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7:23:3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2017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指南

第一章 四川省农信社招聘考试概述

一、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简介(一)发展历史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自1951年建立以来,历经60多年风雨历程,现有员工4万余名,5000多个营业网点遍及城乡,业务领域覆盖“三农”、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等各个层面,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社区性、零售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15年8月末,四川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186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929亿元。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现已发展成为全省资产规模最大、资金实力最强、服务网络最广的金融机构。(二)机构与职能

1.内设机构

省联社根据履行职能和发展业务的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内设机构。设置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会计部、业务管理部、审计稽核部、监察保卫部以及科技信息中心等内设机构,同时设资金清算服务中心等直属单位。

2.主要职能(1)制定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制定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并督促执行;(3)指导农村信用社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内控制度,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4)组织电子化和综合业务网络建设和管理,提供信息咨询服务;(5)依法指导督促农村信用社选举理事、监事和聘用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理事长(董事长)、主任(行长)的考核提名;(6)负责组织和指导全省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7)组织农村信用社之间资金调剂和融通,办理或代理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和结算业务,参加资金市场,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8)协调有关方面关系,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等。(三)特点

1.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其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是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手续简便灵活。

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概述

(一)招聘岗位及数量

招聘法人机构所辖乡镇营业网点柜员和客户经理岗位。具体招聘计划详见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当年社会招聘需求表。

(二)招聘条件

1.基本条件(1)遵纪守法;(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较强的事业心、团队协作精神;(3)无不良行为记录和金融从业资格准入限制;(4)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5)能够长期坚守信用社基层岗位,适应偏远乡镇艰苦工作、生活环境;身心健康,能够承受较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客户经理需经常下乡走访客户,并熟悉当地情况。

2.学历条件(1)国民教育序列大专及以上学历;(2)应聘人员学历及相关证书须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海外学历须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各招聘法人机构学历条件不同;(3)所有应聘人员须在现场确认前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复审。

3.年龄条件

具有大专学历的,年龄在27周岁及以下;具有本科学历的,年龄在28周岁及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

4.其他

四川省内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优先。

(三)招聘流程

招聘主要包括网络报名与资格初审、现场确认与资格复审、笔试、面试、体检、培训、录用等程序。

1.网络报名和资格初审(1)网络报名。报名网站: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网站(报名入口)或www.bao-ming.cn。网络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①选择招聘法人机构和岗位考试类别。应聘人员登录报名网站,认真阅读招聘启事,了解招聘流程、有关政策规定和招聘法人机构相应岗位考试类别所规定的条件等,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完全符合报考条件的招聘法人机构和岗位考试类别进行报名,每名应聘人员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号码只能报考一个招聘法人机构的一个岗位考试类别,报名成功且通过资格初审后不得修改报考信息或重新报名。

②填报信息。应聘人员按网络提示要求进行信息填报。应聘人员如填报虚假信息,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应聘资格,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应聘人员本人承担。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本次招聘全过程。特别提醒应聘人员需牢记报名时所填的信息(如注册账号、密码、报考的招聘法人机构及岗位等)。

③上传相片。应聘人员按网络提示上传相片,相片为应聘人员近三个月内的标准证件照,文件格式为JPG格式,大小在30K以内,图像清晰。若报名信息表上的证件照无法识别或与本人差异较大,视为不通过资格初审及资格复审。(2)资格初审。根据应聘人员网络报名时填写的简历信息进行资格初审。应聘人员可于报名结束2天后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本人资格初审结果。

2.现场确认与资格复审(1)网络报名成功并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须本人到所报考的招聘法人机构进行现场确认,并提交相关资料以供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地址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将在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网站公布。(2)应聘人员参加现场确认与资格复审需提交以下证件资料:

①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②本人网上报名时所填写的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③本人报名信息表(网上报名成功且通过资格初审后,自行登录报名系统下载)。应聘人员签字承诺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3)工作人员对应聘人员所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信息真实且与报名信息一致),不能提供相关证件原件或学历证书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上查询无果的应聘人员,视为不通过资格复审;具有海外学历的应聘人员,其学历信息必须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在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上查询属实。应聘人员的学历信息以学信网及中国留学网查询结果为准。(4)资格复审后,应聘人员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本人是否取得笔试资格。

3.笔试(1)打印准考证:进入笔试的应聘人员可凭网络报名时的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报名系统打印本人准考证。应聘人员打印准考证时务必完整打印,要求准考证边框完整,所有文字、图像信息完整,字迹及照片清晰,并采用彩色打印,否则视为无效准考证,不得参加笔试。逾期不打印准考证而影响考试的一切责任由应聘人员自行承担。(2)笔试地点在成都,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详见准考证。笔试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3)笔试内容:考查综合基础知识与岗位专业知识,区分柜员与客户经理2个岗位类别进行笔试。综合基础知识主要考查经济金融、银行业务相关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岗位专业知识主要考查岗位相关业务知识。(4)面试人员的确定:

①按照实际参加某岗位考试类别笔试人员数的70%(除不尽的增加1人)划定该岗位的面试分数控制线;

②区分招聘法人机构与招聘岗位,根据达到面试分数控制线的笔试人员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聘计划2倍的比例确定面试入围人员(若拟进入面试人员的最后一名出现多位分数相同者,则一并纳入面试)。招聘法人机构某岗位考试类别达到面试分数控制线的笔试人数不足招聘计划2倍的,视为有效比例。(5)面试人员名单、面试控制分数线、面试入围分数线和面试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网站公布。同时,应聘人员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本人笔试成绩。(6)笔试过程中应聘人员有作弊行为的,笔试成绩作零分处理,且两年内不得再参加我社的任何招聘。

4.面试(1)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到报考招聘法人机构所在市州参加面试。参加面试时,应聘人员需提供本人报名信息表和有效身份证原件。(2)面试:面试成绩实行百分制,评委对应聘人员进行评分并出具“推荐”或“淘汰”的面试意见。评委出具的“推荐”票数占所有评委有效票数半数(不含)以下的应聘人员,不予进入体检环节。(3)体检人员的确定:面试后,对于获得的“推荐”票数占有效票数半数及以上的应聘人员,根据其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综合计算总成绩: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区分招聘法人机构和岗位考试类别,根据应聘人员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聘计划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如总成绩相同,按笔试成绩排序;如笔试成绩也相同,再次组织面试确定。实际参加面试人数不足招聘计划2倍的,视为有效比例(评委出具的“推荐”票数占所有评委有效票数半数以下的应聘人员除外)。面试结束后第一天公布所有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的笔试成绩、最终面试成绩和“推荐”票数情况。

5.体检

体检于该市州面试结束后第二天进行,体检相关事项由各招聘法人机构通知进入体检的应聘人员。

6.培训

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确定为拟录用人员。拟录用人员由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统一组织培训。培训事项由招聘法人机构通知拟录用人员。

7.录用

拟录用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与招聘法人机构签订三年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中包含六个月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内,不得跨法人机构调动。三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经考评合格者,可续签五年期劳动合同。在职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提供原单位出具的同意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生效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等有效书面证明材料。

(四)其他事项

1.请应聘人员务必保证填报报名信息正确无误,并牢记。因应聘人员自身原因影响次应聘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承担。

2.请应聘人员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对个人信息及提交的资料真实性负责。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填报信息不实或与报考岗位要求不符的,均可取消其考录资格。

3.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务必对照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与其招聘条件完全相符的招聘法人机构进行报考,每个应聘人员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号只能报考一个招聘法人机构的一个岗位,报名成功且通过网上资格初审后不得修改或重新报名,请考生慎重报名。

4.招聘过程中,招聘法人机构不收取应聘人员任何费用。

5.请应聘人员关注天气变化情况,详细了解交通状况,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6.招聘的最终解释权归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7.网络报名操作咨询电话:(028)89994558,(028)89994898。

第二章 复习备考建议

2017年四川农村信用社考试报名将启动,如何利用剩余的时间来复习呢?在此,本书给予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备考方略(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决定报考农信社考试之前,应该对农信社系统的相关情况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决定报考后,就要了解一些与考试相关的情况,准备好必要的复习资料。毫无疑问,近几年的真题是必备之选。有了真题之后,通过对真题的模拟练习,便可以对自己的基础水准做一个大致的评估。这一点很重要,但并没有引起所有考生的重视。通过这个评估,考生就能对自身的基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校正部分考生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的不健康心态,重新认识自己,准确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弱点,从而合理制定复习计划。自己的长项,可以少花些时间和精力;自己的短板,则要下足够的功夫。总之,这样一个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些畏惧或骄狂心理,让考生走弯路,多做有用功。

同时,通过对真题的分析,考生还可以了解试卷的结构,比如哪些题型分值高,哪些题型分值较低。高分值的题型以及它们所涉及的知识点便是复习的重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那种经常考,反复被命题的考点,这属于热点。对于重点与热点,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二)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两样资料是要精心去准备的,准备得好,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准备得不好,就可能事倍功半。这两样资料是核心讲义及历年真题。

1.核心讲义

农村信用社考试的所有试题都是从各学科必考知识点中衍生而成的,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然而,农信社考试涉及的学科比较庞杂,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公共基础知识,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获取最多的、最有用的信息呢?这就需要考生挑选一套知识点重点突出的讲义,这类讲义往往以历年真题为依据,将各学科的众多考点归纳整理,条分缕析,可以说是经过去粗存精整理后的知识浓缩。考生如果选择这类考点归纳或知识浓缩型讲义,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历年真题

不管考生的复习时间是否充裕,吃透真题、把握考试重点是复习备考的不二法门:一方面,考生通过真题可以洞悉命题者的命题特点与命题思路,从而真正把握好考试。另一方面,考试的题目虽然每年都不一样,但是知识点就那么多,其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热点,这是考生必须了解的,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分析,考生就可以获取有关考试的第一手信息,也就能系统而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复习方案,这样就为复习减少了难度,且提升了效率。没有做过真题,就没有明确的复习方向;吃透真题是获取考试成功的最佳捷径。(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对于信用社考试的复习时间,建议划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要具备信用社考试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法律知识,经济金融知识,会计知识等。对于基础不好的人来说,这个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另有一些人可能觉得自己某门课程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基础并不牢固,别说碰到复杂点的试题,就是给已经做过的题目,做错的几率还是很高,这种情况显然也是基础不牢固的表现。如果判定自己基础不好,就一定要早准备,因为弥补基础不足的时间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基础阶段的检验,一般只要能够达到能将历年农村信用社考试的真题轻松做对,这样的基础就基本达标了。 

2.强化阶段

基础准备好了后,接下来是强化阶段,一般半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这个当然要看个人天赋,也要看自身基础。每天强化做题,可以把自己的弱项反复练习,最终达到突出自己的强项、提高自己弱项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塑造和积累答题思路与解题技巧。正常来说,在保证每天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十天半个月是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的。 

3.巩固阶段

这个阶段还是要继续做题,一方面是做真题,通过做真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强化弥补。另一方面是做模拟题,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模拟,及时查漏补缺,保持考试状态;在这一阶段,如认真投入,勤勤恳恳,一个星期左右就够了。 

总之,在准备时间上,基础阶段的准备时间应该是差异最大的。如果你基础够好,你甚至可以跨过这一阶段,用近1个月的时间全力冲刺,结果也会不错;但是如果你基础不好,那你就一定要用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的基础夯实,为考前近1个月冲刺做好准备。

二、复习心理调适

农信社考试不只是一个知识备考的过程,更是一个心态备考的过程。考生朋友们如何做才能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以迎接考试呢?(一)难与易

今年春季的笔试结束之后,几乎所有人的感觉都是“难”,许多人题目没时间做完而最后瞎蒙一气。因此有些考生会觉得自己考得很差,分数一定很低,为此垂头丧气。其实考生要明白:竞争性考试试题有多难并不可畏,分数的绝对值也没有太多的意义,你只要比你的对手强就可以。考生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拿到试卷后一看,有几道题目太难,自己不会做,于是就感到这次考试没有希望,斗志全泄,便破罐破摔,草草应付考试。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这年的试题确实很难,那么感到难的并不止你一个,重要的是不要被“难”吓倒。同样的道理,试卷如果相对简单,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你觉得容易,别人也同样觉得容易,很有可能,你在窃喜不已之际,粗心地做错了一道又一道“简单”的题。所以,试卷的难与易是相对的,绝对的是你自身所具备的实力是不是可以超越你的对手。(二)良好的心态

1.要学会坚持

农村信用社考试就是一场比赛,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取得成功。很多考生在初期复习时踌躇满志,查询复习资料、购买教材甚至报考培训班。但是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工作、考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慢慢变得松懈,最终导致功败垂成。据统计每年都有至少30%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而弃考。所以考生在准备考试之前就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已经具有了参加农村信用社考试的决心。

2.保持一颗平常心

农村信用社考试是一场淘汰赛,没有固定分数线。报考的单位、岗位,甚至性别不同,分数线都不相同;有时运气也占很大比重。所以在备考时不要给自己过重的压力,只要自己尽力,即使最后运气差一下也不会感到遗憾。

3.重在复习考试过程

现在无论信用社或银行招聘都需要笔试,考试内容基本都是公共基础、行测、写作、金融基础、经济常识、会计基础等等。通过复习农村信用社考试也可以为其他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积累考试经验。

三、应试技巧

有些考生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一)调节自己的情结

考试时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这样更会增加自己的焦虑情绪。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应该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这样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二)注意考场要求,把握考试时间

考场中有严格的程序安排和规则要求,应试者一定要在考前了解相关规定,并在考试中严格执行,否则会影响考试成绩。

考试时间是每一个应试者都需在考试前统筹安排的重要问题,尤其对于四川省农信社考试来说,题量为150题,时间却只有120分钟,平均48秒一道题,并且有2/3为行测题,行测中又以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这两大难点为重点,时间不可谓不紧。如果丝毫没有计划和安排,在考试中因时间紧、答不完题而造成心慌意乱的情绪很正常了,应试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答题的先后顺序和每一题大概所需的时间作出预先的时间分配,如果超过了这一时间却无法很快做出答案,那么,应试者应当很快转向下一道试题,顾全考试大局,不被樊篱所阻挡。(三)先做会做的题

众多考生都明白做题时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可以保证成功率。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后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难题。如果一定要坚持把一道难题做出来而因此耽误了大量时间,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可取的,会导致剩下的大部分试题无法做完;反过来,如果先将容易的题做完,在剩余的时间内回头做较难的题,会大大提高分数。同时,也要根据题目分值来分配时间,先将比较容易并且分值较高的题目的分数拿到手。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数学运算是难点,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比较幸运的是四川农信社的考试数学运算部分每题为0.5分,而判断推理部分为每题1分。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时间。

另外,应试者应当在这一点上保持头脑清醒,即答题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无论做哪一题,都首先要保证该题正确,而不是急于将题做完,这才是明智之举。(四)重视直觉和第一反应

当面对有些难以抉择或者很难区分选项的试题时,应该重视直觉和第一反应,避免狐疑多虑、犹豫不决。事实上,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觉得几种答案都对,但又只能选一种,考生往往会因此犹豫不决,最后,只有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考生采纳先入为主的方案,重视并适当应用直觉。直觉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而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加有效。(五)总体应试方法

1.淘汰法:对于单选题,利用淘汰法以节省时间。

2.去同存异法:确定一个选项为参照项,其他选项与之比较。

3.印象认定法:选择最先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答案。

4.比较法:把四个选项进行纵横向比较。

5.画图法:比较抽象的题要善于用图形表示,提高解题速度。

6.放弃法:非常难的题不要纠缠,大胆放弃。

7.大胆猜测法:放弃了的题要大胆猜测,不留空白。

总之,整张试卷题型间难易有别、难易交替。“有难有易,难易交错”的主要特点是绝对的,但题型难易又是相对的。因为每位应试者由于个性知识特点和能力差异,面对每种题型和每道考题时,所感到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应试者可根据考题难易分布规律,结合自身特点,掌握好适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答题原则(先易后难),解题的方法(先快后慢),答题的重点(先分值高后分值低),控制好答题时间,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答题。

四、考前小贴士(一)考前扫描重点

在考前几天或更短的时间内,要对重点知识点或题目进行重点复习,由于时间紧,所以最好采用快速扫描的方式,主要是保持对各种类型题的敏感度。(二)提前熟悉考场

一定要提前找到考场,了解行车路线,估算行车时间,尤其要把当天可能堵车的情况考虑在内。如考点较远,可考虑提前一天住进考点附近的宾馆休息。早晨到考场不宜过早。一般考试前十五分钟入场,考生以离考试25~30分钟到场为宜。(三)准备考试用具

检查准考证是否打印(多打印几张,可以当草稿纸)、身份证件等是否带齐,将考试所需的铅笔削成扁状,以确保提高涂卡速度。(四)注意休息,调适心态

良好的状态是考试成绩的重要保障,考前应保持10个小时左右的良好睡眠。一个良好的状态会使你提高5~10分。当然,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够很快入睡,也无需紧张,根据经验,常人就算偶尔一个夜晚不睡,第二天的工作也不至于受太大影响。考试当天应保持头脑清醒,尽量少说话,保持平静,减少与外界的联系,否则会影响考试时注意力的集中。

第二部分 核心讲义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逻辑填空

一、实词辨析

1.实词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它是词负载的核心意义。辨析实词的理性意义是做实词填空题的根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义轻重、词义侧重、搭配范围。(1)词义轻重

词义轻重是指近义词意义基本相同,但两个词之间存在着程度深浅、轻重的不同,这种语义上的不同常见于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之间。使用语义轻重不当的词语会影响语句的准确表达。

如:“差错”和“错误”都可以指不正确的事物和行为,但后者的语义较重。“差错”主要指与正确的事物、情况不完全一致,多是因粗心而造成的;“错误”的程度比“差错”严重,性质上是相反的、完全不同的。(2)词义侧重

词义侧重主要体现在形近近义词之间,根据词语侧重点的不同,其表达的角度或意义方向就有一定的差异,做题时可根据词义的侧重点进行辨析、选择。

如“批判”与“批评”,“批判”是指对错误的或敌对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地分析,加以否定,词义较重;“批评”是指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或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较轻。(3)词义所指范围

词义所指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

如“度过”与“渡过”,“度过”是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渡过”是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例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酿成乃是中国农耕文明   与西方工业文明   的双重结果。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式微  侵凌 

B.消亡  侵略 

C.衰落  熏陶 

D.变革  影响【答案】A【解析】“变革”表示变旧革新,改变事物的本质,用来形容“中国农耕文明”明显不合适,排除。第一空的三个词语的轻重程度为:式微≤衰落<消亡。“消亡”语气过重,排除。再看第二空,“熏陶”是褒义词,与语境不符,故选择A选项。

2.常见实词近义词辨析(1)变换VS变幻

①变换:“换”即改变、更换。“变换”侧重指事物的变化更换,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

②变幻:“幻”即不固定、不可猜测。“变幻”侧重指没有规律可循的变化。例:在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我们党如中流砥柱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2)次序VS秩序

①次序:“次”即名次之意。“次序”侧重指先后顺序。

②秩序:“秩”即规则。“秩序”侧重强调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例:记者从客运中心站了解到,虽然昨日旅客众多,但是车站内秩序良好,没有出现什么混乱的情况。(3)陈规VS成规

①陈规:“陈”即陈旧,过时之意。“陈规”侧重指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例:这些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规陋习,早该被我们摒弃了。

②成规:“成”即现成,成形之意。“成规”侧重指现行的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4)处世VS处事

①处世:“世”即世界、世态。“处世”侧重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例:追求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这是做人处世的一种境界,一种哲学观念。

②处事:“事”即事情。“处事”侧重指办具体事、处理事务。(5)遏制VS遏止

①遏制:“制”即压制、控制。“遏制”侧重指通过压制、控制阻止其势态,强调制约性。例:虽然他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没能遏制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遏止:“止”即停止。“遏止”侧重指努力使之停止。(6)伏法VS服法

①伏法:“伏”即降伏。“伏法”侧重指罪犯被执行死刑。

②服法:“服”即服从。“服法”侧重指罪犯认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例:聚众赌博危害社会,认罪伏法从轻处罚。(7)简洁VS简捷

①简洁:“洁”即干净利索。“简洁”侧重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嗦,没有多余的内容。例:他的文章立意很好,行文也简洁流畅。

②简捷:“捷”即快捷。“简捷”侧重指简便、快捷,直截了当。(8)滥用VS乱用

①滥用:“滥”即泛滥。“滥用”侧重指过多地、无限制地使用。例:抗生素药品虽然能够治疗疾病,但是不能滥用,否则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产生依赖性。

②乱用:“乱”即胡乱。“乱用”侧重指错误地、胡乱地使用。(9)品行VS品性

①品行:“行”即行为。“品行”侧重强调人品德行。

②品性:“性”即性格。“品性”侧重强调品质性格。例:他这种温和善良的品性全出之于母亲的陶冶。(10)审定VS审订

①审定:“定”即决定,“审定”侧重指审核之后决定。例:我们单位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待审定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②审订:“订”即修订,“审订”侧重指审核后修订、改动。【例2】我只不过是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辩护 

B.辩解 

C.辩白 

D.辩证【答案】C【解析】运用存异组词法,四个选项相同语素是“辩”,相异语素是“护”、“解”、“白”、“证”。“护”常见的词组是维护、保护,故“辩护”侧重于以身边来维护、保护其言行;“解”意为解开、解释,所以“辩解”强调的是分辨、解释;“白”常见的词组有明白、清白,故“辩白”侧重于被误解的情况下分辨、解释,使事实得以澄清;“证”则是强调一分为二看问题,侧重客观性。代入语境,由题干中的“说明了事实的真相”可知,填“辩白”比较合适。

3.实词的语境辨析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环境是指特定的阅读段落和特定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外部语境则指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在做题中,考生需要关注的主要是词语的内部语境,即关注片段中对选项有提示性效果的信息,其中包括带有一定感情色彩、语义轻重、表达风格或指向含义的具体词汇,也包括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甚至标点符号。语境的逻辑关系的构成主要有:(1)解释关系

解释关系指针对横线处的语词,其前或后的语境存在解释的语意,可以是“因为”、“由于”、“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等标志词以及冒号、破折号、括号等标点引导解释关系,也可以是举例解释,也可以只是单纯的文字解释。根据解释的意思,就可以概括出横线处的词义。(2)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指横线处词语的意思与语境前或后某个词、短语或是小句子具有意思相近、色彩相同,或是语法功能一致的关系,横线处的词义根据并列部分的内容,选择词义与之相近的词语。(3)相反关系

相反关系指横线处词语的意义与前或后语境的意思构成相反的关系,利用已知的语境的语意,选择与其词义相反的词语填入横线处。(4)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横线处的词语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构成递进关系,若是横线处是对前语境的递进,横线词语就是前面语意的加强;若是横线之后的语境是递进语意部分,那么横线的语意则是对后语境语意的减弱。(5)照应关系

照应关系是指横线处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看不出明显的解释、并列、转折或是递进关系,前或后的语境却有某种特殊的照应,横线处的词义就需要体现出照应的语意,这种照应可能是色彩的框定,也可能就是词义本身的框定,也可能是语法结构的框定。

二、成语辨析

成语语境分析,分析考察成语使用的上下语境,这是应试者选择正确答案最为重要的支撑,和实词填空一样,成语也需要落实到语境,做到正确得体地使用。

1.理解成语含义

理解成语含义是破解成语类题目的基础,也是关键。对成语含义的理解,有些可以直接从字面得出,如“好吃懒做”、“人杰地灵”;但大多数的成语仅从字面去解释都是不够的,必须关注其背后的引申义、比喻义,如“胸有成竹”,是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若按字面理解成“胸中长有成熟的竹子”,就闹笑话了。

要理解成语含义,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词汇量的问题。这一点可通过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中去积累。另外,理解成语过程中常出现的几个误区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语义重复。(1)望文生义

只按照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导致成语误用。但是成语的意义是整体的,而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应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理解成语的本义,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避免望文生义。常见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有:

表1-1 常见易望文生义成语(2)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是特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常见的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还有:

表1-2 常见张冠李戴的成语(3)褒贬误用

逻辑填空中出现的成语有些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情色彩一致,如果不加区别,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如下:

表1-3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4)语义重复

成语逻辑填空既要考虑与句子中其他词语的呼应,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和其他词语造成语义上的重复。常见的在使用时容易语义重复的成语有:

表1-4 容易语义重复的成语

2.判断成语恰当的角度

要应对成语类题目,仅仅理解成语的含义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在做题时考生可从以下六个角度进行判断:(1)从适用对象角度判断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藏书;“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萍水相逢”只能形容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朋友之间等。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2)从程度轻重角度判断

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再如“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二者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重。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表1-5 常见程度轻重不同的成语(3)从侧重点角度判断

有的成语含义大致相同,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彼此在语义侧重上存在差异。如“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二者都有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意思。前者侧重用根本不能兑现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后者侧重用对前途的预想来慰藉人们。实际中具体应该选用哪个才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相关语境斟酌选择。(4)从感情色彩角度判断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在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的不同,就需要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在做题时,考生需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并进行有效辨析。(5)从语法角度判断

作为一种特殊的短语,成语也有词性之分。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动词性成语(如苟延残喘),数量最多;形容词性成语(如合情合理)都可以做定、谓、主、状等;名词性成语(如繁文缛节),可以做主、定、宾;副词性成语(如设身处地),较少,只做状语。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6)从语义重复角度判断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如,“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成语“当务之急”中的“当”已含有目前的意思,句子中再用“目前”就多余了。

表1-6 常见需注意的三种成语语义重复现象

上述三种情形,以第三种最为常见。考生需重点掌握。

三、虚词辨析

1.关联词辨析

虚词是指没有完整的词汇含义,但有语法意义和功能意义的一类词。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大类。句子之间的语境关系往往是通过一些关联词联系起来的。

在逻辑填空考试中,会考查关联词语的填空。关联词主要涉及八大复句关系,它们的定义和特点如下:

表1-7 关联词的复句关系(1)并列关系

常见的并列关系复句主要包括平列式并列和对照式并列两种。

①平列式并列

a.几个分句平列地叙述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无主次之分。

b.表示平列式并列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既……又……、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同时、另外等。

例: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既要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又要坚持理性、平和、规范执法。

②对照式并列

a.前后分句意义相反或相对,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对照来说明情况或者表达所要肯定的意思,分句之间有主次之分。

b.表示对照式并列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不是……而是……、是……不是……。

例:绿色发展不是停止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立足国情发展。(2)承接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继而等。

例:围湖造田搞了两年,继而“把草甸子变成粮仓”会战又闹了好几年——土地沙化的病根子就是这么埋下的。(3)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尤其、甚至等。

例:继续把西部大开发推向前进,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4)选择关系

按选择的类型或关联词语的不同,选择关系复句可分为取舍未定的选择和取舍已定的选择。

①取舍未定的选择

a.分句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至于选择哪一项,说话者没有确定,即选择未定。

b.表示取舍未定的选择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是……还是……。

例:这几天天气变化大,来看病的村民不是感冒咳嗽,就是肠胃受凉拉肚子。

②取舍已定的选择

a.分句提出的选择项,说话者已经予以选择,即选择已定。

b.表示取舍已定的选择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与其……不如……、宁可……也……。

例:正值壮年的年轻人投资上反而非常保守,宁可把大部分资产安置在银行账户内获得还跑不赢通胀率的收益,也不敢、不愿、或是没精力进行积极投资,白白浪费资产增值的机会。(5)转折关系

表示转折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等。

例: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但是,在培育新兴产业的道路上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突出的是体制制约和需求制约“两大”难题。(6)假设关系

常见的假设关系复句主要包括一致假设和让步假设两种。

①一致假设

a.分句所表示的假设和结果是一致的,如果假设成立,结果就成立。

b.表示一致假设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

例:如果大量优质的社会流动机会被少数强势阶层拥有甚至垄断,而下层社会成员难以获得优质的社会流动机会,这样的社会流动就是不可取的。

②让步假设

a.前一分句先提出一种假设的事实,并且退一步承认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后一分句转而述说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b.表示让步假设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

例:大部分人实现了工资倍增,如果不把物价上涨控制在温和的范围内。工资倍增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7)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复句可分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无条件三种类型。

①充分条件

a.前一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就会出现的结果。

b.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只要(一旦)……就(便)……等。

例:只要我们的网络从业者、网民都从自身做起,加强自律,中国互联网就一定会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②必要条件

a.前一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必须满足了这个条件才有的结果。

b.表示必要条件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只有(惟有)……才……、除非……才……、除非……不……、除非……否则……、不……不……、没有……就没有……等。

例:只有通过立法,把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起来,才能做到“名正言顺”,从根本上消除抵触情绪,推进财产申报制度的顺利实行。

③无条件

a.前一分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不以条件为转移的。

b.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也、总、总是)……等。

例: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决策方案,都要推行和实行民主决策,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反面的意见,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有关专家、学者协助搞好评估和论证,权衡利弊。优中选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8)因果关系

常见的因果关系复句包括以下两种: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①说明因果

a.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b.表示说明因果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之所以……是因为……、因此、故此、故而。

例: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仅因为它是综合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因为它是渗透、贯穿和连接综合国力各要素的关键,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②推论因果

a.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b.表示推论因果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例:既然春晚是大众娱乐,那么也就应该有接受大众批评的准备。

2.常见的近义虚词辨析(1)必定VS必然

①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例:我们必定进决赛。

②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例:缺乏耐心的人,必然缺少行动力。(2)几乎VS简直

①几乎:将近于;接近于。

②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3)即使VS虽然

①即使:既表让步,也表假设。例:即使明天下雨,婚礼也要如期举行。

②虽然:只表让步,不表假设。例:虽然困难重重,我也不会放弃。(4)继而VS既而

①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②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5)另外VS此外

①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例:我们还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考查。

②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例:运动场上有几个少年在踢球,此外还有几个老年人在慢走。(6)通过VS经过

①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例:通过经理的介绍,大家对新项目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

②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例:新居经过重新装修,布局合理多了。(7)往往VS常常

①往往:表通常情况下一般怎样或可能怎样,常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例: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往往是事业心不强的人。

②常常:指动作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不一定有规律性或推论的性质。例:他学习努力,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8)本来VS原来

①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例:当天的工作本来就该当天完成。

②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例:原来他就是那个送花的人。(9)于是VS因此

①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例:你这么一提示,我于是就有了新的想法。

②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例:小王这个月迟到了三次,因此公司对他进行通报批评。(10)暂且VS姑且VS权且

①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有合适的再换。

②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该“玩失踪”啊。

③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例:实在不好拒绝他的心意,权且把礼物收下了。

第二节 阅读理解

根据阅读理解的题目特征,可以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标题填入题和态度观点题七大题型。

一、主旨概括

主旨概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文段的中心意思。

1.提问方式

一般为:“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是……”、“这段文字的议题是……”等。【例1】股份合作制是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自发创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其特点表现为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人,既按劳取酬,又参与按股分红。由于这种形式适合我国农村的现实生产力水平,于是在广大乡镇广泛推广实行起来,并被作为国有小企业改革可采取的一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  )。

A.股份合作制的特点

B.股份合作制适合我国现实农村生产力水平

C.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人,既按劳取酬,又参与按股分红

D.股份合作制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适合农村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答案】D

2.提问的典型特点

其中往往有“主要”、“核心”、“中心”、“概括”、“主旨”、“主题”、“问题”、“议题”、“话题”等词语。

3.解题思路(1)结构构成类

结构构成类题目的阅读材料往往有明显的结构形式,其中被证明的、被支持的、被服务的句子多是主句,它往往是一个表示判断的短句,多具有概括性、宏观感,我们将它简称为“总”,观点句、主题句、情感句往往就是总句。

那些起支持作用、证明作用、服务作用的句子多是表示辅助性、理由性、条件性的从句,它们多以枚举、铺垫、并列等形式出现,我们把它们简称为“分”。

①总—分—总

主要有两种形式: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作答时要注意,“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重视,“分析问题”是为“解决问题”做准备,“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

b.提出观点—解释论证—重申评价观点。

在这种题目的行文结构中,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观点展开的,因此概括这个中心观点也就是文段的主旨。需要注意的是,文段最后的“重申评价观点”可能是在认可基础上的加深,也可能是对原来观点的否定,此时更需要考生明确文段的观点所在。【例2】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太相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懂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就未尝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每个人对交往和独处的喜爱程度不同

B.喜欢交往的人往往害怕独处

C.享受孤独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D.生活中既要善于交际又要能耐孤独【答案】D【解析】文段的行文脉络是总—分—总结构,根据文段首尾两句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交往和独处两种处世方式在生活中缺一不可。

②总—分

总—分结构往往是材料首句提出观点,之后的内容来解释原因、举例说明、引用证明或正反论证。总—分结构形式首句的观点是阅读材料的主旨句,后面的分句起辅助作用,快速浏览即可,选择答案时不应受分句干扰.

总—分结构的形式有两种:

a.提出观点—解释说明。

b.提出观点—举例论证。【例3】目前,我国广大居民个人依法纳税的意识还很欠缺,因此,加强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法制宣传工作非常必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广大居民自觉依法纳税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一个依法纳税光荣,偷税、逃税可耻的社会风气。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加强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宣传工作,培养广大居民自觉依法纳税的意识

B.依法纳税光荣,偷税、逃税可耻

C.我国广大居民个人依法纳税的意识还很欠缺

D.加强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法制宣传工作非常必要【答案】A

③分—总

分—总结构是材料先铺展一些现象例子,或者说明背景、原因,或者引用材料或其他观点,或者提出某个问题,之后结尾句出现一个明确的观点或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总结构前面铺展的现象、原因背景、引用内容和提出的问题都是为说明观点或是解决问题服务的,快速浏览即可,围绕分句部分设置的选项是干扰项,文段主旨多在句尾。【例4】早在1990年,第一辆电动汽车就已经上路。尽管近些年一些知名汽车厂商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纯电动概念车,但这并未拉近电动汽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究其原因,电动汽车的研发并非只是将传统发动机更换为电动机这般简单,而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仅车用电池就存在电池容量、存储能力、稳定性等诸多问题。此外,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统系统、电器系统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电动汽车研发的瓶颈是蓄电池的问题

B.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尚需时日

C.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D.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取决于厂家的研发实力【答案】D

④分—总—分

两种常见的形式:

a.材料通过引用别人观点、列举现象或是说明原因,得到一个具体的观点,之后材料继续用例子、原因、引用或者是正反论证来辅证前面提出的观点。文段中间“具体的观点”即文段的主旨。

b.材料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提供一种对策解决问题,最后正反论证,可能谈问题解决的好处,可能谈不采取前面措施的后果。文段中间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即对策就是文段的主旨。(2)关联引导类

除了通过划分文段结构构成来确定主题句之外,还可以根据一些特殊词来找出主题句,这些特殊的词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关联词。

①总结关系

a.概念

总结关系是把前述材料分析研究,或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做出有策略性或者概括性的结论。

b.常见标志词

主要有“因此、所以、于是、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可见、看来”等,主题句往往在这些表示总结关系的标志词之后。【例5】中国很早就有鲛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或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在海洋中生活的人类,其生活习性对大陆人而言很陌生,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

A.关于鲛人的考证

B.鲛人的神秘传说

C.有关鲛人的诗文

D.鲛人的真正居处【答案】A【解析】做总结结语题时,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材料的行文脉络,抓住材料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顺着其意图进行作答。认真阅读材料,可以发现,BCD三项的内容在材料中都提到过,不可能再作为接下来要谈话的内容。从“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在海洋中生活的……神秘色彩”一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以下就应该是作者对其观点进行考证的过程。

②递进关系

常见标志词主要有“而且、更、甚至、尤其、并且、也、还、重要的是、关键的是、特别是”等。递进关系的两个分句的感情色彩或者倾向性是一致的,后一个分句是对前一个分句语意的加强,这个语意加强的分句就是文段的主题句,位置在表递进关系的词语之后。【例6】有人说,民主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重要的是旋转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民主的陀螺就会倒下。就民主决策而言,正确的决策结果自然会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信心,而决策的过程,对人们凝聚信心的影响更大。

这段文字中的比喻意在强调(   )。

A.民主决策过程对民主的重要性

B.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才能凝聚信心

C.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是广泛的社会参与

D.有效的参与过程,便是凝聚信心的过程【答案】A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