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油气资源安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21:53:50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油气资源安全

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油气资源安全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油气资源安全作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排版:SEYUE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3-01ISBN:9787509729878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进入21世纪以来,油气资源问题的全球化和越来越政治化的倾向,已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领域竞相开展工作的重点。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度依赖于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物资的一部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全球已探明的油气资源储量有限,为获得更多的份额,近些年来,众多国家都纷纷参与到油气资源的争夺中。国际油气争端事件愈发频繁,争夺区域也逐渐从陆上延伸到海洋。世界各国对油气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全球油气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自实现石油自主生产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是石油净出口国,国内能源安全问题并不突出。从1993年起,中国石油进出口局面发生根本转变,由净出口变成净进口。此后,随着新一轮的经济高增长,中国海外石油进口量逐年攀升。2009年,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突破50%大关,给能源安全形势亮起了红灯。当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欧佩克和美国对能源的影响力趋弱,非欧佩克能源输出国和新兴经济体对能源的影响日益凸显,国际能源格局由两极结构——生产国集团和消费国集团——向多极结构转变。在全球油气资源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长久可靠的油气资源安全,必须要建立起适应国情的油气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该如何解决油气资源供给的短板问题?如何克服制约油气安全的国际因素和外部环境?

有鉴于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一批长期从事能源安全问题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以 “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油气资源安全”为命题,从全球化的角度认真审视中国油气资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各主要油气消费国及地区实施的能源安全战略,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科学建议。在编著本书时,采用了“一个核心,两条主线”的思路,抓住“格局”、“趋势”、“战略”三个关键词。“一个核心”,即以油气资源安全为核心,把如何实现中国油气资源安全的中心思想贯穿于本书始终;“两条主线”,即国际、国内两条主线;“格局”、“趋势”、“战略”作为分析研究的重点。

本书以油气资源安全问题的全球化背景为开篇,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对油气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定义了全球化趋势下油气资源安全的内涵。油气安全问题的核心不仅与进口油气数量的多少、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相关,而且与进口能否持续、进口成本的高低问题也密切相关。影响油气安全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制度等诸多方面。其中,资源禀赋是影响一国油气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摸清全球油气资源的储量及分布格局,是研究中国油气安全问题的基础。本书分区域研究了中东地区、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非洲、南美洲、中美洲、亚太地区的代表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分布及储量、可采储量,总结出不同区域油气资源分布、储藏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全球油气资源的储量有限,分布相对集中,地域性特征明显;在众多油气生产区域中,中东凭借着资源丰富、储采比高、地处欧亚交通要道的优势,占据着全球油气供给的主导地位。

研究油气资源安全问题必须从供需关系着手,掌握全球油气供需格局的现状及未来变化。在国际油气资源供应与消费状况方面,对世界各大油田和超巨型气田的生产量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区资源产量、消费区资源消费量的历史变化。就地区而言,中东地区既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也是世界油气资源的生产中心。由于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扩大了油气资源生产地范围,全球油气资源供应渠道更加多元化。随着非洲油气资源的储藏潜力不断被挖掘,欧佩克国家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能力将逐渐走弱。本书还详细阐述了国内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油气资源生产和消费现状,归纳了中国油气资源供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及推进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在供需变化趋势方面,以世界能源署发布的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报告为主要依据。该报告基于大型数学模型——世界能源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2008~2030年国际油气资源供需变化的未来走势。其结果显示:在预测时段内,世界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依赖仍旧强劲,但高位的资源价格将逐渐放缓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世界石油供应的主要增量来自欧佩克国家,中东仍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全球油气资源贸易量激增,天然气贸易增速远超过需求增速;到203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石油需求量最大的国家,石油需求增速居世界第二,对天然气的消费也将逐年升高,与此相对,油气资源的供给能力没有明显趋好,生产形势比较严峻。

全球油气资源供需关系建立在跨区贸易基础上。全球油气资源的贸易由来已久,贸易秩序的稳定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全球油气资源供应与消费的平衡点需要在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断博弈过程中建立。在这场持久性角逐中,双方借助自身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的力量去争取更多的主导权。20世纪中后期,欧佩克国家凭借其在石油储量和生产能力方面的主导地位,先后导演了三次世界石油危机。随着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增加,中国石油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世界石油贸易,而全球石油市场的任何波动也势必对中国的石油供需产生影响。本书回顾了历次石油危机发展的背景和造成的影响,总结出构成世界石油贸易格局现状的六大特征。从全球石油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发展上看,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石油供应更趋于多元化,世界石油贸易市场也趋于正规化,石油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减弱。

由于油气资源对经济的巨大作用,在当前全球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大背景下,为能够在世界能源博弈中获得更多利益,有效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波动对油气供给造成的冲击,各主要能源供给国和消费国都从国内和对外两个层面,制定了相应的能源安全战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能源安全战略,对于中国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书最后从国内油气资源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论述了中国油气资源安全的当前形势,分析了中国建立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体系的重要意义,通过比较美、日、俄以及欧盟、东南亚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书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数据信息丰富,利用了大量的一手数据佐证提出的观点与判断;二是图表数量多,运用了最直观的方式诠释全球油气资源储藏、分布、贸易格局,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油气资源安全”图。最后,编写组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从事油气资源研究的科研人员或关注油气资源安全问题的读者有所帮助,也衷心期望大家批评指正。编写组于2011年7月第一章全球化与油气资源安全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由于油气资源的数量有限、分布上具有很强地域性的特征,使得油气资源的供需形势常常受战争、地缘政治等众多因素影响,油气资源的安全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当前,伴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等方面技术的进步,油气资源的供给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格局上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得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大增,也使得油气消费国范围不断扩大。在油气资源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全球油气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油气资源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随着能源工业经济和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通过贸易的途径和市场的作用来兼顾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同时满足二者的发展需要。而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在开采和燃烧过程中排放或者泄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各个国家都需要从全球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和认识油气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保障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采取统一的行动,努力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石油和天然气的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需要根据国际形势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油气资源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全球性的协调和平等对话,以保障油气资源的安全供给。第一节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美国学者A.麦格鲁认为,全球化是民族国家之间超越现代世界体系的联系与结合,通过全球化这一过程,在地球某一地方发生的情况会对遥远的另外一个地方带来很大的影响(岳长龄,1995)。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中,形象地把全球化的发展阶段概括为3个版本: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到1800年为第一版本,是以通过武力强行将世界连为一体为特征的殖民化阶段;从1800年到2000年为第二版本,是以跨国公司推动下的市场和劳动力全球化为特征;2000年以来为第三版本,呈现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而使全球化进一步走向每个人的主要特征(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工业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已经跨越了国界,形成了世界经济日渐融合的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从严格意义上讲,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陈宝森,1999)。

经济全球化涉及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和科技等诸多方面。所谓全球化生产,指的是某一产品价值链由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共同生产完成(周宝根,2005),即各个国家成为世界性生产网络中的一部分。目前,“世界工厂”已经屡见不鲜,据统计,全世界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一部“英国”汽车、一台“美国”计算机、一台“荷兰”电视机、一架“德国”照相机,你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因为它们已经是全球各地生产的零件的集合(陈宝森,1999)。一架波音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推动力,其在近20年里的迅猛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繁荣起到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市场的进一步需求和阻碍经济交往的要素的日益削弱,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更是为全球多边贸易的体制形成和规范化铺平了道路。同时,科技进步带来的不同国家之间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的缩短,也使得国际贸易发生巨大变化。1978年,全球国际贸易总额占全球GDP的比重只有9.3%;1998年,全球国际贸易总额为6.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上升为24.3%;到2007年和2008年,尽管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国际贸易总额还是分别达到13.57万亿美元和15.7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分别为25%和20%左右。自1998年以来,除个别年份以外,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见图1-1)。图1-1 1998~2008年的世界商品贸易和GDP增长

资料来源:WTO秘书处(http://www.wto.org)。

全球投资制度障碍的逐步消除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各个国家吸引外国投资以及向外国输出资金提供了可能,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2007年,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额为15.21万亿美元,流出额为15.6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分别为27.9%和28.9%(见图1-2、图1-3、图1-4、图1-5)。2008年,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法国、中国、英国、俄罗斯、西班牙、中国香港、比利时、澳大利亚和巴西;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瑞士、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时、中国香港。图1-2 1980~2007年FDI流入量的变化图1-3 1980~2007年FDI流入量占GDP比重的变化图1-4 1980~2007年FDI流出量的变化图1-5 1980~2007年FDI流出量占GDP比重的变化

金融全球化本来是为生产、贸易的全球化服务的,但是,金融全球化比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走得更快,覆盖面更广。它加速了资本的全球流动,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全球化的产生条件,一是许多国家开放了自己的金融市场;二是金融交易的电子化(陈宝森,1999)。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促进国际政治的协调,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增加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在为这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威胁。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197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53.42亿元,2009年已经达到33.53万亿元。特别是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更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石油和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由于油气资源的数量有限、分布上具有很强地域性的特征,只能通过贸易的途径和市场的作用,来满足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的需要。在我国石油、天然气需求量日益增大,已经于1993年变为石油净进口国的形势下,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国际油气资源争夺中掌握主动,确保油气资源供给及其对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撑作用,必须要在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正反两面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国际、国内一盘棋的思想,在全球的视角下关注油气资源的安全问题,并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呈现冷与暖或者干与湿相互交替的变化周期。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就是平均地面气温的上升趋势。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0.6℃,增暖速率为每100年升高0.5℃。与此同时,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5厘米。我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也表现出相似的特征,20世纪30~50年代是温度较高的时期,以后略有回降,到80年代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值。而且,北方升温趋势明显高于南方,而南方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降温的情况(祝昌汉,2003)。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对地球自身系统的气候带、降水量、生态系统以及海平面等造成影响,而且会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农田,污染淡水供应,影响渔业生产,还会对一些岛屿和沿海地势低洼的地区和国家的人类居住环境、能源供应、运输和工业等部门的正常生产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全球变暖可能对干旱区域的农业和水力发电等造成严重后果,使得这些地区干旱加剧,水资源更加短缺。

人类为维持生存而进行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地球系统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人口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同时,因过度放牧、砍伐森林而造成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又减弱了自然系统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地球温室效应。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88年12月,第4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1990年12月,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5/212号决议,决定成立由联合国全体会员国参加的“气候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开始着手起草《公约》的谈判。经过15个月的努力,联合国于1992年5月9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和欧洲共同体签署了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气候变化的定义为: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全球大气组成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即在可比的时间段内观测到的自然气候变率之外的气候变化(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2009)。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而化石能源在开采和燃烧过程中排放或者泄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又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各个国家都需要从全球的角度出发,在保障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采取统一的行动,努力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于约占世界人口24%的发达国家在近百年来的发展中消费了世界能源总量的70%,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球总量的60%以上(2003年9月17日《中国青年报》),是全球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这些国家有必要率先做好二氧化碳的减排。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00年实现自身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帮助这些国家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1997年,《京都议定书》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进一步对发达国家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的硬性规定,要求所有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实现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和三种氯氟烃)的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5.2%的目标。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再一次体现出国际社会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会议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第一,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并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制”的谈判进程;第二,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最大范围地将各国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三,在发达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第四,在减排行动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方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第五,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科学观点,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温度升高控制在工业革命以前2℃的长期行动目标(郑国光,2009)。《哥本哈根协议》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但最终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大力发展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及加大产业化投入、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工农业生产、建筑、交通、日常消费)探索低碳模式,将是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向。因此,有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认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油气资源所涉及的安全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第三节 油气资源供需的全球化

伴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等方面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油气资源的供需也在发生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和苏联左右着全球的石油形势。到20世纪60~70年代,中东石油产量骤增,其1960年的产量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6%,1972年则上升为35%,达到9亿吨,超过美国产量4.9亿吨和苏联产量3.6亿吨的总和,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区,同时,也成为世界石油贸易的重心,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石油中心向中东的转移,改变了长期以来美苏主导世界石油的格局。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随着中东石油战略地位的日益提高,中东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石油资源争夺。一方面,中东国家驱逐了几乎所有西方石油公司,实现了石油生产的国有化,并联合委内瑞拉等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统一石油生产与出口政策,并分别于1973年和1979年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制裁,引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于1974年在巴黎成立国际能源机构(IEA),协调其石油进口,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以应对可能爆发的石油危机,并于80年代通过降低石油需求对欧佩克进行价格报复。20世纪70年代后期,非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原油出口区,尼日利亚、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等都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同时,东南亚、英国和挪威都有原油出口,形成了以中东地区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石油出口地域结构。世界原油生产集中于储藏地,油品生产集中于消费地,产销分布极不平衡,致使石油流通量十分巨大,成为世界最大宗的贸易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欧佩克的石油出口量超过世界出口总量的60%,依然具有对国际石油市场的调控作用,但随着俄罗斯、非洲等地石油产量和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世界石油供应趋于多元化。

在石油消费与需求方面,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持续高速增长,石油消费不断攀升,2008年石油消费量达到884.5百万吨,约占世界石油总消费量的22.5%,其中约56.9%依靠进口。2008年,欧洲与日本的石油消费量也分别占到世界总消费量的24.3%和5.6%左右。因此,世界石油总产量的约52%主要是由欧美和日本消费的。而随着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新型工业化国家的不断发展,其石油消费量急剧攀升,所需石油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石油的大量需求逐步呈现以发达国家为主转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局面。以我国为例,2008年的石油消费量达到3.8亿吨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中原油进口量达到6941万吨左右,成为世界十大原油进口国之一。目前,尽管全球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进口石油,尽管油气资源供需形势继续受战争、政治波动及国际投机资本等非市场因素影响而不断出现剧烈动荡,各能源大国为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对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但全球油气资源基本上能够保持供需平衡。

就油气资源供给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将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中东地区仍是原油贸易出口国的主要力量,但其会逐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原油出口,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俄罗斯会在稳定欧洲市场的同时,采取油气出口多元化的战略,进一步拓展美洲和亚太市场;西非地区原油出口以美国为主,但对欧洲和中国的出口逐渐增加,北非地区出口量逐年上升,原油出口以欧美为主,非洲原油产能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南美洲和中美洲会逐步提高其油气出口量,原油出口以美国为主,但出口份额会逐步转向欧洲和中国;北美原油贸易仍将主要局限在地区内部;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主要的油气进口快速增长的国家。

第四节 油气资源安全的内涵

石油安全最早是一个军事领域的概念,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主要是指以石油为战争机器的燃料供应安全问题(吴磊,2003)。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石油安全才成为一个与国家石油危机相对应而广泛使用的概念(舒先林等,2005)。石油安全问题主要源自石油这一重要能源所具有的三个天然属性:一是高度的依赖性。石油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国民经济对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二是天然的稀缺性。自19世纪中期石油工业诞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的限制,石油储量的探明量有限,一直存在对于石油资源耗竭的担心。而且,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耗的相关性,决定了伴随着经济增长石油地质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地区,其中,中东和北非是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占已探明储量的68%和待探明储量的30%(崔新健,2004;范秋芳,2007)。石油的这些重要属性,一方面使石油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石油供应中断和价格暴涨而产生石油危机。

就广义而言,油气安全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范畴,可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安全、消费安全、生产安全、产业安全、使用安全,乃至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等众多方面。另一类一般意义上的定义,则认为油气安全是基于“量”、“价”、“质”三位一体的整体概念。还有一种关于油气安全的定义,则强调油气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供需平衡的“安全状态”,还应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油气安全涉及的主题必须具有抵御不安全因素(包括外界的危险源和自身的潜在威胁等)的能力,即“安全能力”(郭震,2008)。

单卫国(2003)认为,石油安全的“量”,即石油供应的稳定性,指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正常需要的石油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石油安全的“价”,即石油价格的合理性或可承受性,涉及石油安全中的价格变化因素,主要指进口国或消费者所能够承受的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价格;石油安全的“质”,即环境安全性,主要是指在石油的生产、运输、使用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上,不应该对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或构成威胁。范秋芳(2007)在总结国内外石油安全概念的基础上,从油气供应安全的角度,认为石油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在一定的价格水平范围内可靠、安全和稳定地获取石油供应,以满足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需求,主要包括油气资源供应安全、价格合理(不能出现难以承受的高价)和使用安全三个方面,主要任务是保证油气资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环境安全性)。

在目前的研究中,较多学者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核心的角度出发,倾向于对石油供应安全的研究。吴巧生等(2003)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油气安全就是合理价格下的可靠的、足够的油气供给。就国家而言,油气安全就是指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油气供给的有效保障(包括以最小的环境成本保证油气供应),即:油气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油气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油气价格大幅度变动(包括上涨和下降)、油气供给突然中断以及油气资源污染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造成危害,避免其散布于国内外的油气储量、市场和投资等商业利益受到威胁,避免经济安全运行所依赖的油气供给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危机等负面效应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4年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石油安全就是保障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石油供应,石油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石油供应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油价波动的幅度以及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产能、替代能源、预警机制等。刘飞龙等(2001)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把石油安全定义为一个国家(地区)所能获得的石油资源持久、稳定、足量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何贤杰等(2006)指出,石油安全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及时、足量、经济地获取石油供应,以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和持续、协调发展的能力和状态。刘晶(2007)指出,石油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所能获取的石油资源持久、稳定、足量、经济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状态。

在对油气安全的判断方面,较为普遍的认识是进口依赖程度越高,油气安全性就越差。崔新健(2004)认为,能源结构、石油供需矛盾、石油对外依存度决定了我国的石油安全状态;其他研究也将油气对外依存度作为油气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范秋芳,2007;何贤杰等,2006;房树琼等,2008)。但是,油气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国际油气资源的总储量是有限的,油气资源的供应不可能永无止境。实际上,全球石油生产遵循着一个可预见的规律,即:石油生产上升到可获资源的一半就达到顶峰,然后生产能力开始下降,这就是所谓的石油产量高峰(Peak Oil)(闫林,2006)。虽然就目前来看,全球石油产量尚未达到高峰,石油生产的增长能力仍然存在,但是,毋庸置疑,世界石油供应量达到临界点的日子是可以预见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这一时刻究竟何时到来,取决于今后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资源节约的成效以及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的开发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口石油数量的多少、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的高低并不是石油安全问题的核心,而进口是否能够保障,进口代价和花费是否太高才是最关键的。

我们认为,油气安全本质上应是油气资源供需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是油气供应的数量和价格与需求量和可承受价格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相互匹配的程度。它主要受资源、政治、经济、技术、军事、制度、运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资源因素是影响油气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油气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的安全性较高;反之则较低。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属于全球配置的,完全自给自足的油气资源供应并不一定是最优,因为进口的风险成本可能低于完全自给自足所增加的成本。

政治因素对于油气安全的意义重大,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油气资源出口国的国内政治对石油安全供应的影响;二是油气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恶化而造成的影响;三是地缘政治对油气进口国国家之间、出口国国家之间以及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关系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油气安全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需求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国内外油气市场的影响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能否有充足的外汇支持进口,并抵御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涨;另外,经济因素还决定着石油是否会被其他形式的能源所代替。

技术进步可以在降低油气资源边际开采成本、提高油气资源勘探能力、增加油气资源可供应量方面作出贡献,尤其是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重大技术进步,将使能源替代成为可能,从而缓解因石油供需矛盾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军事因素对石油安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油气运输安全的保障能力、对重要海峡的控制能力和对主要油气资源产地的军事干预能力等方面。

制度因素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其效应主要表现在国家政府制定的有关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进出口、消费等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

在油气生产与消费市场存在空间错位、油气贸易的数量和范围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运输因素就成为油气安全的瓶颈环节,运输距离、运输路线、运输方式以及油气进口国对运输路线的保卫能力都会对油气安全状况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岳长龄:《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6期,第84~95页。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世界知识》1999年第1期,第10~11页。

周宝根:《全球化生产的涵义、方式与意义》,《求实》2005年第6期。

祝昌汉:《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水信息网,2003年3月26日。

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http://www.ccchina.gov.cn。《关注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中的国家利益》,2003年9月17日《中国青年报》。

郑国光:《凝聚共识构筑新的起点——〈哥本哈根协议〉解读》,2009年12月23日《中国气象报》。

吴磊:《中国石油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舒先林、李庆春:《石油安全概念与石油安全战略》,《长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60~93页。

崔新健:《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财经研究》2004年第5期,第130~137页。

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郭震:《我国石油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2008。

单卫国:《试论石油安全》,《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10期,第5~12页。

吴巧生、王华、成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态势》,《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2期,第46~56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2004。

刘飞龙等:《中国石油安全及其保障机制初探》,《资源科学》2001年第2期,第6~12页。

何贤杰等:《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地质出版社,2006。

刘晶:《中国石油安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房树琼、杨保安、余垠:《国家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3期,第32~36页。

闫林:《后半桶石油:全球经济战略重组》,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第二章全球油气资源分布格局

2500多年前,古波斯首都苏萨附近的阿尔利亚地区第一口油井的诞生拉开了人类开采石油、利用石油的序幕。现今,油气资源已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纵观人类近几十年来的勘探,其脚步几乎遍及地球表面的大陆(包括极地和沙漠)和海洋(陆缘海和大陆架)。受大地构造、区域构造性质和沉积发育史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的影响,世界上的油气主要分布在160个大型盆地中,但是其蕴藏量却不尽相同。本章按区域划分,介绍了中东地区、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亚太地区代表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油气资源分布以及储量、可采储量等。世界石油储量分布相对集中,但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其中以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石油储量较为丰富。第一节概述

油气资源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截至目前,世界发现并开发油田约41000个,气田约26000个,石油总储量约1368.7亿吨。受大地构造、区域构造性质和沉积发育史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的影响,世界上的油气主要分布在160个大型盆地中(见图2-1),但是其蕴藏量却不尽相同。油气资源在地层、深度和区域上的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匀性。从地层分布来看,从震旦系到第四系都有油气的分布,石油多数集中在中新生界,占全部储量的92%~94.88%,只有5.13%~8%分布在古生界。天然气则以中古生界为主,占总储量的90%,古生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新生界(第三系)。从油气分布深度来看,受油气生成和运移的影响,集中分布在小于3000米范围内,占储量95%以上,50%集中在大约1600米左右深度。从油气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是受大地构造条件的制约,集中分布在现代地壳中相对活动的、长期以沉降为主的地区。图2-1 世界含油气盆地分布略图

图片说明:I—亚洲诸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1-西西伯利亚;2-通古斯;3-安加拉–勒拿;4-维柳伊;5-楚萨雷苏;6-卡拉库姆;7-南里海;8-费尔干;9-塔吉克;10-准噶尔;11-塔里木;12-吐鲁番;13-酒泉;14-柴达木;15-松辽;16-渤海湾;17-陕甘宁;18-江汉;19-四川;20-苏北;21-伊朗中部;29-萨哈林;30-日本;31-曾姆-沙捞越;32-暹罗湾;33-北苏门答腊;34-中南苏门答腊;35-爪哇;36-库特;37-撒拉瓦提。Ⅱ—北欧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49-北海;50-中欧;51-德聂伯-顿涅茨;52-柏少拉;53-伏尔加-乌拉尔;54-宾立海;55-北高加索;56-莫埃西;57-前喀尔巴阡;58-维也纳;59-特兰西瓦尼亚;60-潘农;61-磨拉石;62-巴黎;63-阿奎坦;64-波河;65-亚得里亚海。Ⅲ—非洲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22-波斯湾;38-苏伊士;39-西沙漠;40-锡尔特;41-三叠;42-吉夫腊;43-伊利兹;44-阿赫内特;45-尼日利亚海岸;46-加蓬;47-下刚果;48-宽扎。IV—北美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72-北极斜坡;73-北极海岸;74-斯维尔德鲁普;75-库克湾;76-阿尔伯塔;77-落基山;78-西内部;79-东内部;80-阿巴拉契亚;81-二叠;82-墨西哥湾;83-圣华金-萨克拉门托;84-加利福尼亚沿海。V—南美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85-马拉开波;86-马格达雷那;87-东委内瑞拉;88-普图马约;89-圣克鲁斯;90-库约;91-内乌肯;92-圣豪尔特;93-麦哲伦;94-瓜亚基尔;95-巴西沿岸。VI—印度洋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23-波特瓦尔;24-印度河;25-坎贝;26-阿萨姆;27-孟加拉湾;28-伊洛瓦底;66-卡纳尔文;67-阿马迪厄斯;68-库珀;69-博恩-苏拉特;70-吉普斯兰;71-旺加努伊。资料来源:据甘克文等,1982,修改。

世界上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带包括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加勒比地区、西伯利亚、伯朝拉、北海、阿尔伯达和美国中陆地区的含油气盆地、北非盆地、俄罗斯高加索—滨里海诸盆地、中国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等,其中波斯湾、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马拉开波、墨西哥湾、锡尔特六个大型盆地的石油储量占世界发现石油总量的65%。从赤道到极地,从陆地到海洋,世界上油气产地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但由于含油气盆地地质条件的差异,原油的分布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张金亮等,2005;罗川宗等,2007):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然而在近代石油史上,西半球作为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蕴藏地达百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半球取代西半球成为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蕴藏地。东半球现有储量为960亿吨,是西半球的5倍,潜在储量1050亿吨,是西半球的2.9倍,最终可采储量2250亿吨,是西半球的2.8倍,约占世界石油最终可采储量的7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仅中东地区就占有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59.9%,探明天然气储量的41%;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中东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地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见图2-2)。图2-2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示意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

据美国《油气杂志》(Oil&Gas Journal,2006)数据统计,2009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838.64亿吨,比2008年增加14.40亿吨,增长0.79%。欧佩克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293.17亿吨,比2008年增加22.65亿吨,增长1.29%,占世界总储量的70.3%(见图2-3、图2-4)。图2-3 2000~2009年世界石油储量及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图2-4 2000~2009年欧佩克石油储量及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

世界石油储量分布相对集中,但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见图2-5),其中以中东、欧洲和欧亚大陆、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石油储量较为丰富。从1988年、1998年和2008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地区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变化趋势(见图2-6),中东、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储量呈现下降的态势;欧洲和欧亚大陆、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呈现上升的态势。北美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9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6%,储采比为14.8;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16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9.8%,储采比为50.3;欧洲和欧亚大陆探明石油储量为192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3%,储采比为22.1;中东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102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9.9%,储采比为78.6;非洲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17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0%,储采比为33.4;亚太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5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3%,储采比为14.5。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和伊拉克3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位列世界前三位,分别为363亿吨、189亿吨和155亿吨,三国探明石油储量之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0%。图2-5 2008年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示意

资料来源: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数据绘制。图2-6 1988年、1998年与2008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数据绘制。

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富集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地区,今后世界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也将集中在这些地区。其中,中东—北非地区的石油资源最为丰富,随着世界对其石油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这一地区进行的石油争夺将更加激烈;中亚—俄罗斯地区介于欧亚两大消费区之间,因此其石油开发市场吸引了众多跨国石油公司参与竞争;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潜力和地理位置更为东亚各国所瞩目。图2-7 1995~2008年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

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1995~2008年一直稳步增长(见图2-7),主要集中在中东和欧亚大陆地区。据2009年BP能源统计资料,2008年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185.02万亿立方米,比2007年增长1.1%。其中,欧佩克成员国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95.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51.4%。中东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75.9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41%,储采比大于100.0;欧洲和欧亚大陆天然气探明储量为62.8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4.0%,储采比为57.8;亚太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5.39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3%,储采比为37.4;非洲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4.6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7.9%,储采比为68.2;北美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8.8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4.8%,储采比为10.9;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7.3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4.0%,储采比为46。世界上75%的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中东和欧亚大陆地区(见图2-8、图2-9)。其中,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三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列世界前三位,分别为43.3万亿立方米、29.61万亿立方米和25.46万亿立方米,三国天然气储量之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5%。图2-8 2008年年底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9)》。图2-9 1988年、1998年与2008年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9)》。第二节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分布

中东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在石油业界的统计资料中,中东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也门、约旦、叙利亚、巴林、黎巴嫩和以色列(见图2-10)。其中的沙特阿拉伯、伊朗、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1个成员国中的6个(Oil&Gas Journal,2006;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9;中国油气集团公司外事局和信息研究所,1998;夏景华,2003)。据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原油储量为1838.64亿吨,同比增长0.79%。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截至2009年1月,中东地区九大产油国共计拥有探明石油储量7459亿桶,其中沙特阿拉伯以2667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位居第一;伊朗以1362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位居第二;伊拉克的探明石油储量为1150亿桶,位居第三;科威特的探明石油储量为1040亿桶,位居第四;阿联酋的探明石油储量为978亿桶,位居第五;卡塔尔的探明石油储量为152亿桶,位居第六;阿曼的探明石油储量为55亿桶,位居第七;也门和叙利亚分别以30亿桶和25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位居第八和第九。2008年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图2-10 中东地区油气产区示意

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具有显著特点:(1)中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采比高。中东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沙特、伊朗、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6个欧佩克成员国中。(2)中东地区大油田多、油井产量高、石油质量好。中东地区6亿吨以上超大油田数占世界总数的68%,其中包括石油储量居世界前三位的大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114.8亿吨)、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105亿吨)和沙特阿拉伯海上萨法尼亚油田(50.5亿吨);中东地区拥有天然气储量居世界前两位的天然气田:卡塔尔北方气田(11万亿立方米)和伊朗南帕尔斯气田(8万亿立方米)。(3)中东地区油气层浅、钻井深度浅,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成本低。伊朗南部和伊拉克北部地区油气田的主要产层为第三系、白垩系和侏罗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南部、卡塔尔和阿联酋的油气田的主要产层是第三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地质条件简单。1984~1989年的平均钻井深度不超过3700米,其中沙特阿拉伯的钻井深度不超过2200米。由于地质条件和资源的优势,中东地区的油气开发成本是世界最低的。(4)中东地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地处欧亚交通要道,石油通过管道或油船经地中海到欧洲及远东都比较方便,有利于输送到欧洲和远东等主要油气消费地区。一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1936年首次发现石油并开始少量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发展迅速,先后发现了加瓦尔、塞法尼耶等一批特大油田,石油探明储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突破5.0亿吨,60年代中期突破10.0亿吨,70年代中期突破20.0亿吨,90年代初达到35.0亿吨左右,以后基本保持稳定,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与此同时,其年产量也扶摇直上,从1945年的2.87百万吨激增到1970年的176.85百万吨,1974年又跃至422.70百万吨,在短短4年中增长了将近250百万吨,如此高速度在世界石油工业史上是罕见的。1980年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峰值495.72百万吨。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特石油产量大约保持在400百万吨,由于恐怖袭击事件和欧佩克的限产,2001年和2002年产量分别只有320百万吨和340百万吨,这使沙特被俄罗斯超过,从当时的世界第一大产油国退为世界第二。2003年石油产量大幅上升,沙特重新回到世界最大产油国的位子上。沙特石油产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是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目标,再加上资金的短缺,产量不会大幅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特的石油储采比主要随产量的增大而逐渐下降,2003年为84.3,是历史上储采比最低的年份之一,估计今后由于产量的增加和探明储量的相对稳定,储采比将会进一步下降(中国油气集团公司外事局和信息研究所,1998;夏景华,2003;但涛波,2004;章文,2006)。

2008年,沙特阿拉伯石油探明储量为363亿吨,稳居世界第一(见图2-11)。沙特阿拉伯石油的主要产区位于东北部,其油气储产量占沙特阿拉伯目前储产量的绝大部分。沙特拥有约80个油田,主要是加瓦尔(Ghawar)、塞法尼耶(Safaniya)、布盖格(Buqaig)、贝利(Berri)、玛尼法(Manifa)、祖卢夫(Zuluf)、谢巴(Shaybah)、阿布萨法(Abu Saafa)、胡尔塞尼亚(Khurusaniya)等超巨型和巨型油田,合计占该国石油储量的50%以上。其中加瓦尔是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油田(估计剩余储量达700亿桶),塞法尼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估计剩余储量达190亿桶)。其产量主要由沙特阿美公司控制,该公司的石油产量约占沙特阿拉伯石油总产量的95%以上,其余的产量来自格蒂石油公司和阿拉伯石油公司(丁晓红,2003;张华,2003)。沙特生产的石油从重质油到超轻质油都有,在沙特石油总生产能力中,约有65%~70%为轻质油,其余的为中质油或重质油。沙特油井数目不足1430个,加瓦尔油田的产量占了沙特总原油产量的一半。图2-11 沙特阿拉伯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

沙特阿拉伯国有石油巨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总裁阿卜达拉·朱马赫2008年年底称,该公司“在2009年年底前将能够日产1200万桶石油,并在2009年以后的时间里维持日产1200万桶石油的生产水平”。

沙特阿拉伯的大部分石油是通过布盖格油田的处理设施,经阿拉伯海湾出口的。主要石油出口终端有阿拉伯海湾的塔努拉角终端(该终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装油设施,吞吐能力250百万吨/年)、朱艾马赫终端(吞吐能力150百万吨/年)以及位于红海的延布终端(吞吐能力150百万吨/年)。此外还有吉达终端(位于延布的红海)、吉赞终端(位于波斯湾,为油品终端)、海夫吉终端(位于中立区的波斯湾,为原油终端)、拉比格终端(位于吉达南面的红海,为原油和油品终端)和祖卢夫终端(位于波斯湾海上,连接祖卢夫油田)。

沙特目前正在运行的输油管线有2条。日输送能力为654.72千吨的东西向原油管线,主要是用来将沙特阿拉伯轻质油和超轻质油输送到西部省份的炼油厂和红海的终端,以出口到欧洲市场。与原油管线平行运行的是一条日输送能力为36.828千吨的布盖格油田至延布的液化天然气管线,这条管线主要是服务于延布的石化厂。至黎巴嫩的Trans-Arabian管线现处于备用状态,其他的管线因战事原因均已先后关闭。二 伊朗

伊朗为世界第二大油气资源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见图2-12)。伊朗石油的早期勘探始于1855年,当时进行的只是地面调查,1901年开始在西北部钻探,1908年发现第一个大油田——麦斯杰德伊苏莱油田。20世纪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加速勘探开发,发现了高产大油田。1958~1969年的12年间共发现油田43个,但油气发现规模远小于20~30年代。60年代还开展了海上钻探,这期间全国年钻井数为20~70口。到70年代,勘探开发工作有较大进展,年钻井数为100~176口。1974年,原油生产达伊朗历史最高产量3.01亿吨。受两伊战争影响,钻探工作主要集中在油田开发方面,1988年8月两伊战争结束,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开始了新的勘探活动,1990~1996年新发现6个油田。此外,伊朗实施了战后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多样化计划,恢复和扩大油气生产、加工和石油化工设施。伊朗的天然气工业发展较晚。20世纪60年代以前,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