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解说(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5:59:48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建筑科技解说(上)

建筑科技解说(上)试读:

前言

中国的科学技术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成就辉煌,举世瞩目,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石器时代的科技萌芽

工具的制造是原始技术启始的标志。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界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因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萌芽和发展非常缓慢。工具的制造与火的使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起源,原始医药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和居所的建造等都是科学知识与技术萌芽的表现,都给自然界打上了越来越多的人为烙印。这是人类理性曙光的初现,它昭示了那大放异彩的科技发展的未来。

二、青铜时代的科技幼苗

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有了巨大进步,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青铜器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夏、商、西周的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就了青铜文化的辉煌,为此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铁器时代的科技奠基

春秋战国是中国科技知识进一步积累与奠基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秦汉及其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壮大成型中的秦汉科技

秦汉科技最显著的特点是科学建制完整、技术体系统一。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冶炼、纺织、土木建筑、造纸、船舶制造等主要技术体系及风格也大体确立,从而为此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科技发展确定了大方向。

五、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政局动荡,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曲折中进步着,有些学科甚至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机械、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化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六、隋唐科技

综观随唐科技,可谓是全面推进,重点突出。这一时期既是对先前的诸多科技领域的成就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又开创了多方面的世界之最。中国科技在随唐时期获得了蓬勃发展,而且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强,科技成就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世界文明的进展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七、鼎盛的宋元科技

这一时期虽说一直战火纷飞,社会也动荡不安,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可谓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取得了一系列极其辉煌的成就,其中包括许多堪称是划时代的创造发明,这些都使宋元科技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八、传统科技的成熟和集成

明清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明代,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趋于成熟,中国在大部分科技领域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各方面的成果得到总结,出现了一批集大成式的著作。

明末清初,中国的科学技术却裹足不前,开始落伍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滚滚洪流。

九、西学东渐与国人回应

自明末万历年间开始,西方科技知识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这股“西学东渐”的潮流前后持续了上百年的时间,成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国人逐渐由被动到主动地走进了西方人的认识视野,开始接触新的科学知识。

十、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

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贫弱促使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富强之路,开眼看世界一时间成为时代的潮流。而这股看世界的风气则肇始于林则徐和魏源二人。随之而来的洋务运动的开展则展开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十一、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开创

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折,现代科技教育体制开始建立。继来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启蒙。同时,大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新一代科学家纷纷在中国建立科学社团,以及设立高等院校中的理、工、农、医等学科和院系,使现代科学技术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

十二、新中国的科技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也开始书写科学技术的新篇章。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的拍打锻炼,如今中国的科技事业蒸蒸日上,一日千里。更多的科技新成就,必将汇聚成一盏盏明灯,发出更加耀眼的光!《中国科技史话》以全景式眼光,生动地勾画出了中国科技成长壮大和发展演变的轨迹,描绘出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造福华夏的奋斗经历,以及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所作出的回应和为追赶世界科技潮流所进行的不懈追求过程。《中国科技史话》全书共分48册,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因时间和水平所限,尽管我们作了很大努力,书中的疏漏、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2007年5月

一、建筑简史

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由多民族所组成,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又富于革命传统的伟大国家。各个民族,由于长期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共同发展壮大,因而在建筑方面,从分布范围和数量上来讲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但同时,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建筑又有若干独自的特点,呈现着丰富多彩的情况。

建筑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社会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因此,建筑文化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讲也是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中国建筑由于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在广阔的国土上,在极其悬殊的自然条件下,使用木构件与砖、石等材料相结合的结构方法,建造了大量的房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这个建筑体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个体建筑的设计、组群的布局到整个城市规划,创造了无数优秀作品,并且对邻近国家的建筑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南滨海,西北深入大陆内部,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地形是西部和北部高,东、南部逐渐低下。其中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和峭壁深谷的西南横断山脉,有坡陀起伏的丘陵地区,有面积辽阔的沙漠和草原,有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也有河流如织的水乡。

中国的气候,从南中国海到北部邻接近西伯利亚的边境,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包括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一般来说,东南多雨,夏秋之间常有台风来袭,而北方冬春二季为强烈的西北风所控制,比较干旱,大陆性气候特点非常显著。但在同一纬度上的各地,又因地形差别而气候不同:内陆高原往往寒暑温差较巨,沿海地区则温差较小。

在这些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内,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因材制用,创造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黄河中游一带,由于黄土层既厚且松,利于农业生产,因而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民便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当时这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湿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木材就逐渐成为中国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为了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并使用火坑与较厚的外墙和屋顶,建筑外观厚重而庄严。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墙壁薄,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而疏透,与前述北方建筑恰成鲜明的对比。

此外,在石料丰富的山区,每用石块、石条和石板建造房屋;森林地区则往往使用井幹式壁体。这些差别,说明在同一民族的建筑中,又因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晚期(约5万年前~前4000年)

大约在五万年前,中国原始社会进入了氏族公社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原始氏族公社不仅在黄河流域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在其他地区——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岛屿,西南、东北、北方草原地带、新疆以及青藏高原等广大范围内,氏族公社的经济文化都普遍地发展起来。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并为适应公社生活的需要,出现了面积相当大的氏族聚落,已奠定了木构架建筑的雏形,为中国建筑发展史揭开了序幕。

奴隶社会(约前2l世纪~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

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解体,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夏朝起,中国的奴隶社会逐步形成和发展。公元前17世纪,在黄河下游,商朝正式奠定了奴隶制国家的基础,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经过西周到春秋时代结束为止,前后约一千六百年之久,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代。

建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她的后期不仅驱使大量奴隶为奴隶主建造宫室、宗庙和陵墓,并且修建了一些规模相当大的灌溉工程和防御工程。当时已能建造规模较大的木构架建筑,同时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院落群体组合,西周以后出现了瓦,版筑技术又有所提高。春秋时代的统治阶级营建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奴隶制社会的确立,在建筑发展上引起了另一方面的深刻的变化是:奴隶主贵族住宫室,臣工、奴隶住窝棚、地窖,强烈地表现了阶级对立的情况。

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公元前5世纪末期,中国历史进到战国时代,确立了封建制社会。铁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时的工农业、商业和文化的发展,从而战国时代的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建造多层的木构架房屋,出现了砖和彩画;而中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还反映了春秋、战国之际的许多重要建筑制度,如王城规划思想以及版筑、道路、门墙和主要宫室内部的标准尺度,并记录了一些工程测量的技术。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全国性公路——驰道和水利工程等。

不久秦亡汉兴,经过四百多年为魏、蜀、吴三国所代替。西汉与东汉曾先后建设规模宏伟的首都长安和洛阳。汉末曹操又营建了规制整齐的邺城。而文献描述的长安宫苑建筑的壮丽情况,与近年来考古发掘及其他遗物相印证;说明汉朝建筑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如当时已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栱、木构楼阁逐步代替了高台建筑。同时砖石建筑也发展起来,出现了砖券结构,宫殿遗址中所发现的各种瓦、下水管以及墓葬中所使用的大块空心砖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制陶业的技术水平。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到汉朝已经基本形成了。

从晋朝的建立和东晋南迁,到南北朝结束为止的三百一十六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充满民族斗争和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晋初黄河流域战争频繁,破坏了农业生产,但长江流域保持比较稳定的局面,生产和文化不断上升。这个时期的建筑有不少新的发展。都城规划的布局原则在汉末邺城的传统上逐步推进,作为都城中心的皇宫,其位置偏向北移,并设立规制整齐的东西市。新兴的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的繁荣发展,是这时期建筑历史中的另一重要特点,出现了大量宏伟华丽的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这些辉煌作品是当时匠师们在中国原有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一定的外来影响而创造的艺术精品,同时并影响了朝鲜和日本的建筑。

隋朝统一全国后,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以后千余年间中国南北地区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影响到后几代首都地址的选择,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利工程史上所创立的一项伟大业绩。隋朝首都大兴城依据详密的规划进行建设,它的规模宏巨、分区明确与街道整齐都超越前代都城;唐朝又继续经营,改名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唐朝由于文化、艺术和各种手工业的大步迈进,商业随着发展,并扩大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促成许多内陆与沿海城市的繁荣。这时期的建筑等级制度更为详密;遗存下来的陵墓、木构殿堂、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是气魄雄伟,具有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不但显示唐代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最高峰,并证明中国建筑已经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了。

宋朝最初和契丹族的辽国对峙于华北的北部,到12世纪初,女真族的金国灭辽,进而压迫宋朝退到淮河以南,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宋朝居于先进地位。宋朝开垦“圩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推广闸堰塘陂等水利灌溉工程,龙骨水车和水磨等手工业技术及测量仪器等都有许多改进提高,手工业的分工更加细密。国内商业和国际贸易相当活跃,中等城市的数量比前增多,市民生活随着提高。

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为了适应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废除汉以来都城采用的封闭式坊里制度,是一个巨大改革。在桥梁建筑方面,出现了大跨度的木构拱桥(虹桥)。在福建泉州洛阳江口所建的万安桥,有经验的桥梁工人采用“筏形基础”,有效地解决了潮水冲刷的问题,这都是前所未有的技术成就。这时期建筑群的布局和形象出现了若干新手法,建筑风格趋向于柔和绚丽。装修、彩画和家具经过改进已基本定型,室内布置也开辟了新途径。这时期的木、砖、石结构有不少新发展,并制订以“材”为标准的模数制,使木构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格化,12世纪初编写的《营造法式》就是总结这些经验的一部杰出的著作。因此,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时期,影响以后元、明、清三朝的建筑。

契丹族的辽国地处北部边疆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与内地交流比较频繁。由于汉族文化的影响,曾借用汉族工匠的技术力量修建了若干城市、宫殿和寺、塔等宗教建筑。因此一般建筑的结构与风格,在初期仍保持着唐代的传统;而中期以后,在受宋代建筑影响的同时又有不少创造性的发展。与南宋同时的金国,则融合了辽、宋的建筑传统,在建筑结构手法上和艺术风格上又取得了不少新的成就,为后来元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忽必烈灭宋,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元朝的首都——大都就是北京的前身,也是使马可波罗无限赞叹的汗八里(即大汗城)。这时随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喇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全国各地,中亚各族的工匠也为工艺美术带来了很多外来因素,使汉族工匠在宋、金传统上进行创造的宫殿、寺、塔、和雕塑等呈现着若干新的趋向。

汉族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统治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和后来继起的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更为严密,可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明朝后期已经出现,在建筑、水利、造园等方面涌现出来不少优秀的专门匠师和学术著作,就反映了当时所具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到了清朝,历经曲折,这些科技水平仍有缓慢的提高,而封建制度却逐步走向解体。

明朝由于制砖手工业的发展,除了修建规模伟大的长城和建造南北二京以外,一般府、州、县城垣也多用砖砌,民间建筑也多使用砖瓦。这时期的官家建筑已完全标准化,定型化,建筑装饰琐碎繁缛,但某些组群建筑的布局与形象很富变化,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较前加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各民族的建筑也于此时发展成熟。同时,皇家和私人的园林有很大的发展,成为这时期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明清建筑继汉、唐、宋建筑之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完整的木构架系统

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以木构架为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木构架又有抬梁、穿斗、井幹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而抬粱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要地位。(一)抬梁式木构架

抬梁式木构架至迟在春秋时代已初步完备,后来经过不断提高,产生一套完整的比例和做法。这种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迭数层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这些檩上除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以外,檩本身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平面。除此以外,木构架结构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和多层的楼阁与塔等。

斗栱: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由于等级制度的关系,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栱。所谓斗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栱层迭装配而成。斗栱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的其他节点上,而出檐的深度越大,斗栱的层数就越多。中国古代的匠师早就发现斗栱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因而以斗拱层数的多少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

至于斗栱的发展过程,至迟在周朝初期已有在柱上安置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到汉朝,组成斗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斗与栱的形式也不止一种。经过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栱式样渐趋于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

后来匠师们将这种基本尺度逐步发展为更周密的模数制,就是宋《营造法式》所称的“材”。“材”的大小共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宽。根据建筑类型先定材的等级,然后构件的大小、长短和屋顶的举折都以“材”为标准来决定,因此,既简化了建筑设计手续,又便于估算工料和在场地进行预制加工,并且多座房屋可以齐头并进,提高施工速度,满足短时期内建造大量房屋的要求。这种方法由唐宋沿袭到明清,前后千余年,由此可见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过宋朝木构架的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房屋空间随之扩大,而木构架节点上所用斗拱却逐步减少,不如唐代之多,这种趋向到明清两代更为显著,也就是高级抬梁式木构架的结构及其艺术形象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趋于简练是一个重要发展过程。同时,明清两代的柱梁较唐宋大,而斗栱较唐宋小而且排列较丛密,几乎丧失原来的结构机能而成为装饰化构件了。(二)穿斗式木构架

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也就是用较小的柱与数木拼合的穿,做成相当大的构架,用料经济,施工简易,是它的主要特点。这种木构架至迟在汉朝已经相当成熟,流传到现在,为中国南方诸省所普遍采用,但也有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用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法。(三)井幹式木构架

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据商朝后期陵墓内已使用井斡式木椁,可知这种结构法应产生于这时以前。此后,周朝到汉朝的陵墓曾长期使用这种木椁,榫卯结构加工相当细致,汉朝初期的宫苑中还有井幹楼。至于井幹式结构的房屋,据汉朝西南兄弟民族的随葬铜器所示,既可直接建于地上,也可像穿斗式构架一样,建于干阑式木架之上,不过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除上述三种结构形式以外,西藏、新疆等地区还使用密梁平顶、承重墙结构,因此,当地建造楼房已有悠久的技术传统。

中国古代木构架结构的优点(一)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中国的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如同现在的框架结构一样,在平面布置上可以形成方形或长方形柱网。柱网的外围,可在柱与柱之间,按需要砌墙壁、装门窗。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荷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既可以做成各种门窗大小不同的房屋,也可做成四面通风,有顶无墙的凉亭,还可做成密封的仓库。在房屋内部各柱之间,则用格扇、板壁等做成的轻便隔断物,可随需要装设或拆改。因此,中国历史上有预先制作结构构件运至现场的记载,也有若干拆运成批宫殿易地重建的记录。

不过据汉明器、唐长安遗址发掘及清朝某些地区的住宅所示,有在房屋内部用梁柱而周围用承重墙的方法,由此可见抬梁式木构架结构经过长期间的实践,然后成为中国建筑最普遍的结构方法。至于穿斗式木构架的柱网处理虽不及抬梁式木结构那样灵活,可是在承重和围护结构的分二方面仍然一样。(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无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的房屋,只要在房屋高度、墙壁与屋面的材料和厚薄;窗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加以变化,就能广泛地适应各地区寒暖不同的气候。(三)有较好的抗震效能

木构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一定弹性,梁柱的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高级古建筑的基础部分采用满堂灰土,用分层夯实的灰土作地基,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材料弹性,因而木构架房屋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能抵抗强烈地震所引起的破坏。如山西应县木塔、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北京故宫等处的古代建筑,历史上曾经受多次地震,至今仍安然无恙,就是使人十分信服的例证。(四)材料供应比较方便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制用是我国一个优良的历史传统。在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内,木料比砖石更容易就地取材,而且加工比较容易,可迅速而经济地解决材料供应问题,因此,木结构不但广泛用于一般房屋建筑,还用于各种梁式、悬臂式和拱式桥梁。

木构架结构以外,周朝初期已产生了瓦。接着战国时代出现了花纹砖和大块的空心砖,而且未经过红砖红瓦的阶段,一开始就生产质量较高的青砖、青瓦,以后也一贯使用着这种优质材料。汉朝除了已有砖券墓和预制拼装的空心砖墓以外、墓内还使用印有人物和各种花纹的贴面砖。自此以后,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原来的夯土和土砖。至于砖拱结构之用于地面建筑,早期的仅见于塔的内部;从元朝起开始用砖拱建造地面上的房屋,有筒拱也有穹隆顶,到明朝则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和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并进而在砖拱与木构架结构相结合的城楼、鼓楼和陵墓的方城明楼等,创造了许多雄伟、精美的作品。

6世纪上半期,北魏宫殿已使用琉璃瓦。随着制作技术的提高,宋朝用琉璃砖建造高达58米的开封祐国寺塔,明清两代制陶手工业突出发展,改用瓷土烧制琉璃。琉璃砖瓦的质地更为坚致,釉料颜色也更多样化,举世闻名的南京报恩寺磁塔虽已不存在,仍然标志当时琉璃技术的辉煌成就。

汉代以后,中国石建筑有不少形制美丽和雕刻精湛的墓、阙、塔、幢和桥梁。其中7世纪初隋朝建造的赵县安济桥,不仅形象优美,并首创世界上敞肩式拱桥结构,有力地说明中国古代石结构的高度水平。

独特的群体组合形式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根据商朝后期宫室已有整然成行的柱网,证明当时已产生了“间”的概念。一座建筑的间数,除了少数例外,一般都采用奇数,而这种方法早见于春秋时代的门、寝建筑。至于各间的面阔,据建筑实例所示,各时代虽非一致,但亦有规律可循。如黄陂盘龙城商朝寝殿基址四间,中间二室的面阔(9.5米)即略宽于两头二室(7.9~7.5米);汉朝明器中也有明间较宽的现象;唐朝虽有各间相等和中央数间相等而梢间稍窄,及明间较宽的三种方式,但从宋朝起,前二者已很少使用,而后者最为普遍。

一般来讲,各间的间距,自商朝至战国时代的遗迹多在3米左右,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唐朝的宫殿、庙宇以5米居多,宋以后则扩大到七八米,最大的如明长陵稜恩殿的明间面阔达10.34米。(一)单座建筑的柱网布置

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从而殿堂、厅堂、亭榭、与一般房屋的柱网有很大的区别。在殿堂方面,根据国内考古调查资料,自唐以来中型殿堂已采用“金箱斗底槽”式的柱网布局,但有些建筑用简单的分心槽;大型殿堂随着面积的扩大,在金箱斗底槽内再加单槽或双槽,如唐大明宫含元殿的平面布置就是这种形式。而大同金华严寺大殿与曲阳元北岳德宁殿则是金箱斗底槽的变体。

五代、宋、辽、金、元遗物中有内部采用彻上露明造,梁架略如厅堂而又外檐使用两跳以上斗栱的,应是殿堂与厅堂结构的混合体。其中小型的内部无柱,或仅有二后金柱,柱上以四椽栿与乳栿承载上部梁架荷重。中型、大型的因功能上的要求,或前廊较深,或内部采用减柱和移柱法,从而梁架发生变化,丰富了内部的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殿堂比较严谨,殿堂与厅堂的混合体较为灵活自由,厅堂以次至于一般房屋则变化更多,不能一一列举。(二)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由于受阶级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所支配,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其中多数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但也有纵横二轴线都是主要,以及一部分有轴线或完全没有轴线的例子。具体情况如下:

1.三合院与四合院的布局方式

一般庭院布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π形或H形的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称为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围墙等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整体。这种布局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下,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为了保证安全、防风、防沙,或在庭院内种植花木,造成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至于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满足统治阶级对不同性质的建筑在功能上和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只要将庭院的形状、大小与木构架建筑的体形式样、材料、装饰、色彩等加以变化,就能够得到解决。因此,从商朝后期起,在漫长的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在气候悬殊的辽阔土地上,广泛使用这种四合院的布局方法。

另一种四合院则在纵轴线上建立主要建筑及其对面的次要建筑,在院子左右两侧,用环形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连系为一,因而称为“廊院”。这种以回廊与建筑相组合的方法,可收到艺术上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同时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扩大空间感。它的使用范围,自汉至宋、金,仅见于宫殿、祠庙、寺、观和较大的住宅。其中唐宋两代大型廊院的组合相当复杂,主要建筑位于院子的后端中央,其平面有横长、纵长、工字或横长加挟屋,或在其左右加二朵殿,并在院子左右回廊间建有殿堂或楼阁;但也有建主要建筑一、二座在院子中央,左右各翼以横廊将纵深的庭院划分为前后二院或前、中、后三院的。不过唐代后期又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它既保留廊院的一部分特点,而使用面积较大,显然比廊院更切合实用,所以从宋朝起,宫殿、庙宇等采用廊庑的逐渐增多,而廊院日少,到明清两代几乎绝迹。

2.多样化的群体组合形式

除上述各种布局方法以外,汉以来还有很多在纵横二轴线上都采取对称方式的组群。它和四合院建筑相反,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再外用矮小的附属建筑、走廊或围墙构成方形或圆形外廓,如汉朝的礼制建筑、历代坛庙以及宋朝的金明池水殿等,但也有在其前部再加纵深组群的,如汉、宋间的陵墓和清朝的承德普乐寺等。

此外,对于不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组群,往往以弯曲的道路、走廊、桥梁作为联系的工具。还有配合地形,建造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的组群,如拉萨的布达拉宫,依山势自下而上,用曲折的磴道和参差错落的平顶房屋与院落,烘托中央具有轴线和覆有屋顶的主要殿堂,形成十分壮丽的外观。至于中国园林虽多是不对称的平面布局,但帝王们的苑囿,为了朝觐与处理政务,仍建造一部分具有轴线的组群,如清朝遗留下来的北京西郊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例证。

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处理,经历代劳动人民长期间努力和经验的累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概括地说,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单座建筑的艺术处理

单座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之一。房屋下部的台基除发挥它本身的结构功能以外,又与柱的侧脚、墙的收分等相配合,增加房屋外观的稳定感。各间面阔采取明间略大的方式,既满足了功能需要,又使外观收到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他如棱柱、月梁、雀替、斗栱等从形状到组合经过艺术处理以后,便以艺术品的形象出现于建筑物上,因而元以前体形雄巨和比例匀称的外檐斗栱,在建筑外观上起着很大的装饰作用,给人异常深刻的印象。同样地,在彻上露明造的殿堂与厅堂中,梁架、斗栱、攀间等也都以其结构与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柱网外围的版筑墙,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采用较大的出檐,但出檐过大妨碍室内采光,而且夏季暴雨时,由屋顶下泄的雨水往往冲毁台基附近的地面,因而汉朝创造了微微向上反曲的屋檐。接着,晋朝出现了屋角及翘结构,并产生了举折,使建筑物上部体形庞大的屋顶,呈现着轻巧活泼的形象,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屋顶式样,到汉朝已有庑殿、歇山、囤顶、攒尖等五种基本形体和重檐屋顶,南北朝则增加了勾连搭。后来又陆续出现单坡、丁字脊、十字脊、孟顶、栱券顶、盔顶、圆顶等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复杂形体。中国古代匠师在运用屋顶形式取得艺术效果方面,经验是很丰富的,唐宋绘画中反映了很多优秀的组合形象,实例如北京故宫和颐和园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获得了很高成就。(二)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布局形式是若干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通常,一座住宅、一座庙宇或一座宫殿,指的都是整组建筑群。据汉代的建筑遗址、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建筑图像及明器陶屋等所示已有完整的表现。古代最早的建筑仅是简单的单座房屋,以后随着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用途需要的空间已不能由单座房屋来满足,而需要扩大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但木结构建筑扩大平面和空间的主要方法是加大构架尺度和增加梁架数目或增加层数,而这些都受到材料、结构技术和使用要求的限制,因此,自然地发展了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的形式。虽然是一些不大的简单的单座建筑物,也可以构成庞大的复杂的整体,从而满足建筑的功能和思想性、艺术性的多方面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除了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外,一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当建筑的规模需要扩大时,往往采取纵向扩展、横向扩展或纵横双方都扩展的方式,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各种组群建筑。一般的手法是在基地的主要轴线(一般为纵轴)上布置主要建筑物,附属房屋则居于次要地位,向纵深方向布置若干庭院,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群体的周围还常配置一些门、廊、墙等小建筑,兼起联系和隔断作用。

古代匠师根据各个建筑物的功能联系又结合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在处理各个建筑物的主次陪衬关系和掌握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上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筑群体不是一些单个建筑物的杂乱的或者偶然的凑合和堆砌,而是结成一个满足各方面用途又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群体的严密整体。我国古代规模巨大的建筑群,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等都体现了这种群体组合的卓越成就。以北京故宫为例,它的总体布局是沿着南北轴线纵向布置起来的,以天安门为序幕,外朝三殿为高潮,景山作殿尾,既有主有从,又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优秀范例。

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大组群的建筑形象,恰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只有自外而内,从逐渐展开的空间变化中,才能了解它的全貌与高潮所在。很显然,这种处理手法与欧洲建筑有着根本的差别。(三)室内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是随着人们的起居习惯和装修、家具的演变而逐步发生变化的。自商、周至三国间,由于跪坐是主要的起居方式,因而席与床(又称榻)是当时室内陈设的主要因素。汉朝的门、窗通常都挂着帘子和帷幕,长者尊者在床上加帐,但几、案比较低矮,屏风多用于床上。自此以后,垂足坐的习惯逐渐增加,南北朝已有高形坐具,唐代出现高形桌、椅和高屏风。这些新家具经五代到宋完全定型化,并以屏风为背景布置厅堂的家具;同时,房屋的空间加大,窗可启闭,增加室内采光和内外空间的流通,因此从宋朝起室内布局及其艺术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

自明到清初,家具的造型简洁优美,达到历史上的高峰,并进而综合房屋结构、装修、雕刻、家具和字画陈设等融为一体,而装修、家具与大量美术工艺相结合,也是这时期的特点。其中宫殿的起居部分与高级住宅的内部,除固定的隔断和隔扇以外,还使用可移动的屏风和半开敝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对于组织室内空间起着增加层次和深度的作用。宫殿与许多重要建筑还使用天花与雕刻精美的藻井,以加强内部空间的华丽和尊严感。(四)建筑色彩

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但由于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若干差别,它的卓越成就是建筑的艺术要求与保护木材相结合而发展形成的。就宫殿建筑而言,从春秋时代起,主要使用强烈的原色,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与调和方面,创造了不少优秀手法。南北朝、隋、唐间的宫殿、庙宇、府第多用白墙、红柱,或柱、枋、斗栱绘有华丽的彩画,屋顶覆以灰瓦、黑瓦及少数琉璃瓦,而脊与瓦往往采用不同颜色,已开后代“剪边”屋顶的先例。宋、金宫殿逐步使用白石台基,红色的墙、柱、门、窗及黄绿各色的琉璃屋顶,而在檐下用金碧交辉的彩画,加强了阴影部分的对比,创造出一种堂皇富丽和绚烂夺目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在元朝基本形成,到明朝成为制度化。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由于封建等级制度,色彩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如宋代有“凡庶人家,不得施五色文彩为饰”;明代有“庶民居舍,不许饰彩色”的规定。因此,只有宫殿、坛庙和府第建筑才能施用这种金碧辉煌的色彩。而一般民居住宅因受等级制度及经济条件所限,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装修,形成秀丽雅淡的格调,与居住环境所要求的气氛相协调,在色调的处理上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是在统治阶级居住与游览的双重目的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地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风趣的园林。所谓自然风趣是设计时将大自然的风景素材,通过概括与提炼,在园林中创造各种理想的意境,它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自然的再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此,必须胸有丘壑、精通画理,才能取得理想的造园艺术效果。在这种传统习惯影响下,经过长期间实践,逐步形成为艺术水平很高、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历史情况表明:在汉朝除帝王的离宫、苑囿以外,仅少数贵族、富商营建园林,而苑囿还畜养禽兽,供狩猎之用。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到了唐代,不仅贵族、官僚在长安近郊利用自然环境营建别墅,甚至官署、寺观中也修建园池,盛植花木。经五代到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与市民生活的上升,又进一步促进园林的发展。当时除首都开封和陪都洛阳以外,江南地区筑山迭石之风很盛,因而产生了以莳花、造山为专业的匠工。到明清两朝,江南成为私家园林最发达的地区,如江宁、苏州、吴兴、杭州等地都兴建了不少出色的园林建筑,明朝末叶并出现了论述造园艺术的著作《园冶》。

中国的造园艺术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从魏晋间开始,在精神生活方面,由于当时的士大夫阶级爱好自然,寄情于田园山水之间,因而使当时私家园林形成一种崇尚自然野致的风气,对于规模巨大、建筑和装饰过多的苑囿产生一定的影响。唐宋以来有不少官僚而兼文人、画家的人自建园林或参预造园工作,便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所描写的意境渗透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于是“诗情画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到明清两代,有些画家竟成为著名的园林设计者。必须指出,“诗情画意”反映当时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相标榜,同时也使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与若干具体手法具有山水画式的特殊风格,与其他国家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迥然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除供游览观赏以外,兼供居住之用,所以在山池花木之间还要建造很多亭台楼阁,连以走廊,故房屋数量过多、所占的比重过大,反而与创造自然风趣的园景有失协调,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其中皇家苑囿因处理政务,召见臣属所需,建造了具有轴线的门殿和厅院,但其他部分仍和私家园林一样,以不规则方式为其布局的基本原则。如清朝所建的两处皇家苑囿——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就是现存的实物例证,可供参考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从汉武帝开始在建章宫太液池内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以后,到南北朝又沿着池岸布置假山、花木及各种建筑,构成风景幽美的景区。自此以后,以水池为中心处理园景,成为一贯相承的传统方法。从南北朝起士大夫阶级欣赏奇石的风气大盛,而假山也从这时开始,陆续创造很多峭拔、幽深和行迴不尽的意境,因此只有具备了水与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着手造园,而北方水少又缺佳石,故不能增奇生色,是以名园多在江南。

无论苑囿或私家园林,除了主要山池以外,还要在有限面积内构成更多的风景,因而有必要在布局上划分若干景区,以满足游览要求。因而要使各景区的面积大小和配合方式力求达到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幽曲和开朗相结合。同时,山、池、房屋的形状和花木的品种及配置方法尽量做到多样化,使人们从这一区转入那一区时,感到步移景异,有节奏地发生变化。但各景区之间,有些以封闭为主,有些用封闭和空间流通相结合的手法,使山、池、房屋和花木的部署,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

园林风景的布置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在人们游览过程中“动”和“静”相结合的客观要求下进行设计的。例如对于厅堂、亭、榭、桥头、山巅和道路转折等停留时间较长的观赏点,往往根据对比与衬托的原则,构成各种美好的对景。据北宋初期已有“值景而造”的布局,知当时园林早已注重对景方法了。此外,还善于利用地形,采用借景和屏障等方法,互相因借抑扬,使游人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和景深的变幻,具有含蓄不尽之意。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匠工和画家们创造了很多优秀手法,丰富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内容。

园林中的游览路线,在小型私家园林大都采用以山池为中心的环行方式,但苑囿和大型园林的游览路线则比较复杂,除了主要路线以外,还有若干辅助路线,或穿林越涧,或临池俯瞰,或登山远眺,或入谷探幽;或循廊,或入室,或登楼,使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这种方法在组织风景和满足人们动静结合的游览要求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

随着国家而出现的城市,是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经济统治和生活享受的基地,同时也是人口、财富最集中和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因而城市布局向以宫室为主,辅以官署和生产生活有关的建筑以及城垣、壕沟等防御设施。在考古学方面,夏、商和西周的都城目前尚在探索阶段,但古代文献和遗迹证明春秋战国间的都城已将宫室作为主体,并具有规划整齐的布局,此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又陆续出现了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当时世界上规模十分宏大的城市。这些城市都善于因地制宜,并按着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城市面貌,其他各地地方行政中心的省、府、州、县城也都按着行政等级,有一定的布局原则。此外,汉以来因国防上需要,在边境和沿海地带还建造很多防守据点的城市。所有这些,显然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政令统一的政治制度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春秋到战国,以宫室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周王城、齐临淄、赵邯郸、魏大梁、楚鄢郢、韩宜阳等都是这时期的大城市,其中临淄户口约达七万户。当时文献如《考工记》记载的王城制度虽尚待证实,可是近年来考古发掘,发现侯马晋城、邯郸赵王城和易县燕下都皆有巨大的夯土台位于纵轴线上,应是原来宫室遗址。此外,战国若干小城市也都具有规划整然的街道。而汉长安城遗址发掘也已证明街道宽度沿用《考工记》所述以车“轨”为标准的方法。同时汉长安以闾里为单位的居住区也见于战国人补充整理的《管子》和《墨子》二书中。由此可见这些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战国间的城市布局情况及其规划思想,并对后来各朝代的都城建设发生了不少的影响。

秦都咸阳的城市布局,采用不对称的建筑群体组合形式,它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削山坡为土台,沿山边筑城郭,基本上是按自然地形发展起来的,在规划上冲破了战国时各国王城及周都洛阳的以宫室为中心的规划思想。

汉朝初期的首都长安因先营宫殿,后建城垣,城的平面成不规则形状,但主要街道仍作丁字或十字相交,并以水沟划大街为三道,两侧植树,此外还建设了若干闾里和市场。自此以后,作为全国政治与文化中心的都城,大都采用规则式平面布局,汉朝后期的首都——洛阳的宫室、苑囿位于城中央及其迤北一带,而汉末的魏邺城将宫室移于全城纵轴线的北部,使城内交通更为方便。这种布局方式经两晋到北魏、东魏又增加东西二市,在这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隋唐长安城。

长安的宫室、坛庙和重要的官署位于南北纵轴线上的北端及其两侧,并以整齐的道路网将全城划分为若干棋盘形。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墙,各成一区。除城内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专供商业贸易的坊外,一般的坊主要供市民居住,并在地形较高的坊内选择若干制高点,建造官署和寺观等,使全城轮廓高低起伏,富于变化。

城市绿化根据汉以来传统,在主要大道两侧植槐,而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作行道树,河岸则植柳,为唐长安和北宋东京所沿用。更重要的,从北宋起,封闭性坊制已名存实亡,并取消集中市场,代以住宅和商业混合的街道形式,可是都城布局在封建制度和传统礼教的影响下,仍力求方整和对称,并以建筑物的体量和色彩来强调宫室为主体的城市中轴线的作用。

元、明、清的京城虽然宫室、坛庙、官署位于城的南部,但整个规划仍以对称、整齐为基本原则。至于南宋临安(今杭州市)和明南京(今南京市)等少数都城,因利用旧城与结合地形的关系,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但依然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与建设的。其中如禁城宫城和官署都是按照周代王城制度布置起来的,“三朝五门”,严整有序,是明成祖(朱棣)营建北京的蓝本。

明清的首都北京城,其布局特点是严格按照古代奴隶社会王城制度——“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格局来规划与建设的。以皇城为主,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占据城市中心部分。从大清门起经紫禁城直达地安门,这一轴线完全为帝王宫廷建筑所占有。于紫禁城前左侧建太庙,右侧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南)、地(北)、日(东)、月(西)四坛。因为皇城居中,实际上将整个城市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整个城市布局的设计思想上充分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儒家思想。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各地的城市建筑,创造了很多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北方城市多位于平原,所以城市平面和道路系统,多数方整规则。南方傍山临水的城市,因为结合地形、常常形成不规则的布局,但道路系统仍力求整齐。就中江南地区由于依靠河流为运输线,城内除道路以外,还开凿很多河道。例如苏州,至迟在七世纪就有了内外两套环城主要河道与若干水门,再在城内开掘一套与街道相辅的河道网,其中有垂直相交的干线,也有与街道平行,通至住宅前后的支线,供运输和排水之用,充分说明当时规划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此外,唐末到北宋,成都、江夏、苏州、福州等城市陆续建造砖城;北宋起,有些城市还在城垣外侧建马面;成都、苏州及江南若干城市用砖铺路;福州街道则有九轨、六轨、四轨、三轨、二轨五种不同宽度,路面用石块铺砌;明初修建北京城时,主城已有了砖筑的下水道系统,用以排泄雨水及污水;紫禁城内并设有规划完整的排除雨水的沟渠系统,均用砖石砌筑,质量很好,是古代下水道工程的巨大成就;还有都城和紫禁城的周围都有护城河环绕,主要起防御作用。同时用护城河引水横贯人宫,兼供防火之需。城内大面积的水面是什刹海与三海,前者是一般市民的游览区,后者则是帝王独占的苑囿。这些湖泊的水源都来自玉泉山等处,向东南经德胜门水关而入城,经九闸,汇流至大通桥迤东注入运河,水道沟渠系统的规划性是相当健全的,标志着当时城市建设工程所具有的高度技术水平。

古代建筑技术的主要成就

战国、秦、汉(前475~221年)

从战国至秦汉,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生产经验的积累,陶质建筑材料——砖、瓦和下水管等逐步提高了质量,增加了品种;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促进了建筑工艺的进步,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形式的若干特点,到汉朝已基本上形成。

战国时代的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板瓦、筒瓦的坚实度和色泽,以及半圆形瓦当上所饰花纹,比之西周时期都有显著进步。砖的种类除装饰性质的条砖外,还有方砖和空心砖。秦汉两代的圆形瓦当,花纹疏朗而富于变化。铺地方砖和空心砖有许多是模印花纹的。从战国、西汉到东汉,墓室结构由梁式的空心砖逐渐发展为顶部用拱券和穹窿,解决了商朝以来木椁墓所不能解决的防腐和耐压问题。当时拱券除用普通条砖外,还用特制的楔形砖和企口砖。发券的方法,或用单层券,或用双层与多层券。每层券上往往卧铺条砖一层,称为“伏”。这券和伏的相间的方法,为后来砖券与石券所普遍采用。不过这时砌砖的胶泥还未掺人石灰。在房屋建筑中砖材多用于台基和墁地,间有用于贴墙或用于墙壁加固的。

石料的使用逐渐增多。从战国到西汉已有石础、石阶等。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阙和完全用石结构的石墓。这些建筑上多镂刻人物故事和各种花纹。刻石的技术和艺术也逐步提高,如东汉末年建造的高颐墓阙和石像生、石碑等,显示当时雕刻技艺已达到很精美的水平。

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中国建筑体系,根据文献和遗址,战国时代统治阶级的宫室多采用高台建筑,同时据某些铜器纹样所示,有二、三层的房屋。西汉时期高台建筑仍然流行,但从东汉起高台建筑逐渐减少,而多层楼阁大量增加。当时的楼阁建筑每层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直到宋、辽、金时期,仍是中国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方法。至于木构架的结构技术,在秦汉时期已渐趋完善,两种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都已经发展成熟。而穿斗式结构往往在柱枋之间使用斜撑,构成三角形构架,以防止变形。此外,在中国南部,房屋下部多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木材丰富的地区则用井幹式壁体。也有同一建筑采用这两种结构的。

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斗栱,从西周到战国时代若干铜器的装饰图案中可证明柱上已有栌斗。到了汉朝,斗栱不仅见于各种文献,还见于东汉的石阙、崖墓和明器、画像砖上的建筑中。这时的斗栱既用以承托屋檐,也用以承托平座。它的结构机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建筑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由木构架结构所形成的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庑殿、悬山、囤顶、攒尖和歇山,其中以庑殿、悬山两种屋顶形式用得比较广泛。不过当时的歇山顶是由中央的悬山顶和周围的单庇顶组合而汉代房屋三种成。其结构在最初结合时,自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阶台,成为上下两迭形式。此外,汉朝还出现了由庑殿顶和庇檐组合后发展而成的重檐屋顶。

战国时代的木椁已有各种精巧的榫卯,由此可见当时木构架建筑的施工技术达到了相当熟练的水平。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断提高,秦汉两朝才有可能建造大规模的宫殿和多层楼阁式建筑。

除了木材砖石之外,传统的、最简便经济的夯土也被广泛地采用。台基、墙壁、城、城门等大都是夯土筑成的。在一些大体量的夯土构筑物如宫室的墩台、城门、城墙中,为了加固,还在土中加水平方向的木骨,称为“乡土木”。这种做法自汉长安城开始,下至南北朝、唐、宋,最晚到元代还在使用。汉的西部边城有的还在版筑中加芦苇,直到今天,一些盐碱地区,在夯土中还加芦苇层以隔碱。但另一方面,统治阶级用许多贵重材料作建筑的装饰,如文献中有汉朝用铜做斗栱和栏杆,做屋顶上装饰性的凤凰,以及在室内装饰上采用黄金、玉、翡翠、明珠、锦绣等类的记载。

在建筑艺术方面,这时期的建筑,除了少数汉石阙和更少数的石祠以外,虽没有其他地面上实物遗留到今天,但从石阙、石祠、砖石墓室、明器、画像砖石和铜器等可以大致看出当时一般建筑的形象。

商周以来的木构架建筑早就以台基、屋身和屋顶作为一座房屋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但战国时期出现了多层房屋及高大的台榭建筑,使这三部的组合发生很多变化。

总的来说,战国、秦汉建筑的平面组合和外观,虽多数采用对称方式,以强调中轴部分的重要性,可是为了满足建筑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样化风格。

第一种,商朝后期已有纵深的庭院布局方法,到汉朝,高级建筑的庭院以门与回廊相配合,衬托最后的主体建筑,使之更显得庄严隆重,可以东汉沂南画像石墓所刻祠庙为代表。这种方式到两晋、南北朝有更大的发展。

第二种,以低小的次要房屋和纵横参差的屋顶以及门、窗上的雨搭等衬托巍然高举的中央主要部分,使整个组群呈现有主有从和富于变化的轮廓,如汉明器所反映的住宅和坞堡就使用这种手法。

第三种,明器中有高达三、四层的方形楼阁和望楼,每层用斗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座,将楼阁划为数层。这种在屋檐上加栏杆的方法,虽已见于战国铜器中,到汉朝又合理地运用木构架的结构技术,满足功能上遮阳、避雨和凭栏眺望的要求,同时各层腰檐和平座有节奏地挑出与收进,使楼的外观既稳定又有变化,并产生各部分虚实明暗的对比作用,创造了中国楼阁式建筑的特殊风格,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的木塔,就是在这种楼阁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汉朝组群建筑的另一特点是发展了春秋以来的传统,在宫殿和陵寝以及祠庙和坟墓的外部建阙,加强整个组群建筑的隆重感。阙的形式:一种在台基上用砖石或砖石木混合的结构方法建阙身,上覆单檐或重檐屋顶,或在阙身左右再附加子阙。两阙之间,一般为道路,也有子阙与围墙相连的。这种左右对立中间断开的阙,唐宋两代的陵墓中仍然使用。另一种在左右两阙之间建门屋或楼,连为一体,经两晋、南北朝到唐朝,用于宫殿及其他组群建筑的前部。

东汉建筑的详部处理,台基主要在夯土台的外侧,用砖或砖石混合的方法甃面。台基上的房屋,各间面阔大致相等。但有的明间较宽,间的数目有奇数也有偶数。如祠庙中有以柱分为双开间的。柱的形状有八角形、圆形、方形和长方形四种。八角柱的柱础形状如倒置的栌斗;柱身短而肥,具有显著的收分,其上置栌斗,而墓表与崖墓中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