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的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22:42:03

点击下载

作者:马晓飞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的研究

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的研究试读:

前言

人们通常把经济发展看做是GDP的增长。实际上,即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扩大生产要素的规模也可以实现单纯GDP的增长,但是这样的增长只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简单扩展,并不能使生产力得到质的飞跃,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自从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开创了“创新理论”以来,他关于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卓越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他强调把发展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从而为“集成创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在其《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Simon Smith Kuznets,1930)中断定,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并产生扩散效应,会引发一个产业、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而托马斯·K·麦格劳在《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Thomas K.McCraw,1997)中所讲的三次工业革命,无一不是由于里程碑意义的产业创新所引致。在这个过程中,哪个国家在产业创新方面走在前面,哪个国家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就处于领先地位。正因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各国政府对产业创新政策的高度重视,对技术创新的介入与支持都得到了加强,试图从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关键产业的创新突破中占领战略制高点,获得垄断利益,同时保障本国的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国家战略之核心内容,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国家创新等相关问题的高度关注。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复杂程度的日益增加和市场的瞬息万变,组织所处的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单个主体要独立完成日益复杂的创新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产业内的各个组织为了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失败的风险,开始以需求为导向,优势互补,资源集成,采用网络化的组织方式进行创新,创新的网络化和集成化趋势日益显现。同时,学者们对创新的研究也逐渐由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演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创新的网络化和集成化趋势,为后发国家充分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快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创新模式,但后发国家也有可能被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家锁定在既定的技术轨道或创新层次的低端,成为永远的追随者。在产业网络的集成创新中,也存在着如何保护首创者的利益,如何为规模和实力不同的创新者营造公平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如何协调创新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整个创新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增进社会福利,如何对集成创新中涉及的标准和兼容问题进行协调与规制等诸多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政府该如何作为?

带着这些问题,细细梳理文献后我们发现,既有文献对上述问题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将政府和企业结合起来研究产业网络创新,将创新聚焦于产业网络重要的创新形式——集成创新,并且将创新网络的研究突破区域和单一产业的限制而一般化、抽象化和理论化,这种聚焦性和针对性的理论研究还是很缺乏的,同时将产业网络和政府作用相结合来研究创新活动还缺乏系统化的分析框架。而这些欠缺之处,正是本书努力尝试解决的地方。

本书的主要工作如下:循着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研究思路,首先对产业网络的整体进行了研究,并构建出了一套研究产业网络集成创新和政府作用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的系统性框架,同时在绩效评价方法上充分考虑了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样本主观性强和样本不足等因素后,给出了一种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紧接着,书中运用动态博弈模型结合演化博弈理论作为数理分析工具,将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主要局部——即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作为重要的创新参与主体和制度供给主体的政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最后以中国铁路产业网络的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为案例,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事实资料分析为支撑,从整体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前文理论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的正确性。

本书可能的知识创新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政府究竟应该对产业创新多干预还是少干预,主要取决于产业发展需要的观点。这与以往仅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或“市场失灵”角度来讨论政府是否应该对创新进行干预的观点是不同的。(2)构建了对产业网络集成创新和政府作用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的系统研究框架。(3)给出了一种全新的产业网络治理结构的分类方法,将产业网络治理结构分为两大类共四种类型。(4)根据企业集成创新的不同动因,提出了全新的集成创新模式的分类方法,突破了原来仅从功能角度对集成创新模式进行分类的方法。(5)提出了一种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产业网络集成创新绩效和政府作用进行评价,弥补了既有研究方法的种种不足。

本书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结论是:产业网络是创新的重要来源,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最强有力的创新组织形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不受地域和国界的限制;集成创新是一种高效的创新模式,可以充分整合利用既有的创新成果,进行增量创新和快速创新,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由于所处的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不同,产业网络的治理结构也有所不同,对应也会有不同的集成创新模式。世界各国政府在产业网络的集成创新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的作用是有边界的。政府究竟应该对产业创新多干预还是少干预,主要取决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干预产业创新的强度和作用的方式应该随着产业的发展阶段、产业的战略地位、产业的类型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是有重点和有选择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出于快速赶超、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考虑,政府要对产业创新给予重点保护和大力扶持,当产业突破发展的瓶颈之后,政府的干预强度需要适当减弱,产业的创新转而更多取决于市场的导向作用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当然,政府及时和适当的引导与规制还是必不可少的。

全书内容分为七章。第1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本书要研究的问题,界定了研究范围,叙述了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章总结梳理了与本书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国内外既有研究文献,主要涉及关于创新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创新的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演化的理论文献,以及产业集成创新、政府作用与创新的相关理论文献。第3~6章是本书的主体内容。具体地说,第3章是从整体上对产业网络集成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先从产业网络的三要素理论出发,对产业网络的要素构成及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并进一步将产业网络划分为核心、辅助和外围的三层结构,研究了行为主体之间、各层次之间围绕集成创新的交互关系;从产业网络所赖以形成的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来探讨其治理结构,并从是否有外力介入核心层、介入的强度、产业的市场结构三个维度对产业网络的治理结构进行划分和研究;然后,相应地将集成创新模式(行为)归纳为内生驱动型和外生牵引型两大类进行研究;最后,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和索罗余值法给出了对产业网络集成创新和政府作用整体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至此,一个完整的关于产业网络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构建完成。第4章和第5章主要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结合演化博弈理论作为数理分析工具,对产业网络的主要局部——企业和政府行为及交互展开研究。本书先从横向、纵向、全网三个维度,有重点地对企业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中经常遇到的创新先后与竞争合作策略、主体价值和协同价值的权衡、技术标准的兼容策略选择等三类问题进行研究。紧接着,书中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模型,讨论了政府的作用及其边界;并针对企业的上述三类问题,研究了政府可能运用的政策工具和能够发挥的具体作用;最后对我国政府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中作用的演进进行了研究。第6章从整体上对我国的铁路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之所以选择我国铁路产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其网络经济特征、集成创新的外生牵引特征和政府作用都非常显著和典型。第7章是全书的收尾部分,总结出本书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1.1.1 创新已成为时代特征

创新——在21世纪,无论是对于消费者、企业、产业还是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早在1912年,经济学创新理论创始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就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创新的概念做出了界定,提出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应函数的变化,或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组合”引入到社会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生产函数的过程。这一表述开创了经济学意义下的创新概念并且已经萌芽了集成的思想。

今天,随着世界领先的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对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的促进,随着使用“中国芯”芯片的“天河一号A”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跃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商用大飞机C919的呼之欲出,随着我国自主设计的TD-SCDMA、TD-LTEAdvanced成为世界公认的3G、4G无线通信标准之一,随着各个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带动整个产业的繁荣和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我们已不再怀疑创新的重要性。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什么才是创新最重要的来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在经济转型阶段,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网络)的发展中大国,什么样的创新模式才最适合、最有效?什么样的创新机制才能保障我国那些相对落后的产业迅速崛起并快速赶超?

创新可以有许多来源。它可以来自于个人,也可以来自于组织,可以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于政府和企业。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创新来源并不是从上述任何一种来源中衍生出来,而是来自于他们彼此形成的网络。因为任何一个节点的创新瓶颈都会产生另一种创新的需求,而任何一个节点的创新突破都会为其他节点或领域提供新的创新手段,创新网络能够整合多种创新来源的知识和资源,成为技术进步最强有力的组织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创新的来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特定的创新都来自于系统中若干个要素的集成,或者是来自于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创新已经是一种网络现象。1.1.2 网络创新与集成创新

伴随着创新网络现象的出现,创新的形式和创新的成果也更加丰富,创新更是可以不用事事从头再来,而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内的既有资源和创新成果进行集成、融合和增量创新,从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回顾人类最近200多年来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见表1—1),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的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相应需要的技术要素和参与创新的行为主体也越来越多,网络化和集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技术的进步,创新网络的集成创新现象早已突破了一个企业、一个区域的范围,而几乎发生于各个产业和整个国家的边界之内。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现象已突破国界,演化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然而,这种创新网络全球化的趋势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后发国家充分集成全世界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创造了条件,也使其容易被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家锁定在既定的技术轨道或创新层次的低端;“大者恒大,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也会使后发国家的创新萌芽被扼杀,甚至危及后发国家的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所以,在关键领域、关键产业的创新问题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会采取扶持和保护的政策措施,即使是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也不例外;对于一些涉及国家长远战略利益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即使暂时不会产生经济利益或可能会损失经济利益,政府也会直接投入资源主导技术创新,以图尽快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差距或快速实现赶超。表1—1 最近200多年来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

资料来源:Melissa A.Schilling.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3rd Edition[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10.1.1.3 问题的提出

即使是在一个国家产业网络的内部开展的创新活动,政府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集成创新会涉及相关参与者的利益协调问题,所以,如何保护首创者的利益,从而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如何避免因为对首创者利益的过度保护而造成技术和经济垄断;如何为大型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如何协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整个创新服务于国家的利益和增进社会的福利;如何对集成创新中涉及的标准和兼容问题进行协调与规制等问题都需要相应的制度予以解决。政府作为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其作用自然非常重要。但是政府的作用究竟该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边界如何确定?针对产业网络创新活动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政府会采用什么样的政策工具?我国政府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效果如何?创新网络由于所处的产业类型不同、生成的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不同,会具有不同的治理结构,对应着不同的集成创新模式(行为),具有不同的绩效,那么对产业网络集成创新的绩效和政府作用效果如何评价?上述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关注和研究的。

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对既有文献的研究和现实情况的观察,作者完成了本部著作。1.2 研究意义

通过上述研究背景的介绍可见,本书的选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政府作用的重要问题,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2.1 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本书研究的选题,在如下六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本书的研究为产业网络的技术集成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创新网络以及集成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将产业网络与集成创新结合起来,并揭示二者关系的研究却很匮乏,因此本书的研究对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能够为产业网络内已普遍存在的集成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持。(2)本书是基于产业的层面和范围来研究创新网络,是对既有的从微观层面对企业内部的创新网络的研究;从中观层面仅对企业间创新网络的研究;以及从更宏观的国家层面对创新网络即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的丰富和完善。从纵向来看本书的研究着眼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网络,丰富了创新网络的研究层次;从横向来看本书的研究不仅关注于产业内的企业,同样关注产业内的其他行为主体,更关注于政府对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重要作用,丰富了创新网络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3)本书是基于产业网络的范围来研究创新,与以往过多地从企业的角度、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创新不同,超越了企业的范围和产业集群中区域的概念,甚至突破了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家的界限,在中观层次上扩大了创新网络的研究范围,淡化了空间的界定。(4)本书是在产业网络的范围内研究集成创新。在产业网络层面研究集成创新,不仅能够丰富产业组织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也能够深入地剖析产业网络和集成创新的关系,有利于集中产业网络内各个主体的优势,提高集成创新的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增进社会福利。(5)从研究手段上来看,与既有的对创新网络问题的研究过多地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等社会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不同,本书更侧重于用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网络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政府规制理论与政府保护优质产业等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等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网络问题,丰富了对创新网络研究的经济学内涵。(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既有的对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研究,仅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强调了政府的作用,而其他层次对创新网络的研究却忽略了政府这个重要的参与者、最大的制度供给者、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营造者、最主要的创新方向引导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产业创新的主导者,本书的研究将产业网络的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结合研究,弥补了既有研究的不足。

综上所述,本书的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和理论价值。1.2.2 现实意义

从现实来看,本书研究的选题,在如下四个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从企业的层面来看,成为产业网络的创新主体,以及能够有效地利用产业网络中循环的信息和技术,已经变得比自动生成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有价值,这种不断增加的通过产业网络内众多行为主体合作进行集成创新的趋势更加符合逻辑要求。尽管如此,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讲,合作进行集成创新的模式正在探索之中。本书的研究就是集中于产业网络集成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水平的构建,并维持企业之间专用资源互补关系以便能够实现永续成长,从而满足产业和市场的需求。(2)从产业的层面来看,有利于实现产业网络内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不同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下不同类型产业网络的集成创新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集成创新效率,促进产业的发展水平更快地向更高层次跃迁。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创新。

因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往往涉及产业内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内及产业间众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消费者等众多经济主体,构成了庞大、复杂的产业网络,其中的创新活动更为复杂。总结和梳理产业网络的集成创新模式,有助于指导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创新行为及其可持续发展,提高创新绩效。(3)从政府的层面来看,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政府制定针对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理论。产业网络对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非常关心产业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现有的研究已经从某些角度提出了产业网络发展的建议,但这些建议大都是从某个具体的产业角度、区域的角度或企业的角度提出,并且这些建议的有效性还缺乏直接的证明。本书对不同类型的产业网络集成创新模式和政府作用的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本书也对评价产业网络集成创新和政府作用的绩效提供了一种简单易用,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4)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有利于我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集成世界上一切既有的优秀成果,因地制宜、为我所用,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迅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各战略性产业以及整体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产业网络(体系)的范围弹性很大,小可聚焦于某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大可放大为整个国家范围内的某个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产业网络集成创新模式的研究,是对产业创新体系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总之,集成创新主要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可以通过集成组织或者企业内部的资源来实现,二是可以通过集成创新网络之中的政府或行业协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等组织间的创新资源来实现。进入21世纪以后,组织所处的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技术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单个主体要独立完成日益复杂的创新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下,若产业网络内的各个组织能够联合起来,采用网络化的组织方式进行创新,优势互补,资源集成,则会大大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失败的风险。同时,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运载工具,大大加速了生产要素和知识的全球性快速流动,这也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快速赶超提供了条件。整合全球资源,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更高层次的集成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国家许多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创新方式之一。

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已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化而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整合产业网络内的优势资源进行集成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模式;通过对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集成,实现优势互补,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创新的风险性;通过产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机制来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因此,对于企业和其他组织而言,借助于产业网络进行集成创新,对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是一种高效率的创新模式。所以,在产业网络层面研究集成创新,不仅能够丰富产业网络技术创新理论,也能够深入地剖析产业网络和集成创新的关系,有利于集中产业网络内各个参与主体的优势,提高集成创新效率,为整个产业网络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产业网络集成创新,可以极大地促进集成创新主体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又会为网络内相关组织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达到共同发展。这为提高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政府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3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兴产业,许多传统产业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回黄转绿”,由夕阳产业转变为朝阳产业。产业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也越来越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方面,所以关于产业的创新问题也日益成为官、产、学、研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政府在有效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网络和集成创新联系密切,而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我国目前对产业网络创新理论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不少学者对产业创新理论、创新网络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距离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成创新是产业网络的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然而现有理论对于产业网络集成创新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此外,对政府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中的作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见。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指导,必将影响实践的成效。因此,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创新网络理论、产业创新理论、集成创新理论、政府作用与创新等方面的理论进行回顾与梳理,结合我国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研究和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网络集成创新模式以及政府在提高产业网络集成创新绩效中的作用模式,并给出政策建议,将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采用更有针对性的举措,促进产业网络内集成创新实践有效、顺利地开展。1.3 重要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1.3.1 对重要概念的说明

产业其实是一个跨地域跨国度的概念,既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有机构成之一,因此产业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国家创新网络或者国家创新体系有着密切的交融性,但是关于产业创新网络定义和结构的研究还远不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和国家创新网络成熟。

因为产业创新网络其实就是产业网络创新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交互机制,所以研究产业网络的创新活动,就必须要先熟悉产业网络的概念。

根据哈坎森(Hakansson,1987)等人的定义,产业网络(Industrial Network)是由以那些各自拥有独特资源,也相互依赖对方资源的企业组织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为节点,以经济、社会的联系为链接,凭借专业分工与协作,资源互补与优化,在要素投入、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合作等方面进行互动,长期所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互惠互利关系。它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网络为网络内的不同节点提供了互动平台,节省了成员组织间的交易成本,加快了组织间的信息流通、知识扩散和学习速度,增强了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协调方式,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产业网络构成了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

考虑到哈坎森(Hakansson,1987)、卡洛斯·莫罗·布瑞托(Carlos Melo Brito,2001)、维尔肯森和刘易斯(Wilkinson and Louise,2002)等学者对产业网络的研究大多是以产业网络三大组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和资源为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本书也沿用上述学者的定义来考察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各个组成要素。

行为主体: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生产商、消费者和经纪人等,还包括产业链和价值网络上的各个环节,在更广的范围上还包括相关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教育和培训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等。行为主体有三个主要特性:行为主体完成和控制着创新活动,彼此之间发展关系,根据对其他行为主体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来确定自身的创新行为;行为主体之间合作的目的是控制整个产业网络、利用网络中有价值的创新资源及决定重大创新活动;不同的行为主体拥有不同的关于网络中的资源、活动以及其他行为主体的不同信息,创新网络的组织越紧密,信息和资源就越丰富。

行为:是指产业网络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由于创新资源的相互使用造成的创新资源的互换和各种交易活动,是对产业网络中各种与创新有关的活动的总称,包括创新的物质、信息、知识、资金、人员等的流动过程,并在创新资源的互换与各种交易过程中伴随着产品价值的增值和价值网络的形成。当几个行为主体之间联合、发展、交换及产生新的创新资源时,行为随之出现。进一步,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行为主体对资源进行转变和转化,资源的性状发生了变化;一类是在行为主体间传递资源,资源的属主发生了改变。当然,竞争与合作仍然是行为主体之间最基本的行为。

资源:资源是行为主体所拥有的相异且相互依存的资源禀赋,是行为主体完成行为的媒介,包括物质、资金、人才、信息和知识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行为主体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也形成一种资源。行为主体行为的目的就是转换或转移资源。

产业网络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产业网络的结构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至今尚未有定论,国内外学者正在此领域展开多角度的研究,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对产业网络结构的认知就不同。由于形成产业网络的基础条件和其所处的制度环境不同,产业网络的行动主体、采取的行为策略以及彼此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的创新资源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产业网络被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形态:企业集团、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供应链协调、章鱼式下(外)包、产业集群,等等。本书出于研究目的的需要,从产业网络的三个组成要素出发,对产业网络的结构类型进行划分,在第3章会详细研究和阐述。

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是指创新的融合,这种融合通过利用并行的方法把创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包括技术因素的集成和非技术因素的集成。

产业集成与产业集成创新:产业集成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联系所形成的结合体,它包括核心产业、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世界著名管理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国家营销——创建国家财富的战略方法》(Philip Kotler,2001)中指出,产业集成创新是一个国家实现产业能级跃迁和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内部集成:强调组织的内部知识基础间的匹配、信息单元间的集成。

外部集成:强调组织对其外部知识网络、价值网络的适应以及集成创造。

用户集成:强调组织和市场之间的互相适应和互相学习,旨在促进用户信息和组织的研发环境之间的相互匹配。

政府作用:政府对于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作用的不足或称之为“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采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手段来对产业网络的创新活动加以影响和发挥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扶持与促进,一方面是规制与协调。

治理结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治理分析的贡献不在于提供一个新的规范理论,而是提供了一个组织框架,治理问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关注、分析和研究组织中权利的来源、分配及其运行,也即治理结构或治理形式。在绝大多数组织治理研究的文献中,治理和治理结构两个概念是不加区别的。

本书整体的概念框架及关系图如图1—1所示。图1—1 本书整体的概念框架及关系图1.3.2 对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书的题目是“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的研究”,围绕本书的研究主题和前面对几个重要概念的说明,本书的研究将聚焦于如下范围:

第一,本书所指的“网络”(Network),是一种网络经济学意义上的网络,具备节点与链接的特征,会产生网络外部性,不区分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

第二,本书中所研究的“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并将“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视为等价的概念,是在所有外部条件、制度环境、管理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除去劳动和资本之外,对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本书在理论研究部分所关注的产业网络是一种广义上的产业网络,没有地域、国别的限制,也不针对某个具体的产业,这样做是为了让理论研究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适性,更有意义。本书仅在实证研究部分,才选择一个网络特征和政府作用都非常明显、非常典型的具体产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这里所用的产业网络的概念与目前较为流行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区别在于,后者关注的范围局限于一个集群或区域的范围,并且关注的产业较为单一;而前者不受区域等地理概念的限制,并且关注的产业的含义较为广泛,不局限于某个具体产业,不仅指产业内,也包括产业间。

这里所研究的产业网络与企业间网络的区别在于,企业间网络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共担风险的长期合作的组织模式,是一种与企业的科层结构和纯粹的市场机制所不同的企业间的协调形式,其中缺乏与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以及消费者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创新互动。而产业网络涵盖上述行为主体,比企业间网络更多元化。

这里所研究的产业网络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系统的层面来看,产业网络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但是国家创新体系是以国家为边界的,而产业网络创新体系则可以是区域的,也可以是国家的,甚至可以是全世界范围的。

第四,本书所研究的集成创新是创新的有效模式之一,这一概念在1.3.1小节已有阐述。集成创新理论是近年来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应对技术复杂性和激烈竞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源于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经典管理思想中系统原理的结合。集成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因素的集成创新和非技术因素的集成创新,本书主要关注技术因素的集成创新,也就是技术集成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集成创新显得更加重要。在产业网络中推动集成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应对机遇与挑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新途径。

在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集成创新已经被作为重要创新方式之一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政府和政府作用的概念界定:政府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政府等同于国家,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的行政机关。根据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的不同,政府又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常情况下,人们是在广义的范围内应用政府的概念,就是把政府等同于国家,把政府作用等同于国家作用。本书中政府的概念是广义的政府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内部拥有最大资源优势,并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等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政府需要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国防方面发挥作用,本书所研究的政府作用主要是政府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扶持与规制作用,涉及经济和科技方面。促进和扶持就是要对竞争力相对薄弱的产业和市场进行培育,保证薄弱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成长性,支持民族企业具有克服竞争壁垒、实现竞争力成长所需要的资源投入。政府规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政府规制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经济条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在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或干涉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活动的行为”。广义上,政府规制包含政府对个人或组织的一切行为的干预与制约。本书主要把政府规制限于狭义领域,即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的条件下,政府为提升产业网络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而采取的克服市场失灵,干预产业网络创新活动的行为。

第六,关于治理结构的定义。“治理”一词源于拉丁语“gubernare”,意思是统治或掌舵。英语中“governance”具有统治、管理、控制和统治方式、管理方式的含义。罗茨(Rhodes.R.,1996)指出,治理在以下六个方面被广泛应用:(1)作为国家最小范围上的治理,即指国家削减公共支出,利用市场或准市场的方法来提供公共服务。(2)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即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3)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4)作为“善治”的治理,指强调法律、效率、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5)作为社会—控制论系统的治理,指政府与民间、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6)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指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上述(3)、(5)、(6)项的治理内涵。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1.4.1 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本书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为引出问题、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奠定了基础,而实证分析则为进一步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

具体来说,在规范研究方面,本书结合创新经济学理论、网络经济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等跨学科领域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对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的主要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并且主要运用博弈论、均衡分析及最优化方法等数理分析工具使理论推演过程更加明晰、简洁和精确。

在实证研究部分,典型案例分析是在本书提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同时也根据所研究的具体产业本身的特点,对理论进行了补充,作为理论推进的必要组成部分。本书选取了中国铁路产业的实际案例和现实经济活动的统计数据,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索罗余值法结合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由此完成本书理论贡献的佐证和检验过程,进而为理论指导实践奠定了基础。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产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同时,书中还采用数理统计、关联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以求尽可能地反映现实,科学地获得研究结论。3.对比分析方法和演化分析方法的结合

本书采用对比分析和演化分析的方法对美、日、法、德等发达国家政府在产业网络技术创新中所发挥作用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演化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创新政策的演进以及中国政府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中作用的演进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1.4.2 内容与框架

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试图为“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与政府作用”的总体研究构建一个“治理结构—集成创新模式(行为)—绩效评价”的完整的、发展了的SCP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围绕产业网络内创新活动的主要行为主体——即作为产业网络内创新主体的企业,作为重要的创新参与主体和规制主体的政府展开研究。所以本书按照先总体、后局部、再总体的研究思路,先从整体上对产业网络及集成创新模式进行研究,构建出了本书的SCP分析框架;然后再从局部着手,有重点地选择了企业在产业网络的集成创新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的创新先后与竞争合作等策略问题、主体价值和协同价值的权衡问题、技术标准的兼容策略选择问题等三个主要问题并借助动态博弈分析工具进行研究。接下来本书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作用的必要性和作用边界,并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探讨了政府可能运用的政策工具和能够发挥的具体作用,同时也对我国政府在产业网络集成创新中作用的演进进行了研究。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运用前面几章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数量分析方法,选取了网络经济特征、集成创新的外生牵引特征和政府作用都非常显著、非常典型的铁路产业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对现代工商企业产生和发展历史的研究中提到:现代工商企业首先产生于铁路系统,时间大约在19世纪50—60年代。因为据他考证,铁路系统最早雇佣专职经理人员协调、管理和评估分散于各地的营业单位的工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使得铁路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其中的技术与协调工作又是空前复杂的,而这种技术的变革又推动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而我们在现实中也容易看到,各国铁路系统都是政府管制较多、作用较强的领域,但是各国政府对铁路系统的管制方式和作用方式又有很多不同、效果各异,铁路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和集成创新模式的特征也非常明显,所以本书选择铁路产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从整体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本书进行研究的逻辑框架如图1—2所示。图1—2 本书的逻辑框架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2.1 创新与经济的关系及其研究范式的演化1.国外的研究发展状况

经济学界对于创新和经济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他在书中提到“生产力的改进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改进,其二是劳动者所用机械的改进”。这里劳动者能力的改进和其所用机械的改进都与技术进步有关,可见斯密当时已经认识到,除了资本和劳动力之外,技术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1867年,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有许多重要论述,他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或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反过来,社会经济或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是相互作用、彼此依赖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非常赞赏马克思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的作用的观点,并在马克思的观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各个决定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创新理论,并被公认为是经济学界对创新理论进行系统性论述的发端。1912年,熊彼特以德文出版了其影响深远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他在该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的概念,并以创新理论为核心,系统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重要因素,预测了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并以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研究中心,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他在书中提到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组合”引入到社会生产体系的思想被学术界认为是“集成创新”思想的萌芽,熊彼特当时提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经济学领域创新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42年,熊彼特又以英文出版了一本富有创新的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在这本书中,熊彼特强调了垄断企业在创新中具有巨大作用,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内生性的思想。随着技术创新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熊彼特的身价也日益倍增。以至于罗森伯格曾这样说过:“21世纪,熊彼特将是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之后的卡尔·马克思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但之后的经济学家们却背离了这一传统。熊彼特的许多真知灼见,也长期被人忽视,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西方带来了长达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黄金期”,传统经济学中仅用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很难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在此情况下,时代才又一次将技术创新推上经济学舞台,故有的经济学家称五六十年代是技术创新的复兴时代。这个时期之后出现了以索罗(R.M.Solow)和阿罗(K.J.Arrow)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以谢勒尔(F.M.Scherer)、爱德华·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莫尔顿·卡米恩(M.Kamien)和施瓦茨(N.Schwartz)等为代表的新熊彼特学派,以兰斯·戴维斯(Lance Davis)和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North)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和以弗里曼(C.Freeman)和纳尔逊(R.Nelson)为代表的国家创新体系学派四大学派。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R.M.Solow,1957;Arrow,1962等)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技术同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的可能,因而需要政府干预,政府的干预会极大地促进创新,并建立了测度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索罗模型。技术创新的新制度学派(Lance Davis and Douglass C.North,1971)认为只有建立起能保护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产权制度,提高创新者收益,才能使技术创新可持续,好的制度能保护技术创新,否则会阻碍或扼杀技术创新。新熊彼特学派(N.Rosenberg,1982;F.M.Scherer,1986)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的组织行为、市场结构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创新周期模型等经济理论模型。。1992年,OECD指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在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就可以认为创新已被完成。国家创新体系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曼和纳尔逊(C.Freeman,1987;Nelson,1993)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对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引导和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影响,从而促进科技知识的生产、扩散与应用,但是弗里曼和纳尔逊的研究仅局限于一国范围内而没有对不同国家的创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弗里曼在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也提到了创新网络的概念,但并未深入展开论述。

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在技术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意识到外部信息的交换与协调对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局限并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此后,对于技术创新研究的视野从一个企业和组织的内部扩展到了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从而导致了对技术创新研究的网络范式的兴起。1987年,哈坎森总结出产业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和资源,此后有不少学者对于创新网络的研究也围绕着这三要素展开。1989年,K.Imai和Y.Baba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学术会议上,提出网络组织对于系统性创新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的观点,之后陆续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而我们现在所引用的创新网络的概念基本都来自于弗里曼1991年在创新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刊物“Research Policy”上发表的研究专集“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中提出的观点,弗里曼在文中完全等价地使用“创新网络”和“创新者网络”的概念,他认为在众多学者提出的概念中只有Imai和Baba提出的概念抓住了创新网络的关键要素。弗里曼将其进一步发展之后提出了10种“创新视野中的网络类型”:分别是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技术交流协议、合作研发协议、技术因素推动的直接投资(少数控股)、生产分工和供应商网络、许可证协议与分包、政府资助的合作项目研究、研究协会、供信息交换的计算机数据库和增值网络、其他类型以及非正式网络,并指出上述这些网络类型并不相互排斥,许多企业都在同时采用上述多种类型的网络甚至是每种类型下再嵌套不同类型的子网络。哈里森(Harrison,1992)在研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与机构在本地结成网络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相互依赖”的假设,指出了创新网络对于集群发展的重要性。马修(Marceau,1997)对澳大利亚的研究支持了“创新相互依赖”的假设,并揭示了不仅企业间密切联系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更进一步揭示了产业间密切联系对于创新的重要性,马修认为只有很少的创新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独立研发,而大多数创新是来自于企业或产业间的知识流动和相互学习。布里托(Britto,1999)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并从技术复杂性的角度对企业间的合作网络进行了分类。库克(Cooke,2001)认为由于集群组成结构和开放性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结构的创新网络,在存在大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大企业将对外包系统网络和合作创新网络产生很大影响,并且大企业从创新网络中的获益会大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研发也会对集群和区域创新网络产生重大影响。2.国内的研究发展状况

谢燮正(1995)认为自主创新需要经过由技术发明到技术应用的过程,要能够结合市场和生产的实际需要,使创新成果逐步成熟到适合应用于实际生产并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盖文启(2002)是较早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总结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他认为区域经济成功的关键是区域内企业、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结成的合作网络,使得劳动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在网络中顺畅地传播。魏江(2003)研究了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的途径、学习的动力机制和范式,分析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机理,总结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并以柳市低压电器集群为案例,实证研究了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成和运行机制。张伟峰和万威武(2004)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参与创新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集成各行为主体的资源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新产品的创造或既有产品的改进。王大洲(2006)提出,创新网络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而形成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结构的综合,它是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的体现,适应了创新过程中企业对于知识的需求。史修松和徐康宁(2007)认为创新网络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参与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等)在交互、合作与协同创新中形成的稳定的、有助于促进创新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的总和。叶文忠和刘友金(2007)在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之后,发现集群创新网络能够促进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集群创新网络能够提高创新的物质基础,形成创新的动力机制,降低创新的风险,促进创新成员的合作,加快创新速度,在上述这些方面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创新。田钢和张永安(2008)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通过刺激—反应模型和回声模型等模型工具,深入研究了形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动力机制和合作机制,在深入剖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合作条件之后,给出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任重(2009)在研究了创新网络的模块化和可分解性之后,得出了创新网络的本质特征是权限和关系的相互依赖,创新网络的治理结构是一种有门槛的进入,创新网络节点之间的链接代理对于创新网络的演进具有决定作用。田钢和张永安(2010)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属于复杂自适应系统,并在模拟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之后,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简化具有小世界和收敛性特征。庞俊亭和游达明(2012)通过对复杂网络三种常见结构模型的分析,运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理论揭示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特征,并分别分析了产业集群受到外力干扰时具有的稳健性和脆弱性,说明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种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方式,是一种有利于产业集群提高创新能力的创新合作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学者们又陆续对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但互联网仅仅是加速了知识和技术交换与扩散的速度,并未在经济学意义上改变创新网络的本质。2.2 产业集成创新1.国外的研究发展状况

从前面对创新理论的回顾来看,虽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已经有了集成创新的萌芽,并且1997年美国西北大学著名管理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也在其著作《国家营销——创建国家财富的战略方法》中提到:“产业集成创新是一个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方法”,但是,从文献发展的脉络看,直到1998年,“集成创新”的正式概念才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马可·因赛德(Marco Iansiti,1998)在其代表作“Technology Integration”中首次提出。马可·因赛德在研究了美国的计算机产业之后,从技术集成的角度对集成创新做了定义:“技术集成就是通过组织过程把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资源、工具、方法等集成起来进行应用”,“集成创新就是以创造可供技术使用的资源和可供技术应用的关联环境之间的匹配为目标的调查、评估和提炼的活动的集合”,并提出“技术集成管理能够更好地应对技术创新的不连续性”。可见马可·因赛德的集成创新概念中包括了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的思想。大卫·梯斯(David J.Teece,1999)认为产业内企业和其联系的外部组织之间组成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结构,对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方向有重要的影响,必须有一种适合的创新模式与其对应,这种模式就是集成创新。阿瑟穆和伊萨克森(BT.Asheim and Arne Isaksen,2002)在研究了挪威的造船、机械工程和电子工业三个区域集群企业之后指出,区域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不仅要依赖于区域集群的资源和协作网络,更需要集成本地的、外部的和世界级的知识进行创新。>塞斯塔、托马斯和鲍茨(Shaista E.Khilji,Tomasz Mroczkowski,Boaz Bernstein,2006)提出了创新的综合观点,指出综合创新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当的组织能力,制定有效的合作方式,并在总体战略下进行平行互动的创新和综合集成,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率,并将其用于具体的生物产业创新模式的研究。2.国内的研究发展状况

国内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各种要素进行集成是保证技术创新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条件。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宝山教授等人1998年出版的《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一书,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在书中对集成和集成度等概念有比较全面的阐述。石定寰和柳卸林(1998)认为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国家创新体系是集知识生产、流动和使用的有效的框架,是对创新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集成的制度体系,并认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集成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田丹和张米尔(1999)认为外部技术获取口径的宽窄直接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