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生活保健系列30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2:18:29

点击下载

作者:秋实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生活保健系列30本)

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生活保健系列30本)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生活保健系列30本)作者:秋实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0-01ISBN:9787801742681本书由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胃肠病常识入门不良情绪会让你患上胃肠病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时,常常茶饭不思;而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食欲倍增。事实上,胃肠功能的改变是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那么,人的情绪变化又是如何影响胃肠功能的呢?动物试验发现:当猫面对着咆哮的狗时,胃肠道运动就停止了,胃酸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说明情绪变化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非常大。长期如此,胃肠道就会发生很多疾病。临床工作中常常发现,某些突发事件、家庭和工作单位人际关系的紧张、工作压力增加等导致的疲劳、焦虑和心情抑郁,可使溃疡病发生率明显升高。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溃疡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就是很好的例子。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病也常常与情绪变化有关。神经性呕吐也说明情绪变化可影响胃肠功能。很多少女为了追求身体苗条,而盲目节食,最终导致厌食、进食后呕吐、便秘、体重减轻,甚至闭经。进一步的胃肠动力学检查发现,胃内食物向肠道排出也明显减少,甚至肠道的食物反流到胃内。当然其他精神刺激也可导致神经性呕吐。值得指出的是,某些非科学性误导和医务人员的不当解释也常常可加重或诱导胃肠疾病。如对某些所谓的癌前病变的错误解释和过分夸张,常常使许多患者感到恐惧,终日惶惶不安,多方奔走求医,甚至不听其他医务人员的正确合理的解释,而导致其胃肠道疾病的症状加重,甚至无药可治。不良饮食习惯会让你患上胃肠病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靠饮食摄取营养,若饮食失宜、过饥过饱、暴饮暴食、食用不洁食物或腐败变质有毒之品或恣食生冷瓜果、过食肥甘厚腻之品、酗酒、长期服用粗糙干硬食物或食腌制发霉之品,或吃过烫、过咸、过辣、过猛等不良饮食嗜好,均可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若饮食中过多摄取高脂肪(主要是动物脂肪),脂肪成分可促进肝脏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使这些甾体类进入肠道的含量增加,经结肠内细菌作用转变为有致癌作用的胆酸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饮食中缺乏纤维素,使粪便从肠道排空减慢,肠内致癌物增多,饮食中缺乏维生素也可诱发大肠癌。(2)酗酒可引起部分胰管阻塞,使胰腺流出不畅或引起奥狄括约肌痉挛、乳头水肿造成阻塞,而暴饮暴食亦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而排出障碍也可诱发胰腺炎。(3)暴饮暴食或长期进食不规则,食用辛辣、粗硬食物及酗酒、饮用咖啡、浓茶、可口可乐等饮料,不仅损伤胃、十二指肠粘膜,而且能增加胃酸的分泌,导致溃疡的发生。(4)烟熏、油炸、霉变的食物,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吃过烫、过硬、过咸、过辣、过快、过猛等,均可引发胃癌。(5)长期进食含亚硝酸类食物,能诱发食管癌。经过对高发区的调查表明,环境中检测出7种挥发性亚硝胺。被污染的食品中,以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更高。遗传因素会致胃肠病

多数人认为遗传因素在胃癌中的作用比较肯定,因为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般认为胃癌病人亲属中胃癌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有很多佐证表明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发病率的种族差异,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和双胞胎中的单合子者容易患病。据统计大约有10%的大肠癌病人有遗传因素。我国曾报道了一个家族祖孙3代中有7人患大肠癌,发病年龄较一般患者年轻,部位都发生在曲端结肠,并有“多发癌”存在,将这个现象称为“癌症家族综合征”。慢性胃炎也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例如父母患有慢性胃炎,其亲生子女也容易患病,危险性为正常人的20倍。

慢性胃炎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一家人常有几个人同时患有慢性胃炎。胃体胃炎即A型胃炎的遗传性更强些。一些溃疡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溃疡病病人的父母和子女中溃疡病的发病率相当于一般人群的3~5倍。现已普遍认为O型血的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其他血型者高35%左右。环境因素会影响你的胃肠

环境因素对胃肠病影响也很大。大肠癌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如大肠癌的高发病国家,如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而哥伦比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则发病率低。如果发病率低的国家居民移居到发病率高的国家后,在第一代大肠癌的发病率就有上升趋势,到第二代就基本与当地人相一致,而“入乡随俗”了。这说明了大肠癌的发病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胃癌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着明显差异。一般认为与环境因素关系最大。如日本是胃癌高发国家,美国则是胃癌发病率很低。在美国的第二、三代日本移民,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也逐渐下降。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各省区之间的差别也相当悬殊,病死率高的青海(40.62/10万)与病死率低的广西(5.16/10万)之间,相差7.9倍。土壤中锌与铜含量的比例、硒与镍含量的升高、钙与硫酸根比值的降低均与胃癌发生有关。药物因素会致胃肠病

某些药物对胃肠病也有影响,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非甾体消炎药物可引起胃粘膜糜烂,糜烂后可留有慢性胃炎。一些泻药或通过灌肠来维持排便的“通畅”,可能会起到暂时的效果,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保泰松、利血平、消炎痛、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损伤胃粘膜,降低粘膜的抵抗力,刺激胃酸的过度分泌,引起溃疡病的发生。免疫因素会致胃肠病

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起着保护机体免受外来有害物质损伤的作用。当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损伤了胃粘膜,使胃壁细胞抗原释出,刺激免疫细胞引起免疫反应,造成胃粘膜慢性炎症。继而通过体液免疫,产生壁细胞抗体,壁细胞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攻击自身的肠上皮细胞以及肠壁细胞,发生自身免疫。肠内致病抗原如病毒、细菌、饮食成分(牛乳蛋白)等可激发免疫反应,产生细胞介导性和体液介导性免疫反应,造成炎症和组织损伤。生物因素会致胃肠病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肠道寄生虫等都是肠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俗话说:“病从口入。”胃肠道每天都有大量食物、水等通过,难免会被一些细菌或其病原体污染,常见的有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嗜盐菌)、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以及某些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致胃肠病

生活不规律,如作息时间无常、过度安逸或劳累等;或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及过量饮浓茶、咖啡等。其他因素会致胃肠病

很多全身性疾病可以诱发或者加重胃肠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干燥综合征患者,常可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肝病合并门脉高压患者,也会由于胃肠道黏膜淤血、水肿,引发胃肠病。

总之,引发胃肠病的因素有很多种,而某种胃肠病的发生不仅仅是其中某一种因素的作用结果,而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所以在防治胃肠病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综合防治。胃肠病的检查有哪些方法

检查胃病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胃镜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是目前对胃病最有诊断价值和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视野广、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及时,资料可靠,治疗方便等特点,可用于诊断胃溃疡、胃炎及十二指肠和食道的疾病。检查时,医生直接将镜身从患者口腔送入,经食道到达胃腔内。这样就能直接观察到胃内粘膜的情况,清楚地看到有无溃疡,有无出血,鉴别良恶性溃疡,辨别是胃息肉还是胃癌等等。胃镜检查时,还能采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又叫胃粘膜活检),便于明确诊断,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胃镜不仅用于诊断,还可用于治疗,如发现胃出血时,可用微波或激光止血,也可对出血的部位直接喷洒孟氏液或凝血酶止血,使病人免受开刀之苦。另外,胃镜还具有送水、吸水、送气、抽气等功能。(2)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又叫X线钡餐造影,指的是,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X线透视时它可将胃的轮廓清楚地显示出来。X线钡餐检查能够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此外,近十多年来,消化道X线钡餐双重造影有了很大的进展。(3)胃液分析胃液分析是一种诊断胃病最古老而又最常用方法。它是指抽取胃液进行有关指标(如胃酸)的测定和检查,从而判断胃液是否正常。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分析不但能反映一个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而且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甚至对胃癌的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4)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即B超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原理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由于超声波在通过不同的组织时能反射出不同波长的回波,根据反射回波的形态进行分析,就可以推断某种组织的异常变化。超声波检查无痛苦、无创伤、安全,并可多次重复使用,是一种对各类人群(包括孕妇与儿童)均适用的检查手段。

在胃肠病中,超声波检查一般用于肝、胆、胰腺等器官的诊断,如肝脓肿、肝囊肿、肝癌、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和胰腺癌等;也可以观察腹胀病人腹中是否有腹水;肠道狭窄者是否有腹腔肿瘤的压迫等;但对胃肠道这类管道样器官的病变诊断价值不大。现在有的医院采用实时超声波法来检查胃,只能了解胃的排空情况,并不能观察胃黏膜的变化。(5)胃电图检查胃的运动可以通过胃电图来体现。胃运动的基础是胃平滑肌的生物电活动,被记录下来的图形就是胃电图。当胃电节律异常时,会相应地出现胃的运动异常,如胃动过速或过缓或运动紊乱。通过胃电图的检查观察胃电节律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了解胃的运动情况。要注意的是,胃电图反映的只是胃的肌电节律,而且目前还没有研究可证明,胃电图能判断这种肌电节律是由于何种疾病产生的,因此,单纯用胃电图来确诊胃炎、胃溃疡等病症还为时过早。胃电图检查没有禁忌证,无损伤、无痛苦,可重复检查,价格较为低廉,在我国的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6)其他化验检查血常规检查也是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它主要用于检查各种胃病引起的贫血。大便常规与大便隐血试验是用于诊断胃出血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则可提示胃出血。做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1)适应人群凡有上腹部不适怀疑胃病,经过各种检查不能确诊者;X线钡餐透视发现溃疡、肿物及其他病变不能明确性质者;急性胃出血及慢性原因不明的失血;各种胃病的随诊如胃炎、术后胃、异物取出等。(2)禁忌人群急性咽炎、腐蚀性食管炎及胃炎;重症心脏病及肺病;精神病和不合作病人。(3)并发症胃镜检查比较安全,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2%,主要包括吸入性肺炎、穿孔、出血、心律不齐等。(4)检查前注意事项:胃镜检查一般为上午进行,病人需空腹6小时以上,有胃潴留的病人需禁食补液1~3天或充分吸出胃内容物后方可检查;老年人尤其是有冠心病、高血压病、中风病史者常规测血压、作心电图等检查,需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术前15~30分钟咽喉部局部喷洒或口服麻醉药,以减轻术中的痛苦;术中病人应用口做腹式深呼吸,以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5)检查后注意事项:胃镜检查完毕,可用清水漱口,但不可咽下,防止局部麻醉后误吸入气管中,约1小时后试饮清水无呛咳症状,方可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无刺激为主。如术后有腹痛加重等症状,应立即来院就诊,以排除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胃镜检查安全吗

胃镜检查是否安全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常有人问到,管长达一米多的镜子插到胃内会不会引起胃穿孔?其实,胃镜检查非常安全,一方面医生是在视野下循腔检查,不是盲目插进,另一方面纤维胃镜管柔软性好,胃壁舒张性好,所以几乎没有对胃本身造成危害。胃粘膜活检也非常安全。因为设计的活检钳比较小,只能取到一小块胃粘膜,而对胃壁本身无损伤及影响。如某空军总医院已行胃镜检查近3万人次,尚未发生任何危险及意外情况。国内纤维胃镜检查也数以百万计,极少出现危险情况。胃镜检查痛苦吗

近年来,胃肠病专家们经常听到不少患者因为听说“胃镜检查很痛苦”而害怕检查,对这项诊断胃部疾病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望而却步,以致错过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尤其是胃癌的早期发现。并且,事实上很多传说胃镜很痛苦的人并未亲身体验过。

其实胃镜是一根软管,在内镜直视下进入胃部,无疼痛感。若碰触到咽喉部位,身体则发生呕吐反射,这就是通常被认为胃镜检查最不舒服的情况。克服这种情况的办法很简单,在胃镜检查之前在咽部喷上麻药,可使整个咽部神经暂时麻木迟钝,减少呕吐反射,另外也可通过深呼吸来缓解。

但是呕吐反射以个体差异而定,年轻人及高度紧张的病人比较容易发生。

随着医学发展,目前无痛胃镜诊治新技术,可以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完成检查。方法为:在胃镜检查室由麻醉师为患者静脉注射一种新型短效麻醉药物,使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镜检查。此方法对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和不良后遗症,且使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没有恐惧性记忆,减少了患者因痛苦或心理暗示等发生不自觉燥动而引起的机械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生命体征改变带来的机体影响。既避免了检查带来的痛苦,又缩短了治疗时间。胃液分析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1)禁忌人群有些疾病患者不适宜做此项检查,如食管狭窄、食管静脉曲张、主动脉瘤、严重的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所以在决定做这项检查前,病人应将自己的病史详细地告听医生。(2)检查前禁忌此项检查前2天,要停止使用影响胃液分泌的药物,如雷尼替丁、硫糖铝等。由于不同的饮食对胃液分泌的影响不同,所以检查前24小时禁止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也不要喝酒、检查前12小时禁食水。(3)精神放松由于情绪波动会影响胃酸的分泌,所以在做该项检查前要放松自己,配合医生操作,避免精神刺激。胃病传染吗

人们通常把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统称为“胃病”。

以往人们把胃病的病因统统归咎于进食刺激性食物、胃酸分泌过盛、局部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等。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致溃疡病和胃炎。胃病患者胃粘膜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59%~77%。

实验证明:人与人之间有传播此种病菌的可能,患者牙筋中存在着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或飞沫感染他人,尤其是共同进餐的一家人。故常见家庭成员中有多人同患“胃病。”人与人之间还可以通过粪一口途径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消毒不彻底的内窥镜,特别是胃镜传播。

因此,胃病似应列人消化道传染病的范畴,“胃病不传染”的传统观念应改变。胃病切忌乱吃镇痛药

胃病,往往被人们看做是“小病”,当胃病发作时,有些患者就服用镇痛药来“应对”。调查显示,服用镇痛药后40%的人会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20%~30%的人会引发胃炎、黏膜损伤;2%~4%的人患上胃溃疡;有0.5%的人出现胃穿孔;有0.4%的人因此导致死亡。所以胃痛时服镇痛药,无疑在胃病的基础上雪上加霜。专家建议,如果一定要用镇痛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尽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伤害。为何中老年人易患脾胃虚弱

有些中老年人常常出现厌食、饱闷、腹胀、腹痛、大便泄泻或秘结等症状,时轻时重,没有规律。但是通过钡餐透视和胃镜等现代医疗技术的检查,却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病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弱所引起的。

人到中年,体内的各个器官都逐渐地衰老,生理功能下降,消化系统也不例外。例如,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加之有些中老年人,年轻时过于劳累,或饮食上未注意调理,日久损伤了脾胃,加重了脾胃的虚弱。所以中老年人易患脾胃虚弱。胃肠疾病不可掉以轻心

所谓胃肠病,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肠病有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结石,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此外,有些邻近脏器的疾病也可引起胃痛的表现,如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据统计,目前全国胃病患者总人数近3亿人,其中40%病情严重、长期受胃病折磨,有的面临着癌变的威胁。据报道,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就达30万人。因此,对于胃肠疾病切不可掉以轻心。(1)胃肠病形成的原因

现代人有胃肠虚弱现象的几乎比比皆是,如食物吃太多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或吃了太多的糖,产生了乳酸,破坏了酸与盐基的平衡,有引起酸中毒的倾向。身体运动不足会引起血行不良,使胃肠肌肉松弛。胃肠病造成的损害有许多原因,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累积了不满的情绪,或是遇事烦躁、不安、愤怒、饮酒较多、暴饮暴食、每日用餐不定时定量的人等等都会引起肠胃病。(2)胃肠病对健康的危害

胃肠病人的食品仓库,胃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胃肠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会转变成慢性胃肠病。长期的慢性疾病是因有害菌分泌大量的毒素,会导致胃肠道内酸性物质增多而引起的肠胃粘膜糜烂、溃疡,甚至穿孔,更可怕的是容易引起合并症或癌变,严重地威胁着人的生命,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有些患者患病后,采取吸烟、吃辣椒或冷饮等非科学手段强刺激试图减缓胃痛等不适感觉,久而久之结果只能加重病情或促进病变。(3)及时检查正规治疗

胃肠专家建议,现代都市人除了要注意生活规律的调节外,如果已感觉不舒服或出现疾病的先兆,一定要尽早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接受正规治疗。

目前检查胃病的方法主要有胃镜、电子胃镜、超声胃镜和X线钡餐、显影检查等,这些检查手段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产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令许多患者宁愿饱受疾病折磨也不愿检查,结果使许多原本可以早期发现的疾病得不到及时诊治,造成严重后果。据胃肠专家介绍,C14尿素呼气检测仪可使胃病患者查病免除做胃镜的不适。病人只须向专用的呼气瓶中吹一口气,20分钟后便可测出是否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并且无创伤、无交叉感染,且收费不高。(4)谨防胃肠病癌变

胃肠专家介绍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没规律,极易导致消化道疾病及消化道功能失调,中、老年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年龄段,白领青年的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上海的白领阶层各种慢性胃、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70%,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而就诊率却只有13%左右,这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数字。一般人认为胃肠疾病是普通的疾病,而从医学角度分析,该病若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轻者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部分有预警信号而忽视诊治的患者可致癌变而危及生命,故广大患者应重视对该病的治疗,做到标本同治,谨防病变。

胃肠病专家特别提醒:每年定期体检正常不一定就没事,常规体检不能代替专科系统检查,当胃肠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到胃肠专科检查治疗,同时为了预防幽门螺杆菌HP传染(HP主要传染途径是口对口来传播),胃病患者一定要自觉分餐。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膳食,营养均衡,规律生活,防患于未然;同时“病向浅中医”,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才能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胃癌早期信号及预防

胃癌早期信号,首先是胃部疼痛,病人经常感觉上腹不适、膨胀、有沉重感,服用一般胃药有可能缓解;其次是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这常是胃癌的首发症状;第三是经常有恶心和呕吐的现象出现;无胃病史的人一旦出现黑便应立即引起警惕,因为这也是胃癌早期的信号;此外,上腹深压痛常是早期胃癌的唯一体征。

预防对策: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和进食过饱,节制饮酒,防止暴饮暴食;少吃腌、熏、烤、油煎食品;经常食用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积极治疗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情志致病因素

情志,亦称“七情”,即喜、怒、优、思、悲、恐、惊7种情绪变化,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情绪的反映。如果七情太过或不及,如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正常心理承受能力,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较多见的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故情志的异常变化是脾胃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七情之中,尤其是忧、思、怒对脾胃影响较大。如忧思过度,精神抑闷,常致脾胃气机郁结不畅,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会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大便溏泄等症。又如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恼怒太过,肝气过盛,又常横逆乘脾犯胃,导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肝气犯胃可见胸闷太息、胃脘胀痛;胃气失降,出现呃逆、呕吐、嗳气等症。如暴怒太过,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可致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导致胃病的情志因素中,除了忧、思、怒以外,凡过惊、过怒、过恐、过悲皆可致病。如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悲则气缓;凡过度精神创伤,都可导致脾胃气机紊乱,进而升降失常,出现嗳气、泛酸、呃逆、恶心、呕吐、脘腹痛等症。饮食的致病因素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靠饮食以摄取营养,正常的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若饮食偏嗜,饥饱失宜,或食物不洁”,皆会损害。(1)饮食偏嗜

饮食偏嗜,是指长期偏食某一类食物导致单一食物摄入过多,或其他所需食物营养缺乏而出现的病症。如过度食用醋、蒜、辣椒、咖啡、香料等刺激性食物,既可直接损伤食管、胃腑,又可导致胃肠内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或化火,或伤阴,或动血,或耗气,而出现胃痛、腹痛、呕吐、痞满、吐血等症状。偏嗜肥甘厚味,过食营养丰富的滋腻食物,如猪牛肉、鱼、虾、蝇之类,常常壅滞脾胃气机,而致胃痛、呕吐、痞满;若饮食化生热毒,可致胃痈(胃溃疡)、肠痈(急性阑尾炎)等病。平素偏嗜热食,或进食过热、过快,容易烧伤食管与胃,日久可出现吞咽不顺,胃脘疼痛,甚至引起噎膈症。

嗜酒是导致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长期大量饮酒,常常引起胃肠病,尤其是烈性白酒,危害更大。由于酒性既湿又兼辛温燥热,过度饮用,既能损伤胃气,耗损阴液,又能腐伤胃肠,如平时经常饮酒过量,可致胃及小肠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酒湿积于胃肠,可酿生湿热,形成胃肠的湿热病。如酒湿化寒形成寒湿致病,常出现胃痛、痞满、腹痛等病症。

此外,嗜饮浓茶,常导致寒湿凝阻中焦,损伤脾胃阳气,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呕恶等症,或诱发慢性胃病发作。(2)饥饱失宜

饥饱失宜,是指食量不足或饮食过量而形成的致病因素。食量不足,常使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此谓之过饥。过饥则气血生化来源缺乏,脾胃运化受纳功能亦随之减弱,而出现面黄肌瘦,神疲乏力,食后胃胀等症。过饱是指暴饮暴食,超过脾胃的承受能力;或儿童由于被过度溺爱,饮食过量,消化不及;或因脾胃素虚,虽食量如常,但因饮食滋腻太过,胃腑无力消化等情形。过饱导致食物停滞胃肠,气机不利,壅滞不通,而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或吐或泻,故古人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3)饮食不洁

误食陈腐变质或被病菌污染的有毒食物,或饮用污水,都可能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司,清浊混杂,而出现呕吐,腹痛,或下痢脓血等症。另者,发酵、腌制的食物和发生霉变的花生、黄豆,也往往含有致病成分。如沿海有些地区,人们经常食用发酵的豆酱,腌制的酸菜、咸鱼、鱼露等。这些食物容易损伤食管及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胃气壅滞,形成噎膈(贲门或食管的肿瘤)、胃痛、胃胀,甚至出现胃的恶性病变。有人对福建沿海胃癌高发区的长乐、莆田等7个县(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胃癌的发生与当地居民食用鱼露有关,鱼露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经实验研究证实,鱼露中可检测出可疑致癌物——亚硝胺。(4)其他因素

临床上常见因服药不当而导致的胃病。如长期服辛热温燥药物,多损伤胃阴;过用寒凉、攻伐的药物,每因苦寒败胃,损伤胃气。如生半夏能致恶心、呕吐;鸦胆子可直接损伤胃肠。亦有因服用对胃有损害或刺激的西药,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激素类等,而引起胃痛发作或溃疡出血等。

长期大量吸烟,不但能损伤肺气,也会耗伤胃阴。烟草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不论纸烟、卷烟或旱烟,都是有害的。烟碱对交感神经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对消化系统,可以引起胃液分泌增加,胃黏膜表面小血管收缩和胃肠蠕动增加,成为胃炎和胃溃疡发病的诱发因素。据报道,长期大量吸烟,可致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失调,引起胆汁反流,损害胃黏膜屏障,所以许多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常与吸烟有关。劳逸致病因素

劳,指过度劳累;逸,指过度安逸。过劳过逸,均是胃病的常见病因。过度劳累,既包括脑力劳动过度又包括体力劳动过度。脑力劳动过度,可耗气伤脾。长期夜间勤奋攻读,或伏案工作,可使脾胃运化迟滞,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痞满、不思饮食或食后难以消化。体力劳动过度,多表现为中气受损,脾胃功能减退,出现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胃纳减退,胃脘部有重坠感的症状。

过度安逸,尤其是喜欢长时间卧床的人,胃肠气机呆滞,运化无力,出现纳差食减、脘腹胀满、大便滞下的症状;日久耗伤中气,营血运行不畅,不仅脾胃受损,且可变生他症。故古人有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即言安逸过度,能使精气耗伤,脾胃功能减退,脏腑失调,导致相应病症的发生。六淫致病因素

六淫,即“风、湿、燥、火、寒、暑”6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6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便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引发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胃病是六淫侵犯人体所引起的常见病症之一。由于六淫之邪具有不同的特性,所致的胃病亦各异。(1)外感风邪

外感风邪可直接侵袭胃腑而致病。风邪侵入于胃后,胃气与风邪相搏,则出现颈项多汗,时时恶风,饮食不下,胃脘痞满的症状,谓之胃风,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述,“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食则呕,冷泄腹胀”,指出外感风邪可导致胃痛、呕吐、厌食、泄泻、腹胀、痞满等病症。风邪又常常与其他外邪相兼为病,如风寒相兼致病,多见于冬季,或冬末春初之际。风寒之邪侵犯人体,既易伤肺卫,出现感冒症状,又可直犯胃腑,引起胃气不和,而见厌食,呕吐,痞满,胃痛等症状。(2)湿邪致病

湿邪致病,多由于气候潮湿,或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侵入脾胃,易于阻滞气机,常见胃脘痞胀,纳呆,胸闷,口中黏腻,或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3)燥邪致病

燥邪致病,多因秋季燥化太过,或过用、滥用温燥药物,或过食辛热温燥食物所引起。燥属阳邪,多从热化。燥热之邪侵犯胃腑后,以伤津耗液为主要病变,导致胃肠失其濡养,气机不利,运化与传导失常,出现唇干舌燥,口渴少津,胃纳不佳,大便干结,排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舌红少津等症。燥邪侵犯人体引起胃病,多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素体阴虚的患者,在秋天燥邪盛行之时,其致病的易感性与症候表现尤为明显。(4)火邪致病

火邪致病,多因气候炎热而感受火热病邪,或由风、寒、湿、燥等邪郁而化热。火热之邪侵犯胃腑,会耗伤胃阴,出现口燥咽干,尿黄便秘等;邪热阻滞胃腑,多见胃脘胀满疼痛;火热之邪烧伤胃络,迫血妄行,则见吐血便血。(5)寒为阴邪

寒为阴邪,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冬季寒冷,如衣着单薄、起居失常或素体阳虚,偶触时令之寒,即令寒邪侵犯人体而容于胃,脾胃阳气损伤,气机阻滞,胃的升降功能失常,则出现胃脘部冷痛,呕吐,呃逆等症。故而胃病在冬天严寒季节发病率最高。(6)暑属阳邪

暑属阳邪,其性炎热。夏暑之际,感受暑邪,伤及于胃,易于耗伤胃中津液,进而损伤胃气,以致气阴两虚,而出现口燥咽干,身热汗出,气短神疲,肢体困倦乏力,排尿短黄,舌红苔黄等症。第二章胃肠病症状及其应对措施食欲不振“食欲”是人体一种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俗称胃口。一旦这种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称为食欲不振,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

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暴饮暴食使胃过度扩张

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轻则造成黏膜损伤,重则造成胃穿孔。(2)生冷食物

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3)睡前饱食

晚餐过饱,必然使胃肠负担加重,胃液分泌紊乱,易出现食欲下降。另外,还可导致肥胖、睡眠不实、结石、糖尿病等。(4)情绪紧张

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引起失眠、焦虑等紧张情绪,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下降。(5)饱食后运动

饱食后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蠕动增快,继而出现胃痉挛,出现胃部长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转。(6)药物因素

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药原性味觉障碍。有时也与环境、心理状态、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关系。(7)过度的体力

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减少,使胃消化功能减弱。(8)酗酒或吸烟

酒精可损伤舌头上专管味觉的味蕾,酒精也可直接损伤胃粘膜,如果患有溃疡病、慢性胃炎,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烟零对胃粘膜的危害并不小于饮酒,吸烟也会引起慢性胃炎。(9)怀孕女性

在怀孕初期或使用口服避孕药,也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呕吐。(10)疾病因素

食欲不振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肠胃问题,如慢性胃炎、胃迟缓、胃癌等,这些肠胃病症都有可能引起食欲不振。肝病的初期症状也是食欲不振,因肝病而引发的食欲不振通常呈极端化,严重时根本没有食欲,患者的亲朋好友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看出病人对食物的严重排斥。(11)饥饱不均

胃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久之会造成胃粘膜损伤。

综上原因,要提高食欲有以下措施:(1)生活要有规律

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难以始终如一,但不管怎样,在进食上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不能因为繁忙而在饮食上马虎从事,饥一顿、饱一顿对人体健康是无益的。而合理的饮食制度,可成为机体的条件刺激。坚持定时进餐,到了进餐时间,就会产生食欲,分泌多种消化液,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2)要注意对食物科学地加工烹调

科学的加工烹调食物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色彩美丽,香气扑鼻、味道鲜美、造型别致的食物,使人体产生条件反射,分泌出大量消化液,从而引起旺盛的食欲,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另外,正确的食品加工,可以避免食物中的维生素的破坏。(3)就餐时心情要好

就餐时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有益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就餐时应专心,保持愉快情绪,避免考虑复杂、忧心的问题,纠正就餐时争论问题、安排工作的习惯。可适当地以音乐为“佐餐”。(4)就餐环境要优美,就餐时有一个优美的环境,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餐桌、餐具清洁卫生等,都能促进食欲。(5)要戒烟、忌酒过量

饮酒或每餐必饮的习惯一定要戒除。戒烟对提高食欲也是非常重要的。(6)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游泳等都是胃肠病患者的良好选择。腹胀

腹胀就是肚子有一种胀满的感觉,有些腹胀是仅感觉胃胀,而有些腹胀则是整个肚子都胀。

引起腹胀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胃肠道积气正常人胃肠道内有少量气体,X光腹平片可看到左上腹部的胃泡中积气约20~80毫升。结肠、小肠也有少量积气。但胃肠道积气总量不超过150毫升。当咽人胃内的空气过多、胃肠道内细菌产气过多、肺排出二氧化碳障碍、肠道气体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及胃肠穿孔时气体进入腹腔,都会发生腹胀。(2)腹水正常人腹腔内仅有少量液体,不超过200毫升。若腹腔内液体增加,则为腹水。(3)腹腔内肿物因肠道内或腹腔内肿物过大,梗阻或压迫胃肠道,使胃肠道内容物通行受阻,气体不能排出体外而引起腹胀。

引起腹胀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性便秘,吸收或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肠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巨结肠,肝、胆系统恶性肿瘤及炎症,卵巢囊肿、腹膜炎、结核、肠结核,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尿毒症,败血症,肺炎、脊椎骨折,脊髓病变,腹腔神经丛病变,某些内分泌疾患,B族维生素缺乏,结缔组织病,药物等,均可出现腹胀。

对于腹胀,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1)热敷腹部,从而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排气。(2)少吃具有产生、收敛、黏腻的食物,如扁豆、江米、黄豆、莲子、红枣、石榴等;多吃具有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萝卜、橘子等。(3)按摩肚脐周围,按摩时应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各20次,如此反复15分钟左右。(4)试用理气和胃的中药,常用的有木香顺气丸、沉香化气丸、舒肝片、四磨饮等。(5)试用一些助消化的药或促进胃肠融动的药,如吗叮啉、康胃素、胰酶片等,可以缓解腹胀。

以下几种腹胀情况应就医治疗:(1)腹胀伴有腹痛当胆囊、胆道、胰腺患病时常有疼痛的感觉。当这些脏器病变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正常消化都受到影响,也会引起腹胀。(2)腹胀严重腹部肿瘤可压迫肠道致使肠道不通畅,由于肿瘤逐渐长大,导致腹胀加重。患肝脏疾病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病人常常会有腹胀的症状,而如果发展为肝硬化,就会产生腹水,腹胀则更为明显。(3)腹部严重并伴有呕吐这种情况常见于因某种原因形成的肠道堵塞,医学上称其为肠梗阻。肠梗阻的病人,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吞进去的气体、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还有胃肠道分泌的液体均难以排出去,全部堆积在梗阻以上部位,腹部自然胀得厉害,为了缓解症状,患者自身会产生呕吐反应,机体以此种方式来减少消化道内容物堆积的量。

另外,有些人胃肠道并没有过多的气体,也无腹水及腹部肿瘤,只是因为对气体产生的压力过于敏感,也经常会有腹胀的感觉,但这类腹胀有个特点,当他们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时,腹胀的感觉就会减轻,甚至消失。腹痛

腹痛就是腹部的疼痛,俗称肚子痛。引起腹痛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腹内脏器病变所致,如腹内脏器的炎症、穿孔、破裂、套迭、梗阻、肿瘤等。(2)腹外脏器或全身性病变所致。以胸部疾病所致的放射性腹痛及中毒或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痉挛性腹痛为多见。

发生腹痛自我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没弄明白腹痛的原因之前,忌服用止痛药和麻醉药。因腹痛牵涉的范围很广,有些急性腹痛,需要紧急的外科手术处理,如果在没有明确腹痛原因之前,使用了止痛药或麻醉药,则会造成病情仍在进行,而病人却已没有了疼痛感觉的假象,导致诊断困难,贻误病情。(2)腹痛的病因查清以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些解除痉挛的药或止痛药,也可以采用针灸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合谷等穴位的办法止痛。(3)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反应力降低。即使病情严重,也只有轻微的腹痛,要特别予以注意。

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治疗:(1)外伤后出现腹痛。(2)腹痛原来在中上腹部,但几小时后,变为右下腹痛。(3)左下腹痛,有便意但又解不出大便。(4)突发剧烈腹痛伴停经2个月左右。(5)腹痛伴发烧。(6)腹痛伴呕吐。(7)腹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冰凉。(8)突发的严重腹痛。

因腹痛到医院看病时,一般先到内科就诊,内科医师会根据病情,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血、尿、大便的常规检查,腹部B超,腹部或胸部透视,心电图等,如怀疑有外科或妇科情况时,医生会请外科或妇科医生会诊,以明确诊断。

另外,当我们因腹痛到医院看病时,如果能把腹痛的部位、性质、加重或减轻的诱因及伴随的症状清楚地告诉医生,对医生尽快正确了解病情会大有好处。烧心

烧心是指剑突下或胸骨后的一种烧灼或发热的感觉,有时呈烧灼样疼痛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亦可见于幽门不全梗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烧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对于多数人来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进食过快或过多,但是,有些人即使非常注意饮食也会经常发生烧心症状,还有一些人在进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后(如酒、辣椒等)会发生烧心现象。这是因为某些食物可以使您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进食了这样的食物,就会引起烧心。

对于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烧心的症状虽然可以很严重,但是常常是一次性的,很少反复发作。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减退,即使他们非常小心,烧心这种症状也会常常伴随着他们。天气变冷,饭菜稍凉,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能引起他们烧心的症状。有资料显示,44%的成年人每月至少有一次烧心,经常烧心的人患食道腺癌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近8倍。所以一旦您经常烧心,就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烧心虽不会像癌症那样威胁到你的生命,但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会对你的健康相当不利。要避免烧心应注意以下几点:(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不要过快、过饱,吃后不要马上躺下或弯腰,还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某些食物,如茶、咖啡、糖果、油炸食品、辣椒、烈性酒等,即使这些食物不会引起烧心,但它们的刺激性太强,也应当尽量少吃。(2)多数情况下,烧心都是因为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而导致的一种刺激性症状,所以在发生烧心的时候,可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使上半身抬高10°~20°,借助重力的作用,使返回到食道的胃内容物再回到胃里,这样有助于缓解烧心的症状。(3)以上措施不奏效,可以服用一些抗酸药物,如碳酸钙片、氢氧化铝凝胶等。但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造在便秘或腹泻。(4)如果烧心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的话,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就医治疗。恶心、呕吐

恶心是一种对食物反感,或是想立即将食物经口吐出的主观感觉。恶心严重者,可有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心动过缓或过速,血压下降等。恶心、呕吐可同时并见,亦可单独发生。

呕吐是指将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呕吐是人体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可将已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但剧烈、频繁的呕吐,会妨碍进食、使大量胃液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碱中毒。呕吐剧烈者甚至可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而呕血。长期呕吐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呕吐多以恶心为先兆。呕吐中又有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或“哕”之别。

恶心、呕吐是胃肠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条件反射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可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恶心或呕吐,如当我们闻到某些难闻的气味,或见到一些污秽的东西时,会感到恶心,甚至会呕吐;在颠簸的船上,许多人都发生恶心、呕吐;有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刺激了咽部,也会引起恶心的感觉;还有一部分人,当他们精神过度紧张或疲乏时,也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但是所有这些呕吐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当外界引起呕吐的原因去除后,呕吐很快就会消失。(2)疾病

引起许多疾病都可引起恶心、呕吐,如胃肠道疾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脑肿瘤、脑损伤、尿毒症、糖尿病等。(3)妊娠呕吐

怀孕早期的孕妇常有恶心、呕吐的反应。妊娠呕吐与酒精性胃炎的呕吐常于清晨发生;胃原性呕吐常与进食、饮酒、服用药物有关,常伴恶心,呕后常感觉轻松;喷射性呕吐常见于颅内高压症,无恶心的先兆,呕后不感觉轻松;呕吐物如为大量,提示有幽门梗阻胃潴留或十二指肠淤滞;腹腔疾病、心脏病、尿毒症、糖尿病酮中毒、颅脑疾患或外伤等所致的呕吐,常有相应病史提示诊断。

不同原因引起的呕吐,在临床表现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辨别中,除了医生应进行详细、周密且有针对性的病史询问和检查外,病人和病人家属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尽量详实地叙述病情,这对于正确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恶心、呕吐自我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一个呕吐病人,最主要的是分析引起呕吐的原因,而后再针对原因进行处理,不要盲目止吐,因为饮食不当或误食毒物引起的呕吐,常常带有自我保护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还要采用促发呕吐的办法以达到排毒的目的。常说的中医治疗“八法”中,使病人呕吐的“吐法”就是其一。(2)若呕吐不严重,可试用陈皮3克,白米一小撮,加水熬煎,用姜汁冲服。也可试用生姜嚼服。(3)严重的呕吐,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时可用一些止吐剂或镇静剂,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由于严重呕吐导致的脱水,以及钾、钠等电解质的丢失,必须在医院使用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其他电解质来纠正。严重呕吐后多损伤胃气,故调理很重要,一方面可服用健脾和胃的中药,另一方面要饮食调养,应先进食一些稀软易消化之物,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品。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量增加变稀,含水量增加,有时可伴脂肪增多,不消化食物,黏液,脓血及脱落的肠黏膜等。正常人排便1次/日,或隔2~3日1次,或2~3次/日,只要排水量不超过200毫升/日,且大便成形,就不应视为异常。腹泻可据病程分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腹泻时间不超过3周者为急性腹泻,否则为慢性腹泻。腹泻者往往伴有肠痉挛所致的腹痛。

急性腹泻常见的原因有:(1)食物中毒由于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夹膜梭状芽孢杆菌、肉毒杆菌等的毒素污染,多表现为非炎症性水泻。(2)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又分为5种: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肠腺病毒感染时,可发生小肠非炎症性腹泻。②细菌感染: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杆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侵入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难辨性梭状芽孢菌可致结肠炎,产生脓血腹泻。③寄生虫感染:梨形鞭毛虫、隐孢子虫感染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溶组织肠阿米巴侵犯结肠时引起炎症、溃疡和脓血腹泻。④旅行者腹泻:是旅途中或旅行后发生的腹泻。多数为感染所致,病原体常为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梨形鞭毛虫、溶组织阿米巴等。⑤药物引起的腹泻:泻药、高渗性药、拟胆碱能药、抗菌药和某些降压或抗心律失常药,在服药期内不致腹泻。

慢性腹泻常见的原因有:(1)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慢性腹泻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肠源性、胃源性、胰源性和肝胆源性四种情况。其中肠源性疾病又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前者如慢性菌痢、肠结核、慢性血吸虫病等,后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肠癌、肠激惹综合征等等;胃源性疾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晚期胃癌等;胰源性疾病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肝胆源性疾病有肝硬化、阻塞性黄疸以及肝癌等病。(2)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和其些全身性疾病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中的甲亢、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以及尿毒症、硬皮病、药物或食物过敏等全身性疾患也可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

慢性肠炎的病因确定需要相应的检查,如大便常规、病原菌检查、细菌培养、结肠镜检查以及钡餐透视等。治疗方面,很强调患者的配合,应避免感受寒凉或进食生冷油腻。

长期的腹泻可导致营养障碍、维生素K缺乏、体重减轻,严重的甚至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总之,会极大的消耗患者的身体。所以,必须及时检查、确诊,合理治疗。

对于腹泻应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饮水量。腹泻较重伴有口渴、尿少等脱水的症状,而暂时又没有条件输液补充水分时,可自行配置液体进行口服补液。如可用一般的饮料瓶盖来计量,食盐半瓶盖、白糖5瓶盖,再加饮用水500毫升。补充液体时间越早越好。(2)未弄清腹泻原因之前,忌随便用止泻药止泻。例如在急性炎症或食物中毒时,腹泻实际上是一种机体的自身保护性措施,可以通过腹泻把细菌毒素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如果将腹泻止住,毒素将被肠道吸收弥漫至全身。(3)如果腹泻并不是很严重,又暂时不方便到医院去,可以先服用副作用比较小的消炎药如黄连素、氟哌酸以及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葛根芩连胶囊等进行观察。腹泻期间一定要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胃肠的负担,有利于胃肠道的修复。(4)由传染病引起的腹泻是会传染的,例如细菌性痢疾,这种传染病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及手经口传播。当发生腹泻时,因自己无法确定腹泻原因,所以在确诊之前,不要与家人或接近的人共用餐具,并注意洗手等个人卫生,防止传染给他人。(5)慢性持久腹泻的病人可试用茶叶30克浓煎,再放红糖,熬到发黑饮用;也可试用生姜、陈茶叶各9克,水煎后一次服用,连服数次。平时应吃高热量但清淡、低脂、易消化、少渣滓并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维持病人的营养,减少肠道的刺激。吞咽困难

有些人在进食时,咽部或胸骨后有一种食物通过不顺畅或难以下咽的感觉,这就是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可由口咽部、食管、贲门功能障碍或疾病引起。

给脑卒中病人喂饭时,常可见到有些病人的食物在口中停留很长时间难以下咽,这属于口咽部的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支配吞咽动作的神经受损造成的。

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往往是食管、贲门异常所致,如食管蠕动减弱、消失或异常,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狭窄。这其中包括单纯性的食管病变,如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食管癌;某些全身性疾病在食管中的反映,如皮肌炎、硬皮病等;还有食管邻近器官疾病对食管的影响,如纵隔肿瘤、主动脉瘤等。

吞咽困难的调治首先应根据病因进行调治,由全身疾病引起者,应处理相应的原发病。口腔、咽部炎症,可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素。(1)慢性食管痉挛、贲门失迟缓症者,应首先解除思想压力,必要时给予镇静剂。调治可选硝酸盐类如消心痛,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配合小剂量促胃动力药可增强疗效。药物调治无效者,可选用扩张疗法或手术疗法。肿瘤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适时选用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2)反流性食管炎可选用提高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增强食管蠕动药,如吗丁啉、胃复安;黏膜保护剂,如胶铋、硫糖铝。中和及抑制胃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

当吞咽困难伴有疼痛、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咳嗽或明确地感觉出食物难以通过的部位,都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便血

血随大便夹杂而下,或从肛门而出,或下纯血。便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便中混有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另一种是血液经过消化液的作用变成咖啡色或黑色与大便混合在一起,此种大便叫黑便,也叫柏油样大便。

许多胃肠出血的病人,不知道黑便是胃肠出血的征象,虽然黑便多日,仍旧照常上班丁作,直到有一天突然晕倒在地,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有严重贫血。所以,当发现大便是黑色时,不要视而不见,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在胃肠道出血量很小时,肉眼往往看不出大便颜色的改变,这时需要做大便潜血试验来确定是否有胃肠道出血。食用过多的肉类、猪肝、动物血,某些中草药以及铁剂、铋剂等,都可导致大便呈暗褐色或黑色,服用酚酞类泻药,在排便后,大便在便池内有时呈鲜红色,但改素食或停用上述药物,大便即恢复正常。这种饮食或药物造成的大便颜色变化不属于便血。大便检查就可排除有否胃肠道出血的可能。

胃肠道的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胃炎、溃疡病、胆结石、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此外,某些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血液病瓤血管的疾病等,也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如伤寒与副伤寒、败血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对于便血的调治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心情抒情、勿心境不宽、郁怒动火、烦躁忧郁会使肠黏膜收缩、血行不畅。(2)调理饮食,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黏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白萝卜、生梨汁、芹菜汁、藕汁、黄瓜、菠菜、茄子、苹果、香蕉、黑芝麻等食物。(3)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糊状为佳。(4)忌食油腻、辛热、粗糙、多渣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或咖啡。(5)少做或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屏气、下蹲、久立、久坐、久行或劳累过度。(6)减少性生活,性生活过频会使肠黏膜充血,加重出血。(7)当血便量较大,颜色为鲜红或暗红色或便血伴剧烈腹痛、呕吐、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贻误病情。病人及其家属都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要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缓和激动情绪,在去医院的途中,必须使病人处于静卧的状态。(8)可用药物治疗,如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9)做提肛运动,每日2~3回,每回30~50次。(10)按揉腹部,如每日早晚两次按揉腹部,逆时针、顺时针各100次。呕血

呕血是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即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分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的出血。

中医称呕血为“吐血”,以经口吐出或呕出,面色鲜红或紫黯,伴食物残渣为临床特征。吐血部分病例有胃脘痛史。多由胃热壅盛、肝炎犯胃,气不摄血,胃气上逆,损伤胃络所致。

引起呕血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异物、食管贲门黏膜裂伤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胃黏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炎、胆道疾病、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胃肠道血管瘤以及药物所致,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抗菌素等可致消化道出血。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血液病,应激性溃疡、心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疾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亦可致消化道出血。呕血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其次为急性胃黏膜损害、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胃癌。

食管及胃部疾病引起的呕血,多是因静脉曲张、溃疡、肿瘤等。胰腺疾病引起呕血的原因可能是胰腺的炎症,肿瘤肿大压迫脾静脉,发生脾静脉血栓,血栓发展累及门静脉造成门静脉高压,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激性溃疡、服药后引起的呕血,则大多是急性胃黏膜损伤所引起。

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多先有恶心,然后血液从口中呕出,继之有黑色大便吐出。呕出的血液性状取决于出血量及胃内容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如出血量较少,血液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由于血红蛋白受胃酸的作用转化为酸化正铁血红素,则呕吐物呈咖啡残渣样的棕黑色。如果出血量大且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出的血液则呈暗红色。

呕血同时可伴有皮肤苍白、身体发凉、出冷汗、乏力、头晕、脉快、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脉搏细弱、呼吸加快、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一旦有休克发生,说明失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检查血象可发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急剧减少,这时应及时抢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呕血时,病人和家属不要惊慌失措,最重要的是镇静,让病人平卧休息,不要顾虑太多,别紧张,注意防止吐出来的血呛到气管里。病人如果呕吐的是咖啡样液体,量也不多,那么就不会有太大危险;如果病人呕吐大量鲜血,则应马上将其送医院。总之,要密切注意病人的病情,如面色如何、脉搏快慢,精神状况、手脚是否凉,是否出冷汗等,发现呕血应立该到医院检查、治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