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权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4:56:53

点击下载

作者:(明)黄济之,王春燕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本草权度

本草权度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卷之上五脏虚实肝

虚 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食,如人将捕,目暗黑花,筋挛节痛,爪枯青色。恐,脉沉细而滑。

实 胁下痛,寒热,心下坚满,气逆,头晕,颈直背强筋急,目赤,颊肿,耳聋。怒,脉浮大而数。

中风左部浮弦;中寒左关紧弦。胀水,恶血。

胆主呕汁,主胀。心

虚 心腹暴痛,心膈胀满,时唾清涎,多惊悲恍惚,少颜色,舌本强。脉浮虚。

实 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痛,手心热,衄血,喜笑。脉洪实。

中风本位浮洪,中寒本位洪紧。胀水,忧思。

小肠主宿食,胀。脾

虚 四肢不举,饮食不化,吞酸或不下食,食则呕吐,腹痛肠鸣,溏泄。脉沉细软弱。

实 心胸烦闷,口干身热,颊肿,体重腹胀寒饥,舌根肿,四肢怠堕,泄不利。脉紧急实。

中风本位浮迟,中寒本位沉紧细。胀水,忧思。

胃主癖胀。肺

虚 语嘶,用力掉颤,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咳喘鼻清涕,恐怖耳聋。脉沉缓。

实 胸膈满,上气咳逆,咽中不利,鼻赤口张,饮无度,痰黏,肩背痛。脉不上不下。

中风本位浮涩短,中寒本位紧涩。胀水。

大肠主宿食胀溏泄,胀。肾

虚 腰背切痛,不得俯仰,足胫酸,手足冷,呼吸少气,骨节痛,腹结痛,面黑,耳鸣,小便数。脉浮细数。

实 舌燥咽干肿,心烦,胸膈时痛,喘嗽,小腹满,腰强痛,体重,骨足下热,小便黄,肿胫肿,盗汗,胀泄。

中风本位浮滑,冷湿,房劳;中寒本位沉紧而滑。胀水。膀 胱

虚 面色无光,尿多,寐中不觉,小腹气痛,攻冲腹胁。

实 小便不通或涩,尿血,淋闭,茎中痛。脉沉濡滑。大 腑

虚 水谷不化,肠鸣泄痢,吐逆,手足冷。

实 粪结,皮肤瘙痒,致厕艰难。五脏绝死

心绝 肩息,回眄目直,掌肿,狂乱心闷绝热,一日死。心头痛而咳不止,关节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

肝绝 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四肢乏,目直如盲,面青舌卷苍黑,泣下,八日死。头痛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又云:身热恶寒,四肢不举,脉当弦长,今反短涩,十日死。

脾绝 口冷足肿,胀泄不觉,面浮黄,唇反,十二日死。色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爪甲青,四逆,节痛,吐食,脉当大缓反弦,死。

肺绝 口如鱼,气出不快,唇反无纹,皮毛焦,三日死。足满泄利不觉,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言音喘急短气。

肾绝 大便赤涩,耳干,下血,舌肿,足浮,齿痛,目盲,腰折,汗如水,发无泽,面黑。腿筋痛,小便闭,两胁胀,目盲。又云:阴缩小便不出,出而不快。

胃绝 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收持,大小便自利无休,饮食不入,七日死。舌强语涩,转筋卵缩牵阴股痛,不食,鼓胀变水泄,不卧。又云:齿落目黄,七日死。

小肠绝 发直,汗不止,不得屈伸。

大肠绝 泄痢无度,六日死。

筋绝 惊恐,爪甲青,呼骂,九日死。

骨绝 腰脊痛,不可反侧,肾中重,足膝复平,五日死。

肌绝 口冷足肿,胀泄不知人,十二日死。脉 法经络图大小迟疾软强之图脉体升降之图

浮 在皮肤,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虚也。人迎风邪在表。气口阴阳耗散。左寸应风头痛目昏有热。右寸宿食滞气肺风逆喘。左关应胁下满。右关脾食热胃风。趺阳胃虚。左尺如经。右尺腰肿脚弱。

芤 与浮相似。血虚也。人迎风热血涌。气口积血在胸。左寸衄血。右寸吐血。关上脾胃虚热肠痈便血。尺中血淋。

滑 浮中如有力,漉漉如欲脱,与数相似。为实,下阳气衰。寸口伏痰外热。左关蓄血在肝。右关痰积。趺阳胃气不行。左尺阴邪相干,腰痛。右尺便精遗沥滞。

实 人迎风寒热盛。气口喘嗽上迫。左寸气壅咽喉,胸中痛;血利,尿不利。右寸如经身热大便秘。右关胃实脾虚,为实为呕,食不消,大便下积。左关肝实血多胁下痛。尺小腹痛,小便不禁。

弦 浮紧为弦。为水气、中虚、寒癖、拘急、饮疟。左寸风寒相侵,头痛心痛。右寸痰饮宿食。右关胃脘寒痛。左关筋急、疟疾、忿怒、血聚。左尺如经。右尺腰痛,小腹拘急。

紧 数如切绝。为寒。人迎感寒。气口头痛拘急。左寸心痛或虚。右寸咳嗽喘急。左关两胁痛满。右关胃痛,蛔。右尺寒湿在下焦。左尺如经。

洪 浮大,与浮相似。为气、热。人迎寒壅诸阳。气口气实攻搏。左寸实热。右寸疝气燥结伤食。左关风热在肝。右关反胃,胃热。右尺热在下焦。左尺如经。

微 极细而软,欲绝,似有似无,按之欲尽,轻手乃得,一日小,一日薄,一日手下决,与涩似。为虚。左寸亡汗。右寸吐血。左关肝虚少血。右关如经。左尺如经。右尺失气遗泄。

沉 为水实、鬼疰。左寸血实。右寸气实。人迎寒搏阴经。气口血滞而凝。左关血癖左胁。右关。右尺腿膝疼。左尺如经。

缓 浮大而软,与迟相似。为虚。人迎风、虚烦、喘。气口怒极伤筋。左寸血虚头痛眩晕。右寸肺风乘胀如经。左关风痹、血耗、筋脉弛张。右关风热结燥。左尺遗沥。右尺如经,肾虚。

涩 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浮而短,又短而止。为少血、寒湿。左寸短气,心血少。右寸如经。右关胃气不足,如经。左关如经。右尺大便难,小便数。左尺如经,困惫。

迟 三至,按之牢,举不足,按有余。为寒。左寸心寒痛。右寸咽酸。左关血涩,胁下痛。右关如经。右尺大便难,水谷不化。左尺如经。

伏 至骨方得。为实、水气、痰饮。人迎寒湿。气口积聚。右寸肺痿,痰。左寸如经。左关惊悸,水泄。右关如经。左尺疝瘕,冷涎在下。右尺水谷不化。

濡 极软而浮细,按之无,举之有余,轻手乃得,与迟弱相似。为虚。左寸如经阳弱恶寒,肾邪干心。右寸咳唾涎沫,飧泄,中虚喘息。左关筋弱纵缓。右关脾湿,虚冷。左尺小便难,虚。右尺脚痹。

弱 极软而沉细,举之无,按之乃得。为虚悸经。左寸如经,阳虚。右寸气虚短。人迎风湿纵缓。气口筋骨弛。左关风热入肝,血虚。右关脾弱多泄少食,胃或客热。右尺大便溏泄滞下。左尺如经,虚。

细 略大于微,常有,但细耳。为血气俱虚。人迎湿中诸经。气口少气涎凝。左寸心虚劳神。右寸气忧伤。左关惊悸,胁痛。右关如经,上耗。右尺遗泄,小便利。

数 为虚热。人迎风壅燥盛。气口阴虚阳并。左关怒,血虚筋急。右关脾热食癥。右尺大便难,热在下。左尺如经。

动 见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动摇不进不退。为痛、虚、惊。左寸心惊神恐。右寸寒极冷痛。左关血虚。右关脾亡。一为痛泄。两尺真气俱弱。

虚 迟大而软,按之不足,豁然空。人迎冒暑气泄。气口血气走越。左寸心虚神不安。右寸肺虚邪易侵。左关。右关脾虚寒泄。左尺失精漏血。右尺伤暑。

促 去来数而一止复来。皆以痰饮,气血留滞不行则促。

结 去来缓而一止复来。皆积。

革代散 同图。

中行 五分后发际 喑门 五分 风府 寸半 脑户 寸半 强间 寸半 后顶 寸半 百会 寸半 前顶 寸半 囟会 寸上星 五分 神庭 五分前发际

二行 天柱 发际 玉枕 寸半 络却 寸半 通天 寸半承光 寸半 五处 五分 曲差 五分

三行 五分 风池 脑空 寸半 承灵 寸半 正营 寸目窗 寸 临注 五分。

横骨至内辅上廉一尺八寸

髀骨外 环跳 中渎 髀骨外膝上三寸

膝上 伏兔膝上六寸 阴市膝上三寸 箕门 鱼腹上 筋间

股内廉 阴色膝上四寸股内

内踝至地三寸

太阳 昆仑外踝后 申脉外踝 京骨大骨小下

少阳 丘墟外踝如前去临泣三寸 临泣寸半 地五会寸 侠溪四

阳明 解溪寸半 冲阳三寸 陷谷二寸 内庭

厥阴 中封内踝前 太冲本节二寸 行间

太阴 商丘内踝微前 公孙本节寸 太白 太都

少阴 吕细内踝后中 风

脉 微而数,中风头痛,脉滑者,中风,风脉虚弱也。寸口脉浮而紧,寸口脉缓而迟皆曰中风也。《脉经》云:浮而大者风,浮而缓,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又滑而浮散者瘫痪风。诊人被风不仁痿躄。其脉虚者生,坚急疾者死。

因 热甚生风,血虚有痰涎壅,口目斜,语言蹇涩。《内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寒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风善行而数变,至其变化乃为他病。《要略》云:风之为病,当身不遂,经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在经,即重不胜邪。入腑,则不识人;入脏即难言,口吐涎。《千金》云: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风痱,于身无痛,四肢不收;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

证治 中腑者,面加五色。有表证着四肢,脉浮,恶风寒,拘急不仁。先以小续命汤加减,发其表,调以通圣散辛凉之剂。中脏者,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耳聋而目瞀,鼻不闻香臭。便秘宜三化汤通其滞,调以十全、四物。血虚有痰,半身不遂,涎潮昏塞,宜以四物、四君子,随气虚血虚加二陈汤,用之调以凉剂,导痰行气也,或权宜吐之。中经者,内无便溺之阻,外无留结之患,宜以大秦艽调之。手足拳挛,筋脉抽掣,中于风冷者,脉应弦急,治宜暖风之药,手足亸曳,四肢瘫缓,中于风热者也,脉应浮缓,宜凉风之剂。口目斜乃风贼阳明胃土者也,有寒则急引颊移,口热则筋缓不收,偏于左则左寒而右热,偏于右则右寒而左热也。

小续命汤 治表。

麻黄 桂枝 芍药 甘草 人参 黄芩 防己 川芎 杏仁一两 防风两半 附子半两

无汗恶寒加麻黄、杏仁、防风;无汗身热加白虎;无汗身凉加姜、附;有汗恶风加桂枝、杏仁、芍药;有汗身热加葛、芩、桂;有汗无热加桂、附。

三化汤 治里。

厚朴 大黄 枳实

大秦艽汤 养血荣筋。

四物汤 秦艽三两 独活 羌活 甘草 防风 白芷 白术茯苓一两 石膏二两 细辛半两

独圣散 吐涎潮。

瓜蒂一两,炒黄,末 茶末三钱

薤汁调下则吐。如风痫加全蝎;有虫加狗油、雄黄、芫花立吐,吐后须降火安神。

泻青丸 治风热,泻目安神。

川芎 当归 防风 羌活 栀子 龙胆 大黄

蜜丸,竹叶汤下。

通圣散

泻青去羌活、龙胆,加麻黄、薄荷、荆芥、芍药、芒硝、连翘、白术各半两,桔梗、黄芩、石膏各一两,甘草二两,滑石三两,姜煎。

二陈汤 加竹沥、姜汁治痰。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

中风有急中不省,口角流涎,喉中作声,脉浮缓者,先去其痰,后治风热,又次养血益阴。其证有不同者,皆风热涎潮,随其何脏有虚而袭之。如肝虚中风,脉应左关,面色青,诊在目,右胁偏痛,筋急头目;心虚中风,脉应左寸,面色赤,诊在舌,不能言,不可转侧,呼怒叫;脾虚中风,脉应右关,面色黄,诊在唇,怠惰,不能饮食,嗜卧如醉;肺虚中风,脉应右寸,面色白,诊在鼻,喘逆面肿;肾虚中风,脉应左尺,面色黑,诊在耳,面庬然浮肿,腰脊痛;胃虚中风,脉应人迎,两关并浮而大,饮食不下,腹胀,食寒则泄,斜不随邪中,心肺涎潮,逼塞。四肢纵缓,以风散涎注于关节,气不能行,故四肢不遂;舌强不能言,以风入心脾,涎中之;口噤不能言,以风冷客滞心肺,涎塞也;四肢拘挛,以风冷邪气中肝脏,使筋挛也。风柔,以热风中肝脏,使筋缓也。

不治证:脉急而大数者死。鼻下赤黑相间,吐沫身直者死。汗出不流如珠与汗出不止,呼吸有声者死。口如鱼口,气粗面红者死。口开目开手散,声如鼾死。发直口吐沫,膈满咽如锯,喘息摇头者死。昼恶寒夜烦躁者死。

中风寒一如中风,止牙车紧不动为异。中风湿一如中风证,止兼胀满身重,便利不禁。中寒手足挛急疼痛,四肢冷,口噤失音,吐沫,挟风则晕眩,兼湿则肿疼也。中湿腹胀,四肢关节疼痛,久则浮肿,挟风眩晕、呕吐,兼寒则挛拳掣痛,脉沉而细,微缓。中风暑一如中风,止四肢缓弱。中寒湿湿寒二证相兼。中暑湿一如中风,手足亸曳,入浴晕倒,骨解。中气一如中风,于七情中发,宜顺其气,脉沉浮大,法风浮而气沉也。中痰素有蓄痰,随气上厥。中尸口开目直,手撒形脱者死,脉紧而急者死,坚而细者死,强而数者死。中恶如醉如狂,乃心气虚有恐,治宜镇神以降火,唇青身冷脉小者死。

筋急者肝中风、肝中寒、筋实热、筋虚。转筋者筋虚。关节痛筋寒、肝寒。脚心痛筋实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十指甲痛筋虚,十指甲卷是血少不能养筋。曲蜷不伸肝中风。喑不言心中风、中湿、痹痓。舌卷囊缩肝中寒筋虚。头目动,肝中风。皮肉动,脾中风。四肢关节疼有中风、中寒、中湿,肝虚有留饮,历节脚气有虚。身体疼有溢饮虚寒搏之,有湿伤血也,亦有血虚而痛也。中暑暑风

脉 虚则身热,或浮自汗自汗者火动而散故也。

因 夏火大热,损伤肺金元气,其感有二:动而得之,乃辛苦之人动而火胜,热伤气也,脉洪而大;静而得之,乃安乐之人静而湿胜,火胜金位,脉沉而实。

证治 暑喜归心,入心则噎塞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入肺则喘满,痿躄,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肾则消渴。病则怠惰嗜卧,精神不足,两脚痿弱,头痛恶热,大渴引饮,大汗。

因动而中,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头痛恶寒拘急,肢节疼,大热无汗。因静而中大顺散,白虎加苍术。有阴胜阳之极,甚则传肾肝为痿厥,清暑益气汤主之。

凡中暍死。切忌与冷水、凉处,须沃以汤,宜黄龙丸主之。心虚伤暑,身热头痛,烦闷而渴,五苓散主之。肺虚伤暑,身热烦闷而喘,白虎主之。脾虚伤暑则为痎疟,常山饮主之。黄连香薷汤治暑身热,挟痰加半夏,虚加人参、黄芪。清暑益气汤治暑伤金虚甚者。玉龙丸曾用治暑。油炒半夏生姜汁丸治暑伤生痰。补中益气汤治注夏。

淡渗二苓汤 治春夏之交病似伤寒,自汗,体重痛难转侧,此名中湿。

泽泻一两 滑石二两 茯苓 猪苓 白术各半两

不治证 四日之外,谵语,口干,潮热,失视,失溲者死。

暑风

挟火,挟痰实者,可用吐法。

玉龙丸 治暑泄泻或二便秘。

焰硝 明矾 滑石 硫黄各一两 白面六两

上为细末,水丸,水下。卒 尸

脉 寸口沉大而滑沉者实,滑则气,实气相搏,入脏则死,入腑则愈。唇青身冷为入脏,死;身温和,汗自出为入腑,愈。紧而急者为遁尸。厥,呼之不应,脉绝者死,脉当大反小者死。

因 心气虚,有恐;精神不全,有热。遂为邪鬼所击,其证万喘,如醉如狂,世所谓冲恶是也。因风寒暑湿不正之气中人之虚,而卒然昏倒,自依风寒暑湿中之治法治之。又痰随气所使亦然,难以中恶同论,病有似像,宜消息之。

证 冲恶之病,卒心腹胀满,吐利不行,如干霍乱,或骂詈妄谈,如醉如狂,登高悲泣,呻吟不欲见人。

治 宜镇心神以降火。

还魂丹 治中恶已死。

麻黄三两 桂二两 杏仁一百二十粒

煎服。

桃奴丸 治心气有热,尸疰,魇梦,惊痫。

桃奴七个,另研 辰砂半两,另研 桃仁十四个,另研 玳瑁镑,一两 牛黄一钱,另研 龙脑一钱,另研 麝一钱,另研 雄黄桃叶煮水飞 琥珀另研,各三钱 黑犀石上水磨,半两 安息香一两,以无灰酒研,飞去土

银器中入桃仁、琥珀,熬成膏,上末和入,煎膏丸如鸡头大,阴干,参汤下。

苏合香丸可服。李用参膏大补。

魇死。用半夏研极细末吹鼻中。厥

脉 沉微而不数,谓之寒厥;沉伏而必数,谓之热厥。

因 因虚,因痰,因热。

证 厥当分二种,次分五脏。寒厥,为手足寒也,阴气胜则寒。其由乃恃壮纵欲于秋冬之时,则阳夺于内,精气下溢,邪气上行,阳衰精竭,阴气独行,故为寒厥。热厥,为手足热也,阳气胜则热。其由乃醉饱入房,气聚于脾胃,阴虚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竭,精气竭则四肢不荣,酒气与谷气相搏,则内热而溺赤,肾气衰,阳独胜,故为热厥。厥,亦有腹暴满不知人者,或一二日稍知人者,或卒然闷乱者,皆因邪气乱,阳气逆,是少阴肾脉不至也。肾气衰少,精血奔逸,使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股腹,与阴相助,令身不仁。又五络皆会于耳,五络俱绝,则令人身脉皆动,而形体皆无所知,其状如尸,故曰尸厥。正由脏气相刑,或与外邪相忤,则气郁不行,闭于经络,诸脉伏匿,昏不知人。厥有痰厥,如拽锯声在咽中,为痰厥;手足搐搦为风厥;因醉而得为酒厥;暴怒而得为气厥;骨枯爪痛为骨厥;身直如椽为骭厥;喘而狂走为阳明厥,此皆气逆之所为也。

治 李法:痰用白术、竹沥,热用承气下之,气虚补气四君子,血虚补血四物汤。

张法:降心火,益肾水。通血和气,必先涌之。痿

脉 浮而大浮虚大热。滑而大滑痰大虚。洪而缓洪热缓虚。

因 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金,六叶皆焦,皮毛虚弱,急而薄着,则生痿躄。皆因贪欲好色之故,湿痰亦能为之。经论有由悲哀太甚,阳气内动,数溲血,大经空虚,热起于心,病则枢纽如折,不相提掣,名曰脉痿。有思想无穷,入房太甚,宗筋弛纵,热入于肝,病则筋急而爪枯,名曰筋痿。有由湿地,以水为事,热生于脾,病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名曰肉痿。有因远行劳倦,遇大热而渴,阳气内乏,热舍于肾,病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名曰骨痿。然此皆热熏于肺之为也。经曰:若衰火之炎,痿躄则愈。

证 面黄身热肌瘦,往来寒热,涎嗽喘满,面浮力弱而不用者为痿。外有痿即嗽风也。柔风脚弱,病同而证各异。

治 治法独取阳明。阳明者,胃脉也,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虚而然。宜降火补虚。

张以黄连解毒汤加当归等剂治。李以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四君子补阳明虚,清暑益气汤治暑热成之。湿痰之为病,宜二陈汤加术、苓、柏治之。

清暑益气汤 治热伤肺,气虚成痿。

黄芪一钱,汗少减半。暑邪干卫,身热自汗,甘温补之,为君 人参五分,救火伤气 白术五分,安胃气 苍术一钱,除湿 升麻一钱,苦甘平,解肌热,风胜湿也 甘草炙,三分,益气 干葛二钱,同升麻功 五味九个,酸寒,救暑伤金 当归三钱,养血 泽泻五分,渗湿 陈皮五分,助胃 神曲五分,消食去痞 麦门冬三钱,同五味子 青皮三分半,同神曲 黄檗三钱,补水泻火 知母一钱,救水 黄芩一钱,救金

健步丸 治湿热成痿。

羌活 防风 柴胡 滑石 甘草炙 泽泻 瓜蒌根酒洗,各五分 防己酒制,一两 川乌 苦参 桂一钱

愈风汤下。

秘方

气虚,四君子加苍白术、苓、柏,痰加竹沥。血虚,四物加苍白术、黄檗下补阴丸。湿痰,二陈加苍术、白术、芩、柏、竹沥。

论瘖痱乃肾虚也,舌不语肾脉夹舌本,肾气厥不至,足不行肾气不顺。痹

脉 沉微涩。迟则寒,数则热,浮则风,濡则湿,滑则虚。治法各随其宜。

因 风、寒、湿三气合而成之。寒气胜者为痛痹寒则阴受之,故痛而夜剧。湿气胜者为着痹湿则肌肉筋脉着而不去。风气胜者为行痹风则阳受之,故走注行而旦剧。

证 作于阴雨之时及三九月太阳寒水用事之时,麻木不仁,或仁、不仁,或痛、不痛,或筋屈而不伸,或引而不缩,寒则虫行,热则纵缓,不相乱也。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久而不已,内舍其合,难治矣。《痹论》中议痹,乃三气皆可客于五脏,其风寒湿乘虚而客之故也。其客于心,则烦心、上气、嗌干、恐噫、厥胀是也。其客于肺,使人烦满喘而吐。其客于肝,多饮数溲,小腹痛如怀妊,夜卧则惊。其客于脾,四肢懈堕,发咳呕沫,上为大塞。其客于肾,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其客于肠,数饮而小便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夫大肠乃传导,为冲和之气,乘虚客之,而和气闭矣。水道不通,使糟粕不化,故喘争飧泄也。其客于胞,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小便涩,上为清涕夫三气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漏,水道不通,随经出鼻窍。其客于血脉,随血脉流通上下,升降一身,谓之周痹。

华佗论痹,乃邪气合四时不正之气,感于脏腑所为。有气、血、筋、肉、骨之分。其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生气衰,邪气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贯于舌而不能言,遗于肠而不能溺,壅则痛,流则麻,右寸脉沉而迟涩者是也。其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甚,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搏,渐成枯削失血之证,左寸脉结而不流利是也。其肉痹者,饮食不节,肥美之为病,肉不荣,肤不泽,则纹理疏,三气入之,则四肢缓而不收持,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涩也。其筋痹者,由呌怒无时,行举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寒热客之,流入筋会,使筋急而不舒,左关脉弦急而数浮沉有力是也。其骨痹者,乃嗜欲伤于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邪气妄入,脉迟则寒,数则热,浮则风,濡则湿,滑则虚,治法各随其宜。

治 附子汤 治风寒湿痹。

附子炮,去皮脐 桂枝 白芍药 甘草 茯苓 人参各二钱 白术一两

行痹加麻黄桂枝汤;痛加附子姜茯汤;胞痹加四苓汤;肠痹加平胃散、茱萸、草豆蔻等。

戴人法:苦剂涌寒痰,次与淡剂。使白术除湿、茯苓养肾水、桂伐木、姜附寒胜则加。

忍冬藤膏 治五痹拘挛。麻 木

因证 风湿热下陷入血分阴中,阳道不行,亦有痰在血分者,其证合目则浑身麻木。痒者,血不荣肌腠。

治 人参 黄芪二味能助阳道 当归行阴道 甘草 黄檗 白术 苍术 茯苓除湿热 升麻 柴胡 芍药

痰加二陈汤,治当活法。破伤风

脉证 风则生热也。风袭于疮,传播经络,病如痓状,治同伤寒。脉浮无力,表之太阳也,汗之而愈;脉长有力,阳明也,下之而愈;脉浮而弦,少阳也,和解之;大便秘,小便赤,汗不止,病在里,可速下之;脉沉在里,承气下之。

治 背后搐者,羌活、独活、防风、甘草;向前搐者,升麻、白芷、独活、防风、甘草;两旁搐者,柴胡、防风、甘草;右搐加白芷。厉 风

证治 血热凝结,其气不清,上体先见多者气受之,下体先见多者血受之。宜醉仙散、再造散、桦皮散、七圣、七宣辈大下之。

大风方 任意加减。

防风 白芷 荆芥 川芎 羌活 凌霄花 何首乌 仙灵苍耳 皂角 苦参 当归 石菖蒲 白花蛇 乌蛇 僵蚕 全蝎 雄黄 大黄 桃仁 梧桐泪 苏方木 虻虫 水蛭 红花肺 风

证治 皮燥开拆,血出,大痛,乃肺热生风也。

苦参 皂角 蛇肉 荆芥 黄芩冷 丹

证治 血风也,血热也,痰血相搏也。

通圣散、消风散,通治血风、血热也。

蝉蜕 僵蚕 荆芥 南星

治痰血相搏,又用吐法。痛 风

证治 血久得热,感寒冒湿,不得运行,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亦有血虚痰逐经络,上下作痛。

四物汤

桃仁 牛膝 陈皮 黄芩 甘草 白芷 草龙胆

在上属风加羌活、威灵仙二倍,桂枝一倍;在下属湿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檗二倍;气虚加人参、白术、败龟板;有痰多加南星;血虚加川芎、当归,佐以桃仁、红花。历节风

因证 疼痛不可屈伸,身体魁瘰肿如脱、痛如掣,流注骨节,自汗,短气,头眩欲吐。由风湿寒相搏而成,痛者寒多,肿者湿多,黄汗出历节者风多。历节风痛走注不定。痛风有旦定而夜甚。鹤膝风、膝上痹或痛不痛,筋动难或仁不仁。饮痹往来如历节风。白虎飞尸痛,浅按之便静。附骨疽痛,深按之无益。

治 法当养阴、行湿、淡薄滋味,气虚补气,血虚补血。若脉中有风脉见者,先行风,后服生血调气之药,宜静保养而安。痉

因 血气内虚,四气外袭。因湿,诸痓项强皆属于湿寒湿同性,故湿可伤太阳。《三因》论状,身热足寒,头疼,项强急,恶寒时头面热赤,独头动摇,卒噤,角弓反张,皆因血虚筋无所养,邪因入之故。寒则紧缩,热则弛张,风则弦急,湿则胀缓。又有因疮口未合,风入之为破伤风,湿入之为破伤湿。与痉但争头强项急,余并相似。又有因下过多,又有产后怒气致此病者。项强亦有痰者。

证 有汗而不恶寒,名柔痓;无汗口噤脚挛,名刚痓。

治 宜流湿祛风缓表而安。详有无汗而药之。柔痓,葛根加桂汤;刚痓,大承气汤下之有表证可用,葛根汤汗之有表证可用。伤 寒

脉 阳浮而阴弱,谓之伤风邪在六经俱强,加之风伤阳,故浮虚。阳浮,卫中风也;阴弱,荣气弱也。

脉浮紧而无汗,谓之伤寒寒伤荣,荣实则卫虚。寒伤阴,故牢坚。阳紧,邪在上焦,主欲呕;阴紧,邪在下焦,必欲利。

脉浮,头项痛,腰脊强,病在太阳。脉长,身热,目疼,鼻干,病在阳明。脉弦,胸胁痛而耳聋,病在少阳。脉俱细,嗌干腹满,邪在太阴。脉俱沉,口燥舌干,邪在少阴。脉俱微缓,烦满囊缩,邪在厥阴。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而紧涩,变为温疟阴阳俱盛,伤寒之脉也,前病热未已,后寒复感。脉阳浮滑,阴濡弱,更遇于风乘,变为风温阳浮而滑,阴濡而弱,皆风脉也,前热未歇,风来乘热。脉阳洪数,阴实大,遇温热两合,变为温毒洪数、实大皆热,两热相合。脉阳濡阴弱而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

病发热,脉沉而细,表得太阳,名曰痓。病太阳,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名曰湿痹。病太阳,身热疼痛,脉微弱、弦芤,名曰中暍。若发汗已,身灼然热,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鼾,语难,小便不利,更被其下;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则惊痫时瘈疭;若火重则死矣。脉沉细而疾,身冷四肢冷,烦躁不欲饮水,狂闷,名曰阳厥。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脉有神,不问数极迟败,当中有力,即有神焉。神者,血气之先也。温病二三日,体热,腹满,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温病四五日,头痛,腹满而吐,脉来细强者,十二日死。温病八九日,头身不疼,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强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出,坚脉强急者生,虚缓者死。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热病七八日,当汗反下,脉绝者死。热病得汗,脉躁者死,来转大者死。厥逆,呼不应,脉绝者死。阳厥有力者生,阴厥按之大者生。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后三日有汗,不汗四日死。热病脉涩小疾,腹满胀,身热不得大小便,死。热病脉浮大绝而短气。大衄不止,腹中痛死。热病脉绝动疾,便血,夺形肉,身热甚死。热病脉小咳喘,眩悸,夺形肉,身热死。热病腹胀便血,脉大时时小绝,汗出而喘,口干,视不见,死。热病脉转小,身热甚,咳而便血,目陷,妄言,循衣缝,躁扰不卧,死。热病呕血,喘咳烦满,身黄,腹鼓胀,泄不止,脉绝死。热病瘈疭狂走,不能食,腹满,胸痛引腰脊,呕血死。脉浮而洪邪气盛也,身体如油正气脱也。喘而不休,水浆不下胃气尽也。体麻不仁营卫不行,乍静乍乱正邪争也,故为命绝也。

热病喘逆咳吐血,手足腹肿,面黄,振栗不言,名肺绝,死丁日死,后仿此。热病头痛,呕宿汁,呕逆吐血,水浆不入,狂妄,腹大满,名脾绝,死。热病烦满骨痛,嗌肿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哭而笑,名心绝,死。热病僵卧,足不安地,呕血,血妄,血崩,遗屎溺,名肝绝,死。热病喘悸吐逆,骨痛短气,目视不明,汗如珠,肾绝,死。

太阳病,脉反躁盛,是阴阳交,死。得汗,脉静者生。少阴病,恶寒而蜷,下痢,手足逆者死。又吐痢躁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蜷,其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下痢,止而眩,时时自冒者死。又七八日息高者死。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五六日自痢烦躁者,不得卧寐者死。若痢止,恶寒而蜷,手足温者,可治。少阴病,下痢止,厥逆,无脉而烦,服汤药其脉暴出者死,微细缓者生。伤寒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下痢至厥不止者死。伤寒厥逆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者生,汗出利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下之亡血死。热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热在骨髓死。热病在肾,渴,口干,舌焦黄赤,日夜饮不止,腹大胀尚饮,目无精光死。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伤寒下痢,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病者胁下素有痞,而下在脐旁,痛引小腹,入阴挟阴筋,为脏结,死。结胸证悉具而躁者死。直视谵语,喘满者死。若下痢亦死。

因 房劳辛苦之过,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触冒冬时杀厉之气,严寒之毒,中而即病,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皆肾水涸,春木无以发生故也。皆热不得发泄,郁于内,遇感而发,虽曰伤寒,实是不同。春为温疫,夏为暑热及飧泄,秋为痎疟,冬生咳嗽,皆因感四时不正之气,今人总名曰伤寒而施治之,实坏仲景立法之本意也。

证治 自外而入,内传经络。

太阳证,头疼,发热恶寒,腰脊强,脉浮而紧,无汗,谓之伤风,可汗,宜麻黄汤。脉浮缓自汗,谓之伤风,宜桂枝汤。忌利小便、重汗、下大便。

阳明证,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不恶风寒而自汗,尺寸脉俱长,宜白虎汤。脉浮沉按之有力,宜大承气汤胃,血也,不宜汗、利。忌汗、利小便。

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痛而呕,耳聋,脉弦,宜和解之,小柴胡汤胆无出入水火之间。忌汗,忌利大小便下犯太阳,汗利犯阳明,汗利下皆不可。

太阴证,腹满咽干,手足自温,自利不渴,时腹痛,脉沉细,其脏寒,宜四逆汤。脉浮可汗,宜桂枝汤又大实痛,可下,用详。忌三法,宜三法用详。

少阴证,口噤,舌干而渴,脉沉实,宜大承气。脉沉细迟者,宜温之,四逆汤。身凉,脉沉细而虚,宜泻心汤。身热而烦躁不宁,大小便自利,脉浮洪无力,按之全无,宜附子泻心汤。其吐泻不渴,脉微弱,理中汤主之。渴而脉沉有力而疾,宜五苓散。少阴证,脉沉发热,当汗,麻黄细辛附子汤。少阴证,下痢色不青,当温;色青口燥,当下。脉弱忌下;干燥忌汗。

厥阴证,烦满而囊缩,大小便不通,发热引饮,腹满,脉俱微沉实,按之有力,当下;无力,当温厥阴乃两阴交尽,曰厥阴,为生化之源,喜温而恶清。大抵三阴非胃实不可下,此三阴无传经,止胃实可下也。

太阳,标本不同,标热太阳发热,本寒膀胱恶寒,故宜汗。阳明,从中气,标阳肌热,本实妄语,标阳故宜解肌,本实故宜下。少阳,标阳发热本火恶寒,前有阳明,后有太阴,故宜和解。太阴,标阴本湿腹胀满,或嗌干,身目黄,从本治宜泄满下湿。少阴,标阴爪甲青,身冷本热脉沉实,舌干渴,标宜温,本宜下。厥阴,中气宜温烦满囊缩,故为热,宜苦辛下之。

麻黄、桂枝之辈,汗而发之。葛根、升麻之属,因其轻而扬之。承气、陷胸之辈,引而竭之。泻心、十枣之类,中满而泄之。在表宜汗,在里宜下,在半表半里宜和。表多里少,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气与脉微者温之,脉亦同法,又当求本假令腹痛,用桂枝芍药汤,何不只用芍药,却用桂枝汤内加之。要知从太阳中来,故太阳为本。又如结胸,麻黄亦然也。

刘法,分病及脉,以五脏言之,诸在皮者,汗之,麻黄汤内加表之;在内者,下之,麻辛附子汤内加下之此言脏者五脏也,通经入脏,物之藏者,腑也,方可也。麻黄汤,治外证之外;麻黄细辛附子汤,治内证之外。得肝脉外证,善洁面青,善怒脉弦,前方加羌活、防风三钱;内证满秘便难,淋溲转筋,脉沉而弦,后方同前。心脉外证,面赤,口干,善笑,脉浮而洪,前方加芩、石膏各三钱;内证,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哕,脉沉,后方加同前。肺脉外证,面白善嚏,悲愁欲哭,脉浮而涩,前方加姜、桂各三钱;内证,喘咳,洒淅寒热,脉沉,后方加生姜、桂枝。脾脉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味,脉浮而缓,前加白术、防己;内证,腹胀满,食不消,怠惰,脉沉,后方同前。肾脉外证,面黑善恐,脉浮,前方加附子、生姜;内证,泄如,下重胫寒,脉沉,后方加同前。已前外证,皆表之表,汗而发之,内证者,里之表也,渍形以汗,如脉沉,复有里证里证为发热引饮,便利赤涩,泄下赤水,或秘,按之内痛,此为里证。宜速下之,依方加大黄三钱,如邪未尽,复加大黄二钱。

刘、张又相继论,人多劳役饥饱者,得之火化火扰,治之宜以辛凉,比及年少性急劳役,岂非火乎?迟脉,年老之人可以辛温解之,可制双解散,治诸伤寒时气在表里,皆服之。表里证有相似,药不可差伤寒表证,发热恶寒而渴,独头痛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乃阳明经病也,白虎汤主之。杂病里证亦同,但目赤者,脏病也,脉亦洪大,甚则呕血,先有形也,乃手太阴肺不足,不能管领阳气,宜以枸杞、地黄等。补泻当察虚实假如洪弦相杂,洪客也,弦主也,子能令母实,又脉弦无表证,是东方实西方虚也。又前来者为实邪,依此补泻,余仿此行之。

表汗,通圣散、双解散。半表半里,凉膈散、柴胡汤。里下右手实承气,左手实抵当。不分浮沉,但实可下。气血主三承气。温,四逆汤、真武汤。解痢,五苓散、甘露饮、解毒汤、白虎汤。发黄,栀子汤、茵陈汤。

伤寒得伤风脉,伤风得伤寒脉假如太阳证,得头身热,自汗,恶风,脉弦当缓而反紧,伤风得伤寒也。余以例推之,桂枝麻黄各半汤、羌活汤尤妙。

吐,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豆豉汤一钱。

结胸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死,大陷胸汤

半夏 黄连 姜 瓜蒌实

大陷胸丸

大黄五钱 苦葶苈炒,三钱 芒硝一钱 杏仁十二个,炒

上为细末,将杏仁、芒硝研如脂,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入甘遂末三字、蜜半匙,水煎至半,温服。

六经余证

太阳:痓汗多,热痢误下变证。

阳明:烦躁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栀子豉汤。宿食加大黄。狂谵实热,发斑胃火,呕吐哕。

少阳:潮热有平旦、日晡之分,见前。

太阴:腹痛有部分同杂证治。痞有虚实。实便秘,朴、实;虚便利,芍。

少阴:心惊悸见杂证,吐泻同霍乱证治。咽喉热,甘草;寒,桔梗,寒热合方。下痢色青下,不青温。咳逆阴消阳逆,或兼以舌挛,语言不正,昏冒咽痛,大承气。

厥阴:羌活汤 解利伤寒,不问何经,并两感伤寒。出刘。

羌活二两 防风 川芎 甘草炙 黄芩 地黄各一两 细辛二钱半 白术二两

身热加石膏四钱,腹痛加芍药三钱,往来寒热加柴胡一两、半夏五钱,心下痞加枳实一钱,里证加大黄三钱,邪尽止之。

治疫

麻黄一两 甘草一两五钱 石膏 滑石 黄芩各二两 白术四两

煎服,表汗。

解痢:大羌活汤 治两感伤寒。出李。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甘草炙 黄芩 黄连 苍术白术 川芎 细辛各三钱 知母 生地黄各一两 白芷阳明加之

双解散,混解不问风寒出张,李、刘皆用。

栀子豉汤出李。

消毒饮子 治疫时毒。

黄芩 黄连各半两 连翘一钱 人参 陈皮 桔梗 玄参各三钱 甘草 黍粘子 板蓝根 马勃 僵蚕一钱 升麻七钱 柴胡五钱 薄荷 川芎五钱 大黄便硬加之

水煎服。

伤寒中寒说:伤寒为外寒郁内热,伤寒面惨而不舒,恶寒不恶风;中寒为乘其肤腠,不分经络,疏豁一身,无热可发,温补自安,此胃气之大虚也。

风湿不可下论

春夏之交,病如伤寒,自汗,肢体重痛,转侧难,小便不利,此名风湿,非伤寒也。因阴雨卑湿,或引饮,多有此证,宜多与五苓散,切忌汗、下。

四证类伤寒:伤食右手紧盛,痞满。脚气如伤寒证,但病起于脚胯耳。痰证呕逆头痛,脉浮而滑,痞满。虚烦不恶寒,不头痛身疼。

阳毒,身重腰脊痛,狂言,或吐血下痢,脉浮大数,喉咽痛,吐血,面赤如锦纹,五六日可治。

阴毒,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冷,脉沉细紧数,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

阴盛格阳,目赤烦躁,不渴或渴不欲水,脉七八至,按之不鼓,姜附汤主之。

阳盛拒阴,身表凉疼痛,四肢冷,诸阴证,脉沉数而有力,承气汤主之。

阳厥极深,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势困。脉附骨取之有,按之无。因阳气怫郁,不得营运于四肢,以致身冷。先凉膈养阴退阳,以待心胸微暖,可承气下之。

阴证,身静,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口鼻中气冷,水浆不入,二便不禁,面上恶寒,如有刀刺。

阳证,身动,轻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能来,口鼻气热。

伤风,气出粗,合口不开,面光而不惨,恶风不恶寒。

伤食,口无味,液不纳,息匀。

两感,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头痛口干,烦满而渴者。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与厥阴俱病,烦满囊缩,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痓,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刚痓无汗为表实,恶寒为重感寒,名刚痓。太阳病,发热有汗,不恶寒者,为柔痓表虚感湿。其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头摇,卒口噤,背反张。

中湿,见前脉,其病一身尽黄,头疼,头汗出,欲水而不能饮反欲近火。头汗乃邪搏诸阳,热不得越,津液上凑又见自汗条下。

手足汗,有热聚于胃则便硬,有寒则便溏,不能食,小便不利。烦躁,有热传于内胸中有热,关前脉洪数,宜解热。有虚因汗吐下虚,协余热,身不疼,脉不紧数,宜补。又初解,胃弱强食,胃脉浮洪。

苔,皆心经之热浅深也白而滑,乃邪在半表半里也;白而涩,热在里也;黄而干,热在胃也;黑者宜下。

哕皆胃疾,或寒,或妄下之虚。

厥手足冷,有寒有热先热而后厥者,热伏于内;先厥而后热者,阴退阳气复,始得之便厥,皆阳不足而阴胜也,所主为寒。

谵语四证,伤寒谵语,属阳明经,乃胃有热,脉洪大者是,宜调胃承气汤。身不热,身困者,谓之郑声,病退人虚,脉和平,宜补。妇人经来,适邪气乘入于血海,左关脉数者,是小柴胡汤。有邪祟者,言语涉邪,颇有意思,脉状多变,与病相违也。

气喘七证,伤寒太阳证,下之微喘者,内虚外热故也,宜解其表。饮水过多,水停心下,胸膈满而喘者,宜利其小便。病本无喘,因药下之,泻止而喘,其色已脱,不治。喘而噫者,不治。喘而鱼口者,不治。喘而目闭面黑者,不治。

目瞪四证,伤寒至目瞪不省人事,此中风痓证,以药开关吐痰,痰退眼开,观后证以治之。伤寒病已过经,疾退无热,人困不语,脉和目瞪,谓之戴阳,下虚故也。阳毒不解,热毒之气伏于太阳之经,故使目瞪,六脉弦劲,渐作鱼口,气粗者死。太阴痰潮,上灌七窍,两目瞪,与小儿惊风之类同,下痰则愈。舌卷唇焦,乃心肺热极,三焦津液不生,可治;舌卷卵缩者,厥阴绝也又云肝热。

厥逆迷闷三证,阴毒伤冷,四肢逆冷,心膈迷闷,默默思睡,脉沉伏者是。伤寒发汗下后,又战汗过多,人困身冷不动者,亡阳也。伤寒发未三日,身冷额汗,面赤心烦者,非阴毒证也,谓之阴胜格阳,阴气并于外,阳气伏于内,其脉沉数也。

咽干两证,少阳证,口苦咽干,乃胆热也,小柴胡。少阴证,口燥咽干,乃肾热津液不生,宜下。

恶寒三证,发热恶寒发于阳,脉浮数,宜麻黄、桂枝汗之。无热恶寒发于阴,脉沉细,宜四逆温里。发汗后反恶寒,气虚也,脉微弱,宜补虚,芍药附子甘草汤主之。

恶风三证,汗出而脉缓,宜桂枝加葛根汤,使遍身润。太阳病,发汗过多亡阳,胃虚恶风,当温其经,宜桂枝加附子汤。风湿相搏,骨节烦疼,不得屈伸,汗出恶风,不欲去衣,宜甘草附子汤。

汗后热并再伤八证,发汗后不入格,其病不解,宜再汗。发汗后,再伤风邪而热,宜重发汗;再伤风寒而热,随证当消息治之。汗后温温热,脉弦小而数者,有余热也,宜和解之。汗后温温热,脉静,身无痛处,虚热也,宜平补之。汗后温温热,或渴,或烦,或胸满,或腹急,有里证,宜下之,脉必沉数。劳力而再热,平解劳倦,宜柴胡鳖甲散。过食而热者,宜消化其食也。

中暍,夏月发热恶寒,小便已洒然毛耸,脉弦细而芤迟,宜白虎人参汤,忌汗下。

中暑,背寒面垢,手足微冷,烦躁引饮,四肢不疼,脉虚,宜五苓散、白虎汤。

中温,冬月冒寒,至春夏再感乖常之气。

风湿,先伤风后伤湿。头痛,自汗,体重,息如喘,但默默欲眠,尺寸俱浮风湿之脉当浮。风温同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