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急症处理(十二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4:00:37

点击下载

作者:庞景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临床常见急症处理(十二五)

临床常见急症处理(十二五)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医药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教育要发展,教材是根本,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紧密结合中医药职业教育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突出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本版教材按照“政府指导、学会主办、院校联办、出版社协办”的运作机制,于2013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委会议、定稿会议等研究论证,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了84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规划教材”,由70余所开展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中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中药生产与加工、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等17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注重体现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3.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

4.注重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的统一,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5.注重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新颖、活泼,图文并茂,配有网络教学大纲指导教与学(相关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网站www.cptcm.com下载),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组织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精心指导,全国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院校的大力支持,相关专家和各门教材主编、副主编及参编人员的辛勤努力,保证了教材质量,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衷心希望本套规划教材能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予以修正,提升教材质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5月编写说明《临床常见急症处理》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是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具体组织,全国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联合编写,供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使用的教材。

本教材旨在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力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崇尚一技之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学以致用。教材编写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以“三对接”为宗旨,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教学适用性,在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材质量,力求编写出“精品教材”。

本教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形式进行编写,以理论够用、不求其全、突出技能、不分中西、重在实用为原则,以综合救治、疗效优先为基本思路,采用中医和西医各自抢救特长兼收并蓄的方法编写本教材。全书包括正文二十二章和附录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述有关急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其他二十一章,分别论述临床常见急症的处理;附录简述常用急救技术和常用急救方药。书中第一章绪论由庞景三编写;第二、三、四、十八到二十章由刘彬编写;第五、六、七、十二、十三章由肖跃红编写;第八、九章由赵文编写;第十、十一、十四到十七章由王秀阁编写;第二十一、二十二章由赵敏编写;附录部分由张新鹃编写。最后由庞景三统稿,肖跃红协助完成。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专业教学使用,同时也是临床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急症工作者的指导参考书。《临床常见急症处理》编委会2015年4月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急症的基本概念

急症,指突然发生的疾病或骤然加重的疾病,包括急性中毒和意外伤害。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易于逆变,若不迅速救治或治不得法,常可危及生命。

急症属于中医“卒病”“暴疾”之范畴,是邪气突至或邪毒过强,损伤过重或致病因子长期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表现为气机急剧闭阻,或气血突然衰竭、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极度失调等。

有了急症则需要“急救”,为了使急救更规范、更有效而产生了“急诊”。换句话说,“急诊”的对象是“急症”,“急诊”的方法是“急救”,所以,人们在与“急症”长期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对急症的抢救质量和成功率,在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跨专业的边缘学科— —急诊医学。

因此,了解急诊医学,首先应明确急诊医学及其相关概念,弄清急诊医学与急诊、急症、急救、危重病的关系。

急诊,指紧急地或急速地对急症病人进行诊断、评估、鉴别诊断、抢救和治疗的医疗过程,就是紧急的求诊医治。

急救,指为抢救生命,挽救肢体、脏器功能,改善危重病况时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危重病,指某些直接威胁病人生命的严重病症,包括急性病症、慢性病症等生命器官或多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疾病。如:休克、严重复合伤、急性心肌梗死、各种脏器衰竭等。

急诊,既包含了对急症的及时诊治,也包含了对急症中危重症的抢救和处置。急诊病人中有危重症患者需要给予急救,但不是所有急诊患者均需要急救,急救也存在于其他所有的医疗行为之中,如在内外妇儿科、手术室、麻醉中,甚至包括在患者家中、意外发生现场等。

其次,需弄清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急诊不等于急诊医学。急诊医学是一个以多种医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自身鲜明专业特点的医疗体系。从构成上看,急诊医学包括院前现场急救、急诊、院内急诊单元内急救,以及急性中毒处理、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等部分。急诊医学几乎囊括了临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置,但与临床各专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只是局部的处理,更多的是对急症病人全身情况的把握,以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采取及时、快速、有效的措施。此外,急诊医学还与灾害医学、交通医学、老年医学,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科医学等具有密切关系,但是急诊医学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全科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处理全部急性病症的横跨多种医学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20世纪80年代,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在国际上得到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主要包括初期急救,即院前急救;灾害医学,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危重病医学,建立的各种重症监护病房即ICU;复苏学(心肺脑复苏);急诊医疗体系,包括急救120网络体系,调遣人和物,现场急救、运送,急诊科(室)急救,ICU急救等。

急诊医学是研究临床各种急症发生的病因病机、发展演变规律、诊治方法,特别是急救处理的一门新的临床学科。它是目前中、西医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更是中医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节 急症的基本特点与发病一、急症的基本特点

急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临床各科急症,与一般疾病相比而言,急症大多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等特点,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特异的致病因素

一般而言,急症之因不出内外两端:外因多是六淫邪毒、疫疠毒气、意外伤、虫兽伤、饮食不洁之物或毒物等;内因多为脏腑气血津液耗失、虚损和气机极度逆乱,以及在疾病过程中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代谢产物— —痰饮、瘀血、湿浊、废气的蓄留等。此外,七情、劳倦所伤,起居生活不节及失治、误治等也为急症的常见因素。急症的发生多有强烈的或突发的致病因素,这一特点有别于一般慢性疾病。由于强烈的邪气侵入人体后,打乱了机体的防御机能,迅速表现出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犹如强敌入境,防御及抵抗无力,阵脚大乱。《灵枢·五色》篇说:“大气(大邪)入于脏腑,不病而卒死矣。”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亦有“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之说。一般机体正气不虚就不易发病,但强烈的邪气超过了机体正气的抗病能力,疾病也会发生。突至的致病因素亦是导致急症发生的重要原因,犹如敌兵突至,猝不及防,必致溃乱。邪气突然入侵机体,各防御系统未来得及动员起来,气机已乱,所以预防急症的发生,除了保养正气之外,还当“避其毒气”。(二)复杂的病理变化

临床常见急症除少数属于单纯的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外,大多数的急症都是复杂多变的,或表里同病,或寒热互见,或虚实错杂,或假象纷呈等,这些均是由内在的病理变化所决定的。每一个急症都有自身的病理变化和演变规律,若根据常见急症的不同临床特点,分析归纳出某一阶段相同的病机,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有利于从速治病求本。

如外感急症,多系感受邪毒所致,常有如下特征:多以发热为主症,并且表现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各个阶段;热甚必伤耗津液,寒盛必损伤阳气;邪毒炽盛,则入里迅速;由于邪毒内侵和正气耗损,故病程中多出现逆传、并发症和坏症;病邪的属性,在病发之初即决定了病证的性质等。从而可以认为,外感急症都是邪毒与正气相搏的不同结果。其发展规律一般是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传变规律而发展的,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是外感病的共同发展趋势。其中邪毒致热致变,则是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各个阶段相同的病机,邪毒内陷逆传,则是其病势转危的病理反映。

内伤急症多系内乱所生,常有以下特征:诸多内伤急症可概括为以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呈现的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内伤急症所表现的寒象和热象,多因于虚,其寒或热为标,其正虚为本;因内伤急症多非外邪所致,故一般可无外感病的传变规律;内伤急症的轻重,主要取决于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和阴阳气血亏损的程度。从而可以认为内伤急症都是内环境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其发展规律一般是按五行生克或经络、腑脏的传变规律而发展的,其病机主要是虚实的转化,病由虚生,或由虚转实,或因实致虚而多表现为虚实错杂。(三)急症的临床表现

急症的临床表现多来势急、病情重。其发病急骤(包括暴发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病的急性发作),病色鲜明或呈突然变化(包括晦暗之色突然鲜明);形体不变或消瘦,或大肉在短时间内尽脱;或大热或大寒,或寒热交作;汗出如雨,或如珠如油;肢体灼热或厥冷;疼痛如绞如割如劈如刺,拒按拒叩;胸腹胀满,如塞如鼓;排泄之物(痰液、呕吐物、大小便等)酸臭腥腐胶黏,或出势如喷如溅;惊惕痉变,抽搐频繁有力或角弓反张;或大小便闭,或出血不止,或气壅气粗,或喘喝欲脱,或晕厥,或狂乱,或昏迷……凡此种种,表现不一而危急则同。因此,临床上诊断辨证要迅速,抢救治疗要及时,方法措施要得力,方可救危为安,或转急为缓。二、急症的病机

急症的发生,从发病学观点来看,是正邪在机体中相争、相搏得比较激烈,变化比较迅速,临床表现较危较急。(一)正虚是急症发病的主要依据

在正邪双方抗争的过程中,正气的急虚或极虚是急症发病的主要依据。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言:“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说明正气急虚是疾病致急致危的内在因素。所谓急虚,是指正气在短时间内急剧耗损;极虚,既可以是短时间内正气耗损过度,又可以是慢性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正气耗甚或将脱,此二者皆可使疾病发生突变而致急致危。这里的正气,指气、血、津液、精、阴、阳,以及脏腑的功能活动,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亏少及任何一个脏腑功能的减弱,皆可视为正气虚。正虚可使疾病致急致危,而危急之病证又是导致正气急虚(极虚)的主要原因,二者可互为因果。(二)邪盛是急症发病的主要条件

重视正虚在急症发病中主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邪盛在急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即使正气不虚,也同样可导致急症的发生。如《黄帝内经》所言的“疠大至,民善暴死”“大气入于脏腑,不病而卒死也”等,则是因疫疠之气导致了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以及邪气的过强超量导致急危重症的发病。再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伤,诸如刀枪伤、烧烫伤、虫兽伤、跌仆伤、毒物伤等均是导致某些急症的常见因素。在内伤杂病急症中,还有一些代谢废物及病理产物的蓄留,常使某些疾病致危致变,诸如痰饮、瘀血、湿浊、废气、大小便等。这些物质在体内的过多、过久停留,也可视为邪,只是不同于外感急症的六淫邪毒、疫疠邪毒而已。这些物质既是病变过程中的产物,又是某些急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在体内的停留主要是影响气机的通畅、气血的流通、气血津液的再生,以及引起机体对毒物的吸收等,从而对脏腑、器官乃至全身的生理活动产生阻碍及病理性损害。因此,这些废物的存留也是急症发病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总之,急症的发病,正虚是其主要依据,邪盛是其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正虚起主导作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邪气也可成为主导因素。正虚可致邪入,且可表现为邪盛;邪盛则易入机体,损伤正气而导致正虚。因此,临床上急症可有以正气急(极)虚的表现为主者,有以邪盛的表现为主者,更有虚实错杂者。第三节 急症的范围和分类一、急症的范围

凡突发极凶险之病,或生死在反掌之间者,皆为急症,故急症的范围十分广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五官科等均可见到。所谓的急症,既包括有急重的“病”,如中风、中暑、关格、肠痈、急惊风、霍乱等;也包括有急重的“证”,如痉证、厥证、血证、喘证、产后血晕等;还包括急重的“症状”,如高热、昏迷、急黄、心痛等。临床上除各种意外伤、虫兽咬伤和急性中毒等急症外,其他常见急症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证候或症状,而是反映包括病因、病机、病性和正邪消长、阴阳变化等的具体诊断。二、急症的分类

按临床分科状况来分,则有内科急症、外科急症、骨伤科急症、儿科急症、眼科急症、耳鼻喉科急症等。按中医传统善论外感内伤来分,则可分为外感急症和内伤急症。按临床表现的急重程度来分,则可分为一般急症和特急症。所谓一般急症,是指发病急骤,但病情还不十分危险,短时间内不致丧失性命的急症而言,多指外感急症的初、中期及内伤急症和其他各科急症中的较轻者。所谓特急症,是指正气将脱、阴阳将离,即刻就可有生命之虞的急症而言,多指一般急症失治误治演变为特别危急的疾病,或突发及意外的危急重症。一般急症与特急症无绝对的界限,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上述分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急症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对临床救治急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节 急诊医学的发展概况与学术特点一、中医急诊学的发展概况与学术特点

中医治疗急症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历代医家积累了处理急症的经验,总结完善了理论,中医急诊学的发展始终与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一致,其发展简史和实践经验可概括为五个阶段。(一)中医急诊学的起源和初步实践(远古—春秋战国)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我国大约在50万年以前就有了人类。人类为了生存,在劳动和生活中要与野兽搏斗,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如严寒酷暑等)抗争,就不可避免地遭受创伤,产生疾病,而最能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是外科创伤、中毒、传染病等急症。因此,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可以说是从急症开始,也就最早产生了对急症的处理和治疗,即用植物(草药、树叶等)包扎伤口,去除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外科急症疗法;用药物内服治疗内科急症等。由于商代发明了汤液,使得药物的疗效能迅速发挥出来,适应了一部分急症的治疗,而后酒剂的出现,又增加了某些药物的速效性。

石器时代已产生了按摩、导引等物理疗法,人类发明火以后,也就产生了火熨疗法。我们的祖先最早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来治疗皮肤肌肉的脓肿,后来发展为骨针(兽骨)、青铜针、铁针、银针等,其治疗急症的范围也就随之扩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对急症的治疗,已经从开始的本能反应发展到有意识地进行探索和治疗,尽管其方法还比较原始,但人们已知道并应用药物来治疗内科急症,用物理疗法来治疗外科急症。这一时期产生了颇具影响的代表医家扁鹊,他是一个内、外、妇、儿各科兼长的医家,对急症的诊断治疗尤为擅长,如扁鹊的“入虢之诊”认为虢太子的“暴死”,只是一种尸厥(类似休克),并没有真正死亡,经他及其弟子用砭石、针灸、热熨、药物内服的综合方法进行救治,结果使虢太子“起死回生”。(二)中医急诊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三国)

随着人们对急症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时期产生了至今仍影响着中医学的理论性著作《黄帝内经》《难经》,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特别是急症学专著《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急症的著作。本书概括地论述了急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大法,尽管其内容散见各篇,但其论述面之广,说理之透是前所未有的。《内经》中论述的急症有许多冠以“卒”“暴”,以反映急症的突发性及危重性的特点。如“卒心痛”“卒中”“暴厥”“暴胀”等,有一些直述其症状,如“痉”“呕血”等以突出急症的主要表现。更为可贵的是,对某些急症的论述已比较系统准确,如对真心痛的描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内经》还将有些急症列专篇论述,如《厥论》《举痛论》《热论》等。

对急症的诊断,《内经》十分重视客观指征,在《脉要精微论》中明确提出望诊与切脉合参,这种方法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对病因的论述,《内经》强调了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正气“急虚”,外因是邪气过强(量),这种观点为急症急治从发病学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急症病机的认识,《内经》认为主要是气机的严重失调。对急症的治疗,《内经·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是急症治疗中纠正阴阳偏颇、补虚泻实的重要原则。其他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也是急症治疗中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内经·标本病传论》中治分标本,更为急症临床的重要原则。其中诸多论述成为后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理论渊源。

东汉名医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是一位救治急症的高手。曹操的头风病经华佗针刺而疼痛立止;李将军夫人之死胎,为华佗诊明且处以针、药而引下死胎;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他已能用中药全身麻醉,进行腹部手术,堪为世界外科手术抢救急腹症之第一人。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急症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第一部急症学专著。本书首创急症的辨病辨证纲领,以六经为纲辨外感急症,以脏腑为纲辨杂病急症,用平脉辨证和动态辨证的方法来辨识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明确了病证的病性、病位及邪正的盛衰,然后采用相应的治法和方药,使理法方药浑然一体。书中对急症的辨证是采用多元性的,每一篇章首先辨病,然后辨证,必要时辨症状,并将辨脉也贯穿于内,使立法有据,方由法出,故在急症的救治时,切合实用。书中重点对高热、昏迷、厥逆、谵妄、暴喘、出血、心痛、中风、急性腹痛、急黄、暴吐、暴利、妇女产后诸急等急症,从辨证、诊断到立法、处方用药都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基本方法。《伤寒杂病论》创制了一大批治疗急症的方剂,如治疗乙脑的白虎汤;治疗肺炎喘咳的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炙甘草汤;治疗暴痢的白头翁汤;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乌梅丸;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汤等,至今仍为抢救急危重症的有效方剂。此外,张仲景首先将心肺复苏术用于救治“自缢死”病人的经验载入书中:“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居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这种心肺复苏术,相当于现在的胸外按摩、人工呼吸等措施。(三)中医急诊学的全面发展(晋—元)

到了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继《伤寒杂病论》之后的又一急症学专著,也是第一部临床急症手册。本书对急症的治疗强调首重抢救,经急救处理病情转缓之时,即转入治本除根治疗。专病专方专药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如治疗黄疸,“方取小豆、秫米、鸡矢白各二分,捣筛为末,分为三服,黄汁当出,此通治面目黄”。再如用青蒿治疗疟疾,“青蒿一握,以水二斤,渍绞取汁,尽服之”。此药治疗疟疾的价值,是近些年我国的药学专家们从青蒿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显著抗疟作用的青蒿素以后,才知道青蒿素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抗疟药物。再如书中记载抗疟药物最多的常山,也是近些年才发现其具有特效抗疟功能。用非药物疗法抢救急症是本书的又一特色。书中记载了许多抢救危急病人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如创用口对口吹气法抢救卒死病人的复苏术;处理腹水的腹腔穿刺术;用桑皮线进行的肠缝合术;用小夹板固定骨折术等,这确实是对急救医学的伟大贡献。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籍中记载急症病名诊断较多(68种病名),所列急症病候最广(达300余条),对急症病机分析较详的医著,主要是对急症病因病候学做出了贡献。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介绍了许多治疗急症的经验。特别是他非常重视医生的道德修养,本书的《大医精诚》篇精辟地论述了作为医生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修养、治学和对待患者的态度。对急症的抢救强调“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应当“一心赴救”等,至今仍有深刻、积极的教育意义。

孙氏在其著作中列出27首专供急救的“备急方”。在救治卒死时,外用仓公散,内服还魂散,再配合针灸等方法,这种不同途径给药,不同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措施,大大提高了救治急症的疗效。在急救技术的应用上,孙氏也十分擅长,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导尿术治疗尿潴留的医家。“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得通便愈”。孙氏的葱管导尿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200多年。

宋代急症学的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对古代急症医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颇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伤寒论》的研究方面;二是急症方药的大发展,尤其是将中成药广泛地应用于急症临床当中。特别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中成药治疗急症是空前的,它所收载的常用有效方剂,如“至宝丹”“紫雪丹”“逍遥散”“川芎茶调散”“苏合香丸”等,多采用散、丸等剂型,易于制作,便于保存,服用方便,利于急症临时取用,故本书对后世影响巨大。

金元时期,出现了医学上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在急症学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创见,此间最负盛名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等人,故后世称其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火热论”,着力研究火热病机,善用寒凉药物,为后世温病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张从正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病以祛邪为主,治疗急症属实者多有良效;李杲重脾胃,创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等名方,为后世救治急症属虚者开辟了先河;朱丹溪重阴虚、善用滋阴,研究急症病机,力主气、火、痰、郁,对诸多急症详细论述,丰富了中医急症学内容。(四)中医急诊学的又一次飞跃(明—清)

明清时期,由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许多新的凶险传染病,如鼠疫、白喉、霍乱等接踵传入,急症日趋广泛严重,故这一时期的医学反映急症者最多。因此,中医急症学发展到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一次大的飞跃,是以温疫学派的兴起和温病学派的形成为主要标志。

明代的吴又可研究温疫成就最大,著《温疫论》,他认为温疫之病因并非“六淫”所致,乃“戾气”所引起,其犯人的途径是“邪自口鼻而入”,其治疗主张急症急攻,“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的二百年,吴氏对传染病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治法方药,是中医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之一。承吴氏之学者有清代的戴天章,著《广瘟疫论》,余师愚著《疫疹一得》等皆致力于传染病的研究,创清瘟败毒饮等名方,为治疗急性传染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代的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诸家,着力研究温病,使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有了一整套理法方药,因其贡献巨大,故被后人尊为“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著《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薛生白著《湿热条辨》,研究湿热之疾;王孟英著《温热经纬》《霍乱论》,集温病学之大成。温病诸家对温热病中的多种急症,如高热、神昏、惊厥、斑疹、吐衄等的治疗,采用清热解毒、清气透营、清营凉血、解毒化斑、通络、开窍、息风、固脱等一系列治法,创立银翘散、安宫牛黄丸、清营汤、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有效方剂,从而充实和发展了中医急症学的内容。

清代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详论瘀血急症,提出了补气活血与逐瘀活血两大法则,并创制了许多急症名方,如补阳还五汤、急救回阳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身痛逐瘀汤等,目前仍为临床急症所常用。唐容川的《血证论》列多种出血证,并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为“通治血证之大纲”。明清其他医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对急症学做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我国急症急救工作历史悠久,且有其自身的学术特点与优势,但真正得到重视并逐渐步入正轨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加强院前急救工作,中央卫生部1980年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强调健全急救组织,加强对急救工作的领导,体现急救现代化的重要性。1984年中央卫生部颁发《医院急诊科(室)建设的通知》,强调了院内急救的管理体制。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大多将急诊室提升为急诊科,增加了急诊医生的编制,增添了必要的设备,为急诊医学在我国发展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其后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这既标志着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也标明了急诊医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是政府行为,而且成为我国医学界的自觉行动。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已普遍建立了急救网或急救中心,并统一规定了号码为120的急救专用电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急诊ICU,其软件和硬件建设都得到了加强,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急诊医学的蓬勃发展。二、西医急诊医学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一)西医急诊医学的发展概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中,战地医生们认识到战地救护的组织和技术也可以用于和平时期的医院,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他们发现突发疾病和创伤在最初几分钟及时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60年代早期,美国急诊救护仅由护理人员的急诊室来完成的。随着医学的发展、高级诊疗设备的出现,以及公众对急救服务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急救服务需要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技能和技术,医院开始调集其他各科的医生到急诊室来从事日常工作,以加强急诊室救护服务的力度,并开始提供24小时的服务。这是急诊医学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1968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急诊医学学会,一个旨在教育和培训急诊医生的为公立医院提供高质量急诊医疗服务的机构。1970年该协会制定了一套以实践为基础的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课程计划和继续教育计划。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急诊医学的独立性,该协会又在1975年推行了急诊医师资格认证考试,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急诊医学终于在1979年被美国医学会和美国医疗专科协会正式命名为第23门独立的医学学科。

法国在19世纪初的拿破仑时代就诞生了紧急医疗救助系统,在德国,19世纪初院前急救是由红十字和汽车俱乐部来支持的。90%的急救车都属于红十字会所有。在英国,19世纪初开展院前急救,1948年英国开始国家卫生服务制,向所有居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俄罗斯于1898年在莫斯科就成立了民间的院前流动急救服务队。(二)急诊医学的特点

急诊医学学科,包括院内急诊医学,院外急救医学,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急诊急救服务医疗体系管理学等。

院内急诊医学,也称院内急救医学。是研究在医院急诊室以内对各类急症病人进行紧急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院前急救医学,也称院外急救医学。是研究医院以外的发病现场,以及送往医院途中如何及时、合理、有效地抢救急症病人的医学学科。

危重病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危重阶段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分类、有效救治等跨学科的医学学科。

灾难医学,是研究自然灾难、社会灾难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灾害及可解决医疗救援问题的医学。和基础研究不同,灾难性学科侧重点是研究医疗体系在防灾救灾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急诊医学强调:发病之初或者受伤之际及时抢救、安全转送到医院,接受急诊医师有效的初步诊断和治疗;然后再转往院内专门成立的强化监护医疗病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CU,或冠心病监护病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CU,或其他综合病房。这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救治急性病伤员、急性受伤伤员的组织系统,也就是当今国际上很多国家正在努力组建和改进的急诊医疗体系,称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一个院内、院外急救无缝隙链接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包括从发病现场,到紧急呼救,到急救车赶赴现场,到现场救治,到急诊室接诊,再到重症病房的特殊治疗,要做到无缝隙的链接,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院前急救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三、我国现代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

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少数大中城市初步建立了医疗转运体制,从事简单有限的院前救护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室和急救中心兴起,全国统一急救号码120在城市中陆续开通,较为完整的医疗救护体系逐步形成,急诊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院前急救逐渐形成一个专业。1987年5月28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在杭州正式成立。

第三阶段:90年代初期到“非典”之前,急救医疗体系日趋完善,院前急救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卫生部联合人事部于1995年7月正式批准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急诊医学自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第四阶段:2003年“非典”以后,伴随着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急救医疗体系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发展。第二章 心搏骤停与复苏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心脏性猝死,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短时间内发生(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自然死亡,称为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心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搏骤停发生后,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因此,为使患者得救,并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就必须在心搏骤停后立即进行旨在恢复患者生命活动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措施—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大量实践表明,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进行复苏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10分钟以后进行复苏者,存活可能性几乎为零。

中医学对本病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可归属于“猝死”“厥证”“神昏”等范畴。【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

心搏骤停的病因以冠心病最常见,在西方国家的心脏性猝死中约占80%或以上。心肌病(尤以肥厚梗阻型多见)、心肌炎、主动脉瓣病变、左房室瓣脱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亦为常见病因。此外,有些心脏病患者在下蹲、大便或用吸引器吸痰时,因迷走神经张力突然增高而发生反射性心搏骤停。既往有不伴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发性室颤史,曾有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6个月内,有频发、多源或联律间期短的室早,特别是射血分数<40%或有明显心力衰竭者;有QT间期延长和频发室早,尤其是有晕厥史者等情况均具有高度危险性。

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常见于以下情况:①呼吸停止:气道阻塞(如气管内异物、溺水或窒息)、急性脑血管疾病、巴比妥类药物过量、头部外伤等,可发生呼吸停止,随后导致心搏骤停。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高血钾(>6.5mmol/L)、低血钾,严重高血钙、高血镁、酸中毒也可发生心搏骤停。③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强心苷、氯喹、奎尼丁、锑剂等药物的毒性反应;静注普萘洛尔、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维拉帕米、氨茶碱或氯化钙等药物,尤其是注射速度较快时;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或某些血清制品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④手术、治疗操作或麻醉意外:如心脏导管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管或切开、胸腔手术和麻醉过度等。⑤突然的意外事件,如电击或雷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休克等。

心搏骤停或心跳呼吸停止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但从生物学观点来看,此时机体并未真正死亡,因为人体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仍维持着微弱的生命活动,如能及时适当抢救,尚有可能存活,尤其是意外突然发生者,复苏成功率可达50%。但继发于严重疾患者,成功率则大大下降,长期存活不到5%。

体内各种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力不同,正常体温时,心肌和肾小管细胞不可逆的无氧缺血损伤阈值约为30分钟;肝细胞可支持无氧缺血状态1~2小时;肺组织由于氧可以从肺泡弥散至肺循环血液中,所以肺能维持较长一些时间的代谢。脑组织各部分的无氧缺血耐受力不同,大脑为4~6分钟,小脑0~15分钟,延髓20~30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

心搏骤停后,循环停止,如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使组织灌流量维持在正常血供的25%~30%,心脏搏动的恢复性很大,脑功能也不会受到永久性损伤;若血供量只达15%~25%,再加大组织灌流,反而会促使组织细胞的损伤达到不可逆的程度,即所谓“再灌注损伤”;如组织灌流量在心搏骤停后,只维持在正常血供的10%以下,即所谓的“涓细血流”,称为“缺血性冻结”,细胞将发生坏死。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宗气外泄,真气逆乱或耗散;或因邪实,气机闭阻,升降否隔,气血暴不周流,阴阳不交,气机离绝,神散而成。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病机为虚实夹杂,正确治疗可有获生之望。【临床表现】一、心搏骤停的先兆征象

1.许多病人在发生心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在心电监护下发现频发、多源、成对出现或R重于T的室早,短阵室速,心室率低于50次/分,QT间期显著延长等。

2.无心电监护下发现低心排出量状态,听诊有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微弱或暂停,眼球上窜、呆眼凝视、瞳孔散大等脑活动异常,突然出现的抽搐等。二、心搏骤停的表现

在常温情况下,一般心搏骤停后会出现:①心音消失;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⑦面色苍白或发绀。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以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心搏骤停的快速诊断依据

1.意识突然丧失。

2.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呼吸断续呈叹息样。

3.大动脉搏动消失。

临床上,诊断要快,切勿心搏骤停的表现完全具备时才确立诊断。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呼吸停止或微弱;大动脉(如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应该触诊颈动脉了解有无搏动,但如果是非医务人员,不要强求此条件,切不可为了寻及大动脉而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机。二、心搏骤停的心电图的特点

根据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尸检的结果,心搏骤停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分为3种类型:

1.心室颤动(室颤) 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心电图上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连续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达200~400次/分。室颤最常见(约占90%)且复苏成功率最高,尤其是室颤波粗大而快速者。

2.电机械分离 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身节律,频率为20~30次/分以下。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但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也扪不到脉搏,预后颇差,复苏困难。

3.心脏(室)停顿 心脏(室)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心电图上无P-QRS-T波或仅可见到心房激动的P波,复苏成功率较低。三、中医证候

1.气阴两脱证 神萎倦怠,面气短,四肢厥冷,心烦胸闷,尿少,舌质深红或淡,少苔,脉虚数,或微,或伏。

2.元阳暴脱证 神志恍惚,或昏愦不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淡润,脉微细欲绝或伏而难寻。

3.痰瘀毒蒙证 神志恍惚,气粗息涌,喉间痰鸣,或息微不调,面晦或赤,口唇、爪甲暗红,舌质隐青,苔厚浊或白或黄,脉沉实,或伏。【处理】一、处理原则

1.争分夺秒,立即采用心肺脑复苏术进行抢救。

2.时刻注意维持基本生命支持。当呼吸骤停或自主呼吸不足时,保证气道通畅,进行紧急人工通气非常重要,可防止心脏发生停搏。心搏骤停早期,可出现无效的“叹息样”呼吸动作,但不能与有效的呼吸动作相混淆。心搏骤停时血液循环停止,各重要脏器失去氧供,如不能在数分钟内恢复血供,大脑等生命重要器官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二、西医急救措施

心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由于心搏骤停大多发生在意外场合,抢救复苏时,时间就是生命,故重要的是现场徒手心肺复苏。《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生存链确定为五个链环: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复律、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心搏骤停复苏后的综合管理。(一)早期识别与呼救

1.早期识别心搏骤停 ①判断意识。轻轻摇动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其姓名,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图2-1)。②判断呼吸。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有无呼吸或不正常呼吸。如患者无意识,同时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应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开始现场心肺复苏。③以最短时间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10秒钟内完成)。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图2-2)。若无,则心搏骤停的诊断确立。图2-1 判断意识

2.早期呼救 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高声呼唤周围的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或委托他人)拨打急救电话“120”“999”或附近医院电话,要求携带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先拨打急救电话再立即CPCR;如现场有2个以上抢救者,则1人打电话求救,1人即开始CPCR。图2-2 判断颈动脉搏动(二)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其主要措施包括人工胸外按压、开放呼气道和人工呼吸。

1.人工胸外按压(circulation,C) 使患者平躺仰卧位,置于平整坚硬的地面上,如病人为俯卧位,应将患者头、颈、肩、躯干作为一个整体翻转成仰卧位。解开病人上衣,暴露前胸部,救助者跪在其身旁进行按压。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应撤除垫褥或在患者背部放置硬木板。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的中点(图2-3)。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使掌根用力在胸骨上,以避免发生肋骨骨折。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避免冲击式的猛压(图2-4)。按压的幅度为成人至少5cm(婴幼儿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每次按压后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骨。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连续按压30次。在胸外按压中应努力减少中断,任何不必要的按压中断(包括暂停按压进行人工呼吸)都会使CPCR成功率降低。若多人团队配合进行按压,一般约每2分钟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替换人尽量在5秒内完成。持续胸外按压直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或复苏终止。若患者胸廓畸形、骨折或伴开放式外伤,不能进行胸外按压时,可紧急开胸直接用手挤压心脏。

2.开放气道(airway,A)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首先应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患者义齿松动应取下(图2-5)。然后采用仰头举颌法开放气道。方法是:施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颌,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图2-6)。如有多人配合CPCR,呼救、开放气道与胸外心脏按压可以合理分工同时进行。有条件时,还可以借助气管插管或切开插管来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breathing,B) 维持气道开放状态,再次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判断有无自主呼吸,若没有,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应超过10秒。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当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时,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图2-3 按压部位图2-4 按压手势图2-5 清除呼吸道异物图2-6 仰头抬颌法(1)口对口呼吸:口对口呼吸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常用通气方法,施救者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鼻孔,口唇紧贴口唇或者张口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快速吹气,确保吹气时患者胸廓起伏并维持1秒钟,然后移开口唇,松开捏鼻子的手指,让患者呼气,如此反复进行(图2-7)。人工呼吸的频率是8~10次/分,连续吹气2次,两次人工呼吸后应立即胸外按压。施救者实施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后用力吹气,防止通气过度。《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提示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进行心肺复苏,为达到最佳复苏效果,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2,交替进行。若是单人CPCR,人工呼吸时停止胸外按压;若是双人配合CPCR,一人专职人工呼吸一人专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时不用停止胸外按压。图2-7 口对口人工呼吸(2)口对鼻呼吸:口对口呼吸难以实施时应推荐采用口对鼻呼吸,尤其是患者牙关紧闭不能开口、口唇创伤时。救治溺水者最好应用口对鼻呼吸方法,因为救治者双手要托住溺水者的头和肩膀,只要患者头一露出水面即可行口对鼻呼吸。(3)口对面罩呼吸:用透明有单向阀门的面罩,急救者可将呼气吹入患者肺内,可避免与患者口唇直接接触,有的面罩有氧气接口,以便口对面罩呼吸的同时供给氧气。用面罩通气时双手把面罩紧贴患者面部,加强其闭合性则通气效果更好。(4)球囊面罩装置:使用球囊面罩可提供正压通气,一般球囊充气容量约为1000mL,足以使肺充分膨胀,但急救中挤压气囊难保不漏气,因此,单人复苏时易出现通气不足,双人复苏时效果较好。双人操作时,一人压紧面罩,一人挤压皮囊。(三)早期电除颤/复律

早期除颤在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如有条件应越早进行越好,并不拘泥于复苏的阶段。心脏体外电除颤是利用除颤仪在瞬间释放高压电流经胸壁到心脏,使得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终止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折返或异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性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颤,消除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除颤时间越早,室颤消除成功率越高,随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迅速下降,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如果有自动电除颤仪(AED),立即分析患者心律,如需要电除颤,立即给电击1次(双相波200J,单相波360J,儿童2~4J/kg),一次电击无效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CRP后(约2分钟)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总除颤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由于现在有了自动体外除颤器,因而使得早期除颤成为可能。AED有诸多优点,仪器轻巧,自重仅3kg左右,术者只需接受很简单的训练便能操作。AED的操作步骤:

1.除颤电极的位置 将AED的前电极安放在右上胸锁骨下胸骨右缘,侧电极则安放在躯干的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适宜在腋中线上。

2.AED的操作 AED的仪器面板有三个按钮:①绿色:开关(ON/OFF);②黄色:分析(analysis);③红色:电击(shock)。操作时尚有声音和文字提示。步骤为:连接电极,启动仪器,按压分析按钮,仪器迅即提示正在分析心律,并显示分析结果,如建议电击除颤,选择最大电量并充电,充电结束要求大家离开患者身体,按压电击键,即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