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经典文库:唐诗名家鉴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3:15:07

点击下载

作者:《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藏经典文库:唐诗名家鉴赏

家藏经典文库:唐诗名家鉴赏试读:

前言

唐朝是我国诗歌成就震古烁今的时代,由有名可查的两千余位诗人所谱写出的四万余首辉煌篇章,傲立于历代文学之林,向上追溯至表意文字的出现,向下延及今日,尚无能够与唐朝比肩的诗歌时代。鲁迅甚至有“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的盛赞,将唐诗推到了令人仰之弥高的地位。

唐诗的创作形式丰富多彩,既继承了汉魏民歌和乐府的血脉,又大力发展了歌行体,不仅拓展了五言、七言古体诗,还创造出格律严谨、意境优美的近体诗。古体诗对句数、篇幅和韵脚的要求相对宽松,而近体诗在这些方面却有着严格的限定。近体诗分为三种: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排律。它们对音韵格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句数上,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在韵律上,诗中每一个字的平仄声都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随意转换,律诗和排律还要求中间几联对仗。近体诗的出现和走向成熟,是唐诗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是唐诗旺盛生命力的极好体现,它使唐诗的创作进入了风起云涌的繁荣阶段,为唐诗走向我国诗歌创作的巅峰奠定了基石。

唐诗的发展历程与唐朝国势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联,基本上可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朝开国之初的诗人大多受齐梁之风的影响,风格浮艳俗媚,直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出现,才使唐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拓展。武后时期的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继承了前人以声律入诗的创作方法,完成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创造,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的奠基人。与他们同一时期出现的陈子昂,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倡导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终于廓清了齐梁以来的媚俗之风。

盛唐时期,国运昌盛,唐诗的发展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巅峰阶段,众多题材和流派纷纷涌现,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讽喻诗、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闺怨诗、思乡诗等。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代表当属李白和杜甫,他们的诗歌傲视群雄,在题材、意境和思想上的造诣炉火纯青,为一代之冠。

唐朝中期在安史之乱的灰飞烟灭中掀开了帷幕,随着国势的衰落,诗歌的创作也一落千丈,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风格迥异的诗人,诸如王维、韦应物、白居易、元稹、张籍、韩愈、孟郊、李贺、柳宗元、刘禹锡等,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了大一统的局面,也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诗歌难以延续前人阔大的意境和气魄,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风格上趋向于纤巧。李商隐、杜牧是晚唐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他们和温庭筠、皮日休等人,在晚唐诗歌的没落中绽放出了异彩。

唐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是一代历史的载体、贤哲思想的凝结、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后世文学创作的范本。唐诗流传至今已有逾千年的历史,那一首首或清新自然或沉郁顿挫,或凄清婉转或荡气回肠的诗篇,很多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语言火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文艺表演之中,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灌输了血氧。

作为一代之文学,唐诗的成就之高难以用短短的二十余万字呈现出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孜孜以求地锤炼其中的精髓,呕心筛选出八十余位唐诗瀚海中的名家,在他们的经典篇目中甄选出近三百首作品,并配上注释和赏析,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所历、创作风格等方面对这些经典篇目进行立体解读,深入浅出地将他们想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昭示呈奉在这本书中,与广大读者共飨这一饕餮盛宴。

希望我们所编写的这本书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的引玉之砖,带领大家在波澜壮阔的唐诗画卷中觅得品读和鉴赏的良方。

鉴于编写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和讹误之处,还望广大读者见谅!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他在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深受唐太宗赏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诗清丽刚健,有诗文集十卷行世,今存《虞秘监集》四卷。《

》是其诗歌代表作。蝉[1]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

[1]緌(ruí):缨子,此处指的是蝉头部伸出的触须。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物诗。全诗托物言志,通过对蝉高洁品性的赞扬,抒发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之情。

全诗开篇的“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两句,说蝉头部长出的触须就好像是下垂的缨子一样,蝉喝的是早晨树上的清露,蝉的鸣叫声回转不绝,以栖居的梧桐树为中心传向四面八方。“垂緌”二字,既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外形,也暗示着蝉像那些以“冠缨”自居的显宦一样高贵。“饮清露”既指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同时也表现了蝉的高洁品性。“流响”将蝉鸣叫声的响亮和悠长展现无遗。“出”字用得极为传神,为无形的蝉声赋予人的动态,将蝉声自梧桐树间传出的情形表现得真实可感。“疏”字点明了蝉所栖之树的挺拔清疏,这与诗人想要表达的蝉的高洁情操相契合。诗人在前两句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的述说,将蝉高洁的情操表现得酣畅淋漓,从中也不难看出诗人以蝉自况、咏物言志的情怀。

后面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说蝉栖居的地方高,所以它们的鸣叫声就自然传得远,而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才传得远。在常人看来,蝉声远传,多是因为掠过的风将蝉声送到了远处,可诗人却一反常态,说是因为蝉居高处,鸣声自远,而不是借助于外界的力量。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大有蕴意。诗人实际上是以蝉喻人,表明品格高洁之人,其名声自会远播,而不是靠权贵的提携而成就名声。诗人在后二句中画龙点睛,进一步升华了他对蝉的欣赏,热情地赞扬了蝉的高洁情操,同时也传达出自己不屑于攀附权贵的孤傲。

这首诗以比兴寄托,蕴意深远,与骆宾王的《在狱

咏蝉

》和李商隐的《蝉》并称为咏蝉诗的“三绝”。

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在隋末与唐初仕宦,后来弃官隐居。他性情洒脱,豪放嗜酒,又喜游历,作品多为田园山水诗,不事雕琢,重淳朴,后人辑有《东皋子集》(又名《王无功集》)。

野望

[1]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

[1]东皋(gāo):是诗人隐居之地。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作。全诗通过对秋日景色和田园中人物活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落寞,抒发了诗人孤苦愁闷的情怀。

首联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两句,说暮色降临之时,诗人站在东皋远望,目光茫然不定,不知该归向何处。“薄暮”点出了诗人远望的时间,“徙倚”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将他兴味索然、徘徊恍惚的情态展露无遗。

颔联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两句,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之景,层层树木都被染上了秋色,重重山岭都笼罩在了落日的余晖之中。此二句意境阔大,为全诗渲染出一种幽谧的氛围。接下来颈联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两句,将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写牧人正在驱赶着牛群返家,猎人正骑着马带着他猎获的飞禽走兽回去。诗人在这一联将笔墨从写静景转移到写动景之上,寥寥数语,就勾绘出一幅祥和生动的田园风光图,与前一联的描写动静结合,远近互衬,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尾联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两句,由景及情,说诗人所见之人,无一相识,就咏唱一首歌来缅怀古时采薇而食的隐士吧。诗人在结尾处的两句,将自己孤苦无依的窘迫处境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诗人前边的种种描写都是为自己的抒情做铺垫,这种由景及情的感情抒发别具魅力,将细腻的情感朴实自然地流露出来,更加真实可感。

这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婉真挚,别具一格。

卢照邻

卢照邻(约630—680后),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三人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意境清迥,最擅长写七言歌行,后人辑有《卢升之集》七卷和《幽忧子集》七卷。《

长安古意

》是其代表作。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赏析

这是诗人描写长安上流社会生活面貌的一首长诗,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首句到“娼妇”句,诗人极尽铺陈之能事,详写长安城繁华鼎盛的景象以及豪门贵族豪奢享乐的生活。开篇两句提纲挈领,总览全文。接着四句,具体描写了玉辇、金鞭、龙衔宝盖、凤吐流苏等华美车骑从早到晚出入王侯之家络绎不绝的景象,表现出城中豪门贵族日常拜访的繁忙。“百尺”两句,表现出宫殿全景的富丽堂皇。紧接着两句,诗人将视角由宫院内景转到街市上的豪门府第,以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之景,衬托出豪门府第的庄重奢华。“楼前”以下数句,诗人用大量笔墨描写豪门歌妓舞女的情感、生活,从侧面表现出豪门子弟追逐享乐的生活。

第二部分是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诗人围绕市井娼家,描写了长安城中各色人物的夜生活。开篇两句活用典故,表明权贵的骄纵肆意,无法无天,为下文铺叙做好铺垫。“隐隐”两句点出时间,表明此时由黄昏转向暮夜。紧接着六句,诗人罗列出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虽职业有别,但到了夜晚竟如约好一般,都来到娼家聚会,可见他们对娼家歌舞的迷恋,甘愿沉醉其中。“北堂”以下四句,是对娼门内外景象的描写,足见长安城中夜生活的奢靡。除了上述几类逍遥人物,诗人在结尾六句又写大批禁军军官来此寻欢作乐,诗人以夸张、铺排的笔法,将长安城夜生活的喧嚣、癫狂抒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是从“别有豪华称将相”到“即今惟见青松在”,描写了长安上流社会对于权力的渴望以及这些人争名逐利时的互相倾轧。开篇两句总述他们为争夺权势,互不相让。接着诗人借灌夫、萧相、五公等故人,表达权贵之间争名逐利欲望的强烈;又以“青虬紫燕”与上文奢靡生活相呼应,继而趋势直转,“节物”四句诗人一扫前文所提各类人物,表达出诗人对世间沧海桑田、时光转瞬即逝的感慨,为下文抒情做好过渡。

第四部分即全文最后四句,诗人以闭门著书的扬雄自况,将自己放在了与长安权贵相对的角度,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骄奢媚俗的权贵的批判,流露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略略带出诗人不遇于时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慰之情。全诗行文流畅,洋洋洒洒,感情充沛,有张有弛,足见诗人笔力之浑厚。

骆宾王

骆宾王(约638—?),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曾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临海县丞等小职。后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起草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事败后下落不明,一说被杀,一说为僧。其诗清新俊逸,一生中诗作颇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有很多名作流传于世,后人辑有《骆宾王文集》。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赏析

本诗写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所论之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之时,是首很好的托物寄情诗。

诗人自比秋蝉,以蝉之高洁喻己之清廉,以蝉之不幸喻己之命运。首联是一组对偶句,此联承题而出,切中本诗主旨。“西陆”古时代指秋季,“南冠”古时代指囚犯,此处指诗人自己。诗人借蝉声起兴,引发客思。颔联中,诗人以“玄鬓影”对“白头吟”,前者是把蝉的双翼比喻成人的黑色鬓发,后者是借用了西汉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自伤的典故,既阐明物我关系,又表明诗人正值盛年却遭受牢狱之灾,一身才华不得施展,如今又身系囹圄的凄凉境地,抒发了自己对朝廷冤枉忠良之臣的愤懑和无奈。此联在十字之内,运用比兴,“白头吟”三字更是一语双关,既表《白头吟》的凄苦本意,又暗指自己对国家忠贞不二的决心,意在言外,含蓄而深沉。颈联两句全在咏蝉,写蝉因为“露重”、“风多”等恶劣的条件而难以向前飞进,难以声传远处,诗人此处明写的是蝉之际遇,实则暗指自身的不幸遭际。在当时污浊的官场氛围里,如诗人这般耿直之臣的命运难以预料,稍不留意就会遭受打压。在如此的环境中为官,诗人自然举步维艰,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此联物我融合,浑然一体,境界高妙,可谓“寄托遥深”。尾联中诗人直抒胸臆,点出自己志向高洁,可惜含冤入狱,未得昭雪的凄苦境地,深沉痛切,使人读之恻然。

本诗寄悲愤沉痛之情于比兴之中,物我合一,宛若一体,不愧为风骨凝练之名作。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河南巩县。曾任修文馆直学士。他早年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晚年喜诗,尤擅五言律诗,被认为是『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其诗格律谨严,朴素自然。后人辑有《杜审言集》,《

渡湘江

》是其代表作品。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写于诗人被流放途中。

首句的“迟日园林悲昔游”,是诗人的想象,说往昔春长之时,他在景色优美的园林中游玩,如今物是人非,只能抚昔悲叹了。“迟日”二字,是对春日白昼变长的描述。“悲”字与前边所描述的昔日园林美景形成反差,表明了诗人如今被流放的境况,以乐景衬哀情,突显诗人心中的苦闷况味。

第二句的“今春花鸟作边愁”,写今年春光又至,群芳开遍、百鸟齐鸣,诗人却因为被流放到边疆而无心感受春日的美景,只有满怀萦绕不去的愁苦滋味。“今”与上一句中的“昔”两相比较,反衬出诗人眼下的愁;“春花”和“鸟”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反衬出诗人的兴味索然。“边愁”二字,诗人直抒胸臆,将自己因为被流放边疆而心生哀愁的情怀和盘托出。后世的杜甫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可能就是化用其祖父杜审言的这一诗句。

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是全诗的主旨句,写诗人独怜自己从京城一路南逃。这一句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边写诗人追昔而悲、触景生愁,后边写他望江水北流而叹息不已,其原因都体现在这一句中。“独”字是全诗的诗眼所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愁苦。

第四句的“不似湘江水北流”,诗人说自己不能够像湘江的水一样向北流去,是用湘水北流对比自己的南逃,流露出诗人对北上的羡慕之情,传达出他对流放的满怀怨意。

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淡,通篇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将诗人的怨愁表现得真挚动人,令人回味无穷。杜审言的这首诗,也被后世誉为“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实不为过。

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首。他少年英才,十四岁便中举,然而仕途却充满坎坷。王勃擅写五律,胡应麟在《诗薮》中称其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唐)、中(唐)妙境』,可见其文采之斐然。其诗风『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现仅存《王子安集》十六卷,存诗八十余首,文章九十余篇。

滕王阁诗

[1]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2]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3]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4]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释

[1]佩玉鸣鸾:指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2]浦:指水边。

[3]物换星移:用来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4]帝子:指滕王李元婴,他是高祖李渊之子。赏析

这是一首吟咏滕王阁的律诗。滕王阁是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诗人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时,在阎都督宴会上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以这首诗概括了全序内容。

首联的“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两句,说滕王阁高耸挺拔,矗立在赣江边上,身戴佩玉、坐着鸾铃马车的滕王,在滕王阁举行歌舞的欢闹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阁”二字表明了滕王阁的高耸之势,“临江渚”点明了滕王阁所处之地,“佩玉鸣鸾”指出了滕王生活之奢华,“罢”字点明了昔日的歌舞场景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了。

颔联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说滕王阁上的画栋,在清晨直飞上南浦的云端,黄昏之时,阁中的珠帘就卷入了西山雨中。“飞南浦云”是诗人对滕王阁居高之势的夸张描写,“卷西山雨”是对滕王阁临远的艺术表现。

颈联的“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两句,说诗人站在滕王阁上,看到天上飘忽的闲云,倒映在阁边的江水之中,终日悠悠不断,诗人由景及情,抒发了对世事变幻、万物更替,转眼间已不知过了多少春秋的感叹。诗人写“闲云”和“潭影”,与上文中的“佩玉鸣鸾”、“画栋”、“珠帘”这些色彩鲜明的景物形成巨大的反差,表明了眼下滕王阁的空寂。诗人由对昔日滕王阁繁华之景的追忆,对比眼前的寂寥,不禁触景生情,于是发出了“物换星移几度秋”的叹息,物是人非和世事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尾联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两句,说阁中的滕王现在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水兀自川流不息。诗人在全诗结尾的地方,指出物犹在而人已去,意在揭示人世变幻无常而宇宙亘古不变的真理。诗的最后以景作结,意境开阔,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主旨。

这首诗语言明丽,蕴意深厚,令人回味良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

首联二句分别以地名嵌入,对仗工整,“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是诗人送别朋友杜少府的地点,“五津”泛指蜀地,交代了杜少府将要去任职之所。这两处地方相隔千里,从此地“望”向彼处,自然只有“风烟”茫茫了。

颔联以散调承接上文,曲折而微妙地表达出诗人不忍与朋友别离的心态,“与君离别意”一句,欲吐还吞,话说到一半却没了下文,诗人是以此来表现出内心愁绪的深重,以至于连送别的话语都不忍说出;接着第四句宕开一笔,以实转虚,写二人同样远离故土,在外做官。语气的转折,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开解。

颈联笔锋一宕,诗人的情绪忽又变得高昂,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抒发了深厚的友情不会为高山所阻的情感,意境高远,语势宏伟,“海内”与“天涯”,“知己”与“比邻”形成工整的对仗。此联也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送别名句。尾联,诗人在自我开解的同时,劝慰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心落泪,突显其“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开阔胸襟,再一次点出“送别”的主题。

本诗脱离了传统送别诗黯然惆怅的基调,情感饱满,抑扬顿挫,意境旷达,即如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所赞美的:“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枝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后半首言得一知己,则千里同心,何须伤别。推进一层,不作寻常离别语。故三四句言送别而况同是宦游,极堪伤感,正以反逼下文,乃开合顿挫之法也。”

杨炯

杨炯(650—693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他在十岁的时候就被举为神童,后成为『初唐四杰』之一,是四杰中诗作最少的一位。其诗篇虽然不多,但所作的几首边塞诗,风格雄健,很有气魄,后人辑有《盈川集》。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赏析

这首《从军行》借用乐府旧题,描写了一位“投笔从戎”的青年男子从军杀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全诗笔力雄劲,气势激昂,颇具豪迈之气。

首二句奇峰突起,不仅交代了诗作背景,也为下文营造出风云激荡的紧张氛围。首句从“烽火”这一物象入手,传递出边关有战事的信号。“西京”指唐都长安,边境的烽火居然“照”到了西京,这种略带夸张的修辞手法烘托出边关战事的紧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次句写青年男子得知边境发生战事后的心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位心怀天下的青年愿意以身报国,一个“自”字写出了他由衷的爱国热情和为国奋战的决心,突显了人物的高大形象。第三句描写朝廷大军出师开拔的情景,诗人以皇帝调兵的“牙璋”符信代指军队,以“凤阙”代指富丽堂皇的宫殿,用词典丽,既表明天朝大军的威严,也显示出将士使命的崇高。第四句写边塞情景,“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敌我两方的敌对形式,“绕”字则形象地写出了朝廷大军包围敌人的有利态势。

五、六两句描写战斗场面,诗人没有花费大量笔墨从正面进行描写,而是通过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了天气的恶劣——弥漫的白雪使得军旗上的彩绘都黯然失色,迅猛的狂风中夹杂着昂扬的行军鼓乐,从而侧面烘托出朝廷大军将士的坚忍不拔、奋勇无畏。结尾两句,语言浅直,直抒男子不甘于笔墨生涯,渴望参军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饱含男子血性。

全诗选取了男子投笔从戎过程中的主要情节进行描写,结构跳跃,基调雄浑刚健,对仗工整,使诗歌极具节奏感,读来为之一振。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约713),字延清,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曾当过洛州参军、尚方监丞等。神龙元年(705)因攀附张易之而被贬为泷州参军。后又多次被召用、贬谪,直至唐玄宗先天年间,被赐死于桂州。宋之问和沈佺期一样长于诗文,时称『沈宋』。其诗多为宫廷应制之作,『平正典重,赡丽精严』(胡应麟《诗薮》),对律诗的定型起到了一定作用。[1]

题大庾岭北驿

[2]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3]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释

[1]大庾岭:地名,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2]阳月:阴历十月。

[3]瘴:南方山林间因湿热而产生的气体,对人有害。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过程中途径大庾岭之时。

首联的“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两句,说每年一到阴历十月的时候,成群的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据传它们飞到大庾岭就全部折回。古时的人们多以大庾岭为南北分界线,于是就流传出大雁南飞至此回的说法。

颔联的“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两句,说大雁至此就不再南飞了,而自己的行程却并未停止,还得过岭南行,不知何日才能得以归来?诗人因为被贬谪流放,心中本就抑郁难耐,而今行至大庾岭,又见到南飞的大雁都不再继续向南,但他的流放之地还远在此岭之外,此岭已过,就将远离朝廷,身处江湖之远了,诗人以大雁对比自己,反衬自己处境的凄惨,将他忧愁苦闷的情绪表现得巨细无遗。

颈联的“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写眼前之景,说潮水刚刚退去,江面上风平浪静,不远处幽谧的树林之中,雾瘴沉沉,浓得化不开。此二句的景色描写,可谓是用心良苦。诗人先说江面上波澜不兴,实际上是以静衬动,反衬他心中波涛汹涌的哀愁,然后又写林中的瘴气弥漫,难以消散,渲染出一种凄迷的环境氛围,将诗人的心境也蒙上一层茫然失落的情绪。

尾联的“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两句,说明天过岭之时,诗人就可以北望故乡了,目力所及,虽然看不到故乡的亲人,但应该能够见到山头上绽放的梅花吧。诗人在此处借景抒怀,说虽然看不到故乡,但希望能够给自己的亲人寄上一枝梅花聊表慰藉,诗人的离乡思亲之情至此已经溢于言表了。诗人在全诗结尾处宕开一笔,用虚写来表现自己的思乡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深挚凄婉,借景抒情,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可谓是别具匠心。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赏析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因攀附武后男宠张易之而被贬谪到泷州(在今广东)的宋之问奉恩旨北归。他途经汉江时,因思乡心切,写下此诗。

全诗前两句,描写了诗人被贬谪时的情况,分别从相距之远,消息不灵通以及时间间隔久三个层次依次展开,给人层层深入之感。试想,诗人被孤身贬斥到家乡万里之外荒凉的岭南之地,本就足够悲苦了,何况在与家人“音书”断绝的情况下“经冬复立春”呢?在没有任何慰藉的情况下,忍受着煎熬度日,诗人的内心承担着怎样的痛苦?“断”、“复”两字,字字惊心。这就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后两句中,诗人以一个“怯”字表达了自己在接近家乡时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他在离乡万里且久疏音信的情况下,内心极度想念家乡和亲人;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家人会因为自己而获罪,所以对打听家乡的情况怀有胆怯、矛盾的心情。所以,在“近乡”之时,诗人没有像常人一样打探家乡的情况,而是“不敢问”,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此时怀乡的迫切愿望与强加自抑带来的精神痛苦的双重压迫,苦不堪言,读来不免心酸。

全诗最大的特色在于思想感情的刻画。诗人宋之问的被贬,本是罪有应得,但他在这首诗中,避开与自己相关的经历、身份等特殊性,单对自己的思乡情做深入描写,将内心世界放大,真实地反映出自己当时流落在外的心境,所以感人至深,及至千百年后,也能引发世人共鸣。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曾任协律郎、考功员外郎等。神龙元年(705)因依附张易之而被流放驩州(今越南境内)。后又召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中书舍人等,官至太子少詹事。沈佺期长于律诗,对律诗形式的定型有一定的贡献。其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著有文集十卷,今已散佚,后人辑有《沈佺期集》。

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赏析

本诗是一首边塞题材的闺怨诗,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

本诗开篇以“闻道”二字点出这是思妇在闺阁之中所了解到的边塞之事,“黄龙戍”是唐朝东北边境的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那里“频年不解兵”,即战事频繁,长年不断。这也是本诗的写作背景。接着,颔联抒情,写夫妻二人在同一天夜里,沐浴着同一片月光,他们一个在闺中,一个在军营,相隔千里,彼此思念着对方。在思妇眼中,那轮明月常伴着远征边塞的丈夫;在征人眼中,那轮明月仿佛维系着自己与妻子的脉脉深情。此联看似写皎洁的月,实则写的是情以及内心有情的人。

颈联对仗工整,以“今春意”对“昨夜情”,写出了“少妇”和“良人”的往昔与现状,在如今的时节,丈夫远征在外,孤身在家的妻子只能通过回忆从前的美好往事来聊以自慰。此联表达了思妇渴望征战早日结束,期盼良人早日归家的美好愿望。尾联则是思妇与征人共同的心声——谁能够带领朝廷军队,大张旗鼓地攻克敌营,从而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呢?这一联表达出本诗的主人公夫妻乃至天下的思妇和征人们厌倦战事,渴望亲人团聚的心情。

本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颔联,抓住“情”、“意”二字进行描画,别出新意。诗人将月圆之景与离人之情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表情,且用两地相隔的地势特点烘托情意,自然浑成。

本诗语势的变化也颇具特色。首二联语势较为和缓,颈联忽如急管繁弦,急切而紧迫,末联则采用散句,语势重又变得和缓起来。全诗以问句作结,言短情长,含蕴不尽。

独不见

[1]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2]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3]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释

[1]卢家少妇:代指长安少妇。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曰:“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含香。”

[2]砧(zhēn):捣衣石。

[3]白狼河:指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思妇怀人的情怀。

首联的“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两句,描写的是女主人公闺房的华美,说她的闺房用郁金香和泥粉饰一番,房梁是用玳瑁装饰过的,精美异常,就连海燕都被吸引过来在梁上栖居。“郁金”和“玳瑁”都是精美华贵之物,诗人抓住这些事物对少妇的闺房进行描述,接着又用“双栖”的海燕,来反衬少妇的孤身一人,其用意就不言自明了。

颔联的“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两句,诗人将写景的落笔点由室内转向室外,说少妇坐在室内,听到屋外秋风撕扯落叶的声音,中间夹杂着捣寒衣的砧杵之声,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在辽阳戍边的丈夫,他一去就是十年。“九月寒砧催木叶”写得极为微妙,本该是秋风清冷,席卷着书上的叶子,呈现出一派萧索的氛围,使得准备寒衣的妇人们纷纷加快了捣衣的节奏,而诗人却说是捣衣的砧声催促着树叶纷落,这种主宾倒置的手法,将少妇被砧声所感染,触发心中思夫情怀的情形表现得曲折深婉,可见少妇的空虚寂寞和思愁之深。

颈联的“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两句,说少妇的丈夫十年来音讯断绝,到了秋天,她相思成灾,终夜难以成寐,只觉得长安城南的秋夜像是一年那么长。“秋夜长”三字用得传神,将少妇因为思念丈夫而秋夜难熬、度夜如年,说成是城南的秋夜长的缘故,用语曲折但意味无穷。

尾联的“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两句,写少妇无法入睡,愁苦难耐,于是就迁怨于月光,说它照在流黄的帷帐上扰得她心头愁绪纷繁。古人在写诗的时候常会用一些无理的手法,这种手法往往会收到超乎寻常的艺术效果,此处即是如此。诗人写少妇埋怨月光扰得她愁苦难眠,将少妇心中的孤苦、落寞和相思之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凄婉可感。

这首诗采用正衬、反衬相结合的手法,将少妇思人的情态巨细无遗地描绘出来,自然流畅,境界高远,手法极为精妙。

陈子昂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他家世显赫,少年时曾闭门攻读,学识极高,二十四岁举进士,官擢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他为人豁达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但屡遭贬黜甚至牢狱之灾。后因政治主张不能实现而辞官归隐,最后被权臣武三思陷害,含冤入狱,死于狱中。其诗追拟汉魏风骨,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强调兴寄,力图革除六朝时的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赏析

这是一首吟咏香兰、杜若的诗作。全诗通过对香兰和杜若秀美姿态的描写,以及对秋日群芳落尽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对兰若的赞扬和热爱之情。

首联的“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两句,写香兰和杜若生于春夏之际,美丽的花色和绿叶交相掩映,处处彰显着繁茂的勃勃生机。“春夏”点出了香兰、杜若的绽放时间,“芊蔚”和“青青”用来形容花叶的繁茂之状,同时也衬托出花色的美丽。

颔联的“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两句,说香兰、杜若的幽美姿色超然脱俗,使林中的百花黯然失色,它们朱红色的花垂落下来,盖住了紫色的茎部。诗人在这一联采用正面描写,直言兰若的秀美之色,“幽”是对兰若孤傲情操的描写,“朱”、“紫”是对兰若的局部描写,表现了兰若幽然秀美的绰约风姿,流露出诗人对兰若的无限喜爱之情。

颈联的“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两句,说白昼越来越短,清冽的秋风骤然生起。诗人在这一联笔锋一转,开始渲染秋日清旷萧索的氛围,为下一联的描写做了铺垫。

尾联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两句,说一年里的种种花儿都尽数零落了,芳草的生命竟然就这样结束了。诗人在全诗结尾处感叹秋日里群芳落尽的悲凉,这其中当然也包含着诗人独爱的兰若了。

这首诗清新自然,不落流俗,品读起来自然别有一番风味。[1]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位于今北京市。赏析

本诗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抒怀之作。陈子昂饱读诗书,才气凛然,渴望建功立业,却屡遭贬职。他空怀满腔热血和远大抱负,却无法施展身手。苦闷之余,陈子昂登上幽州台,追怀古今并写下此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孤苦无依的悲愤之情,将自己孤立于世的落寞情怀一展无遗。

在诗开篇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句中,诗人纵贯古今,慨叹自己既无法见到“古人”,即前朝的明君圣主,也无法见到“来者”,即后代的贤君圣主。此二句虽然没有出现“孤独”的字眼,却古今对照,表达出诗人“生不逢时”的寂寞之情。紧接着,在第三句中,诗人写天地的苍茫、辽阔。“悠悠”二字,意蕴深远。在下面的第四句中,诗人直接用一个“独”字来表明自己的孤单寂寞。这短短四句诗中,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孤独放在辽阔天地的背景里,以天地的辽阔反衬自身的渺小和凸显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感。时间和空间的两组对比,将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一位壮志满怀却报国无门的孤独诗人形象,透过字里行间,兀立在苍茫广阔的天地之间。

本诗深刻地描绘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报国无门的压抑心态,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全诗慷慨悲怆,意蕴深远,语言苍劲奔放,句式长短结合,音节错落有致且变化多端,实为不可多得的唐诗佳作。

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号石窗,晚年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授国子四门博士,后擢升至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于天宝二年(743)辞官归乡入道,不久后离世,卒年八十六岁。贺知章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并称为『吴中四士』。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十九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诗。

全诗首句的“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春日高耸的柳树上翠色荣荣,就好像是碧玉妆扮成的一样。诗人在此句用“碧玉”来形容柳树可谓是煞费苦心,既指出了柳色青青与碧玉相似,同时也借用了“小家碧玉”中用“碧玉”来形容女子年轻美貌的意思,表明了此时的柳色正是韶华正茂的年华,照应下文中对柳丝的描写。

第二句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丝长长,柔嫩轻盈,好像是千万条翠绿的丝带一样从树上垂落下来,在徐徐的春风拂动下翩翩起舞。“万条”二字,泛指从树上垂下的柳丝,“绿丝绦”色彩明翠,对应了上一句中的“碧玉”,极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柳丝随风飘动的曼妙身姿,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对杨柳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的“不知细叶谁裁出”,是诗人在欣赏着眼前舞动的万条柳丝时不知不觉间出了神,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疑问,说不知道是谁竟然有这样巧夺天工的手艺,将柳叶裁剪得丝丝缕缕、精美动人。“细叶”二字是对柳叶细细长长的描写,“裁”字无理却曼妙,说这柳丝定然是被裁剪出来的,要不然不会如此精美绝伦。

第四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紧承上句,说就是这二月和煦的春风徐徐吹拂,好似剪刀一样裁剪出这丝丝缕缕的柳叶。诗人将无影无形的事物形象化,将春风比做是“剪刀”,还指明其“裁”出了春天的一草一木。诗人这种奇特的比喻,流露出他对春风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构思精妙,语言自然隽永,读之如沐春风,清新宜人。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全诗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诗人的生平经历,又讲述了诗人暮年还乡时的情景,不假雕琢,抒发了诗人久居异乡、暮年返回故里的感慨。

诗人在开篇的两句写他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耄耋之年才回来,他的乡音虽然没有改变,但两鬓的毛发却已经斑白了。首句写诗人初回故乡,难以平复的心情,少离老回表现出诗人离家时间之久;次句写诗人现在年老之态,容颜已老但乡音未改,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含故乡是否识己的疑问,为下文儿童不相识埋下伏笔。

三四两句说儿童们看见诗人之后,没有一个认识他的,他们笑嘻嘻地问道: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诗人在此处从孩童的角度写自己的变化,语气看似轻松活泼,极具生活情趣,但孩童们轻描淡写的一问,对于一个离乡多年、历经世事沧桑的老者而言,却是一记重拳击身。这两句不仅描绘出孩童的天真和好奇心理,而且以有问无答的形式,将诗人的无限感慨寓于其中,流露出诗人久客伤老的哀婉与心酸,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诗通过归乡所见欢乐之景,抒发诗人心中哀情,语言质朴无华,感情自然、真切,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尤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最为著名,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并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存世的诗作仅两首,其中《

春江花月夜

》是其代表作,语言清新优美,韵律悠扬,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赏析

这篇诗作因其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也凭借这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本诗诗题就给人以美的享受。五字分别展现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将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集中展现,引人入胜。

全诗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从开篇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一句,描写“春、江、花、月、夜”五种自然景物;下篇由“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结尾,写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

上篇开篇起势不凡,江水连海,浩渺无垠,此时明月从水中涌出,“生”字赋予明月与江水跳动的生命,富有动感。水中明亮的月光随水波流转千万里,有江水之处就有月光闪耀,熠熠生辉。接着诗人写月光随江水投射在花林间,使花林顿时如同撒上了一层雪一样洁白。平日里五颜六色的花此时都如雪样洁白,诗人此笔,顿显月夜“花色”之奇异,使人眼前一亮。流水带着明月继续向前,明月照耀之处,“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月光仿佛洗去了世间万物的色彩,将他们全部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于此,诗人用月光创造出一个美妙仙境,使“春江花月夜”之景极具幽静之美。“江天”两句将上文中的景物进行概括,笔墨逐渐聚拢,最终将视角定格在一轮孤月上。“江畔”以下六句,由所见美景生发感慨,表达了诗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慨叹,充满哲理。

下篇起首四句承上启下,诗人运笔不着痕迹,自然地由上篇写景过渡到下篇抒写离情。白云悠悠,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与“明月楼”则表明男子与女子相隔两地的现状,“谁家”一词互文见义,使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曲折有致。“可怜楼上月徘徊”以下八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思念。诗人将“月”拟人化,写“月”对思妇独身的同情,不忍离去,愿与思妇做伴,因而将自己的清辉洒向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岂料这些景物反倒使思妇触景生情,思念愈深,更添惆怅;思妇转而又想到此时此刻爱人不正与自己同沐一片月光吗?如此一来,思妇只愿明月能遥寄相思,把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告知对方。最后八句转写离人思归之情。落花、江水、流春、斜月,再次点出全诗主景,更衬托出离人凄苦的孤寂心情,情韵袅袅,令人心醉神迷。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进行铺写,而又以“月”为主体。诗中以“月”的流转为纽带,通贯全文,随着月光的照耀而拉开整幅“春江花月夜”的画卷,意境高雅,使人沉醉。

本诗的韵律节奏也颇具特色。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以含蕴、隽永的平和之调唱出诗人内心的热烈与深沉,回环反复,层出不穷,音乐感极强而又婉转优美,堪称绝唱。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长安年间中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为人耿直,以直言进谏闻名于朝,被视为开元良相。后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诗风朴实,意蕴深厚,尤以《感遇》十二首和《望月怀远》最为出名。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谪居荆州之时。

首联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两句,说兰花开在春天,桂花开在秋天,它们的叶子非常的繁茂,花儿皎洁异常。诗人在此处用互文的手法,将兰花和桂花的皎洁淡雅表现得尤为精到。

颔联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两句,写兰桂如此生机盎然,自身就独具一种美好的节操。“自”原本指的是从、因,但要是将诗人的后一句话理解为“因你们而使春天成了美好的季节”就有点牵强附会了,所以此处的“自”应该指的是兰桂自身,“佳节”应该指的是兰桂美好的节操,意在表明兰桂品格的高尚是因为它们自身,将诗人对兰桂的喜爱和赞赏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颈联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两句,诗人笔锋突转,说谁知林中竟然居住着一位美人,闻到了被风吹送到面前的兰桂花香,顿时心生爱慕。“谁知”二字,点出了对于兰桂而言的出乎意料,“闻风”出自《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诗人在此处借用此典故,语意深婉,意在为下一联所要传达的语意作铺垫。

尾联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两句,说草木自有它们的本性,何以要求得美人来攀折呢?林中的美人闻风相悦,若是常人,本该因为受到美人的赏识而欣喜,但诗人却说草木怡人、花开流芳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是为了博得美人的赞赏而如此。此处的“草木”可以引申为洁身自好的高洁之士,“美人”自然是指那些达官显贵,因此,诗人在对兰桂高洁孤傲的品性进行赞扬的同时,也是喻指自己对高洁情操的追寻。

这首诗含蓄深婉,咏物抒怀,境界非凡。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赏析

此诗是望月思人的名篇。

首联的第一句写在水雾茫茫的大海上,一轮朗月冉冉升起,用语平淡无奇,但却营造出一片开阔的诗境。古人望月往往要与思念之情结合在一起,这首诗也不例外。次句的“天涯共此时”,诗人由景入情,想象着遥隔天涯的远人,此刻可能也和自己一样在对月相思。虽不能相伴身旁共赏此月,但月光好像能够带着诗人的思念之情洒到妻子的身边一样,暗示了月圆之时浓烈的异地相思之情。

颔联两句由上句引出,围绕“怨”字展开,写诗人想象家中的妻子看到月光,勾起相思,终夜无眠的情景。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给人真实之感。

颈联两句仍然是诗人的想象之笔,说他的妻子吹灭了蜡烛,使月光显得更加明朗,她披着衣服立在院中抬头望月,感受到了月夜侵肤的冰凉。此二句虽是想象,却描写得更加细腻,诗人甚至能够体察到妻子的皮肤被凉意所袭的感觉,这种细微的描写,比直抒情怀更能体现诗人对妻子的浓烈思念。

尾联两句,诗人写妻子心头始终缭绕着相思的情绪,越看月光,相思越重,终于被相思压到不能负荷的地步,于是索性去睡,期望在梦中与家人相会。这里诗人巧用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陈出新,托出悠悠不尽的相思情意。

全诗情景交融,想法独特,诗人借对远方妻子思念自己情景的想象,实则表达自己对家中妻子的相思,意境幽深,感情真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联,生动自然,以无奇的语言烘托出极佳的氛围,为表达思念之情的千古佳句。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边塞诗人。与高适、王昌龄等关系甚佳。他的诗作流传于世的虽然仅有六首,但其诗意境开阔,韵调优美,气势磅礴,传颂极广,其中《凉州词》和《

登鹳雀楼

》是千古传诵的名作。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高远望之作,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的豪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登楼远眺,一轮落日紧依着鹳雀楼前连绵起伏的中条山麓缓缓西沉,直到消失在视野的尽头;低头下望,只见滚滚黄河水呼啸着奔腾而来,又在远处汇集成一股,折而向东,流向大海。首句是描写远景,“白日”即指太阳,真实地将太阳的形态描绘出来。落日与远山,形成一片恢弘的景象。次句写近景,诗人将黄河水气势磅礴的景象充分表现出来,蔚为壮观。在第二句中,诗人还大胆加入自己的想象成分,使画面得以延伸,意境更为深远。诗人将两句诗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壮丽、广阔的画卷,境界高深。

本诗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想。“欲穷千里目”承接上句,写诗人的目光愿追随着黄河水流,直到千里之外。此句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穷”字表达了诗人愿无止境地探求、探索的决心。“更上一层楼”是诗人为了看得更远,必须要付出的努力。两句中,“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的空间概念,可以理解为诗人的雄心壮志。“欲穷”、“更上”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憧憬,也表达出诗人此时斗志昂扬的信念。这两句诗基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就全诗而言,两联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天衣无缝,且蕴含深厚的哲理,是一首绝佳的五言绝句。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在唐时就已为人们广泛传唱。

诗的首句,诗人没有按照水的走势写黄河水,而是按照自己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所见所感进行描写,说黄河水奔流而去,远望而去,就好像是从天上的白云间流出来的一样,突显黄河水绵延万里的特点,同时展现了边境广阔的景象,想象奇特,气象开阔。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营垒,在大山大河的环抱之中,巍然独立,地处孤危,地势显得尤为险要,“一”与“万”的对应,既写出了祖国山河壮阔的气势,也形象地展现出连绵的群山间一座孤城的景象,渲染出悲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好铺垫。第三句的“羌笛何须怨杨柳”写诗人所闻:异域的羌笛奏着《折杨柳》的哀伤曲调,勾起征夫怀乡的离愁,深化诗意。折柳历来有赠别之意,戍边的战士们在异乡听到这首曲子,心中难免会生出无限的离愁别恨,凄凉不已。“何须”二字,意境豁然,但并不是征夫心中没有怨,由结尾的一句可知,其意为怨恨没有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借春风都吹不到关外的说法,表达征夫不得还乡的愁怨,为诗境更添一份悲壮。

全诗以景衬情,写情时慷慨激昂,表现出征夫虽思乡情切但保家卫国的责任重于一切的思想感情,何其悲壮!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至四十岁进京应考,应试不第。之后云游吴越之地,饱览名山大川。他性格孤傲,常以作诗自得其乐。其诗清淡自然,尤为擅长五言诗,今存诗二百余首。有《孟浩然集》。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赏析

本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孟浩然善写山水诗,本诗在写山水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张五的思念之情,将山水与怀人相融合,是情景交融的上乘之作。

开篇两句是诗人生活的写照。诗句中的“隐者”即诗人自己。诗人原本居住在白云笼罩的北山里,过着怡然自得的闲适生活。然而从第三句起,诗人登上山头,心情忽变。是什么原因导致诗人心情的变化呢?原来诗人登高意在远望友人,然而不见友人,只见南飞的大雁,因此心随雁南飞。此时诗人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随后的“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两句,写薄暮引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傍晚临近又转变为淡淡的哀愁。略带哀愁的心绪与山上清爽的秋气使诗人的心理和感官都受到了冲击,引得诗人兴致大发。紧接着,诗人将全部感情融于景致之间,写出“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的佳句。这四句诗写日暮之时,诗人在山上不时见到晚作回村的人,有的走在沙滩上,有的坐在渡口的码头上歇息,远远望去,天边的树好像荠菜一样,江畔那白色的沙洲好似蒙上了月色。诗人在此处仅用朴素的语言将自己近看、远望的景象做了如实的描写,然而看似平淡、自然的描写,却准确地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惬意,创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境界。诗的结尾,是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升华:眼前登高所见的景致虽好,但更重要的是有友人相伴,共同欣赏。

这首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令人回味无穷。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赏析

皮日休曾在《郢州孟亭记》中评价孟浩然的诗“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意指孟诗虽对自然景物轻描淡写,但融情于景,意味深远。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对诗人夏日乘凉时所闻所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全诗可分为两层。前六句为一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两句,看似在写太阳西沉,月亮东升的景象,然而“忽”、“渐”二字却流露出诗人的心思。古人常有月夜多相思的感触,此诗也不例外。诗人“忽”、“渐”一快一慢,预示着淡淡的相思慢慢爬上诗人心头,也为下文埋下伏笔。“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两句,描绘出诗人夏日夜晚披散着头发,开窗卧对窗外,享受徐徐凉风的景象,此时的诗人身心似已沉醉于这份清凉舒爽。下两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分别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描写,且景色似乎更为迷人,从侧面衬托出诗人似乎更加沉醉之态。然而从“欲取鸣琴弹”一句忽然转为抒情。上句中竹露发出的清响诱发了诗人抚琴弹奏的冲动,然而抚琴应有知音在侧,而诗人的知音呢?于是全诗自然过渡到“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诗人的知音是辛大,而此时他却不在身边,因此诗人空对这样好的景致,于是诗人将相思寄托于梦境,希望在梦中能与知音相对共赏。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韵味无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