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上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1:15:04

点击下载

作者:赵京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上下册)

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上下册)试读:

前言

针灸概念术语的主体形成于古代,是传统针灸学的基础,其原本含义、形成演变、前人理解和使用情况等,也主要记载和反映在古代文献中。这些文献资料数量庞大,论述分散,至今缺乏系统整理,不仅查阅颇为不便,也给研究和利用带来困难,成为影响针灸学科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在研究针灸理论概念术语、系统梳理古代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撰了本书,共筛选古代针灸术语589个(其中正名501个,异名88个),逐一辑录有关文献原文,予以综合分析和内涵解释。

书中每个术语内容的编写分为四项:出处,文献精选,析要,释义。“出处”,给出目前所见的最早记载该术语的文献。“文献精选”,收录1911年以前重要的、代表性的相关医籍,除针灸专书外,还有中医的综合与专科医著,《内经》《难经》注本,及本草方剂类著作;除传世医籍外,还包括出土医学文献(以马王堆、张家山简帛书为主),以及先秦两汉文化典籍(现存先秦典籍的绝大部分,两汉的大部分),共计300部。所选文献内容,在注意涵盖各历史时期的同时,偏重较早期的文献,以主流认识为主,兼顾不同观点,以较全面地、多角度地反映古代针灸概念术语的历史面貌。“析要”,对该术语的来源、本义、演化、使用状况等作简要综合分析。前人的认识,有许多看似相同,而实有细微差别,需要细细体味,本书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分析,对重点内容的较详考证另撰著为《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释义”,分作古今两方面,首先确定古文献中具代表性的、较早的、表述准确的解释,如无合适者则阙如;然后给出现代语言的解释,这是基于业内已有的研究和观点,结合我们的研究认识。除少量术语外,一般只解释针灸范畴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编写安排,尽可能整体、客观、准确地呈现相关内容,提供今天研究和运用的系统文献基础。

概念术语研究,首要目的是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传统针灸理论,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将理论研究所得撰著论文发表,主要内容集结为《针灸理论解读——基点与视角》一书(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编撰,在业界尚属首次,工作浩繁,性属事倍功半,能够开展并顺利完成,基于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依靠于一批潜心求道的学人,得益于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针灸研究所领导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们始终能有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同君主任对本书的出版十分支持,辛勤编审。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书稿的最后校对工作,还得到李青青、姜姗、孙海舒、潘迪等研究生的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最后,还望诸位同道与同好对本书多予指正,以便日后修订完善。赵京生2013年5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凡例

术语范围

1.针灸学科中产生于古代(清代及以前)的术语。

2.以针灸理论体系基本术语为主,除个别外,不包括穴名、(《内经》后)一般刺灸法、病证名、一般人体部位名等。

3.根据传统中医基本理论的构成特点,为保证术语的涵盖面,包括了少量的(主要是《内经》《难经》)纯术语、非基本术语和(中医学)共用术语。

术语条目

4.共收入术语589个,其中正名501个,异名88个。

5.各术语的正文,以术语正名为目。

术语正文

6.各术语的正文内容分为四项:出处,文献精选,析要,释义。

7.“出处”,给出目前所见最早记载该术语的文献。

8.“文献精选”,文献以成书先后为序。所选内容的章节篇目,如果有多级,在不影响查检的情况下,一般只出最后一级,以免冗长。同一篇章的不同节段原文,编为同一序号,不重出书名;如有省略的中间节段,以……表示。在尽量不影响原文语境情况下,删除重复性或不甚相关内容,以……表示。注文,外加()表示。注文套注文,则在()外加【】表示。

9.“析要”,引证古文献一般用简称。正文最后附现代参考文献。

10.对关系密切的术语,“文献精选”、“析要”部分以其中一个术语为主,其他术语参见该条,以减少重复。如“人部”、“地部”,参见“天部”条。

11.“释义”,分为古代和现代两项,以■为标志分列。古人的解释,选择表述相对准确、完整者,兼顾时代较早、影响较大等因素。若无合适者则阙如。现代的解释,基于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载述、参考已有的释义或研究认识。如果含义有多项,则以数字1、2……分项;除少量术语外,释义只限针灸范围。目录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上册 ABCDEFGHJKLMNOPQR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下册 STWXYZ主要参考书目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上册A阿是穴(阿是)出处《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卷二十九文献精选1.《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卷二十九

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2.《针灸资生经•背痛》卷五

云门疗胸胁彻背痛(《明》见上气)。【背疼乃作劳所致。技艺之人,与士女刻苦者,多有此患。(士之书学,女之针指,皆刻苦而成背疼矣。)色劳者亦患之,晋之景公是也。惟膏肓为要穴。予尝于膏肓之侧,去脊骨四寸半,隐隐微疼,按之则疼甚。谩以小艾灸三壮,即不疼。它日复连肩上疼,却灸肩疼处愈。方知《千金方》阿是穴犹信云。】3.《东医宝鉴•针灸篇•针法有巨刺缪刺散刺》

散刺者,散针也,因杂病而散用其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即天应穴,《资生经》所谓阿是穴是也。(《入门》)4.《针方六集•附〈针经〉不载诸家奇穴》卷一

天应穴,即《千金方》阿是穴,《玉龙歌》谓之不定穴,但痛处,就于左右穴道上,卧针透痛处泻之,《经》所谓“以痛为腧”是也。5.《勉学堂针灸集成•点穴法》卷一

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得真穴耳。(《千金》)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穴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下手即得便快,即云阿是,灸刺皆验,《入门》云天应穴是也。(《资生》)6.《勉学堂针灸集成•别穴》卷一

阿是穴:谓当处也,又名天应穴也。7.《勉学堂针灸集成•口部》卷二

口噤牙车不开:上关、颊车、阿是。8.《勉学堂针灸集成•颊颈》卷二

项强:风门、肩井、风池、昆仑、天柱、风府、绝骨,详其经络治之。兼针阿是穴,随痛随针之法,详在于“手臂酸痛”之部,能行则无不神效。9.《勉学堂针灸集成•外形篇针灸》卷二

……偏头痛及正头痛取阿是穴,针之即愈。10.《勉学堂针灸集成•经外奇穴•足部》卷四

阿是穴:即天应穴,兼风门、肩井、风池、昆仑、天柱、风府、绝骨,治项强,详其经络治之。兼针阿是穴,随痛随针之法能行,则无不神效。析要“阿是穴”,也简称作“阿是”。其内容和方法载于《备急千金要方》,文中“成”,当为“或”之形误,《普济方》即引作“或”。原文是说患者自己或医者在病症处及附近按压探寻,病痛缓解或痛感明显之处即是“阿是穴”,可能恰为腧穴处也可能不是,刺灸此处效验显著。从其探寻方法可知,“阿是穴”实为病痛的局部体表反应点。

阿是穴常被视同“以痛为腧”。实际上,二者所指不同。“以痛为腧”是直接刺病症处,对病言,具体是说经筋病针刺部位不必为腧穴,因为病在筋而非脉,筋病刺症状所在处即可,经脉腧穴部位固定而不适其法,故无须取经脉之腧穴。“阿是穴”则是探寻所得反应点,对穴类言。二者易于混淆的原因在于:若是痛症,这二法常并用;对“以痛为腧”仅从四字理解而不问限定原义的语境。后来所称之“天应穴”、“不定穴”,同“以痛为腧”,故也不同于“阿是穴”。《针方六集》于此未明,将阿是穴与诸穴混为一谈:“天应穴,即《千金方》‘阿是穴’,《玉龙歌》谓之‘不定穴’,但痛处,就于左右穴道上卧针透痛处泻之,《经》所谓‘以痛为腧’是也。”

阿是穴与《内经》以下内容相似而有区别:《灵枢•癫狂》:“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灵枢•背腧》:“肺腧在三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事属取一定之穴,而非“不问孔穴”(部位不定的反应点)。这类腧穴,《内经》中主要在躯干,集中于背部,为内脏病在邻近的体表反应点,位置相对固定,其发现方法可能包括类似阿是之法,反复经验后作为固定的穴位。由于病症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这些背部反应点的实际位置会稍有不同,加之古人所言脏腑病多不限于其实质脏器,所以,临证时需要辅以按寻以求准确。如《灵枢•杂病》“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即杨上善所言:“言取输法也。纵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为正”(《太素•气穴》卷十一)。《备急千金要方》“阿是之法”,是找寻病痛附近未知的反应点,而非基于既定之穴或部位。

此外,《备急千金要方》的阿是穴内容常被与其上文一并引用,原文为:“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此为预防病患的保健灸,与病痛之时寻阿是穴而刺灸实无关系。其法,一是只用灸法,若阿是穴之“灸刺皆验”指此则不当言刺法、“皆验”;一是有经验施灸部位“三两处”,而不是也无需探寻的未知反应点。

综上,阿是穴,乃是病症局部体表反应点,通过按压探寻而得。所以,其部位实有特定要求,只不过不是既定的,需要按压寻找,这种确定的方法即“阿是之法”。

参见“以痛为腧”条。释义

阿是穴

■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卷二十九)

■在病痛处或周围按压所得的体表反应点。艾火出处《普济本事方•槟榔散》卷六文献精选1.《普济本事方•槟榔散》卷六

王蘧发背方序云:元祐三年,夏四月,官京师,疽发于背。召国医治之,逾月势益甚。得徐州萧县人张生,以艾火加疮上灸之,自旦及暮,凡一百五十壮,知痛乃已。2.《扁鹊心书•住世之法》卷上

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3.《扁鹊心书•肾厥》卷下

此由真气大衰,非药能治,惟艾火灸之。4.《针灸资生经•点艾火》卷二《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切宜避之。有火珠曜日以艾承之得火,次有火镜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蕃部落用镔铁击挌石得火出,以艾引之。凡人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痛。用蜡烛更佳。5.《备急灸法•一切蛇伤》

又夏月纳凉露卧,忽有蛇入口挽不出者,用艾灸蛇尾,即出。如无艾火处,用刀或磁磏周匝割蛇尾,截令皮断乃捋之,皮脱肉脱,即出。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喷嚏须针风门穴,咳嗽还当艾火深。……肾腧穴中针一下,多加艾火灸无妨。……后溪一穴如寻得,艾火多加疾便轻。7.《灵枢注证发微•论痛》

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此言人于针石火焫,有耐痛与不耐痛之异也。针石者,古人以石为针也。火焫者,艾火也。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必耐于痛,凡针石、火焫皆然也。然耐火焫者,又加以黑色而其骨美耳。人之肉坚皮薄者,不耐于痛,凡针石、火焫皆然也。)8.《针灸大成•灸后调摄法》卷九

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鲜鱼鸡羊,虽能发火,止可施于初灸十数日之内,不可加于半月之后。今人多不知恬养,虽灸何益?故因灸而反致害者,此也。徒责灸艾不效,何耶!9.《外科正宗•脱疽论》卷二

一男子年近五旬,右足小指初生如粟米,渐成白泡,三日始痛,请治。头已腐烂,一指紫肿,此脱疽也。随用艾火明灸十三壮,始大痛乃止。10.《针方六集•针灸各有所宜》卷三

阳邪宜针,阴邪宜灸。风为阳邪,善行数变,施以针治,其功为易。寒湿阴邪,陷脉凝涩,必施艾火,其功乃全。11.《类经图翼•禁灸穴歌》卷四

禁灸之穴四十七,承光、喑门、风府逆。……阴市下行寻犊鼻,诸穴休将艾火攻。12.《幼幼集成•回生艾火》卷一

以前全身灯火,皆为实邪升散之用,并一切怪证莫可名状者,无不奏功。倘涉久病体虚,忽然精神溃乱,人事昏沉,前火则为不宜,须用回生艾火挽之。盖此火能回散失之元阳,收归气海,固其根蒂,免致离散。其法以生姜切为纸厚薄片,大如指甲,贴尾闾穴(脊骨尽处、命门穴在腰脊间,前正对脐),以艾绒揉紧如绿豆大,安姜片上,用火灸之,每穴以三炷为度。灸完,另以姜片贴脐下阴交穴,如前灸之。此火不特小儿可用,凡男妇一切中风中痰,气厥阴证,虚寒竭脱,凶危之候,咸宜用之,有起死回生之功,幸毋轻视。13.《疡医大全•艾灸门主方》卷八

陈艾圆:此法因疮毒纯阴,平塌顽麻,非艾灸无功。每岁端午日蓄蕲艾一二斤,愈久愈良。用时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末、木香末、雄黄末,搓成圆,安蒜上灸之。灸一切无名大毒。胡桃劈开去仁取壳,用极干人粪填满,合肿处,以艾火灸之,壳穿则易。已成即流稠黄水,未成即消散也。艾火灸成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冬用壁喜窝,秋用新棉贴之。析要

艾火,现存医籍中首见于《普济本事方•槟榔散》卷六,记载的是用灸法治疗背疽的一则医案,其中“艾火”当指燃烧的艾炷,燃艾炷“自旦及暮,凡一百五十壮”。

艾火一词,后世一直应用,有时也代指艾灸疗法。如《类经图翼》卷四“禁灸穴歌”:“诸穴休将艾火攻”;《幼幼集成》卷一:“倘涉久病体虚,忽然精神溃乱,人事昏沉,前火则为不宜,须用回生艾火挽之。”这些所谓“艾火”即指艾灸疗法。释义

艾火

■1.燃烧的艾炷。

2.艾灸疗法。艾绒(艾茸)出处《幼幼新书•求子方论》卷一文献精选1.《幼幼新书•求子方论》卷一《灵苑》阿胶煎丸:治妇人血气久虚,孕胎不成,大补益虚损不足,常服滋助血海方。

伏道艾(取叶去梗,捣熟,筛去粗皮,只取艾茸,秤取二两米醋,煮一伏时,候干研成膏),阿胶三两(炙),糯米(炒)、大附子(炮,去皮脐)、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右五味并捣,罗为末,入前膏内杵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下,午食前再服。忌藻菜、羊血、腥臊等物。2.《外科正宗•脱疽论第十八》卷二

雌雄霹雳火:

雌雄霹雳火纯阳,蕲艾双黄丁麝香,阴毒阴疽阴发背,逢之一灸自回阳。

治脱疽及一切发背,初起不疼痛者,并宜灸之。

艾茸二钱,丁香、雌黄、雄黄各二分,麝香一钱。上下四味,共研极细,搓入艾中,作安豆大丸。放于患上灸之,毋论痛痒,以肉焦为度。如毒已经走散,就红晕尽处排炷灸之;痛则至痒、痒则至痛为妙。灸后仍用提疔麦子贴上膏盖,次服蟾酥丸及解毒济生汤兼治,转回活色有脓为妙。3.《医学心悟•痹》卷三

普救万全膏:治一切风气……藿香、白芷……艾绒、藁本……百草霜(细研、筛过,十斤),冬浸九宿,春秋七宿,夏五宿,分数次入锅,文武火熬,以药枯油黑,滴水成珠为度……4.《医学心悟•咽喉(口舌齿唇)》卷四

茧唇:唇上起小泡,渐肿渐大如茧,此心脾郁热所致。初起时,即用艾绒如麦粒大灸之。5.《幼幼集成•回生艾火》卷一

倘涉久病体虚,忽然精神溃乱……其法以生姜切为纸厚薄片,大如指甲,贴尾闾穴(脊骨尽处、命门穴在腰脊间,前正对脐),以艾绒揉紧如绿豆大,安姜片上,用火灸之,每穴以三炷为度。6.《幼幼集成•入方》卷二

涂囟法:专治客忤等证。灶心土一钱,明雄黄五分,真麝香半分,共为细末,枣肉和匀,捏作一饼子,照囟门宽窄为样,以饼贴囟上,取艾绒作豆大一粒,灸三炷即止。7.《幼幼集成•腹痛简便方》卷四

治一切胃痛、胸痛、腹痛、腰痛,疼如锥刺,不可忍者,花椒不拘多少,研为细末,和少面粉,醋和成饼,贴于痛处,上铺艾绒,用火灸之,疼立止。8.《串雅外编•针法门》卷二

消癖神火针:蜈蚣一条,木鳖、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蓬术、甘草、皮硝各一钱,闹羊花、硫磺、山甲、牙皂各二钱,麝香三钱,甘遂五分,艾绒二两,作针。9.《串雅外编•针法门》卷二

阴症散毒针: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细辛、牙皂、硫黄、山甲、大贝、灵脂、肉桂、雄黄各一钱,蟾酥、麝香三分,艾绒一两,作针。10.《疡医大全•艾灸门主方》卷八

制艾法(胡公弼):须在伏天取真正蕲艾,不拘多少,捡净,以筛于中揉擦,再将细筛又揉,筛眼中漏下者方成艾茸。或以粗布包搓亦可。再于烈日中晒极干收贮。灸疮最妙。11.《针灸逢源•太乙针法》卷三

艾绒二两,桃树皮、乳香、没药、硫黄、雄黄、川山甲、川乌、草乌各一钱,麝香三分,上药为末,用绵纸一层,药一层卷紧,或用线扎。灸时用红布衬于痛处,将此针在火上烧着灸之,如雷火针法。12.《理瀹骈文》

太乙针……用艾绒三两,硫磺二钱,麝五分,冰片七分,乳香、没药、丁香、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白芷、川芎、独活、雄黄、山甲各一钱,火纸卷药末,糊桑皮纸六七层,如爆竹式,长五寸,径圆一寸五分,鸡蛋清刷之,阴干密收。临用烛火上烧红,放红布上,按穴针之。13.《灸法秘传•凡例》

灸法,用生姜一大片,厚二分许,将灸盏之足钉在姜片之上,照灸盏之孔将银针穿通姜片,平放应灸穴上,即将艾绒捏作一团,置于盏内,再上药料,将艾点燃。析要

艾绒,也作“艾茸”,出于南宋刘昉《幼幼新书》。

绒,本义细布,引申为柔软细小的毛或纤维物。艾绒,是将干艾叶加工得极细小而柔软如绒。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三月三日采,曝干。作煎勿令见风。捣叶以灸百病。”其加工方法为“曝干”后“捣叶”,用捣碎的艾叶“灸百病”,这实际是艾绒的加工和使用。

从文献记载看,艾绒用于灸治时,是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形状(如麦粒、绿豆、豆等),直接或隔物(生姜、药饼等)置于身体一定部位施灸。

此外,亦有将艾绒作为原料之一,经一定工艺制成药艾条,如清代赵学敏《串雅外编•针法门》有:“消癖神火针:蜈蚣一条……甘遂五分,艾绒二两,作针”,此处未详二者具体制作及应用,后《理瀹骈文》中“太乙针”等与之类似,是将艾绒等多种药物末用纸卷成条筒状,应用时点燃,隔布置于腧穴上。现代所用药艾条即是。释义

艾绒

■施灸材料,艾叶加工而成的柔软细绒。艾条出处《幼科证治准绳•蛆痘》集六文献精选1.《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

艾炷及三分阔,以纸轴艾作炷,十分紧实方可用。

……用纸轴艾令实,切为艾炷,身壁直坐,即安艾炷。2.《寿域神方•针灸部》卷三

胀满

……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3.《幼科证治准绳•蛆痘》集六

治痘疮生蛆方:经霜桑叶、野薄荷煎汤洗之,其蛆自去,或先用艾条熏之,后增紫苏、甘草、煎汤洗之。禁雄黄、矾石等药。析要

艾条,出于明晚期王肯堂的《幼科证治准绳》。该书第六集“蛆痘”载“治痘疮生蛆方……或先用艾条熏之”。尽管记述简略,从熏灸的用法来看,其艾条应该有相当长度。

实际上,有关艾条制作及使用方法,在明初朱权《寿域神方》中已有描述,其卷三记载:“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是用纸将艾紧紧地卷起来,点燃后隔纸按于穴位上。再早时,南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中记载:“用纸轴艾令实,切为艾炷”,是用纸将艾(绒)卷作紧实的条状,再切小段作艾炷。这与今日将整根艾条切为艾段的方法是一样的。所以,虽未作为艾条来用,却应是艾条制作方法的较早记载。

明清之际的“雷火针”或“太乙神针(太乙针)”,实即后来所称之药艾条。这种药艾条,也有演进过程,更早时用以烟熏治病。

古医籍中,“艾条”一词出现较晚,使用率极低,而多为“雷火针”或“太乙神针”。其形成,不仅是艾炷灸方法的发展,药物烟熏方法的启发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也可说是二者相互影响而成的综合方法。

参见“雷火针”条。释义

艾条

■以艾绒为主制成的长条状施灸材料。艾炷(炷)出处《针灸甲乙经•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卷八文献精选1.《针灸甲乙经•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卷八

灸寒热之法:先取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之间灸之,腨上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动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灸之,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取犬所啮处灸之,即以犬伤病法三炷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2.《肘后备急方•治痈疽妬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卷五

灸肿令消法

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令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如有体干,不须灸。余尝小腹下患大肿,灸即差,每用之,则可大效也。3.《小品方•灸法要穴》卷十二

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哑。解曰:此为作炷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此为不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能远达。今江东及岭南地气湿(温),风寒少,当以二分以还,极一分半也,遂人形阔狭耳。婴儿以意作炷也。

……

腹背宜灸五百壮,四肢则但去风邪,不宜多灸,七壮至七七壮止,不得过随年数。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之穴。灸不过七七壮,艾炷不须大,以竹箸头作炷,正当脉上灸之。若灸胸腹,艾炷大灸多,令人永无心力。如头顶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穴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瘦无力。既复失精神,又加于细瘦,即脱人真气。4.《备急千金要方•论风毒状第一》卷七

凡脚气……足十趾去趾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其足十趾端名曰气端,日灸三壮,并大神要。其八冲可日灸七壮,气下即止。病者非深相委悉,慎勿为人灸之。慎之慎之。凡灸八冲,艾炷须小作之。5.《备急千金要方•温疟第六》卷十

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灸艾柱如黍米粒,俗人不解取穴,务大柱也。6.《备急千金要方•九漏第一》卷二十三

灸漏方:葶苈子一合,豉一升。上二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子,如大钱,厚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一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7.《千金翼方•小肠病第四》卷二十七

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令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七炷不止,十四壮,炷如雀矢大作之。8.《外台秘要方•论疾手足腹背灸之多少及补泻八木火法》卷三十九

杨操《音义》云:凡手足内脉……凡灸皆有补泻,补者无吹其火,须炷自灭,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至灭也。其艾炷根下,广三分、长三分。若减此不覆孔穴,不中经脉,火气不行,亦不能除病也。9.《黄帝明堂灸经•侧人形》卷中

秦承祖灸狐魅神邪,及癫狂病,诸般医治不瘥者,以并两手大拇指,用软丝绳子急缚之,灸三壮。艾炷着四处,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处尽烧,一处不烧,其疾不愈,神效不可量也。小儿胎痫、奶痫、惊痫一依此,灸一壮,炷如小麦大。10.《太平圣惠方•具列一十二人形共计二百九十穴》卷九十九

水沟一穴:

在鼻柱下人中是穴……灸亦得,然不及针,雀粪大为艾炷,日灸三壮,至二百即罢。

承浆一穴:

在颐前下唇之下宛宛中是也……其艾炷不用大,一一依小竹箸头作之,不假大作。其病脉粗细大小,壮加细线,何用大作艾炷而破肉?即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艾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内疝,瘕痃癖块,伏梁气之徒,唯须大艾炷。故《小品》曰:腹背烂烧,四肢则但除风邪而已。

……

地仓二穴:

在夹口旁四分外……灸亦得,日灸之二七壮,重者灸七七壮,其艾炷大小状如粗钗脚大。灸壮若大,口转㖞,可灸承浆七七壮。11.《苏沈良方•艾炷大小法》卷一

凡艾炷,须令脚跟足三分,若不足三分,恐覆孔穴不备穴中经脉,火气不行,即不能抽邪气、引正气。12.《扁鹊心书•附:窦材灸法》卷上

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灸二十壮后却减一分,务要紧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子大。其灰以鹅毛扫去,不可口吹。1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痈疽灸法》卷十四

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当三钱厚薄,安其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即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时方住。14.《针灸资生经•艾炷大小》卷二《千金》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欲艾炷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即火气不能远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尔。至《明堂上经》乃云:艾炷依小竹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内疝瘕痃癖块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小品》曰:腹背烂烧,四肢则但去风邪而已。15.《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

治发背脑疽……悬身正直,要两人左右扶定,勿斜侧僵曲,要以尾闾骨正贴在竹扛上。却就竹扛上,用初头自臂腕量至中指肉尖竹篾子,自尾闾骨量上背脊之心,尽其所压之篾而止,却用前所压横纹二寸,则子横安篾尽处,用朱点定,两头是穴,相去各一寸也。各灸五壮或七壮,艾炷及三分阔,以纸轴艾作炷,十分紧实方可用,壮数不可灸多。不问痈生何处,已破未破,并用此法灸之,无不安愈。16.《外科理例•论附子饼》卷一

附子为末,唾津和为饼如三钱厚,安疮上,以艾炷灸之。漏大炷大,漏小炷小。但灸令微热,不可令痛,干则易之,如困则止,来日如前再灸,直至肉平为效,仍用前补药作膏贴。17.《医学心悟•外科十法》卷六

艾灸法(二)

隔蒜灸法,胜用刀针。书云: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时。凡治痈疽、疔肿、流注,及一切无名肿毒,以大蒜切片安疮顶上,用陈艾炷安蒜上,香点灸之,其艾炷大小,看疮毒大小为取裁。若痈疽之大者,以蒜捣饼,敷上灸之。不痛者灸至痛而止,痛者灸至不痛而止。析要“艾炷”,也有写作“艾柱”,简称“炷(柱)”,即由艾绒制成的柱状施灸材料。《针灸甲乙经》中已称作“炷(柱)”。东晋陈延之《小品方》见“艾柱”,其卷十二“灸法要穴”篇对艾炷大小,提出“作炷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的原则,“艾炷不须大”的标准是如“竹箸头”,指出艾炷的大小与施灸部位和患者形体大小相关。此后医籍载述艾炷大小不一,但大体依《小品方》,并有补充丰富,主要与患者体质、施灸部位和所治病症等因素相关,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形容,亦有原则性论述。

艾炷的制作方法记载不多,南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中记有“艾炷及三分阔,以纸轴艾作炷,十分紧实方可用”,“……用纸轴艾令实,切为艾炷”。是用纸将艾(绒)卷作紧实的条柱状,再切小段作艾炷。

清代亦有称艾炷作“艾团”者,见《外科证治全生集•瘰》卷一:“取艾团连灸三壮。”后《疡医大全》中也用之。

历代有关艾炷的记述,主要是实用性内容,以大小和用法为主。对艾炷大小,较早时多以尺寸表述,《小品方》规定一般以底径三分为准,最小为一分半,小儿可再小些。至唐以后,多以日常所见实物的大小来描述,一般是小如黍米、雀矢,大如(小)手指粗而长五六分。艾炷形状,从莲子、“以纸轴艾作炷”等表述,可知较大的艾炷基本为柱状,少有锥形。释义

艾炷

■由艾绒制成的柱状施灸材料。B八法出处《针经指南•针经标幽赋》文献精选1.《针经指南•针经标幽赋》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径。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2.《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腹中气块

腹中气块最为难,须把金针刺内关,八法阴维名妙穴,肚中诸疾可平安。(内关:在手掌后横纹二寸两筋间。直刺透外关,先补后泻。名阴维穴,禁灸。应照海穴。)3.《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注解〈标幽赋〉》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用针八法者,迎随一也,转针二也,指法三也,针头四也,虚实五也,阴阳六也,提按七也,呼吸八也。补虚、泻实、损益,在此八法。五门者,井、荥、俞、经、合也。春刺井,夏刺荥,秋刺经,冬刺合,四季月刺俞穴。五门,一月一同。一日亦有五门,同年辰例。客者,客邪也;主者,主气也。知之者刺之,无有不效。)

……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经云: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古人云有八法: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用此如神,故不再执呼吸也。)4.《琼瑶神书》卷三

八法流注六十四法

公孙临泣内关中,后溪列缺肺属金,外关申脉照海穴,若明此穴值千金。

八法歌病源呼吸补泻六十五法

灵医留传妙法门,八法随身至宝珍,补泻呼吸依妙法,治病除疴直千金。

男子补虚呵外传,泻实吸取里头存,吸补妇人家里坐,泻实吹与外根寻。

后溪小肠三焦中,肺经列缺内关心,脾是公孙照海肾,临泣会胆膀胱中。

头疼眉搐腰脚痛,鼻衄须知破伤风,先针后溪并申脉,呼吸补泻妙神功。

腿疼疝气兼头痛,申脉临泣用神针,牙疼内外关列缺,又觅公孙照海中。

膈气呕吐食难消,针其内关与公孙,照海穴中宜补泻,进食除气便开荣。

咳嗽呕吐治无因,大便闭涩又难通,诸方求药难痊疴,公孙列缺效神功。

腹满胀胀气难任,内关补泻是公孙,胁肋痛时频声唤,列缺内关用金针。

心气痛时难忍受,内关照海并公孙,喉闭肿痛气不通,照海列缺用金针。

痃气痛时公孙补,照海内关列缺针,伤寒腹满并结胸,先针内关共公孙。

喉闭肿痛气不通,内关申脉用针通,失音不语是中风,照海内关五会中,

敬简因风针五会,外关照海后溪功。牙关紧急与惊风,内关列缺有神功。

发热舌强难言语,照海开关便安宁。背疼臂痛并耳聋,外关后溪下针分,

背中痛时难伸屈,申脉后溪二穴中。咳嗽上喘便秘结,公孙照海用金针。

久疟牙疼小肠痛,大便秘结列缺功。小便不通淋沥痛,申脉后溪陷中针。

妇人经络不调匀,照海公孙内关寻。经络漏下血山崩,内关照海及公孙。

赤目痛时难忍受,列缺外关便开荣。医功若会神仙法,万两黄金也不传,

治病除疴如影响,诸般痼疾一时倾。5.《琼瑶神书•八法穴道》卷四

内关掌后取,二寸两筋底,取穴陷中央,直透外关使。

公孙足大指,内侧节后取,一寸陷之中,坐蜷两足底。

外关手腕中,骨后二寸处,针透内关前,两取施妙济。

临泣足小指,次指在其旁,本节后侠溪,寸半穴中藏。

列缺腕骨侧,两手两交叉,中指头尽处,没皮半寸加。

照海在内踝,二寸下肉间,横针寸五分,补泻有后先。

申脉外踝下,陷中内际边,五分针取用,直刺照心间。

后溪手小指,外侧节五分,捻拳纹尖上,一寸透掌心。6.《针灸大全•标幽赋》卷二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刺无不效。(八法者,奇经八脉也。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五门者,天干配合,分于五也。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主客者,公孙主内关客也,临泣主外关客也,后溪主申脉客也,列缺主照海客也。此言若用八法,必以五门,推时取穴,先主后客,而无不效也。详载四卷中。)7.《针灸大全•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卷三

病有三因,皆从气血。针分八法,不离阴阳。8.《针灸大全•窦文真公八法流注》卷四

八穴相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合。

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八法逐日干支歌

……

八法临时干支歌

……

飞腾八法歌

……(愚谓奇经八脉之法,各有不相同。前灵龟八法,有阳九阴六、十干十变开阖之理,用之得时,无不捷效。后飞腾八法,亦明师所授,故不敢弃,亦载于此,以示后之学者。)

八法交会八脉

……

八法主治病证

……9.《针灸大全•论避忌》卷六《千金》云:欲行针灸,必先知本人行年宜,尻神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干即可。故男忌除,女忌破;男忌戌,女忌巳。又所谓血支血忌之类,凡医者不能知此避忌,若适病人危会,男女气怯,下手即死,达人智士拘于此。若夫急难之际,卒暴之疾,命在须臾,宜速治之。若泥于禁忌,已沦于鬼神,岂不误哉。但一日止忌一时,如子午八法,不拘禁忌。若治未形之病,虽择良日服药针灸当也,亦宜架天时日恶。午以后不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及早,恐人气虚,有眩晕之咎。急卒亦不可拘。若值大风大雨雷电,宜抽停之,必待晴明又灸可也。10.《针灸聚英•八法》卷三《金针赋》云: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也。

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则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

三曰阳中之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

四曰阴中之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九六之法,则先泻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搓线,慢慢转针,在浅则用浅法,在深则用深法,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五曰子午捣臼,水蛊隔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

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亦可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

七曰留气之诀,痃癖癥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八曰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按:此八法巧立名色,非《素》、《难》意也。)11.《针灸聚英•拦江赋》卷四

担截之中法数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我今作此拦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八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心胸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须还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喉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眼目之证诸疾苦,更用临泣使针担。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

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耳鸣鼻衄胸中满,好用金针此穴寻。

但遇痒麻虚即补,如逢疼痛泻而迎。更有伤寒真妙诀,三阴须要刺阳经;

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用针。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补收效如神。

四日太阴宜细辨,公孙照海一般行;再用内关施截法,七日期门可用针。

但治伤寒皆用泻,要知《素问》坦然明。流注之中八造化,常将木火土金平。

春夏井荥宜刺浅,秋冬经合更宜深。天地四时同此数,三才常用记心胸;

天地人部次第入,仍调各部一般匀。夫弱妇强亦有克,妇弱夫强亦有刑;

皆在本经担与截,泻南补北亦须明。经络明时知造化,不得师传枉用心;

不遇至人应不授,天宝岂可会非人。按定气血病人呼,重搓数十把针扶;

战提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右《拦江赋》不知谁氏所作,今自凌氏所编集泻本针书表录于此。)12.《针灸聚英•八法八穴歌(西江月调)》卷四

九种心疼涎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隔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血痛心疼,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痛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搔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肢节肿痛臂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手足急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腰背强痛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痔疟便肿泄利,唾红溺血咳痰,牙痛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饮噎,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复脐并,呕泻胃翻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决气气痃侵,照海有功必定。13.《针灸聚英•进针歌》卷四

进针八法可用心,欲能除病与通灵,此法秘传休妄说,论价还当抵万金。14.《针灸聚英•八法手诀歌》卷四

春夏先深而后浅,秋冬先浅而后深,随处按之呼吸轻,迎而吸之寻内关,

补虚泻实公孙是,列缺次当照海深,临泣外关和上下,后溪申脉用金针。

先深后浅行阴数,前三后二却是阴;先浅后深阳数法,前二后三阳数定。

临泣公孙肠中病,脊头腰背申脉攻,照海咽喉并小腹,内关行处治心疼。

后溪前上外肩背,列缺针时脉气通。急按慢提阴气升,急提慢按阳气降,

取阳取阴皆六数,达人刺处有奇效。15.《针灸聚英•八法飞腾定十干八卦歌》卷四

壬申之日公孙乾,乙癸坤宫申脉连,庚日外关属震卦,丙从艮位内关便,

戊日临泣坎象卦,后溪辛日巽宫迁,丁日兑宫针照海,己应列缺与离前。16.《医学入门•针灸•子午八法》卷一

针法多端,今以《素》、《难》为主。子者,阳也;午者,阴也。不曰阴阳,而曰子午者,正以见人身任督与天地子午相为流通。故地理南针,不离子午,乃阴阳自然之妙用也。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言子午八法者,子午流注兼奇经八法也。17.《医学入门•针灸•附杂病穴法》卷一

杂病随症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十二原穴与八会穴,皆经络气血交会之处。别即阳别,乃阳交穴也。前论颇详。)脏腑俞募当谨始;(五脏六腑之俞,俱在背二行,肺俞三椎下,心五、肝九、脾十一、肾十四椎下是也。五脏之募俱在腹部,心募巨阙、肝期门、脾章门、肺中府、肾京门。惟三焦、胞络、膀胱无募。此言脏腑杂病,当刺俞募之穴。但《素问》明言中脏腑者不立死,则为害非小,故禁针穴多,后世每以针四肢者为妙手,初学可不谨哉!)

……

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分明实落,不必数上衍数,此所以宁守子午,而舍尔灵龟也。(灵龟八法专为奇经八穴而设,其法具载徐氏针灸,乃窦文真公之妙悟也。但子午法自上古,其理易明,其八穴亦肘膝内穴。又皆以阴应阴,以阳应阳,岂能逃子午之流注哉!)18.《针灸大成•标幽赋(杨氏注解)》卷二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针之八法,一迎随,二转针,三手指,四针头,五虚实,六动摇,七提按,八呼吸。身之八法,奇经八脉“公孙冲脉胃心胸”八句是也。五门者,天干配合分于五也,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之类是也。主客者,公孙主、内关客之类是也。或以井荥俞经合为五门,以邪气为宾客,正气为主人。先用八法,必以五门推时取穴,先主后客,而无不效之理。)19.《针灸大成•四明高氏补泻(〈聚英〉)》卷四

神针八法(心无内慕,如待贵宾,心为神也。医者之心,病者之心,与针相随上下,先虑针损,次将针尖含在口内,而令其温,又以左手按摩受疾之穴,如握虎之状,右手捻针,如持无力之刃,是用针之一法也。左捻九而右捻六,此乃住痛之二法也。进针之时,令病人咳嗽而针进,进针之三法也。针沉良久,待内不胀,气不行,照前施之,如气来裹针不下,乃实也,宜左捻而泻其实,如不散,令病人呼气三口,医者用手抓针自散;如针进无滞无胀,乃气虚也,令病人吸气,针宜右捻而补其虚,此补泻之四法也。其泻者有凤凰展翅: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飞腾之象,一捻一放,此泻之五法也。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此补之六法也。如病人晕针,用袖掩之,热汤饮之即醒,补之七法也。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有苍蝇丛咬之状,四围飞延,用右手食指,向皱纹皮处,离针不远四围前进三下,后退其一,乃泻之八法也。出针时,即扪其穴,此补之要诀。)20.《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玄机秘要〉)》卷四

下手八法口诀

揣:

揣而寻之。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在阳部筋骨之侧,陷者为真。在阴部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其肉厚薄,或伸或屈,或平或直,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难经》曰:刺荣毋伤卫,刺卫毋伤荣。又曰:刺荣无伤卫者,乃掐按其穴,令气散,以针而刺,是不伤其卫气也。刺卫无伤荣者,乃撮起其穴,以针卧而刺之,是不伤其荣血也。此乃阴阳补泻之大法也。爪:爪而下之,此则《针赋》曰:左手重而切按,欲令气血得以宣散,是不伤于荣卫也。右手轻而徐入,欲不痛之因,此乃下针之秘法也。

搓:

搓而转者,如搓线之貌,勿转太紧,转者左补右泻,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为之左;大指往下,退为之右,此则迎随之法也。故经曰: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此则左右补泻之大法也。

弹:

弹而努之,此则先弹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先浅而后深,自外推内,补针之法也。

摇:

摇而伸之,此乃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而后浅,自内引外,泻针之法也。故曰:针头补泻。

扪:

扪而闭之。经曰:凡补必扪而出之。故补欲出针时,就扪闭其穴,不令气出,使血气不泄,乃为真补。

循:

循而通之。经曰: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旁循之,使令气血宣散,方可下针,故出针时,不闭其穴,乃为真泻。此提按补泻之法,男女补泻,左右反用。

捻:

捻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出针,内捻者令气行至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也。此下手八法口诀也。21.《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杨氏)》卷四

问:八法流注之要诀何如?

答曰:口诀固多,未能悉录,今先撮其最要者而言之:

上古流传真口诀,八法原行只八穴。口吸生数热变寒,口呼成数寒变热。

先呼后吸补自真,先吸后呼泻自捷。徐进疾退曰泻寒,疾进徐退曰补热。

紧提慢按似冰寒,慢提紧按如火热。脉外阳行是卫气,脉内阴行是荣血。

虚者徐而进之机,实者疾而退之说。补其母者随而济,泻其子者迎夺挈。

但分迎夺与济随,实泻虚补不妄说。天部皮肤肌肉人,地部筋骨分三截。

卫气逆行荣顺转,夏浅冬深肥瘦别。毋伤筋膜用意求,行针犹当辨骨节。

拇指前进左补虚,拇指后退右泻实。牢濡得失定浮沉,牢者为得濡为失。

泻用方而补为圆,自然荣卫相交接。右泻先吸退针呼,左补先呼出针吸。

莫将此法作寻常,弹努循扪指按切。分筋离骨陷中来,却将机关都漏泄。

行人载道欲宣扬,湍水风林没休歇。感谢三皇万世恩,阐尽针经真口诀。22.《针灸大成•灵龟取法飞腾针图(以下俱徐氏)》卷五

刺法启玄歌(五言)

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

上下交经走,疾如应手驱,往来依进退,补泻逐迎随。

用似船推舵,应如弩发机。气聚时间散,身疼指下移。

这般玄妙诀,料得少人知。

……

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

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23.《针方六集•标幽赋(吴注)》卷二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法:公孙、内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八穴之法。五门:井、荥、俞、经、合,五者为经气所出入,若门户焉,故曰五门。主客无定位,但当经孔穴谓之主,配合兼施孔穴谓之客。八法故有主客,五门有母子先后,亦主客也。例之汤液,类有君、臣、佐、使之制乎。尝见一注云:八法者,循而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动而伸之,推而纳之,谓之八法。然此八句虽是经言,乃术之粗者。窦公所指八法,开针家一大法门,能统摄诸病,简易精绝,岂若是之粗陋哉。噫!道之不明也久矣。)24.《针方六集•两不精良》卷四

古昔良工,率针药并神,故名高一世。末世持针者不知针,用药者不知药,不能不为之太息,有如针家不明经之阴阳奇正,往来逆顺,穴之八法五门,四根三结,法之补泻迎随,疾徐进退,吾不知其何以为针。药家不审六经所宜,五脏所入,与夫升降浮沉、寒热温平、良毒之性,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反正类从之理,吾不知其何以为药。如是而欲治病,病何赖焉?25.《针方六集•上古用针曲尽其妙》卷四

病邪甚者,主以重剂,酌以大方;病邪微者,以平剂调之,药之正也。八法每以四针为主,以进退疾徐为轻重,亦针之正也。26.《针方六集•六经八法》卷四

用药治病,必分六经者,祖述仲景也。知之者取效甚捷,如能随症体验,敬慎勿失则千人之杰也。用针治病,率由八法者,祖述汉卿也。奉之者立见神功,又能随证察理,不落暗昧,则万夫之雄也。27.《针方六集•针惟揆一》卷四

针惟揆一者,不问风,不问寒,不问暑、湿、燥、火、七情、内伤、跌扑、瘤核、痈肿等因,只问病在何经,察其寒、热、虚、实而施针治,在乎明阴阳、顺逆、补泻而已。今以揆一之法明著于后,示人以八法为宗,如轨如型,如章如程,的鹄一途,左右逢原,无难起之疾矣。28.《针方六集•揆八法一》卷四

药家有问病发药者,刺家问病施针,亦其事也。有如病人脊强反折,奇经督脉为病也。病人头如破,目似脱,项如拔,脊如僵,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似裂,足小指不用,目黄泪出,鼽血身热,足太阳膀胱经受病也。病人阴缓而阳急,奇经阳跷为病也。病人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皆痛,手小指不用,手太阳小肠经受病也。此四经受病,不问风寒暑湿燥火,杂揉相协,揆之八法,宜刺后溪、申脉。以后溪二穴,手太阳所发,通乎督脉;申脉二穴,足太阳所发,通乎阳跷。四穴并刺,上下交通,四经之所过者,无不去之疾。吾尝例之于麻黄、桂枝、葛根、青龙,信不虚矣。29.《针方六集•揆八法二》卷四

有如病人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若坐水中,奇经带脉受病也。病人口苦耳聋,胁痛不能转侧,寒热往来,善太息,面微尘,体无膏泽,头痛,耳前后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夹瘿,汗出振寒,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小趾次趾不用,此足少阳胆经受病也。病人溶溶不能自收持,为病苦寒热,奇经阳维为病也。病人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汗出,目锐眦痛,颊痛,目后肩臑肘臂皆痛,手小指次指不用,此手少阳三焦经受病也。此四经受病,不拘六气杂揉,协邪为患,揆之八法,宜刺临泣、外关。以临泣二穴,足少阳所发,通乎带脉;外关二穴,手少阳所发,通乎阳维。四穴并刺,表里皆和,四经之所属者,宜无留疾。吾尝例之三化、双解、大小柴胡、通圣、温胆诸方,非谬矣。30.《针方六集•揆八法三》卷四

有如病人气逆而里急,此奇经冲脉为病也。病人舌本强痛,食呕不下,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不能动摇,烦心,心下急痛,便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足大趾不用,此足太阴脾经受病也。病人洒洒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升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㖞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膺、乳、气街、股、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足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消谷善饥,溺色黄,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寒则胀满,此足阳明胃经受病也。病人怅然失志,善心痛,奇经阴维为病也。病人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此手厥阴心主受病也。此五经受病,不拘六气七情,揆之八法,宜刺公孙、内关。以公孙二穴,足太阴所发,通乎冲脉,络足阳明;内关二穴,手厥阴所发,通乎阴维。四穴并刺,针气一行之后,三焦快然,凡五经之病,无不除治。吾尝例之泻心、凉膈、大小陷胸、调胃承气诸方者,以验之者素也。31.《针方六集•揆八法四》卷四

有如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皆奇经任脉为病也。病人肺作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黄变,卒遗矢,此手太阴肺经受病也。病人阳缓而阴急,奇经阴跷为病也。病人饥不欲食,面如漆紫,咳吐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苦舌干咽肿,上气嗌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此足少阴受病也。凡此四经受病,不拘外感诸邪,内伤六欲,揆之八法,宜刺列缺、照海。以列缺二穴,手太阴所发,通于任脉;照海二穴,足少阴所发,通于阴跷。四穴并刺,针气一行之后,四经所历之处,病无不去,气无不和。吾尝例之三黄二母、犀薄甘桔诸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