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老和尚教你不生气的法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8:06:31

点击下载

作者:(斯里兰卡)阿鲁老和尚(Alubomulle Sumanasara)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阿鲁老和尚教你不生气的法门

阿鲁老和尚教你不生气的法门试读:

第一章 你为什么会生气?

每个人其实都想尽情发脾气,但又觉得不要生气比较好,却没察觉到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才会违背本心,宣称自己不想生气。我说的没错吧?你之所以会生气,仅仅是因为想要发脾气罢了。说自己不想生气是骗人的。若是真心不想生气的人,一定会自我警惕,留意别为小事发怒,就算忍不住发了脾气,也会感到难为情,甚至觉得沮丧。

生气是幸福的敌人——不想生气就要了解它的本质!

“会生气是正常的!”“生气有什么不对?”“不生气根本是孬种!”

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有人这么说。

实际上,如果真要计算会生气的人数,那还真是数也数不完。各位身边一定也有爱生气的人吧!他们动不动就口出恶言,指责他人的不是,露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近来,社会上更出现一股趋势,认为“愤怒是天经地义的反应”。

但是,“愤怒”这类的言词,本来是不该动辄就挂在嘴上的。因为一旦脱口说出“我生气了”,其实就等于四处向人宣告“我是个笨蛋”。倘若了解愤怒真正的意义,我们就不会轻率地把它说出口。

反过来说,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听到“生气”这样的词汇,就是因为大部分的人,并不明白什么是愤怒。

生活中会让人动怒的事情俯拾皆是,但一天到晚怒气冲冲的人,生命中只有灰暗和苦涩。他们原先也梦想有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却没能如愿;那是因为他们总是抱着“连看到邮筒是红色的,也会一肚子气”的态度,才使得生活中充满了愤怒。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幸福的敌人——愤怒,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问我:“我明明不想生气,为什么老是忍不住大发脾气呢?”

教大家一个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那就是——“不要生气”。

的确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好了。

难道不是吗?

只要不动怒,就不会有怒气。这是唯一的答案。不生气就行了。

“我不想生气”,是最大的谎言

若有人认同我的观点,心想:“说得对,不生气就可以了!”那就不必往下读了。只要不生气,就能得到幸福。

不过,通常听到我说“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很不高兴地反驳:“就是没办法不生气才要问你呀!”

实际上,每个人都认为:“我就是想尽情发脾气嘛!可是我也知道,生气是不好的。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教教我呢?”

每个人其实都想尽情发脾气,但又觉得不要生气比较好,却没察觉到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才会违背本心,宣称自己不想生气。

我说的没错吧?你之所以会生气,仅仅是因为想要发脾气罢了。说自己不想生气是骗人的。若是真心不想生气的人,一定会自我警惕,留意别为小事发怒,就算忍不住发了脾气,也会感到难为情,甚至觉得沮丧。

佛教并没有教导人隐藏怒气的方法。人生实在太短暂了,佛法只是试着教导人们,如何在有生之年,成为“真正的人”。

你想要幸福吗?

倘若是真心盼望获得幸福,首先就得承认“真糟糕,我就是爱生气”。

然后,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什么是愤怒”以及“我们为什么会生气”。要解决问题,当然必须先从理解问题的本质开始。

选择生气,还是选择欢喜?

在介绍佛陀对于“愤怒”的见解之前,我想先明确地定义“愤怒”。

愤怒和欢喜相同,都是从心底蓦然涌升的一种情感。

我们看到自己的家人或是喜欢的人,心里马上会浮现欢喜的情感。又比方吃东西时,看到美味的食物,以及把食物送进口中的那一刻,也会产生愉悦的情感。这些情感都是刹那间涌现的。而愤怒就和欢喜相同,都是从内心萌发的情感。

大致说来,我们的生活中,总离不开这两种情感:欢喜,以及愤怒。

无聊吗?郁闷吗?有精神吗?判断一下你是否正在生气

在巴利语中,诠释愤怒的词汇虽然很多,一般常用的是“嗔”(dosa)这个词。“嗔”的本意是指污秽、混浊,继而延伸为“黑暗”的意思。

我们的心,如果产生了那种污秽、混浊的情感,必然会丧失某种东西,那就是“喜”(pīti)的情感。当我们产生怒气的刹那,就在同一瞬间,也失去了喜悦。

因此,愤怒其实很容易被察觉。

当你不确定自己此时此刻是否正在生气时,只要扪心自问一下:“我现在开心吗?”“我现在快乐吗?”如果回答是“没什么可高兴的”、“挺无聊的”,那就表示内心正潜伏着怒气。

当你出现“好无聊”、“真讨厌”的感觉时,心中一定怀有怒意;在你感到“好开心喔”、“我好幸福”、“真让人雀跃”的时刻,心中就不会有怒气。

换句话说,能说出“我很好”的时刻,就代表不生气。

请透过这样的自觉方式,观照自己内心萌发的真正情感,而不是只认识愤怒的字面意思。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愤怒的真正本质。

好胜、嫉妒、吝啬、后悔、瞧不起人……都是生气

情感具有逐渐增强的特性。随着情感的强弱变化,所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必须使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现。

举个比较容易明白的例子来说明。

一般家庭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电力不会太强。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着微量的电荷,但并不足以使一颗小灯泡发亮。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微量电荷,在汇集成不同形式的电流后,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例如,当它汇集成具有几百万伏特电压的静电时,就会形成能量强大的雷电现象。雷电的电力,当然和一节五号电池的电力有着天壤之别,但雷电也是电力的一种。碰触一颗电池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但万一触摸家里的插座,造成触电休克的话,说不定会危及生命,甚至酿成火灾悲剧。

由此可见,同样是电力,如果蓄积的压力过高时,所造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愤怒又是如何呢?“今天好无聊喔,无聊透了,烦死了啦!”

当你有这种感觉时,虽然带着愤怒,但还不是相当强烈的情绪。

可是,如同刚才举例的电力汇集,当这种愤怒蓄积的压力逐渐上升时,那就危险了。有可能会突然爆发而危及自身,或是殃及其他无辜的人。此外,就像方才所说的电池和雷电的比照,即使同样是愤怒,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必须把愤怒依照强度加以区别。

当愤怒极为强烈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咬牙切齿、握紧拳头,甚至气得全身发抖。这种极度强烈的愤怒,巴利语中称为“vera”。巴利语中还有许多关于愤怒的词汇,我在此介绍一些,相信有助于加深各位对愤怒的了解。

下文虽然介绍了各种有关愤怒的词汇,不过本书的重点将放在“愤怒”(vera)和“嗔”(dosa)这两个词汇上面。*巴利语中各种关于愤怒的词汇

情感就是能量:爱产生创造,生气导致破坏

当阴郁、失去幸福、感到不幸等种种消极情感越来越强时,就会升高到愤怒的程度,怎么也无法平静下来。要是更趋强烈时,可能会付诸行动,破坏许多事物。别的不说,首先破坏的就是自己,其次是毁灭他人。世界上种种破坏产生的根源就是愤怒。

人世间,创造出万事万物的源泉是来自于欢喜;相反的,破坏这创造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则是根源于愤怒。这是普遍存在于世上的两种能量。

因此,说得更极端一点,欢喜和愤怒就是一体两面。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两种能量运作而来的。

在大脑中打架的“小天使”、“小恶魔”,都是你自己

印度教认为:“梵天创造天地万物,湿婆则主司破坏、毁灭一切。”这是一种将一切予以二分法的思维。印度教相信神祇驻留在人类的一切情感与行为上,亦即万物有灵,因而也将神的世界予以二分法。

基督教的思维,则是将“欢喜”人格化,称为“神”,也把“憎恨、嫉妒、愤怒”人格化,称为“恶魔”。这么一来,人类就会认为“一定要虔诚信奉神”、“非得和妖魔对抗不可”,于是在心中勾勒出各种影像并付诸行动。结果导致“神究竟是否存在”、“是否真有恶魔”之类的哲学思辨蓬勃发展,白白浪费了时间。

表面上看,用这种将情感人格化的方式来说明人类的情感,或许解释起来会变得很容易,但由于无法具体洞悉问题,当然就不可能有具体解决的方法。因此,佛教不把人类的情感予以人格化。

一开始只为了浅显易懂,而将情感人格化,其结果就是使得人们的思考倾向于“情感和自我是各自独立存在的。我只是受到了迷惑而已,错不在我”,从而把过错都推到别人头上,将好处都揽在自己身上。

就是因为心存“错不在我”的观念,无法真正洞察自己的内心,最终铸下严重的过错。

因此,佛法告诉我们的是:“必须站在科学观点来详加分析,留意别将人类的情感人格化。”

看见蟑螂觉得恶心是你自己的问题

佛教里是怎样分析情感萌发的过程呢?请大家想象一下下面的场景。

我们睁开双眼一看,发现面前绽放着一株美丽的玫瑰。

一边欣赏,心中同时产生“这朵花真漂亮”的愉悦情感,这就是欢喜。

接着,我们闭上眼睛。等到再度睁开眼睛一看,没想到这次竟在花瓣上瞧见一只大蟑螂!

顿时,心里涌现“哇,好讨厌,恶心死了”的负面情绪,这就是愤怒。

这种“讨厌”的感觉,究竟该归咎于谁?

通常会有两种逻辑。

其一是“当然是这只该死的蟑螂让我发怒的,都怪蟑螂不好”;另一种则认为“其实是我自己不好”。

这正是关键所在,一定要先从这里开始认清问题的本质。

当我们看到花而觉得:“啊,好美!真想一直看着它,好想要。”这就是在认可花朵。我们心中对某个对象产生“真好,我好想要,真美呀”的这种“接受的情感”,英语中称作acceptance或是accept。

但是,我不同意是因为看到了蟑螂,以致坏了心情的这种逻辑。“根本不想看”、“讨厌”、“离我远点”、“滚开”等“抗拒的反应”,英语中称为rejection,或是reject。那么,这个accept和reject的反应,也就是“接受”和“抗拒”的反应,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

我们会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感官接触到的万事万物,都像这样分成两类:如果接受该事物就产生欢喜,抗拒的话则产生愤怒。

也就是说,是否会导致生气,原因出在个人的性格上。究竟是要开朗乐观地活着,抑或是充满痛苦、懊悔、怨怼地过一辈子,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原因。

令人讨厌的蟑螂,对鸡来说却是美味

玫瑰只是依其天性而绽放,并没有央求你“看看我,我很美吧!”人们抱持什么样的想法,和玫瑰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人类径自认定玫瑰很美。

相同的,认为蟑螂很恶心,也是人类自私的想法。

难道蟑螂真是那么不堪入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吗?

或许各位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种景象了,事实上,鸡经常吃蟑螂。鸡看到蟑螂时,想必认为:“看起来真好吃,一口吞了吧!”这就是“接受”的现象。虽然我们看到蟑螂会因抗拒而产生愤怒,可是鸡看到蟑螂却会因食欲而产生欢喜的情感。

尽管我们看到玫瑰时,会自然生出欢喜,可是鸡对玫瑰,或许只会出现“什么嘛!无聊!碍手碍脚!真烦人”的负面情绪,说不定还会产生抗拒的反应。

针对同一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欢喜或生气

多数人都会认为花很漂亮。但是对于食物和服装的看法,则会因文化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在世界各国文化当中,有些文化观念是:“女性不能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丑陋的,应当加以遮掩。”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要是看到有个女人把身体的75%都裸露在外面,其他人会感到十分不舒服;相反的,如果是处于“身体应当尽可能多裸露出来才美丽”的文化圈里,大家就会认为:“这个女人真漂亮,是个大美女,真会打扮!”

中东国家的女性,大多以黑色的毛料把脸罩住,只露出一小部分的手。就算在罩袍下精心打扮,佩戴着金项链与耳环等饰品,也没有任何人看得到。

也许这些国家的男性光是看到纤纤玉手就会觉得:“啊,真是绝世美女!”“真性感!”不过,由于看不到脸庞,其实无法分辨这位女性究竟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是可爱的年轻女孩。所有的女性看起来全都一个样儿。

从我们的文化角度来看,会很不理解,或许会怀疑这么一来,就算长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呀!可是,对于中东国家的人来说,这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生鱼片是美味,还是残酷行为?

日本最著名的美食之一,是将整尾活生生的龙虾快速切块后,直接端上桌享用。

此时,龙虾如天线般的触须还会颤动,眼睛也滴溜溜地转来转去瞪着你,但它的身躯已经全都被利刃划切成一块块的了。

日本的美食家看到了,都会迫不及待地想大啖珍馐。

可是,假如请印度人或斯里兰卡人来看这幕景象呢?别说是品尝了,恐怕他们会吓得当场夺门而出,再也不敢到那户人家做客了。“在鱼还活生生的状态下吃它?应当禁止这么残酷的行为!”这是印度人的想法,所以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反应。

然而,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思维却是“这种吃法才是最高级的新鲜料理”,所以会产生愉悦的情感。

我曾看过一档电视节目,拍摄内容是邀请一个居住在非洲深山里的家庭,到日本体验不同的生活。

日本人听说这个家庭向来在山上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从来不曾有过奢华的享受,便将一条大鱼切成生鱼片摆在餐桌上,以示最热忱的招待。

结果这个非洲家庭的所有成员,看到生鱼片后全都倒尽胃口,对于眼前的美食无不别开视线,哀嚎着请快点拿走!其中,有个十八岁男孩的反应尤其激烈,悍然表示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东西。日本家庭在无可奈何下,只得将生鱼片收回厨房里。

像这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成长,面对相同的事物时,却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情感。

情感会受到教育、成长环境,甚至是传播媒体的影响。我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以及认知事物的能力,也全都受制于意念的控制。

有些人只要一听说今年流行某样东西,根本不假思索,一看到就认定这个东西真的不错。比方说,其实黑色并不讨喜,只因为现在流行黑色,就认定“黑色真气质”,结果整条街上全成了黑鸦鸦的一片。一旦人们知道现在流行的是这个颜色,视角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转变,开始认为这颜色真美,并且产生了喜悦的情感。

生气不是别人的错,是自己的错

如同上述例子所示,情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不过,追本溯源,还要看个人的态度。

一定要先了解,不管是愤怒的情感还是欢喜的情感,都出自于自己的意念。

生气绝对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咎由自取的。

但相对的,这同时为我们带来一线希望的曙光。

那就是,只要修正自己的想法,将愤怒完全逐出心中,只让欢喜和幸福留存下来,就能迈向真正的幸福人生。

既然生而为人,就该以求得真正的幸福为目标,这就是佛教的思想。

生气的根本原因——认为“我是对的,错在别人”

既然明知不要生气比较好,为什么我们还是会生气呢?

每一次发脾气,总是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基于某种原因才会生气。然而,如果仔细分析生气的理由,就会发现其实完全是因为依照自己的好恶作判断,才会大发雷霆。

对他人动怒,是因为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的是对方;倘若认为对方才是正确的,那就不会发脾气了。这点请务必谨记在心。

当人们自认“我才是最正确、最完美、最无懈可击的,一切都怪对方不好”,才会充满愤怒。

那么,对自己生气时,又是怎样呢?

其实也是同样的情境。

每当进行某件工作,进展却不顺利时,我们也常对自己大发脾气。

比方说,听到自己罹患癌症时,全然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会得这种病;又或者,有时候会责备自己,在工作上分明能够做到无懈可击,这次竟然出错连连;还有的人认为自己各方面的表现都十分完美,却总是做不好料理……这些不同情况下的错愕与挫折,都会使人们感到相当愤怒。

他人的错误不是自己生气的借口

认为自己是无懈可击、百分之百正确的思维,真的有道理吗?

要是我问你:“你真的是个十全十美的人吗?你真的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吗?”你大概会回答:“没那回事,我根本没这么想。”

要是我接着说:“原来如此,那么,你就是一个笨蛋喽。”你一定会立刻气得七窍生烟。

也就是说,你的言行和本心是自相矛盾的。

在他人的面前,为了表示自己谦虚,所以嘴上推说着:“我真糟糕,什么事都做不好!”心里却想着:“没这回事,我才是唯一勤奋的人。其他人都在随便敷衍,那样是不对的。”

再比如,常常见到母亲责骂孩子,老师责备学生,或是上司斥责部属的情景。

或许孩子、学生与部属是真的犯了错,才会遭到责备。

这时候,责备的一方认为“因为你犯了过错,所以我才会骂你”,借此将自己的愤怒合理化。

其实,当对方有过错时,只需针对错误指导改善的方法就够了。

你大可和颜悦色地告诉他:“这样子不对喔!下次注意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我们却借机大发脾气。

这是因为在这种时刻,充斥在我们脑海里的思维是:“我是正确无误的,我说的话是对的,我的想法没错。”

告诉自己:“我有很多错,我是不完美的!”

然而,这种认定自己正确无误的思维,却是大错特错的。应该修正为“我不可能永远是对的”。

内心深处若浮现“自己是完美、正确的”等荒谬想法,还是尽早舍弃比较好。

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能明了,人类怎么可能会是十全十美的呢?

只要是能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的人,就一定会晓得:“我不可能完全不犯错。虽然现在我说的意见看似很有道理,也一定有其破绽之处。”

语言本身就不是完美无瑕的,自己所使用的词汇、比喻也不可能毫无缺失,怎么可能做得到尽善尽美呢?

好比前面所举的事例,即使孩子、学生和部下是真的犯了错,但责备者的说话方式或许也有尚待商榷的地方,这么一来,双方其实都有过错。

因此,“认为自己绝对正确,是不合理、不真实、骗人的、荒唐的想法。天底下没有像自己这样的傻瓜,竟会根深蒂固地相信这么荒谬的事。”如果能彻底理解这一点,你就不会再生气了。“我不能保证自己一定正确无误,我并非十全十美,也经常犯错。”能够牢记这一点的人,就不会再发脾气。

佛陀也曾令人生气?

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相信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像佛陀般完美。无论展示出任何研究数据或成果,我们都深信佛陀是史上最优秀的圣人。大家相信与否都无所谓。

只要读过佛经,就会明了佛陀在和人说话的时候,向来十分小心选择措辞。佛陀从不说出敷衍搪塞的话语,总是谨慎地挑选适当言辞来表达。

即使如此,由于语言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有时难免招来误解。

一次,有人对佛陀说:“请用一两句话来说明您的开示。”佛陀回答:“好。我知道了。”于是,佛陀用三四个词汇来说明自己的教诲。

可是,这样解释以后,那个人根本听不懂,只扔下一句:“怎么尽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就气呼呼地回去了。

换成一般人,这时可能会生气地说:“本来就是你自己要求说得简短一点的呀!”

但是佛陀并没有生气。

这件事过后,佛陀若无其事地对比丘们大致叙述了来龙去脉。他描述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来了,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于是自己就这么回答了,但那个人听不明白,所以他吐了一下舌头后就回去了。

从这段轶事中可以了解:即使是佛陀,也无法以言语完美地诠释教义。佛陀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说:“那个人很生气,所以讥讽地朝我吐了舌头后就回去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佛陀对这件事丝毫没有耿耿于怀。他并未因为自己说明得这么清楚,对方却不了解而感到生气。即便是在平时,如果僧众们央求他:“佛陀,我们不明白您说的道理,能不能再为我们详加开示呢?”佛陀便会不厌其烦地将蕴含其中的深奥道理仔细解释。

我常看到妈妈对孩子发脾气“到底要我说几遍你才懂呢?”或是对孩子反复唠叨“赶快把这件事做好”、“不可以做那个”等等。但是,孩子还是当作耳边风,以致母亲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些事不管说几次,孩子仍然不明白?又或是,也许自己表达的言语未必正确?

实际上并非“表达的言语未必正确”,而是“言语本身就无法正确”。因为言语本身就是一种有缺陷的东西,不可能达到完全正确的境地。充满缺陷的言语,再透过不完美的我们传达给同样不完美的对方,无论我们再怎么竭尽心力选择适当的词汇,想保证正确而完整地传达,根本是缘木求鱼,完全不可能做到。

即使很温柔,也会被别人讨厌

有时候,妻子期盼夫妇恩爱,所以每一天都全力以赴为对方着想。全力以赴虽是很好,不过,这是正确的做法吗?

妻子担心丈夫而对其过度悉心照顾,反倒有可能遭到嫌弃。妻子觉得男人都会被温柔的女性吸引,所以就对丈夫关怀备至。不过,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或许这样反而会让丈夫觉得不自在。双方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人能够保证结果如何。

若有妻子埋怨:“我一直都这么温柔地照顾他,他居然离家出走了。”这时,请扪心自问:“我真的有把握吗?我确实完全尽了本分吗?”这么一来,应该会察觉到该做而没做的部分。如果已经全力以赴,结果却不如预期,至少要让自己觉得“虽然结局未尽人意,不过,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已经尽力了”。

尽全力做事,但不求完美结果

全力以赴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因而要求完美的结果,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想获得对自己有益的结果,是人类最严重的无知。

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而运转的。所以,希望一切进展顺利的心态,是彻底的无知。请尽快抛开这种无谓的期望。生存在这个世上的我们,能够活得坦然平静的秘诀,就是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所以对他人也不要求完美的结果。

不管是我、其他人、乃至于世上的任何人,全都不是完美的。妄想一切都能进展顺利,根本是痴人说梦。

当然,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并不好,也行不通。每个人都该全力以赴,抱持智慧而高超的生活态度,在竭尽全力的同时不过度在意结果如何。这样一来,就不会怒气横生了。

如果抱着自己是完美无瑕、零缺点的无知想法,只要事情的发展和自己预期的不一样,就开始生气,结果每次都换来遍体鳞伤。这样不是很荒谬吗?怎么看,这都是无知的生活方式。

生气的人到底在气什么?

我们一起来想想看,愤怒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假如不仔细深究这个关键问题,将无法对自己有任何帮助。若是以听听生活小常识的态度,左耳进右耳出地听过就算,绝对无法掌握真正的幸福。

理解佛陀的教义,只要彻底而主观地思考,当下就会感受到幸福,并迅速进入解脱之道。

因此,只要体认到这是为了自己好,就能认真专注而细细地咀嚼体会。

通常,生气的人是这么思考的: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来自《法句经》(Dhammapada)。巴利语的原文为:Akkocchi avadhi ajini ahāsi me,Ye upanayhanti na sammati.(Dhammapada,3)akkocchi=以严厉的言辞斥责;=我。意思是“那个人是不是在斥责我呢?”“这个人是不是在责备我呢?”avadhi=伤害、欺负;=我。意思是“那个人是不是在欺负我呢?”我们有时会因他人而遭受到各种精神及肉体的折磨。被别人伤害或欺负时,我们心里会想:“啊,这些人伤了我,我被欺负了。”ajini =胜过我。我们在各种人生的竞争中尝到挫败时,会觉得“我输给这些家伙了”(They defeated me.)或是“这些人赢过我了”(I was defeated by them.)英文的defeat就是挫败的意思。ahāsi me=拥有的物品被人不告而取,即“我的东西被偷走了”。此时,我们心里会想:“明明是我的东西,为什么被人偷走了呢?”

接下来我再针对“骂我”(受责备,akkocchi )、“打我”(被欺负,avadhi )、“败我”(遭挫败,ajini )、“劫夺我”(被窃取,ahāsi me),作更加详细的说明。

被人责骂而生气

“受责备”的现象,不管是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一直存在这世上。人们在听到别人说的话时,经常会有以下的感受:“我被责骂”、“我受到批判”、“我被忽视”、“我没受到肯定”、“这个人完全漠视我”、“他看不起我”……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吗?当你觉得自己好像被当作傻瓜的时候,感觉很幸福吗?

心情并不好受是吧!只要一想到“我完全被忽视了”、“我完全被看扁了”、“我是不是被漠视了”,心情会变得很差。

而且,不是只有当下这一刻这么想而已,甚至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反复回想。

人们的性格特质是,对于有用的内容往往轻易遗忘,就像念过的书往往一下子就忘记;我说的话,大家也立刻忘得一干二净。

但别人对我们说的那些令人不舒服的话,却一辈子也忘不掉,始终耿耿于怀。唯独在这样的情况下,记忆力才突然变得超好。

被人伤害而生气

“被欺负”指的是身体遭受到痛苦或受到暴力的对待。

在日本,学校里经常发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欺辱事件。成人以后进入社会,针对他人和欺侮他人的现象也依然存在。而且,施暴者不仅限于男性,女性也会这么做。

遭受欺负的一方,心中烙下深深的伤痕,永远难以忘怀。这就是人类自然的本能。

对于他人友善的相待很容易遗忘,只有被欺负的事像刻凿在石头上的字一样,一辈子都牢记在心。然而,只有受害者会因此而痛苦不已,欺负人的那一方并不会感到任何痛苦,况且他们也没有让对方痛苦一辈子的意图。

所以,我只能对那些受到欺负的人说:“如果你忘不了又要记得一辈子,这是你的选择。不过,你会因此变得不幸!”为了区区一点小事,念念不忘对方欺负、伤害自己,心中自然就产生了怒气。

被人打败而生气

“遭挫败”指的是对方赢了自己。

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总是有人赢、有人输;商场上也不存在每一个人都赚钱的定律,总是有人赚、有人赔;入学考试或应征工作也一样,只要是有选拔的过程,就不可能全部的人都能入选,一定会有人落选。

因此,我们一定经常尝到落败的滋味。

如果老是想着“我才不想输”,是没办法在这个世上生存的。

生命原本就是奠基在适者生存的理论上,有人成功,就代表一定有人失败。就算是幼儿园的二十米赛跑,有人跑第一名,就一定有人殿后。这是无可避免的现实。

别人获胜是他本身拥有的才能或能力,自己不具备那样的才能所以落败,这是可想而知的道理。然而,落败的人却经常认为“要是没有他,我就可以获得录用了”,或是“要是没这个学生和那个学生,我就能考上了”。

假设有两位女性与同一位男性保持着亲密关系,但是男性只能跟一个人结婚,所以只好选择其中一位。结果,没被选中的女性感到憎恨、痛苦、辛酸以及强烈的愤怒。实际上,我也曾经听过有人这么说:“那个女人真的太狡猾了,她耍了很多卑鄙的手段,所以才能迷惑住那个男的。明明是我比较关心他呀。”或是“我不太会刻意打扮,以外表来骗人,但那个女人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所以男人才会上当受骗。”

这显然是对事实结果的憎恨。不管在哪种状况下,由于是一场竞争,总有人获胜、有人失败,只是这样罢了。

心理的矛盾之处在于,嘴上光会嚷着“来比个高下”,可一旦落败了,又说“我输了,真不甘心”。

输了为什么会不甘心呢?只要有竞争,当然就有输赢。不管是输是赢,单纯地接受结果就好。可是,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才会变成一旦落败,就轮到愤怒上场了。

被人拿走东西而生气

“被窃取”指的是自己的东西被偷窃了。

这也是世上经常发生的事。人们会因为被骗走了钱而火冒三丈。又或者,在参与竞标时,由于对手公司利用阴险的围标手段,或是在背后贿赂,夺取了标单,以致己方无法取得工作,造成投资失利。此时会大发脾气,也是因为自认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偷走了。

反复回忆不幸,越想越生气

小婴儿看到花就笑,母亲讲话稍微凶一点就哭,他们的情绪只发生在当下,心中常保纯净,不会反复回忆过去讨厌的事。我真希望每个人的思维,都能像小婴儿般有弹性。

然而,成人却不是这样的。讨厌的事情会一生一世永远牢记、不断回想,让无谓的想法在脑海里转个不停。

一旦启动了这样的思想回路,会变成怎样呢?怨怼长不忘,嗔恚永难息。巴利语的原文为:Ye upanayhanti na sammati. ye=谁;=他们的;upanayhanti=持续怨恨;=嗔恚;=他们的;na sammati=无法平息和消失。

整段话的意思是:“他们骂我、找我的麻烦、欺侮我、把我打败、夺取我的东西……如果脑袋里一直想着这些事情,只会终日怨恨、充满苦闷,不断地烦恼与懊悔。”

个性阴郁不开朗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总是在脑海里想着输了、不甘心等负面的想法。

就是因为这样才会产生愤怒。当怒气渐渐膨胀扩大,在还没毁灭他人以前,已经先毁灭了自己,以致尝到不幸的苦果。

妄想,是生气的导火索

说一件我个人的经验谈。因为我的日文不太好,没留意到语感的微妙之处,以致常说出太过严苛甚至错误的言辞。但是我开口时,确实是希望大家能了解幸福和喜悦的道理。可是,人们的心里,总是牢记着对自己不利的事,却满不在乎地遗忘对自己有益的事。这是人的通病。

因此,有些人对我说错的话,始终耿耿于怀,感觉自己受到羞辱,于是别说是获得幸福了,情绪反而变得极为糟糕。不够认真学习日语的我确实有错,不过也不能说全都是我的错。

人们就是因为这种个性,才会变成“不幸的人”。明明只需记住好事、有用的事情就好了,却偏偏三两下就遗忘;相反的,对于他人犯了错、说得稍微过分或是口误而让你不舒服时,却又记得一清二楚,事后越想越生气,甚至气坏了身体,更气得自己的幸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或许说错话的确实是我,不过,听了那些话的人,如果不断回想着我说出口的不当言辞,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甚至,连周围的人也会跟着遭殃,自己的家人和工作伙伴等所有人都会变得不幸福。

不管是“受责备”、“被欺负”、“遭挫败”、“被窃取”等等,全是微不足道的想法。为了微不足道的妄想思维而反复思考,让它扩大成不幸的大疙瘩,是最糟糕的。因此,即便是一丁点无谓的妄想思维,也不要让它纠结在我们的脑袋里。这就是不生气的秘诀。

妄想源于我执,即以自我为中心

形成愤怒的原因是妄想思维,而妄想思维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是“我”(即我执)。如果没有我执,根本就不会有愤怒。

我执就是对于“我”、“本人”等既定观念的执著。

人类视自己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骄傲地说着“这就是我”,从来不曾有过怀疑。但事实上我们紧抱不放的这种既有成见,完全是一种我执。从我执产生的“我应当做这件事”、“我很了不起”、“我必须被认同”等这些无聊的想法,将大大地妨碍幸福。

如果强烈执著于大男子主义,就容易对女性产生性别歧视;情况相反的话,则变成女人瞧不起男人。若是觉得自己很认真读书、出身于名校,所以很了不起,这样的人极易轻视别人。

但是,从结果来看,最傻的正是会这么想的人。

不管天资多么聪颖、能力有多好,一旦把别人当成傻子,对别人说的话完全充耳不闻,便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算出了社会开始就业,在公司也会受到孤立,使得心情愈来愈阴沉、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以致陷入恶性循环,落入更不幸的悲惨窘境。这样的人其实很多,一点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从我执到愤怒的形成过程

当一个人陷入这样的自我框架里,很容易骄傲地摆出一副“我是男人”、“我还年轻”、“我是中年人”、“我是课长”、“我是经理”、“我是社长”的架势。但仔细思考看看,全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吧?就算是社长,那又怎么样呢?

要说世上所有的问题,全都是从“因为我是了不起的人物”的想法而产生的,丝毫也不夸张。只要能够抛弃这种思维,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想得到幸福,一定要摒弃我执。

佛教里最看重的是:实践正确的事。这和自己是下属、是课长、是社长、是一家之主,都没有任何关系。真正关注的重点只有“这个行为究竟正确与否”。

比方说,就算是小孩子,只要他说的事情是正确的,大家就应该认同并实行。要是有人认为“只是个小鬼,竟敢狂妄自大”,这个人才应该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

在愤怒的问题上,“我执”是最根本的原因。而且,一旦产生我执,就会带来许多杂念,相当令人困扰。我执还会引发无知,污染一切事物,并且一旦这些污染受到外在的攻击,就会演变成愤怒。

在生气成为习惯前,改掉它!

我执强烈的人容易树敌。其他人,甚至是整个世界与自己为敌的原因,出自于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我执。

由于在纯粹的“我”之上,又套加了许多头衔执念:“因为有我在这里”、“我是某某大人物”、“我是公司的某某经理”、“我是课长”、“因为我是女人”、“因为我是男人”等等,于是与别人接触时,只要违背了自己的头衔执念,就会怒不可遏。与此同时,一旦养成这种“生气癖”,就会积习难改。

偶尔仍看得到有些愚蠢的男人,在要求女性倒茶却被嫌恶时,大模大样地训斥对方:“你是女人吧?女人倒茶水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若是自己的命令没有被慎重执行,又会大发雷霆。

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认为自己是主管,部属听从命令就是理所当然的。可是,这又是谁规定的道理呢?说穿了,不过是我执在作祟而已。万一主管根本是个蠢蛋,而部属又老老实实地听命于他,那么所有人岂不是全得遭殃?

这样的人,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因为对方是女人、是部下,所以一定得做某件事情。然而,到底是谁决定这样的规则呢?那只不过是我执所产生的无知罢了,根本毫无理性可言。每次看到这种事,同样身为男性,我都会感到很羞愧。

下一章,我将针对如何释放愤怒,加以详细说明。

第二章 生气是幸福的死对头

爱生气的人给周遭的人带来无穷的困扰。人们为了想得到幸福,无不拼命努力;而这些人却在一瞬间把大家的幸福夺走,简直就是抢夺幸福的大盗。偷盗他人金钱的盗匪,是用他人的金钱来享乐,还属于能够理解的范围;可是,窃取他人幸福及生存价值的“愤怒的盗匪”,并没有从夺取他人之物中得到幸福,他们自身仍然因为愤怒而苦不堪言。不仅破坏别人的幸福,更将其他无辜的人也卷入其中。

抗拒,是生气的初始状态

我们对于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及品尝到的一切事物,如果从中产生了“讨厌”的抗拒情感,就会生气。“我不想吃这个”、“不想跟那个人说话”、“不想去那个地方”,这些念头产生的能量,就是“愤怒”。

当抗拒的能量变强时,就会演变成很严重的状况。

如果只是心想“不想跟那个人说话”、“不想和他相处”,那么,抗拒能量还很轻微。

若是到了“连看都不想看到他”、“不喜欢他在我旁边”的程度,就已经汇集成强烈的能量了。

假设情况变得更加激烈,就会转变成“虽然他现在不在我面前,但只要想到他在这国家的某处活得好好的,就让我难以忍受”。一旦出现这种念头,最糟的状况下生气者甚至可能成为杀人凶手。

人类的愤怒,确实会攀升到如此激进的地步,甚至连大自然和我们的社会,都会被其摧毁殆尽。

但是,愤怒毕竟是人类内心制造出来的情感,所以我能断定:“只要能够改变自己,就能够逃离愤怒。”

是的,一切结果完全操控于自己手中。

生气是人的本能情感?不!

说了那么多,或许仍有人认为愤怒是自然发生的情感,生气没什么大不了的。看到花朵会觉得好漂亮,看到蟑螂却觉得真讨厌;看到猪肉心想好美味,看到别人宰杀蛇肉,心里想的是恶心死了……想必很多人都觉得这些反应“理所当然”。

日本人虽然也常吃猪肉,不过和同样处于亚洲的中国或韩国相较之下,日本人很少吃猪头或猪脚。要是把整个煮好的猪头摆上桌,或是把整只形状完整的猪脚煮好要日本人吃,恐怕他也说不出明确的理由,但就是觉得不太舒服,一点想吃的欲望都没有。

但是,你因此就说“会这么想是很自然的,因为我是人,势必会产生愤怒或是欢喜”,从而无条件地全面接受自己的情感,会变成什么样呢?

恐怕还是会有很多人认为:“就照这样下去又有什么不好呢?这是人类的本能,生气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要是人,当然都会生气。”一点也不愿做出让步或反思。

的确,这也是一种思考方向。如果真的由衷认为,生气本来就是人类本能的感情,所以自己生气也没什么不好的,那么,也就不需要努力改变现状,可以省掉不少自省修为的麻烦呢!

这么一来,等于是大部分的人放弃了自己,放弃了迈向幸福的道路。

生气的人生没有快乐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来讨论一下生气是否真的无所谓。

要是一个人总是处于动不动就生气的状态,这个人将会面对什么样的人生呢?

一旦“愤怒”蹿升,就会失去“欢喜”。这是我们先前谈过的。

换句话说,那个人此后所感受到的只有不幸。好不容易生而为人,却连小小的喜悦都感受不到,过着整天抱怨连连的人生。

这样不是很悲惨吗?

如果就此置之不理,告诉他:“这是你的性格造成的结果,无可奈何,你就这么悲惨地过一生好了”,其实也无所谓。不过,还是有点值得同情,不是吗?

对人们来说,工作时的充实、养育子女的快乐、精力充沛打拼的快意、和大家和睦相处的欢欣等“生存的愉悦”,充满我们的生活周遭。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品尝各种佳肴、到某个地点旅行、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时髦,这样的欢喜也不胜枚举。然而,经常处在愤怒中的人,却与这样的欢喜完全无缘。

再请你试着想象和喜欢抱怨的人一起用餐或旅行。对方沿途抱怨不休,让人有发火骂人的冲动,根本连一点喜悦都体会不到。这是因为他没有打算感受周围的欢喜,所以即使是普通人应该会觉得开心的事,他做起来仍然闷闷不乐。结果,和他在一起的人也变得不快乐了。因此,对周围的人来说,没有比爱生气的人更令人困扰了。

所以,对于“生气是本能”这样的思维,我们还是不能坐视不管。

为了幸福,就要努力不生气

口干舌燥时,连一滴水也倍觉珍贵。

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就和这种情况相同。

所谓生存,就是支持我们这个躯体存续的一件事。光做好这件事,就很辛苦了。在这么辛苦的人生中,快乐对我们来说,犹如荒漠中的滴水甘泉般珍贵。就算工作再辛苦,也能从工作中感到些微的充实感及幸福感;而当工作顺利时,更能产生成就感。养育子女虽然很辛苦,但是看见孩子的可爱与成长,父母还是会感到欢喜。

正是为了这些活着的快乐,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努力,不是吗?

要是连这样的欢喜都舍弃了,人就活得不像人了。

放纵愤怒,等于危害自己的生命

如果甘于现状,认为生气是人的本能,所以无可奈何、不为所动,将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这就无异于抱着“随它去、算了”的心态,不做任何努力,只是一味地放纵自己,将错就错。这种状态,以佛教用语来说,叫做“放逸”。

假如觉得生气也是一种情感,是人的本能,所以没办法改变,因而放任生气不予理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呢?

结果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因为现在的世界,早已呈现出这种状态,不需要特别调查,也能立刻了解。现在的社会,大家都怠惰敷衍,对很多事情置之不理。我们的生命正遭受着威胁。我们能满怀自信地说,自己吃的食物干净无毒吗?呼吸的空气洁净无污染吗?饮用的水安全无虞吗?

其实,谁也不敢打包票吧!现在是个连晒太阳也有健康疑虑的时代。所以仔细想想,未来是否能够好好地生存下去,都是一个令人不安而又不得不担心的问题。

还有许许多多人在从事破坏性活动,也不知道何时何地又会爆发战争。就连此时此刻,都有人不断地研发并制造武器。地球上有将近一半的资产,都被用于开发杀人武器上。真是相当骇人。

这些毁灭性的武器,只要使用一小部分,人类就全灭亡了。即使研发制造者暂时放置不用,毕竟这是人类制造的机器,不可能保证毫无安全隐患。所以,只要这样的东西存在一天,人类就暴露在极大的危机之下。

现在几乎所有的武器都是以遥控方式远距操控的,只要操控者发送电波,不管是炸弹或飞弹,都能自动发射。可是,现在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电波,万一控制装置接受到干扰电波导致混乱而自动发射出去,又会变成什么状况呢?

日本政府信誓旦旦地宣示:“绝对不可能自动爆炸!”“日本的核能是世界第一,符合最高的安全标准,所以非常安全。”这种说法根本就是漫天大谎。

人类所制造的东西,本来就是充满缺陷的。不愿承认这一点的人,更是危险。假如轻易相信的话,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现在的社会就像这样毫无危机意识,不断制造破坏性工具,抱持破坏性思考。因此,我们更加不能放任“生气只是一种情感表现”的想法,不能将生气正当化。

“正当的生气”不存在

倘若放任愤怒不管,将会危及我们每个人的性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即便缩小到个人层面,如果不控制愤怒,也不可能幸福。

因此,不要太过娇宠自己,应当调整性格,让自己变得不会生气。

我希望各位不要误解。这里说的调整为不生气的性格,并不是“与愤怒对抗”。与愤怒对抗的情感,仍然是另一种“愤怒”,所以并不好。

我指的是,“尽可能设法努力,培育自己具有不会生气的人格。”

要成为正义使者,就必须打倒坏人。那么,想要打败别人、杀死别人时,需要的是什么?是“愤怒”。

于是,在“正义使者”的面具下,我们把“愤怒”正当化了。由于正义使者为了打击坏人,便刻意到处寻找敌人,结果反而引发许多负面的情绪。

就算不至于到扮演正义使者的程度,只要是具有强烈的“和某种事物对抗”情感的人,就很容易囤积压力,引发各种问题。

学习本应该是件有趣而快乐的事,但如果抱着一定要达成某个目标的心态学习,比如,“想在考试时拿到好分数”、“想通过升学考试”、“想拉开和竞争者的距离”等等,心情中就隐含着愤怒。

我们应该回头深思,究竟是为什么而战呢?其实只是因为心怀对抗意识,所以当过程进展不顺利时,就会导致痛苦的产生。

佛法中并没有“对抗邪恶”和“成为正义使者”的想法。“正当的愤怒”也不存在于佛法之中。

任何愤怒都无法正当化。

我们常说“生气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没有任何愤怒是理所当然的。

“坏人该死”不成立

介绍一个我自己编想的小故事。

大乘佛教里有所谓“发心,就是菩萨心”。菩萨就是追求觉悟,不企求自度(利己),而是积极地求利益众生(利他)。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正义使者。因此,我们来想象一下,菩萨积极认真地实践自己誓愿的情境。

菩萨首先心想:“那么,我来打倒这些坏蛋如何?在世上做尽坏事的这些家伙只会给大家造成麻烦,干脆杀了他们吧!”

不过,菩萨紧接着又想:“我必须杀多少人才行呢?要杀多少个人,这世上的坏蛋才会全部消失呢?会不会我必须杀光所有人才行呢?要是真的如此,或许重新修正我认为的‘想打倒所有坏人、杀光所有坏人’的想法,会不会还实现得比较快呢?”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几段话。

不论是谁,可能都在心里想过:“那家伙是坏蛋,死掉是应该的。”

但是,如果依循“只要是坏人,死了也是合情合理”的想法,你认为究竟该处死多少人才够呢?

会不会变成必须把人类全都毁灭殆尽才行呢?

到头来,所谓十全十美的大善人,根本就不存在。

因此,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如果是完美的好人,就可以活着;但只要做了坏事,死了也活该”,这种思维根本是毫无道理的谬论。

假设指责行为不正当的政治人物不适合当政治家,把他们逐出政坛,结果必定会变成连一个政治家也不剩。我们的现实社会就是如此。

耶稣说:请饶恕所有的罪

《圣经》中有一则著名的故事。

按照犹太教的教义,对于犯通奸罪的妇女,可由民众丢石头把她砸死。

某一天,众人抓到一个犯了通奸罪的妇女。大家把这个妇女绑在柱子上,手握石头准备执刑。因为犯通奸罪的人应当被处刑,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时,耶稣出现了。他问大家:“你们在做什么呢?”众人争相回答:“这个女人背叛她老公,和别人通奸。所以我们想依照神的教义,拿石头砸死她。”

于是,耶稣对群众说:“我明白了。那么,在你们之间,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可以先砸第一块石头。”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结果,没有人拿起石头丢那位妇女。她得救了。

耶稣的这段话确实是真理。

由于某人做了坏事,所以惩罚他是合理的,这种思维真的很奇怪。

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会有“死不足惜”的价值判断。

耶稣当时所讲的,其实就是请群众“原谅她”。

至于要原谅到什么地步,答案是“完全原谅”。

原谅是没有上限的。耶稣是在告诉众人,只要遵循这个正确的教诲,就能够得到幸福,神的世界也将显现在自己身上。这里所说的“神的世界”,便是“幸福的状态”。

的确,要是对于一切都能抱着原谅宽容的心态,不管别人做了什么、变成什么样,都原谅他、不拒绝他而永远有爱,心中必定是充满了喜乐和幸福。这种境界,基督教称为“神”,在别的宗教则以其他词汇来表现。

词汇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重要的是“原谅”的行为。不把人的感情神格化的佛教,则单纯地使用“慈悲、宽恕”等词汇。

生气后,第一个遭殃的是自己

愤怒给我们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

前面说过,生气将会带来不幸,要了解这点十分简单。一旦生气,心情会不好吧?感到无聊时,心情应当很不愉快吧?当心中有了愤怒,人们就会变得不幸。

相反的,当你兴高采烈时,你的心情又是如何?是否感到很开朗、轻盈,心情好得飘飘然?这种时候我们称为“幸福”。

因此,欢喜是创造、生产及培育某种东西的正面能量;而愤怒则是拒绝、舍弃、破坏的负面能量。若要问愤怒是从哪里产生的,答案是自己的内在。所以,出现愤怒的同时,也就是破坏自己的开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