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卿子伤寒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7:20:56

点击下载

作者:(明)张遂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卿子伤寒论

张卿子伤寒论试读:

校注说明

《张卿子伤寒论》著于明天启十年(1624),刊刻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系一部临床价值较高的研究《伤寒论》专著。

张遂辰,字卿子,号相期,又号西农老人,明末医家。张氏学宗伤寒,倡维护旧论,主张《伤寒论》应悉依旧本,不敢去取。张氏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底本,赵开美翻刻宋板《伤寒论》为参校本,旁采朱肱、许叔微、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医家伤寒解悟心得,增补成注,间或参诸己见,撰成《集注伤寒论》,即《张卿子伤寒论》。本书既保持了《注解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宋、元、明时期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成就。

一、版本源流

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本书主要版本有明刻本、清初刻本圣济堂藏板、清文翰楼刻本、清锦和堂刻本、日本京师书坊刻本、仲景全书本。实地调研见到如下版本信息:明刻本有俗字及现代简化汉字的修补痕迹,为民间仿刻本;清初刻本圣济堂藏板与明刻本未见差异,为同一版本;清文翰楼刻本与圣济堂藏板属同一版本系统,但晚于圣济堂藏板;清锦和堂刻本错讹较多;仲景全书(五种本)系仿刻日本京师书坊刻本,与其为同一版本系统。

二、底本、校本选择

本次校注所选底本为清初刻本圣济堂藏板,因其内容完整,校勘精当,刻印较精,故选为底本。校本为仲景全书本(五种本)(简称仲景全书本),以《灵枢经》(明赵府居敬堂本)、《伤寒论》(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明万历二十七年己亥赵开美校刻仲景全书本)、《注解伤寒论》(清光绪六年扫叶山房刻本)等为他校本。

三、校注原则与方法

1.凡底本有衍、误、倒、脱者,改正并出校记。

2.底本中字形属一般笔画之误,如己、巳不分,叁、参不论,失、矢不辨等,径改,不出校记。

3.底本中使用的通假字保留本字,出注校记说明。

4.凡原书中繁体字、古字、异体字、俗写字,以规范简化字律齐,径改不出校。

5.因竖排改横排,原“右”“左”表示前后者,径改为“上”、“下”。音释部分方位词“上”径改为“左”,“下”径改为“右”。

6.凡是“藏”“府”“胎”“差”“已”字义为“脏”“腑”“苔”“瘥”“以”时,径改,不出注。

7.“凡例”每段前符号“一”,径删。

8.底本目录原在各卷之首,本次整理将目录一并置于全书正文之前。

《伤寒论》序

[1]

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著于世矣。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疢,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2]究。后虽有学者,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仆忝[3]医业,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虽粗得其门而近升乎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4]然。昨者邂逅聊摄[5]成公,议论该[6]博,术业精通而有家学,注成《伤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隐奥,候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谓慊然者,今悉达其奥矣。亲觌[7]其书,诚难默默,不揆[8]荒芜,聊序其略。时甲子中秋日洛阳严器之序

[1]伤寒论序:仲景全书本作“注解伤寒论序”。

[2]赜(zé则):深奥。

[3]忝(tiăn舔):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4]慊:不满足。

[5]聊摄:古地名。即今山东聊城。

[6]该:通“赅”。完备。《孔子家语·正论解》:“夫孔子者,圣无不该。”

[7]觌(dí笛):见。

[8]揆(kuí奎):揣度。

《伤寒论》序

夫《伤寒论》,盖祖述[1]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2],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3]、胡洽[4]、徐之才[5]、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6]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雠[7]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1]祖述:效法阐述。

[2]伦拟:比拟。

[3]陶景:指陶弘景。唐代避唐高宗太子李弘讳改。南朝医药家,字通明,号华阳居士。撰《本草经集注》等。

[4]胡洽:即胡道洽,南北朝避齐太祖萧道成讳改。南北朝时北齐医家。撰《百病方》,已佚。

[5]徐之才:南北朝时北齐医家,字士茂。撰《徐氏家秘方》等,均佚。

[6]高继冲: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字成和。南平亡后,纳土归宋,任命为节度使。

[7]雠(chóu仇):校对文字。

医林列传

张机

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后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1],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其文辞简古奥雅,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为诸方之祖,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

王叔和

王叔和,高平人也。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采摭[2]群论,撰成《脉经》十卷。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纤悉备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又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

成无己

成无己,聊摄人。家世儒医,性识明敏,记问该博,撰述《伤寒》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古今言伤寒者祖张仲景,但因其证而用之,初未有发明其意义。成无己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素》《灵枢》诸书,以发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真得长沙公之旨趣。所著《伤寒论》十卷,《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大行于世。

[1]稔(rěn忍):年。

[2]摭(zhí值):拾取。

伤寒卒病论集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1]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2]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3]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4]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5]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6]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汉长沙守南阳张机著

[1]企踵:踮起脚跟。意为仰慕。

[2]婴:遭受。

[3]赍(jī基):拿着。

[4]徇:营求。

[5]平(pián胼):辨别,《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6]自:如果。

凡例

仲景之书精入无伦,非善读,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述各有发明,而聊摄成氏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牴牾[1]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初学不能舍此索途也。悉依旧本,不敢去取。

诸家善发仲景之义者无过南阳,外此如叔维[2]、潜善、洁古[3]、安常[4]、东垣、丹溪、安道[5],近代如三阳[6]、宇泰[7]诸君子单词片语,虽不尽拘长沙辙迹,实深得长沙精义。急为采入,以补六经未发之旨也。

是书仲景自序原为十六卷,至叔和次为三十六卷,今坊本仅得十卷,而七八卷又合两为一,十卷仅次遗方,先后详略非复仲景、叔和之旧矣。今依辨平脉法为第一卷,自伤寒大例及六经次第不复,妄有诠次,止以先后匀适约为六卷,其遗方并入论集,便于简阅。大抵因三阳王氏义例云。

[1]牴牾(dǐwǔ底午):抵触,矛盾。

[2]叔维:疑指许叔微。北宋医家,字知可。撰《普济本事方》等。

[3]洁古:张元素之字。金代医家。撰《医学启源》等。

[4]安常:庞安时之字。宋代医家。撰《伤寒总病论》。

[5]安道:王履之字。明初医家,号畸叟。撰《伤寒立法考》《医经溯洄集》等。

[6]三阳:指王三阳。明代医家。撰《东垣先生伤寒正脉》。

[7]宇泰:王肯堂之字。明代医家,号损庵。撰《证治准绳》等。

音释

卷一

见:音现,下同:职廉切,病人寐而自语也

剧:竭戟切,甚也

鞕:音硬,下同

洒淅:左所右切,右音析,寒惊貌

恶:乌路切

呴:音句切,嘘气往来也

濡:汝朱切,润也

阖:音合

噪:子到切,动也

蔼:于盖切

瞥:匹灭切

萦:于营切:音,疾儿

痞:音备

而濡:音软,柔也

转索:左株恋切,右苏各切

濈:阻立切,汗出和也

趺:音夫

腐:音府,烂也

燥:苏到切,干也

噫:乙界切

烁:式灼切

溲:所留切,溺也

漐:直立切

侠:音协,又音夹

黧:力支切,切面黄

哕:于月切,逆气也:音噎,义同

衄:女六切

傈[1]:音栗,惧貌

邪中:音众

溷:胡困切,浊乱也

怫[2]郁:左音佛,右音熨

痈:于容切

嗢:乙骨切,嗢,咽也

豚:徒浑切

盍:音合

圊:七情切,厕也

湫:子由切,又子小切:鱼斤切

麋:音迷

悍:胡旦切

眦:静计切

参差:左初簪切,右楚宜切

铨:七全切

铢:音殊

滀:音畜,水聚也

其差:楚懈切

呻[3]:音申

卵[4]:音卢管切

咙:力公切,喉咙也

菽:音叔,豆也

劲:居正切,健也

淖:奴教切

覆:芳救切

牝藏:左眦忍切,右木浪切[5],阴藏也

疡:以羊切

僵仆:左音姜,右音副

翕奄:左音吸,右音掩

见阳:音现

股:音古,髀也

惵:徒颊切,动惧貌

谐:音鞋,和也

戾:音利

痂癞:左音加,右力代切

噫:鸟介切

酢:音醋

冒:音帽,昏冒也

芤:苦侯切

卷二

清凉:左切正反

疫:音役

忿:孚吻切

疹:之忍切,瘾疹也

飧泄:左音孙,右音泄

囟门:音信

痎:音皆,疟也頞:左音拙,面骨也,右音遏,鼻也

逮:音代,及也

砭:悲廉切,石针也

焫:如劣切

中病:左音众

之长:音掌

嗌:音益,咽也

沓:徒合切

俱见:音现

嚏:丁计切

瘳:音抽,病愈也

痼:音固

迄:许讫切,至也

狭懵:左户甲切,右莫孔切

殒:羽粉切

晬:压对切,周岁也

痏:羽轨切

膺:于陵切,胸也

鹘:音偶,又音虞,肩前也

痓:充至切。恶也,一曰风病

暍:音谒,伤暑也

痉:巨井切,强急也

:音殊,短羽鸟飞,也

挛:力全切

内药:左音纳

哺:布胡切

洒:苏狠切,惊貌

恶寒:左乌路切

怫:音佛

鼾:音汗,卧息也

癃:音隆

淅:思历切

熇:许酷切,热也

啜:昌悦切

漐:直立切,汗出貌

胫:胡定切

卷三

内诸药:左音纳

啜粥:左昌悦切,饮水也

胁热:左音挟

见风脉:左音现

渍:疾智切,呕也

蚘:音回,人腹中长虫也

茈:音柴

瞑:音冥,视不明也

悸:其季切,心动也

人参:右音参

咀:左音夫,右才与切,咀,

嚼也,剉如麻豆也

更衣:音庚,改也

沫:音末

懊:左于刀切,右奴刀切,又女江切,心乱也,懊痛悔声

擗:脾入切

眴:音县,目摇也

栗:音栗,惧也

蕴:纡问切,积也

嘿:音墨,静也

但见:右音现

饴:音怡,饧也

烝:诸仍切,火气上行也

募:音暮

渗:色阴切

谛:音帝,审也

水蛭:音质

虻:音盲峻:左音决,右思俊切,险也:音贤

卷四

俛:音免,俯也:水伦切,目动也

匮:求位切,匣也

痿:于危切,痹病也

耎:音软,柔也

椎:音槌

掣:昌列切

涸:乎各切,竭也

烊:音羊

卷五

厕:初吏切,圊溷也

瘕:音假,腹中久病也

疸:音旦,黄病

愦:古对切,心乱也

怵:敕律切,憨也

惕:音踢,敬也,又忧惧也

瘅:丁贺切,劳病也

卷六

踡:音拳,不伸也

愤:扶粉切,懑也

恶淫:左乌路切,耻也,憎也

橦:宅江切,击也

卷七

拒:音巨,抑也

函:音含,又音咸,书函:音荒,目不明也

脘:音管,胃府也

蒂:音帝,瓜蒂也

啮:鱼结切,噬也

盥:音贯,澡手也

怅怏:左丑亮切,望恨也;右于亮切,不服也

嘤:于耕切,鸟鸣也

溉灌:左居代切,右音贯注也

[1]慄:原作“傈”,据仲景全书本改。

[2]怫:原作“拂”,据仲景全书本改。

[3]呻:原作“坤”,据仲景全书本改。

[4]卵:原作“卯”,据仲景全书本改。

[5]左眦忍切,右木浪切:据文义疑“眦”“木”二字互倒。卷一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兹首论曰脉之阴阳者,以脉从阴阳始故也。阳脉有五,阴脉有五,以脉从五行生故也。阳道常饶,大、浮、数、动、滑五者,比之平脉也有余,故谓之阳。阴道常乏,沉、涩、弱、弦、微五者,比之平脉也不及,故谓之阴。伤寒之为病,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而主生者,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阳病见阴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金匮要略》曰:诸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此之谓也。

王三阳云:阴病见阳脉,邪气虽盛,而元气未脱也。阳病见阴脉,邪气既盛,而元气已脱也。此皆初起便是阴症,便是阳症,固非后来自里之表,自表之里也。何也?若邪既传里,难得复之表而发汗。况邪气自表入里,此又阳症传阴之常,岂可便断为死乎?惟阳症脉沉,则阴脉见矣,沉又不数,而反见微弱,方是死脉。然则此非元气脱而何?故成引厥阴中风谵言、妄语二条,是自里之表,自表之里二句,不能无疑也。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不相杂以为结。浮数阳脉也,能食而不大便,里实也,为阳气结固,阴不得而杂之,是名阳结。沉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阴病也,阴病见阴脉,则当下利,今大便硬者,为阴气结固,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论其数者,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经。言再传经者,再自太阳而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十三日当愈。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言再传过太阳之经,亦以次而传之也。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内经》曰:一候[1]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

王文禄[2]云:伤寒传经,阳三日,阴三日。结者,阴阳偏剧。阳剧于三天,故十七日。阴剧于两地,故十四日。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阴偏不足,则阳得而从之。阳偏不足,则阴得而乘之。阳不足,则阴气上入阳中,为恶寒者,阴胜则寒矣。阴不足,则阳气下陷入阴中,为发热者,阳胜则热矣。

张兼善[3]云:此章论所以然之理,非病已发于外而言也。凡病伤寒者,皆因荣卫不足,是以尺寸之脉皆微弱,外邪因得相袭,使阴阳相乘,故洒淅恶寒而复发热也。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荣血弱也。《难经》曰:气主呴[4]之,血主濡之。血虚则不能濡润经络,故筋急也。

张卿子云:论中卫强荣弱,强字往往失解。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荣血内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脉浮,汗出如流珠者,腠理不密,开阖不司,为卫气外衰也。浮主候卫,沉主候荣,以浮沉别荣卫之衰微,理固然矣。然而衰甚于微,所以于荣言微,而卫言衰者,以其汗出如流珠,为阳气外脱,所以卫病甚于荣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卫,阳也,荣,阴也。烧针益阳而损阴。荣气微者,谓阴虚也。《内经》曰:阴虚而内热,方其内热,又加烧针以补阳,不惟两热相合而荣血不行,必更外发热而内躁烦也。

唐不岩云:流,或作留,非方其始也,虽微而不得不流者,烧针以迫之也。及其既也,已衰而不得复行者,烧针以竭之也。

脉蔼蔼[5]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蔼蔼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6]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

王宇泰云:按车盖言浮大,即前浮数之阳结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

王宇泰云:按长竿者,紧弦也,即前沉迟之阴结也。

脉瞥瞥[7]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轻浮而阳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如蜘蛛丝者,至细也。微为阳微,细为阳衰。《脉要》曰:微为气痞[8],是未至于衰。《内经》曰:细则气少,以至细为阳衰宜矣。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绵绵者,连绵而软也,如泻漆之绝者,前大而后细也。《正理论》曰:天枢开发,精移气变,阴阳交会,胃和脉生。脉复生也,阳气前至,阴气后至,则脉前为阳气,后为阴气,脉来前大后细,为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是知亡血。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脉一息四至曰平,一息三至曰迟,小快于迟曰缓,一息六至曰数,时有一止者,阴阳之气不得相续也。阳行也速,阴行也缓。缓以候阴,若阴气胜而阳不能相续,则脉来缓而时一止。数以候阳,若阳气胜而阴不能相续,则脉来数而时一止。伤寒有结代之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为死脉。此结促之脉,止是阴阳偏胜而时有一止,即非脱绝而止,云此皆病脉。

王宇泰云:结、促、代皆动而中止,但自还为结促,不能自还为代,无常数为结促,有常数为代,结促为病脉,代为死脉,不可不辨。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动为阴阳相搏,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故汗出。阴动为阴虚,故发热也。如不汗出发热而反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金匮要略》曰:阳气不通即身冷。经曰:阳微则恶寒。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脉经》云: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故名曰动。

王宇泰云:阳升阴降,二者交通,上下往来于尺寸之内,方且冲和安静焉。睹所谓动者哉,惟夫阳欲升而阴逆之,阴欲降而阳逆之,两者相搏,不得上下,击鼓之势,陇然高起,而动脉之形著矣。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阳脉,寸口也,阴脉,尺中也,上下同等,无有偏胜者,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迟缓之有邪也。阴阳偏胜者为结为促,阴阳相搏者为动,阴阳气和者为缓,学者不可不知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脉经》云:弦与紧相类,以弦为虚,故虽紧如弦,而按之不移,不移则不足也。经曰:弦则为减,以紧为实,是切之如转索无常而不散。《金匮要略》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许叔微云:少阳之气通于春,春脉弦者,以应春阳时令之脉也。如浮大而弦、洪长而弦、浮滑而弦、浮数而弦者,皆为阳也。若夫沉微而弦,沉涩而弦,沉细而弦,皆为阴症之脉也。仲景以弦脉分阴阳二用之理,其义微矣。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者,谓阳气少也。大则为芤,芤则为虚,虚者,谓血少不足也。所谓革者,言其既寒且虚,则气血改革,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真阳减而不能内固,故主亡血失精。妇人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主半产漏下。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浮为阳,紧为阴,芤为虚。阴阳争则战,邪气将出,邪与正争,其人本虚,是以发战。正气胜则战,战已复发热而大汗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浮数,阳也,本实阳胜,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争则战。脉大而浮数,皆阳也。阳气全胜,阴无所争,何战之有。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脉微者,邪气微也,邪气已微,正气又弱,脉所以微。既经发汗、吐下、亡阳、亡血,内无津液,则不能作汗,得阴阳气和而自愈也。

王宇泰云:此三脉,皆于病将解之时而候之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9]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伤寒三日,阳去入阴之时,病人身热,脉浮数而大,邪气传也。若身凉和,脉浮数而微者,则邪气不传而欲解也。解以夜半者,阳生于子也。脉浮,主濈然汗出而解者,邪从外散也。脉数,主能食而解者,胃气和也。脉微,主大汗出而解者,邪气微也。

王宇泰云:上言脉微,故不汗出而解。此言脉微而解,必大汗出。上以曾经吐下亡血,邪正俱衰,不能作汗而解。此以未经汗下,血气未伤,正盛邪衰,故大汗出而解。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三部脉均等,即正气已和,虽有余邪,何害之有。

王三阳云:三处浮沉迟速同等者,非如成云均等也。各照本部应得脉看,如肺脉当浮,肾脉当沉之谓也。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脉来应时,为正气内固,虽外感邪气,但微自汗出而亦解尔。《内经》曰:脉得四时之顺者,病无他。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日中得病者,阳受之。夜半得病者,阴受之。阳不和,得阴则和,是解以夜半。阴不和,得阳则和,是解以日中。经曰:用阳和阴,用阴和阳。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趺阳者,胃之脉。诊得浮而涩者,脾胃不足也。浮者以为气实,涩者以为血虚者,此非也。经曰: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若脉浮大,当为气实血虚。今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虚,涩则脾寒,脾胃虚寒,则谷不消而水不别,法当下利。少阴,肾脉也。肾为肺之子,为肝之母。浮为肺脉,弦为肝脉,少阴脉弦而浮,为子母相生,故云调脉。若滑而数者,则客热在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故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卫为阳,荣为阴,风为阳,寒为阴,各从其类而伤也。《易》曰:水流湿,火就燥者是矣。卫得风则热,荣得寒则痛,荣卫俱病,故致骨节烦疼,当与麻黄汤,发汗则愈。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10]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经,常也。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若脉浮数,则为医妄下,伤胃动脾,邪气乘虚内陷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在表之时,脉浮而数也,因下里虚,荣卫内陷。邪客于脾,以数则动脾。今数先微,则是脾邪先陷于里也,胃虚脾热津液干少,大便必硬。《针经》曰:脾病善噫,得后出余气,则快然而衰。今脾客邪热,故气噫而除。脾能消磨水谷,今邪气独留于脾,脾气不治,心中虽饥,而不能杀谷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为热烁,故潮热而发渴。趺阳之脉,本迟而缓,因下之后,变为浮数。荣卫内陷,数复改微,是脉因前后度数如法,邪热内陷于脾,而心中善饥也。数脉不时者,为数当改微而复不微,如此,则是邪气不传于里,但郁于荣卫中,必出自肌皮为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11]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微为亡阳,涩则无血。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故曰阳微则恶寒。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阴气弱,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故曰阴弱则发热。气为阳,血为阴,阳脉以候气,阴脉以候血,阴脉迟涩,为荣血不足,故知亡血。经曰: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王宇泰云:非必遇夏乃寒,遇冬乃热也,此但立其例,论其理耳。

又云:阴阳两伤,则气血俱损。而首末独言亡血者何也?曰:下之亡阳,不必言汗,亦血类故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浮大之脉,当责邪在表,若心下反硬者,则热已甚而内结也。有热属脏者,谓别无虚寒,而但见里热也。脏属阴,为悉在里,故可下之。攻之,谓下之也,不可谓脉浮大,更与发汗。《病源》[12]曰:热毒气乘心,心下痞满,此为有实,宜速下之。

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虽心下硬,若余无里证,但见表证者,为病在阳,谓之属腑,当先解表,然后攻痞。溲,小便也,勿为饮结而利小便,使其溲数,大便必硬也。经曰:小便数[13]者,大便必硬,谓走其津液也。汗多,则邪气除而热愈。汗少,则邪热不尽,又走其津液,必便难也。硬家当下,设脉迟则未可攻,以迟为不足,即里气未实故也。

王三阳云:虽心下反硬,亦须脉紧有力,五六日不大便方可下。虽下之,亦须用大柴胡汤,切不可轻用承气也。不然,姑守之可也,何也?脉浮大故也。又云:属腑者,病已传里,不当汗矣。但比上文入里浅耳,成不当注解表句。

唐不岩云:属腑亦有汗法,此以心下硬,有热,则非汗之所能除也。热愈,作热愈甚为是。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病有不可治者,为邪气胜于正气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又曰:大则病进,脉浮而洪者,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者,正气脱也。四时以胃气为本,水浆不下者,胃气尽也。一身以荣卫为充,形体不仁者,荣卫绝也。不仁,为痛痒俱不知也。《针经》曰:荣卫不行,故为不仁。争则乱,安则静,乍静乍乱者,正与邪争,正负邪胜也。正气已脱,胃气又尽,荣卫俱绝,邪气独胜,故曰命绝也。

王宇泰云:火之将灭也必明。脉来浮洪涌盛,此将去人体之兆也。然又必兼下一二证,始可断其命绝。

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

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者,则为身体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独在也。形体如烟熏者,为身无精华,是血绝不荣于身也。心脉侠[14]咽系目,直视者,心经绝也。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绝而阳无根也。

张卿子云:论中凡无血、血绝字面,皆要看得活,谓阴气先绝可耳。王文禄云:人死者,气绝耳,以簪簪其皮肤,血犹然流出可见。

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

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肝绝,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之分也。漐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脾主口唇,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阳气之宗,柔汗发黄者,脾绝而阳脱,真色见也。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肾司开阖,禁固便溺。溲便遗失者,肾绝,不能约制也。肾藏志,狂言者,志不守也。《内经》曰: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针经》曰: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骨之精为瞳子,目反直视者,肾绝,则骨之精,不荣于瞳子,而瞳子不转也。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曰阳气后竭。《针经》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此之谓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15]。

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反下之,是攻其正气,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者,邪气独在也。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令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令也。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趺阳脉浮为,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攻阳,亡津液,而阳气不足者,谓之守空。经曰: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阴不为阳守,邪气因得而入之,内搏阴血,阴失所守,血乃妄行,未知从何道而出,若脉浮、鼻燥者,知血必从鼻中出也。

唐不岩云:为为哕,皆误下伤阴之咎。阴伤,则阳失所守,故曰守空。论文前后二段并无当发其汗,与攻阳亡津液之语,学者详之。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人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若虽发热恶寒,而痛偏着一处,饮食如常者,即非伤寒,是邪气郁结于经络之间。血气壅遏不通,欲蓄聚而成痈脓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脉浮,面热赤者,邪气外浮于表也。脉迟,战惕者,本气不足也。六七日,为传经尽,当汗出而解之时。若当汗不汗,反发热者,为里虚津液不多,不能作汗。既不汗,邪无从出,是以瘥迟。发热为邪气浮于皮肤,必作身痒也。经曰: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故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16],脏气相熏,口烂食龂[17]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18]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19],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20]湫痛,命将难全。

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太阳也。下焦者,少阴也。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疼、胫酸者,雾露之气,中于太阳之经也。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胫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阴也。因表气微虚,邪入而客之,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遂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栗,致气微急矣。《内经》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由是三焦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与脏相熏,口烂食龂。《内经》曰:隔[21]热不便,上为口糜。中焦为上下二焦之邪混乱,则不得平治。中焦在胃之中,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脾,坤也,坤助胃气,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卫气者,阳气也。荣血者,阴气也。阳主为热,阴主为寒。卫气前通者,阳气先通而热气得行也。《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化则能出。以小便赤黄,知卫气前通也。热气与胃气相搏而行,出入脏腑,游于经络,经络客热,则血凝肉腐,而为痈脓,此见其热气得行,若阴气前通者则不然。阳在外,为阴之使,因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遂阴气前通也。《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厥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鼻者,肺之候,肺主声,寒气内入者,客于肺经,则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者,外邪也,厥者,内邪也。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所壅,使血凝自下,如豚肝也。上焦阳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气血,滋养五脏,致五脏俱虚,而五液注下。《针经》曰:五脏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阖,合也;清,圊[22]也。下焦气脱而不合,故数便而下重。脐为生气之原,脐筑湫痛,则生气欲绝,故曰命将难全。

沈亮宸[23]云:卫气前通者,下焦之邪,化而为热,阴病变阳,故为痈脓。阴气前通者,上焦之邪,化而为寒,复遇外客之寒邪,则上下皆寒矣。故向日为热所拥之,血凝自下如豚肝也。此阳病化阴,故曰阴阳俱厥。厥者寒逆之极也,所以命将难全。伤寒之症,转热即佳,故少阴厥阴,皆以发热而愈。而凡下脓血与痈脓,皆非死症也。

王宇泰云:古人所云寸口,多兼关尺而言,如《难经》及后章所云。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皆谓手太阴之经渠穴也。知此,则不必曲为疏解矣。

又云:荣卫俱病,不能一时而通,必有先后,欲知荣与卫之孰为先通,则于必先小便赤黄而后发痈脓与必先嚏嗢咽塞而后下血如豚肝可验。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出气,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为表里客寒。寒为阴,得阳则解。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者,阳气渐复,正气方温也。虽尔然而阴未尽散,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苔,知阴犹在也。方阴阳未分之时,不可妄治,以偏阴阳之气。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为阴气已绝,阳气得复,是为欲解。若过七日不解,到八日以上,反发大热者,为阴极变热,邪气胜正,故云难治。阳脉紧者,寒邪发于上焦,上焦主外也。阴脉紧者,寒邪发于下焦,下焦主内也。设使恶寒者,上焦寒气胜,是必欲呕也。腹内痛者,下焦寒气胜,是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脉阴阳俱紧,为寒气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紧脉不罢者,为其脉独不解,紧去则人安,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者,为吐利后,脾胃大虚。《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气强,则能输散水饮之气。若脾胃气虚,则水饮内停也。所谓晚发者,后来之疾也。若至六七日而欲食者,则脾胃已和,寒邪已散,故云欲解。

唐不岩云:紧去人安为确,人安谓不吐利也。作入安未是。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烦热也,传经之时,病人身大烦,口噤不能言,内作躁扰,则阴阳争胜。若手足三部脉皆至,为正气胜邪气微,阳气复寒气散,必欲解也。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24]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脉经》曰:病人两目眦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者,邪胜也,其病为进。目黄,大烦,而脉和者,为正气已和,故云欲解。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内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风则伤卫,数则无血。浮数之脉,风邪并于卫,卫胜则荣虚也。卫为阳,风搏于卫,所以为热。荣为阴,荣气虚,所以为寒。风并于卫者,发热恶寒之症具矣。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浮为邪气并于卫,而卫气胜。滑为邪气并于荣,而荣气实。邪气胜实拥于荣卫,则荣卫行速,故脉数疾,一息六至曰数。平人脉一息四至,卫气行六寸,今一息六至,则卫气行九寸,计过平人之半,是脉数疾,知卫气失其常度也。浮滑数疾之脉,发热汗出而当解,若不解者,精气脱也,必不可治。经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千金方》云:以喘嗽为咳逆。上气者肺病,散者心脉,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内经》曰:心之肺,谓之死阴。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以形见其损伤故也。

平脉法第二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

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

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衡铨者,称也,可以称量轻重。《内经》曰: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卫与脉,相随上下,应四时,不失其常度。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25]黍。

肾北方水,王[26]于冬而脉沉。心南方火,王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王于秋而脉浮。肝东方木,王于春而脉弦。此为经常,铢分之不差也。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27]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漏水下百刻,人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五十度周于身。则一刻之中,人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一尺。水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也。脉经之行,终而复始,若循环之无端也。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脉经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寸口为脉之经始,故以诊视虚实焉。经曰:虚实死生之要,皆见于寸口之中。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散于外者,谓之支饮,故脉急弦。动则阴阳相搏,相搏则痛生焉。数为阳邪,气胜阳胜,则热烦焉。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脉与病不相应者,必缘传变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脏之气,随部察其虚实焉。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太过不及之脉,皆有邪气干于正气,审看在表在里,入腑入脏,随其所舍而治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余,有余则实;迟为不足,不足则虚。来疾去迟者,阳有余而阴不足,故曰内虚外实;来迟去疾者,阳不足而阴有余,故曰内实外虚。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望以观其形证,问以知其所苦,脉以别其表里。病苦发热身疼,邪在表也,当卧不安,而脉浮数,今病人自卧而脉沉迟者,表邪缓也,是有里脉,而无表证,则知表邪当愈也。

王三阳云:亦有病与脉相反者,必自卧方瘥。

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腹痛者,里寒也。痛甚,则不能起而脉沉细。今病人自坐,而脉浮大者,里寒散也,是有表脉而无里证也,则知里邪当愈。是望证、问病、切脉三者相参而得之,可为十全之医。《针经》曰:知一为上,知二为神,知三神且明矣。

王三阳云:腹痛诸因不同,亦有其脉自浮大者,必自坐方愈。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下和,处言已愈。

发热烦极,则不能静卧,今向壁静卧,知热已去。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28]视,盖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诈病者非善人,以言恐之,使其畏惧则愈。医者意也,此其是欤。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针经》曰: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欠。阴阳不相引则病,阴阳相引则和。是欠者无病也。

脉之呻者,病也。

呻为呻吟之声,身有所苦则然也。

言迟者,风也。

风客于中,则经络急,舌强,难运用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

里有病,欲言则头为之战摇。

行迟者,表强也。

表强者,由筋络引急,而行步不利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

短气者,里不和也,故坐而喜伏。

坐而下一脚[29]者,腰痛也。《内经》曰:腰者,身之大关节也。腰痛,为大关节不利,故坐不能正,下一脚,以缓腰中之痛也。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心痛则不能伸仰,护腹以按其痛。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至春分之时,伏寒欲发,故云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伏气已发,当须脉之,审在何经,得脉微弱者,知邪在少阴。少阴之脉循喉咙,寒气客之,必发咽痛。肾司开阖,少阴治在下焦,寒邪内甚,则开阖不治,下焦不约,必成下利。故云虽尔咽痛,复欲下利。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恐怖者,血气不足而神气弱也。脉形似循丝,累累然面白脱色者,《针经》曰:血夺者,色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是知恐怖为血气不足。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涩为阴,虽主亡津液,而唇口干燥,以阴为主内,故不饮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愧者,羞也。愧则神气怯弱,故脉浮,而面色变改不常也。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菽,豆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各随所主之分,以候脏气。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脉经》曰: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下利,不见脉,则冷气客于脾胃。今尺中时一小见,为脾虚,肾气所乘。脉再举头者,脾为肾所乘也。若尺中之脉,更或减损,为肾气亦衰。脾复胜之,鬼贼相刑,故云难治,是脾胜不应时也。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金胜木,水胜火。纵者,言纵任其气,乘其所胜。横者,言其气横逆,反乘所不胜也。纵横,与恣纵、恣横之义通。水为金子,火为木子,子行乘母,其气逆也。母行乘子,其气顺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为人病脉,名曰八邪。风寒暑湿伤于外也,饥饱劳逸伤于内也。经脉者荣卫也,荣卫者阴阳也。其为诸经脉作病者,必由风寒暑湿,伤于荣卫,客于阴阳之中。风则脉浮,寒则脉紧,中暑则脉滑,中湿则脉涩,伤于阴则脉沉,伤于阳则脉浮。所以谓之残贼者,伤良曰残,害良曰贼,以能害正气也。

唐不岩云:既言内外八邪,所致残贼,后却单举外伤,学者以意得之可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医以脉证与药相对,而反变异,为其灾可怪,故名灾怪。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难经》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脉来濡弱而长,故曰弦。是肝之平脉,肝病得此脉者,为肝气已和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纯弦者,为如弦直而不软,是中无胃气,为真脏之脉。《内经》曰: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心王于夏,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30],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脉来盛去衰为平,来微去大,是反本脉。《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微为正气,大为邪气。来以候表,来微则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则知里病。《内经》曰:心脉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头小本大者,即前小后大也。小为正气,大为邪气,则邪气先在里,今复还于表,故名曰覆。不云去而止云来者,是知在表。《脉经》曰: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汗者,心之液。上微,为浮之而微,头小,为前小,则表中气虚,故主汗出。下微,为沉之而微。本大,为后大,沉则在里,大则病进。《内经》曰:心为牡脏[31],小肠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未衰,而犹可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去,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王脉而见。至秋肺王,肝气则绝,故知至秋死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人肌肤厚,其脉当沉,瘦人肌肤薄,其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有邪气相干,使脉反常,故当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应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此阴阳偏绝,故皆决死。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省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人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卒然气绝,则眩晕僵仆而死,不曰行尸而何。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也。谷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问曰:翕奄沉名为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脏气,故曰纯阴。翕为腑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关尺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