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现状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0:24:34

点击下载

作者:黄升民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现状报告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现状报告试读:

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发展状况

调研说明

自2003年开始推进有线电视向数字化整体转换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共批准了49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其中包括8个省,4个直辖市,17个省会城市(21个有线电视网)和4个计划单列市。为检查各地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调查数字电视发展年任务完成情况,调研在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数字电视工作试点检查组,对全国49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和地区分别进行了检查。

检查组分10个小组,组长由一位广电总局司局级干部担任,成员由科技司、广科院、监测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人员组成。检查组于2004年11月10日到25日期间对分散在全国的49个试点分别进行了检查,各试点单位所在省级广电局有关负责人员随同检查本省内各试点的工作情况。

各试点单位按照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检查提纲的要求,进行文字汇报和有关演示,检查组人员以座谈研讨会议的形式了解主要情况,会后进入数字电视播出前端检查CA系统、SMS系统和监管平台等相关技术部分,并随后参观各地的用户管理系统,进入居民家中走访用户。检查工作基本掌握了各试点工作进行情况的最新第一手资料。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数字电视课题与国家广电总局合作开展本次调查,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完成此次数字电视试点的调研执行并撰写报告。其中:

●研究方法:实地调研(包括座谈会议、随机抽样检查、一线工作实地检测、入户家庭访问等);

●调研对象:广电总局批复的49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各地广电局相关负责人员以及作为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的有线电视网(数字电视运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主要是网络公司和数字电视运营机构总经理;

●样本量:样本49份,实际回收样本49份;

●执行时间:2004年11月10日至2004年11月25日。

本报告中如不特别说明,所有的数据均特指49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而不是指全国的情况。

一、试点发展数字电视用户数

1.整体上看,试点单位拥有1/10的数字转化率,平均为2.8万

根据对49个试点单位的调研数据统计来看,目前其有线电视用户总量约为7000万,其中数字用户近70万,也就是说,就试点单位而言,约1/10的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转变为数字电视用户,数字电视市场已初具规模。虽然在这部分用户中有很少一部分是赠送用户,也就是非实际购买的用户,但是这并不影响数字电视用户整体市场的购买力。

此外,还可以看到,各个城市的平均用户数约为2.8万户,也就是说整体转换还没有大面积铺开,数字电视用户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表0-1 数字电视用户数情况统计(户)

2.实行整体转换的试点,用户数量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从数据来看,实行整体转换的三个城市:青岛、佛山和杭州,其数字电视用户数量远远高于其他试点,分别是11200户、92000户和51642户。虽然有一部分试点认为整体转换违背市场规律,并不打算采用,但是拥有用户市场是以后竞争中战胜对手的最优势资源,而采取整体转换策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用户购买市场不够成熟的缺陷,从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抢占有利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地市试点,由于承担了服务平台的责任,因此直接拥有用户对其来说尤其重要。

3.直辖市和省级试点:市场手段为重

在49个试点中,直辖市和省级试点实力最强,相应地资源占有也最多。因此,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直辖市和省级试点都以市场手段运作为重,整体转换方案都还处于报批之中。从数据来看,上海市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经有30000户,这直接得益于上海数字电视运营商在市场上不遗余力,并灵活地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公关手段、宣传手段等等。在最近的一次促销中,上海采取了“体验式”服务,允许用户试用机顶盒一周,该活动推行之后,用户增长量非常明显。

江西省和四川省的用户数也较多,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江西省在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基本完成了全省的网络整合;四川省则在机顶盒推广、数字电视服务的团体销售上得到了政府的相应支持。

由于特殊原因,北京市直到2004年下半年才开始正式推行数字电视,并在之后逐步进行整体转换的试验,其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并不突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实力并不强,但是由于其所在地大团体较多,面对单位的销售占据了用户的主要部分,因此其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也比较突出。

直辖市和省网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以市场手段为主,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为其本身实力较强,有能力进行市场试验;二是因为这些试点管辖区域比起地市级试点而言广得多,特别是省级试点,贸然推行整体转换需要解决的问题将会比地市级更多、更复杂,所需资金和精力也会呈立方级增长。不过,采用市场手段推广数字电视,由于用户市场增长缓慢,很有可能会导致过重的资金压力,使赢利周期过长,最终可能导致资金链的崩溃,进而使有线数字电视无力逐鹿收视市场。因此,直辖市和省级试点更需要尽快找到合适自身的运营模式。

4.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有所控制

从数据来看,除了杭州开始整体转换,因此数字电视用户数量高出其他试点很多之外,其他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用户数量并不太高,其中长沙和广州更是不到2000户,与很多一般地市相当,但这与当地的经济实力和广电自身实力是相当不符的。究其原因,则很有可能是因为在这两个城市,省市有线网络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矛盾也很深:长沙有“一城三网”,广州则与省网历来同城竞争。网络归属的不同,直接影响了用户市场的分配,进而影响了未来市场份额的配置。

这两个城市在数字电视发展上的有所控制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市网与省网之间的博弈(特别是省网和市网同为数字电视试点时):在市场初期,风险和收益是不均衡的,因此,谁先来培育市场?谁来承担更多的技术风险?谁来承担更大的行政压力?都从不同的侧面逼迫市网采取守势。这一点从其他省会城市的发展中也能够看出来。

5.一般地市:发展失衡,但潜力巨大

一般地市的发展明显失衡,佛山一枝独秀,由于经济实力强大,加上推行整体转换,用户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市试点,为92000户。其他地市都在30000以下,还有一些仅有几千用户。

但是,一般地市试点却是国内数字电视发展最重要的排头兵,也是各种运营模式最为活跃的试验田。苏州模式、佛山经验、湖州和温州的共用平台模式,在市场推广、整体转换和内容共用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总结,并获得了非常实用的经验。

相对省级试点和直辖市试点而言,一般地市试点迫于生存的压力,加上影响范围小,能够更加灵活地利用自身资源,开拓更加广阔的资金引入渠道,并采取各种合作方式解决内容、业务、服务等各种障碍,因而很有可能利用合作的方式,绕过政策障碍,规避风险,从而比其他级别的试点更快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最终将要依靠地市来完成跨越和进步,因此地市试点在数字电视上的尝试显得更为重要。图0-1 直辖市及省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截至2004年11月底)图0-2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截至2004年11月底)图0-3 一般地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截至2004年11月底)

二、数字电视基本收费

1.整体上大大高于模拟电视,平均约25元/月

以青岛为首,各有线电视运营商纷纷利用数字电视开通之际提高基本收视费。统计数字表明,数字电视基本收费平均值为25元/月,远远高于模拟电视十几元的基本维护费。基本收视费成为目前数字电视比较可靠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不过也有一些试点并没有提高基本收视费,或者提高得很少。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地实行整体转换,为更好地保证该策略的实施,收视费的门槛设得很低;另一个原因是当地经济不发达,用户对提高收费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当地物价局也没有政策支持,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无法提高收视费。

目前全国并没有一个指导性的资费政策,加上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因此在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的定价上跨度很大,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40元/月。

2.30元/月以下居多,31~50元/月的也有1/4强

除去部分目前仍在试运营的试点之外,正式运营的试点一般都根据本地的经济情况和物价政策制定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费。其中,30元/月以下的有73%左右,占绝对多数;不过,31~50元/月的也有26.47%。

这一方面表明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不得不在利润和用户购买力两者之间做出估计,以考虑市场需求为主;另一方面收费较高的地区,比如上海、无锡、苏州等地,全都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内容和信息提供作为后盾。由此看来,内容瓶颈一旦突破,基本收视费较低的问题将不解自破。表0-2 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基本情况表0-3 试点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

三、整体转换工作:态度积极,但实际进展情况不如人意

从广电总局提出整体转换至今,已经有一年多了,可是进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只有9%的试点开展了整体转换,大部分试点的整体平移工作尚未落实。但从态度来看还是比较积极的,有82%的试点单位已经提出了整体转换的方案并提请审批,完全不考虑整体转换的只占10%。

不过,从图0-5的比较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进行整体转换和不打算进行整体转换的城市在现有数字电视用户数量方面的区别,在进行整体转换的4个城市,数字电视用户数量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各试点出于各种原因而尚未进行整体转换,其中以资金压力和政策扶持缺乏最为明显。因此,虽然各试点态度积极,却仍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寻找资金来源,并获得相关资费政策,这样才能够大步向前。图0-4 整体转换工作进展情况 n=49图0-5 进行整体转换和尚未考虑进行整体转换的试点用户数比较

四、网络整合:扑朔迷离的事实

有线网络是有线数字化的基础。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到,83.7%的试点单位都进行了网络整合,同时也可看到,67.3%的公司赞成进行网络整合,其中还有12.2%的试点对此不表态。在数据的统计中发现,这12.2%的试点中除了上海以外,都已经开始进行网络整合。

在表示“不赞成网络整合”的4个试点中,石家庄是省会城市,另外3个都是一般地市。而未表态的5个试点中则包括了省级试点、直辖市和一般地市。

由此看来,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对网络整合的态度显得扑朔迷离:数量占绝对优势的试点已经开始进行网络整合,但是赞成网络整合的相对较少;有的试点赞成网络整合,却并没有开始实际进行;有的并不赞成,却已经着手进行。数据背后隐藏着太多的复杂因素,并不能一言以蔽之。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是否赞成网络整合,明智的运营商都会尽量从自身实力和外部资源出发来考虑这个饼要画多大,是按兵不动还是借助行政力量进行网络整合,都依赖于多股力量的博弈。图0-6 有线网络整合是否进行 n=49图0-7 是否赞成网络整合 n=49

五、试点发展数字电视遇到的困难

试点在发展数字电视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迷惑,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特殊情况。比如新疆试点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就提出:新疆很多用户都不懂汉语,特别是老年人,现有数字电视内容在他们面前只不过是一顿丰盛却不能尽情享用的大餐。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各个试点遇到的困难仍有相当的一致性。

1.内容瓶颈是目前最大的困难

内容瓶颈由来已久,但要解决却非一日之功。数据显示,63.27%的试点遭到了内容瓶颈的阻碍。具体来看,主要是现有数字电视内容质量不高,甚至比不上无线的节目;一些节目与无线频道中的内容重复;境外外视的政策限制太死等。

而且,如果把“与模拟节目的冲突”(24.49%)、“内容运营商不成熟”(26.53%)以及“对全国性内容提供商实行双CA的疑虑”(22.45%)合起来,那么现在数字电视试点在内容瓶颈上遭遇的问题将会十分严重:

首先,上游的内容供应商出于运营方式、利益分配、市场控制等各方面的考虑,会采取各种方式保证自己“内容为王”的地位;

其次,模拟节目过多,而且在调查中很多试点表示中央台的无线频道与日俱增,总局也没有相关的政策限制。这一方面会导致下面的传输成本大大增加,带宽被挤占,几无传输空间;另一方面会使数字电视节目的优势相对削弱,对现有的质量不高的数字电视节目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次,全国性内容提供商实行双CA的制度,虽然有从未来运营健康方面的考虑。但是这样一来,采用不同加密系统的网络运营商便要增加巨额的技术成本,服务上也需要考虑更多的环节,人为增加了运营成本。地方网络运营商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想法,自然会对这些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采取抵制态度。

最后,全国性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价格太高,也可能会成为试点无法迅速发展用户的一个原因。

2.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也是重要制约因素

这里的“相关政策法规空缺”指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或当地政府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支持政策目前依然欠缺或者正在争取中,二是对数字电视产业的规范措施现在还没有制定。

鉴于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特殊情况,政府力量推动是各地数字电视推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有试点提到,到目前为止,国家发改委与总局组织有关专家起草的《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还迟迟没有出台,国家财政部免征营业税的政策也没有形成正式文件。因此,在一些试点中,网络运营商已经万事俱备,只欠“资费政策”这股东风了。数据也显示,资费政策欠缺对当地数字电视发展造成的困难比例也有34.7%。

另外,还有51.02%的试点提出了“资金困难”,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与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相关,另一个则是由于法规所限,资金引入渠道狭隘。

3.技术标准不确定导致网络运营商的迟疑不定

数据显示,技术问题、标准不确定等困难占到57.14%,足见各试点对尽快确定标准的急切心理。虽然技术标准不确定并不是阻碍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却足以影响各网络运营商的运营积极性,并造成资金流动的滞后性。

4.运营模式欠缺是最大隐患

从数据上看,“运营模式欠缺”的困难约有43%,不算是试点最头疼的问题。但是,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有部分试点尚处于试运营状态,对运营模式的欠缺并没有太深的切肤之痛,另一方面则是很多试点都还处于要求得到政策支持、资金来源的阶段,对运营模式并没有更多的考虑。

其实,运营模式欠缺堪称目前数字电视运营中的最大隐患。49个试点的提出,说到底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可行的赢利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将近一半的试点提出欠缺赢利模式,凭借自身的力量也无力找到。这种局面根本无法承担将来与直播卫星和IP电视竞争的市场任务。表0-4 数字电视试点发展数字电视遇到的困难(注:本题为多选题,百分比相加大于100%。其中n=49)

六、试点提出的可能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这些困难,试点数字电视运营商们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

1.机顶盒推广方面

●对本地应用于整体转换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厂商采取免征增值税,对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收入免征3~5年的营业税;

●鉴于机顶盒整体转换资金困难,建议对机顶盒推广需要银行贷款的享受贴息贷款待遇,财政部应考虑将数字电视产业加入贴息贷款名录,并确定相应额度;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等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将各试点网络公司纳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并享受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即在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免征企业所得税,以缓解公司的经营压力;

●网络运营商在整体平移的同时所开展的机顶盒销售业务(针对家庭第二台机顶盒),免征所有税种或不征增值税,改征营业税;

●在各地机顶盒推广期(5年)的节目销售收入免征收视费营业税。

2.整体转换方面

●免征数字电视相关设备及配件进口关税、增值税;

●设立政府专项基金,以直接补助或以贴息贷款等形式对整体转换工程给予必要投入;

●平移工作上要加大政府推动的力度,建议召开试点城市市长会议。

3.技术标准方面

●总局制定出台相关技术规范(建议建立“入网许可证”制度),作为地方在机顶盒采购、前端设备定型工作方面的依据,也作为考量厂商的标准;对各地平台建设提出具体的指导和要求,统一协调建设各地网络和平台;

●希望总局继续加强行业技术指导,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各项技术标准,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

这些对策多集中于资费政策和技术标准两方面,可能是因为在具体运作方面各试点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从这方面来看,试点提出的解决办法如果能够实现,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将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上编 试点报告

第一章 北京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1 北京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北京的数字电视由歌华有线网络公司负责,从2003年开始试播,至今大约有1.2万试验用户,一直采取市场化推广手段。2004年下半年在棕榈泉小区和宣武区开始了整体转换的试验。但由于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性,歌华有线公司比较谨慎,所以公司在整体转换方面动作较小。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市政府支持数字电视发展。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北广传媒集团公司、歌华有线公司于10月28日召集了数字电视专题会议,布置了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和节目发展的各项工作。(二)经济现状

北京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2004年1~10月北京市工业规模实现增加值1015.2亿元,同比增长20.9%,提高了8.3个百分点,1~3季度工业对北京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67.2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北京市拥有1350多万人,人均工资、储蓄和消费都处于全国前列,还拥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无形资产和历史文化遗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水平为数字电视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三)广电媒体发展状况

目前北京市有两个广电媒体集团,其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成立于2001年12月6日,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传媒集团。现有员工2万多人,净资产274亿元人民币,年收入120亿元人民币。另外一个广电集团是由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北京电台、歌华文化艺术集团、北京歌华有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组成的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总资产50亿元。

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实力强大,为数字电视投入提供保障。歌华有线是上市公司,融资比较方便,便于为投资数字电视吸纳资金。

中央级内容提供商和众多社会制作公司的存在为北京的数字电视发展提供大量内容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有中央级广电的存在,北京市的广电市场更为复杂,作为数字电视运营主体的歌华有线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按照北京广播影视集团的规划,数字电视的运营主体包括歌华有线公司和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两个公司,其中歌华有线公司将负责机顶盒的用户推广和付费节目的分销,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主要负责中央级节目平台的搭建和北京地区数字电视节目和应用的集成工作。

歌华有线是北京地区的惟一有线接入商,无论是数字电视或付费电视节目要想在北京“落地”就必须通过歌华有线。目前中国最大的数字电视节目提供商和集成商——中数传媒与歌华有线因为收费价格等问题一直未能谈妥北京“落地”事宜。

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于2004年8月6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获得了经营付费电视平台的资格,成为中数传媒的竞争对手。

以下是北广传媒数字电视节目的组织情况:(一)成立了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联合体

2004年8月6日,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参与发起的“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联合体”正式成立。该联合体吸纳了目前70%的有线数字付费电视开办、运营机构,是推进有线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的有益尝试;同时,“联合体”是开办“全国性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的组织基础,将为北广传媒集团运营全国性节目平台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歌华有线公司提供了节目源。

发起人成员名单及相关频道见表1-2。表1-2 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联合体发起主体及相关频道(二)成功联合申办了全国性有线数字付费电视集成运营机构

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山东广电总台、安徽电视台达成了一致意向,由上述单位与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共同作为联合申办主体,申办全国性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

2004年8月3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电总局关于同意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开展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筹备工作的批复》(广发社字[2004]148号)同意集团联合以上单位共同开办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并原则同意申办方案。

本次获准开办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的单位还有: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公司和中影集团,打破了先前中央电视台对全国性付费节目平台业务的垄断。

该节目平台具有面向全国开展数字付费电视业务的资质,获得该节目平台运营牌照,有助于保障北广传媒集团在广电产业中的地位,为进一步发展有线数字付费电视业务打下基础。(三)创建了新型“价格分账”体系

在利益同向性原则的指导下,北广传媒提出了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价格分账方式,即各运营主体独立定价,最终形成付费频道的销售价格。

这样的操作方式有利于各运营主体都合理地参与到付费电视频道的定价当中来,着眼于计算各自的运营成本和收益预期,也能充分避免固化的分成比例给各运营主体带来的因业务形式不同和未来投入不同导致的收视费分配比例可能的不合理。

该方案给定价分帐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考虑到地区差异,北广传媒请北京大学国情研究所对相关市场切分份额进行了测算。该方案给产业链合作各方提供了一个都可接受的、较为公允和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各方既能维护各自的利益,又能顺利合作。

三、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截止到2004年十月底,北京地区的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达到了251万户,有线数字电视实验用户达到1.2万户,预计模拟用户每年的新增挖潜用户10万户左右,2007年基本上达到饱和,届时有线电视用户将达到300万户左右。

数字电视推广初期将主要以城八区的18个用户管理站为推广渠道,对现有用户管理站进行必要的统一包装、人员增加及培训后,增加数字电视直销店功能,利用其熟悉管辖区域的网络情况和用户交费情况等优势,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推广工作迅速展开。目前、宣武区区内的安装队伍、维护队伍的组织工作和培训工作已经完成,并进行了专项业务考核。其他城区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将在2005年开始进行。

歌华有线公司已经投入近3000万元完成了数字电视播出平台的一期建设,已具备业务开通的播出条件。

四、整体平移进展情况

(一)目前推进情况

从2004年9月开始,在宣武区和棕榈泉小区试播数字电视节目,尝试小范围的整体平移试验。(二)平移方案

到2004年11月止,北京市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尚未正式开展,但是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以下是规划中的平移方案:

●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将以光节点为单位、分片分区从2005年至2008年实施,制定较为详细的整体转换实施方案,并通过街道、社区和各主要媒体进行宣传引导,预先告知市民;

●凡已整体转换的地区,将逐步关闭部分模拟电视信号,转由数字电视信号播出,到2008年6月底将全部关闭模拟电视信号;

●歌华有线公司将免费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用户提供一台基本型机顶盒,北京市各区政府将对每台机顶盒进行适当财政补贴;

●在推广数字电视过程中,歌华有线公司将保证用户原有模拟电视的缴费标准不变,增值服务、付费电视由用户自愿选择订购;

●用户家庭的第二台机顶盒由用户自主购买,也可以采取租赁的方式获得,并收取一定的频率占用费用;用户的第三台、第四台机顶盒由用户自主购买或以租赁方式获得;

●目前现行的电视收视服务标准保持不变,以后将视市场情况研究适时提高数字电视基本服务费标准,以保证数字电视的市场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原低保、困难家庭,除将免费获得一台基本型机顶盒外,其基本节目收视费将按原来标准执行。增值业务不列入公益性事业范围,将实行市场定价;

●经北京市政府同意后,已建成尚未交付使用、正在建设和拟建住宅小区将直接接入和开通数字电视信号,新建小区将由开发建设单位无偿为每户配置一台基本型机顶盒,属于城建安居工程的新建小区,将按照普通有线电视用户标准由区政府提供数字电视机顶盒补贴;

●2006年底之前,北京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2007年底之前完成一、二星级宾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宾馆饭店将自行购买数字电视机顶盒。整体转换完成后,数字电视信号(含境外电视)将由歌华有线专网传输,宾馆饭店将不再采用卫星电视接收方式。(三)整体平移时间表

2004年11月15日至2005年3月15日完成北京地区有线电视网络资源普查工作,查明550M、750M和862M小区覆盖数量和网络建设质量,查明北京地区小前端数量,查明单位自建有线网络数量,并于2005年底之前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与改造,力争完成小前端的摘除工作和单位自建有线网络的收购工作。

2004年底之前,完成2万户数字电视集团用户与个人用户的发展。2005年6月底之前,完成宣武区11.2万用户的整体转换工作,同时查找问题,积累经验,并向其他城区进行扩展,预计到2005年底,共完成整体转换用户20万户;2006年底之前,计划累计完成100万户的整体转换工作;2007年底之前,计划累计完成250万户的整体转换工作;到2008年6月底,预计整体转换用户将达到300万户,从而全面实现北京地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

五、有线网络现状

(一)有线网络整合情况

目前北京市基本实现了“一市一网”,但还存在不少单位专网,整合存在难度。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北京市分属各区县乡及中央、市属一些大单位的有线电视网络没有纳入全市有线电视网络统一经营管理,这些大单位分布在本市各个地区,背景比较复杂,且属自有资产,自己维护,自行规定价格体系、服务标准,而信号来源主要是从歌华有线公司网络上接入节目信号或自行接收卫星信号。这些单位往往较难管理,有的地区甚至阻止歌华有线公司的光缆进入或经过该地区,使其所在地区网络发展严重受阻。这种情况,对落实一市一网,实施全市有线电视网络的统一规划和建设都带来困难,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的统一经营管理,数字电视业务统一发展、统一服务标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造成影响。几年来,歌华有线公司虽多次联系协商,均未实现整合的目标。(二)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情况

北京市区有线电视双向网建设始于1998年,2001年公司上市以后,双向网建设大规模展开。截至2004年10月底,双向网建设累计覆盖用户为85万户,占城八区有线电视用户的46.2%,预计年底将达到90万户。截至2004年10月31日,有线公司共发展Cable Modem用户1.8万户。

2005年,歌华有线公司计划建设双向网30万户,投资估算为1.1亿元。其中:新建住宅小区双向网建设10万户,单向网改建双向网20万户。到2005年底,双向网建设累计覆盖用户将达到120万户左右。

六、技术方案

(一)CA系统

歌华有线公司的数字电视平台采用了法国Nagra France公司的“Media Guard”CA系统(原属法国Canal Plus Technologies公司,现属于瑞士Nagra Vision公司)。目前CA系统的配置可以支持50万用户,并可以平滑升级到支持400万以上用户。“Media Guard”CA系统已通过广电总局的入网认证,入网认证号为003。(二)用户管理系统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为上海全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IBS系统,该用户管理系统根据歌华有线数字电视目前实际发展情况的要求正在进行系统设计,初期目标为支撑50万数字电视用户运营,远期目标为400万用户。

该系统在2004年1月19日通过国家广电总局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测评,并获得认证,证书编号为S003。

北京歌华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自上线运营以来,目前共管理一万两千多用户信息、授权信息以及机顶盒和智能卡信息。授权信息能够及时与CA系统传递,通过报表系统及时向公司传递统计用户信息等授权情况。用户管理系统在终端部署上,已经完成在歌华有线公司八个城区用户站登陆,可以进行用户信息录入以及节目包授权。在建立银行收费方面,现阶段根据歌华有线公司模拟用户银行代收费形式已经具有银行收费的基础,并设计了相关银行接口的方案,将根据歌华有线公司数字电视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加以实施。(三)机顶盒

歌华有线公司目前采用的是基本增强型机顶盒,机顶盒的功能包括用户有条件接收(CA)、电子节目指南(EPG)、准视频点播(NVOD)、多媒体数据广播服务(HTML浏览器)、实时股票信息服务、多画面收视导航浏览、游戏等。目前已经有四川长虹、深圳同洲、青岛海尔、青岛海信四家机顶盒厂商技术入围,其中已签订供货合同的机顶盒生产厂家为四川长虹公司和深圳同洲公司,并已经开始供货。(四)与中央、省监管平台的连接情况

2004年3月,歌华有线公司的用户管理系统与中央监管平台完成了接口的开发和测试工作,提交数据的格式和通信协议完全按照广电总局的技术规范要求,已经做好了随时连接的准备。预计在2005年上半年,随着数字电视市场运营的正式启动,歌华有线公司的用户管理系统将与中央监管平台进行连接。

七、业务内容

(一)业务内容规划及建设情况

1.前端系统可支持的播出容量

●16个QAM频道;

●94套数字电视;

●16套数字广播;

●2套NVOD;

●6页视频马赛克导航;

●2页音频马赛克导航;

●游戏;

●数字北京;

●股票实时行情应用;

●网页浏览。

2.实际播出的业务

●11个QAM频道;

●43套模拟转数字节目:CCTV 15套,BTV 10套,CETV 2套,外省30套;

●13个付费频道:BAMC7套,CHC家庭影院,5套中视(其中5套中视前端没有解扰,用户实际无法收看);

●16套数字广播节目(北京电台);

●3页视频马赛克导航应用;

●1页音频马赛克导航应用;

●3个人机交互式游戏;

●股票实时行情应用;

●数字北京。

免费节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卫星方式,此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国干网传输的中央电视台节目。北京地区数字付费节目由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负责组织和集成,由于同处北京,因此目前是通过歌华有线公司的网络进行传输。(二)使用EPG方式

目前EPG的硬件、软件环境由歌华有线公司搭建并维护。

1. EPG信源合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数字电视公司自办的7套数字付费频道,由频道节目制作公司定期提供;

●其他机构开办的数字付费频道由CHINAEPG(中数指南)提供。

2. EPG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数字电视公司自办的7套数字付费频道:由频道节目制作公司定期提供;

●其他机构开办的数字付费频道,由CHINAEPG(中数指南)提供;

●中央电视台15套模拟电视频道,由CHINAEPG提供;

●北京电视台9套模拟电视频道;

●18套地方卫视,由各地方卫视网站、CHINAEPG和CCTV网站提供;

●16套数字音频广播,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提供。(三)业务内容建设现状

1.积极开办数字付费频道

根据北广传媒集团的战略布置,提出了化解风险、合力共赢“开门办广电”的新发展思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2004年集成了一批高品质、特色突出、定位准确的节目资源。

现已开播的有7套付费电视频道和2套付费广播频道;已批准筹备播出的有5套付费电视频道;新申报的有12套付费电视频道和21套付费广播频道。表1-3 北广传媒开办/拟开办的付费频道(截至2004年11月底)

2.明确了北广传媒节目平台的定位

在北京市的数字电视发展中,北广传媒明确定位为节目平台,除了为北京地区提供数字电视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之外,北广传媒集团还希望能够成为全国性的节目平台。

北广传媒节目平台的宗旨:个性化、多样性、服务性。

北广传媒节目平台有以下三个特色:

●突出泛教育的服务概念;

●培育影视剧频道作为平台核心竞争产品;

●逐步集成丰富多彩的综艺频道。

3.进一步拓展了数据增值业务

北京市数字电视所带来的数据增值业务集中体现在“北京之窗”这一服务上。“北京之窗”是利用数字电视向用户宣传北京政务信息的广播网页,为数字电视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它的创立使广大数字电视用户能够很方便地了解政府发布的各种法规政策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气象、教育、医疗等各种信息,突出体现了数字电视提供丰富信息服务的优势。“北京之窗”于2004年3月15日开播,8月27日进行第一次改版,把百姓最关心的信息分门别类整理后设置了:首都政务、印象北京、拥抱奥运、气象·出行、生活服务、报刊文摘、健康之友、教育同行、游在北京、BEIJING等10个栏目,基本涵盖了北京市民生活的主要方面。这样百姓在每天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也能轻松收看到所需信息。

为配合北广传媒集团与宣武区签订的数字整体转换战略步骤,计划在“北京之窗”上开设“数字宣武”栏目,突出宣武特色,为宣武区用户服务。

八、运营情况

(一)投入

歌华有线公司在2004年已经通过可转债方式获得了12.5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电视技术平台的搭建、数字电视运营支撑体系的搭建、数字机房的建设、网络的数字化升级与改造等等,其中3.84亿元将用于机顶盒的整体转换工作。(二)产出

目前尚没有数字电视收视费收入。(三)银行的收费、结算、分账体系

按照北京市有线电视数字发展整体规划,从数字电视正式运营开始,将在北京地区实现银行的收缴费,现阶段正积极地与银行进行数据接口的开发与调试工作。

歌华有线公司对最终用户的收费采用银行代收费的方式,歌华有线将向代收费银行按月提供由该银行负责收费的最终用户的完整消费信息,并委托代收费银行按月向节目平台提供当月与该节目平台所提供的节目相关的经营数据结算报表,歌华有线公司与节目平台将按照既定的分账比例由银行进行划账。

为了体现公正性,歌华有线公司将为节目提供商提供信息查询的数据接口,使节目平台可以查询每天与其所提供节目相关的用户现状数据报表及节目经营信息。(四)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情况

2001年4月,歌华有线公司完成了客户呼叫中心一期工程,席位数为16个;2004年8月,歌华有线公司完成了客户呼叫中心二期扩容工程,席位数达到31个,人员已达到60余人;2005年上半年,将完成客户呼叫中心三期扩容工程,席位数将达到80个;通过募集资金,计划将拨款5660万元投建一个拥有408个席位的智能客呼中心。目前歌华有线公司已开始了客户呼叫中心的选址工作,初步选定在海淀科技园区,预计在2005年底将开始施工建设。

截止到2004年10月底,歌华有线客户呼叫中心当年已受理业务达到62万人次,受理业务的范围包括模拟电视业务、数字电视业务、宽带业务和数据广播业务,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和市场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客户呼叫中心将最终成为集用户咨询、用户业务申请、用户节目订购为一体的统一业务受理平台。

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同其他省市相比,北京地区的情况更为特殊和复杂。特别是对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过程中的节目和机顶盒的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削减模拟节目政策、境外节目有线网络统一管理政策、外资对节目的直接投资政策等等。(一)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规划审批验收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由于缺乏有力的管理规章和约束机制,北京市新开发项目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与接入市场非常混乱,许多新建项目的有线电视工程都有几家甚至数十家施工建设单位进行竞争。出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的自身利益,这些网络往往采取低标准或非标准建设,并违规、按低标准收取入网建设费和私自偷接有线电视信号。这种做法带来了大量低质量的有线网络,既扰乱了北京市的有线电视建设管理市场,也为过渡到数字电视增大了难度,增加了成本。(二)社区小前端成为强大对手

目前在北京有线电视网络内,有些开发商、物业公司或大单位在其所管理的住宅小区网络中,都设置了小前端。以海淀区为例,海淀区共有居民小区、集团单位等有线电视系统1237个,有线电视注册用户41.3万户,其中小前端、收看境外节目的系统436个,占所调查系统的35.25%,系统覆盖有线电视注册户数22.4万户,占海淀区有线电视注册户数的54.35%,在436个有境外节目的系统中,明确有合法手续的系统只有88个,合法手续率仅为20.18%。

这些小前端,私自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插入境外卫星信号(普遍的如凤凰卫视、凤凰电影等),并将有线电视网络中正常传输的部分频道信号滤掉,严重破坏了有线电视网络节目传输的统一性和网络的完整性,给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与管理造成了混乱,这种现状与蔓延的结果不仅影响数字电视的推广,而且也会成为“法轮功”利用插播非法信号的薄弱环节,存在重大安全传输隐患。

目前,在数字电视推广过程中,小前端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进程。由于小前端的存在,也助长了中数传媒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渗透。据调研中的一些集团用户(如空军后勤部)反映,中数传媒正在积极地向北京地区的集团用户,包括新建小区、企事业单位家属区等推广其节目,甚至已经开始着手机顶盒在北京地区的集团用户推广计划的制定,如此下去,将使节目传输的统一性和网络的完整性进一步遭到破坏,使有线电视的管理愈加混乱。

此外,宾馆饭店的境外卫星信号的管理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三)模拟节目过多,数字电视面临带宽枯竭,统一推广需要政策扶持

由于长期以来模拟电视频道的无限制增加,北京地区有线电视广播带宽频率已经枯竭,致使数字电视节目的播出受到限制。

针对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和在全国的特殊地位,北广传媒集团希望能由北京市政府统一协调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在已经拟定的《北京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方案》中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由市政府牵头组建“数字电视推广领导小组”,将数字电视的推广纳入到工作日程上来;

●将有线电视数字化同市政建设、数字奥运、新建小区建设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考虑;

●根据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实施进度,分片分区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同时停止审批新增模拟电视信号的播出;

●对本地应用于整体转换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厂商免征增值税,对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收入免征三年营业税。(四)缺乏资金和税收支持政策

目前,歌华有线公司在经营发展上面临着有线电视网络入地和数字有线电视推广这两大任务。其中光缆入地工程有关投资预算至少约20亿元。而要在2008年前实现有线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据初步测算,整个项目大约需要投入50余亿元。而这两个项目却无法保证相应受益。

歌华有线虽然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004年募集了12.5亿的资金,其中有3.84亿将用于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但对于全市300万有线电视用户而言,整体转换所需要的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另外,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的条件极为严格,按中国证监会目前的规定,歌华有线下次再想从资本市场上融资,每年的净利润要维持在3亿元以上,而其目前的盈利水平只有2亿元。歌华有线要想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难度很大。

针对资金困难,歌华有线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鉴于机顶盒整体转换资金困难,建议对于机顶盒推广需要银行贷款享受贴息贷款待遇,财政部应考虑将数字电视产业加入贴息贷款名录,并确定相应额度;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和北京市京政办发[2004]40号文中的有关规定,将歌华有线纳入北京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并享受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即在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免征企业所得税,以缓解公司的经营压力,保证北京有线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整体平移”的网络运营商在机顶盒推广期(5年)应免征营业税;

●网络运营商在整体平移的同时所开展的机顶盒销售业务(针对家庭第二台机顶盒),免征所有税种或不征增值税,改征营业税;

●在各地机顶盒推广期(5年)的节目销售收入应免征收视费营业税;

●免征数字电视相关设备及配件进口关税、增值税。(五)ISP经营许可限制

全国已有很多城市如上海、天津、重庆等都有ISP经营牌照,歌华有线公司从1999年开始申请,但信息产业部一直没有正式下文件批复,所以歌华有线公司至今没有得到ISP许可。如今广电已经允许电信做网络电视,政策的不对等开放已使歌华有线未来在数字电视双向机顶盒的应用开发上受到局限。

十、用户评价

用户基本情况描述:女性,年龄60岁左右,家中有老夫妻两人,家庭收入较高

接入有线数字电视时间:约为2004年6月

机顶盒来源和类型:自己购买,增强型

信息获取渠道:看到电视上和报纸上的宣传节目和人员现场宣传,对数字电视产生兴趣

购买目的:想看更多电视节目

经常收看的节目:新闻频道、电视剧等;文娱性频道,比如亲亲宝贝

可接受的价格:50元/月

用户的评价:

●电视节目信号干扰问题消失了,清晰度提高;

●希望广告少一点,更贴近百姓生活;

●对收费的态度取决于节目是否丰富;

●生活中曾向有经济条件的朋友推荐数字电视。(作者:王薇 张璐)

第二章 天津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2-1 天津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天津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不认同整体转换方法,更不主张免费送机顶盒,认为青岛和佛山模式并不适应本地的情况。主张先通过卖机顶盒发展高端用户,再用节目吸引的方式来推广,并认为要实现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必须首先完成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由于其网络整合和必须进行的网络改造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目前尚未开始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

对于数字电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天津有线网络公司领导认为吸引力不够,太过简单。

由于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对天津的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目前的数字电视技术平台搭建几乎全部使用的是摩托罗拉的技术方案。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天津市市长在收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的来信后,专门批示要求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提出协调加快推进工作措施”。(二)经济

天津社会秩序良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天津启动了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992到2002年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5%。2003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47.66亿元,比2002年增长14.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3元,增长10.5%。

同时,天津市也存在改革开放意识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够大,国有经济布局不够合理,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等问题。

总体来说其经济情况不会影响其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但居民的消费意识偏向保守,对其未来增加收视费是无形的阻碍。(三)广电媒体发展状况

2002年10月28日,天津广播电视电影集团成立。新成立的天津广播电视电影集团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天津广播电视控股有限公司为主体,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实现广播、电视、电影三位一体。

集团的成立将推动其加大技术创新和经营改革力度,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机遇。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是天津市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是由原天津有线电视台、市内六区有线电视中心及滨海三区、新四区、开发区、市辖五县广电局共20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29日,负责全市广播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拥有对全市广播电视网络的独家经营权和管理权。

在网络建设方面,公司投资建设了国家和市级干线网、全市分中心机房、数据平台、数字电视平台、A平台和B平台网管系统及安全系统,并实现了与广播电视国家级干线网、25个省市网以及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教育网、天津信息交互网的互联互通。三、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2004年3月天津市有线网络公司完成数字电视播出平台搭建工作,平台主要包括卫星天线信号接收系统、前端机房设备、机房监测系统、光传输通路等。平台目前已具备播出150套数字节目的能力,将来还将进一步扩容。经过大量的多方位的调试,已初步具备了实验试播的能力,2004年10月已进行了小范围实验试播。

四、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天津广电集团及网络公司学习研究了青岛模式和佛山的经验之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认为青岛和佛山模式并不适合本地的情况,对整体转换持否定态度。

主张先通过买机顶盒发展高端用户,再用节目吸引的方式来推广,并认为实现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必须首先完成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

由于其网络整合和必须进行的网络改造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目前尚未开始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工作,仅制定了相应的整体转换方案并上报给市委、市政府。

五、有线网络现状

(一)有线网络整合情况

全市人口约300万户。其中市中心六区约130万户。而全市模拟有线电视用户约180万户,市中心六区约110万户。虽然目前每年用户量仍然在增长,但城区的增长空间已经很小,由区县网络自己发展用户的情况还很普遍。

2000年成立天津市广电网络公司后,全市广电网络初步得到整合,并在全国率先初步实现“一城一网”,但历史上形成的各区县“自治”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在设备上、网络上和管理运营上难以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实施,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二)网络改造情况

目前,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拓扑结构为二级环形(双星形)HFC网络,光网络为862MHz,同轴电缆网络有:862MHz、750MHz、550MHz,其中80%的网络在550M以下,还很难满足整体推进数字电视的要求。

目前已改造的双向网约为3%,计划五年内完成市区网络改造。

郊区县用户较为分散,网络铺设成本相对较高,入网率相对较低,用户主要分布于区县政府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网络建设和改造尚需大量资金。六、技术方案(一)CA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

采用MOTOROLA的CA系统,可管理用户100万。

在实验期内采用MOTOROLA的用户管理系统,可管理用户10万户,正式运营将采用四达公司系统。(二)机顶盒

机顶盒目前为MOTOROLA公司的DVI1000,属于基本型。(三)与中央、省监管平台的连接情况

尚未连接七、业务内容(一)业务内容规划及建设情况

目前正在进行信息服务软件集成及制作内容的准备工作,准备开展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新闻、金融等多业务信息服务。

目前规划的数字频道有14个,见表2-2。表2-2 天津市规划中的数字频道(二)使用EPG方式

EPG信息采用在所有频道上拷贝发送方式,同时将考虑增加导视频道。

目前用户看到的是英文版的EPG,本地化还需要一定时间。(三)服务内容建设现状

目前传送数字节目65套,其中:中央节目15套、本市节目8套、外省及中数传媒节目25套、付费节目17套。

免费节目主要来源于卫星和市电视台,付费节目暂时来源于中广影视传输网络公司的干线网平台。八、运营情况(一)投入

天津网络公司初步预计用10亿资金进行网络整合,10亿进行网络改造。(二)产出

由于物价政策尚未定下,目前所有数字业务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没有任何收视费收入。(三)与银行对接收费系统尚未开通(四)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情况

为配合数字电视的发展,已着手多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客服呼叫中心已于2004年8月试运行,有16个工作人员,下一步拟建与银行的联网收费、结算、分账系统。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政策方面

缺乏全国性统一的相关具体扶持政策,如物价、税收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文件。(二)技术方面

由于部分相关技术标准滞后,在设备选型、系统建设上造成很大困难和风险。

由于机卡分离、中间件的标准未定,为整体转换后的运营带来极大风险。

目前模拟节目传输数量多,在模数过渡阶段,传输频道资源紧张,影响数字节目传送及质量。

认为总局在技术方案上规定过细,建议只要各地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平台就没有必要再限制一定的方式统一要求。(三)资金方面

80%的网络需要改造,资金缺口巨大;整体转换资金匮乏,影响进度和质量。(四)运营方面

认为数字化的推进工作应结合和适应各地的实际情况,统一的推广模式可能会影响到各地本身的数字化推广和运营。

该市网络公司领导并不认同青岛与佛山模式,因为经过逐条对比,认为青岛市与天津市的情况不具有可比性,希望能集中精力开拓市场,从高端受众市场开始,重新打包重新定价,再走节目吸引中低端受众的路线,普及数字电视。不主张送机顶盒,因为“白送的东西不会被珍惜”。(五)节目内容方面

目前节目内容量不大,质量不高,多个节目集成平台未能完全运营,付费节目内容很难吸引用户,很难达到用户对数字电视的认可。

强烈要求放开节目政策,引进境外节目,吸引投资对象。

中央电视台专业化的免费节目,如3、5、6、8套节目,应该变成收费频道,否则数字电视会更缺乏竞争力。

另外,一些非法小前端违规播放境外节目,数字电视在这样的小区中难以推广。十、用户评价

用户基本情况描述:男,大学教师,35岁,两人之家,都使用数字电视,受教育程度较高。人均收入3000元/月,家中可以上网,而且经常使用

有线数字电视接入时间:2004年9月

信息来源:在网上看到数字电视新技术,产生兴趣,又在央视上看到关于中数传媒付费频道节目的宣传,遂主动打电话到网络公司,得到赠送的机顶盒

用户经常看的频道:《天视家居》、《四海钓鱼》和《考试在线》,女主人会看购物频道如《吉祥购物》

用户的评价:

●付费频道内容太一般,重复太多,而中数传媒的节目收费又太高,总体不满意;

●清晰度的改变也没有较大对比,感觉不明显;

●对还未开设的信息服务频道很感兴趣,希望能像《天视家居》那样提供翔实丰富的本地信息,并要求能更新迅速。相比互联网上的信息,更相信电视上的信息的真实性;

●对于将来的点播内容,用户感兴趣的是影视和体育,比如直播精彩的体育比赛,表示愿意支付十元以下看一场实况转播;

●对收费的态度取决于节目内容是否丰富、吸引人。但收视费不要超过100元为好;

●生活中曾向朋友推荐数字电视,有其他人来到家中便作介绍、讨论。(作者:王薇 张璐)

第三章 上海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3-1 上海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上海目前拥有370万有线电视用户,230万用户完成了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具备了成为数字电视用户的条件,市场容量极大;上海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力,及上海消费者本身的素质、消费能力和对数字电视的较强的接受能力不可低估。

上海数字付费电视自2002年9月28日开始试运营,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成立了数字电视工作小组,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信息委、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协同上海市信息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等共同负责上海数字电视的建设和发展;由上海市有线网络有限公司(现东方有线网络公司)和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负责上海数字电视的具体运营。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两年来上海数字电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并初具规模,已拥有商业用户近3万户,目前正处于产业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2002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广电集团、上海有线网络有限公司、上海全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上海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其在技术实力、政策优势、市场前景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上海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加盟上海市最大的多媒体宽带网络实验中心——上海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区域网络有线电视运营商,在整个上海数字电视产业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海非常重视数字电视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目前已经启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建设准备工作,并列入2004年上海市首批启动的29个科教兴市重大项目。(二)经济环境

上海社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上海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达到5642美元,继续居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各省级地区之首。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上海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003年,上海完成财政收入2828.87亿元,比2002年增长28.5%。发达的经济条件为发展数字电视提供了经济基础,上海也成为全国最早开展数字电视商业运营的城市之一。(三)广电媒体环境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隶属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是一家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于一体的多媒体集团,现有117亿元资产,5200多名员工。集团主营广播电视媒体及相关传媒娱乐业务。旗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包括12套模拟电视频道,11套模拟广播频率,114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以及覆盖全国的“东方宽频”网络电视。2004年8月,集团成为继中央电视台之后第二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媒体集团,其雄厚的内容供应能力为上海的数字电视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数字电视运营状况

(一)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1.运营主体

东方有线网络公司(原上海市有线网络有限公司)作为网络运营商,在数字付费电视运营项目中,承担着数字付费电视网络平台的运营管理和数字付费电视业务的销售职能。

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由原上海市有线网络公司1998年底根据国务院、市委、市府的指示进行网台分离,并以股份制的方式组建而成。是全国有线电视行业惟一的三网融合试点,目前承担着上海市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研发、维护、管理,模拟电视节目的传输,于2001年完成数字付费电视的技术试验工作。

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是上海地区惟一获得国家广电总局许可开办有线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的公司,主要负责提供数字电视项目的视频、音频、部分数据内容以及战略推广的职能。

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由上海文广投资有限公司发起组建,主要股东单位有上海文广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电视台、上海电影制片厂,注册资金8000万,三家股东的股比分别为70%、25%、5%。

2.投融资方式

东方有线网络公司的传统业务为建设以及维护整个上海市的有线电视网络,以保证有线电视节目信号的顺利传输。上海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始建于1992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域有线电视系统。目前,网络共传送20套电视节目以及10套外地卫星节目。

上海有线网络公司(现东方有线网络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51%、东方明珠29%、有线电视台20%。控股股东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代表上海市政府的上海联合投资公司、邮电和广电三方出资设立,隶属上海信息办(直属信息产业部),是上海信息港的主开发公司和上海“三网合一”业务的主营运商。第二大股东东方明珠是由上海市广播电视发展总公司、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视》报社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三、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一)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方案

上海建立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和服务平台。网络公司通过分区域分步骤将原有模拟电视用户转移为数字电视用户。自2004年起至2008年分别支持5万户、50万户、150万户、250万户转换,并在2010年前关闭模拟电视信号,最终实现全网全数字化播出。

网络平台:为服务平台提供网络条件,向有线网络分中心(全市共20个市区分中心和8个郊区有线网络中心)发送数字电视信号,便于分批分区地调整分中心网络设备,从而完成数字电视信号的用户接入切换和转换过渡。具体包括新建数字网络总前端、网络总前端到各分中心的路由建设、各分中心网络设备调整、数字信号的用户接入。

服务平台:播出和管理数字电视信号,并提供运营服务中的相关技术支持。具体包括数字电视播出和管理系统、大规模的用户管理系统、普及类数据信息广播服务系统、普及型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等。(二)整体转换费用

数字化转换需要进行数字平台投资建设和终端设备准备。平台建设计划在2006年底前完成,预计投资2.5亿元。进行数字化转换需要向用户提供普及型机顶盒,最少需要750元/台(含智能卡)。以2008年完成市区200万户为目标,估计投资12亿元。因此有线网络公司的资金压力比较大,希望能通过有线电视费调价缓解部分压力。

四、有线网络现状

目前上海有线网络结构主要是HFC网络结构、星形和环网结构,二级光网络、一级同轴电缆网络。市区网络大部分为860MHz网络带宽,郊县网络大部分为550MHz和450MHz网络带宽。市区网络内每个光节点下带500户,约4000个光节点。

到2004年11月底止,完成市区200万用户的双向网改造。今后市区新建网络都为双向,郊县改造计划待定。表3-2 双向网改造投资费用一览表

五、技术方案

(一)技术平台构成:CA, SMS

上海有线数字电视的CA系统生产厂商为NAGRAVISION和NDS,目前用户容量为20万户。NDS系统已完成认证,NAGRAVISION系统正在认证。

SMS系统生产厂商为ENTRIQ和上海全景,能够管理用户数为20万户。其中IBS5.4已通过入网认证。(二)与监管平台的对接情况

上海有线网络已完成测试,正在进行正式系统连接,计划2004年11月完成。但与监管平台连接中还存在要和正式系统完成上线连接的问题。

六、业务内容

(一)视音频节目

上海数字付费电视节目共有114套电视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增至94套,广播节目增至20套。58套“模转数”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及外地卫视的部分节目)。

共开设20套数字音频节目,其中11套主题广播节目,9套模转数广播节目。(二)数据应用

多媒体杂志:包括大量的数据信息,表现形式为文字、图片,包括新闻中心、我的图书馆、娱乐手册、好彩连连等等;

电视指南EPG(电视节目菜单),除了按照各种分类法列出所有节目外,用户在查看节目菜单的同时,就可以直接进入各个频道;

小游戏,用户可使用遥控器在电视上进行娱乐;

股票行情: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股市即时行情,查看日K线图,更可以将自己所关心的股票加入到“自选股票”中,有针对性地研究股票情况。

上海有线数字电视付费节目来源为上海文广互动节目平台(传输方式:本地节目传输)和中数传媒节目平台(传输方式:卫星)。表3-3 上海数字付费电视节目内容一览表(三)EPG业务开展情况

目前上海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对SITV、China EPG以及本地制作的EPG信息进行整合、格式转换,分别通过EIT和数据应用对用户下发。前端发送DVB标准SI信息,主要是EIT P/F。制定机顶盒信息规范,基本型机顶盒采用机顶盒软件实现当前或下一个节目的EPG,增强型机顶盒(NOKIA)还增加采用中间件实现七天EPG的功能。(四)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信息服务的开展目前采用中间件方式(OPENTV)、机顶盒(NOKIA)来实现。现有7个数据应用节目,新闻中心、3个小游戏、TV节目指南、股票行情、气象信息。计划在其他机顶盒上考虑采用浏览器方式。(五)版权保护

上海有线数字电视采用的主要防盗版措施是传统DVB标准的CA系统方式,通过机顶盒硬件MICRO-VISION功能实现。

七、运营情况

(一)基本收费

目前上海模拟电视每月收取维护费为13元/户。数字电视每月收取费用:本市SITV基本节目包37元/户,中数传媒基本节目包48元/户。表3-4 个人节目内容产品定义及资费表3-5 企业节目内容产品定义及资费(二)缴费与客服系统

有线网络公司已经与工商银行进行对接,已完成部分功能建设,实现银行缴费。2002年客户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数量为150人。

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政策支持

考虑到上海计划在2008年完成市区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在几年内逐个小区进行信号割接和数字化转换,为此需要事先向用户进行宣传说明。这个阶段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协助进行普及宣传工作和客户说服工作,特别是当有线网络进行必要的收视费提价时,需要政府支持完成物价调整的相关工作。(二)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转发的各地卫视数字节目在卫星上使用的参数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接收下来的数字节目音量大小不一。部分卫视上传将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复用,导致接收下来的数字节目左右声道无法统一。为此需要与各地协调,遵守广电总局统一规范进行节目上传。(三)不同运营商之间需要协调

上海市内容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但是双方市场定位不同,相关利益群体有所区别,对数字电视的运营方案也都有各自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上海数字电视的发展力量。二者之间需要通过一定的协议或者市场利益进行协调和沟通,并共同努力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作者:何晗冰 廖长城)

第四章 重庆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4-1 重庆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重庆市辖有40多个行政区县(自治县、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线电视网络情况比较复杂,阻碍了数字电视推广工作。重庆市尚未启动“整体转换”。但已拟定了两套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方案呈报市政府审批,但是由于行政推动“整体转换”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方案的批复还需时日。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2003年,重庆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完成数字化过渡的地区。市委市政府将重庆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列为2003年全市的“民心工程”。为了推动重庆市数字电视的发展,重庆市专门设立了数字电视工作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二)经济环境

1997年3月14日重庆市被正式批准设立直辖市,现辖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市),有15个区,4个县级市,17个县,4个自治县。2003年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2250.11亿元,比2002年增长11.4%,增幅高于上年1.1个百分点,是直辖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075元,比上年增加1041元。

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为其一,大工业与大农村的二元经济体制十分明显。地区间不平衡为其二,主城区经济条件较好,而部分区县经济发展非常落后。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环境严重制约了重庆市的有线数字电视推广工作。(三)广电行业环境

重庆市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约为400万户。其中市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在主城区用户为80万户。有线电视网络同时承载ATM、IP数据业务。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IP综合业务和ATM数据专用网络平台,现已形成全程全网、上下贯通、具有多种业务的覆盖全市的广播电视网络,且获得了市通讯管理局颁发的ISP业务牌照。目前除了广播电视传输业务之外,还开展数据交换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数字电视业务等。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重庆数字电视的运作主体为重庆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平台搭建、部分内容服务和用户服务等职责。

重庆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由重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和34家区县广电局合资组建,注册资金1100万元,其中重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占57.6%。

三、数字电视开展概况

重庆市已经完成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建设。由于重庆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方案正在报批过程中,市场推广主要采用销售机顶盒的方式进行,截至2004年11月,已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700户。

四、整体平移进展情况

重庆市尚未启动整体平移,但是已经初步制定了两种整体转换方式,并呈报市政府审批。这两种方式分别是:(二)行政推动方式

2004至2007年在主城区分期、分片区实施整体转换。在整体转换区域以协议的方式向有线电视的合法用户每户配置一台基本型机顶盒(含卡),用户通过免费配置的机顶盒可收看基本节目包中的76套数字节目,每月每户拟收取基本收视费22元,而增值包则按市场原则自行订购。对在民政局注册的低保户和工会注册的特困户,实施整体平移转换后基本包收视费12元。

在实施整体转换的区域同时停传大部分的模拟节目,只保留中央一套、重庆卫视以及8套本地节目,以满足整体转换期间用户一户多机收看的需求。

在免费配置一台机顶盒后,若用户在同户同址需要安装第二台机顶盒,那么用户需按成本价购买机顶盒及智能卡,同时每月交纳第二台机顶盒基本包费用5元。第三台按第二台的收费模式,第四台及第四台以上按第一台的收费模式。

这种转换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优点在于可以迅速扩大用户规模。缺点在于风险很大,在当前的节目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强制转换有可能激起用户的不满。(二)市场转换方式

向愿意交纳一定节目费的用户免费配置机顶盒一台。要求符合以下原则:

第一,节目捆绑原则。在免费配置机顶盒时,每台机顶盒应有偿捆绑一定期限和金额的节目,以保证机顶盒成本的回收。用户必须保证收看一定年限,并交纳一定的节目费。基本包每月22元(含12元维护费),付费包用户自己选择。

第二,用户自愿原则。用户自愿选择是否配置机顶盒,原模拟信号仍然运行。

第三,节目分割原则。机顶盒传送的基本包节目主要为新增加的节目,原模拟信号传送的节目部分仍然通过模拟信号传送。

这种转换方式主要依靠市场方式运作。在目前的节目资源和技术条件下难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购买机顶盒。同时,由于模拟信号并没有关闭,将占用相当一部分带宽,造成资源的浪费,用户在模拟与数字信号之间切换也不方便。优点在于按照用户自愿的原则运作,不会引起社会矛盾。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转换,重庆市提出将整体转换完成的时间推迟至2008年。

以上两种方案尚未得到政府批复,得到批复后2004年年内即可启动转换工作。五、有线网络现状

重庆市广电网络目前在全市约有40000公里干线电缆和3700公里光缆,随着覆盖新重庆市43个区、市、县的SDH网的建成,涪陵、万县、江等地区网络借助先进的SDH平台与主城区融为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相结合、光纤与同轴电缆相混合的,并能提供多种服务内容的直辖市级有线电视特大型网络。

重庆市广电局根据国家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改革的有关文件,决定按照“承债并入、净值补偿、局网剥离、属地协管”等办法,将市内相关区县(市)统一纳入重庆广播电视网络体系内进行集团化运作。目前整合工作正在进行中,如果整合成功,重庆市将拥有一个400万用户的大型网络平台。

到2004年11月底为止,重庆市已对25万户完成双向网改造,改造后的网络带宽为860M。其中重庆市主城区已对50%的网络完成了双向网改造,覆盖用户约为40万户。新建网络均按照双向网的标准建设。六、技术方案

目前重庆市所建设的数字电视平台使用NDS和中视联公司生产的CA系统,能够管理20万用户。

SMS系统由重庆宽视公司生产,能够管理100万以下的用户。

机顶盒由重庆康佳、成都东银、北京中视联公司生产,驻留CA为NDS和CHINA CRYPT。

监控平台已与总局监控平台连接,可实现SI信息和视频信息的监测。七、业务内容

目前重庆市共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44套,其中中央节目14套,本市节目9套,外省节目21套,每月收取维护费12元/户。

已开通数字电视的用户可以接收数字电视节目67套,其中中央节目15套,本市节目4套,外省节目14套,付费节目34套。每月基本收视费为25元/户(基本包)。免费节目主要来源于卫星信号和同其他省市交换的节目。付费节目主要来源于中央数字电视公司和本市付费频道。节目收视费由重庆市网络公司与节目提供商“五五分账”。

重庆市开办了两个数据频道:股票交易实时频道和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务、生活信息的查询。这两个频道是文字与视频画面的结合,例如股票交易实时频道左半部分是文字和图表,右半部分是股市行情播报的视频画面,这可以避免信息频道给用户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

重庆市数字电视平台的EPG与China EPG合作,能够提供一周的EPG预告,采用菜单式播出的EPG显示所有频道在相应时段播出的节目内容。除节目指南和节目预览功能外,还可在正常播出的节目画面下方弹出“优秀节目导视”菜单,提醒用户该频道未来24小时内播出的节目。

此外,机顶盒自带防盗录功能,可以有效保护节目版权。八、运营情况

重庆市现有有线电视用户400万户,其中主城区有用户80万户。如果要完成主城区8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工作,按每个机顶盒500元的价格计算,需要投入资金4亿元。按照调价后每个用户每月缴纳有线数字电视收视费34元计算,大概在3~5年的时间内可以收回投资。但是由于重庆市数字化转换方式正在报批,转换方式尚未确定,前景不好预测。

重庆市目前正在建设与银行对接的收费、分账系统,还没有合作的银行。

重庆市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拥有自己的客户服务中心,中心于2003年投入运营,现有15名员工。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通过政府力量推动“整体转换”的政治风险大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需要相关政策扶持和运用行政力量来推动。由于重庆市现在制定的转换方案正在报批,整体转换工作尚未展开。由于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强行转换的风险太大,重庆市政府还在进行谨慎的思考和研究,今年内给出批复的可能性不大。

2.网络状况复杂,整合、管理难度大

重庆市分为40多个区,网络情况复杂,涉及部门错综复杂,加上各地经济情况不一,资产状况不同,因此无论是整合网络还是管理下属部门,难度都相当大。

3.节目商与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分成模式不合理

目前节目商定价过高,而节目质量不高,造成用户不愿为增值服务付费。因此希望节目商在市场拓展期与网络运营商共同承担风险。

4.模拟频道与数字付费频道节目质量差异小,难以吸引用户

内容问题依旧是瓶颈,差异太小,用户难以为之付出更多费用。(二)解决方法

在政策方面重庆已经做得相当好。而内容方面则在考虑做更多的信息节目,以转移用户对节目的不满。此外,重庆市网络公司还考虑引进系统外资金,以便在网络整合、内容集成和用户服务方面都发挥作用。(作者:何晗冰 胡晓东)

第五章 哈尔滨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5-1 哈尔滨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自哈尔滨市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城市以来,市广电局认真贯彻总局的有关精神,认真学习青岛模式、佛山经验及杭州经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进行网络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领导高度重视数字电视工作的进展,哈尔滨市委书记及市长在接到徐光春同志的信后高度重视,责成主管广电的副市长召开相关会议,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各主管领导为组员的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这为数字电视工作的进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经济

2003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台阶。据初步测算,哈尔滨市全年生产总值实现141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同期增长13.5%,增长幅度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216.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24.5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673.9亿元,增长12.7%。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数字电视工作的进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三)广电媒体

哈尔滨电视台5套节目平均每周播出时间为1207.52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16套节目平均每日播出时间为153.16小时。全国有33个省、市卫星电视节目进入哈尔滨电视网进行播放。2004年末,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2%,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9.3%,分别比2003年同期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二、整体平移进展情况

哈尔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计划到2004年底完成网络覆盖户数35万的目标,完成传输平台及部分内容平台的搭建工作,并完成1个试点小区500户数字电视用户的整体平移。计划在2005年上半年通过人大价格听证会,完成收视费的调整工作,将收视维护费由现在的16元提高到26元,并于2005年年底完成50万户的网络改造工作和5万数字电视用户的整体平移,争取于2006年底完成20万户的整体平移工作。

三、技术方案

(一)网络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网建于1993年,由于建网较早,频带窄,只能传输30余套模拟电视节目,无法开展新的数字电视传输业务。目前,全市有线电视覆盖户数约80万,现在实际入网为50万户。(二)网络改造情况

2003年,哈尔滨广电在原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开始改造建设宽带综合信息网,网络结构为环形和星形两级混合结构,总前端到分前端采用环形双路由方式进行连接,分前端到光节点采用星形方式进行连接。共建设1个总前端、22个分前端,每个分前端覆盖4万户左右。

有线电视光信号由松花江街总前端经环形主、备双路由送至各个分前端,在分前端由主、备一级光接收机变成射频信号,进入射频开关,给予二选一的保护;经过AGC3放大分配后,推动二级发射机,变成光信号进入二级光缆网。光信号送到用户住宅楼后,由光站变成四路射频信号,经过同轴电缆、分支分配器传输至用户家中。

整个综合信息网建成后就可以实现传统的模拟电视传送业务与新的双向数字业务的统一。(三)数字电视技术投入平台构成

1.前端系统

哈尔滨市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严格遵循国标、部标,保证符合标准的数字前端传输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连,主要系统设备有科学亚特兰大的数字卫星接收机;华为MPEG-2编码器、多路复用器、QAM调制器等;佳创的数据广播和EPG系统;爱迪德CAS系统等。

2.管理系统

哈尔滨有线数字电视采用华为运营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中心等子系统。

3.机顶盒

正在进行前期市场调研,尚未进行招标。

四、业务内容

哈尔滨拟组建的数字电视内容平台运行情况如下:(一)频道规划

数字电视基本业务包括17套央视卫星电视节目、25套左右的外省卫视节目、本省和哈尔滨电视台的11套节目、1套NVOD节目等共50多个电视频道和4套数字音频广播。

数字电视扩展业务包括各大付费频道集成商集成的付费电视频道30套左右。(二)EPG使用方式

哈尔滨有线数字电视的EPG信息全部采用符合广电总局颁布的标准带内传输方式,每一个节目流都带有EPG信息。(三)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方面主要包括政府的政务信息和公众服务信息。政务信息是政府发布的各类公共信息,比如新出台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规章;重大政治、经济活动信息及预告。公众服务信息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通告及各政府部门职能、制度、承诺、办公地点、服务电话等。

五、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方法

(一)资金不足

由于广播电视属于高投入产业,有线网络双向改造花费巨大,整体平移的机顶盒需求量大,自筹资金难以到位。目前虽采用贷款方式自筹了一部分,但还贷压力较大。(二)缺乏吸引用户的节目内容

过多的免费频道无法对数字电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而成为数字电视扩展业务发展的障碍。现有的国内付费电视频道的节目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又不足以支撑数字电视扩展业务的发展,而市场需求较大的境外频道又不能获准开放。部分用户认为缺乏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三)技术标准须尽快出台

现有有线数字电视基于DVB-C的标准已无法满足迫在眉睫的高清数字电视应用和互动应用的需求,这就要求新的数字电视技术标准尽快出台。(四)人才缺口大

数字电视产业的体制和机制需进一步放开和优化,目前符合数字电视企业运营管理需求的人才缺口较大。(作者:洪建平 王凌锋)

第六章 大庆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6-1 大庆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黑龙江省“十五”期间第二个重点发展建设的特大型城市之后,大庆正朝着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和黑龙江西部经济带轴心城市的目标迈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工作也一步步开展了起来。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2003年11月上旬,大庆市广电局在省广电局的支持下向国家广电总局提出了加入全国试点城市的申请。11月18日,总局正式批准大庆为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城市,这大大加快了大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在政策及各方面为数字电视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二)经济

2003年,大庆市国民生产总值1125.6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4.3亿元、959.9亿元、13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8.9%和16.1%。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为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三)广电媒体

2003年,大庆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13835小时;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13座,有线电视台(站)17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5.86万户,全年制作电视节目9895小时。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与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98%。二、整体平移进展情况(一)用户情况

大庆市现辖五区和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4个县,市区人口114.9万,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其中市广电局直管10万户,大庆石油管理局14万户,大庆石化总厂2万户。(二)网络改造

目前,大庆市已建成覆盖全市五区四县的光缆干线网,光缆总长度900公里,纤芯1400多芯,光节点350多个,网络基本完成双向。从2000年开始,大庆有线网络公司开始进行数字电视试验,搭建了数字电视实验平台,发展用户3000户。经过三年多的运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对数字电视的运营方法和策略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还培养锻炼了一批数字电视技术人才,为推广数字电视业务、实现整体转换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与融资

资金投入成本主要包括:数字电视平台设备及软硬件系统成本,节目与内容成本,系统运营成本,机顶盒资金投入、网络管理与维护成本。总支出分两个阶段:改造建设一次性投入与后期持续投入。为保证资金投入,大庆广电进行了招商引资,与有实力的大公司进行合作,采取增值业务分账的模式运行。

四、技术方案

大庆从实际出发,对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时间安排如下:从2004年12月起,选择3000户左右的样板居民小区为试点进行三个月的转换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数字电视节目与模拟电视节目并传,三个月后关闭试点小区的模拟信号。2005年选择10个用户规模在4000户左右的居民小区,通过市网络公司的10个有线电视站以光节点为单位进行整体转换,全年计划转换4万户。2006年实现大庆市区全网(包括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两大企业)数字化转换的目标,全面停播有线电视模拟信号。

五、业务内容

大庆初步确定了数字电视业务模型,主要的业务有四项。(一)基本业务服务包

40个频道、50个频道、64个频道三个基本包任选。包括中央台15套、黑龙江台6套、黑龙江农业频道、大庆台5套、中央教育台3套。外省上星节目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二)准视频电影点播

每天4部影片,每部电影分5组播出,间隔为15分钟。(三)准视频电视剧点播

每天播出2部8集电视剧,每集分4组播出,间隔为10分钟。(四)电视短信、信息服务

内容包括阳光政务、政府机构办事指南、大庆旅游、大庆餐饮、交通信息、航班信息、天气预报、购物信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家政服务、时尚信息。

六、运营情况

(一)收费标准

大庆数字电视主要有三种收费模式:

●基本频道节目不增加(40套节目),基本频道收视费为15元/月;

●基本频道增加10套节目(外省上星节目),基本服务费增加5元,总收视费为20元/月;

●基本频道增加24套节目,基本服务费增加10元,总收费为25元/月。(二)机顶盒

大庆机顶盒营销有以下三种方式:

●配装:机顶盒和智能卡免费配装,产权属网络公司;基本频道收费方式只能选择C方式,初次交费不得少于1年的服务费(配装仅限于有收视权、有本市户口的个人用户);

●押金:按成本价交押金,领用机顶盒和智能卡,产权属网络公司;基本频道收视服务费付费方式任选;

●购买:按成本价购买,产权归用户;免收半年基本服务费,半年后基本频道收视服务费付费方式任选。

七、存在的问题

(一)需进一步加大政府推动力度

希望广电总局和省局相关领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市政府共同商讨如何有效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的问题,帮助解决一些突出的矛盾与困难。(二)资费调整难

市物价部门对上调收视维护费的申请不予批准,主要原因是缺少上级物价部门统一的规定。(三)共用平台问题

大庆是数字电视推进试点城市之一,上级部门应明确规定全市只能搭建一个平台,即大庆石油管理局等企业网与广电局共用一个平台,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作者:洪建平 王凌锋)

第七章 吉林省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7-1 吉林省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吉林省广电局和省广电网络公司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之路,但是由于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相对较低,吉林省的数字电视现仍处于准备阶段。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几年来,吉林省广电局和省广电网络公司不断跟踪全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态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之路。2004年初,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青岛会议要求和省政府的相关指示,结合吉林省实际,吉林省广电局和省广电网络公司制定出《吉林省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规划》、《吉林省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方案(初稿)》、《吉林省有线数字电视实施方案》。

2004年4月底,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吉林省广电局成立了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10月1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吉政办函也2004页115号文件《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吉林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正式成立了由副省长任组长的吉林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协调小组,全面指导吉林省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工作。(二)经济

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作用下,吉林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1~9月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512.25亿元,增长率达9.5%,高于全国平均GDP增长率。长春市国内生产总值为933.41亿元,增长率达到13.3%。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吉林广电事业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老牌工业基地,下岗人员较多,人均生活水平比较低,这些都成为数字电视推进中的障碍。(三)广电媒体

吉林省广播电视事业坚持走产业化道路,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的升级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广播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5.7%,比2003年同期提高0.55个百分点;电视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6.7%,比2003年同期提高0.69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播的人口覆盖率高出全国2.5个百分点;电视的人口覆盖率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吉林已形成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卫星接收、无线传播、有线接入等多种方式并用,相互补充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根据《吉林省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规划》的规定,目前数字电视运营的主体以省网络公司为主,由省网络公司投资建设总前端平台,各市县分公司投资建设分前端平台,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全省数字电视的运营。三、技术方案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和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积极改进、分布实施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吉林省于2004年7月启动了数字付费电视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8月底完成招标工作,现已安装完毕。计划2005年开始数字电视试播。

吉林省数字付费电视服务平台搭建在吉林省广电SDH光缆传输网的基础上,信号将传输至全省50个市州县有线前端,再通过各地有线电视网送到用户。全省采用统一授权、分级管理的模式。

吉林省数字付费电视服务平台一期开通8个DS3通道,播出48套数字电视节目。以后将分期通过系统扩容以增加传输节目的套数,并逐步增加商业类、教育类、数据广播类等专业节目以及其他新业务。

数字电视技术投入平台构成:数字付费电视服务平台的CA系统是爱迪德的PISYS1.3版本,初期管理用户数为20万,可平滑升级到千万级用户。

SMS系统是华为公司的ISIMANAGERV100R001B02B310版本,初期管理用户数为20万,可平滑升级到千万级用户。

四、整体转换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吉林省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11万,目前还没有数字电视用户。

吉林省现有有线电视网络总长52529公里,其中省光缆长3900公里,分配网络长48629公里(其中光缆网长10206公里,约占21%)。全省9个市州、41个市县共50个行政区域中,网络带宽860M的有8个,750M的有29个,550M及以下的共有13个,网络拓扑结构为星树形。

全省九个市州及大县的分配网已经完成光缆化改造,双向化比例为30%。市县网从2002年开始进行双向改造,但因资金问题未能按计划完成。(二)转换方案——计划用分步走的战略实施

吉林省计划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整体转换:

第一步:2004年底建立省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平台。采用模、数兼容的过渡方式开发数字电视用户,在新建小区只输送数字电视信号,一步到位。

第二步:到2005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节目入户工作,采取提高基本收视维护费、赠送机顶盒、个性化节目额外收费等方式全面推进数字电视业务,争取使全省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5万户。

第三步:到2008年,完成地级及部分县级城市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

第四步:到2010年,完成县级城市及部分乡镇的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

第五步:到2015年,完成全省有线电视向数字化整体平移,停止模拟信号传输。

五、业务内容

吉林省各市州县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一般包括中央、省、市、县及外省卫星节目,差别仅仅是传输套数不等。省有线电视网络传输45套模拟电视节目,其中央视节目15套、本省节目8套、本市节目2套、外省节目20套,每月收取维护费12元。

即将开播的数字电视计划播出48套左右数字电视节目。以后将分期通过系统扩容增加传输节目的套数,并逐步增加商业类、教育类、数据广播类等专业节目及其他新增业务。六、运营情况

吉林省数字付费电视服务平台的运营支撑系统由SMS系统和呼叫中心(客服中心)构成。目前运营支撑系统正在建设中。

SMS系统和CA系统配合完成用户业务的定购流程。在SMS中提供用户管理、节目和产品管理、机顶盒IC卡管理、账务管理、报表等数字电视节目业务运营所需的支撑功能。同时SMS中具有银行接口模块,与银行联接后可实现通过银行收费、结算与分账。七、存在的问题(一)政策支持不足

省网络公司根据省局要求提出了全省数字电视推进规划及实施步骤,提出了政策支持、政府推动的具体意见,但未得到政府相关批复。(二)管理体系末建立

省网络公司已初步确定数字电视发展的运营方案,但因网络整合工作尚未完成,所以管理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三)技术标准未定

由于国家关于数据广播标准及机顶盒中间件标准未定,所以在机顶盒的选择上有一定困难。(四)资金不够

如果数字电视采取用户自愿购买机顶盒的方式运营,相关推进工作会比较缓慢,所以必须采取整体平移的方案;但是如果采取赠送机顶盒的方式,资金后援支持不足。(五)有吸引力的节目少

数字电视开播后,在原模拟频道节目数字化的基础上,更应拥有吸引观众的节目内容,这样才能顺利开展付费节目,但目前的节目内容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作者:洪建平 王凌锋)

第八章 沈阳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8-1 沈阳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在省广电局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沈阳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开展已有一年时间,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数字电视的推进工作现在尚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沈阳市政府领导比较重视数字电视工作,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进程。沈阳市数字电视运营已开展了一年时间,其间各级领导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与支持。(二)经济

2002年,沈阳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00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5.2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1.2亿元,增长12.5%。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0%、43.9%和50.1%。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广电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老工业基地,与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人均生活水平较低,阻碍了数字电视的进一步推进。

二、网络改造

(一)网络情况

目前沈阳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89万,收费率超过94%,自己建设的用户有70多万户,建有5个有线电视网络维护站。(二)网络改造情况

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正在进行,主干网已改造超过50%,分配网还未进行改造,预计网络收入一年约1.3亿元。

三、业务内容

沈阳市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一般包括中央、省、市、县及外省卫星节目,差别仅在传输套数不等。市有线电视网络传输40多套模拟电视节目。

计划数字电视播出50套左右数字电视节目。以后将分期通过系统扩容增加传输节目的套数,并逐步增加商业类、教育类、数据广播等专业节目及增加其他新业务。

现在开展的零星的数字电视业务,用户能享受到基本信息服务、电影点播、互联网接入、音乐欣赏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接入业务,至2004年,沈阳利用有线网络进行互联网接入的共有大约5000千户。市网络公司与当地联通公司合作增加互联网业务,与联通进行分账,并且在分成中占据较大比例。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稳定压倒一切

市政府的指导思想是“稳定压倒一切”。由于东北属老牌重工业基地,百姓生活相对较为困难,如果提高收视费,人民就会有意见,后果较为严重。所以目前沈阳的有线电视数字化仍处于自然的发展状态。(二)资金方面

搭建数字电视平台所需资金到位,但网络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如果进行整体平移,机顶盒的成本投入款额巨大,自筹相当困难,需要政府的有效支持。(三)节目方面

有线电视数字化须在原节目数字化的基础上增加吸引观众的节目源,这样才能顺利开展付费节目,但目前用户反映此类节目匮乏。(作者:洪建平 王凌锋)

第九章 大连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9-1 大连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各级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大连市广电局上下一心合力推进数字电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现在全市共有数字电视用户2万余户。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大连市领导高度重视数字电视工作的进展。作为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首批试点城市,大连于2003年10月在市区试开通了有线数字电视,用于传送付费电视节目。2004年6月,大连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宣传部长、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连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这为大连有线数字电视进程速度的加快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经济

2003年,大连的经济总量增速跃上15%的新台阶,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632.6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6亿元,增长12.4%;第二产业增加值782.1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704.9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8.9:47.9:43.2。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为29206元,按年末汇率测算约合3529美元。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101元,增幅11%,提高了0.5个百分点;年人均消费性支出7760元,增幅9%。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513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9%,提高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43元,增长10.8%。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数字电视的推进工作提供了便利,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大连市广电局上下一心,合力推进数字电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大连数字电视运营的主体是天途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天途是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其中大连电视台占有51%的股份,其他单位占有49%的股份。三、整体转换进展情况(一)调研工作

在数字电视开通前,大连天途公司配合市城调队进行了有线电视用户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全面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提供了现实依据。据了解,在试点的市内四区中,模拟有线电视用户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23.3台,数字电视用户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42.5台,11.1%的模拟有线电视用户表示不准备接收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用户对数字电视概念的认知率为40.2%,对机顶盒功能的认知率为35.4%。

在普查登记的3453户中,表示能够接受数字电视的用户占46.9%,不能接受数字电视的用户占19.5%,对数字电视持理解态度的用户占33.8%。(二)运作模式

按照中央提出的依靠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城市信息化为先导,以发展增值业务为重点,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系统内的优势和整体力量,全面推进大连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机顶盒分为经济型、基本型、高级型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收费标准的制定因人而异,对2007年12月31日以前网上注册用户第一终端的,实行免费安装基本型机顶盒服务;收视费由原每月每终端12元调至22元。用户第二终端以上则按照成本价购买,收视费由原每月每终端5元调至12元。

对需要社会扶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及弱势群体,其收视费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三)平移费用的解决方法

平移费用大部分需网络公司自筹。政府承诺贴息贷款3000万,每年1000万。大连市内现有需要整体转换的有线电视用户终端70.5万个,3年计划接入新终端8万个,共计78.5万个。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计划2004年完成0.5万个;2005年完成53万个,其中新入户3万个;2006年完成23万个,其中新入户3万个;2007年现有的70.5万个终端和新发展的全部安装完毕。整体转换的投资主要有三个方面,分三年时间投入,累计需64175万元。

目前急需资金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建设有线电视前端和管理系统,约需5000万元;二是50%的网络需要改造,约需1600万元;三是免费安装机顶盒和智能卡,按照78.5万个终端计算,约需43175万元。

四年预期投资状况为:2004年,前端设备投资1000万元,试点免费安装0.5万个基本型投资275万元,共计1275万元。2005年前端设备投资3000万元,网络改造投资10000万元,免费安装53万个机顶盒投资29150万元,共计42150万元。2006年,前端投资1000万元,网络改造投资6000万元,安装23万个机顶盒12650万元,共计19650万元。四、技术方案(一)网络情况

大连市区有线电视网1992年筹建,1993年开始建网,同年年底开播运行。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在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时,原广电部推荐建设带宽为330MHz的纯同轴电缆网,而大连市区却力争建设了带宽为550MHz的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为提高有线电视用户的信号质量及有线电视网的多功能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1998年经市政府论证,建成了大连城域骨干网,敷设连接全市的环形结构、大芯数地下管道式光缆网。2000年完成了有线电视网由星形向环网的转换,中前端和各分前端设备的安装、调试、部分光结点的更换以及由原来一个前端向多个分前端转换的信号切换工作。

2003年,根据城市发展、网络改造、发展新业务以及网络规范管理的需要,我们又开始对从分前端敷出的星形二级主干光缆、部分支干线光缆重新进行规划、改造,对部分一级环形光干线进行备份,提高了光缆、管道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络的安全性。

大连市内电缆网络自1993年起按照550MHz的标准建网,电缆支、干线全部预留双向。2000年2月份安装了750MHz双向楼头放大器,2000年6月份又将新设计工程的干线放大器也换为750MHz。市内四区入网37万户全部完成了双向改造。现大约仍有近30万户继续使用550MHz系统且用户放大器未完成双向改造,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这部分用户的双向改造。(二)数字电视技术投入平台构成

为确保2004年12月开始对试点小区进行整体转换工作,9月下旬,在市广电局领导下成立了由广电局、电视台、电台、天途公司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招标小组。市广电局起草了系统总集成、CA加密系统、数据广播系统、机顶盒部分的招标邀请函和招标文件。经过四轮激烈的谈判,在有线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项目方面选用永新同方为合作伙伴,在系统集成和数据广播系统项目方面选用深圳佳创公司为合作伙伴。五、业务内容(一)电视节目

目前大连有线数字电视共提供56套公共电视节目、32套付费电视节目,以及面向特定用户的24套境外电视节目。其中付费电视为专业化、个性化节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收看,节目的套数也将视全国节目市场的情况不断增加。同时提供电子节目服务指南,发送当前和下一个电子节目指南,提供所有电视频道一周的电子节目指南。(二)音乐欣赏

提供16套数字广播音乐欣赏节目。(三)大连政务

主要为用户提供各种政务方面的信息,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搭建了一个平台,具体包括走进大连、党政部门、政务公告、政务热线、办事指南等五大信息板块。(四)信息广场

信息广场为用户提供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信息,共分为20个部分:天气、新闻、医疗、旅游、生活、汽车、人才、数码、教育、交通、导视、文娱、健身、互助、房产、美食、商情、展览、装修和儿童。(五)影视点播

采用轮播的方式实现准视频点播。开设2个频道轮播中央、省和我市的主要新闻,再用2个频道轮播电影和电视剧。(六)实时股情

主要提供股票市场大盘显示和个股查询。(七)公告服务

主要有两种公告方式:一种是面向所有用户的公告广播,公告政府的最新信息,发布天气、地质灾害信息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等公共事业信息;另一种是面向特定用户,提供如收费、视频点播以及特定厂家的电视商情信息。(八)电视游戏

提供2~3个简单游戏,用户可通过操作机顶盒进行游戏娱乐。

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国家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希望提高收视费标准,放宽对某些增值业务的限制,开通部分境外节目,争取国家国债支持。(二)管理需加强

通过对数字电视用户的回访调查发现,有近20%的用户对现行的业务表示满意,对数字电视整体转移表示不愿接受。(三)技术标准滞后

有线数字电视的各项标准滞后,各子系统标准不统一,操作起来极为不便。(四)税收政策需调整

税收方面存在对网络公司重复征收营业税的问题。在对网络公司进行纳税人定位方面,应视网络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作者:洪建平 王凌锋)

第十章 内蒙古自治区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0-1 内蒙古自治区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内蒙古自治区的数字电视自2004年5月启动,用户推广进程较慢,对整体转换存在顾虑,没有开展。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目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局正积极与自治区政府沟通,协助政府理解数字电视对于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意义,并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二)经济环境

2003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增长和效益均达到近几年来的新高。初步预计GDP增长为16.3%,增速比2002年提高4.2个百分点,总量突破了2000亿元,达到2092.86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国民经济预期发展目标。全区经济增长各因素中,工业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主导带动作用。初步预计2003年全区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707.19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0.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由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工业增长速度的加快有力地带动了GDP增长速度的上升。第一产业因受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和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呼伦贝尔市灾害较重等影响,200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减产3.2%,但畜牧业、其他作物种植业和林业的增长弥补了部分损失,其中牧业年度全区牲畜总头数达7987.62万头(只),比2002年同期增长10%。第一产业从总体上看继续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增加值可实现5%的增长。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0%和11%,尤其是第三产业,从各盟市情况来看,多数盟市实现了增速提效,其中“呼包鄂”三市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对全区经济贡献接近五成,成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稳定的经济形势对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产业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内蒙古自治区数字电视的运营主体是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是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8月8日注册,注册资本金1.08亿元人民币。三、数字电视开展概况

全区广电光缆干线网络的贯通为全区盟市县旗的有线数字电视工作打下了基础。内蒙古数字电视项目从2001年开始调研,2003年开始实施,2003年12月25日开始试播,2004年5月正式运营,共投入资金200万元,利用全区广电光缆干线实现长途传输,盟市HFC网络实现入户,建立起了内蒙古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当前网络中传输模拟频道46套,其中中央节目14套、本省节目6套、本市节目3套、外省节目23套,用户每月收视费13元。同时传输的数字节目共82套,其中:中央节目15套、本省节目6套、本市节目3套、外省节目40套、付费节目18套。

自治区数字电视系统中使用了华为的用户管理系统,同时使用了中视联的CA系统。机顶盒提供商有华为、同州、中视联、清华同方、创维等几家,机顶盒按档次分为基本型和增强型。

当前自治区网络公司正在与上海高清合作试验中间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利用中间件系统实现了EPG、阳光政务、股票信息、天气预报等数据广播业务。

目前网络整合后,全区有线电视用户为100万户,从2004年5月试运营以来共发展数字电视用户4500户。

数字电视系统具体规划如下:

1.总前端设在呼和浩特市,采用14台调制器送入HFC网络,通过SDH下传11个盟市,由当地分前端。11个盟市为:包头市、赤峰市、乌海市、通辽市、兴安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卓尔盟、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

2.系统采用一套10万户中视联CA系统(可平滑升级到100万户)、一套大型用户管理系统(华为300万用户SMS系统)实现全区用户的统一管理。在各盟市设立SMS的分前端,用户可以在当地申请,申请信息回传到总前端,由总前端发送授权信息。

3.系统以16个模拟频道传输,使用QAM64调制,信道编码前可传输38Mbps的码流,每套节目以6Mbps计算,每个模拟频道可以传输6路数字电视节目,剩余2Mbps用于传输EPG信息,具体分配如下:

●采用3个模拟频道传送中央台节目,容量可传送18套数字节目;

●采用一个模拟频道开展股票信息浏览,同时将机顶盒软件下载系统的码流也放在该模拟通道中,和股票信息码流复用一同输出;

●采用一个模拟频道传送信息时空;

●采用11个模拟频道来传送付费数字电视节目以及部分省市节目;

●计划采用2个模拟频道传送VOD频道。

四、有线网络现状

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人民币建成内蒙古自治区光缆干线。该光缆干线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东至满洲里,西至阿拉善盟额济那旗,南至乌兰察布丰镇市,北至二连浩特。光缆总长12600公里,光机站122个,贯穿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96个旗县市,并与12个盟市有线接入网连接,所有主干线均为地埋。成立了以省公司为总公司、12个盟市公司为分公司的组织结构。

由于广电网络良好的网络状况,自治区各地的政府、交通监管等网络均是利用广电网络实现的。同时广电网络公司还与本地的电信公司合作铺设网络,并向电信公司提供了一部分网络资源,与电信部门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五、存在的问题(一)资金困难

全自治区有线电视维护费每户每月13元,非常低。按照每户每月增收10元计算,一个有线电视50万用户的有线网一年的增加收入为6000万元。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除去前端设备投资、网络改造投资外,免费赠送数字机顶盒的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就需要借助与设备厂商的合作,通过银行贷款,预收用户收视维护费等途径进行融资。(二)节目内容贫乏

现有付费电视节目还不足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对信息源的开发才刚刚开始,节目内容贫乏阻碍了数字电视的发展。(三)体制障碍

有线电视网由各级党委、政府所有,长期按照事业体制运作,条块分割,以块为主,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共存共荣、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体制,这是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软肋”。(作者:李伟 高阳)

第十一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银川市有20万有线电视用户,其中数字电视1.2万户,占总体的6%。投入1500万元,由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独立投资,未融资。2003年4月初,向银川有线网用户推广机顶盒,全面展开数字电视业务试运营。2003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银川市为全国数字电视推广试点城市,省网和市网关系融洽,全区范围内建设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由宁夏广电网络公司统一管理,各市、县不再单独建设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各级广电部门发展数字电视态度积极。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宁夏经济平均以9%的速度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1998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210.9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329.7亿元,增加118.8亿元,年均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025元上升到5800元,增长了1775元,在全国的位次由27位上升到22位。

广电事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但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相应的扶持。随着西新工程和村村通项目的支持,以及即将要上马的8+2工程,基本可以解决老百姓看电视难的问题。政府对数字电视很重视,但还未提到比较高的层次去推进。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宁夏数字电视的运营主体是宁夏广电网络公司,投资约1500万元(不含机顶盒、智能卡部分),由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独立投资,未融资,各区县不再单独建立数字电视平台。

●2002年8月,完成数字电视平台DVB-C数字前端系统、条件接收(CA)系统和用户管理(SMS)系统的招标选型工作;

●2003年4月初,向银川有线网用户推广机顶盒,全面展开数字电视业务试运营;

●2003年9月至12月,陆续将中央节目平台共约20套付费专业频道节目纳入银川数字电视平台,免费试传;

●2004年3至份,完成EPG、NVOD和数据广播等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系统,以及SMS重选和CAS同密的全面考察招标工作;

●2004年5月份,开通EPG、NVOD和数据广播等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系统;完成中视联与算通CA同密;开通华为SMS并移植原有用户数据;全面调整银川市有线电视网模拟及数字电视频道;在网机顶盒全面升级;青铜峡市数字电视开通(数字电视平台在银川以外的第一个有线电视网中开通);

●2004年5月18日,宁夏有线数字电视平台正式运营。三、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目前推广数字电视仍以卖机顶盒为主,整体转换还未开展。在缺乏投资与回报模式不明朗的前提下送盒子,地方上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但平移的规划已提上日程。

宁夏整体转换规划:

1.2004年底,银川市发展到1.5万户,在贺兰、青铜峡、灵武、吴忠分公司共发展到1500户。

2.2005年底,争取实现银川市整体转换,其他各市、县分公司逐步开通数字电视,并发展用户到2万户。

3.2006年底,地级市及其他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发展数字用户达全网用户的60%。

4.2007年底,争取实现地级市及其他经济条件好的城市数字化平移。

5.2008年底,争取完成全区所有市、县(区)城市网的数字化平移。四、技术方案(一)网络改造情况:投入、改造比例

网络拓扑为环形加星形,总前端到分前端为一级自愈保护环,分前端到光站为二级星形连接。网络带宽860MHz,区、市网光节点数总计500个左右。双向改造已完成60%,区网10万户基本改造完成,市网9万多户约改造不到10%。(二)数字电视技术投入平台构成:CA、SMS

基于宁夏广播电视SDH骨干环网和各市、县(区)有线电视网、基于DVB-C系统标准,在全区范围内建设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实现统一数字前端、统一CA系统、统一用户管理。

数字电视平台包含DVB-C数字前端(包括EPG、NVOD和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系统)、条件接收系统CAS(包括两个CA同密)、用户管理系统(SMS)和用户终端(机顶盒)等系统。平台总前端设在银川有线网总前端,实现节目接收、存储、管理、加密、播出,以及用户的授权、管理、计费。前端信号直接经QAM调制后进入银川HFC网,同时通过全区广电SDH网传送至各市、县有线网前端,也经QAM调制后送入当地有线网。在银川总前端实现对平台及全网用户的统一管理。

加密系统(CAS):当前为北京中视联CAS与北京算通CAS同密。先期只有中视联CAS一家,运营一年多后开通算通CAS同密。目前中视联用户占90%以上。

用户管理系统(SMS):目前采用华为公司的SMS,可管理用户50万户,已实现用户受理、收费、同密多卡授权管理、计费策略任意组合、分级管理、各类统计报表、分类结算分账等主体功能。(三)与监管平台的对接情况

目前,还未与监管平台对接,原因是华为SMS还未最终修改完成,中视联CA近期计划升级,暂不能与监管对接。计划在2004年11月底前完成对接。五、业务内容

目前传送数字节目共70套,中央台、外省卫视及宁夏当地节目共55套,付费专业频道15套;数据广播方面,已与相关单位协作开办现有的16个栏目,但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盈利;增加了数字音乐广播频道,播出CD质量的数字音乐节目,但目前只有测试音;2004年5月份开通了电子节目指南(EPG)、准视频点播(NVOD)和证券业务。EPG为多频点方式,NVOD开通5个频点,共40个轮播通道,还未收费。付费频道方面,已经接收上海文广的15套节目,目前免费播,还没有进行收费。六、运营情况

由于已开通的增值服务仍未收费,目前收入只有16元/月的基本维护费和10元/月的基本收视费。由于发现主营业务解决不了成本的问题,极力主张渗透到电信业务中去。与银行的合作还未开展,不过已提上日程。在2004年4月,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目前有6名员工,并且这6名员工同时负责运营维护中心的工作。

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红头文件缺席

政策上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在西部落后地区要想得到政府重视,最好是国务院下文件才更有力度。红头文件的重要作用是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需要广电部门共同去促成。(二)人才技术缺乏

技术上,由于数字电视是新兴事物,技术难题比较多,而西部人才缺乏,比如实现与银行对接,通过机顶盒缴费的方式目前还存在困难。就技术问题已与广科院取得联络,得到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了一些。(三)运营模式缺失

运营上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如果送机顶盒,靠基本业务收回成本都成问题,送完机顶盒之后也难以看到一个光明的前景。发展数字电视已成共识,问题出现在战术层面,在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盈利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网络公司显得比较迷惑。目前无成型的模式,只能自己因地制宜地去探索。

八、用户评价

用户对于数字电视的认识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只是觉得频道多了,图像更清晰了,对于整体转换基本不了解,所以谈不上什么态度。

用户目前还只是以看节目为主,看电视的习惯没有变。天气预报和NVOD使用比较多,但反映内容陈旧。对于收费还可以接受,因为只提高了10元的收视费,NVOD等还未收费。由于买机顶盒的用户基本上属于中高收入人群,对于价格不是很敏感。他们不仅买机顶盒,对于一些比较新的流行的东西都愿意尝试,只要内容好,他们就会买单。而且很多人是看到朋友或同事买才买的,有种从众心理。

用户对于很多功能还是不会使用。在说明书中只有安装机顶盒的介绍,没有业务使用介绍。所以加大营销推广力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数字电视的推广。(作者:姜叶 乔大望)

第十二章 河北省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2-1 河北省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河北省网目前正集中精力进行网络整合,对整体转换的具体做法还没有深入研究,资金也尚未落实。省网络公司负责人将网络整合与整体转换紧密结合,认为两件工作可以同步进行,以业务为纽带,以整体转换促进网络整合,以网络整合推动整体转换。在推进网络整合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划网络改造步伐,与CEC、中信国安等有关各方洽谈,期待引入战略投资者。目前已与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框架协议,准备由其投资3亿元人民币,开展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河北省广电局的领导对广电行业当前面临的威胁有一定的认识,感到了紧迫性,也学习研究了青岛和佛山模式,目前还是坚持整合好网络再发展数字电视。但是与各地市有线网络沟通不足,导致在整合政策细节上有一些误会和分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省局组织制定了《河北省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规划》并进行了讨论、修改。目前该项工作已修订完成,将于近期下发。(二)经济

河北紧邻中国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工业基地、重要商埠天津,是承接北京、天津经济辐射的第一梯度地区。河北与北京、天津的经济相互辐射和渗透,构成了京津冀经济圈,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三角”地区。北京和天津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商品物资等生产要素可以为河北所用,许多的产业可以直接转移到河北;同时,河北又是北京、天津所需商品、物资和能源的最大供应地。应该说,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比较稳定,至少不会影响广电事业的发展进程。(三)广电媒体

主要的广电媒体资源有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北电视台。

河北电视台于1969年2月16日建成开播,目前有四套节目。第一套节目为新闻综合频道,第二套节目为经济生活频道,第三套节目为文化娱乐频道,第四套节目为体育健康频道。1998年12月30日,第一套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传送,覆盖京津地区及24个省会城市和地级市50多个,收视人口达到3亿以上。用微波传送的第二套节目覆盖全省和京、津及毗邻省部分地区。第三套、第四套节目以现代化的有线网络为传输手段,拥有近500万收视用户。四套节目开设有新闻、经济、社教、文艺、体育、少儿等各类栏目,每天播出总计70小时左右。第五套节目——科技教育频道正在筹建中。

2001年7月1日,无线有线两台合并,频道实行总监制。到2001年9月底,广告收入达到2亿元。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2003年,省网络公司联合11个市网络公司专门成立了“河北广电多媒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网络公司),并联合邢台、衡水两市申请了全国数字电视试点单位。现在,省网络公司拟在整合成立的河北省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成立专门的有线数字电视专业公司负责具体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

2003年10月,省多媒体公司与香港新世界公司合作,由新世界公司提供派威系统搭建了全省的数字电视运营平台和邢台、衡水的分平台,开始内部试运行。系统开通了EPG、数字电视广播(DB)、5秒视频点播(VOD)、数字视频录像(DVR)、电视杂志(MYTV)等功能,在邢台、衡水两市免费发放了约200台机顶盒,并进行了较充分的市场调研。通过几个月的运行试验发现,由于派威系统自身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缺乏基本功能的低端机顶盒,无法满足总局“整体转换”的要求,经协商与新世界公司在2004年解除了合作协议。

三、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目前河北省保定市的百事开利网络公司占用12个模拟频道,利用有线宽带通这个品牌开通了数字电视广播,发展了约3000用户。现正在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市场,向用户推广普及机顶盒。

2003年12月,唐山市开通了数字电视业务,共有60个数字电视频道与模拟信号同时播出,为有线电视整体转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石家庄作为试点城市,目前已基本完成数字电视服务平台的搭建,现正在积极为开播做准备。其他各市也都在积极谋划,在技术、运营等各方面为整体转换做准备工作。

四、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一)目前推进情况

目前正在全力进行全省网络整合工作,并成立了河北省广电网络整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发展组,具体负责对广电网络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部门协调等工作,谋划网络整合后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把有线电视的整体转换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思路是要将网络整合与整体转换紧密结合,同步进行,以业务为纽带,以整体转换促进网络整合,以网络整合推动整体转换,确保整合工作尽快完成,整体转换顺利推进。

目前网络整合工作正在进行,也正在推进资产评估等各项工作,力争公司在年底前挂牌。(二)平移方案

在网络整合的同时将同步推进整体转换工作。按照总局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对全省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技术系统、服务内容、运营支撑系统等将统一考虑。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已建立服务平台的市,一并纳入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中。在建设省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的同时着手进行省监管平台的建设,并与中央监管平台实现互连。

河北省有线电视用户共400万户,计划在整合成立的河北省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成立专门的有线数字电视专业公司负责具体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对全省有线电视网络分步进行整体转换。整体转换工作进度初步考虑安排如下:

●2005年底完成20万户;

●2006年底前完成60万户;

●2008年底前力争完成120万户以上;

●2010年底前全省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基本完成。

五、网络整合

河北省广电局没有自己的网络,目前以成立母子公司的形式只整合了唐山、保定等小片网络,对于像石家庄市这样实力强大的网络,整合难度很大。

六、技术方案

还未有完整的技术方案。

目前的计划是将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已建立服务平台的市一并纳入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中。在建设省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的同时着手进行省监管平台的建设,并与中央监管平台实现互连。计划监管平台设在省局,监管平台的建设由省局监测台牵头,会同省网络公司共同完成。监管平台的运行费用从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服务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一)服务平台规划

服务平台分为省、市两级,省一级建立节目集成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电视节目和信息传输、总体管理协调以及广播式业务分配、批发。

市一级建立用户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本地节目及信息插入系统,主要负责用户管理、授权、计费、收费和用户服务。

市级服务平台建设可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由省网络公司投资建设各市分前端,与全省数字电视平台总前端共同构成统一的CAS(有条件接收系统)和SMS(用户管理系统)。省级总前端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以市网络公司为经营主体,收入由省、市按比例分成。

二是各市自行投资建设,但要与省平台联网。各市可根据当地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模式。(二)监管平台规划

在建设省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的同时着手进行省监管平台的建设,并与中央监管平台实现互联。计划监管平台设在省局,监管平台的建设由省局牵头,会同省网络公司共同完成。监管平台的运行费用从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服务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七、运营情况(一)投入

正在寻找有实力的合作者,现正在和中信国安及CEC进行积极谈判。银行系统也可以贷款,但还是希望能找到可进行技术合作的投资伙伴。(二)产出:数字电视收费情况

由于物价政策尚未定下,目前所有数字业务都免费提供给用户,没有任何收视费收入。(三)与银行对接收费系统

尚未开通(四)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情况

尚未开通

八、主要问题

(一)全省网络整合难度很大

由于广电系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省级的网络公司很难有效组织全省接入网实施整体转换工作。省网络公司的领导相信这方面的问题在整合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从而为整体转换创造条件。(二)怎样盈利是难题

一方面,需要尽快完成整合,形成高效的融资平台,以规模化的运作降低成本,才能提高融资能力,吸引投资者投资;另一方面,还要尽快探索出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形成多赢的局面,从而为整体转换的成功实施铺平道路。(三)谁先帮我来买单

由于整体转换资金需求量很大,资金方面的困难将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作者:洪建平 张璐)

第十三章 石家庄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3-1 石家庄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石家庄市领导已经成立了工作小组,初步形成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方案。但是省网整合通知的下发使石家庄市政府停止了一切投入,整体转换工作陷于停滞,目前处于观望的状态。

市政府及广电部门由于对数字电视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深入考察过国内其他试点单位的解决方案,对目前广电行业面临的竞争威胁没有切身体会,更不愿放弃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来搞市场经营,因此从主观上没有太大的动力来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广电部门也没有与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致省市的网络整合工作才开始,市政府便停止了资金投入,使自己陷于被动。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市政府已经原则同意石家庄广电局提出的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实施方案,并要求各有关单位紧密配合,进一步搞好调研,适时开展问卷调查及民意测验,积极论证,稳步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二)经济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北靠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东临渤海和华北油田,西依太行山并与全国煤炭基地山西省为邻。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甲类开放城市和实行沿海开放政策的城市,现辖6区、12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75.4万,其中市区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161万。石家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辐射优势。

但该市的市场体系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联结不够密切,市场层次不尽合理,市场功能不够完善,围绕市场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资金、人才等要素市场也相对滞后。商贸流通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所占比重较小。商贸企业尤其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有限,实力不够强,商贸企业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商业布局和流通基础设施方面,重要的批发市场大都集中在二环路以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影响了城市形象。中央商务区框架虽已初步形成,但在形象、功能、服务、环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石家庄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重点城市中处于中游,对社会购买力和城乡消费水平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这样的经济状况对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不能说没有一定的影响。(三)广电媒体

石家庄电视台成立于1979年1月1日,是省会电视台中开播较早的电视台之一。2003年7月1日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定,有线、无线合并为全新的石家庄电视台。整合后,石家庄电视台开办4套节目,一套为新闻综合频道,二套为娱乐频道,三套为影视频道,四套为都市频道。一套、二套实现有线、无线双重覆盖,三套是河北省第一家开播的影视频道,通过有线网络覆盖市区及各县。四个频道每天为观众提供70多小时的各类节目。

石家庄电视台拥有正式职工233人、招聘人员85人、临时人员196人,共计534人。固定资产2.2亿元。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尚未组建起数字电视运营主体。石家庄市有线网络管理中心计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运营机制,组建数字电视公司作为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三、数字电视开展情况

基本尚未起步。

四、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一)目前推进情况

尚未展开整体转换工作。(二)平移方案

计划2004年完成前端数字电视服务平台搭建,继续进行市区光纤网改造,并在条件较好的小区、宾馆进行整体转换实验;2005年底发展数字电视用户5万户,占总有线户数比例10﹪;2006年底发展15万户,占总有线户数比例33﹪。五、有线网络现状(一)网络整合状况

河北省网络整合决定“以行政推动为主,辅之以市场方式运作”,并实行总分制。各市网络公司(中心)将作为省网络公司的分公司,同时还把数字电视作为省公司的拓展业务,但却没有让市网扮演积极角色。这损害了市网的利益,自然遭到了坚决的抵制,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工作陷入停滞状态。(二)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情况

尚未开始双向网改造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网络光纤双向改造。

石家庄市区有线电视网络始建于1992年,初建时为450兆电缆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已达到50万户,传送着中央、各省及本市电视节目43套。特别是2001年以来,市区开始实施有线电视光纤网改造,将原来的450兆电缆网陆续改造为860兆光缆电缆混合网络(HFC)。到目前已完成光缆主干路由40公里、支干路由300公里、6个光分配中心(全市共设计11个)和230个分配网光节点的建设任务。其余5个光分配中心年底全部完成,支干路由将达到800公里,分配网光节点将增加700个。改造后的光纤网络覆盖用户60万,占全市用户的90%以上。整体改造预计2005年上半年完成。六、技术方案(一)CA系统

为了顺利开展数字电视的运营,采用了中视联和算通同密的CA系统。中视联和算通的加密系统均有广电总局颁发的入网认证。CA系统的管理户数为100万户,现正在进行同密调试。(二)用户管理系统:尚未建立

目前正在考察用户管理系统。计划按照广电总局的技术标准要求选择用户管理系统,管理户数要达到100万户,并与中央和省监管平台连接。(三)机顶盒:未定品牌(四)与中央、省监管平台的连接情况

尚未实现与中央、省监管平台连接,计划2005年完成。七、业务内容

尚未开始传输数字电视节目(一)服务内容规划及建设情况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进行频道规划。计划在D段、C段安排数字电视业务,现已安排了Z38、Z39、Z40、Z41、Z42、DS25、DS26、DS27、DS28、DS29共10个频道。

现有模拟节目43套。其中中央台节目14套,本省节目6套,本市节目4套,外省节目20套。每月收取维护费13元/户。

现已建成的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具备传送60套节目能力,拟传送中央台节目15套,本省节目6套,本市节目4套,外省节目29套,付费节目6套。(二)使用EPG方式

EPG使用全频模式和主频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方便机顶盒的接收。(三)服务内容建设现状

节目播出情况:付费频道尚未落地。

计划开展数据广播,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包括阳光政务、新闻、文化、教育、生活、交通和股票等信息。

八、资金来源

为解决数字化过渡所需资金,石家庄广电预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申请市政府投入资金5000万元;

●申请市政府无息贷款1.5亿元;

●申请收视维护费由13元/月增至17元/月;

●不足部分由石家庄网管中心自筹滚动发展。

四项共计4.2亿元。

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网络整合怨声高

影响石家庄市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全省网络整合。河北省网络整合决定“以行政推动为主,辅之以市场方式运作”,并实行总分制,各市网络公司(中心)将作为省网络公司的分公司,同时还把数字电视作为省公司拓展业务,这样直接影响市政府对有线电视数字化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力度,导致网管中心干部职工思想情绪非常不稳定,推迟石家庄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进度。(二)身份变更人心浮

广电局里的一线人员对单位性质的变化有抵触,从事业单位转型到企业单位,身份变化将使退休金由1500元变为900元,另一些人事上的优惠政策都会消失,职工情绪受到影响。(作者:洪建平 张璐)

第十四章 甘肃省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4-1 甘肃省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为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甘肃省广播影视局积极组建成立了有线电视数字化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张家昌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局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局机关、局网络中心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协调领导小组积极贯彻中央青岛会议精神,在全局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向省委、省政府及时汇报了中央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加快推进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二)经济

甘肃省经济状况一直以来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人均GDP仅有新疆的一半,兰州的下岗职工比例甚至超过东北。兰州地处两座大山之间,呈狭长地形,中间被黄河拦腰截断。兰州城市建设密度很高,空气污染严重,社会发展封闭。因此,在兰州做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面对着难以想象的难度。

但2003年以来,甘肃省主要经济指标明显趋好,经济发展在近几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2003年GDP自1996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九五”以来经济形势最好的时期。2004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12.9%,比2003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这一速度是1997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速。

甘肃全省经济状况的逐年好转,特别是2004年以来经济增速明显,给全省实现整体转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甘肃省数字电视运营主体是甘肃环视数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原甘肃有线台网络)与兰州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传输有限公司(原兰州有线台网络)在经历了十年竞争的风雨后,本着互惠、互利、平等的原则联合组建了甘肃环视数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公司由省、市两网各投资100万共建一个广播电视数字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公司按独立法人运行,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省、市两局选派六位同志组成股东会,股东会为公司的权力机构。公司在机构设置上删繁就简,只设办公室、财务部、技术部、数据部、信息部、市场部;中层干部双方对等派入,职务分配双方各占比例大体相等。在人事制度方面,除总裁、经理、两名工程师外,新公司全部实行聘用制。三、整体转换进展情况(一)统一规划,增量分成

甘肃环视网络公司已经做出了全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方案,决定移植佛山模式,即除了省网的总前端之外,在兰州市和其他地市再建设分前端,省网统一平台、节目源、价格。与地市网的合作,采取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原则,数字电视收视费省市四六分成,机顶盒由环视网络公司统一购置,差价归各局域网所得。(二)分布实施

甘肃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方案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4年。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扩容和功能的完善,加大数字机顶盒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本阶段主要工作有:

●对系统的容量进行扩容,使网内所有的模拟电视节目都进入数字平台,达到平移的要求;

●调整当前功能分类,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系统功能;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实现与总局监管平台互通互连;

●实现与银行接口对接,保障缴费与结算;

●大力宣传和推广使用数字电视机顶盒。

第二阶段:2005年。对省、市有线网用户实施整体转换。本阶段主要工作有:

●根据用户数据资料确定平移规模、资金投入的具体数量,确定平移的区域、进度计划。

●按照平移进度计划,分片区平移,力争年底基本实现省市有线网内的平移工作。

●对新建住宅楼、新开发的小区不再提供模拟电视信号,直接开通数字信号。在已开通有线电视区域中新要求入网的住户,将按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标准办理入网手续并提供服务。

第三阶段:2006年。完成省、市有线网平移的扫尾工作,完成市内各大企业有线网的平移。

虽然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平移计划,但目前转换工作还未正式实施。四、有线网络现状

兰州市区的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由省市有线网组成,同时在市郊和周边地区还存在一些较小的网络,这些网络主要是区乡和企业有线网,如西固区、安宁区、西固乡有线网和兰铁、兰炼、兰化等企业有线网。这些有线网络基本上是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网络质量参差不齐,网络结构不一样,有星树形结构的HFC光电混合网,有星树形结构的HFC光电混合网,也有全电缆网;网络带宽不一样,有的是750MHz的网络,有的是550MHz的网,还有的是450MHz的网。这些网络基本上都是单向的网络。省网已完成750 MHz单向HFC网络的改造,下一步重点是完善和提高网络传输质量。市网已基本完成750 MHz光纤网络的改造,但电缆分配网的改造尚未进行,还是550 MHz或是450 MHz系统。计划在2005年上半年完成分配网改造,实现全网750 MHz以上传输,使之达到传输数字电视和平移的要求。

双向网的改造进行了试验,涉及7个小区40多栋楼房,覆盖用户2000多户,接入用户600户。下一步改造主要针对有需求的片区和用户,条件成熟的片区一个一个地改造,根据市场和需求的变化调整改造的规模和投入的大小。五、技术方案(一)数字电视技术平台建设情况

CA系统由爱迪德和武汉东太两家提供,爱迪德CA可管理10万用户,有入网许可证,武汉东太可管理100万用户,没有入网许可证。

SMS系统也是武汉东太的,可管理500万用户,有入网许可证。

机顶盒全部是武汉东太的品牌。(二)与监管平台的对接情况

未与监管平台对接。六、业务内容

甘肃环视网络公司目前提供数字电视节目38套,其中中央台节目13套、本省节目1套、外省节目11套、付费节目13套。另外还提供一些简单的信息服务。EPG采用全频方式。目前,甘肃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费为10元/月,付费节目暂时未收取费用。七、运营情况

兰州市区有线电视网目前每月10元收费标准,是在建网(台)初期依据当时收看节目套数少的实际,由省物价部门批准的,目前节目套数已增加到40多套,但收费标准一直未作调整,致使有线网络亏损负债运行。

拟对收视费作如下调整:公益节目,每户每年网络维护费15元。基本节目和综合信息服务类节目,收取收视费。用户除缴纳网络维护费外,每户每月收取25-30元的节目收视费(据核算每套节目0.5元,约60套节目)。此价格由省物价部门按有关程序审定后执行。付费频道节目,由用户自愿选择订购,其价格按国家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付费。对新增服务节目,其收费标准报省物价部门审批后执行。根据国家和本省的相关政策,对低保和低收入的用户实行优惠政策。

目前尚未与银行合作,但在计划之内。

2003年甘肃环视公司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目前共有10名员工。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省市网络合作存在问题

甘肃环视网络公司虽然成立,省市两网也展开合作,但事实上公司在运作上存在很多困惑,两家的合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畅。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体制问题

甘肃环视网络公司的组织机构虽然按照公司化设置,但事实上仍沿袭了过去的事业体制,体制问题是目前环视公司最为困扰的问题。这可能也是西部广电媒体的一个现实问题。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公司缺乏凝聚力

甘肃环视网络公司的人员是从省有线台和市有线台对等调入的,虽然人在公司,但人事、组织关系都在原来的单位,这就使环视公司丧失了很多权利,比如年底的资格考评,员工就需要回到原来的单位,这样的问题在于,失去利益刺激的环视公司同时也丧失了对原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没有工作动力,经济效益自然无法提高。(2)产权不清晰

主要的争议在于平台的归属。因为现在兰州市的数字电视平台是甘肃省网络公司出资搭建的,省市合作后,这个平台属于甘肃省网络中心还是甘肃环视网络公司,成为相持不下的问题。另外,省网和市网虽然合作,但是双方都没有权力调配使用对方的网络资源,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3)吃“大锅饭”的管理体制

环视网络公司仍然沿袭了过去的事业管理体制,因为没有对员工的调配权力,即便某个员工并不适合在环视公司工作,环视公司也不能辞退他,即便在公司业务上不去的情况下,员工的工资也要按照他在原来公司的标准照发。(二)网络改造迟迟不能完成

甘肃省网早已完成了自己片区网络的升级改造,而兰州市网还基本没有进行网改,仍然是550兆的网,因此,目前兰州市的9000户数字电视用户全部是在省网范围内发展的。网络改造迟迟不能进行的原因在于,省网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不愿意由环视公司承担兰州市网的网络改造任务,而市网认为,既然两家合作了,就应该由环视公司来承担网改任务,双方僵持不下。现在网络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兰州市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三)政府支持太少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特别是政府就财政、政策、宣传、收费等方面的支持将会大大推动数字化的进程。整体转换需要大量投资,以兰州市30万有线电视用户数计算,需要大约1.5个亿的投入,政府根本无力投入。因此,必须吸引投资,让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化的普及。计划用少量机顶盒三至五年的收益来吸引投资方,具体做法是用少量机顶盒换取投资,投资方的收益从所涉及的机顶盒今后三至五年的收费分成中获取,而这部分机顶盒的产权、管理权与投资方无关。(四)数字电视内容缺乏

目前兰州市数字电视平台内容缺乏,政府不支持境外频道传送。考虑到必须重新投资设备所需的大量成本,甘肃环视对中数传媒的两级加密(或称双加密)系统心存疑虑。因此,数字电视相比模拟电视没有比较优势,对百姓没有吸引力。(五)收视费调价难,盈利模式不清晰

省市政府的意见是在不增加老百姓负担的前提下发展数字电视,有线维护费上调因此比较困难。政府不投资,网络公司的投资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又不能通过有线收视费上调收回,只能通过信息服务收上游的钱,但又没有成规模的用户,业务也无法吸引商家投入。一句话,数字电视盈利模式尚未建立。

九、用户评价

●用户对数字电视的认知程度呈两极分化,中高收入人群认知度较高,还提出很多对运营商的有益建议,比如借鉴电信的做法预交收视费送机顶盒,开办老年健康频道等;

●中高收入阶层对数字电视收费的价格不是很敏感;

●用户对内容较不满意。(作者:马丽婕 乔大望)

第十五章 山西省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5-1 山西省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山西省广电局已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整体转换模式推进有线数字电视,主要问题是没有解决整体转换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完成的一部分网络整合工作无法实现强强联合,甚至整合的一部分实力弱小的网络使省网络公司背上了债务。省网络公司认为网络整合是发展数字电视、推进整体转换的前提,目前的状况使工作陷于停滞的状况。

山西省广电领导对数字电视的发展比较重视,也看到了广电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学习青岛经验的过程中认识到发展数字电视可以使电视机成为综合的娱乐和信息接收终端,使广电网络成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主通道和重要的基础设施。

目前制约其大力开展整体转换的实际情况有两个,除了网络整合困难重重外,还有正在进行的广电局的重组改制工作,二者对这项工作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1.制定了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总体思路、运作方案和发展战略

确定了以整体转换方式推进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总体思路。设计了“数字百姓”、“数字政务”、“数字商务”、“数字通信”、“数字文化”五大工程、五大产业链,全面整合全省信息资源,使各类用户的电视机成为综合的娱乐和信息接收终端,使广电网络成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主通道和重要的基础设施。

2.数字化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

省委、省政府两办以晋办发[2004]23号文件转发了《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实施意见》。省委组织部发文成立了“山西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领导组”,省发改委把这项工程列入全省调产项目,物价、税务等扶持政策正在酝酿当中。领导组下发了五个文件(晋推字),分别对各市成立领导组、确定试点县、下派工作组、开展宣传月活动、规范经营管理等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领导组办公室还编辑了《山西省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简报》,印发全省试点单位和合作单位。(二)经济

山西地处西部内陆,经济指标始终排在全国倒数的位置上。据了解,目前全省一百多个县区只有二十几个县区能够按时按月足额发放工资,经济形势相当严峻,被动局面一直不能得到根本扭转。

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山西的经济体制不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时至今日,山西省上上下下的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每项工作都无不打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无疑是制约山西省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三)广电媒体发展状况

自1996年以来,山西省建成了总长2016公里的广电主干网,使山西省的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水平由全国排名24位跃居至第6位。于2000年底建成省干线网,覆盖全省11个地市。2004年10月,又建设完成了11市(地)到119县、市、区的光缆联网,实现了全省“一张网”的目标。

目前,山西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全省的电视节目传输任务。目前全省范围内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共49套,其中中央节目15套、本省节目6套、本市节目5套、外省节目23套。每月收取维护费12元/户。

目前省广电局正在进行重组改制,实行总台制,将资源划分为九大平台:1. 原山西电视台和山西广播电台合并为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共有6

个频道和6个频率。原广电局长兼任台长。2. 中国黄河电视台已打包在北美落地,拥有一套广播和一个电视频

道,播放全省165个台送出的节目,向美国斯科拉(SCOLA)电

视台及欧洲有线电视网输送汉语中国新闻、专题和电视教学节目,

每天输送节目9个小时左右。3. 影视制作中心:由原资料馆和出版社合并形成,市场化运作拍摄

影视作品。4. 无线传输中心:属公益性组织。5. 有线网络公司:企业性质,实行股东制。6. 后勤物业总部:主要负责后勤相关事务。7. 多媒体研发中心:致力于高科技研发等项目。8. 经营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媒体经营相关事务。9. 黄河实业公司。

山西省广电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产业的速度。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目前,山西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全省的数字节目传输任务,该公司由山西省有线台控股51%,北大青鸟控股49%。由刘凤霞任副总经理,原山西省电视台副台长出任董事长,并由北大青鸟请来的原爱迪德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丁中博士任独立董事。

目前的盈利主要来自数据传输、局域网互联互通等业务。已投资1亿搭建基础平台和购买少量节目。数字电视节目分公司已注册成立,并取得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购进了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存储播出系统;具备了影视节目制作的条件,经过与省内较大规模的节目制作单位协商,建立了共同开发人文专题类、影视类节目制作的合作框架。

采用联盟式合作模式吸引投资商和机顶盒生产商,开招商引资会议签署了11亿的意向性协议,共14个项目,其中9个属于机顶盒项目。日前已投入近3000万元,正在融资1亿元(2004年底前到位)。三、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自被总局批准为全国首批十三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之一后,根据山西省有线数字电视的总体规划,投资近3000万元,开始建设省有线数字电视平台。

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省到各市(地)的数字电视前端子系统、CAS子系统、存储播出子系统、用户管理子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系统集成等平台建设工作。从2003年10月31日开始,已陆续向太原、朔州、晋城、吕梁、运城、临汾、长治等9个市(地)下传了6个DS3通道共36套数字电视节目。

根据平台建设及整体转换工作的需要,目前省平台共发展用户近2000户,分布在8个市。其中,80%的用户是购买机顶盒,20%是公司选的用户代表赠送机顶盒用于测试系统。同时,选定省局生活小区为试点,进行整体转换试验。四、整体转换进展情况(一)目前推进情况

山西省广电力主推进整体转换,已经对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吸引投资商、设备生产商组建“山西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联盟”的策略,引入资金,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招标最大限度降低机顶盒价格,降低整体转换成本等一系列措施。2004年11月召开了“山西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山西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与11家投资商和运营商签署了总金额达11.7亿元的合作协议。但目前由于政府的提价政策尚未落实,所以要到2005年才能正式启动整体转换。

山西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时间进度计划:

1.2004年8月到12月为起步阶段。全省确定太原市为重点城市和示范城市,年底前力争完成5万户;各市也要确定1~3个县(市、区)为重点县(市、区)和示范县(市、区)。年底前力争完成1万户。

2.2005年为大力推进阶段。太原市要完成城区以内的整体转换,并向农业县区拓展;各市要完成一半以上县(市、区)的整体转换。全省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要力争突破100万户。

3.2006年为基本实现平移阶段。太原市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关闭模拟信号;其他各市要完成70%以上所属县(市、区)的整体转换。力争全省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200万。

4.2007年为巩固提高和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阶段。全省要建立统一高效的运行服务体系,力争完成250万户的整体转换任务。(二)平移方案

山西省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具体模式是:“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收视费,引进投资商,免费提供机顶盒”。

具体实施办法为:1. 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由山西广电网络集团牵头与投资商和机顶盒

生产商共同组建“山西数字电视发展联盟”,按照“生产商提供

产品、投资商提供资金、运营商提供市场、市场提供回报”的产

业链分工,本着“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的原则进行运作。2. 山西广电网络集团负责将现有模拟传送的电视节目全部转为数字

电视,作为基础节目包传送到各市、县,由市、县网络运营单位

传送到户,并按物价部门既定的收费标准和收费主体收取收视维

护费;各市(地)将新闻综合频道(第一套节目)上传至省数字

电视平台,与部分付费频道组成一个共20套节目的普通付费节

目包,与基础节目包一起传送到户。3. 凡收看普通付费节目的用户,机顶盒由联盟成员免费提供。争取

物价部门出台有线数字电视资费标准。资费标准中高出模拟收费

部分以分期付款形式按约定年限返还给机顶盒垫资企业,作为对

投资商的回报。其余付费节目和各种增值业务以市场运作方式发

展,收入由省、市、县三级网络运营单位按比例分成。(三)基本原则

1.在不增加用户安装费用但每月增收用户8~10元基本收视费的情况下,用户不仅能看到原有模拟电视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套数,而且能够多收到20余套节目和10余套音频广播节目。

2.每户配送一台基本型机顶盒,用户第二台机顶盒自愿购置或向网络公司租用,按规定缴纳相应的收视费。

3.保证各省市原网络收入不降低。五、技术方案(一)全省有线电视网现状

全省共有有线用户约300万户,其中750M网用户有151.8913万户,占总用户比例50.6%,550M网用户有38.9546万户,占总用户比例13%,其余为450M、300M电缆网用户。详细情况如下表:表15-2 山西有线网络情况表(截至2004年11月底)(二)双向改造情况

全省共有109个县,目前已完成双向改造的56个,还有一些正在改造中,改造率为51.4%。详细情况如下表:表15-3 山西省有线网络改造情况统计表(截至2004年11月底)

双向改造工作已做调研,用户已做统计,还要再添加设备,这些投入需要因地制宜,例如省城以下完成整体转换工作即可。

六、数字电视技术方案

(一)CA系统

山西广电数字电视平台CA系统使用中视联CA China Crypt中系统DtviaCrypt,版本为3.2.1,已通过广电总局的认证。

DtviaCrypt系统可支持35万用户,初期购买10万用户的License授权,超过35万用户可平滑升级到其大系统Sino Crypt,在升级过程中,只需要将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导入新的系统中,可以保证业务不间断。

1. CA系统的现状

DtviaCrypt系统使用的是COMPAQ公司DL380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2000,数据库使用Ora-cle8。中视联CA系统通过科学亚特兰大的krypton加扰器对70余套节目进行加扰,现已开通1000余用户,目前可实现的功能主要有:按期付费,区域性的禁播和准播,广播邮件和信息屏显,机顶盒软件在线安全下载等,暂不支持单向IPPV等厂商还未开发完毕的功能。

2.目前系统存在的问题

现有中央节目平台的加密节目必须通过两级授权来实现,不仅为今后推广机顶盒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同时同密CA的选择局限于中央节目平台CA选用的三家厂商,对于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培养不利。但为了能够收看中央节目平台的节目,各省市级广电网络运营商都不得已而为之。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接收中央节目平台清流而后再加扰的方式,实现央视付费节目的下传。(二)用户管理系统

1.系统的现状

山西省数字电视平台使用的新太SMS系统版本为3.0,已通过总局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测评,并获得了A级证书(编号S009),符合广电总局有关监管平台的要求。连接方式与所需硬件等同于CA系统,另需安装广州新太提供的监管平台缓存软件,并完成相应配置。

全省SMS平台的实现方式为:在省中心统一建立SMS中心系统,各市县建立SMS客户端,同时建立省到市、市到县的SMS数据专网,实现三级管理。

系统试运行前后,先后完成了对全省各地市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的第一次培训,配置了晋城、运城、临汾、长治、朔州、离石六个地市以及总公司的客户端,完成系统测试报告,并通过初验。

2. SMS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数字电视平台建设均处于起步期,没有可借鉴的实际运营经验,对于如何运作和管理用户资源、内部流程没有形成一套明确详细的运营体系,只能逐项、逐步完善,无法通过大量并发用户实际的运行环境来考察现有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SMS系统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还可能产生),这些问题的发生并未对安全播出产生重大影响。(三)机顶盒

山西广电数字电视平台机顶盒采用支持中视联CA系统、支持恩讯EPG系统的基本型机顶盒。目前为该系统提供使用和测试的机顶盒厂家共计20家,其中已有产品投放市场的有4家,其余未有样机提供测试。表15-4 山西省数字电视机顶盒使用情况表

目前计划推广最简单的机顶盒,成本大约为500元,将来生产线建立后,成本可控制在400元以下。整体转换需要12.3亿元投资,不包括财务成本。目前资金是很大问题,与开发银行谈判一年没有拿到贷款,在招商会上签下11亿的框架性协议,目前只落实一家,愿意承担30万台机顶盒。(四)与中央、省监管平台的连接情况

山西省网目前使用中视联CA的版本为3.2.1,为中视联通过总局认证的系统,符合广电总局有关监管平台的要求。目前监测中心已改造完毕,共140多平方米,投资160多万元。和总局的监管平台连接只需购买一台服务器,安装中视联提供的监管平台缓存软件,对其硬件进行相应配置,即可进行与中央监管平台的互联。现在接口已经做好,只等总局的连接设备到位。

七、业务内容

(一)服务内容规划及建设情况

1.频道规划

2003~2006年为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具体业务和频道规划如表15-5:表15-5 山西省数字电视频道规划表

目前省、市、县三级平台所开展的具体业务如下:

省中心下传业务:

●整体转换节目(基本节目包),占用10个频点,内容主要包括:中央电视台节目15套、外省卫视节目30套、山西电视台节目6套、各市级电视台综合频道11套、导视节目1套、中央及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6套;

●整体转换增值业务占用2个频点,内容主要为数字电视数据广播业务,包括:电视网站和股票行情等;

●付费业务占用6个频点,内容主要包括:央视付费频道、各省市付费频道、山西付费频道、部分境外节目(仅供国家政策允许人士收看)、央视付费音频广播和山西付费音频广播等,共计36~40套付费电视节目和10~20套付费音频广播节目。

各市数字电视分中心自办数字电视业务规划占用2个频点,所开展业务内容主要为:本地模拟节目数字化、本地自办专业频道节目和本地信息港数据广播业务等。各县分中心自办数字电视业务。

各县数字电视分中心自办数字电视业务规划占用1个频点,所开展业务内容目前主要为本地模拟节目数字化。(二)使用EPG方式

现有EPG系统采用省中心机房前端集中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对十个地市以广播方式下传。

目前部分数字频道节目的EPG是从网站下载TXT格式的EPG电子文档,通过存储播出系统进行节目单导入。EPG节目信息混入节目传输流中,用户通过机顶盒接收。

正在建设的数字电视节目指南频道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数字频道,全面介绍数字节目频道规划和节目内容,实现频道包装、节目预告、精彩节目导视、观众信息反馈等功能。现已完成频道策划、设备引进、节目制作、播出通道准备等工作,即将开始试播。(三)服务内容建设现状

1.节目播出情况(1)现有模拟电视节目套数及主要内容

目前全省范围内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共49套,其中中央节目15套、本省节目6套、本市节目5套、外省节目23套。每月收取维护费12元/户。(2)现有数字电视节目套数以及主要内容

现有数字电视节目共102套,其中中央节目18套(含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三套节目)、本省节目21套(包括省节目6套、本市节目5套、地方节目10套)、本市节目5套、外省节目29套、付费节目34套(其中付费电视26套、付费广播8套)。

2.信息港内容建设情况

根据《山西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实施意见》的安排部署,山西数字电视以数据广播为依托,建立以发布公众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山西广电信息港。

信息港设置《阳光政务》、《衣食住行》、《寻医问药》、《通信世界》、《投资理财》、《品牌天地》、《专业培训》、《旅游伴侣》、《就业挑战》、《图书资讯》、《新书新知》、《交朋识友》、《出国指南》《数字电视》等14个板块。

发展方向:山西广电信息港在双向网改造完成后,除做好以上几方面的信息发布外,还可实现电视银行、在线支付、电视短信、互动信息发布等。

传输通道需要预留模拟频道两个。

3.节目播出时间量

非付费节目是2924小时/日,付费节目总共272小时/日,首播时长141小时/日。

4.节目购买情况

山西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已经与中数传媒、上海文广、江苏广电总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多家数字付费频道运营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商业营销、节目推广、信息回馈等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基本建立了数字付费频道运营模式。目前由于省网的CA与中数传媒的不配套,中数的节目已停播,只剩上海文广的节目还在播出。八、运营情况(一)投入

技术升级、整体转换的平台基础建设投入1亿元。

内容购买得很少。

运营推广业务由数字业务部负责,目前处在刚起步便面临停滞的困境中。(二)产出

由于物价政策尚未定下,目前所有数字业务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没有任何收视费收入。

●现有数字电视节目共102套,其中中央节目18套、本省节目21套、本市节目5套、外省节目29套,属于基本收视费;

●付费节目34套,将来每月拟收取基本收视费25元/户或25元/第一台机顶盒,12元/第二台机顶盒(待物价政策出台);

●未来将依靠付费频道、互动业务回收资金,每一户的收视费中拿出10元返还投资商和发展商,预计8年还清。(三)与银行对接收费系统

尚未开通(四)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情况

省级尚未建立,忻州建有服务点。忻州市在原有线网络的客服中心里增添了专门负责数字电视业务的人员,共有两个人负责售卖机顶盒,八个人负责安装和维修,提供订购咨询、安装维护等服务。

共卖出50多个机顶盒,收到钱的有40多个,至今还在赔钱,原因主要是市场化不足,不懂如何运作搞经营。基本是用户登记时手写记录数据,再录入电脑,发送客服平台。

从现场收集到的数字电视产品宣传单来看,针对的对象是年轻人和孩子,这样做的合理性是考虑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是不能因此排除老年人这一用户群,尤其是信息服务这一块,是不能经常上网的老年人的好帮手。平面材料在解释一些技术名词、解答一些容易产生疑惑的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但是它不能像图像那样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数字电视的魅力所在,所以应注意两种宣传方法的结合。

有关人员表示尽快准备和确定运营模式和相关资料。平台的正式运行需要人员培训、网络联通、业务流程实例化、财务流程、节目储备、运营定价策略、产品包的配置等方面的大量准备工作。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体制问题

尽管付出很大努力完成了六个市的网络资产整合(都是力量弱小的网络,甚至使省网背负了一些债务),但是由于各地对网络整合的意义认识不足,加之受部门利益保护等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整合工作进展缓慢,始终无法实现全省网络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严重制约着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顺利进行。(二)资金问题

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资金需求量很大。到2007年年底,要实现200万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整体转换,仅配置机顶盒一项就需投入16多亿元,这么大的投入仅靠广电系统是无法完成的。现在贷款很难,银行都在紧缩银根,利率增高,贷不到款。

在国内,北京市财政拿出8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补贴此项工程;广东南海市50万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全部由市政府出资补贴。为此,山西省广电局希望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政府专项基金,以直接补助或以贴息贷款等形式对整体转换工程给予必要投入。(三)资费政策问题

有线数字电视资费政策的制定标准不统一,各省各自定价难度较大,希望总局能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各地资费政策的出台。(四)节目问题

中央卫视公司限制中央台三、五、六、八等套节目进入数字频道,致使数字电视无法反映出模拟节目的优越性。数据服务也没有真正的亮点,看不到好的节目就无法使用户产生兴趣,恐怕难以保证收视费。

中数传媒节目双加密到户的体制以及直接与各市县签约发展用户,与总局以整体转换方式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总体思路不符,已经阻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希望总局尽快协调解决上述问题,为各地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五)技术及运营问题

●CA、SMS需经实际运营验证;

●需要与各市、县网络运营机构商定具体运营模式和分成比例;

●机顶盒该发便宜的还是贵的不敢肯定,因为一方面要考虑成本,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将来的升级问题,所以感到疑惑;

●网络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十、用户评价

调研对象:山西省网络忻州市数字电视用户

用户基本情况描述:刘庆,男,24岁,供电局干部,与父母住在一起,都是数字电视的使用者,受教育程度中等,人均收入900~1000元/月,家中不能上网

接入有线数字电视时间:约为2004年8月,自己现金购买,机顶盒为可升级的基本型号

购买动机:本人喜欢看枪战片,从当地媒体播放的有关宣传上了解到数字电视可以满足需要,同时还看到宣传单并听朋友介绍,遂决定尝试数字电视

用户经常看的频道:上海文广的汽模频道和影视频道用户的评价:

●不上班时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电影,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数字电视的确可以使画面清晰度大幅提高,对比很强烈,整体印象不错。同时期待着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服务,节目再多些更好;

●对将来的收费没有反感,表示只要节目吸引人,收费也要看,但费用不能超出能力所限,提出可接受的价格是十几元。如果是按照频道收费,自己常看的几个频道再贵也要看;

●生活中曾向有经济条件的朋友推荐数字电视,朋友的态度取决于经济条件,条件越好则热情越高。(作者:何晗冰 张璐)

第十六章 太原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6-1 太原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太原市已确定以整体转换模式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并准备好转换方案,目前正和省局争取召开提高收视费的听证会,等待在提高收视费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实质性推进。总体来说该市广电局领导在思想上比较重视数字电视的发展,对前景也比较乐观,所以准备比较充分。坚持小范围示范,中规模推广,大面积平移的整体规划。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

2004年8月份“山西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动员会”召开以后,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太原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上报了《太原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实施意见》,成立了太原市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领导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太原市各相关职能委局参与。太原市政府的支持政策使得太原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顺利展开。(二)经济

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太原市大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全市经济总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统计局相关专家表示,可以用“五个继续”来概括,即: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宏观微观效益继续提高,消费市场继续稳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继续稳步推进。相关数字显示,在主要经济指标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乡镇企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及地区外贸进出口额等多项指标均完成了全年计划的90%以上,发展态势十分良好。这样的经济形势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无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三)广电媒体

太原市广电局2001年开始改革,改为企业化管理。分为4套广播、2个电视频道、网络中心、电视剧中心、广电艺术中心、物业中心、科技发展中心、广播电视报、会堂剧院。现在共有职工750多人和外聘员工900多人。

2003年收入为2000万元,其中广告收入进展快。太原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心)积极开展全市县区范围的联网工作,通过努力,古交、清徐、阳曲、娄烦四县(市)的联网工作已顺利完成。同时西山煤电集团、重机、三益、华北工学院、江阳化工厂、新华化工厂等大型企业单位也完成联网工作并接通了高质量的有线电视信号,有线电视的用户数覆盖全市范围90%以上。

太原市广电事业的改革解放了广电领导的思想,加快了太原广电的发展速度,为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产业做好准备。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太原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是太原市从事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金2.822亿元,太原市广播电视局拥有66%的股权,山西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拥有34%的股权,公司总资产近4亿元。太原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和太原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企业化运营的模式。公司(中心)下设古交、清徐、阳曲、娄烦4个分公司,2003年度经营总收入1.02亿元。

三、数字电视进展情况

太原有线数字电视的起步较早。公司(中心)从1999年开始跟踪数字电视技术发展动态,进行技术探讨,到2001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2002年12月,太原有线数字电视项目开始启动,公司(中心)着手进行数字电视项目招标,筹建数字电视平台。2003年6月30日,太原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一期工程竣工,有线数字电视在网内试播成功并正式投入播出。2003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太原市为全国第二批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城市。

目前太原有线数字电视平台传送的节目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台、省级卫视全部节目、付费专业节目、本地节目共65套以及数字音频广播节目6套。在此之外,数字电视平台还提供了准视频点播、股市行情、太原有线信息港等增值服务,整个平台符合国家广电总局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

四、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一)目前推进情况

目前,太原市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机顶盒的多家集成、SMS及CA系统的同密等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要在2005年年底之前完成太原市城区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现有3000用户,主要是卖出的机顶盒,属于可以升级的机顶盒。(二)平移方案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和《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太原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3年~2004年7月。搭建符合国家广电总局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完成对机顶盒的入网测试、定型,建立并逐步完善太原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系统,获取机顶盒入网的初步情况,为整体转换做好准备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2004年8月~2005年6月。确立数字电视在“数字太原”的主导地位,争取政府和行业支持,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各项业务,并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实现用户规模化普及。

第三阶段,2005年7月~2005年底。完成太原市城区已经过HFC网改造的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关闭模拟电视信号。

第四阶段,2006年1月~2006年底。完成太原市城区剩余用户及古交、清徐、娄烦、阳曲、草坪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太原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全部完成,模拟信号在太原有线网内停止播出。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选择条件好的居民小区、行政区域进行试点,形成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再选择条件较好的片区、企业网络进行区域性推广;或选择积极性高、条件好的机关、事业单位、宾馆饭店和垂直管理部门,按系统实现整体转换。整体转换完成后,以光节点为单位,分片区逐步关闭原有模拟信号。五、技术方案(一)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情况

目前,太原有线电视网络上联国家、省级干线,下联三县一市,全市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有线电视入网用户63万户。太原市区有线电视HFC双向网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县区网络改造正在进行,计划于2005年上半年完成,市区HFC网络采用一级星形结构,市区到县区采用一级星形结构,县区采用二级星形结构,网络带宽为5~860MHz,共有光节点500个。太原有线电视750M HFC综合信息网内传送47套模拟电视节目,并开展了数据业务和数字电视业务。(二)CA系统

使用爱迪德的系统,能够管理10万户。(三)用户管理系统

使用四达时代的系统,能够管理100万户。(四)机顶盒

目前使用佳创、创维的机顶盒,属于增强型驻留,CA属于爱迪德M-Crypt系统。(五)与中央、省监管平台的连接情况

由于省网监管平台尚未建成,市里在等省网监管平台建成,与中央监管平台尽快连接。六、业务内容(一)服务内容规划及建设情况

节目打包计划采取基本节目包+付费节目包的方案。

●基本节目包主要包括:中央电视台节目15套、部分省市卫视节目31套、本地电视节目、太原有线信息港、太原人民广播电台音频广播3套;

●付费节目14套包主要包括:中央付费频道节目、各付费平台节目、自办专业节目3套、准视频点播、股市行情。

基本节目包的收视费根据省物价局最后批复的收费标准确定。付费节目包的收费标准与各节目平台协商定价,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计划根据本地用户的实际消费能力,采取适当提高定价的策略,为后期的市场化运作预留空间。

目前太原市数字电视平台提供了准视频点播、股市行情、太原有线信息港等增值服务。信息港内容比较丰富,贴近百姓生活,易于接受,操作便利。(二)使用EPG方式

按照国家标准,多频点发送。七、运营情况(一)投入

有线平移用了2.8亿资金。(二)产出

有线电视和相关数据业务2003年收入1.2亿。

由于物价政策尚未制定,目前所有数字业务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没有任何收视费收入。(三)与银行对接

收费系统尚未开通。(四)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情况

位于太原市西街的数据广播用户接待处(共四处客服中心)已经运行一年时间,机顶盒卖800多元1台。由于开始推行整体转换,现在已经停止售卖机顶盒业务。据了解原有4名销售人员负责订购、现场咨询、热线解答业务,12名工程人员负责安装维护工作。曾开通24小时客服电话96511,每班24人。基本是用户登记时手写记录数据,再录入电脑,发送到客服平台。

尚未开通银行结算系统,还是传统的收费方法。

目前收集到的太原对数字电视的宣产品形式过于简单,仅罗列出已开通的节目频道,未能发挥平面宣传品的优势,没有吸引力。由此可见数字电视的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整体转换资金压力大

为了实现整体转换,太原市广播电视局为每位用户免费配送一台基本型数字电视机顶盒,这项投入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前期资金压力。拟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并争取市财政解决2亿元的贴息贷款,以解决太原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启动资金问题。(二)物价政策迟迟无法决定

收费政策,特别是具体收费标准的确立,是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前提和关键。按照山西省《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物价部门依据广播电视网络的服务内容和传输成本,通过组织听证会,按照规定程序可适当上调有线数字电视基本频道的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有关精神,试点城市的物价政策由本地物价局通过组织听证会来确定,但山西省物价局未接到上级文件,不给太原市物价局下放权力,仍然由省物价局来确定全省(包括太原市)的数字电视收费政策。目前,听证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三)免征营业税工作顺利进行

太原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仍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根据青岛、佛山会议精神,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同意对数字电视业务增量部分免征营业税。拟通过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报请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太原市数字电视业务的增量部分免征营业税,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四)百姓认知程度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整体转换工作惠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社会对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认知度,是按期完成整体转换工作的关键因素。目前,广大用户对数字电视的了解认识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数字化整体转换深入人心,使广大用户理解、接受付费看电视的消费模式。(五)技术标准不完善

发展数字电视过程中,国家一些相关的技术标准还不尽完善。希望总局继续加强行业技术指导,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各项技术标准,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六)节目问题

在整体转换工作的第一阶段,选取了一些小区进行了现场演示、受理,并免费提供了一部分机顶盒。大部分用户对数字电视适当上调收视费表示接受,对丰富的信息内容表示满意。但目前数字电视节目的雷同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需要更多有创新、个性化的优秀节目来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需求。另外,目前在播模拟公共频道太多,制约了数字电视的发展,建议除了几个频道以外其余都改为付费频道。九、用户评价

有线数字电视接入时间:约为2004年5月

机顶盒来源:整体转换赠送,基本型

信息来源:看到电视上的宣传节目和人员现场宣传,还有朋友的介绍对数字电视产生兴趣,后网络公司送来机顶盒

用户经常看的频道: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以及VOD点播业务;孩子多看少儿及动漫频道;老人喜欢电视剧等娱乐性频道

用户的评价:

●没有境外节目,内容还不丰富,用户不太满意;

●数字电视提供的信息服务,信息量没有网络大,但是电视使用起来更方便,更能迅速找到本地信息,很实用,不上网的用户应该可以满足;

●生活中曾向有经济条件的朋友推荐数字电视,建议尽快增加内容,吸引更多用户。(作者:何晗冰 张璐)

第十七章 济南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7-1 济南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从总体上看,济南数字电视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下一步整体转换的做法还不太成熟,有待完善。例如在解决有用户要继续收看模拟电视节目时,济南还将为部分用户保留原来的模拟节目,这会为整体转换的工作带来难度。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1.2003年8月11日,济南市广电局成立了由广电局局长、副局长,电视台副台长等为成员的有线数字电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有线数字电视试点总体方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成立数字电视公司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工作。

2.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数字化联席会议制度。

3.2004年9月,在济南市物价局的支持下,有线数字电视收费标准得到批准。(二)经济环境

2003年,济南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7.8亿元,比2002年增长14.5%,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省前列,是全省重要的综合性产业城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亿元,比2002年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9.6亿元,比2002年增长1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城市市区居民(非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013元,增长9.1%;人均消费性支出8395元,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3619.3元,增长7.9%;人均生活费支出2316.2元,增长8.5%。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城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了18.85平方米。富裕起来的济南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住宅、汽车、文化已成为城市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济南市相继建成了小高层、水景住宅、SOHO公寓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住宅小区。

从总体上说,济南的经济水平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居民的收入也在稳步增长,其消费结构随着收入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对济南市推广有线数字电视势必产生促进作用。(三)广电媒体

济南市广电局下辖济南人民广播电台、济南电视台、济南市教育电视台、泉城周报社、济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心(济南广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广播电视发展公司等单位,此外济南广电还和山东广电局共同投资建立济南广电嘉和数字电视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广电局与济南人民广播电台、济南电视台实行合署办公的领导体制,局机关及所属各单位共有正式职工700余人。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济南市数字电视的运营主体是济南广电嘉和数字电视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4月,济南市广电局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数字电视公司具体负责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济南广电局所属广电宽带公司与山东广电局所属的视网联公司共同设立“济南广电嘉和数字电视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1.5亿元。其中,济南市广电局信息网络中心、济南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展公司共占股份80%,由济南市广播电视局与山东广播电视局控股的山东视网联公司占股份20%。通过组建合资公司,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济南市广电局在合同中承诺将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和网络增值业务的独家经营权授予济南广电嘉和数字电视有限责任公司。三、数字电视开展概况

济南城区现有有线电视用户约45万户,通过卖机顶盒的方式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约6000户,计划到2004年底达到1万户,2005年达到10万户,2006年达到25万户,届时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数将占到总用户数的55.6%。

现有数字电视节目共77套,其中中央节目15套,本省节目9套,本市节目7套,外省节目22套,付费节目24套(11+6+7,其中“11”是省级付费节目,“6”是中数传媒付费节目,“7”是地方付费节目)。每月收取基本收视费为15元/户。四、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整体转换的工作还没有开展,将在下一步工作计划中进行。目前,在借鉴青岛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济南的具体情况,初步确立了整体转换的方案。(一)平移方案

关于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济南的做法是通过涨价的办法来免费赠送机顶盒。针对可能会买的用户,确定了较高的机顶盒价格。收费标准是在原来13元/月的模拟收视费的基础上再增加15元,加起来的总费用为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费。转换方案是将用户分为零散用户和集团用户两个大类,针对不同的用户制定了不同的措施。对前者,和其签订两年的服务协议,在这两年内,用户需先支付给嘉和公司560元的服务费,然后嘉和免费赠送用户一个机顶盒。而对集团用户,每年收取280元的服务费。嘉和的想法是通过集团用户来带动整个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在资金投入上,济南积极争取政府的贴息贷款。在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中,认识到政府支持配合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数字电视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二)平移费用的解决方法

政府贴息贷款、自有资金、融资租赁、厂家支持(如与浪潮的合作),此外还有涨价政策的制定。五、有线网络现状

济南有线电视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环形-星形结构,其中分前端采用环形结构,分前端到光节点为星形结构。网络带宽为750M。市区现有光节点1500个。自2000年开展广电网Cable Modem接入以来,市区已有80%的网络进行了双向改造。目前上行通道数据传输稳定,预计2005年初网络全部改造完毕。六、技术方案(一)数字电视技术投入平台构成

济南有线目前采用的CA系统由Irdeto、算通两家公司提供,能够管理用户100万,两家公司的CA系统已经取得入网认证。

SMS系统由济南阿特拉斯科技有线公司提供,能够管理50万用户,目前各项测试工作已经完成,运行良好。(二)与监管平台的对接情况

目前用户管理系统还没有和中央、省监管平台连接,计划在2004年12月31日前完成连接工作。七、业务内容(一)目前所提供的内容和业务

目前所提供的内容和业务主要是提供77套数字电视节目和一些简单的信息服务。(二)付费频道落地情况

付费节目共落了24套,其中11套是省级付费节目、6套是中数传媒付费节目、7套是地方付费节目。付费节目通过卫星、干线网传送的方式落地。合作方式是以用户的收视费为基础,和节目提供商分账。(三)EPG业务开展情况

EPG是由算通公司提供的增强型EPG系统。从频道节目供应商处获得EPG的文本信息,然后在播出前端导入,获取的方式有网上下载、电子邮件等。EPG支持每个频点传送节目信息。(四)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目前采用创维公司提供的数据广播及股票播出系统。使用创维机顶盒的数字电视用户已开通信息服务业务,其他厂商的机顶盒还需集成。

随着数字电视平台内信息业务的开展,根据市场需求对新增业务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论证,并考虑下一步实施的可能性。(五)版权保护

购买的频道由总局批准的节目平台提供,版权由节目平台负责。八、运营情况(一)投入

2004年7月,在原济南广电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将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进行增资扩股成立新公司,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金3000万元。

与中数传媒的合作模式是,双方达成协议给数字电视发展一个半年的推广期,网络总共要交纳的费用是10万元。

与上海文广的合作模式和上面提到的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一年的市场推广期,费用为10万元。(二)产出

收看有线数字电视基本节目及基本信息内容的用户,在原模拟有线电视每户每月交纳13元收视维护费的基础上,再交纳数字电视基本节目费15元。(三)与银行对接情况

目前,广电嘉和的用户管理系统已完成与市交通银行的接口调试对接,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两家的接口调试工作正在进行。现在广电嘉和已与各家银行签订了协议,就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开展进行合作。(四)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情况

广电嘉和在成立之初为完善数据业务和数字电视业务服务及技术支持成立了呼叫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已走入正轨。目前,已经改制为客户服务中心,投入运行的时间为2004年8月。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数量:呼叫中心40人,前台10人,维护人员12人(其中呼叫中心包含公司数据业务)。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政策方面

政府应在业务发展方向指导、用户整体转换意识引导、资金支持及税务扶持方面加大力度。(二)管理方面

数字电视项目运作应是一种市场化的企业行为,在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转化过程中,需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技术方面

技术标准不统一,现有平台内可开展的业务方向不明确。(四)资金方面

按整体转换的思想,前期机顶盒推广资金压力大。(五)运营方面

结合国家广电总局推广的青岛模式,在本地区推广中需逐步探索符合本地特点的运营方式。(六)节目内容方面

节目引进渠道窄,节目源少,现有的5个节目平台运作不规范,致使节目组织被动;

现有节目质量不高;

节目供应方的市场营销意识不高。十、用户评价

●用户对数字电视的认知程度:从走访的用户看,他们对数字电视的认知程度一般;

●用户对整体转换的态度:要能提供好的节目内容,用户还是支持数字电视的;

●用户对数字电视收费的态度:能够承受15元的提价,但要物有所值;

●用户经常使用的内容和业务、对内容和业务的评价:清晰度高,有一些个性化的台,一家人收视时各取所需。信息内容的吸引力不强,用户认为把数据广播做好,吸引力会提高。在使用中偶尔会遇到马赛克情况。(作者:李伟 李辉)

第十八章 青岛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8-1 青岛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自2003年青岛被确定为国家数字电视首批试点城市以来,青岛市广播电视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国家广电总局和山东省广电局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迅速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周密部署、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预定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1.为全面推进青岛有线电视数字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青岛市成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2.青岛市委、市政府将有线电视数字化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3.山东省和青岛市物价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省物价局授权市物价局制定有线数字电视收费标准,通过开价格听证会的形式成功实现了涨价政策。

4.山东省广电局对青岛有线数字电视数字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二)经济环境

1.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80亿元,比2002年增长15.9%,经济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5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075元,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4530元,增长8%。经济水平的强势为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提供了方便。

2.青岛现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一批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及其大企业正在引领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其中,海尔被世界产品实验室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种产品”之一。目前海尔和海信都与青岛有线数字电视有合作关系。

3.目前,在青岛的外资企业有6737家,其中世界500强在青岛落户71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0多亿美元,年外贸进出口178.5亿美元,在青岛常驻的外国人保持在6万人左右。这些为青岛有线数字电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4.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惟一伙伴城市,青岛将承办2008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这为加快青岛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三)媒体环境

在青岛,城市家庭的电视机普及率已达到150%,市区有线电视有60万户,入户率近100%。在开展数字电视工作之前,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主要提供中央、省、市以及其他部分省级卫星电视节目共28套。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青岛数字电视的运营主体是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其前身是青岛有线电视台。

目前已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20万户,其中市区60万户,入户率逾90%。

成功地开展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电视、Internet接入、智能化社区设计和功能集成、家庭证券大户室、宽带多媒体广播、会议电视、付费电视等20多项业务。现正为政府、银行、证券、税务、学校、科研、商业等大批单位和广大市民提供数据、语音和图像传输服务。三、整体转换进展情况(一)目前推进情况

到目前为止,青岛有线已经发展的数字电视用户已有11.2万,占总用户的比例约为10%,现在每天大约完成2500台左右的机顶盒赠送安装。青岛有线计划于2004年底完成15万的数字电视用户转化,2005年底完成56万,最终于2006年底完成所有60万用户的数字电视转化工作。(二)平移方案

1.增加频道数量

目前青岛数字电视用户能够收看到50套视频节目,主要包括现有线网内的28套模拟频道和22套原模拟频道中看不见的其他省市的频道。除此以外,广播电视平台还提供15套广播节目。互动点播内容则主要包括影视剧和纪录片。

2.提供海量信息

青岛数字电视最有特色的是以电子政府平台、文化信息平台和生活信息平台为主体的家庭信息平台,分别在政府建设、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等方面提供相关信息。

此外,青岛模式中还拥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目前主要提供即时行情、即时报价、技术分析、公告信息、用户设置、黑马推荐、独家股评等内容。其他诸如电视银行、电视购物等内容目前尚处于内部实验网运行阶段。

3.免费赠送机顶盒,实施整体转换

在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化过程中,青岛有线的做法是向用户免费赠送机顶盒,以小区为单位,青岛有线一步步地实现着模拟用户的整体转化。青岛有线在小区内设有安装咨询处,工作人员机动安装,并为用户进行10分钟的操作培训。对一些有抵触情绪的用户,青岛有线则对他们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以使得这些用户接受数字电视,这样,当整个小区的所有用户都和青岛有线签订了服务协议时,青岛有线便开始关闭小区原来的模拟信号,实现整体转换。对一些实在不愿使用数字电视的用户,青岛有线本着充分尊重用户选择的原则,还是保留了6个模拟频道供这些用户使用。对一些特别用户,如低保户、特困户等,青岛有线还制定了不同的优惠政策。

4.提高有线收视费

在青岛市政府和物价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青岛有线通过开听证会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有线数字电视涨价收费,即在原来模拟收视费的基础上增加10元作为新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同时为减少整体转换所引起的社会震动,青岛对不同经济水平的用户提供不尽相同的收费价格。

在整体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有的用户不愿意接收数字电视,青岛也考虑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保留了6套全部免费的模拟节目,包括中央的2套、青岛的2套和山东的2套。如果用户在试看了3个月的数字电视之后,还是不愿意交费,而宁愿收看这6套节目,那么连12元/月的有线电视费也无须再交。(三)平移费用的解决方法

整体转换成本之大,光靠网络公司是不可能支撑的,青岛曾经采取过收视费分期偿还机顶盒企业的办法,受到多方诟病。目前,青岛有线建立了一套有线网络公司——企业——银行三方参与的多赢系统,由银行向青岛有线提供中长期贷款,青岛有线这部分贷款为一次性支付所有技术方和设备方的费用,青岛有线用部分收视费偿还银行贷款。网络公司、企业、银行三方参与的系统,是各取所需、多赢的关系,构成了青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巨大推动力量。四、有线网络现状

青岛市目前已建成市区860兆分布式HFC宽带接入网、连接远郊五市二区的SDH环形骨干传输网、具有23个分站点的ATM宽带传输交换网、IP宽带城域网、具有16个分站点的1550nm模拟双环网、首期为17万门容量的ISDN通讯网、ISP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及Cable Modem双向数据传输系统。上述模拟和数据两大平台上游与全省、全国联网,下游与青岛地区所有乡镇相通,宽带握手,无缝连接,接口开放,资源共享,使青岛有线电视网成为一个集数据、语音和图像传输为一体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网,具备了宽带高速、安全可靠的综合业务承载能力。

在网络的双向改造方面,大约有4000个Cable Modern用户。目前大部分楼房是单向的,只有需要上Cable Modern的地方,才被改成双向。五、技术方案(一)数字电视技术平台建设情况

青岛有线数字电视完成了有线前端系统、播出数据库、有线数字电视监控机房、1550m数字电视骨干传输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前端软硬件系统的完整备份。

CA系统是由荷兰爱迪德公司提供的,目前还没有嵌入机顶盒,因为现在青岛有线还没有开展付费电视业务。

SMS系统是由青岛中天软件提供的,现在还没有入网认证,能够管理的用户数为200万。(二)与监管平台的对接情况

安装有内容监测前端设备,未安装数字电视监管平台设备,因为没有CA在使用,也没有付费节目播出,所以没有完成连接。六、业务内容(一)目前所提供的内容和业务

1.电视频道

在电视频道里主要实现的是电视播出的功能。青岛有线将各个电视频道以列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以方便用户的选择。同时,对每个频道还提供频道当前播出内容的预览以及下一时段的节目内容预告等服务。

2.广播频道

广播频道的运作方式同电视频道一样。

3.点播频道

在点播频道里,青岛有线提供了一部电影、一档节目和两集电视剧的准视频点播服务,用户可以采用预约的方式来选择收看。

4.数字传媒

这是青岛有线数字电视精心打造的一个信息平台,它里面包含了16个板块的服务,比如天气预报、新闻、政务、生活、游玩、美食、房产等等,其中最受用户欢迎的是新闻板块的内容。目前青岛有线还是以免费的方式来提供这些服务的,据了解,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在数字电视刚刚推广的初始阶段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

5.商务平台

包括股票和电视购物两个板块,其中,股票板块实现了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连网,用户可以在家中方便、快捷地获取最新的股票信息;而电视购物板块则主要是提供一些商场打折情况之类的信息服务。(二)付费频道落地情况

青岛的广播电视平台中并没有出现付费电视。而之所以目前没有为用户提供付费频道,原因有二:一是现有的付费频道无论从数量还是吸引性来看,都不足以刺激用户购买,冒然引入,则有可能会使数字电视的品牌形象砸锅;二是为了数字电视的长远发展,需要造就付费频道的“付费”差异性。而目前国内并没有任何一个付费频道开始正式收费,因此出于今后盈利模式的考虑,付费频道并没有放进青岛的数字电视有线网内。(三)EPG业务开展情况

完全基于SI的EPG。(四)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目前已开发完成了数字电视信息运转平台,新华社实时新闻转换系统和人才、房产信息的采集系统,实现了信息远程采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五)版权保护

与正版节目供应商合作。七、运营情况(一)内容资费标准

青岛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为22元/月。对初装用户给3个月的免费试用期。(二)与银行对接情况

已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实现了对接。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政策

争取政府力量的支持,加大对数字电视宣传方面的工作力度。青岛有线的调价工作做了3年,得到的结果是省物价局规定山东省有线收视费不能超过13元,青岛有线面临只能调高1元或维持现状的尴尬。但青岛有线并没有放弃沟通,最终赢得了省物价局的政策支持。(二)平台技术

1.线路问题

在数字电视试运行时发现,由于家庭装修造成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不到,用户投诉率较高。针对这个问题,青岛有线从软硬件两方面进行大量测试和改进后再开始大规模地免费赠送,目前线路问题造成的用户投诉仅2%。

2.机顶盒质量问题

试运行时,用户对机顶盒和遥控器的投诉也比较高,普遍反映机顶盒容易死机,遥控器功能太复杂等。对此,青岛有线制定了软件规范,对机顶盒进行层层测试,甚至让技术人员把机顶盒带回家给自己父母使用,用了3个月的时间,目前10万台机顶盒能大规模发放了。

3.音量问题

目前,各数字电视频道还存在声音高低不同的情况,用户多有投诉,希望总局强制执行音量标准。(三)用户舆论

用户对数字电视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是整体转换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青岛有线在整体转换过程中对用户做了大量工作。

1.舆论造势

青岛在整体转换前中后期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舆论造势。在转换前,对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概念、目的和意义进行媒体宣传,先后投入20多万,利用报纸、电视和自办的新闻网页等形式营造社会数字化的氛围。在转换中,侧重数字电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的宣传,在节目中增加数字电视的测试频道和演示频道,并详细答复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转换工作完成后,对用户回访,为用户解决使用中的具体困难。在收费价格宣传中,注意借助政府力量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同时抓住广电总局在青岛召开会议的机会,进一步对市民进行强化宣传,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造势。

2.三次服务

青岛对用户实行三次服务:一是签订条约,二是上门安装,三是打电话回访。目的是以服务来化解与用户的矛盾,从思想定位上改变观念。九、用户评价

●通过青岛有线的宣传,用户的认知程度较高;

●大部分持支持的态度;

●大都对价格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对现在的信息服务感到满意,经常使用的是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爱好。(作者:马丽婕 李辉)

第十九章 淄博市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19-1 淄博市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淄博市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思路正由卖盒子向送盒子方向转变,对于这个问题,领导层的意见比较统一,这为下一步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淄博在对信息服务这一块的开发还相对简单,还没完全挖掘出信息服务巨大的增值空间。从总体上说,淄博加快推广数字电视的问题不大,但一些配套的设施还应迅速跟进,如售后服务。

一、数字电视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淄博市的有线数字电视工作始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里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有线数字电视工作列为2003年为民所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作为民心工程、信息工程积极推进。

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指出,淄博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已不仅仅是广电一个部门的行为,还是淄博信息化建设“文化大市、经济强市、绿色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府的决策和号召对统一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思想,保证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发挥了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二)经济环境

淄博工业实力雄厚,已形成以重工业为主体、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5个,主要工业门类有石油化工、陶瓷、纺织、丝绸、医药、建材、”金、机电、塑料、电子等35个,有一大批在全国、全省占有重要位置的企业和产品。近年来,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有11家上市公司,共计13支股票上市发行。实施结构优化战略,对存量资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组。确立了发展板块经济的总体思路,实施抓大放小,着力培植32户重点企业集团,提高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三)广电媒体

淄博广电所经营的媒体主要包括淄博电视台、淄博人民广播电台、淄博广播声屏报。其中,淄博广播电视台包括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共4个频道:淄博电视一台下属的新闻频道和都市频道、淄博电视二台下属的生活频道和影视频道。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包括新闻频道和经济频道、交通文艺频道等等。淄博广电的资产和收入增长较快,除了上述三个机构实体之外,淄博广电还发展了建立在有线网络基础上的增值业务和其他产业。淄博广电经营收入来源一个是广告收入,一个是网络经营收入,由于淄博广电积极用有线网络开展增值业务,使得有线网络增值业务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广告收入,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淄博市数字电视运营主体是淄博广电青鸟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它是淄博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心与北京北大青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于2000年10月24日在淄博市工商局正式注册,注册资本为3.674亿元。公司主要负责全市广电综合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工作。公司现设有7个职能部门、8个区县营业部。

公司在发展有线电视主业的同时,还开展增值业务和扩展业务。从2000年5月份开始到2001年底,已建成能覆盖全市城区的计算机信息宽带网络,其计算机上网用户到2001年底达到2.7万户。现在已着手有线数字电视试验,待条件成熟后全面加以推广。

公司加强对外合资合作项目的开发,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10月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淄博网通宽带网络公司”并已正常运行;2001年公司完成了与尚志市广播电视局合作开发当地广电综合信息网络工程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走出淄博,拓宽运营范围有了良好的开端。

基于公司的不断努力,淄博市广电综合信息网络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能保证安全优质传输;在体制上完成了全市综合信息网络人、财、物的整合,形成了规模;在机制上由事业单位通过合资合作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现代企业制度。这种三位一体的改革和创新机制的建立为公司今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今后有线数字电视的顺利推广提供了便利。三、数字电视开展概况

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淄博广电投资3000万元搭建起了数字电视服务平台,于2003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到目前为止,淄博有线共发展了2.3万个数字电视用户,计划在2004年底完成5万户的目标,在2005年底完成40万数字电视的转换目标,在2006年底完成市区60万用户的整体转换,届时市区将全部关闭模拟信号。现在用户可以收看到77套高清晰、高品质的数字电视节目。在信息服务这一块,淄博有线数字电视开设了走进淄博、今日提示、时事新闻、阳光政务、生活百科、校园教育等十余个信息栏目。但有些信息栏目现在因为内容不健全的原因不能正常使用。

当前,淄博市并没有开展整体转换,其推广数字电视的方式是让用户购买机顶盒。虽然采取了增加节目内容、增加服务、暂不收费等促销手段,但所吸引的用户离整体转换的目标太远。四、整体转换进展情况

目前淄博市并没有开展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工作,计划将在下一步着手实施。(一)平移方案

淄博有线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在思路上还不成熟,正在统一思想向青岛学习,由卖盒子转移到整体转换的做法上。目前淄博有线还没有具体的转换方案,其大致做法是向每位有线电视用户免费赠送机顶盒,在业务上抓住重点,选择一些小区做试验,通过典型做示范。基本收视费在原来模拟收费13元的基础上增加12元的收视费。这个收费措施已向本地物价部门汇报,正着手准备召开价格听证会,以群众接受的方式来确定25元新的基本收视费标准。(二)平移费用的解决方法

一种是通过开听证会的方式来制定涨价政策,一种是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扶持,比如税收的优惠和贴息贷款。五、有线网络现状

目前淄博广电青鸟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改造后有线电视网络光缆总长度达到33650芯公里,电缆总长度达到43560公里,光节点达到4000多个。在城区实现光缆到楼栋;在农村实现光缆村村通,每村至少一个光节点。网络带宽全部升级为750MHz,确保了充足的频道资源。

至于网络的双向改造,市中心机房至各区县机房的基于IP协议的双向网络建设已基本完成,小区的双向网建设的试点工作已开始。网络基本上已达到双向网的技术要求,增加双向设备即可实现。计划在2005年完成农村网络的双向改造。六、技术方案(一)数字电视技术投入平台构成

在2003年进行了CA系统的招标和考察、测试工作。现在CA系统采用青鸟华光公司的EMS系统。该系统正在办理入网认证。

在2003年进行了SMS系统的招标、建设工作,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生产厂家为武汉东太,能够管理100万户,有入网认证。(二)与监管平台的对接情况

淄博广电已于2004年11月4日完成与中央监管平台的连接。连接的是SMS接口,没有CA接口的连接。七、业务内容(一)目前所提供的内容和业务

利用550MHz内的标准电视频道及普通电视机能解调收看的增补频道传输了31套模拟电视信号,其他增补频道和550MHz以上的标准电视频道传输了86套DVB节目和46套数字广播节目,还开设了十个数据广播信息频道。目前提供的付费频道有18套。(二)付费频道落地情况

目前已有18套付费节目落地,但一些和中数传媒以前合作过的付费节目现在已不能收看到,主要是因为节目来源的双加密,以及节目源和淄博有线的分账问题。(三)EPG业务开展情况

使用多频点发送EPG方式,每个频点发送各自的EPG信息。(四)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开通信息频道,共分10个频道,每个频道根据类别细分栏目,主要以文字图片方式实现,现有信息占用4个频点。现在开设了时事新闻、走进淄博、阳光政务、今日提示、文化频道、生活百科、休闲娱乐、校园教育、商务信息等数据广播节目,节目内容定期或每日更新。目前信息平台的容量已达642.5mb,33.9万字、2231页文字和603张图片,但有许多的信息内容还在建设中。(五)版权保护

在版权保护方面,淄博有线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措施。八、运营情况(一)投入

机顶盒投资预计共需资金7亿元,网络改造共需2亿元,乡镇网收并需投资6250万元,如果按每户每月增加12元的收费计算,100万用户的投资回收期需要10年。(二)产出

●数字电视设基本节目包59套;

●数字电视付费节目加密播出,按节目包收费;

●基本节目包25元/月,付费节目按中央和省收费标准收费。(三)与银行对接情况

公司设有计费中心负责公司的收费工作。目前已实现与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共三家银行的收费系统联网,用户可以就近在这三家银行交费。(四)客户服务中心开展情况

没有成立独立的客户服务中心,目前只在运行维护部设有用户咨询、投诉电话,各区县分公司也设有专门的用户咨询、投诉及维修服务电话。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开展,该项工作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和提高。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政策方面

国家关于数字电视的转换计划要加强宣传。

缺少价格定位等整体转换方面的指导性政策。(二)管理方面

节目平台、监管平台、服务平台的互通方面需要加强管理。

对平台建设资格应建立审查报批程序,不允许企业台建设自己的服务平台。(三)技术方面

编码节目标准应该统一(音量大少、声道、编码码率等)。

数据广播标准应尽量完善,减少私有信息,扩大通用范围。(四)运营方面

节目平台对节目包的定价过高,分成比例不适应数字电视初期发展。(五)节目内容方面

没有真正能吸引用户付费收看的节目。

能否部分放开境外节目(如凤凰卫视等)。十、用户评价

●对数字电视有一定的了解;

●对整体转换表示支持,但要提供好的内容;

●只要节目好,可以承受数字电视收费;

●经常收看电视类的节目,对信息的需求不是很大,这和淄博有线现在能提供的信息服务有很大关系,信息服务吸引力还不足。(作者:洪建平 李辉)

第二十章 陕西省数字电视试点现状

表20-1 陕西省数字电视基本信息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