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应试素质培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7:08:55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应试素质培养

新版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应试素质培养试读:

内容提要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它虽然对封建考试制度进行了改进,但其体制依然是一种沿袭,本质上是一种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的短期效应的选择教育模式。这在管理方面特征之一,是我们已司空见惯的“压力转嫁”现象:校长把自己承受的社会、家长为孩子升学施加的压力以及保持或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压力,分托到教师身上,甚至给毕业班教师下达升学指标,给肄业班老师下达在统考中“保几争几”任务;而教师理所当然地把压力转嫁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压力的最后承受者。它在教学方面的“法宝”,是一种被动地与现行考试制度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以“硬件”学科重点教、要考的内容反复教为主要手段,从挤时间、扩大“运动量”上找出路,以反复灌输为方法;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以“质量”高低论奖赏。根据这种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实施,尽管苦了学生,但可能升学率暂时上升。这一教学上的短期行为反馈给校长、家长和学校,又使这套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得以强化。于是,不少学校心安理得地沿着这条斜坡走下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虽然有的学校不赞成这套做法,但也有骑虎难下之感。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应试与应试教育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它虽然对封建考试制度进行了改进,但其体制依然是一种沿袭,本质上是一种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的短期效应的选择教育模式。这在管理方面特征之一,是我们已司空见惯的“压力转嫁”现象:校长把自己承受的社会、家长为孩子升学施加的压力以及保持或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压力,分托到教师身上,甚至给毕业班教师下达升学指标,给肄业班老师下达在统考中“保几争几”任务;而教师理所当然地把压力转嫁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压力的最后承受者。它在教学方面的“法宝”,是一种被动地与现行考试制度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以“硬件”学科重点教、要考的内容反复教为主要手段,从挤时间、扩大“运动量”上找出路,以反复灌输为方法;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以“质量”高低论奖赏。根据这种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实施,尽管苦了学生,但可能升学率暂时上升。这一教学上的短期行为反馈给校长、家长和学校,又使这套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得以强化。于是,不少学校心安理得地沿着这条斜坡走下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虽然有的学校不赞成这套做法,但也有骑虎难下之感。

应试教育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以及现实的存在某础,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试着加以论述。(一)小生产与教育的片面性是应试教育产生的现实基础

历史的局限性并不需要人的整体素质。教育既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服务又为人的个性发展服务的双重功能难以全部发挥,只要能为当时社会解决眼前主要矛盾服务就行了。所以,短期、实用的特定历史时期是回避不了的。

历史上教育的追求不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只满足于一定阶级和社会的短期需要的状况比比皆是。封建社会的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君子”剥削“小人”的观念和本领,“小人”则应养成顺从剥削的观念,学会“劳力”。资本主义在科技进步和民主自由的装饰下,应该说人的素质大有提高,但仍然逃避不了剥削阶级私有制的局限性,多数人的素质也仅仅提高到能为少数人创造巨额财富的程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需要并有可能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为这种可能性作了理论阐述,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但是实践这种学说,却是非常长远而又艰巨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成熟,往往使我们主客观相悖,理论与实践相矛盾,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简单化的短期行为,以上诸种因素,导致了教育的片面性。

片面教育是数千年的小农经济产物。要根除它的传统影响以及它给民族文化心理造成的局限性,是非常困难的。我国的长期革命与建设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进行的,为它服务受它制约的教育活动也带有小生产意识,重眼前、讲实用。

纵观教育的历史发展史其发展有着历史局限性,在《教育大事记》中有如下精辟的论述与分析:“五四”以前,“新学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适合战争的需要”,“为长期战争服务”;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些“服务教育”是由当时社会发展形势所决定的,并为中国革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两个文明建设的高要求和国际环境的大交流,当时的教育思想与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素质显得如此古老落后,中国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和谐地整体发展。而我们的教育却长期停留在为眼前任务和利益服务的短期行为上,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农业服务”直至出现长期为升学服务,都反映了普通教育指导思想的混乱。多年来,尽管教育现状和教育目的呼唤改革,然而改革中简单化片面性并未终止。一些地方的“教育转轨”,把“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战略要求简单套用到基础教育上来。初中教育也要具体直接地“为脱贫致富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以至把“为渔乡发展出口创汇的水产养殖业服务”拔高为“办学方向”。这种简单化、短期化、实用化的行为,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生产力严重制约了人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分工割裂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教育活动,使教育只能适应简单生产的需要,迫使人去片面发展,“使人的认识背景、认识范围、认识内容互相割裂、狭窄、片面,产生人的认识传统、思维方式的顽固性与单一性”;另一方面,这种小生产活动所形成的重眼前实惠的心态,又吸引教育活动适应它的片面需要,从而助长了教育活动片面性、简单化的倾向,这就向全社会敲响警钟:我们的民族需要素质补课,进行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学校与科举的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向一元化发展,一元单向结构、集权的经济、集权的政治、独尊圣化的观念、一人独裁官僚政治、社会目标凝固化,很自然地使传统社会关于评价社会成就的价值标准单一化,因而造成社会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与增长率结构畸形发展。

千百年来形成的“学校—考试—做官”的模式,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但就整体来看,并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因是,我国的考试文化历史悠久,发展完善,深入人心,获得了广泛的社会理解和支持,加之在选择人才方面,它确实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至于社会各界认为考试选择人才是天经地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当今社会中,只要有选择,就会有考试,有考试,就会有应试,有应试,就会有应试教育的成分存在,这可以说是一条基本规律。

解放后,我国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高考选择人才的,尽管对高考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当前单一的高考选择方式和以片面智育考查为重点的高考命题,又扩大和加剧了“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学校教师面对“广、深、刁、怪”的出题路子,迫不得已进行题海战、“大运动量”训练。综合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老老实实按照大纲和教材去教学、复习,否则学生很难考上大学,教师也就别想教出名堂。因此,高考制度的“片面导向”作用,致使“学校—考试—做官”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新的社会条件条件下进一步得到了强化。这种模式的形成与逐步强化是有一种发展的过程的。

首先,以做官为尺度,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致使读书做官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中国传统社会的表层结构是一个相对凝固的层级结构。它由君、臣、吏、绅、士、民逐级构成。在这样的社会层级结构下,当官与官职大小成为衡量人的成就价值的主要标准。早在战国晚明,一些游士就开始进入政府,作为客卿,布衣之士可贵为卿相,于是读书做官的思想初步形成。孔子曾言:“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这是读书做官思想的最早表述。后从隋代近至清代,共一千多年间实行科举制度,通过层层选择的科举制度,挑选各级官吏,即所谓“学而优则仕”。因而想要做官就得读书,读书成为通向官场的一条途径。这就是中国传统社会长期有效的法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的就是如此。

因此,历代读书人大都醉心举业,热衷功名,岌岌在于仕途,把中举当官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和裁定自己社会价值的唯一尺度。

其次,“官”化的人才标准和读书做官的教育价值观使得社会教育与社会知识畸形发展。

大一统专制的巨大制约力量使社会教育畸形发展,为做官而读书,必然要读儒家圣贤书,儒家学说典籍充斥教育界,经千百年的诠释和发展,既有理论又有历史记载,独尊一家,而其他各种学说很难有可能形成对抗的力量,科学技术更是为君子不屑的“奇技淫巧”。知识分子被引向讲经论道,学习治国齐家经纶,局限于社会人生伦理学、政治学的儒家正统,把对自然的探索视为舍本逐末。这样,知识只能与社会历史联系,不能与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相联系,繁荣的古代文化没有能发展出近代西方的实验与数理结合的自然科学方法,因而学问之路越走越窄,造就出一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读书做官”是传统社会深入人心获得广泛的社会理解与社会基础的价值取向,传统教育与这种价值取向相互依存,彼此推演,“读书只为做官,做官必须读书”的思想,形成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色。

传统社会的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来实现的,所以,中国的考试文化就对现今学校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致于中国社会各界认为考试选拔人才是天经地义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这种情形下,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考分是唯一评价标准。这就使得学校教育表现出如下缺陷: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知识的应用和现实背景,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只管摹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在教学方法上,以解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究大运动量训练,或注重死记硬背,以这种程式来代替生动的创造,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课业负担超负荷,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三)家庭社会价值取向

家庭化的价值取向对学校教育的应试上有很强的强化作用。在我国古代社会里,家庭给人的利益最大,人们从家庭中获得最多的恩泽和保护,因而把家庭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实行家庭主义便是天经地义、极其自然的事。所以,传统教育中“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这种外显的个体教育价值观的深层动因就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学业有成就是为了显祖扬名。因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另一层原因就是光宗耀祖,置家庭荣誉于个人成功之上。昔日的孟母三迁、断织、岳母刺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正因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广大家长在考虑子女的出路时,首先想到的是“读书”、“升学”、“做官”、“当干部”,这条路不通时,才考虑当工人、农民、搞个体经营……。从我国现行的人事工资制度来看,实行招工招干与学历相联,工资待遇与学历挂钩,按职业分配社会资源。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升学不仅是个人谋生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获得社会地位和较丰厚的经济待遇的必经之路,这对任何一个人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从城市到农村,从孩子懂事起,家长就为子女规划了一条“读书——升学——当干部、教授、工程师、医生……”的人生奋斗历程。特别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由于接受机会不均等,他们要改变这种不均等造成的状况,只有苦读、应考,才有可能跳出农门,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城市,尽管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得多,但由于工人与干部两种身份的悬殊,干部身份仍然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因而考试成为每一位家长为子女设计的通向幸福生活的途径,并且成为自己的寄托。

家长要求学校围绕着升学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志在提高升学率的措施,家长欢迎;志在为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的改革措施,则被视为不务正业,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反对,加以干扰;一些略有权势的家长,更是对学校横加指责。校长作为国家在学校利益的代表,理应全面执行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但又不能完全摆脱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违心地开展以升学为目的的各种教育活动。学生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升学视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废寝忘食,读死书,死读书,身心受到了摧残,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四)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基数大,数量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各地发展相当不平衡,尤其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教育基础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教育不平衡,在国家财政拨款既定的前提下,能够用于发展教育的资金很少,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很突出,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接受完全的初等教育,有更多的人不能接受完所期望的教育,这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以下两个方面足以证明:

一方面,各级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差别。入学率从城市、县镇到农村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入学率的城乡差异随着教育等级的提高而扩大,初中阶段,高中入学率的城乡差异更大,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数。

另一方面,办学条件、师资等方面的差异,农村的办学条件从总体上看明显不如城市和县镇,这主要从校舍、实验条件、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师资力量和重点学校数量等多方面表现出来。这里仅从师资数量看,有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的倾向。

综上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就成为农村地区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升学考试并取得成功才是农村青年学生改变农村户口的最有效的、也是令人神往的途径。只有升重点高中,才能为进大学创造比较充分的条件,于是就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这种教育竞争、升学竞争在城乡差别、产业差别依然存在的社会条件下是无法避免的,要想通过思想教育或行政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跳出农门发展的机会明显要大于在农村的发展机会,农村青年怎么可能不去拼搏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还是要积极实行社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为农村青年提供可能的发展机会。(五)择业与竞争

择业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应试教育”。

教育结构不合理,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目标单一化是我国中等教育长期存在的一大弊端。教育界专家认为,中小学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太少,脱离实际需要,教育只能面向升学,加剧升学竞争的局面,这是有一些合理成分的。

从客观上讲,只要还存在着三大差别和选择职业的自由,就必然存在着追求最佳出路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还没有普及大学,大学就必然要择优招生;只要还没有普及高中,高中也必然要择优招生;在中国如此,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日本)也如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种择业的竞争只会日趋激烈。教育作为一种谋生、获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在经济结构单一,择业渠道狭窄的今天,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到最佳出路的竞争之中。择业是靠考试来确定的,考试是以分数高低为标准定优劣的,分数高被录用,分数低被淘汰,这已成为当今评竞争是否平等的标准。学校为了使学生取得竞争的胜利,就采取考什么教什么的办法,在社会的压力下,加班加点,置国家的培养目标于不顾,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做了不少违心的事,不自觉地把学校教育拖上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六)政府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人、财、物上给予很大的投入,大大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升学教育,轻就业教育;重普通中学教育,轻职业技术教育;重重点中学、轻一般中学的倾向。导致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培养目标的单一化,加剧了升学竞争的局面。

此外,教育部门没有建立一整套科学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往往以升学率、竞赛率评价学校,以考试分数评分教师和学生,教育行政部门采用各种方法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以此作为奖惩学校的依据之一,口头上讲不公布高考成绩,不排名次,实际上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公开或变相向社会公布,对学校、校长、教师施加压力,将他们一步步逼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更有甚者,一些企业或个人钻教育经费短缺的空子,与教育行政部门联手,或搞名目繁多的竞赛,或奖励所谓的高考状元,借学生的名作广告,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种风气已严重阻碍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试教育”是个社会问题,它的形成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有观念、意识和行为的作用,有教育内部的问题,有教育外部的问题;有教育思想的问题,也有制度政策的问题。在三大差别存在的今天,解决应试教育的转轨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综合治理,并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害极大。其消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单一发展,严重违背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其发展的局限性表现在:

1.表面性。“应试教育”,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教育效果,只抓并不标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考试成绩;素质是更为深层次的、长久起作用的人的品质。因此,“应试教育”实际成为肤浅的、庸俗化了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和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教育领域里的弄虚作假现象也屡见不鲜、屡禁不止,造成教育效果的虚假性。

2.片面性。由于以选择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再加之现行的考试制度的诸多不完善因素,导致学校教育内容实际上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的教学大大强化和扭曲,造成学业负担过重。这不仅使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被削弱,而且智育也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非考科目的学习走过场,非考试要求的能力,如书写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被严重忽视,造成学生素质的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3.局部性。“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在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以现行学科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因此,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把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立起来,使基础教育实际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4.机械性。“应试教育”用来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用来评价和要求学校教师的也是分数。这就造成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分数面前被湮没了,教育不是帮助每个学生在他的起点上前进,在他的优势上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时反而造成不同类型的人才被扼杀;另一方面,以考试成绩表示的教育结果被无限地夸大,而教育过程却被严重地忽视了。往往把教育过程和指导学生应考过程实际等同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自觉地提高学生素质,甚至违反教育规律。这样的教育过程,有时也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不仅不能使学生良好的素质得到培养,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有些同志称“应试教育”为“负教育”。(二)智育目标狭隘化

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有人说“课堂学知识,课外出人才”是颇有道理的,应试教育则是强迫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禁锢人的智力发展,扼杀人才。

首先,应试教育重升学教育轻能力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的一切工作仿佛都是围绕升学考试的核心转动,这是存在于我们教育内部的一个顽症。从小学到研究生院都因为了考试而人为制造的紧张气氛,使我们不得不怀疑教育的本来职能是否已被替代。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受教日深,机械性日重,高分低能。由于高分并不完全意味着能力,因此,只重考试升学的教育方向与强调提高人本素质的教育相悖,其实效也与追求真才实学,追求智力、能力、体力统一发展的人力素质教育相去甚远。

其次,应试教育重智力教育轻非智力养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人应兼具的发展基础。以往我们对非智力因素对人发展作用不重视,因此,当人们认识到“智力因素的发展基础于非智力因素的健全,人之智力成就很大程度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时,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问题才逐渐受到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然而,我们对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极其不够的。正因为重视不够,所以至今我们还是把它视为可有可无的教育附加。对它既没有考核的办法,又没有培养的方法,以致学生在这方面进步不明显。(三)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

就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教育的过程是发展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而人的价值的核心就在于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由于人的价值是在社会参照系中受评判的,所以自我意识实质就是个体在社会背景中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明白如何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自我实现的核心就是受人生观驱使,追求个性丰满、并在从事社会事业中实现人的价值的行动。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人格教育有益形成人的尊严,这种人的尊严既要求社会确认“人是最高的价值,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要求个体自尊自重,自我约束,并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能公正评判是非,与人建立互相尊重和关心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也应当使人意识到: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享有一个公民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享有一份责任。如果我们缺乏上述意识,只能说我们的人本素质还不高,改善、发展、提高这一素质,正是我们教育的任务。当前人们有世风日下之叹,这与我们对人本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不无关系。(四)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教育研究变成了应考研究,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就目前上市的教育图书来看,用于学生强化训练的资料图书层出不穷,而真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研究的书籍却少得可怜,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旁证吗?(五)浪费教育投资

为了应付升学率致使许多学校加大留级率,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教育,浪费教育投资。另外,以强化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应试考试,学生在购买资料上的费用高得惊人。(六)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此外,被世界各国视为未来教育最重要的追求目标的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需要一种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等创造性个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七)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八)导致学生的严重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

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和学习生活单调,中小学生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根据诸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中小学生厌学面高达1/3以上,其中不乏一些学习优秀学生。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九)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影响教师队伍稳定

传统的应试教育倾向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有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随着工农业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均有改善,唯有中小学教师在考试机器的压轧下,压力日增,如牛负重,教师相当普遍地存在厌教心理,加之待遇较低,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十)师生关系紧张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普遍紧张,这是因为:首先,由于教育目标单一,方法单调,负担过重,造成学生厌学和心理逆反。其次,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育过程中强制因素多,学校教育中管理主义倾向在发展。再者,教育竞争对学生和教师压力大,师生双双负担过重,影响师生情绪稳定,而且教育出现功利主义倾向,学生成了教师挣分数的工具,致使师生处于疏离状态。再加之教师偏爱学习尖子生,排斥后进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而使教育氛围中火药味很浓。(十一)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做弊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综合以上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可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势在必行。

第二章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就教育界的诸多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所持的观点,我们从科学的含义出发,以便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把握二者的关系,从而才能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下面,我们从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弄清他们的不同,划清他们的界限,对端正办学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

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用汰劣来“选才”,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应试教育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一目的来设计培养目标。其着眼点是要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一般只要按照设计好的要求,层层通过考试取得升级就可以了,而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般强调的是读书,而不着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强调的是适应环境,而不着重改造环境,因而窒息人的智慧,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历史上凡是对人民作出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其他有成就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突破了这种教育的结果。

应试教育的另一特征反映在其教育对象和质量效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是静止和僵化的,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用考试升学这唯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力求锻造: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件”。而不顾学生是否具备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往往造成个体的畸形发展。在质量效益衡量评价问题上,实际中有升学率标准,结果是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换取了少数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导致教育与人才的浪费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之间良性循环难以形成的局面。

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以提高素质来育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的目的,围绕素质这一核心,培养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和民主作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科学知识和强健体魄的国民,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二)二者的课程体系不同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不同的培养目标就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应试教育以应试、升学为“轴心”设置课程、安排教育内容,致使小学教育课程发生不正常的倾斜。第一,轻视德育。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认为学习好、能升上学就是好学生。第二,片面发展智育。单纯的升学教育虽然重视智育,但由于其指导思想上以能否有利于升学为转移,所以在智育上也存在着片面性。凡有利于升学的科目就开,与升学关系不大的科目则减、则免。从某一门课程来看,也必然是凡认为能考的部分则讲,不能考的则少讲或不讲。第三,不顾学生健康。单纯的升学教育,不顾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层层加码,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学生不堪重负,又不得不负,他们没有体育锻炼时间,体育课,有的被砍掉,有的虽然安排了,但上得很不认真。第四,不重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很多学校,特别是重点校,尤其是毕业班,根本不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劳动,学生在家里也很少参加劳动。据《上海教育》的统计结果表明:当今许多国家,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都比中国多,每天每个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1.2小时;泰国:1.1小时;南朝鲜: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素质教育则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素质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合理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小学阶段,在提高语言、数学这两门工具性学科质量的同时,加强思想品德、劳动、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在着力打好读、写、算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总之,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服从并服务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三)教育的结果不同

由于出发点不同,教育的内容不同,教育的结果也自然不同。

升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容易政治上软,业务上死,体质上弱,生活上靠。政治上软:这些学生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他们的政治方向等大是大非常常辨不清方向,易受妖言蛊惑。在世界观上,他们不能很好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事业上、工作上害怕艰难困苦,缺乏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道德品质上,有些本应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应解决的问题,到中学、大学,甚至社会也没解决。如有的青年在知识水平上已经达到了研究生的程度,但是在道德上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遵守。业务上死: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缺乏应变能力,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体质上弱:单纯的升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少人达不到体重标准,甚至患有近视、神经衰弱、脊柱弯曲等各种疾病。生活上靠:他们生活上不能处理,甚至连洗手帕、袜子都不会。有人说,这些青年是被人抱着进入大学的,不无道理。由此可见,单纯的升学教育培养的是现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乙己、范进式的人。

素质教育,指提高受教育者身心素质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有全面性、和谐性、基础性等特点。全面性,指它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谐性,指教育的结果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和谐地而不是畸形地发展;基础性,指教育内容主要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为受教育者继续学习和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于社会成员的发展负责,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振兴负责,而不是对某些社会成员的发展负责,更不是对某些社会成员的某些方面发展负责。(四)二者的评价体系不同

从应试、升学出发,应试教育实行的是选拔性教育:对学生,单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对老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标尺;对学校,以升学率为唯一考核标准。不少学生在淘汰选拔这根横竿前跌倒、失败。从完善、提高人的素质出发,素质教育要求实行合格的水平考试,全面地、合理地、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仅看考试分数,更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素质的提高;评价教师,坚持以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来衡量,注重教师是否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评价学校,坚持教育思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等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素质教育”自诞生,就以其鲜明的特征站在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斗争性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在观念和立场上克服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徘徊。但是,如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统一的一面,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而深入地实施。因而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对改变应试教育有积极意义,但对其意义、作用、方法及素质教育本身含义都只有作相对的理解,不能绝对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重大的区别,但不是水火不容毫无联系的,这种区别只是思想观念上的区别,是一种思想倾向,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如果硬要机械地对号入座,贴标签,只能导致理论和实际的混乱。(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它们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应试教育的源流要追溯到科举制度,封建科举主导下的教育是极鲜明的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评价手段始终与科举考试密切配合,重浮躁文辞,而少实学,对学校乃至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流弊。但是,自隋唐至清末,科举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在于它适合于当时生产力状况,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科举流露出的与社会发展极不相适的众多弊端,激起了进步学者们的怀疑与抨击,招致其自身的毁灭。科举的废除表明了教育的一大进步,而这一进步正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科举制度下读书为做官的遗风一直影响到解放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虽有发展但大都是应试教育。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它始终未能脱离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在“文革”以后恢复高考,完全是当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考制度的恢复对解决人才匮乏和教育混乱状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应试教育这一虽然没有写成理论但实际却很起作用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自身发展,且越来越难适应社会进步。

正因为以上的诸多原因,我们从80年代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逐步整合形成了“素质教育”这一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

纵观教育这一发展历程,可得结论:

首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它们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

其次,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才获得其本质的规定。应试教育也是相对于素质教育才有了其特定的内涵。两教育模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第三,矛盾斗争的结果,将是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素质教育的实践刚刚起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首先,应试教育中包含了素质教育因素,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和营养素。

科举制度虽然给教育与社会留下众多流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学校与教学内容的发展,在有限范围内渗透了素质教育的因素。如唐朝进士科重诗赋,如诗赋有特长者可通过,这对崇尚诗赋之风的兴起和唐诗兴盛起了直接推动作用。唐朝人擅诗赋者多,留下众多不朽篇章,不能不说是一种素质,而虽不注重科举但从不反对科举的宋代始兴起的书院教学,以自学和讨论为主要的教学精神,讲求自由研究学问,注重讲明义理并在身心修养上躬身实践,教师尤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启发,强调学习者“立志”,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此可以看出,书院教学精神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有众多相似之处。在科举存在的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学者追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追求真善美的教育,都能为当今实践素质教育所借鉴。

在当前的教育实际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差别更多是体现在观念上的树立,事实上很难在实际中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现今,有许多学校公开以升学率高作为其奋斗目标,但其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学生素质都较好,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实行的应试教育中渗入了素质教育的因素,运用了素质教育的手段,虽然这种应试教育把教育的质量效益集中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文化知识素质却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个体素质发展的认识基础。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应试教育也在培养人的素质,也可称为素质教育,不过,是一种片面的低水平层次的“素质教育”,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能相提并论,互混而谈。也正因为当前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的存在,所以中小学教育为国家培养的成千上万的人才叫中并不乏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的认识:素质教育应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是重建一种理想的教育范畴,而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过程,素质教育必须吸收应试教育中一切有效成分,以之作为生长点和营养素,才得以建立和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和升学,必将渗入应试教育的因素。

素质教育反对频繁考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并不是说,素质教育绝对排斥考试和升学,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我们在衡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时,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考试与升学作为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在素质教育中也适用。只不过素质教育的考试不再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更多地作为教育的手段。

但是,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所以属于选择考试的中、高考在校长时间内还是必要的,升学竞争也就不可避免,“升学率”也将客观存在。而教师在某一时间内把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措施,也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有一定的生命力。正因这种现状,今后实施的素质教育,将会渗透“应试教育”的因素,转轨后教育也将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相对意义的素质教育。我们在认识素质教育探索其实施的途径时,必须对它作相对的理解。绝对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不是不能实现,但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教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自觉的需要,受教育才能真正愉快,才可能不需要通过任何外在力量,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艰苦,又愉快,从而使个体素质得以相对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表明了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模式并非是抽象的模式,只要我们努力创造条件,素质教育就一定能成为现实。(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依据一定的条件会互相转化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统一,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但转化的可能性要成为现实性,必须创造素质教育生长的一切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条件保障或条件不利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会变成应试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是意愿和观念所能决定,它将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充分的物质条件。

从社会方面来看,全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造良好的教育舆论导向,使学校能轻装上阵;要树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之风尚,加大教育投入,执行《教育法》,为建立与素质教育配套的硬件设施提供经济保障;要求尽快建立良好而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合理的就业机制和科学的用人机制等等。从教育内部来看,学校要转变办学思想,努力提高教育素质;要大胆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改革,创造一套新的课程及教材体系;要积极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与素质教育相应的方法体系。其中社会条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从教育内部来看,教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思想观念水平的提高和一切改革措施的落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