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与考前押题试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21:50:2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与考前押题试卷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与考前押题试卷试读: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5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15年1月12日~14日,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按照“四个全面”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四个全面”是指(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建设生态文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是: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路线图”。

2.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实验方案。其中主要发展对台湾地区和东盟贸易的自贸区是(  )。

A.福建

B.上海

C.天津

D.广东【答案】A【解析】福建主要发展对台湾地区和东盟贸易;上海作为自贸区样本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打造对外资本账户通道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天津定位于离岸金融和融资租赁,辐射京津冀,对接中韩自贸协定;广东对接港澳服务业。

3.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 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

A.7.0%

B.7.4%

C.8.0%

D.8.4%【答案】B【解析】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GDP达到636 463亿元,首次突破60万亿,同比增长7.4%,GDP增速创1990年以来的新低,但仍完成了2014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

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  )。

A.扶贫日

B.烈士纪念日

C.国家宪法日

D.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答案】C【解析】A项,自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B项,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作出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的决定;C项,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D项,每年的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或抗战胜利纪念日,用以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5.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高级科学顾问(   )。

A.于敏

B.程开甲

C.吴孟超

D.袁隆平【答案】A【解析】于敏、程开甲、吴孟超、袁隆平均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其中获奖时间分别为:袁隆平,2000年;吴孟超,2005年;程开甲,2013年;于敏,2014年。

6.2014年6月12日~7月13日,第20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冠军球队是(   )。

A.荷兰队

B.德国

C.巴西

D.阿根廷【答案】B【解析】第20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冠军球队是德国队,阿根廷、荷兰、巴西获得第2至4名。

7.2014年6月15日~2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文化遗产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是(  )。

A.殷墟

B.五台山

C.大运河

D.云冈石窟【答案】C【解析】我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文化会议上提交的“大运河”、我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以及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追究民事责任

B.追究刑事责任

C.吊销营业执照

D.提出口头警告【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9.《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是(   )。

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B.师德为先、智育为本、能力为重、创新改革

C.能力为先、智育为本、创新为重、终身学习

D.能力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重、促进公平【答案】A【解析】教师专业标准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框架。基本理念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要求。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相关要求。

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的时间,应当是在每年(  )。

A.1月15日前

B.1月31日前

C.2月15日前

D.2月28日前【答案】B【解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扶持和发展(   )。

A.老年人教育事业

B.残疾人教育事业

C.体育特长生事业

D.流动人员事业【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依法聘任校长的部门是(  )。

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13.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的是以“白板说”著称的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马卡连柯【答案】C【解析】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提出“白板说”,即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惟一来源。

14.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教育结构变化的社会因素是(   )。

A.法律制度

B.政治经济制度

C.精神文明

D.社会生产力【答案】D【解析】社会生产力和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规模速度,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培养人的规格要求,教育结构受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制约。另外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

15.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标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联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

A.均衡性

B.选择性

C.独立性

D.综合性【答案】D【解析】新课程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题干描述的是综合性的特征。

16.华生提出,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反映的身心发展动力理论是(  )。

A.原发论

B.内发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C【解析】外铄论,即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有华生、洛克、荀子等,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7.荀况认为“人之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无目的论

D.生活本位论【答案】A【解析】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率来衡量。“礼”是指外在的社会要求,约之以礼,属于社会本位论。

18.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型学制【答案】C【解析】分支型学制是一个国家的学校体系在初等教育阶段和中等教育阶段的一定阶段由单一的学校系统构成,而在此后的阶段(初中或高中以后)开始分化的多种学校系统与之衔接。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19.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   )。

A.因材施教原则

B.方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答案】C【解析】题干句意为:孔子有步骤、由浅入深地教育弟子,用各种典籍丰富弟子的知识,用礼仪规范约束弟子的行为,受到这样的教育,会让弟子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不想停止。这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即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向上。

2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国学

B.私学

C.太学

D.乡学【答案】B【解析】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史、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2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负责、自己规划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导生制

B.设计教学法

C.特朗普制

D.道尔顿制【答案】B【解析】设计教学法,又称单元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设想、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向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实际活动的学习方式。

22.将教育评价的结果作为决定升留级、分编组、选择教程及指导职业定向的依据。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调节功能

B.激励功能

C.诊断功能

D.管理功能【答案】D【解析】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指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成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内在规范、影响评价对象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

2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

A.锻炼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答案】A【解析】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其良好品德的方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强调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品德的方法,属于锻炼法。

24.在大教室上课,教师借助扩音设备放大音量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这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差异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答案】B【解析】强度律是指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如一般人对雷鸣电闪容易感知,而对于蚂蚁等昆虫的活动声音难以觉察。题目中教师借助扩音设备放大音量的情况体现了强度律。

25.教师答疑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记忆品质的(  )。

A.准确性

B.持久性

C.敏捷性

D.准备性【答案】D【解析】准备性,即定向能力,是指能否迅速地提取保持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的能力,是记忆品质之一。迅速地提取记忆的有关材料,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

26.人们偶然看到天上的朵朵白云会下意识地脱口说出它像棉絮、小山等,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幻想

D.幻觉【答案】A【解析】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没作任何努力,常常是在意识减弱时,某种刺激下,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形象,常由客观事物的某些外形特征所引起。题干的描述属于没有预先目的想象,是无意想象。

27.某学生学习英语“七”时,发出的总是汉语拼音字母“七”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晕轮效应

D.思维定势【答案】D【解析】思维定势是指按照已有的思维规律和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模式、程序。本题中的例子属于思维定势。

28.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

A.操作整合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模仿【答案】B【解析】操作技能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其中操作熟练阶段在动作结构上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衔接连贯、流畅,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9.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  )。

A.自制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觉性【答案】C【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是将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表现。人能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的外在稳定性。

30.有大器晚成者,亦有少年早慧者,这体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等反映了个体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1.“率真、耿直”反映的个性心理现象是(  )。

A.能力

B.兴趣

C.性格

D.动机【答案】C【解析】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率真、耿直属于性格。

32.小丽用记号笔把试卷上答错的题目标识出来,便于更高效地复习,这主要运用了知觉的(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答案】D【解析】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用记号笔标记能够使人迅速地把相关内容选为知觉对象,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33.用简要的词语写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再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要点及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监视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答案】D【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题干描述的是列提纲,属于组织策略。

34.国家乒乓球队的健儿们团结拼搏,为祖国和人民赢得金牌,这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

A.伦理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直觉的道德情感

D.记忆的道德情感【答案】A【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往往是在道德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性的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是最高形式的道德情感。例如爱祖国、爱父母、爱家乡、爱国旗、爱领袖、爱党、爱人民,对旧社会的厌恶,对敌人的仇恨,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情。

3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12~18岁对应的是(  )。

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D.自主感对羞耻心与怀疑阶段【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12~18岁属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6.“教然后知困”“困然后能自强也”强调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主要是终身学习。   (   )【答案】√【解析】“教然后知困”“困然后能自强也”,即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经过教学,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然后才能不断强化自我。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即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7.某校将操场改为对外开放的临时停车场并收费管理,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  )【答案】√【解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不得将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学校不得出租校园内场地停放校外机动车辆;不得利用学校用地建设对社会开放的停车场。

38.我国现代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   )【答案】×【解析】我国现代第一个学制是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该学制没有正式实施;而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系统的文件。

39.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群众性活动。   (   )【答案】×【解析】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其中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即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

40.文化对教育既有推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   (   )【答案】√【解析】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由于教育与文化都由经济与政治决定,处于消极的政治经济制度下的文化对教育起阻碍作用。

41.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答案】×【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①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同时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配合下,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其主导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

42.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   (  )【答案】√【解析】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43.面对耀眼的玻璃墙反光,小黄产生了明适应,此时他的视觉感受性已提高了。   (  )【答案】×【解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明适应,又称光适应,即人眼从暗处到亮处后,对光的感受性逐渐下降的过程。亮度提升,感受性降低。

44.胆汁质的小丁冲动,粗心又鲁莽;粘液质的小林冷静,认真又稳重,可见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的好。   (  )【答案】×【解析】气质是指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一般将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不同类型的气质各有自己的特征,没有好坏之分。

45.负强化的实质就是惩罚。   (  )【答案】×【解析】负强化指通过警告或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某一行为的过程。惩罚是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使受罚者在接受此刺激时不得不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反应。负强化不是惩罚,负强化和惩罚都需运用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除去厌恶刺激,而惩罚是施加厌恶刺激,属于抑制行为。

三、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46.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的决定。这是该法自2000年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大修。【答案】立法

4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  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答案】地方

4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保证学校教育经费的来源。【答案】财政拨款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  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答案】考核

50.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形成了“六艺”教育。“六艺”是  、乐、射、御、书、数。【答案】礼

51.在我国,学科课堂标准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  式两种。【答案】螺旋

52.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答案】组织教学

53.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新的“三中心”即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和  中心。【答案】学生(儿童)

5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  学习和探究学习。【答案】合作

55.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政治)课与    的教学。【答案】其他学科

56.晚上睡觉前背诵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主要是因为没有受到  抑制的影响。【答案】倒摄

57.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答案】道德认识

58.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在性、稳定性和  。【答案】可控性

5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答案】班杜拉

60.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  。【答案】发现学习

四、简答题(61题6分,62题4分,共10分)

61.有人认为,大学生的学科知识就能胜任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要求,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道德素养

教师的师德素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灵魂。因此,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人格,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造就素质。具体来说包括:①教师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④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的。具体来说包括:①政治理论修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能力素养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主动地去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具体来说包括: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4)职业心理素养

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育人使命,教育人者必须先受教育,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消除心理方面的疾病障碍,有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正视自己,控制不良情绪,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热爱工作与生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带动学生。具体来说包括: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

所以,大学生要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胜任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要求。

62.丰富的想象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充分说明想象力的重要意义。简述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答: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十分重要,要做到:(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教师要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获得感性经验,使想象活动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2)创设想象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勇于探究,大胆探索。(3)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累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该珍视、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把幻想转变成理想。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64小题6分,第65小题9分,第63、66小题各15分,共45分)

63.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八年级(2)班女生张某在课上玩手机,罗老师发现后强行收走了手机,并要求张某写检讨书,罗老师看完检讨书认为张某认错态度不够诚恳,立刻把她从课堂上叫到办公室。罗老师对张某说:“够新潮的嘛,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高,有钱你就任性啊?还有,你到底还想不想学习,年纪轻轻的就想着谈恋爱……”张某准备开口辩解,但是罗老师制止了她,气冲冲地训斥道:“别辩解了,我已经翻阅了你手机微信里的聊天记录……”张某感到很委屈,跑回家找家长哭诉。

张某的家长了解情况后,带看张某找到了校长,校长先安抚了张某,接着替罗老师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还用充满慈爱的话语开导张某。事后,校长又找到了罗老师,就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问题做了充分的交流。

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校长如何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4分)(2)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案例中张某的行为。(2分)(3)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案例中罗老师的行为。(9分)

答:(1)校长的言行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①关爱学生。这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校长了解情况后,安抚了张某,并代替罗老师向家长道歉,还用慈爱的话语开导张某,这体现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

②为人师表。这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校长面对家长反映的问题能够做到举止文明,了解情况后知道是老师的问题,所以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这表明了校长做到了对家长的充分尊重。同时,校长能够找到罗老师,并充分跟罗老师进行交谈,这也体现了校长尊重同事、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

③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校长对罗老师的错误教育方法予以批评指正,强调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说明校长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没有碍于情面对教师的错误做法姑息纵容,敷衍了事。(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①材料中张某在课堂上玩手机,没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也没有努力学习。

②材料中老师让张某写检讨书,张某写检讨书态度并不端正,没有做到尊敬师长。

③材料中张某在初中谈恋爱,违背了学校的管理制度。(3)罗老师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

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公民享受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材料中罗老师强行收走了学生的手机,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材料中罗老师未经学生允许就翻看学生的聊天记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材料中罗老师对学生的讽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64.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深谙教学之道的校长建议新教师授课时重点内容要用彩色笔标注,不着奇装异服,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并在课堂上适时走动。

问题:

结合案例,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分析校长建议的依据。(6分)

答: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作为学生,容易受到无意注意的影响,因此要多利用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1)变化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活动的刺激物、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注重抑扬顿挫、在课堂上适时走动等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2)新异的刺激可以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习惯化刺激就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不能穿着奇装异服,就是避免教师的外在穿着引起学生不必要的无意注意。(3)对比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多用彩色笔标注,就是方便学生注意到不同知识间的差异,引发他们的关注。

65.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中学生李某学业成绩良好,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前,他认为这类考试小菜一碟,未加以重视,结果考试成绩相当不理想。后来有机会参加学科竞赛,他认为能否获奖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升学,发誓一定要得奖,结果事与愿违。

问题:(1)阐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4分)(2)运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分析李某两次考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的建议。(5分)

答:(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经实验研究归纳出的一种法则,用来解释心理压力、工作难度与作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简称倒“U”曲线。

①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②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学习难度中等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2)①李某两次失败原因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所学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激动水平的干扰。激动水平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激动水平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低;激动水平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激动水平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材料中的中学生李某却在面对简单的数学单元测试时,学习动机较弱,学习效果差。而在完成困难的学科竞赛这种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学习动机处于极高的状态,造成不适宜的心理状态导致失败。

②建议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面对不同难度系数的任务时,要恰当地控制自己的动机水平。如当遇到较简单的任务时,增强学习动机,仔细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当遇到较难任务时,降低学习动机,轻松迎战。但一般所遇任务大多属于中等难度,这时学习动机处于中等程度最好,适当的压力能够成为前进的动力。

66.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师:丑小鸭伤心地离开了家,就是离家出走的意思,你们离家出走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所以你们体会不到丑小鸭的伤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谁来说说丑小鸭后来怎么了?(师随后指名回答,生1,生2,都答不上来。师表情严肃)

生3:丑小鸭很……很……悲惨。(紧张)

师:悲惨吗?你来说说到底是怎么个悲惨法?

生3:不……不知道。(更紧张,声音更小)

师:还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全班鸦雀无声)

师:算了,我们还是回到课堂,先看看第四段是怎么说的,书上说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这时候丑小鸭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紧张。(脱口而出)

师:不对,再猜一猜。(生七嘴八舌,有学生喊出“害怕”)

师:害怕,对了,就是害怕。(马上给予表扬)

师:现在我要请小A回答问题(走到小A面前)。丑小鸭白天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它愿意吗?

小A:不愿意。

师:那它有办法吗?

小A:没办法。

师:丑小鸭会害怕吗?

小A:可能会……(这时,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交头接耳。教师停下讲课,转向批评学生)

问题:(1)案例中的教师主要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9分)(2)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师违背了哪些教学原则。(6分)

答:(1)案例中的教师采用了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案例中的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讲授课程的内容,体现了谈话法,在运用谈话法时要注意:

①做好提问准备,要准备好谈话计划和问题。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科学化、系统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2)该教师违背了以下教学原则:

①案例中的教师违背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而案例中的教师不仅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同时也没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该教师并没有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也没有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并且在学生没有回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时呈现出不耐烦、严肃等表情,打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

②案例中的教师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案例中的教师教学过程随意,在讲授课程的主要核心内容时,没有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教学过程没有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且当有同学小声讨论问题时,该教师没有抓主次,工作重心立刻从知识转移到指责学生,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

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等,这些知识属于(  )。

A.学科知识

B.教育教学知识

C.通识性知识

D.小学生发展知识【答案】B【解析】教育教学知识,属于条件性知识,包括: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2.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的是(   )。

A.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B.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有偿为学生补缺补差

C.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D.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以任何形式为学生补缺补差【答案】A【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其教学时间可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答案】D【解析】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5.“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科学本位论【答案】C【解析】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建立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三级分别是(   )。

A.省、县、乡

B.国家、地方、学校

C.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

D.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州)、市县【答案】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7.以学生主体性活动和经验值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是(   )。

A.要素主义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儿童中心课程论

D.社会中心课程论【答案】C【解析】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者提出的儿童中心课程论,又称活动课程论或经验课程论,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8.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答案】B【解析】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征对教师的要求。

9.“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  )。

A.广博的专业知识

B.崇高的专业理想

C.精湛的专业技能

D.勤勉的专业态度【答案】A【解析】“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说明,在信息时代,为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所知道的范围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广博的通用知识,拥有宽阔的胸怀视野。

10.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疏导

B.因材施教

C.长善救失

D.知行统一【答案】D【解析】知行统一是指道德意识、道德践履与思想意念、实际行动相统一,其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论的教育,又要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题干中通过讲述与开展活动进行教育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

11.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学生的内心价值思考,发展学生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该学校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角色扮演法

D.品德评价法【答案】C【解析】角色扮演法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扮演某种角色,练习某种行为方式,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12.下列选项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

A.各因其材

B.开而弗达

C.学不躐等

D.人不知而不愠【答案】B【解析】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13.教学过程中由四个阶段组成,提出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形成概念阶段,运用概念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发现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答案】A【解析】发现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布鲁纳为代表。其操作程序为:①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物;②建立假设;③形成抽象概念;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14.将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特朗普制

C.设计教学法

D.文纳特卡制【答案】B【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其教学形式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上课时间分别占40%、20%、40%。

15.课堂提问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回应,比如接受学生观点,或口头表扬,或指出回答的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被称为(  )。

A.发问

B.候答

C.叫答

D.理答【答案】D【解析】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

16.教师对学生充满了信任、关心、真诚地鼓励和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学生因此学到正面的价值态度和行为。这种学习属于(  )。

A.观察学习

B.自主学习

C.参与式学习

D.接受式学习【答案】A【解析】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学生价值态度和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榜样的行为——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和帮助进行观察模仿而习得的,因此是观察学习。

17.以某一群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来确定被试相对位置的评价属于(   )。

A.实验定向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C【解析】常模参照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评价的标准是群体的平均成绩。

18.“小学生经常表现出的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等行为及倾向”被称为(  )。

A.亲社会行为

B.侵犯行为

C.反复无常行为

D.冲动行为【答案】A【解析】亲社会行为又称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19.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是(   )。

A.全县范围

B.全市范围

C.全省范围

D.全国范围【答案】D【解析】教师资格证书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改革后要做教师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20.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是容易感情用事,鲁莽,《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这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这种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答案】B【解析】胆汁质气质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迅速、强烈、有力。其气质表现: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21.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心不在焉。教师突然加重语气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知觉

B.想象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答案】C【解析】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其影响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教师突然加重语气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2.下列关于错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错觉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的幻觉

B.错觉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改变引起的

C.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

D.错觉对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只有消极作用【答案】C【解析】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反映,与幻觉不同。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但其对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某些建筑设计等巧妙地利用错觉原理能引起良好的心理效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畅愉悦。

23.我们熟悉的某位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站的远,看上去矮小,就把他知觉为一位身材矮小的人。这是知觉的(  )。

A.整体性

B.意义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答案】C【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颜色恒常等,题干描述的是典型的大小恒常。

24.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并能不断掌握运算法则,把握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这说明小学生思维发展具有(  )。

A.敏捷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答案】B【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周密分析。

25.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法是(  )。

A.黏合

B.夸张

C.人格化

D.典型化【答案】B【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其认知加工方式有:黏合、夸张、人格化、典型化。夸张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缩小、增大、色彩加浓、数量增多,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6.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B.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

C.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

D.高智力者一定有高创造力【答案】A【解析】智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关系是: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不一定有高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因此,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

27.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8.学生学习之前有明确目的、步骤和方法,学习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进行。这是学生性格的(  )。

A.情绪特征

B.态度特征

C.意志特征

D.理智特征【答案】C【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力。A项,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B项,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D项,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即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

29.教师在“光荣榜”上给完成学习任务、表现好的学生贴“红五角星”,属于强化中的(  )。

A.替代强化

B.延迟强化

C.局部强化

D.符号强化【答案】D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