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医院后勤探索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2:15:13

点击下载

作者:杨洛渝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研究型医院后勤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医院后勤探索与实践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研究型医院后勤探索与实践/杨洛渝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864-8

Ⅰ.①研… Ⅱ.①杨… Ⅲ.①医院-后勤保障-研究-中国 Ⅳ.①R197.3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80283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研究型医院后勤探索与实践

主  编:杨洛渝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3月

版 本 号:V1.1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864-8

策划编辑:张亚琴

责任编辑:张亚琴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

现代化医院要求现代化的医院后勤,研究型医院必然要求研究型后勤。研究型医院后勤既是研究型医院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更是研究型医院管理运行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还是满足“患者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更高要求的必然手段。长期以来,研究型医院后勤工作实践创新多、理论升华少,积极推进后勤领域的实践成果、认识成果向理论成果转化,对丰富完善研究型医院理论体系,推动研究型医院质量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准确定位后勤在研究型医院创建中的地位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研究型医院后勤探索与实践》一书,全面呼应和系统回答了当前研究型医院后勤面临的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新挑战,可谓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让研究型医院管理者、特别是后勤工作者备受启发。全书呈现四个突出特点:一是鲜明的开创性。本书作为国内唯一一本系统阐述研究型医院后勤理论与实践的专著,站在研究型医院后勤工作的最前沿,在总结工作成果、升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医学、法学、管理学、后勤科学等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创新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观点、新思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和理论突破,比如,首次梳理出了医院后勤的历史沿革,首次系统阐述了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定义、特征等理论问题,具有很强的引领性。二是系统的理论性。该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脉络清晰,逻辑严谨,既有基本理论,又有基本实践,既有解放军总医院后勤管理的特殊性经验成果,又对所有研究型医院后勤工作具有一般性理论指导意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研究型医院后勤、为什么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做什么、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怎么做等重大和现实理论问题。特别是对研究型医院后勤的特征、内涵、外延进行了深度的阐释,集中体现了医院后勤领域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在医院后勤领域的自觉运用。三是丰富的实践性。作者本人长期工作在医院后勤一线,善于不断总结把握工作中的规律,用理性的思考去指导推动工作,特别是自2005年调入解放军总医院以来,按照院党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战略目标,着眼研究型医院的新需求,不懈探索实践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在医疗建筑、财经保障、行政安全管理等工作领域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院后勤管理经验。尤其可贵的是注重在工作中思考研究问题,善于运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这部书是多年后勤工作的智慧结晶,植根于实践、来自于实践、指导于实践,也是推动医院后勤发展的甘苦之言,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和实践指导性。四是很强的操作性。该书以问题为导向,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案例丰富,既告诉读者做什么,又告诉读者怎么做,既给观点,又给案例,为研究型医院后勤工作者提供了从思想到行动、从思路到举措、从方法到机制的全方位参考借鉴,读者学了就能懂、拿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不愧为医院后勤管理者的“案头书”、后勤从业者的“口袋书”。

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带动广大后勤管理人员、医疗工作者对医院后勤、研究型理论在医院后勤创新发展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树立起建设符合时代发展和研究型医院需求的医院后勤的自觉与自信,为推进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和卫生事业改革进步提供切合实际、符合规律的理论支撑,助力健康中国扬帆远航。

祝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名誉会长原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2017年5月

第一章 研究型医院后勤内涵第一节 研究型医院后勤的概念定义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又是构成理论的基本支撑。概念既是人们认识上的理论结晶,又是新的认识起点。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 《战争论》(第1卷110页)中写道:“任何理论首先必须澄清杂乱的、可以说是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观念。只有对名称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可能清楚而顺利地研究问题。”为了从历史与现实、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内在规律,应该首先对其基本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阐述。一、后勤概念界定

对后勤概念的界定,是随着后勤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自19世纪30年代,拿破仑的政史官A.H.诺米尼在总结征俄失败的经验教训最先使用“后勤”概念以来,随着后勤实践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后勤进行了不同的解读(表 1-1)。“后勤”作为一个名词,在我国出现较晚。但我国古代所说的“储备”“蓄积”“委积”“饷馈”“贮聚”“武备”等,都属于后勤范围的内容,直到近代,才有“军备”、“军需”以致军事“后勤”之称。“后勤”一词原来只限于军队,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医院、事业及企业单位的行政事务(庶务、总务)工作陆续称为“高校后勤”、 “医院后勤”、 “事业单位后勤”和“企业后勤”;机关以“机关后勤”作为“机关事务”的第二名称。由于“机关事务”与“机关后勤”的定位与职能并不完全相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省(区)市政府所相应的管理机构,仍称为“机关事务管理局”。表1-1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后勤的不同定义

综上所述,后勤一词可以这样定义:从军事术语演化而来,其作为团体的一部分,通过开展进行计算、生产、供应等活动,对团体进行除主要业务外的一切需求的持续供应保障。二、医院后勤的起源

从上述后勤定义上可以看出,后勤总是与某个团体联系在一起,它是整个团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说,它与高校联系在一起,就是高校后勤;它与医院联系在一起就是医院后勤。

医院后勤是为医院运行服务的,自从有了医院这样的服务机构,也就有了医院后勤这样的医院内部组织,客观地说,医院后勤从一开始便是医院的附属物。它伴随着医院的发展而发展。医院后勤服务保障方式既受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医院制度的制约,也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办院环境、办院资源条件的影响。我国的医院后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自医院后勤衍生于医院算起,经历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历史时期,无论在什么时候,医院后勤始终服务于医院建设和发展,始终致力于发展我国的医院卫生事业。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指出:“总务工作是完成医、教、研任务的重要保障,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总务工作的领导。医院总务工作要面向医疗配合临床、为医疗工作服务、为病人生活服务、主动及时地服务到科室。”三、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定义

研究型医院后勤与研究型医院紧密相连。因此,定义研究型医院后勤,必须首先围绕研究型医院的定义去扩展。

2007年9月,时任解放军总医院秦银河院长主编的 《创建研究型医院》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医院是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和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

2014年11月,时任原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名誉会长秦银河,在其主编的 《研究型医院管理学》一书中又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说明强调: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与科研越来越密不可分,应该用“临床与科研有机融合”来表述;二是研究型医院的建设发展要强调“研究型”体现的医院发展的观念、思路、模式、制度、机制、动力、流程、规范等文化体系;强调的是医院建设的创新理念、探索理念、质量理念与学术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价值体系,以及一系列可以使人、财、物发挥更大效益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型和创新。由此提出研究型医学模式、研究型学科、研究型科研、研究型人才、研究型护理、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后勤等新概念;三是研究型医院的创建主体,不仅是指大型医院,也理所当然地包括那些具有“研究型”特征的中小型医院。

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因此,通过属和种差下定义是传统逻辑中进行定义的基本方法。即古罗马逻辑学家波爱修提出的定义基本公式: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

可见,研究型医院后勤定义是以后勤概念为出发点,只要将研究型医院作为约束条件,就能得到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基本概念。所以,我们对研究型医院后勤概念的表述是:在“研究型”理念指引下,按照“研究型”理论的方法论对研究型医院运行需求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这个定义包含六层意思:一是必须坚持(聚焦)后勤质量建设、内涵发展的主旨要义;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基本理念。三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人才第一的基本方略。四是必须坚持信息主导、体系推进。五是必须坚持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六是必须坚持质量取胜、综合效益。

对研究型医院后勤作如此定义,主要考虑是:研究型医院后勤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服务保障活动,但是保障力量构成、服务保障理念、服务保障模式、服务保障标准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后勤服务保障提出了更多层面、更高品质、更加多元的需求,推动后勤理论与实践变革。第二节 研究型医院后勤的核心本质

研究型医院后勤与传统医院后勤相比,本质均是服务保障。然而,受发展理念、服务保障模式等认识论、方法论的影响,不同医院会选择不同方式实现后勤服务保障,这就形成了不同医院后勤的独有本质。

研究型医院后勤因为遵循研究型理念和研究型理论,在拓展外延和丰富内涵方面与传统医院后勤进行了嬗变和重塑,其核心本质为:一、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归纳起来就是科学发展,其核心要素是人才、管理、模式和文化。

内涵发展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一家医院的软实力。注重质量、精细化管理、打造品牌(特色)、不断创新,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征。研究型医院后勤以研究型医院发展理念和建设思想为指导,在“内涵发展、质量建设”的引领下,既看发展建设的规模速度,更注重发展建设的质量效益。

在过去几十年里,医院后勤为适应医院规模发展的需要,主要通过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增加数量等外延式发展方式,实现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为医院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开展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粗放式基础上,存在着重速度有余、重质量不足,投入大产出少、发展水平不高,有形无魂、配套不足等问题。研究型医院后勤主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力量构成、更新保障手段、提升管理效能等方式,坚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把质量效益放在首位,突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不断增强后勤力量的活力,进而使过去积累的数量转化为质量,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图1-1)。图1-1 解放军总医院研究贯彻后勤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二、融合式保障

医院后勤融合式保障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过去的医院后勤是自己管、自己办,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医院活动所需,是一个大而全的小社会,摊子大、资源活力得不到释放,社会上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专业力量、竞争机制被排除在门外,带来的是保障成本高、保障质量提升空间小等难题。

研究型医院后勤诞生在市场经济改革和卫生事业改革日益深化、社会第三产业和非国有资本力量逐步壮大、医院后勤精细化专业化分工日益精进的历史背景下,以提升服务品质、降低保障成本为中心,以开放医院后勤市场为主导,对后勤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采取社会化运作,让社会专业力量成为医院力量的一部分,通过用招标、监管等方式实现服务资产、设施使用,服务劳动社会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产品交换社会化,生产过程社会化等,最终实现了医院后勤的融合式发展(图 1-2)。图1-2 武警总医院物业人员清洁护士站三、标准化服务

标准化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实现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提升服务满意度,增强民众幸福感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标准化由工业向服务业延伸,由其他服务行业向医院后勤服务行业延伸,标志着一个新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标准从纯粹的技术规范向行为规范的转变,对医院后勤管理与服务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过去,医院后勤在外延建设时期,其主要目标是解决规模问题,追求速度和数量,质量效益很难被兼顾到,反映到标准上就是不够完善、不成体系、不成文化。

研究型医院后勤追求内涵发展、质量建设,按照高质量、低消耗、高速度、低成本的要求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除了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优化服务保障手段,还要针对后勤各种要素的情况建立一系列标准,动态性持续建设完善标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标准,让标准成体系,让标准成文化,成为价值导向,形成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使每项工作都正规有序,高效运转,这是实现目标的动力和保证(图1-3)。图1-3 解放军总医院中餐制作标准化四、信息化主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医院后勤管理方式、运营模式、服务手段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推动信息化与医院后勤保障单元的深度融合,建设与信息化时代相协调、与人民大众需求相吻合的医院后勤成为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重大的发展课题(图1-4)。图1-4 解放军总医院信息化挂号大厅

信息化技术将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全面渗透作用于研究型医院后勤管理和服务各领域、各环节。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网络新平台成为其监管与服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信息化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地位举足轻重。在管理上,建立职能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技术判断、信息传递、时效监督、反馈确认,形成科学的闭环式管理,改变传统“人管人”模式、实现数据管人;在服务上,需求实时感知,消耗、库存数据自动生成、实时查阅,物资存储流向智能定位、精确查找,服务保障单元任务种类、时间、配送地点一屏尽览;在力量生成上,信息数据所占比例进一步增大,信息化素质成为衡量后勤人员最主要的素质,保障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人员流”、“装备流”、“现金流”、“物资流”全程跟踪追查,使各类物资“物畅其流”。第三节 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基本特征

研究型医院后勤有着独特的形态,也有自己丰富的内涵机制、独特气质,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征。一、科学性

医院后勤有着自身规律,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毛泽东同志讲:“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的科学,不需要系统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2013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接见全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要围绕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总体目标和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开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2016年11月9日,在中央军委后勤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强国强军必须强后勤。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后勤建设必须跟上,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勤战线全体同志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

可见,后勤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本身具有专业性、复杂性、随机性,是一门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尤其是伴随着转型升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一种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去研究破解。首先,研究型医院后勤有科学的理论体系,能够在探究和阐述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对医院后勤的基础理论、实践操作、未来远景,特别是新常态下医院后勤如何发展作出了科学回答,形成了一种科学系统的、贴近实际的理论体系。其次,研究型医院后勤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注重处理资源约束与发展需求的关系,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的关系,处理人的素质提升与管理机制的关系,实现医院后勤的科学协调发展。再次,研究型医院后勤在实践要求上,一方面彻底摒弃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说完就干、干完就算”等经验型、主观盲目性观念;另一方面,它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价值导向,在实践中不断破解难题、满足需求、提升价值,推动研究型医院后勤实践砥砺前行(图1-5)。图1-5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后勤分会成立大会二、创新性

研究型医院后勤的魂之所在是不断创新,离开了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具体来讲,由其定义可得知,研究型理论指导研究型医院后勤实践,研究型后勤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提炼升华研究型医院后勤理论。研究型医院后勤是新思想的孵化器,它围绕发展的新问题和新需求,不断寻求新观点、新办法,不断更新自己的发展理论、服务保障理念;研究型医院后勤是新机制的推进器,不断根据需求进行推陈出新,让各种力量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力;研究型医院后勤是新技术的吸纳器,不断跟踪前沿理论、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成果,并大胆引进应用,让知识和技术的力量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级管理与服务的手段。研究型医院后勤通过创新,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和临床需求实施服务保障,最大限度地确保医疗展开的高效,最大程度提升患者和员工的幸福指数。三、人文性

服务亿万群众,是研究型医院后勤的追求,这就决定了它的管理与服务内在机制时时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芒。一是围绕临床着力,化解工作不便感。现代医学已经从近代的实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演变。医学专业分科细,多学科综合性强,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和数字化,治疗模式更加强调综合性,不仅从生物学角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设备等多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人性化的整体医学环境。这就要求在医疗、教学、休养等工作平台建设上,统筹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统筹功能需求与美观需求,最大化地为医院发展带来工作上的便利,最大化地满足空间秩序和功能的广泛需求。二是围绕患者着力,化解人的不适感。针对患者心理紧张、恐惧,家属精力疲惫,医院人多嘈杂的现实,重点化解患者对医院的“怕”、“烦”、“难”,让方便人、温暖人、愉悦人等保障理念渗透到医院硬件设施、生活服务等要素的每个细节,体现在就医流程的每个环节,达到每个人看到医院第一眼就赏心悦目、迈进医院第一脚就方便流畅、住进病房就像住宾馆一样温暖。三是围绕员工着力,提升幸福感。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由物质到精神,阶梯递进,才能提升人的幸福感。研究型医院后勤着眼员工的工作生活需求,以满足物质需求为基础,以不断丰富精神世界为导向,最终以提升幸福指数为宗旨,围绕员工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供不竭动力(图1-6)。图1-6 延边医院儿科病房第四节 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基本范畴

所谓范畴,是指人的思维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和概括,是揭示事物诸多矛盾关系的基本概念。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是以一系列范畴为基本元素构建起来的,研究型医院后勤自然也有其独特的基本范畴,并由这些基本范畴构成了一个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一、研究型医院后勤理论

研究型后勤理论是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的指南,也是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前瞻性工作、先导性工作、基础性工作。研究型医院后勤理论创新大厦建设工程,不仅需要长期耐心的“添砖加瓦”,更要着力打造撑起门户的坚实支柱。首先,在研究型理论丰富上下工夫。梳理出研究型理论在医院后勤发展中应用的价值点、契合点、内涵点、外延点,让研究型理论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应用。其次,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不断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升华理论,确保研究型医院后勤理论得到实践印证和延伸,确保实践成为医院后勤建设的逻辑起点、活力源泉和检验评估理论的根本尺度。再次,在一线实践上下工夫。营造研究型后勤理论创新环境,坚持实践与总结,坚持让一线员工在理论创新中唱主角,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善于将他们在一线保障服务中的小点子总结好、提炼好、升华好,注重将成熟理论推广到一线运用,在运用中接受各方质疑和完善、保持创新的活力。二、研究型医院后勤机关

研究型医院后勤机关是研究型医院后勤的核心组成。建设研究型后勤机关的核心是提升机关的指导、参谋、服务、统筹、协调的意识和水平,培养与时俱进的综合素质,增强履职本领,这是推动研究型医院后勤发展、机关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重点是,前沿的研究型医院后勤管理理论、先进的科技素养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建设途径是,激发内在动力、提高学研能力、强化实践转化能力;建设手段是,问题倒逼、需求牵引、环境刺激;建设机制是,激励机制、督导机制、淘汰机制。三、研究型医院后勤人才队伍

研究型医院后勤人才,是指能够围绕质量建设、内涵发展和服务保障中的问题与需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有丰富的岗位知识、良好的创造能力和深厚的职业素养,能够大胆打破固有的专业局限和思维模式,用新的方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研究型医院后勤人才是关键。一要树立正确选才的视野。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基础上,不唯理论,突出实践转化;不唯学历,突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唯资历,突出实绩。二要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压担子、交任务,以此来锻炼员工,让员工在实践中淬炼知识和能力,成为真正能够肩负起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的栋梁。三是打造知识更新的平台。通过建设学习型后勤,让员工的学习制度化、标准化、长效化;通过请进来、送出去,让员工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定期举办岗位练兵活动,营造争当“工匠”的氛围。四是完善制度机制的保障。让人才评价有依据,让人才考评可量化,让人才奖惩有规定,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吸引保障人才(图1-7)。图1-7 解放军总医院院务部读书演讲会四、研究型医院基础设施

研究型医院基础设施是医院实现“质量建设、内涵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一项重大任务(图1-8)。图1-8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景图

切实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作用,关键是要深刻把握研究型医院基础设施灵活、前瞻、现代的基本要求,体现空间优化、平台改造、设施升级的主要特点。研究型医院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宽敞明亮的门急诊、舒适现代的住院楼宇、智慧高端的科研平台、前沿国际的教学设施、高效简洁的行政场所、绿色温馨的院区环境、舒适宜居的安居场所等重点内容,这是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主要支撑点,是信息化平台打造的主要发展点和绿色技术应用的主要关注点。五、研究型医院生活服务

研究型医院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就医品质和员工的幸福指数。患者就医品质离不开生活服务的高质,员工的幸福指数更是与生活服务质量息息相关。研究型医院后勤生活的基本要求是服务融入临床、融入人文、融入技术;主要特点是精致、绿色、多元;重点内容是打造功能集成被服、安全营养饮食文化、一站式商品服务网点、顺畅便捷交通保障、全覆盖的信息网络等,使患者和员工能够享受到更全面、更快捷、更舒适的生活服务(图1-9)。图1-9 解放军总医院院部领导检查节日食品展销活动六、研究型医院财经管理

研究型医院财经管理是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命脉,也是研究型医院后勤的核心。建设研究型医院财经要抓住滚动预算这个重点,秉承科学理财、多维管财、高效用财的原则,突出一体化、信息化、融合化的特点。要把住固定资产这个难点,坚持全程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突出集中性、效益性、制度性的管控措施,在资产配置、资产核算、资产盘活、资产处置上下工夫;要突出成本核算这个关键点,统筹院、部、科三级核算,探索单项目、单病种、单床位核算路径,推广目标成本管控方式,全面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加强研究型医院财经管理,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信息导航。七、研究型医院治理

研究型医院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研究型医院中的有益探索和最新实践,是促进研究型医院环境和谐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工休人员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研究型医院治理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制度建设,做到治而有法、理而有据;要体现科学性,符合医院实际、反映管控意志、关注员工及患者感受和体验;要体现系统性,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医院所有部门、科室、岗位和运行环节;要体现操作性,做到职责明确、程序简洁、量化奖惩、实施到位。二是组织体系建设,要体系完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做到有机衔接、顺畅沟通、高效运行;要体现执行力,严格执纪、违章必纠,对表制度、督查督导;三是能力建设,要体现职能的有效发挥,做到善用法治、善于服务、具有底线思维;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和先进手段,不断提高思维谋划能力、舆情掌控能力、资源统筹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基础保障能力和安防处突能力等。第五节 研究型医院后勤的地位作用

研究型医院后勤是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在推动建设研究型医院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从转型发展的角度看,研究型医院后勤对研究型医院发挥着支撑作用

建设研究型医院使医院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医院发展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动医院在质量和内涵上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研究型医院强调,医院建设的创新理念、探索理念、质量理念与学术精神、人文精神等价值体系,以及一系列可以使人、财、物发挥更重大效益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型和创新,是关系医院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研究型医院后勤是支撑医院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一是基础设施支撑不可替代。研究型医院的技术力量需要“研究型”的基础设施提供发挥的环境,离开了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是保障实践不可替代。研究型医院的理念需要研究型医院的后勤去体现,缺少了研究型医院后勤的齐头并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将难以推进。三是资源供给不可替代。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物流、设备、资产等支撑,研究型后勤能够对资源的统筹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建立起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保障链,从而有效支撑研究型医院发展。二、从医疗能力看,研究型医院后勤对研究型医院运行质量发挥着保证作用

医护人员是医疗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这一决定因素必须要得到后勤的有机配合,保证医护人员的医疗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一是持续不断的能源保障作用。研究型医院后勤保障理念转换、保障模式升级、保障手段创新,在水、电、气、暖等能源供给上实现全时不间断保障、多路备用,多头供给,有力增强了医疗业务体系的运行能力。二是精准聚焦的末端保障作用。研究型医院后勤通过科学统筹、优化配置,把服务保障触角延伸到床单元、对接到单个病患、精细到单品物资、对应到每个医疗环节,有效破解需求迷雾,精准满足多元需求,促使医疗救治供需适宜、提质升级。三是舒适人文的环境保障作用。研究型医院后勤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紧密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以温馨优雅的休养环境、营养优质的配餐、人文关怀的内外环境,使医疗能力得到最充分、最优质、最安全的释放(图1-10)。图1-10 海军总医院员工自助餐厅三、从管理角度看,研究型医院后勤对研究型医院运行效益发挥着提升作用

管理出效益。医院各要素要通过一定的规范运行、约束行为,来使各要素间协调运行,从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各要素的运行效率、增强医院的整体保障力。研究型医院科技应用广泛,医院的组织、保障力生成结构和人才队伍结构更为复杂多元,只有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才能实现各要素间的整体优化,能量的最大化释放。在管理规范上,研究型医院后勤在行政管理中变人管为法管,用制度确保员工行为的规范、执行的有力;在和谐运行上,变管理为服务,在服务中保证医院的和谐运行;在服务保障上,坚持标准化,用标准约束服务对象的需求,避免自身的过度保障,引导约束服务对象合理使用资源,在合理合规保障中增强资源的效益。四、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研究型医院后勤对研究型医院发挥着人才激励作用

建设研究型医院人才是根本。吸引保留人才靠强大的精神激励,也靠物质鼓舞。物质待遇对人才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肯定形式。研究型医院建设对人才的渴求更加紧迫、更加多元、更加强烈,吸引保留人才的任务异常繁重。研究型医院后勤将发挥自身优势,为研究型医院吸引保留人才尽职尽责。一是薪酬激励。它是一项能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和医院业绩的重要因素,医院的薪酬政策和员工得到薪酬的方式将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对患者需求的关注程度及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研究型医院后勤能通过积极增资办法以及薪酬的保障来发挥激励作用。二是福利激励。生活福利体现着医院对员工的关怀,是拴心留人的基础,没有好的福利待遇,无法“筑巢”引凤凰。研究型医院后勤能通过创新服务保障的方法方式以及服务内容来提高人员的福利待遇,以达到激励效果。三是服务激励。通过工作环境、安居环境的改善以及日常服务来方便人才、温暖人才,增强人才优越感和幸福感。研究型医院后勤将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用真心真情来感动人才,从而实现对人才的激励(图1-11)。图1-11 解放军总医院院务部“十佳”班组长表彰大会五、从医院形象角度看,研究型医院后勤对研究型医院软实力建设具有提升功能

研究型医院的质量观、内涵观更多地需要软实力实现。医院形象也是一种软实力。研究型医院后勤对提升研究型医院软实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一是从建筑形象的展示讲。依据心理学理论,人的“第一印象”记忆最为深刻。患者首先看到的就是建筑的整体外观和院内道路及标识标牌等,研究型医院后勤楼宇的美感将有效展示着研究型医院的品牌形象。二是从后勤工作所包括的自身内容讲,研究型医院后勤本身代表着研究型医院的一部分,它通过一线员工的言行举止与精神面貌彰显研究型医院人文情怀。三是从被服一体化、饮食特色化等元素讲,研究型医院后勤体现着医院的职业特色,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些融合人文、美学、职业等理念的载体和元素,无疑发挥了提升研究型医院软实力的作用。第六节 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的基本原则

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的原则,是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客观规律的集中反映,是建设活动所依据的基本准则。结合研究型医院的价值导向和后勤的形势任务,我们认为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知识驱动的创新思路,紧跟医研教研需求的协调机制,推动节能低碳的绿色模式、引入融合建设的开放格局,追求成果普惠的共享宗旨,力避故步自封、顾此失彼,全面回应新诉求、作出新作为。二、坚持上下联动、协调推进

医院决策层要将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作为战略性目标,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动员全体员工将思想和行动集中到目标上来,以集体力量推动研究型后勤建设高质发展、提速推进;医院执行层要注重要素协同、目标推动、过程评估、循环改进,以高效的执行力推动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实践落地生根;要进一步激发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群众在建设中的聪明才智,形成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使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实践尽快开花结果。三、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推进

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的全过程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为临床排忧解难,提供全面、可行、可及的服务保障;着力为员工办实事,在工薪、福利、通行、住房等方面共享医院发展成果;积极关注患者感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避免重形式、轻感受,避免重物化、轻文化,使工休人员充分感受到自尊、愉悦、幸福。四、坚持与时俱进、不懈推进

研究型医院后勤崇尚创新的灵魂和领先创优的任务,决定了建设型医院后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这一过程中,建设的手段、方法、机制都将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只有紧跟变化才能够保持发展活力。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应时而变、紧抓机遇,避免有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思想,确保建设的时效感和时代性。第七节 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的评估体系表1-2 研究型医院后勤评估体系1.0续表

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需要蓝图规划,也需要目标牵引。构建 《研究型医院后勤评估体系1.0》(表1-2),主要是基于医院后勤“研究型”特质,着眼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衣食住行及安全等综合服务保障中的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地衡量和反映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的规模水平和发展阶段,为创建研究型医院后勤提供指引。续表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地反映某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医院之间、医院后勤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评估体系进行增减和修改。

研究型医院后勤评估体系1.0是个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共包括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以下对指标体系作逐一阐释。一、决策管理层评估

从研究型后勤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知把握能力角度,对单位领导层进行评估。(一)研究型理论认知评估

评估范畴:研究型理论的概念、本质、目的、原则、内涵外延及研究型医院后勤理论。

1.研究型知识考核优秀率

评估目的:考核决策管理层对研究型医院理论及后勤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评估方法:采取百分制闭卷考核;均需达到80分以上为达标。

2.学术成果、调研报告发表数

评估目的:考核决策管理层对研究型医院理论及后勤理论的研究、创新质量;评估方法:统计学术成果发表或调研报告呈报数量;每人每年需1篇以上为达标。

3.会议交流、专项辅导次数

评估目的:考核决策管理层对研究型医院理论及后勤理论的推广、普及情况;评估方法:统计参与会议交流或专项辅导的次数;每人每年需1次以上为达标。(二)研究型决策执行评估

评估范畴:后勤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贯彻落实中体现研究性、创新性、突破性等特质特点情况。

1.项目可行性研究落实率

评估目的:考核后勤工作中可行性研究落实、运用情况;评估方法:统计、比对后勤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性研究报告、意见落实情况;落实率90%以上为达标。

2.项目创新落实率

评估目的:考核后勤工作中创新性落实、运用情况;评估方法:统计、比对后勤工作中创新性措施落实情况;落实率80%以上为达标。二、人力资源评估

从研究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和能力建设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评估。(一)管理人员评估

评估范畴:学历结构、职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考核。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评估方法:查阅管理人员的学历档案;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到50%以上为达标。

2.应有的职业技术资格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管理人员的职业技术资格具备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管理人员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应具备职业技术资格人员需达到80%以上为达标。

3.学术成果、调研报告发表数

评估目的:考核管理人员对研究型后勤理论实践的研究、创新质量;评估方法:统计学术成果发表或调研报告呈报数量;每人每年需1篇以上为达标。

4.会议交流、专项辅导次数

评估目的:考核管理人员对研究型后勤理论实践的推广、普及情况;评估方法:统计参与会议交流或专项辅导的次数;每人每年需2次以上为达标。(二)技术人员评估

评估范畴:学历结构、职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考核。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评估方法:查阅技术人员的学历档案;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到50%以上为达标。

2.应有的职业技术资格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技术人员的职业技术资格具备情况;评估方法:查阅技术人员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应具备职业技术资格人员需达到100%为达标。

3.学术成果、调研报告发表数

评估目的:考核技术人员对研究型后勤理论实践的研究、创新质量;评估方法:统计学术成果发表或调研报告呈报数量;每人每年需2篇以上为达标。

4.学术交流、专项辅导次数

评估目的:考核技术人员对研究型后勤理论实践的推广、普及情况;评估方法:统计参与学术交流或专项辅导的次数;每人每年需2次以上为达标。(三)工勤人员评估

评估范畴:学历结构、职业技术资格等方面进行评估考核。

1.大专及以上学历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工勤人员的学历结构;评估方法:查阅工勤人员的学历档案;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80%以上为达标。

2.应有的职业技术资格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工勤人员的职业技术资格具备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工勤人员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应具备职业技术资格人员需达到100%为达标。(四)能力建设评估

评估范畴:组织培训、交流专项活动情况,年度集中考核及普及情况。

1.培训、交流专项活动次数

评估目的:考核干部(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培训、交流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培训、交流档案文件;每年组织4次以上为达标。

2.集中考核次数

评估目的:考核干部(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人员考核情况;评估方法:查阅人员考核存档文件;每年组织1次以上为达标。

3.人员考核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参与能力考核的人员参与情况;评估方法:查阅人力资源档案、人员考核存档文件;人员考核覆盖率100%为达标。三、基础设施评估

从楼宇建设、配套设施及绿化环保角度,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一)医疗楼宇评估

评估范畴:从床均和人均占有医疗楼宇面积来体现医院硬件建设标准。

1.床均住院楼宇面积

评估目的:考核住院楼宇承载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现场踏勘,统计住院楼宇床位情况;床均达到8平方米以上为达标。

2.每日就诊单人次门诊楼宇面积

评估目的:考核门诊楼宇承载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现场踏勘,统计每日就诊人次;人均达到3平方米以上为达标。(二)配套设施评估

评估范畴:从道路、水电气供应等方面来评估考核医院的配套设施建设标准。

1.道路硬化率

评估目的:考核院区道路硬化落实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现场勘察,统计道路总面积、硬化道路实有面积;硬化率达到80%以上为达标。

2.自来水污染事故发生数

评估目的:考核自来水安全供应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自来水保障工作记录,遇有污染事故发生,实行一票否决。

3.电力断电事故发生数

评估目的:考核电力安全供应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电力保障工作记录,遇有断电事故发生,实行一票否决。

4.热力市政接入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热力接入市政供应情况;评估方法:查阅热力保障楼宇面积、市政热力实际保障楼宇面积;覆盖率90%以上为达标。(三)绿化环保评估

评估范畴:从绿地建设、美化景观建设、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评估考察医院的绿化环保建设标准。

1.绿地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院区绿地覆盖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现场踏勘,统计院区空地面积、绿地覆盖面积;覆盖率50%以上为达标。

2.美化景观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院区美化景观覆盖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现场踏勘,统计院区空地面积、美化景观覆盖面积;覆盖率20%以上为达标。

3.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处理达标率

评估目的:考核废弃物处理达标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废弃物处置工作记录;达标率需做到100%(图1-12)。图1-12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营区绿化四、融合化改革

从后勤项目与市场经济融合化改革程度、改革效益角度对后勤融合化改革情况进行评估。(一)改革程度评估

评估范畴:从医院服务保障引进市场的融合情况,以及融合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

1.项目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后勤项目融合广度;评估方法:统计已实施融合项目情况;覆盖率80%以上为达标。

2.制度完备率

评估目的:考核已实施与市场融合改革的后勤项目制度建设情况;评估方法:查阅项目合同、规章制度、文件档案等;完备率90%以上为达标。(二)改革效益评估

评估范畴:从人力、物力、财力使用效率情况进行评估。

1.人力节约率

评估目的:考核已实施融合项目的人力资源节约情况;评估方法:查阅项目融合前后的人力资源档案;节约率30%以上为达标。

2.经费节约率

评估目的:考核已实施融合项目节约经费情况;评估方法:查阅项目融合前后的财务档案;节约率20%以上为达标。五、信息化建设评估

从后勤业务工作信息化的推广及普及角度对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一)硬件设施评估

评估范畴:有线、无线传输宽带及覆盖情况。

1.光纤网络接入率

评估目的:考核光纤网络接入覆盖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应接入光纤楼宇的面积、实际接入楼宇的面积;接入率90%以上为达标。

2.无线网络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无线网络接入覆盖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应接入无线网络楼宇的面积、实际接入楼宇的面积;接入率80%以上为达标。(二)软件系统评估

评估范畴:后勤业务自动化、信息化运行情况。

1.后勤办公公文网上流转率

评估目的:考核后勤机关办公公文网上流转情况,推广无纸化办公;评估方法:查阅后勤机关公文情况、网上流转情况;流转率80%以上为达标。

2.后勤项目专业软件应用率

评估目的:考核后勤项目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后勤项目总量和专业软件应用数量;应用率80%以上为达标。

3.后勤项目APP应用率(交费、地图、导引等)

评估目的:考核后勤项目APP软件应用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后勤项目总量和专业APP软件数量;应用率50%以上为达标(图1-13)。图1-13 302医院信息化操控医疗燃气锅炉六、绿色发展评估

从建筑、交通、被服等环保节能角度,考核绿色医院建设情况。(一)绿色建筑评估

评估范畴:从建筑设计、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1.绿色设计呈现率

评估目的:考核绿色创意在设计方案中的呈现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工程设计方案,审看绿色创意设计数量;呈现率90%以上为达标。

2.绿色材料应用率

评估目的:考核绿色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评估方法:查阅工程施工档案,现场踏勘绿色材料应用情况;应用率90%以上为达标。(二)绿色服务评估

评估范畴:新能源应用、无公害餐饮和洗涤等方面进行评估。

1.车辆新能源应用率

评估目的:考核新能源车辆使用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车辆档案,统计新能源车辆占实有车辆比率;应用率30%以上为达标。

2.餐饮无公害达标率

评估目的:考核绿色餐饮、安全餐饮落实情况;评估方法:查阅食材采购记录,审看采购来源、检验标识;无公害达标率需做到100%。

3.洗涤无公害达标率

评估目的:考核被服用品洗涤无公害落实情况;评估方法:查阅洗涤用品采购记录,审看采购来源、检验标识;无公害达标率需做到100%(图1-14)。图1-14 解放军总医院洗涤中心洗涤质量检测(三)绿色节能评估

评估范畴:从节能设备和监管终端应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1.水电暖节能设备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水电暖节能落实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统计应接入水电暖节能设备的点位、实际接入水电暖节能设备的点位;覆盖率90%以上为达标。

2.监管终端单元接入率

评估目的:考核节能监管工作落实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统计应接入节能监管终端的点位、实际接入节能监管终端的点位;接入率100%为达标。七、满意率评估

从就诊过程、标识标牌设计、感染控制等角度,考核医院服务保障情况。(一)就诊便捷性评估

评估范畴:对道路交通、标识引导、就餐满意等进行评估。

1.道路交通畅通率

评估目的:考核院区道路畅通畅行情况;评估方法:查阅院区道路交通记录,统计畅通时长;畅通率80%以上为达标。

2.楼宇导引畅通率

评估目的:考核楼宇内畅通畅行情况;评估方法:查阅楼宇交通记录,统计畅通时长;畅通率90%以上为达标。

3.生活服务满意率(就餐、住宿、购物等)

评估目的:考核就餐、住宿、购物等生活服务情况;评估方法:开展问卷调查;满意率90%以上为达标。(二)设施人性化评估

评估范畴:从建筑设施的人性化、人文化等方面对医院硬件设施的人性化建设进行评估。

1.无障碍设施覆盖率

评估目的:考核无障碍设施落实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统计应设置无障碍设施的点位、实际设置无障碍设施的点位;覆盖率100%为达标。

2.设施艺术性呈现率

评估目的:考核院区设施艺术展示情况;评估方法:查阅营房档案,现场踏勘,对公共空间艺术呈现情况进行评估;呈现率50%以上为达标。(三)标识人文化评估

评估范畴:从院徽、服饰等方面对医院标识文化进行评估。

1.院徽、院标呈现率

评估目的:考核院徽、院标设计和使用情况;评估方法:查看系列工作服装,统计院徽、院标呈现情况;呈现率90%以上为达标。

2.职业、岗位呈现率

评估目的:考核职业、岗位特点分类、呈现情况;评估方法:查看系列工作服装,统计职业、岗位标识情况;呈现率90%以上为达标。(四)感染控制评估

评估范畴:从餐饮和被服安全保障情况对感染控制进行评估。

1.餐饮感染发生率

评估目的:考核安全餐饮运行情况;评估方法:查看餐饮工作记录,遇有餐饮感染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2.被服感染发生率

评估目的:考核被服保障安全运行情况;评估方法:查看被服保障工作记录,遇有被服感染事故,实行一票否决。(五)经费保障评估

评估范畴:从预算和经费保障对医院财经管理状况进行评估。

1.预算执行完成率

评估目的:考核预算执行和经费保障情况;评估方法:查看财务账目,统计预算安排数和实际执行数;完成率90%以上为达标。

2.重点经费保障率(学科、人才、科研、设备等)

评估目的:考核学科、人才、科研、设备等重点经费保障落实情况;评估方法:查看财务账目,统计重点经费预算安排数和实际执行数;完成率100%为达标。第二章 研究型医院后勤的背景与意义

2004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秦银河同志,在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综合性医院建设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世界医学科技发展最新趋势、借鉴国内外一流研究型大学成功做法,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概念,并于2006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党代会上正式将研究型医院确定为该院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以党代会决议的形式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是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创新、丰富实践和宣传普及,研究型医院不仅在解放军总医院建设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还被全国同行所接受,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综合性医院转型发展的医院管理创新理论。目前,创建研究型医院已列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国已有一百多家医院把建设研究型医院确定为发展目标,取得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成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后勤分会于2015年4月成立,标志着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跨入新的阶段(图2-1)。图2-1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后勤分会成立大会合影

研究型医院后勤,是研究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研究型医院后勤,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重要内容,更是医院后勤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第一节 从使命看,后勤要“强”起来

医疗欲动,后勤已行。医院后勤是医院全部医疗活动的重要支撑,为医院提供服务保障和发展基础是医院后勤的核心任务、基本使命。在全面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医院后勤必须先行一步,这是使命所在、任务所需、形势所迫。一、建设研究型医院的迫切需要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进发展,特别是1978年后的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并在整体建设、改革创新、综合实力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较好地满足了人民大众的健康需求和保护国家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国家新的奋进征程上,建设研究型医院以一种新的医院管理创新理论和建设发展模式应时而生,它强调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强调创新驱动、人才第一;强调信息主导、体系推进;强调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强调质量取胜、综合效益;并明确要求后勤:创造性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在实现精细化、个性化保障中不断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运行的综合效益。

这些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是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新期待、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针对当前医院发展层面存在内涵建设偏弱、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是“研究型”理论的先进方法论与现阶段医院时代特征的紧密结合,是对医院管理理论、建院模式与先进科学理论的一次有效对接,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更凝聚着新时期医院管理者的大智慧。

医院是医院后勤的母体。医院的发展方向就是医院后勤的努力方向。建设什么样的医院,就需要打造与之相应的医院后勤。只有与研究型医院建设同向、同质、同行,把研究型医院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变成实实在在的抓手,才能确保后勤与医院建设发展的理念相符、价值追求一致、运行同步;才能在不断提升自身建设发展水平和质量中适应研究型医院对医院后勤保障技术、品质、效益的新要求;才能在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将后勤作用由被动跟跑,实现全力并跑,力争超越领跑。二、推动医院后勤转型升级的必然需求

自我国医院建立之日起,医院后勤就坚持建设在先、服务在前。在当时的体制和历史条件下,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在环境建设、服务实体力量上都有了扎实的积累,为应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发挥了强大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应该清醒看到,由于医院后勤实体本身就是历史和现实的特殊产物,行政干预、封闭保障、设施设备老化、高耗运行、低效管理、自我循环、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低等因素,带来的保障模式陈旧、保障手段落后、不可量化细化、不可持续等问题相当突出,服务产品成本高、运行效益低的粗放供给相当明显,与人民大众的服务期待有差距、与信息化的社会不相适应、与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伐不相协调……这些问题警示医院后勤,只有创新发展思路,坚持质量建设、内涵发展的方向,才能将数量规模型转化为质量效能型,将人力密集型转化为科技效能型,后勤结构向充实、集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

提高服务保障的质量、增强发展建设的效益,是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下医院后勤重要的、最现实的保障实践,也是一个在不断研究中探索发展规律、创新保障思路、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的过程。提质增效涉及保障力和保障关系、保障手段和保障方式的深刻变革,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深度调整,需要深入总结与之相关的经验教训,充分挖掘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动力,规避走弯路,迫切需要在推进研究型医院后勤建设中,准确把握医院后勤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俱进地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和医院的需求,以更好地发挥后勤的功能和价值。三、医院后勤适应新常态的重要途径

任何事物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就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医院后勤发生趋势性变化的动因有两点:一是医院发展目标由传统模式向研究型模式转变。从规模数量到质量效能、从宏观管理到微观核算、从外延扩展到内涵质量发展,随着医院转型升级,后勤建设也呈现出了保障内涵高附加、服务对象高复合、发展模式高融合的特征。以解放军总医院为例,从2004年提出创建研究型医院至今,后勤已对上百个科室进行了改造,对50多个实验室进行了重建,引进了30余项新技术,使用上百种新材料,开发医疗食谱近百种……这些是过去20年的总和。在满足建设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形态。二是医院后勤自身任务转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院后勤的任务重点主要在基础平台的建设上,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规模建设的饱和,建设后的任务随之而来——管理整合、提质增效等。比如从饮食上讲,工休人员要求的已经不是吃好,而是期待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好心情;从着装上讲,要求的已经不是单一的得体漂亮,而是要穿出不同专业的文化内涵;我们的勤务保障,要求的已经不仅是维护秩序,还要发挥着安全、导医的作用;财经保障,不仅为医院理好财、管好财、用好财,还要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医院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医院建设发展导航,特别是智能手段的普及,物联网、云计算对各行各业的广泛渗透,给后勤保障手段带来了很大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