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5:43:51

点击下载

作者:清·汪昂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本草备要

本草备要试读:

前 言

发源于古徽州的新安医学,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其区域优势明显,流派色彩浓厚,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新安一隅,地灵人杰,新安医学以名家众多著称于世。据考证,自宋迄清,见于史料记载的新安医家达800余人,其中在医学史上有影响的医家达600多人。明清两代更是新安医学的鼎盛时期,此间数百年,人才辈出,名家迭见,新安一地也因此被当代中医界誉为孕育中医名家的“硅谷”。

众多的新安医家在医学理论和临床上卓有建树。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的理论创见及用药轻灵、圆机活法的临床风格,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代表性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已成为当代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汪机首倡“新感温病”学说,从此温病成因有了“伏气”、“新感”两说,为明清时期开展温病学术争鸣、提高温病的治疗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明代的方有执通过对伤寒热病的诊治和研究,大胆将《伤寒论》整移编次,辑成《伤寒论条辨》,从而创“错简重订”说,开《伤寒论》错简派之先河,揭开伤寒学派内部各家争鸣的序幕。清代吴澄所著《不居集》首创“外损”一说,是李东垣内伤外感辨的补充;初倡“理脾阴”学说,可与叶桂养胃阴说相媲美;其创设的“解托”、“补托”诸法对治疗外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清人程国彭著《医学心悟》,倡导“八纲辨证”,首创“医门八法”,对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安医家的建树,对新安以外的各地医家具有相当的影响。如汪机所开创的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对浙江的赵献可、张景岳,江苏的缪希雍、李中梓等医家的学术思想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起到了促进学术交流融通、共同繁荣中医学术的作用。

新安医学还以医著宏富著称于世。据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新安医籍考》可以得知,自唐至“民国”初年,大约产生了800余种新安医籍。这些医籍不仅数量众多,内容涉及中医药学的各个学科,而且不乏久享盛誉、重版多次甚至百次的佳作,真是无愧于“文献名邦”的美称。时至今日,新安医家的医著仍被各出版机构看中并不断推出。199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名医全书集成》30种中,就有汪机、孙一奎、吴崑、汪昂的医著作为其中4种入选。2005年起,人民卫生出版社陆续推出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105种中,又有新安医家吴谦的《医宗金鉴》等8种入选。

新安医家的医学名著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远播海外,对国外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日本,丹波元胤所著的《中国医籍考》中,共收载新安医家63人,医籍139部。据考证,新安医籍的外传以明清两代为主。尤其是朝鲜、日本两国,不仅通过各种途径吸收了大量的新安医学知识,而且整本翻印刊刻新安医家的许多重要著述,有些版本流传至今,成为研究新安医学对外交流史的宝贵资料。这一时期东传的新安医籍主要有:南宋医家张杲的《医说》,明代医家吴崑的《医方考》,明代医家江瓘的《名医类案》,明代医家汪机的《石山医案》,明代医家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明代医家孙一奎的《赤水玄珠》,清代医家汪昂的《本草备要》等。

在新安徽州一府六邑的弹丸之地,历史上竟产生出如此众多的医学名家,编撰如此众多的医学名著,成就之大,实属罕见,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基于此,著名医史专家余瀛鳌先生曾由衷地赞叹,新安医学的各类医籍“在以地区命名的中医学派中,堪称首富”。

众多新安医家在医学理论和临床上的建树,除了通过直接授徒传承外,更多的是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得到固化与传承。多达800余种的新安医学文献中,蕴藏着独特的人类生命科学信息,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价值。新安医学是一代又一代新安医家不懈地继承、研究、完善、发展的结果,更是一代又一代新安医家勤于著述的结晶。他们或述而不作,或既述且作,述而又述,作而又作,述中有作,作中有述,给我们留下了既丰富多彩又极具价值的新安医学文献。时至今日,尽管新安医学名家们已经逝去,但他们的建树与成就却通过新安医学文献这一载体而留传至今。我们整理新安医学文献,阐释新安医家名著,不仅能够传承前人的学术薪火,而且可以弘扬前人的学术成就。面对着丰富多彩的新安医学文献,我们应当采取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内篇三·文德》中所说的“临文必敬”、“论古必恕”的治学态度,继承他在《校雠通义叙》中所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方法,以研读新安医学文献、传承与弘扬新安医学成就为己任。

研读新安医学文献,前提是要有文献可供研读。为了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安医学文献,上个世纪的90年代,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一批学者、专家编纂并出版了《新安医籍丛刊》。这套丛书中既有大部头的新安医学名著,如《古今医统大全》、《伤寒从新》、《医林纂要探源》等,更有常销不衰的精品,如《本草备要》等,还有一些罕见的新安医籍。《新安医籍丛刊》的编纂与出版,不但提供了一批新安医学文献以供研读之需,而且展示了当时整理新安医学文献的成就,同时也给我们在新世纪编纂《新安医学名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提供了良好的启示与借鉴。

新世纪到来,新安医学的研究也更上一层楼,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新的研究人员。与新安医学的研究同步,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新安医籍相继被发现,一批新安医著的孤本、善本被影印出版,各专业出版社也陆续推出一些常销不衰的新安医籍。为了反映新世纪以来新安医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新成果,为了彰显安徽中医学院注重传承、弘扬新安医学的办学特色,为了向安徽中医学院建校50周年献礼,2007年2月,安徽中医学院专门成立了《丛书》编委会,议定了《丛书》编纂方针、所收书目、整理要求、编写细则,落实了《丛书》内每种书目的具体整理人。之后,各书的具体整理人遵照编委会的要求开始了整理工作。《新安医学名著丛书》的编纂上承《新安医籍丛刊》,以传承与弘扬新安医学为宗旨。《新安医学名著丛书》编委会议定丛书所收书目,应为名家名著,篇幅相对适中,内容兼顾新安医学的各个方面,原则上不与《新安医籍丛刊》所收书目重复。经过编委会反复讨论,最终确定所收书目为《医学心悟》、《医学原理》、《医旨绪余》、《望诊遵经》、《伤寒论条辨》、《伤寒论后条辨》、《读伤寒论赘余》、《伤寒论条辨续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孙文垣医案》、《杏轩医案》、《老老余编》、《养生余录》、《医说》,合计15种。

上述15种书中,《医学心悟》系程国彭积30年业医心得,融会《内经》、《难经》及历代名医学术精华而撰成。是书所列各科病证先述病源、症状,次述诊断,治疗,并附程氏自拟经验方,可谓分类清楚,论述简要,脉因证治环环相扣,所选方药简便易行,切于实用,是一部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中医启蒙著作,流传甚广,被后世公认为中医入门的必读书。《医学原理》十三卷,是汪机晚年撰就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其中所论病机、药性,悉本《内经》、《本草》;治方、脉法,皆据名贤格言”。综观全书,可以感受到汪氏受朱震亨影响很大,在论述诸证治疗时,均将朱丹溪的经验列于前面,但他又不拘泥株守,而是有所发展。本书是集汪氏学术心得与临床经验的成熟之作。《医旨绪余》两卷,孙一奎著,其子泰来、朋来参订。该书从基础理论到辨治、方药诸方面,分78个专题辑录了孙氏的学术见解、临床心得。其以“太极”述命门,以无形话三焦,承师说而倡温补,持平议论历代名医长短等,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望诊遵经》一书成于清末,撰者为歙县人汪宏。书内上卷论述了望诊的基础知识,人体正常生理的气色表现,以及病理状态下的气色主病等;下卷论述了望眼鼻口唇齿、耳眉须发、腹背手足,以及望汗、血、痰、便等的诊断意义。曹炳章在《中国医学大成》的《望诊遵经》提要中评价说:“全书提纲挈领,叙述分明,虽西医诊断学的详博,亦未有过于是者,非经实验,曷克臻此。”《伤寒论条辨》、《伤寒论后条辨》、《伤寒论条辨续注》是三部伤寒错简派的代表性医著,作者分别是方有执、程应旄、郑重光。方有执倡“错简重订”说,此后程应旄、郑重光又发挥和完善方氏的说法,三人的学术主张一脉相承又各有千秋,对活跃伤寒研究的学术氛围产生了相当影响,在伤寒学说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医方集解》是明末清初人汪昂的医作。书凡六卷,收正方370余首,附方480余首。每方备述适应病证、方药组成、方解、附方加减。全书述说精当,内容完备,是一本理法方药相应贯通的佳作。《本草备要》亦是汪昂的佳作。汪氏精选临床适用药物479味,每药先辨气味形色,次著所入经络,再为发明其功用,而以主治之症具列于后。此书自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其版次之多,为本草著作之冠。其内容深入浅出,实用便捷,既是清初以来初学中医者的必读之书,更是一部既备且要的优秀本草普及读物。《孙文垣医案》由孙一奎之子编辑,成书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共收载验案397则。孙氏的医案论病详确,临症精思,论证有独见,治病有特色,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孙氏诊治特色及临床经验,足堪后人师法。《杏轩医案》乃程文囿撰,包括《初集》一卷、《续录》一卷、《辑录》一卷,是程文囿一生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载医案共192例,其中有许多急危重症医案,如脱证、大出血、伤暑昏厥、小儿惊证、麻闭、子痫等。其医案的特点是记录真实完整,不仅记录成功案例,也收录了疗效不佳或无效案例,因而有着重要的研读价值。《老老余编》、《养生余录》见于徐春甫所撰的《古今医统大全》内。《老老余编》载于《古今医统大全》的第八十六卷、八十七卷,《养生余录》载于第九十九卷和第一百卷。这两种养生书篇幅短小,内容精当,比较简明扼要地反映了新安医家的养生主张。《医说》的编撰人为张杲,为现存最早的新安医学文献。书分十卷,所立条目接近千数,记载了从上古到张杲本人生活时代为止的医学掌故及见闻。全书体例成熟,内容全面,人文色彩突出,且引书注明出处,有着他书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14种书中,《伤寒论后条辨》、《伤寒论条辨续注》、《医说》向无整理本,有填补中医文献整理空白的价值;《伤寒论条辨》向无标点本,《医学原理》、《老老余编》、《养生余录》向无单行本,出版后可以提供研究与阅读的方便。其他如《医学心悟》等,均属新安医学文献的精品,且为国内各专业出版社的常销书。上述书籍的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伤寒学说、方药、临床各科、医案、养生、医学掌故、医学文化等方面,均为新安医学的代表作、佳作,久享盛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本丛书的整理者均是研究新安医学文献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既有上个世纪曾参与《新安医籍丛刊》编撰工作的专家,更有在后来参与新安医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还有新近加入新安医学研究的年轻人。老、中、青三代学者济济一堂,整理新安医学名著,切磋新安医家的学术主张、临床心得,既能传承学术薪火,又能弘扬新安医学学术,培养学术研究的新人,诚为盛世幸事。在具体整理过程中,承担每种书整理任务的领衔学者,全部亲自全程参与整理任务,不假他人,不挂虚名,确保以认真与细致的工作保证《丛书》的质量。

在整理所用底本上,均多方寻觅,力求采用国内所见最佳版本为底本进行整理。所谓最佳版本,是最能反映文献真实面貌、内容最全、经过精心校定的版本。当然,要兼顾以上三者,往往无法实现,但至少具备其中的一个方面。本着上述原则,《医学心悟》采用清程树滋堂刻本为底本,《医学原理》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精抄陈长卿刊本为底本,《医旨绪余》采用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公元1596年)古歙黄鼎刻本为底本,《望诊遵经》采用《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光绪元年(1875年)求志堂初刻本《望诊遵经》为底本,《伤寒论条辨》采用《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影印清康熙浩然楼重刊本为底本,《伤寒论后条辨》采用清式好堂初刻本为底本,《伤寒论条辨续注》采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广陵秩斯堂原刊本为底本,《医方集解》采用《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康熙刊本为底本,《本草备要》采用《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还读斋重刊本为底本,《孙文垣医案》采用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公元1596年)古歙黄鼎刻本为底本,《老老余编》、《养生余录》采用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初陈长卿初刻本为底本,《杏轩医案》采用安徽人民出版社1959年校勘本为底本,《医说》采用《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子部》影印南京图书馆藏宋刊本为底本。以上版本,除《伤寒论条辨》未能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外,其他13种书的底本,或为最能体现原貌之本,或为内容最全之本,或为最佳整理之本。总之,基本上做到了采用国内所见最佳版本为底本进行整理。

在具体整理方法上,每种书都精心选择了参校本,并且精心给出校记与注释。书后的校后记也注意将每种书的作者生平、成书经过、流传轨迹、学术价值、整理过程、整理方法等,以清晰的语言介绍明白。有的校后记本身就是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在具体整理程序上,每种书都做到了至少先后三易书稿,反复推敲,以期尽可能减少差错,使《丛书》内的每种书与同类书籍相比,质量上要略高一筹。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编委会的组织与出版社的协调下,特别是曾先后得到上海倪项根编辑和北京王淑珍主任的支持,我们总算将《新安医学名著丛书》这样一项文献整理工作完成了。其间所经历的甘苦曲折真是一言难尽。尽管吃了很大的苦、受了很大的累,但遗憾之处仍在所难免。我们深感还有许多优秀的新安医籍没有入选本《丛书》,还有许多应当做得到位的地方却做得不尽如人意。编书永远是一件令人快乐又遗憾的事情。我们热忱欢迎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能指出我们的失误,使我们以后的工作能做得更好。王键(安徽中医学院院长)2009年春于少默轩

校注说明

汪昂(1615~1695?),字讱庵,安徽休宁人。他有感于古之本草书目不无缺憾,李时珍《本草纲目》备而未能要,《药性歌赋》之类要而未能备,因而裒集诸家本草,由博返约,既取其备,又欲其要,精选适用者479味,著为《本草备要》。每药先辨气味形色,次著所入经络,再为发明其功用,而以主治之症具列于后。通过四步之序,使人开卷了然,用之不致舛误。文体锻炼成章,便于诵读。《本草备要》自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其版次之多,为本草著作之冠。其内容深入浅出,实用便捷,既是清初以来初学中医者的必读之书,更是一部既备且要的优秀本草普及读物。现代著作,盛行数十年已属不易,而《本草备要》风行数百年不衰,实属罕见。在校注过程中,我们渐渐体悟了作者之用心良苦。

本书1683年初刊,载药402味。1694年增订,增至479味。作为本草普及读物,《本草备要》是成功之作。由于当时印刷技术有限,曾给汪昂留下遗憾,他在凡例中写道:“若以本文(指正文内容)另誊,尤便诵读。”本次校注,以影印上海图书馆藏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还读斋刊本《增订本草备要》(见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续修四库全书》第993册内)为底本,以1954年商务印书馆繁体竖排本《本草备要》(简称商务本)为对校本,以刘衡如和刘山永校注本《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尚志钧辑本《名医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版)、马继兴主编《神农本草经辑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版,简称《本经》)、虞顺和于莉英点校本《黄帝内经素问》(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年排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崔扫尘和尤荣辑点校本《汤液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为他校本。

为充分发挥本草普及著作特色,为使作者思维更易展现,读者阅读更为方便,我们采用的整理方法是:

1.全书采用横排、简体和现代标点。

2.底本内不见于药名中的异体字、俗写字,如俛(俯)、欬(咳)、差(瘥)、傅(敷)、舌胎(苔)、喎邪(㖞斜)等,一律改作现在的通行字体,不另出注。

3.分排正文注文,插排眉批:原著正文用大字,注文用双行小字,正文与注文互相穿插,给阅读带来不便。这种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的做法汪昂也已觉察,因而建议读者另誊正文诵读。这次校注尊原作之意,将正文的大字与注文的小字分开排版,既凸现了原文的整体连贯性,又便于诵读,完成了三百多年前汪昂的夙愿。汪昂的原注用“①”号引出,校注则用“〔〕”引出。原著眉批根据不同内容分开处理。若是说明药物之十剂功效者,则直接置于该药名之下;其余者则据其文意,用“()”引出,插入原著注文相应文字之后。

4.标点方便诵读:校注古书,标点是十分重要的程序。若不明作者思维,标点看似通顺,实违原旨。《本草备要》作者构思缜密,每味药物正文整体有段、层、句之不同等级。我们在标点时,采用分段、分层次的方法,回归作者原有思维,以符合诵读习惯,免除句中顿号分割,保持原作连贯思维,避免带来理解障碍。而作者原注的小字部分,仍采用现代习惯之法,标点细化,以便读者参阅。

5.统一古今药名:本草普及读物,中药名称更应方便读者学习。《本草备要》少数中药名称现代已不通用;目录名称与正文名称也有不能对应之处。在校注中,我们作了以下处理:

①俗写字、异体字,直接改为现代通行字体,不另作注。如白微改为白薇,扁蓄改为萹蓄,海金砂改为海金沙,天仙籐改为天仙藤,山慈菰改为山慈菇,白敛、赤敛改为白蔹、赤蔹,梹榔改为槟榔,乌臼木改为乌桕木,荸脐改为荸荠,禹馀粮改为禹余粮,慈石改为磁石;羌螂改为蜣螂,蜜陀僧改为密陀僧,甘草稍改为甘草梢等。

②古今名称有别者,则正名改用现今通用名,古名置于括号之内,如黄芪(黄耆)、玉竹(萎蕤)、钩藤(钓藤钩)、川芎(芎藭)、莪术(莪蒁)、补骨脂(破故纸)、锁阳(琐阳)、栀子(卮子)、降香(降真香)、没食子(没石子)、柽柳(赤柽柳叶)、山楂(山查)、罂粟壳(御米壳)、珍珠(真珠)、硫黄(石硫黄)、刘寄奴(寄奴草)等。

③目录与正文名称不同,依正文改之,如将目录中的甘菊改为甘菊花,南星改为天南星,栝楼改为栝楼仁,地黄生、干、熟分为三条(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车前改为车前草,枳实、壳改为枳实、枳壳,菱角改为菱,芙蓉改为芙蓉花,山茶改为山茶花,肥皂改为肥皂荚,龙眼改为龙眼肉,榧改为榧实,松子改为海松子,荞麦改为荞麦面,黑豆改为黑大豆,扁豆改为白扁豆,豆豉改为淡豆豉,玄精石改为太阴玄精石,石脂改为赤石脂,赭石改为代赭石,逆流水改为逆流回澜水,井泉改为井泉水,露改为露水,犬改为犬肉,羊改为羊肉,牛改为牛肉,马溺改为白马溺,兔矢改为兔屎,蜂房改为露蜂房,蚕砂改为原蚕砂,蚯蚓改为白颈蚯蚓,硝与芒硝二条并为朴硝、芒硝等。

6.重视附注药物:目录药名之后小字部分,列有很多药物名称,这些附注药物在正文之中虽为略写,但内容丰富,价值不小。附注药物既有同种不同部位之药,如桑白皮条附桑枝、桑椹和桑叶;也有不同加工炮制品,如天南星条附南星曲、胆南星,绿豆条附绿豆粉等;还有相似功效类药物介绍者,如胡椒条附荜澄茄,茴香条附大茴香、小茴香、八角茴香等;还有辨伪者,如艾叶条附野艾为真,蕲艾非真艾也,甘菊花条附苦薏,非真菊也。这些附注药物历来未被校注者留意,造成很多宝贵的信息未被重视。本次校注仔细核对目录与正文之中附注药物,两者对应,在正文附药之下加黑点“.”标记,以引起读者注意。留意附注药物至少可获取五十多味常用中药的知识,如

人参

芦、胆南星、葛花、麻黄根、苏梗、苏叶、赤芍药、小蓟(与大蓟并列)、营实、蜀漆、车前子、乌头、刺蒺藜、草果、八角茴香、红豆蔻、赤茯苓、茯苓皮、茯神心木、松脂、桑枝、桑椹、桑叶、枳壳(与枳实并列)、槐花、皂角刺、椒目、荜澄茄、橘核、橘叶、柿蒂、石莲、饴糖、陈米、浮小麦、韭子、黑姜、姜皮、冬瓜子、铅丹、芒硝(与朴硝并列)、雌黄、鹿角、鹿角霜、鹿角胶、蜂蜡、蜣螂、水蛭、虻虫、蟾酥等。《本草备要》主药479味,加上附注之药可达530味左右,与现代常用中药著作所选中药的数目和药物基本吻合,这也许正是汪昂原意的既备又要也。

7.索引方便检索:原著药物(包括附注药物和药物别名)以笔画为序编成索引附于书末,便于读者查阅。校注者戊子年小寒日

增补本草备要叙

言之可贵而足以垂后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则经济之文也。余于圣学,既无所窥;又六经四子之书灿如星日,即汉疏宋注且有遗讥,况余愚瞽凡民,安敢以管蠡仰测高深也哉!性命之文,吾无及矣。若经济之文,必须见诸实事,方能载诸简编。余少困棘围,壮谢制举,长甘蓬虆,终鲜通荣,经济之文吾无望焉耳。至于词章诗赋,月露风云,纵极精工,无裨实用。杨子所谓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不其然欤。窃谓医药之书,虽无当于文章钜丽之观,然能起人沉疴,益人神智;弱可令壮,郁可使宽;无关道脉,而能有助刚大之形躯;不系政刑,而实有裨生成之大德。言不堕绮语之障,用有当施济之仁。群居饱食之余,或可以愧小慧而胜犹贤也乎!是用寄意此中,思以寿世。初则谓医学与堪舆不同。堪舆当有秘奥,天机不欲轻泄;若医集所以济生救疾,自应无微不阐,无隐不彰,恣意极言,不遗余蕴。及泛览诸书,惟《灵》、《素》、《难经》、仲景、叔和,奥衍弘深,不易究殚。自唐宋而下,名家百氏方书,非不灿陈,而义蕴殊少诠释。如本草第言治某病某病,而不明所以主治之由;医方第云用某药某药,而不明所以当用之理。千书一律,开卷茫如。即间有辨析病源、训解药性者,率说焉而不详,语焉而不畅。医理虽云深造,文字多欠通明,难以豁观者之心目。良用怃然,不揣固陋,爰采诸家之长,辑为《本草备要》、《医方集解》二编。理法全宗古人,体裁更为创制。本草则字笺句释,仿传注之详明;医疗则诠症释方,兼百家之论辨。书分两帙,用实相资。要令不知医之人,读之了然,庶裨实用。两书甫出,幸海内名贤颇垂鉴许。今本草原刻,字已漫灭,特再加厘订,用酬世好。抑世尚有议余药味之简者,余惟《歌赋》、《汤液》,药仅二百四十种,拙集广至四百种,不为少矣。如食物仅可充口腹,僻药非治所常需者,安能尽录?盖既取其备,又欲其要,应如是止也。兹因重梓,更增备而可用者约六十品,聊以厌言者之口,仍不碍携者之艰。苟小道之可观,倘不至致远之恐泥也乎。康熙甲戌岁阳月休宁八十老人讱庵汪昂书于延禧堂[1]

原自叙

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其次则当明药性,如病在某经当用某药。或有因此经而旁达他经者,是以补母泻子,扶弱抑强,义有多端,指不一定。自非兼贯博通,析微洞奥,不但呼应不灵,或反致邪失正。先正云:用药如用兵,诚不可以不慎也。古今著本草者,无虑数百家。其中精且详者,莫如李氏《纲目》,考究渊博,指示周明,所以嘉惠斯人之心,良云切至。第卷帙浩繁,卒难究殚,舟车之上,携取为艰,备则备矣,而未能要也。他如《主治指掌》、《药性歌赋》,聊以便初学之诵习,要则要矣,而未能备也。近如《蒙筌》、《经疏》,世称善本。《蒙筌》附论,颇著精义,然文拘对偶,辞太繁缛,而阙略尚多;《经疏》发明主治之理、制方参互之义,又著简误以究其失,可谓尽善,然未暇详地道、明制治、辨真赝,解处偶有傅会,常品时多芟黜,均为千虑之一失。余非岐黄家,而喜读其书。三余之暇,特裒诸家本草,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凡四百品,汇为小帙。某药入某经、治某病,必为明其气味、形色所以主治之由,间附古人畏恶兼施、制防互

济、用药深远之意,而以土产、修治、畏恶附于后,以十剂宣通补泻冠于前。既著其功,亦明其过,使人开卷了然,庶几用之不致舛误。以云备则已备矣,以云要则又要矣。通敏之士,由此而究图焉。医学之精微,可以思过半矣。题曰《本草备要》,用以就正于宗工焉。康熙癸亥夏月休阳訒庵汪昂题于延禧堂[1]原自叙:底本未收此叙,现据《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曹洪欣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册所收影印日本国国立公文书馆藏本《本草备要》初刻本补。

增订本草备要凡例

○注本草者,当先注病症。不然,病之未明,药于何有?从前作者罕明斯义,第云某药入某经治某病而已。浅术视之,盖茫如也。唯李氏《纲目》,裦集诸家,附著论说,间及病源;《经疏》因之,释药而兼释病,补前人之未备,作后学之指南。兹集祖述二书,更加增订。药性病情,互相阐发,以便资用。若每处皆释,则重复烦琐,反生厌渎。故前后间见,或因药论辨,读者汇观而统会之可也。

○药品主治,诸家析言者少,统言者多。如治痰之药,有治燥痰者,有治湿痰者,诸书第以除痰概之;头痛之药,有治内伤头痛者,有治外感头痛者,诸书唯言治头痛而已。此皆相反之症,未可混施。举此二端,其余可以类推矣!又每药之下,止言某病宜用,而不言某病忌用,均属阙略。兹集并加详注,庶无贻误。

○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著其所入经络,乃为发明其功用,而以主治之症,具列于后。其所以主治之理,即在前功用之中,不能逐款细注,读者详之。

○徐之才曰:药有宣①、通、补、泻、涩、滑、燥、湿②、轻、重十种,是药之大体,而《本经》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矣。今为分阐,以冠于诸药之首③。

○药品主治,已注明入某脏某腑者,则不更言入某经络,以重复无用也。

○药品稍逝遐僻者,必详其地道形色。如习知习见之药,则不加详注。

○阴阳、升降、浮沉,已详于“

药性总义

”中,故每品之下,不加重注。

○主治要义及诸家名论用“○”,病症用“△”,药名汤头用“--”。顶上十剂用“O”。

○药内间附古方,便人施用。如方药俱全者,则于方名加“--”。如有方无药者,则方名不用“-”。

○药目次第,每药稍从其类,以便查阅。

○先哲名言,有言以人重者、有人以言重者,须当仍其名氏,庶乎后学知所秉承,或是或非,有可裁断矣。奈何医集之中,率掠古人之言,混入已作,使读者苍黄莫辨、泾渭难分。习俗移人,贤者不免。甚有合数人之言,砌掇成篇,首尾欠贯,词意多乖。以故医学每鲜佳编,良深慨息。本集采用诸家,悉存原名,使可考据。间有删节数行数句者,以限于尺幅也;有增改数句数字者,务畅其文义也;亦有录其言而未悉其名氏者,以藏书既寡,目力不充,难于尽考也。或时附入鄙见,必加“昂按”二字,以听时贤之论定。其间旁后远讨,义图贯通。取要删繁,词归雅饬,庶几豁观者之心目云耳。

○是书篇章虽约,多有补《纲目》、《经疏》之所未备者,故曰备也。

○药有气味、形色、经络、主治、功用、禁忌数端,《药性歌赋》虽便记诵,然限于字句,又须用韵,是以不能详括。兹集文无一定,药小者证简,药大者词繁。然皆各为杼轴,煅炼成章,使人可以诵读④。

○《本草》一书,读之率欲睡欲卧。以每药之下,所注者不过脏腑、经络、甘酸苦涩、寒热温平、升降浮沉、病候主治而已,未尝阐发其理,使读之者有义味可咀嚼也。即如《证类》诸本,采集颇广,又以众说繁芜,观者罔所折衷也。是编主治之理,务令详明;取用之宜,期于确切。言畅意晰,字少义多。作者颇费匠心,读者幸毋忽视。

○是书之作,不专为医林而设。盖以疾疢人所时有脱;或处僻小之区,遇庸劣之手,脉候欠审,用药乖方,而无简便方书与之较证,鲜有不受其误者。是以特著此编,兼辑《医方集解》一书,相辅而行。篇章虽约,词旨详明。携带不难,简阅甚便。倘能人置一本,附之箧笥,以备缓急,亦卫生之一助。有识之士,当不以愚言为狂谬也。

○昂自壮立之年,便弃制举。蹉跎世变,念著书作诗,无当人意,只堪覆瓿,难以垂远。然禽鹿视息,无所表见,窃用疚心,故疲精瘁神,著辑方书数种,以为有当于民生日用之实。且集诸家大成,贯穿笺释,或可有功前贤,嘉惠来世。易世之后,倘有嗜吾书而为重梓者,庶能传之久远,此区区立言之意也。

○是书之作,因阅过伯龄《围棋四子谱》而师其意。盖围棋之谱,自唐宋至今,千有余载。然必如伯龄之谱,有议论、有变换,而后围棋之妙显。本草自《本经》而下,不啻数百千家。然率言其气味主治,而无义味可寻。必须为之字笺句释,明体辨用,而后药性之功全。盖士生千载之后,贵能取前人之言,寸衡铢称,抉髓抡精,庶几有集成之益,无缺略之讥也。故拙著《内经》、《本草》、《方解》、《汤头》数书,皆另为体裁,别开径路,以发前贤未竟之旨,启后人便易之门。窃谓于医学颇有阐微廓清之力,读者倘能鉴别,斯不虚老人之苦心焉耳。

○拙著《医方集解》,卷帙稍繁,不便携带。故更束为歌括,附于本草之末。使行旅可以轻赍,缓急便于取用。【原注】

①上升下行曰宣。

②湿即润也。

③此十剂也。陶弘景加寒热二剂,兹不具述。然本集燥剂,即陶氏之热剂,通剂乃徐氏之燥剂,而寒剂则多寓于泻剂也。

④若以本文另眷,尤便诵习。

增订本草备要

药性总义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

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耎①坚,淡者能利窍能渗②泄。此五味之用也。

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厚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③,厚则发热④;味厚则泄⑤,薄则通⑥。辛甘发散为阳,酸苦[1]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此阴阳之义也。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⑦,气薄者降而收⑧,气厚者浮而长⑨,味厚者沉而藏⑩,味平者化而成⑪。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

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⑩。

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⑬。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⑭;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⑮;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⑯;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⑰;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⑱。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⑲;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

肝苦急④,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21),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22)。心苦缓(23),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以咸补之(24),以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25),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苦气上逆(26),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2]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27),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此五脏补泻之义也。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28)。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29)。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30)。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31)。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32)。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33)。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药性宜明而施用贵审也。

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实。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酸伤筋(34),辛胜酸;苦伤气(35),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36),苦胜辛;咸伤血(37),甘胜咸。此五行相克之义也。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挛收引益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甚,重而难举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则壅气胪肿益甚也。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也。咸

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38)。此五病之所禁也。[3]

多食咸,则脉凝泣(39)而变色(40);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41);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42);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43);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44)。此五味之所伤也。

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45),有因性相从者(46),有因气相求者⑩,有因质相同者(48)。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豨莶、香薷之类是也;有以味名者,

甘草

、苦参之类是也;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

凡药火制四:煅、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州;面煨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4]

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餙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楉异质;或头尾误

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愿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练,思以荡寇克敌,适以覆众舆尸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千金》云:凡药须治择熬炮毕,然后秤用,不得生秤。湿润药皆先增分两,燥乃秤之。【原注】

①耎,音软。

②渗,音惨,去声。

③表散。

④温燥。

⑤降泻。

⑥利窍渗湿。

⑦象春。

⑧象秋。

⑨象夏。

⑩象冬。

⑪象土。

⑫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⑩以生苗者为根,以入土者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效。

⑭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

⑩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

⑯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5]

⑰肺为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

⑱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丙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

⑩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

⑳血燥故急。(21)木喜条达。(22)以散为补,以敛为泻。(23)缓则散逸。(24)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肾为补,取既济之义也。(25)舒和。(26)火旺克金。(27)坚固则无狂荡之患。(28)风属木,辛为金,金能胜木,故治以辛凉。过辛恐伤真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木喜条达,故以辛散之。(29)水胜火,故治以咸寒。甘胜咸,佐之所以防其过,必甘苦者,防咸之过,而又以泻热气作实也。热淫,故以酸收之;热结,故以苦发之。(30)湿为土气,苦热皆能燥湿,淡能利窍渗湿。用酸者,木能制土也。(31)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润,酸能收敛,苦能泄热,或从其性而升发之也。(32)燥属金,苦属火,火能胜金,故治以苦温。甘能缓,辛能润,苦能下,故以为佐也。(33)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苦而辛,亦热品也。伤寒内热者,以咸泻之;内燥者,以辛润之。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34)敛则筋缩。(35)苦能泻气。(36)疏散腠理。(37)咸能渗泄。(38)咸能渗泄津液。(39)涩。(40)脉即血也,心合脉。水克火。(41)肺合皮毛。火克金。(42)肝合筋,爪者筋之余。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补肝,惟多则为害。(43)脾合肉,其华在唇。木克土。胝音支,皮厚也。(44)肾合骨,其华在发。土克水。(45)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类。

⑩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47)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48)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之类。[1]咸:原作“酸”,据商务本、《本草纲目》第一卷“气味阴阳”改。[2]苦:原作“甘”,据商务本、《本草纲目》第一卷“五脏五味补泻”改。[3]而毛:原作“百七”,据商务本、《本草纲目》第一卷“五味宜忌”改。[4]餙:同“饰”。[5]为:商务本作“与”。

增订本草备要卷之一

休宁汪昂讱庵著辑 弟汪桓殿武参订 同学郑曾庆赞寰同订 男汪端其两侄汪惟宠子锡 侄婿仇澐天一同较

草 部

黄芪(黄耆)

补气,固表,泻火。

甘温。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①;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②。生血生肌③,排脓内托,疮痈圣药④。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⑤。

为补药之长,故名耆⑥。皮黄肉白,坚实者良。入补中药槌扁蜜炙,达表生用⑦。茯苓为使;恶龟甲,白鲜皮;畏防风⑧。【原注】

①丹溪(朱震亨,号丹溪,著《本草补遗》。)云:黄耆大补阳虚自汗。若表虚有邪,发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

②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脾胃缓和,则肺气旺而肌表固实。补中即所以固表也。

③气能生血,血充则肉长,《经》曰血生肉。

④毒气化则成脓,补气故能内托。痈疽不能成脓者,死不治,毒气盛而元气衰也。痘症亦然。

⑤新安汪机(汪机,号石山,著《本草会编》。)治痘症虚寒不起,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汤。)加黄耆、紫草多效。间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药之不精,思之至忘寝食。忽悟曰:白术燥湿,茯苓渗水,宜痘浆之不行也。乃减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因名保元汤。王好古(王好古,号海藏,著《汤液本草》。)曰:黄耆实卫气,是表药;益脾胃,是中州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元,是里药。甄权(甄权,著《药性论》。)谓其补肾者,气为水母也。《日华》(日华,著《大明本草》。)谓其止崩带者,气盛则无陷下之忧也。《蒙筌》(陈嘉谟,著《本草蒙筌》。)曰,补气药多,补血药亦从而补气;补血药多,补气药亦从而补血。益气汤虽加当归,因势寡,功被参耆所据;补血汤数倍于当归,亦从当归所引而补血。黄耆一两,当归二钱,名补血汤。气药多而云补血者,气能生血,又有当归为引也。表旺者不宜用,阴虚者宜少用,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矣。

⑥俗作芪。

⑦或曰补肾及治崩带淋浊,宜盐水浸炒。昂按:此说非也。前证用黄耆,非欲抑黄耆使入肾也,取其补中升气,则肾受荫,而带浊崩淋自止。即日华气盛自无陷下之忧也。有上病而下取,有下病而上取,补彼经而益及此经者,此类是也。

⑧东垣(李东垣《用药法象》)曰:黄耆得防风,其功益大,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甘草

有补有泻,能表能里,可升可降。

味甘。生用气平,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①;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②,a凉剂则泻邪热③,入峻剂则缓正气④,入润剂则养阴血⑤。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生肌止痛⑥,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⑦,故有国老之称。中满症忌之⑧。

大而结者良。补中炙用,泻火生用。达茎中⑨用梢⑩。白术、苦参、干漆为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并用者⑪。【原注】

①火急甚者,必以此缓之。

②解退肌表之热。

③白虎汤、泻心汤之类。

④姜附加之,恐其僭上;硝黄加之,恐其峻下,皆缓之之意。

⑤炙甘草汤之类。

⑥土主肌肉,甘能缓痛。

⑦凡解毒药,并须冷饮,热则不效。小儿初生,拭去口中恶血,绵渍汁令咂之,能解胎毒。

⑧甘令人满。亦有生用为泻者,以其能引诸药至于满所。《经》云:甘补之,以甘泻之是已。故《别录》(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发明药性。)、甄权并云除满,脾健运则满除也。仲景治痞满,有甘草泻心汤。又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泄满。

⑨肾茎。

⑩梢止茎中痛,淋浊症用之。

⑪胡洽治痰癖,十枣汤加甘草。东垣治结核,与海藻同用。丹溪治劳瘵,莲心饮与芫花同行。非妙达精微者,不知此理。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枣十枚,仲景治伤寒表已解,心下有水气、喘咳之剂。时珍曰: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参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昂按:甘草之功用如是,故仲景有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理中、四逆、调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汤,无不重用甘草,赞助成功。即如后人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诸剂,皆倚甘草为君。必须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时师每用甘草不过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习成风,牢不可破,殊属可笑。附记以正其失。人参

大补元气,泻火。生甘苦微凉①,熟甘温。大补肺中元气②,泻火③益土④,生金⑤。明目,开心,益智。添精神,定惊悸⑥,除烦渴⑦,通血脉⑧,破坚积⑨,消痰水⑩。治虚劳内伤⑪,发热自汗⑩,多梦纷纭,呕哕反胃,虚咳喘促⑩,疟痢滑泻⑩,淋沥胀满⑩,中暑中风,及一切血证⑩。

黄润紧实,似人形者良。去芦用。补剂用熟,泻火用生。炼膏服,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⑥。参生时背阳向阴,不喜风日。宜焙用,忌铁。茯苓为使;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紫石英,人溲,咸卤,反藜芦⑩。

人参芦能涌吐痰涎。体虚人用之,以代瓜蒂⑩。【原注】

①甘补阳,微苦、微寒,又能补阴。

②东垣曰: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十剂》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

③得升麻补上焦,泻肺火;得茯苓补下焦,泻肾火;得麦冬泻火而生脉;得黄耆、甘草,乃甘温退大热。东垣曰:参、耆、甘草,泻火之圣药,合用名黄耆汤。按烦劳则虚而生热,得甘温以益元气,而邪热自退,故亦谓之泻。

④健脾。

⑤补肺。

⑥邪火退,正气旺,则心肝宁而惊悸定。

⑦泻火故除烦,生津故止渴。

⑧气行则血行。贺汝瞻曰:生脉散用之者,以其通经活血,则脉自生也。古方解散药、行表药多用之,皆取其通经而走表也。

⑨气运则积化。

⑩气旺则痰行水消。

⑩伤于七情六欲、饮食作劳为内伤;伤于风寒暑湿为外感。如内伤发热,时热时止;外感发热,热甚无休。内伤恶寒,得暖便解;外感恶寒,絮火不除。内伤头痛,乍痛乍歇;外感头痛,连痛无停。内伤则手心热,外感则手背热。内伤则口淡无味,外感则鼻塞不通。内伤则气口脉盛,多属不足,宜温、宜补、宜和;外感则人迎脉盛,多属有余,宜汗、宜吐、宜下。盖左人迎主表,右气口主里也。昂按:东垣辨内伤外感最详,恐人以治外感者治内伤也。今人缘东垣之言,凡外伤风寒、发热咳嗽者,概不轻易表散,每用润肺退热药,间附秦艽、苏梗、柴胡、前胡一二味,而羌活、防风等绝不敢用。不思秦艽阳明药,柴胡少阳药,于太阳有何涉乎?以致风寒久郁,嗽热不止,变成虚损,杀人多矣。此又以内伤治外感之误也。附此正之。

⑩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亦有过服参耆而汗反甚者,以阳盛阴虚,阳愈补而阴愈亏也。又宜清热养血而汗自止。

⑩《蒙筌》曰:歌有“肺热还伤肺”之句。惟言寒热,不辨虚实。若肺中实热者忌之,虚热者服之何害?又曰:诸痛无补法,不用参、耆。若久病虚痛,何尝忌此耶?

⑭始痢宜下,久痢宜补。治疟意同。丹溪曰:叶先生患痢后甚逼迫,正合承气症。予曰气口脉虚,形虽实而面黄白,必过饱伤胃,与参、术、陈、芍十余帖。三日后胃气稍完,再与承气汤二帖而安。又曰:补未至而下,则病者不能当;补已至而弗下,则药反添病。匪急匪徐,其间间不容发,噫!微哉。昂按:此先补后下法之变者也。非胸有定见者,不可轻用,然后学亦宜知之。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⑩《发明》(皇甫嵩,著《本草发明》。)云:胸胁逆满,由中气不足作胀者,宜补之而胀自除,《经》所谓塞因塞用也。俗医泥于作饱,不敢用。不知少服反滋壅,多服则宣通,补之正所以导之也。

⑩东垣曰:古人治大吐血,脉芤〔芤,音抠〕洪者,并用人参。脱血者先益其气,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之义也。若单用补血药,血无由而生矣。凡虚劳吐血,能受补者易治,不能受补者难治。

⑩有火者,天冬膏对服。

⑱言闻曰:东垣理脾胃、泻阴火,交泰丸内用人参、皂荚,是恶而不恶也。古方疗月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又疗痰在胸膈,人参、藜芦同用,而取其涌越,是激其怒性也。非洞奥达权者不能知。

⑲丹溪曰:人参入手太阴,补阳中之阴;芦反能泻太阴之阳,亦犹麻黄根、苗不同。痰在上膈,在经络,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一妇性躁、味厚,暑月因怒而病呃,作则举身跳动,昏不知人。其人形气俱实,乃痰因怒郁,气不得降,非吐不可。以参芦半两,逆流水煎服,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而安。

沙参

补阴,泻肺火。甘苦微寒。味淡体轻,专补肺气。清肺养肝,兼益脾肾①。久嗽肺痿,金受火克者宜之。寒客肺中作嗽者勿服②。

似人参而体轻松,白实者良。生沙地者长大,生黄土者瘦小。恶防己;反藜芦③。【原注】

①脾为肺母,肾为肺子。

②人参补五脏之阳,沙参补五脏之阴。肺热者用之,以代人参。

③北地真者难得。郑奠一曰:能疗胸痹、心腹痛、邪热结气,皮肤游风、疥癣、恶疮、疝气、崩带。

丹参

补心,生血,去瘀。

气平而降①,味苦色赤。入心与包络。破宿血,生新血②,安生胎③,堕死胎④,调经脉⑤,除烦热。功兼四物⑥,为女科要药。治冷热劳,骨节痛,风痹不随⑦,肠鸣腹痛,崩带癥瘕⑧,血虚血瘀之候。又治目赤疝痛,疮疥肿毒,排脓生肌⑨。

畏咸水;忌醋;反藜芦。【原注】

①《本经》微寒。弘景曰:性应热。

②瘀去然后新生。

③养血。

④去瘀。

⑤风寒湿热,袭伤营血,则经水不调。先期属热,后期属寒。又有血虚、血瘀、气滞、痰阻之不同。大抵妇人之病,首重调经,经调则百病散。

⑥一味丹参散,与四物汤同。

⑦手足缓散,不随人用。《经》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⑧音征加。癥者有块可徵;瘕者假也,移动聚散无常。皆血病。⑨郑奠一曰:丹参养神定志,通利血脉,实有神验。

玄参

补水,泻无根之火。

苦咸微寒,色黑入肾。能壮水以制火,散无根浮游之火①。益精明目,利咽喉,通二便。治骨蒸传尸,伤寒阳毒发斑②,懊侬③烦渴,温疟洒洒,喉痹咽痛④,瘰疬结核⑤,痈疽鼠瘘⑥。脾虚泄泻者忌用。

蒸过焙用,勿犯铜器。恶黄耆,山茱萸,姜,枣;反藜芦。【原注】

①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

②亦有阴证发斑者。

③郁闷不舒。

④本肾药而治上焦火症,壮水以制火也。肾脉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系舌本。肾虚则相火上炎,此喉痹、咽肿、咳嗽、吐血之所由来也。潮热骨蒸,亦本于此。(此与黄耆能治下焦带、浊、崩、淋同义)

⑤寒散火,咸软坚。

⑥音漏。

白术

补脾,燥湿。

苦燥湿①,甘补脾,温和中。在血补血,在气补气②;无汗能发,有汗能止③。燥湿则能利小便,生津液④,止泄泻⑤,消痰水肿满,黄疸湿痹;补脾则能进饮食,祛劳倦⑥,止肌热⑦;化癥癖⑧;和中则能已呕吐,定痛安胎⑨。血燥无湿者禁用;能生脓作痛,溃疡忌之⑩。

肥白者出浙地,名云头术;燥白者出宣、歙,名狗头术,差胜于浙。用糯米泔浸⑪,陈壁土炒⑩。或蜜水炒,人乳拌用⑩。【原注】

①《经》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②同血药则补血,同气药则补气。

③湿从汗出,湿去汗止。止汗同耆、芍之类,发汗加辛散之味。

④既燥湿而又生津,何也?汪机(汪机,著《本草会编》。)曰:脾恶腻,湿胜则气不得施化,津何由生?用白术以除其湿,则气得周流,而津液生矣。

⑤凡水泻,湿也;腹痛肠鸣而泻,火也。(水火相激则肠鸣。)痛甚而泻,泻而痛减者食也。完谷不化气虚也。在伤寒下利,则为邪热不杀谷也。久泻名脾泄,肾虚而命火衰,不能生土也。有积痰壅滞,肺气不能下降,大肠虚而作泻者宜豁痰。有伤风泄泻者宜散风。如脾虚湿泻者宜白术。凡治泻,丸散优于汤剂。

⑥脾主四肢,虚则四肢倦怠。

⑦脾主肌肉。

⑧同枳实则消痞,一消一补,名枳术丸,荷叶烧饭为丸,脾运则积化也。

⑨同黄芩则安胎,黄芩除胃热,白术补脾,亦除胃热,利腰脐间血。盖胎气系于脾,脾虚则蒂无所附,故易落。利腰脐血者,湿除则血气流行也。

⑩补气故也,凡胀满者忌用。白术闭气,然亦有塞因塞用者。

⑪借谷气以和脾。

⑫借土气以助脾。

⑬润以制其燥,《千金方》云:有人病牙齿长出口,艰于饮食者,名髓溢,单用白术愈。

苍术

补脾燥湿。宣,升阳散郁。

甘温辛烈。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①。止吐泻,逐痰水②,消肿满,辟恶气③,散风寒湿,为治痿要药④。又能总解痰火气血湿食六郁⑤,及脾湿下流,肠风带浊⑥。燥结多汗者忌用⑦。

出茅山,坚小有朱砂点者良。糯米泔浸,焙干,同芝麻炒,以制其燥。二术皆防风、地榆为使,主治略同;第有止汗、发汗之异。古方本草不分苍、白。陶隐君⑧言有两种,始各施用。【原注】

①东垣曰:雄壮上行,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传入脾。

②许叔微云:苍术能治水饮之澼囊。盖燥脾以去湿,崇土以填科臼。用苍术一斤,大枣五十枚,去皮捣,麻油半两,水二盏研,滤汁和丸,名神术丸。丹溪曰:实脾土,燥脾湿,是治痰之本。

③辟一切岚瘴、邪恶、鬼气,暑湿月,焚之佳。《夷坚志》云:有士人游西湖,遇一女子,明艳动人,重币求之不得。又五年重寻旧游,怅然空返。忽遇女子,士欣然并行。过旅馆,留半岁,将议偕逝。女曰:向自君去,忆念之苦,感疾而亡,今非人也。但君侵阴气深,当暴泻,宜服平胃散,以补安精血。士惊惋曰:药味皆平,何得取效?女曰:中有苍术除邪气,乃为上品也。

④阳明虚则宗筋纵弛,带脉不引,故痿躄。苍术阳明经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合黄柏为二妙散,加牛膝名三妙散。

⑤丹溪曰:诸郁皆因传化失常,气不得升降。病在中焦。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越鞠丸用苍术、香附。苍术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

⑥带浊赤者,湿伤血分,从心、小肠来;白者,湿伤气分,从肺、大肠来。并有寒热二症,亦有因痰而带浊者,宜二陈加二术、升、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