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8:03:36

点击下载

作者:吴再柱,王佳爽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

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试读:

【作者简介】

吴再柱,1969年出生。高级职称。湖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百佳先进个人,首届黄梅名师,黄梅县师德标兵、优秀教师、魅力教研人物、教育宣传突出贡献跟人。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封面人物。现任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中学副校长。

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小学校长》《中国教师》《中国德育》《湖北教育》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多篇论文获国家、省级一等奖。2008、2011年在《湖北教育》通讯员培训会上做典型交流。

2009年8月出版文集《我教语文的感觉》(黄河出版社)。

2014年4月出版专著《乡村教师突围》(清华大学出版社)。该书被选入“中国教育报2014年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和“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自序我的“公民教育”之梦“学校教育新的培养目标,可表达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被誉为“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学者”杨东平教授,这样看待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理解,并让学生充分理解,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执掌英国名校的杨福家院士在给中小学教师提出的九条建议中有这样的一条。“学校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圣地,特别重要的是师生的平等,这对塑造未来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大力提倡“让教育自由呼吸”的教育改革家李希贵如是说。“所谓学做人”,被称为“情境教育之母”的李吉林老师说,“我以为就是让孩子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进而懂得如何对公、对私,以至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公民教育”的美丽注脚。“先进课堂上最缺少的通用语是‘我认为’——教师没有经过思考的‘我认为’,学生就更不敢说,久之,也自然不会说出这个‘我认为’,因而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在“不跪着教书”的吴非先生看来,只有让教师首先成为独立思考的“公民”,而不是唯书唯上的“臣民”,才能真正地“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

魏书生多次说过:“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敞。”李镇西则在《民主与教育》一书的扉页上题词道:“唯有以培养独立人格、公民意识、创新能力为己任的民主教育,才能真正使亲爱的祖国走向伟大的复兴。”民主是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也是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的治校、治班的不二选择。

在研读中国当代教育名家故事时,我渐渐地有了这样一个发现:他们在实施教育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教育目标指向了培养合格的时代公民上;或者说,正是他们坚定不移地实施着“公民教育”,才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一定推动力的教育名家。于是,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时代公民;也更加坚信,我们的中小学应当责无旁贷地实施“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我多年来逐渐形成的一个教育梦想。

我所提出的“公民教育”,是基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培养合格公民。为达到这样一个教育目的,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建设“公民学校”,锻造“公民校长”,培训“公民教师”,打造“公民课堂”,引导“公民家长”,培养“公民学生”。

我所理解的“公民学校”,她规则意识强,行为举止美,文化氛围浓,教育质量高。

我所理解的“公民校长”,他有着忠实的法治意识,丰厚的人文素养,出色的科研能力,坚韧的创业精神。

我所理解的“公民教师”,他心中有“梦”,眼中有“人”,教育有“道”,管理有“术”。

我所理解的“公民课堂”,她生命在场,生活在线,生长自然,生态平衡。

我所理解的“公民家长”,他有童心之乐,有陪伴之趣,有榜样之力,有帮助之慧。

我所理解的“公民学生”,他是自立的“自然人”:健康独立,富有情趣;自律的“社会人”:遵纪守法,合作互信;自主的“学习人”:崇尚科学,主动求知;自强的“成功人”:勇于创新,百折不挠。

这便是我的乌托邦,我的教育梦想。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梦想有三个境界。“我有一个梦”,这是梦想的第一境界,比如一个学生想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一个教师想成长为一位名师。这种梦想很具体,也能给人一种精神的力量,使之“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这种梦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对于有些人而言,它是自私的,甚至是与普世价值观相冲突的。“胸怀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个人而言,这是梦想的第二境界。这种梦想十分的宏大、深远,也有着特别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它也很抽象、遥远,因为,就寻常人看来,我是我,国是国,“我”与“国”之间难以建立起一个很直接、很必然的“逻辑链”。“我的中国梦”,也就是把“我的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我”的小梦,去诠释“中国梦”这个大梦,比如航天人把火箭送上蓝天,实现国家的太空梦;造舰人把航母交付碧海,实现国家的海洋梦。这是梦想的第三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因为他们在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同时,还很真切、很实在地推进了“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作为一名教师,实施“公民教育”,便是“我的中国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弱强,公民素养。在我看来,唯有实施“公民教育”,才能培养出一大批自立的“自然人”、自律的“社会人”、自主的“学习人”、自强的“成功人”;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

我为有着这样的中国梦而自豪,而幸福。

我将更为这样的中国梦而奔走呼告,并身体力行。第一章我所理解的“公民教育”

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而实施的教育,是目光短浅的教育;不能站在持续发展的高度而实施的教育,是急功近利的教育;不能站在全面发展的高度而实施的教育,是畸形残缺的教育。促进均衡教育,追求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公民教育”便应运而生。第一节 何谓公民(身份)

何谓公民?美国一学者说:“再没有哪一个词汇比‘公民身份’这个概念在政治上更为核心,在历史上更加多变,在理论上更具争议了。”一、“公民”的定义“公民”一词,最早发端于古希腊,那时人们将在各城邦中拥有政治参与和决策权的那部分平民称之为公民。

1968年,美国通过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其中第一款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加入美国国籍的人,无论其居住于哪个州,均为合众国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

法国对公民认定的原则是所谓的“属地主义”,他们对民族或者公民的理解,是法律、政治和领土意义上的;2000年法国颁布的“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则认为,公民身份是一种介入国家生活的能力,或者只是一种敢于介入的能力。

德国对于公民的认定采取的是“血统主义”,他们对于公民的界定采取的是种族、文化和遗传的立场。

英国的公民身份界定,则如德里克·希特所说的那样:“没有哪个国家的公民身份/国籍法会像英国那样复杂……1981年法案按顺序界定了下面五个方面的内容:英国公民、英国属地公民、英国海外公民、英国臣民和英国保护民。其中第一类有权居住在英国,并且享有完整的公民权利,其余四类仅具有非常有限的权利,并且享有的权利随着次序的下降而依次减少。”

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将“公民”一词则定义为“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二、公民与国家

德里克·希特说:“公民身份指的是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对个体融入政治体系的一种官方认同。”

成有信认为:“公民乃是一个政治社会或国家内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平等义务的平等社会成员。”《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公民身份即“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身份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

英国学者T.H.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一书中,从公民、政治和社会三大要素出发解释公民身份。他认为,“公民的要素”由个人自由所必需的权利所组成,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思想和信仰自由、财产权、订立契约的权利以及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等;“政治的要素”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实体所应拥有的选举和被选举权等参与和行政政治权力的权利;而“社会的要素”是指公民享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福利与安全,到充分享有社会通行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等。

有人则进一步提出了公民身份的“第三代”权利要素——环境权利,即所有人都应该有喝到洁净的水等生活在卫生、安全的环境之中的权利。三、“公民身份”界定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公民”不是从属于他人的没有独立人格的“私民”,不是三跪九拜、唯唯诺诺的“臣民”,也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农意义上的“农民”。正如德里克·希特所说的那样:“一个由自私的个体组成的社会就不构成社会,而且准确地说,也根本不存在公民——它无非是由一些竞争的单元所组成的聚合。”

从法律上说,“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而与该国发生稳定的和全面的法律联系的人”。然而,公民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概念,它还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政治性、社会性内涵的概念。公民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的身份而存在,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当代公民身份不仅意味着“国家认同”或“国民身份”,而且必然延伸到“世界认同”或“世界公民”等不同的层次。这样,公民身份便意味着个人与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层次的“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教育引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公民身份”界定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应该包括以下几项。(1)在公民身份的目标上,公民身份首先是对公民个人自由与权利的确认,而后也应该是对于这一权利的确保(包括社会、经济与环境权利等)。(2)在公民身份的形式上,公民不仅是法律而且是道德的,而实际上法律本身就是另外一种道德。(3)在公民身份的边界上,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民主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深入,除了国民意义上的公民身份之外,次国家意义上的社区公民和超国家意义上的世界公民等身份意涵已成为一种当代社会的现实,公民身份概念必须承认、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的现实与趋势。(4)在公民身份的形成方面,应该将重点放在切适的公民教育概念的建设上去。

威廉姆·甘斯通说,负责任的公民要求四种类型的公民品德。

第一,一般品德,包括勇气、守法、诚信。

第二,社会品德,包括独立、思想开通。

第三,经济品德,包括工作伦理、要有能力约束自我满足、要有能力适应经济和技术变迁。

第四,政治品德,包括要有能力弄清和尊重他人的权利、要有提出适度要求的意愿、要有能力评价官员的表现、要有从事公共讨论的意愿。“公民身份”这艘“船”装载的不仅是权利,还装载着公民的责任、道德、信仰、信誉、修养、素质、自律、人际关爱、承诺、信任等。当这艘“船”丰满起来的时候,也就是负责任的好公民诞生的时候。(注:檀传宝等:《公民教育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好学生”到“好公民”

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质,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此语可谓是一语中的地道出了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它也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培养合格的、卓越的现代公民。

从“好学生”到“好公民”,大概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于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言,应旗帜鲜明地指向培养“好公民”,而不仅仅是“好学生”;二是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不仅要做“好学生”,更要成为“好公民”。我们实施素质教育,便是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公民学生”:自立的“自然人”,自律的“社会人”,自主的“学习人”,自强的“成功人”。

自立的“自然人”:健康独立,富有情趣。提出这个观点,是为了强调让学生在纯粹的、完全自我的状态下应当如何生活、如何成长。这里单说“富有情趣”。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情趣: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马克思爱读文学作品,列宁爱听贝多芬的乐曲,居里夫人爱游泳,梅兰芳爱养花……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的心灵世界,总是那样的澄澈而丰满。做一个“自然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做一个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一个人的“自然人”比重越大,他的生活幸福感便越强。

自律的“社会人”:遵纪守法,合作互信。个体的社会化,肖川教授认为“就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使一个自然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人——该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价值与规范的分享者,以及这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发展与更新的参与者,成为这个社会共同体所接纳和所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既是一个自我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遵纪守法,合作互信,这些品质不可或缺。但首要的还应当是“自律”,即“君子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懂得自律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社会人。一个人如果在少年儿童时代就懂得自律,他步入社会后,也大多能够自我约束。

自主的“学习人”:崇尚科学,主动求知。科学不仅仅是指科学知识,它更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指出,“如果广大公众不了解科学、数学和技术,以及没有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技术提高生活的潜力就不能发挥。没有科学素养的民众,美好生活的前景是没有指望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能力体现。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中的“自”,核心内涵包括自觉、自立和自控;其中的“主”,核心内涵包括主人、主体、主见。崇尚科学,主动求知,其有效途径应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智慧。学生阅读能力越高,科学素养便越丰富。行万里路,就是要积极实践。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

自强的“成功人”:勇于创新,百折不挠。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并非是天生的,学校营造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实施跨学科的课程设计,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尝试生命远足、阅读名人传记,可以培养学生的韧劲与意志。“成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显性的结果。哪怕是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这也是一个好的开端,一个小小的成功;即便失败了,但精神没有垮下,士气没有低落,这对于一个人的心志而言,也是一种成功。成功就应当是这样的循环往复,积小成而有大成,从量变到质变。只要正确理解了“成功”,便能让学生按照生命成长的规律,茁壮地成长。

要培养“公民学生”,我们应首先成为这样的“公民教师”:心中有“梦”,眼中有“人”,教育有“道”,管理有“术”。在宁静中守望,在主动中追寻,久而久之,我们便也都能成为“大爱、大智、大写的人”。第二节 何谓公民教育(一)

民国初期,曾在干在《略论公民教育》一文中说,公民教育“这乃是以完成现社会制度下,维持这个社会秩序所必要社会生活与公共生活,养成自治的产业知识道德,使有贡献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为目的;换言之,即养成近代统治阶级的这种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有用的公民为目的”。

陈筑山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计划》中认为:“公民教育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是训练人对于一切团体为有效率的分子的教育,即普通的团体教育(原为社会教育,因避社会教育名词之多义,故用团体教育);狭义的,是特别注重训练人对于政治团体为有效率的分子的教育,即特殊的团体教育。”

朱元善、顾树森、程湘帆等人则由从“个人—国家”二者的关系角度构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转向以“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民主精神为基础构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如程湘帆这样论及公民教育的宗旨:“以‘德谟克拉西(意为人民)’的原则,造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和为人类忠勇服务的明达公民。”显然,这样的理解更接近于当代公民教育内涵。

1998年,英国《克里克报告》确立了公民教育的三个基本维度:政治素质、社会与道德责任、社区参与。可见,责任教育在英国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公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止步于知识传授,而是使公民明晰自己的公民角色,进而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和方式来行动。用麦克劳林的话来说,对于公民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公共”德行的教育,因为它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多元社会稳定的向心力。(二)

公民教育是培养具有公民身份的人的教育。因此,公民身份便成为公民教育概念的核心。公民身份的界定直接影响公民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集中在对于国家或其他共同体的忠诚、团结等共同成员美德的培养上。

公民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政治性、社会性内涵的概念,公民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的身份而存在,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具有公民资质的人,使公民具备过公民生活的能力,并在公民生活中提高公民资质和能力。他们往往从理论上将公民教育界定为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

为了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身份,一些学者认为,公民教育的应有界定应该是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民教育应该是“造就公民的教育”。因而,公民教育重点首先应该是全部学校生活的民主改造,次之是专门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与设置。

其次,公民教育应该是“对公民的教育”。但是仅仅“把公民教育过程看做是学校的责任,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与共同体分离,也与个人终生作为公民的经验相隔绝,这完全是一种虚假的看法”。

最后,公民教育应该是“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公民必须能够去做,而不是仅仅能够成为公民”。这意味着两点:第一,学校教育和社会制度安排上支持公民参与的机制十分关键。第二,鉴于生活或者行动的复合特性,公民教育或者公民学习的结果至少应该是:对有关关键概念(例如“民主与独裁”“自由与秩序”等)有充分的了解、获得一定的价值观与人格素质(如“关注公共善”“相信人的尊严与平等”等)、获得必要技巧和能力(如“具有口头或者书面表达合理观点的能力”“合作及与他人有成效地工作的能力”等)、对一些实践性课题拥有足够的知识与理解。(三)

公民教育是旨在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是社会通过培养教育公民使之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主体的认识结构和参与社会的动机,形成公民意识,进而通过个人的积极参与,生成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社会。

有人认为公民教育包括三方面:第一,指培育主动而负责的国民政治教育;第二,养成健全人格的伦理道德教育;第三,继承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教育。

广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即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学校教育概念一致。这种广义的概念界定将公民教育泛化为学校教育,将公民教育等同于对所有公民的教育,实际上消解了公民教育概念本身。

作为普遍教育目的的公民教育是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核心任务,而作为特殊教育形态的公民教育则是教育民主化的最直接承担者。公民教育在民主化为核心的教育转型中既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更是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因此对中国社会而言,作为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公民教育展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公民教育应当有其明确的逻辑起点或价值导向。历史与现实证明,公民教育的这种逻辑起点或价值导向,本质上应该指向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定位。权利与义务(责任)表征个体、国家、社会关系的属性定位;公共与私人则关涉个体、国家、社会关系的范畴定位;公民教育,乃是三者发生关系的媒介与确认。(四)

一个社会的整体现代化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又在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内涵虽然是丰富的,但是本质特征却是十分明确的,即“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主题性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主宰自己的人,即把他们培养成相信自己、拥有自己的权利并能尽自己社会义务的主人”。

公民教育就是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公共情怀和公共参与能力,它代表了中国教育的新方向。公民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国人公民身份自觉,形成一种具有反思性、建设性的国家认同,启迪每一个个体“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进而把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与生活方式。

公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全部转型——全部教育系统都应该自觉地以培育年青一代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并能够积极、理性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主义民主素养为终极目标。对中国而言,公民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尤其要侧重于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权利意识侧重于对“臣民”的克服,参与意识侧重于对“私民”的克服。

如何通过公民教育提升人们的权利认知水平、培养人们的权利情感、增强人们的权利信念,使现代权利文化在中华大地扎根结果,就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说到底,公民教育对人的启蒙,其实质在于人的权利意识的觉醒。(五)

公民教育,甚或整个教育领域都是一个人文的领域。这一特质要求公民教育必须以尊重人的权利、自由与尊严的民主方式来进行教育。

公民教育的目的不是追求真理,而是陶冶社会成员的人格,使其能在所属的政治社群中,有效地实现个人的生命理想,并因此而强化其社群。

公民教育要培育学生的人格独立、平等、积极和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等品质,因此主体性、批判性、行动力的培育在公民教育设计中应是重中之重。

从一定意义上说,公民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因此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等命题对公民教育的实施尤为重要。而公民教育的隐性课程建设显然是学校生活改造的重点之一。教育工作者只有依据公民教育的目标,认真反思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才能避免形成反公民教育的隐性课程。

笔者所提出的一种公民教育构想,是基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培养合格公民。具体来说,通过实施“公民教育”,建设“规则意识强、行为举止美、文化氛围浓、教育质量高”的“公民学校”,最终实现培养“公民学生”的办学目的,使全体学生成为自立的“自然人”、自律的“社会人”、自主的“学习人”和自强的“成功人”。公民教育随想(一)

健康是生命的第一要素。现在的孩子,男孩子更帅了,女孩子更靓了,身高更高了,同时体重也更重了。走上个三五里路,便觉得累得不得了。跑起操来,比鸭子还慢,尤其是女孩子,就更不用说了。感冒是常有的事情,感冒药都快成了每天服用的饮料。

这样的事例应该不会少见。以高分考取了好大学,但他生活却不能自理,心理很不健康,大学不能毕业,更有甚者走上犯罪道路。很明显,这是典型的智商与情商的不和谐。

学生因上网而逃学,因上网而夜不归宿,这是班主任们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学生为什么要沉迷网络?围墙不是不高,防控不是不严,教诲不是不多,最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没有健康的爱好,没有高雅的情趣。如果我们的学生能热爱自然,能关爱生灵,能读上几本好书,能有一两项健康的喜好,笔者认为他们一定不会去沉迷网络的。

孩子一出世,就是一个“自然人”(不是法律范畴的)。一个自然人,最核心的品质,应当是自立。自立的人,必然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和谐的人,也必然是一个生活富有情趣的人。(二)

人,必然要成为一个社会人。社会人,就必须要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大而言之,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小而言之,要遵守团队的规章制度。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但是,自由与约束,权利与义务,又必然是相辅相成的。

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合作学习,已成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并驾齐驱的学习方式。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看,合作互赢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合作越来越得到世人的重视。从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看,就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合作的态势。要合作,就必然要坚持诚实守信。尔虞我诈,阳奉阴违,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负责,这样的人,世人要唾弃他;这样的合作,只会是一种虚假的合作,一种无效的合作。

记得许多年前,一个成绩十分优异的同学因一次考试不理想,撕毁了贴在墙上的光荣榜。问他,他不承认。后来在多人做证、无法否认的情况下,他居然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现在还有几人讲诚信呢?”这句话出自一个所谓优秀学生之口,让我沉思,让我终生难忘。

一个社会人,如果不能自律,他必然处处碰壁。而自律的最好办法,就是遵纪守法,就是保持诚信;当然,一个善于合作的人,自然是一个相信他人的人,也应该是被他人信任的人。(三)

学生当然要搞好学习。

记得女儿读小学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三年级以前,数学考试大多只有二三十分,似乎没有过及格的历史。我和爱人都很苦恼,教她做吧,她心不在焉;让她自己做吧,她见空乱填。后来,在她读完四年级的那个暑假,我们想了个办法,给她找来一本课辅书,对她说,你每次只要做完10道题,你便可以出去玩。于是,她便从中找出10个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做完了交给我们批改。我们当然是说话算数,对了,给她个100分,并让她看电视、玩游戏。逐渐地,她开始找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分析例题,“套”着去做其他题目,就这样,她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后来,她的数学成绩便有了较大的提升。

如果说,这是一种成功教育的话,我觉得成功就在于培养了她主动学习的习惯和信心。许多编者都说过,一般的教材,90%的学生可以自主看懂90%的内容。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只要培养了他自主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用过多担心了。同时,我们还应该可以看到,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做到终身学习。(四)

让孩子成人、成才、成功,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和老师,更多的时候注重的仅仅是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忽视了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显然,没有创新精神和坚强意志的人,是难以获得较大成功的。

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似乎还没有探寻到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这实在是当前教育的一块短板。同样,对学生意志力的磨砺,在当前的家庭和当前的学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必然会成为他们将来成才、成功的一个缺陷。

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坚强意志的磨炼,将是一个永恒的主旋律。因此,学校决不能少了这两门“课程”。(五)

有人说,美国人学走路用了50年,中国香港人用了60年,中国大陆人则要用100年。原因何在?我想大概是国人的“规则意识”比较差的原因吧。在学校要推行“公民教育”,自然要把规则意识放在首位。从学校办学,到教师执教,再到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应当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由于家教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疏漏以及一些社会原因,现在的孩子在行为举止方面,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已经严重不成正比。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五讲四美”非常有必要重新放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来。

有管理界人士说过,三流的管理靠老板,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文化。“文化的根本是让团队所有的人,都能朝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迈进。”学校文化建设,不光是停留在“让每一面墙壁说话”的物态方面,还应当渗透到每一个师生的灵魂。

教育质量,往往被简单地和分数画上了等号。其实,规则意识、行为举止、文化修养,都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质量”。如果落实到考试分数上来看,还应当定位于“全面”“全体”“终身可持续发展”,学生“不仅现在发展了,而且有自我发展的能力,现在的发展对于未来具有发展和迁移价值”。也就是说,不光让学生在现学段能有好的学习成绩,还应当让他们能够长期地保持着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始终能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六)

我曾把关于学校公民教育的一些文稿和刚出版的一本新书,一同寄给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他看后回信说:“公民教育的想法很好。其实我们的孩子们享受的就是公民教育。只不过目前这种教育与我们的理想相去甚远。”

又过去了许多年,我们的教育与我们的理想,距离缩短了多少?第三节 公民教育何去何从

每每读到有关公民教育的文字,我便仿佛置身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感受着贾丰臻、曾在干、天民等陌生而高大的仁人志士,在那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非常时期,构建并力行着以公民教育来救亡图存、兴国安邦的教育梦想。这也让我不由自主地将今日教育与民国教育进行着种种比较。心中感慨,五味杂陈。何为公民教育?民国初期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当下的教育该如何改良?这些问题,我以为应当成为今日教师的一种教育普及。一、民国初期如何实施公民教育?

民国初年倡导的公民教育,对于学校而言,主要包括公民科的教学和公民训练两种方式。“公民科教学之目的为使学生了解所属的群体之组织和机能,以及全体内各分子相互关系,因以养成对于群体有最大的贡献之公民。”这是常直道在《小学公民课教学法》中对于公民科教学目的的归纳。对于课程,是单立一科教授还是合并他科教授的问题,他认为,“最好是公民科和历史科,由一位教师去教”,同时,他还认为,“并非谓只有历史一科可与公民科合并或容纳公民科,其他各科,尤其是地理、卫生各科关系亦甚密切”。

在研究方法上,常直道提出应当放弃系统的研究方法,而代之以从儿童可遇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开始,选取各种对于儿童有真实兴趣的“公民问题”进行研究;“教师最好自己去把本地居境所有重要问题列为一表,然后再去搜集所有关于此等问题之参考资料,作为补充教材”,因为“这种形式的功课,比遵从教本要困难些,但是也更有价值些;因为它促发儿童去思虑他们自己的居境之种种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常直道认为“公民科教授之目的不但为使学生了解政治的方面之生活,尤其要紧的是发展忠于所属之群体,并竭力为所属群体劳役之精神”。所以,他提出应当避免机械的方法,而采用活动的方法:“让学生于适当时机以具体的、活的样式去参与他日常生活中政府之职能。”在他看来,“这种与法规之直接的、亲身的、亲手的接触(兼包含他的制定与执行上),乃是对于我们的制度有真实的了解、爱重,并且以爱国的和守法的行为保持其群固长久之唯一的方法”,“若是不让学生去做一个‘小公民’去担负参加一些‘雏形的’公民责任,其结果必致仅为口头的诵习”。《小学公民科的新教学》的作者周天冲认为,公民的教学应变成公民的活动,比如,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社会卫生的活动,学校中的清洁和秩序,社会上的清洁和秩序,儿童报告在家庭所进行的活动,直接研究社会的各种活动等。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了“活化的教学法”,包括设计法、问题法、社会化的问答法或谈话法、会议法、辩论法等11种。这些“活化的教学法”可以达到四种目标或养成公民的四种要素,即“洞观社会生活的眼光”“解决公民问题的技能”“图谋公民幸福的热忱和兴趣”“养成公民道德行为的习惯”。

关于公民训练,在《中学法训育》《小学法训育》中有明确规定:“中学训育,应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所规定,陶融青年‘忠孝、仁爱、仁义、和平’之国民道德,并养成勇毅之精神与规律之习惯。”“小学训育,应以公民训练为中心,由教员利用学生课内外各种活动,并联络家庭及本地公共机关,加以积极之指导。”其训练内容,以小学为例,它包括以下几方面。(1)关于体格训练: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快乐、活泼的精神。(2)关于德性训练:养成礼仪、廉耻的观念,亲爱、精诚的德性。(3)关于经济训练:养成节俭、劳动的习惯,生产、合作的知能。(4)关于政治训练:养成奉公守法的观念,爱国爱群的思想。

为什么要训教合一?吴家镇、高时良在《现阶段中国公民训练之鸟瞰及其改进》中认为,“一个良好的公民,不仅要‘求知’,还要‘学做人’,训教合一就是把‘求知’与‘做人’二者打成一片,所以训教合一的收效,也就是公民教育的成功”。二、当下公民教育何去何从?

民国初期的公民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研究方法,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公民训练,用现在的眼光看来,都有着它的历史意义,即便是到了21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理念与实践,依旧是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当下的公民教育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应着力在“知、行、意、情”四方面下功夫。

知:通识性培训。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家长学校,应当把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培训内容,力求让全体教师、全体家长明确实施公民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明确新时代的公民只有尊重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既会学习又会做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时代公民;明确只有培养更多的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批判的意识、创造的能力的人,我们的祖国才能真正走向伟大的复兴。

行:落实于课程。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办学思想只有落实于课程才可能得以贯彻,得以生根。这种课程,可以是一种有形的课程,比如思品、历史等学科,也包括在地方课程里直接开设公民科;它更多的时候,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渗透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待人接物之中。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师生生活等时空,自我的,相互的,都能够尊重生命、遵循规则、保持文明、积极进取。对于学生成长而言,个人公民意识的形成,只有落实于行动、落实于细节,才可能言行一致,切实提高公民素养。

意:习惯成自然。一种习惯的形成,大多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意识阶段,也即是认知阶段,能意识到某种行为的意义;二是意愿阶段,具有某种行为冲动和行为可能,能“心甘情愿”地那样去做;三是意志阶段,人的思维方式和实际行动形成一种稳固的“条件反射”,进入一种自然而然的必然状态。公民教育的实施,只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师生的公民素养才可能得以不断提升。

情:自成价值观。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描绘了一个教育的美好境界——“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观阶段。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需要规则的约束、他人的提醒,另一方面更需要来自于自我的恒态的反省、常态的阅读。因此,坚持写自省日记,坚持读文学名著,这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一种无以替代的“润物细无声”的涵咏作用。

研究公民教育这个课题,我略有一些时日。其间,我读了许多文献,也写了诸多文字。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如何培养好公民,我认为应当把握五个关键词。

一是“生命在场”。这里所说的生命,不光是物质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只有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呵护学生的生命,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二是“生活在线”。生活之水源远流长,生活之水丰富多彩,与生活接轨的教育才是活教育,用生活演绎的教学才是活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抽象的学科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知识、生活、生命才可能发生深刻的共鸣。

三是“规则意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身边有太多人喜欢“不走寻常路”:许多人习惯于“中国式过马路”,许多人喜欢“到此一游”,许多人因为人情大于法,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规则,是做人之本,是立校之基,是兴国之策。

四是“学科渗透”。公民教育并非思品学科的专利,也并非只有班主任才有的职责,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具有公民素养、推进公民教育的“公民教师”,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成为渗透公民意识的“重要时刻”。

五是“言传身教”。“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推行公民教育,需要我们全体教育人(不仅仅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尤其是从自身做起的并非作秀的一种“身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与有志于公民教育者共勉。村小之恋

近日,一些教育媒体纷纷聚焦于村级小学:或提醒,或记录,或审视,或忧虑,或称道。读着相关文章,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二三十年前,回到我的童年时代,回到那所大坝脚下、有点类似于四合院的小学校园。(一)

本村小学建于20世纪60年代,因为那里早期有一座古庵,名曰“骑龙庵”,所以旁边的一个粮站,便取名为“骑龙庵粮站”;而与粮站连在一起的小学,村里的老人们便习惯地称之为“骑龙庵小学”。

村小最初也就六七间小教室。一到五年级,各一间,另外的一两间,便是教师的办公室;粮站与教室相对,成为“四合院”一部分。即便加上粮站,也只有三面建筑,靠近提水大坝那边的围墙还是90年代才加上去的。陆陆续续,拼拼凑凑,经过二三十年的添补,村小才勉强成为“四合院”。

四合院里,有几棵梧桐,还有几棵叫不来名字的树。上课前,放学后,这些树木便成为男孩子们攀爬的对象。院子里,竖起两个水泥制作的篮球架,国庆节或是过大年,这里便成为生产队之间篮球比赛的运动场,所演绎的当然也是我们这些孩童们看到的最精彩的体育赛事。在粮站闲空时,村里的群众大会也在这里召开;有些时候这里也变成临时电影院,像《三打白骨精》《少林寺》就是在这里放映的。

提水大坝,更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夏时节,每逢雨天,正是菌类植物繁衍的时候,许多孩子在长满小草的大坝上捡些地面菇交给妈妈做上一盘美味的菜肴。一些调皮的家伙,还把雨后的大坝作为天然的“滑梯”,打着赤脚,从坝顶出发,沿着坝的斜面下滑。大坝转弯处,有一个约三米高的石拱桥洞,这里是男孩子们的“试胆洞”,胆大的家伙从桥洞上纵身一跳,便常常成为孩子王。暑假期间,生产队让孩子们放牛,孩子们就把牛抛放于大坝上在一起说笑,或是看连环画。翻过大坝,下面有一段水泥砌成的排水沟,我的一个要好的同学,他把排水沟的水泥墙面作为黑板,在上面教几个要好玩伴学习速算……(二)

说那时的村小是孩子们的乐园,一点也不过分,我们在那里的确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同时,我们的这所骑龙庵小学,还是一所教育质量闻名遐迩的学校。之所以说它教育质量高,我且略举两例来佐证。

一是,附近的另外两个村庄,一些家长常常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图的就是我们这里的教育质量高,此举还常常让那两所村小的老师们很不高兴;另一个有力的证明,则是本村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考取县一中的,每年也都有学生考取大学的。在那大学尚未扩招的年月,最多的一年居然有六七人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对于一个只有1000多村民的行政村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也理所当然地轰动了全镇乃至全县。也因此有人说,本村真不愧为“半升芝麻秀才地”。

村小的辉煌,一方面得益于本村村民的尊师重教,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吴寿国校长的精细管理。吴寿国校长从建校之初的60年代,一直当到20世纪末,他有着30多年的“校长龄”。也正是因为学校教育质量高,村民们都对吴寿国校长敬爱有加,都认为他是本村的“有功之臣”。即便是到了现在,人们还是喜欢称他为“老校长”。(三)

也是在老校长在任期内,学校整体搬迁到距离原址两三百米的一块高地上,一次性地建起了一个崭新的“四合院”,只是把篮球场和厕所建在了“四合院”的外面。同时,因为村里经济紧张的原因,这“四合院”如同同期的其他村小一样,都是一种“急就章”,建筑质量都不太好。但与原来的那“四合院”相比,民房变成了楼房,泥土地变成了水泥地,新旧对比,不可同日而语。

我曾在这所新“四合院”里工作过一段时间。那几年里,我住在学校,是名副其实“以校为家”的。我所在的那几年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一直延续着既有的辉煌。记得1996年,片区分给学校10个“重点线”指标,后来小学毕业考试中,我们30人的班级,过“重点线”的居然达到了19人。这样的成绩在全镇30多所小学里,可谓是遥遥领先的。后来,我调到中学任教,老校长也把校长职务让给了村里的年轻人。再后来,因为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的原因,这里由完小变成了初小;而现在呢,连初小也不复存在了。本村的孩子都到邻近的村小上学了。而邻村的小学,还是一位绰号叫“许老九”的老板出资兴建的,否则该村小也会难逃被撤并的命运。“老四合院”不再是学校之后,曾有一段时间变成了大米加工场,再后来完全成为废墟;“新四合院”也已是人去楼空、草长莺飞了。曾经辉煌了三四十年的“骑龙庵小学”,早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成为一段“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骄傲与遗憾。对于像我这样曾在那里读过书、工作过并以校为家的人来说,这种感受便尤加深切。(四)

前一些日子,在一本《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的书里读到一些类似于或者说远远超过于“骑龙庵小学”但也遭遇撤并的学校,我的那种心情便更加复杂了。

一所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李山小学。李山小学建于1912年,由于办学质量高,吸引了邻近一些村庄子弟来读书。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原先的校舍渐渐不够用。1940年,李山村组成建校委员会,全面负责建校事宜;1947年,校舍告成,前后历时7年,总投资国币93万元。据介绍,学校全盛时期学生数达370人,教师20余人,有小学6个班级,初中3个班级。但到了2004年,全校只剩下8个学生和4名教师,最后不得不合并到山下的镇小了。从此,1912年开始办学的李山村便没有了学校,只留下空荡荡的校舍。回响了近百年的琅琅书声,也许从此永远沉寂,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另一所是福建省西部的培田村小学。据该村族谱记载,培田第一所学堂创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明清两代培田村先后有过9个书院,其中一个名曰“南山书院”的规模和影响最大。1905年,培田村将南山书院改名为“培田两等小学堂”,成为当时长汀县第一所民办新式完全小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校又改名为“长汀县南宣乡区中心学校”;1956年,培田村从长汀县划归连城县,校名也随之改名为“连城县宣和乡培田小学”,而这时期的生源,除了培田本村学生之外,还有附近十余所村庄的学生。

培田小学新中国成立前培养的人才姑且不说,新中国成立后,光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所在宣和乡各小学中,几乎近半数校长为培田人,连县一中的校长也是培田人。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培田小学便开始衰落;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村中出生率逐年下降,外出打工的人数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随父母进城读书,同时一些家境好的家长也纷纷把孩子送到县城小学,学生数便急剧下降。据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2012年暑期“三下乡”赴培田客家社区大学实践队报道,当时培田小学只剩1~5年级,34名学生以及7名老师。培田小学还能够“坚持”多久,自然不得而知了。(五)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而一些时候,在选择校址时却往往更看重“地利”,看重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带,而那些曾经辉煌一时但生源萎缩的许多村小,它们虽然不乏“人和”,虽然有着较长时间的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但也往往难逃被撤并的命运,骑龙庵小学如是,李山村小如是,但愿培田小学能够“起死回生”。

学校布局调整,是一种整合教育资源的需要,是一个时代的必然选择。在时代选择的面前,我们的许多村小只有沉默,只有顺应,只有永远地沉寂于村民的记忆深处。

然而,沉默的并非全是因为衰弱,沉寂的也许更能引发深沉的思考。当标准化的校舍屹立于校园时,我们一方面为现代文明所称道,另一方面则应当经常性地叩问,叩问我们的教育良知,叩问我们的教育智慧,比如:

孩童们是否还拥有玩耍泥土、亲近自然的机会?

校长们、老师们是否把任下的村小也作为心灵的家园?

课堂上是否经常性地给学生们渗透着一种认识乡村、反哺乡土的人文情怀?

学校是否充分地利用了乡村里诸多的教育资源?

学校是否成为乡村文化重构重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学生”新解,“教育”重探

何谓“学生”?《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①在校读书的人。②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③〈方〉男孩子。”前两个义项可以理解为,学生的活动场所在学校,活动的目的是读书,学习的对象是书本、老师或前辈。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专家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角度,给“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就是要学懂生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一、学懂生命

生命无法复制,生命亦不可重来,因此,笔者认为,学懂生命的意义,至少包括三点,一是敬畏生命,二是规避风险,三是珍惜时间。

敬畏生命。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珍视他人的生命,还要呵护一切具有生命意义的生灵。大学生跳楼,中学生自杀,“红领巾死结”;弑师案,弑母案,马××事件;硫酸泼熊,摔猫摔狗……这一切的惨剧,都源于对生命的漠视,正是这种漠视,导致无数无辜的生命在瞬间消失。生命不存,教育何谈?因此,我们应当让学生: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保持生命,促进生命,就是善;毁灭生命,压制生命,就是恶。”敬畏生命,这既是道德的根本法则,也是教育的本原基石。要让学生敬畏生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各个学科中切实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既作为教学目标,也作为教学起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帮助学生健全人生观和生命观。

规避风险。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风险或降低风险,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规避风险并不表示能完全消除风险,也有可能只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或者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取决于事先控制。“5·12”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仅用时1分36秒,便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4·14”玉树地震中,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又创造了“零死亡”的奇迹,近900名师生全部幸免于难。这种奇迹的创造,来源于学校强烈的避险意识,紧急疏散演习中严格要求,每次演习都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一步不漏地进行。规避风险当然还包括许许多多,比如规避拥堵挤压、打架斗殴、交通事故、火灾水灾、流行疾病等。切实上好每一节安全教育课,便是一种最实在的风险规避。

珍惜时间。生命是什么呢?生命就是时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的这句名言从时间的角度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而鲁迅先生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一句话,同样谈到了时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然而,事实上能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生命的人并不多,我们的教育也往往存在这样的缺失。要让学生学懂生命的意义,首先要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包括自己的,还包括他人的;而要珍惜时间,首先要从课堂开始。二、学会生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后来《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又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如何让学生学会生存,自然包括太多的方面;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增强体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生存的基础。学校要切实关注学生身体,引导和督促学生拥有“健康第一”的生存理念,做好“两操”,上好体育课,练好大课间,坚持阳光体育运动,让全体学生都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其中一些重要的东西却富有共性,诸如确立目标、主动学习、良好习惯、平衡发展等。学会了学习,便可拥有更多的知识,为生存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空间。

学以致用。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学生都成了“两脚站立的书柜”。要把学得的知识转化为一种生存的本领,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语文课中可让学生写一写广告词、演讲稿或其他应用文;数学课中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解决实际问题,如合理负担出租车费、商品打折的比较、家庭日用电量的计算、红绿灯管制的设计等;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电工知识和电器安装相结合;化学知识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等。通过学以致用,既可培养学习兴趣,又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等实践中提升智力、发展能力,更是训练了一种生存能力。中学的理化生实验课,便是一种很直接的学以致用。

学会交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实,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都可大有作为。其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而自信地发言,便是一种有效办法。

学会劳动。“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事实上,许多学校把劳动技术教育课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如能结合有关课程的教学,开设植物栽培、动物饲养、木工、金工、电工、无线电技术、烹饪、缝纫、编织等劳动技术项目,参加一些公益劳动(整修校园、植树造林等),这样,“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为毕业后升学和就业打下一些基础”。

学点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大多并未真实开设。硬件差、师资乏、观念落伍,成为制约学生信息技术提升的三大瓶颈。今天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计算机的知识与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因此,中小学要切实用好现有微机、网络和教师资源,更新观念,让学生尽早尽快地打好信息技术基础,否则,农村的孩子真的会“输在起跑线上”。三、学会生活《现代汉语词典》对“生活”一词解释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雨果说,“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始终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智纯正,并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理智”。不同的人对于“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总有一些“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能让人达成共识,亦能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影响,比如,积极进取、习惯养成、学会感恩、和谐共处、富有情趣等。

积极进取。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更是干净纯粹……”名人故事基于史实,源于生活,富于启发,有助于学生学习模仿,培养兴趣,也有益于学生领略名人的人生风采和成功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学校可以张贴名人名言,读记名人名言,说讲名人名言,抄写仿作名言等。这样,以名人名言为载体,以“共赏名人、共读名言”,相互交流“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我想推荐的名人名言”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育,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积极进取。

习惯养成。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终生受益。培养学生的习惯可以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三个方面加以塑造。其中生活习惯是一切习惯的基础,比如讲究卫生的习惯、独立自主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等。学校可以营造校园文化陶冶情操,诵读规则条文强化意识,举行德育活动提升品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之日,便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光辉起点。

学会感恩。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然而现实生活中常有人埋怨现在的孩子“薄情寡义”。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学校应经常开展一些“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专题活动,如班会、演讲、作文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在交流中知恩,在行动中报恩。让学生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爱去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大自然的恩赐,让他们的生命更精彩,成长更健康。

和谐共处。朱永新说,“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人相处、善于和人合作,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与人和谐相处,重要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真诚待人。学校、班级通过开展团队活动,捆绑团队利益,是培养学生上述品质的有效方法,在团队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相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