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房龙为我们讲人类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0:55:28

点击下载

作者:(美)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 辛怡译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类简史:房龙为我们讲人类的故事

人类简史:房龙为我们讲人类的故事试读:

原序

给汉斯吉和威廉:

在我十二三岁那年,我的叔叔——我对读书和画画的喜爱都是源于他——许诺要带着我进行一次难以忘怀的探险之旅,即:他要带我一同爬上鹿特丹老圣劳伦士塔的塔尖。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与圣彼得的钥匙一样大的大钥匙开启了那扇神秘大门。他说:“如果你回来后又想出去,只要按一下铃就行。”满是锈迹的铰链发出了沉闷的声音,将我们与闹市隔离开来,把我们锁在一个全新的,与世隔绝的世界里。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可以听见的寂静。在我们登上第一段楼梯时,我所了解的少得可怜的自然知识又多了一项——可以摸到的黑暗。一根火柴指引着我们应该如何向上走。我们抵达了第二层,然后再上一层,然后又上了一层,直至我们已经弄不清到底走到了第几层——紧接着总还会有下一层。忽然间,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光亮。这一层与教堂屋顶的高度一致,它被作为仓库使用。在几英寸厚的尘土下面,堆放着无数象征着神圣信仰的物品——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几年前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虔诚的男女们丢弃的。这些物品曾经被我们的祖先们当作掌管生死的神器,可如今却成了一堆废弃的垃圾。神人的雕像也被勤劳的老鼠筑成巢穴,机警的蜘蛛在一个张开双臂的圣人胳膊上编织了一张大网。

又上了一层楼,我们才知道刚才的光亮是从哪里来的。一扇又高又大的窗户敞开着(窗子上安装了粗壮的铁栏杆)让这间高高的空无一人的房间变成了数百只鸽子的栖息地。铁栏杆中间吹来一阵阵清风,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奇特又动听的音乐声。这声音便是我们脚下的闹市里发出的,只不过距离已经将这些喧闹声净化了。大型车辆发出的轰隆声,马蹄发出的嗒嗒声,起重机和滑轮发出的咕噜声,以及任劳任怨的蒸汽机发出的嗞嗞声(它们用数以千计的不同方式为人们做着工作)——这些声音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柔和美妙的低吟声,与鸽子们发出的阵阵咕咕声互相呼应。

楼梯到这里为止,再往上便是梯子。上了第一节梯子(这一节梯子很陈旧而且表面光滑,我们必须要用脚不断试探)后,又见到了一个崭新的壮观的景物——城市大钟。我仿佛见到了时间的心脏。我能够听见秒针急促跳动的沉而有力的脉搏声——一下、两下、三下,直至跳到六十下。紧接着传来震动声,好像每一个齿轮都停止不动,一分钟好像被无穷无尽的时间割舍掉了。大钟不停歇地重新开始下一分钟: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最终,随着一阵震动的预警,众多齿轮相互摩擦产生的犹如打雷一般的声响,从我们的头上呼啸而过,对全世界宣告中午来临了。

往上走一层是钟楼。有精致的小钟和它们令人恐惧的姊妹。位于中央有一个大钟——我在午夜时听见它发出的声响,总会觉得非常恐怖,因为那是在对人们发出火灾或者水灾的警报。在庄重严肃的孤寂里,它好像在回忆过去600年的事情(在长达600年的时间里,它见证了鹿特丹人的喜怒哀乐)。它被一群排列整齐的小钟紧紧包围,好似古老的药店当中整齐摆放的蓝色药瓶。每隔两个星期,它都会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演奏动听的音乐,在那天,人们会出来赶集,买卖物品,探听一下世界上都发生了什么奇闻轶事。可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里,还屹立着一个大黑钟——与它的同类相距甚远,肃穆又庄重——这是宣告死亡的丧钟。

继续往上爬便是漆黑一片和一些梯子,相较我们之前爬的更加艰难。突然间,新鲜的空气和辽阔的天际都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终于来到了塔楼的最高点,头顶上是蓝天,脚下便是整个城市——城市小得好像玩具一样,城市里的人们就好像是蚂蚁一样来来回回地忙碌着,所有人都一门心思地思考着自己的事情。石头城墙以外的地方,是一片广阔的田野。

这是我第一次俯瞰这个大千世界。

自从那次之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会爬到塔楼的顶端独自寻找乐趣。即便爬楼梯很费劲,可是我却觉得付出这些力气很值得。

而且,我深知我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我能够看到大地和蓝天,能够听见我的看大门的朋友给我讲故事——他居住在塔楼下面一个背风的小屋子里,负责照看大钟,就好像是这些大钟的父亲一样。此外,他还要负责发出火警警报。不过他平时生活很悠闲,在那时,他会点燃烟斗,然后陷入沉思。大概50年以前他曾经读过书,虽然跟没有读过书一样,但是由于在塔尖上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从周围的广阔世界当中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他很了解历史,历史在他眼中是鲜活的。“那里,”他指向河道的转弯处跟我说,“就是那,我的孩子,那片树林你看到了吗?就在那里,奥兰治公爵凿开河堤,灌溉土地,救活了莱顿。”又或是,他对我述说关于老默兹河的趣闻,讲述这宽阔的河流是怎样从一个便利的港口,变成一条四通八达的水路,承载着德·鲁伊特以及特隆普的船队,开始最后一次远近闻名的航程——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在海上航行,他们牺牲了自己。

我们还一起看那些环绕在庇佑它们的教堂周围的小村庄,很多年前,那间教堂便是神圣守护者的家。往远处看,我们还能够看见代尔夫特的斜塔。距离斜塔塔尖很近的位置,沉默者威廉遭到暗杀,同样在那里,格劳秀斯学会了如何编写拉丁语句。再往远处看,便是低矮的高德教堂,那里是伊拉斯谟早期的家。这个男人所拥有的才智比大多数国王的千军万马都要强大,伊拉斯谟——这个在孤儿院里长大的人的名声已经传遍全世界。

最后是浩瀚无边的大海与陆地的银白色的分界线。在我们的脚下,有着与大海截然不同的景物:各色各样的房顶、烟囱、房子、花园、医院、学校、铁路,这些便是我们口中的家。可是这座塔楼却让我们改变了看待古老家园的眼光:喧闹杂乱的道路与市场、工厂与车间,这些都成了展现人类能力与意志的表征。在这里最好的事物,莫过于紧紧围绕在周围的辉煌的历史。当我们再次回归到正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这些辉煌的历史则会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动力。

历史犹如经验堆积的高塔,是由时间在过去日子里的广阔田野上建造起来的。想要攀上这座古老高塔的塔尖,俯瞰它脚下的景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塔里没有安装电梯,但是年轻人的腿脚很强健,它们可以支撑年轻人登上去。

现在,我将开启大门的钥匙送给你们。

等你们归来时,一定能够了解我为什么如此狂热了。在北方有一片名叫斯维斯约德的土地,那里有一块巨石高高耸立,它的高度和宽度都是100英里。每隔1000年,就会有一只小鸟飞来,在这块石头上磨

砺自己的喙。就这样,巨石被磨光了,而永恒中却只过去了一天。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第一章表演平台的布置

我们在一个巨大疑问的笼罩下生活。

我们是什么人?

我们从什么地方来?

我们要去哪里?

渐渐地,我们带着坚持不懈的勇气,把这个疑问一点点推向遥不可及的边界,超出地平线——在那里,我们期待寻找到想要得到的答案。

我们并没有走太远。

我们所了解的事情依旧太少,不过我们达到的境界是:我们已经可以(非常精准地)推理出许多事情。

在第一章中,我将(依照我们如今掌握的知识)跟你们讲,第一次人类出现时,表演平台的布置究竟是什么样的。

假设我们用一条长线来表示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们,那么在长线最顶端的那条细细的线条,就代表人类(或者与人类十分相近的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的时间。

人类是最后一个上台的,但也是第一个利用脑子来实现征服大自然的目标的。这便是我们要研究人类的目的,而不去研究猫、狗、马或者其他种类的动物——即便从这些动物的本身来讲,每种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的进化史。(据我们所知),起初我们生活的这个行星就是一个着火的巨大球体,是浩瀚太空当中的一个小小的烟云。渐渐地,几百万年过去了,地球的表面全部都烧光了,外壳被一层薄薄的岩石包裹住,连绵不断的大雨冲刷在这块毫无生气的岩石上,打磨出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并且将泥沙全部带入山谷之中——在被热气笼罩的地球上,这些山谷躲在了高耸的大山当中。

当太阳划破天空时,最终的一刻也到来了,它见到这个小行星上有许多小水坑——这些小水坑最后则变成了地球东西半球上的浩瀚大海。

后来有一天,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竟然创造了生命。

第一个带有生命的细胞在无边无际的海水中漂荡。连绵不断的雨

在几百万年的岁月中,它都没有目的地在水中漂流。可是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它逐渐养成了一些习惯,让它可以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存活下来。在这些细胞里,有一些喜欢在湖泊以及水坑的漆黑的地方生活。它们在沉积在水中的泥巴里生根(泥巴是随着雨水从山上流下来的),最终它们成为植物。其他细胞喜欢到处游荡,逐渐长出怪异的带有关节的腿,犹如蝎子似的,开始在海底爬着移动,它们被植物以及好像水母一般的浅绿色生物包围着。还有另外一些细胞(包裹着鳞片),依靠着游泳的姿势,由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捕食。慢慢地,它们让海洋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鱼类。

与此同时,植物的种类也渐渐多了起来,它们开始寻觅新的居所。海洋里的地方已经满足不了它们了。它们不想与水分开,于是在沙滩与山底找到了自己的新家。每天两回,潮汐来时大海里的盐水将它们吞没。而其他时间里,这些植物则需要去尽力适应不舒服的环境,争取在空气稀薄的地球表面活下来。它们花费了几个世纪的时间来适应,总算掌握了怎样在空气中也能生活得好像在水里那么自在。它们逐渐变大,变成了灌木丛和树林。最终,它们学会了怎样开出鲜艳的花朵,来吸引每天忙个不停的大黄蜂以及鸟类,然后通过它们将种子散布在遥远的地方,直至绿色的草原包围整个地球,或者地球沉浸在树木茂盛的树荫下。

一些鱼类逐渐离开海洋,试图用肺部呼吸,同之前用鳃呼吸时似的。我们管它们叫“两栖动物”,是因为它们无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都同样自在。在你眼前的小路上跳过去的第一只青蛙就可以告诉你,两栖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

这些动物离开水之后,渐渐地适应了陆地上的生活。有一些变成了爬行动物(这类动物类似蜥蜴一样爬行),和昆虫一起享受着安静的森林。为了可以在软绵绵的土地上跑得更快,它们的腿渐渐变得强壮,体型也逐渐变大,直到全世界都被这样一群巨大的生物霸占(生物学手册里记载的鱼龙、巨龙、雷龙),它们可以长到三四十英尺,可以像逗小猫一样耍大象玩。

爬行动物的家族中有一些成员逐渐适应了在树上生活(当时大树的高度通常在100多英尺)。它们移动时已经不需要靠脚了,但同样可以快速地从一根树枝过渡到另外一根树枝上。所以,它们将身上的一些皮肤演变成犹如降落伞一样的东西,它连接着身体的一侧和小脚趾。渐渐地,它们用皮肤制成的降落伞的表皮长出了羽毛,尾巴也成为改变方向的操纵杆,在树与树之间飞翔,成为货真价实的鸟类。

之后出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所有体型庞大的爬行动物在短期内全部死亡。我们不了解发生了什么。或许与气候变化有关,或许与它们体型太过庞大有关,它们不会游泳、走路以及爬行,所以面对高大的蕨类植物和树木,也没有办法吃到嘴里,只能硬生生饿死。不管原因是什么,具有上百万年历史的巨大爬行动物王国宣告灭亡。

之后,整个世界又被截然不同的生物占领。它们是爬行动物的后代,可是它们和爬行动物完全不同,因为它们依靠母兽的乳房来哺育下一代。所以,现代科学把它们叫作“哺乳动物”。它们没有鱼鳞,没有鸟一样的羽毛,它们的全身长满毛发。无论怎样,哺乳动物进化出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它们相较于其他动物更有优势。母亲将幼仔的卵藏在身体里,直至出生为止。而其他的所有动物——那个时候——全部都让自己的幼仔置身于严寒、酷暑或者随时可能遭受野兽攻击的处境里。哺乳动物会将幼仔留在自己的身边,在它们无法适应外界生活、无法对抗天敌时,保护着它们。这样一来,哺乳动物的幼仔活下来的希望更大,因为它们可以在母亲那里学习到更多本领。假设你之前见识过母猫教导小猫怎样照顾自己,教会它们洗脸、抓老鼠的话,你就会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可是与哺乳动物有关的话题我不想多说,因为你们了解得已经很多了。它们就生活在你们的周围。无论你们在街道上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见到这些伙伴们,而且你们在动物园的铁笼里,还可以看到一些不是很了解的它们的远房亲戚。

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重要的交界处:人类远离了混沌、生死交叠的生物群体的大军,开始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自己种族的未来。

其中一种哺乳动物很特别,它寻找食物和居住地的本领要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它会利用自己的前肢抓住猎物,通过训练之后,它进化出一双犹如手一样的爪子。通过不计其数的锻炼后,它掌握了将重心转移到两条后腿上的本领(这个动作难度很大,虽然人类掌握这个动作已经有长达100多万年的时间,可是每一个人出生时都要从头开始学习)。

这种生物似猿似猴,而且比它们都要高级。它是最有能力的捕食者,无论什么气候都能够生活。为了让生活更加安全,它们拉帮结伙地一起活动。它们还掌握了发出奇特喊声的本领,警告幼仔附近有危险。过了几十万年,它们掌握了用咽喉发出声响交流的本领。

这种生物——或许难以置信——它们就是我们最早的“类人”祖先。第二章我们的祖先

对于第一个“真正”的人类,我们知道得很少。我们从未见到过他们的影像资料。从某些古老的土壤深处,我们找到了他们骨头的碎块。这些骨头与一些早已经灭绝的动物残骸埋在一起。人类学家(那些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们,用尽一生的力量来研究动物世界中的人类)得到了这些骨头的碎块,以此作为根据精准地描绘出我们原始祖先的样貌。人类头骨的演变

人类的曾曾祖父是长相特别丑陋,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哺乳动物。他的身材矮小,和现代人相比要小上很多。炎炎烈日和刺骨的寒风,将他的皮肤磨炼成了深褐色。他的头、手臂、腿脚以及躯干的绝大部分都长有浓密的毛发。他们的手指很细但是很有力量,他们的手与猴子的爪子极为相似。他赤裸着身体,除了从呼啸的火山看到过如泉水一样涌出的火焰(火山流过大地时浓烟滚滚、岩浆四溢),他从未见过任何火焰。

阴暗潮湿的深林便是他的栖息地,犹如当今的非洲矮人。每当饥肠辘辘时,他便把植物的叶子和根茎生着吃下,又或许在愤怒的小鸟那里偷走鸟蛋,给他的孩子充饥。有时候,通过长时间的持续追捕,他也会捕捉到一只麻雀或者一只小野狗,又或者是一只野兔。他直接生吃这些东西,因为他不知道这些食物煮熟之后会更加美味。

在白天的时间里,原始人到处闲逛,寻觅吃的东西。

当黑夜笼罩着大地,他将自己的妻子和子女藏在树洞里或者巨石的后面,因为他的周围都是一些猛兽——黑夜降临,野兽们便会出来闲逛,为自己的另一半以及子女寻找食物,而且它们很喜欢吃美味的人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要么你吃掉别人,要么别人吃掉你。因为整个世界都充斥着恐惧和磨难,所以活得很不安逸。

夏季时,他要被热辣辣的太阳暴晒;冬季时,他的子女也许会在他的怀抱里被冻死。当他负伤(捕捉动物时难免会造成骨折或者扭伤),假设没有伙伴协助他,他也会死得很惨。

动物园里有很多动物喜欢发出一些怪叫,人类早期时同样如此。也就是说,他会没完没了地反复说着同样的、听不清楚的话语,这是因为他喜欢听自己讲话。随后他渐渐发现,遇见危险时,他可以通过喉咙发出声音来提醒同伴,他可以发出一些微弱的尖叫——大概就是“这儿有只老虎”或是“这里发现5头大象”之类的。之后,其他人也会回复一些叫声,这些叫喊声的含义是“我们也注意到它们了”,或是“让我们快点离开并且藏起来”。基本上这些就是所有语言的根源。

可是,正如我之前讲过的那些,有关根源的事情,我们知道得太少了。人类早期没有工具,也不会建造房屋。他们的生生世世,只留下了几根锁骨以及一些头盖骨的碎片,证明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这些骨头向我们传达,几百万年之前,世界上曾生活着一批哺乳动物,他们与所有动物都有所不同。他们可能是某一种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他们掌握了后腿行走的本领,还会用前肢当作手来使用。他们或许同我们的直系祖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于这些原始的事情,我们知道的太少了,还有一些事情一直都处在黑暗里。第三章史前人族

史前人族开始自己创造工具

早期的人根本不懂得时间是何物。他不会记录生日、结婚纪念日或者死亡忌日。他不知道什么是天、星期以及什么是年。从大体来看,他了解季节是怎样循环的,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寒冬过去后,温暖的春季即将来临。随后春季转变成酷热的夏季,果子也成熟了,野稻谷的谷穗也能食用了。之后,当阵阵大风将树上的叶子刮落时,意味着夏季结束了。之后,一部分动物已经开始为漫长的冬眠做准备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件非同一般、惊世骇俗的事情发生了,这是一件与气候有关的事情。炎热的夏季比以往来得迟了很多,果实无法成熟,曾经山顶上满是绿草,可如今却被皑皑白雪覆盖。

之后的一天清晨,有一群和当地人截然不同的野人种族从高山地带游荡下来。他们的体型偏瘦,预示着他们正在忍饥挨饿。他们说着当地人无法理解的语言,好像在表达他们很饿。这里的食物不足以供给当地人和新来的人。当新来的人想要多住几天时,发生了恐怖的相互殴打对方的事件,有一些人的全家都被杀害了。剩余的人则躲到了山坡上,可是却死于随后来临的暴风雪。

生活在森林里的人们很害怕。白天的时间很短,夜晚相较之前更冷了。

最终,处于两座大山中间的一个裂缝中的一块绿色的小冰块迅速变大。就这样,一块超级大的冰块滚落到山底,硕大的石头也被带进了山谷里。伴随着几十声如雷一般的响声,冰块、泥浆、大块的花岗岩来势汹汹地朝着正在熟睡的生活在森林里的人们身上砸去,他们瞬间被砸死。很多百年老树也被压进了熊熊大火当中。紧接着,天空飘起了雪花。

这场雪一连下了好几个月,这里的植物全部都冻死了,动物们也都纷纷逃去南方,追寻温暖的日光。人类背上自己的小孩,随着这些动物一起逃亡。可惜人类与动物相比跑得太慢了,要么快点想出好主意,要么迅速走向死亡,他们必须要在这两个选项里挑一个。他们好像更想选第一个,因为他们需要想出主意在恐怖的冰川期活下来——类似的冰川期共计四次,地球上的人类几乎都难逃厄运。

首先,人类需要衣服来御寒。他们掌握了挖洞的技术,而且还会用树枝和树叶将洞口盖住,利用这些陷阱来捕捉熊和土狼。之后,他们再用大石头将它们砸死,把它们的毛皮制成衣服供自己和家人穿着。

接下来便是房屋问题。这个很容易,很多动物都喜欢在黑暗的洞穴中居住。人类也以它们的做法作为参考。他们将野兽从暖和的巢穴中赶出去并霸占洞穴。

即使是这样,这种气候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太残酷了。老人和小孩的死亡速度快得可怕。之后,一位天才掌握了怎样使用火。一次,他在外边狩猎时,恰巧遇见了森林大火。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差一点葬身火海。火一直都被视为敌人。现如今,火成了好友。他将一根干枯的树枝扯进洞中,再用森林中的余烬将树枝点燃。洞穴瞬间变成了一间舒服的小房子。

之后,一天夜晚,有一只死鸡掉进了火中,人们将它从火堆里拿出来时,它已经被烧熟了。人们发现鸡被火烧过之后的味道更加鲜美。从那以后,人们摒弃了与别的动物同样的吃生食的习惯,改吃熟食。

就这样过了千百年,只有那些头脑特别聪明的人存活了下来。他们每时每刻都要与寒冷和饥饿对抗,这也迫使他们去想办法制造工具。他们学会了怎样用石头制成斧子,怎样打造锤子。他们被逼无奈,开始储藏大量吃的东西,以此来应对漫长的冬季。他们发现黏土可以制成碗和罐,就将它们放在阳光下晾晒变硬。就这样,差一点将人类全部杀死的冰川期,反而成了教导人类的伟大老师——因为它逼迫人类使用大脑想办法。第四章埃及人的象形字

埃及人发明了写字方法,所以历史才开始有文字记录

我们这些生活在欧洲荒原上的祖先迅速掌握了很多新技能。甚至可以说,只要再多一点点时间,他们就会摒弃原有的野蛮的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出文明来。只不过,他们的隐居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外界发现了他们。

一个旅行者从没人知道的南方来到这里,他翻山越岭、远渡重洋,发现了这些居住在欧洲大陆上的野人。他从遥远的非洲来。他的家位于一个叫作埃及的地方。

在西方人还在梦想着使用刀叉、车轮、房子的时候,尼罗河流域的人已经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了文明的高级阶段。所以,我们把我们的远祖暂时放在山洞里,先去研究一下地中海的南岸以及东岸,那里坐落着人类最早的学校。

我们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他们是杰出的耕种者,通晓灌溉技术。他们擅长修建庙宇,后来古希腊人效仿他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教堂(直至今天我们依旧在教堂里祷告)。他们创造出一套历法,它被证实是测量时间最准确的工具,经过改良后一直沿用到今天。在所有的发明当中,最关键的是埃及人懂得如何将语言保留下来,传给后代。他们创造出了书写本领。

现如今,人们看报纸、杂志以及书籍,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原本就懂得阅读和写字。可实际上,发明文字时已经很晚了。想象一下假设没有文字资料,我们只能犹如猫狗一样教导幼仔最基本的事情,不会写字,就没有办法学会上一代猫狗总结出的生活经验。

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刚刚来到埃及时,便发现了河谷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奇怪图案,好像与这个国家的历史有关系。可是罗马人并不关心其他的异域文化,所以并没有探究那些奇怪的图案的由来。无论是埃及的庙宇中还是宫殿里,墙壁上和很多莎草纸上,全部都可以见到这种图案。仅剩的一位知道如何描绘图案的埃及祭司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被剥夺了独立权的埃及成为人类储存历史文献的仓库,没人可以破译这些秘密,它们好像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17个世纪过去了,埃及对世人来说依然充满了神秘。就在1798年时,法国的一位名叫拿破仑·波拿巴的将军进入非洲东部,打算攻打英属印度殖民地。最后,他因为没有办法渡过尼罗河而惨败,可是这场有名的远征却偶然地将古代埃及象形字的问题解决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名驻守在尼罗河口罗塞塔河边的年轻的法国军官过腻了枯燥的日子,于是来到尼罗河谷的废墟中搜寻,以此来打发时间。可是你们瞧,他找到了一块奇特的怪石,上面布满了埃及物品上的图案。可是这块黑色的玄武石表面的图案却与之前找到的截然不同,它表面雕刻了三种文字,其中就有古希腊文。古希腊文大家都很了解,所以他认定:“只要将古希腊文与古代埃及人的图案进行对比,就可以把图案背后隐藏的秘密解开。”

他的想法看上去很容易,可是这个秘密却是在二十几年后才被揭晓的。1802年,一位叫作商博良的法国教授开始对罗塞塔河石头上的古希腊文以及古埃及图案进行对比和研究,直至1823年,他才宣告完成了14幅图案的破译工作。不久之后,他便因积劳成疾去世了,不过古埃及文字的基本含义已经被世人知晓。现如今,我们对尼罗河流域的历史知道得远比密西西比河要多很多,这是因为我们拥有可以穿越古今的文字记载。

古埃及人创造出的象形字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一部分象形字经过演变后成了我们字母表中的文字。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知道一下,5000年以前的古代人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巧妙方法给后代们保留下了语言资料。

你应该听说过符号语言。绝大多数发生在美洲平原的印第安部落的事情都采用小图案记载下来,用来表示特殊的信息内容,例如一次狩猎捕获了几头野牛,一共有多少个猎人参加,诸如此类。通常这些符号都很容易理解。

古埃及文字却不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符号文字。生活在尼罗河两岸的聪明人早已经跨越了语言的基础阶段。他们绘制的图案所表达的含义要远远比图案本身更加抽象。我尝试向你们讲解一下。

假设你是商博良,面对一大堆布满象形字的莎草纸时,见到有一幅图案上画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锯子。“对的,”你也许要说,“它一定是代表着一个伐木工正在砍树。”随后你又见到了其他莎草纸上记录着一个82岁寿终正寝的女王,在这一段话当中,“手里拿着锯子的人”的图案再次出现。很明显,女王已经82岁了,拿锯子的人肯定不是她。所以这图案一定有别的意思。

法国人商博良最终还是解开了这个秘密。他发现,当时埃及人已经掌握了如何使用“语言文字”——虽然这种叫法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但重点是里面包含了口语的“声音”,这样所有语言都可以变成书面语言,方法就是在段落里添加一些标点、直线以及“S”就行了。

再来聊聊手里拿着锯子的那幅图案。“锯”(saw)可以代表木匠铺当中的一种工具,或者可以代表“看”(see)这个动词的过去式。

千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字发生了变化:最早它只代表图片上的工具。之后原来的意思改变了,成为动词过去式。几百年之后,埃及人将这两种意义全部抛弃,这个图案只用来表示字母“S”。我用下面的句子举个例子来表明我的意思。一句现代英语假设使用象形字来书写,或许会变成下面这样:既可以代表你脸上那两只可以看见东西的圆球,也可以代表“I”(我),指正在说话的人(eye和I发音相同)。

图案,可以理解成一只采蜜的虫子,或者表示动词“to be”(bee与be发音相同)——它代表存在。再深入一些,它还可以代表动词“be-come”或者“be-have”的前部分。在之前举的例句当中,接在它后面的图案是,它不仅可以代表“叶子”(leaf),还可以代表“leave”(离开)以及“lieve”(欣然地),它们的发音一模一样。之后又是前面提到过的“eye”。

这段话的末尾是一幅长颈鹿的图案,它是从古老的符号文字演化而来的,象形字也是从符号文字演化来的。

现在你可以毫不费力地读懂下面这段话了:“I believe I saw a giraffe.”(我相信我看见了一只长颈鹿。)

古埃及人用高人一等的智慧发明出这种语言系统,然后利用上千年的时间不断完善,直至可以方便快捷地记载所有东西。他们利用这些“方框中的文字”与伙伴们相互传递消息、记下交易记录、记录国家的历史,以此来告诫后代。第五章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因为饥饿而不停地寻找食物的历史。什么地方有丰盛的食物,人类就会去什么地方生活。

尼罗河流域因为粮食产量极高而享誉盛名。人类一窝蜂似的从非洲、阿拉伯沙漠以及西亚地区赶往埃及,想要争夺那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入侵者组织了一个全新的民族“雷米”(代表“人”的意思),如同希伯来人自以为是“上帝的子民”似的。他们应该感恩命运能够把他们引向这个地势狭长的地区。每年的夏季,尼罗河会将大片谷底变成湖泊,当河水渐渐消退后,整片耕地上都会覆盖厚约几英寸的沃土。

埃及这条充满仁爱的河,发挥着如同上百万人的力量,滋养着人类社会最初城市中的居民。当然,河谷当中并不是所有的田地都有丰富的水源,只不过有些地方,人们会使用小型运河以及升降机打造出运输水源的渠道,将尼罗河中的水引向高处,之后再由繁复的灌溉系统将水运送到田地当中。

史前时期的人类一般每天都会从24小时当中抽出16个小时的时间来搜集食物,而埃及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却很悠闲。他们将剩余的时间花费在制作很多具有装饰性,但是却不实用的小东西上。

事情不仅仅如此。在某一天,埃及人突然意识到,他的脑子竟然还可以想一想除了吃饭、睡觉、为孩子寻找栖身之所以外的事情。这个时候,埃及人逐渐尝试思考一些与平日生活没有关系的事情:天上的星星是从哪里来的?令人恐惧的雷声是谁制造出来的?尼罗河定期发大水究竟是谁操控的,人们甚至还通过潮水的出现与消退来制定历法?他自己到底是谁?类似他这样神奇的生命,长期饱受死亡和病魔威胁,可是为什么每天还过得那么开心快乐呢?

他提出了很多相似的疑问,一般总会有人客气地走过来尽力回答。埃及人将这些乐于回答问题的人称作“祭司”,他们因此成为埃及人思想上的导师,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因为博学多才而承担着管理文献资料的崇高责任。他们觉得,人活这一辈子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好结果的,因此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下辈子,到了那个时候,人的灵魂便会朝着西方大山之外的远方飘去,直至来到奥西里斯的居所,他是管理人类生死的神灵,灵魂会向他汇报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便他来做出最终的判决。实际上,祭司将伊西斯以及奥西里斯管理的来生的王国的重要性夸大其词了,导致埃及人都将这一生视为来生的过渡,甚至还将充满生气的尼罗河流域变成满是死亡气息的葬身之地。尼罗河流域

更奇怪的是,埃及人认为肉体只不过是灵魂的居所,灵魂需要通过肉体才能够前往奥西里斯的国家。所以,只要有人去世,逝者的亲属们都会将香油涂满整个尸体,然后再将尸体浸泡在碳酸钠溶液里几个星期,之后再在尸体中塞入树脂。波斯语管树脂叫“木米埃”(Mumiai),所以被涂上了香油的尸体就称为“木乃伊”(Mummy)。木乃伊全身裹满了特制的麻布,然后被安放在一个特别定制的棺木当中,最终被送往墓穴。埃及人的墓穴真可以称之为“家”,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家私、用来打发等待最后判决时间的乐器,甚至还拥有厨师、面包师以及理发师的雕塑,以此来确保这个阴暗的家的一家之主可以安逸地享受美食,并且保持庄重的外形。

这些坟墓最早被安放在西部山脉的石头凿出来的洞里。之后埃及人往北部迁徙,所以坟墓不得已只能修建在沙漠中。可是沙漠当中有很多凶残的野兽,还有盗墓贼会毁掉木乃伊,并且抢夺坟墓中的随葬品。埃及人为了防止盗墓贼对逝者做出不敬的事情,只能用石头堆砌坟墓。这些原本不大的小石堆渐渐变大,因为有一些富人总喜欢将它建造得比穷人的更高更大,所以大家都互相竞争攀比,想要看看谁的石堆砌得最高最大。公元前3000年时,胡夫王创造了最高纪录。古希腊人将胡夫王称为切普斯,将他的坟墓叫作金字塔(pyramid,埃及语中pir-em-us代表“高”的意思)。建造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的高度有500多英尺,占地面积大约为13英亩,相当于圣保罗大教堂三倍大,我们都了解,圣保罗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物。

在漫长的20年当中,有超过10万人被强迫做劳工,他们由尼罗河对岸搬来沉甸甸的石头——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在茫茫沙漠中搬运石头,然后将石头托举到适当的地方。国王麾下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创作的这个杰作简直让人叹为观止:金字塔底部与国王墓室相连的窄小的通道,虽然受到上万吨石头的挤压,但是至今都没有变形。第六章埃及

埃及的起起伏伏

尼罗河有时候是人类最要好的伙伴,有时也会变成一位严厉的老师,将“同心协力”的宝贵精神教给两岸的居民。这里的居民必须要互相协作建造沟渠来巩固堤坝,因此他们懂得要怎样和邻居友好相处,因此,他们组成的协作团体迅速发展成一个王国。

在众多居民当中,总会出现一个比其他人都强大的人,于是便顺理成章成为首领。西亚邻邦对这片物产丰富的土地产生了嫉妒进而想要霸占,他又迅速变为一位军事首领。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情,他最终成为从地中海沿岸延伸至西部山脉这片广阔土地的国王。

对于那些每天在地里埋头苦干的农民来说,法老们(法老是指“居住在大房子当中的人”)的政治竞赛根本引不起他们的关心。只要他们不用向法老支付大量苛捐杂税,他们就会如同接受奥西里斯统治那样,死心塌地地臣服于法老们的统治。

可是之后事情又有了转变,其他地方的入侵者闯了进来,抢走了原本是埃及人的财物。经过了长达两千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后,一支来自于阿拉伯的名为希克索斯游牧部落攻打埃及,并成功统治尼罗河流域长达500年。他们受到了埃及原住民的憎恨,埃及人也同样憎恨希伯来人。这群希伯来人一直在沙漠当中徘徊,随后也抵达了歌珊地,他们做了侵略者的走狗,替侵略者收税或者服侍他们。

公元前1700年时,底比斯的百姓联手造反,通过长时间的争斗后,总算将希克索斯人驱赶走,埃及重拾自由。

一千年以后,亚述人统治了整个西亚,埃及也变成了萨丹纳帕路斯这个强悍的王国里的一部分。公元前7世纪,埃及又一次重新独立,对住在尼罗河三角洲萨伊斯城的国王俯首称臣。公元前525年,波斯的国王冈比西斯统治埃及。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埃及再一次成为马其顿帝国中的一个省。之后,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一名将军自立成为新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将首都定在了新建的亚历山大城,埃及这时才处于预备独立的状态。

公元前39年,罗马人最终还是成功入侵了埃及。埃及的最后一位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竭尽全力想要拯救国家。对于罗马将军来说,克里奥佩特拉漂亮的脸蛋要比六七支埃及大军更加可怕。罗马的两位将军很快就被她迷倒。可是在公元前30年,恺撒大帝的侄子及继位的奥古斯都大帝亲自来到亚历山大城。与他的叔叔完全不同,他对这位漂亮的女王丝毫不感兴趣。他一口气击败了女王的大军,只不过没有杀了她,打算将她做胜利的祭品。克里奥佩特拉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吃毒药自杀了。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第七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另一个东方文明的中心

我要把你带到直入云端的金字塔顶向下望,请你试想自己有一双犹如雄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在无尽遥远的地方,在满是黄沙的无垠荒漠以外,你将见到点点绿色。那里正是夹在两条大河中间的河谷,同时还是《圣经·旧约》当中所说的天堂。古希腊人将这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地方叫作“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流之间的国家”。

这两条河流分别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人称它为“普罗图河”),以及底格里斯河(也叫作“迪科罗特河”)。它们的源头位于亚美尼亚山脉(传说诺亚方舟在此停泊)上的层层白雪,然后逐渐流向南方平原,直至波斯湾满是淤泥的两岸。它们最大的功劳是将西亚这块不毛之地变得肥沃。

尼罗河谷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可以给人们提供取之不尽的食物,两条河流之间的土地之所以会引起不同民族的争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片土地曾被不同的民族占领,无论是从北方来的山民或是从南方沙漠来的游客,都一边宣称自己就是这片土地的合法主人,一边开展绝不让步的争抢,战争持续多年。一般来说,只有身材魁梧凶悍的人才能够有幸活下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说两河之间的地方孕育出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这个民族所缔造的文明,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丝毫不逊色于伟大的古埃及文明。第八章苏美尔人和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刻楔形文字,告诉我们有关闪米特民族的故事——即亚述与巴比伦王国的轶事

15世纪是地理大发现的时期。在当时,哥伦布想要寻找一条可以去往震旦之岛的路,没想到无意中竟然发现了未知的新大陆。一位来自奥地利的主教组织了一支探险队,朝着东方前进,打算找到奥斯克大公的故乡,结果却铩羽而归。整整过了一辈人以后,西方人才第一次来到莫斯科。就在这时,一位来自威尼斯的名叫巴贝罗的人在西亚文明的残骸里有了新发现,他在回国之后便发表了报告,宣称找到了全新的奇特文字,这些文字被刻在设拉子庙宇的岩石上面,还有的刻在了不计其数的被烘干的泥板上。

可当时,欧洲人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在做其他事情上,根本没有精力涉及此事,直至18世纪末,一位来自丹麦的名叫尼布尔的测量员才将第一批“楔形文字”带回来——把它叫作“楔形文字”,是因为字母的形状犹如楔子。30年过去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名叫格罗特芬德的教授极具耐心地破解了里面四个字母D、A、R以及SH,并表示这就是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名字。又经历了20年,英国一位名叫亨利·罗林生的官员发现了贝希斯吞铭文,这个发现成为破译西亚楔形文字秘密的有效思路。

和破译楔形文字的工作相比,商博良从事的工作要简单得多:埃及文字最起码还带有图案,可是生活在两条河流之间的土地上的苏美尔人却让人意想不到地没有在泥板上刻有可以表达意思的图案,演化出一套与之前象形文字完全不同的“V”字形体系。打个比方:一开始时将“星星”用钉子刻在泥板上时,图案的样子如。苏美尔人好像觉得它太复杂了,不久之后,为了表示更加复杂的“星空”,上面的图案便被简化成,这样就不太容易理解了。同理,“牛”也从演变成,“鱼”从演变成。“太阳”最初的图案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圆圈,可后来却演变成。假设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沿用至今的话,怕是要将变成。这种记录人类思想语言的文字体系看上去很复杂而且很难理解,可是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以及所有入侵过这个地方的民族都懂得这种文字,并且一直使用了长达三十几个世纪。

两条河流之间的区域经常爆发战争。起初,一群来自北方山区的苏美尔人霸占了这片土地,他们是一群白种人,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像过去一样的习惯,喜欢去高高的山顶祭拜神灵,所以他们在平原地区堆砌出山丘,并在山丘的顶端建造祭坛。他们不懂得如何建造楼梯,所以只能在祭坛的周围建造一圈倾斜向上的长廊。现如今我们在大型火车站见到的一层层的倾斜的长廊,大概就是现代工程师受到了苏美尔人建造祭坛长廊的启发。我们一定还从苏美尔人的创意发明当中得到了更多灵感,只不过还没有发现而已。之后苏美尔人被进入到河谷的其他民族彻底同化,可他们的祭坛却始终屹立在那里。许多年以后逃亡至巴比伦的犹太人见到了祭坛之后,称它们作“巴比利塔”,也叫作“巴别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