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的背后:那些关于生命、健康和医疗的真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4:19:46

点击下载

作者:张克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疗的背后:那些关于生命、健康和医疗的真相

医疗的背后:那些关于生命、健康和医疗的真相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医疗的背后:那些关于生命、健康和医疗的真相作者:张克镇排版:KingStar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6-01ISBN:9787509788332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我们陷入了怎样的困境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健康的人

在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大部分人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高出了10岁左右。也就是说,他们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提前衰老了10年。

目前,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能在医院里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药物越来越昂贵。换句话说,医疗在手段和药物方面的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医药卫生行业看似真的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只要稍微冷静地思考分析一下现状,就不难发现让我们感到意外的事实:一方面,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仍在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医院的误诊率仍然居高不下。最令人担忧的是,貌似发达的现代医学对很多疑难病症依然无能为力,很多疾病甚至连最基本的病因都无法找到。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与医疗手段只能在对症治疗的层面上徘徊,而药物的毒副作用却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更多的危害,由此导致的医源性疾病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不能不让我们对医学的现状进行反思。

暂且不谈医学现状,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在貌似无所不能的现代医学背景下,我们身边到底还有多少健康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健康人呢?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躯体的健康;第二,心灵的健康;第三,适应能力的健康;第四,道德的健康。这四个方面大致又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待人接物从容自在、轻松自如;其次,处事态度积极、平和;最后,善于适应环境。

那么生理健康呢?首先,是能够抵御普通的感冒和传染病;其次,体型比较匀称,身体各部分比较协调;最后,反应比较敏锐,眼睛比较有神。另外,还有诸如口腔清洁、牙齿没有问题、头发有光泽、没有头屑、肌肉紧实、弹性良好等。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基本上就算是个健康人了。当然,我们还有另一套标准,比如睡眠质量良好、大小便正常、饮食健康、走路有力、声音洪亮、思维敏捷等,如果这样对照一下,我们的周围到底有多少人是健康的呢?

2009年12月,我国卫生部做过一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所谓“健康素养”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人们对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认知程度。这一项的合格率只有14.9%。第二是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合格率仅为6.93%。第三是对健康素养的要求,其中包括健康的基本技能和养生方式。这一项相对高一点,达到了20.39%。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结果只有6.48%的人是健康的。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健康素养与健康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另一份关于我国居民健康现状的调查显示:亚健康的人群占了居民总人数的75%,患病人群占了20%,健康人群仅占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健康者的比例可能连5%都达不到。2009年,曾有一本《中国城市健康状况白皮书》,其中有三百多万份问卷调查是关于体检数据的。从那些数据来看,白领人群的亚健康比例比一般人群要高得多,达到了76%。这说明大部分白领都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在白领阶层还不到3%。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而在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大部分人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高出了10岁左右。也就是说,他们提前衰老了10年。这就意味着,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变轻松了,结果却是人们身体的提前老化和健康状况的日益恶化。

这些数据也在提醒我们:人类的科技水平再高,也代替不了生命本身的健康状态,每个人的健康与他的遗传基因、生活方式等直接相关。尤其是生活方式,是决定健康最主要的因素。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如果我们一味地沾沾自喜于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这种进步反而会成为影响我们生命健康的最大障碍,甚至这种所谓的进步,会让我们产生惰性以至于影响到我们生命规律本身的正常状态。因此,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一定要与我们心理意识的进步同时前进。我们也要适时适度地把握与矫正我们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相适应的杠杆。触目惊心的误诊率

尸检报告呈现的还只是误诊致死率。那些被误诊了,但没有致死的人还有多少呢?

曾有报纸报道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位中年病人,咳白色黏痰数月,每日痰量500毫升以上,影像学显示肺纹理增粗,无占位性改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经抗感染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多科会诊也未能做出明确诊断。奇怪的是,病人某日突然无痰,症状消失。但医生并未感到欣慰,反倒生出更多疑问:病人如此大量的痰液来自何处?为何又突然没了踪影?不出两天,病人突然死亡。尸解病理诊断病人的病因为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黏液分泌型)。众多医生才恍然大悟:原来由于癌细胞沿着肺泡上皮生长,因而影像上没有肿块阴影;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自气管排出,所以病人每天咳出大量黏痰;最终末梢细支气管感染,肺泡腔内的黏液排泄不出,导致病人突然无痰;大量黏液无法排出,淤积在肺泡腔内导致窒息,故病人突然死亡。

这个病例虽经多方讨论,但直到病人死亡后尸检才有了明确的诊断。回过头来看看,病人入院后接受的若干抗感染治疗,可以说是无效的、试验性的。

再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的案例。

2012年在一次聚会中,我和几位朋友讨论到误诊,有位友人告诉我,他的一个亲戚刚刚把头发剃掉,很快就要做开颅手术。他问我有没有可能是误诊,我当时随口说了一句:“这可不一定。”之后,他拨通了亲戚的电话,我询问了几个情况后,便真的对诊断产生了怀疑。患者住院前精神状态很好,只是几天前连续加班劳累,休息不好,加上有些受凉感冒,所以颈背僵硬,有些头晕,从沙发上站起时突然感到眩晕,摔倒时后脑着地,昏迷不醒。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脑部相关部位有阴影,医院就判定病人得了脑胶质瘤,必须手术。根据患者家属反映的情况及患者的发病过程,我在想,如果真是脑胶质瘤,发展到能让人摔倒昏迷的程度,平时不可能没有神经系统的症状。他突然发病,很有可能是因为颈部肌肉紧张度过高导致小脑供血不足,引起平衡失常眩晕,然后摔倒导致脑挫裂伤,这样检查时也可能出现脑部阴影。如果我的怀疑是对的,那么开颅以后就非常麻烦了。我把这个分析告诉了患者家属,提议带上检查结果多找几个专家看看,重新评估诊断结论,看能否得出不同的意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就不要轻易开颅,先给病人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住院观察,观察过后再去做一个复查,如果阴影面积有变化,并且病人的症状在逐渐减轻,就说明病因和脑部的急性挫裂伤有关。如果病人一点变化都没有,就说明很可能与胶质瘤有关,之后再做手术也来得及。病人家属听从了我的建议,果然在复议检查结果时有三名专家都认为这不是脑胶质瘤。最后病人得以避免手术,住院20天后便出院了。

据调查,我国现在医院的平均误诊率是30%,实际上一些复杂疾病的误诊率已经超过了40%。前几年,某省卫生厅的一个领导曾经在其博客上披露,在我国门诊看病的误诊率已经达到50%。当然,对这个数据我们姑且存疑,但是30%这个数据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

根据尸检来分析误诊率是比较可靠的。这里有一个尸检报告,从这个报告中,我们能看到在一定时间段内误诊率上升的情况。1965年,疾病的误诊率是21%,1978年是20.7%,1986年是25.3%,到了1989年竟高达31.3%。图1-1 1965~1989年的尸检误诊率

有一个数值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值得我们深思:从1978年至1989年的这段时间中,医院在临床上投入的现代化科技设备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989年的时候,很多大医院都配备了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像彩超、CT、核磁共振之类。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误诊率反而升高了呢?这恰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不为人知的医源性疾病

几乎每个人都在面临医源性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通俗地讲,医源性疾病就是由医疗或者药物导致的疾病。2009年,《生命时报》的健康论坛上有一篇文章介绍说,在2009年召开的首届“医疗安全与医院管理高层论坛”上,美国的一位资深医学专家,同时也是一家医院的管理人员,给出了一个让大家都非常吃惊的数据:在美国的成年患者当中,有45%的医疗行为是存在差错的。也就是说,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有将近一半的医疗行为存在差错,而一旦某些医疗行为有差错,就意味着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导致其他新的疾病产生。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对纽约各医院的病例进行过详细、严格的分析,结果发现,一年当中因医源性疾病死亡的人数达13000例。另外,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兰德公司曾组织了一个专家组,专门评估医院的医源性死亡问题。大量的调查显示,约有27%的致死原因与不当的医疗服务有关系。这两个数据都表明医源性疾病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药物的致病问题也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复杂、突出。最典型的药物致病案例是1959年的“反应停”事件。这一事件曾被列入“20世纪十大科学错误之一”。“反应停”是一种用于镇静、催眠的药物,也可以用来止吐。当时制药厂为了使药品的销售增多而在宣传时说“反应停”是治疗孕妇妊娠反应最理想的药物,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结果,有很多孕妇都服用了这个药。没想到五年之后,出现了非常恐怖的后果。在当时的西德(联邦德国)、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诞生了12000多名形如海豹一样的、胳膊和腿缺损不全的可怜的婴儿。调查这些畸形婴儿的致病原因时才发现,生下“海豹儿”的产妇都服用过“反应停”。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类事件慢慢地呈现出来。从一些治疗复杂疾病的药物,到一些治疗普通疾病的药物,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各种毒副作用。2008年,美国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了20种危险药物名单,它们是:

1.盐酸精氨酸注射液(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2.地氟烷(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度洛西汀(会引起尿道痉挛)

4.Etravirine(抗艾滋病新药,会导致关节瘀血)

5.5-氟尿嘧啶霜剂与酮康唑霜剂(有肝毒性不良反应)

6.肝素钠注射剂(过敏反应和死亡)

7.艾考糊精(夜间低血糖症状)

8.依维菌素与华法林(药物不良反应)

9.优泌林R(引起糖尿病人夜间低血糖症状)

10.拉帕替尼(严重肝毒性)

11.来那度胺(美国已有多人引起致命药物反应)

12.那他珠(恶性皮肤癌黑色素瘤)

13.硝酸甘油(可引发头痛、心悸、抑郁等症状)

14.醋酸奥曲肽(有引起肠梗阻的危险)

15.盐酸羟氢可待因缓释片(容易用药成瘾)

16.全氟丙烷微乳化剂(可引发皮内反应)

17.苯妥因注射液(会导致手部坏死)

18.喹的平(可引发无力、焦虑、肌痛等症状)

19.特比夫定(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减退)

20.TNF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可增加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

在上面这20种危险药品中,有一种药会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其中列在最后的一种药叫“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它本来是用来治疗肿瘤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现这种药极易引发青少年的肿瘤疾病。一种本来是治疗肿瘤的药物,反而成了引发肿瘤疾病的原因。可见在服药的时候保持高度警惕有多重要。

在临床治疗中,很多药物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以为知道了它的所谓“有效成分”,并且反复做过多种“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及其他“科学实验”就是很安全的。哪怕是一些治疗最常见疾病的普通药物,也可能会存在致命的风险与隐患,比如“PPA”。我想绝大多数人都吃过感冒药,而PPA(苯丙醇胺)曾经是很多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后来的研究发现,PPA可以导致某些人的心脏出现问题,甚至猝死。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小小的感冒,一个简单的用药,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

医源性疾病或药源性疾病的后果有时候甚至会超过战争带来的致命危险。2008年10月20日的《医药经济报》中有文章称,在过去的8年里,美国发生的处方药不良反应平均每年导致10.6万人死亡。这一数字相当于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与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阵亡美军士兵的总和。

在我国,每年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人数达到250万,死亡人数是19万。这个数值只是直接由药物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际上,在临床中还有很多药物虽然没有直接导致人的死亡,但由于用药的不慎重,或者忽略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生命指征衰退或者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间接死亡的数据恐怕还要高很多。所以,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在用药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们服药本来是想治疗疾病的,为什么疾病没有治好,却导致了新的疾病产生呢?原因很简单:对于约80%甚至更多的疾病,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病因,而某些被我们认为知道的“病因”,也并非是真正的病因,或并非是唯一的病因。而我们临床治疗所针对的,只是疾病的症状或异常的指标而已,这些症状或指标,只是疾病的结果而非病因。也就是说,我们一边缓解症状与指标,病因一边作用使新的症状与指标继续生成,周而复始。于是疾病难以痊愈,而药物的毒副作用却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我们的身体!持续蔓延的新疫情

任何高科技和先进的药物都解决不了因生活方式问题导致的疾病。

一个或许让我们都不愿意相信的事实摆在面前:一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比如糖尿病,1980年,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个普查,糖尿病的发病率是0.67%,1996年的统计数据是3.2%,而2008年发病率已经高达9.7%了,在30年里上升了十多倍。再比如高血压,1950~1970年,高血压病患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1980~1990年,每年增加的人数达到300万人;1991~2002年,已经以每年7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现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了1个亿,高血压病患者超过2个亿,超重和肥胖的人数超过了3个亿。图1-2 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这些疾病意味着什么?目前来看,在导致死亡的疾病中,占比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高血脂这些疾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高血脂人群患心脑血管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有数据统计显示,65岁左右老年人的发病率大概是年轻人的数倍,他们所耗费的医疗资源、医疗费用是年轻人的3.9倍。超过65岁的老人,多数都会有两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并发症的危险系数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50岁的人得了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就意味着,在10~20年以后,他得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得多。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那么15~20年以后,心脑血管病的后遗症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将会井喷式爆发。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强调把血压与血糖的指标通过服药降到正常就会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只是说“三高”与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实际上简单的降指标是很难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因为我们并不清楚导致这些指标异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盲目地试图通过降指标来预防心脑血管病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必须寻找真正的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这些最常见的疾病泛滥意味着什么呢?现代医学认为,这些疾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这就意味着医疗费用的增长成为必然。201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已占到GDP的5.57%。从这些直线上升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医疗费用的过快过猛增长,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心脑血管病的后遗症、糖尿病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我们国民的生活质量,还将极大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图1-3 1978~201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我们在重复什么

我们一无所知,但我们表现得却是无所不知。

更值得我们忧虑的是,在临床上,现代医学对很多疾病,既找不到明确的、具体的病因,也找不到特效的治疗方法。这些疾病除了刚才讲的高血压病、糖尿病,还有动脉血管硬化、消化性溃疡、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以及神经血管性头疼、哮喘、痛风、腰背疼痛、风湿病、肿瘤,等等。这些病我们都无法找出一个具体的病因,只能针对疾病的症状进行治疗,或者说,只是在针对一些指标进行治疗。严格来讲,这只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最终的治疗效果未必显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要找对病因,否则,任何治疗都是盲目的。如果仅仅是“对症治疗”,就意味着只是在针对症状、针对结果或针对现象进行治疗。目前我们针对一些检查结果、检查数据和指标所进行的治疗,就是“对症治疗”。因为我们身体的某些症状和各种指标,都是疾病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针对它们所进行的治疗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图1-4 世界权威医学书对风湿病的定义

在临床上我们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很多病一吃药就好,不吃药就又复发了。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个人在发病以后,从治疗、吃药开始,症状会减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将这个月和下个月进行对照,或者用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对照,就会发现此人的症状在逐渐加重,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最终导致的是整个身体的衰弱,甚至死亡。有很多慢性病,像最常见的风湿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都需要长期服药,可人们往往忽略了甚至是无奈于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

那么,到底能不能找到一些更好的办法呢?其实,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疾病。然而,现代医学对这个关键要素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美国的科学院院士、医学专家托马斯·刘易斯曾经说过一些值得我们警醒的话:“能够成功地做出诊断和说明被看作医学的胜利,我们对真正有用的东西了解甚少。我们曾经繁忙地对疾病进行分析,却无法改变它们的大多数进程。”他还说:“表面看来很有学问的医疗专业,实际上却是个十分无知的行当。”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儿绝对,但反思一下我们的行为及对生命的认识程度,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话也有道理,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必须面对的现实。

虽然我们的医学貌似发展得很快,现代医学已经从大体层面的研究,发展到了对器官、细胞,甚至是亚细胞层面的研究;医学上的干预也一样,有化学的、物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医学干预,还有细胞克隆等;另外,现代科技在临床上的投入非常充足,从X线、CT、核磁共振到PECT等。医疗方法越来越多,仪器也越来越先进,但结果是什么?我们虽然控制住了一些像营养不良性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却又有一些新的疾病在产生,并且产生的速度在逐年加快。例如上面提到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还有艾滋病,等等,它们比原来的疾病还要可怕,但现代医学对这些疾病仍然无能为力,甚至连有些疾病的发病原因都没有找到。这就迫使我们去思考:现代医学本身是否存在很多问题?那么我们对医学的认识,现行的医学理论和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治疗方法,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我们以专家的姿态出现,斩钉截铁地告诉病人,必须要用某种方式治疗,必须要吃某种药,这个病一定会导致某些不良病症……而实际上,我们却如一个盲者在评价花朵如何鲜艳,彩霞如何绚丽,而听者亦诚惶诚恐。

既然我们对生命与疾病知之尚浅,那为什么不能告诉病人,这个疾病目前我们仍然不知道病因,目前的治疗手段只能缓解症状,并且还有很多的副作用。

敬畏生命,有时候并非一句空话,它让我们每个医者在面对生命之时,要心怀敬意,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的惶恐与小心翼翼,而非如法官断案之输赢与判官决人之生死时的笃定与高高在上。当我们知道生命之尊贵后,我们也就会去认真地面对每一个生命。第二章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背后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仪器永远不会比医生本身的素养和各项综合能力更重要。

在过去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如今用仪器就能够看到了。通过仪器可以看到内脏里面的形态结构,可以看到身体里非常细微的变化。现代化的仪器对于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按常理来说,随着现代医学科技含量的增加,医疗水平应该是稳步提升的,临床上诊断的准确率和疾病的治愈率也应该越来越高。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不,并且恰恰相反!有关学者在总结分析了大量的临床事实及数据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大惊失色,因为这些结果显示:相比于20世纪30~50年代,如今在现代科技大量投入的医学领域中,误诊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明显呈上升之势!

伦德伯格(Lundberg)专家列举了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的不符合率,数据显示:1938年不符合率为35%;1959年则上升为39%;1974年达到43%;到1983年居然达到了47%的高值。我国的《中华病理学杂志》中,有一份1989年根据尸检报告得出的结论,20世纪50~80年代的临床诊断和尸检结果不符合率在各年段分别为:28.7%、29.1%、36.7%和32.5%。

当我们有了先进的仪器设备之后,却忽略了原来我们曾经具备的一些能力。现在的许多医生只有借助于现代仪器才能对疾病做出诊断。这种过度相信与依赖现代化医疗设备的心理成了我们诊治疾病的误区。

现在,在临床上无论是病人就诊还是医生诊病,基本形成了一种“常规”: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往往还没有完全述说完病史,医生就已经将化验单开出来放在了病人面前。这种化验单有的是常规性的,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有的则是根据病人口述的症状开的。根本谈不上详细询问病人的病情并分析病史,更不用说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了。在化验单的选择上,医生也很少采取有必要、有选择、有特异性的检查项目。这样,当然会遗漏一些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依据,从而造成误诊。或许,如果医生能再耐心地听病人讲述五分钟,便会询问到对疾病诊断有决定性帮助的临床资料,但是很少有医生会真正耐心地听病人讲述。

按照医学上的常理,一切实验室的检查应该是根据临床资料对某些诊断的可能性有所考虑之后,再有针对性地为求得进一步的佐证才进行的。它是常规体检手段的延续和扩展,医疗仪器也可以看成对我们单独的物理手段所不及的一种延续和扩展。而当今临床上却恰恰相反:各项检查不是用来作为帮助我们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反而成了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这样不仅会影响我们对疾病的判断,更会干扰我们的诊治思路。因此我们万万不能忽视高科技设备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家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提供的资料证明,近10年的影像学诊断符合率仅为85%,这意味着影像本身的误差就会达到15%左右,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影像设备,100个病人中就会有15个因为设备本身的原因导致误诊!

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相关资料显示了医疗设备存在的不足,有学者根据尸检结果发现:超声、核磁共振和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正确率为33%,误诊率为9%,其余的58%为“不能做出结论”。也就是说,只有33%的患者的疾病可以直接凭借上述仪器的检查结果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仪器也会直接误诊9%的患者,其余占58%的大部分患者,仅仅依照上述的检查结果是不能得出诊断结论的,必须依靠医生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才能做出判断。这个统计数据说明,如果仅仅靠仪器的检查结果,是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而全面的判断的。我们过度迷信现代化仪器设备或者把仪器作为诊断疾病主要依据的行为显然是错误的!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33%的患者被给出正确的检查结果,仍然有两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是检查结果与病人的疾病或症状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二是这种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两个问题最需要弄明白,它们对于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仪器本身不可能告诉我们。

这种现象不仅让我们对依赖现代化仪器的做法提出质疑,而且提醒我们,仪器仍然代替不了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和医生对疾病的综合分析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仪器永远也不可能比医生本身的素养和各项综合能力更重要!有老一辈医学家曾语重心长地说:“医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先进仪器,但是永远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当仪器代替了思想

如果思想之树爬满仪器的藤蔓,它会长出一种可怕的果实——误诊。

从宏观上看,各种现代仪器和检测方法,只是医生感官的延伸,不可能取代医生大脑的思维和临床观察,更不可能取代医生对疾病各种相关因素的判断分析。

疾病深层次的规律不是仪器能够检测出来的。如果我们在临床上,主要凭仪器的结果来判断疾病,就会失去很多真正认识疾病的机会。

有这样一则病例:一位60岁的男性病人,患阻塞性黄疸三个月,先后在北京四家大医院反复经各种仪器检查,包括肝扫描、B超、胃肠造影、胰胆管造影、CT等,均诊断为胰头癌。住院期间,病人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外科会诊认为是胰头癌晚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不能手术。第二天,病人昏迷,神经内科会诊又诊断为胰头癌晚期颅内转移。当日病人死亡。谁知尸体解剖结果大大出乎意料,病人全身没有任何肿瘤,主要所见是在十二指肠后壁有一个溃疡,溃疡穿透至胰腺引起化学性炎症,也就产生了各种影像检查所见到的胰头肿大和结构紊乱的征象,接着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性黄疸。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由溃疡区内一支动脉血管被腐蚀破裂所致,而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是严重的出血性休克所致。

从上可见,医疗设备的检查结果应用于临床上,不能作为临床上的主要依据,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医疗手段。因为不同的检查得出的结论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结合患者本身的各种具体情况诊断施治才是正确的做法。

从上面的病例来看,如果能正确诊断,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但当时所有的医生都对胰头癌的诊断深信不疑,并肯定病变已到晚期,只能采取姑息治疗,谁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其间,现代化的检查设备不但没有起到正向作用,反而成了误导医生临床思维的框框,以致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错失良机。

良好的思维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素来被称为医生立业的“双足”。这也是医生从业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是随着现代科技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医生临床分析判断疾病的基本功积累却越来越被忽略。在先进仪器设备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后,我们医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及判断分析疾病的能力越来越弱。就像是有了拐棍之后,我们忘记了双足的存在一样!离开设备检测的这根拐棍,有些医生还会走路吗?

近20年来,重学历、重科研、轻临床等现象使医疗队伍存在着严重的“基本功贫血症”。在医院的整体发展上,几乎绝大多数的医院都把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投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上。这一方面是为了临床的服务需要,另一方面当然是为经济利益考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往往会觉得,如果没有做大量的检查而导致误诊,是属于医生的责任;而通过各项仪器设备检查之后,即使得出的结论不经过医生仔细思考或综合判断而导致误诊,也不属于医生的责任。于是,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往往是病人一说出症状,各项检测便一拥而上……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个医生的临床物理检查再合乎常规,也不会赢得患者的信赖。而仪器设备,尤其是一些先进的仪器一检查,自然会让患者更加信服和“放心”。因为在患者的眼里,仪器的检查是“客观”和“准确”的。而医生的物理诊断,往往是人为的,容易有误差的。

曾有报纸报道过一位大型综合医院院长向记者讲述他们医院的误诊问题。有一位病人在几个科室就诊,居然没有一个医生仔细做一下腹部触诊、叩诊,而是做了大量仪器检查,始终诊断不明。后来一位资深主任查房时,仅凭体查就发现了腹部移动性浊音,再进一步经B超检查发现了腹腔大量积液而确诊,从而避免了一例误诊误治。

在1993年出版的《哈里逊内科学》中,作者就明确指出:“在医学中没有比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检更为重要的!”但是在临床上,我们往往把疾病简单化、机械化,过多地依赖于各种医疗设备。这也是导致我们医疗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更何况,很多疾病必须依靠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医生的体查才能下结论。

这是病人的悲哀,还是医务人员的悲哀?!打开头颅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命与非生命,昭示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规则;我们用冰冷的仪器来测度鲜活的生命,必然会出现很多误差……

如果把辅助检查的结果作为我们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有时甚至会让医生误诊误治,从而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

在一篇题为“老年人脑梗塞误诊为脑肿瘤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一文中,报道了某医院脑外科在一段时间内以手术证实了六例脑梗塞患者,在CT成像上因为酷似脑肿瘤而被误诊进行了手术治疗的事情。

此类医疗事故在同一科室的不长时间内竟会连续发生了六起之多!这至少会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不应该成为现代化仪器设备的盲从者。即便是被我们认为相对精确可靠的CT之类的辅助检查,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值得信赖。

其实诸如脑梗塞和脑肿瘤这类相似的疾病,有很多症状和体征是不同的,例如,发病过程、症状表现、病人病史、病人体质,等等。如果临床医生能够耐心细致地详细了解一下患者的发病史,结合病人的各种征象,再综合各种辅助检查等进行具体分析,基本上是可以判断出病人到底是慢性的肿瘤还是急性的脑梗塞病变,也不至于贸然对病人进行开颅手术。

这类病例也在提醒我们,随着辅助诊断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量难以确诊的疾病得以明确诊断,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医生过多地依赖于它,从而忽略了对病史的询问和临床上的常规体检,以及在病史、体检和正确理解实验室资料基础上对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这种“盲从”必将导致临床医师对疾病诊治水平的下降。

事实上,当前的临床医生依赖于影像设备诊断疾病几乎成了一种通病!甚至有些医院的管理者都在提倡这样做。对于可做可不做的,甚至不需要做的某些费用较高的辅助检查,也让病人去做。久而久之,各种仪器的使用不仅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同时代替了医生对于疾病的分析判断。辅助诊断的各种项目指标,成了牵着医生的鼻子的绳索,影响医生判断疾病。《老年人脑梗塞误诊为脑肿瘤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这篇报道中还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并不仅仅是这家医院才会发生这样的误诊事件!事实上,很多医院在临床诊治中都会过分依赖高科技设备致使类似的误诊发生。能够把这种事实进行报道,并且将自己的临床失误公之于众,让大家警惕,这是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医务人员能够做出的选择,他们敢于揭自己的“短”!但是,不被我们所知的更多的血淋淋的此类事件,却依然存在着,上演着……

现在,一打开电视,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迎面而来,其中医疗广告占了很大比例。在这些医疗广告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医院为了招揽患者到自己的医院就诊,宣称“从某某国家进口了某某先进设备”,或者是新增加了“某某先进仪器”。一般还要附加上,此类仪器会对疾病的治疗有多么显著的疗效云云。

看到此类广告后,患者往往感觉这一定会对自己的疾病诊治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会把自己原来诊断不明确或者久治不愈的疾病归咎于仪器设备的不先进。

其实,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各种科技手段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来是件好事,也是患者的福音。有不少疾病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医疗设备的改进而获得转机。但是,仅仅凭借某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就一定能提高医疗水平吗?在临床上,任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最重要的仍然是医生。而仪器仅仅是医生手中的一种工具而已。如果某个医院或者某个临床医生离开了仪器就无法诊病治病,那这家医院肯定不是一家值得患者信任的好医院,这个医生也肯定不会是位好医生。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患者,由于某种疾病久治不愈,甚至因为找不出特异性的致病因素而不能确诊,光是CT就在不同的医院做了四遍。为什么呢?因为每一家医院通过仪器检测都找不到他身体有任何形态异常的部位,因而也就无法确诊他所患的疾病。其实我们知道,很多的疾病并不是用仪器设备能看得见、能检测得出的,有不少疾病的致病原因本身就是无法用仪器看得见的!而根据临床经验、判断及综合分析,是可以确诊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的。

衡量一个医院、一个医生的医疗水平,最重要的仍然是医生本身业务素养的高低等软件因素,而不是看医疗仪器是否先进、如何利用仪器等硬件因素。从仪器的检查到数据的解读,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误诊

仪器检查的过程布满雷区,你不知道自己会踩在哪颗雷上。

仪器设备真的能反映出疾病的客观状态吗?不!为什么呢?

再精密的仪器相对于疾病本身来说肯定是有误差的。因为它只能反映出疾病一部分而非全部的客观特征。如仪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仪器调校过程中难免存在的误差等,这种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所导致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医生对目前所显示的检查结果的判断,导致我们不能正确诊断人体所患疾病的真实状态。

仪器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状态下的仪器检测出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如心电图仪会受到周围电磁环境等因素的干扰,还有的仪器会受到电压、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有不少仪器操作人员对于所操作的仪器也会缺乏深入的了解。如此,医者就不能真正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脑电图而言,我们很容易把脑电图的伪迹、非特异性异常,甚至某些正常的现象认为是癫痫脑电力的临床表现,而不少临床医生对于脑电图的原理及知识知之不多,不会意识到这些结果很可能是由仪器本身的问题造成的,而只以操作者所提供的结论作为判断疾病的依据,这当然会出现相应的误诊。

仪器是被人操控的,人为的因素有很多是不确定的。同一架仪器,由不同的人操作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仪器操控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仪器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水平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医生对疾病结果的判断。而现在,有的医院的仪器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和仪器知识,甚至有些医院中的电生理仪器是由未经过正规培训的护士操作的,甚至有极个别的操作人员连护士资质都不具备,试问这样的人员如何能够适应临床的需要而不发生误诊误导呢?

仪器检查的结果也是由人来判断的。读取这个结果的人的水平高低仍然会影响到针对检查所下的结论。即使这部仪器很精密,操作过程也没有任何误差,也可能会在读取结果上产生偏差。就拿CT来说吧,脑部的梗塞、脑部组织的局限性水肿、某些脑组织的炎症甚至是恶性肿瘤等,在CT的影像上都可以表现为低密度灶。如果不根据病史、疾病的症状及病人的全部病程经历等来分析判断,仅仅凭CT呈现的结果是很难确诊的。图2-1 仪器检查的局限性

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也是如此。就拿组织出血来说,同一个病人脑部的出血,在其不同的时期,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会显现出迥然不同的信号。而这些不同的信号自然会影响到医生的判断。如果医生不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及病史做全面的综合分析,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临床诊断经验,只凭检查结果就很容易发生误诊。

英国有报道显示:“医生阅读胸片的错误率在20%~40%。同时,在大医院工作的放射学专家对于56%的胸片有着不同的解释。他们的放射报告中,有显著误差的占了41%。即便是第二次阅读同一份胸片也只有1/3的错误得到纠正。”

图2-2是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三家医院所做B超检查结果。第一个是病人于2010年12月18日做的,检查结果是双侧卵巢包块,右髂血管旁淋巴结;第二个是2010年12月31日做的,检查结果是,右附件实性占位,子宫左后方结节,右腹壁腹膜结节;第三个是2011年1月5日做的,结果是双侧输卵管积液,也就是说患病部位并没有硬块,仅仅是囊性的积液造成的。单从检查结果来看,大家肯定会认为这是三个病人的检查结果,但实际上,这是同一个病人在前后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于三家不同的医院做检查所得出的结果,其中有两家医院都在我国目前最权威医院之列。图2-2 同一患者的不同检查结果

仪器操作人员一般不接触并询问病人的病史及发病过程,只凭影像或者化验结果来判断病情在报告单上下结论,也是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影像记录只是人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某一时刻呈现的状态,它根本不能代表疾病的全部。有不少病人患有相同的病却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化验或检查结果。同样,也有不少病人患有不同的疾病却在化验检查时出现了相同的结果。既然如此,医生如何才能确定一个正确的、能真正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的结论呢?这就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即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下结论。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价值几何

化验的指标永远是我们人体在某一个时刻的暂时状态,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前些年,我的门诊上有一个病人来治胃病。治病前,他就说自己的小便里有时会有泡沫,我给他用中药针灸治了一个星期,胃部的症状基本消失了,但小便里的泡沫并没有减少。他提议要去做个小便化验,我认为可行。结果尿蛋白是3个“+”。当时医生就告诉他,根据他的小便化验单,他得的是很典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建议患者立即住院,如果不住院的话,后果相当严重。当时他特别紧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发抖了。根据我的判断,他的症状与体征不像慢性肾小球肾炎,就建议他先别住院,再去做个复查。结果再次化验小便,蛋白就变成阴性的了。医生还是不放心,建议他做个24小时的蛋白定量。结果蛋白数值还是偏高,于是又建议他住院。后来病人就问我:“我到底用不用住院?”我问他:“你感觉怎么样?”他说:“我感觉也没有肾炎的症状,腰痛、疲乏这些症状都没有。”听罢,我便告诉他:“你不用紧张,可以再做一个24小时的蛋白定量化验。这次你把同一份小便分成两份,分别送到两家医院去化验。”他按照我说的做了,结果发现一家医院的化验结果是阳性的,而另一家的结果是阴性的。

我想借这个案例来提醒大家,当我们拿到化验单的时候,千万不要为这些数据所迷惑。当然,有些数据是客观的,但也有一部分数据存在着很大的误差。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这些数据一定比我们人的判断更科学、更客观、更精确。

最近,我的门诊来了一个病人,被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他来的时候,走路、说话都很好。可是为什么会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呢?因为他的化验数据结果显示类风湿因子比较高。我详细问了一下,实际上他只是有一根手指疼,当地的医院即诊断为类风湿,并告诉他类风湿这类病现在西医都没办法治,而且这个病发展得会越来越快,关节会变形,最终会影响到他的自理能力。他一听就害怕了,睡不好觉也吃不下饭。病人一个劲儿地问我:“我这个病到底能不能好?是不是最后要瘫痪?很多医院的医生都这么说,我自己在网上也查了,类风湿确实没有办法治。”我明确地告诉他:“你本身的问题不大,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因为诊断类风湿不是光通过几个化验指标就能确诊的,这个指标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某些被我们认为与疾病相关的指标本身和类风湿到底有没有直接的因果对应关系都很难说。否则,为什么有些症状与体征都已经很明显的病人反而化验结果是阴性的呢?为什么有些没有类风湿症状的人化验也有可能呈阳性呢?”

我们常常认为医院化验检查的结果很科学、很客观。其实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真实。举个例子,病人化验血常规得出的结果真有那么客观吗?我们取血的部位换一个指头或者是换到其他部位,化验出来的数值肯定是有变化的。为什么?因为到达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的血液量是不完全一样的,得出的结论当然也不会完全一样。另外,血样是随着人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如果当天没休息好,或者病人喝酒后再化验,很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变化。此外,就算是同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化验完血常规后,喝一杯热水出去跑一圈回来再次化验,数值也会发生变化。

化验的指标永远是我们人体在某一个时刻的暂时状态,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严格来讲,这些检查在医学上只能作为参考,起辅助诊断的作用。如今在大多数医院里,它们不再是辅助诊断,而成为主要的诊断依据,更成为治疗的依据。这种思路和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在意那些检查指标。我们去检查身体,就是从上到下检查一遍,然后由计算机打印出一个表格,表格上呈现的是医疗仪器得出病人“血脂高”的提示。其实人和人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机器化验的结果,不一定完全适合任何人。例如一个长期坐办公室的公务员与一个天天在田里干活的农民如果都有血脂偏高的化验值,那计算机会同样提醒你,注意运动,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其实,类似的提醒对于前者是有必要的,而后者呢?他天天在田里干活,并且吃的也多是粗粮淡饭,这种提醒就是多余的,因为后者的血脂高很可能与别的因素有关。

人体的很多疾病在发病初期是检查不出来的。那时患者虽然有临床症状,但也只是功能性的障碍,并没有表现出器质性的异常。这时,尽管疾病已经产生了,仪器设备所给出的结果也往往是阴性的。

同样,此处的病不一定就是此处的问题。身体某处有异常的体征出现,有时很可能是有其他原因或者其他部位产生了病变。如果不根据患者的整体状态综合分析,也就无法根据检查结果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就比如一个头痛的病人,其症状可以是感冒引起的,也可以是颈椎病引起的,还可以是睡眠不足引起的。

有的疾病是阵发性的,是与气候状态和人体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等密切相关的。如果不处于某种容易诱发疾病的状态,症状就无法表现出来。这时,就是用再精密的仪器也检查不出来。如某些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发病往往在很短的一两分钟之内,等到我们想用心电图仪捕捉它时,病人的心率已经完全正常了。

某些仪器能检测出来的只是人体的一部分。比如X线,它对骨骼系统的检查是有特异性的。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关节疼,让他去拍X片看一下,那些关节处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血管等部位发生的病变就很可能检查不出来。再如我们在检查肩周炎等疾病时,有时病人的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了,甚至医生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到患者侧肩部有僵硬、肿胀、低温或触痛感,但拍片提示的结果却仍然多是阴性,而这却不能说明“没有疾病”。

而且,还有很多的疾病是我们用现有的仪器根本无法检测出来的。如由于人的情绪问题,精神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疾病,如果我们仅凭仪器来判断的话,自然会出现很多失误。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人的生理功能是由人体的每一个部分共同协调来完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除了可能是某个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外,还可能是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失常。这些问题也不是仪器设备能检查出来的。因此,如果仅仅以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的话,会对很多的此类疾病造成误诊或漏诊。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颁给了哪些人

医学没有办法包治百病,但是医生可以善待百人,情暖百家,抚慰百心,安顿百魂。

加拿大医学家威廉·奥斯勒早在若干年前就曾经提醒过我们:“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之间正在失去平衡,过分地强调科学,会忽视医学的人性关怀。”面对我们目前医学的现状,回顾一下现行的医学评价体系及其价值趋向,就不难明白威廉·奥斯勒所说的话并非危言耸听。我们从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名单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果我们把1951~2011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获奖成果罗列出来,会发现一个规律:几乎所有的医学成果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而真正从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角度对我们的生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医学家,极少有获诺贝尔奖的。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1979年和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竟然分别是CT技术的发明者和核磁共振医学成像技术的发明者。其实,严格来说,这两项成果,既不是医学的成果,也不应该是生理学的成果,它更应该是物理学或者现代科学中其他学科的成果。

所以说,如果医学界一直强调科学至上,或者技术至上,其必然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过分地强调技术至上,那么医学在面对很多疾病的时候终将无计可施。因为我们面对的许多人体健康问题,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有生活方式的问题,这些仅靠医学技术是无法解决的!另外,医学也必然会遇到技术难以施行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心脏上放支架,放在一些有手术适应症的部位可以,但有一些部位是无法放置支架的。而且,支架仅放一个两个可以,但能放十个、一百个吗?因此,我们更应该把眼光盯在“为什么”上,把注意力用在预防疾病上。

过分强调技术至上,还容易导致人性的淡化。我们现在去医院,很多时候病人话没有说完,医生的化验单就摆在面前了,医患间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对于很多慢性疾病或疑难疾病而言,现有的医学无法解决。所以,有时候病人去医院不仅仅是去开药,开化验单,可能还想听到医生对他疾病的解读,更想听到医生对他的鼓励、安慰与指导。但如果过分强调技术,这些问题终将被淡化。人性淡漠的医学,必然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造成医患之间的隔阂甚至激烈的矛盾。

过分强调技术至上还有一个可怕后果,就是容易导致医疗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误用和滥用。我在门诊遇到过一个病例。该病人在医院住了不到50天,却做了17次影像检查。在这17次检查中,有两次拍的是X线片,另外的14次是CT,还有一次是PET-CT。做这些检查时,医生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目的是为了弄清楚病情,但结果呢?做完这17次检查之后,疾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仍然是个未知数。另外,做如此多不必要的检查,还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直接或者潜在的危害。一个本来就患病的身体在短时间内做14次CT,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比正常人要大得多。图2-3 一位患者在一次治疗期间所做的所有影像检查

另外,技术至上会导致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

病人的人均费用统计共分三个方面——药费、检查治疗费和手术费。近几年,药费与仪器检查费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手术之类所耗的费用。图2-4是我国2002~2013年综合医院人均药费统计图,短短十年间,药费翻了一倍。更触目惊心的是这张《1978~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统计图》。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还算是比较缓慢的,从2003年开始直线上升。2009年达到了17204.81亿元,到2013年就冲到了31868.95亿元。图2-4 2002~2013年我国综合医院人均医药费统计图2-5 1978~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统计图

可见,我们如果过度关注医疗的技术层面,而忽视人文关怀的话,不仅会给病人造成不少负面的后果,而且也会给国家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就算我们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如果医疗费用照这个速度上升,国家投入再多,也赶不上医疗费上涨的速度。

既然技术不是万能的,那么医学在面临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疾病时该怎么办?例如面对一些肿瘤晚期的病人,或者面对某些病入膏肓生命垂危的患者,在确定没有治愈方法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听之任之。这时,医学的另一面就体现出来了,即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有了这种针对人性的关怀,病人即便知道病情已无药可救,也会感觉到人间的温暖。所以说,医学没有办法包治百病,但是医生可以善待百人,情暖百家,抚慰百心,安顿百魂。第三章我们走入了怎样的误区分科过细并不等于诊断更加精确

分科过细并不等于诊断更加精确,它反而会阻碍我们寻找真正的病因。

几年前看到央视的一则报道:一心脏病患者,同时伴有精神障碍。入院后,两个科室各持己见,相互推诿,都认为病人不属于自己科室而拒绝接收该病人,如此行事险些危及病人的生命!

随着医院的分科越来越细,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从物理诊断到X线、CT、核磁共振……越来越高级的科技设备让患者越来越目不暇接……

从形体解剖到细胞学的研究,再到生理生化的研究,慢慢地,我们已经走进了分子医学时代,研究的目标也越来越精微……

从大内科、大外科开始,医学科目逐渐演化为胸内、普内、神经、心内、肾内、耳科、鼻科,等等。而就小的耳科而言,就出现了专门研究内耳某个部位的专家……

目标越来越专,越来越精,越来越细。琳琅满目的大科室、小科室,让病痛中的患者怎一个“晕”字了得!

医学在高、精、尖方向上的极致发展,仿佛一跃九霄,而脚下登高的梯子却越来越悬,越来越不踏实……

但是从一般系统论的角度看,分科越来越精细,必然会背离人体的整体规律。我们分科的原因之一是认为在疾病的研究当中,只要研究清楚身体中每个部位的疾病,就会了解人体整体的情况。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因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永远大于各部分之和。分割开来研究人体,必然会忽视很多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来的规律。

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是不可能单独完成其功能的。化整为零,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任何器官的功能都必须通过人体这个整体的协调运作方能得以实现。再健康的一颗心脏独立于人体外也不可能单独跳动;再智慧的一个头脑,离开了人体,也变得丝毫没有意义。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是良好的合作伙伴,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如不能协调合作,人就会生病。正如一支足球队,每个球员都很棒,但仍然会输球。因为成员间的相互配合才是赢球的关键。

分科越来越细,实际上是对人体的一种分裂式研究,必然会导致人体研究离实际的人体及其疾病的真实情况越来越远!这就如一棵大树的分枝一样,越到末端,离这棵树的本来面目越远,也就越脆弱。这种舍本取末的认识人体的做法,无疑会如盲人摸象一样,很难了解全面。

在三国时期,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医华佗。《三国志·魏书·方技传》里讲了华佗治疗感冒的案例: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内实,延外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当时有两个小吏,一个叫倪寻,一个叫李延,他们同时找华佗来看病,症状都是头疼、发热。华佗给他俩看完病以后,说倪寻应该用泄法去治疗,李延应该用发汗的办法治疗。虽然这二人症状相同,他却用了不同的方法。他认为倪寻是内实,而李延是外实。第二天一早,两人都痊愈了。

这个案例起码说明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同样是头疼,它的原因不一定是一样的,病根儿也不一定在头上。外实和内实,都可以导致头疼。

第二,看上去大致相同的疾病,可能是由于完全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第三,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如果是把它分割开来研究的话,就往往会误诊、误治。看上去毫不相干的某些组织或器官,可能会相互影响,甚至会形成新的疾病,这一点很重要。人体很多功能的完成,不仅仅是各个器官、各种组织正常就行了,还要求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也要正常。如果两个器官的功能相差太大,一个过强、一个过弱,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就容易产生问题,这也是导致疾病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回头再看上面提出的那个疑问,分科过细是不是可以使我们对疾病的治疗更精确?不是!分科细致,确实能够解决某些专科本身的问题,和不分科相比,研究可能更专业、更明确,但是也会由此衍生出很多其他新的问题。这个情况在临床上遇到的太多了,比如慢性鼻炎,如果我们只针对鼻子去治疗,真的有用吗?很多病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都在受慢性鼻炎的困扰,只针对鼻子治疗总治不好。我在门诊上发现很多有慢性鼻炎的病人,只要天气一降温马上就会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有的病人一旦针对鼻子用药立刻就能缓解,而停止用药后鼻子就又堵上了。那么,慢性鼻炎真的只是鼻子的问题吗?肯定没那么简单。它和中医里讲的“肺”有密切的关系,属于肺经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是各种因素影响到肺经这条经络线都可能导致慢性鼻炎,其中风寒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说明不仅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也是一个整体。所以说分科越来越细,只能导致你会越来越多地漏掉致病的因素,最终只有一个结果——病总治不好。

分科过细还会错过很多治愈疾病的机会,我在临床上也遇到过类似的一些案例。例如,我曾经治疗过一些耳聋的患者,其中有三个病例我觉得很有借鉴意义。他们虽然症状都是耳聋,但是导致耳聋的原因完全不一样。

第一个病人是唐山人,36岁,一年前有突发性耳聋病史,病情在一个星期内加重。这个人经常酗酒,爱发脾气。他此次发作的诱因是喝了一场酒,人很疲惫,加上因事突然生气,就听不见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