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十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8:57:40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宋史(十七)

宋史(十七)试读:

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

天下疑狱,谳有不能决,则下两制与大臣若台谏杂议,视其事之大小,无常法,而有司建请论驳者,亦时有焉。

端拱初,广安军民安崇绪隶禁兵,诉继母冯与父知逸离,今夺资产与己子。大理当崇绪讼母,罪死。太宗疑之,判大理张佖固执前断,遂下台省杂议。徐铉议曰:“今第明其母冯尝离,即须归宗,否即崇绪准法处死。今详案内不曾离异,其证有四。况不孝之刑,教之大者,宜依刑部、大理寺断。”右仆射李昉等四十三人议曰:“法寺定断为不当。若以五母皆同,即阿蒲虽贱,乃崇绪亲母,崇绪特以田业为冯强占,亲母衣食不给,所以论诉。若从法寺断死,则知逸何辜绝嗣,阿蒲何地托身?臣等议:田产并归崇绪,冯合与蒲同居,供侍终身。如是,则子有父业可守,冯终身不至乏养。所犯并准赦原。”诏从昉等议,铉、佖各夺奉一月。

熙宁元年八月,诏:“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初,登州奏有妇阿云,母服中聘于韦,恶韦丑陋,谋杀不死。按问欲举,自首。审刑院、大理寺论死,用违律为婚奏裁,敕贷其死。知登州许遵奏,引律因杀伤而自首,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以谋为所因,当用按问欲举条减二等。刑部定如审刑、大理。时遵方召判大理,御史台劾遵,而遵不伏,请下两制议。乃令翰林学士司马光、王安石同议,二人议不同,遂各为奏。光议是刑部,安石议是遵,诏从安石所议。而御史中丞滕甫犹请再选官定议,御史钱顗请罢遵大理,诏送翰林学士吕公著韩维、知制诰钱公辅重定。公著等议如安石,制曰“可”。于是法官齐恢、王师元、蔡冠卿等皆论奏公著等所议为不当。又诏安石与法官集议,反覆论难。

明年二月庚子,诏:“今后谋杀人自首,并奏听敕裁。”是月,除安石参知政事,于是奏以为:“律意,因犯杀伤而自首,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若已杀,从故杀法,则为首者必死,不须奏裁;为从者自有编敕奏裁之文,不须复立新制。”与唐介等数争议帝前,卒从安石议。复诏:“自今并以去年七月诏书从事。”判刑部刘述等又请中书、枢密院合议,中丞吕诲、御史刘琦、钱顗皆请如述奏,下之二府。帝以为律文甚明,不须合议。而曾公亮等皆以博尽同异、厌塞言者为无伤,乃以众议付枢密院。文彦博以为:“杀伤者,欲杀而伤也,即已杀者不可首。”吕公弼以为:“杀伤于律不可首。请自今已杀伤依律,其从而加功自首,即奏裁。”陈升之、韩绛议与安石略同。会富弼入相,帝令弼议,而以疾病,久之弗议,至是乃决,而弼在告,不预也。

苏州民张朝之从兄以枪戮死朝父,逃去,朝执而杀之。审刑、大理当朝十恶不睦,罪死。案既上,参知政事王安石言:“朝父为从兄所杀,而朝报杀之,罪止加役流,会赦,应原。”帝从安石议,特释朝不问。更命吕公著等定议刑名,议不称安石意,乃自具奏。初,曾公亮以中书论正刑名为非,安石曰:“有司用刑不当,则审刑、大理当论正;审刑、大理用刑不当,即差官定议;议既不当,即中书自宜论奏,取决人主。此所谓国体。岂有中书不可论正刑名之理?”

三年,中书上刑名未安者五:

其一,岁断死刑几二千人,比前代殊多。如强劫盗并有死法,其间情状轻重有绝相远者,使皆抵死,良亦可哀。若为从情轻之人别立刑,如前代斩右趾之比,足以止恶而除害。禁军非在边防屯戍而逃者,亦可更宽首限,以收其勇力之效。

其二,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若使情理轻者复古居作之法,遇赦第减月日,使良善者知改过自新,凶顽者有所拘系。

其三,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其配隶并减就本处,或与近地。凶顽之徒,自从旧法。编管之人,亦迭送他所,量立役作时限,无得髡钳。

其四,令州县考察士民,有能孝悌力田为众所知者,给帖付身。偶有犯令,情轻可恕者,特议赎罚;其不悛者科决。

其五,奏裁条目繁多,致淹刑禁,亦宜删定。

诏付编敕所详议立法。

初,韩绛尝请用肉刑,曾布复上议曰:“无王之制刑罚,未尝不本于仁,然而有断肢体、刻肌肤以至于杀戮,非得已也。盖人之有罪,赎刑不足以惩之,故不得已而加之以墨、劓、剕、宫、大辟,然审适轻重,则又有流宥之法。至汉文帝除肉刑而定笞箠之令,后世因之以为律。大辟之次,处以流刑,代墨、劓、剕、宫,不惟非先王流宥之意,而又失轻重之差。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井,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比于古亦轻矣。况折杖之法,于古为鞭扑之刑,刑轻不能止恶,故犯法日益众,其终必至于杀戮,是欲轻而反重也。今大辟之目至多,取其情可贷者,处之以肉刑,则人之获生者必众。若军士亡去应斩,贼盗赃满应绞,则刖其足;犯良人于法应死,而情轻者处以宫刑。至于劓、墨,则用刺配之法。降此而后为流、徒、杖、笞之罪,则制刑有差等矣。”议既上,帝问可否于执政,王安石、冯京互有论辨,迄不果行。枢密使文彦博亦上言:“唐末、五代,用重典以救时弊,故法律之外,徒、流或加至于死。国家承平百年,当用中典,然犹因循有重于旧律者,若伪造官文书,律止流二千里,今断从绞。近凡伪造印记,再犯不至死者,亦从绞坐。夫持杖强盗,本法重于造印,今造印再犯者死,而强盗再犯赃不满五匹者不死,则用刑甚异于律文矣。请检详刑名重于旧律者,以敕律参考,裁定其当。”诏送编敕所。

又诏审刑院、大理寺议重赃并满轻赃法。审刑院言:“所犯各异之赃,不待罪等而累并,则于律义难通,宜如故事。”而大理寺言:“律称,以赃致罪,频犯者并累科;若罪犯不等者,即以重赃并满轻赃各倍论;累并不加重者止从重。盖律意以频犯赃者,不可用二罪以上之法,故令累科;为非一犯,故令倍论。此从宽之一也。然六赃轻重不等,若犯二赃以上者,不可累轻以从重,故令并重满轻满轻。此从宽之二也。若以重并轻后加重,则止从一重,盖为进则改从于轻法,退亦不至于容奸。而《疏议》假设之法,适皆罪等者,盖一时命文耳。若罪等者尽数累并,不等者止科一赃,则恐知法者足以为奸,不知者但系临时幸与不幸,非律之本意也。”帝是大理议,行之。八年,洪州民有犯徒而断杖者,其余罪会恩免,官吏失出,当劾。中书堂后官刘衮驳议,以谓“律因罪人,以致罪,罪人遇恩者,准罪人原法。洪州官吏当原。”“又请自令官司出入人罪,皆用此令”。而审刑院、大理寺以谓:“失入人罪,乃官司误致罪于人,难用此令。其失出者,宜如衮议。”

无丰三年,周清言:“审刑院、刑部奏断妻谋杀案问自首,变从故杀法,举轻明重,断入恶逆斩刑。窃详律意,妻谋杀夫,已杀,合入恶逆,以按问自首,变从故杀法,宜用妻殴夫死法定罪。且十恶条,谋与故斗杀夫,方入恶逆,若谋而未杀,止当不睦。既用举轻明重,宜从谋而未杀法,依敕当决重杖处死,恐不可入恶逆斩刑。”下审刑院、刑部参详,如清议。

邵武军奏谳,妇与人奸,谋杀其夫,已而夫醉归,奸者自杀之。法寺当妇谋杀为从,而刑部郎中杜纮议妇罪应死。又兴元府奏谳,梁怀吉往视出妻之病,因寄粟,其子辄取食之,怀吉殴其子死。法寺以盗粟论,而当怀吉杂犯死罪,引赦原。而纮议出妻受寄粟,而其子辄费用,不入捕法。议既上,御史台论纮议不当,诏罚金,仍展年磨勘。而侍郎崔台符以下三人无所可否,亦罚金。

八年,尚书省言:“诸获盗,有已经杀人,及元犯强奸、强盗贷命断配之人,再犯捕获,有司例用知人欲告、或按问自首减免法。且律文自首减等断遣者,为其情非巨蠹,有改过自新之心。至于奸、盗,与余犯不同,难以例减。请强盗已杀人,并强奸或元犯强盗贷命,若持杖三人以上,知人欲告、按问欲举而自首,及因人首告应减者,并不在减等例。”初,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议按问自首法,卒从安石议。至是,光为相,复申前议改焉。乃诏:“强盗按问欲举自首者,不用减等。”既而给事中范纯仁言:“熙宁按问欲举条并得原减,以容奸太多,元丰八年,别立条制。窃详已杀人、强奸,于法自不当首,不应更用按问减等。至于贷命及持杖强盗,亦不减等,深为太重。按《嘉祐编敕》:‘应犯罪之人,因疑被执,赃证未明,或徒党就擒,未被指说,但诘问便承,皆从律按问欲举首减之科。若已经诘问,隐拒本罪,不在首减之例。’此敕当理,当时用之,天下号为刑平。请于法不首者,自不得原减,其余取《嘉祐编敕》定断,则用法当情,上以广好生之德,下则无一夫不获之冤。”从之。

又诏:“诸州鞫讯强盗,情理无可悯,刑名无疑虑,而辄奏请,许刑部举驳,重行朝典,无得用例破条。”从司马光之请也。光又上言:“杀人不死,伤人不刑,尧、舜不能以致治。刑部奏钞兖、怀、耀三州之民有斗杀者,皆当论死,乃妄作情理可悯奏裁,刑部即引旧例贷之。凡律、令、敕、式或不尽载,则有司引例以决。今斗杀当死,自有正条,而刑部承例免死决配,是斗杀条律无所用也。请自今诸州所奏大辟,情理无可悯,刑名无可疑,令刑部还之,使依法处断。若实有可悯、疑虑,即令刑部具其实于奏钞,先拟处断,门下省审覆。如或不当,及用例破条,即驳奏取旨勘之。”

元祐元年,纯仁又言:“前岁四方奏谳,大辟凡二百六十四,死者止二十五人,所活垂及九分。自去年改法,至今未及百日,所奏按凡一百五十四,死者乃五十七人,所活才及六分已上。臣固知未改法前全活数多,其间必有曲贷,然犹不失‘罪疑惟轻’之仁;自改法后,所活数少,其间必有滥刑,则深亏‘宁失不经’之义。请自今四方奏大辟按,并令刑部、大理寺再行审覆,略具所犯及元奏因依,令执政取旨裁断,或所奏不当,亦原其罪。如此则无冤滥之狱。”

又因尚书省言,远方奏谳,待报淹系,始令川、广、福建、荆南路罪人,情轻法重当奏断者,申安抚或钤辖司酌情决断乃奏。门下侍郎韩维言:“天下奏按,必断于大理,详议于刑部,然后上之中书,决之人主。近岁有司但因州郡所请,依违其言,即上中书,贴例取旨,故四方奏谳日多于前。欲望刑清事省,难矣。自今大理寺受天下奏按,其有刑名疑虑、情理可悯,须具情法轻重条律,或指所断之法,刑部详审,次第上之。”诏刑部立法以闻。

崇宁五年,诏:“民以罪丽法,情有重轻,则法有增损。故情重法轻,情轻法重,旧有取旨之令。今有司惟情重法轻则请加罪,而法重情轻则不奏减,是乐于罪人,而难于用恕,非所以为钦恤也。自今宜遵旧法取旨,使情法轻重各适其中,否则以违制论。”宣和六年,臣僚言:“元丰旧法,有情轻法重,情重法轻,若入大辟,刑名疑虑,并许奏裁。比来诸路以大辟疑狱决于朝廷者,大理寺类以‘不当’劾之。夫情理巨蠹,罪状明白,奏裁以幸宽贷,固在所戒;然有疑而难决者,一切劾之,则官吏莫不便文自营。臣恐天下无复以疑狱奏矣。愿诏大理寺并依元丰法。”从之。

绍兴初,州县盗起,道不通,诏应奏裁者,权减降断遣以闻。既而奏谳者多得轻贷,官无失入之虞,而吏有鬻狱之利,往往不应奏者,率奏之。

三年,乃诏大辟应奏者,提刑司具因依缴奏。宣州民叶全二盗檀偕窖钱,偕令佃人阮授、阮捷杀全二等五人,弃尸水中,有司以“尸不经验”奏。侍御史辛炳言偕系故杀,众证分明,以近降法,不应奏。诸狱不当奏而奏者虽不论罪,今宣州观望,欲并罪之。帝曰:“若宣州加罪,则实有疑者亦不复奏陈矣。”于是法寺、刑部止罚金。

五年,给事中陈与义奏有司多妄奏出入人罪,帝为申严立法,终不悛。

二十六年,右正言凌哲复上疏曰:“汉高入关,悉除秦法,与民约法三章耳。所谓杀人者死,实居其首。司马光有言:‘杀人者不死,虽尧、舜不能以致治。’斯言可谓至当矣。臣窃见诸路州、军大辟,虽刑法相当者,类以可悯奏裁。自去岁郊后距今,大辟奏裁者五十余人中,有实犯故杀、斗杀常赦所不原者,法既无疑,情无可悯,刑、寺并皆奏裁贷减。彼杀人者可谓幸矣,被杀者衔恨九原,何时已邪?臣恐强暴之风滋长,良善之人莫能自保,其于刑政,为害非细。应今后大辟,情法相当、无可悯者,所司辄奏裁减贷者,乞令台臣弹劾。”帝览奏,曰:“但恐诸路灭裂,实有情理可悯之人,一例不奏,有失钦恤之意。”令刑部坐条行下。

驯至乾道,谳狱之弊,日益滋甚。孝宗乃诏有司缘情引条定断,更不奏裁。其后刑部侍郎方滋言:“有司断罪,其间有情重法轻,情轻法重,情理可悯,刑名疑虑,命官犯罪,议亲议故之类,难以一切定断。今后宜于敕律条令,明言合奏裁事件,乞并依建隆三年敕文。”从之。

六年,臣僚请:“今后大辟,只以为首应坐死罪者奏,为从不应坐死者,先次决遣。及流、徒罪,不许作情重取旨。不然,则坐以不应奏而奏之罪。”从之。

至理宗时,往往谳不时报,囚多瘐死。监察御史程元凤奏曰:“今罪无轻重,悉皆送狱,狱无大小,悉皆稽留。或以追索未齐而不问,或以供款未圆而不呈,或以书拟未当而不判,狱官视以为常,而不顾其迟,狱吏留以为利,而惟恐其速。奏案申牒既下刑部,迟延日月方送理寺。理寺看详,亦复如之。寺回申部,部回申省,动涉岁月。省房又未遽为呈拟,亦有呈拟而疏驳者,疏驳岁月,又复如前。展转迟回,有一二年未报下者。可疑可矜,法当奏谳,矜而全之,乃反迟回。有矜贷之报下,而其人已毙于狱者;有犯者获贷,而干连病死不一者,岂不重可念哉?请自今诸路奏谳,即以所发月日申御史台,从台臣究省、部、法寺之慢。”从之。而所司延滞,寻复如旧。

景定元年,乃下诏曰:“比诏诸提刑司,取翻异驳勘之狱,从轻断决。而长吏监司多不任责,又引奏裁,甚者有十余年不决之狱。仰提刑司、守臣审勘,或前勘未尽,委有可疑,除命官、命妇、宗妇、宗女及合用荫人奏裁外,其余断讫以闻。官吏特免收坐一次。”

凡应配役者傅军籍,用重曲者黥其面。会赦,则有司上其罪状,情轻者纵之,重者终身不释。初,徒罪非有官当赎铜者,在京师则隶将作监役,兼役之宫中,或输作左校、右校役。开宝五年,御史台言:“若此者,虽有其名,无复役使。遇祠祭,供水火,则有本司供官。望令大理依格断遣。”于是并送作坊役之。

太宗以国初诸方割据,沿五代之制,罪人率配隶西北边,多亡投塞外,诱羌为寇。乃诏:“当徒者,勿复隶秦州、灵武、通远军及缘边诸郡。”时江、广已平,乃皆流南方。先是,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而通州岛中凡两处官煮盐,豪强难制者隶崇明镇,懦弱者隶东州市。太平兴国五年,始令分隶盐亭役之,而沙门如故。端拱二年,诏免岭南流配荷校执役。初,妇人有罪至流,亦执针配役。至是,诏罢免之。始令杂犯至死贷命者,勿流沙门岛,止隶诸州牢城。旧制,僮仆有犯,得私黥其面。帝谓:“僮使受佣,本良民也。”诏:“盗主财者,杖脊、黥面配牢城,勿私黥之。十贯以上配五百里外,二十贯以上奏裁。”帝欲宽配隶之刑,祥符六年,诏审刑院、大理寺、三司详定以闻。既而取犯茶盐矾曲、私铸造军器、市外蕃香药、挟铜钱诱汉口出界、主吏盗货官物、夜聚为妖,比旧法咸从轻减乾兴以前,州军长吏往往擅配罪人。仁宗即位,首下诏禁止,且令情非巨蠹者,须奏待报。又诏诸路按察官取乾兴赦前配隶兵籍者,列所坐罪状以闻。自是赦书下,辄及之。初,京师裁造院募女工,而军士妻有罪,皆配隶南北作坊。天圣初,特诏释之,听自便。妇人应配,则以妻窑务或军营致远务卒之无家者,著为法。时又诏曰:“闻配徒者,其妻子流离道路,罕能生还,朕甚怜之。自今应配者,录具狱刑名及所配地里,上尚书刑部详覆。”未几,又诏应配者,须长吏以下集听事虑问。后以奏牍烦冗,罢录具狱,第以单状上承进司。既又罢虑问焉。

知益州薛田言:“蜀人配徒他路者,请虽老疾毋得释。”帝曰:“远民无知犯法,终身不得还乡里,岂朕意哉?察其情可矜者许还。”后复诏罪状犷恶者勿许。初,令配隶罪人皆奏待报,既而系狱淹久,奏请烦数。明道二年,乃诏有司参酌轻重,著为令。凡命官犯重罪,当配隶,则于外州编管,或隶牙校。其坐死特贷者,多杖、黥配远州牢城,经恩量移,始免军籍。天圣初,吏同时以赃败者数人,悉窜之岭南,下诏申儆在位。有平羌县尉郑宗谔者,受赇枉法抵死,会赦当夺官。帝问辅臣曰:“尉奉月几何,岂禄薄不足自养邪?”王钦若对曰:“奉虽薄,廉士固亦自守。”特杖宗谔,配隶安州。其后数惩贪吏,至其末年,吏知以廉自饰,犯法者稍损于旧矣。

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至者多死。景祐中,诏当配沙门岛者,第配广南地牢城,广南罪人乃配岭北。然其后又有配沙门岛者。庆历三年,既疏理天下系囚,因诏诸路配役人皆释之。六年,又诏曰:“如闻百姓抵轻罪,而长吏擅刺隶他州,朕甚悯焉。自今非得于法外从事者,毋得辄刺罪人。”皇祐中,即赦,命知制诰曾公亮、李绚阅所配人罪状以闻,于是多所宽纵。公亮请著为故事,且请益、梓、利、夔四路就委转运、钤辖司阅之。自后每赦命官,率以为常。配隶重者沙门岛砦,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其次羁管,其次迁乡。断讫,不以寒暑,即时上道。吴充建请:“流人冬寒被创,上道多冻死。请自今非情理巨蠹,遇冬月听留役本处,至春月遣之。”诏可。

熙宁二年,比部郎中、知房州张仲宣尝檄巡检体究金州金坑,无甚利。土人惮兴作,以金八两求仲宣不差官。及事觉,法官坐仲宣枉法赃应绞,援前比贷死,杖脊、黥配海岛。知审刑院苏颂言:“仲宣所犯,可比恐喝条。且古者刑不上大夫,仲宣官五品,有罪得乘车,今刑为徒隶,其人虽无足矜,恐污辱衣冠尔。”遂免杖、黥,流贺州。自是命官无杖黥法。

六年,审刑院言:“登州沙门砦配隶,以二百人为额,余则移置海外,非禁奸之意。”诏以三百人为额。广南转运司言:“春州瘴疠之地,配隶至者十死八九,愿停配罪人。”诏:“应配沙门岛者,许配春州,余勿配。”既而诸配隶除凶盗外,少壮者并寘河州,止五百人。初,神宗以流人去乡邑,疾死于道,而护送禁卒,往来劳费,用张诚一之议,随所在配诸军重役。后中丞黄履等言,罢之。凡犯盗,刺环于耳后:徒、流,方;杖,圆;三犯杖,移于面。径不过五分。

元祐六年,刑部言:“诸配隶沙门岛,强盗杀人纵火,赃满五万钱、强奸殴伤两犯致死,累赃至二十万钱、谋杀致死,及十恶死罪,造蛊已杀人者,不移配。强盗徒党杀人不同谋,赃满二十五万,遇赦移配广南,溢额者配隶远恶。余犯遇赦移配荆湖南北、福建路诸州,溢额者配隶广南。在沙门岛满五年,遇赦不该移配与不许给还而年及六十以上者,移配广南。在岛十年者,依余犯格移配。笃疾或年及七十、在岛三年以上,移配近乡州军。犯状应移而老疾者同。其永不放还者,各加二年移配。”后又定令:“沙门岛已溢额,移配琼州、万安军、昌化、朱崖军。”

绍圣三年,刑部侍郎邢恕等言:“艺祖初定天下,主典自盗,赃满者往往抵死。仁祖之初,尚不废也。其后用法稍宽,官吏犯自盗,罪至极法,率多贷死。然甚者犹决刺配岛,钱仙芝带馆职,李希甫历转运使,不免也。比朝廷用法益宽,主典人吏军司有犯,例各贷死,略无差别。欲望进述祖宗故事,凡自盗,计赃多者,间出睿断,以肃中外。”诏:“今后应枉法自盗,罪至死、赃数多者,并取旨。”

或患加役流法太重,官有监驱之劳,而道路有奔亡之虑。苏颂元丰中尝建议:“请依古置圜土,取当流者治罪讫,髡首钳足,昼则居作,夜则置之圜土。满三岁而后释,未满岁而遇赦者,不原。既释,仍送本乡,讥察出入。又三岁不犯,乃听自如。”时未果行。崇宁中,始从蔡京之请,令诸州筑圜土以居强盗贷死者。昼则役作,夜则拘之,视罪之轻重,以为久近之限。许出圜土日充军,无过者纵释。行之二年,其法不便,乃罢。大观元年,复行。四年,复罢。

南渡后,诸配隶,《祥符编敕》止四十六条,庆历中,增至百七十余条。至于淳熙,又增至五百七十条,则四倍于庆历矣。配法既多,犯者日众,黥配之人,所至充斥。淳熙十一年,校书郎罗点言其太重,乃诏刑、寺集议奏闻。至十四年,未有定论。其后臣僚议,以为“若止居役,不离乡井,则几惠奸,不足以惩恶;若尽用配法,不恤黥刺,则面目一坏,谁复顾藉?强民适长威力,有过无由自新。检照《元丰刑部格》,诸编配人自有不移、不放及移放条限;《政和编配格》又有情重、稍重、情轻、稍轻四等。若依仿旧格,稍加参订,如入情重,则仿旧刺面,用不移不放之格;其次稍重,则止刺额角,用配及十年之格;其次稍轻,则与免黥刺,用不刺面、役满放还之格;其次最轻,则降为居役,别立年限纵免之格。傥有从坐编管,则置之本城,减其放限。如此,则于见行条法并无牴牾,且使刺面之法,专处情犯凶蠹,而其他偶丽于罪,皆得全其面目,知所顾藉,可以自新。省黥徒,销奸党,诚天下之切务。”即诏有司裁定,其后迄如旧制。

嘉泰四年,臣僚言:“配隶之人,盖有两等。其乡民一时斗殴杀伤,及胥吏犯赃贷命流配等,设使逃逸,未必能为大过,止欲从徒,配本州牢城重役,限满给据,复为良民。至于累犯强盗,及聚众贩卖私商,曾经杀伤捕获之人,非村民、胥吏之比,欲并配屯驻军,立为年限,限满改刺从正军。”从之。其所配之地,自高宗来,或配广南海外四州,或配淮、汉、四川,迄度宗之世无定法,皆不足纪也。

凡内外所上刑狱,刑部、审刑院、大理寺参主之,又有纠察在京刑狱司以相审覆。官制即行,罢审刑、纠察,归其职于刑部。四方之狱,则提点刑狱统治之。官司之狱:在开封,有府司、左右军巡院;在诸司,有殿前、马步军司及四排岸;外则三京府司、左右军巡院,诸州军院、司理院,下至诸县皆有狱。诸狱皆置楼牖,设浆铺席,持具沐浴,食令温暖,寒则给薪炭、衣物,暑则五日一涤枷杻。郡县则所职之官躬行检视,狱敝则修之使固。

神宗即位初,诏曰:“狱者,民命之所系也。比闻有司岁考天下之奏,而多瘐死。深惟狱吏并缘为奸,检视不明,使吾元元横罹其害。《书》不云乎:‘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具为令:应诸州军巡司院所禁罪人,一岁在狱病死及二人,五县以上州岁死三人,开封府司、军巡岁死七人,推吏、狱卒皆杖六十,增一人则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典狱官如推狱,经两犯即坐从违制。提点刑狱岁终会死者之数上之,中书检察。死者过多,官吏虽已行罚,当更黜责。”

未几,复诏:“失入死罪,已决三人,正官除名编管,贰者除名,次贰者免官勒停,吏配隶千里。二人以下,视此有差。不以赦降、去官原免。未决,则比类递降一等;赦降、去官,又减一等。令审刑院、刑部断议官,岁终具尝失入徒罪五人以上,京朝官展磨勘年,幕职、州县官展考,或不与任满指射差遣,或罢,仍即断绝支赐。”以前法未备,故有是诏。又尝诏:“官司失入人罪,而罪人应原免,官司犹论如法,即失出人罪。若应徒而杖,罪人应原免者,官司乃得用因罪人以致罪之律。”

帝以国初废大理狱非是,元丰元年诏曰:“大理有狱尚矣。今中都官有所劾治,皆寓系开封诸狱,囚既猥多,难于隔讯,盛夏疾疫,传致瘐死,或主者异见,岁时不决,朕甚愍焉。其复大理狱,置卯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专主鞫讯;检法官二人,主簿一人。应三司、诸寺监吏犯杖、笞不俟追究者,听即决,余悉送大理狱。其应奏者,并令刑部、审刑院详断。应天下奏按亦上之。”五年,分命少卿左断刑、右治狱。断刑则评事、检法详断,丞议,正审;治狱则丞专推劾,主簿掌按劾,少卿分领其事,而卿总焉。六年,刑部言:“旧详断官分公按讫,主判官论议改正,发详议官覆议。有差失问难,则书于检尾,送断官改正,主判官审定,然后判成。自详断官归大理为评事、司直,议官为丞,所断按草,不由长贰,类多差忒。”乃定制:“服评事、司直与正为断司,丞与长贰为议司。凡断公按,正先详其当否,论定则签印注日,移议司覆议,有辨难,乃具议改正,长贰更加审定,然后判成录奏。”

元祐初,三省言:“旧置纠察司,盖欲察其违慢,所以谨重狱事,罢归刑部,无复纠察之制。请以纠察职事委御史台刑察兼之,台狱则尚书省右司纠察之。”

三年,罢大理寺狱。初,大理置狱,本以囚系淹滞,俾狱事有所统,而大理卿崔台符等不能奉承德意,虽士大夫若命妇,狱辞小有连逮,辄捕系。凡逻者所探报,即下之狱。傅会锻炼,无不诬服。至是,台符等皆得罪,狱乃罢。

八年,中书省言:“昨诏同外,岁终具诸狱囚死之数。而诸路所上,遂以禁系二十而死一者不具,即是岁系二百人,许以十人狱死,恐州县弛意狱事,甚非钦恤之意。诏刑部自今不许辄分禁系之数。绍圣二年,户部如三司故事,置推勘检法官,应在京诸司事干钱谷当追究者,从杖已下即定断。”

三年,复置大理寺右治狱,官属视元丰员,仍增置司直一员。大理卿路昌衡请:“分大理寺丞为左、右推,若有翻异,自左移右。再变,即命官审问,或御史台推究。不许开封府互勘及地分探报,庶革互送挟仇之弊。徒已上罪移御史台。命官追摄者,悉依条。若探报涉虚、用情托者,并收坐以闻。”

初,法寺断狱,大辟失入有罚,失出不坐。至是,以失出死罪五人比失入一人,失出徒、流罪三名,亦如之。著为令。元符三年,刑部言:“祖宗重失入之罪,所以恤刑。夫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请罢失出之责,使有事谳议之间,务尽忠恕。”诏可。政和三年,臣僚言:“远方官吏,文法既疏,刑罚失中,不能无冤。愿委耳目之官,季一分录所部囚禁,遇有冤抑,先释而后以闻。岁终较所释多寡,为之殿最。其徼功故出有罪者,论如法。”诏令刑部立法:诸入人徒、流之罪已结案,而录问官吏能驳正,或因事而能推正者,累及七人,比大辟一名推赏。

绍兴六年,令诸鞫勘有情款异同而病死者,提刑司研究之,如冤,申朝廷取旨。十二年,令诸推究翻异狱,毋差初官、荫子及新进士,择曾经历任人。二十七年,令监察御史每冬夏点狱,有鞫勘失实者,照刑部郎官,直行移送。二十九年,令杀人无证、尸不经验之狱,具案奏裁,委提刑审问。如有可疑及翻异,从本司差官重勘,案成上本路,移他监司审定,具案闻奏。否则监司再遣官勘之,又不伏,复奏取旨。先是,有司建议:“外路狱三经翻异,在千里内者移大理寺。”三十一年,刑部以为非祖宗法,遂厘正之。乾道中,诸州翻异之囚,既经本州,次檄邻路,或再翻异,乃移隔路,至有越两路者。官吏旁午于道,逮系者困于追对。四年,乃令:“鞫勘本路累尝差官犹称冤者,惟檄邻路,如尚翻异,则奏裁。”淳熙三年,令县尉权县事,毋自鞫狱,即令丞、簿参之。全阙,则于州官或邻县选官权摄之。

金作赎刑,盖以鞭扑之罪,情法有可议者,则宽之也。穆王赎及五刑,非法矣。宋损益旧制,凡用官荫得减赎,所以尊爵禄、养廉耻也。乾德四年,大理正高继申上言:“《刑统名例律》: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亲属犯罪,各有等第减赎。恐年代已深,不肖自恃先荫,不畏刑章。今犯罪身无官,须祖、父曾任本朝官,据品秩得减赎。如仕于前代,须有功惠及民、为时所推、历官三品以上,乃得请。”从之。后又定:“流内品官任流外职,准律文,徒罪以上依当赎法。诸司授勒留官及归司人犯徒流等罪,公罪许赎,私罪以决罚论。”淳化四年,诏诸州民犯罪,或入金赎,长吏得以任情而轻重之,自今不得以赎论。妇人犯杖以下,非故为,量轻重笞罚或赎铜释之。

仁宗深悯夫民之无知也,欲立赎法以待薄刑,乃诏有司曰:“先王用法简约,使人知禁而易从。后代设茶、酒、监税之禁,夺民厚利,刑用滋章。今之《编敕》,皆出律外,又数改更,官吏且不能晓,百姓安得闻之?一陷于理,情虽可哀,法不得赎。岂礼乐之化未行,而专用刑罚之弊与?汉文帝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几于刑措。其议科条非著于律者,或冒利犯禁,奢侈违令,或过误可悯,别为赎法。乡民以谷麦,市人以钱帛,使民重谷麦,免刑罚,则农桑自劝,富寿可期矣。”诏下,论者以为富人得赎而贫者不能免,非朝廷用法之意。时命辅臣分总职事,以参知政事范仲淹领刑法,未及有所建明而仲淹罢,事遂寝。至和初,又诏:“前代帝王后,尝仕本朝,官不及七品者,祖父母、父母、妻子罪流以下,听赎。虽不仕而尝被赐予者,有罪,非巨蠹,亦如之。”随州司理参军李父抃殴人死,抃上所授官以赎父罪,帝哀而许之。君子谓之失刑,然自是未尝为此。而终宋之世,赎法惟及轻刑而已。

恩宥之制,凡大赦及天下,释杂犯死罪以下,甚则常赦所不原罪,皆除之。凡曲赦唯一路或一州,或别京,或畿内。凡德音,则死及流罪降等,余罪释之,间亦释流罪。所被广狭无常。又,天子岁自录京师系囚,畿内则遣使,往往杂犯死罪以下第降等,杖、笞释之,或徒罪亦得释。若并及诸路,则命监司录焉。

初,太宗尝因郊礼议赦,有秦再恩者,上书愿勿赦,引诸葛亮佐刘备数十年不赦事。帝颇疑之。时赵普对曰:“凡郊祀肆眚,圣朝彝典,其仁如天,若刘备区区一方,臣所不取。”上善之,遂定赦。

初,太祖将祀南郊,诏:“两京、诸道,自十月后犯强窃盗,不得预郊祀之赦。所在长吏告谕,民无冒法。”是后将祀,必先申明此诏。天圣五年,马亮言:“朝廷虽有是诏,而法官断狱乃言终是会赦,多所宽贷,惠奸失诏旨。”遂诏:“已下约束而犯劫盗,及官典受赃,勿复奏,悉论如律。”七年春,京师雨,弥月不止。仁宗谓辅臣曰:“岂政事未当天心耶?”因言:“向者大辟覆奏,州县至于三,京师至于五,盖重人命如此。其戒有司,决狱议罪,毋或枉滥。”又曰:“赦不欲数,然舍是无以召和气。”遂命赦天下。

帝在位久,明于人之情伪,尤恶讦人阴事,故一时士大夫习为惇厚。久之,小人乘间密上书,疏人过失,好事稍相与唱和,又按人赦前事。翰林学士张方平、御史吕诲以为言,因下诏曰:“盖闻治古,君臣同心,上下协穆,而无激讦之俗,何其德之盛也!朕窃慕焉。嘉与公卿大夫同底斯道,而教化未至,浇薄日滋。比者中外群臣,多上章言人过失,暴扬难验之罪,或外托公言,内缘私忿,诋欺暧昧,苟陷善良。又赦令者,所以与天下更始,而有司多举按赦前之事,殆非信命令,重刑罚,使人洒心自新之意也。今有上言告人罪,言赦前事者,讯之。至于言官,宜务大体,非事关朝政,自余小过细故,勿须察举。”

神宗即位,又诏曰:“夫赦令,国之大恩,所以荡涤瑕秽,纳于自新之地,是以圣王重焉。中外臣僚多以赦前事捃摭吏民,兴起狱讼,苟有诖误,咸不自安,甚非持心近厚之义,使吾号令不信于天下。其内外言事、按察官,毋得依前举劾,具按取旨,否则科违制之罪。御史台觉察弹奏,法寺有此奏按,许举驳以闻。”知谏院司马光言曰:“按察之官,以赦前事兴起狱讼,禁之诚为大善。至于言事之官,事体稍异。何则?御史之职,本以绳按百僚,纠摘隐伏。奸邪之状,固非一日所为。国家素尚宽仁,数下赦令,或一岁之间至于再三,若赦前之事皆不得言,则其可言者无几矣。万一有奸邪之臣,朝廷不知,误加进用,御史欲言则违今日之诏,若其不言,则陛下何从知之?臣恐因此言者得以藉口偷安,奸邪得以放心不惧。此乃人臣之至幸,非国家之长利也。请追改前诏,刊去‘言事’两字。”光论至再,帝谕以“言者好以赦前事诬人”,光对曰:“若言之得实,诚所欲闻,若其不实,当罪言者。”帝命光送诏于中书。

熙宁七年三月,帝以旱,欲降赦。时已两赦,王安石曰:“汤旱,以六事自责曰:‘政事不节与?’若一岁三赦,是政不节矣,非所以弭灾也。”乃止。八年,编定《废免人叙格》,常赦则郡县以格叙用,凡三期一叙,即期未满而遇非次赦者,亦如之。

元祐元年,门下省言:“当官以职事堕旷,虽去官不免,犹可言。至于赦降大恩,与物更始,虽劫盗杀人亦蒙宽宥,岂可以一事差失,负罪终身?今刑部所修不以去官、赦降原减条,请更删改。”

徽宗在位二十五年,而大赦二十六,曲赦十四,德音三十七。而南渡之后,绍熙岁至四赦,盖刑政紊而恩益滥矣。

宋自祖宗以来,三岁遇郊则赦,此常制也。世谓三岁一赦,于古无有。景祐中,言者以为:“三王岁祀圜丘,未尝辄赦。自唐兴兵以后,事天之礼不常行,因有大赦,以荡乱狱。且有罪者宽之未必自新,被害者抑之未必无怨。不能自新,将复为恶,不能无怨,将悔为善。一赦而使民悔善长恶,政教之大患也。愿罢三岁一赦,使良民怀惠,凶人知禁。或谓未可尽废,即请命有司,前郊三日理罪人,有过误者引而赦之。州县须诏到仿此。”疏奏,朝廷重其事,第诏:“罪人情重者,毋得以一赦免。”然亦未尝行。

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有关于世运,尚矣。然书契以来,文字多而世代日降;秦火而后,文字多而世教日兴,其故何哉?盖世道升降,人心习俗之致然,非徒文字之所为也。然去古既远,苟无斯文以范防之,则愈趋而愈下矣。故由秦而降,每以斯文之盛衰,占斯世之治忽焉。

宋有天下先后三百余年,考其治化之污隆,风气之离合,虽不足以拟伦三代,然其时君汲汲于道艺,辅治之臣莫不以经术为先务,学士搢绅先生,谈道德性命之学,不绝于口,岂不彬彬乎进于周之文哉!宋之不竞,或以为文胜之弊,遂归咎焉,此以功利为言,未必知道者之论也。

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而唐之藏书,开元最盛,为卷八万有奇。其间唐人所自为书,几三万卷,则旧书之传者。至是盖亦鲜矣。陵迟逮于五季,干戈相寻,海寓鼎沸,斯民不复见《诗》、《书》、《礼》、《乐》之化。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学者无笔札之劳,获睹古人全书。然乱离以来,编帙散佚,幸而存者,百无二三。

宋初,有书万余卷。其后削平诸国,收其图籍,及下诏遣使购求散亡,三馆之书,稍复增益。太宗始于左升龙门北建崇文院,而徙三馆之书以实之。又分三馆书万余卷别为书库,目曰“秘阁”。阁成,亲临幸观书,赐从臣及直馆宴。又命近习侍卫之臣纵观群书。

真宗时,命三馆写四部书二本,置禁中之龙图阁及后苑之太清楼,而玉宸殿、四门殿亦各有书万余卷。又以秘阁地隘,分内藏西库以广之,其右文之意,亦云至矣。已而王宫火,延及崇文、秘阁,书多煨烬。其仅存者,迁于右掖门外,谓之崇文外院,命重写书籍,选官详覆校勘,常以参知政事一人领之,书成,归于太清楼。

仁宗既新作崇文院,命翰林学士张观等编四库书,仿《开元四部录》为《崇文总目》,书凡三万六百六十九卷。神宗改官制,遂废馆职,以崇文院为秘书省,秘阁经籍图书以秘书郎主之,编辑校定,正其脱误,则主于校书郎。

徽宗时,更《崇文总目》之号为《秘书总目》。诏购求士民藏书,其有所秘未见之书足备观采者,仍命以官。且以三馆书多逸遗,命建局以补全校正为名,设官总理,募工缮写。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楼,一置秘阁。自熙宁以来,搜访补辑,至是为盛矣。

尝历考之,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迨夫靖康之难,而宣和、馆阁之储荡然靡遗。高宗移跸临安,乃建秘书省于国史院之右,搜访遗阙,屡优献书之赏,于是四方之藏,稍稍复出,而馆阁编辑,日益以富矣。当时类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至宁宗时续书目,又得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视《崇文总目》,又有加焉。自是而后,迄于终祚,国步艰难,军旅之事,日不暇给,而君臣上下,未尝顷刻不以文学为务,大而朝廷,微而草野,其所制作、讲说、纪述、赋咏,动成卷帙,垒而数之,有非前代之所及也。虽其间鈲裂大道,疣赘圣谟,幽怪恍惚,繁琐支离有所不免,然而瑕瑜相形,雅郑各趣,譬之万派归海,四渎可分,繁星丽天,五纬可识,求约于博,则有要存焉。

宋旧史,自太祖至宁宗,为书凡四。志艺文者,前后部帙,有亡增损,互有异同。今删其重复,合为一志,盖以宁宗以后史之所未录者,仿前史分经、史、子、集四类而条列之,大凡为书九千八百十九部,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云。

经类十: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经解类,十曰小学类。《周易古经》一卷

薛贞注《归藏》三卷《易传》十卷题卜子夏传《周易上下经》六卷《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三卷韩康伯注。

郑玄《周易文言注义》一卷

王弼《略例》一卷《易辨》一卷

阮嗣宗《通易论》一卷

干宝《易传》十卷《易髓》八卷晋人撰,不知姓名

孔颖达《正义》十四卷《玄谈》六卷《易正义补阙》七卷

任正一《甘棠正义》三十卷

关朗《易传》一卷

王肃《传》十一卷

陆德明《释文》一卷

卫元嵩《周易元包》十卷苏源明传,李江注

李鼎祚《集解》十卷

史文徽《易口诀义》六卷

成玄英《流演穷寂图》五卷

蔡广成《启源》十卷

又《周易外义》三卷

沙门一行《传》十二卷

王隐《要削》三卷

陆希声《传》十三卷

郭京《举正》三卷

东乡助《物象释疑》一卷

邢璹《补阙周易正义略例疏》三卷

李翱《易诠》七卷

张弧《周易上经王道小疏》五卷

张韩《启玄》一卷

青城山人《揲蓍法》一卷

王昭素《易论》三十三卷

纵康乂《周易会通正义》三十三卷

阴洪道《周易新论传疏》十卷

陈抟《易龙图》一卷

范谔昌《大易源流图》一卷

又《证坠简》一卷

胡旦《易演圣通论》十六卷

石介《口义》十卷

冀震《周易义略》十卷

代渊《周易旨要》二十卷

何氏《易讲疏》十三卷不著名

陆秉《意学》十卷《古易》十三卷出王洙家

王洙《言象外传》十卷

刘牧《新注周易》十一卷

又《卦德通论》一卷《易数钩隐图》一卷

吴秘《周易通神》一卷

黄黎献《略例》一卷

又《室中记师隐诀》一卷

龚鼎臣《补注易》六卷

彭汝砺《易义》十卷

赵令湑《易发微》十卷

乔执中《易说》十卷

赵仲锐《易义》五卷

谢湜《易义》十二卷

谭世勣《易传》十卷

陆太易《周易口诀》七卷

冀珍《周易阐微诗》六卷

李赞《周易说》九卷

张杲《周易罔象成名图》一卷

裴通《周易玄解》三卷

邵雍《皇极经世》十二卷

又《叙篇系述》二卷《观物外篇》六卷门人张湣记雍之言《观物内篇解》二卷雍之子伯温编

邵伯温《周易辨惑》一卷

常豫《易源》一卷

徐庸《周易意蕴凡例总论》一卷

又《卦变解》二卷

宋咸《易训》三卷

又《易补注》十卷

又《刘牧王弼易辨》二卷

皇甫泌《易解》十九卷

郑扬庭《时用书》二十卷

又《明用书》九卷《易传辞》三卷《易传辞后语》一卷

陈良献《周易发隐》二十卷

石汝砺《乾生归一图》十卷

鲍极《周易重注》十卷

叶昌龄《图义》二卷

胡瑗《易解》一十二卷《口义》十卷《系辞说卦》三卷

欧阳修《易童子问》三卷

阮逸《易筌》六卷

王安石《易解》十四卷

尹天民《易论要纂》一卷

又《易说拾遗》二卷

司马光《易说》一卷

又三卷《系辞说》二卷

鲜于侁《周易圣断》七卷

苏轼《易传》九卷

程颐《易传》九卷

又《易系辞解》一卷

张载《易说》十卷

吕大临《易章句》一卷

龚原《续解易义》十七卷

又《易传》十卷

李平西《河图传》一卷

李遇《删定易图序论》六卷

张弼《易解义》十卷

顾叔思《周易义类》三卷

刘概《易系辞》十卷

晁说之《录古周易》八卷

晁补之《太极传》五卷《因说》一卷《太极外传》一卷

游酢《易说》一卷

耿南仲《易解义》十卷

安泳《周易解义》一部卷亡

陈瓘《了斋易说》一卷

邹浩《系辞纂义》二卷

张根《易解》九卷《周易六十四卦赋》一卷题颍川陈君作,名亡

林德祖《易说》九卷

陈禾《易传》十二卷

李授之《易解通义》三十卷

朱震《易传》十一卷《卦图》三卷《易传丛说》一卷

张汝明《易索》十三卷

郭忠孝《兼山易解》二卷

又《四学渊源论》三卷

任奉古《周易发题》一卷

陈高《八卦数图》二卷

林壝《易说》十二卷《变卦》八卷《变卦纂集》一卷

凌唐佐《集解》六卷

袁枢《学易索隐》一卷

夏休《讲义》九卷

郭雍《传家易解》十一卷

沈该《易小传》六卷

都絜《易变体》十六卷

郑克《揲蓍古法》一卷

吴沆《易璇玑》三卷

李椿年《易解》八卷《疑问》一卷

李光《易说》十卷

李衡《易义海撮要》十二卷

洪兴祖《易古经考异释疑》一卷

张行成《元包数总义》二卷《述衍》十八卷《通变》四十八卷

晁公武《易诂训传》十八卷

胡铨《易传拾遗》十卷

程大昌《易原》十卷

又《易老通言》十卷

杨万里《易传》二十卷

林栗《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

李舜臣《易本传》三十三卷

曾穜《大易粹言》十卷

吕祖谦《定古易》十二篇为一卷

又《音训》二卷《周易系辞精义》二卷

朱熹《易传》十一卷

又《本义》十二卷《易学启蒙》三卷《古易音训》二卷

张浚《易传》十卷

倪思《易训》三十卷

赵善誉《易说》二卷

刘文郁《易宏纲》八卷

吴仁杰《古易》十二卷

又《周易图说》二卷《集古易》一卷

王日休《龙舒易解》一卷

刘翔《易解》六卷

胡有开《易解义》四十卷

邹巽《易解》六卷

郑刚中《周易窥余》十五卷

杨简《己易》一卷

潘梦旂《大易约解》九卷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

郑东卿《易说》三卷

项安世《周易玩辞》十六卷

程迥《易章句》十卷

又《外编》一卷《占法》《古易考》一卷

林至《易裨传》一卷

叶适《习学记言·周易述释》一卷

李椿《观画》二卷

王炎《笔记》八卷

郑汝谐《易翼传》二卷

汤羲《周易讲义》三卷

乐只道人《羲文易论微》六卷姓名亡

朱氏《三宫易》一卷名亡

刘烈《虚谷子解卦周易》三卷

刘牧、郑夫注《周易》七卷

杨文焕《五十家易解》四十三卷

孙份《周易先天流衍图》十二卷程敦厚序

刘半千《羲易正元》一卷

冯椅《易学》五十卷

商飞卿《讲义》一卷《周易卦类》三卷《易辞微》三卷《易正经明疑录》一卷《易传》四卷《口义》六卷《易枢》十卷《系辞要旨》一卷

并不知作者《易乾凿度》三卷《易纬》七卷《易纬稽览图》一卷《易通卦验》二卷

并郑玄注《流演通卦验》一卷不知作者

王柏《读易记》十卷

又《涵古易说》一卷《大象衍义》一卷

曾几《易释象》五卷

刘禹偁《易解》十卷

程达《易解》十卷

戴溪《易总说》二卷

赵汝谈《易说》三卷

真德秀《复卦说》一卷

吴如愚《易说》一卷

李光《易传》十卷

李焘《易学》五卷

又《大传杂说》一卷

朱承祖《易摭卦总论》一十卷

林起鳌《易述古言》二卷

方实孙《读易记》八卷

魏了翁《易集义》六十四卷

又《易要义》一十卷

郑子厚《大易观象》三十二卷张野补注

右《易》类二百十三部,一千七百四十卷。王柏《读易记》

以下不著录十九部,一百八十六卷《尚书》十二卷汉孔安国传《古文尚书》二卷孔安国隶

伏胜《大传》三卷郑玄注《汲冢周书》十卷晋太康中,于汲郡得之。孔晁注

陆德明《释文音义》一卷

孔颖达《正义》二十卷

冯继先《尚书广疏》十八卷

又《尚书小疏》十三卷

尹恭初《尚书新修义疏》二十六卷

胡旦《尚书演圣通论》七卷

胡瑗《洪范口义》一卷

苏洵《洪范图论》一卷

程颐《尧典舜典解》一卷

王安石《新经书义》十三卷

又《洪范传》一卷

苏轼《书传》十三卷《书说》一卷程颐门人记

孔武仲《书说》十三卷

曾肇《书讲义》八卷

陈谔《开宝新定尚书释文》三卷

孟先《禹贡治水图》一卷《尚书洪范五行记》一卷

王晦叔《周书音训》十二卷

司马康等《无逸讲义》一卷

吴安诗等《无逸说命解》二卷

刘彝《洪范解》六卷

曾旼等《讲义》三十卷

叶梦得《书传》十卷

张纲《解义》三十卷

吴孜《大义》三卷

吴棫《裨传》十二卷

张九成《尚书详说》五十卷

洪兴祖《口义发题》一卷

陈鹏飞《书解》三十卷

程大昌《书谱》二十卷

又《禹贡论》五卷《禹贡论图》五卷《禹贡后论》一卷

晁公武《尚书诂训传》四十六卷

史浩《讲义》二十二卷

吕祖谦《书说》三十五卷

黄度《书说》七卷

李舜臣《尚书小传》四卷

吴仁杰《尚书洪范辨图》一卷

陈伯达《翼范》一卷

朱熹《书说》七卷黄士毅集

林之奇《集解》五十八卷

陈经《详解》五十卷

康伯成《书传》一卷

夏僎《书解》十六卷

王炎《小传》十八卷

孙泌《尚书解》五十二卷

蔡沉《书传》六卷

胡瑗《尚书全解》二十八卷

成申之《四百家集解》五十八卷

杨王集《尚书义宗》三卷《三坟书》三卷元丰中毛渐所得《尚书治要图》五卷《尚书解题》一卷《浑灏发旨》一卷

并不知作者

王柏《读书记》十卷

又《书疑》九卷《书附传》四十卷

袁燮《书钞》十卷

袁觉《读书记》二十三卷

黄伦《尚书精义》六十卷

赵汝谈《书说》二卷

卞大亨《尚书类数》二十卷

胡铨《书解》四卷

李焘《尚书百篇图》一卷

刘甄《书青霞集解》二十卷

应镛《书约义》二十五卷

魏了翁《书要义》二十卷

右《书》类六十部,八百二卷。王柏《读书记》以下不著录十三部,二百四十四卷《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传《毛诗》二十卷汉毛苌为诂训传,郑玄笺

郑玄《诗谱》三卷

陆玑《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孔颖达《正义》四十卷

陆德明《诗释文》三卷

成伯玙《毛诗指说统论》一卷

又《毛诗断章》二卷

张䜣《别录》一卷《毛诗正数》二十卷《毛诗释题》二十卷《毛诗小疏》二十卷

鲜于侁《诗传》六十卷

李常《诗传》十卷

鲁有开《诗集》十卷

胡旦《毛诗演圣通论》二十卷

宋咸《毛诗正纪》三卷

又《外义》二卷

刘宇《诗折衷》二十卷

苏子才《毛诗大义》三卷

周轼《笺传辨误》八卷

丘铸《周诗集解》二十卷

欧阳修《诗本义》十六卷

又《补注毛诗谱》一卷

苏辙《诗解集传》二十卷

彭汝砺《诗义》二十卷

赵令湑《讲义》二十卷

乔执中《讲义》十卷

毛渐《诗集》十卷

沈铢《诗传》二十卷

孔武仲《诗说》二十卷

王商范《毛诗序义索隐》二卷

王安石《新经毛诗义》二十卷《舒王诗义外传》十二卷《新解》一卷程颐门人记其师之说

张载《诗说》一卷

赵仲锐《诗义》三卷

游酢《诗二南义》一卷

范祖禹《诗解》一卷

杨时《诗辨疑》一卷

茅知至《周诗义》二十卷

蔡卞《毛诗名物解》二十卷

董逌《广川诗故》四十卷

吴良辅《诗重文说》七卷

刘孝孙《正论》十卷

吴景山《十五国风咨解》一卷

刘泉《毛诗判篇》一卷

吴棫《毛诗叶韵补音》十卷

李樗《毛诗详解》四十六卷

晁公武《毛诗诂训传》二十卷

吕祖谦《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郑樵《诗传》二十卷

又《辨妄》六卷

范处义《诗学》一卷

又《解颐新语》十四卷《诗补传》三十卷

朱熹《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一卷

张贵谟《诗说》三十卷

郑谔《毛诗解义》三十卷

黄度《诗说》三十卷

吴氏《诗本义补遗》二卷名亡

戴溪《续读诗记》三卷

钱文子《白石诗传》一十卷

又《诗训诂》三卷

黄邦彦《讲义》三卷

鲜于戣《诗颂解》三卷

黄櫄《诗解》二十卷《总论》一卷

林岊《讲义》五卷《三十家毛诗会解》一百卷吴纯编,王安石解义《毛诗释篇目疏》十卷《诗疏要义》一卷《毛诗玄谈》一卷《毛诗章疏》三卷《毛诗提纲》一卷《毛诗名物性门类》八卷《义方》二十卷《释文》二十卷《通义》二十卷《毛郑诗学》十卷《诗关雎义解》一部《比兴穷源》一卷

并不知作者

陈寅《诗传》十卷

许奕《毛诗说》三卷

李焘《诗谱》三卷

王应麟《诗考》五卷

又《诗地理考》五卷《诗草木鸟兽虫鱼广疏》六卷

辅广《诗说》一部

严粲《诗集》一部

王质《诗总闻》二十卷

魏了翁《诗要义》二十卷

王柏《诗辨说》二卷

又《诗可言》二十卷

高端叔《诗说》一卷

曹粹中《诗说》三十卷

项安世《毛诗前说》一卷

又《诗解》二十卷

郑庠《诗古音辨》一卷

右《诗》类八十二部,一千一百二十卷。陈寅《诗传》以下不著录十四部,二百四十五卷《仪礼》十七篇高堂生传《大戴礼记》十三卷戴德纂《礼记》二十卷戴圣纂

郑玄《古礼注》十七卷

又《周礼注》十二卷《礼记注》二十卷《礼记月令注》一卷

崔灵恩《三礼义宗》三十卷

成伯玙《礼记外传》十卷张幼伦注

韦彤《五礼精义》十卷

又《五礼纬书》二十卷

丘光庭《兼明书》四卷

杜肃《礼略》十卷

陆德明《音义》一卷

又《古礼释文》一卷

贾公彦《仪礼疏》五十卷

又《礼记疏》五十卷《周礼疏》五十卷

孔颖达《礼记正义》七十卷

聂崇义《三礼图集注》二十卷

杨逢殷《礼记音训指说》二十卷

上官均《曲礼讲义》二十卷

欧阳丙《三礼名义》五卷

鲁有开《三礼通义》五卷

殷介集《五礼极义》一卷

孙玉汝《五礼名义》十卷

余希文《井田王制图》一卷《胡先生中庸义》一卷盛乔纂集

李洪泽《直礼》一卷

张诜《丧礼》十卷《礼粹》二十卷不知作者

王悫《中礼》八卷

程颢《中庸义》一卷

吕大临《大学》一卷

又《中庸》一卷《礼记传》十六卷

乔执中《中庸义》一卷

游酢《中庸解义》五卷

王安石《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

王昭禹《周礼详解》四十卷

陆佃《礼记解》四十卷

又《礼象》十五卷《述礼新说》四卷《仪礼义》十七卷

何洵直《礼论》一卷

陆佃《大裘议》一卷

郭忠孝《中庸说》一卷

龚原《周礼图》十卷

郭雍《中庸说》一卷

陈详道《注解仪礼》三十二卷

又《礼例详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

陈旸《礼记解义》十卷

李格非《礼记精义》十六卷

杨时《周礼义辨疑》一卷

又《中庸解》一卷

喻樗《大学解》一卷

司马光等《六家中庸大学解义》一卷

江与山《周礼秋官讲义》一卷

马希孟《礼记解》七十卷《四先生中庸解义》一卷程颐、吕大临、游酢、杨时撰

方悫《礼记解义》二十卷

王普《深衣制度》一卷

夏休《周礼井田谱》二十卷《破礼记》二十卷

周燔《仪礼详解》十七卷

李如圭《仪礼集释》十七卷

史浩《周官讲义》十四卷

郑谔《周礼解义》二十二卷

黄度《周礼说》五卷

徐焕《周官辨略》十八卷

陈傅良《周礼说》一卷

徐行《周礼微言》十卷

易祓《周礼总义》三十六卷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三卷

又《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二卷《中庸章句》一卷《或问》二卷《中庸辑略》二卷《十先生中庸集解》二卷朱熹序《三家冠婚丧祭礼》五卷司马光、程颐、张载定

吴仁杰《禘祫绵蕞书》三卷

刘彝《周礼中义》十卷

张九成《中庸说》一卷《大学说》一卷

戴溪《曲礼口义》二卷《学记口义》二卷

司马光《中庸大学广义》一卷

钱文子《中庸集传》一卷

胡铨《礼记传》十八卷

又《周礼传》十二卷《二礼讲义》一卷

倪思《中庸集义》一卷

汪应辰《二经雅言》二卷

张淳《仪礼识误》一卷

俞庭椿《周礼复古编》三卷

黄干《续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九卷

又《仪礼集传集注》十四卷

林椅《周礼纲目》八卷《摭说》一卷

郑景炎《周礼开方图说》一卷

李心传《丁丑三礼辨》二十三卷

郑伯谦《太平经国书统集》七卷

郑氏《三礼名义疏》五卷不著名

又《三礼图》十二卷《江都集礼图》五十卷《三礼图驳议》二十卷《仪礼类例》十卷《周礼类例义断》二卷《二礼分门统要》三十六卷《礼记小疏》二十卷

并不知作者

石敦山《中庸集解》二卷

项安世《中庸说》一卷

又《周礼丘乘图说》一卷

卫湜《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

杨简《孔子闲居讲义》一卷

郑樵《乡饮礼》七卷

张虙《月令解》十二卷

晁公武《中庸大传》一卷

杨复《仪礼图解》十七卷

魏了翁《仪礼要义》五十卷

又《礼记要义》三十三卷《周礼折衷》二卷《周礼要义》三十卷

赵顺孙《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详说》二卷

陈尧道《中庸说》十三卷

又《大学说》十一卷

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二卷

谢兴甫《中庸大学讲义》三卷

王与之《周礼订义》八十卷

王应麟《集解践祚篇》一册

右《礼》类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石敦山《中庸集解》以下不著录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

蔡琰《胡笳十八拍》四卷

孔衍《琴操引》三卷

谢庄《琴论》一卷

梁武帝《钟律纬》一卷

陈僧智匠《古今乐录》十三卷

赵邦利《弹琴手势谱》一卷

又《弹琴右手法》一卷

唐玄宗《金风乐弄》一卷

太宗《九弦琴谱》二十卷《琴谱》六卷《唐宗庙用乐仪》一卷《唐肃明皇后庙用乐仪》一卷

崔令钦《教坊记》一卷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二卷

王昌龄《续乐府古解题》一卷

刘贶《大乐令壁记》三卷《大乐图义》一卷不知作者

田琦《声律要诀》十卷

薛易简《琴谱》一卷

段安节《琵琶录》一卷

又《乐府杂录》二卷《乐府古题》一卷

陆鸿渐《教坊录》一卷

李勉《琴说》一卷

陈拙《琴籍》九卷

徐景安《新纂乐书》三十卷

赵惟简《琴书》三卷

宋仁宗《明堂新曲谱》一卷

又《景祐乐髓新经》一卷《审乐要记》二卷

徽宗《黄钟徵角调》二卷

沈括《乐论》一卷

又《乐器图》一卷《三乐谱》一卷《乐律》一卷

冯元、宋祁《景祐广乐记》八十一卷

宋祁《大乐图》一卷

聂冠卿《景祐大乐图》二十卷

刘次庄《乐府集》十卷《乐府集序解》一卷《大周正乐》八十八卷五代周窦俨订论《蜀雅乐仪》三十卷

房庶《补亡乐书总要》三卷《真馆饮福等》一卷

蔡攸《燕乐》三十四册

范镇《新定乐法》一卷

崔遵度《琴笺》一卷

李宗谔《乐纂》一卷

陈康士《琴调》三卷

又《琴调》十七卷《琴书正声》十卷《琴调》十七卷《琴谱记》一卷《琴调谱》一卷《楚调五章》一卷《离骚谱》一卷

李约《琴曲东杓谱》一卷《琴调广陵散谱序》一卷

独孤寔《九调谱》一卷

齐嵩《琴雅略》一卷

僧辨正《琴正声九弄》九卷

朱文齐《琴杂调谱》十二卷

萧祐一作“祜”《无射商九调谱》一卷

吕渭一作“滨”《广陵止息谱》一卷

张淡正《琴谱》一卷

蔡翼《琴调》一卷

僧道英《琴德谱》一卷

王邈《琴谱》一卷

沈氏《琴书》一卷失名《琴谱调》八卷李翱用指法《琴略》一卷《琴式图》一卷《琴谱纂要》五卷

胡瑗《景祐乐府奏议》一卷

又《皇祐乐府奏议》一卷

阮逸《皇祐新乐图记》三卷

陈旸《乐书》二百卷

僧灵操《乐府诗》一卷

吴良辅《琴谱》一卷

又《乐书》五卷《乐记》三十六卷

杨杰《元丰新修大乐记》五卷

刘昺《大晟乐书》二十卷

又《乐论》八卷《运谱四议》二十卷《政和颁降乐曲乐章节次》一卷《政和大晟乐府雅乐图》一卷

郑樵《系声乐谱》二十四卷

李南玉《古今大乐指掌》三卷

郭茂倩《乐府诗集》一百卷

李昌文《阮咸弄谱》一卷

滕康叔《韶武遗音》一卷

麹瞻《琴声律》二卷

又《琴图》一卷

令狐揆《乐要》三卷

王大方《琴声韵图》一卷《昭微古今琴样》一卷

刘籍《琴义》一卷

沈建《乐府广题》二卷

马以良《琴谱三均》三卷

喻修枢《阮咸谱》一卷

吴仁杰《乐舞新书》二卷

蔡元定《律吕新书》二卷

李如篪《乐书》一卷《琴说》一卷《古乐府》十卷

赵德先《乐说》三卷

又《乐书》三十卷《历代乐仪》三十卷《乐苑》五卷《琴笺知音操》一卷《乐府题解》一卷《大乐署》三卷《历代歌词》六卷《律吕图》一卷《仿蔡琰胡笳十八拍》

并不知作者

右《乐》类一百十一部,一千七卷。《春秋》七卷正经

杜预《春秋左氏传经传集解》三十卷

又《春秋释例》十五卷

何休《公羊传》十二卷

又《左氏膏肓》十卷

范宁《谷梁传》十二卷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汲冢师春》一卷师春纯集疏《左传》卜筮事

荀卿《公子姓谱》二卷一名《帝王历纪谱》

刘炫《春秋述议略》一卷

又《春秋义囊》二卷

孔颖达《春秋左氏传正义》三十六卷《公羊疏》三十卷

杨士勋《春秋谷梁疏》十二卷

黄恭密《春秋指要图》一卷

李瑾《春秋指掌图》十五卷

陈岳《春秋折衷论》三十卷《春秋灾异录》六卷《春秋谥族图》五卷

陆德明《三传释文》八卷

陆希声《春秋通例》三卷

赵匡《春秋阐微纂类义统》十卷

陆淳《集传春秋纂例》十卷

又《春秋辨疑》七卷《集注春秋微旨》三卷

卢仝《春秋摘微》四卷

杨蕴《春秋公子谱》一卷

左丘明《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韦昭注

柳宗元《非国语》二卷

叶真《是国语》七卷

冯继先《春秋名号归一图》

又《春秋名字同异录》五卷

杜预《春秋世谱》七卷

张暄《春秋龟鉴图》一卷

马择言《春秋要类》五卷

徐彦《公羊疏》三十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