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专用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7:35:0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专用教材

2018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专用教材试读:

第一部分 逻辑

第一章 逻辑介绍

一、概念

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二、判断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分类如下:(1)直言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也称为性质判断。直言判断可以有下面六种类型:

①单称肯定判断;

②单称否定判断;

③特称肯定判断;

④特称否定判断;

⑤全称肯定判断;

⑥全称否定判断。(2)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共存的判断。(3)选言判断:是断定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又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4)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之间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在假言判断中表示条件的判断称为前件,表示结果的判断称为后件。假言判断又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5)负判断:是通过否定某个判断所得的判断。负判断是由原判断加上否定联结词“并非”而形成的复合判断。原判断用“P”表示,负判断则是“并非P”。由此决定了负判断与原判断成对立关系。负判断的真假,与原判断的真假有密切关系。原判断“P”真,则负判断“并非P”就假;原判断“P”假,则负判断“并非P”就真。(6)模态判断: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的判断。根据断定程度上的不同,可以把判断分为:

①实然判断:它断定某一对象实际上有(或没有)某种属性,是说明一种客观事实的。

②必然判断:它断定某一对象必然有(或不可能有)某种属性,是说明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它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深刻的规律性的认识。

③或然判断:它断定某一对象可能有(或可能没有)某种属性,是表示一种可能性的判断。

三、推理

1.演绎推理(1)题型特征

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依据,由服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出事物的未知部分。演绎推理的结论和前提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其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2)解题策略

①将题干中的语言转换成逻辑语言;

②依据逻辑推理的方法展开推理;

③若不熟悉推理规则,亦可根据文意直接推断。

2.归纳推理(1)题型特征

归纳推导型题目是“自上而下”的推理,即假定题干提出的推理成立,要求考生从段落推理中推出某些结果。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由此可以推出”“由此可知”“根据这段文字,可推知”等。(2)解题策略

归纳推导型题目的解题要点在于:理解题干,对照选项,选择“相对最优”的选项。

①解题时应遵循的原则

a.主题一致原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犯转换话题和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这也是题目设置的重要考点。偷换思维对象,可能造成文不对题。保持主题的一致性才可以使论据和论点有机统一,所以在解题时要注意收敛思维,直击问题的范围,选择与主题保持一致的选项。

b.优先可能原则

在可以推出型题目中,如果在选项中有可能性论断,应该优先选择。常见的可能性论断的词汇包括:“可能”、“可”、“往往”、“未必”、“不一定”等,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格外注意这些词汇。

c.慎选宏观原则

宏观论断实际上是扩大了内涵或外延,要格外注意以偏概全,以点概面,以部分概括整体的答案,慎防不完全归纳的错误。

②解题常用技巧

a.前提出现可能性论断,则结论一定是可能性论断;

b.不选夸大事实的选项;

c.不选无根据地猜测的选项;

d.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

e.“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如必然、必须、一定、肯定。

3.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作的性质迁移,基于已知词语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另外一组具有相似性的词语。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比较词项间关系的能力。(1)分类

按照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类比推理可以分为:

①基本关系类

a.词义关系

从词语的含义角度考查,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象征关系。

近义词:是指词汇相近但不完全相同。

eg.同意与默许、美妙与美好、欢乐与快乐等,这就是近义词关系。

反义词:是指两个词之间的意思相反。组成反义词的两个词必须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在反义词中以形容词居多,其次是动词,而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大多没有反义词。

eg.胖与瘦、高与矮、深与浅之间就是反义词关系。

b.集合关系

集合关系可按数学中的集合关系来理解,假定A和B是两个概念,如果含义属于同一类别,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

全同关系:A与B含义完全相同。eg.罗曼蒂克和浪漫。

交叉关系:有的A是B,有的B是A。eg.大学生和运动员。

包含关系:分为种属和组成两种,A是B的一种或者B由A组成。eg.轿车是车的一种,轮胎是轿车的组成部分。

矛盾关系:A和B是互相排斥的两个含义,并且这两个概念穷尽了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eg.男和女。

反对关系:A和B也是互相排斥的两个含义,但是这两个概念并没有穷尽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eg.红色和白色。

以上五种关系中,容易混淆的是种属关系和组成关系,以及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种属关系一般指概念集合可分为几个种类。组成关系一般指概念集合可分为几个部分。

eg.汽车,从种属关系来看,可分为小汽车、面包车、货车、大巴车等;从组成关系来看,可分为轮胎、发动机、车座、后盖等。

c.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是指两个词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方式十分多样化,而且大部分都是依赖于我们对常识问题的认识。通常存在对应关系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类型,例如七夕与织女,一个是时间,一个是人,它们之间的关系依赖于我们对常识的了解:七夕的相关人物是织女。

对应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一一对应关系:两个词之间能够相互唯一确定,例如护士帽与护士、病号服与病人之间是相互唯一确定的。

非一一对应关系:是指两个词之间不能够相互唯一确定,例如制服与飞行员,制服的种类有很多,所以制服不一定是飞行员穿的制服。

②语法关系类

a.主谓关系

主谓短语中的前一个成分把主题提出,后一个成分对这个主题加以陈述。因为名词性成分都有指称的功能,而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成分则具有叙述、描写的功能。所以,主语常为名词性,而谓语常为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由于主谓关系是“主题—陈述”关系,所以主语的意义既可以是施事,又可以是受事,而被动的动词不一定要标志出来。

b.主宾关系

在一句话中,首先说到的词语是主要词语(即主语),有时候说完主语后还要介绍与主语行为有关的次要词语(即宾语)。主宾关系是类比推理中比较特殊的语法关系,可以通过添加谓语造句子进行推理。

实战技法:

尽量少加词,一个最好。否则可能会因加词过多,曲解原题的逻辑关系。

句义要完整。不然若造出的句子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两个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这样的句子作为评价标准很容易出错。

c.动宾关系

动宾短语中的前一个成分由动词充当,起支配作用;后一个成分受动词支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常用名词、代词等充当,称作宾语。动宾短语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宾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也很丰富。动宾短语可以由动词和名词构成,eg.“写字”“玩球”;可以由动词和代词构成,eg.“找谁”“是什么”;也可以由动词和动词构成,eg.“喜欢游泳”“学习开车”;还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组成,eg.“保持安静”、“爱热闹”。

d.复杂句子

在很多情况下,两个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加一个词显现出来,而是需要添加很多词才能看出其逻辑关系。

③词性关系类

考查角度

a.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之间是否纵向对应;

b.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是否纵向对应。

当通过上述的基本关系类和语法关系类还是不能把两个选项区分开来时,可以研究两组词之间纵向词性的对应关系。

纵向对应考查两组之间的上下对应,而不是考查每组词之间横向的对应关系。

④三项类比专项

三项类比题型是一组给出三个词,然后选出一组和它在逻辑关系上能够对应的答案,由于其逻辑关系比较复杂,是类比推理中难度较大的题型。

三项类比考题形式为“a:b:c”,不但需要分别考查“a:b”和“b:c”的逻辑关系,还有可能需要考查“a:c”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a:b:c”之间的整体关系。(2)常见题型

①两项类比

每组给出两个词,对两个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类比分析。

②三项类比

每组给出三个词,选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能够对应的答案。

③填空式类比

将所类比的两组词都直接给出,不过每组词中都会留一个词让考生补充,使这两组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相符合。(3)解题策略

①遣词造句法

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

②横纵对比法

分别通过横向和纵向查看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关系,选择与题干相同点最明显、最多的答案。

③横向和纵向的多次对比,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选出更符合题干关系的一项。常见的细微差别:

a.词性:查看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是否相同;

b.感情色彩:查看感情色彩(褒义、贬义、积极、消极等)是否相同;

c.属性:查看属性(某种类型、对象功能等)是否相同;

d.词义:查看词义(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等)是否相同;

e.词的构成:词语构成方式(主谓、偏正、动宾结构,或连绵词、复合词等)是否一致;

f.其他特性:是否存在其他选项所没有的共同特性。

四、论证

1.论证方式分析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常用的论证方法有:(1)归纳论证:以一系列个别性的前提为基础,证明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①削弱:a.指出所调查的样本或部分特殊,不具有代表性,不能推广到整体;b.指出与整体相关的足以影响到整体的其他事实。

②加强:a.说明样本选择的正确性,具有代表性或样本数量充足;b.在题干数据的基础上,补充评价观点所需要的其他相关数据使得结论成立。(2)因果论证:论证过程是基于某一事件的发生(不发生)与另一事件的发生(不发生)相关,推出两个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①削弱:a.直接指出题干所述的因果关系不成立;b.指出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c.指出除了原因条件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条件;d.指出原因条件相同时,结果也可能不同。

②加强:a.从反面的角度加强,也就是指出题干中的原因条件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b.排除他因,也就是说明除了题干原因之外的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3)跳跃论证: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只有增加一个隐含假设才能使论证成立。其特征是论据与论点的关键词不同。

①削弱:a.指出这一跳跃是无法成立的,即论据和论点之间不存在联系或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并不明显,需要特别注意从论据到论点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的情况。

②加强:a.建立联系,即通过“搭桥”的方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b.排除他因,即通过排除其他因素对论点的影响,从而使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联系。(4)类比论证:通过“打比方”得出结论,即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观点。

①削弱:指出论据和论点在其他方面并不相似或者存在影响性质的其他因素。当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属性与推知属性没有必然联系时,削弱力度较弱。

②加强:指出两者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2.论证评价(1)加强

题干论证因为论据不够充分或全面而不足以得出结论,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择能够(或不能)加强或支持题干的答案。题目的问法多为:以下哪项最能支持/削弱的上述观点/推测/研究/论断?(2)削弱

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考生从选项中寻找最能(或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论证或观点的答案。题目的问法多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削弱上述观点/推测/研究/论断”。(3)解释

解释型题目的问法多为:“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下列哪项能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理的解释?”、“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等。

①题型特征

题目中一般会给出一系列对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要求考生从选项中找出最能或最不能对这些事实、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的答案。根据解释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解释结论或现象、解释差异或矛盾两大类。

②解题策略

a.分清楚题目要求解释的对象,明确解释的关键概念。在解释矛盾或差异型的题型中,其矛盾经常是表面现象,考生需要做的是揭示其本质上的不矛盾。

b.分清楚题干中的因果关系,没有无原因的结果。选择和题干的结论有必然或者合理联系的答案,该答案能直接说明结论为什么能够成立或者现象为什么发生。

c.正确选项必须与题中的现象或者矛盾相关,不能否定或者无视题干中的事实。(4)其他

①前提假设型

题型特征:题目问法多为:“上述推测还需要隐含哪一项假设?”、“上述论述基于以下哪一种假设?”、“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等。

前提假设型题目要选的假设应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即所选中的假设并不能保证题干的结论必然成立,但如果该选项不成立,那么结论必然不成立。如图所示:

解题策略:该题型的通用方法是逐个否定。如果否定一个选项,而不影响结论的成立,显然该选项就不是题干中成立的必要条件,应该排除;如果否定一个选项的同时,结论是不成立的,显然该选项就是题干中成立的必要条件,即该题的正确选项。

②归纳推导型

题型特征:题目是“自上而下”的推理,即假定题干给出的推理是成立的,要求考生从段落推理中推出某些结果。提问方式一般是:“由此可以推出”、“由此可知”、“根据这段文字,可推知”等。

解题策略:归纳推导型题目的解题要点在于:理解题干,对照选项,选择“相对最优”的选项。

a.解题时遵循以下原则:

主题一致原则

转换话题和偷换概念是题目设置的重要考点。偷换思维对象,可能造成文不对题。保持主题的一致才可以使论据和论点有机统一,所以在解题时要注意收敛思维,直击问题的范围,选择与主题保持一致的选项。

优先可能原则

在可以推出型题中,应该优先选择可能性论断。常见的可能性论断的词汇主要有:“可能”、“可”、“往往”、“未必”、“不一定”等。

慎选宏观原则

宏观论断实际上是扩大了内涵或外延,应当格外注意以偏概全,以点概面,以部分概括整体的情况,慎防不完全归纳的错误。

b.常用技巧

若前提出现了可能性论断,则结论一定是可能性论断;

不选夸大事实的选项;

不选无根据地猜测的选项;

结论越宏观的选项不一定好;“绝对答案”一般不选,eg.必然、必须、一定、肯定。

3.谬误识别(1)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识地把某些表面相似的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或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同一概念而犯的逻辑错误。具有相对意义的词项,如果混淆了所相对的范围、论域或语境,也可造成概念混淆。

建议:对所使用的概念在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注意对同音异义和近义词的区辨,并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恰当地使用。(2)转移论题

转移论题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偏离正题,转向某一次要问题,从而转移人们对要害问题的注意力;之后的论证往往再不会回归原题。

建议:借用提纲形式,把论据与相应结论分列出来,看看论证中提出了多少问题,各个论据能否支撑相应结论。(3)自相矛盾

矛盾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一对矛盾关系命题中必有一真一假。对当关系是各种矛盾关系产生的基础。对当关系中存在着如下三对矛盾关系:

①全称肯定命题,eg.所有的鸟都下蛋;特称否定命题,eg.有些鸟不下蛋。

②全称否定命题,eg.所有的鸟都不下蛋;特称肯定命题,eg.有些鸟下蛋。

③单称否定命题,eg.鸵鸟不下蛋;单称肯定命题,eg.鸵鸟下蛋。(4)模棱两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两个具有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的命题必须从中肯定一个,不能两个都加以否定,否则就会出现“模棱两可”或“两不可”的逻辑错误。(5)不当类比

很多论证需要类比两种或更多事物、观点或情形。如果所比较的两件事物就所讨论的问题而言实际上并非真正类似,这种类比就不恰当,基于其上的论证也就存在“类比失当”的逻辑谬误。

建议:明确对于命题来说哪些才是重要的属性,再看所比较的两个事物是否都具备这些关键属性。(6)以偏概全

依据不充分的例证(通常不具代表性或者过于琐碎)得出普遍的结论。

建议:检查所选用的例证:是否只有不多几个人的观点或者经历?如是,则应考虑是否需要增加证据,抑或缩小结论涵盖范围。(7)其他谬误

①概念不清

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没有清晰界定而导致的逻辑错误称为概念不清。

②论题不清

论证中没有全面、准确表达论题的含义而导致的逻辑错误称为论题不清。

③论据不足

指从论据不足以能推出论题来。以下各种错误都可以看成是论据不足的具体表现:

a.论据虚假

论据虚假是指用来论证论题真实性的论据本身不成立,即论证的理由不真实。

b.期望论据

期望论据是指在论证中使用真实性还没确定的论据(理由),并且主观地期望该论据(理由)为真,以证明某一结论。

c.循环论证

在一个论证中,论题的真实性就是从论据的真实性推出来的,如果论据的真实性反过来还要靠论题来论证,就会形成论题和论据互为论据互为论题的情况,这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d.循环定义

定义项中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即定义A时定义项中包括B,而B又由A来定义,这就是循环定义。

e.推不出

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某个命题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由必须真实,二是理由和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

f.诉诸人身

诉诸人身是指用论证者自身或别人在人身或处境上的优势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一个命题的真理性。论据与论题之间只具有心理上的相关性,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

g.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是指用某人在人身或处境上的缺陷或不足作为反驳他所持的某一个论点的论据。人身攻击也是诉诸人身的一种情况。

h.诉诸权力

诉诸权力也称诉诸强力,是指论证者借助强力或威胁,迫使人接受其论题。其一般情形是“我有强权,所以,我说的是真理。”

i.诉诸权威

诉诸权威是指在论证中以本人或他人的权威为根据来论证某一论题。诉诸权威也可以看成是诉诸人身的一种情况。其公式是:因为某人是权威,所以他的话是正确的。

j.诉诸怜悯

又称诉诸情感。即借助于打动人们的怜悯心、同情心,以诱使人们相信某一命题。

k.诉诸无知

诉诸无知是指以人们对某一个命题的无知为根据,从而断言该命题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换言之,因为尚未证明A假,所以A是真的;或者因为尚未证明A真,所以A是假的。

l.诉诸传统

仅仅以传统和某一论题、理论、观点、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为根据还判断这一论题、理论或观点成立或不成立,该事物或现象好或者不好。

m.诉诸起源

通过评价某一论题、理论、观点、事物或现象的来源好与不好,来论证这一论题、理论或观点成立或不成立,该事物或现象好或者不好。

n.诉诸信任

不依靠真实的有说服力的论据,而是凭借自己的人格、品德、资历、威望或者与受众的密切关系等等,来要求对方信任自己。

o.诉诸众人

诉诸众人是指援引众人的意见、见解、信念或常识等来进行论证。其一般公式是:因为众人都这么认为,所以是正确的。

p.非黑即白

在黑、白两个极端之间,往往还有其他多种颜色作为中间体,而非黑即白的思考,却无视这些中间选择的存在,把选择的范围仅限于黑和白两个极端,并不恰当地要求在这二者中择一。它又叫做简单二分法或两端思考。

q.倒置因果(或称因果倒置)

将一对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或判断(命题)中的原因误认为是结果,将其结果误认为是原因,就是因果倒置。

r.强置因果

原因与结果具有空间共存性和时间先后性。但具有空间共存性与时间先后性的事物或判断(命题)之间不一定有因果联系。仅仅根据空间上共存或时间上先行后续,就确定存在因果关系,这种谬误,称为“强置因果”。

s.平均值误用

平均值误用是指以平均数的假象为根据引申出一般结论的错误论证。例如,“这条河平均只有0.8米深,因此不可能淹死一个1.8米高的人”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平均0.8米,并非每处都是0.8米。

t.合成(合谬)

合成的谬误,是指由局部或个体的性质不恰当地推得整体的性质。整体是由局部或个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它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往往具有局部或个体所不具有、而仅为整体所具有的性质,而局部或个体也往往具有属于自身而不属于整体的性质。因此,不能因为局部或个体具有某种性质,就推论出整体必然具有该性质。

u.分解(分谬)

与“合成”恰好相反,分解的谬误,是指由整体的性质不恰当地推论到局部或个体的性质。整体所具有的性质,不一定为其局部或个体所具有。

v.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是指在引用别人的话时,使其脱离原来的语境,从而具有不同的含义。

w.数据不可比

数据不可比是指用原本不可比的两个数据所进行相比论证的错误。

x.稻草人

稻草人是指在论证过程中,通过歪曲对方来反驳对方,或者通过把某种极端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就像树立了一个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认为:打倒了稻草人就打倒了对方。

第二章 逻辑推理

一、形式推理与非形式推理【思考】甲乙两人涉嫌作案被拘审。

甲:我没作案。

乙:我们两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

根据以上陈述,法官断定甲作案。

以下是法官的推断:

如果乙说真话,则甲说假话,即事实上甲作案。

如果乙说假话,则有两种可能:第一,两人都说真话;第二,两人都说假话。

已假设乙说假话,所以第一种可能不存在,因此,两人都说假话,即事实上甲作案。

乙的陈述或者为真,或者为假,二者必居其一。

因此,甲事实上作案。

二、形式推理及其有效性【思考】

凭直觉回答,以下的推理成立吗?

人都是有思想的。狗不是人。因此,狗没有思想。(推理1)

人都是要死的。狗不是人。因此,狗不是要死的。(推理2)

推理2不成立。这时回过头来再重新思考,推理1成立吗?这时你很可能不再犹豫地回答:不成立。

推理2显然不成立。因为它明显前提真实,结论虚假。一个从真前提推出假结论的推理是不可能正确的,这属于常识和直觉的范围。独立地判定推理1是否成立超出了常识和直觉,因为它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

但是,为什么根据推理2的不成立,我们马上可以不加犹豫地判定推理1不成立呢?这里似乎依据的还是常识和直觉,但实际上涉及了非常专业的逻辑道理。

一个推理正确,是指这个推理的结构正确。一个推理的结构正确,是指具有这一结构的任一推理,都不会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

推理1和推理2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不是M

所以,所有S都不是P

这个推理结构不正确。因为这个结构无法保证,具有这一结构的任一推理,如果前提真实,结论一定真实。推理1无法说明自身不正确,因为它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推理2明显前提真而结论假,因此,它能说明自身的结构不正确,即它不但能说明自身不正确,而且能说明具有这一结构的任一推理都不正确,包括推理1。推理1虽然前提和结论都真,但它的真前提推不出真结论。

试用反例判定以下推理无效:

推理1:姜昆是曲艺演员

姜昆是相声演员

所以,相声演员都是曲艺演员

推理2: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

所以,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

推理1的反例解释:

毛泽东是革命家

毛泽东是湖南人

所以,湖南人都是革命家

推理2的反例解释:

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成克杰年满18岁

所以,成克杰有选举权。(注:成克杰是本世纪初被处决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中国贪官)

运用反例解释判定你感觉无效的推理:

马是动物。所以,马头是动物头。(推理1)

马不是牛。所以,马头不是牛头。(推理2)【解析】

这两个推理似乎都是成立的。但事实上,推理1成立,推理2不成立。可以找到推理2的这样一个反例解释:

台湾人不是北京人。所以,台湾的祖先不是北京人的祖先。

这一推理和推理2有相同的结构,但明显前提真而结论假,是判定推理2无效的一个反例解释。

以上讨论的推理,都是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的有效性,在于它的结构。形式推理有效,也称为形式有效。一个有效的推理形式,就是一个逻辑真理。逻辑真理是恒真的,因此,一个反例解释就能判定一个推理形式无效。但实例解释的方法不能用来判定一个推理形式有效。因为一个推理的实例解释是不可穷尽的。

如何判定一个推理的形式有效性?这就是逻辑学的任务。基于这一目标的逻辑,称为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以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形式结构为对象,为了做到这一点,它要使用一种有别于自然语言的符号语言。形式方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在它使用的语言中包含变项。【思考】

大宇公司一批优秀的中层干部竞选总经理职位。所有的竞选者除了李女士自身外,没有人能同时具备她的所有优点。

从以上断定能合乎逻辑地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在所有竞选者中,李女士最具备条件当选总经理

B.李女士具有其他竞选者都不具备的某些优点

C.李女士具有其他竞选者的所有优点

D.李女士的任一优点都有竞选者不具备

E.任一竞选者都有不及李女士之处【答案】E【解析】假设E项不成立,则可推出:有竞选者无不及李女士之处,即有竞选者能同时具备李女士的所有优点。这与题干的断定矛盾。因此,如果题干为真,则E为真,即题干能推出E。

A不能由题干推出。因为题干所断定的李女士的优势,其他竞选者完全可能具有,例如李先生的所有优点,完全可能除他自身外,没有其他竞选者能同时具备。

D不能由题干推出。因为完全可能存在李女士的某一优点,如守法诚信,其他竞选者都具有,这和题干的断定“没有人能同时具备她的所有优点”并不矛盾。

其余各项显然不能由题干推出。【思考】

一般认为,一个人80岁和他在30岁时相比,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显著减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0岁的老人和30岁的年轻人在玩麻将时所表现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没有明显差别。因此,认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玩麻将需要的主要不是理解和记忆能力

B.玩麻将只需要较低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C.80岁的老人比30岁的年轻人有更多时间玩麻将

D.玩麻将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E.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对老年人的偏见【答案】B【解析】如果B项为真,则题干的论证难以有说服力。因为,例如,80岁的健康老人可以和年轻人一样轻松地提起一公斤大米,但由此不能得出结论,一个人到了80岁臂力并不显著减退,因为提起一公斤大米只需要较小的臂力。

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其中,E项支持题干。【思考】在一份为某项专题研究设计的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上有65头牛,22只羊,请问该船的船长的年龄是多少岁?结果有4%的学生答:65-22=43,船长的年龄为43岁。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做出上述答案的学生所假设的?

A.解题的方法只限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B.有的数学试题可能没有确定的答案

C.高龄老人不可能担任上述轮船的船长

D.船长必须有长年的航行经验

E.上述轮船是一艘运送牲畜的货轮【答案】C【解析】上述数学试卷中的试题显然是没有答案的。

做出上述答案的学生显然错误地假设:数学试题都应当有确定答案。这一假设选项中没有。

其次,有理由认为学生假设: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解答数学题的常用方法,也应当是解答当下这道试题首先应当考虑的方法。A项断定“解题的方法只限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一断定过强了,不同于学生的假设。

既然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为什么上述解题只使用了减法呢?计算的结果是船长的年龄,因此,除法和乘法运算可以排除。加法和减法的结果分别是:65+22= 87;65-22=43。为什么选择43,而不是87作为答案呢?这显然是假设:高龄老人不可能担任上述轮船的船长。

上述试题测试的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自然包括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思考】

在一次对全省小煤矿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个人员有以下结论:

甲:有小煤矿存在安全隐患。

乙:有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丙:大运和宏通两个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大运和宏通煤矿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B.大运和宏通煤矿都存在安全隐患

C.大运存在安全隐患,但宏通不存在安全隐患

D.大运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宏通存在安全隐患

E.上述断定都不一定为真【答案】B【解析】条件是,三人的断定只有一真。如果丙真,则乙真,因此,丙不可能真。即事实上大运或宏通存在安全隐患,可推出甲真,则乙假,即事实上所有小煤矿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B项一定为真。【思考】

一个密码破译员截获了一份完全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敌方传递军事情报的密码,并且确悉密码中每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且只表示一个英文字母。

以下哪项最无助于破译这份密码?

A.知道英语中元音字母出现的频率

B.知道英语中绝大多数军事专用词汇

C.知道密码中奇数数字相对于偶数数字的出现频率接近于英语中R相对E的出现的频率

D.知道密码中的数字3表示英语字母A【答案】C【解析】A项有助于破译。因为这就有助于推测,如果密码中某些数字出现的频率接近已知的元音字母出现的频率,它们表示的英语字母就可能是元音字母。

B项有助于破译。因为这份密码传递的是军事情报。D项显然直接有利于破译。

如果确认C项有利于破译,实际上就是推测密码中的偶数表示R而奇数表示E。如果这一推测成立,则这份密码破译后通篇只包含两个字母R和E,显然不能承载任何内容。因此,C项无助于破译。【思考】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挖人公司”,其业务是为客户从其它的公司中“挖人”。“挖人公司”自然不得同时帮助其它公司从自己的雇主处挖人。一个“挖人公司”的成功率越高,雇用它的公司也就越多。

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挖人公司”的成功率越高,能成为其“挖人”目标的公司就越少

B.为了有利于“挖进”人才同时又确保自己的人才不被“挖走”,雇主的最佳策略是雇用只为自己服务的“挖人公司”

C.为了有利于“挖进”人才同时又确保自己的人才不被“挖走”,雇主的最佳策略提高雇员的工资

D.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才不被挖走,一个公司不应雇用“挖人公司”从别的公司挖人

E.不可能所有的公司都雇用同一个挖人公司【答案】A【解析】由题干:第一,一个“挖人公司”的成功率越高,雇用它的公司也就越多;第二,“挖人公司”不得帮助其它公司从自己的雇主处挖人。从以上两个断定可得出结论:一个“挖人公司”的成功率越高,能成为其“挖人”目标的公司就越少。这正是A项所断定的。

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

E项不能从题干的条件中推出。因为,例如,如果雇主对挖人公司的其它受雇情况并不了解,那么完全可能所有的公司雇用同一个挖人公司。现在的问题是:假设所有的公司对这个挖人公司的受雇情况都知情,是否可能所有的公司都雇用它?

应答1:不可能。因为如果所有的公司雇用同一个挖人公司,由题干的条件,这些公司将无挖人的目标。

应答2:不可能。因为如果所有的公司雇用同一个挖人公司,那么这个挖人公司也雇用自己,而没有一个公司会雇用自己。

应答3:可能。所有的公司雇用同一个挖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本公司的人才不被挖走。

上述应答中,哪个最有说服力?

应答3最有说服力。当一个确有成效的挖人公司少有人问津时,某个公司雇用它的目标是单一的:从别处挖人。随着这个挖人公司雇主的增多,雇主的目标变为双重的:第一,从别处挖人;第二,确保自己的人才不被这一公司挖走。这个挖人公司的雇主在所有公司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前一个目标越弱,后一个目标越强。当所有的公司都成为这个挖人公司的雇主时,雇用目标又成为单一的:第一个目标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有第二个目标:确保自己的人才不被这一公司挖走。

应答1最可能是对问题的直接反应。但比照应答3,可以发现应答1忽略了:挖人公司的功能是帮助雇主挖人,这不意味着雇主的雇用目的只能是挖人。

应答2的理由是没有一个公司会雇用自己。这一理由不是当然成立的。例如,一个装潢公司完全可以雇用自己来操作本公司的装修业务,并在相应的报表上做规范的登记。

以上思考和分析的就是一个非形式推理。

三、三段论形式推理有效性的判定原则

三段论有256种可能的推理形式,但并非都是有效的形式,为了能够从真前提必然地得到真结论,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段论有效性判定的方法也有许多,这里只讨论两种判定方法。

一般公式:

所有M都是P   ——大前提

所有S都是M   ——小前提

______________

所有S都是P ——结论

P:大项  M:中项  S:小项

1.三段论的判定原则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共有七条,其中前五条是基本规则,后两条是导出规则。导出规则和基本规则不同,它不是规定的,而是由基本规则推导出来的。导出规则可用基本规则证明。(1)一个正确三段论,有而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三段论的实质就是前提借助于中项作为媒介,使大、小项发生逻辑关系从而推出结论。如果违反这一规则,就会出现的逻辑错误,称为“四项错误”。此错误主要表现为同一语词前后表达不同的概念。

例如: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我是人,

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这里,大、小前提中的“人”,是同一语词,但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因此,犯了“四项错误”。(2)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中项要起到媒介作用,必须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既和大项建立联系,又和小项建立联系。

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称为“中项不周延”。

例如:  凡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  某甲有作案动机,

所以,某甲是作案者。

在这个推理中,中项“有作案动机”两次不周延,违反规则。事实上,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但有作案动机的并非都作案。(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这条规则是规定大、小项的。大、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各出现一次,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结论是前提推出的,如果在前得中仅断定大项或小项的部分外延,那么,在结论中也只能断定大项或小项的部分外延。

否则,就不能保证结论必然为前提所蕴涵。违反这条规则出现的逻辑错误,称为“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

例如:  所有的大学生都要奉公守法,  我不是大学生,

所以,我不要奉公守法。

在这一推理中,大项“要奉公守法"在前提中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是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违反规则,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再如:

金子是闪光的,

金子是金属,

所以,凡金属都是闪光的。

在这一推理中,小项“金属"在前提中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是全称命题的主项,周延。违反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4)如果由两个否定命题作前提,则推不出结论。

例如:

牛不是马,  马不是驴,  所以,牛……?

这个推理不能推出结论。从该推理的两个否定前提出发,既不能推出“牛是驴”,也不能推出“牛不是驴”。(5)如果前提中有一否定命题,则结论必为否定命题;如果结论是否定命题,则前提中必有一否定命题。

例如:

犯贪污罪的都是公务人员,

某甲不是公务人员,

所以,某甲不会犯贪污罪。

在这个推理中,小前提是否定的,结论因而是否定的。这里,前提断定:大项包含于中项,小项和中项不相容。因此,就能在结论中断定:小项和大项不相容。这样,结论就是否定的。(6)如果由两个特称命题作前提,则不能推出结论。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只有这样三种不同情况:

两个前提都是O命题(特称否定:有的S不是P);

两个前提都是I命题(特称肯定:有的S是P);

一个前提是I命题,另一个前提是O命题。

可以证明在这三种情况下,都不能推出结论。

例如:

有的同学不是南方人

有的南方人是商人(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

根据规则(6),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另一个一定是全称的。

因此,包括一个特称命题的两个前提,共有四种不同的可能情况:A命题和I命题;A命题和O命题;E命题和I命题;E命题和O命题。可证明在这四种情况下,若推出结论,结论必是特称的。

2.注释:(1)直言命题:传统逻辑把直言命题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全称肯定命题:所有的S都是P

全称否定命题:所有的S都不是P

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

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

直言命题的四个组成部分: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

主项是直言命题中指称代表事物对象的词项。S

谓项是命题中指称代表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P

量项是表达主项外延数量的词项,量项有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两种,全称量项一般用语“所有”,“每一个”,“凡”等表示;特称量项一般用“有”,“有些”表示。

联项是表达主项与谓项之间逻辑关系的词项.联项有肯定的与否定的两种,肯定联项一般用语词“是”表示,否定联项一般用语词“不是”表示。(2)词项的周延性

词项的周延性是指对直言命题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的断定情况。在一个直言命题中,如果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我们就说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反之则不周延。

词项的周延性是由直言命题的联项和量项来决定的。

主项的周延性由量项来决定,量项是全称的则主项周延,量项是特称的则主项不周延。

谓项的周延性由联项来决定,联项是否定的则谓项周延,联项是肯定的则谓项不周延。

联项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一般用“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是”、“没”等否定词表示。“是”在有些命题中可以省略。

量项有全称量词、特称量词和单称量词三种。全称量词一般用“所有”、“每一个”、“凡”等表示;特称量词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单称量词一般用“某个”表示。

例如:“有的鸟不会飞”中的主项“鸟”的周延性是由量项决定的,“有的”是特称,所以不周延;而谓项“会飞”的周延性是由联项决定的,“不”是否定的,所以是周延的。

四、逻辑试题的基本分类【例1】

姜昆是曲艺演员;姜昆是相声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是曲艺演员。

以下哪项对上述推理的评价最为恰当?

A.推理正确。

B.推理错误。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

C.推理错误。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D.推理错误。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E.推理错误。犯了四词项错误【答案】C【例2】

不可能有人会不犯错误。

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A.所有的人都可能会犯错误     B.有人可能会犯错误

C.所有的人都必然会犯错误     D.有人必然会犯错误

E.有人必然不会犯错误

不必然 A = 可能非A (1)

不可能 A = 必然非A (2)

并非“所有S 都是P” = 有的S 不是P (3)

并非“所有S 不是P” = 有的S 是P (4)

并非“有的S 是P” = 所有S 都不是P (5)

并非“有的S 不是P” = 所有S 都是P (6)    【答案】C【解析】【例3】

甲、乙、丙和丁四人涉嫌某案被传讯。四人分别做了如下陈述:

甲:如果我作案,那么丙是主犯。

乙:丁作案。

丙:甲参与了作案,但主犯不是我。

丁:作案的不是我,而是乙。

已知只有一人说真话,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和丙都作案

B.甲和丙都没作案

C.丁作案但乙没作案

D.乙和丁都没作案

E.题干的条件不足以推出确定的结论。

解答此题的思考切入点是:四人中哪两人的断定互相矛盾?

问题是:互相矛盾的是甲和丙,还是乙和丁?

★ 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

★ 并非:A 则B

= A 且非B

互相矛盾的是甲和丙,不是乙和丁。【答案】D【解析】答案是乙和丁的话互相冲突,容易被认为是互相矛盾,但实际上不互相矛盾。乙和丁的话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这样的两个断定称为互相反对。互相反对的两个断定必有一假,但不必有一真。因此,说真话的人不一定在乙和丁两人中。“如果A,则B” 和 “ A 且非B”互相矛盾。

互相矛盾的是甲和丙,其中必有一真。因此,乙和丁说假话。由此不难得出:乙和丁都没作案。【例4】

莫大伟到吉安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公司职工自由散漫的表现所震惊,莫大伟由此得出结论:吉安公司是一个管理失效的公司,吉安公司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当领导不在时,公司的员工会表现出自由散漫

B.吉安公司的员工超过2 万,遍布该省十多个城市

C.莫大伟大学刚毕业就到吉安公司,对校门外的生活不适应

D.莫大伟对吉安公司的规章制度并不了解

E.莫大伟在学期间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答案】B【解析】谬误:以偏概全

试对比【例2】、【例3】和【例4】。

与日常思维相关的逻辑知识对于正确迅速解答,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逻辑试题的意义并不是一样的!【例5】

一个部落或种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灭绝了,但它的文字会留传下来。“亚里洛”就是这样一种文字。考古学家是在内陆发现这种文字的。经研究,“亚里洛”中没有表示“海”的文字,但有表示“冬天”、“雪”和“狼”等的文字。因此,专家们推测,使用“亚里洛”文字的部落或种族在历史上生活在远离海洋的寒冷地带。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推测?

A.“亚里洛”中有表示“鱼”的文字

B.“亚里洛”中有表示“热”的文字

C.“亚里洛”中没有表示“山”的文字

D.“亚里洛”中没有表示“云”的文字

E.“亚里洛”中没有表示数的文字【答案】D【解析】题干专家进行推测的假设是:一种古文字中出现某个词,则这个词所指的对象在使用该文字的古人所生活的环境中一定存在;反之,就一定不存在。

D 项如果为真,则推翻了这一假设。因为生活在任何环境中的人都不可能没见过云。

逻辑测试中,不出现“知识型”,只出现“能力型”试题。“能力型”试题按其和逻辑知识的关系分为两类。

一类试题的应对只依赖逻辑思维素养,不需要涉及逻辑知识的有意识运用。日常逻辑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过程。这类试题不妨称为“独立能力型”。

另一类试题虽然不以测试逻辑知识为目的,但掌握与运用相关逻辑知识有利于正确迅速解题,这类试题不妨称为“知识相关型”。“知识相关型”逻辑试题只涉及与人的日常逻辑思维及其能力素养相关的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这些知识中,一部分与解题“强相关”,即这些知识可提供一种确定的甚至程序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实质性地减少解题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另一部分与解题“弱相关”,即这些知识虽然不能提供确定的操作性解题方法,但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正确迅速地解题。

依此,“知识相关型”试题分为两类:“强相关”和“弱相关”。

附录:“强相关”知识点

一、条件关系

p是q的充分条件

= 如果p真,则q真

= (通常表述为)有p一定有q

p是q的必要条件

= 如果p假,则q假

=(通常表述为)无p一定无q

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则q是p的必要条件。

反之亦然。

条件关系的四种情况:

1.充分但不必要

2.必要但不充分

3.充分必要

4.不构成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的日常语言表达

p是q的充分条件:

如果p,则q

只要p,就q

p是q的必要条件:

只有p才q(如要)q,必须p

除非p,否则不q

p则q

=(记为)p→q

= 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

= q是p的必要条件(只有q,才p)

★用 “ ® ” 准确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p®q 表示(1)p是q的充分条件(2)q是p的必要条件

如果p,那么q = p®q

只有p,才q  = q®p

p ® q  =  Øq® Øp

以上等式的两边互称“逆否式”。

一个公式和它的逆否式在逻辑上等值。

★ 准确刻画 “除非…,否则”“(除非)…,否则…”的意思是:“如果否定… ,则…”“…,否则…”

= Ø… ® …

除非p,否则q=Øp®q

除非p,否则不q=Øp® Øq

除非不p,否则q=p®q

除非不p,否则不q=p® Øq

p,否则q=除非p,否则q

p,除非q=除非q,否则p【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以下哪(些)项符合上述断定:

Ⅰ 除非不是好士兵,否则一定想当将军。

Ⅱ 除非想当将军,否则就不是好士兵。

Ⅲ 除非是好士兵,否则就不想当将军。

A.仅Ⅰ

B.仅Ⅱ

C.仅Ⅰ和Ⅱ

D.Ⅰ、Ⅱ和Ⅲ

E.Ⅰ、Ⅱ和Ⅲ都不符合【解析】答案是C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Ø想当将军® Ø好士兵

Ⅰ  除非不是好士兵,否则一定想当将军。

Ø不是好士兵®想当将军

=好士兵®想当将军

Ⅱ  除非想当将军,否则就不是好士兵。

Ø想当将军® Ø好士兵

Ⅲ  除非是好士兵,否则就不想当将军。

Ø好士兵 ® Ø想当将军

用“®”表示下列条件关系:

1.如果A,那么B。

A®B

2.只有A,才B。

B®A

3.如果没A,就不会有B。

ØAØ®B

4.要有A,必须有B。

A®B

5.只有无A,才有B。

BخA

6.除非没A,否则一定有B。

A→B

7.无B,除非有A。

ØA→ØB

8.有B,否则无A。

ØB→ØA

9.A和B至少有一,否则C。

Ø(A∨B)→C

10.只要A和B都有,就不会没C。(A∧B)→C

如果不…,则…

= 只有…,才不…

如果不下雨,则开运动会

=只有下雨,才不开运动会

如果不下雨,则开运动会

=Ø下雨→开运动会

=Ø开运动会→下雨

二、几个重要的等值公式

Ø(pÙq)=(ØpØÚq)

Ø(pÚq)=(ØpØÙq)

Ø(p®q)=(pØÙq)(pÚq)= (Øp®q)

Ø(要么A,要么B)= (A Ù B)Ú( ØA Ù ØB)

★ 德摩根律

Ø(pÙq)=(ØpØÚq)

Ø(pÚq)=(ØpØÙq)【例如】

并非:小张既高又胖

=小张不高或者小张不胖

并非:小张失约或者他没有接到通知

=小张没有失约并且他接到了通知”

★ 一个在解题中多有应用的公式

Ø(p®q)=(pØÙq)

由定义:(p®q)= Ø(pØÙq)

等式两边同时否定,得

Ø (p®q)= Ø Ø (pØÙq)

Ø(p®q)=(pØÙq)【思考】

总经理:如果提拔小张,那么提拔小李。

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等同于董事长所同意的?

A.如果提拔小张,那么不提拔小李

B.提拔小张,但不提拔小李

C.提拔小李,但不提拔小张

D.要么提拔小李,要么提拔小张

E.小李和小张都不提拔【答案】B【解析】Ø(张®李)=(张ØÙ李)

≠(张Ø®李)【思考】

分别指出在何种情况下以下各项承诺没有兑现:

1.不提拔李,但提拔赵

2.李和赵至少提拔一人

3.除非不提拔李,否则提拔赵

4.如果提拔李,就不能提拔赵

5.李和赵至多提拔一人

6.只有提拔李,才提拔赵。

7.或者罚款,或者停业

8.要么罚款,要么停业【解析】要断定在何种情况下某项承诺没有兑现,方法是,先分析该项承诺的结构,并对其否定,所得出的结果,就是所要断定的情况。

1.不提拔李,但提拔赵

Ø(Ø 李∧赵)= 李∨Ø赵

2.李和赵至少提拔一人

Ø(李∨赵)= Ø李∧Ø 赵

3.除非不提拔李,否则提拔赵

Ø(李→赵)= 李∧Ø赵

4.如果提拔李,就不能提拔赵

Ø(李→Ø 赵)= 李∧赵

5.李和赵至多提拔一人

Ø(Ø李∨Ø赵)= 李∧赵

6.只有提拔李,才提拔赵

Ø(赵→李)= 李∧Ø赵

7.或者罚款,或者停业

Ø(李∨赵)= Ø罚款∧Ø停业

8.要么罚款,要么停业

Ø(要么罚款,要么停业)

=(罚款∧停业)∨(Ø罚款∧Ø停业)【思考】一户人家养了四只猫,其中一只猫偷吃了他家里的鱼。主人对它们进行审问,只有一只猫说真话。

这四只猫的回答如下:

甲:“乙是偷鱼贼。”

乙:“丙是偷鱼贼。”

丙:“甲或者乙是偷鱼贼。”

丁:“乙或者丙是偷鱼贼。”

根据以上陈述,请确定以下哪项陈述为真?

A.丙说真话

B.丁说假话

C.甲是偷鱼贼

D.乙不是偷鱼贼

E.乙说真话【答案】C【解析】如果甲说真话,则丙和丁说真话,违反条件:只有一只猫说真话。因此甲说

假话。同理,乙说假话。由甲和乙说假话,可得乙和丙不是偷鱼贼,因此丁说假话。由

甲、乙、丁说假话,可知丙说真话。由丙说真话,可知“甲或者乙是偷鱼贼”,又已推知

乙不是偷鱼贼,因此,甲是偷鱼贼。【思考】一本小说要畅销,必须有可读性;一本小说,只有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才能有可读性;而一个作者如果不深入生活,他的作品就不可能深刻触及社会的敏感点。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

Ⅰ 一个畅销小说作者,不可能不深入生活。

Ⅱ 一本不触及社会敏感点的小说,不可能畅销。

Ⅲ 一本不具有可读性的小说的作者,一定没有深入生活。

A.Ⅰ、Ⅱ和Ⅲ

B.只有Ⅰ和Ⅲ

C.只有Ⅱ和Ⅲ

D.只有Ⅰ和Ⅱ

E .Ⅰ、Ⅱ和Ⅲ都不能推出【答案】D【解析】题干断定了一系列必要条件关系,可等价地表示为以下一系列充分条件关系:

畅销®可读性®敏感点®深入生活

Ⅰ 一个畅销小说作者,不可能不深入生活。

Ⅱ 一本不触及社会敏感点的小说,不可能畅销。

Ⅲ 一本不具有可读性的小说的作者,一定没有深入生活。

由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得Ⅰ成立。

由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得Ⅱ成立。

由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得Ⅲ不成立。【答案】B【解析】翻动A,只要另一面不是4,就推翻了主持人的断定;翻动7,只要另一面是A,就推翻了主持人的断定。翻动B和4都不能推翻主持人的断定。【思考】

律师:“孝”应当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可能为社会尽职呢?

教授:我不同意。例如,我是个孝子,但并不适合当官。

教授的话中有什么漏洞?【解析】律师:适合当官®孝

如何驳斥律师?

Ø(适合当官®孝)

=适合当官ØÙ孝

≠孝ØÙ适合当官(教授)【思考】

教授所驳斥的是什么观点?

Ø(孝®适合当官)=(孝ØÙ适合当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