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品西游(下)(全新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9:05:21

点击下载

作者:六小龄童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六小龄童品西游(下)(全新版)

六小龄童品西游(下)(全新版)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六小龄童品西游(下)(全新版)

作者:六小龄童

设计:上官雅弘

排版:昀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ISBN:9787111260233

本书由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郑渊洁《西游记》其实是一部童话。童话是传播想象力的工具。《西游记》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有足够强大的想象力。遗憾的是,如今我们中国人的想象力日渐式微,这要“归功”于应试教育。知识是船,想象力是水。没有水,再大的船也寸步难行。从这个角度说,《西游记》对国人,是一副能够振兴想象力的灵丹妙药。有了想象力,我们就能进行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是富强的基础。

在国人中,和《西游记》距离最近的应该非六小龄童莫属。自从饰演孙悟空后,六小龄童就和《西游记》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我曾经参观过吴承恩故居,那里竟然有六小龄童的展室,由此可见六小龄童和《西游记》的关系之深。孙悟空表面看最大的特点是神勇和忠心耿耿;实际上,孙悟空是中国想象力的化身,他的魅力在于其变幻无穷。六小龄童之所以将孙悟空演得出神入化,在于他对《西游记》的准确把握和对其想象力的深度共鸣。应该说,六小龄童多年来饰演孙悟空不单是一项艺术活动,他是在将《西游记》的无穷想象力传播给大众。

现在,六小龄童不满足于用形体诠释《西游记》了,他要把他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心得告诉大家。六小龄童在拥有众多观众的同时,还要拥有读者。对于《西游记》这本书,六小龄童最有发言权,否则他不可能将孙悟空演得惟妙惟肖。于是我们看到了六小龄童撰写的这本《六小龄童品西游》。

看《六小龄童品西游》是一种享受。其乐趣就在于,我们能和孙悟空一起读一回《西游记》。

郑渊洁写于北京皮皮鲁城堡

■王石

说来和六小龄童彼此早就认识,但来往次数却屈指可数。1991年,万科旗下的影视公司拍摄电影《过年》,获得极大成功。章先生饰中年教师程志。记得制片人向我谈剧中演员表现时,对章先生的评价是:艺德好,待人诚恳热情,没有大明星架子,有正义感,给剧组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一晃12年,期间没有来往,只是报纸、电视上感觉着美猴王的踪影。2003年不期邂逅成都西岭雪山,兴奋地喝了不少酒。章先生佩服我52岁登顶珠峰的壮举,我则举杯称赞章先生17年时间完成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登上了艺术生涯的珠峰。我告诉“孙大圣”,60周岁,我要二次攀登珠峰;小我8岁的章先生笑着表示,绝不会停步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孙悟空的水平上。爷们儿的竞赛。

再次见面是在2006年大型文化考察活动──“玄奘之路”的考察途中。

在鹿野苑,法轮初转之地,参观结束,最后一个登车的章先生一脸兴奋,摊开一幅彩色画,佛陀左侧跪着一位猴脸人物,“这是印度的神猴,名字叫哈努曼,神通广大,也能七十二变,也有根金箍棒,印度的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是中国的哈努曼。我想这两只猴神应该作为中印两国友谊的桥梁。”第二天,在那烂陀玄奘纪念馆,章先生拿出一张黄迹斑斑的地图,介绍说是在北京的地摊上买到的一张民国十二年出版的玄奘取经线路图,请我、曲向东、葛剑雄教授在上面题字,他说:“这幅图我会很好地珍藏起来。我认为《西游记》里的玄奘+孙悟空=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章先生对玄奘西行的尊敬和那份执著的追求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人。

两天后,在德里一所中学,作为“玄奘之路”考察队的代表,章先生上台发表讲演,介绍了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角色,并同印度的哈努曼作了形象的对比,揭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宣传中印友好往来,博得热烈掌声。现场临时找了一根水管充作金箍棒,章先生竟表演起猴棍,赢得满堂喝彩。学生们争着让中国的哈努曼签字,场面感人。

此时,我才悟到:在17年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表演艺术生涯中,章金莱先生是中国猴戏艺术的传承者,现在,则是中国猴文化的倡导者和中国美猴王精神的传播者。什么是当今的美猴王精神呢?我以为就是遵守道德底线,敬业求精,充满爱心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年来章先生就是这样做的。《六小龄童品西游》一书是在弘扬西游文化,宣扬美猴王精神。对于商业上盛行的大话历史人物之类,章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上表明了他的观点:文学是平面的,成为影视剧作品后便是立体的了。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也不是胡说。名著的改编是有一个底线的,主要情节和这些角色的基本性格不能变。唐僧原型玄奘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玄奘精神一直以来被尊敬和推崇,所以我希望改编者一定笔下留情,千万不要拿先祖的名著去开涮或戏说,甚至恶搞,要防止一些影视剧作品为了商业利益或一时的所谓收视率,满足少数人的乐趣而丧失艺德和人格。

这样做,不仅需要坚守道德底线,还需要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王石写于深圳

■冯军

算起来和六小龄童先生也认识很久了,一直很钦佩他对于《西游记》、对于孙悟空这个角色的热爱和追随。17年的时间里,他成功地扮演了孙悟空这个经典的角色。我也看过《西游记》,看过他的表演,这个从石头缝里迸出的猴子被他演绎得惟妙惟肖。2006年,央视举办了“重走玄奘路”的活动。由于“爱国者”为当时活动的赞助商,我也参与了这个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六小龄童一直向大家讲述着西游文化,传递着西游精神。他对于《西游记》的独到见解,对于西天取经的理解,让我们觉得他就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而不仅仅是荧幕上那个不惧艰险的孙悟空。

我认为六小龄童对于《西游记》这部中国古典名著是具有很深的理解的,《六小龄童品西游》这本书是六小龄童用多年的经历用心去阐述的一本书,它融入了六小龄童的表演,融入了关于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故事,也融入了一些在外人看来似乎很不解的谜团……书的可读性非常强。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初稿时,我细细地品味着,有些问题的确是茅塞顿开,我觉得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而且书中有很多关于六小龄童先生拍戏遇到的一些趣事,让我们感觉到本书通过轻松的阅读来理解名著,其中有拍戏的趣味,有深度的思考,有不解的疑问……其实真的应该感谢六小龄童先生,为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奉献了那么经典的作品。

从《西游记》诞生的那天起,它就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作为一部传承下来的文化巨著,《西游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种文化。而《西游记》中那个不畏艰险的孙悟空在人们的心目中,宛如中国的品牌,孙悟空那种惩恶扬善、坚持到底的精神也成为了当今中国人拼搏的写照,孙悟空成为了中国对外交流的文化先行者。六小龄童作为孙悟空的扮演者,不断地向人们传递孙悟空的精神。他在国外做宣传时,都极力地宣扬西游文化,宣扬中国的千年文化。六小龄童先生对于西游文化的宣扬让我非常感动,它不仅仅尽到了一个演员的职责,他还承担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递。

多年前,我们创立了“爱国者”品牌,今天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我们也在和国外的一些知名大品牌做竞争,因为我们爱国者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将'爱国者'建设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我们爱国者提倡“象棋文化”,在国际象棋的规则中,加上了中国象棋的“炮”,它代表了一种跳跃性思维,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炮”的跳跃性思维,为爱国者成功地走向国际提供了创新的思维方式。六小龄童先生扮演的孙悟空形象,体现了“炮”的思想。在文化创意方面,他的荧幕形象是“中国创造”的典型。中国的经济要发展,祖国要强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出自身的力量。六小龄童先生在传承西游文化的领域中发挥了自身的力量,但是他没有满足,他还在继续努力。

在六小龄童先生邀我替他的新书提笔写序的时候,我也得知他在拍摄《吴承恩与西游记》这部连续剧,现在片子各方面进展都非常顺利,六小龄童先生还在继续着他的“中国创造”的事业,他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我们大家都在努力!中国需要复兴,人民需要富强!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让“中国创造”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骄傲!

冯军

自古以来,东方就贡献给世界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当东方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时,首先展现的就是文化,神秘而古老,带给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西游记》就是这样一部历史巨著,它最初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人们,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而后又被改编成戏剧、曲艺、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让人们得以全方位地领悟《西游记》,感悟西游文化。

直到今天,《西游记》依然被世人津津乐道,与《西游记》有关的各种书籍遍及世界,现在世界各地的《西游记》至少有上百种版本。《西游记》现在被广泛地用作电影、电视的创作素材,这是作者给大家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西游记》作为一部传世经典,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享受。人们在读《西游记》,看《西游记》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快乐,同时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了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其实,每一部流传下来的名著,都有着这样或那样值得人们去思考的价值,去研究的地方,《西游记》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在品读《西游记》的时候,自然也会遇到不少迷惑,比如说为什么会有西天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孙悟空是猴?天宫是怎么想象出来的?……大家可能都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刚接触《西游记》,我也同大家一样,对西游文化也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出于对中国猴文化和流传至今的西游文化的喜爱,我在演戏、拜访知名学者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些精髓,现在我将我的心得感悟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和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大家能多一个角度去读西游,读中国文化。

红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缔造了一个庞大的“红学”研究系统,那么我们这些“西游人”为什么不能同样去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呢?其实《西游记》中蕴涵的很多奥妙值得研究。有时,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你或许可以听到人们谈论吴承恩如何写出《西游记》的,你或许也可以看到孩子们模仿着孙悟空的英雄造型……其实,无论是谈论还是模仿,都证明了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想从《西游记》中知道更多的东西,收获更多的感悟。作为一个饰演了孙悟空的演员,我在从艺过程中,对《西游记》这个经典的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拍戏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游文化,理解孙悟空,我拜访了很多研究西游的学者,我从他们那儿了解了许多西游文化的精髓,加之家族的传统,我更是用心去演绎了孙悟空这样一个角色。也许大家同样也从《西游记》中感悟到西游文化的一些奥秘。但是了解西游文化,我们就应该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开始起步。近期,我在拍摄《吴承恩与西游记》电视剧,通过这部戏,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书中也会结合我的拍戏经历向大家讲述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故事。《六小龄童品西游(下)》通过讲述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故事、中国的猴文化以及《西游记》带给我们的启示等方面,将艺术形象拓展,将西游文化升华,其中还增添了我拍戏过程中的一些感悟,让书的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希望读者们可以从我的品读中得到启发。

正如观众是演员的上帝,听众是演讲者的信众,读者是作家的生命……我从艺这么多年以来,不论是在银幕上,还是在各地高校巡回演讲中,我都在传承西游文化,现在我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透过《六小龄童品西游(下)》这本书奉献给大家。

这本书的最后,是我的影迷和听众的感言,每每看到这些感人的话语时,我的心里都有种莫名的感动,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好传承西游文化的使者,把我们古代的经典文化发扬光大,我的成功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在历时半年的成稿过程中,美猴网站长郭捷及一直支持我的影迷朋友们:张晔、卢嘉群、嵇宇敏、孙文璐、李燕荣、王静、毕凤萍、张卫星、王刚、章、徐来、凌琼、佐京彩子(日本)、廖燕妮(马来西亚)、秀丽(新加坡)、郑勇、雷阿卉等对本书无私的奉献也一直感动着我,他们的支持,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还要感谢中国大学生国际讲坛秘书长王肇辉和陈曦桦、王泽宁、王昭鑫,他们也对本书的写作思路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同时还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及编辑为本书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传承西游文化的使者。

再次感谢帮助和支持《六小龄童品西游》的所有朋友。愿本书能像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一样永远珍存在你的记忆中。第1章吴承恩与《西游记》时至今日,当有人问起谁是《西游记》的作者,你会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吴承恩这个名字。可是,在从《西游记》诞生到五四以后经胡适、鲁迅等人考证,确认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之前这三百多年里,吴承恩一直没有《西游记》的“著作权”。因为最早的刻本──“金陵世德堂”刻本上只是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刻本上还有序文,称此书“不知其何人所为”。“华阳洞天主人”是谁?今日仍无定论。也有人推测,《西游记》是元代号长春真人的道士邱处机所写。《西游记》到底是谁写的?吴承恩能否当之无愧地拥有《西游记》的著作权?他又是怎样写成《西游记》的?2007年我参加了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而且由我一人饰演吴承恩和孙悟空两个角色,我对吴承恩,这位了不起的小说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品西游下册当中,我首先就带读者朋友们走近吴承恩……著作权之谜

小说《西游记》手稿之上是没有作者署名的,大家可能感到奇怪。作者辛辛苦苦写成的书为什么不留下名字呢?这里的原因很多。在那个年代,尽管人们开始读通俗小说,但小说作者并没有社会地位,人们还是把小说当成不入流或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在人们传统的眼光中,能显示出文人社会地位的,还是要看他的功名、诗文等。而写小说这类作品的文人,难免会被人们耻笑,认为写小说的都是没出息、无聊之辈。不像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小说家是那么的受人尊重和敬仰。所以《西游记》写成以后,作者没有署名可能是想回避这些嘲讽和耻笑。另外小说中作者的语言随心所欲,对社会万象作了很多影射,也对当朝统治者予以了嘲讽。在腐败黑暗的明代末期,统治者的爪牙遍布各地,专横无比,作者不署名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确保自己的身份不被暴露。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写《西游记》全凭个人兴趣,并没有打算身后留名或者光宗耀祖。可是作者的不署名似乎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麻烦”,产生了近代文学史上《西游记》的著作权之谜。《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吴承恩?我们先看看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是李春芳,李春芳是谁呢?他是华阳洞天主人,吴承恩的朋友,这个人是个大官,是大学士。华阳洞位于江苏省,李春芳在那里读的书,称他是华阳洞天主人有一定的可信性。但书上只是说“华阳洞天主人校”。校和写、编是两码事,校不等于作,不等于著。说作者是李春芳的证据呢?有人在《西游记》第九十五回发现了一首诗,说此诗就是证据: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

一首描写风景的诗,但发现这首诗有李春芳老人留迹。第四句有个“春”字,第五句也是写的是春,第六句有个“芳”字,第七句长者留遗迹,称李春芳这个老人留下了痕迹。说这首诗就是表明此书是李春芳写的,在这里留下些痕迹,等着后人去发现。但这样的证据是不足为信的。绝对不能把“校”看成是著,那完全是两码事,“校”就是校对文字。古代文人用词讲究准确,不会出现是自己写的文章,又偏要写个“校”字。

也有人说作者不是吴承恩,是无名氏。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呢?《永乐大典》里有《西游记平话》,而且写得很具体、细致。这就说明,在吴承恩之前,《西游记》就存在了。《永乐大典》是有文必录,现在保留下来的不全,不知道是否还有别的《西游记》。在吴承恩之前就有《西游记》,这就是说,吴承恩不是作者。这个说法我觉得也不能成立,这只是一种推理、猜测,没有根据。为什么以前有过《西游记平话》,几十年后吴承恩就不能再写《西游记》了?是不是吴承恩写的,应当根据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西游记》来判断,不能根据记载的一个片段来判断这部小说的作者。

还有人认为,《西游记》是邱处机所写的,邱处机本人没有写过《西游记》,但是他的弟子写过《长春真人西游记》,是完全记载他西域旅行时的所见所闻的书,那么《西游记》不成了一个游记、讲地理的书籍吗?从书名来看,不考察它的内容,把它说成游记也好,说成小说也好,都是有可能的。关键要看这本书的本身,看编书目的人有没有看过这个书,有没有误解的可能。《西游记》里有很多讲道教的内容,很多人认为吴承恩对道教不熟悉,所以《西游记》不可能是他写的。这是学术界的又一个看法。究竟有关道教的内容是吴承恩写一百回《西游记》时原有的,还是后人加上去的,尚需探讨。另外我们现在也没有证据证明吴承恩就是对道教一无所知,不感兴趣的,所以这种看法也是不能够成立的。

下面我要谈吴承恩是否确实是《西游记》的作者。首先我们要确立几个基本条件,《西游记》的作者必须要符合这几个基本条件,然后我们再讨论吴承恩是不是。第一,长篇小说出现在明初以后,不可能在元代出现,现在最早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出现在元末明初,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成书都在明代初年。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的历史看,明代以前不可能出现。《西游记》有回目,回目又比较讲究,这也不是一开始在明初时就有的,而是在小说已经出现以后,才可能这样分回,每一回有回目。这个是明初以后才可能出现的,所以这个《西游记》的作者必然是明初以后的人。第二,根据书里边大量的方言来判断,作者讲的话是下江官话,就是南京、扬州、苏北一带说的话。第三,从《西游记》的基本行文风格来看,作者的知识比较渊博,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琴棋书画、工商医农,应该都懂。书中有很多形色各异的妖怪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要是作者没有那么深的学问是构想不出来的。

现在看来,这三点和吴承恩一点都不矛盾,完全符合,但到底作者是不是他,我们还必须要有正面的、直接的证据来证明。第一,明朝末年天启年间的《淮安府志》卷十九,有一个“淮贤书目”,就是淮安这一带的前辈学人所写书的目录,吴承恩的名下有《西游记》三个字,这是最直接的证据。这个证据首先是鲁迅发现的。在此之前没有人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第二个是胡适,他们两个人都考证过。第二,康熙年间的《淮安府志》卷十二有一个艺文志,跟天启年间的《淮安府志》的记载完全相同。第三,从方言的角度来证明小说中的语言是淮安的土话,介绍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在《西游记》第二十六回,有这么一句话,“你却要好生服侍我师傅……衣裳禳了,与他浆洗浆洗。”“禳”字在有些词典中解释为脏,但是淮安人认为不对,说这个字是软的意思,如“这条扁担太禳,担不起”。旧时在淮安穿衣服要上浆,上浆就硬了,穿的时间久了就软了,要重新浆洗,重新洗就是上浆,穿着才挺括,这个是淮安的土话。证明作者是淮安人。这个意思在淮安中使用较多,调查方言的人甚至认为离开淮安北面三十里以外就不这么讲了,就是这三十里之内是这么讲,更确定了作者是这个地方的人。第二个例子,是个“海”字。在淮安话里有特殊的解释,第七十二回有这么一句,“一个个汗流粉腻透衣裳,兴懒情疏方叫海”。这个“海”字在淮安的土话里是罢休、完结的意思。这是个很典型的词,是淮安话,在《西游记》中出现,也证明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的生平吴承恩头骨复原像

在我儿时的时候,就常听父亲给我讲有关吴承恩的事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射阳”是当时的一个地名,他是淮安府山阳县人,也就是今天江苏省的淮安市。他生活的年代是明代弘治、嘉靖和万历初年,生卒年没有准确材料可以考证。有人说他生于1500年,死于1580年,另外一种说法是说他生于1506年,死于1582年。他的先祖生活在江苏涟水,曾祖父吴铭曾任浙江余姚县教导,祖父吴贞曾任浙江仁和县教谕,官职卑微。父亲吴锐,因家境穷困,以经营绸布为生。虽身为商人,却喜欢研读群书。吴承恩在《先君府墓志铭》里说,因为家贫,他父亲超龄了好几岁才上学;入学后,又因为不能向先生按时交钱献物,只能“从旁听窥”。父亲很用功,无论大寒酷暑、下雨天晴,都坐在家里读书,而且读的书很广泛,“自六经诸子百家,莫不浏览”。这样的家境,对吴承恩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吴承恩自幼聪慧,好学好问,博览群书,年轻时受到督学者的赞扬,又爱好奇闻,阅读过大量的稗官野史。受到民间文学的积极影响,又喜欢读唐人的传奇故事,从中吸取营养,他在《禹鼎志》的自序中说:“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惧为父师呵夺,私求隐处读之。比长,好益甚,闻益奇。迨于既壮,旁求曲志,几贮满胸中矣。”因此,他具有丰富的民间神话和传说的知识,能成功地运用神话题材来写作。他的《瑞龙歌》、《二郎搜山图歌》等诗作,也都表现了借神话传说,寄托驱邪除恶的理想。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个狂放不羁的年轻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乡邻们的冷嘲热讽,被人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吴承恩二十几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正,忠于自己的妻室。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科举生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并不如他的同伴考中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却名落孙山了。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之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亚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糊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饱尝了社会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在万历十年离开了人世。他虽然终身未能腾达,但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光辉而崇高的地位,将永远光照千秋。

吴承恩平生与沈坤、朱日藩、李春芳为莫逆之交,这三人都通过科举考试而飞黄腾达。官至首辅的李春芳,曾在仕途上积极鼓励和帮助吴承恩。吴承恩还曾与先辈书法家兼诗人的文征明和王宠交往,他们疏狂自傲,不合时流的精神风貌彼此相通。吴承恩的创作过程

吴承恩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他的长篇小说《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故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吴承恩是在历代民间传说和几代作者创作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改造和再创作,同时注入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最后才写出这部绚丽多彩、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虽然采用了传统题材,却是时代的产物。吴承恩生活的时期,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十分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思想意识逐渐活跃。吴承恩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十分愤慨,深表沉痛感叹。

在《二郎搜山图歌》中,他对残害人民的妖魔表现了强烈的愤恨,而对追捕妖魔的二郎神表达了热情的赞美,呼唤斩邪除妖的英雄人物出现。由此可见,吴承恩是想借神话故事以批判现实。这就形成了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思想基础。《西游记》正是他这一创作思想的最成功的实践。

作为《西游记》主体部分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是由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发展演化而来的。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青年和尚玄奘独自一人赴天竺取经,历尽艰难险阻,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足足用了十七年的时间,取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并在长安设立译场,进行翻译。他的行为和见闻本身就具有不同寻常的传奇色彩。玄奘奉诏口述西行沿途见闻,介绍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由弟子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之后,他的弟子慧立、彦琮又写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本书记述了玄奘西行取经事迹,作者为了宣传佛教并颂扬师父的宏伟事迹,插入了一些带神话色彩的传说。此后取经故事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愈传愈神,以致离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愈来愈远。在《独异志》、《大唐新语》等唐人笔记中,取经故事已带有浓厚的神异色彩。据欧阳修《于役志》载,扬州寿宁寺藏经院有玄奘取经壁画,可知取经故事在五代时已广为流传。到宋代,“说话”艺术兴起以后,说话人(说书人)用它作为题材,进行创造。“说话”的形式有唱有说,近似唐五代时“讲唱经文”的“俗讲”,内容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刊印于南宋时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取经故事发展的重要阶段,书中出现了孙行者和深沙神,这两者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沙僧的前身,但还没有猪八戒。书中也描写了一些阻挠取经的妖魔和其他奇遇,虽然有些描写荒诞不经、不近情理,但已初步具备了《西游记》故事的轮廓。

到了元代,又出现了更加完整生动的《西游记平话》。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中提到《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即采自《西游记平话》,内容与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的前半部分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最迟在明初就已经有《西游记平话》了。成书比《永乐大典》更早的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也概括地引述了《西游记平话》中关于“车迟国斗圣”故事的片段,内容与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的描写也十分相似。书中还有八条注文,叙述了《西游记平话》的主要情节。其中孙悟空的身世、经历和“大闹天宫”等故事与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相当接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深沙神已演变成沙和尚,并出现了黑猪精猪八戒。由此可见,《西游记平话》已具备了取经故事的重要情节。《西游记平话》在《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民间创作已经给吴承恩写《西游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宋至明,取经故事在戏剧舞台上也得到搬演。宋元时期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有《唐三藏》;元代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元末明初则有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和杨讷所著的《西游记》杂剧,剧中某些情节与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相似,描写了唐僧西天取经,收有孙行者、沙僧、猪八戒三个徒弟,并还有女儿国、火焰山等情景。但孙悟空的形象并不突出,且未脱掉妖气。这些剧作直接证明了在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以前,取经故事已经以各种形式长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而孙悟空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同样漫长的演变过程。吴承恩的家乡,自古淮水为患,很早就产生了与治水有关的神话传说。无支祁就是大禹治水时收服的一个水神,他原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猴精,后来被镇锁在淮阴龟山脚下。吴承恩很可能就是根据无支祁的形象而演化成孙悟空的。

吴承恩就是在前代传说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将传说跟取经故事结合到一起,并结合现实生活的内容,创作出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西游记》与以前的取经故事相比,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西游记》改变了原来取经故事浓厚的宗教色彩,概括成了具有深刻的社会主题和时代特征的故事;同时把孙悟空当作中心人物来描写,在很多方面批判了处于“领导”地位的唐僧。塑造了孙悟空这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神话人物形象,也是现实生活中人民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对其他各个人物的描写也是特别传神,栩栩如生。此外,西游记对故事情节的描写生动活泼,中间夹杂着一些民间的诙谐幽默,艺术结构相当完整。

这样,作为吴承恩艺术劳动的结晶,《西游记》成为了神话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西游记》的章回分析《西游记》全书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故事。第二部分,包括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唐僧身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故事,交代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和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自己也成了“正果”。

第一部分写大闹天宫的故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表现了作者对反抗权贵、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歌颂。第二部分在结构上起一个过渡和联结的作用。第三部分取经故事,由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四十一个小故事组成,着重表现孙悟空斩妖除魔、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大闹天宫故事和取经故事,在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矛盾。但由于主人公前后性格的一贯性,并未影响到小说思想内容的统一。《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斩妖除魔成为书中的突出内容,取经的目的在整个艺术描写中退居到次要地位,甚至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孙悟空在跟妖魔作斗争的过程中显示出坚强的斗争决心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例如他善于透过假象认清妖怪的本来面目;他总是除恶务尽,从不心慈手软;斗争中注重了解敌情,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根据不同的斗争对象,变换不同的策略和战术等。《西游记》中写了祭赛国、朱紫国、灭法国等九个人间国度,所用多为明代官制,国王又多是昏君,荒淫庸懦,宠信道士,这些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意义。《西游记》在人物描写上比较集中,不像《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那样以塑造群体为特色。主要人物除孙悟空外,比较突出的是猪八戒和唐僧。猪八戒是一个有缺点而又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他憨厚淳朴,能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是孙悟空斩妖除魔不可缺少的助手。但他贪馋好色,自私偷懒;对取经事业缺乏坚定,一遇困难就要散伙回家;嫉妒心强,好拨弄是非。他的小聪明具有一种憨厚本色的特点,作者对他弄巧成拙的嘲笑,表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小生产者落后意识的善意批评。寻游孙悟空的“老家”

这是一段关于吴承恩的流传甚广的传说……

父亲去世以后的一段时间,是吴承恩生活历程中的重大转折点。

当时,政治的黑暗,社会的动乱,经济的凋敝,人民的痛苦,使吴承恩的思想由对自己怀才不遇而愤世嫉俗,接着又发展成对现实强烈不满和忧国忧民。他认为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主要是皇亲国戚、邪恶道士、贪官污吏为害,而皇帝的昏庸则助长了邪恶势力的横行。此时,他满腔的愤怨和铲除邪恶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只有到神话境界中去寻找寄托和希望。《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是孙悟空,俗称孙猴子。

猴子应该住在山上,可淮安看不到山,孙悟空的“老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吴承恩心中不明。听说淮安东北200里远的地方有座大山,叫云台山,常有人到那儿去烧香敬佛。于是,吴承恩就决定去实地看看。

吴承恩离开家乡,才听说云台山还在海里,与大地并不连接。他请一位老渔民帮忙,在海上漂流了一天一夜,方才上了云台山,住在一座大庙里。云台山,前有前云台,中有中云台,后有后云台,大大小小一百三十六个山头,连绵二百多里。但他不愿就此罢休,还是继续四处寻游。

一天傍晚,吴承恩转到一个弯弓似的山脚下,发现这里花草繁多,果木茂盛,苍松翠柏,交相掩映,有一棵松树倚崖屹立,如同一把盖天大伞,非常壮观。吴承恩找到一个樵夫询问,得知这儿叫蔷薇峰。吴承恩请樵夫作向导,打着灯笼,穿过桃树林,进入神秘的山洞中,他被眼前各种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大小山洞吸引住了。圆的、方的、窄的,洞与洞还互相通连。樵夫把吴承恩领到一个像间房子那么大的山洞里,只见里面有很多又光又圆的大石头。樵夫说,很久以前,一只老猴子,带着一群小猴子到这儿找果子吃。老猴子看见一条瀑布从山顶直泻下来,就叫小猴子进去看看,小猴子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敢进去。老猴子就自己冲过去,睁眼一看,原来是个大山洞,上面是山,下面是水,洞口挂着一条透明的水帘,确实是个隐蔽安身的好地方。后来,老猴子就让所有的小猴子都搬到这里住,自己也就当起了猴王。

樵夫绘声绘色的叙说,引起了吴承恩的兴趣。他边看边想,边想边记。后来写作时,吴承恩就把蔷薇峰当作孙悟空的“老家”,那长满花果的大山,吴承恩就叫它花果山,挂着水帘的山洞,吴承恩就叫它水帘洞。

在晋朝诗人陶渊明的笔下,有一个渔夫一次误入桃花源而流连忘返,此时的吴承恩倒也和这位渔夫相似。当吴承恩在洞中转来转去走出山洞后,天色已近晨光熹微的时分了。吴承恩索性沿着林间小道,直登山顶,伫立在山峰之巅。他纵目远眺,只见滔滔大海,莽莽山林,如诗如画。片刻工夫,一轮通红的大火球从东方的海平面上升起,整个云台山峰被映照得十分辉煌壮丽。面对着大好河山,吴承恩更加痛恨奸邪的“误国”和宦官的“乱政”,为自己无法报国和解除人民痛苦而仰天长叹。吴承恩故居与《西游记》

要了解《西游记》的成书,让我们先看下吴承恩的故居,也就是吴承恩著《西游记》的环境。

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城西北的河下打铜巷最南端。到吴承恩故居去游览有东西两条路可进,西路由里运河堤东下,经汉代文学家枚皋的故里,从城河街穿过竹巷街进去。另一条是东路,由北门大街北端,从竹巷街向西进入。在竹巷街入口处有一座“吴承恩故里”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门,有两副对联,其一是讲吴承恩故里淮安河下人杰地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联云:旧宅揽胜迹:萧湖、长淮、邗沟水;故居接芳邻:枚亭、梁祠、钓鱼台。

上联说的是吴承恩故居的地理环境:故居在美丽的萧湖、古老的淮河、大运河的环抱之中;下联讲的人文,河下的名人古迹:枚皋的纪念亭、梁红玉的祠堂、韩信的钓鱼台,与故居为邻。另一联为:东土西天,降妖伏魔,万方传颂孙大圣;楚风淮水,述异志怪,千载推崇吴承恩。

这一联则是围绕《西游记》和吴承恩编撰的。

吴承恩故居原屋毁于抗日战争时期,1982年为纪念吴承恩逝世400周年,迎接全国首次《西游记》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淮安市人民政府在吴宅旧址复建了吴承恩故居。故居前一部分为生活起居区,占地面积9875.55平方米,院墙东西30米,南北100米,内有吴承恩的书房“射阳”2间,吴承恩自己住房3间,堂屋3间,父母住房即吴承恩诞生地3间,厢房3间,回廊34米,计建筑面积为392.77平方米。

吴承恩故居大门口有一横匾,上书“吴承恩故居”,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进入庭院便是客厅,这是吴家的主要客厅,是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迎接至亲宾客的场所,厅内安放着一尊吴承恩半身塑像,上边高悬着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书写的“射阳”匾额,塑像两侧是我国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的一副对联:“伏怪以力,取经唯诚”。玻璃橱内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正厅大门两侧悬殊着橘黄底绿字对联: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

此联概括了吴承恩一生的成就和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由射阳大厅向后,经过长廊,即到上房,即吴承恩父母的住房。房东山外,即为后花园的大门。

吴承恩父母的住房,也是吴承恩的诞生地。吴承恩的父亲吴锐(1461-1532)字廷器,号菊翁,为人忠厚,喜说谈史传,好游淮地名胜古寺,常给幼年吴承恩讲述民间神魔故事。吴锐取徐氏,生一女,名吴承嘉,嫁与淮安籍的户部尚书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后吴锐又娶张氏,生子吴承恩。东屋是吴锐和徐氏的居室,西屋是吴锐和张氏的居室。

吴承恩的书房,即“射阳”。吴承恩幼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后来便搜集阅读各种传奇小说和神魔故事,旁曲致,所得素材“几贮满胸中”。中年后,开始用他那如椽妙笔,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后花园的假山的前方是人工挖成的一个湖,湖里有许多睡莲和金鱼,到了夏天,金鱼在水草中穿梭往来,非常迷人。

在假山的左边,有座建筑叫“舫”,造得像船一样,采用了建筑学上“旱地水作”的一种手法,这只船停靠在岸边,仿佛正在静静等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

在假山的南侧,自西边船舫处起,有一湾池水绕山东去。水上有一座曲桥。桥北岸上,在假山与醉墨轩之间,有一太湖石,形似杆状,矗立在地上,非常奇特,上面写着两个字──“神针”,这给吴承恩写《西游记》,为孙悟空的金箍棒带来灵感。于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便是东海龙王送给他的定海神针了。吴承恩墓的发现

在吴承恩故居中,有一块吴承恩的棺材木板,上面刻着“荆府纪善”。正是这块棺材木板的发现,才使我们得以知晓吴承恩墓地,发现吴承恩的遗骨和遗物,从而确定许多结论。

吴承恩墓,1987年9月与其故居一起被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多年来,常有海内外人士和一些学生前去凭吊、祭扫。

吴承恩墓园呈方形,四周以小水沟与外界相隔,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基封土直径为5米,高1.5米,墓前竖有1.5米高的石碑,刻有“荆府纪善吴承恩之墓”9个字。墓南10米有4柱3门带脊檐的牌坊一座。柱高8米,横坊书有楷书“吴承恩之墓”5个字。墓西有古式凉亭一座,四角飞翘,可供游园者小憩。亭之北为甬道,甬道北尽头则为出入墓园之门。

那么吴承恩的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在淮安当地,有很多古墓,而有一些好吃懒做之人常常挖墓掘坟,盗取棺材板和墓中的一些金银财物来卖钱。1975年1月的一天,马甸乡一位小学教师在上班的路上发现了一座被挖的古墓,旁边有两块方形石碑。他当时出于好奇走过去看了看这两块石碑,隐约认出一块上面是用篆字书写的“明吴菊翁之墓”,可见墓主姓吴;另一块则用正楷写的祭文,其中有段文字是:“孤小子成恩”。他眼前一亮,墓主姓吴,而其子名成恩,莫非墓主的儿子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于是,他马上向学校汇报了此事,学校非常重视此事,马上又上报给了县文化馆。后经查证,这两块碑正是吴承恩为他的父亲写的墓志铭。大家一阵惊喜,又迅速将此事上报给了南京博物馆。

1981年,淮安县政府派人调查吴承恩的墓地,于是,调查人员先从被盗的“吴菊翁墓”入手,很快找到了当时的盗墓人。他们交代,他们当时在旁边还盗了一个棺材上有“吴”字的墓。

于是调查人员根据线索在一所中学找到了被盗的棺材板,当时棺材板也被木匠改制成了中学的门窗,字迹等都荡然无存,老师们只记得上面有个“吴”字。大家正在失望之时,那个改制棺材板的木匠吴师傅开口了。他说当他改做到棺材横挡板时,发现板上有“荆府纪善射阳吴公灵柩”十个字,这时现场有人开玩笑说:“吴师傅,这具棺材的主人说不准还是你的祖上呢!”吴师傅心里一动,就留下了横板的上半部分,上面刻有“荆府纪善”四个字,“纪善”为明王府的属官,正八品,为明代的独设官职。据考证此墓为明代墓,而明代淮安人只有吴承恩在长兴解任后有“荆府纪善”之补。而且墓主姓吴,号称过“射阳山人”,符合这些条件的明代的淮安人只有吴承恩一人,那么这座墓的主人不是吴承恩还能是谁呢?

后来调查人员在盗墓人的引导下,重新打开了被盗的墓穴,清理出了一男二女共三具骨骼,很明显,这是吴承恩和他的两位夫人。调查人员当即清理了墓穴,并将以吴墓为中心的一块三亩地征用下来,在四周挖小渠环绕,建为吴承恩墓园,供后人凭吊。而那块印有“荆府纪善”四个字的木板,被收藏在吴承恩故居中,它对于学者研究《西游记》的创作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部《西游记》,多少年来老幼皆鉴赏;而如果你能身临吴承恩故居,将会再度感受《西游记》的意境。“美猴王世家”艺术馆

在吴承恩故居的东侧,是“美猴王世家”艺术馆。

2004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先生诞辰500周年,表彰举世公认的“章氏猴戏”家族对弘扬“西游”文化的杰出艺术成就,为进一步振兴猴王精神,由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民政府在吴承恩故居东侧旁兴建了中国第一座“猴王世家”──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建筑。

我们家族几代都因擅长演猴戏而被人们尊称为猴王世家。猴王家族以弘扬西游文化、光大美猴王精神为己任,对吴承恩充满感激之情。我认为没有吴承恩就没有猴王世家,所以我们把几代人收藏的大量艺术品捐赠给吴承恩故居,从而建立了这座猴王世家艺术馆,作为对吴承恩的纪念。

该馆自2004年6月1日奠基,同年9月27日正式开馆,占地面积2789.5平方米,充分运用传统的中国造园手法,结合现有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的环境,其功能采用了环抱式的平面布局的明清风格,创造出优美而自然的环境,满足海内外多层次人员的观赏、游览、休息等方面的需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这块匾牌,是由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的,八个大字苍劲俊秀。艺术馆内分为:世家厅、艺术厅、演映厅、猴戏厅等,内容充分反映了我们“猴王世家”几代人近百年来对中国猴文化的倡导,为猴戏艺术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及辉煌的艺术历程、珍贵文物及戏剧用品共计400多件。其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一代伟人的手迹及合影照片等尤为珍贵。中央电视台及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赠送的电视剧《西游记》中使用过的化装、服装、道具及剧照和生活图片;中国南北猴戏的历史及众多猴戏艺术家生平的介绍;各种“西游”艺术品的陈列;赵朴初、屈武、刘海粟、关山月、陆俨少、沙孟海、舒同、万籁鸣、俞振飞、曹禺、姚雪垠、侯宝林等艺术大师的墨宝和题词;各年代及各国《西游记》的小说和“西游”研究书籍、画册的展示,元代道观遗物大型石雕“三王石”、“猴王世家”历代猴王的脸谱和金箍棒;高度两米的巨型花雕酒坛及大型紫砂壶等,是一个集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走进这个艺术馆,我相信你会深深地体会到“猴王精神”无处不在,而你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第2章《西游记》之谜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四大名著,如同四块突兀的巨石,迎着风浪,激起水花,不改雄壮的躯体。《西游记》犹如神来之笔,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小说语言、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使其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它是如此珍贵的文学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招牌!然而由于《西游记》成书年代久远,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书中有不少的谜团仍未破解,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伟大巨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反而更激起人们对这部小说的探索欲望。“西天”究竟在哪儿

公元627年,唐都长安的街道上,车辚辚马萧萧。

熙攘的人群中,一位僧人跨出城门,走向城外。他的身后,众多前来为他送行的僧徒和百姓拜地叩首,祝福他此行平安顺利。

这位僧人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他此行是要到佛教的发祥地天竺国(今印度),去求取佛教的经文。

此时玄奘的心中,是否知道他要去何地?他心中的“西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西游记》中说唐僧西行,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在灵山雷音寺取得真经。那么,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西天在哪里?现实中真的有一个雷音寺吗?

神话传说中所谓“极乐世界”的西天当然是没有的,但西天的说法却由来已久。佛教自从汉代后期传入中国,佛教故事便广泛流传开来,中国的佛教徒虽然说不清佛祖释迦牟尼究竟在何处成佛,但都知道应是在遥远的西方,因此中国的佛教中就有了西天的说法。这个西天,地理位置上就是今天的中亚、南亚一代(主要是印度)。

我们先从佛教的发源说起。佛教始于公元前六世纪。相传,其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释迦族的王子,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最后来到王舍城。他在城外尼莲河畔的菩提树下闭目沉思,静坐了六年。到第七年,他终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从此得道成佛。佛,就是大智大觉之人。释迦牟尼是弟子们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的基本教义认为: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一切苦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孽,就不免受轮回之苦;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而要达到涅槃就必须要修道。

佛教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早期佛教着重伦理教诲,主张众生自救,佛只指出途径。认为修行能入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到公元一世纪时,印度婆罗门教影响日益增大,佛教受其影响,开始主张佛有许多化身,造出各种菩萨,开始崇拜偶像,认为只要虔诚信仰,人人都能成佛。由于对佛祖释迦牟尼的教义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佛教徒僧众教团分裂成两大派,“上座部”以佛教正统派自居,“大众部”则属于新兴教派。“大众部”主张“普度众生”,创立了“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的宗教理论体系,自称“大乘”,意即“大道”或“大业”,而把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翻译的大都是“小乘”经典。到东晋时,“大乘空宗”的经论才有人译出;到南北朝中、后期,才译出“大乘有宗”的经论。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僧众,所接触的译本不同,理解的教义也不同。玄奘研究佛经是从“大乘有宗”入手。但是,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并不多,译文也难以表达原意,尤其是他研究的“大乘有宗”的经论更加缺少。在长期的苦读深思中,他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经典。

正在这时,印度戒贤法师的门徒波颇密多罗来到长安。玄奘多次与他坐而论道,得知了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情况。当时的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其中中印度是佛教的中心,大致就相当于《西游记》中的灵山胜境,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那烂陀寺就位于中印度。

当时的印度,最大、最壮观的佛教寺院非那烂陀寺莫属了。寺中典藏丰富,收藏着浩繁的大乘、小乘佛教经典以及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和天文、地理、医药、数学、音韵等方面的书籍。寺院气势恢弘,包括八个气势雄伟的大院,常住僧人四千多人,加上客居僧俗人等,总数超过一万以上。据说,在当时那烂陀寺主、客僧众一万多人中,通晓20部佛经理论的有一千多人,通晓30部的有五百人,通晓50部的连玄奘在内只有十个人,而通晓全部经论的只有戒贤法师一人。戒贤法师是寺院的住持,已经一百多岁,对佛学理论有精湛的研究,是当时印度公认的佛学权威,被尊称为“正法藏”。

如此丰富的典藏,对于求知好学的玄奘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于是在前后18年的时间里,玄奘跋山涉水,克服了千难万险,行程二万五千多公里,游历了当时一百一十多个国家,受到了包括国王和僧侣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欢迎。

当玄奘到达那烂陀寺的时候,当地还保存着释迦牟尼悟道处、说法处。大小寺院大多还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玄奘的学业主要就是在那烂陀寺这个良好的条件下苦学典籍。已经多年不说法讲经的戒贤法师,也破例为玄奘开讲佛教的主要典籍,并且连讲了15个月。经过日复一日的苦学,玄奘最后真正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法师。被公认为全印度的第一流学者。

玄奘在那烂陀寺笔耕不辍地潜心钻研了5年佛教经论。最后,在公元645年时,他带着五百多夹共六百五十多部佛教“真经”,回到了唐朝长安城。

玄奘还将自己的旅途见闻撰写成了《大唐西域记》。因为,当时去往天竺(印度)要走出比唐朝西域更远的地方,人们都把它看成是遥远的西方世界。到公元16世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玄奘取经的故事,创作了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从此,“唐僧”更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人物。实际上,“唐僧”所去的“西天”,也就是天竺国王舍城外的那烂陀寺。

佛教从12世纪在印度逐渐衰落,而作为全印度最古老、最宏伟的佛教寺院那烂陀寺,也在公元1187年和1203年两次被战火夷为平地,失去了踪影,直到1915年,印度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译本,步步追踪,才发掘出了这座堙没已达千年之久的古代名刹遗迹。1950年,中印两国合作在王舍城那烂陀寺玄奘原居处建造了一座纪念堂。附近还有一间博物馆,珍藏着当年从那烂陀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吴承恩创作出的天宫

如果有人问,我们现代人心目中的天宫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天宫中有玉帝、王母、太上老君、二郎神等诸多神仙。那么,人们又是从何时起在心中有了天宫的“轮廓”?可以说,吴承恩之前,谁都在说天宫,可谁都没说清。谁都没给出一个可以让人广泛接受的答案──和尚说,天上是佛的世界,可佛教各门派师承不同,对于哪位佛最大,见解不一,有的说是如来,有的说是弥勒,吵得不可开交;道士说,天上到处是仙,但哪位仙最尊贵,道士们自己也不知道,有的说是三清,有的说是玉帝,争执难有定论。且不论佛道各有所尊,那些各路、各派、各系的关系,就更令人分不清究竟谁大谁小、谁尊谁卑了。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神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儒、释、道三家尊卑分明、大小有序,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一个等级森严、包罗万象的天宫世界。自《西游记》问世之后,我们就有了这个印象了:西天是佛的世界,如来最大;东天──也就是我们头上的这块天,玉帝最大,三清中的老道士太上老君是顾问,太白金星是总管家。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神话体系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神话体系分为上古神话体系、道教佛教经典体系、民间俗神体系、神魔小说体系四大类。其中上古神话体系产生年代最早,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体系浪漫而纷乱,只有些散乱的故事;道教佛教经典体系太过复杂和专业;民间俗神体系太过凌乱。只有神魔小说体系最为完整,民间影响也最大。西游记的神话体系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是一个已经儒家化的神魔小说神话体系。我们除去这个体系的妖魔鬼怪等反面阶层不谈,只来谈谈正面阶层:仙界、佛界、神界,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个阶层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我们看看仙,仙是道教所创,为道教所专有,成仙的人或物总是和道教是息息相关的。功德圆满之人肉身方可成仙,所有的物体皆可成仙,成仙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动成仙,无论是人、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动成仙,故有“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的说法。第二种是主动修仙,《西游记》中曾言“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所以只有人和少量动物可以修仙,但必须是修炼正宗法术,如果修炼了旁门,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只能是妖魔。成仙以后也有散仙真仙之分,散仙没有受到官方承认,未入真流,但已得逍遥长生之体。真仙受到官方承认,可以选择在天庭为官,也可以不去,毕竟是自己修的仙,不服玉帝管。此时可以找一方仙山名岛,自在逍遥,终日下棋喝酒访友,没事去听听天尊们讲经,不问世事,真可谓至乐也!这样的情景,我们在《西游记》中,可以说非常熟悉了。

其次来看看佛,广义的佛包括佛、菩萨、罗汉等佛门称谓。这些概念是佛教专有,也是纯粹的宗教性质的。成佛的人一定是和尚、尼姑或是与此相关的人,这一点和仙也是类似的。

最后来看看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神不是上古神话中的那些大神如玉帝等,而是后世的神。与佛和仙不同,神是人死后受到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做事的人,也就是说,神肯定是由魂魄归天后而成的,没有带走自己阳间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上效力于天庭。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因此不像是仙或佛,不需要学习修炼相关宗教经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只要你有缘分,或是阳间十分优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间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后被天庭封为神,在天上或地府当官任职,那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公务员。

我们对仙、佛、神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就来看看《西游记》中描述的天庭是什么样的。在正宗的道教神仙谱中,三清的地位高于六御,玉皇大帝是六御之一。但在现实中帝王和儒家们却不允许在神话世界中有比皇帝地位更高的人,于是玉帝的地位被拔高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界皇帝。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玉帝对老君极为尊崇,甚至要下阶相迎,但老君仍然称玉帝为“陛下”,并为他炼丹,其君臣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套用现在的政治术语来解释的话,天庭实际上是一个由神占统治地位,吸收了一部分道教佛教的仙佛们,一起组成的以玉帝为元首的国家。当仙佛神三界一起组成天庭政府后,受人间伦理纲常的影响,玉帝被推为皇帝治理天庭,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道祖还是佛祖名义上都是玉帝的臣下,这在《西游记》中有明显的表现,如来、观音在提到玉帝时,都称奉旨。

吴承恩笔下的天宫,模型其实就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朝廷。你看那个玉帝,浑浑噩噩,除了关心老道士为他炼的金丹,其余毫无所谋,臣下一有奏本,就只会说依卿所奏,完全是嘉靖帝的模样。

史学家们认为,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成熟的时期,标志之一就是它的封建官僚制度已经极为完善,完善到不要皇帝,官僚机器照常运转的程度,很有点像现代科幻小说里的机器人世界,人创造了机器人,机器人最后却摆脱了人的控制自行其是。最早察觉到、体验到这种官僚机构厉害的便是嘉靖、万历皇帝。当然,这种由制度决定的皇帝与朝廷的冲突,从最直接的现象看,就是皇帝的昏庸、无能,只会说“依卿所奏”。具体表现在嘉靖、万历皇帝身上,就是依赖一个道士,每天应付一下朝政,然后草草了事躲到后宫去体验老道士的长生不老的“金丹”──不是很像玉帝吗?而朝中的大臣,表面上是秉承皇上的旨意,其实是自行其是的处理着朝中大事,嘉靖、万历朝的首辅,权力都很大,都很出名(如严嵩、张居正),其实这都是制度造成的。

天宫,就是吴承恩按照现实的社会创造的。也许他对其中更深的东西并不了解,但他有艺术家的眼睛──会看,就足够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