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 探索 创新——黄志杰医学文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18:41:18

点击下载

作者:胡永峰,周国运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发掘 探索 创新——黄志杰医学文选

发掘 探索 创新——黄志杰医学文选试读:

前言

黄志杰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年。在工作中勤求古训,潜心研读中医经典名著,通晓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肿瘤、血证、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血管性头痛、小儿腹泻等疑难杂证。对肿瘤防治有较深的造诣,用中药治愈过胃癌等恶性肿瘤。关注中医教育,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主张把新知识、新成果编入教材,不断更新备课笔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与中医科研工作,荣获两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热心医学科普工作,为搞好肿瘤防治科普工作,在武汉地区举办过《防癌科普知识展览》。勤于耕耘,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32部,内容涉及古籍整理、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临床证治、养生保健等。

为活跃中医学术气氛,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在黄志杰老师从医40年之际,我们将其撰写的论文及主编、参编著作的部分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编辑为《黄志杰医学文选》(以下简称《文选》)。《文选》共分四篇,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发微,主要介绍中医学与哲学、中医学与逻辑学。第二篇临床证治用药感悟,主要介绍肿瘤、脑出血、眼底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的防治;临床科研成果;临床治则及用药规律。第三篇经典名著研读心得,主要介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的学习心得。第四篇主编、参编著作简介,主要介绍主编、参编的著作。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努力发掘祖国医学宝库,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医现代化,是当代中医工作者的任务。《文选》贯串发掘、探索、创新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是作者多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文选》中的有些观点为首次提出并予以论证,如《用现代科学认识中医元气》一文中首次提到“元素—元气”学说,这种观点将为最终揭示中医元气实质开创新的思路。在《中医与多学科》中较全面论述了中医学与哲学、中医学与逻辑学的关系。《本草纲目类编》将原《本草纲目》内容按新体例编写也是一种创举。

该书内容丰富,文理倶惬,科学实用,可供中医爱好者、中医工作者参考。编者2009年12月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发微古代的元气学说、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其在中医学的应用,也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该篇主要介绍中医学与哲学和中医学与逻辑学。中医学与哲学主要阐述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在中医学的运用;中医哲学思想的现代研究及展望。中医学与逻辑学主要阐述古代逻辑学在中医学的运用、中医逻辑方法的现代研究及展望。一、中医学与哲学

思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哲学是概括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哲学产生于自然科学,同时又是自然科学的指南。人类有了意识活动,开始支配自然时便产生了哲学萌芽。最初哲学与自然科学是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哲学也得到了发展,并不断从自然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科学不断相互渗透,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将丰富和发展哲学理论。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相分离的过程,同时又是更深一层次相结合的过程;哲学范畴是舍弃事物或具体概念的个性、特殊性的过程,同时又是更高一层次的回到具体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犬牙交错,相成相济,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如先秦元气、阴阳、五行范畴是舍弃了具体而升华为哲学范畴,秦汉时期又被运用到具体学科如医学、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领域。在具体运用中又得以丰富和发展,这样往复循环,不断上升。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这些自然哲学思想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思想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在古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善于从直觉出发,在总体上观察自然界和认识事物。因此,他们“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并“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争鸣十分活跃,哲学不同学派应运而生,并不断向医学渗透,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对医学影响较大,应用较多的有元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些学说后来被中国古代医学家们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理论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一)古代自然哲学在中医学的运用1.元气学说及其在中医学的运用·元气和元气学说

何谓元气,《说文解字》曰:“元,始也”(见《尔雅·释诂》)。《九家易》曰:“元者,气之始也”。可见,元气即原始的最初的气。元气是怎么产生的呢?古人已认识到“宇宙生气”(《淮南子·天文训》),即宇宙大爆炸出现的“混沌”状态为气。并认为这种气不停运动变化,气中“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淮南子·天文训》)。“本乎天者为天气,本乎地者为地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元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所化生。如王充《论衡·言毒》中说:“万物之生,全禀元气”。《春秋·繁露》也指出:“元者,万物之本”。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如《管子·心术下》说:“气者,身之充也”,《管子·枢言》也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也”。

毛泽东指出:人类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必取一定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凡物质皆运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气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般肉眼是不能见到的,只有通过它的运动形式表现,才能显现出“气”的存在。物质和运动是统一的,如《庄子·至乐篇》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气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的形式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形式称“气机”,气的运动变化为“气化”。气的运动停止,气化也随之停止。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没有气的运动,就没有气化,因此也没有世界上的一切变化。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所谓元气学说,就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元气的物质性、运动性及功能性等特性,并用以解释物质世界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是古代最具影响的哲学思想之一。可以说,元气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代表。元气学说古代又称为精气学说、气一元论。

元气学说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医学家用以阐明人体生理、病理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有人说气学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石、核心,这话不无道理。《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形成的标志,医学与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故从《内经》中“气”的理论,可以反映气一元论在医学中运用的概貌。王明辉对《内经》162篇内容进行详细的统计,其中单纯提“气”者近8000处,以气组成的气名,多至近2000处,以气名分类凡270处。这说明“气”在《内经》理论中占重要地位(见书后《元气的产生及其演化示意图》)。·元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1)元气和天人相应:中医学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元气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管子·心术下》曰:“气者,身之充也”。“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古代哲学认为气将天地人联为一体。人生活在天地(自然环境)之间,“与天地相参”(《灵枢·岁露》)。自然环境的变化必定影响人体健康。自然界的天气(即空气)、地气(人类生活的物质和环境)及风、寒、暑、湿、燥、火(热)气候之气(正常称“六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外部条件。天气、地气、六气正常,则人体健康;天气、地气、六气异常,则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发病。故《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2)元气与生理功能:古人已认识到人是宇宙中最为可贵的物种,人体之气区别于其他物种之气。如《荀子·王制》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生命),草木有生而无知(知觉),禽兽有知而无义(伦理道德),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为天下之贵也”。《淮南子》指出:“烦气为虫,精气(气之精者)为人。”

人体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出于脑。人的生命是由父(精子)母(卵子)结合而成,胚胎形成之后首先生脑,“脑为真气之所聚”(《类经》)。真气即元气,所以先天之精构筑的脑就是“原气之所系”(《难经》)。《灵枢·天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素问·刺法论》明确指出“气生于脑”。

元气由后天水谷精气和清气(氧气)不断补充而形成正气。正气有物质之气和功能之气。人体正气的盛衰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寿夭。如《医权初稿》所说:“人之生死,全赖此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人体的物质之气,指血、精、津、液等物质,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物和所需能量,具有滋养濡润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等功能,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和精神思维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体功能之气有宗气、卫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具有推动、激发、温煦、固摄、防御、蒸腾等功能。如积于胸中的宗气有司呼吸,贯心脉,助血运等作用;行于脉外的卫气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御外邪等作用;布于脏腑的脏腑之气,有维持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肺主宣降,肝主疏泄,肾主骨生髓藏精,胃主和降,小肠主泌别清浊,大肠主传导,三焦主决渎,膀胱主气化排小便)的作用;达于经络的经气有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等作用。

人体之气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形式称“气机”,运动中的变化称“气化”(具体见《中医气名考辨》)。人体之气还周而复始地运行周身,以发挥其作用。《灵枢·脉度》篇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如环之无端,莫如其纪,终而复始”。

气是可以转化的,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说明气的运动转化,是由脏腑气化功能决定的。脏腑气化功能正常,五味水谷不断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物质之气,以充实形体和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脏腑之气充盛,则脏腑气化功能正常。此即“形可化气,气可生形”的形气转化观。(3)元气与病理变化:《内经》提出“百病生于气”的病因学说。认为,气使人发病有内外气之别。外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太过,超过人体适应能力,则成为致病之“六淫”,六淫侵犯人体则发病。内气使人发病有四种表现:其一是物质不足,气化失常。如脾气虚则表现为运化和统血功能衰弱,心气虚表现为心主血功能衰弱,肾气虚表现为藏精、生髓、生殖及司二便功能衰弱等;其二为气机失常。《内经》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张景岳也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如情志异常,使人体之气发生的病变是“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寒热不适及劳役过度,也可出现气的病变。如“寒则气收”, “炅则气泄”, “劳则气耗”等;其三为气滞,即气行不畅,进而可异致血瘀;其四为气逆,即气不下行而上逆,或气不顺达而横逆。如肺气不降而上逆出现咳喘,胃气不降而上逆出现呃逆、恶心、呕吐,肝失条达而横逆出现胁痛,若横逆犯胃则出现呃逆、吐血等证。(4)元气与诊断:气在“四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体正气的盛衰及运行异常均会导致疾病发生,并在不同部位有所反映,所以通过望、闻、问、切能察明人体之气的盛衰和运行状况。如观察面部色泽可以了解人体内脏盛衰,气血的虚实,邪气的深浅。“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通过听呼吸之声,可以判断气之虚实。问诊中,如“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痿厥心悗”(《灵枢·口问》)。脉诊切气口,是因为手太阴肺经是脉之大会,肺朝百脉。因此,气口主要反映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虚实。在辨证中,以气命证名者较多,气虚证如肺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等;气逆证如胃气上逆、肺气上逆、肝气横逆等,气滞证如气滞胃腑、气滞大肠等。(5)元气与治疗:按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在治疗中。“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灵枢·本神》)。“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虚者宜补气,如补脾益气、补益肺气等;气逆者宜降气,如和胃降逆、降气平喘等;气陷者宜升提,如益气升陷等;气滞者宜行气,如通腑顺气等(见书后《元气的产生及其演化示意图》)。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2):5~6.·中医“气”名考辨

笔者在参阅大量古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中医“气”名考辨如下。(1)哲学意义之气:哲学意义之气有三层意思:其一,认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战国后期管子等稷下道家学派称“精气”,东汉哲学家王充称“元气”。如《易传·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论衡·谈天》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春秋繁露·重政》:“元气者为万物之本”。《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等,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其二,认为“气”具阴阳两种属性,阴气指有形之物质,阳气指无形之功能。“气”即表物质又表功能。《论衡·自然》说:“天地合气,万物之生。”认为自然界有天气与地气之分,宇宙万物皆二气所化生。此处的的天气即阳气,具有阳的属性,地气即阴气,具有阴气的特质。阴阳二气对立统一。《正蒙·参两》明确指出:“一物二体,气也。”现代研究表明,物质和能量在量子水平成为“混沌”状态的一元之“气”。同时,它具有阴(粒子)、阳(波)两种特性。几乎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都有正负两种类型,这就是最细微、最流动、其小无内、化生万物,具有阴阳两种属性的“气”,这些为中医学理论“气”的物质、功能二重本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三,认为“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其形式有升降、出入、循环、转化等。这种运动形式是“气”之功能的体现。如《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哲学产生于自然科学,同时又是自然科学的指南。“气”的这些特性(物质性、功能性、运动性)形成了“元气学说”。中医学运用元气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自然环境之气:自然环境之气,有天气即空气(含氧气—清气)、地气(居住条件及饮食物质)及风、暑、湿、燥、火(热)六种气候之气,正常时称“六气”(满足人们四季生活的外界环境需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天气、地气、六气是人类赖以生成和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天气、地气不足,或六气异常将成为致病因素,引起疾病发生。故《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3)人体之气:人体之气,不外生理之气与病理之气,亦即正气与邪气。“气”(最初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元气: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气”,称为“元气”。

人身元气又分阴阳二气。阴气为物质,即精、血、津、液等,为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对机体起着滋养和濡润作用。阳气为功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包括宗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帅血之气等,对机体起作推动、激发、温煦、固摄、防御、蒸腾作用。这种功能称为“气化”、“气机”。

正气:元气(真气)与后天水谷精气和清气(氧气)结合形成“正气”,具有抵御外邪侵犯,维持身体健康的功能。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平热病论》)。《医权初稿》指出:“人之生死,全赖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正气遍布全身,包括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处不到,因其所在部位、功能不同,而“气”名各异,如宗气、营气、卫气、经脉(络)之气、脏腑之气、帅血之气等。

营气: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在脉内运行,具有滋养濡润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灵枢·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即在脉内流动的血液称营气。《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以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遂,命曰营气。《灵枢·营卫生会》详述了营气的生成及循行路线。

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循行脉外,其性剽悍,运动迅速流利,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灵枢·本脏》)等功能。《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者,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不休者也……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灵枢·卫气行》详述了卫气的循行路线。

宗气:为积于胸中之气,由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自然界清气总合而成,具有司呼吸,贯心脉,助血运等功能。如《灵枢·邪客》:“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经脉之气: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核心,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等功能。《灵枢·卫气》:“雍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

脏腑之气:脏腑之气由水谷精气化生。“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素问·五藏别论》)。五脏的功能分别是:心主血脉,主藏神,“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肺气通了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灵枢·脉度》)。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主统血,“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主生殖,“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脉度》)。六腑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主泌别清浊,大肠主传导,三焦主决渎,膀胱主气化,总之六腑以通为顺。

气化:指气的运动变化,是人体生理功能(质能的转化形式)的表现,如有形之物质可转化为无形之功能,无形之功能亦能转化为有形之物质的形气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气化也指脏腑的功能,如三焦对液体的调节功能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等。

气机: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形式,是脏腑经络功能表现。升降形式,如脏腑中的脾、肝、肾脏之气主升,心、肺二脏之气主降,六腑以降为顺。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和足三阴经主升,手三阴经足三阳经主降。出入形式,如鼻吸入自然界清气(氧气),口摄入水谷为入,大小便及汗液排泄为出。气机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亦就停止,俗称“断气”。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邪气又有内外邪之分,自然界“六气”异常变为“六淫”,侵犯人体时,称为外邪;人体之气不相和顺时,称为内邪。如《素问·五行行大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张景岳也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相和为邪气。”情志不遂、寒热不适及劳役过度,均可导致气机失常,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寒则气收”、“炅则气泄”、“劳则气耗”等(见书后《元气的产生及其演化示意图》)。

中国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65~67.·用现代科学认识中医元气

元气,自提出至今,几千年来研究探索者不乏其人,但到目前为止,对元气实质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代科学,是指20世纪以来创立的新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人类对现实世界认识上的一项大革命,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一是从宏观世界进入宇观世界,直到200亿光年的整个宇宙,对宇宙的起源、演化、运动规律给予揭示和说明;二是从宏观进入微观,攻破了原子、基本粒子层次,对生命的认识已进入基因水平;三是从简单进入复杂,揭示了世界复杂的面纱。现代科学理论和成果,为揭示中医“元气”的实质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用现代宇宙论、现代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知识对中医元气进行讨论,以抛砖引玉。(1)宇宙的诞生与元气的生成:什么是元气?《说文解字》云:“元,始也”, “气,云气也。”《九家易》:“元,气之始也,”。由此可见古人所谓元气,即最初的、最基本的如云一样的物质。古人还认为元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构成;元气在运动中发生变化;元气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元气的这些特质逐渐形成了元气学说。元气学说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成为中医学的一部分。关于元气的产生,古人认为“宇宙生气”(《淮南子·天文训》)。《尸子》指出:“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现代汉语词典》云:“宇指无限时间,宙指无限的空间。”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呢?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200亿年前一个既无时间,也无空间,超高密的“宇宙蛋”突然发生大爆炸,从而宣告宇宙诞生。大爆炸最初-4432至10 秒期间,中心温度高达10K度(1K为绝对温度--613273.16℃),产生了质子和反质子。到10 秒时,温度下降到10K度(即10万亿度),这时宇宙处于质子、中子的十分强烈的相互作用-2状态。到10 秒时,电子、中微子和μ粒子开始生成,随后正、负电10子相互碰撞而湮灭成光子。到1秒时,宇宙温度降至10K度(100亿度)原始物质开始向外大量放射光子,1秒至3分钟期间,质子开始与中子结合成较小的原子核,首先形成氢和氦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结合形成的元素(原子),在宇宙中占主导地位,于是进入“气状物质”时代。基本粒子、原子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一步一步产生出来的。现代宇宙学对化学元素、天体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已经或正在作出科学的说明,也将为元气的产生和实质给予说明。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元素形成“气状物质”,为宇宙中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这与元气的含义及生成不谋而合。所以宇宙爆炸产生的“气状物质”即为“元气”。(2)现代物理学本原论与元气学说本原论相似:元气学说认为,元气为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构成化生。如《春秋繁露·重政》:“元者,万物之本也。”《论衡·言毒》:“万物之生,全禀元气”。现代量子力学、粒子物理学研究证实,基本粒子(组成原子的最小微粒)结合成的原子(组成分子的最小微粒)为物质世界的物质要素,宇宙万物皆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现已查明,天然化学元素(同一类原子的统称)有92种,加上人工合成者,共107种。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单质,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组成“化合物”,所以宇宙万物由原子构成。故“宇宙万物皆由原子构成”的概念与“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构成”的认识是一致的。(3)现代物理学的质能公式、波粒二象性与元气说的质能统一说相似:元气学说认为,元气为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如《辞海》:“元气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正蒙·参两篇》:“一物二体,气也”。

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可以相互转化,并以此解释人体物质和功能的关系。《辞海》指出:“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现代宇宙论证明,宇宙-2大爆炸至10 秒时,唯一有意义的物理量是能量,此后能量转化为辐射和粒子;量子场论证明粒子是能量的聚集,场态与粒子态的转化对应着能量的基态与激发态的变换与激发态的变换。量子力学证明微观粒子普遍具有波粒二象性,现代物理学认识到,物质和能量的最小单位(粒子)是有形和无形的统一。它们既有有形的“粒子”性,又具有无形的“波动”性;既有分离物质一面,又具有连续性的一面。2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出的质能关系式:E =mc,把物质和能量用等号联系起来。物质被看成能量的表现形式,是能量的一种具体表现,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从而揭示出物质的质量与能量按此关系式相互转化,也揭示了能量(及其辐射、基态、激发态等形式)与粒子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只承认粒子形态的物质性,否认能量运动的物质性是错误的。这些为元气学说提供了证据,即无形的能量(阳气)可以生成有形的物质(阴气);反之,有形的物质(阴气)亦可生成无形的功能(阳气)。物质和能量在量子水平成为“混沌”状态的一元之“气”。同时,它又具有阴(粒子)和阳(波)的两种属性。另外,几乎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都有正负两种类型,这就是最细微、最流动、其小无内、化生万物、具有阴阳两种属性的“气”。(4)现代分子生物学对生命的解释与元气学说的解释相似:中医学认为,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难经》:“气者,身之根本也”。现代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证明了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分子组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揭示了生命的内在统一性。这与中医所说的气是生命的本质相一致,即宇宙中微粒子和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等,逐渐形成生命前沿大分子结构有氧核糖核酸(RNA),以后形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由DNA生成蛋白质。由于DNA具有复制(考贝)自己的功能,于是单细胞生物逐渐向多细胞生物过渡,以后便出现高级的人类社会。万物虽都由原子组成分子所构成,但由于原子组合的种类及结构不同,故又有区别。古人已认识到无机物质、植物、动物与人的区别。如《荀子·王制》云:“水火(无机物质)有气而无生(生命),草木(植物)有生而无知(知觉),禽兽(动物)有知而无义(伦理道理和精神思维活动),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之贵”。

人体之元气是由先天之精气结合而产生的。元气与自然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结合形成阴气(精、血、津、液)及阳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各自发挥作用,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如《医权初稿》指出:“人之生死,全赖此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人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分子组成的细胞构成的。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有位博士曾对人血做过元素分析,并与石头、灰尘、鱼等做的同样分析相对照,结果发现人血与自然界的元素构成有相似之处。研究证实,人体有60余种元素,而且各元素的含量、分布和功能也各不相同,多者达数千克,少则不到1毫克。宏量元素有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氯、镁等,而14种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占人体重不足万分之一)分别有铁、氟、锌、铜、碘、锡、锰、硒、镍、铬、铜、钴、钒、硅。这些元素组成分子和细胞,并参与新陈代谢生化反应以维持生命活动。

生命的本质即新陈代谢。中医学中的气化、气机,即现代医学所谓新陈代谢。有研究指出:“从气的实质方面讲,人体的气就是生命”。“气化是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与相互之间的转化,……这种气化过程中离与散,与现代化学中的‘分解反应’或新陈代谢中的‘异化’作用也有近似之处……气化作用使机体外界环境中的精微元气聚合转化为形体本身与生命物质。另一方面,对这个过程中获取生命运动所必需的能量,这就是生命过程的气化本质”。化学中的分解反应和生命过程中的新陈代谢中的异化作用,都是分子发生变化,即元素的组合发生变化。“新陈代谢……是物质和能量在特殊的、活的生命体系中,有序、有度、受控的运动转化过程,中医学对气的描述与此类似或一致”(见书后《元气的产生及其演化示意图》)。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4(1):10~11.·谈古论今话元气

元气的含义及产生、元气学说及其在中医学的运用前已论及,此处只论元气学说的现代研究。(1)元气—元素说:该说从元气的含义、产生、特质等方面论证元气与元素的相似或一致性。指出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大爆炸之后产生元素(原子),并形成“气状物质”,宣告宇宙进入物质时代,元素形成的“气状物质”即元气。宇宙万物皆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现已查明天然化学元素(同一类原子的统称)92种,加上人工合成者共107种,原子是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最小粒子。所以宇宙万物皆由原子构成,与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构成是相似或一致的。元素(原子)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与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相似或一致的。(2)元气—活细胞说:该说从“元气”的合理内核、物质个性、特定的运动形式和物质世界发展的特殊阶段,论证了“元气”与活细胞的相似和一致性。认为“元气”的本质,相当于活细胞,又在于细胞生命。把这些认识概括起来,可称为元气—活细胞说。包括着许多基本物质形成(分子、粒子)、基本运动形式(物理、化学),但是它们又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复杂而有序的物质体系。元气—活细胞,又是生物体结构形成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物质,组成组织—器官—系统,构成有机生物体。元气说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思维反映出这种认识,细胞学以明晰的实验研究观察证明了这种认识。

林功静.论“元气”的本质在于细胞生命.辽宁中医杂志,1980,(7):6~7.(3)元气—神经说:该说认为在人体活动中“气”无所不在,并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人体各脏腑经络的功能,全靠气的掌握、统摄、主持和气的升降出入有序的运动,才能实现协调统一的活动。而生命机体所以能达到“运动和平稳的活的统一”,有赖于人体复杂的调节机构,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并从气机(气的机能表现)、免疫机能、气功(炼意与炼气)、针刺止痛、内分泌与体液调节、机体的信息调控、“气”是生命能等多方面论证了气与神经的统一。

王明辉.中医气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4)元气—代谢说:该说认为气的本质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指整个人体的全部生理过程而言,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分解合成。还包括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作用,腺体的分泌激素对代谢的作用及其反馈调节,以及免疫、排泄、循环、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系统的机能活动。

张永忠.论中医学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新陈代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5~10.

现代研究认为:“气化,就是指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气化是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中的离与散,与现代化学中的‘分解反应’或代谢中的‘异化’作用有相似之处,气化作用使机体把外界环境中的精微之气聚合转化为异浊之物而排出,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取生命运动所必需的能量,这就是生命过程中的气化本质。”“气的代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饮食物与自然清气纳入开始,到经肺脾二藏共同作用形成人体生命活动所需之气;第二阶段,是气与脏腑相互作用;第三阶段,是代谢产物的排泄和输出能量信息。”

陈利国.对气学理论有关问题的讨论.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 21(3):7~10.(5)元气与生命科学:中医气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科学内核,它和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等学说一样,具有系统性、完善性、实用性等特点,古今实践证明,它对人类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也具有明显的启示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并从人体藏气的多功能性运动的时间和相对平衡性,以及气机、气化作用;益气药、针治得气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循环及脏腑机能;气与气功能的因果和辩证统一的关系;脏气与机体局部或整体反映的相关信息过程和调控作用;脉气、脏气、经气有关物理学定性定量;气功导引时,运内气发外气;气的多样化调控系统和原理;生命可感知“气”与“场”的存在;脏气、经气、脉气、时气等生物节律及现代生命波涵数;气和天人相应;内气与外气、形气与神气、天气与人气等相应联系和调整的气学理论;阴阳气化、五运六气和天人相应等气学理论;三气(三因)致病的病机;气的时相性;气的变向调节作用、周期性节律、针治得气的麻醉镇痛和气功导引;七情六气致病的精神心理疗法等方面的研究均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新方法、新探索、新理论。

王明辉.中医气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

中国特色医药杂志,2001,3(5),56~58.2.阴阳学说及其在中医学的运用·阴阳和阴阳学说

阴阳概念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已经有了,最初阴阳仅指阳光向背而言,既朝南向阳的地方称阳;朝北背阳的地方称阴。《说文》:“阴,暗也;阳,明也”可证。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高亨注:“北方寒,阴气所在;南方暖,阳气所在,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可见老子所称阴阳亦是指阳光向背寒暖之意。《诗经》中《大雅·公刘篇》:“既景乃岗,相其阴阳。”是说在山岗上观察日影,以定山之阴阳,说的是古人根据山阴山阳寒暖,从事农牧活动。此时阴阳虽无哲学含义,但已认识到阴阳的属性及其用阴阳属性区别事物的萌芽。后来人们用阴阳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才开始具有哲学意义。如公元前8世纪西周末年伯阳父曾用阴阳解释地震,他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国语·周语》)。《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0年)记载,秦国著名医家医和用阴阳阐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其曰:“天有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管子》一书用阴阳说明四季和昼夜的变化。其曰:“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战国晚期大哲学家荀况用阴阳解释物质世界运动变化,认为阴阳作用是引起自然变化的主要根据之一。他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可见古人对阴阳的认识不断在深化。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古代哲学著作《周易》认为,事物变化是由于阴阳对立面相互作用引起的。《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卦悦传》说:“观变于阴阳,发挥于刚柔立爻。”此外,《周易》还认为阴阳是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状态等。总之,殷周之际阴阳之义极简,只不过指光暖属阳,暗冷属阴。其后加以衍化,春秋时期阴阳已由对立之义转向哲学。到战国时期大有发展,形成对立统一观,并不断向医学渗透与医学结合。当阴阳学说被用于医学领域后,不仅成了为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同时也丰富和发展阴阳学说理论。

阴阳学说的特点:第一,阴阳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是概括世界万物的总钢,是一切变化的源泉,是生杀予夺的根本,是各种现象变化莫测的内在原因。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亦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钢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张景岳亦说:“阴阳为天地之道。”第二,阴阳是无限可分的。如张景岳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第三,以水火特征概括阴阳特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第四,阴阳对立,相互制约。如《类经翼·医易》说:“动极者镇之以静,阳亢者胜之以阴。”第五,阴阳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如《类经·阴阳类》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长。”《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第六,阴阳之间通过对立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阴阳对立统一观认为,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灵枢·寿夭刚柔》)。(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保持内外动态平衡是正常生理,健康状态。《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乎,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个。”“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来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人体的物质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不停的阴阳消长运动变化,保持着正常生理活动。人体的物质属阴,功能属阳。阴是功能活动的基础,阳是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转化的关系。如《黄帝内经》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阴阳离决,人的生命就会终止。如《内经》所说:“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所以《黄帝内经》中反复指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3)说明人体病理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偏胜,便会出现“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偏衰,便会出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调经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由于阴阳的互根和依存关系,故阴损可及阳,阳损可及阴,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学说还认为,人体阴阳不调出现的病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证可以转化变为阳证,阳证可以转化变为阴证。虚证可以转化变为实证,实证可以转化变为虚证。寒证可以转化变为热证,热证可以转化变为寒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4)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的结果。所以诊断疾病,必须首先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一般色泽鲜明,语声高亢宏亮,脉象浮大洪滑属阳;色泽晦暗,语声低微无力,脉象沉小细涩属阴。八纲辨证中,阴阳为总纲。即表、实、热证属阳;里、虚、寒证属阴。故《景岳全书·传忠录》指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钢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道虽玄,思过半矣”。(5)用于疾病的治疗:阴阳学说认为,恢复阴阳动态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偏盛的实证,用损其有余的方法加以治疗。如“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等。阴阳偏衰的虚证,用补其不足的办法。如阴虚阳亢的虚热证,用滋阴壮水法;阳虚阴盛的虚寒证,用扶阳益火法。即《内经》所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王冰释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冶法。并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化生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新方八阵·补略》)。(6)用于归纳药物的性能:用中药治疗疾病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因此,归纳出药物的阴阳属性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则更有针对性。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有升降浮沉四个特点。药性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升降浮沉特点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3.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中的运用·五行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滥觞于殷商时代的五方观念。据甲骨文卜辞所载,殷人把商朝的领域称为“中商”,而与“东土”、“南土”、“西土”、“北土”并列称为五方。继五方说之后,又出现了五材说。西周末年,史伯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金、木、水、火、土是五种原始物质,亦是人们生活必需物。故《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春秋时宋国子罕也指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洪范》进一步说明五行各行的特性并与五味相连。其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从而使五行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代表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代表五种功能的属性。《洪范》把五种功能属性抽象出来,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认为除了五材,五味之外,其他一些事物的内部也可按照这种组合形式分成五个方面,如“五纪”、“五事”、“五福”等。这时五行开始具有哲学意义。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沿着《洪范》的方向继续前进,肯定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具有五行属性,并对它作了五行分析。这样,五行作为一种功能属性的组合,带有了一定的普遍性(表1)。表1 《吕氏春秋》五行归类表《左传》等书谈到了五行之间相胜相生的关系。如《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和哀公九年分别记载着史墨所说:“火胜金,故弗克”; “水胜火,伐姜则可”等语。直到战国晚期,五行相胜相生的次序才固定下来,并为一般学者所承认。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胜的关系是: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此时,人们已能用五行属性及相互间的关系来认识世界,形成了五行学说。

这时五行学说理论不断向医学渗透,与医学结合,并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和医学结合的过程中又不断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指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说明了世界上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按五行的法则运动变化。《黄帝内经》还对五行属性、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及其在医学中的运用作了详细论述(表2)。表2 《内经》人与自然五行归类表

五行特性及生克规律(1)五行特性:五行特性虽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的本身,而具有更广泛的涵义。结合医学,五行有以下特性。

水具寒凉,向下,滋润,闭藏等特性。

火具有炎上,温热,红亮,化物等特性。

木具有曲直,易动,喜伸展等特性。

金具有发声,肃杀等特性。

土具有载物,化生等特性。(2)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之中,每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3)五行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之中,每行都有克我和我克的关系。“克我”称“所不胜”, “我克”称“所胜”。

相生相克是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化制约关系。事物之间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生化不息,才能不断维持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故《类经图翼》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的过胜或不及都会导致生克的异常变化。其变化的条件和规律,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古人并用以解释自然界气候的变迁和自然界的生态变化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1)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内经》人与自然五行归类表”可知,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五体、情志、五声与自然中的五色、五味、五气、五方、五季、五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人体只有不断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与自然界的统一,才能保持自身健康。(2)说明人体生理功能:①根据五行归类,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某些功能。如用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解释肝喜条达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用火性温热,其性炎上,来解释心阳有温煦之功;用土性敦厚,生化万物,来解释脾主运化水谷,输送精微物质营养到全身的功能;用金性收敛,清肃之性,来解释肺主肃降的功能;用水性润下,闭藏之性,来解释肾主水、藏精的功能等。②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的资生关系是:肝生心,如肝藏血以济心血;心生脾,如心阳温脾阳;脾生肺,如脾生精以养肺;肺生肾,如肺气肃降下行助肾水;肾生肝,如肾藏精以养肝血等等。五脏的制约关系是:肾克制心,如肾水上抑心火过亢;心克制肺,如心气升抑肺气过降;肺克制肝,如肺主降抑肝阳过亢;肝克制脾,如肝主疏泄抑脾土壅滞;脾克制肾,如脾主运化抑制肾水泛滥等等。③用五行归类法,说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联系。如肾在体为骨,在志为恐,在声为呻,在窍为耳,在变动为栗;心在体为脉,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窍为舌,在变动为忧;肝在体为筋,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窍为目,在变动为握;肺在体为皮毛,在志为悲,在声为哭,在窍为鼻,在变动为咳;脾在体为肉,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在窍为口,在变动为哕等等。(3)说明人体病理变化:五行学说用五行生克乘侮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揭示疾病的传变规律。相生关系中有母子传变,具体有“母病传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传子”,如肾属水,肝属木,肾水为肝木之母。若肾水不足,导致肝血不足,称“水不涵木”。“子病犯母”,如心属火,肝属木,心火为肝木之子。若心血不足致肝血不足,形成心肝血虚者,属子病犯母。

相克关系中有相乘(克之太过)和相侮(反克)两种关系的传变。相乘关系的传变,是由所不胜之脏过盛,产生对所胜之脏克伐太过,或所胜之脏太弱,不能任受所不胜之脏克伐,都可出现克伐太过的病理表现。如“木乘土”属肝木太过克伐脾土;“土虚木乘”则属脾土虚弱不能任受肝木克伐的病变。相侮(反克)关系的传变,即所胜之脏过盛,或所不胜之脏虚弱而导致的传变。如肝属木,肺属金,正常相克关系是金克木,当肝木过盛,或肺金不足时,均可出现“肝火犯肺”的病变。

由于疾病受邪性质有别,患者的禀赋有强弱差异,疾病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同,疾病本身发生发展规律又有差异,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以次相传。临证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把握疾病传变规律,有效防治疾病。(4)用于疾病的诊断:从“《内经》人与自然的五行归类表”中可以看出,脏腑与体表的五官、形体等有一定的生理联系,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即体内脏腑有病,可以反映到与其相关的体表部位。《灵枢·本脏》说:“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如面色青,口味酸,脉见弦象者,可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洪者,可诊断为心火亢盛等。(5)用于治疗:五行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用五行生克规律确定一些治疗原则和方法,防止疾病传变。如《难经·第七十七难》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对虚实病证确定“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根据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如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心)补北(肾)等等。(二)中医学哲学思想的现代研究

研究中医学哲学思想,已为中医界所重视。近期出版了不少专著,如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了李今庸教授主编的《中医学辩证法简论》、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刘汝琛主编的《中医学辩证法概论》、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有刘长林主编的《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钱学森教授提出了用现代哲学方法整理研究中医,首先建立“唯象医学”的设想。报刊杂志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医哲学思想研究的论文。充分肯定了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其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又丰富了哲学思想。同时也指出了中医学中古代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发现,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具有以下特点:1.唯物观

中医学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并用“气”来解释世界物质存在及其运动变化。如《黄帝内经》指出:“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认为气是世界上基本物质,世界万物是由天地之气而化生,人禀天地之气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