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1:22:49

点击下载

作者:魏鸣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续)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续)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续)作者:魏鸣排版:吱吱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2-19ISBN:9787308093774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大学新生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1.大学新生教育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改革。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后,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大幅度增长。《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2144.657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02年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超过23%,高等教育大众化继续发展。这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生教育创新显得尤其突出。

一方面,高校扩招后,在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大,客观上加大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需要高校采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许多高校采用征地扩建新校区的方式,较快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但高校教育理念尚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学生管理力量的充实明显滞后,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教育部要求以1∶200的标准配备辅导员,1名辅导员要对200名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引导,其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单纯依靠以党团干部和思政教师为主体的工作队伍,学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以“学分制”为代表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灵活、开放,能较好地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利于现代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伴随学分制的实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将受到冲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效能。学分制强调尊重个人的兴趣和选择,必然放松过程管理而重视目标管理,班级等集体观念弱化,个体时空离散程度提高,两极分化难以避免。在传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元(即工作抓手)弱化、丢失的情况下,如何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是高校面临的新的课题。

2.大学新生教育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

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人确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期。大学新生处在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型时期和从中学到大学的跨越时期,学习、生活、环境和心理的变动较大,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关怀。新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从熟悉的中学校园迈进大学的门槛,有的远离了父母及亲朋好友,有的是从乡村来到大都市,加之学习方法、生活方式、身处时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常处于迷茫困惑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因理想间歇而过度放松、因人际比较而自卑抑郁等。他们渴望友善的指点和热心的帮助。据浙江大学在新生中的调查,当大学生遇到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而自己不能解决,需要外界援助时,58%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和同学倾诉,16%的学生选择自己默默承受,11%的学生选择告诉家长,9%的学生选择求助于专业心理辅导机构,6%的学生选择向可以信赖的老师长辈倾诉。由此可见,针对新生特点,重视学校、家长、辅导员、学长对新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如学长作为新生的“朋辈”、伙伴,是天然的、新生最可信赖的人群,可以直接地为新生提供大量各方面的帮助。因此,加强新生教育与管理,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和实现人生发展阶段的转换,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充分利用大学优越的学习条件,成长为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创新型人才,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

3.大学新生教育创新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新需求

经过激烈竞争进入大学的新生,一年级阶段往往会有较多的不适应。一是对大学文化环境的不适应。由于长期在应试教育氛围浓重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缺乏提高综合素质的现代意识。大学的最重要功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新生迫切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着手,以学会做人为重点,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二是学习方式的不适应。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往往围绕高考被动学习,缺乏自主性学习的意识与训练。在大学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学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新生迫切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以适应大学学习特点;迫切需要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制订合理的学习、文化娱乐、上网及体育锻炼计划,做到有条有理、劳逸结合;迫切需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文献资料,学会自我解惑,充实提高自己。三是对人生发展方向的不适应。新生处于人生转换的重要时期,缺乏主动把握人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大学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帮助其进行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大学新生迫切需要在社会化方面明确社会角色意识,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目前,高校开展新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新生教育内容有待充实丰富,教育计划安排需要更加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传统的新生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与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从教育理念、时间安排、内容设计、形式改进、模式创新等方面入手,创新大学新生教育。第2章大学新生教育创新的目标与要求

1.科学定位新生教育,实现新生“三个转变”

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人确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期。大学新生处在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型时期和从中学到大学的跨越时期,学习、生活、环境和心理的变动较大,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关怀。新生教育要针对新生特点和教育要求,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和实现人生发展阶段的转换;科学规划大学生涯,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充分利用大学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自主、多维、高效的学习。要建立系统化、课程化的新生教育与管理体系,实现新生的“三个转变”。一是教育理念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二是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自主、多维、高效的学习;三是人生目标从模糊转变为清晰明确,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理想坚定、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能力卓越、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做好大学新生教育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点工程”,是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是培养知识全面、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工程”。

2.精心设计新生教育计划,实现新生教育内容创新

新生教育计划以“理解大学、适应大学、超越自我、共同成长”为主题,分为理解大学、转变人生、共同成长三个篇章,每篇章有若干个具体实施计划,分别由学校有关部门和各学院在第一学年共同实施。理解大学篇包含认识大学系列讲座、学校传统与精神教育、优良学风建设、学生资助计划等项目;转变人生篇包含“领航人生”系列活动、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新生体育锻炼计划等项目;共同成长篇包含新生党员培养、学生骨干培训、学长辅导计划等项目,重点项目和活动可设计为:(1)以“领航人生”和“认识大学”为主题,开展系列辅导活动。学校通过举办“领航人生”名师系列报告、“认识大学”专题系列讲座、“与导师面对面”谈心活动、“学长辅导计划”培训活动、建立新生必读书库、开展读书竞赛等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特点,领悟现代高等教育的特色和理念,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各学院结合实际主动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生教育活动。(2)开展校史和学校精神教育,增强新生荣誉感和责任感。学校通过媒体宣传、组织报告会、编撰读物等途径,宣传学校办学历史、优良校风和大学的发展目标,各学院结合学科特点,介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绩和发展趋势,组织教师与学生见面活动,使新生入学后对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发展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深切感悟学校精神,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3)实施“学长辅导计划”,拓展新生教育新载体。学校统一选拔一批学业优秀、素质全面、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高年级大学生担任“学长”,经过专门培训后,按一定比例分配到新生当中去,组成“学长组”,对应辅导同专业的新生。通过与辅导对象谈话、开展团体辅导等形式,解答新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新生一入学就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温暖。(4)组织高水平师资开展专业教育,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各学院组织各专业的知名教授举办有关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讲座,加强并提高专业导论课的针对性。校、院两级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要带头开课,形成有特色的专业学习辅导课程,以促进新生加快学习方式的转换,保持并激发新生专业学习的热情。(5)加强学分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各学院、各部门要认真分析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大力开展学分制的宣传介绍,引导新生适应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和管理,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培养学生自主性、高效化、研究式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宣传教育,让新生充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规章和程序,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6)举办新生党员培训班,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提高新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强化党员意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新生党员提前到校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为政治理论研习、党建实务辅导、新老党员交流和学生党员“大学四年生涯规划”活动。通过培训,强化新生党员意识,提高理论水平,更好地体现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日后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奠定基础。(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现场心理咨询活动,以及举办新生心理辅导系列讲座、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报告、实施新生心理测评和心理干预等工作。(8)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共建和谐校园。为帮助一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应向他们详细介绍学校的资助政策和流程,应对他们进行经济资助和精神关怀,使他们感受到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观念。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开展“资助工作服务周”活动,进行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9)改革开学典礼形式,发挥仪式教育功能。终生难忘的开学典礼对新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可以变以往程式化的典礼为剧情化的典礼,学校领导、名师与新生一起参加典礼。既有校长讲话又有名师寄语,并要让师生互动起来。做到既隆重、热烈,又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3.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长的作用,实现新生教育工作组织创新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大学新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发挥新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是新生入学教育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为此,学校在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中,重视辅导员培训和班主任的配备,充分发挥他们在新生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辅导员培训工作由学校统一安排,充分认识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全体辅导员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6号文件,牢固树立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的观念,倾注“爱心”投入工作,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培训期间针对新生教育工作特点,专门安排“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大学生新生党建工作”等专题讲座,组织辅导员认真学习辅导员业务知识,进行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实施素质拓展训练。

新生班主任选配和培训工作要做到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学生的人员选聘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并加强培训工作。组织他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时事政策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做到班主任先培训后上岗,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长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才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学工部门要专门编印《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手册》等学习资料,供各学院班主任培训时参考。各学院要结合实际组织富有特色的班主任培训,结合学校关于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活动安排和工作要求,制订学院新生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交流和讨论。全体新生班主任参加迎新工作,在新生到校的第一时间内与学生见面,详细了解学生情况,为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长辅导计划是开展新生教育中创建的学生自我教育的新载体。近年来,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陆续在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倡导和推行一种全新的学长辅导制度,其基本做法就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会同各学院(系),有目的地遴选和培训一批优秀学长,组成结构合理的学长辅导小组,对应辅导特定的新生群体。学长的职责主要是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持久而真切地关心帮助学弟学妹,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环境,战胜挫折、增强信心,成功起步大学生涯,并为今后几年的学生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长辅导计划组织动员数量巨大的优秀学生队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管理者转变成能动的管理实施者和管理反馈者,提高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创新了教育管理的模式。学长组成员由学院遴选或指定,一般情况下每6~8名新生配备一名学长,即从一个高年级学生班级中选出3~5人,组成一个学长组,对应辅导同学院、同专业的一个新生班级。要求参加辅导新生的学长必须是品学兼优且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学生;各学长组确定1人为组长,协调本学长组的活动;学院确定一名辅导员负责本学院学长辅导计划的实施和考核工作。学长组以及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主要包括:协商确定学长组成员的具体辅导对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长组成员思想理论和业务培训;组织实施新生团体辅导活动;通过个别会谈和小组讨论等形式,积极与辅导对象沟通,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协助新生班班主任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协助和指导新生班班团干部开展有关工作。学长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向学长介绍新生教育计划,学生培养方案,新生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等,这些相关培训对学长的辅导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促进了他们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第3章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转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实效性,改进课堂教学话语是重要环节。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存在的教师话语霸权、师生个性话语缺失等问题,成为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实现课堂教学话语的转换将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一、课堂教学话语概念及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要求

1.课堂教学话语的概念“话语”是指语言的使用和产品,包括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的使用;课堂教学话语则是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言的使用及其产品,包含各种文本(如口头的活文本和教材文本等),它不仅指教学中师生对事物的演绎、推理和叙说的过程,而且也是叙说者在叙述事情的同时叙说着或者展示着叙述者内心之事的过程,它叙说着教师的意识形态和学生的地位。课堂教学话语区别于我们日常话语最大的特色正如梅汉在他的IRE结构中所指出的一样:“在一般对话中不了解的人向了解的人打听,而在教学对话中是了解的人向不了解的人打听。”

关于课堂教学话语的构成,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课堂教学话语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言说主体、课堂教学言说对象、课堂教学言说主体描述、解释课堂教学言说对象所使用的语言,以及生成的关于课堂教学言说对象的意义。哈佛大学的卡兹顿认为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与其说是“心理学事实”,不如说是“社会性事件”,是通过参与沟通过程的师生的语言活动而构成的社会事实。卡兹顿认为,课堂中进行的教学对话具有自身特有的结构。他提出了课堂教学话语的三种状态——“课程话语”、“控制话语”以及“个人的个性话语”。而贝拉克则认为按照“发话”与“接话”而展开的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结构提示、诱导、应答和反映四种“教学手法”。

2.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之间以语言为中介、以理解为指向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之间的言语对话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既是一个诠释课程理论的知识传递者,又是一个社会人。而对于学生来说,既在接受教师对政治理念的传授,也会受到自己业已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师生话语具有双重意义。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具有明显的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键不在于对具体知识结构的传授,而是一种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我们在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时自然也不能简单地通过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情况,而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地接受了所教育的思想内容,是否真正把这些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进而作为行动的指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围绕“接受性”来进行,任课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及时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心理特征和接受意趣,努力实现将浩如烟海的形势信息和党的政策文件等理论性语言向生动贴切、学生能接受的教师课堂话语转换。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都是必修课,但它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学生认为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可读性不强,偏重说教,不愿意读;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83.9%的教师觉得被学生轻视,89.2%的教师认为被社会轻视,近四成的人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这种尴尬的境地呈现出这样两对主要矛盾:课程本身的极端重要性与授课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日渐淡漠;学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日趋下降。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教学话语角度去看,可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话语霸权的存在

当代社会学家布迪厄曾说过,语言就是“温和的暴力”(the gentle violence)。在布迪厄看来,语言关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言语者及其各自所属的各种集团之间的力量关系以一种变相的方式表现出来。无独有偶,符号论者罗兰·巴特在1977年1月就任法兰西学院院士时指出:“语言既不是反革命的,也不是进步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法西斯的。”在《关于语言的话语》中,后现代哲学家福柯指出:“在任何社会里,话语一旦产生,立刻就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他认为,话语中包含着权力,话语言说的实质就是权力的运作。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

教师话语霸权,就是指教师以其独特身份控制、支配话语,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学生的权力。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课堂话语霸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情况是教师对课堂话语的完全支配。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授课内容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在很多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都是这样一副场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而台下学生或是睡觉,或是玩手机,或是交头接耳,或是看课外书。弗兰德斯将教师的课堂话语分为“直接教学”(包括讲授、指导、批评或维护权威)与“间接教学”(包括接纳感受、表扬或鼓励、同意或运用学生的观点、提问)两大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话语大部分属于“直接教学”中的“讲授”,而在属于“间接教学”的课堂讲话中,绝大多数就是“提问”了。由于单纯的“讲授”教学造成学生兴趣寥寥,有时甚至有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致使教师在“提问”时会明显感觉学生的“应答性”行为不主动、不积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对于时政问题大都停留于记忆背诵状态,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因此感觉难以适应。这也是造成教师对课堂话语完全支配的一个原因。

第二种表现是教师按照他预想中的学生优劣情况分配他们的话语权利,也就是教师经常会与他心目中的好学生,或者说是发言积极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就可能是男生互动的几率多于女生;城市的、信息较发达地区的学生互动的几率多于农村的、贫困地区的学生。这就容易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热恋自己雕刻的美女神像,期望以专心致志的爱使之变成为人,结果如愿以偿。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要求学生能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和品德的教学,眼睛看不见的因素和感化比看得见的行为拥有更重要的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危害是很大的。

第三种表现是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压抑和转移。课堂教学的情形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学生的答案教师永远无法预料,其实这也正是对教师急智的挑战。但笔者发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象征性地向学生发问,并引导学生按照教师预先想好的答案进行回答,对于学生的不完整、模糊或错误回答,教师采取的话语技术就是压抑不正确答案的表达,或者把答案权从不符合自己预定答案的个体上移开。这种现象其实在其他课堂教学中也有体现,比如温家宝总理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到中学听一门“走进研究性学习”课时,对教师扭转学生回答方向的做法就提出了不同想法。他说了很好的一句话:“我不是让老师把原来备课的内容改变,而是因为学生想听的是大自然,老师要讲小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和提问的方式回答大自然的问题是必要的,而且并不困难。”或许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相对更强,教师压抑或转移学生回答的状况尤其多见。

2.师生个性话语的缺失

前面提到的卡兹顿的课堂教学话语的三种状态中,其中之一是“个人的个性话语”,这在教学沟通中被认为具有表达性功能。“表达性功能”是牵涉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表现的功能。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不仅展开着实现教育内容的课题、形成班级集体的活动,而且也展开形成自身的活动。“表达性功能”是指体验若干矛盾、确认自身的存在价值、表述自己的要求这样一种“自我内”的功能。

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话语实际上都是由诠释性话语和个体性话语两部分组成的。而其中个体性话语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个体,根据个人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认识和领悟移情到课程中去形成的。按理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语言。可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恰恰相反,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语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上往往屈从于权威话语(社会的权力机构对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和理性话语(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解释和说明)。教师授课是“念文件”,学生回答是“背课文”。迪尔凯姆认为,话语本身有一种定位优势,在过分强大的、异己的社会面前,人的主体性就被消解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不能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观点、价值观等内化到自己的教学中,而仅仅作为简单传递信息的角色,教师也就丧失了作为一个主体展示个体精神的话语权,从而使得教育的理性话语游离于学生所在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之外。同样的道理,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或者说是“应答”的角色,却不是在互动中将社会意识、观点、价值观等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个部分,将自己内化了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换的建议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已被中央提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高度,并且适时地出台并实施了“05方案”。有学者研究认为:纵观“05方案”整个体系,新课程教材话语体系的特点体现为三个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给我们的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时的话语转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教学话语作为联系教材内容与授课对象(学生)的中介,只有借助一种恰当的话语范式的中介才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契合。

1.实现教学对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意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话语范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和课程内容带有某种强制性。同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需要内省、内化而实现教育目标。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单向地讲授灌输,而只能是平等、真诚地与学生对话。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教师要放弃课堂话语的霸权,尽可能地消除“皮格马利翁”效应,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参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话语秩序。在对话过程中通过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消除师生彼此个性语言缺失的现象,实现知识的共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2.解构和分析文件语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是以书面的文件语言形式出现的,教师有必要对这些书面的文件语言和网络资讯中的思想含量丰富的概念、原理等文本进行解构与分析。文件文本的解构与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文本进行理论分析与事实分析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的内容转化成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话语互动。所谓事实分析,就是要寻找到理论上的折射点,这个折射点即是在学生的观念领域中所存在的某一现象、某一事实。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够寻找到理论上的折射点。上海某大学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老教师曾经对笔者说过:“我尽管很忙,但每堂课都尽量提早20分钟到教室,为的就是利用这点时间和学生聊天。否则我一把年纪了,怎么可能跟上这些孩子们的脚步哦。落伍就意味着我的课会脱离学生们的生活。”

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进行理论的分析,这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与乏味;也不能只进行事实分析,降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可穿插课堂讨论或辩论等,加强对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论分析,着眼于帮助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以生动的事实分析增强教学的信服力与说服力。

3.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话语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达,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上来。这对纯粹以语言作为课堂上知识传授和沟通交流手段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学文本不一定是书面的文本,它可以是影像资料、声音文件、网络资讯,教师的“讲授”也不一定是在讲台上的滔滔不绝,而可以是播放视频或带领学生外出参观。这些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有效强化课堂教学话语的功用,使传统意义上显得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更重要的是能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第4章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对人才培养质量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从而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为应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空泛及在政治、文化、道德层面的弱化,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创新,科学的路径选择尤为重要。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现实背景

1.始于社会问题的教育困惑(1)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空泛化导致政治层面的弱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多元化不断渗透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比如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传播的各种信息和政治观点、西方文化及政治立场,给我国高校的德育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面对如此压力,我国高校传统思政教育在内容上过于理论化、政治化,以及在方法上过于固式化,导致德育教育空泛化的倾向严重,使学生对政治产生心理拒绝,并直接导致高校教育中的政治弱化(2)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空泛化导致文化和道德层面的弱化。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德育塑造方面与教育目标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社会环境和流行文化在学生德育塑造过程中影响着学生对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而传统德育教育的空泛化使得主流文化面对不良思想的冲击时显得难以招架,导致文化和道德层面的逐步弱化。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主要是靠道德的自律手段,但由于高校相对于中学阶段外在的约束机制已经大为减弱,学生自律意识的基础薄弱更加剧了道德的弱化。

2.走出困惑,德育创新(1)高校德育创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从而有效地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论及个人品德意义时认为:“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年一代和历史的整个进程来说,可能比单纯的智力上的成就具有更大意义。”类似这方面的论述西方教育论著中随处可见,他们都肯定了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强调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2)高校德育创新工作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更应该强调道德教育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今天,物欲的骚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巨大,善恶之冲突、正邪之较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和激烈。没有道德看护,我们的社会将会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我们将自绝于自己创造的文明。从这个意义说,道德是已有文明的无形看护者。道德无形于心灵深处凝结,化理想、美德为日常行为,在21世纪,我们之所以必须重视培养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根本原因便在于道德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基本思路

1.在观念上突出新思维

新思维、新观念往往是新实践的先导。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是新思维的确立。一是由“小德育观”向“大德育观”的转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创新思维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工作和良好育人环境的熏陶,所以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学校各部门乃至每一名教职工应尽的职责。二是由单纯的灌输教育向辨析式教育的转变。其核心是帮助学生从正确的政治立场出发,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对现实状况和思想问题进行科学的剖析,在信息整合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的转变。高校办学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学生园区的逐步建立,学校不再是围墙封闭的校园环境,而是一种与社会密切互动的开放环境。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就不应限于校园环境中进行,必须由校园教育转向社会教育。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建立新型教育覆盖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形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合力。

2.在教育内容上突出主旋律教育

高校德育教育内容要突出主旋律,就是要根据新的形势,对大学生进行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的教育。为此,在目前德育教育的内容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德育内容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关系。道德既具有超越性,又具有现实性。远离生活的德育内容使人感到虚无缥缈,没有感召力,难以达成共识性。但完全迎合、追随现实的内容也无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又无法使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生活。因此,选择德育内容既要让学生产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又能让学生学会处理实际生活中复杂的道德问题。二是处理好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使学生既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又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世界的胸怀,勇于接受世界上的先进观念。三是处理好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要突出核心的价值观,抓好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对学生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

3.在教育对象上突出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高校德育工作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和现实变化。为此,一是要研究当代大学生。要学会把当代大学生放在目前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分析。要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利益需求,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和需求点,充分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只有准确把握教育对象,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是要研究社会变化。大学生往往是时代的晴雨表。我们要研究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这种变化和发展趋势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可能产生的影响。要重视事关德育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4.在教育方法上突出有效性

德育工作方法的有效性是指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状况来选择适当的方法,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个性化的教育时代要求在施教过程中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创新教育方法,使广大学生对于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形成“认同-赞赏-践行-追求”的自觉过程。为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一是教育与自教育的关系。二是实现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三是把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德育产生影响。言传身教便是显性与隐性德育方式的典型。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尤其要积极发掘隐性教育因素。四是坚持激励教育与成就教育结合。要把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必须通过反复激励,并使他们有所成就。

5.在教育载体上突出科学性

教育载体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物质依托,是进行教育实践的具体过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广泛应用,校园网络逐步建立,高校德育载体要在过去较为单薄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基础上加以创新,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增强德育工作的可接受性。学校德育工作教育载体的创新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渗透性与专题性相结合。既要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环境育人要求出发,把德育渗透到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教学、管理、服务和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渗透性的教育载体;要抓好思想政治素质专题教学和活动的开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方案,做到情理交融,使这种专题性的教育载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聚合式与辐射式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教育功能,通过各类学生社团吸引不同兴趣的学生加入其中,形成聚合式的教育载体;同时,积极培养学生骨干,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辐射式教育载体。三是现实化与虚拟化相结合。在以有形教育阵地如广播、电视、板报等教育载体为重要依托的同时,积极建立网上教育阵地,运用网络这一虚拟化的教育载体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开辟新型教育空间,使学生可以在隐匿真实身份的条件下,充分实现思想碰撞,提高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主要路径

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及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高校德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我们要重新审视选择德育的功能和价值。德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如果重智轻德,必然导致片面发展。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道德人格、思想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高校德育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

1.提高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还有这样的格言:“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育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无法取代榜样的力量,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道德人格。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德和才,学博为师,德高是范,教师的完善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2.重建价值教育,在使命、良知与自由下教会学生思考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教授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名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重建中国大学的价值教育》的文章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大学教育两个基本的使命。第一是教导学生学会好好生活,活出丰盛幸福的人生;第二是教导学生学会好好活在一起,共同建设公正社会。”这两个问题均牵涉价值判断和价值实践,我称其为价值教育。可以说,培养学生成为有智能、有德性、具批判力和社会承担的知识人,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很可惜,到今天,价值教育已现危机,很多大学已不再视传承、捍卫和实践人类价值为一己使命。用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更多是大学排名、论文数量等。在大学课程中,学生亦少有机会认真思考道德是非、人生意义及社会公正等问题。因此,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之中必须强化价值教育。要教会学生在使命、良知与自由下学会学习的意义、生活的意义、社会的意义以及人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作为学生个体在这些意义之中感悟为了整体的福祉该何去何从。

3.坚持养成教育,完善学生道德人格

道德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行的强化,如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等。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或模仿性道德实践,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内化是指道德教育由他控到自控,从外化转向内化的过程。德性养成是知、情、意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协调。因此,要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另外,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道德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

4.加强渗透、寓教于乐,丰富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的校园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容易使学生养成健全的道德人格。人是在社会交往中彼此认识和评价,并不断获得社会知识、掌握行为规范。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精心设计的、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双重意义的集体活动,在课外活动和娱乐中逐渐形成道德观念,锻炼道德人格能力。课外活动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灵活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是道德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活动能力的有效途径。第5章五年规划,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文件内容2001至2005年五年间,教育部先后主要以文件下发形式,从宏观角度指导全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一、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原则上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序列。承担其他专业课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兼职教师职务评聘,应根据岗位需要和本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具备的任职条件,聘任相应的教师或研究等专业技术职务。要参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2000〕21号)精神,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要逐步建立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体系。15.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少量、精干,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或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编制中统筹解决,原则上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序列,评聘相应的教师职务。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机构的高等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队伍管理序列。兼职教师和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或给予报酬。1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建立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习督导等。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所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工作应规范化,坚持长期分类进行。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此外,还要重视对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

二、强化育人意识,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合力。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也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苦乐观、恋爱观、择业观等思想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尚;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工作干部,要深入课堂、公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专业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心学生的专业学习,也要注意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要充分发挥身处广大学生之中的优势,广泛联系同学,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和心态。要通过高校干部和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职人员原则上要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教学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要计算工作量或给予合理报酬。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教育部要分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开展重点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

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上述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力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同时对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作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规定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培训,逐步实现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持证上岗。除了对专兼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规定外,国家还十分重视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特别重视高校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6章五年实施,广泛交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经验成果2006至2010年,教育部在前五年重要文件颁发的基础上,组织全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成果推广,在全国涌现出了一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典型示范高校。

2006年7月17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陕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创新方法,增强实效。李卫红充分肯定了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知心工程”活动的经验,认为西安交大通过“知心工程”,推动辅导员和学生谈心就很解决问题。同时,还强调指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加强领导,高等学校党政一把手要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负责人及班主任、辅导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努力营造人人关爱学生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全国各高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蓬勃发展。为了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深入研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每年通过举办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2007至2010年已举办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共计6次,为了不断提高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截至2007年年初,教育部思政司先后举办了10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骨干教师660多人。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开拓进取,努力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2010年4月23日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得知,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五年多来,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心理危机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课程开设不到位、师资队伍亟待加强等问题。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1.专职心理教师偏少,师生比例失调

浙江省教育厅一直以来十分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关于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要求,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的文件精神,早在2005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卫生厅就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浙教宣〔2005〕23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国家规定“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基础上,具体指出:“所有高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本科院校专职心理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5000。”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作为骨干队伍。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数量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日益增长的办学规模相比,依然是编制紧缺,师生比例失调。从目前宁波几所本科院校来看,并不能实现浙江省教育厅5年前提出的所有本科院校专职心理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要求。和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高校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如美国1999-2000年的师生比平均为1∶1681.5;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平均为1∶1000。

2.兼职心理教师偏多,队伍参差不齐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主要来源于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