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情怀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4:19:31

点击下载

作者:高晓松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晓松奇谈·情怀卷

晓松奇谈·情怀卷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晓松奇谈·情怀卷作者:高晓松设计:李洪达排版:郝禾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ISBN:9787540483081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1.只是皇帝的小礼物 

这一章的主题是一幅图,一幅很长很长的图,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在中国太有名了,我猜即使是文盲,应该也听说过这幅画,可以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幅画。当这幅画偶尔被故宫博物院拿出来展览的时候,从四处赶来的人,要足足排上七八个小时的队,才能看到它,这令我特别感动。其实我也很想去排着长队一睹《清明上河图》的风采,但我现在这老胳膊老腿实在是不行了,站不了七八个小时,而且我听说就算进入了展厅,每个人也只能在画前停留两分钟。两分钟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就算是一幅油画也欣赏不完,更别提《清明上河图》这样一幅浩瀚的长幅巨作,而且国画的品鉴还需要更加地仔细与专注。

由于纸和颜料等因素,导致国画和油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国画怕光。这件事挺有意思,绝大多数国画本来就是不画光的,我从小看国画的最大感受就是,里面画的场景都是没有光的,比如阴天,比如夜晚,反正画里基本上就没出现过太阳,景物和人也都没有影子。一来画里没有光,二来画本身又怕光,因此,大家去看传世国画或者书法展览的时候,会发现展厅里总是很昏暗,展品被用特别小的灯照着,只能让人偷偷摸摸看两眼。据说传世国画承受不住三天的光照,因为光粒子会对纸张和颜料造成很大的冲击。这就导致国画的保存也很讲究,不展览的时候,要卷起来珍藏。

油画就不怕光,因为油画的载体不是纸张,而是布,油画的颜料也不怕光。有趣的是,油画的图景里面也充满了光和影。油画可以一直挂在展厅里,比如《蒙娜丽莎》可以一直挂在罗浮宫里,而我们的《清明上河图》要隔很多年才能偶尔拿出来展览一次,给观众看几天,赶紧又得卷起来珍藏。

迄今为止,我也没能有机会亲自瞻仰一下《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但我看过很多《清明上河图》的复刻版,比如印刷版、瓷片版、仿制版等等。小的时候,我妈妈还专门找人给我讲过宋史,那位老师特意拿着《清明上河图》的复制版给我讲了很久。所以关于《清明上河图》,我有很多东西可以跟各位分享。

在罗浮宫门口排队参观的人,我猜十个有九个是专门要去看《蒙娜丽莎》的,只有极少数人是想去看其他大师的作品的。我们的故宫博物院也是一样,在《清明上河图》开展的日子里,大排长龙的队伍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奔着《清明上河图》去的。所以难免就会有人琢磨,这么有名的画作值多少钱呢?可惜《蒙娜丽莎》从来没有被人拿出来卖过,只被意大利人偷走过一次,但最终也没有卖掉,又被罗浮宫追回了。《清明上河图》后来也没有被人拿出来卖过——据说明清时期有人买卖过这幅画,但那都已经是好几百年前的事儿了,当时的价格放在今天很难进行量比。

关注古董和文物的读者都知道,圆明园的一个水法,都拍卖到了几千万的价格,水法就是喷泉头,它本身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清代的建筑里,到处都有一模一样的水法,之所以能拍到这么高的价格,是出于国人的爱国之举,是要把属于中国的东西拿回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明上河图》如果开价八十亿,肯定也有人会买下来。最重要的是,《清明上河图》在艺术性上,要比圆明园的水法高多了。

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清明上河图》之所以这么著名,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来自它的艺术价值。说到艺术价值,在同时代的画作里,不论是技巧还是气韵,比《清明上河图》高明的,不在少数。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学界众说纷纭。在这里,我选择较为主流的“徽宗朝说”,即这幅画是在徽宗统治期间完成的。在具体创作时间上,这一说法内部又分为几个流派,我比较认同郑振铎、戴立强,以及周宝珠三位先生的观点,即这幅画是在宣和末年创作完成的,大致是在1125年左右。“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宋徽宗一生有好多的年号,他每隔几年就换一个年号。不像明清时的皇帝,一生就只有一个年号,所以我们今天经常用年号来代替明清的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他一辈子就以“嘉靖”作为年号,光绪皇帝从登基到去世,都叫光绪年。宋朝皇帝的年号就比较多,宋朝的皇帝特别喜欢改年号,大喜的时候换一个年号,遇到灾难的时候再换一个年号,生孩子来一个年号,结婚也得来一个年号。总而言之,我们书中提到的“宣和年间”,就是指宋徽宗执政的时期。

宣和年间,宋徽宗命人主持编撰了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宣和画谱》,同时期编撰的还有收录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著录著作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里收录了魏晋至北宋历代绘画作品六千多幅,然而这六千多幅作品里,并没有《清明上河图》。虽然关于《清明上河图》为何未被载入《宣和画谱》,学界也是有各种推断,但从某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不论是宋朝对绘画的标准,还是今天人们对古画的标准,不论是从绘画技巧,还是从整个作品散发出的艺术胸怀和气韵来看,《清明上河图》的确都算不上是顶级的艺术作品。

既然如此,《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如此有名,如此价值连城呢?因为它画了很多的人和当时的民间风情。在所有的风俗长卷画里,《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绝对是最丰富的,而且它的年代也是比较早的,里面涵盖了当时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以及各种各样体现民间生活的东西。可以说,《清明上河图》是风俗长卷画的鼻祖。后来很多人都模仿过《清明上河图》的绘画风格,比如大画家仇英。仇英的画如今也能卖到上亿的价格,但仇英画的不是宋朝的汴京,而是明朝的苏州,到了清朝,又有人模仿《清明上河图》,画了北京和康熙南巡,等等。

然而在宋朝的时候,风俗画其实是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的,叫界画。界面起源很早,晋代已有,到隋代,界面已画得相当好。界面适于画建筑物,其他景物用工笔技法配合。在界画这个分类里,《清明上河图》就属于是很高水准的作品了。为什么叫界画呢?因为这种画是用界尺画的。虽然我不太懂画画,但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一个画家要是在画画的时候突然拿出来一把尺子,大家的第一感觉肯定是,这个人画工不行。

工笔画在宋朝是相当兴盛的,宋徽宗本人就是一个大画家,而且他的水平甚至比张择端还要高,宋徽宗的工笔画细致到什么程度呢?他画一只鸟,连鸟毛都清晰可辨,而且鸟的眼睛用墨画完之后,还要用漆进行点睛之笔,已经有点油画的手法了。工笔画追求细致和精确到如此地步,连鸟都画得如此栩栩如生,那建筑肯定也不能马虎了。要怎么才能把建筑也画得惟妙惟肖呢?还得靠界画。界画就肯定要用到尺子,于是界尺就会被派上用场。

界画的绘画手法是十分复杂的,毛笔的管子上要卡上一个竹片,使得竹片的下端能沿着界尺画一条直线。因为宋徽宗本人非常喜欢界画,画院里也请来了很多画家来画界画,所以在宋朝,界画就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流派。宋朝的画院也很有意思,宋朝的画家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论是隋唐,还是后来的元明清,画画都考不了科举,只有在宋朝可以。宋徽宗执政时期,画画的不仅能考科举,而且考上了以后还能进画院的翰林,跟皇帝一起画界画。《清明上河图》里有比比皆是的建筑,所以它在界画派里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张择端在界画派画家里的地位也比较高,因为他给界画注入了一种生命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幅全都是用尺子画出来的画,与其说它是一幅画,倒不如说它是一张建筑图纸。建筑图纸能有什么艺术价值?也不能流传于世啊。如果建筑图纸能卖上大价钱,建筑师早就发财了。所以张择端独创了一种界画画法,只有较长的线条他才用尺子画,较短的线条他都用纯手工绘制,这样一来,界画的生命力就大大提高了。

艺术就是如此,一定要遵从内心去进行创作,而不是借助尺子和工具。所以,《清明上河图》在界画中,算得上是有生命力的作品,里面的建筑、桥梁,大部分都是画家用手画出来的,虽然只是一幅艺术性不高的界画,但依然能称得上是一幅高级的界画。另外,《清明上河图》是一副长卷风俗画,在东西方的绘画界里,都有一种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长卷和风俗画的艺术性不高。而且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要追求的境界是用简单的笔法和画幅,去表达出悠长和深远的气韵。从这一点上来说,《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性就大大降低了。

其实界画这种东西,东西方都有。但是大家很少听说过什么界画的大画家,因为界画画得再好也不值钱,尤其是写实类型的界画。当然,长卷的界画里也有一些特别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但那都不是写实风格的。更准确一点来讲,不能说长卷画不值钱,也不能说长卷画的艺术水准不高,只是一沾上写实这两个字,艺术性肯定就会大打折扣。这种写实的画,我们管它叫风俗画,西方管它叫Genre arts(类型艺术),管长卷的风俗画叫Moving panorama(可移动的全景),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在西方,这种画的艺术性有多低,甚至不能被称为艺术,只是“一种类型艺术”,以及“对全景的记录”。

因为有仇英这样的大画家画过风俗画,所以风俗画在中国的地位比在西方还要高一点,西方的绘画大师很少画这种东西,只有米开朗琪罗躺在教堂底下好几年,画了一些类似的巨大的绘画作品。西方的风俗画主要都集中在宗教画,宗教画一开始都是画人,后来才开始画风景,渐渐地有了把人和风景画在一起的作品,逐渐形成了风俗长卷画。到了十九世纪后期的时候,西方的风俗长卷画就变成了“拉洋片”。“拉洋片”在这里怎么解释呢?就是这画越来越长,甚至能到四百米长,能围着操场绕一圈,这怎么观看呢?人的眼睛的视力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关于长卷的观看方法,东方和西方是一致的,那就是展着看。东方的长卷是从最右边的卷轴开始,一点一点展开着看,包括画师在绘制这幅长卷的时候,考虑的也是从右到左,让你先看见什么,再看见什么,一点一点地接收信息。西方也是一样,一开始是一点一点展开着看,后来干脆直接跑到剧院里去展开着看,想要看长卷的人,都花钱买票,排排坐到剧院里,看着长卷在舞台上一点点展开。当然了,西方的长卷要比中国的大得多,中国没有那么巨大的长卷,《千里江山图》要比《清明上河图》大得多,但也达不到西方的巨大程度。

通常在英国的剧院里,展开的就是英国人去印度的一路上发生的事,从伦敦出发,过海峡,沿途看见的人、风光、异域风情,因为印度是英国皇冠上的那颗明珠。而在美国的剧院里,展开的长卷上通常画的是他们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从孟菲斯到新奥尔良等地的风土人情。但说实在的,西方长卷的艺术性,跟中国的没法比,因为他们的画里没有什么剧情,更没有人物的冲突,缺乏故事性。西方人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幅长卷在舞台上展开,台下的观众在那里眼巴巴地看,整个过程未免有些太沉闷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找一个解说员,站在长卷旁边,随着画面地展开,给观众讲故事。渐渐地,人们又觉得讲故事也不过瘾了,干脆就拉来一支乐队,配合着解说员来演奏音乐。

大家想象一下,有画面,有旁白,有音乐,这不是已经跟看电影差不多了吗?而长卷本身,就相当于一卷放大的电影拷贝胶片。电影胶片能有什么艺术价值?所以等到真正的电影一问世,这种观赏形式立刻就消失了。这些巨幅的长卷不仅本身不值钱,连博物馆也不愿意收藏它们,因为太巨大了,没有那么大的展厅用来陈列,最后只能裁剪成碎块,分到许多博物馆里。由此可见,巨幅长卷的艺术性和艺术地位都不高。

写了半天风俗长卷画的艺术性,最后还是把话题拉回到《清明上河图》上。其实《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宋徽宗并不是特别喜欢。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说,宋徽宗非常喜欢《清明上河图》,把它当成心肝宝贝。其实不然。传说《清明上河图》这几个字就是宋徽宗题的,其实也不是,因为宋徽宗写的是瘦金体,但如今的《清明上河图》上写的不是瘦金体,可能并不是宋徽宗题的字。人们只是传说,宋徽宗题完了字后,又在上面盖了个双龙小印,以此证明这是我的画院里画出的画作。然后,宋徽宗就把这幅画送给他的舅舅了。

这位舅舅并不是宋徽宗的亲舅舅,因为宋徽宗本人不是向太后亲生的,向太后只是对宋徽宗有恩。宋徽宗原本是宋神宗排名第十一位的儿子,他的哥哥也早就继位为宋哲宗了。宋徽宗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当上皇帝,他每天都过着琴棋书画的日子。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年仅二十三岁的宋哲宗英年早逝,连儿子都没留下一个。宋哲宗的母亲向太后提议让赵佶,也就是宋徽宗来继位当皇帝,一开始还遭到了宰相等人的反对,大家都觉得赵佶玩物丧志,没有当皇帝的才能,但向太后非常喜欢赵佶,觉得他很贤良。最后,在向太后的坚持下,从来没想过要当皇帝的赵佶成了宋徽宗。

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国策,宋徽宗也不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书画。而且宋徽宗对书画不仅仅是喜欢而已,他在这两项上都具有相当高深的艺术造诣。宋朝虽然有米芾、苏轼和黄庭坚这样的书法大家,但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绝不逊色于这几位。至于绘画,可以这么说,在宋朝的一百多年间里,宋徽宗的绘画技术称得上顶级水平。除了书法和绘画,宋徽宗还懂音乐,印章技术也很高。总之,这位皇帝在琴棋书画方面的技艺,相当了不起。这样一位皇帝,他对绘画作品的鉴赏力自然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如果真的是传世名画级别的作品,他肯定会留下来自己收藏。但宋徽宗并没有收藏《清明上河图》,而是把它送了人。

因为向太后对宋徽宗有恩,所以他就把《清明上河图》赐给了向太后的弟弟。反正向太后的弟弟也不是什么风雅之人,艺术性太高的画作他也欣赏不了,这种写实的风俗画就像小人书一样,展开当故事看,这边儿的马跑了,那边的牛在回头看,不远处的驴又受惊了,挺有意思,正好当成小礼物送给了这位不懂艺术的舅舅。 2.仅存在于跋里的画家 

宋徽宗虽然不太重视《清明上河图》,但是他十分欣赏同时代的另一幅长卷,《千里江山图》。

有关《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性,我就不多写了。虽然全世界的博物馆我都去过,看过各种各样的画,但我只是一个业余的艺术爱好者。大师陈丹青在他的脱口秀《局部》的第一集里,特意讲了《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听听大师陈丹青的见解。我就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和这两幅画有关的故事。

当时在画院里,有一个名叫王希孟的年轻画手,王希孟十几岁就开始在画院里做事。宋徽宗十分喜欢王希孟,甚至收了王希孟为徒弟,亲自教他画画。王希孟跟着宋徽宗学了半年绘画,之后就画出了《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也是一幅长卷,而且要比《清明上河图》长上一倍。《清明上河图》大概有五米多长,《千里江山图》近十二米。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长卷,里面的每一条街道都能考证出来,是完全按照北宋的汴京画出来的。《千里江山图》可不是写实长卷,里面画的江河和山川都是虚构的,是艺术家心里的江山,表达出的是艺术家心中的磅礴和写意。

宋徽宗十分喜欢《千里江山图》,将其御赐给了另一位宋朝的大艺术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大奸臣——蔡京。蔡京的书法跟宋徽宗不相上下,对书画作品的欣赏水准也是相当高的。结果蔡京收到了《千里江山图》之后,也大为赞叹,亲自在画作的后面写了一个跋。总之,得到了宋徽宗和蔡京肯定的《千里江山图》,在艺术水平上,是比《清明上河图》高的。

艺术家千万不能从政,艺术家当不了好政治家,曾经有一位画家叫希特勒,后来从政了,犯下了反人类的可怕罪行。只有具有反骨精神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家,他们必须对世界有不同于常人的看法,绝对不能跟普通老百姓一样。所以艺术家也不能当皇帝,否则肯定是一个昏君。比如书画大家宋徽宗,大词人李后主,戏曲艺术家唐明皇,这些人都称不上是好皇帝。

可以说,宋徽宗是宋朝书画第一大家,这种说法的争议性不是很大,但在整个中国的书画历史上,宋徽宗能不能排上第一,这可就不好说了。然而在中国诗词的历史上,李后主的婉约派词,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关于宋徽宗和李后主,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宋徽宗出生的时候,他爸爸居然梦到李后主了,李后主在梦里跟宋徽宗的爸爸聊了聊诗词歌赋,之后宋徽宗就出生了。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李后主是怎么死的?是宋朝灭了南唐之后,把李后主抓了起来,赵匡胤其实对李后主还不错,最后是宋太宗赵光义把李后主毒死了。我感觉宋徽宗的下场,好像就是在还宋朝对李后主欠下的债,你们赵家人害死了李后主,结果你们自己也生出了一个李后主,琴棋书画样样顶尖。

而且宋徽宗比李后主死得惨多了。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还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这两位皇帝被掳到了苦寒之地,黑龙江的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皇帝的生活是多么养尊处优,就像李后主在词里写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曾经是过着多么奢华的生活,最后到了荒芜之地,据说晚上只能在井里睡觉,连被子都没有,至于那些公主、贵妃、皇后之类的女眷,在去黑龙江的路上,就已经被金人瓜分了,下级的军官可以领走一个公主,高级的军官可以随意挑选皇后和贵妃,最后到了金国国都,高宗的母亲韦皇后也被送进了洗衣院,名义上是洗衣院,实际上就是慰安所,一天接客上百人。金人还羞辱性地给宋徽宗封了一个侯,叫昏德侯,意思就是昏庸无德。宋徽宗受尽凌辱,也写了许多诗词歌赋,但是艺术水平确实比不上李后主。最后,受了十多年折磨的宋徽宗贫病交加,饥寒交迫,死在了蛮夷之地的黑龙江。

当然了,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这样的下场也不算冤枉。但从个人角度来讲,他真的是书画双绝的一代大才子。不知道宋徽宗临死之前,是否还记得他亲笔御题的《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是宋徽宗的江湖,《千里江山图》是宋徽宗的江山。宋徽宗曾经坐拥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最后全都失去了。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也只能长叹一声。

不过,《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性虽然高,画家王希孟却没有什么名气,这在东西方的绘画史里是很少见的。《蒙娜丽莎》为什么那么有名?那是因为它是达·芬奇画的,没有人不知道达·芬奇。在西方绘画史上,很少会出现这种一幅人人都知道的名画,没几个人了解它的作者是谁的情况。但在中国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这两幅画的画家张择端和王希孟。

宋朝所有的笔记中,都没有关于张择端的记载。《东京梦华录》,那么厚的一本笔记,里面还记载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的名字,很多艺术家名字也都收录在内,但也没有收录张择端的名字,《宣和画谱》里既没有收录《清明上河图》,也同样没有记录张择端的名字。

那么,后人是怎么知道《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画的呢?就是因为这幅画的跋。这一点各位一定要记住,一幅国画如果没有跋,以及后面那一长串的印章,那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你拿着一幅没有跋的画出去卖,应该都没有人会买,因为大家不相信这幅画是真的。光是从一幅画的外观来判断,是很难断定其真假的,很多时候人们需要借助画前面的题字和后面的跋来加以辅助判断。所以,倒卖古画的人经常把画上的题款和跋裁下来,移花接木到另一幅画上,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清明上河图》上有很多跋。第一个收藏了《清明上河图》的人写了一篇跋——燕山张著跋,其实这位张著是个金国人,但是他可能不好意思写自己是金国人,他在跋里写道: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正是因为这篇跋,人们才知道张择端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自己也没有在《清明上河图》上留名和加印,他不像西方人,画完画之后在油画底下签一个名。中国是从宋代开始出现但到了元明清的时候才兴起,即画家在画完画之后在后面盖一个自己的章印,但也只有大师级别的人才干这种事儿,我估计张择端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师,所以就没有盖自己的章印。

所以,关于是张择端画了《清明上河图》这件事,这篇跋是孤证。但我觉得这篇跋应该是挺靠谱的,因为张著是金国人,写这篇跋也就是在宋朝刚被灭了之后,这幅画刚刚流失民间后的事,时间上相隔还是比较近的,可信度较高。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史料里出现过关于张择端的记载了。

和张择端一样,《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记载,《宣和画谱》里也没有记载王希孟。人们之所以知道王希孟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因为蔡京在画后面写的那篇跋。所以在中国的国画作品中,跋和章印十分重要,甚至对解读整幅画都有很大作用。

西方的油画虽然有签名,但是除了签名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信息了。在西方,绘画是艺术家的事儿,写字是文学家的事儿,这两件事西方人分得比较清楚。中国的艺术家和书法家都是士大夫,他们画的画也都是文人画,通常画得好的人,字写得也不错,在诗歌上也比较有造诣,因为中国的士大夫琴棋书画都要学,所以做这些事儿的也都是同一群人。像宋徽宗这样书法和绘画都很强的人很多。大家不光给自己的画写跋,看见其他人画的好画,也会在上面题字和写跋。凡是宋徽宗题过字的画,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因为宋徽宗的书法实在是太好了。乾隆皇帝也很喜欢题字,可惜乾隆的书法不怎么样,凡是他题过字的画,反而不值钱了,好好的画就给糟蹋了。

我小时候,有一次被妈妈带去她一个朋友家里看古画。当时还处于“文革”时期,大部分古玩字画都被当成“四旧”给烧毁了,我们家费了好大的力气,偷偷藏了一幅仇英的画,那幅画本身也就一米左右的长度,但后面的跋和印章至少有两米长。除了这副仇英的画,我们家其他的古文物都没能保存下来。现在居然有人在怀念“文革”,这对我来说简直不可想象。我估计怀念“文革”的人,有可能就是那些来抢画和烧毁古物的人,因为他们家没有这些东西,你们家有,他心里就不平衡,所以就要给你砸了,烧了,毁了。

总之,在“文革”期间,保留下来的古画真是少之又少。我妈妈怀着无比郑重的心情带我去她朋友家观赏。那是一幅宋朝的古画,我妈妈和她的朋友小心翼翼地把画展开,虔诚地欣赏着。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儿,也不懂艺术,就在一旁边看画边嚼大白兔奶糖。小孩子嘛,吃东西的时候也不懂得注意形象,吃着吃着,我就流下了一滴浸满了大白兔奶糖的口水,不偏不倚地就滴在了那幅画上。

这下可闯了大祸了,我妈妈的朋友当场脸就青了,我妈妈二话不说,扬手就给了我一个大嘴巴。西方的油画,说不定你在上面吐一口唾沫都没事儿,擦一擦就干净了,油画都是一层一层画上去的,你要是高兴,可以在一幅油画上面再画一幅画。很多油画的画家为了节省布料,就在那些画得不太好的画作上画新画。据说有人用超声波看《蒙娜丽莎》,结果发现《蒙娜丽莎》下面还压着另一幅画,这件事足够写一系列的阴谋惊悚小说了。

可中国的国画就没这么结实了,国画用的都是宣纸,宣纸可要比我们现在常用的A4纸纸张薄而脆弱多了,再加上这些古画本身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别说是黏糊糊的大白兔奶糖,就算是一滴清水滴上去,墨迹立刻就洇开一大片,好好的一幅画就毁了。就算你这是一幅货真价实的宋朝古画,将来拿到拍卖行里,人家专家一看,你这画上怎么有一滴大白兔奶糖的口水印呢?肯定是假的。就像大家辛辛苦苦挖开一座曹操墓,结果在墓室里头发现了一盒老坛酸菜面一样。这墓就算真的是曹操的墓,肯定也早就被盗墓的人翻过了,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

幸好当时还是“文革”时期,这些古画都属于“四旧”,不值钱,要是放在今天,就因为我这滴口水,我妈妈说不定得赔一座别墅给人家。收藏古画的人虽然痛心不已,但碍着我妈妈的面子和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也只能打破牙齿和血吞了。

总之,除了因为流口水而挨了一个大嘴巴之外,那一天给我留下第二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幅画上比画作本身还要长的跋和印章。《清明上河图》上的跋也很多,而且这些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些跋,大家根本不会知道这幅画经历了什么。每一个曾经收藏这幅画的人,都会在画后面写一段跋,记录一下自己收藏这幅画的故事,再盖两个自己的印章,这些故事对于我们了解《清明上河图》无比重要,如果没有燕山张著跋,我们恐怕到今天也不会知道《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请大家记住《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一位只存在于跋里的画家,张择端。 3.艺术家的诞生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的高低,当然不是我这样的业余艺术爱好者能评价得了的。我只是把大量艺术家的评价内容综合了一下,转述给各位读者。《清明上河图》确实是一幅在界画的基础上画出来的风俗长卷画,所以在艺术上,在人物方面的水平,在宋朝也肯定称不上是一流的,但张择端的山水画得要比人物强一点儿。不管怎么说,这幅画在界画里算是水平很高的了。而且张择端特别敬业和勤奋,用极其详尽的笔法,细致入微地展现出了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包括汴河虹桥,汴京城的城门,林林总总,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和人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朝的山水画确实流传下来很多,花鸟画也不少,光是宋徽宗自己画的花鸟画就传下来不少,但能够一丝不苟地画了好几百人,把三教九流都刻画入微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绝对是唯一的一幅。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明上河图》是独一无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

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用图画如此详细地展示过宋朝了,为什么呢?因为宋朝灭亡了,中国历史进入了元朝。元朝当然有很多的皇汉分子和大汉沙文主义者,也就是俗称的民族主义者,他们痛斥元朝的黑暗,谴责蒙古人的野蛮。元朝固然有它黑暗和野蛮的地方,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元朝肯定是中国,或者说,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是现在的中国。而且元朝在艺术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高峰。我不敢说元朝的艺术达到了最高峰,但至少是一个很高的高峰。

关于元朝的艺术形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元曲。元曲是中国音乐史上毫无争议的最高峰,中国的音乐到元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宋朝时的音乐都是单曲,比如《虞美人》和《蝶恋花》,到了元朝,产生了元杂剧,发展出戏曲,戏曲的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

元朝的文学,代表人物就是关汉卿。很多人说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名是曹雪芹,当然,曹雪芹确实不错,但他只写了一部《红楼梦》,而关汉卿则写了大量的悲喜剧,还有大量的元曲、诗词,总体而言,关汉卿是我个人心目中的中国文学史第一人。而且我个人比较喜欢用北方白话进行创作,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曲大家,正是采用北方白话进行创作,令我深深折服。

除了音乐和戏剧,元朝还有一项了不起的艺术,那就是青花瓷。青花瓷的技艺,在元朝时也达到了顶峰。瓷器的制作形式跟绘画有点像,说白了就是在瓷器上作画,只不过画完了还要在上面涂一层釉。说起来,元朝的绘画也辉煌极了。

元朝的艺术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变动。在宋朝,当官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宋朝非常尊重知识分子,整个宋朝中期,几乎没有杀过一个知识分子,就算知识分子把皇上气急了,顶多也就被判个流放罪。比如苏轼,被贬了之后还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可见苏轼即使被贬了,依然还有一大群仆人跟着他,还戴着锦帽、穿着貂裘,左手牵着狗,右手擎着鹰。这说明宋朝的知识分子就算被贬了,日子也没有那么清苦。

而且宋朝的知识分子的工资相当高。之后我在讲解《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时候,会详细给大家介绍,宋朝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层生活得多么奢侈。总而言之,在宋朝,知识分子只是把艺术当成消遣,他们衣食无忧,只会在高兴的时候写首诗,做个曲,根本不拿这个吃饭赚钱。

宋朝很少有人是靠搞艺术为生的,但其中有一个特例,就是柳永。柳永也不是天生就想搞艺术,不想赚钱,他是因为科举没考上,没有办法,才去青楼里替人写长调,赚点生活费。柳永死的时候,是许多秦淮名妓一起将他下葬的。像柳永这样的人,在宋朝少之又少,大部分知识分子都能通过科举当上官,享受优渥的俸禄,每天忧国忧民,搞搞政治、新党、旧党和改革什么的。再加上总是有外敌入侵,大家都很忙,没精力搞艺术。只有宋徽宗执政后,艺术才兴盛起来,因为宋徽宗本人喜欢这些东西。

等到宋朝灭了,元朝建立了,知识分子的待遇就一落千丈了。知识分子吃不上饭了,就只能去搞艺术赚钱了。比如曹雪芹,当年他的爷爷受到康熙帝恩宠的时候,他肯定写不出《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非要等到他家破人亡,躲到山里,住在一间简陋的小院子里,饥寒交迫,他才能写出传世名作。

关汉卿其实就是升级版的柳永,柳永其实还不能被称为大师,关汉卿则绝对是一代大师。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只要有大量的人投入地去做同一件事,就必然会有大师诞生。正因为元朝的知识分子都转行来作曲、写歌词了,所以才出现了关汉卿、白朴等大师。

被打入社会底层的大知识分子,是艺术家的最重要来源,养尊处优的环境是出不了大艺术家的。元朝的知识分子没有社会地位,饱受各种压迫和苦难,元朝的艺术能达到高峰跟此不无关系。不光是元曲,绘画、文学和青花瓷也是一样。在元朝以前,都是由工匠在瓷器上作画,工匠的水平再高,跟大知识分子也不是一个等级。到了元朝,大量的知识分子失业,没有事情做,为了混口饭吃,他们只能去瓷器上作画。这样一来,元朝的青花瓷艺术就达到了顶峰。知识分子一旦生活得苦了,艺术就来了。

艺术水平提高了,艺术家眼界高了,大家就看不上界画这种东西了。从元朝开始,界画就渐渐没落了,到了明朝,界画就基本上消失了。后来明朝的仇英画江南苏州,采用的就是和《清明上河图》一模一样的布局。所以我觉得《清明上河图》最大的艺术价值,就是它里面包含的戏剧艺术价值。

不论是仇英,还是后来、电影《清明上河图》的清院,都没有模仿张择端的画技,因为他的画技确实称不上是高水平,但是所有人都采用了张择端的布局,也就是整幅长卷所展开的故事流程,都是从山林小溪开始,接着到了河和桥,然后顺着城门进城……

说到这里,我再额外跟各位读者分享一点关于艺术的话题。人们经常说,传统的八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电影)包含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综合艺术。空间艺术是什么?就是绘画、建筑和雕塑,是空间里凝固的万分之一秒的瞬间,定格而成的画面和形象,空间艺术是静止的。时间艺术又是什么呢?就是音乐、舞蹈和文学,它不是一个定格的凝固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时间的流逝中,依靠着戏剧的节奏感,逐渐给你展示出来的东西。时空综合艺术,指戏剧和电影。

而长卷画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它结合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刚才写到了,西方的长卷是在剧院里慢慢展开观赏的,还有解说和音乐伴奏,这就使得空间的艺术具有了时间和节奏。东方的长卷也是一样,从来没有把长卷挂起来整幅欣赏的,那太土气了,而且肉眼能看清楚的部分也有限。所以。必须要用手拿着卷轴,从右向左,一点一点地展开看画里面的内容。

这样一来,《清明上河图》真正的艺术价值就显而易见了,就是编故事的能力。其实在今天,人们已经不觉得编剧是什么艺术工作了,无非就是想出一套起承转合,先看见了什么,后看见了什么,故事的矛盾和冲突点在哪里,在什么地方制造紧张的气氛,有节奏地把一个故事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地展示给观众。迄今为止,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所使用的故事的展开节奏,都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不然后来的历朝历代为什么都完全照搬他的布局呢?

当然了,艺术发展到今天,空间和时间的融合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了。当代艺术充满了各种融合和观念的创新。包括雕塑也是一样,一尊静止的雕塑,也往往能体现出时间的流转。不久前我在巴黎就看见了一尊能体现时间艺术的雕塑。它用连续的雕塑去展示了时间的变化,一开始是有一个人,他伸出手,想要去抓一个东西,紧接着又塑造出了很多的手,一个比一个小,这些手穿过了各种各样的场景,有人群、器官等等,最后等到这只手变得非常小的时候,你才知道它究竟抓住了什么,它想要抓住的竟然就是这个人的头,或者说是想要抓住自己的思想。如果用艺术的方法去解读,这就是一个自我试图去抓住本我的过程,艺术家非常巧妙地将之用静止的雕塑的方式呈现出来了。

这尊雕塑令我非常感动,它雕刻出来的骨、血、筋和肉,最后达到大脑,太动人了,看得我浑身都忍不住颤抖。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比那些不知所云的装置艺术强得多。我看过很多有意思的时间艺术作品,有机会可以详细地跟各位读者分享一下。

接下来我会用较长的篇幅,详细地给各位读者分析一下《清明上河图》里的戏剧故事。但在这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如果大家只是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性有兴趣的话,那以上我写的这些内容,已经足矣。但如果您还对宋朝的生活、古代的民俗,尤其是北宋末年、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文明有兴趣的话,我推荐您去看看《东京梦华录》这本书。

因为历史上没有留下关于张择端的记载,所以我们仅仅知道张择端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东京梦华录》这本书的作者就没有这么神秘了,写书的人肯定会在书里对自己有详细的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叫孟元老,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被金灭了以后,孟元老就跟随大家一起南渡。到了南宋以后,他日夜怀念故国,就写下了《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其实也没有什么艺术性,它在文学史上肯定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对文学有追求的人就不用看这本书了,书里面记载的都是民间生活史,文字是比较拙劣的,几乎没有什么文采,也没有什么谋篇,只是翔实地记录了大量的史料。虽然也分了很多章节,但无非就是吃的、喝的、建筑、工坊、军队等等,无比细致地介绍了汴京的各个侧面和角落。虽然书中不时流露出思念故国的情怀,但文学价值实在乏善可陈。

总之,对《清明上河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东京梦华录》。大家可以将这本书和《清明上河图》对比着看,虽然张择端和孟元老这两个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完全没有交集,但这本书和这幅画却非常契合。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把《清明上河图》裁成小块,插入《东京梦华录》里,绝对能充当插图;或者把《东京梦华录》裁成小块,贴到画底下,那就是《清明上河图》的详细注解。

但是《东京梦华录》比《清明上河图》里介绍的内容要多得多,这本书里对汴京的说明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连菜市场里一年四季有什么菜,每种菜卖多少钱,饭馆里有多少道菜,每道菜又卖多少钱这些事儿,都有着准确而详细的数字记录。《东京梦华录》里基本上记录了汴京的大小事宜,从皇宫开始,到军队聚居区,也就是卫戍区,《水浒传》里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当然汴京没有八十万禁军,但十万军队应该是有的,还有官衙门和王公贵族的事情,也不知道孟元老是从哪儿了解到这么多事儿的。《东京梦华录》就像是今天常说的大数据,建议各位将《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搭配着一起看。 4.第一个冲突和四个细节 

下面开始正式介绍《清明上河图》里的戏剧故事。在我之前,有很多人都分析过《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他们基本上都是按照从右到左的展开顺序进行的,我也不例外。但我不会每个故事都面面俱到,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清明上河图》里的所有故事,我推荐大家去看搜狐推出的《一百〇一点》,那里面讲得比较详细。我只写一写里面的戏剧逻辑、人物,以及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我自己的看法,以及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或者是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首先整体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汴京,应该这么说,它只是汴京的一部分,是一片平民区,注意,是平民区,不是贫民区。等到这幅画到了最末尾的时候,大家就能看出来,整幅画呈现的城区,从城门进入后没走多远就结束了,其实并不是汴京的全部。但是跟《东京梦华录》做对比的话,还是能知道这条街叫什么名字,因为这条街上全是旅馆,根据《东京梦华录》里的记录,连着这条街的,差不多应该是东南方向的一个城门,因为汴河在哪里,大家都很清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汴河在城门口拐了一个弯,流走了。从城门进去以后,就是这个所谓的平民区。在整幅长卷中,张择端别说没有画皇宫和卫戍区了,他甚至连一个达官贵人都没有画,至于王公贵族的宅院府邸更是一所都没有。画里所有的建筑都是平民建筑,据称,最豪华的建筑大概就是一座六品官员的宅院。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官本位社会,不同级别的官员都是有标配的。宋朝也是一样,从宅院门檐下面的标志就能看出官员的品级。除了一座六品官员的宅院之外,《清明上河图》里还画了一家诊所,是一位叫作赵太丞的太医开的,赵太丞大概也是六品级别。整幅画里只有这么两个六品级别的元素,六品以上的建筑和人完全没有出现。

今天,我们靠着大数据可以描绘出一个人的画像。而从这幅图画中,我们也可以渐渐刻画出张择端这个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活在什么样地方的人,以及他在画画的时候,内心深处怀着怎样的情感。他愿意画平民,愿意画市井生活,但是不愿意画皇亲国戚,不愿意画皇宫和卫戍区。在《清明上河图》里,他画了数百名平民,从汴水来的平民,从南方来的商客,来参加科举的士子,这些人都集中在汴河这里下船、进城。城中画了很多的旅馆,基本上都是用来招待这些人。张择端在长长的一卷画里,就画了汴京城的这么一个聚集着平民的角落。

从小到大,我看过无数版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分析,关于画里究竟有多少人,每一个版本的计算结果都不一样。有五百一十五人版,有六百二十四人版,有人说里面有七百一十多人,还有人说有一千一百人,最邪乎的一个版本竟然说画里有一千五百人,比《三国演义》里的人还多,《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一共才一千出头,《水浒传》出场人物估计有七百多,《红楼梦》里有将近一千人。因为我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算出来的人数,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清明上河图》里的准确人数。

各位读者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试着去数一下《清明上河图》里究竟有多少人,说不定能为本民族做一点贡献。百度百科里对于《清明上河图》里一共出现多少人,也没有定论。《清明上河图》虽然是一幅画,但它实际上是时间艺术,靠着卷轴的一点点展开,逐渐看到画里的风光、故事和人物冲突。我从头说起,但大家要注意,跟据学术界现行研究结果,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现存的《清明上河图》的最右边是没有头的。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与推测,《清明上河图》的最右侧,应有宋徽宗盖的一枚双龙小印,但现在这个部分已经没有了。有专家推测,这是因为人们觉得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但是宋徽宗的题款和双龙小印很值钱,所以就把那部分裁了下去,接到其他的画上去了。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最右端,我觉得接下来的这种推测最为靠谱。因为古代的建筑受到梁架的限制,没有那么长的屋子,没有办法把整幅《清明上河图》全部展开来观赏,每次要看画的时候,只能拉开卷轴,从右到左慢慢欣赏。我们现在看书也是一样,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看,所以书的开头几页磨损得会特别严重。《清明上河图》每次被展开,最右侧都要受到磨损,但可能展开一百次,才能有一次看到最左边,长此以往,画的头部已经磨烂了,尾部却还保存完好。于是,后期的裱画师在装裱的时候,为了美观,可能就把磨烂的头部截掉了,以至于现如今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没有头的画。

至于被截掉的部分究竟有多长,人们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截掉的仅仅是题字和双龙小印的那一小块儿,不会太多,因为现存的头部,其实已经称得上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不管是按照赋比兴的中式传统开头也好,还是按照西式的Third act(三幕戏)也好,或者叫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也好,目前这个开始的节奏都是比较好的。我接下来会介绍整幅图的构图中心,也就是虹桥和汴河形成的斜十字的交叉处,大家基本就能看出张择端的整个谋篇布局了。

下面开始跟大家分享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展开这幅画后的第一个戏剧冲突。《清明上河图》一展开,就特别像一部电影的开场,先是奏乐,然后看到田园风光,树林鸟窝,还有很多的粮仓、谷仓和碾子,接着开始出现了行人,也慢慢有了一点水流。我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电影导演,但是也导演了好几部电影了,大多数电影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场的。

简单的开场过后,就进入了整部戏的第一幕戏剧冲突,有一支队伍里的一匹马受惊了。关于这支队伍是去做什么的,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结婚的队伍,有人说是打猎的队伍,更多的人说这是一支清明扫墓归来的队伍。前两种说法还有待商榷,但清明扫墓这个说法我肯定不赞同。虽然这幅画叫《清明上河图》,但清明扫墓这个传统是从明朝才开始有的,宋朝的人没有清明扫墓的习俗。

为什么是从明朝才开始有清明扫墓的习俗呢?有一个挺有趣的民间传说是这样讲的,据说,因为朱元璋刚好是在清明时节率军打回自己的家乡的,他衣锦还乡,就想回去祭个祖。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家里是赤贫的穷人,家里人死了根本修不起墓地,祖先都葬在乱坟岗里。朱元璋在乱坟岗里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哪里是他家的祖坟。最后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当时已经是君临天下之姿,只要他一声令下,没有人敢不服从。于是朱元璋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所有的百姓都必须在清明这天去祭祖。百姓们接到命令,赶紧都到坟地里来祭拜祖先,上坟一定要带着贡品,摆放在坟头。最后,所有的坟头都摆上了贡品,只有两座坟头是空的,很显然,那应该就是朱元璋父母的坟地了,朱元璋就这样找到了要祭祀的祖坟。

所以在宋朝的时候,清明不是用来祭祖的日子,张择端也没必要在长卷的开头就画上一支扫墓的队伍。那这是不是结婚的队伍呢?大家仔细看,队伍里确实有一顶花轿,后边还跟着骑马的人,看起来是挺像结婚队伍的,但结婚的队伍里会扛着猎物吗?只有刚去城外打猎归来的人,才会扛着那么多猎物,可是全世界也没有抬着花轿去打猎的风俗啊。那这支队伍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其实我心里也有一种猜测,但是我看了很多解析版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人跟我猜测的一样。

我猜测这是一支新婚不久后回娘家的队伍。花轿里坐的是新婚的新娘,后边骑马的是新郎官。这新郎官家里还挺殷实,第一次回娘家带了不少仆人,还扛着鸡鸭。结果走到半路,马受惊跑了,三个仆人赶紧追马。大家可以看一看周围其他人、事、物对此的反应,路前面有一个老头,惊慌地护着一个小孩儿,生怕马踢到小孩儿。这一幕都很清楚,但唯独受惊的这匹马很奇怪,它只有后半身,前半身看不清楚,这肯定不是张择端忘记画了,我估计是后代有一个看画的人,边看边吃大白兔奶糖,一不小心就滴了一滴奶糖在画上,刚好把这匹马的前半身给洇糊了。接着我们的目光再顺着路向前,有一头牛听到了声音,扭头来看这匹马,不远处有一个类似茶棚的地方,里边有人在喝茶或者吃油条,也都在看这场热闹,再往旁边一点,有一头拴着的驴也被惊到了。以上的这一整套画面,构成了《清明上河图》这个时间艺术里的第一个冲突点。由一匹马受惊而引起的一连串场景,整个场景栩栩如生,令人感觉场景里的声音几乎已经呼之欲出了,马在跑,人在叫,驴也在叫,非常热闹的一场戏剧设计。

接下来我要写的这个地方,就跟戏剧故事无关了,但这个地方也很有意思,叫作望火楼。宋朝首都的组织结构是空前现代化的,城内建有消防队,也有望火楼,而且望火楼是城内的每一个坊都有。

但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这第一座望火楼上,却并没有进行驻守的消防人员。我觉得这绝不是张择端忘记画了,因为他在画中不厌其烦地画了那么多人,不可能独独在这么重要的地方画漏了一个人。之所以这座望火楼上没有画人,是因为这个地方确实没有人把守,这说明在宣和年间,宋朝的消防系统已经呈现很懈怠的状态了。《清明上河图》画完没几年,靖康之变就发生了,宋朝就亡国了。所以《清明上河图》里其实画了一些有预兆性的亡国之象。当然了,张择端又不是未卜先知,他并不知道这个国家要灭亡了,他应该只是隐隐感觉到了一种很懈怠的情绪。

按照宋朝政府的法律规定,不光望火楼的上面要有人把守,下边也要有人驻守,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消防部队。但画中的望火楼上没人把守,楼下也没有消防部队,两排兵营式的平房已被改成了小吃店或茶馆,有零星的几个食客在里面吃吃喝喝。所以,这里就是一个已经失效了的防火设施。

再往前看,街上有一个挑着挑子的人,大多数人不会在意这个人,但我觉得挺有意思,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武大郎。虽然我不知道图上的这位老兄是不是卖炊饼的,不过武大郎就是挑着这样一副挑子,走街串巷地卖炊饼。小的时候,我一直以为炊饼就是烙饼,所以我看《水浒传》,就认为武大郎是做烙饼的。以至于后来部分国人开始挤对日本的时候,说日本人是武大郎的后代,因为日本人矮,而且日本的国旗上就画了一个大炊饼。一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水浒传》里的炊饼不是烙饼,而是馒头。既然管馒头叫炊饼,那馒头这个词又指的是什么呢?《水浒传》里也很多次写到馒头,比如武松到孙二娘的店里吃馒头,吃着吃着从馅儿里面吃出一根人身上的毛,于是武松就知道自己吃到人肉馒头了。原来,宋朝跟咱们今天不一样,它管馒头叫炊饼,管包子叫馒头。

再接下来,又是一处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我个人觉得非常值得注意一下。河里有一艘船,船帮外头伸出了一块小木头板,上面摆着香炉和几碗饭菜。这些东西肯定不是给人吃的,因为给人吃的东西不用上香,更不会摆在这种地方。这应该是祭祀水神用的。行船和航海的人都是非常敬重神明的,因为一旦进入了浩瀚的江海,人的力量就非常渺小了,行船是一桩需要靠天吃饭的行当,所以每次出航返航都要祭祀水神。这个小细节虽然不起眼,但是和画中的另一个地方进行对比,就十分有深意了。

另一个地方在城内特别繁华的街道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街旁,有一座特别冷清的庙宇,只有一个和尚站在庙门口张望,也不知道这是庙里的和尚,还是像鲁智深一样来挂单的和尚,总之庙里非常清冷,一个香客也没有。这样,船上祭祀水神的细节和城内清冷的庙宇,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

再往左看,出现的细节就更值得看了,而且这个细节在整幅画里出现了两次。张择端虽然在《清明上河图》里画了成百上千号人,但同一种细节出现了两次,我觉得这是能说明他心里的想法的。这个细节是什么呢?就是在汴京城的两个小角落里,各出现了一大车东西,车上都是要被拉去焚毁的墨迹文集类作品。为什么要烧毁这么多作品呢?因为新党和旧党的争斗。新旧党之争几乎贯穿了整个北宋,一会儿王安石的新党占了上风,一会儿司马光的旧党又起来了,一会儿旧党的苏轼又被发配到海南。而在宋徽宗执政时期,正值新党得势。

新党的党魁就是大奸臣蔡京。蔡京得势后,对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镇压手段,下令焚毁旧党人士的所有书籍、手迹和作品。这件事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你们争论政见倒也情有可原,是选择常平仓还是青苗法,这都无所谓,但你为什么要焚毁人家的作品呢?要知道,旧党人士可全都是大才子和大师,比如号称“三苏”的苏轼、苏辙和苏洵,以及司马光,等等。所以,被焚毁的作品全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流传到今天的苏东坡的作品非常少,就是因为大部分作品都被蔡京下令焚毁了,这简直就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破除“四旧”的行为有一拼。

我严重怀疑蔡京下达这道焚毁令的动机,他根本不是为了镇压旧党,而是嫉妒旧党的大师们的才华。因为蔡京本身也是一个大书法家,所以他痛恨别人的书法流传于世,就打着党派之争的名号,把对方的作品全都烧了,这样,他蔡京的书法就能独步天下了。说句心里话,蔡京的书法并不比三苏差多少,但蔡京的为人太差了,心胸极为狭窄。

张择端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这么多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被焚毁,他肯定无比痛心,所以,他在《清明上河图》里画了两次焚毁旧党作品的细节,这非常值得深思。 5.第二个冲突和几个小细节 

刚才写到了在一块小木板上祭祀水神的船,关于画上的几艘船,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分享一下的地方,那就是这些船的舵。

张择端把船舵画得特别清楚,而且这个舵的形状也很奇特,因为在当时的年代,这种舵可是高科技,叫作平衡舵。在平衡舵之前,我们中国人是用橹来划船的,橹的作用就是掌握一下船的方向,后来演变成一根棍上伸出一块板,叫作舵。但是使用舵来划船的时候,需要的力矩特别大,就算是没学过物理的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需要很大的力矩才能把一艘大船转过来。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就发明出了平衡舵,棍子这边是一大块板,那边还有一小块板,这样当船转弯的时候,两边的板可以相互平衡力矩,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船也变得灵活了很多。

只有平衡舵才能让人类驾驭更大的船只,同时代的西方还没有平衡舵这种东西,所以平衡舵很有可能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平衡舵,西方才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我们国人现在有一种奇怪的思维,只要是西方传进来的东西,我们都觉得很洋气,好像咱们中国本土的东西都很土气。我觉得未必。据了解,划船的桨就是西方人发明的,而橹是中国人发明的,你说这两样东西哪个更土,哪个更洋?显然是橹的推进效率更高。但因为西方人发明了桨,所以奥运会至今都有划桨比赛,没有更为高效的摇橹比赛。

除了平衡舵以外,画面上还出现了另一种我觉得很新奇的东西,那就是双橹船。双橹船就是船的两端都有橹,这样一来,我就有点搞不清哪边是船头了。为什么会出现双橹船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特意去请教过专家,估计也没有人会专门研究这个。我个人推测,之所以有双橹船,是因为汴河的水运太繁忙了,体积较大的船只掉一次头很不容易。就像繁忙的铁路,在上面行驶的火车也是两端都有车头,这样往返的时候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两头都有橹的话,船只可以进行原地转向,不需要很宽敞的河面也能转向。

介绍完这些高科技船只,终于要进入《清明上河图》的第二幕冲突了。在所有的戏剧逻辑里,第二幕都是最大的冲突,到了第三幕,整部戏就快要收场了。所以,第二幕冲突是最精彩的一幕。《清明上河图》最精彩的第二幕戏剧冲突,就在整幅画的中心点,是由人山人海的虹桥和汴河形成的斜十字。有一些绘画基础的朋友应该知道,一幅作品的构图如果是横平竖直的十字,那这位画家一定是业余的。专业的画家会在基本构图中使用斜线,这个道理东西方的画家都明白。《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中心点也采用的是斜线,在汴河和虹桥构成的斜十字处,张择端编剧编出了一出大戏——这艘大船马上就要撞到桥上了。

围绕着即将发生碰撞的大船和虹桥,产生了一系列辐射而出的故事。刚才介绍到的那艘双橹船,刚好就在这艘大船后面,此时它正在玩儿了命地转向,因为它要是不转向,就要撞到大船上了。至于那艘大船上的人,则在拼了命地试图把船停下来,大家看这艘船上的桅杆,拉船的纤绳是挂在桅杆上的,岸上有一长队的纤夫正在沿着河岸拉船。这种能挂纤绳的桅杆是很高级的,每当要过大桥之前,桅杆是可以放倒的。而在画中的这艘大船,都已经开到船底下了,桅杆还没放倒,可以看出,接下来这艘大船是肯定要撞到桥上了,所以所有人手忙脚乱,有人大喊让船赶紧转向,有人在喊赶紧把船停住,还有三个人拿着撑杆撑到河里,使劲儿地想把船撑停下来。但这么大的船是很难急刹车的,而且大家注意看船下的水流,非常的湍急,水面上全都是漩涡。

除了船上的人和河面上其他船只的人,在桥下岸上还站了一排人,我估计这些就是拉纤的纤夫,也就是导致这幕冲突的罪魁祸首,他们光顾着在岸上拉纤了,忘记停下来了,结果一直把船拉到了虹桥底下。桥上的看客指指点点,有人从桥栏杆里翻出来,拿一根绳子往下扔,看起来好像是在帮忙。这说明当时的人们还是有见义勇为精神的。桥上桥下,放桅杆的放桅杆,撑船的乘船,扔绳子的扔绳子,叫喊的叫喊,围观的围观,热闹无比,这就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二幕大冲突,也是整幅长卷的构图中心。

当我们欣赏一幅长卷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其中的戏剧冲突。张择端可能不是一位很出色的画家,但他确实是一位很不错的编剧,他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