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12: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3:57:48

点击下载

作者:知了青年

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了不起的匠人12: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了不起的匠人12: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了不起的匠人12: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作者:知了青年排版:蕾蕾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6-10-01本书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12 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木活字印刷匠人王超辉

家谱,是一个距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的词,但是仍然有人在坚守着谱师的职业,捡字块、排字板、修家谱,这就是王超辉大半辈子的生活状态,在电子排版和铅字印刷的时代,他亲手在书页里留下墨香。人物小传

王超辉出生在浙江温州的东源村。谱师,是这个七千人口的小村庄里,所独有的职业。浙江人对于血脉渊源尤为重视,即使是在今天,每个氏族也都还保有祠堂和族谱。族谱每过三十年需要重新翻印,添补信息。专为宗族修族谱的职业——谱师也应运而生。被仪式感养活的古代技艺

王超辉出生在中国浙江温州市郊的东源村。活字印刷术是这小村落千百年来的谋生手艺,即使是在工业文明相当发达的今天,木活字依旧能在这里存活。活字印刷,即是运用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字块,来取代手抄和雕版。在古代,它的高效领先于世界,但在当代,它仰仗的却是中国人对宗祠文化的敬重。

解放初期,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而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祠堂和家谱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在林立的楼宇之间,天井式的祠堂建筑仍香火鼎盛。

家谱是记录家族历史的载体。这种特殊的记录形式,完整地封存了家族的起源、形成、迁徙、分布、发展与兴衰。比起永不褪色的数字存储技术,人们反而更信赖散发着墨香的纸质家谱。木活字就是作家谱用的。木活字家谱在用纸、开本和装订上有别于现代。开本按照古时候的度量标准,比普通书籍大出许多,既方便查阅又突显地位。全册家谱采用棉线装订,牢固不脱页。印刷时候用的纸是檀木宣纸,印墨则是含胶量较高的墨汁,所有对古法的沿用都是为了更长时间地保存,现代机械印刷品数十年就会发黄褪色,但木活字印刷出来的家谱就如同古代的字画一般,可以保存上千年。

由于温州以及周边浙东南、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移民社会,背井离乡的居民对宗族血脉格外重视,家谱每三十年要翻印一次,近几年更加频繁,一些富裕的家族会每过10年就组织一次修谱,因此修家谱这门生意在这里需求旺盛。王超辉是温州市最有名气的修谱师,除了得益于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客户更看重的是他的诚信和手艺。找王超辉修谱,需要提前一年预约。盛大的修谱仪式

宗族这一群体的形成先于国家的出现,最早期的宗族之间经常会因为争夺资源而交火,现在的宗族没了帮派气,但却越发的庞大,王超辉回忆起自己印过的最大的家谱,家族成员有一万两千人。温州人因为善于经商所以家庭普遍都很富足,多数地方县,甚至有些农村的村头,都已经高楼林立。不断被翻新、重建、扩大的祠堂,常常藏于楼宇之间。祠堂是家族聚会、祭祀的场所,供养着众神和先祖的灵位,同时,祠堂也是谱师们的工作间。

每到邻近修谱工程的时候,家族里的长辈和族长会提前数月通知族人,一是为了提醒族人整理要登记上新谱的资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筹款。修谱的计费方式十分有趣,按照家谱上出现的人名收费,一个宗族有多少人口,就相应地收取多少的费用,一次大型的修谱,谱师能赚取数万至数十万元,但常常也要耗费半年时间。

筹得资金后,家族长老会把谱师请到祠堂,安排食宿和工作场地。客气的人家会为谱师安排附近的宾馆和定点吃饭的餐厅,但王超辉40年来都坚持住在祠堂,并且自己开伙。修谱酬劳以外的费用支出他都会断然拒绝。和王超辉见面的第一天,导演组想请老师一起用晚餐,同样遭到了拒绝。一张铁床加上一个简易厨房,这样的条件他在一户人家的祠堂里一待就是几个月。

第一项工作——收集族人的资料,这个过程,在行话里被称为开丁。开丁需要家族成员众心踊跃。接到通知的族人,要主动来到祠堂找到谱师,登记新增加的人口和搬迁的信息。

一个氏族的成员,少则几千,多则数万,一些无法联系上的,需要谱师根据旧线索,逐门逐户、打听下落。一连两个月的走街串巷,扑空、吃闭门羹都是常事,这需要谱师们的细致和耐心。

修谱时,一般都会选定吉日良辰张红贴开工,谱师就挑着捆有数十个字盘的担子上门,进祠堂第一件事,便是要把一摞摞叠着的字盘按照谱师自己最顺手的顺序排开,此时,活字暂时还不会派上用场,谱师们注重的也是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在行话里叫做开谱局。

布局完字盘,第一个重大任务便是登记谱上要更新的资料。谁家有新成员降生、谁搬迁了新家、考取大学、婚姻嫁娶……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谱师挨家挨户一一询问、登记、核实。每次修家谱都能保证信息准确无误,是王超辉的优势。

收集好信息和资料,就准备动手开印。拣字是谱师工作中的第一项技术活。因为面对一盘盘密密麻麻的黑色字块,外行人凑近也看不清是什么字。如果在排版时还要思考字块的位置、找寻字块,可能三五年都无法完成工作。谱师准确拿取一个字块的速度不足一秒,靠的就是木活字印刷的先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拣字口诀”。

口诀有两种,一是在清朝光绪年间,由东源村王氏家族王宝书创作的七言拣字诗《凤列盤岡軆貌鲜》,另一个是出处不详的五言拣字诗《君王立殿堂》,后者是王超辉所使用的口诀。据他解释,这首《君王立殿堂》一百六十个字的拣字口诀,囊括了绝大部分汉字的部首,使用瑞安当地方言诵读,有平有仄,极为入韵。另外,关于字盘内字块的码放也有讲究。所有字块,相同部首的,码入一纵列,列与列之间用细长薄的竹片隔开,而横向的顺序便是口诀中的顺序。君王立殿堂中的“君”代表着“尹”部,与之相似的“群”、“辟”皆属于这一纵列。“王”字纵列下,跟着“玉”、“主”、“皇”、“望”等相关字块。盛放字块的字盘分为内盘、外盘、送盘三种。内盘放置常用的天干地支、方位日期、皇帝年号、之乎者也等虚词。外盘和送盘则按照拣字口诀摆放。修一趟谱,王超辉通常会携带超过两万个字块。但现在王超辉已经不参与拣字的工作了,而是交由专门的拣字工打理。

制作家谱,通常都有一套专用的印版。印版按照传统的体例格式分为两种主流的排版。一是欧式宗谱,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创立。欧式宗谱效仿史记年表其体例是“前图后甲”的雁行式。首先在前面印上世系图,简称“图”。然后另起一页列出每人的生卒甲子等人物略事,简称“甲”。每页记录五代人,代际之间用红色竖线连接。另一种排版是苏式,苏轼宗谱由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体例全部采用世系图,人物信息就紧跟在名号之后,不像欧式人名和信息图甲分开。因为更加直观,苏式族谱的实用率更高,更受欢迎。选好版式后,就可以开始一边拣字一边排版了。整版排列完成后必须全部校对一遍,勘误补漏。确认无误便可以用一厘米左右宽度的薄竹片将框板挤紧,确认每个字块不会松动,就可以等待印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