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经典名著:读懂这两本书,再去教孩子精装版(套装共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5:38:08

点击下载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法)让-雅克·卢梭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方教育经典名著:读懂这两本书,再去教孩子精装版(套装共3册)

西方教育经典名著:读懂这两本书,再去教孩子精装版(套装共3册)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西方教育经典名著:读懂这两本书,再去教孩子精装版(套装共3册)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法)让-雅克·卢梭排版:青杨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6125630360本书由北京读品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引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于成人而言,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理性的自我导向。对于儿童教育来说,问题也许类似,但还是有一些差异:因为儿童不成熟,给予他们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有时成人也需要这种外界的指导。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让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而且如果有两万年的时间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自我完善,他们最终或许会接近成人文明的行为规范。但这种假设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成人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

这里,最大的困难是对儿童教育的无知。一个成人要完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喜恶的缘由——即理解自我心理,已是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去了解儿童并基于恰当的知识给予他们指导,那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不仅是因为这个研究领域本身的重要性,也因为研究儿童心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个体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心理学的是,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之间有脱节。个体心理学不仅注重于人格的整体性,并且研究了在人格整体性的发展和表现中,个体心理学本身所做的不懈努力。从这一点来看,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和智慧,因为知识无非就是对实践中错误和谬论的认识。无论是身为心理学家、为人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掌握了这种科学知识,就可以立即掌握其用于人格整体性指导实践的实际应用。

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个体心理学视个体行为由人格的统一性所驱动和左右,因而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各种理论方法,都反映了人格统一性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所以,本书引言部分尝试先从总体上提出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后面的章节则着眼于详细探讨、说明各种相关问题。

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存在一种有动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儿童从最早的婴儿期开始就处于这种持续不断追求发展的努力之中。这种努力是一种内心无意识的行为,但却无时不在,并以一个伟大、完美、优越的蓝图为目标。这种努力,这种追求目标的行为理所当然地反映了人类思考和想象能力的特质,也主导了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特殊行为,它甚至还会主导控制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的想法不再客观,而是受制于自己已经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人格的整体性或统一性隐含于每一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一个人既代表了作为个体的统一性,又保留了个体的独特风格。因此个体既是一幅独立的画卷,又是创造画作的艺术家。他既不是一个绝无错误的工作者,也不是一个对自我身心彻底了解的人,他更接近于一个弱者,一个易犯错、有瑕疵的人。

就指导个体而言,应注意的主要是,个体的统一性及其独特生活风格和目标,不是建立在客观的现实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于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个体对于一个事实的观点和认识,从来都不是这个事实本身。因此,所有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世界之中,但却以不同方式塑造自己,依据自己对于事物的主观想法来塑造自己。有些主观想法甚至很充分、很客观。但我们必须始终考虑的是,在人类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想法是错误的、失败的,尤其要考虑的是,人类童年时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主导了我们后续生活中的诸多事情。

在临床案例中有这样一个具体实例。一个52岁的女人,她常常藐视比自己年龄大的女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她回想到,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姐姐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她因此而有屈辱感和被忽视的感觉。采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称为“纵向”的理论观点来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她的生命早期和现在,也就是说,接近于她生命的晚期,一直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动机,即她总是担心别人藐视她,或在发现别人更受优待或偏爱的时候,她总是会有气愤和被激怒等感觉。即使对这个女人的一生或者说她个性的特殊一致性一无所知,我们也可以在给出的这两个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填补这种不了解的空白。这时心理学家更像一个小说作者,运用行为主线、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来构建一个立体的人,而且必须保证以一种整体人格性没有被破坏的方式来构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甚至也能清晰地描述这个女人作为个体,其特殊的“生命线”(life line)的行为特征。

对个体性格具有建设意义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都是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为前提:即个体的自卑感(feeling of inferiority)。所有的小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刺激他们产生想去改善处境的尝试,以此来驱散这种心理的自卑感。如果是处于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之中,个体的这种自卑感会得到缓和。心理学将这种由自卑感所引发,最终得到的心理改善称为心理补偿。

现在最重要的是,这种自卑感及心理补偿作用非常有可能导致人们犯错。自卑感可能会激发客观成就,也可能会导致个体纯粹的、增加自我个体和客观事实之间距离的心理调适或心理补偿。自卑感让人们感到特别不幸,而唯一能克服的途径就是发展个体的心理补偿特征,可能最后并没有完全克服个体的这种自卑感。即便如此,发展心理补偿特征在个体心理学上还是必要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例如,这里有三类儿童都可以很好地诠释具有心理补偿特征的个体发展。第一类是生来就虚弱或有身体缺陷的儿童,第二类是被严厉对待而且没有得到任何疼爱的儿童,第三类则是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儿童。

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三类儿童作为三类基本情况进行例证,以便研究和理解更多普遍类型的儿童。尽管不是每一个儿童生来残疾,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儿童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一些由于生理缺陷或器官劣势(weak organ)所引发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残疾儿童中的极端例子而得到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型。至于其他两类被骄纵过甚和严厉管教的儿童,实际上所有的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两类中的某一类特征,有的甚至兼而有之。

所有这三类主要的情况都会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过度雄心。这种自卑感和所引发的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生活中同样基本事实的两面且不可分割。在病态的情况下,很难去权衡夸大了的自卑感和膨胀了的追求优越感哪个更有害。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几乎在一个范围内以同一节奏交互出现。在所研究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儿童由极度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过度野心,像一种毒药毒害着儿童的灵魂,让他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感并不能产生有用的行为,由于其来自不恰当的野心,最终的行为也是徒劳无功。它扭曲了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个体行为,且类似于一个永久的刺激剂使儿童变得过度敏感和戒备,唯恐自己受伤或者被忽视。

这种《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杂志上随处可见的人类个体类型会成长为那些能力没有长进,我们平常所说的神经过敏、稀奇古怪的人。这类人如果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只会成为一个不负责任、容易犯罪的人,因为他们眼里只有自己而别无他人。他们在道德和心理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egotism)。我们发现,他们中一部分人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而去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做白日梦和心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好像自己实现了想象,以此,他们来获得心理上的安宁。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自己内心的这种理想世界中构造现实,用以缓和悲惨的现实和心理之间的差距。

需要心理学家和父母留心注意的是,评判所有成长发展的标准是儿童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social feeling)水平。这种社会情感在儿童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每一个导致这种社会或公共情感减弱的干扰,都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可以说,社会情感是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晴雨表。

围绕着社会情感的本质,个体心理学提出并发展了自身的教育学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家长或监护人一定不能让儿童只跟一个人密切接触,一旦放任儿童的这种唯一性接触,将会发现儿童对于以后的生活准备不好或准备不足。

一个有效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途径,就是观察他在刚进入学校时的行为。进入学校后儿童会遇到他人生中最早和最严厉的考验。由于学校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因此这种考验就是儿童在面对新环境,尤其是遇到陌生人时所展现出自己的准备情况。

家长普遍缺乏帮助小孩作好准备入学的相应知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在回首他们的学校岁月时会觉得那是一个噩梦。当然了,教育得当的学校将会弥补儿童在早期培养过程中这种缺乏准备的情况。理想的学校应该在家庭和现实的大千世界中建立一个平台,这样的学校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教授生活和艺术的地方。但是,我们一方面期待着存在这种理想的学校,以便克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带来的缺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败和弊端。

在分析家庭教育的弊端时,学校只能作为一种指示器,因为准确地说,学校对于儿童而言还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因此在儿童刚进入学校时,由于父母没有教育好他与别人的相处之道,由此,儿童感到自己很孤单,结果就被别人视为孤僻、异类的孩子。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最初的孤独感会愈演愈烈,从而偏离了正确的成长轨迹,他们因此而成为问题儿童。这种境况下人们会指责学校,尽管学校只是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凸显出来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这在个体心理学中一直是一个开放性的、尚无定论的问题。不过我们总是能够证明,一个儿童入校时遭遇挫败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并不是指学业上的危险,而是心理上的危险,这意味着孩子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种源于挫败感的自信缺失会使孩子尝试着规避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而花所有的时间去寻找另一个出口,另一条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快捷道路。这条道路往往不是社会所认可的正常轨道,而是一条自我的、可以通过获取自身优越感而建立的补偿自卑感的捷径。这条捷径因能快速获得心理成就感而对经常受挫的个体充满了吸引力。比起社会所认可的正常轨道,这条抛弃了社会和道德的责任感而触犯法律的捷径更容易使他们表现突出,给予他们征服感。但是选择这条容易获得优越感的捷径,却常常暗示了儿童内心潜在的怯懦和软弱,尽管他们外在的行为所表现的胆量和勇气非常明显。这种怯懦表现在他们只会尝试去做一些自己确定有把握成功的事情,以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一样,尽管他们表面上胆大妄为,但实际上内心却很怯懦和软弱。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危险较小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各种细微动作出卖他们内心真正的软弱。因此也能理解通常所看到的有些孩子(成人也是),他们站着时总是无法直立,而需要依靠某些东西。如果用陈旧的观念来理解这些行为,用传统的方式来培训这些小孩,这些症状表面上会被治疗,但潜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人也许会这样说一个小孩,“不要总靠着别的东西”。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小孩去依靠某些具体的东西,而是他感觉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大人无论是用惩罚还是奖励的方式,都很容易说服小孩放弃这种软弱的身体依靠。但小孩对于强烈支持的内心需求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问题还在继续,而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能够读懂这种软弱,并用同情和理解根除儿童这种潜在的心理问题。

优秀的教育者从某个单一的迹象就能推断出很多品质或特征的存在。对于一个喜欢依靠某些东西的小孩,我们可以立刻推断出他肯定存在焦虑性和依赖性等特质。通过参照我们熟知的案例就可以重建其人格。简言之,我们应该理解,要治疗的这个儿童属于被纵容的类型。

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类型的儿童性格特征,即缺乏关爱的儿童。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在那些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人的生平事迹中也可以发现,只不过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极端而已。他们所有的生活和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实就是他们在孩提时代被虐待。他们由此而性格成长得较为冷漠,变得善妒和怨恨,无法容忍别人开心。现在,我们发现这种善妒的人不仅存在于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中,也可能存在于我们正常人之中。当这类人管教小孩时,他们认为小孩不应该比自己小时候更快乐。这种观点不仅存在于有小孩的家长当中,也存在于管教别人家小孩的监护人之中。

这种观点和想法并不是出于恶意,只是直白地反映出那些在成长时期受到恶劣对待和严厉管教的人的心态。这类人有很多诸如“不打不成器”之类的充分理由和格言,而且,也会给出无穷无尽的证据和例子,来为自己不当的严格教育作辩护,而这并不能完全让我们信服他是正确的。这个简单的事实证明,所谓的权威教育使儿童和教育者之间渐渐疏远。

心理学家通过探索和联系各种不同的症状,并对探索结果进行了一些实践之后,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个体人格系统,借助于此系统可以将个人隐藏的心理过程外显化。尽管通过此系统,我们考察的每一个要点都会影射出个体完整的人格,但只有当我们在考察的每一个要点上都得到相同的结论时,我们才会感到满意。个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在对个体进行考察时,我们不能机械呆板地将理论方案和系统概念加以运用,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所有的调查研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个体的整体研究,我们绝不可能只看到个体的一两个方面表现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我们必须寻找一切可能支撑我们论点的个体表现依据。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了我们最初的试验性假说,例如,如果我们在个体行为中其他方面也发现了同样的顽固或挫败特质时,我们才可以很确定地说,个体的整体人格都符合顽固或挫败的性格特征。

这一点上,必须要记住的是我们所考察研究的个体,并不理解自己本身的行为表现,因此,他也无法掩饰真实的自我。我们可以透过他的行动来认识他的个性,他的个性并不是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及想法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实际行动得以体现。这并不是说他在故意向我们撒谎,而是我们已经觉察到了,一个人的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只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富有同情心的局外人才可以最好地沟通。这个局外人——无论他是心理学家、家人或老师,都应该学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诠释个体的人格特征。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本身都未曾意识到的、一种有目的的个人追求。

如此一来,人们处理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问题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态度能更好地揭示个体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关系,这个我们在文中关于个体对于现实的主观看法和客观性看法之间的比较中已经讨论过。但是这种社会关系的问题也涉及一个具体的任务,即如何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个体如何面对这一任务?其答案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说朋友、社会关系与自己毫不相干,他认为以此就可以来规避我们关于社会关系的问题,那么,漠不关心就是其答案。基于这一答案,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他性格的发展方向和人格构成的一些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同时它还包括了由此而引申出的抽象品质,诸如友谊、同志之情、诚实、忠诚之类的。个体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答案也体现了其对这些抽象品质的看法和态度。

第二大问题涉及个体想要如何利用生命——他想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认为第一个问题,即社会关系的问题不仅仅只由自我个体或你—我之间的关系所决定,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第二个问题,即社会分工问题是由人—地球(世界)关系的基本关系所决定。如果可以把世界上的全人类减少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仍然和世界有着亲密的关系。此时,他想从这个世界上获取什么呢?就像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一样,第二个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片面或者自我的,而是由个人和世界之间关系来决定的。这种关系是双向关联的,人类无法自己掌握决定一切。个体的成就并不取决于其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其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个体对于职业问题的回答及回答方式都很好地揭示了其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源于人类的两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样不是个体自我的、主观的,而是必须根据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来解决的。个体如何看待异性呢?如果采用一种典型的个人主观看法,那么同样是错误的。只有对关于两性关系的所有问题通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得到其正确的解决之道。而且,对于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正确决断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偏解都代表了性格中的一个错误,这一点是有理可据的。当然,这种错误决断所带来的许多不利和危害性的后果,都可以解释为是由个体潜在的错误人格所致。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个体对这三类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发现他大致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目标。这个个人目标无所不能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反过来,他的每一行为都影射出了这个目标。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与别人合作交往,是致力于生活中的有益层面,那么在他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有益目标的明显痕迹,也会从中发现其个人目标具有有效性和建设性。同时,随着这些有效性和建设性行为的实施,个体也将获得幸福感、价值感和力量感。相反,如果这个人的目标是由自我问题和社会生活中的消极方面所决定,那么个人就会发现自己无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自然也就无法享受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而且,由这些基本问题所衍生出的社会生活中的特定任务和目标,也只能在社会或公共环境中才能得到合理解决,也就是说必须基于社会情感才能得以解决,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这种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在人类的孩童早期就开始出现了,即此时我们的感官就已经开始成熟发展,并且遵循于我们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见、所说、所闻等各方面所受的刺激,也遵循于我们和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同事、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来成长发展。这些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还会以同样的影响方式伴随个体的一生。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个体,也将失去自我,失去朋友,无法获得成就。

因此个体心理学理论有根有据地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物就是“正确的”事物。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对社会标准的背离都是对“正确之道”的偏离,而这种偏离也会导致个体和客观法律以及必要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使个体首先产生了有悖于自己本意的无价值感;同时,由于个体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便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报复。最后可以这样说,偏离社会标准就是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怀有这种共同的社会理想。

由于个体心理学一直强调将儿童的社会意识作为其成长发展的测试,因此个体心理学很容易理解和评价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面临生活问题,他就像正处于测试中一样,展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准备是否充分。换言之,他将会展现出现实生活中他是否有社会意识或社会情感,是否有勇气、理解力,是否有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此时,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去发现他努力向上的方式以及节奏,发现他自卑感的程度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所有的这些都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牢不可破的,直到我们发现这个整体的构成缺陷并完成重建为止。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

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无论接触到这件事的哪一方面都会沉迷其中。这其中最明显的事实或许就是必须为了理解某一特定行为而去了解儿童生活的全部历程。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表达了其全部的生活和个性人格,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隐藏在其行为中的生活背景,就很难理解儿童的有些行为。对于这些行为表现我们称为“人格的统一性”(unity of personality)。

这种统一性的发展就是行为和行为的表现方式协调统一为一个单一模式,这在儿童幼年就开始了。生活的需求迫使小孩用一个统一的模式作出应对,而且这种应对环境的统一模式不仅构成了孩子的性格,也使其所有行为个性化,从而与其他孩子相区别。

人格统一性这一事实,通常被大多数心理学流派所忽略。即使还没完全被忽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实践会经常将一个特别的手势或者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孤立出来进行研究,仿佛它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时这样一种手势或表达会被称为一种情结,且假定了它们可以从个体的整体行为中孤立出来。但是这样一个过程其实类似于从一整段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而且尝试着抛开整段旋律音符而只去理解这一个音符的意义。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合适,但是却被广泛地传播。

个体心理学不得不站在反对这种广泛传播的错误的立场上,因为如果这种错误被应用于儿童的教育,那么将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危害。这一点在对儿童的惩罚理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果一个小孩做了招致惩罚的事情,通常会怎么样呢?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人们会考虑小孩的整体人格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但是人们常常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因为如果一个儿童多次重复同一个错误,老师或家长就会带有偏见地看待小孩,且会认为其无可救药。但是如果一个儿童的表现良好,只是偶尔犯错,那么人们就会基于儿童留给人们的总体好印象而不会那么严厉地惩罚他,这也是一个事实。尽管如此,这两种实例还是没有触及问题的真正根源,即我们应该基于对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全面理解,来探讨这些错误发生的根源。这种理解不当就好像我们试着去理解一个单个新音符的重要性,但是却将它从整段旋律中隔离了出来。

当我们询问一个小孩为什么懒惰时,我们不能指望他能够认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根本原因,而这个原因对于我们了解其整体人格来说具有关键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期待他会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撒谎。对人性有深邃理解的苏格拉底,他有一句流传千年的谚语,至今还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即“了解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还有什么权利要求小孩回答如此复杂深奥的问题,即使是心理学家,恐怕也很难回答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个体某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所表达的意义,我们首先要有方法和理论来理解儿童的整体人格。这并不意味着要去描述孩子做了什么和如何去做的,而是要去理解孩子对于所面临的问题而采取的态度。

下面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了解儿童整体生活环境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还有个妹妹。5岁之前,他是家中的唯一孩子,父母对他关爱有加,但这时妹妹出生了。以前男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非常乐意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这位母亲也毫无疑问地对他溺爱娇惯。同时,他的父亲是一个温厚和蔼、喜欢安静的人,也很享受儿子对他的依赖。因为父亲是一个长年在外的陆军军官,所以自然而然地,儿子和母亲比较亲近。他的妈妈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她总是尝试着满足这个依赖又顽固的儿子每一个要求。即便如此,她还是会常常为儿子的没有教养和威胁的手势而恼火不已。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这主要表现在儿子想不断地欺压母亲——他命令她,取笑她。总之,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明显表现出自己的不愉快以引起母亲的注意。

虽然这个男孩的行为很让他的母亲恼火,但因为他并没有特别恶劣的本性,母亲还是容忍了他,还是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这个男孩总是相信,母亲会帮助他走出任何一个他陷入的困难。他无疑是个聪明的小孩,像同龄人一样受到了应有的良好教育,而且在小学的时候成绩还不错。但是直到他8岁时,他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使父母再也无法忍受和他之间的关系。他不仅完全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以此来控制母亲的情绪。而且,一旦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去拉扯母亲的头发。他绝不会让母亲得到片刻安宁,他常常去拧她的耳朵或者掰她的手。他也拒绝放弃自己的恶作剧,而且由于他妹妹的长大,他更加固守自己的行为模式。很快,他的小妹妹就成了他恶作剧的新目标。他并不会真的伤害小妹妹,但是他的妒忌已经显而易见。他的恶劣行径始于妹妹的诞生,因为从那时开始,妹妹在家庭中处于有利位置,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一个小孩的行为开始变坏或者某些新的不良行为开始出现,我们不仅要考虑这种情况开始的时间,还必须要考虑它产生的原因。这里的“原因”一词只能勉强使用,因为人们一般不会理解,为什么妹妹的出生就是导致哥哥成为问题儿童的原因。尽管人们不了解,但这种情况还是经常发生,原因是哥哥对于妹妹的存在有着错误的认识。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不能断言,一个新生孩子的诞生就一定会导致一个年长孩子的堕落变坏。也许我们可以说当一块石头落地的时候,它下落的速度和方向是一定的。但是,通过个体心理学所给出的调查研究,使我们有一定的权利声称,在心理上的“堕落”,这些严格的因果关系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而是个体所犯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在起作用,而且这些错误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毫无疑问,在人类心理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错误,而且这些错误与其产生的后果关系密切,体现了个体曾做过错误的行为以及设定过错误的人生目标。所有的这些都源于个体所设定的心理目标,因为目标的设定与个体对于各方面的判断有关,——也就是说,一旦涉及判断就会存在犯错的可能性。这种目标的设定或确定始于童年初期,通常在儿童2岁或3岁的时候,他就会开始为自己确定一个有优越感的目标,这个目标永远在他面前指引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朝这个目标努力。现在,这个错误的目标来自于儿童一种错误的判断。尽管如此,这个确定目标多少还是会约束儿童。儿童用以自己特定的行为来安排自己的人生,落实自己的目标,以便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

这时我们发现,儿童的性格以及他对事物的个人解读决定了其成长,在心中牢记这点非常重要。当儿童陷入一个新的困境之中,他总是会重复以前的个人错误行为,意识到这一点也相当重要。由此,我们对儿童的一些性格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环境使儿童变得不再依据客观现实或环境而看待问题(以另一个孩子的出生为例),而是依赖于他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想象来看待和行动。这是反驳以上提到的严格因果论观点的充分证据,即在客观事实及其绝对正确的含义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客观事实和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却不一定存在这种必然联系。

我们心理活动中最显著的一点,是我们对于事实的看法决定了我们行动的方向,而不是事实本身所决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为活动的基础,也是我们的人格构建的基础。在人类活动中关于对事实的主观看法影响行动这一脚本,经典的例子就是恺撒大帝登陆埃及的情况。当恺撒跳上海岸时,脚下一绊,跌倒在地,罗马士兵把这种情况视为一个不祥之兆。如果不是恺撒大帝伸出手臂机智地大声呼喊:“你是我的了,非洲!”那么不管这些罗马士兵有多勇敢,他们肯定会调头回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实本身对我们的行为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而现实的伟大作用在于,它可以制约和决定我们个体的性格特征的有组织性、完整性。同样的作用和道理也适用于大众心理及其因果关系。如果大众心理中的某一环境状况符合理性的公共常识,这并不是说环境本身决定了这一大众心理或理性,决定了这一大众心理和理性的公共常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因为两者对于环境的看法自发的一致。通常情况下只有当错误的观点得到验证排除后,理性公共常识才会符合其与大众心理的因果关系。

回到这个小男孩的故事上来,我们可以想象,他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困难境况中。他会发现再也没有人喜欢他,他在学校也没有任何进步,但是他依旧我行我素。他仍然不断地打扰别人,这是他人格的一种完整性表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每当他打扰了别人,都会因此而立刻受到惩罚。他将会获得一个不良报告或者是一封抱怨信,这些都会被送往他父母那里。如果他还是屡教不改,那么他的父母就会被学校建议,他要被学校劝退,原因是他似乎不适合学校生活。

对于这样的处境或解决方法,也许没有人比他自己更开心。他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解决方法。他的这种行为模式的逻辑连贯性再次揭示了他自己真正的态度。虽然这种态度是错误的,但是一旦形成就一直会连贯地表现下去。当他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时,他就犯了最基本的错误。如果说他因为犯了错误而应该受到惩罚,那么归根结底,他是因为犯了寻求关注的错误而应该被惩罚,这个错误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他总是尝试着让他的母亲迁就他。另一个结果就是在他拥有8年的家庭绝对权后,他突然从类似于国王的宝座上坠落。一直到他失权之前,对于他母亲来说,他是唯一的存在;对于他来说,母亲也是同样的唯一存在。但这时妹妹出生了,抢走了本应该属于他的家庭位置,于是他便竭尽全力地想要夺回自己的王座和主权。这次他又犯错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次犯错并不是因为他本性恶劣或天生邪念。如果一个小孩面临着一个他完全没有准备好的环境,而且又没有受到任何指导,只能自己努力去应对时,他才会滋生邪念。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孩只习惯于别人完全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然后突然要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小孩开始上学了,而老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这个小孩要求老师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那么自然会惹怒老师。对于这个娇惯的、但一开始的行为还没有那么恶劣和不可救药的小孩来说,这样的一种处境显然太危险了。

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在这个男孩的案例中,这个小孩的个人存在理论与学校对他所要求和期待的存在理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冲突。如果我们用图示的方法概括地描述这个小孩的个人目标以及学校为他而定的目标就会发现,这两种目标之间很不一致甚至相反。但是,小孩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由他自己的目标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他的整体人格中除了这一个最终的目标方向外再无其他任何目标。另一方面,学校会期待每一个小孩都有一个正常的存在方式和正常目标,因此这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但是学校却没有试着去理解这种情况下的儿童心理,学校既没有宽容儿童这种心理的存在,也没有尝试着去消除这种冲突的根源。

我们知道,这个儿童的生活动机是由这样一个愿望主导,即让他的妈妈为他操心、服务,且只为他一个人这样。在他的心理中,每件事都存在这样一个想法:即我必须支配我的母亲,我必须是唯一可以支配她的人。但是别人对他的期望和想法却不一样。别人期待他可以独立学习,期待他可以收好自己的书本和作业,期待他有序地保管自己的物品。这样的期盼就好像把一匹激烈的野马套在了一辆马车上。

这种情况下,男孩的行为表现自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当我们了解了他真正的处境时,我们更多地倾向于对他的同情。在学校里严惩小孩是没用的,因为这只会让他确信学校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当他被学校驱逐时,或者当他的父母被要求带他离开学校时,这个男孩会感觉这样更接近于自己的目标。他的这个错误目标带来了错误的感知方式,就像一个圈套使他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也没有人来帮他。他觉得自己得到了想要的,因为现在他可以真正将母亲置于自己的权力之中。母亲必须再次全心全意地为他付出,这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当我们意识到他的真正处境时,我们必须承认,截取别人的一个错误片段来对其进行惩罚是没有用的。设想一下,如果孩子忘记了带书本(如果他没有忘我们反而要怀疑),因为如果他忘了带什么,母亲就要为他操心。这种个人行为绝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人格体系中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心里接受一个人人格的所有表现都是相互关联的,是整个人格体系中的一部分组成这种观点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男孩的所有行为完全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一致。他的行为与他整个人格的一致性也同时从逻辑上推翻了任何关于他是智障的假设,即他不能完成学校任务就定义他智力低下的这一假设。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是不能一贯地遵从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行动的。

这个复杂案例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观点,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的处境都与这个小男孩的情况类似。我们对于生活的主观看法及解释从来都不会与我们所接受的社会传统完全和谐一致。过去,人们将社会传统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作为为人类服务的社会制度和风俗没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社会制度和风俗都处于不断发展、前进中,并且其进步的动力就来自于社会中的个体努力。社会制度和习俗是因为个体而存在,而不是个体因为这些习俗才存在。的确,个体的自我救赎是存在于他的社会情感之中,不过,这并不是说,社会意识就意味着迫使个体变成普罗克汝斯忒斯[1](Procrustean)式的社会傀儡、木偶。

对于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这种思考,是个体心理学的基础,同时,如果将这种思考应用于学校体系,应用于学校对问题儿童的治疗调整上,那将有着特别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必须学着将小孩当作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当作一块有待培养和发展的有价值的璞玉来对待。与此同时,学校必须学着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对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学校对于这些特殊行为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不能将其当作单个孤立的音符,而应该当作整个旋律中的一部分,当作整体人格中的一部分来看待。

[1]普罗克汝斯忒斯是希腊神话里记载的巨人,喜好羁留旅客,缚之在床,体长者截其下肢,体短者抻之与床齐,暗指强求一致的制度、学术、主义,等等。第二章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继人格统一性之后,关于人性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学事实就是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不懈努力。这种努力自然与自卑感直接相关,如果我们不自卑,我们应该没有任何想超越自己目前处境的欲望。对优越感的追求和感到自卑,这两个问题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但是为了方便阐述,将它们分开来讨论。这一章,我们将对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进行明确阐述。

首先,人们可能会问,追求优越感是否像我们的生物本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对此,我们必须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个不大可能成立的假设。我们确实不能说追求优越感是任何明确意义上的本能。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追求优越感存在一定的生物基础。而且,这种基础肯定存在于胚胎核心之中,并且有一定的发展可能性。也许我们可以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人类本性和优越感的追求发展紧密相连。

当然,我们知道,人类活动是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而且有一些能力,我们永远也无法获得。例如,人类绝不可能获得像狗一样的嗅觉能力,也不可能用我们的肉眼觉察到光的紫外线。但是,有一些功能性的能力,我们通过努力就可以继续发展。而且我们可以从这些努力就能达到的能力中,发现了追求优越感的生物学根源,也发现了个体心理演变的整个来源。

就目前我们所了解的,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追求优越感的强烈欲望和动力,在大人和小孩之中都很普遍,而且无法根除。人的本性无法忍受这种长期的屈服和低下;人类甚至推翻了自己的上帝。这种被藐视和被贬低的感觉,这种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感总是会促使人产生想高人一等、达到更高水平的欲望,以便获得心理补偿和完善自我。

我们可以证实,儿童一些特殊的行为活动就是环境力量的作用。这样的环境助长了儿童的自卑感、软弱感和不安全感。反过来,儿童的这些感觉又刺激影响了他自己全部的心理活动。于是,儿童便决定摆脱这种糟糕的状态,努力达到更高的水平层次,以获得一种平等感甚至优越感。儿童的这种努力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也就越高,并以此来寻求可以证明自己具备这种较高能力的证据,但是这些能力往往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由于儿童有时会获得实现这种目标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他便勾勒出一幅近似于上帝的蓝图,想象自己无所不能。小孩对于上帝的幻想,表明了他自己已经被一种类似于上帝的优越感思想所控制。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那些感觉自己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这里有一个14岁小男孩的案例,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当被问及他自己的童年印象时,他回忆说,在6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还不能吹口哨时,他感觉极为痛苦。可是某一天当他走出自己家时,他突然成功地吹了口哨,他感觉非常惊奇,以至于相信这是上帝附身,让他吹口哨。这个案例清楚地表明,感到自己很软弱和感到自己是接近于上帝的那种存在,这两方面之间关系密切。

个体对于优越感的渴望,与他的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小孩对优越感的这种渴望来揭示他的全部野心。如果这种自我肯定(即追求优越感)的欲望变得格外强烈,就会衍生出一些嫉妒之心。这种类型的小孩很容易形成一种希望自己的竞争者遭受各种噩运的心理。有时候他们不仅只是怀有这种邪恶的想法(这常常会引发精神疾病),还会去伤害对手、给他们制造麻烦、甚至有时还会表现出明显的犯罪特征。这样的一个小孩会中伤诽谤、泄露内部秘密和贬低同伴,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他正在被别人所关注,那么这些行为就会表现得尤为明显。他认为应该没有人超过他,因此对他来说,不论是他提升自我价值,还是贬损他人价值都无关紧要,都只是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这种对权力的欲望变得过于强烈,他们就会变得心怀恶意,心存报复。这样的儿童总是表现出一副挑衅和好斗的态度,他们外在的具体表现是眼露凶光、突然爆发愤怒、随时准备和假想敌战斗的摩拳擦掌。对于这些以优越感为目标的儿童来说,参加一场考试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种测试会轻易地暴露出他们无价值。

这个事实表明,测试必须针对不同的儿童而对症下药。同一个测试对于所有的孩子并不意味着是同一件事。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对于那些觉得测试是个繁重任务的小孩,他们会在测试中一会儿脸红,一会儿脸色苍白,言语结巴颤抖,害羞恐惧,四肢无力,大脑也会变得一片空白。有些学生只有在跟别人一起时才敢回答,而他们一个人则完全不敢回答,因为他们会觉得别人正在看着自己。他们对于优越感的渴望在游戏的角色扮演中也展露无遗。在骑马的游戏当中,如果其他的小朋友扮演的是骑马的人,那些强烈的优越感作祟的小朋友将不允许自己扮演马的角色。他总是想扮演骑马人的角色,总试图去领导和支配别人。但是如果由于他们自己缺乏足够经验,这次无法胜任一个骑马人的角色,那么他们就会通过扰乱别人的角色而破坏整个游戏使自己得到满足。此外,如果他们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打击,那么他们就会因此而失去勇气,其野心也会受挫,由此,他所面临的任何新环境,都会使他踌躇不前,而不是刺激他勇于向前。

那些雄心勃勃、尚未被挫败气馁的儿童将会对各种形式的竞争游戏和比赛跃跃欲试,不过,如果他们失败了,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惊慌失措。我们可以从孩子所喜欢的游戏、果实、历史人物形象、现实人物中同样看出他们渴望得到自我肯定的程度及其方向。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成年人也会对拿破仑崇拜有加,而拿破仑也非常适合做这些有雄心壮志成年人的偶像。沉迷于狂妄自大的白日梦,其实是一种怀有强烈自卑感的体现。这种自卑感刺激那些遭遇挫折和体验失望的人寻找现实之外的、精神和心理上的自我满足和自我陶醉。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观察这些儿童追求优越的不同方向时,可以明显将其划分为几大种类。我们显然无法精确地划分,因为儿童在追求优越方面千差万别,种类不计其数,而我们主要是借助于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信心大小来进行划分。有些儿童自身的成长还没有因为对优越感的追求而被阻扰。他们会将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化成对有益的成就感的奋斗,他们试着取悦老师、遵守秩序和保持整洁,发展成为一个正常的学校儿童。可是以我们的经验可知,这样的儿童并不占大多数。

当然也存在这样的小孩,他们想超越别人,而且,在他们的努力超越中,常常会有令人不解的执着和紧张。通常,在这样的追求努力中,常常会带有过度的野心,但是这却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认为野心是一种美德,并以此激励孩子做更进一步的努力。这通常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儿童的过度野心会阻碍其健康成长。这种过度的野心,使儿童产生无法快速达到目标的紧张感,一段时间内他暂且可以忍受,但如果持续的时间过长,这种紧张感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孩子过重的负担。如此一来,小孩可能会花太多的时间在书本上,而不参加其他课外活动。这些孩子常常会回避其他问题,仅仅因为他们受到膨胀的雄心影响,只想在学校里面学习名列前茅。对儿童的这样一个发展,我们不会完全满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心无法得到健康茁壮的成长。

这样的儿童安排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只是为了可以超越他人,其实这并不是适合他成长发展的最佳方式。我们应该不断提醒他,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书本上、应该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去和朋友玩以及安排自己做其他的事情。当然,这样的孩子和那些发展正常的孩子一样也不占大多数,但他们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却足够频繁。

此外,在同一班级的两个小学生之间也常常会存在暗中竞争的情况。如果我们有机会对这种现象近距离地观察体会,将会发现,这种竞争会导致这两个儿童形成一些令人讨厌的性格特征。他们将会变得妒忌羡慕别人,而一个独立、和谐的人将不会存在这样的个性特征。这些妒忌的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取得成功就会恼怒生气,当别人优于他们时,他们会开始出现紧张、头痛、胃痛等各种不良症状。当别的小孩受到表扬时,他们就会郁闷地走开,他们自然永远也不会去夸奖别人。这是一种妒忌的表现,但这并没有充分地体现出这类孩子过度的野心。

这样的小孩无法与班级同学融洽相处。因为他们事事都想占主导地位,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游戏,他们也不愿意在其中屈居下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他们不喜欢集体游戏,并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同学们。每一次和同学接触,都会使他们自己感到不开心,因为与同学接触得越多,越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不稳固。这样的儿童永远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取得真正的成功,而且当他们感觉自己处于不稳定的氛围中时,很容易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被别人加之于自己的期望所累,更会被自己对于自己的期待而压得喘不过气。

这些小孩可以很敏锐地感到家庭赋予他们的各种期望。对于每一个给予他们的任务,他们都会怀着兴奋和紧张的心情去完成,因为他们觉得在家长眼里,自己是优于他人的,是“众人瞩目的杰出人物”。他们感受着加于自身期望的重负,而且只要环境有利,他们将会愿意一直担负着这种重负前行。

如果人类有绝对真理的庇佑,可以有幸发现一种使小孩免于受这些难题困扰的完美解决方法和理论,那么我们的周围将再也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儿童。但是我们没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也不能为儿童安排学习这种理论的理想环境,因此,很明显,这些儿童所背负的急切期望就是一个格外危险的定时炸弹。他们所背负的这种过度的雄心,将会使他们在面临困难时的感受,完全区别于那些没有背负此雄心的小孩的感受。我们这里所说的困难,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保护一个小孩免受这些困难干扰的希望渺茫。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理论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它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地寻求改进。还有部分原因可归咎于小孩的自信被他们自己膨胀的野心所击溃。他们失去了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

那些野心过大的孩子只关心最终的结果,因为那是对他们成功的认可。如果最终的成功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他们是不会满足的。我们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困难出现时保持心理的平衡,远比立即着手克服这些困难更重要。一个被迫变得野心过度的小孩并不会了解这些,他只觉得没有了别人对自己的仰慕和认可就无法生活下去。结果,他只能依赖于别人意见而活,而且这样的小孩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丢弃心理的平衡感是多么重要,这点可以在那些与生俱来带着器官缺陷的儿童案例中得以最好的体现。当然,这种例子随处可见。那些非常习惯用左边行动的孩子比用右边行动的孩子发展得更好,这一点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惯用右手的文明中,一个左撇子孩子要面对很多困难。而我们很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发现孩子是习惯用右手还是左手。有些孩子在写作、阅读和画画方面有特殊困难,且在使用双手方面显得非常笨拙,这样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左撇子。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但不是十分确凿的方法来判别一个孩子是习惯右手还是左撇子。这个方法就是让孩子交叉双手,左撇子的孩子交叉双手时,通常左手大拇指会位于右手大拇指之上。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竟然有数量惊人的人,他们是天生的左撇子,但他们自己却不知道这一事实。

当我们研究大量的左撇子儿童的生活史时,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首先,这些孩子通常被视为是笨拙的或拙劣的(我们总是安排用右手做事情,所以这样的看法不足为奇)。为了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只需要设想一下,假设我们已经习惯于右手交通法则,而在我们试图穿越左手交通法则(例如英格兰和阿根廷)的街道时是多么令人困惑。一个左撇子小孩会发现自己所处的情况更加糟糕。如果他们全家人都习惯用右手的话,他的左撇子不仅干扰了家庭的正常生活,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当他在学校开始学习写字时,他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因为小孩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真正的原因,因此他受到了责骂、收到了糟糕的分数、常常受到惩罚。小孩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差距,只能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别的小孩弱一些。这样,他就会感觉被别人藐视和贬损,也会在某些方面感到自卑或者没有能力与别人竞争。由于他在家也会因为笨拙而被家人责骂,这就更加使他确信自己的能力不足。

孩子自然不会接受这种能力不足的感觉作为最终的失败,但也有许多孩子在这样令人沮丧的困难情况下放弃了努力和挣扎,从此一蹶不振。他们之所以放弃,是因为他们既没有理解自己真正的处境,也没有人向他们说明应该如何克服这种困难和问题,对于他们来说,继续努力奋斗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很多人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也可归结为同样的原因,即他们从未充分地训练自己的右手。这个障碍是可以克服的,其中一个有力证据就是,人们发现很多左撇子最终也可以成为一流的艺术家、画家和雕刻家等。尽管他们是先天的左撇子,但是通过强化训练,他们已经具备灵活自如地运用双手的能力。

有一种迷信认为,如果左撇子被训练使用右手行动,那么他们都会开始口吃,说话结巴。这种迷信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解释,因为左撇子小孩面对的困难非常之大,以至于他们失去了开口说话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些受到其他形式的挫折(精神病、自杀、犯罪、变态等)的人当中会有众多的左撇子。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发现,那些已经克服了左撇子困难的人,在生活中也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这种情况在艺术领域中出现得非常频繁。

无论左撇子这一单一特征所表现的意义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它仍然教会了我们无比重要的东西,即除非我们努力培养发展小孩的勇气和毅力到一定程度,否则我们就无法判定小孩的能力和潜力。如果我们恐吓小孩,剥夺了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美好希望,那么小孩或许仍然有能力继续前进,但是如果我们增加了小孩的勇气,他们可能会实现更多更大的成就。

野心过度的孩子之所以会处于一个艰难的环境中,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通过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来判断他们,而不是通过他们迎接和战胜困难的准备情况来判断他们。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关注可见的成功,而不是去关注全面深入的教育。我们知道,那种轻而易举就获得的成功非常容易消逝。因此训练一个小孩野心勃勃是没有益处的。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锻炼小孩拥有勇敢、坚韧和自信的品质,让他认识到在面对失败时要有永不气馁的精神,而且,应该将这种挫败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对待。当然,如果老师可以认识到小孩什么样的努力和追求是无益的,能够意识到小孩起初是否作了足够的准备和努力,那么,再来培养小孩肯定会容易得多。

因此我们发现,对优越感的追求可以体现个体的某一性格特征,例如争强好胜。有的孩子追求优越感最初是以一种争强好胜的态度进行的,但要他中途放弃,他做不到,因为已经有另一个孩子在前面超越了他很多,他的斗志被激发了。很多教师就是遵循这个理论,或以此治疗那些雄心表现严重不足的儿童,或给孩子不好的成绩以唤起他们休眠的野心。如果孩子勇气尚存,那么这个方法偶尔会有用。然而,这种方法不建议普遍使用。对于那些学业已经临近危险线的孩子,过低的分数会使他们变得非常困惑、完全不知所措,而且会因此而进入一种明显的愚蠢迟钝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以一种温和、关爱和理解的方式来培养这些儿童,那么我们总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会展现出一些我们未曾发觉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形式转变的孩子将会呈现出更大的野心,原因很简单,他们害怕再跌回到以前的状态。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和缺乏成就像警告一样仍然历历在目,时时督促他们不断地前进。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现得好像被魔鬼附体;他们日夜操劳、不断奔波、饱受过度工作所带来的折磨,而且,他们认为自己一直做得都还不够。

如果我们还记得个体心理学的主导思想,那么所有这一切就变得清晰多了。个体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的人格(儿童以及成年人)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这种整体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如果要判断一个个体的行为,但是却脱离了行为者的整体人格,那么这是极其不恰当的,因为一个特定的或单一的行为可以从多方面来解释,此时就会出现判断的不确定性。但是,假如我们通过其整体性格,来理解学生的一个特定的行为或动作,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就会立即消失。例如上课拖延可以理解为他对学校所布置的任务不可避免的一种反应。孩子的这种反应其实只是意味着他更愿意对学业置之不理,而不是费心去满足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要求。实际上,他做了他能做的一切来违背学校的要求。

从孩子的这种观念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恶劣”学生的整个概况。如果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但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还表现为拒绝学校的要求时,我们看到,此时悲剧发生了。孩子的一系列典型的行为问题和症状开始出现,并且愈演愈烈,最后逐渐变得无可救药甚至倒退不前。这些小孩可能越来越像一名宫廷小丑,经常扮演恶作剧,引人发笑,除此之外,他很少做别的。他或者会惹恼同伴,或者懒惰逃学,最后堕落,或者与社会上行为恶劣的同伴厮混度日。

这时我们发现,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在学校中的命运,还掌握着他们以后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学校提供的教育和培训,对个人未来的生活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之间,因此学校有机会纠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错误的生活方式,有责任使孩子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作好准备,也有责任确保孩子在社会这个大管弦乐队中和谐地扮演好自己的个人角色。

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学校的作用就会发现,学校一直试图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在历史上,贵族、宗教、阶级和民主学校相继出现,这些学校其实总是根据时代和统治者的要求来教育孩子们。如今,为了适应社会理想的转变,学校教育也必须作出改变。因此如果今天的成年人的理想标准是成为自主、自律和勇敢的男人或女人,那么学校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培养这样一个趋于理想的个人。

换言之,学校不能将自身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学校必须牢记,它应该为社会,而不是为学校自身来教育学生。这样,学校一定不能忽视那些自己放弃成为学校楷模、成为理想学生的儿童。这些孩子追求优越感的欲望不一定弱于其他孩子。他们只不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上。在这些事情中,他们没必要束缚自己,而且他们相信这些事情无论是对是错,都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幼年时,就已经不知不觉地训练自己在这些事情上进行过探索,并取得了成功。因此,他们或许不可能成为杰出的数学家,但可能在体育运动方面比较突出。教育者永远都不应该贬低孩子在任何其他方面的突出成就,而是应该用它作为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来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追求同样的进步。如果教育者一开始就从孩子某一方面的长处出发,用他们自己取得的成就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让他们相信,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育者的任务会更容易完成。这就好像诱导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牧场转战到另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牧场。而且,除了那些迟钝弱智的孩子外,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成功地应对他们的学校任务,因此,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儿童克服那些只是人为设置的障碍。这一人为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将孩子抽象的学业和成绩及学校表现作为评判儿童的基础,而不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