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创新创业大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9:42:48

点击下载

作者:黄华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赢得创新创业大赛

如何赢得创新创业大赛试读:

前言

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自1999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我国很多高校每年都组织大学生的创业大赛。2014年,随着国务院吹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各级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都十分重视创业大赛工作,积极支持、主办和组织了不同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为我国大学生和青年创客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创业、展示才华和聚合资源的大赛平台。目前,在社会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大赛有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技部主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人社部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共青团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本人自2006年参与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大赛评审以来,亲历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北京地区几十所高校内部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评审了上万件参赛者提交的创业计划书。在此过程中,有很多创意新颖、商业模式独特、技术先进、产品设计和应用创新的项目,由于参赛的大学生和年轻创客不善于编写创业计划书,不能完整地描述清楚项目内容、项目亮点、项目优势、项目的创新性、项目的商业模式以及项目实施策略,十分遗憾地与大赛奖项失之交臂。因此,本人结合十多年来担任创业大赛专家评委和创业导师的经验和感受,想写一本书,告诉今后想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和青年创客,如何把握创业大赛的评审要点,如何编制一本高质量的创业计划书,如何准备项目路演汇报,如何捕捉创业项目的风口,如何冲击大赛金奖和冠军。

本书由黄华主编,吴强老师参与了本书第6章和第7章的编写,特此表示感谢!黄 华2018年8月11日第1章 我国创新创业大赛概况

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的新势态。

2015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5〕9号)。 意见提出: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有关精神,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省市和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创业教育、传播创业理念、提升创业技能、促进创业就业,各种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声势浩大,蓬勃开展。1.1 共青团中央“挑战杯”竞赛

1998年5月,清华大学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序幕,清华一创业团队获得5250万元风险投资,在全国高校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引起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99年1月,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创业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1999年3月,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全国学联)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正式启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我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该项比赛是全国目前最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代表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活动。“挑战杯”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1.1.1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为“小挑”,又称商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以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活动,它借助风险投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比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最热门、最受关注的竞赛。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00~2012年,第二届~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先后成功举办。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洗礼,一部分学生的创业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1.1.2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历届情况(1)第一届竞赛于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和讯网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由和讯网赞助,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使“创业”的热浪从清华园向全国扩散,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第二届竞赛于200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万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成功举办,竞赛由万维投资网赞助。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3)第三届竞赛于2002年在浙江大学举办

2002年,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竞赛,并提供了全部经费支持。竞赛成为2002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创业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永远留在杭州。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竞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吸引了风险投资金额达10400万元。(4)第四届竞赛于2004年在厦门大学举办

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竞赛由中国银行和亚礼得集团赞助,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参加了竞赛,其中100件作品进入了终审决赛。中国台湾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参加观摩的媒体、企业、投资等各界人士近2000余人,使“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短短4届、5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5)第五届竞赛于2006年在山东大学举办

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部分作品在赛前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赛前共有13个参赛项目与2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获得了5921.35万元的风险投资。(6)第六届竞赛于2008年在四川大学举办

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开幕式在四川大学举行,这项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奥林匹克”的赛事,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高校举办。经过预赛、复赛的严格审核,全国356所高校选送的600多件作品中,有150件进入终审决赛。来自内地的109所高校的150支大学生团队以及港澳地区的18支大学生团队角逐金银铜奖。(7)第七届竞赛于2010年在吉林大学举办

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吉林大学举办。本届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项创业作品,参赛学生达6000多名。比赛不仅要用展板、实物、资料、幻灯片和答辩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而且还要进行项目计划书评审、秘密答辩和“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8)第八届竞赛于2012年在同济大学举办

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同济大学举办。本届参赛作品首次被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并实行校、省、全国逐级报备制度,力求进一步突出竞赛设计的科学性与竞赛作品的实用性,即在主体赛事中,对于已创业类作品的考察,将更加注重商业运营效果;而对于未创业类作品,则更加注重市场发展潜力。评审专家聘请风险投资专家,不再聘请高校专家。

2012年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纳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历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情况见表1-1。表1-1 历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情况1.1.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大挑”和“小挑”的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1.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届情况(1)第一届竞赛于198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

1988年,清华大学首次设立校内“挑战杯”竞赛。次年,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清华大学等34所高校和全国学联、中国科协及部分媒体联合发起举办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2)第二届竞赛于1991年在浙江大学举办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初步建立了选拔、申报、评审的竞赛机制,确立组委会和评委会各自独立运作的竞赛机构,形成了两年一届、高校承办的组织方式。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挑战杯”。(3)第三届竞赛于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挑战杯”竞赛的各项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北京大学获得“挑战杯”。(4)第四届竞赛于1995年在武汉大学举办

获得周光召、朱光亚等100名著名科学家寄语勉励。复旦大学获得“挑战杯”。(5)第五届竞赛于1997年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

香港大学生首次组团参与竞赛活动。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6)第六届竞赛于1999年在重庆大学举办

重庆市政府为主办方之一,这是省级政府首次参与赛事主办。香港地区9所高校的40件作品直接进入终审决赛。竞赛协议项目43个,转让总金额超过1亿元,转让金额超过前五届的总和。(7)第七届竞赛于200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

首次在西北地区举行终审决赛。西安外事学院成为第一所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民办高校。还首次实现了内地和港澳台大学生的同台竞技交流。(8)第八届竞赛于2003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

有来自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地高校的师生代表及企业界、新闻界人士近万人参加了开幕式。共有18件“挑战杯”参赛作品成功转让,总成交额达到1300万元。其中单件作品最高成交额800万元。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9)第九届竞赛于2005年在复旦大学举办

这是九届竞赛中参赛高校最多、参赛作品最多的一届,共有1107件作品入围复赛。台湾地区高校首次正式组团参赛。设立飞利浦科技多米诺大赛,成为国内大学生校际的首次多米诺正规赛事。首次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最后的评审。复旦大学获得“挑战杯”。(10)第十届竞赛于2007年在南开大学举办

有来自内地、港澳台及国外的300多所高校3000多名师生参加了决赛。东南大学夺得 “挑战杯”。全体参赛学生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努力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的倡议。决赛期间,举办了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论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报告会、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港澳台高校学生座谈会。包括109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161名海内外知名人士为竞赛题词。(11)第十一届竞赛于2009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有1106件项目进入终审决赛,入围高校达432个。竞赛信息化是本届挑战杯竞赛特点之一,组委会邀请专家组开发竞赛官方网站、完善全国大学生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次在“挑战杯”中引入网络申报,网络评审的机制,全程实现网络信息化服务。(12)第十二届竞赛于201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

开展了校级、省级、全国级三级竞赛,并首次采用了逐级报备制度,共有1900多所高校的近5万件作品实现了网络报备。经全国评委会预赛、复审,最终有来自305个高校的1252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港澳地区12所大学的55件作品也参加了比赛。(13)第十三届竞赛于2013年在苏州大学举办

共有包括港澳高校参赛团队在内的531所高校的1464件作品进入全国复赛,最终有454所高校的1195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最终评出34件特等奖作品、104件一等奖作品、288件二等奖作品和710件三等奖作品。(14)第十四届竞赛于2015年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

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答辩,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38件、一等奖作品124件、二等奖作品318件、三等奖作品759件。(15)第十五届竞赛于2017年在上海大学举办

本届竞赛吸引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问辩,竞赛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出1229件获奖作品。其中,特等奖作品39件、一等奖作品102件、二等奖作品315件、三等奖作品773件。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挑战杯”,上海大学等20所高校获得“优胜杯”。

本届赛事开创了自1989年举办以来的多个“首次”:首次构建了“1+2+X”的综合赛事体系,在主体赛基础上,举办“一带一路”国际专项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新挑战营,以及科技创新系列配套活动;首次将台湾地区26所高校纳入“挑战杯”竞赛框架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首次系统梳理近30年来“挑战杯”育人成果、办赛机制、综合效益;首次开辟优秀项目创业落地绿色通道、举办创新人才招聘会;首次组织“挑战杯”宣讲团走进中小学宣讲,设立高中生展台展示低年级学生创新风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届情况见表1-2。表1-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届情况1.2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1.2.1 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2013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专门致贺信,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以“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为主题,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以深化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导向,着力打造权威性高、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大赛的总体思路是:以大赛为带动,将大学生的创业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打造可深入持久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将激发创业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打造整合资源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工作体系和特色阵地;将创业引导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打造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形工作平台。

大赛设立领导小组、全国组织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全国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地预赛的组织开展、项目评审等相关工作。

2014年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分别包括: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大赛的3项主体赛事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2014年11月5日,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出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项目68个(含港澳地区金奖项目3个),银奖项目142个(含港澳地区银奖项目7个),铜奖项目404个(含港澳地区铜奖项目9个);创业实践挑战赛金奖项目35个,银奖项目70个,铜奖项目210个;公益创业赛金奖项目20个,银奖项目41个,铜奖项目119个。1.2.2 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2016年11月16日,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开幕。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国2200余所院校参加,经过初审、复赛的层层选拔,最终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20所高校的399件作品入围此次终审决赛,大赛评委会最终评定出金奖项目134个,银奖项目262个,铜奖项目726个。大赛还首次邀请了美国、德国、荷兰等海外高校作品在终审决赛期间参展。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地区的参赛大学生,美国、德国、以色列、荷兰、日本、韩国等海外高校代表和大赛观摩师生近6000人参加了开幕式。1.2.3 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2018年4月18日,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组)正式启动。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浙江大学、共青团浙江省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承办。

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包括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3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大赛还设立MBA和网络信息经济等专项竞赛,由共青团浙江省委协调相关单位负责具体组织,组织执行机构另设,奖项单独设立。其中,MBA专项赛由赛事承办方会同部分高校发起,组织和邀请国内设有MBA专业的各高校参加,参赛对象为就读于MBA专业的在校学生,参赛形式是通过申报创业项目计划书参加该项赛事;网络信息经济专项赛由赛事承办方直接面向国内各高校开展,参赛对象为高校在校学生,参赛形式是通过提交基于网络信息经济领域的创业项目计划书参赛。1.3 “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

2014年,“挑战杯”组委会首次将职业学校(含高职、中职)纳入其中。“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两年一届。大赛在继承“挑战杯”优良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开拓创新,赛出新风格。1.3.1 第一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

2014年7月26~28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共青团杭州市委、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协办的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决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届大赛设中职组和高职组两类组别,中职组设创意设计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共两类竞赛;高职组在中职组基础上增设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竞赛、社会调研论文竞赛,共四类竞赛。主体赛事将分省级预赛、全国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本届竞赛以“同圆中国梦想,共创多彩人生”为主题,吸引了全国600余所职业学校组织4万余名学生参与。复赛共收到894件参赛作品,最终确定349件作品入围决赛。参赛作品共分为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社会调研论文4大组别,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工业设计、服务创意与工作流程、社会调研论文和创业计划8个类别。经过决赛答辩评审和公开展示环节,有343项作品进入决赛终评,其中中职作品140件,高职作品203件。1.3.2 第二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

2016年8月11~14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福建省福州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全国职业院校近300所职业学校的969件作品参加竞赛,全国职业院校的1600余名选手参与角逐。本届大赛设中职、高职两类组别,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大赛设29项特等奖、99项一等奖、252项二等奖、383项三等奖。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29所院校获特等奖。1.4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4.1 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15年5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帷幕。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

首届参赛项目分为四大类:

①“互联网+”传统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

②“互联网+”新业态,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优先鼓励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

③ “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

④ “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全国共产生300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100个团队,实践组200个团队。每所高校入选全国总决赛团队总数不超过3个。

2015年10月19~20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吉林长春举行。本届大赛共有1878所高校、57000多支团队、25万名大学生参赛,参赛项目36508个。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300支优秀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项目111项,实践组项目189项。其中的100个项目参加了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经过大赛专家委员会评审、组织委员会审定,最终评出大赛冠军2名、亚军1名、季军1名,金奖项目30个、银奖项目82个、铜奖项目184个、单项奖项目4个、优秀组织奖9个、集体奖20个。此次比赛共吸引意向性投资30亿元,为项目成果转化提供了资金支持。

本届大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赛的“unicorn无人直升机系统”项目和浙江大学参赛的“智能视力辅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设备”项目并列冠军,华南理工大学参赛的“广州优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获得亚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赛的“Visbody人体三维扫描仪”项目获得季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本届赛事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1.4.2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教育部于2016年3月至10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以“拥抱‘互联网+’时代、 共筑创新创业梦想”为主题,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目的,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联盟、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校园传媒参与协办。

参赛项目分为六大类:

① “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② “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③ “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④ “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⑤ “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⑥ “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已获投资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

大赛全国总决赛于2016年10月13~1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共有2110所高校、54万名大学生参赛,参赛项目118804个。其中60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120个项目进入总决赛现场,争夺金奖。最终评出大赛冠军1名、亚军1名、季军2名、金奖项目32个、银奖项目115个、铜奖项目448个、单项奖项目4个、参赛鼓励奖项目24个、优秀组织奖10个、先进集体奖22个。

本届大赛,西北工业大学参赛的“微小卫星”项目获得冠军,南京大学参赛的“insta360全景相机”项目获得亚军,北京大学参赛的“ofo共享单车项目”和山东大学参赛的“越疆DOBOT桌面机械臂”项目并列季军。

教育部领导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双创”活动周的一项重要活动,已成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要继续办下去,办好办强、形成品牌。要把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根本需要,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抓好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制度创新和实践环节,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希望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真才实学,积极投身实践,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1.4.3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17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中关村百人会天使投资联盟和全国高校双创教育协作媒体联盟等参与协办了本次大赛。大赛以“搏击‘互联网+’新时代 ,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为主题,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① “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② “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③ “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④ “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⑤ “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⑥ “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⑦ “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2017年9月17日,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落幕。本届大赛共有2241所高校、150万名大学生参赛,参赛项目370000个。经过大赛专家委员会评审、组织委员会审定,最终评出大赛冠军1名,亚军1名,季军并列2名。除冠亚军项目外,获得金奖的项目有43个、银奖123个、铜奖481个。

本届大赛,浙江大学参赛的“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摘得桂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赛的“ULBrain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项目获得亚军,南京大学参赛的“分子精准调控的吸波导磁材料及工业解决方案”项目和东南大学参赛的“全息3D智能炫屏-南京万事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分获季军。历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情况见表1-3。表1-3 历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情况1.4.4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18年3月9日,教育部启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的目的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大赛提出的任务是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大赛主题是“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

第四届大赛举办了“1+5”系列活动。“1”是主体赛事,在校赛、省赛基础上,举办全国总决赛(含金奖争夺赛、四强争夺赛和冠军争夺赛)。“5”是5项同期活动,具体包括:

①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打造一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

②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活动。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教育先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面布局,为民心相通、合作共赢铺路搭桥。

③ “大学生创客秀”(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在大赛总决赛期间举办“大学生创客秀”,在承办校厦门大学设置项目展示区、项目路演区、投融资对接区、合作签约区、交流分享区、创意产品体验区等,开展投资洽谈、创新创业成果展、团队展示等活动,为各方人员提供开放参与的机会。

④ 改革开放40年优秀企业家对话大学生创业者(“互联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报告会)。邀请改革开放40年来涌现出的有影响的企业家、投资人、行业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与大学生创业者对话,在总决赛期间开设报告会或主旨演讲,围绕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人才需求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主题进行交流,传播成功经验,共享创新创业理念,助力大学生成长发展。

⑤ 大赛优秀项目对接巡展。在2018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大赛总决赛期间设立专区,开展优秀项目展示交流和投融资洽谈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大赛成果转化应用。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① “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② “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③ “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④ “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⑤ “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⑥ “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以上各类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⑦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加此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各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到各自对接的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主赛道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但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

⑧ 国际赛道。打造大赛国际平台,提升大赛全球影响力。由国际赛道专家组会同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筹)择优遴选推荐项目。鼓励各高校推荐国外友好合作高校的项目参赛,鼓励各高校推荐海外校友会作为国际赛道合作渠道。

本届大赛自2018年3月份启动以来,累计有近265万名大学生、64万个团队参赛,超过以往三届的总和,实现了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经激烈角逐,共有400多支队伍参加总决赛。我国港澳台项目方面,共有近百个项目参赛,从中产生20支队伍参加总决赛;国际赛道方面,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600多支队伍参赛,最终60支队伍参加总决赛。

2018年10月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在厦门大学举行。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未来商用无人车行业定义者”获得冠军。厦门大学“罗化新材料:全球激光荧光陶瓷的领航者”、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聚力维度”获得亚军,浙江大学“邦巍科技——全球高性能结构材料领跑者”、北京理工大学“枭龙科技AR智能眼镜”以及来自国际赛道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FlexCap柔性能源储存”获得季军。

历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情况见表1-4。表1-4 历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情况1.5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指导,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一项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全国性创业比赛,是目前国内规格较高的创新创业赛事。大赛采用“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旨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环境,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自201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大赛赛制分为地方赛和总决赛。第一阶段为地方赛,由各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举办。第二阶段为总决赛,按照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6个行业进行比赛。大赛按照企业组和团队组进行比赛,参赛的优秀企业和团队,有望获得合作银行的授信、创投基金的投资、股改和上市方面培训、创业导师的辅导以及大赛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的支持。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从2012年的首届参赛企业4411家,到2017年第六届参赛企业达到28147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企业的参赛热情空前高涨。大赛是一个价值发现的平台,是一个为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服务的平台,也是为创业者今后发展进行资源配置的平台。1.5.1 第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2012年7月5日,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大赛分为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和创业团队组,历时6个月,分别在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和成都五个城市进行分赛区比赛,并于年底在北京举行全国总决赛。

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共有4411家企业和1557家团队报名参赛,近600名创业投资专家参与评选与投资。经过初赛、复赛、分区决赛,有226家企业和20家团队被评为大赛优秀企业和优秀团队,有68家企业和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

2012年12月,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历时8天,分两个阶段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比赛,由5位来自创投机构的专家评委从进入总决赛的48个企业和20个团队中选出30个企业和10个团队进入第二阶段的电视决赛。第二阶段电视决赛由5位创业导师打分以及50位创投和技术评委共同投票确定全国总决赛企业组第一、第二、第三名和团队组第一、第二、第三名。总决赛和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部分大赛优秀企业获得了招商银行创新创业扶持资金、创投资金和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另有162家企业得到了招商银行的授信,总额度超过17亿元,实际贷款近9亿元。1.5.2 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2013年5月24日,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在全国26个省区市设立了分赛区,并设立了深圳和西安两个综合赛区,共收到10381家企业和2928支团队报名参赛,相比2012年首届大赛,增幅分别达到135%和88%。

2013年11月20~21日,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10家初创企业、10家成长企业和10支创业团队在5位创业导师和50位创投机构大众评审的现场打分下,最终决出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创业团队组每组第一、第二、第三名。本届大赛加强了参赛项目与科技计划的衔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专门为大赛优秀企业开辟了申报绿色通道,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地方推荐申报符合创新基金条件的项目给予优先立项支持。同时,大赛组委会计划在比赛结束后,组织投资机构和优秀团队到部分地区进行实地投资和落户考察,切实做好对参赛企业的跟踪服务,并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大赛将进一步统筹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为参赛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创业投资、银行授信、股改上市培训等支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1.5.3 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2014年3月13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织推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第三届大赛本着“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原则,分两个阶段进行比赛。第一阶段主要按省区市,在全国20多个地区比赛,评选出来优秀的企业和团队;第二阶段从地区赛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企业和团队按照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6个领域,在6个不同的城市进行总决赛。

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自正式启动以来,历经了网络初赛、地区赛、尽职调查、6场全国行业半决赛和全国行业总决赛等多重环节。大赛共设24个赛区,其中包含22个独立分赛区和2个综合赛区,此次共有8759家在5年内成立的创业企业和3746家创业团队报名参赛。此外,大赛还吸引了近100家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和团队报名,另有40多家来自海外的创业团队也加入到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激烈角逐中。

比赛期间,来自620多个创投机构的1554名创投专家积极参与到整个评审过程。使得参赛企业和团队能够与创投机构高频次的接触,有效促进了企业和市场资本的对接。据不完全统计,参赛企业累计获得融资总额近百亿元人民币。2014年,招商银行与大赛进一步加强合作,截至2014年10月末,不到2个月时间,大赛参赛企业与招行建立有效合作关系的有1055户,其中194户企业获得招行授信支持;授信总额达 30.6 亿元。

2014年9月17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在淄博高新区举行。新材料行业赛是第一场全国行业赛,共有83家企业和24家团队参加,来自福建的纳米涂层团队和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公司分别获得团队组和企业组冠军。

2014年9月26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生物医药行业赛正式拉开帷幕,160余名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精英,从全国各地汇聚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参加此次大赛。经过一番精彩角逐,最终余长源博士团队、杭州启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团队组和企业组冠军。

2014年10月15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在大庆落下帷幕,来自全国的88家中小科技企业和28个创新团队参加角逐,最终从半决赛脱颖而出的12位企业家和6名团队领军人物同台竞技,各展所长,带着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梦想角逐总决赛奖项。最终水汇科技团队和矽光科技张家口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团队组和企业组冠军。

2014年10月24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在武汉光谷举行,6支创业团队和12家企业经过激烈角逐后,来自深圳的Wisetek团队,以及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夺得了团队组和企业组冠军。比赛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工具” “高端滤膜制造”“金属3D打印” “高精度传感编码器”等都让人眼前一亮。

2014年10月29~31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于苏州金鸡湖新罗酒店举办。大赛宗旨为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期间,为参赛选手进行了主题为领军之道、融资实务以及知识产权三方面的培训,举办了电子信息行业论坛,还组织了融资路演推介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希望为创业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项目,并与创投机构和同行进行深入交流。本次大赛有12家企业和6组团队选手晋级决赛,Vivalnk团队和常州金刚文化科技团队有限公司分别获得本次大赛的团队组和企业组冠军。

2014年11月19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深圳龙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4家企业和49个团队共计153个参赛项目参与大赛冠军的角逐,西少爷肉夹馍团队和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团队组和企业组冠军。1.5.4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2015年4月,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将分为七个行业赛,包括新材料行业总决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总决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文化创意行业总决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将分别在山东淄博、湖北武汉、北京、浙江桐乡、陕西西安、四川成都、江苏苏州等全国七大城市举办。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根据赛制规定,每场行业总决赛分为半决赛和决赛两个部分。比赛采用8+7模式的答辩评选:参赛选手自我介绍8分钟,评委提问7分钟,每位参赛选手接受3名创投评委现场评分。除了比赛外,大赛组委会还举行了一系列的创业配套服务活动,培训大讲堂、创业对对碰、融资路演、创业诊断、行业沙龙、创业交流晚宴等活动在各场行业总决赛行程中密集分布。在国赛战场上征战的优秀创业者们通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可以获得国家创新创业扶持资金、国赛合作银行给予的贷款授信,以及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免费创业培训,股权托管中心、产权交易所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