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之旅——中国防空雷达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5:04:44

点击下载

作者:刘凡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逐梦之旅——中国防空雷达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

逐梦之旅——中国防空雷达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试读:

电科之梦

2013年1月1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证书颁发给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王小谟院士,会场上的人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来自各条战线的代表对这位科学家表达崇高的敬意!

这是王小谟的荣耀,也是十万中国电科大军的荣耀!

此时,身在颁奖现场的我们,仿佛回到了波澜壮阔、激情似火的科研试验现场!思绪情不自禁地凝聚在与我们朝夕相处、智慧执著、攻关不止的“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和他带领的团队的身上!耳畔回响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研制部门一定要争口气,否则总是被别人卡脖子”那殷切期盼的声音!

王小谟获此殊荣,是因为他作为中国预警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预警机。历尽数十年的中国预警机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数十万科技大军合力铸造的国防科技重点工程。用预警机装备部队后,实现了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国防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的里程碑!

在颁奖大会上的发言中,王小谟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说,在预警机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发扬“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

预警机精神,是中国电科人执著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富于时代特色的军工精神。这一精神包含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坚定信念;勇攀高峰、赶超一流的无畏气概;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她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延续,是优秀军工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中国电科人优秀基因的集中展示!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中国电科于最近10年,创造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二等奖37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9项,一等奖76项,发明专利授权量2257件。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作为军工电子国家队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中国电科,将以忠诚与担当去写好中国梦的电科梦篇章——

我们应该有一个梦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努力策划和建立能引领和带动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的电子信息技术平台,从而与有形机械平台并驾齐驱,共同发展!

我们应该有一个梦想,要能够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高度,策划并实施真正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能够支撑军工电子国家队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主力军地位的大系统、大任务,不断提升在国家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地位,使我们拥有影响力和带动力;同时在基础元器件领域,策划并实施能够对技术发展产生控制力、影响力的大工程、大项目,从而使集团公司在国家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拥有话语权!

我们应该有一个梦想,在广大电科人及其家属为中国电科的光荣与梦想作出贡献、创造辉煌的同时,让他们过上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和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中国电科的“平台梦、地位梦、尊严梦”三大梦想,她是中国梦在中国电科的根基。

我们深信,以王小谟为代表的中国电科人,在预警机精神的鼓舞下,将为“构筑国家经络体系,巩固国家富强基石”追梦不止!

在长篇报告文学《逐梦之旅》付梓之际,特撰此文为序。

熊群力 樊友山

2014年11月12日

引子

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出席大会,习近平主持大会。

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当年逾七旬的王小谟,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最高荣誉证书时,忽然间,酸甜苦辣一起涌上了心头……

或许,他想起了当初的质疑与争论,想起了一次次生死置之度外的跟飞,还有那次车祸,以及淋巴癌……

或许,他想起了“圆环工程”的艰难曲折,想起了美国的无情打压,还有蔑视的眼神……

或许,他更是想起了建国60周年时,中国预警机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首次亮相惊艳世界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预警机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担纲抓总的“撒手锏”装备,是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工程之后,我国新时期国防科技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

预警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跃升,跨入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先进预警机研制能力的国家行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和2011年广州亚运会的安保等重大活动中,国产预警机以卓越的性能出色地完成了历次任务,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称赞。

王小谟在2009年国庆观礼台上▼

中国电科作为军工电子国家队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主力军,在预警机研制过程中,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瞩目的辉煌和奇迹。

无疑,王小谟是预警机研制的领军人物!

在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王小谟先后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建设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国内率先力主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提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了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团队实现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跨越式和系列化发展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一直对预警机研制事业高度关注,中央军委领导经常亲临现场视察,目睹了预警机研制过程中的感人场面,总结了凝练的预警机精神——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其具体内涵: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坚定信念;勇攀高峰、赶超一流的进取精神;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全局观念;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预警机精神集中体现了军工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扬光大,展现了中国电科近十年发展的精神文化成果,彰显了中国电科作为军工电子国家队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重要作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预警机精神的核心就是在新时期,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自主创新,奋发图强,为国家、为民族、为国防事业“争口气”!在预警机研制历程中孕育与升华的预警机精神,是全体中国电科人和军工战线同仁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无疑,王小谟是预警机精神的典型代表!

时代的脚步,记录了王小谟与他的团队,用泪水与心血铺就而成的轨迹……

岁月的沧桑,记录了王小谟与他的团队,共同走过的创业之路,青春之路,热血之路……

第一章 奔赴三线

在“要准备打仗”的日子里,三线人把创业的种子洒在了贵州都匀那一块不大的平坝里。

立志成才

1938年11月12日,王小谟出生在上海金山。

王小谟睁开一双童稚的眼睛,望着一片冬雪覆盖的未知的世界,还有窗外那一株株挺立的腊梅,顽皮地笑了……

王小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曲折地成长。

儿时,王小谟有许多梦想:看见蓝天上翱翔的飞机,他就想当一名飞行员;看见公路上奔驰的汽车,他就想当一名驾驶员;看见劈荆斩浪的航船,他就想当一名驾船出海的航海员……

那时,王小谟的梦想多姿多彩,看见什么职业,就想当什么。

父亲摸着王小谟的头和蔼地说:“只要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成才!”父亲的话很平淡,但深刻地留在了王小谟的心里。

王小谟的父亲叫王宏谟,母亲叫马鸿云。

他们婚后,王宏谟叫妻子小云,妻子叫丈夫小谟。后来,王小谟姐弟俩出生了,分别取名王小云、王小谟。

姐弟俩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理想与追求。

王小谟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在家的时间少。家里家外均由母亲一人操持。

母亲读过“四书”,懂得许多知识,对姐弟俩管教严格。

一天,王小谟随母亲到姥姥家。回来的路上,他从母亲的口中知道,姥姥还是清末大太监李连英的妹妹。而今,已是家境破败,穷困潦倒,早已没有过去的辉煌。

对母亲说的这些过往之事,王小谟有些不太明白。

平时,王小谟父亲的话不多,对孩子的教育从不指手画脚,而是任其发展。宽松的家庭氛围,养成了王小谟独立思考的意识。

王小谟父亲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手下的一位参谋长,在军旅生活了很多年,个性果敢,说一不二。这或多或少也使王小谟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1956年王小谟在位于西单报子街40号的家门口

1948年9月,冯玉祥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王小谟的父亲携家眷从上海赶去北京投奔,不料,冯玉祥中途蒙难于轮船火海。王小谟一家没了依靠,便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租住下来。

这一年王小谟10岁。

大杂院在西单报子街40号(今民族饭店处),院内是一些用砖或土坯砌成的房子。大杂院的住户来自天南地北,职业各不相同,性情千差万别,学识互有长短,品格自有高下。

大杂院是王小谟自学成才的学校。

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

每有闲暇,大杂院里喜欢京剧的大老爷们总是三五成群,凳子一摆,胡琴一拉,曲声悠扬。王小谟厮混其中,时间长了,也能哼上几段。他还缠着伴奏的胡琴师傅教他习琴,一学就会。

邻居中有一个田叔叔,喜好唱京剧,常常找一帮爱好京剧的朋友在家里吊嗓子。

一次,田叔叔请王小谟等几个小孩到西单一个小剧场观看京剧《秋江》。《秋江》被誉为传统的十大喜剧之一。故事讲述了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路经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波折后,私订终身,终成眷属。

王小谟被剧情感染了。他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美好的爱情。没有想到,京剧的唱腔这样动人心弦!

有一天,田叔叔说梅兰芳要演出,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梅兰芳是谁?”王小谟问。“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他的戏可好看了!”田叔叔说。

王小谟记得当时一张票五毛钱。田叔叔出钱,王小谟排队。排了一天一夜,才买到票。

中山公园音乐堂,坐落在松柏森森、亭古廊长的皇家古典园林——中山公园内,它东眺天安门,西毗中南海,南望天安门广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映衬了神圣音乐殿堂无尽的魅力。一直以来,音乐堂成为北京专业音乐厅中演出场次最多、最有影响的剧场之一。

王小谟跟在田叔叔身后,诚惶诚恐地走进了音乐堂,走进了京剧神奇的世界。

那晚,梅兰芳唱的是《宇宙锋》。

故事讲的是,秦二世胡亥执政时,赵高、匡洪同为朝廷大臣且是儿女亲家。赵高专权,引匡洪不满。赵高遣人盗取匡家所藏“宇宙锋”宝剑,后持宝剑行刺秦二世以嫁祸于匡家。秦二世震怒,抄斩匡门。匡洪子匡扶逃,其妻赵艳容回赵家独居。秦二世见艳容貌美,欲立其为嫔妃。艳容既恨父亲诬陷匡家,又恨秦二世荒淫无道,断然拒绝。在使女哑奴(或为哑乳娘)的帮助下,赵艳容假装疯癫,以抗强暴。

王小谟看得似懂非懂。但从此,王小谟认识了梅兰芳。

没钱进戏院,王小谟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韵律,也能让他废寝忘食。

王小谟想拥有一台自己的收音机,但没有钱买。

宣武门附近有一个小市场,出售日本人留下来的旧货。王小谟积攒了几个月的早点钱,买了一个矿石、一根铜丝、一副耳机。他用一根铁丝当天线,一番捣鼓后,组装起来的矿石收音机竟能发声!

当梅兰芳的京剧从耳机里婉转悠扬地流出时,王小谟兴奋得一宿没睡,对无线电波的兴趣顿生。

从此,组装收音机成了王小谟的一门“手艺”,也培养了他“自己动手”的习惯。

王小谟笑言:“我装的收音机比市场上的便宜多了,还能赶上‘国内水平’,高中时就能装三灯电子管收音机、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有些邻居想省钱,就请我去装。收音机坏了,也请我去修。不免费,给我点小零花钱,或把剩余的零件给我。”

高中时,王小谟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他们凭一出《三不愿意》取得了北京市大、中学文艺比赛的一等奖。◀高中时出演京剧《三不愿意》的大小姐“我当时唱的是旦角。化妆、抹脸、包头之后,水袖一甩,莲步轻移,我就爱上了京剧,终生不渝!”

1956年,即将高中毕业的王小谟面临考大学。

王小谟坦诚地说:“当年考清华没有十足的把握,北方昆曲院相中了我,但家里反对。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挑上了我,我对无线电也有兴趣,就听从父母的安排,读了无线电系。”

对这次命运的抉择,至今,王小谟也不后悔!

王小谟说,“那时候年纪很小,没有说非做哪一行不可。当年一起听戏、唱戏,进了艺术院校的小伙伴们,很多人都成了有名的艺术家,比如那时的‘当家花旦’柳石明,后来成为中央歌舞剧院院长。”

王小谟想起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人生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努力,不管干什么都会有出息。”

刚进校,学校请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到校作报告,王小谟很激动。回到家,就给父母讲:“我听了吴运铎作的报告!”

说完,一副引以为自豪的样子。

王小谟十分钦佩吴运铎,他被吴运铎勤奋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王小谟记住了吴运铎在报告中说的一句话:“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王小谟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王小谟想起读初中时,发生的一件事:

班上有一个同学很调皮,上课老不安心听讲。有一次,老师生气了,问他:“你学习态度不端正,究竟为了什么学习?”“为自己!”那位同学不加思考地说。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老师问大家:“这位同学的想法对吗?”“不对!”“我们学习为了什么呢?”“为祖国学习!”

同学们齐声回答。

童年时期,王小谟的内心世界一片纯净,他发奋要努力学习,要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社会。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跨过鸭绿江。

年仅15岁的王小谟竟然要求参军!

在大学里,王小谟的成绩在班上算中等。“我属于没好好上晚自习的(那一类)。”王小谟坦诚地说,“学校的京剧团、摩托队,我都是活跃分子。大二时,因为相位没有讲清楚,我物理口试才得了 2 分,用现在的话讲,‘挂科了’。但《无线电原理》等一些专业课成绩还是拔尖的。毕业设计时,我首次应用最佳相速方法设计雷达八木天线,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成绩。”▶1964年王小谟任583三坐标雷达副总设计师

1961年的夏天,王小谟大学毕业分配到国防部第10研究院南京14研究所(简称14所),当了一名技术员。

那时,14所属于部队编制,王小谟的身份是中尉。

带着一份自豪,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王小谟走进了研究所,走进了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雷达世界!

初识雷达

南京第14研究所的前身,是国民党时期的一个雷达修配厂。1949年后,一批老技术人员留在了这里,如戴季江,他是雷达显示技术方面的专家。

王小谟来到这里之前,就听说该所的一位名叫徐脉珩的总设计师,已经研制出我国第一部自行设计的警戒雷达406,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14所的领军人物名叫申仲义。

申仲义中等身材,微廋,国字脸,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平常喜欢穿一身深蓝色中山装,风纪扣系得严严实实的。

申仲义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通信兼雷达技术专家,也是一位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

在申仲义的领导下,14所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警戒雷达406,第一部微波雷达402;研制出中国第一部实用型的单脉冲测量雷达——154-Ⅱ,该雷达成功地执行了中国发射的中程导弹的跟踪测量任务;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超远程跟踪雷达,装备了部队……

王小谟知道,新中国的雷达事业从这里起步。他站在了前人的肩上,站在了又一个新的起点!

到14所之后,王小谟听到了很多关于老一辈专家艰苦创业的故事。比如,在研制某雷达过程中,碰到天线设计的难题,于是,就有了“向北望,学雷达”的说法。“天线是什么样?”有人不解地问。◀现在的14所“天线就是,就是……”

问答之间,谁也不知道“天线”为何物。“苏联不是有雷达吗?”有人提醒说。“在哪里?”“在中苏边境!”

说走就走。申仲义一行人背上行囊,特地带上望远镜,乘坐绿皮火车,风尘仆仆地朝中苏边境出发。

到了中苏边境,用望远镜看到了对面苏联“老大哥”的雷达。于是一人说,一人记,以免有遗漏,便于回来仿制。

这个故事的真假,没人考证,但它说明了那时中国人研究雷达的基础是相当薄弱的。对雷达的认识,也是相当的肤浅。对于王小谟而言,更是一张白纸。

很幸运,由于王小谟参加工作后的突出表现,被分配到我国第一部三坐标引导雷达583研制小组。王福如担任该小组总设计师,王小谟担任副总设计师。

早期的雷达只能给出目标的距离和方位这两维坐标,不能给出高度。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坐标雷达成为当时国际雷达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583三坐标雷达被列入当时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之中。14所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了5××三坐标雷达的研制。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援助专家。

这一年,南京的冬天仿佛特别冷。万物进入了“死寂”期,留给人们的是满眼的疲惫,满眼的苍凉……

一天,室主任薛国伟找到王小谟,开门见山地说:“你负责做583三坐标雷达吧。”

薛国伟第一次见到王小谟时,就对这位大学毕业生产生了好感:瘦瘦的,一脸稚气,一双不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渴求的神情。“跟谁一起做?”王小谟问。“就你一个人先做吧。”薛国伟说。

然后,薛国伟把厚厚的一沓资料放在了王小谟桌上。那沓资料,是苏联专家留下的手稿,也是当时所里仅有的资料。

薛国伟接着说:“苏联专家走时说了一句‘就这些材料,看你们能不能弄出名堂来!’”

或许是苏联专家那句话刺激了王小谟,他连夜读完那些资料后,又从各种渠道开始搜集国外资料。他想从这些资料背后,找到一条与5××三坐标雷达相关联的线索。他更想把资料上那一个个理论的符号,用工程实践变成一架具体的雷达!

然而,更多资料都是英文的,这对一直学习俄语的王小谟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要攻克这一难关,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英语。

从此,王小谟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念英语单词。他找到一本叫Macuum的作者写的文章,边看边查字典,边翻译边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

整整花了一年时间,王小谟既把那篇文章读通了,又把英语学起来了。

1965年,正当王小谟如饥似渴地钻研雷达技术时,他被派到苏北溧阳农村“搞四清”。

王小谟所在的地方离溧阳还很远,是一个叫南渡镇的地方,位于江苏和安徽交界处。没有通汽车,只通船。

王小谟所在的山村坐落在一个山洼,土地贫瘠,庄稼在秋风中摇曳。一年的收成很差,村里人很穷,多数农民连穿的衣服都没有。“夏天,20多岁结了婚的女人还赤裸着上身,赤裸着乳房。男人连一条裤子都没有,用一块手绢搭在腰间一系,勉强遮羞。”王小谟回忆说。“还是在江苏呢,大家就像原始人似的。”

王小谟和农民们同吃同住。一天一餐,没有菜。王小谟常常感觉饥饿难忍。

农民很是照顾他,但最好的待遇,也不过是一天三顿稀饭。晚上能吃上一顿菜,是用盐腌制的野菜。

长在稻田里的蒿草,更是让王小谟难忘。人一进到草丛里就被蚊子咬,赶也赶不掉。水里的蚂蝗在一会儿的工夫就贴到人腿上。

说完这些苦,王小谟总要哈哈大笑:“知道苦,就知道甜了,所以很容易满足。”

这期间,王小谟真正认识了中国的农民,认识了中国社会,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农民的穷困现状!

直到半年后,王小谟才从溧阳回到14所。这时,所里正在“闹革命”。

一些飘洋过海留过学的科学家被扣上各种帽子打倒了。王小谟还算幸运,他被“打入”机房管理计算机。

当时的计算机有一间房子那么大,机柜像保险柜一样排成一排。尽管是半导体的计算机,但当时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

这对王小谟来说,可谓是因祸得福,因为方便了他熟悉计算机。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他游刃有余。有时,他甚至用计算机下下棋、唱唱歌。他在计算机里找到了快乐,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

当时,在14所就这么一台计算机,对于全所来讲,是非常神秘的一台机器。所里的管理制度很严,人员去计算机房要事先申请,还要计时。

回忆这段时光,王小谟感慨地说:“我感谢这段时间,因为在这里,我掌握了计算机,为后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三坐标雷达上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小谟在情绪的低谷中积蓄力量。科学家与生俱来的敏感,让他潜意识地预知了计算机知识对雷达研究的影响。

英语、计算机,这两门基础工具,成了王小谟日后打开通向雷达世界之门的两把金钥匙!

在研制583三坐标雷达的过程中,王小谟大胆地、创造性地提出了脉内扫频的方法,简化了复杂的雷达高频系统,以解决三坐标雷达的技术难关——威力、精度和时间的矛盾。比英国米勒博士提出同样的脉内扫频方案早了一年时间。

当时,美国扫频雷达只采用脉间扫描技术,像王小谟提出的在一个脉冲内完成扫描整个仰角空域却还没有先例。

583三坐标雷达的设计方案还采用了全相参速调管,所需计算机和全晶体管在国际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为了研制5××三坐标雷达,上级调集了10院所有的人力。

14所负责总成,12所、13所、15所等单位积极为14所提供计算机、发射管、半导体管等配套件。大家团结一心,都在为5××三坐标雷达在出力。

1965年,王小谟担任583三坐标雷达副总设计师。

总设计师王福如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老师,他带着王小谟干。

那时,王小谟刚毕业,对雷达怎么搞,应该怎样一步一步把它做出来,不是非常清楚。在实践中,王福如对王小谟的帮助很大。

王福如与王小谟几乎每天都要围绕雷达展开对话。在交流中,王福如把王小谟带进了一个神秘莫测的雷达世界。

在王小谟的记忆中,王福如的脑子里有很多经验的公式,而且非常好用。他的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比如,雷达天线应该有多大的尺寸,每一平方米,天线有多少公斤等,用脑子一算就出来了。

王小谟羡慕、崇拜王福如,他拜王福如为师。

正当王小谟正信心百倍地投入到研制583三坐标雷达的时候,正当583三坐标雷达快要成功之时,一顶“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扣在了王小谟的头上,将王小谟打入了另册!

窗外,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

顿时,只听见天空一阵咆哮,雨像箭一样射下来!雷声也越来越响,天空在怒吼!乌云越来越多,雨也越来越大,接着一阵闪电,劈倒了一棵大树!▲583小组培养了两位院士:张光义(左2)和王小谟(左3)

整个中国到处都是山洪暴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信中断,中小学停课……

一切都瘫痪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裹挟着王小谟一同进入了寒冷的冬天。

583三坐标雷达设计做完了,实验做完了,科研做完了,就等着生产了。“大家都去搞革命,没人搞研究了。”王小谟回忆说。

这段时期,虽然设计方案困难重重,但14所的工人们还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产出一台样机。

一年后,王小谟回到南京,想看一看“583”。当时工宣队恶狠狠地说:“你有政治问题,不能去看!”

王小谟年轻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刀!自己精心哺育的“孩子”即将问世,却连看一眼的机会也被残酷地剥夺了!

王小谟很生气,很心寒。他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搞一个比“583”还要好的,给他们看看!

至今,说起这件事,王小谟心里仍然充满了酸楚……“583项目也培养出了人才。”王小谟高兴地说,“出了两个院士,一个是张光义,他是相控阵的创始人。(另)一个是我。还出了几个总工程师,王福如当上了14所的领导。583是一个好的团队,当时真是出成果、出人才啊!”“583是一个国家级的赶超项目,不仅是锻炼了一批人,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我们敢于跟国外挑战的思想。实践证明,我们是对的,我们的思想并没有错,我们不会比外国人差!”王小谟回忆说。

王小谟坦诚地说:“所以,当时心里想的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说,研制583的实践与收获,对我今后的产品研发和世界观的形成影响也非常大。”

走进都匀

1964年3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

一场春雨过后,地上的草,变得更绿了,树上的嫩芽,含苞待放;蜿蜒的小溪,一路欢歌,田里的秧苗,蓬勃向上……

一批远方的客人,在一块大坪坝子东转西看,指指点点。显然,他们不是看风景,而是看地形。

这批客人中领头的人叫李克林,是南京第14所副所长。他们的任务是,为建设38所而来选点。

客人们的到来,立即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极大兴趣。“老乡,这是什么地方?”李克林热情地问。“这里叫坝子!”一个老乡回答道,然后有些狐疑地问,“你们是哪个地方的人啊?到这里干啥?”“我们来跟你们做邻居,好吗?”李克林认真地说。

村民们笑了起来,一个老大爷说:“只要你们来,我举双手赞成!”“好,一言为定!”李克林走上前,一把握住老大爷的手。

老大爷姓张,土生土长的贵州人。

李克林从老大爷口中得知,他们所在的这块大坪坝子,村民们称为大坪的山寨,离贵州都匀县城约21千米。▲位于贵州都匀大坪山沟的38所

李克林记得,他们乘坐一辆军绿色吉普车,出县城后先向东后转南,沿山区公路爬行,摇摇晃晃,颠簸了好久,才到达平坝。

坝子四面群山环抱,地势高低错落,唯独中间有一块空地,被当地村民称为典型的贵州“坝子”。

据老大爷介绍,大坪山寨不过40户人家,200余人口。当地农民一年四季种地为生,割草为炊,过着贫困的生活。

坝子空旷,四周寂静。天空明净湛蓝,空气清新怡人。

李克林走上了一个小山头,一阵风吹来,他环顾四周,对身边的孙鹤天说:“这是一块比较理想的地方。”

孙鹤天点点头道:“符合‘山、散、隐’的要求。”

突然间,李克林与孙鹤天对这块南北长约三千米、东西宽约两千米的“茄形”坝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跟在李克林身后的老大爷,听不懂李克林与孙鹤天在说什么,但他从客人的眼神里,感觉得到这里将要发生什么。

李克林索性坐在了一块石头上,掏出一支烟,休闲地抽了起来。转身对大家说道:“休息一下,好好看一看这块地方!”

在和煦的春风里,此时此刻的李克林想到了离开南京时,上级领导的叮嘱与交代,想到了这次到贵州的重大使命;想到了这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想到了即将建设的第38研究所的宏伟蓝图;甚至还想到了去年在中国北部湾发生的那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件……

1964年8月2日的深夜,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

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

早在当年4月,美国就已制订了扩大侵略越南的“37号作战方案”,并且立即抓住这一机会,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

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很多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与此同时,美国又悍然派出飞机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侵略越南的战火很快就蔓延到了我国南部边界。

中南海,丰泽园。

一片灯火通明。

毛泽东彻夜无眠,他在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

8月6日清晨6点,毛泽东审阅了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广播稿,反复思考,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在广播稿上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当日,经毛泽东、周恩来审定的《中国政府声明》,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越南人民是中国人民亲如手足的兄弟,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略,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决不会坐视不救!”

上午,阳光撒进了宽敞的办公室。

毛泽东从沙发上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报告,仔细地阅读。这是一份绝密报告,标题是《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

这份报告写于1964年4月25日,是总参谋部作战部根据时任副总参谋长杨成武的指示写成的。

5月9日,罗瑞卿又分别将报告呈送毛泽东等中央常委,时间恰好在国家计委(即现在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身)向毛泽东汇报“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的前后。

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沉重的文字:“我们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我们接触到的几个方面来看,问题很多,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