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面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22:35:27

点击下载

作者: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的面貌

心的面貌试读:

让幸福的能量永驻——“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系列缘起

从引进第一本萨提亚的图书至今,萨提亚这个名字已经在中国大地上被广为传颂。为什么?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个人因着她的理论、她的智慧而重获心灵的自由和身心的成长,太多太多的家庭因着她的洞见与分享让爱重新流动,让和谐幸福满溢。

第一批引入的图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实录》已经将萨提亚的理论框架和治疗方法与过程阐述得非常清晰,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精心推出了这套“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系列,让大师的身心能量再次被传导,使理智与感性交融,认知与体验并生,使读者在此书系细腻、亲切的引导中,与自己的心灵约会,与家庭的问题和解,追寻人生的幸福与喜悦。

如果你是熟悉萨提亚家庭能量的读者,那么你一定很快就被这套书吸引,因为它在家庭理论之外,会带给你一场更加直接的幸福体验;如果你原本并不熟知萨提亚的家庭能量秘密,它也同样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通向宁静的内心之窗,让幸福之光照入你的心灵,永驻于生命之中。文 / 于彬

序一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是真正“家庭治疗”的先驱。当她还是一名年轻教师时,就致力于帮助整个家庭而非单个学生解决问题。她拿到芝加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学位后,更专注于整个家庭的工作。不同于当时心理治疗领域所流行的对“个体”的关注,萨提亚开创了“家庭治疗”的先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项重要的研究评价她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之第五位,与荣格和罗杰斯比肩。她也是西方世界享有最高荣誉的十位治疗师中唯一的女性。

如今,萨提亚的学识(即“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广为流传。她的理论思想虽然看起来简单,却十分有效且内涵丰富。例如,萨提亚教导我们,我们都是同一宇宙生命空间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在同一时刻既是独特的又是无差别的;从本质上讲我们都是积极向上的能量体,并拥有管理自身生命发展的全部内在资源;我们都具有高自尊,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能够与自我以及我们生活的外部世界和谐共处。

和中国人一样,萨提亚认同“三代家庭”模式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通过父辈言传身教的爱、接纳与关照去学习和经历自身的内在成长,父母也因被激励成为孩子的榜样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自尊。

像中医一样,萨提亚将其系统思维带入治疗方法之中,以帮助人们变得更健康、更快乐和更成功。家庭是我们成长和治愈伤痛的主要系统,亦是我们情绪问题的主要来源。

萨提亚是世界性的导师,实践着她的所言所行,且知识渊博。除了她的理论著作,她出版了这四本书以帮助那些想要更好地认识与管理自我、与他人建立联结的人。萨提亚坚信,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且能够照顾好自己。她有一套与人联结并鼓励他们照顾好自己的独特关怀方式。这四本书各自有着特殊的价值,能够帮到那些相信自己值得过得幸福的人们。所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这四本书所传达的信息对读者大有裨益。

例如,冥想时,萨提亚通过教导人们反思自己的内在进程、感受自己的生命能量来让自己获得内在的平静,并聚焦于新的、积极的可能性。《沉思冥想》中这些简短的言语冥想和激励可以帮助读者进行自我觉察,主导自己的内在世界。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自己、迎接未来,可以作为晨起的习惯帮助我们清理思绪、迎接工作。书中所见的绝大部分冥想方法,都是萨提亚在培训的开始和结束时会用到的。我建议读者在快速阅读完该书后,再从头品味一遍,每天早晨从中选出一到两种冥想方法,花几分钟时间去思味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尊重自己》中“我就是我”这首诗美妙地表达了对每个生命的独特性的赞美和欣赏,它意指所有关于你的一切,包括你的身体、你的思想、你的感受,你的成功与失败。即使你不了解自己的全部,也要爱自己。接受那些适合自己的,抛弃那些不再适合自己的。我希望你们能经常读读这首诗,逐渐内化它所蕴含的意义。对“我是谁”的认识越深入,我们就越能与自己和他人和谐相处。《心的面貌》是将自己看成由不同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个体。其中包括我们喜欢的部分,我们不喜欢的部分,我们将之隐藏的部分,以及我们想要展示的部分。随着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你会发现,这些不同的部分之间会时有冲突。此时,不要在冲突中驻足,再深入挖掘每一部分,找出其中那些好的意图和积极的渴望。每一部分都是在表达你自己,或是邀请你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加均衡。仔细倾听。早期的信息并不总是很清晰,每一部分所传达的意义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问题。

在《与人联结》中,萨提亚强调了个体层面人际交往的必要性。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应该是真诚的,是开放的,是健康的。她始终信仰直接、坦诚的人际关系。我发现,中国人在谈论商业议程以前,会通过各种社会交往方式先与陌生的对方取得联系、增进了解,这也是萨提亚非常认同的。与真实的自我相联结,与自我的深层渴望相联结,并对这一渴望做出回应,是她工作的深层目的。她一直致力于此。虽然身处多重关系和角色中,我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与自我联结、与他人和谐共处,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我很开心为大家推荐这四本书,这十年间,我在中国的多次教学经验让我相信,这四本书对于那些寻求更深入的自我了解、内在平静与和谐的人,以及寻求人际和谐的人,甚至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十分及时的。文 / 约翰•贝曼2014年6月

序二

自1983年跟随维吉尼亚•萨提亚大师学习至今,萨提亚模式已陪伴我三十余载。学习萨提亚之前,我的状态并不好。初入香港萨提亚课堂时,我还不是很清楚她到底在做什么,但我仍一步步地跟随她及其三个徒弟(John Banmen,Maria Gomori,Jane Gerber)学习,为了救自己,帮助自己成长。慢慢地,我得以释放自我,接纳自我,并重获了多彩的生活。

我致力于将萨提亚模式引入中国大陆发展,是因为萨提亚模式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自助助人的好伙伴,它不仅能够很温柔却很敏锐地直指问题的核心,更具备自我重塑与生命关系转化的神奇力量,进入萨提亚课堂的人,都能在这一力量中重新认识自我,迈向新的人生阶段。

萨提亚是个很聪明的人,她学习了很多心理治疗的方法,观察了几千个家庭的沟通方式,并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她认为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庭,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叫原生家庭,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结婚成立的新家庭。一个人与其原生家庭及其成长经历之间会有难以割断的联结,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但当我们的渴望未被满足,当我们被失望、悲伤、愤怒的情感困扰时,我们是否能对自己的内在有所觉察?当我们抱怨或者发泄时,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那源于内在的不满足?我们是否有对自己所有的情绪、行为、语言负起责任,从而获得和谐一致的生命品质?内在和谐,人际才会和睦,世界才会和平。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萨提亚给人的改变不是谆谆教导,而是自生命深处流淌出来的关怀与肯定的能量。她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生命中的期待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正如她在《尊重自己》中说的那句话:我就是我,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人完全如我,我拥有我的幻想、我的梦想、我的希望和我的恐惧。

这套“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正是萨提亚体系的能量核心,区别于其理性分析的治疗手段,这套书更像一台让生命能量重新流动与传递的启动机,它让我们回归原始自我,找回最初的生命力量。希望它能帮助所有读者重新接纳自我,体味幸福。文 / 蔡敏莉2014年6月

序三

和诸多热爱萨提亚治疗模式的人一样,一经接触,我就深深地被她的体系所蕴含的温暖和灵动力量吸引。虽学习萨提亚体系近十年,但此次受邀写序,我仍如初学时那般兴奋不已。

想要说清有萨提亚理念相伴的蜕变历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学习时的那份羞涩和“超理智”的经验。记得在第一次的萨提亚课堂上,治疗师用道具和角色扮演摆出来访者的创伤雕塑时,在场的每个人都被震撼了。治疗师那尖锐中充满悲悯的语言,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我的喉咙发紧,眼睛开始潮湿,但我拼命地提醒自己,不能让眼泪掉下来。

尽管当时完全看不懂治疗师在做什么,我还是用尽脑力搜索记忆中储存的相关专业名词,试图用我顽强的理性堤坝去阻隔那即将喷发而出的感情洪流。之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混乱期,经过了数不清的眼泪冲刷,当笑容轻轻地在脸上绽放时,我不再纠结悲伤和喜悦哪个在智能上更深刻,哪个更高尚。

尽管我深知有许多业界前辈对一代宗师萨提亚的理论体系有着深刻的领悟和浓烈的爱,我还是乐于分享我在实践萨提亚模式中所获得的直接感悟。在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工作情境中,萨提亚强调咨询目标应以导向成长为优先考量,症状只是人们在应对成长压力时的惯性解决之道,从而打破了应该和不应该的局限,更是超越了好与坏、对与错的表面意义。她对天然力量的感应与敬仰,体现在她对“人类来自宇宙生命能量”信念的确认上。萨提亚治疗体系的任何一个理论和工具,无不沁润在这种精神之中,即将来访者的内在成长推向更加柔软、更加开放、回归自然本源的方向上。

读萨提亚的书,我能感受到她的精神中洋溢出来的温暖和肯定的力量。她独特的语言如春风化雨般,句句打开心扉,拓宽感知的触觉,精细而流畅。她宽广而又慈悲的心灵,是那样轻而易举地沁入我们心底的渴望,像是与一位等待多年的老友相逢般亲切、畅快。

此次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这四本萨提亚女士的图书,将带你领略萨提亚作为天才的沟通大师的超凡直觉力,并会一步步指引你找到内心深藏的丰富资源,用来自你本质的声音唤醒你忆起“我是谁”,并将生动、完整的生命形象印刻在你的意识之中,进而创造出更加积极、坦诚、美好的生命体验。文 / 郭晓洁2014年6月>自序冒险探索内心的奇迹

我希望借由本书,引发你对以下问题的强烈好奇:“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拥有什么?”“我是否还有机会?”我也想鼓励你去努力探寻改善现状的可能。本书是我的一纸请柬,邀请你一起体验这场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这场奇妙的经历将给予你新的契机与无限憧憬。我诚挚地邀请你,因为你是人类的一员——一个奇迹,一个犹如指纹般独一无二的奇迹。你可曾想过,今日世界有四十多亿人口,加上千百年来的人们,却没有两个人的指纹一模一样,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我简直想象不出谁能设计出如此千变万化的图案!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不过,世界各地的医生都能够成功地为病人做外科手术,无论这些病人的文化、种族、语言、国籍、年龄、职业、宗教信仰或政治派别有着怎样巨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人类的心脏、大脑和其他解剖学意义上的组织器官位置几乎一致。所有婴儿从孕育到出生的过程也几乎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人与人之间又没有太大的差异。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人类身体的奇妙。在我们小小的身体里,竟然有着各种各样神奇的“装置”:电视、电话、照相机、收音机、电报机、电脑、排水系统、冷暖调节系统,以及制造血液、化学品、纤维组织、骨头、汗液等各式各样的“工厂”。这一切复杂又奇妙的功能组织,全都蕴藏于我们小小的肉体——你我的身体之中。

再看看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类不同肤色、不同穿着、不同语言,甚至饮食差异巨大的人们。他们也常做出一些令人惊愕的行为,有时是可怕的伤害、异常的残忍,有时是极度的慷慨和崇高的牺牲——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人,包括我自己,最令我着迷。”人类本身就是自我丰盈、快乐、成长、挣扎和痛苦的源泉。我们共同拥有一切的情感,我喜欢称之为“我们的精髓”。我们的感觉包括愤怒、喜悦、恐惧、好奇、爱、兴奋、孤独和软弱。虽然引起这些感觉的关键可能因人而异,但我们拥有这些情感的能力是相同的。

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你有自己的身高、肤色、身材、性别、年龄、背景、经历、思想、感觉和人际交往的原则,但同时,每个人相对他人而言又是“相同”和“独特”的结合体。我们容易和相似的人产生认同,例如女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就常常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我们习惯于与熟悉的人事物亲近,并排斥那些陌生者。

我愿意向这一人类古老的旧习挑战。因为无法体认到自身的独特性,我们已经错过了人生许多丰富的内容,如再不改变,这错误就会持续下去。无论我们以为彼此有多相像,彼此之间仍然存有差异,同样地,无论我们以为彼此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彼此的相似之处依旧无法抹杀。许多人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是互相信任和获得安全感的基础,差异则会招致困扰。当然人人都希望没有烦恼,但如果你也这样想,你就会试图避免它,从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并因此遭受损失。

我的看法是:“相同”的确令人感觉舒适,但若只有“相同”存在,这个世界就太无趣了!“差异”即使被认为是困扰之源,但我们内心许多被尘封的东西仍依赖它的激发才能被发现。差异同时能带来许多新鲜有趣、别具情致的体验。

请允许自己重新认识和思考组成“我”的各个部分。它们虽然看似被熟知却从未真正获得重视和发展,有的你甚至从未感觉过它的存在。请将它们视为你资产的一部分,无论它们与他人的是否一致,或者你觉得它是好是坏。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意味着新的可能。本书就是对这些部分所做的探讨,我试图寻找出可行的方法以促使各个部分为我们所用,并带来改变的契机。我称这些不同的“部分”为“你的许多面貌”或“心的面貌”。掀起你的遮羞布

我们都在古老的训诫下成长,认为这个世界分成好与坏、是与非两大范畴。如果我们敢于掀起自己的遮羞布,很可能会对里面所藏的东西大吃一惊,那可能是过错,甚至见不得人的东西。对许多人来说,这就是真相。

很多人认为,如果突然揭开自己多年深藏的一切,可能会立刻窒息而死,或者被释放出来的大量乱糟糟的东西扯得四分五裂,那堆乱糟糟的东西就是“我应该做却没做到的事”。另一些人认为,掀起遮羞布后的自己,身上会充斥着黑洞,随时可能把自己引入无底的深渊,无法重见天日。还有的人说:“如果发现自己的内在藏有前所未知的才华,却又不知如何培养、发展它,岂不是会更加抑郁?”有的人不肯认识自己的内在,仅仅因为“不知道的事物就不会伤害我”,或者他们对眼前的一切很满意,不想去做任何改变。

还有一些人不肯掀起自己的遮羞布,是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样一块遮羞布存在,或者除了自己肉眼所见和别人教导他的种种什么也不相信。也许你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真相确实如此。人们对内在自我的恐惧和渴望,如同对待潘多拉的盒子一般,唯恐一旦开启,会无法控制甚至遭遇毁灭。

我们是否想过,事情可能没有那么悲观,或许还有其他的可能?就像未发的芽苞,原本被压抑着,如今却可以悄然生长,带来新生命的希望。只要我们抛开悲观的想法,立志冒险一探究竟,就会有奇妙的发现。

首先,让我们观赏一下自己“内心的舞台剧”。在第一幕中,我们可以观察并认识自己的各个“部分”,专心地看它们的言行举止;在第二幕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处理和运用各个部分,即各种“面貌”,以寻求新的可能。然后,我们去观察一下历史上、政治上、娱乐界、运动界的一些知名人物的面貌,比较他们的差异,并寄希望于从中学到什么。再然后,我们去游乐场,坐上旋转木马,换一个角度去看看自己的许多面貌。最后,我们去艺术馆中,仔细观察每一件艺术品是如何美妙地平衡的,这或许可以让我们对动作的自由与平衡有所领悟。综合以上经验,我们将最终发现自己内在各种新的可能。内心的舞台剧第一幕掀起你的遮羞布

运用你的想象力,让我们一同去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在内心深处“那是我们真正生活的地方”,但我们几乎没有人愿意将其中的境遇透露出来,那就是我们“内心的舞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戏剧。除非身临其境,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那里究竟正在上演怎样的故事。是悲剧、喜剧、纪录片、伦理剧,还是浪漫的爱情故事?它也许是你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孤儿安妮”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你内心的舞台吧!

在我们刚进入剧场时,有人递过来一份今晚的节目单:

这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圆形剧场。半圆形的屋顶,布满各色舞台大灯。当我进场时,灯光掩映,只能模糊觉察出舞台的轮廓。而后灯光慢慢转亮,舞台后部出现了一扇一扇的门,门上没有标识,整个剧场内很安静,但另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

舞台的右侧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一个电子示分板,上面附有一支巨大的“温度计”,用粗黑的数字标明零到一百的刻度。温度计的管中充满蓝色的液体,发出幽冷的光芒。它的一侧又伸出两盏灯,中间位置的是一盏红灯,偏上部的灯则是金色的,两盏灯都不亮。

金色的灯下面有一行字,写着“能力供应者”,接着是一排小字:

希望

帮助

力量

新的可能

改变

选择

红灯下面也有一行字:“能力消耗者”,接着也是一排小字:

无望

无助

无力

没有可能

没有改变

没有选择

金色的灯和“能力供应者”之间必然有着某种关联,红灯和“能力消耗者”之间亦如此。在它们的上方还有一排更粗更黑的大字:“能力,你生命的根基。”

我想:这支温度计所标示的应该是人类的情绪。因为情绪既能供给人以力量,又具备消耗人体能量的破坏力,金色的灯和红灯则代表这两种相反的情绪力量。这颇具深意:它是否意味着面对相同的境遇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能觉察自己的感受,是否人生就会发生一些改变?或者表示,我们并非会真正陷入眼前的困境中而无法自拔?这真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倍受鼓舞的念头!

在舞台的另一侧,有一个跟温度计同样巨大的东西,像一个大轮盘,上面写着“宇宙资源轮”,有八层不同色彩的轮环。这个轮盘不但置身黑暗中,还满布尘埃与蛛网,像闲置多年的弃物。但是,不知为何,我却能清楚地意识到它就是通向“希望”的一把钥匙。

当我瞥见轮盘右方的字时,我的胃立刻抽搐起来,缩成硬邦邦的一团。这些密密麻麻的字不但没有被尘埃遮盖,反而赫然闪耀着,仿佛是人见人爱的宝物。它上面写着:

在我的人生中,曾经无论置身何处,都时刻困在这些规条中无法自拔。我知道,它是一份普世的“应该清单”。多年来我一直竭尽全力地去实践它,但最多不过有一次成功而已。更多的时候,我是在不停地怨恨自己的无能。

想到这儿,我突然灵光一现。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不是应该让自己去放眼观察,寻出其他的洞见吗?于是我举目四望,果然发现在大温度计的右边也竖着一块牌子,上面有几个亮闪闪的字:

我——自己——我自己

下面还有一行清晰的小字:

唯有最下角“以上都是可能的”字迹很小,只有费尽全力才能看清楚。

以往无数次失败的经验让我几乎无法相信自己可以成为它所描述的样子。跟大多数人一样,我总以为只有那些高学历的、富有的、好运的或是幸得美满双亲的人才能达到,而我是绝对没有希望的。一想到这儿,我的胃又开始抽搐起来。正在此时,整个舞台的灯光忽然亮起来,我仰头看到斗大的“心的面貌”四个字赫然出现在弧形屋顶上,再度提醒我们今晚精彩演出的主题。

猛然间,我听到了音乐声。我这才意识到自从走入这里,其实是一直有音乐为伴的,它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轻柔或壮阔,或优美或刺耳。这音乐简直就像“人生”这出戏剧,有挣扎、痛苦的一幕,也有恬静、快乐的一章。

音乐慢慢地转弱,消失了。舞台上的各扇门被灯光打亮,门上的字跳入眼帘:愤怒、理智、爱、愚蠢、权力和操控、无助、嫉妒、性。舞台后突然冒出一个强硬、充满威胁性的声音:“你为什么总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大幕拉开。

一个叫“愤怒”的人出场,他穿着一件铁皮做的外衣,上面满是突出的尖刺。他一边粗暴地挥舞着双手,一边指向刚才声音出现的方向大声咆哮:“你算老几!你怎么敢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愤怒”涨红了脖子,面目狰狞。

我被吓呆了。

这时,从“理智”之门里走出一个气定神闲、头部奇大的人。他好像对刚刚发生的事很感兴趣,信心十足地说道:“好了,好了,让我们理智地分析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愤怒”猛然转身,怒目直视“理智”。

我想,恐怕很快就有打斗场面了吧。“愤怒”挥舞着握紧的拳头,轻蔑地说:“说、说,你只会说!理智?呸!”

这时舞台右侧那座巨大温度计上的红灯亮起了,管内的蓝色液体焦躁地浮动着,好像被追逐似的忽上忽下。“爱”一推门走了出来,一袭飘逸的裙子,楚楚动人。她用夸张的语气宣告:“爱能解决一切!”然后很快地将“愤怒”拥进怀里。“愤怒”先是被吓了一跳,继而觉得羞愧,狠狠地拧了“爱”一把。

瞬间,人头攒动,场面混乱起来。“爱”高声尖叫着退避到角落。她带着委屈的表情,低声啜泣。“爱”的行为虽然招致无礼的反抗,但“愤怒”左边的一半尖刺却因她的拥抱而纷纷掉落。怒火中烧的“愤怒”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武装已经掉落大半,仍然大声指控道:“懦弱的人才需要爱!弱者才会选择哭泣!”“理智”变得紧张,他显然想努力说一些颇富哲理的话以平息众怒,但他的希望落空了。

此时,“愚蠢”慢吞吞地从门后踱了出来。他的长相真是无法恭维:一身破烂的衣服貌似还缩了水,嘴角流着口水,喉咙也发出“咕噜咕噜”奇怪的声音,真是一副可怜相!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装疯卖傻呢,还是本来就这副悲惨的德行。“愤怒”一看到邋遢的“愚蠢”,简直无法忍受,他身上剩余的尖刺全都在无声无息中掉落。已解除武装的“愤怒”此时变得相当脆弱了,只可惜他自己尚未察觉。“愚蠢”的出现令舞台上的混乱暂时平定下来。现在控制场面的人竟是其貌不扬的“愚蠢”!“愤怒”的身体慢慢蜷曲起来,嘴里发出和“愚蠢”类似的无法辨识的噫语。“爱”仍然躲在角落哭泣,“理智”则呆若木鸡地站立一旁。这一群人是多么怪异啊!

温度计上红灯的光已经刺眼,蓝色液体度数落在“无助”和“无望”之间。场面陷入了焦灼、令人窒息的状态。

我在心底呐喊:“趁着还来得及,赶紧来个人解决一下吧!”

就在这紧要关头,两位仪表堂堂的人物出场了。一位是“权力”,一位是“操控”。他们共用一扇门,平常也是密不可分的。“权力”目光敏锐,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情。他的身材清瘦,浑身是按钮,简直像个机器人。按钮上依稀写着字,但距离太远看不清楚,但无非是“一切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按此键”之类的。“操控”则是个矮小滑稽的人,两只手臂一只在前一只在后,似乎摆好了姿势准备随机应变。他的头像猫头鹰,可以做三百六十度旋转,更是一副八面玲珑的模样。毫无疑问,“操控”是个无所不能的精明人物,任何难题都不在话下。“权力”冷漠地开口:“‘愤怒’破坏力太强,应该把他除掉。”“操控”的脸上立刻展露出微笑,如一位老朋友似的接近“愤怒”。“愤怒”一时不察,随即落入“权力”和“操控”的掌控之下。在两人用力的撕扯下,“愤怒”很快被扯得四分五裂。不管这种暴烈的行为是对是错,总算是有人挺身而出试图解决问题了。“爱”还在悲声哭泣,并苦苦哀求道:“不要打人,不要伤人啊!”

在如此紧张的时刻,我清楚地感到了恐惧所带来的压力,不知道接着会发生什么事。

突然,不知道从何方传来一声雷霆怒吼:“立刻都给我住手!看看你们的举止,像个有教养的人吗?你们的想法和做法简直愚不可及!停止!马上给我安静!”

整个舞台立刻沉寂下来。

我瞥见温度计内的液体瞬间滑落。霎时,台上的人都闪避到一扇扇门后,门上的字也突然变成:排斥、忽视、拒绝、麻木、无能、惩罚和遗弃。一股无力、无望和无助的感觉悄然涌至。表面上,态势已暂时得到控制,但每个人都知道,内心的挣扎仍然如蠢蠢欲动的火山,随时都有再度爆发的可能。

有多少次我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拼命克制自己的情绪去讨好外面的世界。想到此,我不禁痛苦难当。

昏暗中,台上一波又一波地传来各种声潮。原来是从各扇门后发出的悲泣、哀怨、叹息、苦笑和其他许多骚动的声音。

终于,那声音再度开口了,语气中带着懊丧,不复原来的威风:“好啦,要是你们真的这么难过,我们就再想别的办法好了。可是,假如你们能够成熟一些,这种事就根本不会发生。”

满面泪痕的“无助”怯怯地自门后现身,哀求众人不要再彼此争吵、打斗,他愿意规规矩矩地做一个好人。

我一时忍不住强烈的冲动,几乎张口大叫:“都闭嘴!我实在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一定得随时随地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而且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对他人温和、退让呢!”“无助”的行为像在哀求保留一份生存的权利。正昂首阔步走回台上的“权力”显然已注意到“无助”的颓丧。“权力”既不友善也不吃惊,看起来冷静而客观。“无助”一看见“权力”,立刻显得更加慌乱和懦弱。他内心虽然明白自己迫切需要“权力”的帮助——因为对无可救药的他而言“权力”就意味着一线生机——但是,“无助”仍旧蜷曲在一个角落里,无法动弹。“权力”呆了一下,稍微有点心慌意乱。他从来不想去伤害任何人,刚才只是想让“无助”明白:没有必要一辈子哭哭啼啼,虚掷人生啊!

这一次,“权力”手里多了个“修护箱”,上面写道:“奇迹的保养与修护”。“权力”进一步向“无助”解释说:“要是你肯勇敢地走出来见我,你就会学到如何解除自己的无助感。但第一步是,你得先学习不怕我——你的‘权力’。”

我突然感到难过。

这时温度计的标示上升到“希望”,金色的灯初次亮起。“爱”藏在门后向外窥视,看样子很想出来再试一次。经过上次的教训,她的行为谨慎多了。她慢慢地走近“权力”,中间还停顿下来,观察了下“权力”的反应。“权力”也变得温柔了,他抓住了“爱”伸出的手。“无助”看到这一幕,也做出了表达他需要的尝试。在“爱”的鼓励和“权力”的赞许下,“无助”转身面对“勇气”。(此时温度计的标示已经上升到“改变”和“新的可能”之间,金色的灯发着耀眼的光。)此刻,台上一片宁静与祥和,内在的难题似乎已得到圆满解决。

骚动骤起,“操控”出现了。他的四肢和头像轮子一样飞快地转动着。他的声音刺耳如死亡之神:“你可知好景不长吗?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要坚强、要狠,才能生存下去。咽下内心的苦水,别再自怨自艾了。外面的世界没那么美好,还想期望什么,你就踏踏实实按照一般人的规矩行事吧,这样才最稳妥!”“爱”“权力”“勇气”听到这话,颓然低下头。在外面世界的残酷面前,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了如“操控”所言的三思而行的做法。

面对僵局,“爱”能否做些什么?已投向“勇气”的“无助”,又是否能振作起来?“权力”没有行动,他似乎在苦苦思索。在人们心中,“爱”是软弱的,“无助”此时就更不能让人指望了,“勇气”是最容易飞逝的,“权力”则颇具危险性。若果真如此,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与“外面的世界”妥协。千千万万的人都这样做了,我们何不呢?虽然妥协并不能达成我们的心愿,甚至可能伴随许多头痛、胃痛的体验,但人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