量凝聚到创新培养模式上来。新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不起来,是谈不上教学改革取得大成功的。改革培养模式,广义说是涵盖教学全过程的,包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还包括优化质量考评和监测管理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高校办学质量自救自强工程,大部分关键环节是外部力量替代不了的,非由自身的大力度改革创新实践不能成功。

上下互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紧迫,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打算。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当前,我们更应强调紧迫性,就是不能总是左顾右盼,上等下等,忍心继续沿用旧模式培养学生,误人子弟。教学改革或叫培养模式改革,既有阶段侧重性,又涉常态性,它涉及全体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只知道大开大合,不知道以小胜大。不怕慢,就怕站。提高上层领导教改能力,抓重大改革试点是众所企盼;基层教师自觉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也当大力提倡。在还没有出台顶层设计前,就不能改革,或没有进入改革试点,就不算改革,或改了也得不到认可,这种逻辑恐怕是不应该存在的。现在教师群体的教改热情不是高了,而是还缺乏热度和广度。只有保护教师既有教改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和提振全体教师的教改动力和能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才会风生水起、水到渠成,收获硕果。(2010年9月18日)

高教改革:新起点上又出发

改革开放释放出来的能量之巨,国人已真切地领教过一大把了。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发展;哪里改革力度大、行得远,哪里就会充满活力、新气象纷呈。这是由经济体制大改革实践证实了的。高等教育领域亦然。

堪称开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精彩序幕的全国教育大会,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梳理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作了战略谋划和前瞻性部署,并对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力推教育事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改革创新,由大到强,既服务于国计,又普惠民生,确立了新起点,导领又上一新征程。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重质量,重质必赖改革。现如今,以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以改革增强办学活力,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高等教育改革,新起点上又出发,我们谋划行动了吗?

讲科学发展必讲改革。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都更加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不但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型,也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密切关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就是要改变以往粗放式、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主转变。就是要通过战略转变,努力使高教结构体系更趋合理,现代化水平和提供优质教育能力大为提高,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大学创新文化勃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些都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或者说,只有通过坚定并切实的改革,才能实现。

讲增强活力必讲改革。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活力普遍不足,尤其是创新乏力,这是公认的。症结在于高教体制机制不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严重束缚着办学主体高校教职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正因如此,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党和国家首脑反复强调一个原则:突出改革创新,努力冲破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在全教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人们越来越感到,高教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冲破束缚,解放高教生产力;体制机制障碍不突破,就无法推动高校内在活力的进一步迸发。这就要认真贯彻纲要规定:着力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创构适应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认真落实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其中高校非常关注能否解决好纲要规定的“七个自主”,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这些事关高校办学活力、又关涉权力和利益格局调整的体制改革项目,能否有序、有力、有效推进,都对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的勇气、智慧和觉悟、风格提出了新考验。

讲提高质量必讲改革。如果说,体制机制改革是为高校注入活力、提供保障,那么,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则是直接关乎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改革。教学工作的主体责任在高校,教学改革的主动权理应也在高校。教学工作涉及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改革理应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指向新诉求。不改革旧的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将难有大效。这也逼迫高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要遵照纲要精神,在教育观念上,恪守人才培养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关注时代变迁、尤其是社会用人需求信号,滚动调整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大力倡导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获取新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善于合作和社交能力。在制度安排上,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学校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育人能力上,建立健全质量保障评价制度。

改革创新是时代强音,希望所在。以往高教改革释放的能量,影响力渐弱,新能量靠新改革。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大门打不开,改革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大门是打不开的;高教体制改革和高校培养模式创新的大门打不开,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大门也难洞开。只要我们在执行全教会精神和规划纲要中,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坚实矫健,就一定能获得推动高教科学发展的巨大能量与动力。(2010年9月3日)

从大到强 走向新境

今年我们将迎来教育的新春天。本栏年初的这一预言变现了。其标志就是:寄托着亿万人民美好期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

强国必先强教,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胡锦涛同志代表党和国家最高意志的重要讲话,是动员令、新号角,是里程碑、方向标。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立,航向路径已经指明,就要看全党全国、特别是教育界的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了。贯彻执行中央教育战略决策坚定不移,改革创新坚定不移,科学发展走向新境坚定不移,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新时代的召唤,也是高等教育界的宏愿。

从大到强,一字之差,却承载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寄托着无限的情思和希冀。一个“强”字,凝结着走向新境的壮怀浩歌。出于高度的责任自觉,也出于不甘落后、自我加压的心境,高教界在世纪之交实现跨越式大发展、高教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之后,于三年前就响亮地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一系列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探索中,许多有识之士感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愿景,不是高教界内部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必须上升到国家意志、举全国之力方能旗帜高扬。现如今,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明白白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说,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步伐,已然提升为国家意志,怎能不让高教界上下欢欣鼓舞,同时也深感把握这个时代的脉动,有着多么厚重和宽大的道义责任,有多少新任务、新道义、新考验在等待着去突破、去担当、去开创。

高等教育由大到强、走向新境,凭什么、靠什么、动力何在?一切都与改革创新的力度高度和广度深度密不可分,就是只有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才能实现。早在研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明确一项重要原则: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坚决冲破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又强调,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生机活力。总理也明确指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号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言者凿凿,闻者切切。有序有力有效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当今大学,满校园都是聪明智慧的人,只要把广大干部和教职员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何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能深入、开花结果。反思以往,虽然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天天挂在嘴边,文章文件也满纸都是,但能用大心思有大改观的还是凤毛麟角,多数处于泛说问题不少、近看自我感觉很好的状态,就是始终摆脱不了“好得很平庸”的窘境。显然,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没有广大教师的用心用情、真诚参与,只能是画饼充饥,再谈再喊三年五载也不顶大用。乘这次全教会和纲要颁布实施的东风,充分调动并依靠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教改大突破,正当其时。提振教师教改的动力和能力,既要靠教师本身的觉悟和责任心,还要靠教育发动和政策引导。人的觉醒总是有先后和深浅之别的,觉醒迟,推着走,会留下诸多缺憾。政策引导主要应在业绩考核和评价上发力,有没有强有力的倡导和激励教改的政策制度安排,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只有引导每位教师把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自觉追求,甚至成为常态,时刻想着不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范式,就会对不起学生和这份职业,而不是甘心做教改的旁观者和看客,这样,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才能变成现实。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重改革。以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规划纲要为新起点,新一轮高教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高教改革新阶段,点面结合应是重要策略。重大改革(如体制机制)先行试点,更不宜折腾;而面上改革(如教学方法改革等),恐怕也不应耗着待着,继续“好得很平庸”着。对高教和高校管理者来说,一方面,应找准各自在全局中的方位,特别是搞好改革的系统设计,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应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各校各系科乃至个体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试验,勇于探索,形成从内到外和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齐心协力推进高教改革创新的格局。

春天开花,秋季采果;今天改革,明朝收获。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改革创新有多深远,决定高教由大到强进程的慢与快,决定高教走向的新境有多秀和美。(2010年8月18日)

加快高教改革 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

当今神州大地,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变革,正在加速推进,这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转型,为今后发展寻求更持久动力。敏锐感知经济社会变革,主动谋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行必有果。这关系高等教育能否切实化解两个“不适应”,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

为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教育改革,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域、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试点,旨在着力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由此传递的律动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帷幕正在开启,试点先行,全面加快高教改革的信念坚定不移。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高教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高教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长期以来,高教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功不可没。但同时也需冷静地看到,我们的高等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和人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层原因在于,与经济体制大变革相比,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度、加速度推进相比,高教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转变高教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反应失之敏捷;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相比,也与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教育的强烈愿望相比,高教现代化水平亟待更大提高,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范式亟待实质性更大突破。

坚持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效率效益、更加开明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破解高教发展方式转变中遇到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现实中,有的高校发展方式转变缺动力,办学实践创新少活力,坚守育人为本失定力,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新突破,就难以实现高教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同样,如果不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理顺大学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不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只凭经验想当然进行治教治校治学,恐怕也难以持久有效。在高教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存在“破”与“立”的关系,但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果说以往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即打破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高教体制的时弊,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教新体制框架,那么,今后10年改革的重点应是在深入破除体制性障碍的过程中,着力新体制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即把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合乎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放在突出位置。

高教体制改革,还涉及各方利益格局的博弈和调整。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旧观念和利益牵绊的局限,才能在高教体制改革上迈开大步子。在这个过程中,高教管理体制的创新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理顺责权关系,规范权力运行。应从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从事无巨细一把抓向抓大事抓宏观抓导向转变,该管的事切实管好,不该管和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坚决放手。从短期运行看,更从长期发展看,高教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矛盾,不仅需要加强短期的需求管理、总量管理,更需要改善长期的供给管理、结构管理,特别是有效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和管理质量是成正比的,管理者抓教育质量,首先要反观管理质量好不好。基层一线的良好愿望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应追求推动高教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上,使高教事业科学发展获得更强的动力和活力上;应克服重管轻“理”、重堵轻疏、堵强疏弱的弊象,防止把管理服务职能有意无意蜕变成权力的寻租和垄断。只有让高校拥有该有的自主权,才能充满办学活力,才谈得上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对理顺高校内外关系、激发办学活力至关重要,但它毕竟不能涵盖更不能取代高校的教学改革。从提高教育质量是今后高教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出发,一方面,不应以体制和管理改革代替其他改革、特别是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体制和管理改革不能脱离是否有利于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要由是否构建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否大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有效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来检验。对高等学校来说,最本质最深刻的改革,还是教育教学范式的变革,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范式,这实是对高校改革的一场大考。人才培养模式老旧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老套刻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说不逮,等等,一直为学生和社会所诟病,如果不能通过新一轮改革有实质性大突破,那么,人们还是有理由说这样的高校改革是做了夹生饭的,也就谈不上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若能通过激活办学体制机制,为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氛围,激发起一线教师开展教改的主动性创造性,变“要我改、应付改”为“我要改、思痛改”,推动各校大力度开展培养模式改革,大面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范围探索多样化培养方式,形成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崭新局面。

改革的年代不思改革,必失;为可为于可为之时,能成。真改真主动,大改大主动。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既不违时,又不失时,不断砥砺创新勇气和实践勇气,有序扎实推进高教改革,我国高教的发展质量定会越来越好,服务和契合社会的能力定会持续增强。(2010年6月18日)

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

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即将启动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最为关切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可以说是一条主线,是主旋律。关于教育质量,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年度工作会上有过精辟论述,他指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要使中国教育“由大变强”,必须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好一个“扭”字,可谓语重心长。

高等教育质量,广义上应作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整体观。而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看,人才培养是永恒的主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科学研究是创新内驱力,并在较大程度上也体现社会服务的质量。以输送高质量人才为主导、以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新途,是构成现代大学有效服务社会的基本形式。虽然当今社会对大学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有新期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令人忧虑、最容易受冲击、最被社会关注的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换言之,持续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或教育教学质量,不但今天是、而且始终是大学上水平、树声誉的“重中之重”。

人才培养质量,从外延看,对国家、对民族、对团体乃至对个体的前途命运、人事兴衰、理想追求都休戚相关;从内在看,对高校的社会信誉度、贡献率和生死存亡,对学生的梦想憧憬、就业质量及人生发展、幸福指数等更是直接关联。这或许正是人们能够较好达成“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共识的重要缘由。但知易行难,用心用情真干真做更难,尤其是排除诱惑干扰、百折不挠持续有效践行,更需要有教育家的慧眼、睿智和定力、魄力、意志力及创造力。

应该说,多数大学在理论上对质量问题是很重视的;但实践中人们也能感受到,或受利益驱使,或因责任心流失,有些大学高管及教师花在育人上的精力不断被挤压,不知不觉中使质量“生命线”成了“空心线”、“松紧线”、“模糊线”。问题还在于,明明有一些大学和大学人轻忽了教学工作,存在质量提升受阻、甚至滑坡的危险,却少见有勇气坦然承认。若旁人有疑惑或微词,不是斜眼就是争辩。争辩和争论是争不清的,各执一词,丧失时机。不争论,靠实干,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发明。无谓的争论固然不足取,但我们还是可以把是否真正重视教学工作的要害问题提出来,供大学人省察和权衡:是否建立了以提高育人质量为导向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凝聚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育人质量上?是否看到不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有潜在质量危机,校院主要领导能否经常深入研究和思考教学或育人模式改革?是否懂得用育人为本、创新为魂的大学文化深耕校园,让文化软实力发挥奇特作用?归结到一句话,就是与否凝神聚力抓质量,真正落实教学和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培育出一批批名师和英才!

凝神聚力抓质量,不能不首先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校科学发展观。老将发展规模、数量扩张作为学校发展主要、甚至唯一依据,显然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和“第一要务”的误读。这也说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来一个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性、迫切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发展的理念、模式和战略重点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敏锐感知、主动服务并契合国家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就是从今往后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完善学校紧密联系社会的新机制,促进高教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类型更加多样,激发办学生机活力,以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为标志,加快“由大变强”进程,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及各校以质变为时代特征的发展新周期。

凝神聚力抓质量,还须坚定不移地确立以改革创新为内在动力、向改革求活力要质量的意识。既知高教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攻坚任务繁重,就当明了:时下谈论提高教育质量,如果还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漠视(不屑、不想),或茫然(不会、不能),那将非是混沌,也会黯然失色。教学工作中的建设、管理、改革、监督四大块都很重要,但改革更为迫切。若能认识到教学改革相对滞后、诸弊未除,意欲提振教改心气和能力,并寻求改革的整体性、规律性、科学性,本身就是一个不小进步。通过对长期高教发展改革的深刻总结和反思,能在“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是核心,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目的”上达成广泛共识,又是新进展。从与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联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言,能看到应从多方面下大功夫,也足以体现思想认识上的新突破,必然带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大变革:一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变教学范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二是在改革教育公共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并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上狠下功夫;三是在改革教师考核评价管理、促进师资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提高上狠下功夫;四是在确立科学的质量观、改革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及有效监控上狠下功夫,等等。在这每一道功夫中,都是大有学问可做的。是否做到了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也最能在这些“功夫”练得如何上见分晓。否则,就难逃平庸,难有建树,难堪大任,难得喝彩!

任尔东西南北风,扭住质量不放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家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同时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大学教师、特别是校长们当扛责负重,苦练内功,以培育英才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才质量“生命线”焕发异彩。(2010年6月3日)

提升大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曾记否,20世纪90年代中期本刊严正指出:受经商大潮冲击,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有所轻忽,普遍存在“四个投入不足”(学校经费对教学投入不足,校院领导对抓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对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学生对学习精力投入不足),引发不少人忧思和警觉,状况得以改善。

如今,“四个投入不足”现象是否还不同程度存在,各自心里清楚;更应看到,在强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转变高教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时候,有一个看似微观,实则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的带根本性的问题不可不察,那就是如何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这应成为今后抓教学工作、抓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新视线、新实线。

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或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抓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抓好抓实每位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犹如隔靴搔痒,等于没抓到痒处痛处,好比瞎子点灯,白费劲。新形势下抓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着力,需要观照主观和客观因素。

一要引导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敬畏心和事业心。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根本责任和使命所在,淡忘或不善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教书育人的对象是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渴望、具有远大理想追求的优秀青少年,目的在于遵照国家需求和个体发展愿望使他们成人成才成功。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全社会都会敬畏钦佩,大学教师自身更应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才会有使命感和荣誉感;只有敬畏,才会不敢慢待和懈怠。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具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和学术性的事业,要求教育者努力具备高深的专业学问基础、高明的育人理念和方法、高尚的教风和师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书育人的学问大得很,选择了大学教师职业,就应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的岗位职责和学术任务,安心教书、潜心育人、热心教研,甘心情愿为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付出辛劳。教书育人的严肃性非同一般,教学过程中心浮气躁不好,急功近利不成,弄虚作假害己损人,只有把心思凝结在立德树人上,诚挚地为学生奉献大爱,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要引导教师提振对育人模式改革的自觉性和创造力。大学教师的教书育人,绝非只把书本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即使科研水平很高的教师也不一定擅长教书育人。愿不愿教是态度,善不善教是能力。在大力倡导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的今天,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育人模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迫切性越来越强烈。没有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怎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新形势下提升大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一个重要方面是提振教师对育人模式改革的欲望和激情。只有对教书育人工作饱含深情、充满激情,才会对创新育人模式有欲求,也就会有教改的自觉行动。应让每一位教师明白,我国大学现行育人模式在很多方面是落后的、甚至是僵化陈腐的;不愿或不会创新育人模式的教师是会落伍的、甚至被淘汰;迸发教书育人的创造力,是衡量教师能否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重要标准,也是师德师能升华的新亮点。明知不好不对,却还要固守苦旅,有违师德良心。革新育人模式的内涵丰富,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并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使“知识为本”的旧观念更新为“素质为本”,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教师自身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育人是科学、是艺术;育人非制器、非驯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至少应该先从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和育人经验入手,在改革教学(育人)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办法和途径。连教学方法都不想改不会改的教师,是很难谈得上教书育人能力高强的。信不信由你,育人方式方法大范围变革之日,定是育人质量大面积提升之时,提请教师在更新育人理念和方法上花心思、甚至付出代价去探索,会有报答的。

三要营造激发教师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的政策制度和文化环境。曾有人认为,我们的教师在较清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付出多获取少,压力大地位低,不宜向他们再提过高的要求,更不忍心说他们不是。这实际上是把尊重教师劳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与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寄予厚望混为一谈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既要为优秀教师歌功颂德,树立榜样,又要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高效率地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既要尊重教师劳动的特殊性,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又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管理,完善有利于教师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和聘任办法,有效鞭策每位教师求进思变,拒绝平庸,克服教书育人能力上的种种不如意,肯于砥砺自身的高尚教学品质和教书育人品位。同时还须看到,让教书育人工作大放异彩,不应只是“文件要求”和制度规定,也应该是大学文化的热切诉求。文化的力量很神奇,浸染在怎样的大学文化中,决定大学人对教学和教书育人有怎样的风气习惯与思路。大学文化建设再也不该总是处于一种不定型的悬浮状态了。尽管大学文化建设内涵会不断开拓,而“创新”是大学文化之魂,“育人”是大学文化之根,这是不能改变的。只有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植于大学文化和制度建设中,才会形成更好激励教师自觉提升师德师能、执著提高育人质量的政策和文化氛围。

教书育人是使命崇高、责任重大的职业,值得大学教师为之励志立命。能洞察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教书育人能力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实乃教育行家的目光和情怀也!(2010年3月3日)

推进高等教育两个战略性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向何处去?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亮点和旨归是什么?学研一下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有关讲话精神,应该有底数了的。“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更加重视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结构体系更为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及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对袁贵仁部长年前在“两岸四地大学校长高峰会”上的此番表述,以及他进一步指出的内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三个方面下功夫的精神,作为高教工作者是不可不细心体会、作出积极响应的。特别是他的两个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思路,实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一轮改革指明了目标任务和基本路向。

在元月中旬召开的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并指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对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推动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并以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影响和有效引导中初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营造全社会关心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氛围,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既是高等教育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诉求。转变发展理念,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先导。近些年,高教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虽然已进入关切的视野,在有的方面、有的地方取得一定进展,但离经济转轨的新趋势、社会转型的新要求、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态势、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个中原因复杂,但一些地方和高校还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是一个根本因素。高教发展是一个既包含增长规模、又涵盖提升质的整体概念。促进高教科学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寻求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在近十余年经历了高教规模迅速扩张之后,质的提升压力一再加大,高教工作重心转移已成大势。要想有效转变发展方式,在指导思想上,就得克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轻忽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片面性,切实改变以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高教和高校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转变高教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区域层面的,还有每所高校层面的,是高教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共同责任。只有各地各高校都切实抓好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有全国高教发展理念和方式转变的大成效。

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战略性转变,对提升高教质量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先进与否,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战略高度思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谓立意深远,抓到了实处和要害上。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亟待经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性转变,抑或说历史性转折。谁转得快转得好,谁将抢得先机并功德无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克坚攻难的大课题,既需要教育思想理论创新,更需要教育教学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在对待改革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上,不想不做不成,想了不做或做了不想也差点,只有边想边做或边做边想才行,又会想又会做更是好样的。想,就是调研谋划,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很多,诸如:何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战略性转变的路径何在?素质教育在认识与实践中的误区怎么克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及通识教育是什么关系?要不要及能不能用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替代知识教育的旧体系?如此等等。做,就是干,就是付诸实践。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改革的时代不参与改革实践,是岗位责任心缺失的表现。践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既需要构建更加重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办学机制,又对教师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有了新期待。人才培养模式战略性转变成功与否,最终有赖于教师对改革创新的心气、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完善有利于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考核和评价办法,引导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学术任务,花更大心思和精力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

高教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是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两大着力点。早改、快改、大改、真改是时代的召唤,对待改革的态度,用袁贵仁部长话说,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聚精会神地谋划改革,扎扎实实地实施改革。(2010年2月18日)

开拓高等教育工作新境界

在庆幸我国走出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年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之际,全国人民又迈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内外环境更为复杂、喜中还忧的新一年。扬喜化忧,认真思考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与高等教育的使命,积极呼应人民群众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期盼,社会各界呼唤加快教育改革的共同心声,高举改革旗帜,不断开拓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境界,成为高教界新年及未来的历史责任。

在新的一年里,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良机,不仅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为高教事业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空间;国家财力支撑高教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为今后高教事业发展奠定了比以往好得多的基础等;最值得期待和令人鼓舞的还在于,今年该是新世纪以来第一个集众智纳群言制订的教育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并全面实施的起步之年了,届时党和国家将对未来10余年教育发展、特别是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全面部署,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我们将迎来教育的新春天。这必将为高等教育在历史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不断开拓新境界送来强劲东风。

开  本性难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一项项实实在在内容的。最近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性,这对高教工作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如果高教发展体制机制对经济体制变革、对生产力发展新趋势对接不敏感、不贴紧;如果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对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支持支撑乏力甚至滞后,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不能充分提供知识、技术、思想、人才的支撑;如果看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教提出的新要求,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高教优质资源,就很难谈得上实现从不适应走上了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国家需要、人民期待、国际竞争的维度,思考和谋划高教发展战略。当前,就是要把高教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和主导的高教发展观,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质量和公平,兴办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高等教育,走出一条社会适应性更强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开  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已进入“深水区”和“沸水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但难度大、压力大,而且新旧矛盾交织,许多问题尚无现成答案。真的是期待也大,责任也大,可谓任重而道艰。种种迹象表明,面对内外强烈要求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教育实践创新的呼声,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即将开启。改革创新不但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一种责任和精神状态。改革创新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当前倾向恐怕在于缺乏激情。改革不突破,增加投入也会被稀释。时代呼唤高教管理部门和高校各级领导不仅要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表率,而且要善于把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引导大家进一步认清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彰显改革的前沿性时代性,激发改革的创造性有效性,真正做到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智慧胆识破解前进中的难题,以科学发展的要求办好国家期待、人民重托的高等教育。

开拓高教工作新境界,就是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调整政策导向,深化高教管理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说起高等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人们往往想到教学领域存在种种弊端上,尤其是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落后。实际上这只是问题严重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于高教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改革滞后,严重制约着高教生产力的解放、办学活力的激发,使办学质量和水平难以大幅提升。大力推进高教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效率效益、更加开放开明的体制机制,应成为今后高教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说,建立健全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为导向的高教管理体制机制,已到了十分重要和非常迫切的时候。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高教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包括评价考核制度创新,着眼点和旨归都应落实到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一切不利于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都不能算是高教和高校成功的改革。高教体制改革是激活办学机制的关键,但毕竟不能替代教学改革。改到实处是教学,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一批批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最终还得依托教学改革的大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这也决定了今后高教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就在于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理念更新,贵在大胆实践实验。理性探索有待深入,但只会坐而论道也不成。高教改革越深入,调整政策导向的着力点,更在于引导和激励高教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和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如此这般,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要求的适应性,不断开拓高等教育新境界就大有希望!(2010年1月3日)

提振高等教育改革的欲望与能力

据报道,在前不久召开的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小型研讨会上,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的领导提出一个观点:用新一轮改革促进新一轮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和信号,或许可以用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即将来临进行解读。

大凡不带偏见的人们,对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会有共识: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改革、大发展之后,又站在了众望所归的大提高、大突围新门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历史必然。没有改革开放以来高教体制大改革的探索,就不会有世纪之交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没有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提高,只大不强的格局就无法打破,欲强难强的重围也无法突破。高教质量和水平大提高靠什么?高教由大变强靠什么?虽然成因诸多,但决定性因素之一是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效果。或许正是有鉴于此,在近一年制定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过程中,中央高层一再强调要“更加突出改革”。

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脚步声已经逼近逼紧,我们准备好了吗?只看到已有成绩想歇歇脚的人,改革意识淡漠的人,就不会有强烈的改革欲望和冲动,是难以领导好高教或高校新改革伟业的。欲求新改革的领导者,也存在会不会改,如何提高改革的科学决策水平,把握改革的正确导向,达到改革目的等问题,即领导和参与改革的能力问题。新改革的动力来自何方?从根本上讲,来自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等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献身人民高教事业就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只有怀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高教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才会有强烈的敬业和创业精神,才会有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意识,才会产生对科学育人和学术真果的向往与敬畏,甘愿为跃升育人和学术水平付出时间、精力乃至生命。领导高校改革和发展,是魄力和智慧的大比拼。现有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大多是专家学者型的,他们应尽快转换角色,全力提升治校治教水平和能力,有的即使集中精力,尚且有难以胜任之感,倘若再不全心全意、殚精竭虑,那就难免会滑向平庸,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敬业与开拓精神,就能时刻心系国家发展、心系民族命运、心系人民福祉,就能支撑人们对高教发展与改革伟业的孜孜以求,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积极谋划并投身高等教育新的改革,从根本上拒绝故步自封、保守僵化、得过且过、碌碌无为。

用新一轮高教改革推动新一轮高教发展,亟须提振高教界上上下下对改革的欲望和能力,关键还在于搞清改什么、怎么改和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高教新一轮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升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新一轮高教改革的目标,也应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大提高,使之由大变强。关于改什么、特别是怎么改的问题,是最需要花心思花力气的。有了前一轮改革积累的经验,新一轮改革从理论上讲应该更加成熟、更加科学有序深层推进。已有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是一种自我完善,不是简单地否定过去;改革是一种革命性变革,需要推陈出新,使事物更加合乎规律性,更加充满生机活力。改革不是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打着改革的旗号,行阻碍改革、甚至搞倒退必须谨防。把不是改革的东西混同于改革大加宣扬甚至奖励,未必有利于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在完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是经常会有的,严格地讲这也不能代替改革。领导和参与新一轮高教或高校改革的能力,应体现在改革决策更加科学上,改革思路更加开放深刻上,改革方案更具可操作上,改革发动面更为广泛上,改革成果更令师生满意、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上。

知易行难。说千道万,还是应该把目光转到高教新一轮改革如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上。从现实出发,也从人们普遍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看,高教新一轮改革有两大重点是回避不了的,一是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二是深层次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解放高教生产力,激发大学活力和创新力。改到深处真处难处是教学。信不信由人,教学改革整体大突破之日,必将是教学质量大改观之时;教改迈不开大步,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更多地“冒”出来,那是无法赢得社会新喝彩的。人们普遍感到,尽管高教界努力不懈,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步履蹒跚,与时代和社会的期待尚有差距。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教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单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慢,人才培养与科研学术发展结合不紧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欠完善等难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重新审视乃至重新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途径、方式方法,形成现代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等学校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克服办学模式趋同、活力不足的需要,也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实力所必须。要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更加符合规律,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开明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激活办学体制机制内涵丰富,包括如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实现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方式,如何优化教学与科研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如何深入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科学评价教职工绩效,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完善教师选聘,建立退出机制等。大家期盼这些改革都能有新的实质性突破。

时代呼唤改革,改革实践造就改革先锋乃至改革家。不改革会落伍,振作精神,迎难而上,在高教新一轮改革中敢于披荆斩棘、善于建功立业者,必将得到广泛的赞誉和爱戴。(2009年9月3日)改到深处是教学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九个新年。新岁惟祝愿,叫成功再相伴。

站在历史新起点考察,高等教育面临着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双重压力,实际工作头绪纷繁复杂,要求更高。就深化和完善改革而言,最当紧的该是提醒高校别忘了: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就是说,教学改革的成功,对破解高等教育提高质量难题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今往后,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克艰攻难必须关注的焦点。

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运行的主线、本真、主旋律。没有了教学,高校就不复存在;教学工作搞不好的高校,就不是好高校;淡忘教学改革、或不能让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突破,即使别的改革再热火朝天,也谈不上落在了实处,高等教育质的提升和超越就难以实现。这并非是说教学以外的改革不重要、可有可无。相反,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改革;没有这些改革的支持、支撑,教学改革就会严重受阻、有时甚至寸步难行。但是,这些改革毕竟都是外围的改革,或者说,这些改革都不是为改而改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服务和促进教学改革、有利于立德树人、培育新人上。舍此,高等教育改革就可能迷失方向。现在社会和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所持的批评和不满意,主要不在于高等教育所确定的办学目标不好,而是质疑现在的高校是否真正将教学和育人放在首要位置上,是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真正承担起责任,是否有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和办法,是否能让毕业生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所有这些都在呼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应由规模扩张为主转向内涵提升为主的质量型发展之路;高等教育的改革,应在深化和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将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要自觉地承担更大的责任、凝聚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把教学改革这一高等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改革切实抓起来,抓出大成效,促进质量大提高。

改到深处难处是教学,难在何处?归因很多,有两点不可视而不见。一是主管部门和高校还不能完全把发展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还没有认清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人们看到,以校长为代表的高校各级领导,都在为保稳定、保运转、扩规模、跑项目、搞科技创新等东奔西闯,就是不能集中精力系统谋划思考保质量、抓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未深刻认识保质量对保稳定的本质意义。很多人认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只是教学部门的事情,事不关己,你急我不急,隔岸观火者众。而教学主管部门又往往被具体事务缠绕,分身乏术,还感叹权限制约,也没能或不会对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设计;即使早知早觉者有了些好的教改主张和想法,如果得不到党政一把手的认可和支持,也是白费力气,使“深化教学改革”只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轻描淡写的红头文件上,难以有效付诸实践。现行的教学评估和教学成果评奖,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也不明显,致使高校和师生对教学改革始终兴奋不起来。二是受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旧思想观念束缚,全国性成体系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气候尚未形成。管制式教育和灌输式、死背强记式教学已暴露出种种弊端,但还在大行其道;理论与实践脱节、教的学的与做的行的不一致、甚至相背离早已令人厌烦,却改而难见大成效。为什么?皆因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旧教学方式方法作祟。最需要警觉的是,当今各级为政掌权和执教育人的人,大都是旧体制旧体系旧方法培养熏陶出来的,大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要想大变革,反而不适应。人们看到,多数高校的高管,沾沾自喜于本校的教学在一天天照常运转,毕业生在一批批照旧毕业,就是很少想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反差有多大,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说不出子丑和寅卯;即使有校长院长对教学改革也一声声地挂在嘴上,仍是只听雷声,不见或少见雨下来。冲破这些或显性或隐性的束缚,或外部或内部的阻力,更需要来一场教育教学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方法大革命。

教学改革是一个大课题、一门大学问,它涉及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新旧体系的转换、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育人模式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等。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改革是个大难题。但再难也得改,而且应大改,不是小改;早改比晚改更主动,大改比小改更有效、更值得企盼期待。实际上,局部的改革、或某些方面的小改小革早已起步,一概否认以往已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功效,有失公允。然而,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审视教学改革,站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度审视教学改革,站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新要求审视教学改革,实在都还有太大的差距。时至今日,对旧的教学或人才培养体系只是修修补补式的改革已不能解渴,局部的单项的教改仍然需要,但也不应是主要的着眼用力处。我们应把教学改革的目光投向更加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综合改革、整体推进、构建新体系上,把重点放在搞好顶层设计、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应制定引导有力的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改积极性的重大政策举措,营造声势浩大、教改光荣的舆论氛围,促使人们对深化教学改革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新觉醒,激发对教学改革的高度兴奋、高度责任、高度智慧。

改到深处真处难处是教学,面对教学改革的历史性重任,不想改不行了、不会改也不行了,改了不见大成效也难以取信于学生、取信于社会。破解质量难题靠改革,应将教学改革上升为“一把手工程”。什么时候打赢了教学改革攻坚战,中国高等教育就能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形象昭示于社会,昭示于世界。(2009年1月3日)

再谈改到深处是教学

未曾想到,年初本栏短文概括的三句话“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会有如此大的反响,引发众多教育行家共鸣与沉思。有高等教育专家认为,教学改革喊了多少年,却一直难见根本性突破,未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与谅解,真的成了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挥之不去的痛”。于是有朋友建议再加一句话:“改到痛处是教学”。

教学改革何以成“痛”?因为它戳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短处和软肋。连当今共和国总理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有的社会舆论指责更尖刻:教育界就知道要增加投入、寻求外援,就是不能不会把教育教学改革抓好抓出成效,没能使人才培养质量跟上时代步伐;再这样下去,投入再多也白搭?!此话虽有偏颇,但也不是没有合理成分,或者说也是一种带刺激性的提醒。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高校普遍负债运行,教学条件得不到大的改善,必然制约教学质量提高,何况好多改革也是需要成本的;可是,投入毕竟不能代替改革本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靠改革,如果高等学校最本真的改革、即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能有实质性大突破,即使投入和硬件建设有了大的改善,人才培养质量还是很难有大的跃升。那样仍不免会使学生和家长失望,社会的理解和满意度也不会高。这也告诉我们,高教界只有苦练内功,用心用情认真思考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杰出人才等问题,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着力点,对教学改革进行全方位深入探索,整体谋划,有效破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题,才能赢得更多信任与更大支持。

教学改革之“痛”,还在于真正深刻的教改、特别是旧人才培养模式重大变革,还会带来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新旧思维和方式方法的痛苦转型。转型就是创新,转型迟早会来,长痛不如短痛,早转早见曙光。多年前,有位高教界的高管曾说过:教育有自身规律,教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慢功细活,不能企望在一夜之间来个“突变”。当初闻此言,颇感在理;如今再思考,坚持此态度也需谨防误时误事,正因为教改是慢功,更不能坐等,束手无策,更应及早谋划。至少我们不应以此为挡箭牌,因循守旧,或只满足于小改小革,迟迟拿不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有效方略。没有大痛感,就不会有大手术、大变革的决心和动力,新思维、新路子也不会冒点风险去尝试。说到高教规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形式,教学工作中的建设、管理和改革三大基本任务,既相互作用,又不能混为一谈。抓好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都很重要,是改善教学条件、建立教学秩序的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不可丝毫松懈;而教学改革则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质量难题的关键,是教学建设和管理不能代替的。突破教改难题更需要花大心思、聚众智,以教学管理和建设代替或冲淡教学改革,可能是多年来高校教学改革进展慢、力度小的重要原因。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已有新的觉醒,对改革的重点和指向也逐渐明晰。正如温家宝总理最近在谈到如何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总理这里说的“亮点”,不就是教改重点吗?这个亮点能否亮起来,就要看高教工作者的责任心和智慧的发挥了。教学改革的水很深,也很真很实,虚张声势只做表面文章不成,最核心的要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否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狭义上说,就要在既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侧重对人才培养途径和过程,培养方式方法等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着力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广义上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涵盖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就是要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多出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全面革新教育教学实践,包括重新审视办学定位、质量层次规格,重新设计教学计划和程序,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及方法、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等进行全方位变革,引导学校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使“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科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观念一变天地阔,模式创新质量升。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用为了创。我们的大学教学可否变“灌输”为“启迪”?能否以文化人、化知为智?是否实现学与思结合、知与行统一?都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绕不开的问题。知识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有力量,死知识把脑袋塞得再满也与创造无缘。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教学生“会学”,比逼学生“学会”更有意义。我们再也不能把青少年学生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按照同一个模子加工和塑造了。在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教育者不能只把传授知识当成至高使命,被教育者也不应只把承受知识视为终极目的。守正出新、以文化人,能力至上、升华素质,转识成智、以智创造,应成为现代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懈追求。

改到深处是教学,唯其水深、学问大,更需要我们殚精竭思、深谋远虑,熟悉水性、谨防溺水;唯其面广,涉及全体师生,更需要我们痛定思痛,来一场大发动、大激励,把教学改革创新当成教师的“第一学术”,引导广大教师开展教改研究与实践,营造育人神圣、教改荣光的实践和舆论氛围,使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真正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亮点和骄点!(2009年3月3日)

增强文科教育的改革创新意识

尽管有“重理轻文”观念影响,人们对报考文科的心态复杂,但学文科的人还是有增无减。这也促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我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发展,煞是惊人:截止2007年,文科各学科专业在校生达972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9%,是1998年的7倍,1978年的122倍;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文科学科体系业已形成,标志着一个文科高等教育大国已经或正在崛起。

面对文科教育大发展带来的保质量巨大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之策。主要包括: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创建文科人才培养基地,以优良科研成果支撑教学,强化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强教学建设、改进教学管理、构建内外评估等质量保障体系。这就使文科人才培养质量在一片疑虑声中基本得到保障,一些实力强的文科院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那些力量薄弱的新建文科院系潜在的质量滑坡危险明显改善。特别是随着文科学术研究整体实力的显著增强、研究水平的明显提高,为今后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再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科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许多难题亟需破解。比方说如何紧贴社会需求变化改造传统学科、建设好新办学科专业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文科学生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特别是如何让文科拔尖创新性人才不断更多涌现的问题等。也有学者认为,文科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现象有待改变。还有的文科教师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讲义用一生的现象是否根绝。说的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的学的与行的用的难统一问题能否得到更好改善。文科不免要“坐而论道”,但尽是闭门空论总不成。

突出重围,破解文科教育教学质量难题靠什么?很多人自然想到了应把党和国家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变成重大政策和制度,增强对文科的投入支持力度,改善对文科的外部环境等。也有学者迫切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提高对文科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的科学管理和引导能力。这些无疑都是重要的和必需的。然而,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文科自身的责任问题,即文科自身如何有更大作为,文科的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如何更强大。有为才能有位,有大作为才能有大报答。文人更应抛弃“自身无用埋怨祖宗”的思维。与破解经济社会各种难题一样,破解文科教育教学一概难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于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意识和愿望不强烈,创新成果欠夺目,是否是文科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软肋,可以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看到的,那就是:文科教育要想有更大作为,要想耀眼于社会,必须顺势而动,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在改革中科学发展,在创新中追求卓越。这些看似大而空的道理,其实不无所指。

文科高等教育改革任务繁重,非得凝聚更多的力量、花更多心智不可。就破解文科教育质量难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言,有两项工作必须予以更多关注。一是以更强的责任心加快调整文科人才培养结构。从现状看,文科人才培养规模已经不小,但学科专业结构性矛盾凸现。有些学科专业明明社会需求不高,却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有些学科专业社会急需,却发展缓慢,且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密切。这是毕业生就业时结构性矛盾加剧的重要原因。这也表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结构有效调控机制,既重要又迫切。二是以坚定的信心加速改革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旧模式不变革,大幅提高文科教育教学质量难矣哉!文科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对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组织专门力量作深入调查和研究。切忌闭门自言自语和浅尝辄止,重点应放在深刻反思为什么出不了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上。培养文科各类人才,更应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知识在激增,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已变革,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即使有辞海式的大脑而无知识创新的表现,也成不了现代人眼中的大师。转识成智,会创新创造,能破解人类发展大小难题,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是真心英雄。如此雄才大略的人才虽是少数,但我们在谋划改革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期待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时,不能不想到。不然,我们的教育制度、培养模式存在某些扼杀创新人才的弊端,也感觉不到,还心安理得。

权威不点头,小辈难喘气。增强文科教育教学改革意识和能力,文科各学科专业带头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各领域的教学科研中坚、权威、甚或大师,为我国文科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过杰出奉献,受到人们的尊敬;在迫切要求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今天,人们仍对他们寄予厚望。热盼他们能站在改革创新潮头,谨防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经验主义,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既做有深度的学术研究,又对文科创新人才培养殚精竭虑,有更大的突破和建树。这样,就能继续领跑新形势下的文科教育改革创新。果如是,则文科教育幸甚、高等教育幸甚。(2009年4月18日)

误入商业游戏的大学排行榜

由“个体”性质的机构推出的一次次不实大学排行榜,居然能在高人云集的大学、千万考生及其家长中兴风掀浪,不说是笑谈也可称怪事。随着事态的发展、排行“潜规则”的被揭开,人们总算幡然有悟,原来这是一场由一个子虚乌有的个体性机构集结若干人导演的、以追名逐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游戏”。

记得在2003年初,打着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下属机构旗号、由武书连先生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研制的“中国大学排名”榜公开出炉,并以此排名为依据出版了所谓“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之类的畅销书《挑大学选专业》。此份大学排行榜一公布,即刻遭到高教界有识之士的质疑和非议,本刊就陆续收到过一些来稿来函。为正视听,本刊于同年3月和7月先后刊发《陷入误区且步入禁区的“中国大学排名”》、《大学评价与排名需要科学的维度》等署名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指出了武先生主持的大学评价和排名可能陷入的三个误区(前提虚假,指标片面,权重失衡)、两个禁区(自我拔高,商业目的);并忠告欲从事大学评价和排行的人或机构,别忘了应遵循两个原则和三个维度,即大学评价的专业性原则,非营利性原则,大学评价的发展性维度、服务性维度、个性化维度。我们希望这些分析和忠告能对武书连先生有所借鉴。武先生也曾要求本刊能刊登他的文章,给予其申辩和解释的机会。本刊总编欣然应允,但也向他提了撰写该文应回答的两个问题:你们的大学评价和排名的科学性、可信性是怎么体现的,是不是存在商业化运作行为等。然而,他写来的长文,有意回避这类问题,本刊当然没有刊发,只好多有得罪了。

现在看来,武先生的团队搞大学评价和排名,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或陷阱。即使避开这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如何,连机构挂靠都存在欺世盗名之嫌,就看其商业化运作色彩越来越浓这一条,就可以预料做长了是会横生枝节的。果不其然,时至今日事态开始转折了。党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5月5日、6日、7日连续3天以较大篇幅“关注大学排行榜”,重点追问并揭露武书连先生的大学排名存在“潜规则”的丑闻,即给钱与否可以使排名升降,更让人们看清了流行多年的“中国大学排名”榜单,不仅存在猫腻,是大失水准、缺乏公信度的,而且是会混淆视听、干扰大学健康发展的。或许正是鉴于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日前明确表示,教育部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不赞成对高校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更强调,教育部坚决反对排名机构对高校拉赞助行为,坚决制止类似的贿赂行为。不言而喻,对众多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综合排名,是一件极为高难度的事,甚至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还不具备这方面条件。在排名中出现行贿受贿,更是可耻可哀。但愿那些严重缺失资质和公信力的民间大学排行榜机构,能以此为戒,不再为了追逐私利而鱼目混珠、冠冕堂皇地误导社会和公众。“谁在为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作伥”?光明日报署名评论的这一点题点得好,或者说这是一个更具深意的追问。说真的,起初并没有多少人把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太当一回事,特别是著名大学的校长们都不屑一顾,因为从他们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运作方式方法看,就不难察觉,这不是真的在搞学术,分明是在做生意,即估排名钓钓鱼、赢利挣钱。可悲的是,随着榜单年复一年的公布,竟有越来越多的人松懈觉悟,甘愿或违心上当受骗。如果说社会公众不知真相、难辨真伪被人牵着鼻子走,还有情可原,那么,有两类人群的懵懂就太不应该了。

一类是大学、大学校长、大学教师。这些具有较高智商、堪称社会“精英”的人群,难道对什么是严肃的学术、什么是商业化的生意真的看不透吗?当然不可能。为虚名所累、为利益所惑,不惜放弃原则,丢失良知,恐怕是其根源。正如光明时评作者所言: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因为某些大学对自己学校在排行榜上有名次上升的需求,才会招来武书连上下其手;正是他们对大学排行名次的顶礼膜拜,无形中在为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作伥。我们真的该为这样的大学、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教授汗颜,恳望他们能由此深刻反思。“追着排名跑,就会丢了魂”!天大校长龚克的这句警言,说得太好太到位了。丢了“魂”的大学,还能有大指望吗?魂兮归来!

再一类是传媒和传媒人。联想“作伥”者,恐怕某些媒介也难脱干系。武书连等制作的大学排行榜及其衍生出版物,没有媒介的配合、甚至推波助澜,能流入社会且反响不小吗?说句不恭的话,有的媒体在此类误导公众方面也有着不能推卸的责任。不是吗,某些媒体和传媒人明明为那些失真内容鸣过锣、开过道,甚至也得过好处,却还要扮演一副始终正确的面孔。风向转时,他们又立马掉头、跟得比谁还快,但只见指责别人,从不检讨和反思自己。这样公众会怎么看,能不流失公信力吗?对新事物敏锐,但缺乏深邃、失之熟虑。这是对有些媒体和传媒人的一种评价。也愿更多的传媒同行能通过对类似大学排行榜的跟踪报道,有新的感悟,更好地肩负起搞好教育舆论宣传的重任。(2009年5月18日)

请花更多心思落实“育人为本”

看起来,这个世界喧嚣不断,挑战不断,迷惑不断;当然又创新不断,正义不断,前行不断。为了大学的正义,在此最想吁请大学的校院长、教授们忍辱负重、花更多的精力和心思于培育英才。

仔细一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作的一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实际上都处于危机之中”!重要表现是,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即“育人为本”的理念,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功能的不断拓展,以及社会希望大学承担责任的无限放大,有被淡忘甚至边缘化的危险。难怪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发出忠告: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市场影响力,而忽视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那是“失去灵魂的卓越”。

重申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即坚持“育人为本”,绝非无谓的老生常谈,恰恰是需要我国大学坚守并作深刻反思的大事体。在社会期待和市场压力不断升级、大学多重任务都很繁重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确有一些大学自觉不自觉地把“育人为本”挤到一旁的现象,致使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没能真正落到实处。有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片面强调以研究为特色,陷入了只重各自研究而轻普惠教学和本科人才培养的误区,片面强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陷入了只顾单向科研学术而忘却服务教书育人的学科建设的误区。更有不少大学高管,嘴上也讲育人为本,实际上极少有先进的育人理念;职能部门分工过细,政出多门,各吹各的号,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会议泛滥成灾,却很少能静下心来系统深入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难得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调研,甚至院系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也离本科教学第一线越来越远,导致把主要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的教师呈明显下降趋势,等等。针砭弊象,认清这些问题的危害性,确保新形势下“育人为本”在学校工作中得以全面体现和落实,再也不能患得患失、自己原谅自己、甚至自欺欺人了。

新时期把“育人为本”落到实处,应在创新办学理念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更佳表现。看一所大学、特别是校院主要领导是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只看表象,更要看实质。真正的以育人为本,在关心教学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更应把目光投向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创新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上。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新要求,已有广泛共识。但是,不少高校仍安于现状,求变求新的清醒和决心缺失。如果说,为了改变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五偏”现象(专业设置偏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人文情怀偏废,创新精神偏离),一些高校作了不同程度的努力,情况有所好转;但不能不承认,离根本性变革还有很大差距。归因均在于旧人才培养模式或体系尚未打破,总根源则是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更新慢,恋旧情节过重。站在历史新起点,若能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为整体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尽心竭力,方称得上担当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道义。

新时期把“育人为本”落到实处,应在学校制度安排、政策和改革导向都以培育英才为基点上有更佳表现。忽视这一条,实是高校根本任务落实中的最大无知和偏颇。高校正面临着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这是一项理顺关系、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甚至调整利益格局的重要改革;但不管作怎样的改革,都必须牢牢把握一条,就是一切改革举措和旨归都必须有利于培养人才根本任务的更好实现。对高水平大学来说,校内体制机制改革,都应有利于形成服务和支持教育教学创新、拔尖创新人才更多更快地“冒”出来的制度环境。其中,关键是要抓住教师评价激励机制,让广大教师心甘情愿为培养人才付出毕生精力。这也需要政策导向上充分体现培养人才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的第一学术,促进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相辅相成;在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引导教师协调好多重职责与义务,进一步激发起每位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授开展教学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新时期把“育人为本”落到实处,应在建设合道循规的大学文化上有更佳表现。人们普遍认同文化是软实力,孰不知这个软实力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下不亚于硬实力的作用,而且文化软实力是物质硬实力不可替代的。大学不应把文化软实力当做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文化有先进文化和糟粕文化之别。这里且不论先进的大学文化内涵丰富,也不说大学具有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的功能,单从办学规律和大学根本任务看,大学人的追求、理想、抱负和责任,首先应体现在精心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基本价值引领上。一旦大学人、特别是教师不以培育英才为荣,淡漠甚至躲避教书育人,不肯为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教学改革创新付出心智,那就可以认为是大学管理和大学文化建设出了偏差,就需要纠偏。什么时候,大学生爱学习且能学得好,大学教师能以培养人才为学术生命而自觉求优,把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基本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为学生奉献大爱,为教改和提高质量而殚精竭虑,那就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有成效的突出表现。有学者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应“从技术到文化”的建议,也富有远见和建设性。现在许多著名企业都非常重视管理中的质量文化建设,而以文化人聚集、以知识和文化管理为主导的大学反倒忽视了这方面,实应惭愧。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只有逐步超越其技术调控的范畴,使之上升为一种文化自觉,才能改变“质量管理”与“管理质量”不协调状况,使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走向卓越。“育人为本”四个字看似平常,实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在社会和教育大变革时代,始终维护和发展大学正义,不折不挠践行“育人为本”理念,真的太需要大学校长、教育工作者扛更重责任、下更大工夫、凝更高智慧了!(2009年10月18日)

走出教育“问责”的困境

问责于人易,问责于己难!虽不能说这是人性发展的规律,却是一种长久存在的社会普遍现象,实则是人性弱点的一大痼疾。谁能将此超越,那真是令人钦羡的圣人了。

联想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尽管在世纪之交通过艰苦卓绝、左冲右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学校教学质量在滑坡,教育处在“危机”中,教育让民众“集体失望”等问责声,还是彼伏此起。这一方面说明,教育越来越备受公众的关切,厚望有加,期待升级,教育工作者责任重于泰山;另一方面表明,民声即信号,教育界必须振作精神,马不下鞍,忍辱负重,尽心竭力改变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企盼的局面,改变只大不强、发展不平衡、质量亟待跃升的状况,切实把民众的新期待放在心中,把新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

无论扛责,还是问责,不能不分清到底是谁的责任问题。扛责者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不想失职也必然失职;问责者不分青红皂白任意将屎盆往别人头上扣,那也于事无补,甚至还会混淆视听,颠倒是非和黑白。就高等教育而言,在发展中确存在成堆的大大小小问题和困难,抑或说存在着新“危机”也未尝不可。危机逼迫人求变求新,以往的高等教育就是在克服矛盾和危机中求发展求生存的;今后的高等教育仍需要在摆脱新矛盾新危机中前行。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着的大小问题或“危机”,根源究竟在哪里、责任主体是谁?!一个显而易懂的道理: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有的责任主体在高等教育本身,有的则不是,而在于政府和社会。如果一股脑儿地将所有问题的责任都推给高教界,或者高教界只能或只会默默地承受难以承受之重,那不仅不符合实际、有失公允,把高教界压得喘不过气来,自信心难提振,而且还会使真正责任者逍遥自在,说风凉话,甚至倒打一耙。那样的话,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现实中,责任主次不清、甚至颠倒,把“板子打错人”的舆论还在被追捧。每逢教师节前后,人们能看到各级政府首长深入学校视察,或座谈、或听课,发指示,或表扬或批评,令师生感动。但人们还希望看到另一面:政府首长平时应更多关心教育、关心师生,特别是在增加教育投入和重大政策制定上做到口惠而实也至。这才是政府首脑最应该做的,也是最能评价其对教育是否真心重视的试金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马儿跑得快,又不让马儿吃饱草,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米”在哪儿、“草”在哪儿?就在掌握公共资源的政府手中。政府有关部门不能依法向教育投入,还找种种说词辩解,实难令人信服!近来媒体舆论对高校管理“行政化”色彩浓、校领导分列副部长级、厅级等批评甚烈,似乎“去行政化”是高教改革的根本。殊不知高校领导行政级别待遇岂是教育部门能决定的;而且在中国处处都是“官本位”的文化背景下,要教育系统孤军突围取消校长行政级别,能对提高教育的社会地位、办更好的教育带来实质性好处吗?如果能,相信高教界是会举双手赞成的。恐怕问题没那么简单。在这个议题上,当下最应做的,是寻求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和谐。又有舆论强烈批评高考制度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非改不可,更有偏激者认为应取消高考。争论的结果是:取消必乱套;采用综合素质评价制,能够消除“高考指挥棒”、“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但从中国国情看,它需要突破社会人情关系的困扰、超越诚信道德缺失的严重挑战。可见,高考改革并非教育部门和学校单打独斗能成功的,需要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密切合作。如此等等。

这绝不是在为教育开脱责任问题,不是说教育有问题也不能问责。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正确的舆论问责,是一种鞭策、一面镜子、一股推动力。但问责容易,全面准确难、切中要害更难,也更有水平和价值。

面对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新问题、新矛盾、新困难着实不少。根本矛盾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体上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教育教学改革没有根本性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滞后于现代化建设和时代变革的需要;办学体制机制活力不足,束缚创新的旧观念和制度障碍有待突破;大师级人才和科技创新战略领军人才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性与教师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突出;学科专业设置、办学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毕业生就业所需等。解决好这些重大问题,特别是把教育教学改革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使人才培养模式焕然一新,教育质量来一个大跃升,才是高教界的主要责任。教学改革太需要凝聚更大的力量和智慧了。教改不作为,失职就难免。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最核心的改革,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教改既要有顶层设计,更应依靠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极致发挥才能有起色,才谈得上担负起了应有的责任,不辱使命。

在社会大转型、大变革时代,出现诸多新问题、新矛盾不足为奇。不怕问题多,就怕少了承认问题的勇气和雅量,就怕迟迟没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办法,更怕缺失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欲望和能力。破解高等教育各种瓶颈问题、特别是教改问题,动力和出路在于改革创新。思想僵化,抱残守缺,不思改革,不能守正创新;或满足于小改小革,见矛盾就藏,见困难就躲,不愿攻坚,不敢碰硬,那才是缺乏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典型表现,才是需要被鞭策的。而对于思想解放、敢于破旧立新的改革者,舆论在敬意之余,应予以更多的宽容、理解、呵护和助推。

问责,有被责和自责之别。自责是自我激励,是一种美德。被人责问者,应抱平和心态,避免对立情绪,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更加负责任的出色工作化解矛盾。同时,问责于人的人、特别是负责任的主流媒体及媒体人,最好也不是只图一时手口痛快,而应事前事后扪心自问,想想是否不偏不倚实事求是,是否不夹私心出以公心,是否有利于缓和矛盾解决问题。这样,包括教育在内的“问责困境”就能得以有效缓解,就会有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2009年12月3日)

好字为先 由大变强

用“大而不强”来概括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状态,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认同的。以“快而欠好欠优”来形容,或许会使一些人听了不太舒服,可基本也是实情。

不可置疑的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历了体制大改革、规模大发展、校园大建设之后正在转向质量和水平大提高的新阶段。由高等教育的弱小国,一跃成为高等教育大国,这是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令世人刮目。大国应当有大教育,大是走向强的必然,但大与强毕竟有质的区别。把已经做大了的高等教育再做强,需要时日,需要条件,需要艰苦卓绝后的超越。超越需要智慧,更需要乘势用势。势是一种强大无比的推动力,抓住了大势,就能获得极大的甚至超乎想象的能量。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再加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国家新战略目标的确立,必然对高等教育提出“由大变强”的新期待。不失时机地谋划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看来是势在必行的了。

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实现“由大变强”,时间要多长,既取决于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决策和支持力度,更取决于高教自身能否真正来一个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大提高,提升优质高效。当前,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大提高的有利条件不少,但问题和困难也是明摆着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老问题与值得注意的新困惑交织并存,制约高教健康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很突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克服消极等待和急功近利等偏向,以更加崭新的观念、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妥善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及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特别是要抓住提高质量这个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在好字为先、科学发展上花足心思、狠下功夫。没有好,无所谓强,只有好才能强。好字为先,由大变强,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教工作的主基调。“好”要体现在转变高教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教界必须认清并践行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高教又好又快发展,是总的要求,但当前更应突出好字。这是在规模快速扩张后化解矛盾、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在当时高教界思想准备和基础条件不足的状态下强力推进高教规模大发展,有其大的背景,也符合时代潮流。现在的问题是,规模大发展的成果亟需相应的质量加以巩固。当前要紧的是,继续贯彻中央关于高等教育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决策部署,继续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确保国家招生计划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这是真正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改变“粗放低效”形象,为社会和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高教发展质量和水平的紧迫任务。“好”要体现在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上。教育现代化是新世纪国家全面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必然诉求。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确认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概念,这对宏观教育政策取向和微观教育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大家都在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但少有人讲教育自身要不要和怎样现代化的问题。没有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怎能谈得上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面向现代化的高等教育,自身必须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的实验试验条件,这些都离不开增加投入;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办学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应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提上日程。舍此,就很难培养出大批具有现代化思想、目光和本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很难出更多更大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科研成果,就很难谈得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好”要体现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上。经多方努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在改善中,但供需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两个并存”现象尚未根本性改变,即社会高层次专门人才总量供给不足与部分专业人才相对过剩并存,行业企业急需适用人才短缺与高校毕业就业难并存。这跟高校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变革的不协调、不适应密切相关。财政挤钱支持办学,家长付出较大经济代价供子女上大学,如果高校不能及时根据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生和教育内容,导致很多学生学难致用,学不能更好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那是对国家和学生的一种亏欠。没有结构上的优,是谈不上发展得好的。应通过多方不懈努力,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科类及专业结构,加速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开放的反应灵敏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好”要体现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靠教师。教师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上。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应根据高教发展规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造就和引进一批学术和教学大师,注重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有条件的重点大学应大力推行“大师+团队”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以提高优秀教师待遇为重点,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在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让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好”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开创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上。改革创新,是突破高教发展难题、推动质量上新台阶的强大驱动力。教学改革整体推进乏力的现状,亟需改变。解放思想,坚持创新驱动,焕发创新激情,应成为高教界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着力点。不可否认,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基本上还是几十年一贯制的旧体系,专业设置偏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人文精神偏弱,人才培养模式与造就创新人才偏离的僵局尚未整体打破。在这种状态下谈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很难超越的。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管理,突破教学旧体系,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建立起人才培养新体系,才能使质量来一个大改观。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带有标志性的教育理论创新成果,素质教育理论的确立,实际上已为我国高等学校建立人才培养新体系奠定了基础,如果能在实践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那么,实现高等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优秀人才,就大有希望。(2008年1月3日)

继续解放思想感言

威哉,真理标准大讨论;伟哉,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都是由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勇于变革,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这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我们形成的重要共识。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继续解放思想的声音可以用此起彼伏、方兴未艾来形容。许多谈继续解放思想的理论文章,给人以颇多启迪,对解决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的认识问题,尤有帮助。然而,接下来的文章还很不解渴,如何继续解放思想,特别是如何结合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似乎又都欲言又止,头绪和思路都不够清晰,指向和态度也不明朗,亟需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言与行互动上把文章做深做好。如果只是把解放思想当成一般口号,而无实际的切实的言行举动,那么群众还是把你看成“不想解放思想,不敢解放思想,不会解放思想”,说冤也不冤了。

大学应该是出新思想、出理论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大学校长应该最少保守思想,应该更加睿智理性。然而,我们的大学似乎还比较沉闷,生机活力不足,重要表现就是思想和理论创新乏力。有一件事但说无妨:记得在去年底的一次全国著名大学校长书记参加的研讨性会议上,一位高层领导讲话前,安排了四位我国顶尖级大学校长发言,每人十五分钟。怎么着?他们几乎都是一字不落地照稿念了一遍。给人的感觉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稳;挑不出毛病,却乏思想火花。这位领导和与会者心情一样,都颇有感慨,甚至痛心。难道这就是我国最高学府校长的水平吗?!世界著名大学校长也是这样不会或不敢脱稿讲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吗?!一时间,气氛变得沉闷了。很快,又有人窃窃私语:如果校长们真的脱稿讲自己的想法看法,讲真话心里话,不合领导或办会者的意,说冒了一点、甚至说错了一丁点儿,能宽容不指责吗?!言下之意,就是这不能全怪校长,他们也是环境条件逼出来的。这就引发了值得反思的问题:究竟是大学校长水平不够高,还是心有余悸,思想不够或不敢解放,这种状况还要延续多长。这也说明,解放思想,首先得广开言路,真诚鼓励和允许人说心里话,允许人发表有个性的想法,包括发表不是太严谨的言论,就是要保护人们的“表达权”。不然,我们的大学思想怎么能活跃起来,学术繁荣也会受阻。

我们今天讲解放思想,指的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新矛盾,破解新难题新挑战。打破习惯势力需要大智慧和大勇气,克服主观偏见更难。主观偏见者固执己见,以偏概全,而且往往与旧传统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解放思想的一大障碍。越是有权威的部门和领导越容易有主观偏见,越需要扪心自问:我(们)解放思想了吗?!越是顺境和取得成就的时候越容易犯主观偏见,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对新问题、特别是暗疾和隐患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不惜酿成新痼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新矛盾交织,如果不能通过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新突破,就会制约又好又快发展,影响高教发展水平和质量。想不想、敢不敢、会不会解放思想,不仅反映着是否高举旗帜、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状态,而且关系事业和工作实践是否与时俱进,永不僵滞。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很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发动群众开展深入的大调研、大讨论,问计于众,广纳善言,秉本执要,常勤精进。高校是高智商人群聚集地,组织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讨论,必将凝聚大智慧,获得大收益。

实践创新永无止境,决定了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但解放思想是有阶段性特征的,在高教界继续解放思想,是要扫除高教改革创新的障碍,当前特别是要扫除阻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大提升的思想观念障碍、体制机制障碍,及管理和制度文化障碍,破解高教改革和发展新阶段的一个一个难题,最本质的指向是实现高教事业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的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从创新乏力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挣脱出来,从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困境中突出重围;就是要通过“立新”达到“破旧”之目的,促进高教界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导向机制等方面有一个新的大变化。已经步入改革深水区的高等教育,只有通过新的思想解放,才能正确地总结和反思以往,摆脱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从而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实现新跨越。(2008年9月3日)

联系高教实际解放思想

教育振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标志,教育又是人民福祉之所倚。处于教育龙头地位的高等教育,能否把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更高的层次上理清新思路,实现质的跨越,关键在于是否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并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道路。

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说教。不联系现实问题,就解放思想谈解放思想,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还有可能走入弯弯绕的怪圈。就改革论改革大多也只是坐而论道、打嘴仗或笔墨官司而已,到头来还是一笔糊涂账,于大事无补。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解放思想是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先导。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是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强大动力,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招生就业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及后勤社会化改革,凡是进展快局面好的,无一不是因为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面临种种预料之中或难以预测的困难和更加复杂的内外部体制、环境条件的多重制约,提高化解矛盾和克艰攻难的能力,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只有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汲取勇于变革的精神动力,才能打破因循守旧,克服改革疲劳症和肠梗阻,才能创新高教发展的思路,实现以又好又快发展为标志的科学发展。

联系高教实际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正视高教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是阻力大、难化解的问题和矛盾,越需要在解放思想上花心思、找出路。矛盾可解而不可避,敢于和善于化解尖锐矛盾,才是真的解放思想;游离于难题和矛盾之外谈解放思想,无异于隔靴搔痒,甚至是自欺欺人,实际还是没有或不敢解放思想。面对高等教育新阶段、新特征呈现的发展新态势,亟待解决的新矛盾新困难很多,诸如: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落后、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薄弱的矛盾;要求面向现代化、服务现代化建设,与高等教育自身现代化水平不高的矛盾;人民群众要求学有所教特别是学有好教的强烈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上好大学难的矛盾;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全面协调发展对要素资源的巨大需求,与公共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资源总量性短缺问题突出的矛盾;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依靠内涵提高为主的新的发展方式,与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核心要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难以快速提升的矛盾;增强大学生机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水平不够先进、制度创新乏力的矛盾,等等。如果我们避开这些矛盾谈解放思想,或在矛盾面前束手无策,不能以自身的职责和智慧,分清轻重缓急、需要和可能逐一化解,那是难以抢占先机的。只有以更加广阔的发展视野和全新的思想境界,在更加尊重高教规律的同时,冲破习惯势力和保守思想的束缚,寻求破解各类矛盾的突破口,回答并解决社会和百姓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更加取信于社会和人民。

联系高教实际解放思想,尤其需要集中更大的注意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根本性突破。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先进优越,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我们必须确立起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最根本、“最核心的改革”的理念,其他各项改革都是为有利于这项改革服务的,都应支持、支撑这项改革。毋庸讳言,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基本囿于旧模式的框架,已成为教育质量实现新超越的严重制约。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还未能做到更加贴近实践、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生活;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还跟不上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重大调整的步伐;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是以知识灌输、知识积累、死记硬背、应试教学等传统方法为主导。这些都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要求相去甚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事关工作重心转移和转变发展方式,事关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深化教学改革,不应仅仅满足于目前正在实施的“质量工程”,也不应只满足于局部的、甚至相互割裂的单项教学改革,而应把注意力放在突破素质教育实施的深层次的观念性、体制性障碍上,特别是要在事关全局性的整体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上。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整体性实质性突破,外界就有理由说高等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巨大成功。

联系高教实际解放思想,应在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上有大突破。在中国,天天高喊着这个创新、那个创新,其实管理创新是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管理创新是解放和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可否这样说,政府对大学管理的创新,大学内部管理的创新,将是帮助组织寻求新突破,取得最优绩效,使高等教育发展提升至新高度的强大动力。管理者往往是领导改革和制定新政策的掌控者,高教改革和政策引导力是否科学到位,直接关联着高教体制机制运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教体制机制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创新。管理不创新,活力难迸发。管理者不想或不会解放思想,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就会严重受阻。高教管理既应强调规范,建立秩序,还应强调激活机制,使高教管理的主体高等学校充满生机活力。有研究认为,经济和政治领域深化改革的新指向是放权让利。这是否适用于高教改革还需商榷。不过,防止在一片“规范”和“强化”管理声中,把已经下放的权力上收,或过于集权把人和事管住管死,则是需要共同警惕的。至少,严格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基层的同志所热盼的。人们普遍认为,我国高校的生机活力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这是很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中有更大作为的。从高教管理看解放思想,主要对立面是旧的管理理念、激励和服务意识弱,只有从中解脱出来,多作换位思考,才能谈得上管理创新,真正建立起科学有序、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

解放思想的最直接效应是观念创新、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和推动制度创新、实践创新。联系高教实际解放思想,还必须十分重视我国高教理论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加强对高等教育理论的科学研究,更加重视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否则,历史新起点上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伟业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还会在实践中付出新的沉重代价。(2008年9月18日)

提高教育质量:亟待教学方法大变革

大凡亲身经历者都会赞同这样的判断:世纪之交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极不平凡的时期,发展气势恢弘,改革波澜壮阔。但说来也怪,大发展之后的高等教育,问题反倒多起来了,有的矛盾还更加凸显,社会舆论的批评声也比以往多。

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说过的话: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了的问题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比解决发展的问题还难。原来辩证法就是如此。由此也可悟出一个道理:谈发展起来的问题,用不着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敢于摆问题是有底气和负责任的表现,找准了新问题是解决新问题的良好开端。社会主流媒体舆论也该更趋理智成熟,对正在解决中的问题不以大加渲染为能事,而以帮助解扣、出主意、开良方为本事。

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之后的主要任务、战略重点,也是社会舆论评议高等教育的关注点。理智理性地看,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确实很多,如果不能从宏观上解决好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管理相当薄弱、教学改革面上突破太难等问题;不能从全局上思考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整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那么,要想让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大幅提升,只能是遥遥无期的。不怕问题多,就怕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最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出台“质量工程”的同时,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较系统的指导性意见,目的是在“质量工程”抓好提高质量关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面”上整体推进。只要各高校以此为新时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战略抓手,结合本校实际,发挥抓教改的自觉性、创造性,势必是会有新作为的。

抓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责任主体在高校。教改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带有普遍性,有的则是不同条件环境下的特例。抓住普遍性问题加以突破,对全国来说可能更有意义。比如说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是不是该来一次大范围的革命性变革了呢!

重记忆而轻创新,对照本宣科的轻车熟路,对书本知识累积的过于崇拜,对死记硬背的顽强固守,对填鸭式注入式的恋恋不舍,是中国高校教学方法的顽疾,已演变成习惯性的容忍和麻木。我们并不否认各高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等先进教学方法的优秀教师,但就总体而言,上述传统落后的旧方法仍在流行。在电脑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在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变得更为迫切。倘若还不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率先大力度全方位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那是谈不上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其他各种努力,也都可能会事倍功半,被大打折扣。而且教学方法的优劣,是最直觉直观的,能在极大程度上折射出一校或一国教育教学的先进与保守。社会对高教质量的评价、批评与指责,主要也不是看你的办学条件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先进与否的考察。教学方法的变革,不仅直接关系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高等教育改变社会形象、树立好的口碑的需要。

方法问题小看不得。不能享用先进教学方法的学生是不幸的,不会用好方法教学的老师是可惜的,大多数老师教学方法落后的学校也难能生机勃发。如今抓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能否别再放过教学方法问题了呢?这是需要特别提请各高校的质量责任人深刻思索的,尤其是那些新建院校和地方院校,在办学条件上是没法与全国重点大学比拼的,若能切合实际地在因材施教上做得更好,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上全面重点突破,开创一片教学工作新天地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由此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对全国教改的贡献率也不会小。

教学方法改革的成败,关键是教师,根源在管理。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与倡导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的优劣,是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教学方法落后,即使其他条件不错,也称不上是合格教师。优化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和强烈的责任心。教学方法是一门艺术,没有较高水平就很难进行启发式教学;改进教学又是一种责任,容忍对学生、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悄然流失,就会丧失对教改的自觉,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方法大变革对教改的连锁效应是显然的。明智的高校领导,选择全面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看来错不了。现在主要是看各高校管理者是否有这个决心、这种能力把广大师生的改革热情组织好、动员好、激发好,让蹩脚的教学方法无地自容,让先进的教学方法大道光明。(2007年3月18日)

用理论创新引领工作创新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一有广告词之嫌的观点,其实颇耐人寻味。思想理论创新贫乏,甚至僵化,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所大学工作创新乏力,难以开创新局面的致命性伤痛。这一基本经验或教训,能不能通过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有新的感悟,值得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就全党最高层面而言的。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最高领导人都无不高度重视和善于理论思考,可以说,我党历史上任何重大转折、重大实践突破,重大历史性跨越,都是以思想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理论创新为先导的。直到今天,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形成了又有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贡献,是武装全党头脑、总揽全局、统一思想认识、协调步子的旗帜。有了这个科学理论体系,就有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快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塔。

党的顶层在理论建树上为全党树立了榜样。那么,党的高层、中层、基层,或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党的领导者当如何呢?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全面领会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问题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修养,才是正确的选择。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好一个“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这是党的号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警示。在现实中,群众对有些不良现象是有微词的:我们党的一些中高级领导、特别是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对理论学习和研究很不重视,对经验主义式的管理沾沾自喜,成天忙于具体事务,热衷于审批或发一般性指示号召,嘴尖皮厚根底浅,就事论事缺灼见,头脑空空架子不小,甚至训人骂人粗话脏话连连。有的自己不学习不研究,还轻视蔑视别人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的开会讲十来分钟的话,还要别人起草稿子,念的除了空话套话烦人话,还是旧话废话别人的话,就是没有新话亮话提气提神话。理论上的幼稚病,必然导致实际工作的侏儒症。这些皆与不肯和不善理性思考、理论修养短缺有关。这不仅有损党的领导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改革开放大业,制约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新局面的开创。

用理论创新引领工作实践创新,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群众的期待。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阶段,各部门各单位的改革攻坚任务都非常繁重,改革难题能否各个击破、特别是整体协调有序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创新的智慧与勇气,在于部门单位领导的理论创新能力和水平。暂时的在工作岗位所需的理论基础薄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于拍脑袋,长期不努力学习钻研,也不去不会发动发挥有理论研究优势群体的作用。这样只能使自己或本部门本单位工作长期处于懵懂浑噩状态,就很难在改革创新这条强国兴业之路上站稳脚跟,也就很难谈得上建功立业。

就教育界、特别是高教界而言,根据十七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总体要求。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活力源泉。这一点,从道理上讲人们都是赞成的。但是,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有教育理论创新来引领,很多人未必就看得很清楚。但愿通过对十七大精神的全面深刻学习领会,大家能对教育创新、破解教育发展一概难题,均亟须教育理论创新来引领,有新的觉醒。

当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前进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不少,或者说对好些问题的思想理论认识还处于或明或暗、似清非清的状态。譬如说,以素质教育为主题,请问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不同级差类别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何异同,大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不是只是专业教育加思想道德教育?对这些问题还没有一个系统权威和可操作性强的论述,或许是素质教育未能根本性突破的重要原因。再譬如说,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那么请问: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啥样?也没有人作过系统有说服力的研究。又譬如,大家都在讲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究竟哪些教育观念陈旧了要更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谁来构建、怎么构建?思路也不是理得很清楚;十七大报告要求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要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怎么认识,通过什么途径去落实,使之有新的超越。还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加强办学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也提出多时,但成系统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见,对什么叫科学管理、什么是先进管理理念,加强管理与管理创新等问题也缺乏深入探讨。如此等等,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越是改革攻坚,越需要理念和理论创新来引领。没有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各种教育难题的突破就会受阻,或虽在实践上有一时突破,也难以持久、难以深化,更难以统一思想认识,认人信服。作为高教管理工作者、特别是大学的各级领导,都是文化层次很高的群体,只要有理论自觉和追求,做受人尊敬的有丰富教育思想内涵的带头人,是不成问题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简言之,解放思想、理论突破是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法宝。运用好这个法宝,将开辟新路与构建理论体系统一起来,事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这是学习十七大精神给我们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2007年10月18日)

民生国策看教育

从社会建设和关注民生的视野来考察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崭新的话题。由此强调优先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不仅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教育乃民生之基;而且必将使教育在民族振兴和富民强国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与作用更加凸现。

当今社会,通过教育而形成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最重要保障,改善民生从改善民众的教育问题入手,可谓抓住了根本。教育状况如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家庭及社会和谐息息相关。一个家庭组成后,有了子女,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教、学有好教,将来有出息。随着子女不同学龄段的临近,有多少家长为此一次次谋划、操心、奔波,甚至心力交瘁。又有无数家长,自己再苦再累、或地位再卑微都能忍受,盼只盼子女通过好的教育而改变命运。过来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一旦孩子上了好学,有了好学业和好就业,成就感愉悦感无不涌上心头,工作有了劲头,生活有了滋味,幸福有了奔头。反之,则可能心灰意冷,情绪黯然失色。显然,十七大要求党和政府“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能不聚焦教育。作为普惠于民的大事,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的首位,对头,值得,必须。

改善民生,离不开增强民生性投入。由此切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增强对教育的民生性投入。这对掌握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投向大权的政府官员来说,向教育投入倾斜,保障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既是责任,也是功德。是否做到了教育优先发展,就要看能否真正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的“三个优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今年财政收入超收数千亿元的情况下,如果还不想不能做到“三个优先”,不管你再怎么找理由、找借口,给人们的直觉只能是:对党中央的决策阳奉阴违,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冷漠。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联系在一起,除了表明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还在昭告世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又一基本国策和重大发展战略。这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之后新的国家战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密切关联,而且同这四大国家战略休戚与共。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说,优先发展教育,既事关改善民生,同样关乎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关乎基本国策和各项国家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对教育在民族振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功能的全面深刻认识,不但要从加强社会建设、关注民生着眼,同时必须坚持从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各项基本国策进行全面谋划,忘记或偏离哪一方面都是不科学、要不得的。

就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而言,不但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又是知识创新的前沿,推动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的源头,还是社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也是民族文化研发的高地、国际多元文化对话交流的平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优质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和经济的联姻成必然趋势,任何脱离经济社会的大学,或是脱离大学的经济社会,都注定会落伍,难保可持续发展。大学通过知识创新和传播,通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有创新基础的人才,通过科技和人文精神的辐射,不仅能提升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而且能有力推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意义,或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效应,归根结蒂,在于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未来从业者的文明素质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这些近乎大道理、空道理的议论,其实是正常人的思想和实践都能及的。之所以还要发感慨,只是想提醒一下可能健忘的人:对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应尽量想得周全些,不可以抓点丢面、以偏概全;对从事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崇高责任,不可以一丝一毫地轻忽,别让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寄托的热切希望落空;对教育的支持和投资,不可以太近视和势利,像是在恩赐那样吝啬,当用不用,应从多方面观,既是民生性投资,又是基础性、发展性和生产性投资。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利民利国,利人利己,既十分必要,又功德无量。(2007年12月3日)大学,莫让素质教育销声匿迹

新年的钟声意味着一种新起点的开始。这钟声里,蕴含着我们多少新的设想和愿景,催促着我们要继续那些该做而没来得及做的事情的同时,更加激情地去开拓新思路,创造新业绩,跃登新台阶。

在新的一年里,突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的任务艰巨,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压力和责任更大。不过,教育上的很多重大问题,指望短期内突变、突进是不太现实的,思前想后,脚踏实地,积极稳步有序推进,则是必然和必需的。高教工作纷繁复杂,而时下,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关的事,我们最想说的,或最想提请高教界关注的一个话题是:高等教育领域要不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如何深化素质教育?前者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而后者的文章就大了。

大凡有心的人们都注意到了,近来几家主流媒体都开辟专栏,在热烈讨论素质教育问题,这对丰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转变人们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益处多多,意义不凡。然而,令人颇为费解的是,这场讨论几乎清一色地局限于基础教育范围内,似乎与高等教育没有多大关联。现实中,也确有一些大学早已把素质教育置于脑后了。人们是否还记得,中央早就有过决定,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或许是出于职业敏感,我们真想呼吁:大学,莫使素质教育销声匿迹,大学,别让素质教育名存实亡;大学,应叫素质教育声调再高些,大学,也请高扬素质教育的旗帜!但愿这样的吁请不是自作多情,无的放矢。

素质教育实质是要回答和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着力点。所幸,在与一些著名大学校长和高教管理及理论研究者接触中,他们都对如何在大学深化素质教育有自己的见地,不但给人以启迪,而且给人以信心。在大学,深化素质教育既需要“纸上谈兵”,从理论上、认识上、方案上、举措上将素质教育搞清楚,弄明白,使大家有理可据、有章可循,有障在除,迷茫顿消;更需要投入大兵团实战,刺刀见红,战绩可表。再新再好的理论、理念,如果没有实践,不变成行为,那同“死的”有什么两样?素质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不同的教育层面、不同类别的学校实施,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切入点、针对性,甚至困难和阻力是有区别的。在基础教育层面,由于升学的压力超负荷,来自社会、家长的阻力极大,而且尚存一些误解;而在高等教育层面,困难和阻力主要不是来自社会和家长,而是来自内部,来自校长,来自教师,来自传统教育观念和习惯势力。一所大学的素质教育,如果校长认识不到位,以己昏昏,何有使人昭昭;如果教授、教师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不肯花心思付诸实践,一切都白忙乎!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养、教育理念的更新,不但要求很高,而且很迫切。走出素质教育的迷茫、打破僵局,有新作为,亟须我们的大学、校长和教师反思和自省。这是善意的提醒。

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什么?我们可以说这要看学生是否成人和成才,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升等,但最具时代性的标志,还是要看能否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渴望创新的中国,更加渴望创新型人才辈出。我们的大学素质教育若担好了如此大任,果真善莫大焉矣!(2006年1月3日)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大力度加速度

尽管听了会让人不舒服、甚至很刺耳,我们还是不得不作这样的善意提醒: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该走出“雷声大雨点小”僵局了。这是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能否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切实把重点放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的一件大事情。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在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而要破解当前制约教学质量的难题,不能不把关注点放在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战略高度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从近些年的有关文件、文章乃至各高校管理者的讲话看,喊得不可谓不多和不响亮,局部的星星点点的改革实践也确实有一些,但整体效果怎样?似乎大家都心知肚明:实质性进展不明显,教改中的一些核心问题触动不大,传统的办学理念,老一套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还在流行,中央反复强调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张,在多数高等学校有名无实,甚至销声匿迹,而高级应试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是不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呢?很值得反思。

此种状况,不仅高教界有识之士关注,学生和家长乃至全社会关注,而且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前不久听取高等教育工作汇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讲到如何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时的一段话,更是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顶层领导的讲话或指示语重心长,针对性和指导性极强,说出了学生和民众的心里话,绝不是无的放矢,空穴来风,更不可无动于衷。高等教育界同仁,在听了看了学习领会了这些指示精神后,再也不能对深化教学改革太麻木了,再也不应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仍然心中无数了。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在思考和部署教学改革时,首先应逐一回答和解决中央领导指明的问题和不足,而不是游离于这些带普遍性根本性问题之外空谈深化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大的改观,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早在多年前,有关高等教育专家就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可归纳为建设、管理、改革三方面。这种划分或归纳是有道理的,有利于我们理清教学工作的思路,逐项推进工作。从当前实际看,高校教学工作除了要继续以改革精神扎实抓好教学基本建设、科学规范实施教学管理的同时,更应把重点放在大力度推进教学改革上,就是如何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为重点,积极探索创新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师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千方百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等。教学的管理、建设、改革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为作用,但毕竟着力点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互为代替。如同教育体制改革不能代替教学改革一样,教学的基本建设、严格规范管理也不应淹没、淡忘教学改革。认清这一点,对当前我们增强教学改革的紧迫感、理出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头绪,是有帮助的。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最核心最本质的改革,其他各项改革都应围绕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进行。相比较而言,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之所以有些滞后,除了内外部客观环境条件制肘外,从主观上看,是与许多高校管理层对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对抓教学改革的精力投入不够、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不充分、特别是对破解教学改革难题尚缺乏战略举措分不开的。时至今日,教学改革是到了需要实质性突破的时候了,对看准了的问题就要下决心加速度、大力度地革新。就拿上下内外普遍认同的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式方法落后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见怪不怪,不能总是光打雷不下雨,而是亟需来一场革命性变革。方法问题小看不得。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教学方式方法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和条件与发达国家无法比也无法学,如果不能在方式方法上比学赶超,那我们永远都无优势可言。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是无需成本或成本较低、只需把广大师生的教改积极性激发起来就能收大效、甚至奇效的好事大事。反之,如果人才培养方式方法陈旧落后,即使经费投入再多,也很难见大效。这笔账该算一算,或算明白了就要行动。向创新方式方法要质量,在革新方式方法中形成创新型教学体系,很可能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当前,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精心策划实施教学改革,切实把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抓上去,既是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高等教育新决策部署自觉性的重要体现,又是改变教学改革被动挨打局面的需要。莫迟疑,不等闲,迎难而上,克难而进,功德无量。(2006年7月18日)

期待教学改革大突破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新阶段。高教理论界也已提出过如何实现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转变的重要命题,一些教育较发达省份也纷纷提出由教育大省转化为教育强省的目标。这无疑具有鼓舞人心的一面,同时又给高教界以泰山压顶、任务无比光荣而艰巨之感。在这个发展转化过程中,人们的目光不能不高度注视如何全面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上,凝视事关质量上新台阶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上。此刻,主管部门和领导是否有能够提神提气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的大思路、大举措、大智慧、大气派,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质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判断是十分严肃而凝重的。它既给高等教育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又将促使高等教育界凝聚大智慧,作深层思考,在重负中奋起,逼迫上下一心千方百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作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全面保证和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切实抓好各项基本建设,又要进行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但另一项绝对重要的工作,就是站在战略高度不遗余力地推进教学改革。鉴于当前办学经费和条件改善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等现实,更需要我们以改革为强劲动力,通过教学改革的大突破,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提升。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造就培育大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更使我们看到了高等教育面临的不可逆转的对教学改革的强烈诉求。如果我们不能破解教学改革的难题,不能突破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去积极探索以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为重点的崭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或者叫做不能构建创新型的教学体系,那么,要想培养出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是不可能的,要想大幅提升办学水平是不可能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想改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也是难矣哉!

近些年来,高教理论界在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国际比较研究中达成了许多共识,认为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也有一些传统优势,那就是高度重视勤奋刻苦学习精神,强调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等;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反映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严重缺陷一面。改变这种状况,固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我们不能以“需要一个过程”为由减弱紧迫感、责任感。改变这种僵局,固然需要内外部条件的改善,但我们不能以“条件制约”为由坐等观望、束手无策。对症下药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毛病诊断出来了就得科学施治,长期积弊的重症,就得下猛药。单就方法问题而言,不用假设,而是可以肯定地说,只要痛下决心摒除扼杀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就能使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上新台阶。深化教学改革贵在行动,没有大思路、大动作不足以提气提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贵在创新,局部创新需要,整体全局创新更重要,何时打破羞羞答答的小打小闹、小改小革的局面,走上按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的轨道,才是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真正福音。这是需要大智慧、大魄力的。如同没有巨大的创新勇气和智慧,就不会有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一样,如果没有冲破传统的视野和魄力,不能进行精心设计甚或重新设计,创新型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构建不起来。

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如同任何大工程项目建设一样,有了好的方案、好的设计,还得组织好队伍精心施工,大学教改如果没有广大教师及学生的真心激情参与,是不可能走向真正成功的。何况教学改革的好方案的设计,也必须有师生参与才能成熟。所以,作为各级高教管理者,抓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要做的另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眼下,来一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对教学改革的大发动,显得十分有必要。而且,还应高度关注一下对教学改革的号召力和执行力的问题。如果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教学改革缺乏号召力和调控力,即使文件一个个地下,讲话一次次地说,文章一篇篇地发(这都需要),还是很难引起普遍重视,很难收大效。执行力则是对教师素质和能力、责任心和师德的全面考验。作为大学教师,不能热爱教学工作,对有利于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就轻避重,对上级和学校要求的教改目标不肯花心思,即使其他工作做得不错,也是难以令人敬重的重大缺憾。这些都告诉我们,大力度推进教学改革,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全面更新,离不开对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应该运用权威的政策杠杆,并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评估考核制度等。果真能这样做,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实施,大力度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值得期待的。(2006年8月18日)

杰出教育家:大教育时代的召唤

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大教育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不争的事实。大教育需要靠大批教育家来支撑。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以引领中国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挺进,更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企盼,民族的幸事。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这高屋建瓴掷地有声的号召,使教育界上下乃至内外无不为之精神振奋。曾记得,当专家呐喊中国在小科学时代出了一批大科学家,为何在大科学时代尽出小科学家时,引发无数国人沉思和警醒。科技界如此,教育界何尝不是。大概在十数年前,舆论界和高教界就有人私下议论,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一批世界闻名的教育家,当代呢,在教育大发展时期,反倒难闻有世所公认的知名教育家产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吗?如今,政府首脑明确号召要“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这一方面昭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关爱再次升温;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到今天,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了,是到了也应该产生成千上万个教育家,特别是造就具有时代特色的杰出教育家的时候了。

成名成家,在中国一度被封杀,视为修正主义的异端邪说,人们谈“家”色变。现如今,又走向了另一面,“家”被滥用,唱响了一两首歌被称为歌唱家;写了几篇小说或出了一两本文学作品被冠名作家、文学家;办了一个企业但效益不见得好也可以成为企业家,等等;唯独从事教育工作一辈子,或长期教书育人,或长期从事教育管理,或当校长、院长,都难于称教育家的,大多为著名教授、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取代。这一方面反映出教育界的严谨,自觉不轻言“家”;但恐怕也同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教师就是教书匠,校院长就是“官”,存在着有关部门没提倡甚至设障,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高智力劳动认识不到位,关爱不够分不开的。我们固然不能拿着教育家的桂冠,随意封赏;但也不应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深不可测,望而却步;也不能认为人活着就免称教育家,盖棺才能论定,等去世了才予加封。这对提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大教育时代在呼唤大教育家的涌现,轰轰烈烈的大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为大教育家的出现创造着很有利的客观条件。由政府倡导培育和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在低估不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都应将此付诸行动,不再迟疑,要作为一种历史的责任,努力为孕育教育家营造良好氛围,培植肥沃土壤。要有宽阔胸怀和远大的理想,为自己部门、属下乃至自己成为教育家而感到自豪。从历史上看,教育家是有类别的,当年陶行知先生曾认为“政客教育家”、“书生教育家”和“盲行盲动的教育家”都是不称职的教育家。在今天,这三类教育家也不可能广受人民欢迎。有学者分析说,一流的教育家自身必须“立志、立功、立言、立德”。这是符合一般规律,能给人以启迪的。没有远大的志向,开阔的眼界,没有教育实践实验,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理论和见地,特别是没有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没有对学生的大爱之心,是断断成不了一流教育家的。古今中外,一位杰出教育家的诞生,首先应是教育思想家,同时又是不凡的教育实践家,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越是逆境志越坚,并有人所钦羡的突破性成果。

孕育教育家的人群,不应也不可能人为划定,一切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管理者、理论研究者等等,都有摘取教育家桂冠的权力和机缘,主要看自身的付出和努力程度。但一般地说,由于大学对社会的辐射力影响力较中小学大,所以在大学院长、著名教授中产生教育家的几率会高于中小学。多年前,党和政府就曾明确要求大学校长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践行如何?可谓反思多多。现在,似乎存在着一种把产生教育家的社会环境估计得过于悲观的偏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体制和机制下不可能出大教育家。这种只强调客观而忽视主观的观念该变一变了。应当看到,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教育的体制等环境正在改善中;换种思维方式看,迎难而上,能为改善教育环境施加影响力、增强奉献率,正是一位杰出教育家应有的品格。当今时代,是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也是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的大学校长(书记)能否成为杰出教育家,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要靠他们自身的优良素质,特别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现代大学校长首先应当是学者,但却不是那种不善管理、缺乏办学理念的学者。有所不为才能更有作为,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著名学者一旦当了校长,就应全力以赴把精力放在治校治教上,着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家素质;如果一心二用,仍把很大精力放在搞专业科研、带研究生上,频繁出国考察,疏于校内管理,轻视办学理念升华,那是不宜提倡的。有作为的大学校长(书记),即使外部环境还不尽如人意,掣肘因素多多,至少校内改革和发展,是自己施展治校方略和践行先进理念的大舞台,也是孕育和造就当代教育家的沃土,关键就看你的魄力、能力、洞察力和魅力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成为教育家的机缘同样有的,问题是如果你只会当上级的传声筒、更热衷于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连一般的演讲稿、文稿也都要别人代刀捉笔,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超人的洞察力,不能挤些时间静下心来对教育问题或自己分工的领域作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没能立下有一定影响的“论”和“言”,那么,无论你当时地位多重要、权力多大,也只能与教育家失之交臂。是不是这个理儿?再求教。(2006年5月3日)

淡定卷首

全社会共绘教育改革发展蓝图

教育是人才之基,民生之基。公众热盼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正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问需问计于民、集众智破难题、民主科学决策的又一重大举措。高教界上下应以主人翁姿态,一方面,用高度的政治热忱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参与,为制定好《规划纲要》献计献策;另一方面,用更加饱满的干劲,率先学习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纲要的基本精神,为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励精图治。

强国必先强教,兴业必先兴才。制定新世纪国家第一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先应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显现,新科技革命正在危机中孕育,许多国家立足金融危机后的振兴,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人才竞争国际化态势凸显,教育越来越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明确教育改革、发展、保障等时代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意欲办好办强教育的坚强决心和战略谋求。

同时,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是一项有效改善民生、开发民智、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的民心工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正由传统农工社会向现代知识社会迈进,智力和技能的价值日益彰显,牵引民众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厚望度空前高涨。可以说,可敬可爱的中国老百姓,对接受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推进教育公平公正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实施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在新形势下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更好地贯彻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以民众的关切为关切,以更有质量的教育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共享,看到希望,更有寄托。

为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国情和富有时代性、能提振精神和真正管用的教育规划纲要,党和国家高端领导极为重视,近年来,围绕着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和制定好规划纲要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历经一年多出台的《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文本,已数十次易稿,采集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210万余条。公开征求意见文本发表以来,教育内外各界更是热切关注,计策建议雪片般飞来,果真是一派在千头万绪中理清思路,在千差万别中达成共识,在千言万语中凝众智绘蓝图的感人景象,可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互动互励、高度民主决策的典范。

如果说,全党全民群策群力制定的规划纲要,为教育设计了未来,绘就了行动指南文本蓝图,那么,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愿景目标和各项任务,则更需要全社会戮力同心地付诸实践。只有文本蓝图和实践蓝图交融,才能成为老百姓看得见、能感知、沐惠风的现实宏图。如果说,优先发展教育要靠全社会的有力支持,那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主要靠教育系统自身的奋发有为。不能真正落实优先战略地位,教育要想优先发展是很难的;有了全社会的真心支持,没有教育界内部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也是实现不了的。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有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深刻醒悟如何把自身该做能做的事情做出彩来,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硕果,换取全社会的更大信任和更大支持。

社会各界盼改革,中国高教再出发。相信高教界的同仁已经或正在感受到,一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高等教育深刻变革,正在向我们逼近逼紧。在这场将决定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改革攻坚战中,高教界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砥砺创新和实践勇气,大胆地闯和试;又要着眼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培养模式,激发办学活力,彰显办学特色,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显著提升,促进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科学发展。(2010年3月18日)

标本兼治促就业

如果用一句话来勾勒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态势,不妨选择:在应对危机中寻得契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各级党和政府以空前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力促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举措,出台的政策文件之多、涉及范围之宽、举措力度之大,都前所未有。加之有关部门、各地和各高校超常规推动落实,社会各方面戮力同心,实现了今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堪称是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非常关爱、非常风景!

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可挖的吸纳毕业生的潜力也挖得差不多了,还能持续多久?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就业形势的不利影响还将延续,面对明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又有增长,不少同志对来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怀揣疑窦,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挥之不去。

人的智慧毕竟多:再以危机为契机,早动手、早部署、早谋划,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最近召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以及新近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八大举措,给我们以信心和方向。根据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和新形势,教育部提出的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无论是目标任务,还是八大举措,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抓标不松懈、抓本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心。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应急与谋长远结合,才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出困境的长久之策。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在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实现目标任务的责任制;就是要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并积极扩大各类重大项目吸纳毕业生的规模,包括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工作,力争参军入伍人数有较大增长,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央和地方项目的比例,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能力,进一步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更多毕业生等;就是要想方设法开辟就业新渠道,大力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积极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服务计划等,加快清理制度性障碍和限制;就是要进一步做优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帮扶力度,等等。

从中长期和战略上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角度看,作为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最需要抓实抓好的大事有两件。第一件,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决策,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素质;协调各方力量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撑平台,争取优惠政策措施,力争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突破性进展。第二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大力促进各类高校合理定位,办出各自特色。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新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及相关行业的新需求;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各类高校应突破同质化、模式化发展方式,努力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倡导一些高水平大学或学科专业争创第一的同时,更应鼓励人们去争创唯一,彰显特色。其次,要大力促进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适应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有效化解人才结构性供求矛盾。应深入开展市场需求预测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供求的规律性研究,对需求疲软、就业状况欠佳的专业,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应积极推进研究生结构调整和培养机制改革,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规模,注重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再则,要大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实现教学改革整体突破。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呈现,解决现代大学“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就会落空。应大力倡导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学术性的教学氛围;以大范围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促教学程序及管理变革。教学改革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义之时,将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升腾升级、养眼养心之日,又会是毕业生就业更具竞争力、亲和力之际。

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年有,年年紧过,年年都过,关键是看能否一年比一年更好过。不抓紧当前,难关不好过;只顾眼前,甚至舍本逐末,不免短视,也恐很难行得久、走得远、可持续。为了今天,更为了明天,标本兼治促就业,应成为不懈追求。(2009年12月18日)

在破解金融危机中提振科教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面对发端于美国、祸害于全球的金融危机,沮丧者有之,反思者有之,振作精神积极应对和倾力破解者更成时代主流。拨开迷雾见曙光,有心计者发现: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对教育的依赖和渴望比通常更加强烈。不负国家和人民的厚望,高教界应抓住这个重要契机,热忱投身于当前应对危机的大潮中,在实战中既一展身手,检验自身;又炼就新本领,提升科技和知识创新能力,提振科技和教育的地位作用。

从理论上讲,也从已有的实践看,我国高等学校不但有责任,而且是有条件、有能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强大支撑作用的。长期以来,高校凭借人才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等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都有佳绩和创举。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开发,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的创建,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等等高水平科研成果及其应用,均显示出高校在原始创新和重大应用方面的强大实力。产学研结合的不断推进,也成为高校提高成果实用性和转化率的有效方式。上海三区联动模式、浙江大学湖州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模式、武汉光谷模式等等,都获得成功经验,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方向。特别是2005年起由教育部、科技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启动的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以范围广、力度大、机制新、势头好而著称。

为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特殊作用,全国高校响应中央号召,又纷纷出台有力举措,动员广大师生、特别是科技人员走出校园和实验室,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尽心竭力。教育部于4月10日召开“发挥高校科技支撑作用,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视频会议,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江苏省于4月初正式启动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计划,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工业大学等百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快启动一大批结盟或校企对接项目。浙江省有关主管部门推行的“科技帮扶促调”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或组织创新服务团队,或开展技术培训,为市县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转化科技项目,以成本价或优惠价转让发明专利等。还应注目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需,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教育部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和一批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应急课题研究等,深入社会基层调查,开展高水平学术研讨,或主动参与政府决策咨询,或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把脉开方,或为大学生和人民群众释疑解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需看到,从社会高期待论,我国高校的整体科技攻关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欠强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潜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产品升级的直接贡献力还很不够。这也是高校社会地位还不够高、话语权还不够强、形象不够亮丽的重要原因。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动员高校广大师生、特别是科研人员深入经济社会工作第一线,为国家、行业、区域,为基层、企业、农村、社区发展排忧解难,提供有效科技和智力支撑,既符合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党的教育方针,又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更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各高校对此应作统一部署,履职尽责,实现新突破才好。

危难时刻见英雄,化危为机真智慧。何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对高等学校来说,当前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可提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的能力,最大的机遇也蕴藏于这种能力的全面提振之中。如果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中反应迟钝、措施不力,既无能力将金融危机对自身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又不能在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大作为,那样的高校必为社会所诟病,应作深刻反省。能在危机中抓住契机,义无反顾地主动融入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大潮,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有更大作为的高校,才是好样的。特别是,能在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共赢,在为国家重点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深化产学研合作,在争取并高质量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校,更值得称道。

我国高校层次类型各异,而且发展也很不平衡。但各层次类型的高校,都应在新动员令面前认识自我,警醒自我,超越自我,努力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把各自能有应有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用更多的心思于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以产学研密切结合为重要抓手,探索并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机制,努力实现教育部领导提出的“四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争取大项目,形成大成果;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向自发与组织相结合,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形成大团队,构筑大平台;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构建新体系,跃升新水平;从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提高主动性,树立新形象。

金融危机祸害人类,破解金融危机凝结人类新智慧。危机呼唤英才,转机历练英才。得先机者拔头筹,失良机者还平庸。在破解金融危机中提振科教,既是每个科教工作者的责任,每所高校的使命,更是高教和科技界整体水平、能力、形象的一次新展示。认准了,不懈怠,不愧对,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体都有可能在接受洗礼中收获惊喜!(2009年6月18日)

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教育因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而生存,又因社会和人的时代变迁而变革。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增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需要,培养多类型的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凸显。聚焦创新人才培养,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立足现实和未来,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在理工科(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倡导产学研结合,已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正在向深度融合挺进。哲学社会科学(文科)领域怎么样?当然没有也不能等闲视之。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许多高校积极开展文科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学与科研互动,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上作了许多有益探索。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提供的信息,全国高校促进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力度不断加大,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

鼓励参与科研实践,促进“结合”。在文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融入科研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通过设立本科生科研或创新基金、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开展“本科生创新百项工程”等活动,鼓励学生从事本专业或跨学科的科研实践活动,先后有数百名文科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资助,发表论文上千篇,并有一批获得奖励。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通过每年举办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节、评选“榜样中财”人物和“学术新星”等活动,营造崇尚创新、参与创新的学术氛围。南京大学践行“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育人新理念,使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中山大学以课题组为纽带组织文科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工作访谈等,努力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华东师大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环节,通过实施科研创新计划、依托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立文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向全体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朝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迈进。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结合”。各高校不断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内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理念、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讲义)编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努力实现教研互动、教研相长。中国政法大学实施“一进入四转化”(即科研过程进入教学环节、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课程、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材,科研成就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科研问题转化为学生学术活动主题),力克科研与教学脱节。南开大学出台“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教材与专著”五个同等对待的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安徽大学将一批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徽州文化概论》、《安徽地方戏曲》等特色课程,广受师生欢迎。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振“结合”。高水平学术讲座活动对学生认识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少高校经过多年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论坛品牌,北京大学的“北京论坛”、浙江大学的“东方论坛”、武汉大学的“珞珈论坛”、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中山大学的“前沿大讲坛”、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讲座”、西南政法大学的“西南学术大讲堂”等,都成为师生共享的学术盛宴。清华大学开设“新人文讲座”系列活动,将选听情况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考核、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央财大在课程中设置前沿讲座,邀请权威人士用4~6个课时讲解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与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建设最新动态。西南大学每年组织上百场文化素质教育学术讲座,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修养搭建了重要平台,成效明显。“结合”出创新力,“结合”获得多赢,“结合”是篇大文章。创新能力只有在钻研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尤其是对致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高水平大学来说,不管是文科还是理工科,没有比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更有效、更需要关注和下苦功夫的了。善结合大有益,拒结合没出息。吁请我们的大学务必认准这个大势,抓住社会和教育重要转型期蕴藏的重大机遇,大胆突破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树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开放意识,坚定不移、千方百计在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中迈出更大的步伐。(2009年6月3日)

惩防并举棒喝学术腐败

自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曝光以来,讨伐学术丑闻、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舆论又起热潮。这起案例,学界公认它是学术丑闻、学术不端的典型。既不端、不正,又丑不美,有舆论由此作防治“学术腐败”联想,也情有可原。把丑恶看得严厉一点,或许更有利于作深刻反思,催促人们、特别是学界猛觉、猛醒,下猛药,根除乱象。

学术不端甚或腐败不是孤立现象,它也是党内腐败、社会腐败之风侵蚀学界的一种反映。其实,学术腐败现象比较其他领域的腐败,相对要轻得多。但是,为什么社会舆论对学术腐败更加痛心疾首,更加难以容忍呢?那是因为人们向来对学术很敬畏,把学术看得很神圣:学界若非净土,何谈社会风正!“贺海波事件”之所以轰动,还因为它牵连了一位享有最高学术荣誉的院士。

学界或高校从来被视作不染尘俗的清净之所,坚守学术精神和道德是每位学术(科研)人员的神圣职责。正是秉承优良传统和一系列规范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举措,使得高校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研究,严谨治学,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教书育人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遗憾的是,如今学界确有极少数人经不起社会腐败之风侵袭的考验,非正确的功利思想作怪,为追名逐利,不惜失守学术道德底线,轻则学风浮躁,粗制滥造,急功近利,浪费资源;重则严重违背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弄虚作假,滑向学术腐败的边缘。近些年来,学术失范不仅出现在学术研究者本身,而且延伸至学术(科研)管理及项目评审验收、成果鉴定评议人员等。有的在科研项目申请阶段就开始弄虚作假,托人找关系、请客送礼等;有的在成果结题和审查阶段搞亲疏有别,对成果实际价值失实夸大;有的在成果(论文)发表时署名不当、一稿多投、以误导方式公布成果等。令人忧虑的还在于,有的学术活动也遭遇了权力和金钱的渗透干扰,有的党政部门高官为了拿博士学位,叫人捉刀代笔炮制所谓学术论文;有的企业大老板,也存在重金变相买学位或学历的潜流。这些现象或事实,在社会舆论和老百姓眼里,就是学术腐败,真该引起国人、特别是学界高度警觉!

学术若失诚信,何以创新、何以立命?以往,反对学术不端,大多以道德谴责为主;现如今,防治学术腐败自然也会想到应从道德建设和教育入手,并配之以强大的舆论压力,使造假者惶惶不安。这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恐怕还难以治本。日前,教育部长周济严正指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要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并明确要求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防工作体系,通过提高学者道德自律、加强制度约束、发挥社会监督力量,使学者“不愿”、“不能”、“不敢”违背学术道德。紧接着,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查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负有直接责任。由此让人们看到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还学术以清净的决心和希望。

邪念非正道,恶行必有恶报。浙大对贺海波等人的处罚是严肃认真的,此事件也给人们很多遐想。有人分析说,目前出现的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案例,根源在于有些学者和单位名利思想严重,功利至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切断利益链。对此也应作辩证分析。现实中,学术腐败实非名利惹的祸,乃是邪念恶行在遭殃。名和利不仅是人的客观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追求上进、建功立业的动力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正确名利观与社会进步同在,对学者和单位正当的追求名和利非但不应限制,而且应当提倡和鼓励,不然国家等设立各种资助和奖励制度干什么。问题在于,通过什么途径和用什么办法获得名和利。如果违背学术基本原则,丧失良知,见利忘义,或信口开河,奇谈怪论屡出,或不择手段捏造事实、制假贩假,损害他人、集体甚至国家利益,那就不只是学术道德问题,而是违纪违规乃至违法的行为了,必须予以当头棒喝,并严查严惩。“惩治学术腐败,不能有任何屈从。”在今年的“两会”上,高教界和科技界的代表、委员对“严惩学术造假”、“保护学术生态”建言献策,给人以很多启迪。有的代表也提出了为规范学术行为、惩防学术腐败应借助法治的力量、加快立法的建议。这也提醒我们,按现时的国情,防治学术腐败,仅囿于学术共同体内部原有的道德自律已不够了,还需综合考虑学术(科研)管理改革,评价和奖惩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从更深更远处着想,还应加快维护学术严肃性权威性的法规建设步伐,推进依法治教治校治学进程。只有自律和他律并举、道德教育和法律究责结合,才能更有效治理学术失范、遏制学术滑向腐败,更好实现标本兼治,保障学术活动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繁荣兴旺。(2009年4月3日)

高教现代化建设号角该吹响了

在万语千言评议或批评教育的舆论中,几乎听不到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太低、步伐太慢的声音。这是不是没有切中要害、缺乏时代感的一种表现?

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中,似乎也绝少看得见要不要、能不能、特别是怎么样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不是一种短视的遗忘?

在教育内部,只听见反复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却未见强调和谋求教育自身要现代化、只有教育率先现代化才能服务好国家现代化。这是不是一种失算和失策呢?

姑妄提出的这三问,或许成立或许不成立。至少到了今天,我们应该反思教育现代化步伐为何滞后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应该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应该好好体味温家宝总理最近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中的新论点:“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从我国教育实际出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些都提醒我们,在今天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应把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重大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加以确立和部署。

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规模和水平都非改革开放初期可比拟,更是到了快打和打好现代化这张牌的时候了。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不会有歧义。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教育应先行,对此认识恐怕也不难统一。再则,尽管有识之士和一些发达地区对教育现代化时有探讨,但就全国而言,教育现代化还刚刚在国家政策层面确认基本概念,对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亟待论证和谋划整体国家战略。其中包括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在教育现代化总体格局中占据怎样的位置等。依据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龙头,抑或可以说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龙头,更应率先践行。随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提出,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也是势在必行的了。这些年,高教领域出台了许多“工程”和“计划”,对提高高教质量和水平都起到重要作用;今后,如果实施“高等教育现代化工程”,那将是最大的工程,也是最能利国惠民的工程。打好高教现代化这张王牌,绝非空洞的口号和说教,而是牵一发能动全身的举措,更是跃升高教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快慢,既取决于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抉择和政策支持力度,更取决于高教界自身责任的履行。能否从现实出发,倾情倾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事关高等教育对国家现代化建设是促进还是拖后腿的大问题。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必然要求对高等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和建设,就有更充分的理由要求国家增加经费投入和大力度政策扶植。用现代化的眼光和要求看高校建设,就不会也不应该因为建了些大楼、添了些先进甚或尖端的实验装备,而让舆论炒得沸沸扬扬,指责谩骂声不断!这原本正是加快高教现代化所必须,是培养具有现代化头脑和本领的人、多出现代高端和实用科研成果所必须。明此理,就可能在当前国家大力扩内需、保增长的巨大资金链中获得更多支持,进而提升高等学校的硬件建设水平。

更重要的是,盯紧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必然要求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结构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等等。这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抓手,也可以说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反观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现代化水平太低。今天我们举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旗,好多长期困扰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追赶世界高教先进水平、建设高教强国才会有更大的希望。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不能再失去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了!如果说,对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什么大期待,那就是:以此为契机,全面吹响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号角,拉开教育现代化建设绚烂的序幕!(2009年2月18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