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避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9:06:16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晓岩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避讳

中国避讳试读:

一、经典诠释

《礼记·曲礼上》记载:“卒哭乃讳。”卒哭,古代丧礼过了百日以后,变无时之哭为朝夕一哭,即早晨、晚上各哭一次,其他时间不哭,名为卒哭。为什么过了百日祭以后才避讳死者的名字呢?汉代经学家郑玄说:“敬鬼神之名也,讳,辟(避)也,生者不相辟(避)名。”(《礼记·曲礼上》郑玄注)从中可知,人活着时,他的名字不需要避讳;人死之后,他的名字写在牌位之上,供奉在宗庙或家庙中,成为鬼神。为尊敬鬼神才加以避讳。生不避讳,死后避讳,也就是生时称名,死后称讳。这是避讳总的原则。

此外,避讳的规则还有“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等等。(一)不讳嫌名

嫌名,指与名字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例如,“禹”和“雨”,声音相同,“丘”和“区”声音相近,均属嫌名。历代实施这一规则也不尽相同。

1. 未改京兆之名

京兆尹,既是官名,又是地名。汉朝设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管理京师地区。汉和帝名叫刘肇,“肇”与“兆”同音,属于嫌名。汉朝并没有因为“兆”犯汉和帝的嫌名“肇”而更改“京兆”之名。可见汉代还恪守不讳嫌名的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避讳越来越严格。为避讳帝王嫌名而改换地名、官名、人名之事逐渐增多。

2. 邓嶽不避晋康帝嫌名《晋书·邓岳传》记载:“邓嶽字子山,陈郡人。本名岳,以犯康帝讳,改为嶽;后竟改为岱焉。”邓嶽,字子山,是陈郡人。本来名叫邓岳,因为名字犯了晋康帝(司马岳)的名讳,就改为邓嶽。嶽是岳的嫌名。所以陆游说:“晋人避其君名,犹不避嫌名。康帝名岳,邓岳改名嶽。”(《老学庵笔记》卷十)虽然,他最终改名为邓岱,但那终究是后来的事情。至少在改名为邓嶽的时候是不避晋康帝的嫌名的。

3. 改官奏状未获准

唐朝咸通二年(861)八月,任命中书舍人卫洙为工部侍郎,不久改为银清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滑州刺史、驸马都尉等职。卫洙上奏状称:“蒙恩除授滑州刺史,官号内一字与臣家讳音同,虽文字有殊,而声韵难别。请改授闲官。”皇帝敕曰:“嫌名不讳,著在礼文,成命已行,固难依允。”(《旧唐书·懿宗纪》)卫洙奏状大意是说,承蒙皇帝圣恩,任命我为滑州刺史,官号内的一个字与我的家讳相同。虽然字形不同,但声韵很难区别。请求改授一个清闲官职。皇帝的命令说,嫌名不避讳,记载在《礼记》之中,命令已经发布下去,实在难于答应你的请求。当朝驸马,历来是最受皇帝宠信的人,他的要求都不获批准,可见“不讳嫌名”的规则,在当时还是坚持实行的。

4. 张仁亶改名

唐朝的兵部尚书张仁愿,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神龙三年(707),他任朔方总管。当时,朔方与突厥以黄河为界。突厥常常渡河侵扰。他在河北筑三座受降城,各距四百里,置哨所一千八百所,首尾相应,自此突厥不敢度阴山南侵,节省数万镇守边兵。唐睿宗李旦即位,因为“亶”与“旦”声音相同,为避讳唐睿宗李旦的嫌名,张仁亶改名为张仁愿。经典的规则一旦被突破之后,人人争相效仿,到了宋朝,嫌名之讳达到了高潮。

5. 宋高宗的嫌名之多

宋高宗的名字叫赵构,“构”字的嫌名有“遘、媾、觏、購、冓、篝、韝、姤、诟、逅、鸲、句、雊、岣、榖、彀、搆、够”等五十五字。(《淳熙重修文书式》)因避讳其中一个“句”字而改姓的就有四个人。“仍其字而更其音者,句涛是也;加草头者,苟谌是也。”(《齐东野语》卷四)沿用句字的字形,更改它的读音的,有句涛;加草字头的,有苟谌。这四个人都为此而改姓。(二)二名不偏讳

二名,即双名,指两个字组成的名字。不偏讳,指不一一避讳。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郑玄解释说:“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礼记·曲礼上》郑玄注)是说“征”和“在”二字不相连出现在一起,就可以不必一一加以避讳。

1. 《论语》不偏讳孔母二名《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杞国(夏朝的后人)不足以作证;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宋国(殷朝的后人)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文献不充足的缘故。如果文献充足,我就可以引用来作证了。这段话中有三个“征”字,《论语》中都不加避讳。《论语·季氏篇》:“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要警戒的有三件事:年轻时期,血气未定,要警戒的是放纵声色;壮年时期,血气方刚,要警戒的是好气斗勇;等到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老,要警戒的是贪得无厌。这段话里有三个“在”字,《论语》中也都没加以避讳。这就是“二名不偏讳”的最好例证。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不必说,就是编纂《论语》的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也都是儒家学者,他们都是传承儒家经典的学者,他们恪守儒家经典“二名不偏讳”的规则,给后人作出了榜样。遗憾的是,后人并不一定效法。为什么人们不效法孔子那样“二名不偏讳”呢?汉代学者蔡邕说过:“尊卑有序,以讳为首。”(《北堂书抄》卷九十四)可见避讳是体现尊卑贵贱的重要标志,在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等级制度之下,人们宁可不遵经典,也要屈从于皇权。因而遇到最高统治者的双名,也都照避不误,以减少麻烦。

2. 萧琛对答从容

南朝的萧琛,字彦瑜,是梁武帝萧衍的老朋友。梁武帝每次宴饮群臣,都像对老朋友一样款待他。在一次朝廷的宴会上,“尝犯武帝偏讳,帝敛容。琛从容曰:‘二名不偏讳。陛下不应讳顺。’上曰:‘各有家风。’琛曰:‘其如礼何?’”(《南史·萧琛传》)武帝偏讳,是指梁武帝的父亲萧顺之名字中的一个字,即“顺”字。

萧琛曾经触犯了梁武帝父亲的偏讳,梁武帝收起了笑脸,萧琛从容不迫地说:“二名不偏讳。陛下不应该避讳‘顺’字。”皇上说:“各有各的家风。”萧琛说:“该怎么解释《礼记》中的‘二名不偏讳’的规定呢?”

3. 何延之著《兰亭始末记》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亲撰并书写的《兰亭集序》,被人称为行书第一法帖。唐太宗很羡慕《兰亭贴》,但久久未有得到。后来知道在和尚智永的弟子辨才那里。于是派监察御史萧翼去取。萧翼微服私访和尚辨才,并用计把《兰亭帖》骗到手,回京交付唐太宗。唐太宗命令任供奉官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诸王和近臣。唐太宗死时,《兰亭帖》作为殉葬品被埋入陵中。

唐人何延之撰《兰亭始末记》记载《兰亭帖》的流传过程及萧翼赚取法帖的故事。其中说:“今赵模等所拓在者,一本尚值数万钱也。人间本亦稀少,代之珍宝,难可再见。”(《全唐文》卷三○一)人间即民间。代之珍宝即世之珍宝。因避李世民之讳而改“民”为“人”,改“世”为“代”。

4. 杨隆礼改名

唐朝时,杨隆礼因为名字中有一个字与唐玄宗李隆基名字中的一个字相同,于是便把名字中的“隆”改为“崇”,名为杨崇礼。虽然经书中有明文“二名不偏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人们仍然照避不误。

5. 唐德宗作诗

唐德宗即位十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在曲江亭设宴款待大臣,他在宴会上即兴赋诗。诗题为《重阳日赐宴曲江亭》: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枢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用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顾炎武说:“时此万枢暇,适与佳节并。则讳‘机’,以与‘基’同音也。”(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偏讳。因为“机”与“基”字音相同,所以唐德宗把本应是“万机暇”,写作“万枢暇”,以免犯了唐玄宗的偏讳。(三)诗书不讳

诗书不讳,即《诗经》、《书经》等经书中的文字不避讳,如果《诗经》、《书经》中的文字都要避讳,那就无法寻读经典原意了,所以不能避讳。

1. 周朝的文、武、成王不讳

周文王名昌,周武王名发,周成王名诵,经书中出现的“昌”、“发”、“诵”等字都不加以避讳。《尚书·洪范》:“人只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这是讲用人之道,对于有才能有作为的人,要奖赏他,使他尽其所能,你的国家就能昌盛。《易经·坤卦》:“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意思是说,在事业上发达有成,这是最好的了。《诗经·大雅·桑柔》:“听言则对,诵言如醉。”这是描写糊涂人的形象,品德不好的人,听到道听途说的话,就随便答应,听到吟诵诗书上的话,就像喝醉了一样糊里糊涂的。

从以上三例中可知,即使是君王的名字如昌、发、诵,在诗书等经典中都不加避讳。

2. 《开成石经》不避唐朝帝讳

唐朝开成二年(837)二月,在石碑上刻成一百五十九卷石经。“凡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及肃(李亨)、代(李豫)、德(李适)、顺(李诵)、宪(李纯)、穆(李恒)、敬(李湛)七宗讳,并不缺点画,高(李治)、中(李显)、睿(李旦)、玄(李隆基)四宗,已祧则不讳,文宗(李昂)见为天子,依古卒哭乃讳,故御名不缺。”(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

在开成石经上,大凡唐高祖、唐太宗,以及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七宗的庙讳,都不缺点画;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宗,属于“已祧不讳”的范围;唐文宗现在是天子,依据古代“卒哭乃讳”的规定,所以当今天子的御名也不缺。《开成石经》包括十二部经书,比流传至今的《十三经》仅少一部,其字数相当可观。唐代帝王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很多次,都不加以避讳。可见“诗书不讳”的原则,唐代人仍然恪守不移。(四)临文不讳

举行礼仪时,须按照礼文的要求行事,在诵读礼文时,遇到该避讳的文字也不避讳。如果避讳,礼仪便无法进行了。不仅礼文中不避讳,而且在公文中,为准确表达文意,也不能避讳。

1. 韦孟讽谏楚王子孙

汉高祖刘邦立他的同父弟刘交为楚王,史称楚元王。韦孟为楚元王的太傅。楚元王的子孙荒淫无度,不守道德规范。韦孟负有教育责任,他作诗一首加以劝谏。其中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文选》卷十九《讽谏一首》)诗中回顾历史,是说到了周朝,历代与诸侯会盟。赧王听信谗言,与我们国家绝交。诗中没有避讳汉高祖的名字,出现了“邦”字。

2. 汉武帝诏书不避父讳

元封二年(前109)正月,汉武帝到嵩山去,发布诏书:朕“至于中岳,获驳麃,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嵩高”。(《汉书·武帝纪》)

诏书中讲,我到达了中岳嵩山,猎获一只杂色鹿,见到了夏代的启母石。次日登上嵩山,御史及其下属也跟着,在庙旁的吏卒都听到了高呼万岁的声音,一共响起三次。登山遇到了神仙,依礼有求必应。命令掌礼官员增建太室山的祠堂,禁止砍伐太室山的草木。把山下的三百户人家作为供奉太室山的封邑。

汉武帝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这份诏书中“启母石”的“启”字,恰恰犯了讳,但诏书中也不加回避。从上述两例可见,汉代还恪守“临文不讳”的原则。

3. 胡瑗讲《易经》

胡瑗,字翼之,宋朝海陵人。受到范仲淹的推荐,以白衣身份应召到崇政殿,回答皇帝的提问,被授予校书郎。庆历年间,胡瑗应召到迩英殿给皇帝讲《易经》。讲经必须先读经文,然后再加以解释。宋仁宗御名叫“祯”。《易经·乾卦》:“乾,元亨利贞。”胡瑗把这五个字直接读出来,不避讳御名的同音字。仁宗皇帝和陪读的人,都大惊失色,为胡瑗捏了一把冷汗,看他如何收场。胡瑗却不慌不忙地说:“临文不讳。”(《道山清话》)仁宗皇帝见他引经据典,对他也无可奈何。(五)庙中不讳

庙,供奉祖先的房舍,皇家有宗庙,卿、大夫有家庙,汉代经学家郑玄解释说:“唯有事于高祖,则不讳曾祖以下,尊无二也。于下则讳上。”意思是说,在祭祀高祖时,曾祖以下辈分的名字都不避讳,表示高祖是唯一最尊贵之人。祭祀宗庙、家庙中的晚辈,那么他们长辈的名字都得避讳,例如,祭祀祖父,那么高祖、曾祖的名字也都得避讳。

1. 宗庙颂歌不避文王讳《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十五国风,指各地的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大雅产生于西周,小雅产生于东周;颂是用于宗庙的祭祀之歌。周颂中有一首《雝》: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为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这是周武王祭祀周文王的诗,是在宗庙里歌唱的:诸侯都来助我祭祀,和谐而且恭敬,天子容貌肃穆。和谐而且恭敬的诸侯送上大牲口,助我祭祀,伟大的文王啊,请您享受吧,以安我孝子之心。您尽人之道,备君之德,安定人心与天心,能昌盛其后代,安我以眉寿(长寿),助我以幸福,使我得以尊敬皇考(已故之父,指周文王)和健在的母后。

朱熹在注释中引用苏氏的话说:“周人以讳事神,文王名昌,而此诗曰‘克昌厥后’,何也?曰周之所谓讳,不以其名号之耳,不遂废其文也。讳其名而废其文者,周礼之末失也。”

苏氏说,周朝人用避讳来敬事神灵,周文王名字叫姬昌,可此诗中说“克昌厥后”,为什么呢?回答说:周朝所谓的避讳,不用他的名称呼他罢了,并不因此就废弃那个文字。如果为了避讳他的名字而废弃那个文字,那将是周礼的失误。

2.宗庙颂歌不避周武王讳《诗经·周颂》的《噫嘻》写道: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这是周成王开始设置田官,告诫他们的话。周成王告诫田官,你们要率领农夫播种百谷,使他们大开私田,在三十里的范围内,都干农活,万人为耦(二人并耕)而耕,合力齐心劳动。“骏发尔私”的“发”字,是周武王的名讳。因为是宗庙里的颂歌,就不避讳。以上两例都符合“庙中不讳”的规则。(六)已祧不讳

祧,远祖的庙。古代,天子立七庙,太祖与三昭、三穆,共七庙。太祖为不祧之祖,即永不迁出宗庙。七世以上则亲尽了,就把他的牌位迁出宗庙,藏于祧庙。已祧不讳,已经迁入祧庙的远祖,可以不避讳他的名字了。《礼记·檀弓下》:“既卒哭,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意思是说,过了百日祭之后,掌丧事戒令的宰夫手持木铎说高祖的父亲当迁入祧庙,已祧迁的名字可以不必避讳了,新去世者的名字则要避讳。

1. 班固著书不避惠帝庙讳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撰著一部汉朝断代史,在《律历志》中有“盈元”、“盈统”、“不盈”之类,一卷之中字凡四十余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

顾炎武说,《汉书·律历志》中有“盈元”、“盈统”、“不盈”之类的字样,一卷之中这个“盈”字出现四十多次。从汉惠帝,到西汉末年,已经有十余帝。班固是东汉人,惠帝的神主(牌位)早已供奉到祧庙里了。这符合已祧不讳的原则。

2. 唐高宗、中宗祧迁不讳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掌礼仪的官员上奏疏说:“谨按《礼记》云:‘舍故而讳新。’此谓已迁之庙,则不讳也。今顺宗神主升祔礼毕,高宗、中宗神主上迁,则忌日并不合行香,依礼不讳。制可。”(《册府元龟》卷五百九十一)升祔礼,新死者与祖先合在一起享受祭祀的礼仪。

掌礼官的奏疏说,《礼记》上所说的“舍故而讳新”,说的是已经迁出宗庙的祖先,就不避讳了。现在顺宗(李诵)的神主(牌位)供奉到太庙的礼仪已经完毕,高宗、中宗的神主(牌位),已经从太庙迁入祧庙,到了忌日也不应该烧香了,依据礼仪的规定不必避讳。宪宗皇帝批准可以。

3. 《平淮西碑》不避唐高宗讳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唐王朝的安全。元和九年(814)起,经过四年激战,终于平定了淮西叛乱。韩愈参与了这一战役,奉诏撰《平淮西碑》文,刻石记功。这篇碑文内,就有“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遂开明堂,坐以治之”的字样。两个“治”字,都犯了唐高宗的庙讳。从唐高宗,到唐顺宗,已是八代,高宗成了已祧之宗,在不讳之列。所以无人追究韩愈犯庙讳之罪。

4. 朱熹不避宋真宗庙讳

朱熹为《孟子》一书作集注。《孟子》原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没有固定的产业维持生活,却有固定的道德,只有士人才能够做到。像一般人,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便没有固定的道德标准。假如没有固定的道德标准,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无所不为。朱熹的注释:“恒,常也。产,生业也。恒产,可常生之业也。恒心,人所常有之善心也。”

这段话的原文中有五个“恒”字,注释中有三个“恒”字。北宋真宗叫赵恒,南宋人朱熹不避讳“恒”字,是什么道理呢?如果说原文不避讳,属于“诗书不讳”的规则,情有可原。为什么注释中还有三个“恒”字,不加避讳呢?明朝学者谢肇淛说:“宋真宗名恒,而朱子于书中‘恒’字讳,盖当十宗之世,真宗已祧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谢肇淛说,朱熹生活的时代,距宋真宗已经过十代皇帝了,宋真宗已经升入祧庙,符合“已祧不讳”的条件了,所以朱熹不加避讳。宋真宗以后,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正好十世。朱熹生于1130年的高宗时期,逝于1200年的宁宗时期。北宋结束时,真宗已该祧迁了,生活在南宋时期的朱熹当然可以不避讳了。可见谢肇淛说的是有道理的。(七)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孟子说,只避讳名字,不避讳姓氏,因为姓氏是家族所共有的,名字是一个人所独具的。“讳姓”的事,有没有呢?皇家的姓氏称为国姓,臣民不必加以避讳。可以说“讳姓”之事,是没有的。但是,有权有势者,为避讳强令他人改姓的事,却是不乏其例。但仍属“讳名”的范畴。

1. 戎昱作诗拒婚

唐代诗人戎昱,善于谈吐,长相漂亮,虽有诗才,却没有考中进士。崔瓘在湖南当官,想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他。因为“戎”字犯了崔瓘的家讳,暗示让他改姓。戎昱作诗谢绝:“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这桩婚事从此作罢。

还有更可气的,小吏为讨好上司,而擅改来客的姓氏。

2. 石昂质问杨延朗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姓石名昂的人,被任命为临淄县令。石昂有事求见监军杨延朗,负责通报的小吏接过来访者的名片,知道来访者是临淄县令石昂,“石”字是杨延朗的家讳,小吏便把石昂改为右昂,通报进去。石昂听到了,进入大厅,责备杨延朗说:“你的侍从为什么以私害公?我本来姓石,并不姓右!”杨延朗大怒,石昂于是辞官还家,对自己的子女说:“我本来不想在乱世中当官,现在果然被势利小人羞辱。”(《齐东野语·避讳》引)拒绝达官贵族强行改姓已属不易,但是遇到姓氏犯了国讳,则很难抗拒了。

3. 文彦博家两次改姓

宋朝宰相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进士出身,庆历八年(1048),任宰相。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洛阳与富弼、司马光等人饮酒赋诗,被称为“洛阳耆英会”。元祐年间,司马光任宰相,荐他同居相位。《宋史·文彦博传》记载,文彦博家有过两次改姓的经历。他家原本姓“敬”,在五代后晋时期,因避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而改姓“文”,后晋灭亡,他家又改回姓“敬”。宋朝建立后,为避宋翼祖赵敬的名讳,又改为姓“文”。

其实,儒家经典对避讳的诠释并不复杂,哪种情况应该避讳,哪种情况不须避讳,条理清晰,实行起来也不困难。为什么后来发展到“忌讳繁,名实乱”的程度呢?宋代学者胡安国揭示出根本原因,“愚者迷礼以为孝,谄者献佞以为忠。忌讳繁,名实乱”。(《齐东野语·避讳》引)意思是说愚忠愚孝的人,把迷信《礼记》中的避讳规则当成尽孝道;喜欢讨好的人,把献上花言巧语当成尽忠心。这样一来,顾忌和避讳越来越繁复,名称和实物越来越混乱。

在封建社会里,无论什么事,只要提到忠孝的高度,实行起来都非常容易。最高统治者无不需要臣民对他尽忠,同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又都标榜“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尽管他们不一定真正有孝心,但是忠孝的招牌是绝对不能扔掉的。臣民为了避免麻烦,不敢越雷池一步,经书中有一些“不讳”的规定,他们也都照讳不误。另外,还有如李藩所说的那样:“历代故事,皆自不识大体之臣而失之,因不可复。”(《册府元龟》卷三)这就使避讳制度经久不衰,而且愈演愈烈。

二、常规方法

北齐徐之才的父亲叫徐雄,和士开的父亲叫和安。一天,有个叫熊安生的人,通报姓名请求拜见徐之才、和士开。徐之才与和士开办公时坐对面。因为徐之才避讳“雄”字,“熊”与“雄”同音,和士开避讳“安”字,所以熊安生自称“触触生”求见,在座的各位同僚都忍不住笑出来(《齐东野语·避讳》),开了文人恶搞之先例。

熊安生的姓犯了徐之才父亲的嫌名,名字中的安字犯了和士开的家讳,事出偶然,“触触生”也就成了文人的笑谈。但是,这并不是避讳的正规方法。正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更改字音

避讳,不仅在书写时会发生,而且在说话、诵读时遇到该避讳的字,也要改变读音。

1. 秦改读正月为征月

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史记·秦始皇本纪》)张守节解释说:“正音政。‘周正建子’之‘正’也。始皇以正月旦生于赵,因为政,后以始皇讳,故音征。”(《史记·秦始皇本纪》)

通过张守节的解释,我们知道,农历的正月,本来读作正(zhènɡ)月,因避讳秦始皇名而改为“征”(zhēnɡ)的读音。

2. 宋太常寺建议定御名读音

绍兴二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渊圣皇帝御名见于经传义训者,或以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又为姓氏,当各依其类求之。以威武为义者,今欲读曰威;以回旋为义者,今欲读曰旋;以植立为义者,今欲读曰植;若姓氏之类,欲去木为亘”。(《宋史·礼志》卷一百八)

渊圣皇帝,指宋钦宗赵桓。礼部太常寺奏疏是说,渊圣皇帝的御名(桓),经传中对它的解释,有的当威武讲,有的当回旋讲,有的当树立讲,又有当姓氏的。应当各按其类寻求它的意思。当威武讲的,现在要读作“威”;当回旋讲的,现在要读作“旋”;当树立讲的,现在要读作“植”;像姓氏之类的,要去掉木字旁,读作“亘”。

3. 林黛玉读“敏”字《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家庭教师贾雨村与老朋友冷子兴在酒店相遇,饮酒谈话时,说到林黛玉的母亲。冷子兴说:“目今你贵东家林公的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的胞妹,在家时名字唤作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雨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字亦减一二笔,我心中每每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它所反映的社会民情、风俗习惯,还是可信的。(二)同训代换

颜之推说:“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颜氏家训·风操篇》)同训代换即用同义字代替该避讳的字。

1. 刘安避讳“长”字

汉代淮南王刘安,他父亲是淮南厉王刘长,为了避讳,刘安在他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凡是“长”字,一律写成“脩”字。《淮南子·原道训》:“小大脩短,各有其具。”

脩,同修。本应是“小大长短”,因避讳而写作“小大脩短”。

2. 魏孝武帝杀张欢《北史·后妃下》记载:魏孝武帝的妹妹被封为平原公主,嫁给了开府仪同三司张欢。张欢这个人性格贪婪残暴,对公主无礼,魏孝武帝杀死了张欢。后把平原公主嫁给了周文帝。同是记载这件史事,《北齐书》卷二十却把“张欢”写作了“张忻”。因为《北齐书》避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庙讳,而把“欢”写作“忻”。“欢”、“忻”,都有高兴的意思,符合“同训代换”的规则。

3. 唐写本《穀梁传》《春秋穀梁传·僖公十年》记载,晋国丽姬害世子申生的故事,丽姬让晋献公派申生去建祠堂。这个祠堂就是“世子祠”。

敦煌出土的写本《春秋穀梁传解释》僖公十年把“世子祠”写作“太子祠”。罗振玉认为:“又以文中避讳诸字考之,‘世子’作‘太子’,‘治’作‘理’,知是卷为高宗朝所写。”(《敦煌古籍叙录》)

4. 唐人避“治”字

唐高宗名李治,唐代人为避讳,凡是“治”字,都用“理”字来替代。“理”字的本义是治玉,因此有治的意思。本来“垂衣裳而天下治”是《易经》上的话,但是唐代人就改成“垂衣裳而天下理”,就是为了避唐高宗的名讳。

5. 韦温辞翰林学士之职

唐朝大臣韦温,字弘育。唐文宗要任命他为翰林学士,韦温因为先父有遗嘱,恳切推辞。他父亲韦绶在唐德宗时期,从左补阙之职升任翰林学士。朝廷的许多密政他都参与了。在宫廷内任职,战战兢兢,积劳成疾,在临死前告诫儿子韦温说:“不能在皇帝身边任职!”(《新唐书·韦绶传》)唐文宗看到韦温推辞翰林学士之职,就声色俱厉地说:“韦温,朕每欲用之,皆辞诉,又安用韦温?”唐文宗是说,韦温这个人,我每次想重用他,他都推辞,我又怎么能重用韦温呢?户部侍郎崔蠡对唐文宗说:“韦温不过是禀承他父亲的遗嘱罢了。”唐文宗说:“温父不令其子在翰林,是乱命也。岂谓之理乎?”崔蠡又劝皇帝说:“凡人子能遵理命,已是至孝,况能禀乱命而不改者,此则尤可嘉也,陛下不可怪也。”(赵璘《因话录》卷一)这段对话里,“乱命”,是指病危神志不清时发布的命令。“理命”,即“治命”,是指头脑清醒时发布的命令。《因话录》的作者赵璘是唐朝人,为避唐高宗的庙讳,把“治命”改为“理命”。“治”、“理”属于“同训代换”。他们的对话是什么意思呢?唐文宗说:“韦温的父亲不让他儿子在翰林院任职,这是他病危神志不清时发出的遗嘱,难道能认为这是神志清醒时的遗嘱吗?”崔蠡说:“大凡做儿子的能恪守父亲清醒时的遗嘱,已经是最孝顺的了,何况能禀承父亲病危神昏时的遗嘱呢?这样更值得赞赏,陛下不可以怪罪他。”(三)漏字空格

该避讳的字故意不写,把这个字的位置空出来,称为漏字空格。

1. 萧渊藻杀邓元起

南朝齐梁间,邓元起任南齐的武宁太守,在萧衍起兵时,他紧密配合,屡建战功。梁武帝萧衍即位,他被封为当阳县侯。后来,请求归家奉养老母,得到批准,代替他的是萧渊藻。“萧藻入城,求其良马。元起曰:‘年少郎子,何用马为?’藻愧,醉而杀之。”(《南史》卷五十五)《南史》上是说,萧渊藻进城,寻找好马。邓元起说:“年轻儿郎,用马干什么?”萧渊藻很生气,趁醉杀死了邓元起。为什么《南史》中省略一个“渊”字呢?因为《南史》的作者是唐朝的李延寿,为避唐高祖(李渊)的庙讳,故意在“萧”“藻”二字中间空出一字。后来在抄写、翻刻时,把两字连到一起了。

2. 写本《白香山诗集》

敦煌出土的写本《白香山诗集》:“遇当代帝王均空格,又以讳避之字代本字,真唐人著作,唐人写本之原式也。”(《敦煌古籍叙录》)这里的“空格”就是故意漏掉当代帝王的名字。

3. 《兴唐寺钟题志》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杨行密,他的父亲名杨怤(fū),为了避讳,《兴唐寺钟题志》故意漏掉“夫”字,把御史大夫写成御史大,把金紫光禄大夫写成金紫光禄大,把银青光禄大夫写成银青光禄大。(《齐东野语·避讳》)

4. 丰坊读《大学序》

明朝人丰熙的儿子叫丰坊。在丰坊五岁时,一位姓董的侍御史问他读什么书,他回答说:“读《大学序》。”侍御史让他背诵,他背诵到“淳熙五年”这句时,故意漏掉“熙”字,成了“淳五年”。御史问他为什么漏掉了“熙”字,他回答说:“这个字是父亲的名字。”(《花随人圣庵摭拾·丰南禺事》)从此,许多前辈都对他另眼相看。(四)缺末一笔《唐六典·礼部尚书》记载:“若写经史群书,及撰录旧事,其文有犯国讳者,皆为字不成。”为字不成,即写成缺笔。

1. 写本《春秋左氏抄》

敦煌出土的写本《春秋左氏抄》:“唐讳不避,为六朝写本;内有一节笔迹不同,且民字缺笔,则唐人所补也。”(《敦煌古籍叙录》)可见唐人补写这一节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使民字缺一笔。以后历代相承,延续不衰。

2. 《修文殿御览》残卷

敦煌出土的《修文殿御览》残卷,罗振玉考证:“虽仅存二百五十余行,吉光片羽,弥可珍贵。且书迹尔雅,‘虎’、‘民’、‘治’诸字缺笔,而‘隆’字则否,知其缮写之岁,尚在开、天之前。”(《敦煌古籍叙录》)他根据“虎”字、“民”字、“治”字都缺笔,“隆”字不缺笔,考证出残本缮写的时间,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以前。

3. 清刻《十三经注疏》

清代刻印的《十三经注疏》,《尚书·武成》中“筐厥玄黄,昭我周王”一句,“玄”字缺了最末一笔,就是避清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清刻《全唐诗》也是如此。如图:(五)以字代名

如果人名犯了庙讳或皇亲国戚的名字,就用他的表字代替其名。我们在读史书时经常遇到“以字行”,说的就是这类情况。

1. 王猛二子俱以字行

王猛辅佐苻坚,成就帝业,建立前秦,官至丞相。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王睿字元德;一个是王懿字仲德。“坚败,仲德与兄睿南奔晋。太元末徙居彭城,兄弟犯晋宣、元二帝讳,并以字称。”(《册府元龟》卷八百二十四)王懿与兄长王睿向南逃奔到晋朝。在太元末年,迁居彭城。他们兄弟二人犯了晋宣帝(司马懿)、晋元帝(司马睿)的名讳,人们不呼他们的名,只称他们的表字。

2. 褚叔度以字行

晋宋间人褚裕之,字叔度。他随宋武帝征战有功,历任中郎将、雍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封番禺县男。“裕之名与武帝同,故行字焉。”(《南史》卷二十八)宋武帝叫刘裕,褚裕之的名字与宋武帝的名字有一字相同。别人不能称他的名字,只能称他的表字。

3. 王敬弘称表字

南朝刘宋时期的王裕之,字敬弘,因为“名与宋武帝讳同,故以字行”。宋武帝是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王裕之与他名字中都有一个“裕”字,所以王裕之要避讳御名,人们只好称呼他的表字“敬弘”了。(《南史·王裕之传》)

4. 王景文以字行

南朝刘宋时期,江南望族王家很有势力,连皇帝也惧他家三分。王彧字景文,宋明帝(刘彧)时,他任尚书右仆射。宋明帝对两个人很担心,一个是王彧,一个是张永。宋明帝自造谣言说:“一土不可亲,弓长射杀人。”一土是王字,指王景文,弓长是张字,指张永。(《南史》卷二十三)当初,“文帝甚钦重,故为明帝娶景文妹而以景文之名名明帝”。宋文帝很钦佩器重他,特意给宋明帝娶了王景文的妹妹为妃,又用王景文的名字(彧)为宋明帝命名。因此造成王彧“与明帝同讳,故以字行”。(《南史》卷二十三)这分明是王彧的名字被宋明帝抢去了,人们只得称他的表字了。

5. 隋朝李元操称表字

隋朝的冯翊太守李孝贞,字元操,为犯庙讳,于是称字。隋文帝杨坚的祖父叫杨祯,祯与贞同音,所以,李孝贞应避庙讳,以表字称呼。(《隋书·李孝贞传》)(六)以讳字代

古代为了避讳,遇到帝王、尊长的名字,不能写出来,又不能缺少它,经常用“讳”字来代替。

1. 讳等自随夫人《三国志》记载甄皇后:“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注引《魏略》所记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曹操东征,曹操的夫人、曹丕、曹叡、东乡公主都随军前往。甄皇后因为患病留在邺城。当曹操大军凯旋的时候,曹操夫人身边的侍从见到甄皇后的脸色很新鲜,奇怪地问道:“后与二子别久,下流之情不可为念,而后颜色更盛,何也?”侍从不明白,甄皇后与两个孩子(指曹叡、东乡公主)分别这么长时间了,一定很担心他们,然而您的脸色特别新鲜,是什么原因呢?甄皇后笑着回答说:“讳等自随夫人,我当何忧!”意思是说,曹叡他们自己跟随着夫人(指曹操夫人),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讳等”的“讳”是指代曹叡,就是魏明帝。《魏略》的作者,以“讳”字代替魏明帝的名字。

2. 十一位柱国中的李讳是谁《北史·周本纪下》:“丙寅,以大将军李讳、中山公训、杞公亮、上庸公陆腾、安义公宇文丘、北平公寇绍、许公宇文善、犍为公高琳、郑公达奚镇、陇东公杨纂、常山公于翼并为柱国。”

丙寅这天,封大将军李讳、中山公元训、杞公元亮、上庸公陆腾、安义公宇文丘、北平公寇绍、许公宇文善、犍为公高琳、郑公达奚镇、陇东公杨纂、常山公于翼都为柱国。看完这段话,人们不禁要问:李讳是谁?其实李讳就是李昞。因为李昞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北史》的修纂者李延寿是唐朝人,为避李渊父亲的名字,用“讳”字代替“昞”字。

3. 窦怀贞改名

唐朝官员窦怀贞,字从一,是左相窦德玄的儿子。他从小不做声色犬马之事,名声很好。因治理清河县政绩突出,升任越州都督、扬州长史,神龙年间,任左御史大夫、兼任检校雍州长史。当时是唐中宗时期,韦皇后掌权,势力很大。韦皇后的父亲叫韦玄贞。窦怀贞“避后先讳而以字称”。(《新唐书·窦怀贞传》)意思是说,避韦皇后已故父亲的名字(玄贞)而改以表字相称。这里的“讳”指的就是“玄贞”这个名字。

在碑文、墓志中对死者的名字经常用讳字代替。当时人们还能知道死者是谁,天长日久,就难免不知为谁了。

4. 柳御史是谁

唐朝的文学家柳宗元作了一篇《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唐贞元十二年二月庚寅,葬我殿中侍御史河东柳公于万年县之少陵原。君讳某字某,邑居于虞乡。曾王父某官,王父某官,皇考某官。”(《柳河东集》卷十二)

柳宗元在写作墓表时肯定知道这位御史的名字,可是到了宋代人给《柳河东集》作注时就不清楚了。注释中写道“其名讳不可考”,“曾王父(曾祖父)子夏,徐州长史”,“王父(祖父)从裕,沧州清池令”,“皇考(父亲)察躬湖州德清令”。对柳宗元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叫什么名,做什么官,都注释出来了。只是这位御史公,宋代人都不可考,宋以后的人更不得而知了。(七)以公字代“公”、“君”是尊称,所以用“公”字、“君”字代替应避讳的名字,比较普遍。

1. 曹子建诔王仲宣

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起初他避难到荆州,依附刘表,后来归服曹操,任丞相府的属官,赐爵关内侯。建安二十一年(216),病死征吴途中。曹植写了这篇《王仲宣诔》,来悼念他。其中有“皇家不造,京室陨颠,宰臣专制,帝用西迁。君乃羁旅,离此阻艰。翕然凤举,远窜荆蛮。身穷志达,居鄙行鲜。振冠南岳,濯缨清川。潜处蓬室,不干势权。我公奋钺,耀威南楚。荆人或违,陈戎讲武。君乃义发,筭我师旅。高尚霸功,投身帝宇。”(《昭明文选》卷五六)皇家不幸,京城陷落。宰相(董卓)专权,皇帝(汉献帝)迁都长安。您流浪旅途,遭到险阻。翩然高飞,逃到荆州一带。身遭不幸,穷且弥坚。身居乡野,品行高尚。在南岳整理衣冠,跃跃欲试,于清川洗涤帽带,以保高洁。隐居在茅屋,不乞求权势。我公(曹操)发兵,在楚地扬威。荆州有人不听命,我军陈兵习武。您从大义出发,筹算我军必胜。立下大功,投身到京城中来。“我公”的“公”字,指的是曹操。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他却是曹植的父亲。对曹操的名字,也要避讳,所以用“公”字代替。

2. 陆机撰《辩亡论》

晋朝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是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人。他本是三国时期吴国人,西晋灭吴后,他与弟弟陆云到了西晋首都洛阳。为总结东吴灭亡的原因,撰写了《辩亡论》。其中有:“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晋书·陆机传》)礼待知名人士,张公是首屈一指的;结交驾驭英雄豪杰,周瑜是杰出人才。其中的张公是谁?这篇文章是当时流行的骈体文,句式结构是上下相对,四六排联。“张公”、“周瑜”相对,“周瑜”是人名,武将。“张公”也应是人名,文臣。然而,东吴却没有叫张公的文臣。那么,这个张公是谁呢?在东吴能与周瑜相提并论的大臣,只有张昭。“昭”字,是晋朝的庙讳(晋文帝司马昭),所以陆机就用公字代替昭字。从《昭明文选》中可以证明。《昭明文选》所载《辩亡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因为无论是编辑《昭明文选》的梁朝萧统,还是为《昭明文选》作注的唐朝李善,都没有必要为晋朝避庙讳。《晋书》虽然是唐朝所修,为保持历史原貌,忠实《辩亡论》的原文,没有加以改变。

3. 阳给事诔

南朝刘宋时期,阳瓒为滑州司马,后魏拓跋焘率军进攻滑台,东郡太守王景度事先出城逃跑,阳瓒坚守不动,后魏人威胁他,劝他投降。他坚决不降,于是被杀。为歌颂他的高风亮节,颜延年作了这篇《阳给事诔》,开头是这样的:“惟永初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宋故宁远司马濮阳太守彭城阳君卒。呜呼哀哉!”(《昭明文选》卷五十七)永初三年(422)十一月十一日,宋朝原宁远司马、彭城人阳君为国尽忠,呜呼哀哉!这里“阳君”的“君”字,就是为避讳用来替代“阳瓒”的名字。(八)析字回避

所谓析字,即把一个该避讳的字,分为几部分,分开来说或写。例如“王”字,不读作王,而是读作从一从土。这就好像字谜一样,既说出这个字的谜底,又达到了避讳的目的。

1. 唐宪宗之初名

唐宪宗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初封广陵王。《宪宗实录》记载:“贞元二十一年,册广陵王为皇太子,改名某。初王名从水从享,至是改今名。”

这就告诉人们,贞元二十一年(805),册封广陵王为皇太子,改名某(纯)。起初广陵王名从水从享(即淳),至今改成现在这个名(即纯)。这里的“从水从享”,就是用析字法来避讳淳字。

2. 宋钦宗的旧讳

宋钦宗赵桓,是宋徽宗的长子。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宋徽宗让位给他。他起用李纲保卫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同时又割太原等三镇求和。不久罢免李纲,对蔡京、童贯,或贬或杀。金兵再围汴京,不久城陷,他和宋徽宗被金兵俘虏。他死后的庙号为钦宗。他起初叫赵亶,又叫赵烜。

司农寺丞岳珂说:“窃惟钦宗皇帝旧讳二字,其一从从旦,其一从火从亘。虽享国日浅,未遑颁下,而考之哲宗、孝宗旧北(应作讳),皆合回避。乞并下礼寺讨论颁降施行。”从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岳珂说,我考虑到钦宗皇帝旧讳的二字,其一,从从旦;其一,从火从亘。虽然享国的时间短,还没来得及颁布下去。而考察哲宗、孝宗的旧讳(哲宗旧讳“傭”,孝宗旧讳“伯琮”),都应当回避。请求一同下发礼部太常寺讨论,颁布下发施行。宋宁宗批准了岳珂的请求。

3. 宋孝宗的旧讳

南宋孝宗赵眘,字元永。他是宋太祖的第七代孙子,宋高宗无子,把他立为皇太子。即位后,起用张浚等抗战将领,与金朝作战,败于符离,签订了《隆兴和议》,又割秦、商二州,称侄皇帝。他的旧讳叫赵伯琮。“既而礼寺讨论所有钦宗皇帝旧讳,一从从旦,一从火从亘。孝宗皇帝旧讳,一从伯,一从玉从宗。若二字连用,照条并合回避。指定欲从本官所请,刊入施行。”(《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这段话是说,接着礼部太常寺讨论所有钦宗皇帝的旧讳,一从从旦,一从火从亘。孝宗皇帝的旧讳,一从伯,一从玉从宗。如果二字连用,按条例应该回避,指定要从本官所请,刊入施行。

从这两例可以看出,为了不说出不写出该回避的字,就把这个字拆开,分成几部分。其后果是把完整的汉字拆得七零八落。宋代学者张世南说:“字学不讲,多因前代讳恶,遂致书画差误。”(张世南《游宦纪闻》)

三、发展演变(上)

(一)起源期

中国的避讳始于何时?现在所知影响最大者有两说:

其一,避讳起源于殷商。宋朝学者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说:“殷人以讳事神而后有字。”他说,殷商时代的人敬鬼神,避讳死人的名字,如果提到这个人时就用他的表字。但早在唐代就有人主张避讳不始于殷商,孔颖达在解释殷、周礼俗的不同时说:“殷尚质,不讳名。”(《礼记正义·檀弓上》)意思是说殷朝人质朴,不避讳人名。

其二,避讳始于周朝。春秋时期,鲁桓公向大夫申询问关于给儿子起名的事,申在回答时指出不能用国家、山川、官职、牲畜、器物等名称为孩子命名,其中涉及了避讳的问题。他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牲畜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左传·桓公六年》)申说,周朝人用避讳来敬事鬼神。名字,人死了就要避讳它。所以用国名来命名,既然国名不能改,那么这个人名就废了;用官职来命名,这个官职就废了;用山川来命名,这个山川的名就要更改了;用牲畜来命名,由于避讳而不用这些牲畜来作牺牲,就废弃了祭祀;用器物来命名,由于避讳而不用其物,就要废弃礼仪了。

避讳始于殷商,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避讳始于周朝,却有很多例证。

1. 《周官》所载《周官》也叫《周礼》,传说是周公所作。书中记载西周的官员职守、典章制度等。其中“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周礼·春官·小史》)

小史职掌各邦国的志书,掌管帝系世本等资料,辨别君主辈分的远近亲疏。若有祭祀的事情,负责告诉国王有关忌讳之事。忌,死日为忌;讳,死者之名为讳。

2. 司徒、司空改名

司徒,是周代官名,为三公之一,掌管民户、土地、徒役等事。晋僖侯名叫司徒,为了避讳,晋国便把司徒改为中军。司空,是周朝掌管土木工程的官员,为三公之一。宋武公名叫司空,为了避讳,宋国把司空改为司城。这都证实申关于“以官则废职”的论述是有道理的。

3. 范献子聘鲁

鲁昭公二十一年(前512),晋国大夫范献子出访鲁国。范献子问具山和敖山的事。由于鲁献公名叫具,鲁武公名叫敖,所以鲁国人不敢说出两山之名,只能用两山所在的乡名来回答。范献子问:“不为具、敖乎?”意思是说,不称具山和敖山了吗?鲁国人说“先君献、武之所讳也”。鲁国人说,那是我们已故国君献公和武公的名字。范献子回到晋国以后,告诫他的知心朋友说:“人不可以不学,到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为不学也。”(《国语·晋语九》)范献子说,人是不可以不学无术的。我到鲁国访问时说出了他们避讳的两座山名,被人所笑,就是不学无术造成的。(二)雏形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从此帝王成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了体现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帝王及其祖先的名字是全国都要避讳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避讳制度是与封建帝制相始终的。秦、汉、三国时期避讳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雏形期。其特点是制度已经确立,但还比较宽松。

1. 秦号楚为荆

战国时期,秦庄襄王即秦始皇的父亲,名字叫子楚。为避讳“楚”字,秦国人把楚国称为荆国。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三年“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于淮南”。《史记正义》:“秦号楚为荆者,以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史记正义》解释说,秦国称楚国为荆国,因为秦庄襄王名字叫子楚,避讳楚字,所以称楚国为荆国。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发布议帝号的诏令中说:“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这道诏令中说,楚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地盘,不久又背叛了盟约,攻打我们的南郡,因此我发兵讨伐,俘虏了他们的国王,于是平定了楚国的大地。

这都是秦朝避讳楚而称荆的例证。

到了汉朝,儒家经典中规定的生不避讳,死后避讳的总原则已被突破。当朝皇帝的御名,也要避讳了。那么天下臣民怎么知道当今的御名呢?于是便产生了“颁讳”制度。

2. 颁讳于天下“汉法,天子登位,名布于天下,四海之内,无不咸避。”(《隋书·礼仪志四》)汉朝的法律,天子登上皇帝的宝座,把御名颁布于天下各地,四海之内,没有不加以避讳的。

这是历朝颁讳制度之始,皇帝颁布名字于天下,法律又有明文,可以减少触讳犯罪之人。但是,“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汉书·宣帝纪》)尽管颁讳于天下,但是“触讳以犯罪者”仍然不少,这便引起了汉宣帝的高度关注。

3. 汉宣帝改名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晚年,宫中迷信盛行。汉武帝病了,他怀疑是巫术诅咒所致。江充说是太子刘据所为,刘据起兵讨伐江充,激战五天,刘据兵败被杀。他的妻子、子女受到株连,也都被杀。汉宣帝在婴儿时就被投入监狱。管理监狱的官吏邴吉派两名女犯轮流给他喂奶。后来遇到大赦,他被送到祖母史良娣的娘家收养。在十八岁时,他被大将军霍光迎入宫中,登上天子宝座。汉宣帝原名病已,当上皇帝后,便改名为“询”,还特意颁布改名诏书:“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

诏书中说,听说古代皇帝的名字,让人们难于知晓而又容易避讳(指非常用字)。现在老百姓有很多是因为给朝廷上书时触讳而犯罪的,我很可怜他们。我改名为询。所有在本诏令之前触讳的,一律赦免。“病”、“已”,是常用字,人们使用的频率高,触讳的几率也大。“询”虽然也是常用字,但使用频率相对较少。汉宣帝的这个考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告诉我们在西汉时期因犯讳而获罪的人不是个别的,汉宣帝对百姓因上书而获罪者很同情,所以改名。汉宣帝是汉代的中兴之主,像这样的开明皇帝毕竟是为数不多的。

4. 刘备回答孙吴使者

三国时期,吴蜀结盟。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两国关系很好。当时刘备为荆州牧,治所在公安。孙权想要与刘备共同夺取蜀郡,派使者劝刘备与他共同出兵。但刘备也想自己夺取蜀郡。刘备对使者说:“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三国志·先祖传》注引《献帝春秋》)刘备说,现在三分天下,曹操已有其二,他将要饮马沧海,在吴国会稽阅兵。怎么肯守在这里,等待老年的到来呢?现在我们同盟国之间无故互相攻打,把主动权借给了曹操,使敌兵乘机钻空子,不是长久之计。

其中“借枢于操”本应为“借权于操”。为避孙权的名讳,而把“权”字改为“枢”字(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卷九)。

5. 刘封临死不忘避讳

三国时期,蜀国的将领刘封被刘备收为养子。刘封与孟达被派往前线抗魏,孟达投降了魏国,被魏文帝任命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为平阳亭侯。他写信劝刘封也叛蜀降魏,刘封坚持不投降。后来刘备责罚刘封逼反孟达,诸葛亮担心刘封刚猛难制,劝刘备除掉刘封。刘备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刘备定刘封死罪,让他自己了断。刘封叹息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三国志·刘封传》)刘封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信孟子度的劝告!那么,孟子度是谁呢?就是孟达。孟达,字子敬。刘备的叔父名叫刘敬,为了避讳,把“敬”改为“度”。刘封临死还没有忘记避讳刘敬的名字,可见避讳制度已经深入人心。

6. 陈震移文问讳

三国时期蜀国人陈震,字孝起,是南阳人。曾任北部都尉、汶山太守、尚书令等职。孙权称帝,蜀国派陈震为使者,向吴国祝贺。为了完成任务,他进入吴国国界,给吴国边关将领发出《文牒》,其中有这样的话:“震以不才,得充下使,奉聘叙好,践界踊跃,入则如归。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望必启告,使行人睦焉。”(《三国志·蜀书·陈震传》)

文中说,不才陈震,充当使者,奉命出使,结好贵国。踏上国界,兴奋不已,进入贵国如同回家一样。当年范献子出使鲁国,触犯了具、敖二山的名讳,被《春秋》所讥笑。贵国避讳之字,请来信告诉我,以使我不犯讳而完成睦邻友好的使命。

7. 魏元帝下诏避燕王讳

魏元帝曹奂称帝,他的父亲燕王曹宇上表贺冬至节,在表内自称为臣。魏元帝发布诏书:“非宗庙助祭之事,皆不得称王名,奏事、上书、文书及吏民皆不得触王讳,以彰殊礼,加于群后。”(《三国志·三少帝纪》)诏书说,不是宗庙助祭的事情,都不得称燕王的名字,奏事、上书、文书中以及官吏、百姓都不得触犯燕王的名讳,以彰显对燕王的特殊礼遇,在诸王之上。

8. 已迁之主应如何避讳

曹魏时期,尚书省官员问“已迁主讳”应如何处理?王肃主张“今可太祖以上去墠乃不讳,讳三祖以下。唯《诗》、《书》、临文、庙中不讳”以及“臣妾不得以为名字”,“言事不讳”。(《全三国文》卷二十三)墠,古代祭祀时,除地为墠,即清扫干净平地。“去墠”指辈分更高、关系更远的祖先。王肃所说的大意是,太祖(曹操)以上的祖先排到“去墠”辈分的就不避讳了,避讳三祖(高祖、曾祖、祖父)的名字。只有《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臣妾不得以皇家远祖的名字命名,在上书言事时可以不避讳。

9. 五十六旧君名讳之争

三国时期,汝南郡主簿应劭建议为建武已来56位君王避讳,“以为后生不得协也”。建武,是东汉皇帝刘秀的年号(22—55)。协,指同名。应劭的意思是后人不得与56 位君王同名。吴国宰相张昭引经据典加以驳斥,他指出《礼记·曲礼》:“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张昭说孤儿从小还没来得及认识父母,父母就死了,这类孤儿可以不避讳祖父母的名字。骨肉至亲尚且可以不避讳,不仅限于同名,更何况异姓的56位君王呢?(《三国志·张昭传》注)

10. 孙休造字为四子命名

三国时期,吴主孙休虽算不上一代英主,但他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却坚持了“难犯易讳”的原则,《吴录》中记载了他的一道诏书:“人之有名,以相纪别,长为作字,惮其名耳。《礼》,名字欲令难犯易讳,五十称仲伯,古或一字。今人竞作好名好字,又令相配,所行不副,此瞽字伯明者也,孤尝哂之。或师友父兄所作,或自己为。师友尚可,父兄犹非,自为最不谦,今孤为四男作名字:太子名,音如湖水湾澳之湾,字莔,莔音如迄今之迄;次子名,音如兕觥之觥,字,音如玄礥首之礥;次子名壾,壾音如草莽之莽,字昷,昷音如举物之举;次子名,音如褒衣下宽大之褒,字,音如有所拥持之拥。(见图)今造此名字,既不相配,又字但一,庶易弃避。其普告天下,使咸闻之。”(《三国志·孙休传》注引《吴书》)

孙休诏书说:人有名字,用来与他人相区别,长大时作表字,是害怕提到他的名字。《礼记》中记载,给儿子命名,使这个名字难于犯讳,容易避讳。五十岁时,以老大、老二相称呼。古人有的没有名字只有一个表字。现在的人比赛着起美好的名字,美好的表字,又让名和字相互配搭,可是其所作所为和好名好字不相符合,这都像给瞎子起表字叫伯明一样可笑,我曾经耻笑过这种现象。有的是老师、朋友给起的表字,有的是父亲、兄长给起的表字,还有的是自己起的表字。老师、朋友给起的表字还算可以吧,父亲、兄长给起的表字就不对了,自己给起的表字最不谦虚。我给四个儿子起的这些名、字,都不与社会上所用的字相同,特意把旧字汇合在一起创造的。文字的八种体式,增减笔画,因事而生。现在作这名字,名和字不相配搭,再加上字形仅有一个,很容易避讳。要普告天下,使人们全都知道。

孙休以“难犯易讳”的标准为儿子命名,其初衷自然不错,但矫枉过正,弄巧成拙,“造无况之字,制不典之音”。(《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即硬造没有过的字,制作不典雅的读音,实属不伦不类,招致后人耻笑。虽然可笑,但他勇于矫正时弊,对于“竞作好名好字”的形式主义风气,痛加批判,而且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儿子命名作字,也是难能可贵的。

11. 陆逊答诸将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陆逊,字伯言,出身江南士族,孙策之婿。历任东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善谋略,掌吴国兵权。黄武元年(222),刘备伐吴,孙权任命他为大都督,以火攻破蜀军连营。后官至丞相。当初,吴国将领孙桓讨伐刘备,被蜀军包围,向陆逊求救。陆逊不同意出兵援助。诸将说:“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诸将说,安东将军孙桓,被围受困,为什么不救援他?陆逊回答道:“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卒,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