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经典人物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7:35:57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人物故事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人物故事试读:

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

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出身于弗吉尼亚州韦斯特摩兰县的一个拥有300名黑奴、8000英亩土地的大种植园主家庭。他出生时,恰逢他的家族从英国移民弗吉尼亚的80周年。他的父亲受过较好的教育,但是华盛顿没有受到系统的正规教育,主要靠父亲和异母兄长劳伦斯的言传身教。他从小爱好数学、三角,逐渐产生了对测量的兴趣,他有超常的地图绘制天才。

1748年,华盛顿16岁时,为英国殖民当局搞土地测量,不仅获得550英亩土地作为报偿,而且增长了见闻和关于土地的知识。1752年20岁时,他的异母兄劳伦斯去世,整个大农场由华盛顿继承和管理。这时,华盛顿已是一个身高超过两米的伟岸汉子。他的志趣已不限于管好几千英亩的农场,他骑马到弗吉尼亚各处去观察,对西部广袤无垠的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萌发要在西部建功立业的雄心。在1752年他被任命为弗吉尼亚南区的副官长,军衔是少校,这一任命使华盛顿燃起了对军事生涯的向往。1753年他接受英国的弗吉尼亚总督丁维第的委派,去向俄亥俄境内的法军的一个要塞的司令官致送最后通牒,要法军停止“蚕食”英国在俄亥俄的土地,而这些土地本是印第安人的,英法两国殖民者竞相攫取。华盛顿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要塞,可是发现法军已经撤到另一处去了,华盛顿决心继续去找法军司令官,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法军的另一要塞,并向要塞司令送达最后通牒,法军司令坚决拒绝这一通牒,他只好回到弗吉尼亚复命。在这次几乎丧命的危险使命中,华盛顿对俄亥俄境内的印第安人有了了解,也窥探了法军在俄亥俄境内的部署。1754年春,他再次奉丁维第之命率领一支150人的小分队去俄亥俄阻止法军的“蚕食”行为。两军交锋,华盛顿初战取得小胜,但后来不敌法军优势兵力而败退,丁维第赏识华盛顿的胆略,晋升他为中校。1755年,爆发了北美土地上的英法七年战争(1755—1762年),华盛顿接受英将布拉多克的委任充当他的上校副官。华盛顿根据他几年来的军事经验,建议布拉多克放弃摆开阵式齐步前进的欧洲传统战法,因为北美多丛林,而且到处有心怀敌意的印第安人,容易遭伏击,布拉多克刚愎自用,拒绝采纳这一正确意见,果遭伏击,大败而归,华盛顿本人几遭生擒。这次战斗,使华盛顿看清了英军的严重弱点,这对日后华盛顿打败英军大有裨益。华盛顿虽然随着败军逃回,但他的表现和中肯的建议深为总督丁维第所赏识,委任他担任弗吉尼亚民兵总司令,守卫弗吉尼亚西部边界。

华盛顿的眼光仍然在政界,1759年被选入弗吉尼亚议会。1759年与一个富孀马撤·丹特里奇结婚。在此后16年的种植园主生活中,华盛顿痛切感到英王的殖民政策严重地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和侵犯了殖民地议会的权力。1765年,北美殖民地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印花税法的抗议运动。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议会议员在议会发表声明说:“没有得到我的同意,他们(指英国下院)把手伸进我的口袋掏钱的权力决不比我把手伸进你们的口袋掏钱的权力更多一丁点儿。”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极为普遍的反英情绪。

华盛顿由于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对英国存有幻想,不想与母国一刀两断,特别是对英王乔治三世,华盛顿认为他可能体察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情绪,作出“宽厚的”、对英国有利的让步。1773年波士顿发生反对东印度公司向北美殖民地倾销茶叶事件遭到英国严厉镇压后,华盛顿认识到,除了完全独立,北美殖民地别无出路。1774年3月至6月,英国议会又陆续通过对北美殖民地进行全面高压的五项法律,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对此作出强硬反应,派出代表在费城举行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次大陆会议,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他特意身着戎装出席,在会议上,他大力促成大会通过不惜以武力作为最后手段的决议。1775年4月19日,英军与美国民兵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发生武装冲突后,北美殖民地代表于5月10日又在费城举行第二次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华盛顿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军队成立时兵员为1.6万人。

华盛顿是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肩负起指挥独立战争的神圣使命的。面对装备精良的英国正规军,大陆军只能算是一群“乌合之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要建立一支既有革命热情又有严格纪律和训练的军队。华盛顿在经历了几次重大失败,甚至连费城也在1777年9月陷于敌手的不利局面下,被迫退守费城西北的福吉谷过冬。华盛顿利用这个时机进行部队整训:这支几千人的败军,缺粮少衣无饷,但是华盛顿同士兵共甘苦,亲自到士兵中间进行鼓动,并且对部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这方面,得到了通过本杰明·富兰克林介绍于1778年2月来到大陆军的一个普鲁士军官斯特乌本男爵的帮助。他把几千纪律松弛的败兵训练成一支劲旅,这支部队在1781年秋,南下弗吉尼亚,直指英将康华理指挥下的英军主力,在法国海军的配合下,康华理在1781年10月19日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华盛顿功成引退,解甲归田。但是,战争的胜利并未给北美人民带来安定和希望,因为13个殖民地各自为政,根据殖民地共同纲领“邦联条例”,它们是13个独立国。如果没有一部统一的宪法,怎能叫做统一的国家。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在各界的支持下,1787年5月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推选为弗吉尼亚州代表团团长并理所当然地被一致推选为会议主席,制订出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根据宪法产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1792年又连任一次,一共当了8年美国总统。他的内阁中包括了不同政治倾向的著名人物,如自由派的杰斐逊任国务卿,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汉密尔顿任财政部长,埃德蒙·伦道夫任司法部长。据说华盛顿让善于排解纠纷的能手伦道夫在内阁中为“两只好斗的公鸡”——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之间起缓冲作用。

华盛顿在第一个任期中,在汉密尔顿的协助下,建立起“合众国银行”,制定税收法,建立起统一货币,征收联邦税,鼓励民族工业,建立国家债信,总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不依赖欧洲的强有力的联邦政府领导下的新国家。这些工作都卓有成效。但在有些方面,却不那么顺利。

1793年华盛顿第二次就任总统不久,发生了法英战争。根据1778年美国反英战争中承担的美法军事联盟的义务,美国应支持法国,可是华盛顿接受了以亲英闻名的汉密尔顿的建议发布中立宣言。汉密尔顿的理由是建国伊始,美国没有作战的准备和能力。中立之举,引起亲法的杰斐逊的反对乃至辞去国务卿职务,他认为美国应该履行法美联盟的义务。

1794年,华盛顿还遭到一次所谓“威士忌暴动”的挑战。起因是宾州的农民拒绝缴纳酒类消费税。根据汉密尔顿的建议,华盛顿命令1.5万名民兵开进宾州镇压造反者,有100人被判刑。这是华盛顿以联邦权威对州权主义者的一次有力行动。

当了8年总统,华盛顿坚决拒绝谋求第三次担任总统,在1796年9月17日发表了他的《告别词》,他请求同胞原谅他做过的一些错事,呼吁全国团结,反对会导致国家分裂的党派活动,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结盟。这些告诫曾对美国政治生活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的变化,这些告诫也渐渐成为逝去的历史。

1799年12月14日,一代伟人因患喉炎去世,终年67岁。美国及欧洲举行了广泛的悼念活动。拿破仑下令举行为时一周的悼念。

华盛顿是美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保守派,政治观点同汉密尔顿相近而与杰斐逊时常相左。他是一个大奴隶主,但他赞成解放黑奴,而且在遗嘱中声明解放他自己所有的黑奴,但是他没有要求废除奴隶制,这个任务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后的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来完成的。在他任期内,还对印第安人进行过武装镇压。

尽管如此,华盛顿一生中的主要活动,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严厉谴责他的部下怂恿他利用手中的军权和声望来称王的活动,而且拒绝一些过分的赞誉之词。他任满8年后,有条不紊地、和平地向当选的继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移交权力,并给以有力支持,从而创造美国总统和平移交权力的良好先例。

1962年美国《纽约时报杂志》举办的历史学家评选美国总统投票活动中,华盛顿得票居林肯之后为第二位。

林肯:解放黑奴的民族英雄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年),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从1861年到1865年任职。他领导联邦政府进行了美国历史上惟一的一次内战,平定了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的武装叛乱,解放了黑人奴隶,废除了奴隶制度,拯救了联邦免于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扫除了障碍,从而使美国迅速步人世界强国之林,他也因此成为美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杰出政治代表,赢得“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革命家”的名声。

林肯诞生于肯塔基州哈丁县霍詹维尔镇的一个木屋中。他的祖先大约是在1617年从英格兰移民马萨诸塞州的,父亲托马斯是个西迁农民兼木匠,有230英亩土地,但只开垦出来30英亩,父母都不识字。林肯在8岁时就协助父亲开垦荒地。在童年时代,林肯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但是他十分刻苦进行自学,15岁时除阅读(圣经)外,还借阅《华盛顿传记》、《鲁滨逊漂流记》、《伊索寓言》、《天路历程》等书。年龄稍长,自学基础数学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并对辩论发生兴趣,在打工之余,参加当地辩论社团。1834年开始研读法律书籍,为日后充当律师打下了基础,这一年以辉格党员身分被选入伊利诺伊州众议院,成为十分活跃的州议员并一再连任。1837年开始操律师业务,经常为穷苦人辩护,不取报酬。由于他在几件冤案中伸张正义获得胜诉,因此声誉大噪。1846年和1854年两度被选入联邦众议院后,律师业务更为繁忙。1858年的“月光案”成为林肯法律生涯中的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次成功。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被控谋杀,一个关键性目击者作证说谋杀发生在晚间10点多,明月高悬,作案人看得清清楚楚,林肯用一本历书来证明此人证词不实,那晚是上弦月,10点多月亮已不见,因此被告是无辜的。在这同一年,林肯政治生涯中出现了关键性的事件:与民主党的权威人物、多次连任联邦参议员的斯蒂芬·道格拉斯为竞选新一任参议员而进行7次全国性公开辩论。辩论的主题就是奴隶制问题。在辩论开始前两个月,林肯在共和党伊利诺伊州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与道格拉斯竞选,在大会上林肯发表了著名的“裂开的房子”演说。林肯引用《圣经》中的一句话:“一座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他继续说:“我认为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它要么全部变成一种东西,要么变成另一种东西。要么反对奴隶制的人将制止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大,并使公众相信它正处于最终消灭的过程中;要么拥护奴隶制的人将把它向前推进,直到它在所有的州里,无论是老州还是新州,北部还是南部,都变得同样合法”。林肯是代表反对和消灭奴隶制的一方,道格拉斯是代表维护和扩展奴隶制的一方。辩论从1858年8月21日到10月15日在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城市举行。辩论是林肯主动向道格拉斯提出的要求,当时道格拉斯已是鼎鼎大名的全国性政治人物,而林肯则不是一个全国性人物。辩论过程极为热烈,双方支持者在会场上不时以热烈的掌声、笑声、欢呼声和一些情绪性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态度,以致演讲者不得不一再请求听众保持安静以便让演讲者不受干扰。道格拉斯在辩论中极力将解放奴隶与种族平等混为一谈,而种族完全平等在当时的美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大多数主张解放奴隶的人并不主张黑人白人完全乎等,以致林肯不得不在辩论中回答道格拉斯一方提出的一些挑衅性问题,比如:你主张解放奴隶,为什么不娶黑种女人为妻?林肯回答说:“我不理解,为什么我不愿意让一个黑种女人做奴隶,我就非娶她做妻子不可。我的理解是,我尽可以随她去。我今年50岁了,我当然从未有过一个黑种女人做奴隶或者做妻子。我们尽可以不要黑人当奴隶和妻子而很好地生活下去。”林肯的回答博得热烈掌声和笑声。林肯在与道格拉斯的辩论中,显然更受欢迎,共和党在11月2日举行的州议会选举中也赢得多数票,可是由于不利于共和党的席位分配办法,使得民主党的道格拉斯被州众议院再次选举为联邦参议员。林肯虽未当选,可是通过7次辩论而成为全国闻名的反对奴隶制的政治家,为他竞选总统创造了极好的条件。1860年,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林肯被推选为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击败了老对手道格拉斯,成为第一位共和党总统:

南方奴隶主控制的各州,在林肯获胜后仅一个多月,就纷纷宣布脱离联邦,到1861年5月,脱离联邦的州达11个,并组成与联邦政府对抗的邦联(南部同盟)政府。在这以前,南方的军队已在4月20日向查尔斯顿港萨姆特堡垒的联邦守军开火并迫使守军投降。震惊世界的美国内战开始。林肯的政治对手道格拉斯面晤林肯,支持他平息叛乱,并建议他立即征兵20万。道格拉斯虽然支持奴隶制,但是反对分裂联邦。在战争期间,为了动员更多的力量支持联邦,因此林肯在1862年8月22日的一封信中宣布:“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的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消灭奴隶制。”但这并不说明林肯对解放奴隶无动于衷。在衡量了国内外形势和对战争的利弊之后,在1862年9月22日发布解放奴隶最初宣言,宣布“从公元1863年1月1日起,在合众国的任何一个州或一个州的指明地区内,举凡其居民当时仍在反叛合众国,则该州或地区内充当奴隶的人,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1863年1月1日,即初步宣言规定的限期,林肯发布《最后解放宣言》,下令执行上述命令。南方奴隶主狂怒,废奴主义者狂欢,奴隶们以逃亡来迎接《宣言》,先后有50万奴隶逃出种植园,其中有13万多人先后参加了联邦军,另有20多万人在联邦军中从事各项后勤支援工作。马克思在评论《宣言》时认为它是“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在林肯的正确战略指导下,1863年联邦军队转入攻势。在格兰特、谢尔曼、米德等将领在东西两线均取得重大胜利的捷报声中,林肯取得1864年大选胜利,连任总统。1865年1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埋葬了使美利坚合众国蒙羞的奴隶制。这也是林肯第二次当选的一个胜利总结。1865年4月9日南方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向格兰特投降,内战以联邦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的结局是:拯救了联邦,消灭了奴隶制。

在美国人民(特别是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还没有从狂欢中平静下来的时候,林肯在4月14日夜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看喜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时,被一名种族主义分子、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恩开枪击中头部于次日上午与世长辞。凶手在逃亡12日后在弗吉尼亚州博林格林被联邦军包围击毙。

林肯在内战中面临的局势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在很长时期内支持奴隶主南方政权,国内敌我阵营很不分明,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林肯堪称指挥若定,尽管出现过某些失误,但他意志坚定,头脑冷静,目光深远,行动稳健,终于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决定美利坚合众国兴亡绝继的伟大历史任务。1962年《纽约时报杂志》举办的历史学家评选美国总统活动中,林肯得票超过华盛顿居首位。

罗斯福:在轮椅上改变世界的领袖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这个名字几乎出现在用各种文字写成的教科书上。他领导美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美国,他以和蔼动人的微笑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使一个备受惊骇、惶惶不安的国家重新产生了勇气,战胜了经济大萧条的危机:他的人民高唱着他的竞选歌曲《幸福的日子重又来临》,连续4次选举他为总统——这样崇高的荣誉和信任是前无古人的。

在纽约州赫德森河畔,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海德公园村,1882年1月30日,罗斯福就降生在那里。他的父亲是个百万富翁,母亲是航运业巨子的女儿,他是他们惟一的孩子。

小时候,他从未进过公立学校。他的早期教育大部分是靠家庭教师,但他所受教育的范围极广。几乎每年父母都要带他去欧洲旅行,他学会了法语和德语。

罗斯福18岁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历史和政治,三年后就得到了学位。接着他又读了一年研究生课程。在哈佛,他对课外活动极为热心,当时他感到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当上了哈佛校刊的主编。

从哈佛毕业后,罗斯福转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专攻法律,但他对社会活动比功课更感兴趣。1907年参加律师考试及格后,他就离开学校,进了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1905年3月17日,罗斯福同比他小两岁的远亲埃莉诺·罗斯福结了婚。

1910年,28岁的罗斯福当选为州议员,开始步入政界:虽然他的显赫家族总是和共和党联系在一起,但他属于民主党。1912年,罗斯福自告奋勇,积极帮助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尔逊竞选,他的政治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民主党大选获胜后,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部长助理。他在海军部工作时,干劲十足,表现出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

1920年,罗斯福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与考克斯一起参加大选:虽然民主党惨败,但这并没有影响罗斯福本人的声誉。

1922年夏,灾难降临到39岁的罗斯福身上:他在加拿大坎波贝洛岛度假时,得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做斗争,特别是通过游泳,锻炼双腿。几个月后,他就可以借助双拐、护腿支撑套和轮椅四处活动了。

与此同时,他一直关心着国家的政治生活,1924年他参加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从轮椅上站起来,拄着双拐走上讲台发表演说。罗斯福这种豪迈气概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8年,罗斯福当选为纽约州州长。他在任期内推行社会改革,提高公民福利,救济失业工人,一时名声大振。

1932年,罗斯福击败胡佛总统,当选为第32届美国总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此时,美国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罗斯福发表了精彩的就职演说,他在演说中允诺将迅速采取措施扭转局面,断言美国一定能复兴,号召人民以毫无畏惧的精神,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灾难:他给这个人心沮丧的国家带来了希望。

罗斯福善于用人,能接受各种新的建议:在他周围,除了内阁成员,还有许多专家教授等智囊人物,帮助他实施竞选时向选民提出的旨在恢复经济、实行改革的“新政”。

3月6日,即罗斯福就任第3天,他下令让全国银行一律停业,接受甄别:非经甄别查明确实殷实稳定的银行,不得复业。

3月12日,他通过广播,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重申银行停业接受甄别的重要性,以安定民心。

3月13日,那些殷实稳定的银行开业。

3月19日,罗斯福召开了国会特别会议:到6月份这次会议结束时,己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立法并开始实施,其中包括《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在全国取消金本位;成立联邦政府救急署,并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安排大批失业青年。

这一系列措施深得人心。1935年,美国经济初步复苏。罗斯福进一步促使国会制订一项新的立法纲领——《社会保险》,实行更高的所得税,加强对银行和公用事业的控制,还制定了一个针对失业者的庞大救济计划,设立了养老金、失业保险、孤儿救济金机构以及一些卫生机构。

1936年,罗斯福以98.49%的选票入选,击败对手,再次当选总统。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宣誓就职——他是第一个按宪法修正案规定的新日期就职的总统。在就职演说中,他坦率地承认,国家还没有达到他在第一任期之初所设想的“幸福谷”的目标。但他发誓要继续努力,消除“全国1/3的人缺房少衣、营养不良”的贫困状态。

在罗斯福的第一任期内,最高法院曾以违反宪法为由,使“新政”的一些重要措施变为无效。罗斯福决心改组这个年迈的保守法官占多数的最高法院。虽然这一提案最终未能通过,但法院的调子却出乎意料地变得开明。此后,罗斯福便能合法地大规模地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

罗斯福以卓著的政绩赢得了人民的信赖:1940年和1944年,他又连续两次大选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

罗斯福第二次入主白宫之时,这个世界正战云弥漫。

1939年9月,当希特勒的军队入侵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罗斯福对全国发表了“炉边谈话”。他说:“我三番五次地说过,而且还要反复地说:我已经看到了战争,而且我痛恨战争,我希望美国不卷入这场战争,我也相信能够不卷入。我向你们再三保证:政府为达到这一目的将不遗余力。”然而,正是罗斯福要求国会修改中立法,以便于向西方盟国出售武器。

1940年,法国沦陷,英国被困孤立无援,德国对伦敦进行大轰炸,纳粹的侵略行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已损害了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和强国地位,威胁着美国的安全。罗斯福开始加强防务,1940年7月于古巴哈瓦那召集泛美会议,通过决议,发表宣言,宣布美洲及其四周为安全区,由美国海军巡逻。一个月后,罗斯福又与加拿大政府举行会谈,建立美加联防。

1940年底,英国陷入困境,经济拮据,军火短缺:罗斯福意识到必须援英,否则法西斯取胜将会对美国十分不利。他发表了著名的“出借水龙带”的谈话。他说:“假如我的邻居失火,而我家有一条浇花的水龙带,让邻居拿去就可以帮他灭火,我怎么办呢?总不能在救火之前对他说:‘这管子我花了15元,你得照价付钱:那么应该怎么办?’ 我不要这15元,而要他在灭火以后还我水龙带,就这样……”最后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将50艘超龄驱逐舰借给英国,而美国因此取得大西洋英属岛屿上的八个军事基地的99年无偿使用权。

此后,罗斯福用《租借法案》支援了所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不可忽视,但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德国法西斯的威胁,接受了罗斯福的政策。

1941年8月,罗斯福在北大西洋的一艘巡洋舰上会见了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起草了一份文件,后来被称为《大西洋宪章》,《宪章》提出八点协议,确定了他们共同认为构成未来世界和平的原则。

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罗斯福入主白宫之初,就改变了美国的一贯态度,承认了苏联政府,此时,他宣布对苏援助,同意苏在美补充物资。

1941年12月初,一位日本特使抵华盛顿同美国政府进行磋商:由于日本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直接威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美国已改变了原来的妥协政策,而与日本断绝了贸易往来,同年12月7日,日本飞机打破了星期日的平静,轰炸了珍珠港美军基地。罗斯福把这一天称为“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并要求对日宣战。翌日,美对日正式宣战。几天后又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罗斯福的领导下,美国人民全力以赴去争取战争的胜利。

罗斯福建立了一系列战时生产和动员机构,实行物价和工资的严格控制,全国进行大规模征兵。他还领导了一项不寻常的工作,始终对敌人以至全国民众都严守秘密,这就是原子弹的研制。

1942年元旦,有26个国家在《大西洋宪章》上签了字,并一致同意并肩作战,直至战胜轴心国:罗斯福建议这些同盟国自称“联合国”。这为在大战结束时成立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基础。

1943年1月,他与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通过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宣布:战争要一直打到轴心国无条件投降为止。

罗斯福的这些外交活动,打击了德、意分化离间同盟国的阴谋。

1943年5月,美英联军完全控制了北非,迫使在当地的德、意军投降。两个月后,美英联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下台,新政府与盟国签订停战协定,并退出轴心国,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随着苏军全线反攻的开始,罗斯福加强了对苏合作,1943年他派国务卿赫尔前往苏联参加三国会议,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的设想。

1943年11月28日,罗斯福前去德黑兰参加美、苏、英三国首脑会议。在此之前,他在开罗与中、英首脑举行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在英、苏领导人发生分歧之时,力主团结。在他的协调下,最后达成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三国战后在和平建设方面共同合作的协议。会议最后发表了著名的《德黑兰宣言》,会议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1945年初,由罗斯福发起,美、苏、英三国首脑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再次会晤。会议在罗斯福主持下,通过了有关彻底击败德国,惩办战犯及战后德国民主化等重要决议;制定了三国最后打败法西斯德国的共同作战计划;会后决定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最后,三个国家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规定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争三个月后对日作战。罗斯福在为弥合盟国间政治上、战略上的分歧,保持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上功不可没。

罗斯福同情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复杂的形势下坚持了援华政策。中国人民也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结束雅尔塔会议后,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罗斯福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显得很疲乏衰老。1945年3月下旬,他去佐治亚州温泉稍事休息,并为两周后将出席的筹备已久的联合国大会准备发言稿。4月12日当他伏案工作时,突发脑溢血逝世,时年63岁。此时正是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前夜。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而罗斯福却长眠在故乡海德公园村,无法亲眼看到这一切了。

1950年哈佛大学教授就如何评价美国历届总统,在该校著名历史学家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罗斯福被列为仅次于林肯和华盛顿的“美国第三位最伟大的总统”。但丘吉尔闻讯后立即致函该校,说“就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而言,罗斯福无疑是在美国居于首位的人”。

拿破仑:让整个欧洲臣服的小个子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年),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建者。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上的阿雅克修城一家不太富裕的贵族家庭。其父夏尔·波拿巴是律师。家中有八个孩子,拿破仑是次子,他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1778年年底到巴黎奥顿的一所学校学习法语,次年5月,在科西嘉总督马鲍夫推荐下进入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在军校学习期间,由于他的科西嘉乡土口音难改,又不是名门贵族子弟,因此常遭到贵族同学的欺侮。在逆境中他发奋学习,刻苦自励,17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布里埃纳军校,被保送到巴黎军官学校学习炮兵。在他先后就学的两所军校中,他非常喜欢学习数学、历史、军事、地理和哲学等科目。他从小养成了读书又多又快的习惯,而且记忆力超人。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是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愷撤、亚历山大和查理大帝等风云人物。1785年,在他入巴黎军校的第二年,因其父病故,为赡养九口之家,被迫辍学,前往法国南部瓦朗斯城的拉费尔炮兵团服役。经过三个月的见习期后,他被授予炮兵少尉军衔。公余之暇,他刻苦自学军事学并广泛阅读许多名著,尤其对卢梭、伏尔泰和马布利等人的著作,他更具有浓厚的兴趣。1789年7月14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他于1789年9月至1793年6月,先后三次返回家乡科西嘉,开展支持法国革命的运动。他还参加了该地的雅各宾俱乐部,并成为一名活跃的领导人,经常发表反对贵族和教会的演说。

1793年6月,软弱无能的吉伦特派政府被人民推翻了,雅各宾派上台执政。时值以英国为首的第一次反法联盟干涉军侵入法国领土,国内王党分子的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23日,雅各宾政府颁发了全国征兵令。8月26日反法同盟军占领了法国南部重要军港——土伦。土伦为法国的战略要地,土伦的存亡,关系到法国革命的成败。9月上旬,卡尔托将军率部收复土伦,拿破仑以炮兵副指挥官身分随军前往。由于卡尔托将军指挥不当,土伦屡攻不下。拿破仑经过周密的实地考察后,向前线总指挥部提出新的作战方案,方案被接受。作战中,他率军猛攻,并集中了炮火把叛军和停泊在港内的敌舰轰得狼狈逃窜,一举收复了土伦。当时,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奥古斯多·罗伯斯庇尔正在前线,战后,他非常赏识拿破仑,并上报巴黎革命政府,不久,拿破仑被破格提升为少将旅长,时年24岁。

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政权的统治。拿破仑因与雅各宾派关系密切而被逮捕,两周后当局以证据不足释放了他,但没有恢复他的官职。经过一年潦倒不堪的生活,于1795年10月被任命为内防军司令巴腊斯的副手,负责镇压巴黎王党分子的叛乱。他率领5000军队,用大炮和霰弹击溃2万多名叛乱分子,暴乱被平定了,拿破仑将军声名大噪。他开始平步青云,很快担任了内防军司令兼巴黎卫戍司令。1796年3月9日,拿破仑与年轻貌美的寡妇约瑟芬结婚。约瑟芬是上层贵妇,拿破仑通过她结识了上流社会许多显要人物,这为拿破仑今后的发迹,起了重要作用。新婚第三天,他离开巴黎去尼斯接任远征意大利军司令。4月初,他率部越过阿尔卑斯山最险要的靠近沿海的一个隘口,出其不意地进入意大利,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赫赫战果,迫使撒丁尼亚一皮蒙特王国、教皇国、那不勒斯王国等国与法国签订和约,率兵直捣维也纳,迫使奥地利签订《坎波福尔米奥和约》,粉碎了第一次反法联盟。

1798年5月,督政府为了切断英国同南亚、东亚的贸易通道,任命拿破仑为远征军总司令,远征埃及。7月初,他率军在埃及登陆,经过半年多的战斗,法军征服了整个上埃及。在埃及取胜后,他又率军向叙利亚推进,在叙利亚他遭到了猛烈阻击,损失惨重,不得已又撤回到埃及。

1798年12月,英、俄、奥、土等国组成了第二次反法联盟。法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拿破仑得知这些消息后,带几名亲信私自离开埃及,于1799年10月返回巴黎,他受到了热烈欢迎。他通过接触,深感社会各层尤其是新兴的大资产阶级都支持他,他利用这股力量,于1799年11月9日发动了“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组成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秩序,上台后他首先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99年共和八年宪法》。1802年8月,修改共和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5月18日,立法团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宣布成立帝制。同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即拿破仑一世。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

拿破仑称帝后,他的权势达到了最高峰,为了巩固这一权势,在执政期间,他推行一套强硬的内外政策。

拿破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取消了地方自治,把全国划分为88个郡。每郡设郡长一名,由中央任命,对中央负责。各县、区和市镇的领导均由郡长任命。过去地方官吏是由当地选举有声望的人物担任,对政府存有一定独立性,拿破仑取消了选举制,由他任命的官吏都是从各地招募来的,是领取国家薪俸的行政官吏,这样保证了他的政令畅通,摆脱了地方旧势力影响。对立法机构——元老院、立法院、保民院的权限进行了限制。规定三院的成员,均由拿破仑选择和任命,各项法案的最后确立,要经拿破仑签署颁布。1802年他同罗马教皇签订“政教协议”,确立宗教和平。在思想意识上,他极力控制人们的思想。他取消了地方自治和政治自由,取缔新闻自由,对报刊实行严格控制。为了使他的独裁统治更具“合法”性,他特别注意制定各种法典。1800年7月,他下令组成由他直接领导的“法典起草委员会”,开始起草“法典”。1804年3月,颁布和实施《民法典》,1808年颁布和实施《商法典》,1810年又颁布和实施了《刑法典》。这些“法典”的建立,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法律规范,对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起到了很大作用。拿破仑自己亦认为:“我真正的光荣就是我的 ‘民法典’,它将流芳千古。”

雾月政变后,面对法国国库枯竭的局面,拿破仑大胆地进行了财政改革。他宣布废除督政府一切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各项法令,如强制公债、人质法令、征发制度和不准军需供应商人预支款项等等。对税制进行改革,成立法兰西银行,活跃金融资本;满足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津贴新企业,鼓励采用新技术、奖励发明;大力发展交通事业。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1811年,工业生产总额比1789年提高了50%。经济的发展为战胜法国的敌人提供了物质条件。

拿破仑深知要想巩固其政权,除了在国内加强统治、防止封建复辟和人民革命外,还必须在国际上打败反法联盟。连年的对外征战成为拿破仑一生中重要的一面。自他称帝直至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的10年间,欧洲大陆一直笼罩在战争烟云中。他曾毫不掩饰地说:只向往一个世界帝国,世界要求我来统治它。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先后进行了马伦戈(1800年)、奥斯特利茨(1805年)、耶拿一奥尔施泰特(1806年);弗里德兰(1807年)等战役并取得了重大胜利,粉碎了数次反法联盟,使法国在欧洲大陆赢得了霸主的地位,他在随心所欲地改变着欧洲的版图。在帝国极盛时代,其统治范围,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地中海,东至涅曼河,西至比利牛斯半岛。

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促使他作出一系列愚蠢而狂妄的决策:1806年为惩治反法联盟的罪魁祸首——英国。而颁布了大陆封锁令,规定所有欧洲国家都不准同英国进行贸易,一切来自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都不得驶入欧洲大陆各港口。这项法令非但未打垮英国,反而损害了法国的经济利益,法对外贸易锐减,工厂开工不足,失业工人增加,沿海一些城市、港口出现了萧条的景象,由此引起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工人们对帝国的不满和怨恨。拿破仑推行的侵略扩张战争使得他不仅要同封建欧洲和英国资产阶级作战,又要同附庸国、占领国的广大人民作战。1807年11月占领葡萄牙,引起了1808—1814年的反抗法国侵略者的西班牙战争。六年中,西班牙战事拖住了近30万法国的精锐部队,也打破了拿破仑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1812年6月,拿破仑为了实现真正统治欧洲的目的,亲率五十多万大军进军俄国。9月初兵临莫斯科,俄军统帅库图佐夫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主动撤出,留下一座空城。几十万法军困守空城,断粮缺薪,加之风雪严寒,在被迫撤退中,法军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只身先行返国。一个星期后,只有2.7万名残兵败卒逃离俄边境。侵俄失败后,各被占领国人民纷纷起来争取民族独立,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再次组成。拿破仑征集了30万新军迎战,妄图以新的“战功”重振军威。莱比锡会战失利后,法军一败涂地。1814年3月,联军攻占巴黎,4月6日,拿破仑违心地签署了退位诏书,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仍保留皇帝称号。1814年5月,波旁王朝复辟了。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率一队卫士在法国南海岸儒安港登陆,不费一枪一弹顺利抵达巴黎,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闻风而逃,拿破仑重新登上皇位。这一消息传到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各国君主和首脑的耳中,他们都震惊了。很快第七次反法联盟组成。1815年6月,拿破仑决定乘联军主力尚未抵达法国之时,先行出击驻在比利时的英军。6月18日,英、法两军相遇在滑铁卢,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法军再次被击垮。6月22日,议会强迫拿破仑再次退位。在万般无奈之下,拿破仑向英国政府请求“法律保护”,后被囚禁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在该岛病逝,终年52岁。1840年12月,拿破仑遗骨被运回巴黎,安葬在巴黎伤残军人院的墓地之中。

拿破仑的一生是处在欧洲封建主义逐渐走向崩溃和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历史时代,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有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扫荡欧洲封建秩序和制度,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积极一面,也有对外发动战争侵略扩张,对内独裁、专横极其反动的一面。尽管如此,在整个欧洲与法国的历史上,他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显赫人物。

戴高乐:为自由而战的民族斗士

夏尔·戴高乐,法国前总统,法国著名的军事、政治活动家,准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坚强战士:立志从戎刻苦磨炼1890年11月2日,夏尔·戴高乐出生于法国拉里。父亲是一个天主教大学的教授。戴高乐13岁立志从戎。18岁时考入圣西尔军事学校,1912年军事学校毕业,授少尉衔,分配到第二步兵师三十三团服役,团长是贝当上校-戴高乐与团长在军事上的见解一致,因而受到青睐,次年即晋升为中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晋升为上尉,任连长。战斗中,戴高乐多次负伤,在凡尔登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囚禁了两年零八个月,直到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才被释放。

释放后,戴高乐继续在军中服役。1921年10月1日调圣西尔军事学校任战争史教员。为了更好地为国效力,这时已31岁、仍是上尉衔的戴高乐,决定再当一次学生,于1922年11月回到巴黎,考入了法国军事学院。在这里,他刻苦学习,埋头于新军事学的研究,深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教训是:下一场战争将是坦克战,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意味着战争将是运动战。

1926年底,戴高乐被提升为少校,受命指挥第十九步兵营。驻防德国莱茵河区的特里尔。

戴高乐对部队要求十分严格,一丝不苟。频繁进行军事演习、队列训练、打靶或各种竞技活动,他要求部队经常开展体育比赛,参加戏剧表演或者联欢会:还常常把士兵召集起来听他的讲演。

严中有爱,关心士兵;1928年、1929年之交,凛冽的寒冬笼罩着德国被占领区,气温下降到零下25摄氏度。一场流感袭击了整个地区:仪是驻莱茵区的法军就有143人丧生。公众舆论为之哗然,愤怒的国会要求予以追究,法国陆军调查委员会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对戴高乐指挥的十九营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少校执行纪律严厉,但对士兵的关心却最为突出:国会调查委员会成员皮科上校在报告中说:“轻步兵第十九营有大批人死亡,但这次不是因为对士兵照顾不周所致。该营管理极为出色。”他接着对那些肃静下来的政治家们说,戴高乐少校在得知一名无亲无故的战士死亡时,坚持要亲自为那位年轻士兵服丧。

执行纪律,不畏权势。一次,法国最高军事会议副主席、法军总监贝当元帅访问特里尔,会见了戴高乐,视察了第十九营。他回到巴黎后,表示对所见所闻感到满意。可是不久戴高乐遇到了麻烦事。事情起因是新兵们都讨厌在德国服役,尤其是在特里尔,那里气候寒冷,又是异国他乡,而且训练严格,生活紧张。新兵中有人由于亲戚身居要职,或者与国会议员有些关系,便纷纷设法调回法国比较惬意的地方。戴高乐为此大发雷霆。他宣布,凡试图调往他处的士兵一律应受惩处,并通知全营士兵,对营长的这一通告天天读上一遍。恰巧,决定颁布不久,戴高乐收到一份正式电令,调他手下的一名士兵。戴高乐未按电文行事,反而把那个通过一位议员的关系想调走的年轻人关了两个星期禁闭。这下惹了祸,那位议员向陆军部告了一状。于是,陆军部下令调查此事。莱茵区驻军司令吉约马将军对戴高乐大加训斥,并提醒他说,由于拒不执行陆军部长的命令,他至少会受到关60天禁闭的处罚;要是部长把事情看得更重一点,或许还会受到停职处分?为此,戴高乐赶往巴黎,向贝当元帅申诉了事情的原委:由于贝当元帅出面向陆军部长说情,才决定不予追究。

戴高乐在莱茵区按规定供职两年期满后,于1929年底调往驻在近东的部队。

1931年,戴高乐从近东奉调回国,随后即任国防常设委员会最高军事会议秘书,直至1936年。

在这一段时间里,戴高乐致力于宣传他抛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远见卓识地预见到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拥有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的一方将取得胜利的军事见解,以及不顾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敌意,以坚忍不拔的勇气坚持建立机械化部队的主张。

为了唤起法国公众舆论,警惕日益增长的外来危险,戴高乐努力使自己的军事见解理论化。他曾相继出版过几部军事理论著作,阐述在未来战争中战斗行动的机动性,以及大量使用坦克与空军、步兵协同作战的必要性,建议在法国建立一支能实施积极进攻行动的职业机械化军队。在《建立职业军》一书中,一开头就描绘了法国的地形,令人信服地指出与比利时接壤的法国边界是明显的薄弱环节。正如他所说的,英国和美国由于海洋阻隔,难以进攻;德国的权力中心和工业中心十分分散,不易一举摧毁;西班牙有比利牛斯山为屏障;而意大利则受到阿尔卑斯山的保护:相比之下,法国的心脏却对任何来犯之敌敞开着大门,因为巴黎周围的平原开阔平坦,无法防守。戴高乐争辩道,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惟一可靠的防御措施不是构筑要塞,而是建立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精悍职业军,分编成六个机动装甲师:6年之后,德国军队进攻法国的事实,证明戴高乐的论著是基本正确的。但是,法国最高统帅部中贝当、魏刚等高级将领,年事已高,思想早巳退化,比较保守,身边无干练的辅佐人才,自己也缺少现代化战争的远大目光、勇气及胜利的信念。因此,对戴高乐建立职业军的建议,一直充耳不闻。不论戴高乐怎么宣传,都不足以消除人们对新思想的偏见和对戴高乐本人的敌意。

关于建立机械化部队的辩论一直进行着,直到1937年底,才被新任陆军部长达拉第所重视:戴高乐被列入晋升名册,之后,任命为驻梅斯的第五十七坦克团上校团长:在这段时间内,戴高乐感到如鱼得水,大搞坦克战和快速出战演习。并在实际中去检验他的理论。他对此兴致勃勃劲头十足。于是人们怀着敬意半开玩笑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摩托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戴高乐在阿尔萨斯负责指挥第五集团军的坦克部队,曾建议组建强大的坦克预备队,以便消灭可能在正面突破的德军。尔后的事态发展证明,戴高乐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但可惜这一次的建议,又没有被法国军事统帅部所采纳。

1940年5月11日,戴高乐受命指挥第四坦克师,参与了5月16日至20日的装甲部队大会战。索姆河战役失利后,法国失败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被召至巴黎,在内阁中就任国防部副部长。

在这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戴高乐运用他的全部力量,以及他那对于取得胜利的狂热的信心,力图说服每一位高级官员,使之继续作战。他曾两次到伦敦与丘吉尔会晤,并由于他的警告,英国立即建议把英法两大国联合起来,以应付当前的国家危机:但是,法国大部分官员愿意屈膝求和,投降德国:结果,6月14日德军进入了巴黎,6月16日,贝当投降政府上台。

鉴于国内政府已完全失去了抵抗外来侵略的能力,戴高乐决然离法赴英:于6月18日在英国通过广播,号召法国人民继续进行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并在伦敦发起“自由法国”运动,宣布成立“法兰西民族委员会”:贝当政府对此很恼火,指责戴高乐叛国,第十七军区军事法庭对他缺席判决为死刑。

为了从军事上有效地反对德国法西斯,戴高乐在英国着手组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并以司令的名义宣称接受英国统帅部的统一指挥。1940年11月,“自由法国”的军队发展到3.5万人(其中有1000人是飞行员),拥有军舰20艘,运输船60条。这支“自由法国”军队积极参加在近东和非洲对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部队作战。1941年9月,苏联政府承认戴高乐为“世界各地自由法国人的领袖”。根据戴高乐的建议,在苏联成立了由法国飞行员组成的“诺曼底”空军大队,参加了苏德战争。由于战功卓著,后扩编为一个飞行团。1943年,戴高乐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根据英、美同盟国的协议,“自由法国”部队的四个师组成法国远征军,参加了在意大利的战斗行动。1944年7月,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法国坦克师与英美军队一起,在诺曼底登陆。8月,法国第一集团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参加了解放祖国的行动。由于戴高乐的坚决要求,法国坦克师开往巴黎,支援了首都人民的起义。1944年6月,戴高乐担任了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

戴高乐在祖国危急的历史时期,在为争取法兰西的独立和复兴而进行的斗争中,表现了勇敢刚毅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1958年6月1日,戴高乐担任了法国总理。1959年1月8日任法国总统。1965年12月再次当选总统,任期7年。1969年4月辞去总统职务。1970年11月9日病逝。

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期英国的拯救者

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多次担任内阁大臣职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被人们推崇为英国的拯救者。

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出生在英格兰牛津郡的布伦厄姆宫,成为这个贵族世家的长子:丘吉尔从小受到典型的英国贵族式教育,8岁开始上学,14岁进入专为贵族子弟开设的哈罗公学:他生性好动,喜欢冒险,读书“疏懒”,尤其讨厌数学和拉丁文,但对历史,古典文学和军事很感兴趣:对他来说,政治比学校课程更令他神往。

1893年,经过3次考试,丘吉尔终于成为桑赫斯特军校的一名骑兵士官生:他的理想是:“只要什么地方打仗,就去参军”;“一旦仗打1894年底,丘吉尔从军校毕业,第二年被编人第四骠骑师任骑兵少尉。从1895年至1900年,他以军官和战地记者的身份,先后经历了西班牙殖民者镇压古巴起义的战争、英国军队镇压印度西北边境人民和苏丹人民的战争,以及南非的英布战争。在印度的两年给丘吉尔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此他一直是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卫道士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敌人。同时,作为一名记者,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是多么贫乏。两年中,他开始补课自学,阅读了成箱的书籍,特别是历史学家吉本和麦考莱的著作以及达尔文的书。同时,他广泛阅读了母亲寄来的有关英国政治和世界情况的年鉴。后来他能成为一个在很多问题上有深刻洞察力的政治家,同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随时掌握时事动向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1899年是丘吉尔生活的一个转折点。这年,他退役并以保守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曼彻斯特奥德姆选区议员的竞选,开始了漫长的政治生涯:第二年,他被选入下院。1904年,由于保守党的保护关税政策,他退出保守党,加入自由党。1906年,自由党在大选中获胜,丘吉尔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此后又相继担任商务大臣、内务大臣。

1911年,首相又任命丘吉尔为海军大臣:此时,欧洲局势风云变幻,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迫在眉睫。上任伊始,丘吉尔即对海军部进行改组,建立了海军部总参谋部,给海军拨款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命令海军作战部队处于常年戒备状态。1914年7月,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等英国政府对德宣战,便命令海军总动员。

大战之初,为了防止安特卫普落人德国人之手,丘吉尔派了一个旅的海军陆战队,但已为时太晚,无法阻止德军的攻势,致使该旅有三个营的部队被困在荷兰。这一事件使丘吉尔在公众的印象中成为一个鲁莽的人。但更糟的事件还在后头。当协约国军和德军相持不下,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时,为了打开局面,丘吉尔力主派一支强大的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攻占加利波利半岛,迫使土耳其屈服。加波利波之战持续8个多月,结果英军惨败。丘吉尔名声扫地,在各方压力下,被迫于1915年5月辞去海军大臣职务。

1917年7月,丘吉尔又出任劳合·乔治政府的军需大臣;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受到强烈冲击:丘吉尔对此忧愤交加,攻击布尔什维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威胁”,竭力主张进行武装干涉,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战后初期,丘吉尔同时兼任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但1922年,劳合·乔治内阁下台,博纳·劳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取而代之。丘吉尔失去了大臣的职位,并且屡遭保守党的排挤,其政治生涯暂人低潮。

1923年,丘吉尔退出自由党,几经波折,于次年重新加入离开了20年的保守党:1924—1929年,丘吉尔又出任财政大臣。这一时期,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和英国国内工人运动蓬勃高涨。丘吉尔公开咒骂罢工工人是“民族的敌人”,宣称要对他们采取强硬措施,并对保守党领袖们在印度问题上的“软弱”表现极为不满,于1931年1月愤然退出了保守党“影子内阁”。从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没有出任过政府要职。

30年代是风云突变,危机迭起的年代。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夺取政权后,欧洲形成了新的战争策源地。1936-1937年间,德、意、日法西斯组成了“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加速战争准备。在这严峻关头,英国“避战求和”的和平主义情绪泛滥,苟且偷安的思想严重,以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对德绥靖派为了维持现状,保护英国的既得利益,对法西斯的扩张行径一味纵容妥协。

丘吉尔对德、意、日法西斯崛起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具有比较远大的政治头脑,他坚决反对张伯伦推行的妥协退让政策,主张对法西斯侵略者实行坚决遏制和抗击的强硬政策,从而成为当时英国政界一致公认的对德强硬派的领袖。

30年代中期,英国统治集团内部绥靖派和强硬派的分歧极为尖锐。由于绥靖主义在当时的英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绥靖派的主张占了上风:1937年5月,张伯伦组阁执政后,绥靖政策便成了英国外交的基本国策而推行。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张伯伦对此表现了卑微软弱的立场:丘吉尔对此大为不满,他指出:如果“坐待事态的演变”,不采取果断的措施加以制止,那么,“所有的小国将纷纷从日内瓦溜走,转而向日益壮大的纳粹制度致敬”。他还坚决要求英国政府响应3月18日苏联政府关于举行国际会议,商讨共同对付希特勒的建议,指出“只有成立法英苏联盟的方向,才能有希望制止纳粹的进犯”。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前后,丘吉尔坚决反对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而向希特勒乞求和平。9月21日,丘吉尔向,新闻界发表声明,指出如果在纳粹的军事威胁下屈服,不仅不会给英法带来安全与和平,反而会使两国的处境更加危险。

事态的发展正如丘吉尔所预料的,希特勒欲壑难填。1939年3月,他撕毁了墨迹未干的慕尼黑协定,出兵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和和平梦幻彻底破产,他本人遭到举国上下的一致谴责。

此时,一贯主战的丘吉尔声望大振,他进入改组后的张伯伦内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