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1 05:46:00

点击下载

作者:杨晓明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试读:

前言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农业生产主要经历了古代原始农业、近代传统农业以及二战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二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发明和生产,三是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的广泛应用。这三大类技术的交织和综合,为农业生产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农作物和畜禽产品大幅度增长。现代农业阶段可分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石油农业”时期和70年代开始的生态农业时期,即农业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石油农业”的基本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向农业生产投入机械能和化学能,以能量的高投入谋求农业的高产出。“石油农业”曾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病虫害损失减少。但此后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能源紧张加剧、自然生态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实践证明,传统农业与“石油农业”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成为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面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主要问题的困扰。一方面,享受现代工业的成果,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多,使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及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处理不当又造成了新的污染。家庭新型燃具的使用,影响了秸秆的充分利用。过去的生产方式已演变为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生产方式。面对这些问题,也有不少地方在努力开发利用农产品可食用部分以外的资源,积极探索循环利用的新途径,但并未上升到建设循环农业的理念。我们认为,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既要不断改善农业环境,又要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环境,大力繁荣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这就必须坚持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共进,坚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用什么模式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中国除了各地差异巨大外,还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背景。一方面我们缺乏发达国家发展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也缺乏发达国家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更大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从微观层面看,发展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只能走内生模式,从各地具体情况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不同循环经济模式,如北方“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南方以养殖业为龙头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从路线图看,中国应从大力发展“家庭绿岛”式的微循环,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着手,逐步发展并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最终,把农业与其他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实现全社会的大循环。

本文共分为10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了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第2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研究。一是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二是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第3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历史溯源及发展脉络研究。主要分析了三个内容:古代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产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第4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总结与借鉴。首先,对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对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其次,对国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多国内现有的四位一体型发展模式、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农副产品再利用发展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等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第5章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二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分析;三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第6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研究。首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进行了研究,其次,结合国内外实践,针对我国国情设计出相应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7章案例研究——江西赣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根据赣南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该区域的不同类型的小循环模式。第8章是案例研究—浙江宁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调研。通过对该区域的调研,从循环经济理论角度出发,提炼出该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并进行效应分析。通过实践检验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合理性。第9章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制度设计研究。一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经营机制、融资机制、技术机制、规划机制、评价机制等;二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外部促进机制,主要包括政策支持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宣传引导机制、农业中介机制、外部激励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制度设计。第10章是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得出本研究的总体结论,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01 导言

世界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原始农业、近代传统农业以及二战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的特点是采用刀耕火种和轮垦种植的耕作制度。传统农业以使用耕犁为代表,同时发明了用选择农作物和牲畜良种来改善农作物和牲畜性状的技术(卞有生,2005)。而现代农业则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人类能够通过育种手段,选择和培育出种类繁多、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摆脱了对天然品种的依赖。二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发明和生产,建立了农用化学工业,提供了农作物所需养分和减轻了病虫草的危害。三是以现代工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刘青松、张咏、赫群英,2003)。现代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在农业经济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大自然满目疮痍的面孔,各种生态灾难的不期而至,还有人类文明的衰弱与消亡……农业经济的本质到底应该是什么?我们理应厘清思路,探寻本源,选择一种合理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1.1 问题的提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维持一个国家生存的必要条件。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及一些生活消费品,也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大量的生产原料,同时也是工业和其他产业消费品的巨大市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农业是否可持续关系到[1]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问题。如何解决农业污染,在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不致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而农业循环经济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条最为现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是农民,从某种程度上讲,农业现代化发展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是我国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产量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水、土壤等农业资源质量不断下降,并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影响了食品的食用安全性,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农村面源污染程度也不断加剧,森林、土地、水等资源消耗问题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严重。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逐渐转变为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多重约束,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宫本宪一著、朴玉译,2004)。因此,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既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要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环境,这就必须要坚持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共进,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两次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造成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传统经济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采取的是被动的、消极的“末端治理”污染物处置方式,因此人们逐渐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注重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的源头防控的循环经济模式呼之[2]欲出。尤其是近年来,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与理念,正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产生是对传统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有待于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来解决(陶在朴,2003)。农业作为与人类自身消费最为贴近的产业有两大特点:第一,其先天性就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第二,农业产业系统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等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紧密联系耦合成一体,这正是循环经济所强调的产业结构整体性特征,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更易于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推进农业产业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发展农业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的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是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般认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从生态农业发展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我国的第一批生态农业试点中,形成了平原农林牧复合、草地生态恢复、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等发展模式,水土保持、土壤沙化治理及森林覆盖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发展仍旧强调追求高经济收益,且政府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支持较少,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王莉,2006)。2004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食品的生产和供应”等,政府开始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扩大生态农业的实施范围和规模。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发展一些小规模的农业循环经济,如今逐渐形成规模,慢慢开始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环形流动。从根本上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问题,使我国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目前,世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大致分为大农业型、生态恢复型和废弃物再利用型三种类型。由于各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条件与经济社会状况的不同,各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采用的模式及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有明显的差异。考虑到中国的实际现状,其基本国情是一个农村人口占60%以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三农”问题不妥善解决,就无法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无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因此,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业引起的污染,增强农村的社会活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收到更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于此,本文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循环经济学方法组织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业生产体系,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正真纳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通过末端物质能量的回流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闭环农业生产系统,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充分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以少投入获得高效益。国内外大量农业实践证明,把农业生态工程的食物链和农业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链科学地结合为一体,即可获得高效益,一方面可多层次综合利用各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产物,创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使价值多次增值;另一方面通过产出或加工链环节,使人工安排的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更加合理,各种有机物和废弃物得到多层次利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投入市场,使农业长期处于“资源商品—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最终使整个生态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数量多且品质好的产品,并通过物质循环利用与加工使产品增值,提高系统的自身组织能力使自然资源增值,以维持系统生产的高效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循环经济,正是响应可持续发展行动号召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性最大的第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王如松,2003)。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已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并正在为我们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决策指导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由于长期对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解决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和技术措施(李文华,200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农业循环经济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中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当前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具有现实可行性。扭转农村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突破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解决“三农”问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乃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客观上都要求我们改变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如此,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还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及相当程度的理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1]

于善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

[2]

戴丽:《云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期。

1.2 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国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当时,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但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主要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治理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王丽红,2005)。“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鲍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但20世纪70年代以前,循环经济思想还是一种超前理念,人们更为关注的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发出的警示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签署的可持续发展宣言,促进了循环经济模式的出现。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后,人类开始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物,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这些根本性问题,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认识和政策上的举措(Islam, S.M.N.,2005)。总体说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际社会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被后人称为“零增长”理论。该报告引起了世界广泛的激烈辩论,虽然褒贬不一,但其提出的五种发展趋势被人们归结为“人口、资源、能源、发展、环境”,成为世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增长的极限》在唤醒世人的生态、资源、环境等意识方面功不可没,但对人类发展产生的悲观思想和“零增长”的停滞发展观是片面的错误观点。针对这一观点,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要点是:以“储备型经济”代替传统的“增长型经济”、以“休养生息经济”代替传统的“消耗型经济”、以“福利量型经济”代替传统的“生产量型经济”、以“循环式经济”[1]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这艘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的经济活动超过了地球的承载力,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这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能为所欲为地开展,要考虑到地球的承载力,走人地和谐的发展道路(A·Macfadyen,1970)。这种思想要求抛弃原有的单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代之以反馈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在当时具有相当的超前性。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有限的整体,人类应当树立新的宇宙观和发展观。如果像过去那样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像宇宙飞船超载那样易于崩溃和毁灭。因此,应该改变传统的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组成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转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组成的循环反馈型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环境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该理论对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国际研究,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联系起来(M.A.Cole, A.J.Rayner,1997)。巴里康·蒙纳提出了“封闭的循环”的概念;加勒特·哈丁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传统线性经济中“公共食堂的悲剧”的命题;丹尼斯·米都斯亦提出“一个人的眼界局限于太小的领域,是令人扫兴而且危险的。一个人全力以赴,力求解决某些刻不容缓的局部问题,结果却发现它的努力在更大范围内发生的事件面前失[2]败了……”。这些观点显示了对传统“单程经济”的猛烈抨击,将环境问题纳入经济活动加以充分考虑时方可实现,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最终途径(Wasile,2003)。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环境保护末端治理方式,尚未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以及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循环经济进入发展阶段。国外学者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和所谓“全球问题”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循环经济。随着朱利安·西蒙的《最后的资源》、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编辑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以及国际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出版的《人类属于地球》等研究成果的出现,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学术界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克尼斯等人关于经济系统物质平衡的理论明确指出,为了保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减少经济系统对自然系统的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益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开拓了唯一可行的路径。美国环境生态学家费鲁士不仅对经济系统的生物物理基础,即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与储存的总量进行研究,而且还坚持用非物质化的价值单位来考察实现系统良性循环中的经济现象,这对建立循环经济理念与探索循环经济模式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人们注意到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思想上和政策上都有所升华。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也就是说,人们只注意到了如何治理经济活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没有从问题产生的源头去研究。总的来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循环经济发展进入实践阶段。人们认识到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积极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即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已成为广泛接受的选择,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及控制从真正意义上取代末端治理而成为防止环境破坏和控制、改善环境质量的现代途径,零敲碎打的废物回收利用和减量化的做法才开始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以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罗伯特·艾尔斯指出了传统经济学中环境与自然资源在生产函数中被严重忽视的问题,指出生态重构思想:“这需要作出重大努力(政府必须扮演领导者角色)来封闭物质循环。资源廉价而劳动力稀缺的牧童经济是一种过去的事物,我们必须加速转向资源被重复使用的‘飞船经济’……取而代之的是物质密集型产品将不得不为了修理、再利用、革新、升级、再生产和再循环而被重新设计。”此外,知识经济研究成为经济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这使循环经济研究又包含了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等内容。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提出以资源利益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绿色理念为指导,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组合成一套系统的战略模式。

目前,这种理论的转变表明,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理论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微观企业层面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的新型工厂——科技工业园区层面,进入第三阶段——21世纪宏观经济立法研究阶段。如德国于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也相继颁布了《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法》[3]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循环经济思想逐渐成为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系统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各大领域的研究热点,很多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也从理论的研究转变为实践应用的研究,其中最典型的是德国、日本、美国、丹麦等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近几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而循环经济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它要求人们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改变传统观念,遵循“3R”原则,强调资源的节约、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国外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

循环经济农业由生态农业衍生而来,而生态农业在国外起步比较早,最早是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德国、瑞士、英国、日本等国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生态农业用地面积有了一定规模,其产品产值也在不断增加。在国外,农业循环经济源于“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发达国家将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中,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为了解决农业面临的困境,各个国家为此寻找新的出路。20世纪70年代后,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再生农业”、“超石油农业”、“超工业农业”等替代农业思潮。由于替代农业只强调资源和环境,反对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生产率低,产品价格高,在生产实际中行不通。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197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提出“可持续农业”并在加州大学成立“持续农业研究所”后,这一具有创新思维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布朗在其“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中,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1981年世界银行最早提出持续农业。1984年,哥尔丹·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 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问题,1985年美国最早把“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1986年美国通过了《可持续农业法案》。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2000年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第25次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决议。1991年4月FAO在荷兰登博斯举行有124个国家参加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并通过了《登博斯宣言》,提出了“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战略决策。1991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成立了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全球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了《世纪行动纲领》,正式提出“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从此,循环经济与农业发展真正地实现结合。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已开始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在研究农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了“替代农业”一词,它与循环型农业有共同特征和发展目标,是一种既能使农业持续发展,又能永续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模式。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丹麦、瑞典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十分重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围绕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这两大方面,而在实施中则主要依靠科技手段和工业提供的装备,如节水灌溉(喷、滴灌等)设备,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少污染、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技术与装备,农业保护性耕作(少耕、免耕)机械,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有机肥等。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较早、水平较高的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A·Haque, I.M.Mujtaba, J.N.B.Bell,2000)。德国要求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从研究方向来看,国外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侧重从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目的出发,比较分析石油农业带来的问题,重点从技术分析、制度建议入手,涉及农户行为、政府影响以及妇女所发挥的作用等内容,建立了相应的替代农业理论和一系列作为农业理论支撑的发展理论(Lambert A.J.D.,2002)。Loppon-burg指出研究农村的社会学家将成为替代科学重建的积极中坚力量,并且农民掌握的乡村知识或本土知识将是后续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料来源。Thirsk把替代农业分成四个阶段,并认为在每一个阶段,替代农业在人口变动、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及通过贸易、旅游和殖民化所带来国外方法和产品的影响下,替代农业不断发展成熟。并且认为政策制定者和农民可以借鉴过去替代农业发展的知识,认清优劣之后可以被再次应用于实践的(Lingmei Wang, Jintun Zhang, Weidou Ni,2005)。Thirsk承认政府的政策有能力给替代农业带来有害或有利的影响,但在英国,政府很少提供主动的农业改革措施,农业改革主要来自于底层。另外,她认为妇女们在替代农业发展和保护农作物资源多样性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观点与Virginia Nazarea的很相似。Samuel Abai-doo, Harley DIChinson通过实证分析,对北美萨斯喀彻温省西南部的两种农业模式(范例)进行探讨,主要从这两种农业模式的实践、信仰、价值、标准和农民的态度进行阐述(Niggli, U.,W.Lockeretz,1996),发现不同农户系统支持不同的世界观,将农户分为DSP和NEP两类。建立了替代传统农业范例指数(Alter-native—Conventiona1 Agricultura1 Paradigm, ACAP)并认为DSP—Versus—NEP模型将成为修整环境政策的工具。研究结果还发现,有大部分农户认为市场的接受能力会促使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行为。随着NEP的发展,在大范围内实行各类教育性的策略措施,将成为有效的政府策略的组成部分。还有大量研究学者对农户系统替代农业科学的微观生产行为进行了可持续性的研究。如R.K.Heitschmidt, R.E.Short, and E.E.Grings对农业、养殖业和可持续农业从广义的角度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并详细计算了数百头肉牛饲养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值,以测量这个生产系统的可持续程度,最后揭示了美国肉牛业仍是高度依赖石油能源发展的产业,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投入产出仍处于低效率水平。研究人员指出,发展生物质能源,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仍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驱动力(Haque A.,I.M.Mujtaba, J.N.B.Bell,2000)。Vinod Kumar从基因和植物蛋白质的一个独特的表达剖面的技术性角度,研究了替代农业系统对N、C元素的有效利用和转移,提高了农作物抗病能力,延长了作物生命周期,保护生态环境。Virginia Nazarea提到上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受到几十年发展的现代农业的冲击,快速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法和品种的多样性,逐渐转变为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和单一作物品种,而动植物品种基因和乡村文化则更需要得到保护(Pearce, D.W.,R.K.Turner,1990)。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索,通过实践构建了一些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菲律宾的玛雅农场和瑞典轮作型生态农业模式(Qinghua Zhu, P.C.Raymond,2004)。玛雅农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的建设,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Joy Ogaji,1997)。接下来,农场扩大规模,种植了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猪、牛、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农场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提供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沼渣中回收一些作为牲畜饲料,剩余做有机肥料,沼液则经藻类氧化处理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取塘水、塘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的循环。

[1]

吴季:《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人民日报》2003年4月11日。

[2]

冯之浚:《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期。

[3]

冯之浚:《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期,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我国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环境保护专家才开始正式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在同行之间进行讨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资源短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两个重要瓶颈,因此尽快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来代替目前的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以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成为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而循环经济正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等,2005)。因此,当明确了循环经济概念之后,加上循环经济在国外的有效实践,循环经济很快成为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系统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我国自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到现在的推广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理解。在这一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等分别从经济学、生态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给出了定义。虽然每位学者对循环经济的详细理解或侧重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系统论、资源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3R”原则为基本准则,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延伸而成的,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融为一体,充分打造“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闭路流动模式,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一种经济环境发展优化模式。

第二阶段,关于循环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循环经济究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江翔等学者系统探讨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我国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论证了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

第三阶段,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生态示范园区的研究。循环经济实施应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生态示范园区,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国际及国内目前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比较多,而生态农业园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国内关于生态工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类型、特点等方面。郭建华等学者对循环经济理论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问题做了研究。在理论研究的背景下,很多地区也展开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实施应用,并在实践研究中,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的模式和建议。2001年8月31日,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以清洁生产为基础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第四阶段,有关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大多数人对循环经济还不是很了解,处于初步认识阶段,没有成为一种意识,因此必须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循环经济的实施应用。2003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始生效实施。各个省市也纷纷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2)国内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国,存在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民人均资源贫乏等问题,自身发展的特点决定我国十分重视循环经济与农业生产的结合。循环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就农业生产本身而言,它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天然的适应性。我国就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1]础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1991年我国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试验示范县”建设工作。1992年全国农业区域规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开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政策体系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战略。不同学者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陈厚基、王道龙(2006)对SARD的理论和实践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程序(2004)对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做了系统的探索,徐逢贤、袁志清、蔡意中(2005)则分别对广东省、上海市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较详细的研究。总体来说,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集约化,从平面、空间、时间上多位利用土地;二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农业发展持续化,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产条件。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领域,困难重重,实践普及面较小,深度不够,质量不高,而且缺乏系统指导和整体指导战略,管理未完全转移到企业清洁生产和区域产业联动上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完善,法规建设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相关技术落后,未形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应用技术和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循环经济在落后贫穷地区的开展较发达地区困难,广大农民监督及参与的意识不强等问题。

虽然国外已将循环经济应用于农业,但是并没有提出“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这一概念。这一提法其实是国内的创造。国内“循环农业”一词可能首现于2002年陈德敏的一篇文章。然而,该文对循环经济做了一些介绍,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真正正式提出“循环型农业”概念的应是2004年的两篇文献。文献一的观点:“循环型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郭铁民、王永龙,2004)。文献二的定义:“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比较两者不难发现,前者过于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过去的生态农业并没有本质区别;而后者考虑到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保障经济能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这一理解显然向循环经济的含义迈进了一大步,但表述上还可以更加完善一些。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开始侧重其经济分析与评价方面(韩宝平、孙晓菲,2003)。如王军(2001)等应用经济增长理论和投入最优模型以及状态最佳指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最优化理论进行了理论探讨,在要素投入、状态运行和效果方面构建模式提出构想。李茜(2002)对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系统和环境经济系统以及农业循环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环境经济政策。陈诗波(2005)等从社会、经济、生态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关于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的大循环模式;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主体的中循环模式;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家庭绿岛”式的微循环。李志强(2005)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即利用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物种之间的互惠互利、相克相生,使废物量排放最小,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废弃物与资源循环模式,将废弃物、农副产品等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变成有用的资源,再通过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过程,生产出新的产品,即利用农业废弃物与农业资源之间的循环发展经济;能源与资源循环模式,即以沼气池作为连接纽带,通过生物转换技术,把农业或农村的秸秆、人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变为有用资源,然后进行多层次的种植、养殖,利用能源与资源之间的循环发展经济。其具体模式有:“三位一体”模式,即沼气池—猪舍(或牛舍、禽舍等)—鱼塘(或果园、日光温室等);“四位一体”模式,即沼气池—猪舍(或牛舍、禽舍等)—厕所—日光温室(或果园、鱼塘、食用菌等)等;产业链循环模式,即以产业为链条,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连为一体,使上游产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变成下游产业的投入资源,通过多层次产业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同一个产业系统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及农业有机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从而使资源和能源消耗少、转换快,废弃物利用高,减轻环境污染。马江(2005)提出了循环型农业的几种发展模式:生物物种互利共生模式;物质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互结合的设施农业模式。在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兰州大学的邵波(2005)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甘肃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并针对甘肃的地理条件差异构建了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和基层单元模式。陈祥义(2006)列举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种产业化模式:一是立体农业型;二是清洁能源型;三是再循环连接型;四是设施农业型;五是休闲观光型。姚天冲等(2006)研究归纳了现有可供推广的主要成功模式:分布于大都市郊区的“都市型循环农业模式”;分布于中小城市郊区或大都市远郊区的“城郊型循环农业模式”;分布于北方平原地区的“农区型循环农业模式”;江南水乡农林牧渔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山区农业资源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等。王莉(2006)提出农业循环经济三种模式分别为大农业型发展模式、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和废弃物再利用型模式。宋亚洲、韩保年(2006)提出五种发展模式:“四位一体”型发展模式;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农业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王鲁明,2005)。昆明理工大学的仲崇峰(2007)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比较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同时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初步构建了昆明市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建立农业生态园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张学会等(2008)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结为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跨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三类。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具体包括农业复合型循环模式、农业生态保护型循环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模式和产业链循环模式。跨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农产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与农业整合在一起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2]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据分工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结,实施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的区域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在工业上,关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积累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较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必须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更多的学者加入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行列,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了起来。随着我国把“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摆在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农业生产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导报》2002年第4期。

[2]

史小红:《循环农业及发展模式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6期。

1.2.3 简要的评论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就国外来说,当前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农业的研究已经越过概念的探索和开发阶段,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和推行阶段,注重实践,注重探索常规现代农业向可持续农业过渡的条件,同时加强生态学及其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结合的基础性研究。在技术领域,侧重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我维持能力及持续性技术的微观技术研究(Roberts Brian H.2004)。在国内,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上述研究仍然只是初步的。目前,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压缩型工业化”过程之后,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背景。一方面我们缺乏发达国家发展同期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也缺乏发达国家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了与快速工业化相伴生的复合型和多样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我们同样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更大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李建林、严泰来,2007)。也就是说,起源于国外的循环经济理论其实只能部分地适应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是狭义的,缺乏普遍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循环经济的中国实践需要理论与技术创新。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在环境与循环经济国际研讨会(天津)上发言,提出中国在循环经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和全面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五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特别是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是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三是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实践模式;四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五是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等(黄绿箔、吕欣苗,2004)。诸大建教授(2004)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过程中,也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问题,而是需要从认识、政策、技术等方面深化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开拓性地进行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体而言,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缺少技术支撑和相关保障措施,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叶建龙(2000)、马慧(2002)、吴涛(2005)、王彩云(2005)、王海燕(2006)等学者就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发展可持续农业,得出循环经济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并对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仅局限于理论上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而对如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及如何在循环经济理论下构建农业发展新模式的探讨和研究仍很少,相比日趋成熟的工业循环经济发[1]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发展阶段。并且,目前学术界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还是偏向于具体模式的结构功能研究,对模式构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仅有荷兰自然控制研究所的C.C.v.Ieeuwen提出的从生态系统到生态设计的观点,以及马世骏(1998)将生态设计总结为农业生态工程实践中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并无统一的看法。本文将针对模式构建问题加以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1]

王如松:《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

02 农业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检验,提炼出来成为进一步指导人们的行为规则。农业的发展由于历史漫长,有关农业经济的理论十分丰富。农业循环经济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理论,随着目前循环农业经济实践的不断推进,这一理论还在持续的完善之中。尽管如此,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不是空中楼阁,有其极深的理论渊源。本章将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

2.1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1 循环经济理论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思想肇始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关切。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农药使用引起的严重生态环境危害,提出解决危机可行的办法是选择“另外的道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地球”。1965年和1966年美国学者波尔丁(Kenneth Ewert Boulding)接连发表两篇影响深远的论文(Earth as a Spaceship;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他认为,地球就像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其生存是以不断消耗有限的资源为基础的,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环境将遭到破坏,那么地球就会无可避免地走向毁灭。鉴于此,他提出了“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即循环经济的理念,初步从理论上指明了“另外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循环经济理论日益成熟,逐渐为人们接受并迅速在国外付诸实践。90年代循环经济思想传入我国,目前循环经济的定义众多,影响较大的是由马凯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李孝坤,2006)。(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需要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和生态化。大量企业的集群,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容易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循环经济是为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与生活中通过市场机制、社会调控及清洁生产等方式促进物质循环利用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主动回收再利用为核心,依托于科技进步之上的,促进经济、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状态。简言之,循环经济是资源循环利用为本质特征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理论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全局上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而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中心含义是“循环”,强调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循环,其目的是既实现环境友好,也保护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循环”的直义不是指经济的循环,而是指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源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中各个环节(包括消[1]费与使用)的不断循环利用。(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R”原则。经济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无害化原则和“3R”原则,无害化原则和“3R”原则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第一,无害化原则。这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根本的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标。

第二,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陈良,2006),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能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量化原则为了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而在生产全程乃至产品生命周期(如从田头到餐桌)中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第三,再利用原则。再使用原则是指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再利用原则要求生产的产品及其包装可以被再三使用,还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

第四,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是指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和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属于输出端方法。再循环有两种,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于生产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为其他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3)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强调的是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一种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系统。这是一个比传统的经济系统大得多的系统,它把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看做是三个有机联系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资源投入到产品产出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线形过程,而是一种循环的再利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把自身置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并且重视环境资源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

第三,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的经济观是把西方经济学的“最大化”发展为“最优化”: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在组织生产和从事经济活动时,不但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循环经济不是单纯地把效用最大化看做是来自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而是把优美和谐的环境也看做是人们获取效用的来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和劳动力都在循环,而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仅仅是用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既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第四,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的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做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是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资源取料场”和“垃圾场”,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Haque A.,I.M.Mujtaba, J.N.B.Bell,2000)。人类不能仅仅把大自然看做是可利用的资源,而是要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要节约自然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在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它们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第六,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就是绿色消费。这种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保证这一代人的消费安全和身心健康,而且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并且不减少他们的消费需求,保证他们的消费安全和身心健康。

[1]

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经济师》2002年第11期。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行农业技术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和纤维,来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及其他复合系统需求构成危害(Qinghua Zhu, P.C.Raymond,2004)。它不仅要求农业生态潜力的持续,而且要求所提供的基础产品(农产品)和产出服务(环境服务)的持续。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农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是以某一区域整体环境(包括土壤、大气、水等)为对象,研究环境的整体特征,从中确定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农业环境承载力是农业环境系统结构特征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环境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过程中,其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由于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而使农业环境承载力的质与量发生变动,将使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虽然农业环境承载力具有变动性,但这种变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人们在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时,可以通过明智的、有目的的技术措施,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改变农业环境系统的结构,增强环境承载力。

第二,农业区域系统观理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必须采取系统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即区域系统观理论分析方法。农业区域大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结合而成的整体,但其性能不等于各个子系统特性的简单相加。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同时研究其他子系统与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制约关系,因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之外的其他子系统都是该系统的环境,所以不能将其作为孤立事件处理,必须将该系统及其环境作为整体研究(Macfadyen A,1970)。与此同时,要因时因地制宜,避开可能风险,协调关键因素,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第三,生态控制论理论。生态控制论是在生物控制论、智能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调控理论。这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变换、处理过程和调节控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循环再生理论、相生相克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

2.1.3 农业生态学理论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调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学科。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这种系统的观点在于谋求从原料到产品整个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资源、能量、资本的优化。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涉及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农业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与转化;农业毒理学;农业污染的环境监测和评价(袁冬梅、刘建江、张显春,2006)。

二是探索农业生态化途径。开发与环境相容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技术;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物料消耗,实现物料再循环;消除农业污染等。

三是生态原则运用于农业规划和管理。组织符合生态原则的供需链;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比例,合理安排与周围环境相容的农业生产区位。可以认为,农业生态学是农业循环经济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农业循环经济也是农业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产者(各种农作物)、消费者(人和牲畜)和分解者(沼气池),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来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食物链”(如图2-1)。各种农作物作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利用光合作用和人工辅助能培育出供人食用的粮食、果菜和供牲畜食用的饲料,人和牲畜经过消化后排泄的粪便则输入给“分解者”沼气池,通过沼气池的发酵,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再生处理,变为可以重新供各种农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返还给培育生产者的生态环境,形成一个闭路“食物链”——废物循环链。如此,把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产物”(废弃物)重新纳入经济循环系统,以实现最终污染废弃物“零排放”。图2-1 生态学原理下农业循环经济废物循环链的构建

2.1.4 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简言之,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物质资料生活和再生产运动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转移和增值以及四者内在联系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农业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农业经济活动,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向。它要求把农业经济活动组成“农业资源利用—绿色产业(产品)—农业废物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物质和资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1]理的利用。这其中所指的“资源”不仅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再生资源;所指的“能源”不仅是传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且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新能源。它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以便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1]

苏胜强、黄祖辉:《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模式》,《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20期。

2.1.5 系统论理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的研究对象是大型复杂的系统,内容是组织协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活动,使各要素为实现整体目标发挥适当作用,目的是实现系统整体目标的最优化。基本思想是从全局出发来考虑局部,并处理好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工程通常使用最优化技术,通过对一个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讨,建立与之相关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为整个系统的优化合理配置各局部的组织结构。

根据这一原理,笔者认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是由物质(原始资源和废弃物)循环的各个生产、消费环节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形成的同时也具备了各个孤立生产环节所没有的性质——生产废弃物的减量化、零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而且整体上达到外界能量输入最小化自我良好维持的平衡状态,产出最大化,从而实现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即循环经济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各个独立生产环节效益之和。

2.1.6 资源经济学原理

资源经济学认为,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日益加大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然再生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然再生相对于人类社会需求是很有限的。由于自然再生相对于人类社会需求的有限性,人类已从单纯地攫取和占有资源转向大力保护自然和加强资源再生的社会生产过程。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资源产业的概念,即是指从事资源再生产产业活动的生产事业。同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垃圾”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垃圾,而是一种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就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垃圾”仅仅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垃圾对其本身而言或许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对于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或许是必要的资源。比如,动物的粪便对其本身来说没有价值,而对于农作物来讲,确实是良好的有机肥料。这就为农业循环经济资源生态链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从这个意义来讲,农业循环经济就是一个变废弃物为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过程,这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农业循环经济中,沼气池的建设就好比农业循环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资源产业”(如图2-2),是农业循环经济中从事资源再生产产业活动的重要单位。图2-2 资源经济学原理下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资源产业

2.1.7 三种生产理论

三种生产理论认为,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出现,传统的关于人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理应是人类生产系统的一部分,人与环境所组成的系统应包括人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与环境生产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三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三种生产理论是以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和谐、协调发展为中心思想,而这恰恰是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之所在,因此,三种生产理论从人类、环境的大系统角度,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终极目标,是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程的基本纲领。此外,三种生产理论还是农业循环经济“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核心思想的理论来源。可见,三种生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而农业循环经济基本要求就是减量化和低排放,减量化是对人工辅助能投入的减量化,低排放是对周围环境污染的低排放,既协调了人的生产,也协调了环境生产。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之一,理应是实现三种生产协调的桥梁(如图2-3)。所以,三种生产理论和农业循环经济两者是互为依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图2-3 农业循环经济下的三种生产协调发展

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

2.2.1 农业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农业循环经济的明确定义,有限的研究文献中较多的是从循环农业的状态描述角度,运用循环经济的一般原理,对循环农业的运行机理进行阐释。黄贤金(2000)认为,循环农业是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循环经济的方法组织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农业生产体系,通过末端物质能量的回流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闭环农业生产系统。郭铁民、王永龙(2005)认为,循环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是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2005)研究表明,“循环型农业”这一概念是国内首先提出的。他们将循环型农业定义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李志强(2005)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含义和结构,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姜保雨(2006)提出,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楚永生、初丽霞(2005)提出,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摒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循环经济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发展框架,并且需要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熊瑶、罗琳晖(2005)阐述了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以及再回收原则)和层次。农业循环经济包括4个层次:农产品生产层次——清洁生产;产业内部层次——物能互换;产业间层次——废弃物资源化;农产品消费过程层次——物质能量循环。宋亚洲、韩保年(2006)提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产品消费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尹昌斌、唐华俊、周颖中(2006)认为,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其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能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环节,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活环境优美,使农业生产和生活真正纳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农业循环经济(Agriculture Recycle Economy)是指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最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即达到资源的低开采、低消耗、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环形流动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概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只是农业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提高经济质量,更好地建设经济;经济建设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样经济建设才能持续长久。“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将是不能长久的(除非政府持续补贴),也只有产生了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精髓,“零排放(或零干扰)”则是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环保目标。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分支,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与延伸,是仿照生态学规律改造和重构农业经济系统,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循环经济学方法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业生产体系,通过末端物质能量的回流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闭环农业生产系统。总体目标是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本质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其核心是实现农业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实现途径是把农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物质运行流程,主要内容是把农业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建设和提倡绿色消费融为一体,中心任务是将传统农业的资源消耗型线性增长方式转变为生态型循环发展方式,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的协调统一。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由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组成,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链接等方式形成呈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农业循环经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单纯的农业生产内部的循环经济,如农业种植业和家禽畜牧业、渔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广义的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包括农业生产内部的循环经济,还包括延伸出来的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循环,如水果加工后的果皮和果渣可以作为家畜的食料,通过过腹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的农业循环经济有别于传统的“作物秸秆—牲畜—有机肥料还田”简单农业循环模式。传统的简单农业循环模式虽然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但毕竟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技术支撑和统筹规划,是一种盲目的无组织、无计划的循环模式。而本文研究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在新的系统论、生态经济学的指导下,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在科学管理方式的共同协作下所展开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运作模式,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农业循环。此外,在产业合作方面,传统的简单农业循环模式往往局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的循环,忽略了与相关产业的混合。农业循环经济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重点对农业系统内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与农业相关产业进行产品或者废弃物交换而相互衔接,使农业系统的简单食物链与生态工业链相互交织构成产业生态网络,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层次和区域层次的资源多级循环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

[1]

王如松:《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

2.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的路径如图2-4所示。农业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及其循环再利用,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资源的低开采、低消耗、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环形流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图2-4 农业循环经济的路径

国内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界定:(1)将农业循环经济看成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系统中的应用。何尧军(2005)等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2)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农业。方杰(2003)等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将生态农业建设和提倡农业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否定,是对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3)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产业链的循环和延伸。姚天冲(2004)等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按照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有害因子零排放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综观现有研究,其共同点是都考虑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不同点是各种表述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一种表述侧重于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农业循环经济是工业循环经济理念的跨移;第二种表述更加注重生态效益,从生态环境的保护角度出发思考农业循环经济,按照这种方式理解的农业循环经济更加侧重于自然学科的农业循环,其中涉及的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较多;第三种表述更加注重农业产业链循环的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缺点是,他们的定义都是单纯根据某一侧面提出的,不够全面,尤其没有考虑农业循环经济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由此,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笔者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总结如下:首先,农业循环经济的驱动力是经济效益,这同时也表明运用农业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微观主体——农民,之所以抛弃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方法的根本驱动力也是经济利益。其次,农业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涉及企业(或农户)清洁生产、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农业环境发展的循环经济系统,努力寻求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本质也是生态经济(Kenneth Richards,2004)。再次,农业循环经济指明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导向是可持续发展,衡量标准是绿色GDP核算体系。最后,农业经济活动的指导方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及产业链延伸理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最终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周震峰等学者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作了延伸,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以“3R”原则为基本准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实[1]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刘青松、张咏、赫群英:《农村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3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形式,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3R”准则。此外,由于农业发展的地域性显著,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生产类型,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还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1)“3R”原则和无害化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同样遵循“3R”原则和无害化原则:

第一,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而在农业生产全程乃至农产品生命周期(如从田头到餐桌)中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如种植业通过有机培肥提高地力、农艺及生物措施控制病虫草害、减少化肥农药和动力机械的使用量,既可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又可减少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季昆森把农业中的减量化原则归纳为“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和减人,这种观点是比较全面的。

第二,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是指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是资源或者产品以本来的形式被多次利用,强调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如在渔业养殖中,利用养殖用水的循环系统,使养殖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达到了零排放的要求。任正晓提出,在农业生产中,再利用原则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一是能源的再利用,即已经为某一环节服务过的能源再用于另一个环节的生产过程;二是副产品的再利用,即某一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用于其他生产过程而成为有用的资源。

第三,再循环(资源化)原则。再循环原则是指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物进行循环利用,使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该原则强调生产终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指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如种植业的废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处理,成为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而家畜的粪便又是作物的优质有机肥。

第四,无害化原则。无害化原则要求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此外,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协调原则、生物共存互利原则、相生相克趋利避害原则、最大绿色覆盖原则、最小土壤流失原则、土地资源用养保结合原则、资源合理流动与最佳配置原则、经济结构合理化原则、生态产业链接原则和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双赢”原则及综合治理原则等。(2)因地制宜原则

农业生产条件因地而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体的应用是与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资源状况、生产条件状况、产业结构状况密切相关的。具体到某一个地区要实行何种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根据地区的实际区情来定夺。如果发展模式选取不当,只是盲目追随,邯郸学步,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生态效益,还会导致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上步入误区,舍本逐末,不仅造成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还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得不偿失。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达到预期目的。

此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还要坚持整体性协调原则、生物共存互利原则、相生相克趋利避害原则、最大绿色覆盖原则、最小土壤流失原则、土地资源用养保结合原则、资源合理流动与最佳配置原则、经济结构合理化原则、生态产业链接原则和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双赢原则及综合治理原则等(崔和瑞,2004)。

2.2.4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层次结构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应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具有“增长”特性的农业经济系统与具有“稳定”特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促使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1)农产品生产层次——清洁生产

农业清洁生产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清洁生产指在农产品生产层次中推行清洁生产,全程防控污染,使污染排放最小化。农业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投入(清洁的原料、清洁的能源)、清洁的产出(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清洁的农产品)和清洁的生产过程(使用无毒无害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它要求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农产品数量增加和农产品质量提高,而且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人体有害及破坏自然环境的化肥、农药等物品的使用。另外,通过农产品的清洁生产,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进入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2)农业内部循环层次——物能互换

农业产业内部物能相互交换,互惠互利,使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种植业的立体种植、养殖业的立体养殖等都属于这一层次的循环。如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长优势,采用将作物优势相结合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让农业生产向空间或地下多层次发展,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践证明,这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是比较高的。农业产业内部层次物能相互交换,互利互惠,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如种植业的立体种植、养殖业的立体养殖等都有很多典型模式。(3)农业产业循环层次——废弃物资源化

农业产业间的循环是最常见的,该层次是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在一定空间里将栽培植物和养殖动物按一定方式配置,使之形成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关系,达到共同增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比如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稻田为鱼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鱼吃杂草、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4)农产品消费过程层次——物质能量循环

这一层次的循环超出了农业生产本身,扩展到消费领域和城乡大循环中,是将农业循环经济纳入社会整体循环的维度加以考虑。这一层次循环的关键是如何使消费后农产品产生的废弃物返回到农业生产过程。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乡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大量积聚,传统的城乡物质循环的链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断,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威胁。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重视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资源化的优良传统,重建涵盖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的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道,成为经济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5)大农业与工业链结合循环层次

将农林牧渔业形成的大农业生态链与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加工等工业生产链结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流、信息流。如以沼气为纽带、种养加结合的模式等。(6)社会整体循环层次

指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如粮食作物秸秆可饲养家畜,籽粒供人食用,家畜肉也供人食用,人畜粪便可肥田。

2.2.5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征

农业循环经济既有一般循环经济所具备的要素,也有其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1)物质循环利用

这是农业循环经济区别于以往传统线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大特征。以往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农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如图2-5),而循环型农业经济则是“资源—农产品—(消费)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如图2-6)。把废弃物重新纳入农业经济生产循环之中,通过资源再生、物质循环,以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率和最终废物“零排放”。图2-5 传统农业经济的线性发展模式图2-6 农业循环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2)新的系统理论

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生产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生产链条。循环经济利用系统论原理,通过废物资源化利用、要素混合等方式与农业中的相关生产环节或农业外的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大系统。(3)资源再生与废物零排放

这是循环经济最直接的特征表现,也是循环经济的目的所在。以往传统的经济模式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为主要特征,具体[1]表现为资源的一次性非再生利用和废物的直接排放。而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注重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流动和对外部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因此,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与废物零排放便成为循环经济的主要追求目标,并成为其主要特征之一。(4)高度的农业生产关联

农业循环经济是要充分打造“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模式,这就需要把利用不同原始资源的第一生产环节与消耗第一生产环节废物的第二生产环节,以及以此类推的第三、第四……生产环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结成产业生态链条,这样才能保障物质流的最大循环。

此外,需要注重农业生产条件和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将此看作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1]

王如松:《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06页。

2.2.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支撑技术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环境资源问题虽然有以循环方式解决的理论可能性,但在现实中有可能面临着技术障碍,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来支撑。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一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要的一般技术,甚至有一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本文基于两大层面来分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技术。

从农业生产所包含的资源投入—生产和消费—废物处理的三个环节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技术:

第一,资源投入减量技术。这个环节主要考虑资源投入减量化的问题。这方面的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资源分布的异质性、农业生物对环境资源需要的差异以及各种农业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将不同生物种群配置到同一立体空间的不同层次上,使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容纳更多的生物种,充分利用单位空间和时间内的光、热、水、土、肥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代表性技术有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来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

第二,生产链条延长技术。这个环节主要考虑延长生产链条(再利用)的问题(Haque A.,I.M.Mujtaba, J.N.B.Bell,2000)。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食物链加环技术来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效率。食物链加环技术即利用食物链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加入新的营养级,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系统的经济产品产出,同时防止有害昆虫、动物危害的方法。食物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的加环,比如引入、保护和发展天敌,有效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消减作物害虫、害兽,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同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产品消费加环,农业各级产品中,除可以为人类直接消费的产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副产品不能直接为人类利用,而这些副产品本身又是下一级产品的原料,加入新循环后就可以使之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产品,如利用麸皮、饼粕、秸秆等副产品饲养牛、羊、兔等草食性动物,由它们转化成人类需要的肉、蛋、奶等产品;三是增加产品加工环,目前农产品输出的形式,多是原粮、毛菜、生猪、混合果(水果)的形式,从输出到消费者的厨房,有很大一部分被损耗,是无效输出,因此引入产品加工环,通过产品加工技术使产品变成成品、精品输出,这样就能减少无效输出,减少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防止城市污染。

第三,废物资源化技术。这个环节主要考虑废物资源化的问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物质在系统中的循环使用,以尽可能少的系统外部输入,增加系统产品的输出,提高经济效益。农业有机废料的综合利用就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常农业有机废料指秸秆和牲畜粪便。

从微观层面来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有很多,这些技术对环境都是无害的,即要做到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多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对已经产生的污染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

第一,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技术。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农、林、牧、渔、工各业用地面积、资金投入、劳动力利用构成及各业内部结构,改善土地利用布局,通过农林牧结合、种养加配套,多种经营,使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和循环增值。

第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秸秆、粪便、食品加工废料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通过机械加工、青贮、氨化、发酵、膨化、汽化等措施,用作畜禽饲料、作物肥料、农户燃料和食用菌培养基,变废为宝,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第三,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这类技术包括: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通过建设农田林网、农林间作等改善农田小气候,通过修筑台田、水稻压碱等进行土壤盐溃化改良,通过建设生物氧化塘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等。

第四,高产高效的立体种植技术和共生互利的养殖技术。选择不同的林木、果树、农作物品种,以及不同的畜禽、水生生物等,在空间上合理搭配、时间上巧妙安排,提高单位空间时间的产量和效益。

第五,地力培肥土地持续利用技术。包括积造、增施有机肥、生物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播种绿肥,推广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精准施肥技术,实行间作、轮作、套种等。

第六,农村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开展以沼气为主,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推广太阳能暖房、太阳能热水器、秸秆汽化、省柴节煤灶技术,不断改善农村用能结构。

第七,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开发技术。开发、生产新型无污染的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缓释肥料,开发利用土农药、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可降解地膜,尽量减轻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第八,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生物多样化种植,开发天敌资源,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特别是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结合物理防治措施,减少农业生物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九,庭院生态经济开发技术。以发展庭院经济为主,将庭院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庭院种植、庭院养殖、庭院加工和庭院绿化美化等。

第十,早作农业技术。在干旱缺水地区推广抗旱作物品种,采取喷灌、滴灌、微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实行地膜周年覆盖等。

2.2.7 循环型农业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除了循环型农业外,比较典型的几种新兴农业生产方式还有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两种。这里提到的循环型农业就是我们说的农业循环经济,只是为了便于比较,叫做循环型农业。为了在下面的模式设计中把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区别开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三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异同。“生态农业”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即对农业生态系统,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可见,生态农业是把生态学理念运用于农业系统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把农业生产系统作为生态学中的一个生态系统来对待,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与稳定。从生态农业的定义就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效益优先的农业发展模式,但这是国外的生态农业定义。我国的生态农业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别,被学者们称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因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我国农业发展落后,人口众多,农业发展不可能一味追求生态效益,还要以经济效益为根本,因此我国生态农业还是以经济效益优先的农业发展模式。

所以,我国的生态农业含义更接近农业循环经济的含义。循环型农业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强调建立或拓展农业生产间链条,改变生态系统以往单一的“食物链”,组建有循环回路的复合型“食物链”。循环农业思想是对生态农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生态农业理论的深层应用。生态农业思想对循环农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与借鉴,但是,循环农业理论又发展了生态农业理论,从而使得循环农业具有更明确的操作原则和判断标准,并且更明确地提出农业生态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结思想。

对可持续农业来说,世界上最早倡导可持续农业的国家是美国。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布朗在“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中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较早思考。可持续农业是将可持续发展观运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在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不能对后代人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和条件造成危害。可持续农业实质上是强调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由此可见,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各有侧重,但三者又极有渊源。循环型农业强调的首要原则就是减量化,是要形成一种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而生态农业运用生态学观点来指导农业生产,是要建立一个自我维持的低输入农业生产系统的平衡状态。这与循环型农业减量化原则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循环型农业与生态农业相比较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是一种更为具[1]体的生态农业。而循环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共同目的都是低资源消耗、低资源浪费和高效益产出,都是要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展,这又与可持续农业的观点不谋而合。可见,循环型农业与生态农业都是属于可持续农业的范畴,是可持续农业的现实体现和实现途径(李玉明,2005)。

[1]

吴国庆:《新阶段浙江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浙江农业学报》2002年第11期。

03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历史渊源及脉络

我国农业的发展史,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走过了一条既艰辛又相当漫长的道路。自然灾害,工业化对农业资源的需求等,都给农业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或毁灭性的灾难。为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相互对话、相继联手,共同探索农业安全、生态、高效的发展道路,实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从而为21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寻找新的坐标——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渊源纷繁驳杂,各种模型与理论难以计数,但考其社会影响力与后继发展状况,仍然可以找到其中的主导轨迹。本章将总结回顾古代与现代的农业发展观,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3.1 农业在人类经济中的重大发展变革史

从农业在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革来看,农业经济最早始于埃及、中国、印度、古罗马和希腊的奴隶制农业经济。公元前6-7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农业经济开始向封建小农经济转变。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也是中国封建制经济的长期延续,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曾居世界第一位。纵观历史,横观世界,农业自出现以来,便按照自身的规定性,有规律地向前发展。无论先进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发展的进程和速度不同,大都经历了或经历着四个大的历史阶段,即起源的原始农业、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农业以及持续发展的未来农业。详见表3-1。(1)原始农业阶段

原始农业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使用简陋粗糙的工具,如石刀、石斧、骨相等,烧荒植稼,捕捉野兽,采用刀耕火种和轮垦种植的耕作制度,依靠长期休耕的方法去自然恢复地力,而不是靠人工的栽培耕作技术去提高土壤肥力。原始农业是与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力极低,还伴有轻微的生态环境破坏,但由于人口稀少,仅限于局部地区,因而环境资源易于恢复。(2)传统农业阶段

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积极养地、用养结合,其特点是经营分散、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下。传统农业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把废物作资源化处理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它是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无商品和市场经济的概念,生产力低,生产发展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迫于人口压力农业只能搞“广种薄收”,这导致了环境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其施肥技术存在着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卫生保障差等弊端,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予以改造。(3)现代农业阶段

这一阶段,农业生产采用大规模的投入,由农业机械化、化学以及生物学等成就而促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了农畜产品,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集约化农业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但由于这种集约化农业生产讲求单一经营和高度专业化,缺乏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生物群落耐受限度内的自我调节,最终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石油农业逐渐暴露出诸如能源危机、自然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首先开始对高投入的现代农业进行反思,先后提出了诸如现代自然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和途径,试图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转而利用生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来获取人们所需的农产品,同时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减少废物的排放,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实行的以农业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为目标和主要内容的技术战略,把发展农业的希望寄托在工业支援和工程措施上,这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石油为特征的工业式现代农业,随之而来的是能源过量消耗、资源受到掠夺性利用而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失衡、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产量、低质量;高产量、低收入;高产量、低效率等种种弊端,特别是世界性能源危机日益加深,西方式的现代农业已无出路。因此,研究和建立一个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刻不容缓。(4)未来农业(可持续农业)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农业发展明显呈现出以农业发展可持续化为首,以及农业生产高科技化、农业结构高级化、农产品加工深度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六大趋势。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农业上的反映。具体来说,就是既能生产出足够的食物和纤维,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破坏甚至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今后世世代代人需要[1]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农业经济活动的农业循环经济,正是响应可持续发展行动号召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和注重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相结合,力求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从而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初见端倪,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存变化,铸就了当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念。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农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

韩宝平、孙晓菲:《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3.2 古代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产生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一部环境保护与破坏的冲突史。当我们重新扫视中国农业兴衰的历史坐标时,会清晰地发现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循环发展思想与当代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殊途同归。

在古代农业,人类完全顺从于大自然的恩赐,对自然界持畏惧心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完全是一种极其狭窄的、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和“原始经验”的积累,开始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牧业。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排泄物对于环境的污染几乎无从谈起,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持着“原始协调”的状态。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铁器工具的出现及其应用和推广,实现了农业发展中的革命,在局部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的自然结构和原有布局,“环境问题”便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但是,这种情况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根本特征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并不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特征。因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同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的狭隘关系(史小红,2007)。所以,在这一时期内,自然几乎完全支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总体上是处于“原始协调”状态。

3.2.1 古代农业经济思想概述

对于农业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研究,起源于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管理庄园经济的需要,在封建社会时期又有所发展。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思想,在宏观方面主要强调富国安民,必须“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和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在微观方面主要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善于利用天时、地利,改良农业技术,并精心管理。阐述这些思想的代表著作有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和《吕氏春秋》,后魏时的《齐民要术》等。欧洲古代农业经济思想大体上和中国古代相类似。其代表著作有罗马时代大加图的《论农业》和瓦罗的《论农业》等。但是农业经济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18世纪中期,在英国首先出现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专门著作,主要是对新兴的资本主义农业产生的状况进行描述,以及对农业中大生产的优越性及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问题进行分析,其代表著作有英国的《农业经济》等。19世纪中期以后,德国出现了用抽象方法研究农业经营和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的农业经济学著作,这把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向理论概括方面大大推进了一步,其代表作有屠能的《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经济学转向研究农业经营形态问题,注重探讨农业生产经营的合理集约度和合理的部门结构。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对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趋于活跃,它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农场主如何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利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更加重视对农产品运销和农业金融问题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加深,农业日益陷于市场剧烈波动的威胁之中,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又着重向农产品的市场预测,以及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与调节方法方面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经济学更强调定量分析,除了更加广泛运用统计方法外,还进一步运用了数学模型的方法。

3.2.2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春秋中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奴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农业也进入传统农业阶段。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科学的农学理论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1)科学的农学理论

我国传统农学把农业生产看做是“稼”(农业对象)、“人”(农业主体)以及“天”和“地”(农业环境)诸因素组成的整体。也就是说,农业生产是一个由农业环境、农业对象和农业主体(人)协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应当用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看待农业生态系统。此外,我国古代农业非常重视农业系统中废弃物质的再利用,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系统内物质的循环。农业环境的“天”指气候。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要与气候的年周期节律保持一致。《尚书·尧典》说:“食哉唯时”,就是说人类食物生产要不误农时。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特有的创造。“地”指土壤、地形等。我国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是“因地制宜”,要求按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土类和不同地区特点安排和发展农业生产。“土脉论”把土壤看作有气脉的活的机体,土壤肥力是可以变动的,通过人工培肥可使低产地改造为高产田。“因物制宜”是指根据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和习性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栽培或饲养措施。至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中国传统农学理论认为“天人合一”,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和谐的关系。农业生产是人类以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产业,我国传统农业早已有了朴素的农业循环理念并付诸实践(Hong-Bin Xu,2006)。例如,桑—蚕—桑及养殖—种植—养殖的循环。又如用地与养地结合,就是从土地取走的物质通过施肥还田,使“地力常新壮”。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循环观包含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之中,其合理理念和有效实践为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2)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一是集约利用土地。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同时创造了好田、涂田、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连作替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方式。明、清还出现了多层次配置的立体农业的雏形,如农谚说:芝麻混杂豆,上下三层楼,芝麻头上飘,红豆缠中腰,绿豆地上爬,通风透光产量高。这样就实现了“种无虚日”(延长种植期)、“种无闲地”(间作套种),充分利用了光、热、土、水资源。二是精细的栽培技术。历代农民通过驯化、引种与育种相结合获得许多高产优质的动植物品种。在良种选育方面,采取种内杂交、种间杂交等多种手段,开创了系统选育法,而且通过许多合理的栽培措施达到增加产量。如施肥,清朝杨帕就把肥料分为人粪、畜粪、草粪、苗粪、火粪、泥粪、骨蛤灰粪、渣粪(菜籽和棉籽饼)、黑豆粪(黑豆粉经发酵后和泥土拌)和皮毛粪等10类。还提出“时宜”、“土宜”和“物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的农业生产措施。我国传统农业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方法维持了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几千年来,我国农田仍保持了地力,产量未降反而不断提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3.2.3 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是其农业生态思想导引的结果。而循环观是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农业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精髓是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三才论”构架下的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观。即把天地自然环境、动植物生产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天地人中的天,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当指自然的天,是光照、热量、水分、大气等多种因子的综合,这些因子随时节循环而呈现不同的规律性变化。这样,天的特征就可以用“时”来喻示,即“天时”。它对于农业生产农事活动来讲尤为重要,天时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实际上就是“农时”,由此引出农业生产中的季节、节气、农时等概念。农作物萌发、生长、开花、结实、成熟等过程与时节循环往复有一定的对应,把握这种循环节律,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重“时”则重“天”,意在表明人类活动与宇宙大系统运动节律的协调。反映到农业上,实际上就是农作物生长节律及其周期循环与宇宙大系统节律循环的某种吻合。这正是农家“月令派”所追求的目标。《夏小正》、《诗·幽风·七月》、《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礼记·月令》等,都列出每个月气候、物候、农事等,即以物候定时节,以时节安排农事活动,因此也产生了四季、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等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节气知识。农时是立农之本,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自然环境、农作物(包括动物)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重视农时就是重视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要与自然节律、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相协调,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之所在,是所谓的“三才论”。“三才论”体现了传统农业的生态思想,天地人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来说不可或缺,天地人的循环节律与农业系统的循环又是一致的。农业生产运作实际上就是如何协调农作物与其生长环境(天地自然)的关系,原始农业、古代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几乎在自然状态或比较接近自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农业生产不能违背自然节律,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从循环观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农业生产农事活动的循环往复要与天地自然的节律循环相一致。循环观包含在生态思想之中。(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早期的农业,以种植为主,是一种所谓的“跛足农业”类型,不同于西欧的混合农业形态。但我国过密型人口增长导致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寻找生存空间,一是在原地过度开垦,二是迁徙作业,三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这三种形式在中国农业史上兼而有之。资源或生产要素相对于人类多样化的需求而言,总是稀缺的。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无法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无限的、不间断的需求,人们不得不权衡取舍,努力作出选择,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就成为农民的诉求,尽管它是不自觉的、缓慢的,毕竟在古老的中国大地演绎着。例如,春秋时代的郑子产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农功要有缜密的思考和计划,其中包含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这正是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特点之一。到了清代,传统的精耕细作进一步向“多劳集约”的方向发展,“粪大力勤”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并出现了“立体农业”或“生态农业”雏形。(3)生产过程循环

我国传统农业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共生互养、相生相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过程循环的方式,如通过轮作、间作、湿地净化和生物降解,使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狭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都是“循环原则”的生动体现,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我国早就懂得驱鸭治蝗,在这基础上创造了稻田养鸭的生产方式;在江南水乡和东南沿海,至今仍保持着“桑基鱼塘”的产业链形式。(4)资源持续利用

农业经济发展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支持,理性的人类应该学会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找平衡,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极限,人类的生产必然自食其果。在历代的传统农业中,已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原则。例如《管子·揆度》中说:“黄帝之王……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孔子则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避免自然资源出现供求矛盾;荀子在《王制》中讲道:“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管仲指出“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很明显,传统农业中贯穿着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同时,“变恶为美”、“余气相培”又是我国传统农业循环经济思想的宝贵财富,城乡生产和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废弃物”都被当做肥料,返回土壤,参加农业生产再循环。有些学者借此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是“循环农业”,指出“虽然中国传统农业的施肥技术,存在着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卫生保障差等弊端,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予以改造,但它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把废物作资源化处理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我国有7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城乡居民的粪便,潲水、垃圾和秸秆、绿肥、沼液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猪、牛、鸡、狗、鱼、桑、蚕、蚯蚓、沼气和菜地、农田、鱼塘、风水林、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生物降解等时空生态位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以世界7%的耕地和水资源养活了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并维持了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经济形态。但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其社会基础是封建体制,认识论基础是顺天承运,技术手段是小农经营(Haque A.,I.M.Mujtaba, J.N.B.Bell,2000)。盛唐时代,我国农业基本形成了以农桑结合、农牧结合为代表的农业自然经济模式。中原地区发达的种植业,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建立了农业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当时农业的高度繁荣,为人类的加快繁衍和集聚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江中下游吴越地区,先辈最早栽桑养蚕,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行粮茶鱼桑结合,逐步构筑了发达的商品农业,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物质基础。尤以苏杭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农区土质肥沃、水域广阔、气候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先民利用水域养鱼、塘边栽桑、塘泥肥桑,形成了“桑基鱼塘”模式,不仅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建立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古代农业多元化协调发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典范。民国时期,苏中如泰地区建立了“猪油酒”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曾在农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主要特点是实行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融为一体,构筑了种植业(粮食、油料)—农产品加工业(榨油、糟酒)—下脚(饼粕、酒渣)—养猪(肉食品加工市场,猪粪—种植业)农业产业链。它与当代农业结构调整的[1]方向如出一辙,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精华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繁荣,20世纪70年代,以农业经济学家于光远为代表的许多专家学者,用农业生态学、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农业生物链、产业链的构建模式。提倡用粮食及其副产品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促进养殖业发展,利用大量的禽畜粪便,通过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养殖蛆蝴、蝇蛆等,开发高蛋白饲料,许多地方的实践获得了成功。

总体来看,古代农业循环经济思想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发展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它首先或直接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产生了农业的生态思想。尤其是反映到农业生产的动态循环中,代表着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实践趋向。

[1]

戴丽:《云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