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藏于细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4:28:40

点击下载

作者:刘烨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魔鬼藏于细节

魔鬼藏于细节试读:

导读

细节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谁能把握住细节,谁就能悄悄成功,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细节中见真知。从细节中往往可以找到成功人生的突破口!

无视细节,认人误大事;留意细节,让人成大事。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是你区别于他人的惟一可能。冷静留意和分析你身边的小事情,或许,大道理、大智慧就藏于此。所以,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得牢记:“忽视小节,让人失去大机会”、“太多的小毛病往往会使人平庸一辈子”的训诫。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第一次全面深刻地向人们阐述了一个被人们忽视了很久的东西:细节。

成功,因为你逮住了机会;失败,因为你放走了机遇。

记住:

魔鬼就藏在不经意的细节当中!

第一章 成功始于细节

人生价值真正的伟大在于平凡,真正的崇高在于普通,最平凡,最普通却又最伟大,最崇高。从普通中显示特殊,从平凡中显示伟大,这才是做人做事之道。

1.大在小之中

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蔑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即使常人认为很卑贱的事情,他们也都满腔热情地去干。

人,能一心一意地做事,世间就没有做不好的事。这里所讲的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所谓大事小事,只是相对而言。很多时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关键在做事者的认知能力。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难成功的。有位智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不会做小事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积累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平时往往忽视了它,让那些小事擦肩而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正可于细微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讨厌做小事。只要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事业,人人都应从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坚固的,用小事堆砌起来的工作长城才是牢靠的。有位女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公司上班,只被安排做一些非常琐碎而单调的工作,比如早上打扫卫生,中午预订盒饭。一段时间后,女大学生便辞职不干了。她认为,她不应该蜷缩在“厨房”里,而应该上得“厅堂”。

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普通的职员,即使有很好的见解,通常被重用,也要受一段不短时间的煎熬,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做出能让别人倾听到自己意见的资格和成绩,在别人眼里,你才能举足轻重,不易被人忽视。

因此,从小事做起的工作,年轻时就应努力去做好。曾有一位人事部经理感叹道:“每次招聘员工,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大学生与大专生、中专生相比,我们也认为大学生的素质一般比后者高。可是,有的大学生自诩为天之骄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强调待遇。别说挑大梁,真正找件具体工作让他独立完成,却往往拖泥带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心却不小,还瞧不起别人。大事做不来,安排他做小事,他又觉得委屈,埋怨你埋没了他这个人才,不肯放下架子干。我们招人来是工作、做事的,不成事,光要那大学生的牌子干嘛?所以有时候,大学生、大专生、中专生相比之下,大专生、中专生反而更实际,更有用。”

现在,社会上有的企业急需人才,而有的大学生却被拒之于门外,不受欢迎,不被接纳,对此现象,该人事部经理算是道出了其中缘由。

人生价值真正的伟大在于平凡,真正的崇高在于普通,最平凡,最普通却又最伟大,最崇高。从普通中显示特殊,从平凡中显示伟大,这才是做人做事之道。

小事,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但成功者与碌碌无为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可是成功者愿意,因此他获得了成功。

别人不愿意端茶倒水,你更要端出水平;别人不愿意洗涮马桶,你更要涮得明亮;别人不愿意操练,你更要加强自我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你更要多做准备;别人不愿意付出,你更要多付出。

每一件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你都愿意多做一点,你的成功率一定会不断提高。

同事不愿做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愿意去做。只要你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你能做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就可以成功。

因此,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

因此,做事不可以被大小限制,被时间限制,被空间限制。人生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因而,需要具有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观念,跳出大大小小的圈子,成就最普通而又最特殊,最平凡而又最高尚,最渺小而又最伟大的事业。

不因小而失大,不因少而失多。抛弃大小的竞争,抛弃高下的念头,抛弃富贵的欲望,而一心一意从小事做起,就是洗厕所、扫大街,也会比别人打扫得更干净。

越是那种埋怨自己工作价值渺小的人,真正给他们一份棘手的工作时,他们越是退缩而不敢接受。具有十成力量的人,去做仅仅需要一成力量的工作,其中有生命的意义和悠闲的心情。在长远的人生中,这种生命的意义和悠闲的心情对于人格的形成与扩展,有决定性的帮助。

许多白手起家而事业有成的人,在小学徒或小职员时代就能以最高的热忱和耐心去面对上司给予他们的小工作,这是非常普通的事实。我们不可能用数量来衡量工作的大小,“大往往在小之中”。

2.甘做凡人小事

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是作家柳青的告诫和体会。

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踏实肯干,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我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肯定不比那些资赋优异的人少到哪里去。

美国已逝的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成功的平凡人并非天才,他资质平平,但却能把平平的资质,发展成为超乎平常的事业。

有一位老教授说起过他的经历:“在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觉有许多在校时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他们平凡无奇,毕业分手后,老师同学都不太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毕业后几年十几年中,他们却带着成功的事业回来看老师,而那些原本看来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这是怎么回事?”“我常与同事一起琢磨,认为: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所以许多机会落在这种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补拙的特质,成功之门必定会向他大方地敞开。”

一个人如果有了脚踏实地的习惯,具有不断学习的自我努力性,并积极为一技之长下功夫,那么成功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一个肯不断扩充自己能力的人,总有一颗热忱的心,他们甘做凡人小事,肯干肯学,多方面向人求教,他们出头较晚,却在各种不同职位上增长了见识,扩充了能力,学到许多不同的知识。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总是被公司当作替补队员,哪儿缺人手就被调到哪儿,自己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这位先生沮丧地向他的同学,现在已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诉苦道:“这样值得继续干下去吗?我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出来。”昔日同学很认真地告诉他,你经常被调到不同岗位磨炼,是辛苦的,但只要你努力肯学,应该也能胜任,否则你的公司不会做这样的调度。现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现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还是努力,那么过不了多久,公司员工之中磨炼最多的是你,能为公司贡献才智的也是你,你应该有这种认识。最后,同学又口授他一条成功秘诀:肯干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轻怕重,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受苦是成功与快乐的必经历程。这位先生干下去了,他干得很起劲,一年后,他终于成为公司中最耀眼的新星。

肯干肯学的人,必然博学多闻。这样的人总是机会去敲他的门。即使是一位资质平平的人,也能鲤鱼跃上龙门。

肯干还要能干;能吃苦还要会吃苦;要热爱工作,还要享受工作。肯干、能吃苦和热爱工作已是五六十年代的观念;而能干、会吃苦和享受工作则是新经济赋予我们的理念。

人才是磨炼出来的,人的生命具有无限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始终如一地脚踏实地做下去,无论在怎样的处境,无论大事或小事,都不放松自我,不自暴自弃,你便可以创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惊的成就。“跬步不休,跛鳖千里”,跛脚的鳖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因它总是不懈地向前走;“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心态坚决可以穿透顽石,足见心力的神奇。

凡成就一份功业,都需要付出坚强的心力和耐性,你想坐收渔利,那只能是白日做梦。你想凭侥幸靠运气夺取丰硕的果实,运气永远不会光顾你。

也许你勤奋地工作,到头来却家徒四壁,一事无成。但是,你如果不去勤奋工作,你就肯定不会有香车豪宅,不会有成就。所以,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去做,马上做,即使是小事。

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他们总是在寻找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他们总是希望更有活力,产生更大的行动力。

你每天吃过量的饭,睡过头的觉,不做运动,不学习,不成长,每天在抱怨一些负面的事情,这又哪儿来的行动力?记住成功永远不在于你知道了多少,而在于你采取了什么行动去做。

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有力量。

你是个凡人,你的生命不是无限的,你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一切去听从别人的想法,由他人操纵你的一生,否则,到一定的时候,你就会悔恨自己,也会埋怨他人。与其如此,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学会由你去计划自己的生活。

多多回味罗斯福的那句振聋发聩的话吧!

3.一步一步来

每一天都是一个阶梯,都是新的一步——向着既定的目标。

人的一生是由许许多多的偶然的和必然的事件组合而成,有时一次偶然的事件会使某个人变成了大人物,有时一次偶然的事情会使某个人变成了小人物。

在常人看来,大人物总是和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小人物总是和小事件联系在一起。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做成一件大事,但是,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和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发生关系。因此说,小事情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聚焦小事,必能升华你的人生。

大事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事情却每天都在发生。顺利、妥帖而又快乐地去处理件小事是容易的,但每天都能顺利、妥帖而又快乐地去处理一件小事却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一辈子都无怨无悔地,谨慎小心地,愉悦欢快地去处理一件又一件小事,那大概要比做一件大事还要难。

大事能检验一个人的智慧、才能和品格,小事也能。如果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漂亮、舒心,那你也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对自我的肯定。古人说得好,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不做也是不能成功的,那些常常游手好闲的人,他的成就肯定不会超过常人多远。古人还说,忽视小事,专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小事来得频繁,办事所花的日子也多,积累起来数量也就大;而大事来得稀少,积累起来数量也就自然小了。

积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积累,直到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比如雷锋,他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件小事都当作一个新的出发点,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谁又能怀疑他的伟大呢——伟大的,其实也是平凡的。

每一年积累,不如每季度积累;每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个月积累,不如每一天积累。

一天不是一周,一周不是一月,一月不是一年。一周需要七天才能构成,一月需要四周才能构成,一年需要五十二周才能构成。一件事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几件事情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从搬运工到哲学家,从奴隶到将军,从凡人到伟人,都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长期的追求、长期的积累、长期的磨炼才能够达到。

也许一个穷人,会因为某种机遇而一夜之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但一个搬运工成为一个哲学家,一个凡人成为一个伟人举世闻名,绝不是某个机遇的缘故。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行动,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不断的积小步,才有跨大步的力量。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子;播什么花籽,开什么花儿。人积累耕耘的经验就成为农夫,积累砍削的经验就成为工匠,积累贩卖货物的本领就成为商人。这种积累,既是痛苦的,又是快乐的。

美国社会工作者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说过,人们往往不了解,即便是要取得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必须迈过许许多多蹒跚艰难的脚步。

你希望一口吃个胖子,希望夺取成功就像迈一下脚步那样简单,你或许常常这样幻想:“我真希望自己是个完美无缺的人。假如我有好的天资,是个大智者的话,我就会干什么事情都永远不会失手,我会马上把吸烟、赌博的恶习戒除掉。”

这是幼稚的懒汉成功逻辑。你以为成功者都是有遗传得来的天赋,有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诀窍。按这种逻辑,成功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轻松愉快的,易如反掌的。懒汉们认为,成功者都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学了第一课,就能够一下子成为专家。你这种“马上如愿”的思想,是导致失败的大敌。

毫无疑问,那种希望“马上如愿”的人还是存在的,像婴儿。婴儿都是要求父母即刻满足他们的意愿的。他们一想撒尿,不管是在大人怀里还是睡在床上,即刻就把衣服尿湿、被子尿湿。对婴儿的这种行为,父母无可指责,并不会对婴儿提出从发育来说不现实的要求。不幸的是,如果你一生当中总保持着这种马上如愿的要求,那么,你要走向成功是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抱着“马上如愿”思想做事的人,你决定当一个画家,你期望自己一下子就能画出像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的杰作,期望自己一夜成名。但你不知道自己是该先画蒙娜丽莎的秀发还是先画蒙娜丽莎的额头,你便会认为绘画很艰难,情绪陡变,顿时扔掉画笔,长叹创作之难。因为你相信的是:如果一个人有出息,有才干,想要做什么事,都能一下子如愿以偿,用不着像达·芬奇那样天天画鸡蛋苦苦地做单调乏味的努力,用不着一点点地积累经验,用不着总费很多时间去锻炼基本功。这种想法,终将会把你抛入失败的谷底,不堪回首。

上天就是这样捉弄人,你越希望即刻如愿的,越难以即刻如愿。成功,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成功,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缓慢的学习过程。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没有一下子就能跃上山顶取得成功的。

紧紧地盯着眼前的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终将登上成功之巅。

4.在细节处下功夫

一位作家说:“生活的细节越分越密,密不可分时,就糊成一片了,按科学术语说,出现了混沌。人在混沌中,也好过粗枝大叶。忽略细节的人是古装戏里的‘洒狗血’——内心什么也没有,却装着有感情的样子,大喊大叫,拼命表演。”

要想工作不流于一般的人,应学会在细节处下功夫。

有时候,公司老板或业务员要出差,便会安排员工去买车票,这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人对工作的不同态度及其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大概推测出今后工作的前途。有这样两位秘书,一位将车票买来,就那么一大把地交上去,杂乱无章,易丢失,不易查清时刻;另一位却将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写明列车车次、号位及起程、到达时刻。后一位秘书是个细心人,虽然她只是注意了几个细节处,只在信封上写上几个字,却使人省事不少。

按照命令去买车票,这只是“一个平常人”的工作,但是一个会工作的人,一定会想到该怎么做,要怎么做,才会令人更满意,更方便,这也就是用心,注意细节的问题了。

工作上细节不容忽视。注意细节所做出来的工作一定能抓住人心,虽然在当时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但久而久之,这种工作态度形成习惯后,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细心的工作态度,是由于对一件工作重视的态度而产生的,对再细小的事也不掉以轻心,专注地去做才会产生。会成为大人物的人,即使要他去收发室做整理信件的工作,他的做法也会跟别人有所不同。这种注重细微环节的态度,就是使自己的前途得以发展的保证。

工作上的这种细心,所需的另一点就是亲切感;一点人情味,与人方便;一颗替别人着想的心。“若是我的话,就会这么做”,这就是亲切感。一部名为《细节》的小说,其题记为:“大事留给上帝去抓吧,我们只能注意细节。”作者还借小说主人公的话做了脚注:“这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壮举都不如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细节里来得有意义。”

细节,就是小节,它不仅具有艺术的真实,而且更具有生活的真实。也许是生活的真实造就了艺术的真实,我们读书时,总被作家笔下的细节,如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所激动。

生活就像根无限拉长的链条,细节如链条上的链扣,没有链扣,哪有链条?历史就像日夜奔腾的江河,细节如江河的支流,没有支流,哪有江河?

回味生活,翻阅历史,我们为什么不从真实的细节做起?我们头上三尺如果真有神灵的话,它绝不只把大事留给自己,而把小节留给人类。因为神灵也知道,拥有小节,终究会成就大事!

在细节处多下功夫吧!

5.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

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注意细节,方可成为天才。一家书店的记账员因为书店的账目不清,就连续三个星期夜以继日地查帐,但最后还是没有发现错在哪里。账面上明明有900元的亏空,却怎么也查不出来。他一遍又一遍地核对每一笔交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一遍又一遍地把账目核对后再加起来,直到最后快要把他逼疯了,但还是查不出到底错在哪里。最后,书店的经理单独把他叫去的时候,他此时已经是心力交瘁、几近崩溃了。经理和他两个人重新翻开了账本,从头到尾又核对了一遍,但是900元帐目的亏空还是查不出所以然来。于是,他们就把当班的书店营业负责人叫了进来,然后大家再次核对这900元的账目。这一次,没费多大的工夫,他们就查出问题所在来了。“看,是这儿,这里应该是1000元!”那个营业人员说,“但是,怎么就把它记成了1900元呢?”经过仔细的检查才发现,账本上粘住了苍蝇的一条腿,正好粘在1000元数额上第一个零的右下角,于是1000就变成1900了。

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中都蕴藏着巨大的发现。而天才与凡人的最大区别正是体现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詹姆斯·瓦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墙角,出神地望着从烟筒里冒出来的浓烟,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能量宝库。这个世界蕴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啊!在蒸汽机作为主要动力的年代,如果没有了用蒸汽发动的动力,那么世界上所有靠蒸汽来发动的火车、轮船以及其他成千上万的机器,它们的轮子都会停止转动。每一个车轮、每一个转轴、每一个锭子,也都将停止转动。世界将变成死一般的沉寂。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被迫加入失业的大军,成千上万的人会被逼得走投无路,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得忍受饥饿和死亡的困扰。

世界上最难懂的一个道理就是:最伟大的生命往往是由最细小的事物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绝大多数人很少能有机会遇到那种重大的转折,很少有机会能够开创宏伟的事业。而生活的溪流往往是由这些琐屑的事情、无足轻重的事件以及那些过后不留一丝痕迹的细微经验渐渐汇集成的,也正是它们才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内涵。科学界的巨匠亥姆霍兹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他在因伤寒发作而得的狂热症。当时,由于他生病不得不呆在家里,足不出户,他就用很少的一点钱买了一架天文望远镜。而正是这架望远镜把他带入了科学的殿堂,并让他日后在这个领域里名声大噪。

世间最睿智的国王所罗门说过,“万事皆因小事起”,而“摩德纳的水桶”这个故事正是这句名言的一个有力例证。1005年,摩德纳联邦的几个士兵带着这只著名的水桶跑到了隶属于波罗尼亚国的一个共和国里去了。这原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却引起了一场纠纷,引发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欧洲的四大强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都被牵连了进来,而战争最初却是因一把钥匙而起。土耳其宣称,耶路撒冷圣墓中的一个神龛归土耳其的基督教会所有,于是就把神龛锁了起来,并且拒绝交出钥匙。这一行为使得希腊的教会很恼火。后来,争端不断升级。于是,俄国作为希腊的保护国,法国作为拉丁教会的代表也参加了进来。形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俄国要求土耳其对希腊的教会进行补偿,但土耳其拒绝这一要求。由于英国传统上就有保护土耳其人的习惯,在这场纠纷中他们理所当然地站在土耳其人的一边,同他们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法国和俄国。就是这样芝麻粒大小的事情,引发了这场巨大的纠纷。

法国历史被篡改,一个强大的王朝被推翻,但它的起因却是一碗酒。奥尔良公爵是国王路易·菲利普的儿子,在同朋友一起喝酒时,奥尔良大公在朋友们的力劝之下多喝了几杯。后来聚会结束后,大家将要离去时,他叫了一辆马车。可是这时候马有点受惊了,把他掀倒在地上,由于失去了平衡,他脚下踩空,头朝下摔倒在人行道上,不省人事。如果不是那几杯酒,他可能不至于会坐不稳而摔下来;或者,即使摔倒在地,他自己也许还能站起来。但他再也没有起来。几杯酒使得这个王位继承人丢了性命,而他的全家后来也遭到了流放,他们家族的巨额财产也全部被充公。大约半个世纪以前,一个行人停在苏格兰北部的一家乡村客栈过夜。在他停留期间,信使给老板娘带来了一封信。老板娘接过来,审视了一番,又原封不动地把信还给了信使,说,她付不起信的邮费——当时大约得要两先令。听了这些话,行人坚持要替老板娘付邮费。当信使离开了以后,那老板娘坦白地跟他说,其实信里根本没什么内容。她知道写信的是自己的弟弟。他住得离她比较远,他们姐弟俩约定好,在写信的时候他们只要在信封上做一些特殊的记号,他们就彼此明白对方过得是否很好。这件小事启发了这个行人,这个行人就是著名国会议员罗兰德·希尔。在看到这件事情后,他马上就意识到人们需要一种价格低廉的邮政方式。没过几个星期,他就向国会众议院提出了一项议案来降低邮费。正是由于这样一件小事,才有了后来费用低廉的邮政制度。格兰特将军回忆说,有一次他妈妈让他到邻居家去借点黄油。路上,他听人在念一封信说,西点军校正在招生。于是,他就没去借黄油,而是直接去西点招生处申请去西点的名额。也正是这个机遇,使他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从而为他日后在国家的危机中大显身手奠定了基础。他经常说,就是他妈妈叫他去借黄油这件小事情才使得他成了将军,继而当上了总统。

一艘小船颠覆了,却使华盛顿因此而生在了美国;一个矿工在挖井的偶然事故中发现了赫库兰尼姆古城遗址;航海冒险中的一次大错竟然发现了马德拉群岛。

但是,马马虎虎差不多先生和凑凑合合不计较小姐却认为,伟人就是只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的人。

那些对自己的本性毫无认识,永远不屑于做细微之事的人,永远成就不了任何大的功业。

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头》中写道:“有人曾经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天才?’他回答说:‘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有一个荷兰眼镜制造商的儿子,在同他的兄妹们玩耍时,偶然把两个镜片叠在了一起。他万分惊奇地发现远处教堂的尖顶一下子就跑到了面前来了。他们兄妹几个轮流看了几遍,都感到很惊讶,于是就跑到屋里去把他们的父亲请了出来,他们的父亲也是同样的不理解和万分的惊奇。同时,他觉得他似乎发现了一种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而且这一发现还可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润。于是,他就去向伽利略请教,伽利略马上就意识到这一发现对于天文爱好者具有巨大价值。据此,伽利略制造出了一台粗糙的天文望远镜。就是利用这架天文望远镜,他在现代天文学有了伟大的发现。有一天,一个腿部有点残疾的人在匹兹堡的大街上行走,当时的人行道很滑,他一不小心滑倒了,帽子被风刮到了人行道前面一个男孩子的脚下。这个男孩子用力踢了帽子一下,把它踢到大街的中央去了。这时,另一个男孩子走过来,帮这位老人把帽子拣了起来,并且扶他回到了旅馆。老人记下了这个好心的男孩子的姓名,并且对他的善意之举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大约在一个月之后,有人给这个男孩送来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那男孩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是他的善行竟然马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善意的言行往往都是细微的,但是对于那些对人性已经绝望的灵魂来说,一句善良的话语可能会改变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可拯救他们的灵魂。在伟大的雕塑家加诺瓦即将完成他的一项杰作时,有一个人在一旁观察。艺术家的一刻一凿看上去是那么地漫不经心,于是,他就以为艺术家只不过是在作样子给他看而已。但是,艺术家跟他说:“这几下看似不起眼,好像没什么,但正是这一刻一凿才把拙劣的模仿者与真正大师的技艺区分开来。”当加诺瓦即将开始他的一件伟大作品《拿破仑》时,他那锐利的目光发现那块备用的大理石纹理上隐隐约约能够看出来有一条红线,虽然这块大理石是费了千辛万苦才从帕罗斯岛运来的,而且花了很高的价格,但是他的锥子却再也没有动它一下。

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这就是他们与凡人的最大区别。

第二章 发现蕴于细节

发现常常隐藏于偶然之中,隐藏在小事之中,不轻易为人所发现。用敏感警觉的眼光注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忽视和放过任何细节,作个生活的有心人。

1.从偶然中发现必然

机遇,是汉语的一种“倒装”结构,也就是“遇机”,即“遇到的机会”。然而,机遇又像爱玩捉迷藏的小孩儿,常常隐藏在偶然之中,隐藏在小事之中,不轻易为人所发现。王麻子剪刀是我国著名老品牌之一。王麻子的原名叫王犟,是清朝顺治年间的北京人。王犟年青时在北京南城的菜市口的一家剪刀作坊里当学徒。那时王犟长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脸上并没有麻子。有一天他师娘为他师傅炖了一只鸡,鸡炖好了端出来放在他和师傅打造剪刀的桌子上晾着。桌子下面是盛着鸡血的盆。王犟在摆放剪刀时一不留神,失手将剪刀掉进了鸡血盆里。他慌里慌张地弯腰去捡。慌乱中碰翻了桌上的鸡汤,滚烫的鸡汤四处飞溅,烫得王犟满脸的大水泡。就这样,王犟成了后来人们说的王麻子。当王犟从鸡血里捞出剪刀擦干后发现,这把剪刀格外明亮锋利,几近吹毛立断。平日里就聪明伶俐好动脑子的他没有轻易放过这一偶然现象,他反复琢磨,从鸡血里捞出的剪刀为什么会如此光亮、锋利?后来他终于从中总结出一个秘方:把打好的剪刀放在动物血里会使其更加锋利无比。从此以后,他打造的剪刀越来越畅销,名气也越来越大。人们送给他的绰号“王麻子剪刀”也就越来越响了。

王犟抓住小问题不放使“王麻子剪刀”成了老字号,使它出了大名。如果他对此不是个有心人,恐怕也会和许多人一样,视其为无物,如过眼云烟般让机会从自己的手中溜走,错失了这一重大发现的大好时机。

随着科技研究在宏观上不断扩大和它在微观上的不断深入发展,由细节直接或间接导致的重大发明创造的机会相应减少了,人们要想在偶然中发现必然,即揭示事物的某种奥秘,就必须对事物表面现象(偶然性)加深一些思索,以免错过从中获取重大发现的机会。时时、事事做个有心人,勤于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展开一些想象和联想,使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及利用的水平,再提升一个挡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紧抓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认识手段和方法。

2.从错误中寻求发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或者是对前所未有的开拓性工作来说,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对待它。犯了错误而沮丧、颓废和垂头丧气,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一错再错执迷不悟更是害人害己,必须予以抛弃,要积极地“将错就错”,于细微处发现新奇之处,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最后的成功者而言,错误是攀登成功的阶梯,它能增长正反两方面的知识,也许正因为错误,才使人们发现了某些自然的奥秘。电影问世后不久,有一天法国巴黎正放映一部叫《拆墙》的电影短片,片中有一堵危墙被众人推倒的镜头。由于放映员普洛米奥的粗心大意,放映的是还没有“洗”的片子,即片子放映完后,应把它再倒转回来。这样一来在银幕上出现了情景相反的图像:一堵被推倒的墙,又从残墙断壁的废墟中慢慢重新竖了起来。此事立即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和口哨声,普洛米奥羞红着脸马上关掉放映机……这一失误引起了普洛米奥的思考:这种现象能不能成为拍电影的新技术呢?也许它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呢。后来,在一部叫《迪安娜在米兰的沐浴》的电影中,他有意识地运用了这种他发明的倒摄方法,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跳水女郎的一双脚先从水里钻出来,然后整个身子倒转180度,最后轻飘飘柳絮般落在高高的跳板上。这种奇异的倒摄方法,引起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此,它成了电影拍摄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无独有偶,在德国也发生一件类似的事情。某造纸厂的一位工程师,由于一时的疏忽大意,在造纸的某道工序中少放了一种原料,结果生产出一大批根本不能书写的“废纸”,这对于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来说,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厄运。因为在德国的公司中,是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失误的。一位朋友向他建议:“事情已经出了,赶快想一下这样的纸有别的用途吗?”于是这位工程师和他的朋友一起,细致入微地反复观察琢磨,终于发现这种纸的吸水性能很强,洒在这种纸上的水很快被它吸掉,他们根据这一特点,对这种纸加以剪裁装订,做为“吸墨水纸”出售,上市后竟然大受欢迎。后来,这位工程师将这种“吸墨水纸”的制造方法申请了专利。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既不要在错误面前灰心丧气,像只斗败的公鸡;也不要轻易地放过它们,通过深入的发掘和不懈的努力,将错误变成意料不到的成果是非常有可能的。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从错误中寻求发现的眼光,聪明的人则善于利用错误,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闪光点,从而变“坏”为“宝”。

3.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种豆本该得豆,却偏偏抱回一个大西瓜,真是让人惊喜万分。德国人波兰特文化水平不高,却对提炼黄金非常感兴趣,吃饭时想着炼黄金,睡觉时想着炼黄金。由于对黄金的痴迷,他对一切称得上是黄色的东西都存在敏感。有一天,他去厕所撒尿,见尿的颜色是黄的,便忙着收住舍不得尿,怕黄澄澄的金子从那小小的下水道里溜走。他紧跑回家,把尿撒在罐里,宝贝似的小心谨慎地放在火炉上冶炼了起来。蓝艳艳的火苗舔着罐底,尿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波兰特不管不顾,眼前晃动的都是闪闪的金子。当他累得满头是汗,呛得满眼是泪终于把尿蒸干后,朝罐里一看,哪来的灿灿的金粉呀,而是一种又白又软像蜡一样的怪东西。波兰特大失所望,一生气把它扔在一边,见鬼去吧!到了夜里,波兰特想黄金睡不着,到院子里散心,猛地发现罐子里直往外闪亮光,他感到非常惊奇,这种怪怪的光被他称为“冷光”。后来一位化学家听到了此事,便花二百块银币的天价买下了它;经化学分析才弄清,它原来是一种组成包括人在内的动物骨骼的重要物质,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磷,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15位的那个元素。

波兰特从尿里没有提炼出使他发财的黄金,却误打误撞发现了磷,真是造化弄人。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决定用中子去轰击原子“铂”,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意外地得到了另一种铀元素——“超铀元素”。1939年,法国两位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用化学方法检验费米的“超铀元素”。结果发现,用中子轰击原子“铂”,并没有得到什么“超铀元素”;而是只能得到早已被发现的“钡”。也就是说,只不过把“铂”原子分裂成大致相等的两半罢了。但从费米的实验中却意外地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钡”的重量只有“铂”的一半。这一结果,为物理学上的新的学说核裂变奠定了基础。费米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感到非常难堪,经过一番思考,灵光闪现,继而惊喜,马上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通过实验再次证实了那两位法国科学家的核裂变见解,并提出了一整套“链式反应”的基础理论。后来,震惊世界的原子弹,就是在费米的基础理论上研制成功的!

这就提示我们,在致力于思考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在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时,需要注意是否出现了其它的什么成果,不要眼睛只盯在一点上,审视的目光应该是灵活机动的。柴没砍着,拎只兔子回来当然也是一种收获。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炼出“黄金”固然发不了财,可得到了磷,也值得高兴。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4.柳暗花明有一村

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挖掘我们的思路,发现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或者由一个成果的发现到另一个成果的被顺利发现,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那柳暗花明处的那一村。天寒地冻飞雪漫天的大街上,一个男孩摔了一跤,眼镜磕在坚冰上,顿时摔得粉碎,眼镜的碎片扎进了他的眼睛,刺伤了他的眼角膜。原苏联莫斯科眼外科研究所的弗奥多洛夫博士给他做了手术,取出了他眼中的碎镜片,治愈了他的眼角膜伤。手术之后,令人惊异的事情出现在男孩身上,弗奥多洛夫发现那个小男孩的视力比受伤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先戴着眼镜都很难看清视力表上中间的“E”,现在不戴眼镜都能将视力表上最小的“E”看得清清楚楚。惊奇之余,经过仔细分析,这是因为在取出碎镜片的手术中,意外地改变了这个男孩眼角膜的弯曲度,从而使他的视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弗奥多洛夫博士不但达到了治愈男孩眼角膜这一目的,而且还发明了通过改变眼角膜弯曲度来治疗近视眼这一新技术。法国葡萄酒饮誉全世界,这当然和它们出产优质葡萄是分不开的。可到了1878年,在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地梅杜克地区,这些葡萄都得了一种罕见的霉病,造成了大幅度减产。可是在波尔多城公路边上种植的一片葡萄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引起了波尔多大学教授米勒德特的注意。他访问了这里的葡萄园主后得知,原来园主为了吓唬小偷,故意在葡萄园架上洒了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并警示:小心中毒。园主冲米勒德特教授不好意思地一笑:“本来是想吓唬小偷的,没想到不但没染上霉病,还长得这么好!”米勒德特教授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经过深入研究,最后制成了由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的波尔多混合液,这种液体对防治多种病虫害起了很大作用。

发现新方法,新事物一是要事先留意,用敏感警觉的目光注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忽略和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二是要事后寻找,即完成新的课题后,再往回“搜索”一遍,说不定柳暗花明处还有一村。

5.抓住瞬间的灵感

灵感会启发人们创造新意念、新发明。要想捕捉到你的“第六感”就必须注意细节,注意常人漠视的小事。19世纪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赫,在进行医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必须对病原细菌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设法消灭病原细菌,防止人体受到感染。但是,由于细菌体积极小,又透明无色,在当时条件下,即使使用最精密的显微镜也很难观察和分辨各种细菌的形状和特征,为彻底消灭它带来的重重困难,他陷入苦苦思索之中。突然有一天阴云密布,天黑得像锅底,紧接着电闪雷鸣,一场大雨片刻即至。望着窗外雨中的闪电,罗伯特·科赫意识到闪电之所以那么明亮耀眼,那是因为有漆黑如墨的天空为底色的反衬。那么,把无色透明的细菌放在一种深色颜料中,不就能观察得清楚了吗?他先后用了几十种染料做实验,结果都不理想,尤其是染色液很难在玻璃片上凝固。他向一位化学剂师请教,这位化学剂师告诉他,有一种叫苯胺的蓝色染料很容易在玻璃上凝固。经过实验,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细菌染色法的发明,使人们揭开了细菌的种种神秘面纱,从此对细菌病原体的研究跨进了一个新时代。罗伯特·科赫由闪电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显得格外明亮耀眼这一细节,创造出了将无色透明细菌放在深色的染料中使其“现身”的创新方法。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似乎能想到的竞争招数都已出齐,然而,仍有人灵机一动,新招数不断出世。美国有位叫米曼的女士。她发现,她穿的长统丝袜老是往下掉,如果是逛公园或去公司上班,丝袜掉下来是多么尴尬的事,就算偷偷地拉也是不雅之举。又想,这种困扰,其他妇女也一定会遇到,于是她灵机一动。她开了一间袜子店,专门售卖不易滑落的袜子用品。袜子店不大,每位顾客平均可在1分半钟内完成现金交易。米曼目前分布在美、英、法三国的袜子店多达120多家。

碰到袜子往下掉了的女士何止千千万万,但能够触发灵感要开一间袜子店,解决这小小的尴尬的人却寥寥无几。由此可见,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将会受益无穷。至于医疗用听诊器是这样发明的。200多年前,法国医生拉哀奈克一直希望制造一种器具,用来检查病人的胸腔是否健康。有一天,他陪女儿到公园玩翘翘板,偶然发现,用手在翘翘板的一端轻敲,在另一端贴耳倾听,竟能清楚地听见敲击声。这位医生得到启发,回家用木料做成一个状似喇叭的听筒,把大的一头贴在病人的胸部,小的一头塞在自己耳朵里,居然清晰地听见病人的胸腔发出的声音。这便是世上第一部听诊器。

这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无疑是聪明的,但并非天才。他们所面对的启示别人也能遇到,只不过他们能迸出灵感的火花,而别人依旧茫茫然。这都是因为他们很敏感,联想丰富,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6.机会眷顾有心人

留心意外,也就是要留心细节,在科学家伟大的发明或发现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意外导致的,而这些意外,都促成了这些科学家的成名。

意外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在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也不乏其例——本来是为了研究某一项目,在进行中却意外地发现另一种颇有意义的信息或结果。这种意外的情况,通常被称为最典型的机会。

机会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其背后隐藏着必然性,这就要看你是否留心细节。X射线的发现就是一个例证。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有一次在研究阴极射线管的放电现象时,偶然发现放在旁边的一包封于黑纸里的照相底片走了光。他分析可能有某种射线在起作用,并称之为X射线。经过进一步实验后,这一设想被证实了,于是伦琴意外地发现了X射线。

伦琴为此于1901年荣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奖,然而,事实上在伦琴之前已有不少人碰到过这种机会,如1879年的英国人克鲁克斯、1890年的美国人兹皮德和詹宁斯以及1892年的勒纳德和德国一些科学家都面临过同样的机会,但他们却忽视了这一细节,有的埋怨自己不小心,有的以为这与自己的研究课题无关,因此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

千万不要以为留心细节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你真的用心了,机会就会来临,甚至于有时你想挡也挡不住。意大利曾经有一位年轻的穷学生叫保罗,有一天,他拿着一封介绍信,走进罗马佛奇康图书馆,求见馆长,想谋取一份暑期工作。在等馆长时,他信步走到书架房,浏览各种图书,其中一本精装本《动物学》引起了保罗的兴趣。当他翻阅到最后一页时,发现有一行用红墨水写的小字,告诉读者到罗马一个继承法院去请求取出M号文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保罗来到了那个法院。原来,该书作者鉴于无人肯欣赏他的著作,一气之下,便把他的著作全部烧毁,仅留下一本赠送给佛奇康图书馆,并立下遗嘱把他的全部财产赠给他的第一个读者。保罗因此一蹴成为拥有400万里拉财产的富翁。

事实上,机会总是隐藏于意外事件中,留心细节,就是留心机会,抓住细节,便也抓住了机会。

青霉素如今已是西药中的“大哥大”,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病症中,而青霉素的发现,也完全得自于一次意外,这次意外使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和他所发现的青霉素一样被永载史册。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实验室中观察黄色的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在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还生长着一簇簇霉菌。他是个细心人,非常重视这个偶然的发现,经过认真思考分析,他把霉菌接种在另一块琼脂上,并按辐射的形状接种了各种细菌。第二天,发现有的细菌被霉菌杀死了,而且都是些常使人生病的细菌。弗莱明又把这种霉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是一种青霉菌,他把这种霉菌汁里的抗菌素称为“青霉素”。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病理学家佛罗理对弗莱明的发现深感兴趣,1939年开始了提纯青霉素的试验,并经动物和人体的临床试验获成功。

由于历史上经常出现那些意外获得机会的现象,人们总结了这种机会在个人成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那就是:一个机会足以改变人的一生!一个细节足可创造一番伟业!

利用机会,首先要随时警觉它的出现,一旦来临,就要抓住它所传递的重要信息和有价值的线索,追根究底。法国化学家和细菌学奠基人在论述丹麦的斯忒偶然发现电磁感应的故事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会常光顾细心的人。”一语道破了善于捕捉机会的奥秘。

二是要能把相距很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思索。美国发明家威斯汀豪为了创造一种能够同时作用于整列火车的刹车装置时,搜肚枯肠都未能想出。后来他在一本杂志上意外地获悉,挖掘隧道时驱动风钻所需的压缩空气是用橡胶软管从800米以外的空气压缩机送过来;他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气动刹车装置,这一发明为威斯汀豪带来了崇高的荣誉和滚滚的财源。

三是在别人不留心的地方做文章。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一般人会疏忽,大专家、大学者也会疏忽。法国人莱比锡是19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1825年莱比锡从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那里学成归来,年仅22岁,便已是台森大学的教授。一天,一个制盐工厂的熟人给他送来了一瓶浸泡过某种海藻植物灰的母液,请他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经过一番处理,莱比锡从中提炼出某些盐类。他又将剩下的母液与氯水混合,再加一点淀粉试剂,母液立即呈蓝色,这说明母液中含有碘化物。第二天一早,莱比锡又拿起这溶液来看,发现在蓝色的含碘溶液上面还有少量的棕色液层,这液层是什么呢?他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想当然地断定它是氯化碘,于是马上标签,实验便告结束。一年以后,一个与莱比锡同龄的法国青年巴拉,因为家境贫寒,一面在当地学院读书,一面在药学专科学校实验室当助手。他没有轻信莱比锡的结论,而对棕色液体进行多方试验,结果发现了一种化学性质与氯、碘极为相似的新元素“溴”。莱比锡因为自以为是、忽视细节,与一个重大的发明,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失之交臂。为了永生不忘这一深刻教训,莱比锡每当指导学生实验时,就将“氯化碘”标签拿出来,告诫学生不得粗心大意,而应留心细节的发现。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碰到各式各样的偶然性机遇,但是,假如没有平时对知识的积累、辛勤持久的思索,那么,机会即使降临了,你也无从知晓,即使知晓了也不会善于捕捉利用,所以,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偶然性的机会上。

事实上,一个人的智能视野越大,碰到的偶然性机会就越多,利用偶然机会进行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在留心意外的同时,还要善于把握偶然的机会。美国《妇女家庭》杂志的编辑爱德华·包克,从小就有一种想法,将来他要创办一种杂志。由于他树立了这个明确的目标,所以特别留心每个机会。有一回,他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时。从中抽出一张纸条,随即把它扔在地上。包克拾起这张纸条,见那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包克把纸片翻过来,发现它的背面竟然是空白的。包克立即感到这是个机会。他推断:如果把印有照片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的背面印上照片上人物的小传,价值就可大大提高。于是,他走到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公司,向经理说明了他的想法。这位经理立即说道:“如果你给我写100位美国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我将每篇付给你10美元,请你给我送来一张名人的名单,并分为总统、将帅、演员、作家等等。”这就是包克最早的写作任务。他的小传的需要量与日俱增,以致他得请人帮忙,于是他聘请了自己的弟弟,付给每篇5美元的稿费。不久,包克又请了五名新闻记者。就这样,包克成了著名的编辑。

偶然的机会,有时就是这样,只要把握住了,就能使一个人的愿望成为现实。

当然,偶然的发现不仅仅是对于天赐好运的把握,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对自己潜在能力的挖掘。有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缺乏认识,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或一次精神高度兴奋的情况下,突然有所发现。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个姐姐在他的剧团负责服装、布景一类工作,只是偶尔让她跑龙套。有一次,女主角外出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只得把姐姐拉来顶替女主角进行排练。她的演出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事后说,他就这样发现了一个“天才”。

当然,偶然来临的运气与成功毕竟是两码事。偶然的机会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线索、一种或许可以成功的可能。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事实上,每一天,有多少好机会普降人间,但是,又有几个人捕捉到、把握住了呢?那可真是少得可怜啊!法国已故总统蓬皮杜有一句名言:“人是有命运的,命运就是一种机会以及抓住机会的能力。”

要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张开你欲求成功的网,留心细节,把握细节,千千万万个机会就在前面等着你来捕捉。

7.独辟蹊径

与众不同才是高明的成功者,因为任何地方都存在机会,而如果一个地方只有你一个人,岂不是所有的机会都属于你吗?

许多人在追求机会的道路上,虽穷尽心力,但终究得不到幸运女神的青睐,对于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令他另辟蹊径。

机会虽然比比皆是,但追求机会的人更是浩如繁星,在人们所熟知的行业中,机会和追求机会的人之间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可惜,许多人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却还是拼死要往里钻,结果不但没能得到命运的垂青,反而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事实上,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机会的存在,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就懂得往人少的地方去,如果某个地方只有你一个人,那岂不是意味着这里所有的机会都只是属于你一人吗?独辟蹊径,将使你的人生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曾经安居书斋刻苦著文的高校文科教师们,常为不能像理工农医的同行们“下海捕鱼”而困惑。而某大学经贸系教授发现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独创一帜地提出:走出书斋,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去吸取营养。他带领几位同事,深入的厂矿企业,运用现代化手段,先后组织了3次较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写了67万字的论著,提供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实用信息上千条,培训了300多名经济管理人员,使全市企业管理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几年来,不仅没要学校一分钱,而且还上交给学校几十万元。

独辟蹊径,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往往意味着改变传统的风格或思路,闯出一条新的路子,开辟一块新的土地,这是获得机会行之有效的途径。美国的查朱原来是乡下一个小火车站的站员。由于车站偏僻,购物困难,而且价格偏高,附近的人们常常要写信请在外地的亲友代买东西,非常麻烦。查朱注意到这个细节:如果能在附近开一个店铺,一定会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可是,他既没有本钱,也没有房子,怎么办呢?他决定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无人尝试过的邮购方法,即先将商品目录单寄给客户,然后按客户的要求寄去商品。他雇了两名职员,成立了“查朱通信贩卖公司”。此后,人们纷纷仿效,并从美国风靡到全世界,查朱也成为“无店铺贩卖”方式的创始人,当然,作为创始人的回报就是在五年之后,查朱成为了百万富翁。

有的人,在某一思维领域是一条虫,到了另一思维领域则成了一条龙,职业的选择,也同此理。某单位曾经有一位青年名叫小杨,原先在行政部门工作,但因为行政部门人满为患,又加上上面还有很多“老资格”的人物,所以小杨在单位很不得志,既没有地位,也没有发展。对此,小杨深感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过了几年,正赶上好时机,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发表了重要谈话,小杨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独辟蹊径,与单位领导进行了谈判,最终小杨自己办起了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借用单位的房子和人员,每年向单位上缴10万元的利润。一年以后,小杨不仅还清了欠债,缴纳了10万元,而且自己还净赚20万元。

这就是很典型的独辟蹊径抓机会的例子,而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周围并不缺乏,事实上,与小杨有相同遭遇的人比比皆是,但为何偌大一个单位只有小杨一人能够抓住机会呢?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无疑机会已悄悄向你走来。

独辟蹊径由于需要超常的思维,因而时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851厂长杨振中的成功就是这样。“851”是杨振中的姐姐杨振华教授开发的超级营养液。1988年,杨振中舍弃金钵到乡镇筹办了首家生物工程工厂,决心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探索一条新路。当年,她领导的工厂就成功地生产出全国第一罐“851”口服液。正当“851”风靡全国,产品销售兴旺时,杨振中却于细微之处警觉地预测到产品走下坡路的趋势。于是,她一头扎进市场调查、开发新产品的工作中,开发了“851”浓缩口服液、胶囊、营养精、可乐等8种系列新产品,全年总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1992年,全国市场疲软。但杨振中的工厂却能一枝独秀,她的成功,离不开她自己独辟蹊径的经营之道。

要想获得命运的垂青,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追求独辟蹊径,在成功者的殿堂中,大凡能占有一席之地的成功人士,都是一些求异标新,留心细节的有心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把当时已被证明的“电流能够产生磁”的原理颠倒过来,实现了“磁能变成电”的设想,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要能在平常的事情上思考求变。能够独辟蹊径的人,其思维富有创造性,善于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图新求异,主动反常逆变,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莫道山穷水尽疑无路,留心细节,独辟蹊径,将使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8.留心细微的信息

任何机会,归根结底都是信息,收集的信息越多,获取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对商业企业来说,信息是命根子,是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信息就是金钱,信息也是机会,谁对得到的信息反应最为敏捷,并迅速采取行动,谁就占有了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事:一条信息救活了一家企业,一条信息赚了很多很多的钱,一条信息使一个穷光蛋一夜间变成了富翁……这就需要你去留心这些信息。曾经有一位商人,在与朋友的闲聊中,朋友说了一句话:今年滴水未降,但据天气预报部门预测,明年将是一个多雨的年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商人从朋友的话里,发现了这是一个商业机会,什么与下雨关系最密切呢?当然是雨伞。说干就干,商人着手调查今年的雨伞销售情况。结果是大量积压。于是他同雨伞生产厂家谈判,以明显偏低的价格从他们手中买来大量雨伞囤积。转眼就是第二年,天气果然像预测的那样,雨果真下个没完。商人囤积的雨伞一下子就以明显偏高的价格出了手,仅此一个来回,商人一年时间里就大赚了一笔。

现代社会里,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抓得越快越准,获取的机会就会越大越多。某市一个大型商店的经理,十分重视市场信息。他在阅读报纸时,多次看到有关摩托车驾驶者造成交通事故的报道,于是灵机一动,立即组织购进摩托车专用头盔一千顶。过了不到一个月,当地交通部门就宣布无头盔不得驾驶摩托,头盔一下子成了热门货,果然做了一笔好生意。

这位经理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从细微处着手,瞅准机会,变市场机会为自己的机会。广东湛江家用电器公司的“三角牌”电饭煲如今已步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但它曾经有一段时间产品严重积压,公司面临绝境,而扭转这一切的,正是一条偶然得到信息。当时,公司经理李秀栾在与人闲谈时得知湖南正在平江县召开“以电代柴”规划会议的消息,当机立断,立即带产品赶赴平江,积极向与会人员介绍产品情况,打动了湖南省“以电代柴”试点县的同志,立即签订了一批订货合同,后来又开发出一系列配套产品。这样,靠着一条消息,这个公司不但扭转了企业的困境,还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更多的新途径。

事实上,有些信息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但因为人们的疏忽,总是不停地浪费掉了许多很宝贵的信息。要想利用信息机会,前提就是要善于观察生活。注意把信息与机会联系在一起思考,这样,信息才能被转成机会。

美国著名发明家兰德以其研制瞬时显像机而震惊世界,可有谁知道,这种显像机的诞生完全靠的是一条非常容易被忽视掉的信息,而这条信息则来自于兰德的女儿。有一次,兰德给他的爱女照相,小姑娘撒娇说:“爸爸,我要马上看到照片!”这样一句不知道被多少人曾经说过的话,进到兰德的耳朵里,竟然成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于是,兰德立即着手瞬时显像机的研制,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并为这种瞬时显像机取名为“拍立得”相机,由于它能在60秒内洗出照片,所以又称为“60秒相机”。如今,“拍立得”已经遍布全球,而兰德也被永载于相机史。

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无论是从报纸图书上看到的,或从别人口里听到的东西,都要认真去思考,这时于自己而言,到底是不是一条有用的信息呢?如果你确定这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你就按照这条信息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去做吧,幸运女神就在前方等待着你的到来。

我们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同样要把收集信息放在第一位,多一条信息,便是多一次人生的选择;多一条信息,就意味着比别人多一条出路;多一条信息,便是多一个改变一生的机会。某名牌大学曾经有一名毕业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在所选择的单位中,不是人员过多,就是竞争激烈,眼看求职期即将结束,他仍没有“婆家”,无奈之下,他只好独自一人走出校门闲逛。在公共汽车上,他与一位陌生人闲聊起来,那位陌生人告诉他,自己刚从一家公司面试回来,但那家公司最终放弃了他。大学生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信息,于是继续与陌生人聊了下去。原来,有一家电脑公司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正处于招兵买马的时候,因为公司规模尚小,除了在公司门口贴了一张招聘广告之外,再也没有做其它任何宣传。听完这些,大学生立即下了公共车,直奔这家公司而去,凭着自己名牌大学的出身和计算机专业的文凭,他最终获得了这份工作。而今,他已经是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程序设计工作。

事实上,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有千千万万条,而在这些信息中有价值的少说也有数百条,能够抓住的,至少数十条,每一天都有这么多机会在你的周围徘徊游荡,难道你真的还没有意识到吗?

掌握了信息,便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所以,要想成为捕捉机会的高手,前提就是要成为收集信息的专家。

许许多多的信息每一天都在与我们擦肩而过,这实在是令人十分惋惜的事情,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能否意识到这些信息中所蕴藏的价值、所包含的机会。

第三章 创新源于细节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以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溥弱环节,以小事为突破口,改变思维定势,你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1.以小事为突破口

所谓的“小事情”,因其小被人们忽略了,然而它却造成了大问题,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大麻烦,一些聪明人善于从“小事情”做起,从而使局面得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彻底的改观。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人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这一建议引起了公司领导人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板起一副统一的“包公脸儿”了。

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这种小事情,就开发出了一种面貌一新、大大畅销的新产品,竟使整个公司因此而度过了难关。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等巨大!

而提出这一设想,既不需要渊博的科学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在以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竟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它的颜色就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作过这样的规定,而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这样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在电扇设计和制造上的创新思考。

很多传统观念和做法,不仅它们的产生有客观基础,它们得以长期存在和广泛流传,也往往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理由。一般来说,它们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累,值得后人继承、珍视和借鉴。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警惕:它们有可能妨碍和束缚我们的创新思考。

以小事为突破口,改变思维定势,你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慧眼识“缺”

足球场上,不时地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甲队高手云集,又在主场作战,按理该稳操胜券;但乙队偏偏在没有“国脚”等大牌明星压阵的情况下,竟出人意料地在客场打败了对方。

这就是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冷门”。

冷门的造成,是对方在防守上出现失误造成的。因这种失误使自己的球门大开,被别人抢占了先机,乘虚而入。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人们所忽略的某个冷门,瞄准知识链条上的某个薄弱环节,抓住前人因种种原因放弃或疏漏的项目,以此为进攻的突破口,乘虚而入,巧作文章,终能取得重要成果的事例很多。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马洛利公司任职的卡尔森,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因他常见到公司的同事在复印文件的过程中,时间占用过多,劳动强度很大,本该轻松完成的工作,成了令人头痛的麻烦事,便想改进一下复印方法。他做了很多的实验,但却没有成功。后来,他改变了做法,暂时停止了实验,而用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钻进纽约的图书馆,专门查阅有关复印方面的发明专利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查找,他意外地发现,以往进行的复印,都是利用化学效应来完成的,还没有人涉足到光电领域。利用光电效应比利用化学效应,从理论上讲,效率要高得多。显然,这是复印研究开发中的一大缺陷。他瞄准这一缺陷开始进行大量的实验,将光的导电性和静电原理相结合,终于取得了成功。

还有一个类似的事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一次听演讲后,知道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为了彻底弄清这个问题,找来了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理论的资料,然后这位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地研究了一个多星期,寻找别人在这方面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弱点。后来他发现,所有的文献都只是研究一维空间中的孤子,而在他所熟知的物理学中,意义更广泛的是三维空间。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和漏洞。对此,他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并用这套理论处理三维空间的某些亚原子过程,终于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李政道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你们想在研究工作中赶上、超过人家吗?你一定要摸清在别人的工作里,哪些地方是他们的缺陷。看准了这一点,钻下去,一旦有所突破,你就能超过人家,跑到前头去了。”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需要有“慧眼”看得更细,需要后来者站得更高,需要的是对己知的不满足和对未知的强烈好奇。

3.追根究底,顺藤摸瓜

于小事追根究底、顺藤摸瓜,这需要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英国摄影师迈布里奇是一个赛马迷。1872年的一天,他同一个很好的朋友因一个问题在赛马场上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两人争论的原因是:马在全速奔跑时,四蹄是否完全离开地面?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他们商量决定,用照相机将马奔跑一段路程的情景如实地拍摄下来,然后再根据照片分析看到底谁对谁错。于是,他们在赛马场的四周架设了24台照相机,每台照相机的快门都用一条线连着,当马将线绊断时,照相机的快门自动按开。照片拍出来后,他们按先后顺序一一列好,经过仔细观察,最后两人一致认定,马在全速奔跑时,四蹄完全离开了地面。虽然两人的争论有了一致的结果,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他们意识到就此追根究底、顺藤摸瓜,可能还会有一些新发现。后来他们将拍下的照片等距离地镶嵌在一个圆盘上,同时用一个圆圈作反向转动,这时两人惊奇地发现,相片中的马竟然真的“奔跑”了起来。不久以后,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得知了此事,经他进一步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放映机问世了!

所谓的“追根究底、顺藤摸瓜”,就是抓住己知的线索不放,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迈布里奇两人至争论有了结果就浅尝辄止,不再顺藤摸下去,也许电影放映机不会那么顺利地诞生。

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抓住一项具有广泛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的产品,就其某部分或某环节,沿着该思路想下去,也会开发研制出许多新产品来。

洗衣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自从市场上出现了洗衣机后,科技人员沿着洗衣机这根“藤”,开发出了“甩干机”,“烘干机”,“洗衣、甩干二合一自动洗衣机”,“洗衣——甩干——烘干三合一自动洗衣机”,以及不用水的“干洗机”等一系列新产品。沿着洗衣机的这个“藤”的“枝蔓”——洗衣用品进行开发,又生产出“增白洗衣粉”,“高级低泡洗衣粉”,“超浓缩洗衣粉”等等。

因此,沿着“某一链条”乘势前进,扩大战绩,以求获得一系列相关的成果,是“追根究底、顺藤摸瓜”的主要目的,但终究需拥有能去发现的眼光。

4.发散思维

我们的身边,常有很多这样的人:什么事到了他们手,总是一点就透,一学就会。真是令人羡慕。

为什么人家那样聪明伶俐呢?

是他们善于利用发散思维,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确的思维将有助于我们探索和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

而对事物本质的发现,又常常依赖于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事物想到其它事物。通过发散思维,可以从大脑庞大的信息库中检索、提取出对思考和解决当前问题的各种有关细微的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充分的准备。它能扩大创新思考的范围,使创新思考活动能多角度、多渠道、多侧面地展开,最终能寻求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发散思维,就像手中转动的万花筒,每转动一次,我们就会看到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新图案,得到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新设想。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我们仅举其一。1977年夏天,青年农民雷安军在塑料大棚里拉西红柿的蔓秧时,发现长势正旺的西红柿植株上又冒出了许多小腋芽,一般情况下,对这些小腋芽要像棉花一样“打杈”了。可雷安军这时却灵光一闪,联想到有一本书上做过这方面的讲解,并附有插图,青椒秧老了以后,打掉旧的枝叶,还能再次发出青芽,这叫残株再植。于是他想,西红柿同青椒相似,同属茄科植物,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他开始着手实验;把西红柿的叶片统统打掉,使它们成了“光杆司令”,然后一连几天浇水施肥松土。一星期后,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这些光杆都长出了新枝和嫩叶。经过他的精心培养,这些残株又结出了累累硕果,亩产11113.5公斤的产量中,有2000公斤属于残株再生。这样,不但使产量大幅提高,还延长了两个月的上市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0年他种植的西红柿亩产达到19081.8公斤,成为全国亩产西红柿的状元。

雷安军运用发散思维取得了丰硕成果。

发散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散思维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

2.发散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

3.它是经过一定的培养训练逐步发展起来的后天能力。

面对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展开丰富的发散思维,从多种多样的信息中,多角度、多渠道把问题处理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应该掌握和具备的能力。

5.类比联想

有句成语叫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由猫联想到虎,是因为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生活中,通过这种类比,从细微处寻找事物的相似点,使之给人以启发。1975年8月的一天,骄阳如炉,烘烤着大地。四川省汶川县白岩村的农民青年姚岩松,干累了活坐在一棵树下乘凉。他意外地看到脚旁有一只“屎壳郎”正缓缓地向前爬行,前面推着一团比它重几十倍的泥球。这一稀松平常的现象引起了姚岩松的兴趣,屎壳郎在前面爬,他蹲在地上跟着看,两眼睁得圆圆看了半天,似乎悟到了什么又似乎越来越满头雾水。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在山坡上又找到了一只屎壳郎。为了进一步观察它,他用一根白线拴了一小块泥团,套在屎壳郎身上,让它拉着走。奇怪的是,这一小块泥团比昨天的要轻得多,可它却怎么也拉不动。姚岩松又找了几只屎壳郎来做同样的试验,情况都差不多。这时,姚岩松恍然大悟:拉比推费劲,能够推得动的东西不一定能拉动。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为它不能行驶在自己家乡又狭又小又高又陡的山地上深感遗憾。这时他心里忽然一动,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推泥团,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呢?按照这一类比联想,他把从山上采摘来的茅花秆一节一节地切断后,分别制成“把手”、“机身”、“犁圈”等,几天辛勤忙碌,他终于制作出了一台用茅花秆和铁丝做成的耕作机模型。3个月后,姚岩松耗资数千元制作的耕作机开进了地里,但它却如一头暴躁的小驴,不听使唤。这使得姚岩松寝食难安。一天,在岷江河畔他被一台推土机吸引住,他看出推土机主要是靠机下的履带才具有特定性强、着地爬、动力好的特点。这个小事给他以极大的启发,耕作机是不是可以安上履带解决同样的问题?一晃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姚岩松的第一台“覆带式耕作机”终于问世,但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又经过数百次的改进、实验,直到1992年2月,才成功地推出第十台“屎壳郎耕作机”,它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耕作机传统的构造方式,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在国内属于首创。姚岩松发明的“屎壳郎耕作机”,体积小重量轻(64公斤),一个人就可以背上山;它还可以在石梯上行进,能爬45度的坡,两个小时耕的地就相当于一头牛一天的工作量,而它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一头牛。由于它具有如此众多的优点,要求联合生产的厂家络绎不绝。

姚岩松由“屎壳郎”推土块,类比联想到将拖拉机的犁由车身后置改为车头前置,因为他想到了“推比拉的力量大”;他由推土机的履带又联想到给耕作机安装履带,是他又想到了履带具有“稳定性强、着地爬、动力好”的特点。这种着眼于事物间的相似,从而联想到事物间具有的特点也相似的思考方法,这就是类比联想。

人们对“牛黄”这个词可能不会陌生,在药品中经常会听到“牛黄上清”“牛黄解毒”“牛黄……”天然牛黄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它只能在屠宰场偶然得到。这种偶然得到的东西自然不会太多,当然供不应求。

许多医疗单位都曾设法寻求解决牛黄供应不足的途径,但皆失败,惟有广东海康县药品公司利用类比联想,紧紧地抓住细节不放,将这一医学难题成功的解决了。广东海康县药品公司的职工在研究中发现,牛黄是由于牛的胆囊中混进了异物,然后在它的周围逐渐聚集许多分秘物而形成的一种胆结石。由此他们类比联想到河蚌育珠。人们看到的珍珠,也是将砂子放进河蚌里,河蚌分泌粘液将砂子层层包住而形成的。既然可以将砂子放进河蚌里“人工育珠”,那么为什么不用相似的方法,将异物放入牛的胆囊中而培育出“人工牛黄”呢?他们找来一些伤残的菜牛进行实验。果然,一年以后,同天然牛黄完全一样的人工牛黄培育成功了。

类比联想关键是要找到两者的细微的相似之处,进而从中得到启发,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灵感来自细微处

灵感产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但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一些细微的生活小节所引发的。廖基程在工厂劳动时经常看到,由于大部分零件的精密度都非常高,为了防止零件生锈,工人们都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而且手套必须套得很紧,手指头才能灵活自如,这样一来,戴上脱下相当麻烦不说,手套还很容易弄坏。为此,他常想,难道只能戴这样的手套吗?能不能改进一下?有一天,他在帮妹妹制做纸的手工艺品时,手指上沾满了浆糊。浆糊快干的时候,变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紧紧地裹在手指头上,他当时就想:“真像个指头套,要是厂里的橡皮手套也这样方便就好了!”过了不久,有一天清早醒来,他躺在床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头脑里突然想到:可以设法制成浆糊一样的液体,手往这种液体里一放,一双又柔又软的手套便戴好了,不需要时,手往另一种液体里一浸,手套便消失了,这不比橡皮手套方便多了吗?他将自己的这一大胆想法向公司做了汇报,公司领导非常重视,马上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把廖基程也从生产车间调到了这个组里。经过大家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液体手套”。使用这种手套只需将手浸入一种化学药液中,手就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罩住,像真的戴上了一双手套,而且非常柔软舒适,还有弹性。不需要时,把手放进水里一泡,手套便“冰消瓦解”了。

灵感的光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它的不期而至,我们不仅要有一种敏感和警觉,而且还要让潜思维尽量发挥作用,因势利导,使其形成水到渠成之势,不矫揉造作,于平平淡淡中等待它绽放出美丽多姿的倩影来。由于德、意、日在世界范围内侵略的猖獗,1942年,美、苏、英、中等国开始着手建立反法西斯联盟,为了名正言顺,决定起草一份宣言。这份宣言叫什么名字呢?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一起研究了多次,也想过不少的名字,都因不恰如其分而放弃。有一天大清早,罗斯福甚感无聊,随手翻阅了几本杂志,突然文中的一个词语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便不顾身份地大叫道:“上帝!我终于想起来了!”他急匆匆去找邱吉尔。邱吉尔正在洗澡。罗斯福迫不急待地跨到浴室门前,对邱吉尔高声说道“亲爱的温斯顿,我想起来了,你看叫联合国怎么样?”邱吉尔从漂满了肥皂泡的浴缸里钻出来,孩子般拍了拍白白胖胖的肚皮,“啊!太好了!”就这样,罗斯福的自杂志中的一个语词引发的灵感作出了贡献,最后将这份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宣言》。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也沿用了这一名称。这就是联合国的由来。

现实生活中,对面临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如果我们不急于求成,不焦燥慌乱,而能做到有紧有松,有张有弛,该休息的时候,就停止思考,生活依旧沿着旧有的轨道前进,这样就能为头脑中的潜思维加强活动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时,当你留意到一些能给你带来启发的生活小事时,灵感这位欲语还羞的女神,可能会在瞬时之间,让你一窥她那绝世容颜。

7.心细方有灵感

心细方有灵感,灵感来自于心细,大大咧咧只会与灵感擦肩而过,眼睁睁地看着它逝去。17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几何图形是形象的,代数方程是抽像的,能不能将这两门数学统一起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代数方程,用代数方程来解决几何问题呢?果真如此,既可以避免几何学的过分注重证明的方法、技巧,不利于提高想象力;也可以避免代数学过分受法则和公式的束缚,影响思维的灵活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使几何图形的“点、线、面”同代数方程的“数”联系起来。为了能够尽快地解决这一问题,他日思夜想,“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一天早晨,笛卡尔睁开眼发现一只苍蝇正在天花板上爬动,他躺在床上耐心地看着,忽然头脑中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这只来回爬动的苍蝇不正是一个移动的“点”吗?这墙和天花板不就是“面”,墙和天花板的连接的角不就是“线”吗?苍蝇这“点”距“线”和“面”的距离显然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笛卡尔想到这里,情不自禁一跃而起,找来笔纸,迅速画出三条相互垂直的线,用它表示两堵墙与天花板相连接的角,又画了一个点表示来回移动的苍蝇,然后用X和Y分别代表苍蝇到两堵墙之间的距离,用Z来代表苍蝇到天花板的距离。后来笛卡尔对自己设计的这张形象直观的“图”进行反复思考研究,终于形成这样的认识:只要在图上找到任何一点,都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表示它与另外那三条数轴的数量关系。同时,只要有了任何一组像以上这样的三个数据,也都可以在空间上找到一个点。这样,数和形之间便稳定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于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解析几何学,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他的这套数学理论体系,引发了数学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和科学技术上的许多难题,并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天花板上爬动的苍蝇这种常见现象,竟触动笛卡尔产生了创建解析几何的灵感,为整个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通过这一事例,可将利用灵感思维应具备的条件归纳如下。

1.需要有进行创新思考的课题。

思考总是从有问题需要解决开始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满脑子不装事,没有一丝牵挂,灵感自然无从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灵感的“种子”,不先播下这些“种子”,又何谈收获“灵感之果”?假如笛卡尔没有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想法,又怎么可能望着天花板上的苍蝇就能产生灵感呢?

2.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

光有种子是不够的,要想让种子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一片沃土,而经验和知识就是那“一片沃土”,这也是产生灵感的基础,它们与获得灵感的可能性成正比。

3.对问题要有较长时间的反复思考。“不思而至”,这是灵感出现时带给人们的一种误解。实际上,没有一定时间的反复思考作前提,灵感是不会光顾的。灵感是辛勤劳动的结晶。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这样评价:“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它不爱拜访懒惰者”。“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十分风趣地嘲讽过那些企图不经过艰苦思索就能获得灵感的人:“诗人马特尔坐在地窟里面对着六千瓶香槟酒,可就是产生不出诗的灵感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天空……温柔的灵感也不会光顾他。”

灵感是一位高傲而奇怪的客人。你缺乏诚意又没做好准备工作,即使你三请四请,它也不会赏光。反之,它则会屈驾不请自来。

4.要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对所思考的问题,要求解决它的欲望越迫切,越有激情,促使显思维与潜思维积极进行各种试探的推动力就越大。问题的久悬不决甚至会使思考者坐立不安,食不甘味。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显思维全力以赴,同时也给潜思维连下了“十二道金牌”,敦促其加紧活动,早日完成奉献灵感的任务。笛卡尔上述灵感的出现,是与他“有很长时间总是在思考那个问题”分不开的。

5.紧张之后进入身心放松状态。

经过一定时间的紧张思考之后,中断思考去干别的事情,特别是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显思维“下岗”,这样有助于潜思维发挥其作用。如同绷紧了弦的弓箭,只有松一下,才能使箭头有力地射向目标。笛卡尔上述的灵感,不是在“床上休息”时出现的么?

6.要有及时抓住瞬时的灵感

灵感的到来是有感而发的,只有对一些事物产生感触,从中获得启发,方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灵感是对生活中常见之物的一种感悟,是瞬时之间产生的,所以要随时准备好纸和笔,将它们记录下来,以防“怎么也想不起来”。

第四章 莫因小毛病致平庸

毛病不是错误,却是错误的根源。莫让小毛病成为大问题,莫让小毛病致人平庸,每天克服一点,天天进步一点,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1.莫苛求完美

世人皆期望着一个美丽而完美的人生,然世与愿违,你逾求完美,且逾得不偿失。

当你面对挫折,力图挽回损失的时候,失去的就让它随风逝去,不必强求完璧归赵。牧人赶着牛群在树林里放牧,发现少了一头小公牛,到处寻找也找不到。于是牧人祷告说:“神啊!如果让我把偷牛贼找到,我情愿贡献一只羊来祭您。”接着他翻过一个小山岗,看见一头狮子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着他的小公牛。牧人吓得四肢发软,合起双手向上天祈求道:“我刚才祷告,如果能找到偷牛贼,我就献出一只羊,现在我已经看见贼了,我愿意补充我的诺言,只要能让小牛从狮子口下保住性命,我情愿在贡献一只羊的基础上再贡献一只羊给您。”

只要努力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就可以了,否则你有可能会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得不偿失?一个魂灵对老天爷说:“您派给我一个最好的形象,我将永远崇拜您。”老天爷仁慈地回答:“好,你准备做人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形象。”魂灵问,“做人有风险吗?”“有,勾心斗角、残杀、诽谤、夭折、瘟疫……”“另换一个吧?”“那就做马吧!”“做马有风险吗?”“有,受鞭苔、被宰杀……”“唉,请再换一个吧。”“老虎?”“老虎!”魂灵乐了。“老虎是兽中王,他一定没风险。”“不,老虎也有风险,有时被人猎杀,有一种小兽是它的克星……”“啊,老天爷,我不想当动物了,植物总可以吧。”“植物也有风险,树要遭砍伐,有毒的草被制成药物,无毒的草人兽食之……”“啊……恕我斗胆,看来只有您老天爷没风险了,让我留在你身边吧……”老天爷哼了一声:“我也有风险,人世间难免有冤情,我也难免被人责问,时时不安……”说着,老天爷顺手扯过一张鼠皮,包裹了这个魂灵,推下界来:“去吧,你做它正合适。”

莫苛求完美,有时残缺亦是一种美。可有人却偏偏认这个死理,钻进这个死胡同不出来。

2.不要怀疑自己

生存在现代社会里,要把自己经营得很好,第一项必备的技能就是自信的建立。名作家杏林子有本《现代寓言》,里面有个故事挺好的。话说有一只兔子长了三只耳朵,因而在同伴中备受嘲讽戏弄,大家都说他是怪物,不肯跟他玩;为此,三耳兔很是悲伤,时常暗自哭泣。有一天,他终于作了决定把那一只多出来的耳朵忍痛割掉了,于是,他就和大家一模一样,也不再遭受排挤,他感到快乐极了。时隔不久,他因为游玩而进了另一座森林。天啊!那边的兔子竟然全部都是三只耳朵,跟他以前一样!但由于他已少了一只耳朵,所以,这座森林里的兔子们也嫌弃他,不理他,他只好怏怏地离开了。从此,他领悟到一个真理:只要和别人不一样的,就是错!

这个寓言提醒了人们,现代人的自信就如同这只兔子一样,相当薄弱,对很多事也有太多担心,因此经常处于不快乐中。事实上,这皆起因于自我认知的不足。前几个月一部电影《宋氏王朝》,讲述宋家三姐妹零龄、庆龄与美龄的故事,姑且不论其历史真实性与批判性如何,倒是对其中三姐妹的一句话感到相当震撼。她们说的是:“我们将来一定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试想,这是个多么伟大的梦想啊!从戏中跳脱出来,又在某个电视节目中正好看到《宋氏王朝》的导演接受访问,这个香港女导演激动万分地说:“我要把华人电影推向全世界最高峰。”

的确,每个人对生活的品质都有不同的期望,你是否也有些期望呢?而这些期望的实现就有赖于你的自信了,自信可以让你在险恶的环境中打败很多人。

一、实力的积累:所谓实力的积累,就是专业知识够不够。今天无论你是工程师、会计师、律师还是一个路边的小贩,请务必拿好你的执照,并把工作角色扮演得最好。

当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还不够!你还必须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譬如,某个企业家,旗下有不少员工,但在下班后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洗厕所,你一定想不到吧?虽然这是个微不足道的工作,不必老板亲自而为,但是,却使这位企业家有随时归零,放下架子的心态;而这位老板相信,实力的积累与态度的正确性,将有助于自信的建立。

千万要记得:如果你不够专业,就不是个专家,也就绝对不会是个赢家。

二、成就感的提升:自信能力的强弱与过去成就感的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人没有自信,皆由于过去没有成功的例子,反正做什么都失败,久而久之自然垂头丧气,认为自己是个倒霉的人、失败的人。

提升成就感是急不来的,但却可以经过慢慢练习而积累。一开始只要把小事做到最好,让小小的成就积累出一点自信,渐渐地由小而大,积少成多。当成就感不断提升时,信心也就建立了。有个同学很爱睡懒觉,因而常常迟到。这在别人看来也许没什么大不了,但他却认为是个要命的毛病。于是,他跑来问他的朋友该怎么做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他的朋友先问他有没有改变的决心他说“有”。于是,朋友说要改变一定要有方法,靠闹钟不保险,最好拜托室友叫你,一个人叫无效,5个人轮流来叫总有用了吧。后来,他果然改变了睡懒觉的毛病,每天甚至早进教室10分钟。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其实举不胜举,只要小事做到最好,给自己增加成就感与快乐,就像堆积木一样,每件事都做得很好。所以,当回忆里充塞的尽是成功的案例时,又怎么会没有信心?

三、自我激励:许多人都奇怪有的人的精神为什么任何时候都那么好,表现出一副充满自信的样子,他们的回答是:“主要原因是最常做的事就是自我激励。”碰到朋友想戒烟,应该告诉他戒烟的最佳时机就是除夕,为什么要选在除夕?因为过了这一天,你就可以大声地向别人宣布:“我已经戒了一年烟了。”

不管这个说法会不会得到你的认同,应该强调的是:找一些方法自我激励一下!愈有成就感,就愈能把事情做好。

3.打发糊弄吃大亏

做事半途而废,敷衍塞责时,也往往预示着自己将会因此小毛病而陷入无尽的痛楚中。有时往往是在一些小事上的疏忽大意,不加重视,而致使自己失去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五年前A君还在一家营销策划公司工作,当时一位朋友找到A君,说他们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查。朋友说,这个市场调查很简单,他自己再找两个人就完全能做,希望A君出面把业务接下来,他去运作,最后的市场调查报告由A君把关,当然了会给A君一笔费用。这确是一笔很小的业务,没什么大的问题。市调报告出来后A君也很明显地看出其中的水分,但他只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改动,就把它交了上去。去年的某一天,几位朋友拉A君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块去完成北京新开业的一家大型商城的整体营销方案。不料,对方的业务主管明确提出对A君的印象不好,原来此位先生正是当年那项市调项目的委托人。因果循环,A君目瞪口呆,也无从解释些什么。

这件事给他以极大的刺激,现在返回头来看,当时他得到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值一提,但为了这点钱,他竟给自己造成如此之大的负面影响!

许多时候,我们会不经意地处理、打发掉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事情或人物,但这种随意不负责、不敬业或者是不道德的行为会造成一些很不好的影响或后果,在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一定在什么时候,突然显现出来,令你对当年的行为追悔不已。

美国总统竞选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个候选人参选前必须把自己的经历全部在天平上过一遍,任何一点的污点都会让竞选者为之付出代价,仅管那可能只是早被他忘掉的数十年前的一件小事。一个人的名誉、能力要想得到社会公众长久地认同,必须持续地在每一件事上都为自己负责。

在你的工作事业中,没有可以随意打发糊弄的小人物、小事情,种下什么种子,将来必定收获什么样的果子,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报应。

大事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小事情处理时不认真,那么大事情还有谁敢认同呢?请认真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以及你自己。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要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可能你的主要工作是“伐木”,但不应忘记“磨斧子”这类的小事。有时一件小事就能让你事半功倍,能让你的命运发生转折。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吧。

4.拖拖拉拉坐失良机

一般人之所以会拖欠一些较为重要的事物,多半是因为来自于害怕做不好,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连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小事也是一拖再拖,其动机就不只是这么单纯了。这种状况通常与注意力的集中与否有相当大的关联。

因为,当我们手头上总是有一些未完成的琐事时,往往就可以由不断地东摸摸西摸摸,来分散掉真正所应该注意、但却不愿去面对的事物的注意力。如此一来,大部分的时间,自然就可以有藉口来以较省力的方式,处理一些极其简单的事物,这就是惰性使然所造成的结果。

这种行为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表面上,我们会义正辞严地告诉自己或他人:我之所以这么拖拖拉拉,是因为有太多重要的事等着我去做,所以,我根本没有时间来做这些琐事!但是实际上,你不但一堆琐事放着不做,连所谓重要的事,也不见得有什么进展;而其结果,常常会以看一整天的电视做为收场,压根儿什么事都不想做!

将一些十分钟之内应该完成的事务,详细地列成一张清单,然后每天照表去执行。其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状况,比方说:“天呀!该做的事好多呦!”没错,所谓凡事起头难,而当完成第一件事情后,我们会随之发现:其实所用去的时间,可能远比最初所列出的时间要短了许多。

其次,这可以更清楚地表明处理事情的优先顺序,因为我们会赫然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琐事,都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一些事情,也许得过上一段时间后再处理才会比较有效率,而另有一些事情则甚至不用去理会都无伤大雅,所以,我们就干脆把它从清单上删掉算了。

这项练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训练自己如何向自己负责,因为每天规定自己做好两件花不到十分钟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其实只是不做而已,并非不会做。

如果你每天被一大堆的琐事牵绊着,才会觉得人生是充实的话,那么你真的应该花上一些时间,冷静地好好重新检讨一下人生真正所追求的目标何在。

诚恳的面对自己吧!有许许多多的动力,必须由想要达成的目标来激发,这样所造成的成效也往往较佳,因此,现在就列下希望达成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完成吧!

5.勤劳造就富人

不怕没有财富,就怕人不勤劳,任何伟大成功的背后都充满着艰辛与汗水。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贵族,他要出门到远方去。临行前,他把仆人召集起来,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后来,这个贵族回国了,就把仆人叫到身边,了解他们经商的情况。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五千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五千两。”贵族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好,善良的仆人,你既然在赚钱的事上对我很忠诚,又这样有才能,我要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二千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二千两。”贵族也很高兴,赞赏这个仆人说:“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给你管理。”第三个仆人来到主人面前,打开包得整整齐齐的手绢说:“尊敬的主人,看哪,您的一千两银子还在这里。我把它埋在地里,听说您回来,我就把它掘了出来。”贵族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浪费了我的钱!”于是夺回他这一千两,给那个有一万两的仆人,并说:“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不会创造财富的人不会勤俭,勤俭不仅可以创造财富,而且还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刚念大学时,爸爸和我商定好,每月的15日给我寄500元的生活费。因为开支毫无规律可循,三天两头地,我就找个理由与同寝室的舍友们到校园餐馆挥霍一顿。第一个月,爸爸容忍了我,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然而我却恶习难改,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依然如此。终于,在离第四个月的收款日还遥遥无期的时候,我又捉襟见肘了。万般无奈我拍了一封极其简短的电报回家:“爸爸,饿坏了。”爸爸很快就回了电报,也很简短:“孩子,饿着吧。”生活真是太伟大了,在其后只有十块钱的十天里,我绞尽脑汁地节衣缩食,出手之前锱铢必较,竟然也把那段难捱的日子熬过去了。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精打细算,而且我还发现,其实只要稍稍收敛一下不必要的支出,每月400元生活费就够用了。这样,每月我都可以积攒下一些盈余,这些钱可以买书、买卡带、买CD、旅游、捐款,当然也包括吃餐馆,但是比起单一地花在吃上,当然是有意思得多。

不舍得让孩子挨饿受罪的父母,是无法让孩子学会生活的。

富人是怎样来的?惟有勤劳方可造就。所以你很富有,但重要的是学会勤劳。

6.人生不等待弱者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等待的结果只有放弃或死亡。两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寻找水源。”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指引我,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两人分手,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饮水,一个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待。他看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那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相信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再扣扳机。可是不久,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他所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人生难勉会有许多不如意,不要相信别人都是快乐的,一无所虑的。只有傻子才会那样,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地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拚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他再也不用为食物而发愁。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中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人们都觉得别人比自己活得好,殊不知,各有各的幸福,关键是你用哪种心态去面对。

7.兵贵在自信

在困境中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失败了,那么你就会躺下来的,如果你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那么你就会走过险途获得胜利。船在大海中遇上了突如其来的风暴,沉没了,全船人员死伤无数。他侥幸地获得一个小小的救生艇而幸免遇难,他的救生艇在风浪中颠簸起伏,如同孤叶一般被吹来吹去,他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员也没有找到他。天渐渐地黑下来,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袭上心头。然而,他除了这个救生艇之外,一无所有,灾难使他丢掉了所有,甚至自己的眼镜,他的心情灰暗到极点,他无助地望着天边,忽然,他看到一片片阑珊的灯光,他高兴得几乎叫了出来。他奋力地划着小船,向那片灯光前进,然而,那片灯光似乎很远,天亮了,他也没有到达那里。他继续艰难地划着小船,他想那里既然能看到灯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烧着,白天时,灯光看不清了,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远处闪现,像对他招手。3天过去了,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着他,好多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一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陡然添了许多力量。第4天,他依然在向那片灯光划着,最后,他支持不住昏迷了过去了,但他脑海中依然闪现着那片灯光。晚上,他终于被一艘经过的船只救了上来,当他醒过来时,大家才知道,他已经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4天4夜,当有人问他,是怎么样坚持下来时,他指着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那片灯光给我带来的希望。”大家望去,哪里有什么灯光啊,那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啊!

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境。这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的去寻找,就一定会度过难关的。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要指望谁会铺好路让你走过去,如果抱此想法,即使上了路你也会迷路。一家烟草公司派推销员赴美国推销香烟。到美国后,正逢戒烟月,又是阴雨天气,广告也不让登。在这里等一个月,住旅馆的费用太多不说,运来的香烟也会全部霉变受损。正当推销员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忽然看到房间里“禁止吸烟”的标语。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逆中求胜”的促销高招。他跑到当地一家有影响的报纸登了这样一则广告:“禁止吸烟,就连XX牌香烟也不例外。”连登了三天,结果引起当地市民的极大兴趣。吸烟者心想:“连XX牌也要禁止,是怎么回事?倒要试试XX牌香烟有什么不同之处。”于是,推销员带来的香烟很快被抢购一空。深圳一家公司的童车打入英国市场后,一次,由于该公司童车钢圈受压变形,致使一名爱尔兰女孩摔伤住进医院。在公司企划顾问的策划下,总经理立即亲自飞往伦敦,在主要媒体刊发启事,声明对所有售出的单车的质量安全负责,并对存货进行质量安全检验。当地媒体对此事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报道。结果,该公司在海外的信誉大增,次年英国代理商的订货增加了8.5万辆。

聪明的人不仅善于发现细节,而且善于利用细节。“小题大作”、“小中见大”应是商战中最具威力的杀手锏。

8.自信心是成功源动力

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甚至想要跳湖自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小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家帮助他再度站起来。当他找到读书的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家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毫无能力帮助你。”他的脸立刻变得灰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作家停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家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于是作家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他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几天后,那位作家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三千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还风趣地对作家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人是一种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高级动物。生活的态度是人格的温度控制器,其好坏足以影响人生的成败。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迈向美满成功的跳板。

人生的方向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其好坏足以左右我们构筑的人生的优劣。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格变得温暖活泼,富有弹性;使人充满进取精神,充满冲劲和抱负,即使遭遇困难,也可以获得帮助,事事顺心。进而,做一个快乐的“王子”。

相反,消极的、冷漠的人生态度则会使人格变得萎靡、阴郁、懒惰,使人觉得周围处处都是障碍,都是不友好的眼光,最终使自己遭遇失败。人生态度是后天的,消极的人生态度并非先天遗传,并非不治之症,完全有可能设法加以纠正。

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事情。相信人生充满乐趣,常微笑,避免愁眉苦脸,会令你怀有希望,从内心产生信心,使你一夜之间判若两人。下面是培养积极心态的几个方式,供你参考:

早晨起床后,就要决心过愉快的一天,下决心不要为琐事烦心,必须提醒自己记住情绪的力量非常大。如果在愉快、积极的气氛中醒来,加上潜意识的作用,一天的心情都会感到舒畅。若因无谓的事而烦恼、不愉快时,应赶紧注意纠正。

走路时,不要两眼看着地面,应该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断不可妄自菲薄。要祛除孤立的心态,毅然钻出象牙塔,和外界打成一片,这样就会看到充满幸福、亲切、爱情、希望的美好事物。这时你会发现,在污秽的街上居然长着一棵漂亮的树,街角的修鞋匠雄心勃勃、充满希望,即使老找你麻烦的上司也有他好的一面,万事都显得那么美好。

振作精神,不要做“没办法”的人。无论怎么困难的工作,都应认真思考解决的办法,不可推拖敷衍,不可怕麻烦,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担忧上,不要替自己找寻借口。要知道,成功的哲学在于“天下无难事”。

假如无意中做下傻事,没有必要因此捶胸顿足,不要气馁。事情没做好,用不着找借口,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事实,而应力求下一次把事情做得更好。为此应该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把它看成一种激励的力量,不应心存芥蒂,产生抵触情绪。

不要故意给人难堪,不可对人吹毛求疵,而应处处与人为善,否则别人也会给你脸色看。

应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多替人着想。圣贤曾说“与其因怀疑而招致误会,不如没有疑心而被骗”,相信别人,别人也会相信你。

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择友务必慎重,最应该交的朋友是有干劲、态度乐观爽朗、处事练达的人。

9.懊丧万事俱灰

懊丧是人自觉言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指责、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害怕等几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

容易懊丧的人是与世无争的好人。他们心地善良,洁身自好,习惯在处事中忍让、退缩、息事宁人,常常是生活中的弱者,生性胆小、怯懦。他常不仅对自己的言行不检“负责”,甚至对别人的过错也“负责”。明明是别人瞪了自己一眼,他也会立即觉得自己肯定作了不好的事。

极端懊丧的人常用反常性的方法保护自己。越是怕出错,越是将眼睛盯在过错上。一句话会后悔半天,人家并未介意的事他也精神过敏。他对人际冲突极为恐惧,解决人际冲突的办法也很奇怪。自己的孩子被人家打了,他还跟着打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给自己惹事生非。

与别人发生冲突,在对方恃强要挟之下,他会当众打自己耳光,以求宽恕。同时用这种办法来平衡自己的苦闷,“因为我该打,打了自己才心安理得。”

平常的人也有懊丧情绪。表现在事情发生后的自我检查,总结不足,找出不足的原因,从而在以后的行动中作积极的调整。就这一点来说,人人都会有懊丧,它是人类进步的校正器。但极端的懊丧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须进行适当调适。

人们经常不自觉地用一种刀子来刻画自己的形象,“因为我是忠厚无能的人,所以我能忍气吞声,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指责对方。”这种形象一旦刻画成功,品尝“后悔”的苦酒就成为一种自我安慰的享受。习惯成自然,一事过后,不是寻求胜利的喜悦,而是寻觅不幸与失误。

小公务员在将军后面打了一个喷嚏,将军若怪罪他,只说明他人格卑劣。难道他自己一辈子就没当人面打过喷嚏吗?

开朗人的特点是把眼光盯在未来的希望上,把烦恼抛在脑后。只要让更具有意义的事占据你的脑际,你的心就会亮堂一点。

有的人害怕行为失误给自己带来危险,其实真正危险的不是危险本身。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运动场上的胜利者,常常面带笑容,这就是因为他这时陶醉在优越感里。当我们观赏滑稽故事或相声时,也都会被引得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你能积极利用这种笑的效果,则可医治因失败而产生的悲观和心理的紧张,甚至可将绝望感吹得无影无踪。怪不得有许多人在怏怏不乐时,就会跑到游乐场所去调剂一下情绪。同样地,如果在忧郁的时候,读一读身旁的漫画,或幽默小说,心情也立刻会开朗起来,甚至干劲十足。换句话说,利用外界的刺激,来引发自己大笑,便会使自己恢复优越感或自信心。

同样地,不管想尽什么办法,都不易把忧郁症消除殆尽。在这种情况之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先创造一个令人发笑的环境。

第五章 莫因小习惯坏大事

好习惯给你的人生绵上添花,而坏习惯却会坏大事。好习惯是开启宝藏之门的钥匙,莫让它生锈,否则这些宝藏将永无见天之日。

1.不要期望明天

有时间时没有钱,有钱时没有时间,钱和时间都有了的时候却又没有了好身体。今天想明天,真到了明天却又在怀念昨天,到什么时候对能面对现实呢?曾经有位多愁善感的女孩曾给一位老师写过这样一封信:“我白天要上班,晚上要上夜大自考班,整天好像是紧张充实,又像是浑浑噩噩,我没有时间去看清晨的日出和彩霞、晚上与星星谈心、驻足于草坪花丛听花、草儿生长的声音,我幻想着有一天我能放下这一切的俗务,到海南到西双版纳到夏威夷去渡假,那时我该有多快乐……”

读到这封信时,不由想起一首叫《我想去桂林》的流行歌中这样唱道:我想去桂林,可是我有时间的时候却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却没时间……在给女孩回信时,那位老师这样说道:“你的幻想是很美丽的,足以让世上的大多数人动心,但也许它实现的机会很小。其实要享受生活、要快乐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附加条件,你现在完全可以做得到。你虽然很忙碌,但完全有时间有条件满足你与太阳、星星、花草的约会,不要把这些享受留待明天。只要你今天有享受的心情,你就完全能做到,明天会有明天的不如意和制约条件,是靠不住的,甚至你还会懊恼今天没有好好享受年轻的心情与生活呢。快乐、放松与享受生活不需要太多的条件与借口,最需要的只是一种平静看待今天的现实的心态,给自己今天的快乐,另外一个时间会有另外一种快乐,错过了今天,你也就错过了今天的快乐。而且不只是休闲娱乐中有快乐,工作、学习中也有快乐,它随处躲藏,需要你用心灵去体会。”

现实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沉浸于其中,就可以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抓住现有的时光,是玩耍的时间就尽情地玩耍,是休息的时间就畅快地休息,是工作的时间就得认真努力地工作。怎么可以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呢?抓住现在的时光,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惟一时刻。不要期待在将来生活的某一天,会发生奇迹般的转变,你一下子变得事事如意,幸福无比。未来永远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美好、如诗如画,它也只能是将来的一种切切实实的现实。有位老同学,当他还在上高中时,他说:现在学习实在是太紧张了,没有时间和心情玩,等上了大学我们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上了大学他又说: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还得拼命学才能有份好工作,赚到了钱再去享受吧。工作后他仍然发现没有时间和心情去玩去享受,妻子、房子、车子、孩子……也许等到退休或临终时他还会念念叨叨:营营苟苟这一辈子,什么时候才可以放松享受呢?

回避现实几乎成为一种流行疾病。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根据逻辑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将来的那一刻一旦到来,也就成为现在,而我们到那时又必须利用那一现实为将来做准备:幸福遥遥无期。而且终有一天,我们又会陷入对以往的追悔中。

还有另外一种典型的例证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心态。孩子小时,他们想;现在真累真烦人,等孩子大了就好了。孩子大些了,上学了,还是操不完的心。等到有一天,孩于不需要他们操心了,独立生活了,他们守着空巢,又在想:孩子小时候多可爱啊,那时候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乐趣都被他们错过,他们就在这种明天与昨天的交替中失去了今天。

因为人是需要忠于自己的良心,由此来对自身做真切的剖析与认识,才能活得自由自在。

就连只是将邮票贴在信封上粘好、准备寄出去,或者看看电话答录机是否有人留言,或是将上个月就应该寄出去的谢函补寄出去的这样的小事,竟一件都没有做到!总是常常将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一拖再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总是期待明天,期待未来,终将会贻误你一生。

好好反醒你就会发现: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

2.不要放弃发掘

这个世界上安于现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总是想:“就这样活着吧,机遇不好,老天对我也不公平。”于是你越这么想,你就越觉得心安理得,你也就越放松自己,得过且过地过日子。

社会很容易抹杀人的特质,一旦进入社会,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棱角彻底被磨平了,以前所拥有的那些期望和志向,不知不觉中就彻底放在心灵的深处冰藏了起来。李扬是中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被戏称为“天生爱叫的唐老鸭”。李扬在初中毕业后参了军,在部队当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内容是挖土、打坑道、运灰浆、建房屋。可是李扬明白,自己身上潜在的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自己一直热爱的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在一般人看来,这两种工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李扬却坚信自己在这方面有潜力,应该努力把它们发掘出来。于是他抓紧时间工作,认真读书看报,博览众多的名著剧本,并且尝试着自己搞些创作。退伍后李扬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没有多久,大学恢复招生考试,李扬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变成了一名大学生。从此,他用来发掘自己身上宝藏的机会和工具都一下子多了起来。经几个朋友的介绍,李扬在短短的五年中参加了数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这个业余爱好者凭借着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声音风格,参加了《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的配音工作。1986年初,他迎来了自己事业中的辉煌时刻,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招聘汉语配音演员,风格独特的李扬一下子被迪斯尼公司相中,为可爱滑稽的唐老鸭配音,从此一举成名。李扬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直没有停止过挖掘自己的长处。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许多人感慨人生,纵然有积极的人生目标,也不知如何去把握。如果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美国人听,他会笑一次——你一讲他就笑了。因为他一听就懂了。可是,你把笑话讲给犹太人听,他根本不笑。他会说:“那是老掉牙的笑话了,再说,你都讲错了。”英国人拘谨,脑筋动得不快,却肯下功夫去想问题。德国人死板,毫无情趣。美国人是脑袋比较灵活的人,也不懒,犹太人最聪明最世故,天生是背着历史包袱的悲剧民族,容易学有所成。中国人颇像犹太人,谦虚有余,激昂不足;苦中幽默,笑里常见皱纹,该是国运使然。

世间的事往往叫人笑不出来。笔底妙语连珠的老舍,“文革”时期还是投湖自尽了。又渊博又有文采的沈从文一度给揪到天安门城楼上洗男女厕所。黄苗子先生说:“沈先生认认真真天天去打扫,像摩挲一件青铜器那样摩挲每一个马桶,将来有人写‘天安门史’,应该补这一笔。”“忍”功真是中国的国粹了:忍着哭,忍着笑,忍着所有逆来的横祸。沈先生背着30万字的《中国服装史》初稿到咸宁干校,结果被扣下来,丢了。老人家居然有勇气重新写出一本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属于自己的宝藏,开启宝藏之门的钥匙就在自己的手中,轻言放弃,这些宝藏就永无见天之日。

也许你现在并不如意,但永远不能放弃的是成功的决心和斗志,更为关键的是你能不能正确地意识到什么是自己最擅长的,尽管因为现实的某些原因不得不在现在的位子上呆着,但总要找到自己的宝藏,并努力去开采它。

3.自以为是终害已

世间没有什么能比自以为是更愚蠢的了。适当的固执可能对事业有好处,一旦固执过了头,就变得心胸狭窄,敏感多疑了。他们是两兄弟,一个是画家,另一个是医生。那位画家自以为是个天才,他骄傲而且暴躁,浮夸自负。他瞧不起自己的哥哥,认为他是个市侩和感情用事的人。不过他自己却一点钱也赚不到,要是没有哥哥周济他,他早饿死了。奇怪的是:尽管他外表笨拙粗野,却画了很多的画,举行个人画展,但每次只能卖掉两幅,从未超过此数。后来,医生去世了,他把自己的一切留给了他弟弟。那画家在医生的家里发现了25年来被无名主顾买去的全部油画,最初他无法理解,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作出了如此解释:那狡猾的家伙想作一本万利的投资呢?在一个小县城,有一位年轻英俊的清洁工,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当我提着垃圾袋走向他时,他总是微笑着,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个“请”的姿势,就像在说“欢迎光临”。他总是打扮得很整洁,干干净净的,甚至时髦,像是在做一件很体面、荣耀、骄傲的事。有一次,我还看见他用扫帚对准了地上的一个烟蒂,摆出打高尔夫球的姿势,一杆把烟蒂击入距离二三步远的簸箕内,还顽皮地对我扮了个鬼脸……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华。原先他在省城一家宾馆里当迎宾先生,后来因为老父病重,便回老家照顾病人,同时兼做了一名清洁工。在与垃圾打交道中,他总能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因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被他优雅、自信、有礼的言行所感动,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对此,他很激动。他说他永远不会看轻自己,但仍然在乎别人的尊重与肯定。他把“劳动”两个字演绎得尊贵无比。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因为,他不仅帮我们带走了生活垃圾,也净化了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

世界上有无数的人能力平平却靠着他们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做到处事顺利、事业有成,一个粗俗不堪或自以为是的人,必然会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种下什么才能收获什么,种了瓜是不会收获豆的。

4.三心二意,诸事不宜

不知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验:不论是决定吃什么,还是穿什么,许许多多生活上的琐事,总是犹豫再三,很难决定该怎么做,另外,总是把很多的时间花在决定要看哪一部电影,或该买哪一双鞋,或是该淋那种沙粒酱而烦恼,更糟的是,往往可以花上两个星期,还决定不了车子的颜色。

许多人多半会有因为做某些困难逃避的决定而感到罪恶的经验,但是,这与无法做出一个简单决定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做不出决定的原因,大抵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1.抱持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因此,内心极为矛盾,最后,还是决定等到所谓的“适当”时机再说。

2.坚信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必有佳作,因此,总会习惯地去收集资讯,直到觉得有足够的资讯来做一个最佳的决定为止。可惜的是,知识多半来自于经验,而经验却往往禁不住考验。

3.认为石头到后面会越挑越大,因此,尽管已经有了很好的想法,却不愿就善罢甘休,一定还要再想出更好的方案出来才行;三心二意的结果,造成了决策的延误。

4.必须在同一时间之内,完成多项决策,希望面面俱到的结果,反倒是连一个决定都做不出来,或者是极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如果我们是那种只要花五分钟,就可以做出是否要购车这一类重大的决定,但是却必须花上两个星期才能决定颜色的人,那么很显然的,我们做决定的优先顺序可能弄错了,因为,这可能太钻牛角尖了,以至于会花过多的时间在做较琐碎的决定上,而忽略了整个决定的真正本质。

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下个月开始,将所有较不重要的决定,都以掷铜板的方式来决定即可,根本想都不要去想,就照掷铜板的结果去做就是了。但是,到底哪一些决定是所谓较小的决定呢?譬如凡是金额低于一千,使用价值少于一年的决定,皆可归类为此。相信一个月之后,你自然就会对那些金额较大,费时较久的大决定养成较为深思熟虑的习惯,而不会再花太多的时间,去烦恼到底要看哪一部电影之类的问题。

如果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的决定,最后却发现不是最好的,甚至是错误,那么,这对任何人而言,可能是最难堪不过的了。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生不是静止不变的,随时都有改变决定的权利,当然有些决定是不易再擅自更改的。因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说不是呢?虽然说作决定的时机很重要,但是,如果执意要等到最好的时机才做每一个决定的话,那我们将一个决定都做不出来!因为,根本没人会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真正最好的时机,结果,反而错失了时机而有所延误。要知道,不做决定有时候往往比错误的决定还要糟糕,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时候,就曾经历经超过一万次的尝试之后才成功;而每一次当他发现错误的时候,他就会马上调整步伐,改变方法,最后终于将电灯发明出来。

因此,就算做出的决定最后产生的结果与当初预期的有着相当程度的差异,也不要恢心,因为,这次宝贵的经验,可能会在未来激发出更好的点子与方法;不过,如果一直犹豫不决,那么终将一事无成。想成事,遇事不要就犹豫不决,不论做什么,它是你人生的一个大忌。

5.莫为逃避找借口

“成功者总在做事,失败者总在许愿。”一个人如果认真考虑过他所负担的责任,那么可以令人信服地说,他会立即采取行动。“我正在考虑研究”,“我正在准备”,“我正在等候时机”……,在这些借口托辞的掩盖下,我们放任岁月流逝。

有的人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常常用一些漂亮的言辞来掩盖。说什么“我正在分析”,可是无数个月过去了,他们还在分析。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之为“分析麻痹”的病毒的侵蚀,这样只会使他们越陷越深,永远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另外一种人形成拖沓的习惯是以“我正在准备”做掩护的,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在准备,好多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准备充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为“借口”的病毒的侵蚀,他们不断为自己制造借口。

有一首著名的诗是这样写的:“他在月亮下睡觉,他在太阳下取暖,他总是说要去做什么,但什么也没做就死了。”

这就像当我们自己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当我成为一个大男孩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而当我们成为一个大男孩之后,我们又说,等我读完大学之后,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当我们读完大学之后,我们又说,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当我们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我们又会说,当我结婚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得到快乐;当我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又会说,当孩子们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并得到快乐;当孩子们从学校里毕业的时候,我们又说,当我退休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并得到快乐。当我们退休的时候,真正步入了我们的晚年,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生活已经从我们的眼前走过去了。

什么是时间?我们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时间是现在,我们在这里。让我们充分利用此时此刻。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未来的计划来计划未来,相反,这正意味着我们需要计划未来。如果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此时此刻,善用现在,那么我们就是在播种未来的种子,难道不是吗?

生活中最可悲的话语莫过于:“它本来可以这样的”、“我本来应该”、“我本来能够”“如果当时我……该多好啊”,生命是不能开玩笑的,从来就没有虚拟语气的说法。我们之所以会把问题搁置在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也是我们后来后悔的时候痛苦不堪的原因。

个人的行动是我们惟一可以有能力支配的东西,这些行动的综合不仅成了我们的习惯而且也成了我们的性格。

研究、准备是必要的,但总也走不出这种状态和过程则是不对的,许多机会稍纵即逝,时势也总在发生变化,不会静态地不动,等待着你准备得十全十美,完全到位。

我们常常会去羡慕那些一大早就起床晨跑的人,为什么他们可以让自己坚持下来?其实,自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自律是一种意志力训练下的产物,当意志力能够战胜本能的欲望时,自然就可以起个大早去慢跑,而不是继续躺在床上赖床了。

将自律视为一种游戏。例如游戏规则可以订为:若每天早上闹钟响了五分钟后,人还是没起床的话,就必须马上去冲个冷水来惩罚自己,当然,如果能够持续两、三个星期准时早起而不中断的话,那么,让所有的见证人请吃大餐做为奖励吧!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应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以增强自己的自律能力。

不要以失败做为借口,请立即重新开始行动。要知道,自律不是一蹴可及的,自律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方可成功的,同时,自律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惟有经过不断地坚持,再加上一点耐心,我们才可能逐渐地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进而大步地向自己人生了目标前进。

既然选定的目标,那就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吧!这样你才不会后悔,才会发现生命原来如此美好。

6.守时,也守住生命

时间是双重性格的东西,最长也是最短,最慢也是最快,最小也是最大。从前,在非洲有一个富人,名叫时间。他拥有无数的各种家禽和牲口,他的土地无边无际,他的田里什么都种,他的大箱子里塞满了各种宝物,他的谷仓里装满了粮食。这个富人拥有这么多的财产,连国外的人也知道了,于是,各国商人远道而来,随同的还有舞蹈家、歌手、演员。各国派遣使者来,只是为了要看一看这位富人,回国后就可以对百姓说,这个富人怎么生活,样子是怎样的。富人把牛羊、衣服送给穷人,于是人们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慷慨了,还说,没有看见过时间富人的人这辈子就等于白活了。又过了很多年,有一个部落准备派出使者去向富人问好。临行前部落的人对使者说:“你们到时间富人的国家去,要想法见到他,你们回来时,告诉我们,他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富有,那么慷慨。”使者们走了好多天,才到达了富人居住的国家。在城郊遇到了一个瘦瘦的、衣衫褴褛的老头。使者问:“这里有没有一个时间富人?如果有,请您告诉我们,他住在哪里。”老人忧郁地回答:“有的。时间就住在这里,你进城去,人们会告诉你的。”使者进了城,向市民们问了好,说:“我们来看时间,他的声名也传到了我们部落,我们很想看看这位神奇的人,准备回去后告诉同胞。”正当使者说这话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慢慢地走到他们面前。这时有人说:“他就是时间!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使者看了看又瘦又老、衣衫褴楼的老乞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名人吗?”他们问道。“是的,我就是时间,我现在变成不幸的人了。”老头说,“过去我是最富的人,现在是世界最穷的人。”使者点点头说:“是啊,生活常常这样,但我们怎么对同胞说呢?”老头想了想,答道:“你们回到家里,到同胞,对他们说:‘记住,时间已不是过去的那个样子!’”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叙述的。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先圣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让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能够自拔,始终保持勤勉,兢兢业业。但是,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句话来,于是他召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说了那个梦,要他们把那句话想出来。并拿出一颗大钻戒,说:“如果想出那句话来,就把它镌刻在戒面。我要把这颗戒指天天戴在手上。”一个星期后,那几位老臣送还了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了一句简单的话:“这也会过去。”

时间就像是海绵,要靠一点一点地挤;时间更像边角料,要学会合理利用,一点一滴地累计,才会得到较长的时间。那时杰克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卡尔·华尔德先生那天告诉他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