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6:28:01

点击下载

作者:马京林,邹世允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第3版)

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第3版)试读:

前言

《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为贯彻全国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而组织编写的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努力使之体现如下特点:(1)体现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要求。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以教育部《高职高专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精神为依据,重点阐述了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2)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先进性。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参考文献,吸收了国际国内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最新成果,使教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先进性。(3)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列举了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和说明,使教材具有启发性、引导性、应用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践行能力,在教材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实践性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遵守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职业道德与法律,从而使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教材由武汉纺织大学马京林教授和东北财经大学邹世允副教授担任主编,负责拟订编写大纲,对全书进行总纂。由衡水学院王守忠教授、武汉纺织大学刘清明和方芳副教授、青岛科技大学王小兵博士任副主编,协助主编完成总纂工作。

本教材各章的具体编写分工是:第一、第二、第四章由王守忠、马京林编写,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十、第十三章由刘清明编写,第八章由马京林编写,第九章由邹世允和方芳编写,第十一章由马京林和邹世允编写,第十二章由马京林和王小兵编写。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不妥之处请予指正。编者2011年7月第一章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首先阐述道德的本质及道德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其次阐述职业道德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阐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本质及作用(一)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

在伦理学发展史上,关于道德的定义和解说多种多样。有的认为道德来自于自然界,有的认为道德来自于神,有的认为道德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或感性,等等。由于对道德来源的看法不同,对道德本身的看法也就不同。有的说道德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的说道德是神的旨意,有的说道德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等等。这些观点都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道德的本质。

综合我国伦理学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传统习惯以及适当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这个定义揭示了道德是主观和客观,道德意识和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的统一。道德实践、道德关系和道德意识组成了道德的基本结构。

道德实践是道德结构的最根本部分,是出自主体的一种自愿、自觉和自择的行为。道德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解决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同时也改造人们自身的品质、精神情操,使人类不断完善自身。而且,道德实践还可以达到改造社会风尚、习俗和风气的目的,为人类自身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

道德关系是人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类在物质生活活动中,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人口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婚姻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在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道德关系,依靠道德信念等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关系。道德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它又调节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关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等。

道德意识是指人们的道德实践和道德关系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反映。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道德意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道德理论,以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组成一个伦理思想体系,它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活动和社会风尚起着一种指导作用;另一类是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心理等,是人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日常的道德意识,不具有理论形式,同样指导着个人的道德活动。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区别于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道德本质从两个方面得到反映:一是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二是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性质。

1.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

这一性质科学地解决了道德的来源问题,把道德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规范。这种利益作为道德的直接来源,决定着人们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理解和调整。第三,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不同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着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不同的观点态度,就形成了维护不同利益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这些都说明,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四,道德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当旧的经济关系日益腐朽的时候,为之服务的道德也随之衰败;当新的经济关系日益兴起并占统治地位时,新的道德也随之兴起并或迟或早地要取代旧道德。在人类道德史上,一切道德上的进退消长,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即使在同一社会里,社会经济关系内部发生某些变化时,道德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2.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与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相比,有着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这种区别主要在于道德特殊的规范性: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是制度化规范。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它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上,深藏于品格、习性、意向之中。第二,道德规范一般不带强制性。法律规范带有强制性,遵守法律规范就获得在社会中自由生活和行动的权力,否则就会受到惩罚。道德规范则不同,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第三,道德规范通常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施。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作为人类的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第一,道德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归根到底还是反映了人类对待自身的态度,反映了有利于或是有害于人类的发展规律。如果人类遵循自然规律本身来利用、改造自然,这样既不断满足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又保护了自然,也就是从根本上保护了人类自身。如果人类只顾眼前利益违背生态发展的规律,掠夺性地利用自然,虽然可一时得到满足,但长远来说从根本上损害了人类的自身发展。这里就产生了道德评价问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利于自身的则是合乎道德的,反之是违背道德的。第二,道德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调整社会关系。人类社会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就要将道德作为调整的工具之一。道德就是通过形成特殊的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第三,道德的目的是对人类社会、人类品质和人类活动进行价值评价。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手段。第四,道德把握世界不是让人盲目听从外界权威,屈从于现实中的邪恶势力,而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克服恶行,培养德行,既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又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要求人们在面临几种行为可能性的情况下,在道德冲突的困境中,自愿地选取较大的价值而牺牲较小的价值,并以此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总之,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的价值体系,是调节社会关系、培养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诸活动的动力。(二)道德的作用

道德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因而对社会生活的能动作用是全面的,而且又是深入的。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道德能起到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新的经济关系取代旧的经济关系时,新的经济关系产生的道德就会以特有的形式制造社会舆论,宣传维护旧制度是恶的、非正义的,从而激发人们的内心信念,号召人们为推翻旧的制度和建立新的制度而斗争。而旧的经济关系产生的道德则往往还以一种传统的习惯力量,同力图争取建立、巩固和发展新制度的道德进行较量,以阻碍新的经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2.道德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起到好的或坏的作用

从道德的社会功能中可以看出,道德对人的思想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通过道德评价、道德宣传和道德教育能从积极方面影响人的思想,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间接地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这里,道德成了发挥人的能动性的驱动力和精神动力。实际上,一个道德境界高的人,他总是会在社会生活中主宰自己,积极工作,并主动处理好周围的各种关系,以自己“善”的行为,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相反,如果一个人受不道德思想的影响,处处只为自己打算,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他就不可能好好工作,从而就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消极作用。

二、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一)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反映和调节一定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所表现的善行与恶行。也就是说,人们以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为基础,表现为善恶的,并具有道德内容和意义的行为,即是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有三个基本特征:

1.道德行为具有自知性

道德行为是基于自觉意识而做出的行为。行为者知道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价值。行为者在行为之前就有对人、对己关系的自觉认识,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社会的影响及其后果。

2.道德行为具有自主性、自择性

道德行为是自愿、自择的行为。一方面要有意志自主自愿,另一方面是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出于对道德准则深刻的理解。

3.道德行为具有相关性

道德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人意志的表现,而是与他人意志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是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相联系的行为。凡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集体的行为,则是道德行为。反之,为不道德行为。(二)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通过人们自身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道德品质既包括人们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人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它是主观上的道德认识力与客观上的道德行为的统一。

道德品质具有如下特征:

1.道德品质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道德品质是个体在理解和接受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要求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多次锻炼及持续修养实践中形成的,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集团的普遍性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但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心理特征的人,在接受和反映社会道德要求时,具有其倾向性的差别。因此,道德品质不仅是一定社会普遍准则要求的反映,也是个体的个性的体现。

2.道德品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道德品质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化作了人们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形成主体对事物或他人的一贯态度和行动的一贯趋向,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如不保持和完善它,甚至经常违背它,先前的品质就会变化,为新的品质所代替。因此,道德品质具有可变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有机统一。

3.道德品质具有相关性和连贯性

个体身上的每一道德品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品质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任何一种品质的缺乏都会影响其他道德品质。仁爱不能没有公义,勇敢不能没有明智,谦逊不能没有诚实。因此,人的道德品质具有关联性和连贯性。

三、道德评价(一)道德评价及其作用

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道德活动中,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对他人或自身的道德行为和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以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道德评价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为主要手段,以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为主要对象。

道德评价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

1.道德评价是培养人们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道德评价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将社会的善恶标准和是非准则传达给社会成员,因而能够激励人,也能规劝人,能够帮助人们划清善恶界限。道德评价还能深入人们的内心,引起良心内省,产生光荣与耻辱、义与不义的感觉,从而唤醒人们的道德良心,激起人们的道德责任心、自尊心,使人们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

2.道德评价能调节社会道德生活

道德评价可借助于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良心的作用,使某种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得到广泛传播,并受到较多的人效仿;而对于违反道德准则的现象,则及时地通过大众舆论工具进行批评、谴责,引起人们的良心共鸣,约束和控制违反道德的行为。

3.道德评价是将道德由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方式

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未深入人们内心世界前属于他律。要使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人们内在的信念,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就必须通过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的过程也是人们接受一定道德要求的过程。

4.道德评价有改造社会道德氛围的作用

道德评价总是通过自己扬善抑恶、取善弃恶的功能反作用于社会群体,为社会树立道德典型和道德榜样,使人们对善的行为产生道德上的向心力,对恶的行为及不良后果进行发自内心的批判,从而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道德评价的形式

道德评价一般分为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形式。

社会评价主要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等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和个人总是要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人的行为品质发表各种议论、意见和看法,表现自己的倾向态度和褒贬情感,这就是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包括在人们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播的非官方舆论,也包括一定社会集团、阶级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舆论工具所传播的正式社会舆论。由于社会舆论有大众化、普及化和无孔不入的特点,所以它对制造社会道德气氛,影响甚至左右社会成员言行举止方面有巨大作用。

传统习惯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并世代相传的、普遍的、稳定的社会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讲,传统习惯近似于一种道德准则。它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约束和评价作用。

社会舆论有进步与落后之分,传统习惯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别。进步的社会舆论能够激发人的上进、调动人的积极性,落后的社会舆论会压抑人的热情和进取心。传统习惯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这是因为传统习惯存在双重性,有的是传统的优良美德,有的则是一定历史的沉渣和惰性。

道德的自我评价,是指人们依据自身的道德信念对自己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或即将发生的行为的动机进行的一种道德判断。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个体自身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既是道德评价的客体又是道德评价的主体。因而,有人称道德自我评价为“道德反思”、“道德自律”。自我评价主要是以行为者本人的义务感、荣誉感、尊严感和良心等内心信念反映出来的。内心信念在自我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可凭借内心信念抉择自己的行为方向和路线。没有他人在场时也不做坏事。在内心信念支配下,尽力履行自己的各种责任和义务。履行好就感到安慰,没有履行好就感到惭愧、内疚,进行自我责备。内心信念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内心信念,就会在人生的历程中飘忽不定,把握不住自己,更谈不上控制、完善和发展自己。

对行为主体来说,社会评价主要是外来力量和外来的制约,而自我评价则是内在力量的作用,所以自我评价比社会评价更有深度和广度。但自我评价不能离开社会评价而存在。在实践中,自我评价接受了社会评价中所传递的社会道德原则规范。个体对自身的内在评价反映着社会阶级对其所作的社会评价,我们可以将自我评价看成是社会评价的特殊形式。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是可分割的。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互相补充、彼此协调,以达到对人的行为和品质公正、合理的评价。【例1】关于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有( )。

A.法与道德之间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法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C.法与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D.法的规范性比道德更高些

E.道德的调整范围大于法律【解析】CDE。法和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但法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可能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要求,法的规范性比道德要高而且很具体;法只调整人的某些行为,而道德不仅调整行为还调整人的思想和某些社会关系,道德的调整范围要大于法律。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职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个人作为社会角色的集中体现。职业活动是个人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运行的重要因素。了解职业及其活动,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认识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对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职业与职业活动(一)职业概述

职业并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同时产生的,它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社会分工有着密切关系。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的劳动只有男女性别的分工,男的打猎、捕鱼,女的采摘果实、挖掘根茎,所以不存在职业。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逐渐发展,需要某一群体的劳动者专门从事某种劳动,这就出现了社会分工。首先出现了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之后又出现了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这种分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分工使劳动出现专门化,即某些人专门从事某一种劳动,于是有了专门的职业和部门。其后又出现了商业,出现了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的分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增加,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劳动日益专门化,社会职业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涌现出更多新的职业。据美国劳工部出版的《职业名称与分类辞典》统计,现今有职业22028种,职业名称40023个。人类已进入纷繁的职业世界。

一般认为,职业是劳动者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有专门业务的工作及由此而获得的一种特定的劳动角色。它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社会心态的综合性反映,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职责,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由此也可以说,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最为重要的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我国的职业分为八大类,其顺序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与服务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队人员;第八大类:其他人员。这八大类中又可分为60多个中类和300多个小类。如第二大类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农业中,包括从事农业、林业等的技术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涉及农业栽培、遗传育种、土壤分析、畜牧养殖、水土保持等。

职业分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将整个国民经济比做一架复杂的机器,那么各种职业就可看做是组成这部机器的各种零部件,它们各自有着特定的业务和职责,要求从业人员自觉地履行,从而确保整个机器的正常运转。(二)职业活动的主要特点

人类的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都与职业相联系。职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职业活动也涉及每个劳动者。职业活动是劳动者一生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它集中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技术特长、求实创新等水平和能力。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活动是人类相互依存、彼此联系的基本形式,是社会运转的基石。职业活动复杂多样,但也有规律可循,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1.谋生性与贡献性

职业活动是通过职业劳动行为来表现的。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因为它是人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要生存就要劳动。劳动通常是在职业范围内进行的。职业劳动是个人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也成为个人生存和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手段,这就是职业活动的谋生性。它是多数人职业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之一。职业活动的另一个目的和结果就是贡献性,即每个人通过职业活动为社会作贡献,为他人服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下进行,而是要依赖于他人和社会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有序的、有组织的,其组织形式在经济上有企业,在政治上有国家和政府,只有这些形式的健康运转才能保障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劳动者需要把职业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以税金的形式交给国家,以企业留成的形式交给所属企业,这就是贡献。一般来讲,一个人合理的劳动成果越多,他的社会贡献就越大。谋生性和贡献性是任何职业活动中同时产生的两个目的和两个结果,两者是统一的,这也表明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业活动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生存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发展放在前面,把为社会创造价值放在首位。另外,随着劳动手段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人们对社会的贡献也就会更多。职业活动真正的社会价值在于贡献性。

2.选择性与受制性

职业选择即职业的选择性。职业体系的纷繁复杂或者说职业的多样性,劳动者的价值观念、知识能力、个性心态、欲望兴趣等主观因素,以及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异性,形成了职业的选择性。受制性主要表现在,人们不能完全自由地进行选择。首先是社会选择你,即社会的需要,以及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制约着个人的职业选择。同时,劳动者的自身条件也使职业选择受到制约。另外,职业及其活动还受到当时社会状况、法律制度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因素的制约。

3.继承性与创新性

所谓职业活动的继承性,一是指职业的继承性,当某种职业在一定的范围内已熟练且持续被社会认可时,这种职业就可能被代代相传,如常说的“子承父业”;二是指职业活动涉及职业规范以及工艺技巧等的继承,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活和活动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职业习惯和规范,并且代代相传。这两种继承并不是机械式的,而是批判地继承,不断地创新,其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的发展。古往今来,从形式上看,职业越来越多,旧的职业衰落了,新的职业又产生了。从内容上看,职业活动丰富多彩,尽管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形成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职业规范,它们之间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仍然有着一定的同一性,即人类职业活动中先进的、优秀的、符合社会规律的东西会被继承和发扬。我们在职业活动中既要继承职业活动中优良的东西,又要有所创新。

二、职业道德及其形成与发展

在职业活动中,如何处理职业活动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以及职业活动者如何对社会尽职尽责,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便构成了职业道德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职业道德就是适应各种职业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等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同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职业生活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道德心理的特殊倾向,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

职业道德的产生是职业生活的客观要求和人们对职业主观认识的统一。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出现和人类职业交往的发展,提出了把职业生活导入一定秩序,人人安居乐业、尽其职责的要求,从而使作为人们职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的职业道德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和日益增长的职业交往中,主观上也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进而形成与职业实践相联系的职业荣誉、职业良心和职业理想,并概括制订出一系列在职业范围内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中的准则、规范是由社会生活的总体需要和各种职业的具体利益以及具体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所决定的,是在长期的特殊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正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利益、特殊义务以及特殊的活动方式,决定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道德的个性特征。我们在理解职业道德时,既要看到它与一定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体系有紧密的联系,又要看到它的特殊规定性和调节行为的特殊意义。

三、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一)职业道德的特征

职业道德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范围和对象上,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对象的特定性

职业道德主要是同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主要表现从业人员的意识和行为。人们在实际生活各个领域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每一种职业道德只能指导从事该行业人员自身的言行,对于不属于本职业的人,或本职业人员在该职业之外的行为活动,它往往是起不到调节作用与约束作用的。这就是说,它的适用范围不是变通的,而是特殊的、有限的。比如,对于一个营业员来说,“有问必答,百问不厌”是商业职业道德对他的要求。而对于保密工作人员来说,不但不是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还是失职。

2.在内容和结构上,职业道德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总是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职业道德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反映各种职业的利益及特殊要求,因此在内容和结构上就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传统习惯与比较特殊的职业心理和品格。这种道德传统习惯和心理、品格还往往在一种职业中代代相传,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质上的差异,以致使人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一个阅历较深的人,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上大致地判断出他的职业或长期从事过的职业。人们常说的“军人作风”、“农民意识”、“商人习气”、“干部派头”或“学生味”等等,就表现了人们由于从事不同的职业而产生的结构上的连贯性。无论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如何变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总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无论医疗器械如何先进、医疗技术如何进步,“救死扶伤”必定是医生道德的基本要求。

3.在形式和方法上,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职业道德是适应各种职业活动的内容与交往形式的要求而形成的,因此反映形式和表现方式上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各种职业集体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总是从本职业的活动、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适应于本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因而,它往往不仅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是很具体的。它既可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守则公约、严肃的作风纪律表达出来,也可通过简单的标语口号、鲜明的誓词条例和具体的注意事项表现出来。如“安全施工,质量第一”、“严禁烟火”、“热忱服务”等等。

4.在功能和效果上,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职业道德的适用性功能是由职业道德使用范围的特定性规定的。正是这种与本行业的具体业务和人们的实际状况相匹配的适应性,成了职业道德广泛作用于人们思想和行为并锻炼一代新人的重要功能。成熟性是指职业道德是走上社会的成年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这种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是道德主体自觉、自为、自律的产物,是道德意识和行为成熟的阶段。(二)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职业道德能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突出标志。每个从业人员的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往往直接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表现出来。一个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道德水平,也由各行各业的道德反映出来。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突出地标志着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

人作为劳动者,其素质主要是在职业生活中养成的。个人和社会发生关系,主要的途径是职业生活;人对社会的贡献,也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活实现的。个人在职业生活中受到培养、锻炼,逐步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人生观。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行为规范普及到各行各业,就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也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职业生活领域生根、开花、结果。

2.职业道德是发展物质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调节着行业与行业、行业与社会、行业与国家以及职业人员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合理调整和健康发展,对社会生产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每个劳动者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都能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遵守,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荣誉感,端正劳动态度,注意提高劳动技能和业务水平,处理好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支持、通力合作,就会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效率,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为国家创造出更多、更好、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3.职业道德是改进和完善人际关系、建立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手段

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职业中,以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去接物、处世、做人,那么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风尚,进而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良性发展。

4.职业道德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表现出来的。人们通过职业生活,认识自己对社会所担负的义务,从而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了解自己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2】无论你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特殊,它总是离不开一定( )的约束。

A.岗位责任

B.家庭美德

C.规章制度

D.职业道德【解析】ACD。坚守岗位责任、遵守规章制度是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例3】职业道德的价值在于( )。

A.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B.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C.有利于协调职工之间及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D.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著名品牌【解析】ABCD。企业职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就会使职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既可以提高劳动质量,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改进和完善企业内部间的人际关系,并在职业活动中积极维护企业形象。第三节职业道德与其他社会道德的关系

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要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道德都得到改变和提高。社会生活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个方面。可以说,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社会,与公共生活相应的道德就是社会公德;职业生活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与此相应的是职业道德;家庭是个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细胞,与此相应的是家庭道德。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一个社会的风气好坏,都集中体现在这三个领域之中。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它覆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

一、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为维护和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一)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其中。每个人每天都会乘坐公交工具,或者漫步在街头广场,或者去商店购物,或者去公园游玩,或者去体育场观看比赛,或者去剧院观看演出,等等。每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希望有一个安静的氛围,希望在观剧、购物等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服务。这就是说,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的社会公德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心愿、共同需要,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公德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的好坏。有好的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就好。坐车排队秩序井然,进出公共场所礼让有序,可以避免很多因小事而发生的无谓争吵,人们会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馨。社会公德又会直接影响社会的风气,社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人们的公德心好、公德水平高,那么社会生活中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风气便可以兴盛。一人有难大家来帮,好人好事有人赞,坏人坏事有人止,是非分明,扬善惩恶,祛邪扶正,社会风气当然就好。社会公德好坏还直接影响社会的凝聚力。社会公德不好、社会风气差,人们在生活中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就很难对社会、对他人产生认同感,这个社会就没有凝聚力。社会风气好,人们把社会作为自己生活、发展的场所,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分子溶入社会之中,才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数千年的共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和利益,是维持正常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全民性质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全体公民所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在公共场所活动的人们,他们因处在同一场所而具有共同身份。在剧场中,他们是观众;在商店中,他们是顾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他们是乘客。虽然这些人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修养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得遵守公共场所准则。例如,作为剧场的观众,不得大声喧哗;作为公园的游客,不得攀折花木,等等。因为社会公德涉及这一场所的所有人的利益,所以遵守准则的会得到大众的拥护、支持;凡破坏准则的,则会激起公愤,大家会群起而攻之。

2.简单易行

社会公德起着调节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一般关系的作用。公共日常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它的准则也大都是规定明确、简单易行、易为大众所接受和遵守的。例如,上车排队、不要随地吐痰等。这些要求非常简单明了,只要有起码的道德修养的人都很容易做到。

3.具有民族的传统性

每个民族由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差异,而使社会公德具有民族传统的特点。一个民族特有的社会公德,对其他民族不一定适用。例如,西方一些民族在公共场所将拥抱接吻作为一定的礼节或亲密的表示,东方民族则一般不采用这种形式。

4.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社会公德逐渐变为一种风尚习惯,为人们所自觉遵守,但总有少数人不遵守它,破坏了社会生活正常的秩序。每个社会都会采取一些行政、法律措施迫使那些不自觉的人遵守。例如,对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共设施的人给予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处以刑罚。维护社会公德要靠教育,也要靠一定的行政、法律手段,两者要互相结合。(三)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关系

1.社会公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准则。没有工作的人可以没有职业道德,但是作为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反过来讲,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人如果从事工作,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而一个缺乏社会公德的人在工作中其职业道德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2.职业道德中包含社会公德的因素

例如,科学家道德要求科学工作者尊重事实、追求真理、诚实、谦虚、质朴、平易近人、不弄虚作假等;商业道德中的买卖公平、诚信无欺、热情周到、说话和气、以礼相待等。这些要求可以说就是一般社会公德的要求。

3.某些职业道德也可以转化为一般社会公德

在社会生活中,某些同广大社会成员有着直接接触的职业道德,经过长期的使用也会转化为一般社会公德。例如,我国红军时期开始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革命军人应有的道德准则,建国以来实际上已成为所有国家工作人员以至所有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的公共道德行为准则。

二、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基本组织形式。家庭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伦理关系。(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家庭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一定时代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家庭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家庭,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家庭利益和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家庭成员之间从根本上讲利益也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它与建立在一切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家庭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之所以是一种新型的家庭,还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外部关系上:

1.夫妻关系不再是一种主从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关系

夫妻是出于自愿选择而结合的,相互了解、相互爱慕,这就使得婚后的家庭建立在夫妻感情融洽的基础之上。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有了政治权利。社会主义社会的婚姻法又保证真正的专偶婚制,这就使得家庭中夫妻的平等地位有了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的保证。这种家庭内部男女平等的真正的专偶制,使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了可靠的保证。

2.家庭内部是一种民主平等关系

子女和家长也不再是绝对服从关系,而是一种新的民主、平等关系。家长和子女在家庭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子女尊重家长,家长也不能让子女绝对听从。子女与家长一样,对家庭的重大事情有发言权,家庭成员有事互相商量,共同解决,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在家庭内部的体现。同样,兄弟姐妹之间、婆媳之间、姑嫂妯娌之间,在家庭内也是平等的,有事大家协商,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总之,家庭成员是一种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关系。

3.邻里之间也是一种互助互爱的关系

旧社会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邻里关系消失了,代之以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援助的新型关系。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每家每户有着共同的社会利益,就是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邻里之间新型关系的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家庭是人类婚姻家庭史上的根本变革,相应的家庭道德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展示了人类家庭和家庭道德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道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和家庭外部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夫妻相敬、尊老爱幼等优良家庭道德传统,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服务。(二)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的关系

1.职业道德与家庭道德互为条件、互相影响

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人既要生存又要发展,生存在家庭中,发展在事业上。家庭道德高尚会促使工作顺利进行,职业道德就会良好;家庭关系不和,家庭道德缺失也会影响职业活动,职业道德自然不会高尚。

2.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都要统一于法律、法规之下

加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所以,我们要从教育入手,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利用各种媒体作好广泛的舆论宣传工作;此外还要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将公民职责、职业要求、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等,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对那些不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的人给予惩罚或制裁,实现“德治”、“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道德?道德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有哪些?

3.职业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视频,并写观后感。第二章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爱岗敬业精神和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职业意识,把职业活动与中华民族的振兴,甚至与人类的进步联系起来,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中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们应当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各行各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的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第一节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勤奋努力,工作精益求精,专心致志地尽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爱岗敬业这一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之上,使它具有了比以往更为丰富的内涵。

爱岗,要求劳动者全心全意投入本职工作,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荣誉感,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自豪。爱岗就会敬业,敬业精神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品德,就是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一心一意地勤奋工作,忠于职守,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工作是个人对社会所应尽的一种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使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卓越。敬业,还表现为劳动者要开拓进取,通过职业活动不断为本企业、本单位作贡献,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因此,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是其他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劳动者只有爱岗敬业才会遵循其他职业道德规范。

一、热爱本职,忠于职守

热爱本职,是指从业人员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是指从业人员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热爱本职与忠于职守是密切联系的,热爱本职是忠于职守的前提,忠于职守是热爱本职的具体体现。

社会有分工,职业无贵贱。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行业、岗位的存在,是社会分工造成的。整个社会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行业、岗位便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缺了其中任何一个,整台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在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荣誉并不取决于他的职业,任何职业岗位上的人,只要是一心为人民服务,就会得到社会与人民的承认和尊敬。

干一行、爱一行。任何人的职业才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得到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主动、勤奋、自觉地学习本职工作必备的,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探索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花力气去培养锻炼从事本职工作的本领,切实把本职工作做好。因此,干一行、爱一行,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

提倡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业人员可以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人爱好、志向自由选择职业。一旦你选择了某一项工作,不论满意与否,只要是在这个岗位上,就必须尽职尽责地做好这项工作。这是国家对每个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职业都承担着一定的职业责任,社会正是通过分工把各种职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赋予每个劳动者。只有每个劳动者都履行了自己的职业责任,整个社会生活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是否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利益。不坚守岗位、玩忽职守、渎职失职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而且会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

二、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业人员不仅要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爱一行、钻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因为只有每个人在业务上都能达到较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加快发展。因此,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又一重要的基本要求。

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有自己专门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要求,都有专门的知识和学问。钻研业务,要求一切从业人员都要努力钻研所从事的专业,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精益求精,就是要把自己的业务、自己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好上加好。这是对自己在事业上所取得成就永不满足的一种精神,一种不懈的追求。一个人不断钻研业务,努力精益求精的动力与目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出来的创造欲望、成就感;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是一切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作贡献的重要保证。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要求。每个人在就业实践中,都必须掌握从事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和职业责任。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猛发展。近30年来,人类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作用的日益突出,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努力钻研业务,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竞争经济,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必然要求每个从业人员努力钻研自己的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每一位高职毕业生都将面临着谋职就业的竞争,即使在就业后还将经受企业优化劳动组合的挑战,即使从事个体经营也要面临市场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这种竞争对高职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正视现实,变压力为动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时代的召唤。

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最能集中反映时代精神的一条规范。它是指从业人员不满足于现状并且敢于打破和改变现状,不怕困难,并且善于克服一切困难,在现有条件和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创造新的业绩的行为和品质。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新情况需要研究,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创造精神,干中学、学中干,在建设中学习建设,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参加国际竞争的需要。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各国都在抓紧捕捉新的机遇,抓紧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从而在世界范围形成了激烈的经济竞争。其中既酝酿着许多新的机遇,也有大量的风险和困难。要在这样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具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即从现实入手,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肯定应该肯定的,敢于否定应该否定的,敢于提出新理论、新思想并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同时,要有不怕挫折的心理准备。开拓创新,必然会遇到风险,必然会出现挫折与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迎难而上,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努力开创职业工作的新局面。【例1】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择业机会,在以下说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

A.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观念

B.多转行,就可多学习知识,多受锻炼

C.可以转行,但不可盲目,否则不利于成长

D.干一行就要干到底,否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

E.频繁跳槽,就是没有职业归属感【解析】AC。干一行、爱一行是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热爱本职工作并非要一干到底,在各方面成熟的情况下也可转到其他行业,从事新的工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