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4:35:44

点击下载

作者:殷谦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试读:

求职:径行“职”遂

求职之径行“职”遂-开篇语

“径行‘职’遂”——它不是成语,是“径行直遂”这个成语生造而来的,只改了一个字,但它们的释义是相同的,既然我们谈得是职场中事,那就让它更为贴切些。径行直遂,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什么意思呢?就是随自己的心愿做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胆去做,直到顺利达到目的。

这里有必要再解释一下“径行‘职’遂”,顾名思义,也就是在职场生涯中,你可以随自己的心愿为人处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这确实不易,很多时候我们想做的事情往往做不成,很多时候我们都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可就是无法顺利达到目的。这就是本篇内容的初衷:本篇的内容提供什么让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找到工作;让不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为自己工作;让找工作的人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总之,帮助找工作的人在求职路上一帆风顺,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径行‘职’遂”。

自信是强者成功的法宝,强者就是强者,从来不轻视自己,反而会欣赏自己。每天早上穿衣的时候,总会立于镜前,稍稍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装,然后一言不发地凝视镜中的自己,就无法不对自己产生崇拜。

曾否记得一则很可心的笑话:“有一个小孩向母亲自己从哪里来?母亲说:是母亲的一卵子和父亲的数十万个精子中最强壮的一个结合便产生了你。那小孩高兴地叫:哦,是我赢了!

是的,我们来到人世的第一天,我们就当过一次强者。

生命是万物中最强大最可钟受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惊奇,产生崇拜,继而热爱。

凝视镜中的自己,感受自己的心跳,你不会太在意自己拥有的是怎样的一副面庞,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你唯一想说的只是:生命,真好!

求职就如求爱

求职者寻找工作,施展抱负,若是默默无闻,即使你是身怀绝技的千里马,也只有老死于槽枥之间。当然,推销自己,决不只是阿谀奉承,讨好考官。这里面包含的智慧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加上讲究技巧。

韧者得利

求职的人谁都想一举成功,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如愿,为此求职者应有不怕失败的韧性。

一家著名电器厂招工,中专毕业生陈某前去应聘,请求随便让他干什么都行。人事主管见他身材矮小,学历又较低,就回答:“我们现在不缺人,过一个月再说吧!”其实是一种推托。没想一月后,陈某真的来了,主管很为难,便又找理由说:“你这衣冠不整的样子,怎么可以进厂呢?”于是陈就去借钱买了新衣,好好修饰了一番又去应聘。对方拿他没办法,又说:“你不懂电器知识怎么行?”两个月后,陈某又来了,并说:“我已经学了两个月的电器相关知识,您看我哪些方面还不够?我一定认真来补!”看着这位韧劲十足的求职者,人事主管不得不说:“我做了几十年的招聘工作,头一回碰到像你这样找工作的,真佩服你有这样好的耐心与韧性。”他终于感动了这位主管,如愿以偿地进了工厂。

长得不好说得好

郑小姐是某财经学院管理系的高材生,但是,因相貌欠佳,找工作时总过不了面试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郑小姐几乎不相信所有的招聘渠道,她决定主动上门专挑大公司推销自己。她走进一家化妆品公司,面对老总,从一些国际知名化妆品公司的成功之道说到国产品牌的推销妙招,侃侃道来,顺理成章,逻辑缜密。这位老总很兴奋,亲切地说:“小姐,恕我直言,化妆品广告很大程度上是美人的广告——外观很重要。”郑小姐毫不自惭,迎着老总的目光大胆进言:“美人可以说这张脸是用了你们的面霜的结果,丑女则可以说这张脸是没有用你们的面霜所致,殊途同归,表达效果不是一样吗?”老总默许,写了张纸条递给她:“你去人事科报到,先搞推销,试用3个月。”郑小姐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中,一个月下来,业绩显著。她现在已是该公司的副总经理。

批评反而受赏识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的一位女毕业生,在参加某公司主考官主持的最后一轮面试时,大胆指出该公司的不足,并用国外事例佐证,使对方不得不折服,结果她被首选聘用。

面陈其“过”,之所以能胜于别的应聘者,不仅是因为技巧新,而且表明:1、你已经在关心与研究该单位,并探索该单位未来的发展;2、你想到该单位工作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目标专一,而不是抱着“进了再说,不行拉倒”的心态随便试试看。另外说得令人信服,还表明你研究之深,水平之高。这些都有助于应聘获得成功。

先入为主靠方案取胜

深圳一家著名外企招聘高层管理人员,丰厚的薪水、优越的待遇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应聘,其中不乏博士、硕士,也有的原本就是外企员工。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胜出的却是一位只有大专学历、也从来没有外企工作经历的无名小卒。在谈到何以制胜时,这位先生道出招数:“看到这家公司招聘广告,我就着手对该公司所有的产品做细致的市场调查,从市场份额、产品到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因而提出的建议和制定的规划也是切实可行的。公司没请我,我就已为公司工作了,不请我又请谁呢?”

用人单位最希望的就是招聘到的人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能获得应聘单位的认可。

高中生也需要职业规划?

说起职业规划,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只是面临找工作的人或正在工作的人需要考虑的,其实这想法不够正确。职业规划是人一生中都要进行的,从6岁的孩子到已经退出职场的老人。说到学生孩子阶段的职业规划,高中学生的职业规划非常迫切也很重要,本文主要是关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职业规划。

高中学生尤其是当到了高三阶段,面临选大学、选专业、读职业大学还是读综合大学,在国内读还是到国外读,这时候学生和家长就面临一次人生的抉择。不过,以往包括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依赖父母做决定,而这些父母有的是根据自己对工作的了解,或者是自己的喜好,给孩子提供建议;有些父母是把自己以前年轻时未实现的愿望加到孩子身上;而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提供职业建议的家庭,孩子就是根据目前社会上热门的职业或自己对职场朦胧的认识来自己选择;有些父母和孩子也会寻求老师的建议,而老师基本上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给学生提供建议。

实际上,无论是老师、父母、孩子所做的职业规划大多数都是不专业,也是对孩子不利的。因为,我们接触了太多的在职场中困惑的人和将要进入职场的困惑的大学生,他们的困惑往往由于高中时期缺少正确的规划,如:

1.有些大学生当时凭热门或自己对某专业的片面的理解,而选择了某专业。但当进入大学学习后,发现自己对专业和以后要做的工作一点也不喜欢。所以,他专业也学不好,对就业也没有信心,只想放弃,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导致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性格情绪上也有些抑郁。

2.有些大学生当时的专业就是父母选择的,父母以他们以往的经历选择一些就业似乎稳定的专业,如财务、教育、医生,但孩子本人是属于很感性,创新能力很强的个性,根本就不喜欢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和职业,但又不容易放弃。

3.还有些大学生只是选择了一所大学,在专业方面就没做什么选择,其实就根本没什么规划,所以,对毕业后做什么工作,是否继续深造等都非常迷茫。

以上三种职业困惑情况中,前两者都是做了错误的职业规划,第三者是没有职业规划。不过,对于那些已求助于专业职业咨询机构的人,他们值得庆幸的是:已经认识到应该进行职业规划,让自己在有年龄优势的情况下,通过继续学习和岗位调整,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而还有很多人工作多年,钻进了困惑的小巷,愈走愈深,发现自己是不能自拔了。

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很重要,这是职业规划的源头,它对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建议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最好在专门职业顾问机构的帮助下进行。因为这阶段孩子的个人的气质都已经形成,有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通过职业咨询机构帮助学生科学的分析并认识自己,同时结合他们对就业市场和形势的了解,对高中学生进行初步定位。根据职业定位,明确他近期和远期的努力目标。让他们在大学学习和以后工作中少走弯路和远路。

欧美国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的职业规划,而他们的高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是在学校、职业咨询机构指导下进行。我相信随着我们职业咨询机构的努力和学生父母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会重视并开展有效的职业规划。

“80后”如何规划职业?

同样有着几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有人收获颇丰却有人黯然神伤?为什么有人依旧生机勃勃而有人却终日颓废萎靡?其实在芸芸众生里,我们都只想给自己找到一个归属,为自己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领域,给自己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发觉自身存在价值的位置,也许当年的自己混沌而不谙世事,所以浪费了一些岁月,多走了一些弯路,但是一旦醒悟,很多问题就会开始摆在眼前,毕竟一份新的事业需要经营,那么,一个新的开始就需要一个规划。“80后”是在人才市场驻足寻觅的人当中的一股大军,大多本科毕业,一般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骨子里有着这一代人所独有的骄傲与任性,在求职的过程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也慢慢地摒弃了这些情绪,学会了谦逊与低头。可是“80后”当中还是有很多人,面对自己的职业问题时仍然处在迷茫阶段,在目前的就业难的大环境中,被动的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虽然这是一个舒缓的方法,但是,要想走得更长更远,我们始终要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案例一“80后”求职大军一员的李先生,已经有了两年的工作经验,但是,目前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他说,其实在考大学的时候由于家里对他的期望相当大,当时的自己觉得考上了大学就可以了,对于自己的专业的问题就想得不是很多,在某大学读了四年的法学专业之后,因为实在找不到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出于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他在一个房地产公司从事业务员的工作,在那份工作中虽然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却始终觉得工作压力太大,而且公司方面对人才培养和福利方面也完全没保障,之后就选择了跳槽,在一个房屋置换公司担任外销经济人的职务,但是在工作了几个月之后,他又发觉自己在工作中不能彰显自己最好的状态,更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至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的盲目尝试,显然已经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自身压力的逐渐增大让他不得不彻底的面对自己最深层的问题。

分析

其实李先生所出现的职业问题,是我们80年代生人当中比较典型的。他的问题是出在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对自身定位、职业定位还有自身的职业,规划的不够明朗。他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自己的条件适合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找工作的时候,都只是简单的应对自己当前的困境,而没有把自己的问题做一个认真的剖析和思考。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他在工作了几年之后,都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建议

作为一个有着不一样成长经历的“80后”职场奋斗者,其实我们自身就有着一定优势,只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自身的仓促和对自身、对市场的不了解,让我们不知道要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境况中,只要明确自己想要的什么,一旦目标确定之后,就可以为自己之后的职业发展,找到一条相应的路线。在这当中,要做的就是认真衡量自身情况、行业情况和市场发展状况。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因为职场谋职,拼的不仅是实力。虽然企业选人在于能力、经验和实力的考量,然而个人却还是出现了有能力没人要,有经验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很多“80后”求职者认为,自己在某一领域具有独到之处,而且看着招聘启事的要求也完全可以胜任,真正谋求时却发现想法与现实相距甚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职场谋职,有劲使不出该如何处理呢?

案例二“80后”的张先生,02年毕业于一所比较知名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由于专业背景不错,所以一毕业后的他,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一份比较合适的工作,到了一家国企的信息部工作,主要负责公司中心机房的网络建设、软件的应用支持以及系统维护。这份工作非常稳定,而且待遇也不错,张先生也用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去卖力的工作,以表达出自己对岗位的负责和对企业的忠心。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张先生也从一名初级技术工程师,快速成长为信息部经理,实现了自己职业发展的跨越。在信息部经理的位置上从事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张先生开始出现了职业厌倦,这种厌倦主要来源于工作内容的简单重复,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和没有多大含金量的工作内容,以及对国有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的不适应,再加上张先生的发展已经遭遇了瓶颈,使得他对工作逐渐失去了激情和动力,失落感越来越重,开始对目前的职业感到嫉妒的疲倦和厌烦。

遭遇了职业厌烦的张先生,此时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职业人生,开始希望通过工作内容和环境的转变来改变目前现状,于是在06年底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职离开了现在的单位,加入求职大军,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下一步的征程。本以为凭着自己五年多的工作经验,和在信息领域的能力以及专业背景,出来谋求个适合的工作应该不是问题,但真正行动时才发现,现实没有那么简单。很多工作看着自己也完全可以胜任,但简历投递过去后往往却没有音讯,偶尔也会有面试,却只是经过一轮后就再无消息。李先生开始思考,难道是自己不具备对应的能力和经验?还是自己的简历、面试环节出现了问题?

分析

张先生所遇到的状况是典型的有能力没人要的现象,拥有不错的学历背景和经验能力,却始终谋求不到适合的职业,主要的原因是出现在经验能力和岗位的匹配度上。因为个人在某一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力,但如果偏离了这个领域,这种实力也只能是宽泛和空虚的,而现实中,李先生原先的企业是一家国企,工作内容和职责都和他现在所谋求的企业类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出现了实力与要求的偏差。其次,五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在一家单位供职,非常缺乏对职场的了解和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求职也越来越趋向于商业化的技巧化,而不是只要把自己的工作职责实实在在的写出来,就会有人要,缺乏竞争力的整合和定位重点的突出,也是李先生目前求职碰壁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再次,IT业是一个发展非常迅猛的领域,可谓日新月异,缺乏对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把握,无法做到知己知彼,更不用谈尽快谋求到适合的职业。所以,张先生当务之急是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能够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劣势,然后逐个输理目前存在的机遇和威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走出求职怪圈。

建议

分析自我精准定位

希望谋求到适合职业的前提,就是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适合做的领域和职业是什么,本身能力是否可达到,以及自己求职的方向和方式是否正确。如果无法分析清楚自我,那只会在求职路上更加徘徊和迷茫。通过对“80后”张先生的内外在因素,综合评估分析,以他目前的资历和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积累的丰富经验,非常具有含金量,只是张先生自己本来个性等方面的个人因素,根本不适合在企业内部从事信息技术管理而已。所以,如何调整好目前的定位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针对人才市场企业的需求的调查分析,结合张先生的自身因素,建议其定位在:信息技术咨询、ERP顾问这类职位上。

职场谋职掌握技巧

定位规划明确后,张先生需要针对自身因素提炼出具有亮点的竞争力,然后在简历中润色体现,目的是能够使企业通过一份简单的简历,能够快速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可用性。如果针对性强,显然成功概率也会非常高。当然,以李先生目前的情况来看,压力还是有的,但适当的压力就是进步的原动力,没有必要把压力当成自己发展的绊脚石,更加需要的是调整心态,突现自我。接下来,针对心理和职场技巧方面,张先生应进行全面规划,才能够使自己目前的失落心态变为积极主动,全面进军下一个领域。

把握资源问鼎高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张先生通过科学的定位和技巧的分析指导后,完全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如何使方案化为现实。适合张先生的职位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的,通过两周多的时间,张先生面试了5家,成功拿到了两家公司的职位。通过全面考虑后,张先生筛选掉了一家,去了一家职位和发展前景具有相对优势的公司,从而,使张先生从求职受挫和迷茫的困境中彻底得到了解脱。

忠告

企业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人才,但一个有价值的人才如何去营销自己也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新生的“80后”一族,当个人在职业发展或职场求职受阻时,应全面分析衡量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是关键,默默无闻和任劳任怨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所以,在自己能力和经验的基础上,去找出竞争力和岗位的匹配点,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让劲头随处可用才是根本。

提醒

职场求职就业受挫,首先要对自己进行一下科学的分析,找找问题出在哪,而不是继续盲目潜行,如果缺少了正确的定位和技巧,纵使你再有能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这样规划职业会影响到你的一生

不久前,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走访了青岛市几所大学,通过了解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前没有做过良好的职业规划,也导致了很多人在就业方面失利和茫然。到底做职业规划有没有用,做好职业规划会对我们人生有什么样的作用?为此,笔者走访了不同年龄的不同人群。

因为这样,他才录取了我

张小姐,2007年新闻专业应届毕业生,现就职于某金融管理公司,担任管理顾问。当谈到职业规划,张小姐说:“职业规划当然有做过,不过是根据个人梦想简单粗糙的划分了人生的几个阶段。像我当初,规划就是把求职重点放在媒体,然后利用一两年的时间充实工作经验,争取在第五年内成为单位的骨干,十年内成为部门主管。”当笔者问到现在的工作是否符合职业规划,张小姐回答不符合,至于原因,张小姐是这样说的,“原来想得简单一点,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没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导致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意料之外的事,就业后才发现,很多工作比较好的同学都作了很细致的职业规划!因此,我也针对现在的工作,重新作了一份详细的职业规划,希望以后能实现。

徐小姐和张小姐是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就职于家乐福,担任办公室秘书。徐小姐在面对笔者的问题时,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徐小姐说:“这是我毕业前的职业规划。”笔者翻了翻,大约有七八页“那你找工作就是按照这份规划来进行的吗?”“当然是”“能否谈一下这份规划是怎样在你工作中实现价值的?”“还记得当时应聘这份工作时,本来我应聘的不是这个职位,但我在规划时就考虑到不可能绝对会找到我要求的工作,我就把和我要求的工作相关的工作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在应聘时,当人事部经理问到有关这份工作的细节时,由于我做了良好的准备,可以说对答如流。当人事经理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时,我把我的职业规划详细地说了一遍。后来我们的人事经理对我说,就因为这样,他才录取我的。”

三大绝招帮你实现职业规划

毕业三年的宋先生是海信集团南方分公司的主管。宋先生是这样说的:“要实现职业规划,最重要的是要看行动。当初毕业时,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都作了很好的职业规划,但是到现在,能实现的也没有几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人真正实施在行动中。当我们进入社会以后,就发现有很多的事情和我们所想象的是不一样的,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在很多时候选择放弃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记得我刚毕业时,工作不是很好找,感觉自己的前途很迷茫,十六年寒窗后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经常感叹中国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轨。每天都去关注招聘的信息,看需不需要本专业的,不时的衡量着那些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因为自己是理工科,初步给自己定的方向是技术类。可是电子行业非常重视工作经验,多次碰壁之后逐渐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去做技术类的工作,找别的工作,人家又会以专业不对口来拒绝你!当时真的是很气馁,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将找工作的范围放开到技术应用、支持类和需求比较大的带有专业性质的销售类。按照招聘信息上合适的岗位去联想未来工作的发展,离我的职业规划有多远。后来我成功应聘了一个海信销售的工作(带有电子专业背景的销售类工作),这样就选定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工作确定之后开始重新给自己做职业规划,做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以后开公司给自己打工。这个职业规划我现在也没有能够完全实现,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步之遥。我觉得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以下的三点需要做好。

第一点是踏踏实实做事。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把每件事情都踏实的做好就是最好的办法。面对工作,刚开始都要从基础的、单调的事情开始逐步的熟悉,在熟悉后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改进,逐步的进行提高,最终做出一番成绩。很多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眼高手低,喜欢做新鲜和有表现力的工作,不愿意去做基础和重复的工作。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售场实习卖电视,我刚开始也想自己是大学生,以后也不会做这些事情,以为很快就会把自己调离。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真的有点心急,后来发现着急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把能够做好的事情做好。我开始学习产品知识和讲解技巧,做户外展示等,他们形容我跟一头狼一样的工作,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的销量已经排到了商场第一。后来做的工作比促销要好的多,但是这段经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是我工作之后收获最多的一段时间。工作没有高低大小之分,只要肯踏踏实实的做,就一定能够做出成绩。

第二点是要坚持自己的目标。我销售做的还是挺好的,离我销售经理的目标就差一小步。这时候人资部对新员工进行正式的工作分配,我没有选择直接去做销售经理,而是选择在总部先做一段时间的管理。在这可以见识到和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维持一个好的人脉关系,给自己的将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工作的安逸会让人产生惰性,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目标,时刻的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努力。我也曾经满足于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还可以接受的薪水,每天可以和朋友吃喝玩乐。做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目标,也不能有了目标不去实现,要经常的做总结和检查自己的目标工作进度,并作深刻的反省,这样会更好的坚持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目标有时候还要做勇敢的决定,我做了3年的管理工作也算小有成就,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我需要的,也不是我的目标。我毅然的做了一个决定,放弃安逸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追逐自己做销售的目标。职业可以是短期的,职业规划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保证很好的耐性,持续不断的坚持自己的目标。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也可以不断的提高和修正自己的目标,使目标更加适合自己。我想我现在的目标已经不是原来的销售经理,或许应该已经是更高的可以独挡一面的办事处经理。

第三点是不断的学习进取。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讲,熟悉和做好一个工作应该是不难的事情。要想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必须要对原有的工作进行一个超越,那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取。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学习,向表现优秀的人学习,向做的比自己好的同行们学习;一种是自己学习,开卷有益,遇到问题查阅资料或者翻阅书籍解决,多看一些有用的书来增加自己的知识。要保持一种钻研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习惯晚上十点之后拿本书看上二三十页,这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十几天就可以看完一本书,半年下来就可以看很厚的一摞。

我的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觉得这三点是最重要并且是最难做的。希望毕业生能够树立一个好的职业观,踏实有序的去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才能胜利的达成自己的目标。”

总不能一直向父母伸手要钱吧?

王先生已经毕业6年了,刚毕业时,王先生在一家大型网络公司做销售人员,如今已拥有自己的商务公司,在同龄的毕业生中,属于发展比较好的。当谈起自己的职业规划时,王先生说“世界头号投资大师巴菲特,小时候是一个内向而敏感的孩子,无论是读书成绩还是在生活中表现,巴菲特的表现与一般孩子毫无区别,甚至还不如。但巴菲特却将这一弱点转化为自己最大的优点——耐心;同时,他还发现自己对数字有天生的敏感,并对其充满了兴趣。最终他结合自己的优点——耐心、对数字敏感,将自己的职业发展转向成为一名投资家。

在明确的职业规划引导下,巴菲特拒绝许多外来的诱惑,也忍受住许多压力,坚定不移地按着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前进,最终成就一番惊人成就。”王先生认为职业规划是引导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砝码。王先生说虽然自己的对职业规划的认识不像专家一样深,但他认为职业规划对自己的意义很大。职业生涯规划发掘他的自我潜能,增强了个人实力。“刚开始工作那会儿,不知道自己在做哪些方面有能力,找工作很茫然,毕业时就随便找了一份销售工作。”王先生说,“刚开始,一连两个月没有完成销售任务,心里真是着急,房租都快交不上了。一个这么大的人,总不能在毕业后,还向家里伸手要生活费。我有了辞职的念头,我想大概是这份工作不适合我吧!后来,我在人事部经理的帮助下,针对我的爱好,做了人才测评,总结出我适合做什么,完善了我的职业规划,帮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确适合做销售,只是销售的方法没找到,于是根据我的情况,对我做了销售方面的培训。我也找到了信心。同时还发现我在管理方面的才能。正是这份职业规划,让真正认识了自己,也正是在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下,我才能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创新,逐渐成长起来。职业规划,我才会在这短短的六年内创造出这样的成绩!”

职业专家把脉,给你可行性建议

为此,笔者采访了成功职业指导中心首席职业规划师性格分析专家陈功先生。

1.职业规划对我们的人生重要吗?为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对于没有航向的船来讲,任何风都不是顺风”。“一个人放对了地方就是人才,放错了地方就变成蠢才。”

前段时间,“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今在澡堂当搓澡工”的消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众多国人无限的感慨!

曾获得4枚全国举重比赛金牌,打破过一次全国纪录,一次世界纪录的邹春兰,如今在长春一家浴池做搓澡工,每搓一个澡收费5元,邹春兰能得1.25元,一个月下来,挣的钱不到500元。在我们周围,曾经风光、曾经耀眼的职业明星如今辉煌不再、默然沉寂的人随处可见。多少曾经纵横职场的白领丽人,年过30以后,找工作成了“老大难”、只能做家庭主妇!多少天之骄子,曾经进大公司、拿高薪,35岁以后,却一步步地走下坡路!

为什么?

邹春兰在再也在比赛中拿不到好成绩时,拿了8万元的补偿就走了,既没有想好以后做什么,更没有做好今后要从事的职业的准备,以至退役多年后,还是“不到小学3年级的文化,拼音都不会”。

著名职业规划师陈功认为:一生职业生涯长期的成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必须建立在适合自己的长远规划之上,得益于一次次在战略高度上进行的职业选择。成功没有标准的道路,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天赋。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道。

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的职业,才能持续地成功发展。只看眼前的得失、现在的高薪,只有一时的成功是必然的结果。

2.什么时候才是做职业规划的最好时机?

越早越好。在美国,初中就开始做职业规划。在中国,大学生做职业规划不是太早,而是最好时机。因为早规划早准备,从头做起的机会大。年龄大了,没有人愿意给机会从头做起。再加上有了经济压力,从头做起无法满足家庭的生活需要。

3.对目前毕业生没有良好的职业规划的看法?

前几年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相对淡薄一些,这也是这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乱投简历。漫天撒网,却一无所获。更没有事先的计划和知识技能的准备。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今年来咨询职业规划的大学生比往年成倍增加。往年来咨询的一般是应届毕业生,今年二、三年级来咨询的大学生明显增多。说明就业的心理压力已经渗透到整个大学时期,对就业的恐惧情绪在大学各年级蔓延。前来咨询的既有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也有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这样的知名大学的学生。

4.到底哪个是更好的工作?

多数人不知道怎么进行职业规划:到底哪个是更好的工作?首先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对于“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从事适合的职业”就是“做回我自己”、从事适合我自己的职业,代表了五层意思:

A.从事“做回我自己”的职业就是从事“最有工作满足感”的职业,就是每天享受工作,而不是每天厌烦上班、对从事的工作感到厌倦甚至痛苦。

B.从事“做回我自己”的职业就是从事“进步和发展最快”的职业,最能发挥自己的性格和天赋优势,是职业发展的最佳路径。

C.从事“做回我自己”的职业就是从事“一生长期发展”的职业,能取得一生职业生涯长期的成功,而不是依赖某个偶然机会的短时间内的成功。对有些人来说,适合的职业意味着对他是最好的职业,不是唯一可以做得来的职业;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适合的职业可能意味着是唯一能够持续发展的职业,不适合的职业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D.从事“做回我自己”的职业就是从事“最成功”的职业,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这个职业上能发展到很高的层次,能取得自己可以获得的最大的成功。

E.从事“做回我自己”的职业就是从事“最有竞争优势”的职业,与其他人竞争时有最重要的优势——性格和天赋优势。因为即使一个人有专业的优势或经验的优势,大家都从事同样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有性格和天赋优势的人进步更快,在知识和技能上会逐步赶上并超过仅仅有专业优势或经验优势的人,这样这个人的这些后天优势也会逐渐丧失。

主动实习,为求职增加一分胜算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已经很少把应聘者的学历放在第一位,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面对招聘启示上的诸如“相关工作经验两年”之类的条款头疼而无奈,自己在学校里呆了四年,向哪里去要工作经验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应届毕业生,但是同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快就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有的人却求职无门呢?分析一下问题的关键,不难发现,那些好就业的学生,大多数在校期间都有过丰富的实习经历,而那些找工作很难的学生则是缺乏实习经验,或者没有把实习当回事。所以才导致找工作难,难于上青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寒窗十几载,我们可能读了一些书,但是我们走了多远呢?行万里路,这第一步就是从实习开始的。

笔者走访了一些高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学生的实习状况。

校方观点:实习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课程

因为学科上的差异,导致实习内容的不同,学校一般不会有专门安排实习的部门,因此,学生实习这项工作落实到了各个院系。我采访了各院系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工作的老师。

青岛大学文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王老师说,实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用人单位和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相互磨合,从而让用人单位确定是否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而实习生也能根据所实习的行业内容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以及更加准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每年都有实习生直接拿到了实习单位的offer,还有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被更大更好的公司聘用。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结果。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学校一般把正式的专业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在这学期里,学校不开设课程,给学生自由的实习时间。一般要求实习不能少于两个月。当然,也有学校给大一新生安排了实习,把实习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实习合格获得学分。而且实习的学分是相对独立的,不能用修其他课程得到的学分来代替。有的院校为学生实习特设了小学期,大约两周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小学期的实习一般都是本专业的实习,由学校统一负责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

前几年学校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单位,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对实习的态度也从被动变成主动,而且学校提供的实习单位不一定适合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学校和学生之间达成双赢的沟通,学生自主去找实习单位,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再做政策性规定。

这样不仅节省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利用实习来为自己未来的职业早作打算。

我在采访大一新生时了解到,虽然他们对学校是否安排实习以及实习的内容概念模糊,但是他们表现出愿意早实习的愿望。尽管他们的实习计划听起来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这种现象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主动实习的心态。

实习大观园:各专业实习的几种类型

因为学科上的差异,各个专业的实习情况各有特点。我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以下几种类型:“能‘利’双收型”:市场营销学。这个专业的实习充分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许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带着各种文具去学生寝室推销,不管推销成功与否,都是实习报告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实习看起来和兼职很类似,不但锻炼人而且学生还能挣点零用钱。“校园工厂型”:机械类专业。许多理工类的院校在校园里有专门为学生实习准备的工厂,这类实习一般是为大一学生安排的,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二是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不用出校门就能实习,方便学生。“东奔西跑型”:法律专业。不管是在法院、检察院还是在律师事务所,如果真的想学以致用,那么两条腿绝对不能闲着,一般会有老师或律师指导,虽然不可能单独接案和调查,但是和整天坐在办公室整理案卷比起来还是更长见识的。“为人师表型”:师范专业。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讲,一般会去所在大学的附属中学实习,不仅教授课程,还要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组织工作。师范生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当了老师才知道,在学生面前,一言一行都要慎重,想想自己当年的调皮,才感觉老师是多么辛苦。“省略实习型”:国际贸易专业。大四整个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而且课时相当多,学生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去实习,而这个专业,实习单位一般都是外企,众所周知,外企的人才管理制度一般都相当严格,实习生很难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况且时间不允许。所以国际贸易系基本上不实习。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模拟商务谈判等活动。

带薪实习OR无薪实习?

实习对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学生毕竟付出了劳动,那么,实习应不应该带薪呢?

能找到带薪的实习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据学生反映,现在大公司、大企业对实习生要求很严格,要通过层层面试,自身条件不是特别优秀的根本进不去。而小公司、小企业一般怕麻烦而不原意接受实习生,因为一个“师傅”带一个学徒会浪费公司原有的人力资源。况且,公司把重要的事情交给实习生去完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也就没必要花力气培养实习生。有的公司在章程里明确规定不招收实习生,即使不要薪水也不招。

据调查,有80%的大四学生表示如果找不到带薪的实习,能够接受无薪实习。可见,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讲意义重大。许多学生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找工作制作简历时,在经验栏上给自己加砝码。

面对实习的普遍现象,要见“怪”不怪

在实习过程中,文科的学生大多数做一些文职类工作,比如办公室文员,内勤,助理等,无非就是整理文件之类,几乎不会接手重大事情。而理科生下工地、进车间也不过是参观多,动手少。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学生的实习内容就是把一个铁块打磨成一把锤子。实习合格与否就是实习结束时,这把锤子是否能用。

当然,因为实习生的实习时间有限,实习单位不可能把很重要的工作交给实习生,毕竟哪家公司也不会为了不确定因素而轻易冒险。这些现象给实习生的感觉往往是自己不被重视,或者怀疑用人单位大材小用,以至于不认真实习。尤其是无薪实习,有的学生利用实习期间学校宽松的管理制度逃避实习,实习结束的时候再靠关系随便找个单位盖个戳。这种做法无疑是自欺欺人的。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虽然实习生的工作一般都是琐碎而枯燥的,但这正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韧性的最好方式。工作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做好了,再小的事也能证明一个人是成功的。所谓实习的收获因人而异,说的就是看你怎样对待它。

实习生心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刘丽是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因为这学期课程很少,她便联系了附近的银行去实习,她说,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和课堂上不一样的情况,比如银行系统的操作问题,即使专业知识很扎实,不去实践也是永远不知道的。

中国海洋大学的大四学生徐华说,真正实习后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实践是很锻炼人的,有些事,不亲自去做,永远都不会知道它是怎样得出的结果。

许多学生把自己的实习过程写成了实习日记,那一本本厚厚的手记证明了实习沉甸甸的分量。他们感慨地说,从来没有像实习时那样想要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

把握实习,为求职之路提前点一盏灯!

谁不想走出校门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面对招聘启示上那些让应届毕业生们深恶痛绝的字眼,“有相关工作经验”、“同行业工作经验两年以上”等等,如果你有丰富的实习经验,在敲求职大门的时候,你的手里就比别人多了一块砖,也就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工作。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必然经历没有工作经验的阶段,在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把握好实习,无疑也是为求职之路提前点一盏灯。

殷谦点评:就业压力的增加是学生主动实习的直接原因,想方设法进大公司捞取“简历资本”也只是表面的东西,建议实习生在深思实习的目的之后再去实习,这样要比盲目实习效果好得多。

我们面试为什么总遭拒?

又是一年毕业时。高校的大四学生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忙碌起来。说到找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呢?就是面试。参加一次面试不像投递一份简历那样简单。在面试的过程中,应聘者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自己是否被录用的关键。

殷谦采访了某大学的大四学生,有的学生很幸运,经过一次面试就成功地找到了工作,但是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几次面试,甚至有的学生经过多次面试,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看着别人找到心仪的工作,仍然奔忙在面试路上的学生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我的面试总遭拒呢?

迟到或无故缺席

案例:小张去公司面试,因为走得比较晚,加上第一次去地点不熟悉,所以迟到了几分钟,当小张气喘吁吁地来到考官面前,考官看了看表问:“路上堵车了吗?”小张想这考官还挺不错,给他个解释迟到原因的机会,于是略带不满地回答:“是有点堵车,加上你们公司提供的地址有点不清楚,所以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听完这句话,考官的脸上也显出了不满的神色。随便问了小张几个问题,面试就结束了。那次面试小张当然没有被录取。

殷谦点评:迟到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求职者对面试的不重视。第二,求职者是个不守时的人。不管面试时间是几点,做好充分的时间预算,起码给考官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才能使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不至于让自己败在迟到那几分钟上。至于无故缺席,考官连人影都见不到,那还有什么机会可言呢?

试前准备不充分

案例:曾同学听说一家公司招聘就去面试了,见到考官她竟然问:“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啊?都招聘什么职位?”考官有点惊讶地反问:“你不知道我们公司的业务就来应聘了吗?那你应聘什么职位?”曾同学老实地说:“我听同学说你们公司招聘就来了,您看有适合我的职位吗?”那位考官还算不错,看了她填写的简历决定给她一次机会,就说,请你用一分钟自我介绍一下。可是曾同学的表现实在很令人失望,说话没有中心,显得逻辑混乱。考官以为她很紧张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就提示性地问了她几个问题,她给的答案也很简单,并且不能充分说明理由,也没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考官最后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让她以后尽可能地准备充分些再去面试。

殷谦点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曾同学这样的现象在面试中比较常见。面试中不能打没准备的仗。但是如果准备得过于充分也会适得其反,比如把简历做得像书一样厚,抱着一大堆获奖证书出现在考官面前,考官会认为你在给他压力,也同样不会聘用你。

不良习惯及修养

案例:糖果公司一位负责招聘的经理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男生来面试业务员,说起话来手舞足蹈,这位经理一直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而这男生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离题万里。要不是这位求职者的手机响了,真不知道他会说到什么时候。

这位应聘者当着经理的面接听了电话,然后回到座位上问:“请问你在公司里是做什么的?你打算聘用我吗?”

经理对这位应聘者的行为本来已经很反感了,现在连自己的职位都被问,真是无奈,只好压着火气说:“我们再考虑考虑,你回去等消息吧。”

一般考官说等消息也不过是委婉的拒绝,谁知那位很不知趣地补充:“如果你们公司录用我,我希望我的年薪至少在五万以上。”

经理当然感觉他的话很可笑,于是只好对他说:“我还是现在告诉你面试结果吧,你可以准备其他公司的面试了。”

殷谦点评:虽然你不能控制世界是战争还是和平,但是面试的时候把手机关机,不要询问考官在公司的职位也不要急于追问面试的结果总能做到吧?

穿着打扮不得体

案例:小丹去应聘水产公司的经理助理,因为自身条件不错,小丹认为自己很有希望得到这份工作,于是出发前着实打扮了一番,花枝招展地就去面试了。谁知高兴而去败兴而归,经理委婉地告诉她:我们公司要求经理助理有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且穿着得体。小丹很后悔,早知道不打扮了,还省时间了呢!

殷谦点评:面试不是选美,但是衣冠不整给人吊儿郎当的感觉同样也是不会成功的。建议多学点有关面试着装及礼仪方面的知识,不要因为着装而影响了面试的结果。

心态紧张或松散

案例:江同学第一次去面试的时候很紧张,虽然报纸招聘上写的联系人是王小姐,她却叫成了张小姐,这让她和考官之间显得很尴尬。面试结束后,考官很善意地对她说以后面试的时候不要把考官的姓氏弄错了,因为即使考官可以大度地原谅你,但是谁能保证将来与客户谈业务的时候不会把客户的名字叫错呢?

还有一种和案例中相反的情况,学生在面试中表现得很随便,对应聘的结果流露出无所谓的态度,在学生本身可能以为这是放松的一种表现,但是给考官的印象往往就成了对工作不积极,不热情,不主动争取。从而导致面试失败。

殷谦点评:面试前做几个深呼吸或者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要紧张,会起到很不错的效果。至于表现随便的应聘者,既然面试结果对你来讲不可能无所谓,那么不如态度认真一些,而不至于让考官误解你是个不积极的人。

性格太内向或太外向

案例:某同学去面试,考官问什么她就回答什么,考官不问她就沉默。考官问她是否有问题时,她回答说没有。最后考官问她是否能适应出差?她说,回去和男朋友商量一下再决定吧。

还有个同学过于情绪化,当考官问他对加班的看法时,他就开始批判,好像政治家在台上演讲一样。考官最后只能无奈地说:“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口才,但是你应聘的这个职位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能力,而不是意气用事。”

殷谦点评:太内向或者太外向对应聘者来讲都是不利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是要不得的,因为很少有需要偏激性格的工作。而没主见则反映了一个人的不独立,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缺乏或过于自信

案例:有的学生去面试的时候,因为过于自信,还没等考官开口,就对考官问这问那,因为面试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到最后成了他问考官。或者干脆信口开河,表现出任何工作自己都能胜任。与上面的情况相反,还有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缺乏自信,不敢正视考官的眼睛,这很容易让考官对其能力产生怀疑。

殷谦点评:过于自信和缺乏自信都是主观上可以解决的事情,要想面试成功,首先要给自己适当的自信。

人品考验不过关

案例:曾经有公司在求职者的必经之路上放一个纸团,谁把它捡起来谁就被录用。如今,这样的面试不会再重演了,因为几乎所有求职者都已经把这个故事背得滚瓜乱熟。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往往关系到职业道德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虽然纸团那个题目过去了,但是用人单位会设计出新的考核办法,因为在用人单位的考核因素中,人品问题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了。

殷谦点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永远是博弈的关系,与其费尽心思去猜人家的题目,不如好好加强修炼自身的人品,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人际合作能力差

案例:杜同学去面试,考官看他条件还不错,各方面都很符合单位用人要求,于是准备问他最后一个问题就让他周一来上班,那个问题是:你们寝室同学之间关系怎样?杜同学于是把同学之间的矛盾都说给考官,并且表示另外七个人没有一个值得交往。然后开始抱怨其他人的不好。考官不仅皱起了眉头,一个连和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同学都处不好关系的人,和同事之间能有合作吗?而且七个人和他都有矛盾,虽然不一定是这个人不好,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他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样的人,还是不用为好。

殷谦点评:杜同学的经历看起来满可惜的,但是站在考官的立场上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考官并没有冤枉他,因为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为了一个人而冒险,那样很可能弄乱整个公司。“默默无闻”少经验

案例:大四学生小李去面试一家公司的科研人员,考官看到他的简历上几乎没有社会实践的相关信息,就问他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社团,他回答只参加过一次志愿者活动,是系里组织的每个人必须去的那种。最后,小李的面试没有成功,考官的理由很简单:科研人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求动手能力强,并且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大学里“默默无闻”的人当然不合适。

殷谦点评:虽然经历不等于经验,但是没有经历就一定没有经验。用人单位看中的是应聘者的能力而非学历,如果在大学期间不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那么面试失败后只能空叹毕业证不过一张废纸。

应聘专业对口难

案例:虽然跨专业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统计,从全国来看,只有30%的人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的行业。但是所谓的跨专业也只是从自己的专业跨到相关的行业,至于那些专业性要求很强的职位,外行人要从事此类职位还是很困难的。

在考官以专业为由拒绝应聘者的时候,应聘者为了工作,一般会争取一下。可能拿以前做过与此有关的兼职工作来证明自己有一些经验,或者说喜欢这个工作自己有天赋等。反正就是肯定自己有哪方面的优点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甚至有的应聘者直接说:“专业对口的人也不一定就能比我干得好啊。大学里还不都是混日子,不定学到什么。”

殷谦点评:专业不对口对于求职者来说是一个劣势,但是笔者建议,除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确认自己的确不能胜任以外,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行业,都应该争取一下。

总之,人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领域内,让专业束缚了自己。

外表长相也要看

案例:陆同学去面试一家电台的播音主持,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她占了很大优势,面试结束后一星期以内出结果,本以为自己一定能拿到这份工作,但是却迟迟等不到录取的电话,给电台打电话才知道人家新招聘的人已经去上班了,她很不解就问自己为什么没被录取,结果给她面试的那个考官说:虽然你的专业素质很不错,但是我们认为你的形象不适合做主持。

殷谦点评:除了模特等对外表要求比较严格的行业外,不排除有些用人单位存在以貌取人的现象。

话说回来,以貌取人的单位是否值得你去争取它的职位呢?

性别歧视待消减

案例:很多女同学去面试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被用人单位直接告知这个职位不适合女孩子,你还是找其他工作吧。作为应聘者,当然很无奈,但是用人单位说不适合女孩子,自己好像也找不出什么理由反驳。

部分用人单位考虑到如果聘用女性那么将会带来一系列麻烦,比如结婚生子,于是就找各种借口拒绝女性应聘者,当然,在社会的发展和各项社会制度的不断健全之下,虽然部分单位存在对应聘者性别歧视的现象,但这种情况毕竟还是向着越来越少的趋势发展了。

殷谦点评:如果所求工作的确不适合女生,那也没办法。如果是对方故意刁难,可以说明自己其实也可以做的很好。如果无论如何都不要女生,那么不如暂时放弃,为下一次面试早作准备。

总结:面试中被拒绝,原因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学会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那么,下次面试中被录取的那个人就是你。

如何能在以貌取人的面试阶段胜出?

无庸讳言,企业青睐实力派。不过,对求职者而言,知识技能这些硬件要素固然重要,但是,服装、发型、谈吐、举止……这些容易让人不以为然的细节,也可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做个职场漂亮明星大有必要。如何在多少有些以貌取人的面试阶段胜出?

穿衣打扮颇有讲究

曾有一名求职者前往北京的一所专科学院应聘计算机工程师职位。面试时,这名求职者打上了领带,穿上了西装。面试过程很顺利,求职者过硬的专业知识让招聘老师欣赏不已。

在决定是否录用这名求职者的过程中,却有一位老师提出了异议:“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个面试者穿了一双旅游鞋。一方面,如此装扮很不得体;另一方面,也说明此人很有个性,也许比较难管理。”但由于当时学院急于用人,大家没有在意这个细节。几天后,这名求职者到学院正式上班了。

接下来的事情让人感到意外,人们发现,当初那位老师的话逐一成真。上班后,此人不拘小节,衣着随意。更要命的是,他个性十足,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领导找他谈过几次话,但收效甚微。日子久了,他成了学院有名的“刺头”。

看来,真是越是细微处越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秉性,因此,对于服饰等外观问题,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

服饰指服装和饰品,是最直观的语言符号,它以面料、颜色、款型等外在穿戴展示一个人的综合精神风貌。服饰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服饰语言是人的文化价值的显现。在面试的时候,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才能更好地吸引考官的眼球,争取更大的成功率。如何着装,也是一门学问。这门功课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了,就说明他具有较好的审美观和端正的人生观。

面试阶段,穿着的最高原则

★大方得体男女有别

△男生面试着装

穿西装是最为稳妥和安全的。在颜色选择方面,应聘者最好穿深色的西装,比如灰色、暗绿色和深蓝色,它们给人以稳重、忠诚、干练的感觉。在面料选择方面,最好选择天然织物做的西装,因为人造织物的光泽和质地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缺乏垂感。在款式选择方面,体瘦的人适宜穿米色、鼠灰色等暖色调,图案为格子或人字斜纹的西装,这样会显得较为丰满、强壮。体胖的人则可穿深蓝、深灰、深咖啡色等西装,款型可选用直线型的美国式,这会显得廓形锐利且苗条。

男生着西装有十忌

一忌西裤短,标准的西裤长度为裤管盖住皮鞋;

二忌衬衫放在西裤外;

三忌衬衫领子太大,领脖间存在空隙;

四忌领带颜色刺目;

五忌领带太短,一般领带长度应是领带尖盖住皮带扣;

六忌不扣衬衫扣就佩戴领带;

七忌西服上衣袖子过长,它应比衬衫袖短1厘米;

八忌西服的上衣、裤子袋内鼓囊囊;

九忌西服配运动鞋;

十忌皮鞋和鞋带颜色不协调。

△女生面试着装

一般来说,套裙是首选。在颜色选择方面,求职者会选择冷色调套裙,比如炭黑、雪青、紫红等。上衣和裙子可以是一色的,也可以采用上浅下深或上深下浅的组合。在面料选择方面,求职场合穿的套裙应该用高档面料缝制,上衣和裙子要采用同一质地、色彩的素色面料。在款式选择方面,上衣要注重平整、挺括、贴身,较少使用饰物和花边进行点缀;裙子要以窄裙为主,并且裙长要到膝或者过膝。

女生着套裙有四忌

一忌套裙不合身,上衣最短可以齐腰,其袖长要盖住手腕,裙子最长可以达到小腿的中部;

二忌衣着不整,上衣的领子要完全翻好,衣袋的盖子要盖好,衣扣要全部系上,裙子要穿得端端正正,切忌当着别人的面随便脱下上衣;

三忌举止不雅,穿上套裙后,站立时不可以双腿叉开,就坐时切忌双腿分开过大、翘起一条腿或抖动脚尖;

四忌不穿衬裙,可以选择透气、吸湿、单薄、柔软面料的衬裙,而且颜色应为单色,如白色、肉色。

最后,特别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把适度的外在包装当成是浓妆艳抹的露点写真,包装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体,而是一种向招聘方表示尊重的必要社会礼仪。做漂亮明星,是尽量把自己青春朝气、健康时尚的一面,让招聘方考官注意到,从而提升个人的印象分。

在心理学上,这叫“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

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健康阳光的得体形象,利用首因效应,制造明星效果,吸引考官,从而,达到在众多竞争者中轻松脱颖而出的目的。如果误解做漂亮明星的意思,大秀你的个人性感,就大错特错了。

性感不是生产力,“清凉”岂能当卖点?绝大多数大公司不是以貌取人,而是以才华能力取人,正规的企业及政府部门更是不在话下,因此,应当学会自重,自我包装,拍个把幅青春洋溢的生活照附于简历并无不可,但过度包装过于展示性感了,不但无益于自己的形象,反而会降低自己的身价,起码,正规企业不会用色迷迷的眼光欣赏性感,而看重的必然是才干。这家公司不予聘用,恐怕也在于那套写真太性感,试想,又有几家企业是靠性感当生产力的呢?

同时,以性感写真集当卖点,无疑向考官显示了一种个人的虚伪和浮躁。明星靠卖弄性感吃饭,自然会赢得观众的青睐,只有个别企业不是以学历取人而是以貌取人,也许这种用人的不良取向影响着一些人的求职心理,可以说,正是社会的性感浮躁症带动了个人的求职浮躁症。

凡事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这应当是促成个人求职卖弄性感的原始病根,但是,要遏止这种不正常的社会风气,恰恰要靠个人的积极努力,所以,在要求适度包装、制造明星效应的同时,一定要学会自爱自重,因为,只有你尊重自身,用人单位及企业公司才会尊重你个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不是垂涎你个人的脸蛋和性感。

克服面试“怯场”最有效的办法

现在,面试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初入职场必迈的一道门槛。面对这道复杂、严肃的特殊试题时,你是不是有过因复杂而“怯场”,因严肃而“缺氧”的经历呢?尤其遇到一些古怪的问题时,你是否会瞬间空白,束手无策呢?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心态在作祟。

面试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顺序、思路和方法。只要我们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这些刁钻多变的场景,棘手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面试是一种融感官与理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能考试,如何与面试官进行一次富有成效的交谈,的确存在种种技巧。现在,就以王楠面试时遇到过的几次“缺氧关卡”来谈谈他的切身感受。

2008年,王楠本科毕业于山东一所普通高校。在高压力的就业时代,王楠并没有胜人的决定性优势。在浩如烟海的招聘会中,学习工科的他却向一家招聘行政策划的外企单位投递了简历。很快,他收到了面试通知。

面试当天,28名应聘者中,王楠是唯一工科毕业的学生。在面试之前,行政主管向他们先做了该企业的系统汇报,然后开始第一轮面试——口试。由于面试都是采用背对背封闭形式,所以每个人的面试内容面试者都不得而知。

从一个个出来的应聘者的表情上,可以看出这场面试是一场信心和实力的战斗,他们都是出色的。王楠不禁心里有了一些担忧和焦虑,这种状态直接滋生了他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当时唯一的生理感觉就是口渴,头脑缺氧,这种常见的面试综合症突然暴露无疑。

幸运的是,王楠是最后一个接受口试的。

当王楠进去的时候,突来的感觉就是这场盛大恢弘的面试是专为他一个人而设的,他成了这次交谈的主角。这种阿Q的心理战术让他稍稍有了一些放松。

奇怪的是,从他一进门,其中一面试官就对着他笑,他为了礼貌,也报以自信的微笑。

面试官A:你好,你笑什么?

王楠被他直截了当的话搞的一头雾水,因为他的面试程序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计方向发展。

王楠定了定神:您好,微笑可以掩盖一个人的紧张,坦白说,我现在有些紧张。

面试官A:那你想不想知道我笑什么?

王楠思索了3秒钟:我想知道,但是在得到答案之前我可以先“预估”一下您笑的结果吗?

三位面试官全被王楠逗笑了。

面试官A:措辞挺专业的,洗耳恭听。

王楠顿了顿:有人说,微笑是一种幽默。您的微笑,直接让我忘记了我正在接受一场口试,而是让我感觉我在与一位相见恨晚的朋友谈心。现在我放松了好多,谢谢您的微笑。

在进行了几句谈话之后,王楠的缺氧状态渐渐好转,心里底气也渐渐恢复。

面试官B(很严肃的表情):你回答的很好。不过很遗憾,我想证明一点的是,他的笑是在笑你的“自不量力”,你知道吗?

他的这句话,让全场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刚刚活跃的气氛突然变地异常僵硬,王楠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

王楠怔了一下,微笑道:对不起,你们只是跟我说了一句话,怎么就知道我的“自不量力”呢?

面试官B:我们看了所有应聘人员的资料,在28位应聘者中,你是唯一工科毕业的。而且他们的学历好多都是硕士,还有过这类工作的经历,最优秀的一位是商业策划师。你知道。我们现在招聘的职位就是行政策划,需要文案功底和行政能力都很强的人员。所以,你一进来,我们就想笑,像你这种拿鸡蛋碰石头的做法,我们作为企业单位是不欣赏的,这也是我们安排你作为最后一名出场者的原因。对此,你能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吗?

幸好,王楠在出场之前,已经考虑到这种尖锐的问题。而王楠秉承的原则就是:他们所有的刁难都是一种考验,做到触变不惊,宠辱不乱就好。

王楠深切地看着他们,说:是的,我也很欣赏第一位出场的,因为他是最勇敢的。可是作为最后一个出场者,我很幸运,因为我比前27位都多出充裕的准备时间。我想每个人都喜欢看压轴的戏,而我想我会尽力把自己的角色演好,不让观众失望。再有,作为唯一工科毕业的学生,我想强调一点,您刚才的说法可能有些偏颇,我们都知道感性和主观的态度在分析决策问题时,是不受用的,这也是许多文科学生的最大弱点。作为工科学生,我有严密逻辑的思维,审时度势、决策掌控的能力。再有,用工科毕业的学生去做行政策划一职,我想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打破常规的发展思路,不拘泥,不守旧。作为待求发展的企业,这些要素都是最迫切的,也是最致命的。我想说的就是这些。

王楠说完后,三位面试官全都鼓起掌来,王楠起身向他们鞠了深深一躬。

面试官B:呵呵,不瞒你说,我的确是文科出身,我做起事情来,有时过于主观,过于感性,这次,通过你的谈话,我从你的口中获取很多行业内的有效信息。谢谢你。

王楠一笑:您过奖了,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思想客观地阐释出来。作为一个企业,最大的发展动力就是寻找新鲜的血液,而不是寻求“前辈”的翻版,我想这种模式才叫发展,才叫创新,作为行政策划需要这种思想。

面试官B:既然你这么自信,我想你应该很容易找到比我们公司更好的企业吧?

又是一个诱导式的问题,王楠思考了一下,微笑说:或许我能找到比贵公司更好的企业,但据我了解,贵公司的企业理念第一条就是“人才先行”,我想这样一个重视人才培养的公司,我有100%的理由珍惜。

面试官C:我很欣赏你的说话风格,从你一进来,我就注意观察,你说话之前,都需要停顿3秒钟的时间。你感觉自己反应慢吗?

王楠依旧停顿了3秒钟:我喜欢先思考后说话,而思考是需要时间的,谢谢。

面试官C:好,你与前面的那些应聘者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点,我很欣赏。现在我宣布你是第二轮面试——笔试的第一位人选。

经过面试官的商讨审核,参加第二轮笔试的人中,总共有14位,王楠就是其中一位。

笔试题目是——草拟一份《行政策划方案》。

面试官发下答题纸之后,说了一句:答题笔在铅笔盒里,没带笔的同学自己拿。

14位应聘者中,有6位没有备笔。而王楠是个注意细节的人,他在任何场合中都喜欢随身携带一支黑色签字钢笔,这次也不例外。

这种草拟方案的笔试,王楠在学生会做班委的时候接触过,所以没有很大的挑战难度,他只是在方案上强调了一名行政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唯一不同点就是,他把方案的主旨用英语翻译了一遍附在中文下面。

笔试结束时,其他13位应聘者自信坚定的神态对王楠来说是莫大的挑战。录用结果是在第二天上午通知的,上次的面试官A在电话里跟他说:“你再‘预估’一下你昨天的面试结果?你会被录用吗?”

王楠在电话里轻声说:“让我考虑3秒钟。”

结果就是,王楠顺利被那家外企单位录用了,职位——行政策划。

后来,王楠进公司的时候,当时的主考官C告诉他:“录用你,原因有三:第一,你是全场里唯一让企业看到斗志和活力的年轻人,因为你会适时地微笑,你会理性地思考,你说话之前会停顿3秒钟;第二,笔试的时候,14位中,6位没有备笔的同学全部淘汰,因为他们不注意细节。在官方文字中,起草方案必须用黑色签字钢笔,而公司为他们准备的全是蓝色签字钢笔,而你做到了有备无患;第三:你是笔试者中,唯一用附带英文草案的应聘者,因为你考虑到了我们这是外资企业,必须附带外文跟译。”

王楠最后走进人力资源办公室时,面试官B说:“你是我们公司破天荒录用的工科学士生,这始无前例。可是,我们非要打破以前只录用文科硕士的框框,这种灵感来自于你。因为能力是最高的学历,态度是最高的高度。”

其实,身入职场的过程中,风云多变,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个“showme”的时代,不妨给自己加点“氧”,提高一下自身的“缺氧”免疫力,做到游刃有余,触变不惊。这才是每个面试伯乐都希望见到的“千里马”。

殷谦点评:没有人能完全控制外界的变化,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从容镇定,处变不惊往往能在竞争中出奇制胜。

为什么找不到真正属于我的职业?

“我分明有很强的能力,可是为什么找不到真正属于我的职业?”这个问题在你脑海里出现了多少次?不断的尝试新的工作环境,可是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归属。

这样想的精英们一般会频繁的更换工作,而且往往会觉得在不断的变更之后,自己的职业轨道却仍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发展,工作过程中也不像当初设想的那么满意,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已经拟订却不知道要通过怎样的规划才能达成。曾经以为不断的变换能够让自己看到更多的世界,也更容易找到自己适合的那份工作,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幸运,那些无法如愿的人处在这个关口,一切都显得比曾经预想的更迷茫,虽然知道自己需要一个出口却始终无法自救。茫然的工作着,只求在混乱的职业思绪中找到解救自己的救命稻草,从而跳出自己已经陷入的职业怪圈,寻求一条解救自己的职业道路。

频繁跳槽的状况

其实我们往往会发现,不断的变换工作环境虽然对于个人而言确实可以丰富人生经历,当事人也往往认为这样会让自己对自身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可是他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不断的环境的改变对自身而言也会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人在不断的改变中可能激起很多改变,如果自身没有在不断的改变中做好调节,那么就有可能被不断改变的环境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了原本所具有的一些能力,同时也容易在不经意间失去一些很好的发展机会。

处在这样的关口的精英可能对自身也有些迷失,可能已经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那么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对自己要进行一个比较彻底的剖析,看自己不断的改变中发生了哪些改变,同时又因此而有了哪些优势;同时还需要确定一个目标,曾经模糊的理想需要做一些整理,让它再次清晰起来,如果仍然看不清楚则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帮助;之后还需要审时度势,对想要再次投入的行业做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让自己的优良的能力能够在新的环境下得到合理的发挥。

频繁跳槽的建议

在跳槽这个转折点上我们应该让自己清晰的看清楚一些事情,才能比较正确的分辨出跳槽的利弊因素,看清楚什么时候跳槽才是对自己最有益处的。但是我们同时还应该看清楚的一点是:很多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选择方面,往往不仅仅对能力方面有比较高的要求,还会比较偏好那些稳定而且忠诚的人才,不断的变换工作可能让一些企业认为你的稳定性不是很强,从而对你的印象也会有些折扣,个人竞争力也在无形中降低。也就是说过多、过频繁的跳槽对于之后的求职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弊端的,因此关于跳槽的决定也需谨慎。

职业生涯规划机构案例

我们最近就接待了比较多的属于这种情况的客户,不久前,我们的一位客户就是带着这样的困惑来到了我们公司,他告诉我们他在6年的时间内换了10多份工作,过程中的原因有很多,或者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或者因为所在公司环境不尽如人意;或者因为自己的上司的不够公正;又或者自己认为应该改变之前走了很久的老路,自己的生活需要一些调剂等等。但是因为很多因素的处理不够妥当,结局总是不想自己预想的那么好,甚至在之前的工作过程中有过曾经有过5000的工作,现在却因为不断的跳槽滑落到1300,另外还发现现在自己只是处在了更加尴尬的地步,因为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发现自己在不断的跳槽中越来越弄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感觉自己被困在了一个球当中,怎么跳也跳不出去。

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分析

面对这样的客户,我们独之秀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对他的经历做比较深入的了解,通过比较深入的交流对他这6年的工作经历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对他6年来积累下来的杂乱的职场竞争进行分类规划和整合;在这过程中也让他对自身有一些更深入的了解,让这几年的不断跳槽对他所产生的改变更清晰的摆在他的面前,之后再通过一系列专业测评,让他的价值观、感知性、判断性等等都得到清晰的判断,我们再在了解了这一切的基础上找到他所适合的职业方向、职业发展轨道和当前最佳的职场切入点。在给他之后的职业发展做出一个适合他的自身条件的可行规划上,让他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也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也坚定了发展的信念。

同学三个月来的求职遭遇

同学向我哭诉了这三个月来他的遭遇,看着这位平时很硬气的汉子在我面前痛哭流涕,我不禁也跟着一番唏嘘。我觉得有必要将这个故事讲出来,给正在求职或准备求职的新人一个忠告,使他们免于遭遇和同学相类似的事情,在求职路上少走些弯路。

同学是今年三月份开始找工作的,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是新人所以到处碰壁,现在一些公司的目光很短浅,他们招人的要求就是要有经验,而在一些正规的企业中他们最看重的是职员的潜力,其次是品质、学历,经验被放到了最后。书规正题,后来找到一个比较著名的大公司,他应聘的是企业文化专员一职,当天面试,回家后就被告知他已经通过了初试,第二天可以去复试了,同学感到很高兴,这么长时间终于有个慧眼识英的人。

第二天同学收拾利落,穿着板正的西服套装去复试。到了之后,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面试官就告诉同学:你被我公司录取了。当时同学很惊讶,因为一切显得是那么的突然,他甚至没有心里准备,虽然如此同学还是很高兴。当通过复试的求职者被集中起来的时候,他发现一共来了20多个求职者,而通过复试的有15个之多,同学心生疑虑,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通过率?但这种想法在心中也仅是一闪而过,因为他太需要一份工作了。在集体训话的时候,这15个求职者被告知他们要接受1个月的新人免费培训,因为公司的总部是在沈阳,所以他们要到沈阳培训,以便于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背景。公司承诺去沈阳的车费由公司报销,但要等到沈阳之后才能报,而且还要交上200块钱的服装费。当时就有一位求职者表示这样的要求他做不到,表示要考虑一下是否到公司工作。同学觉得这没什么不当之处。就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要求。

同学到了后,发现培训的地方是在郊区,环境非常的差,教官待人非常粗鲁,动辄骂人,还称是军事化管理。当初承诺的每顿五元的伙食费还不到两元,食宿条件非常的差,跟当初承诺的简直是天壤之别。而且同学还了解到被带到这里培训的最后也并不一定进公司,而且承诺的报销车费一直也没有得到兑现。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好几人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缺乏人性化的管理而离去,同学的毅力还算坚定,一直坚持到最后。

培训结束后,同学却被安排做业务,公司的说法是:进入公司的每个人到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业务训练。同学每天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跑业务,忍受白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做成了一笔数万元的买卖。同学很高兴以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谁知道等到发工资的时候,还只是可怜的几百块钱。后来同学了解到连公司的一些中层管理人员都是这样被对待的,当他管理一个地区的生意刚刚起步时,就又被调到一个烂摊子,所以又很多管理者受不了这样的待遇而纷纷离职。同学到现在才真正看清了这个公司的面目,下定决心离开公司,另谋生路。

当同学再次到人才市场的时候,那个公司还在招人。据了解这个企业每次招聘会都在。如果你看到一个企业天天都在招人的话,那它的企业制度一定在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导致人才的外流,对于这样的企业一定要充分了解后再决定是否去应聘。

这就是同学在求职期间的经历,虽然谈不上是血的教训,但也是经验之谈,希望同学花三个月得到的教训能给正在求职路上行走的人一些启迪。求职路上并非一路太平,希望各位走时能眼观六路,到达心中的目的地。

应付7种“问题老板”的办法

在我们以往的观念中,遭遇“问题老板”无疑是很痛苦的事情,仿佛升职从此无望,快乐也将远离。事实上,在与“问题老板”周旋时,只要你有勇有谋善依然可以在“问题老板”的羽翼保护下平步青云。

其实与上司的交往,就像是一场艰难的踩钢丝表演,冷静、协调与平衡才是成功的关键。这也是职场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你从“问题老板”那里得到的是大把大把的机会还是无止境的噩梦,全在于你自己是否能掌握“人际”钢索的平衡。

对于更多不同类型的“问题老板”应当怎样对付呢?长期从事公共关系研究的德国明斯特大学阿尔弗雷斯·格贝特教授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40%多的人觉得生活紧张、工作时间长,害怕失去手头的工作,常常处于焦虑状态。而且,这种焦虑大多是老板造成的。想想看,现代白领们每天要有那么长的时间同老板打交道,更何况是老板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因而,能否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就成为现代白领生活中的大事情。

格贝特教授认为,要想使自己每天的工作生活充满快乐,首先必须对老板进行仔细观察,了解他的性格。然后,对症下药,琢磨出应对的办法来。他还根据自己对现在社会上老板的了解,总结出对付七种常见“问题老板”的办法与建议:

一是固执己见式老板:这类老板尽管令人难以接受,但始终大有人在。这类老板对自己的领域非常了解,他坚信每个问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就是他自己的解决办法。在他看来对本部门、本专业的了解就是权威。他们不了解全局,囿于自己的学识经验,往往固执己见,听不进去不同的声音。

殷谦建议:你应该采取行动,给他以切实的帮助,但是一定要审慎行事。如果他认真对待你的帮助,你就有可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切忌以说教的方式对待他,这样只能产生更多的不愉快。

二是家长式老板:这类老板多存在于手工业工厂和食品加工厂等传统工业,他们以家长自居,喜好协调,同时又担心被别人冷落。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并不是百事通,只不过他们喜欢剽窃下属的创意,据为已有,夸夸其谈。

殷谦建议:你不妨对老板这样说,谢谢您采纳我的想法,并且使之得到改进提高。如果老板邀请你一起出席公司的庆祝活动,千万不要推辞。否则,你就可能被认为对企业不忠诚,在老板眼中就会逊色。另外,老板还喜欢别人送礼,哪怕是自己做的小手工,在他眼中也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是监工式老板:这类老板是现代奴隶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是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在企业中就像黑社会老大一样建立了严格的监控制度,下属的一举一动很难逃过他的眼睛。他们最大的心理弱点是“害怕失控”,不准员工私下交谈、工间休息不能超时、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完成任务等。上述做法表面看来显示了他们的个人威严,实质上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老板本人没有分身术,不可能监控每一件事情,而且最终还会招致员工的不满。

殷谦建议:一定要按照他的要求小心行事,当然也可以在没有老板耳目的情况下偶尔发发牢骚。

四是杂乱无章的老板:这类老板的创意、点子层出不穷,而且大多数是好的。但是他本人却为此分散了过多的精力,整日为新点子奔忙,手头具体的工作杂乱无章。另外,正因为创意不断,也可能招致不同意见,对付这些批评意见又耗费了他们很大的精力。

殷谦建议:认真思考,用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控制无休止的讨论,赢得时间尽快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否则,只会增加额外的负担。如果可能就向老板提出建议,请他把工作依照轻重缓急分类,这样就控制了局面,也不再手忙脚乱了。

五是企业奴隶式老板:从表面看来,这类老板为公司牺牲了一切,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在他们看来只有公司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以节约资金为要务。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不认为自己是企业的奴隶,而是企业的精英。如果他们在公司提出的建议得不到响应,那么公司里的所有人都有可能遭殃,受到惩罚。

殷谦建议:同他们接触时务必讲究策略,尽可能让他们想起过去大家共同取得的成绩,努力使他们平静下来。另外,如果可能就争取寻找一个只有你自己才能弥补的市场缺口,例如找到一个只有你才能对付的客户,或展示你对公司发展必不可少的独特素质和才能,力争成为老板眼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六是以胜利者自居型老板:这类老板可能30岁甚至更年轻就进入了最高领导层,他们灵活机智,工作积极投入,很快就出人头地。不平凡的经历使他们坚信天道酬勤,一分努力一分收获,而自己足以成为很多后来者的榜样。他们心高气傲,很多人因而离他们而去。

殷谦建议:他们具有很强的虚荣心,所以你应该对他们和他们的决策意见表示赞赏。当然只有在真正取得成绩时才能这样做,不适当的赞颂之词可能很快被识破,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七是喜欢吹嘘自己的老板:这类老板喜欢以外表博得别人好感,他们身穿名牌服装、鞋子,乘坐宝时捷牌汽车,出入于高档消费场所,喜好到处吹嘘自己的成绩。

殷谦建议:其实从根本上说,这类老板缺乏自信,对未来没有安全感。但是他们现在处于领导地位,你还得与其共事。所以应当适当对他进行夸奖,这里分寸把握十分重要,切忌使他觉得你在有意识讨好他。如果这一点奏效,你就可以放心安稳地工作,你的生活大概也会变得轻松愉快。当然,你千万不要去学他的作派。毕竟,名牌服装和昂贵的汽车不是每个人都能消受得起的。

职场:新手上路准备好了吗

每个人都面临严酷的职场竞争力大考验,企业在员工淘汰上不再留情,新人的“阵亡率”不断攀高,那么,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你该怎么做?

简单来说,一个人没有专长很难成功,但除了专业技能之外,成功还需要很多配合条件,这些条件就是你的“竞争力”。

专家认为,以踏入社会的新人来说,应该在25岁前积极强化下列两种能力:硬件能力和软件能力

★Hard Skill

学历

所谓学历,包括学校、科系、学位。若本身学历不好,一个补救方法是出国留学或报考国内硕士班,用最高学历“勾销”先前较差的学历。尤其现在国内研究院所广开大门,从“硕士在职班”到“产业硕士班”,想要拿个好学校热门科系的硕士学位,各种渠道多元畅通。另一个补救方法,是选择学历门坎较宽的工作,例如部分服务业、成熟期的科技公司、或西北的地方企业,由于在人才竞争上处于劣势,对学历也不敢要求太高,不妨先在这类工作累积一定的资历,因为“资历”要比“学历”更管用。

证照

除了法律、会计、医疗等行业要有证照才能执业,目前包括金融业、信息业、房地产业、美容业、餐饮业、健身业这7个行业,以及制造业的环卫部门,也都逐渐走向“证照化”。如果你的学历条件较差,专业证照可弥补学历的不足。

专业技能

在校期间所培养的专业,只是你踏上专业之路的第一步,许多行业所特有的专业技能,学校无法提供,只能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所以,在最初的“学徒期”,薪水待遇是其次,学习机会才最重要,要把工作当成学校的延伸,把主管和资深同事当成良师,像海绵般虚心学习,专业技术的“马步”才扎得稳。过去所谓的“一技之长”,现在成了“一技之短”,因为单一技能的人才过剩,如果能跨领域培养多重专长,将可拉开你的领先距离。

听说读写算

在日本,教导上班族如何培养“作文力”、“语学力”、“算术力”的书籍,这几年大行其道;而传授上班族“得体的话术”、以及教你使用敬语和打电话的书籍,也成为畅销书。甚至搭地铁时,也可看到上班族埋头在读一些类似儿童智力测验的图册,据说有助于大脑活性化,可提升逻辑思考力与数字运算力。

听说读写算,是每个人从小就要培养的基础能力,从生活到工作都离不开这5种能力,但新生代在这方面却有“退化”的现象。很多主管抱怨新进员工的电子邮件辞不达意、不知所云;行销主管也发现年轻一代虽然创意十足,但连象样的文案都写不出来。此外,做事情“无厘头”、没有逻辑,谈吐应对粗俗无礼,也让主管为之瞠目结舌。

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算,办公室文书软件的运用,也成为新的基础能力要求。很多企业以为新生代是计算机时代,征才条件通常不会注明要熟悉办公软件,等到录用后才发现不懂Powerpoint、Excel的新人,竟然为数还不少,有人甚至用Word绘制简单的图表都不会。

总之,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数字能力、逻辑思考力、办公室文书软件运用能力,是你不可小看的职场基础能力。

★Soft Skill

除了专业技能的“Hard Skill”之外,“Soft Skill”也不可或缺。不论你是工程师或业务员,任何工作都需要做报告的能力,要懂得如何进行一场会议,要会做基本的企划提案,在工作上要能创新思考,遇到问题要有分析解决的能力,对内外部客户要掌握服务的技巧、具备良好的说服力。一名外商银行主管表示,他用人一定用国外留学归国的MBA,因为即使国内名校出身的商学院研究生,上台做报告的表现也普遍欠佳,要如何去跟客户提案?做口头表达,在国外教育是家常便饭,但国内学生却不太习惯,学校教育也不重视,令他感到不可思议。

性格特质“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新人求职上,再贴切不过了。很多企业主领教过”草莓族”的不能吃苦耐劳、抗压性与挫折忍受度低、缺乏小组合作精神、忠诚度与责任感低、追求卓越的成就动机不足,因此在新人的筛选上,更加重视性格特质,并且采取“3QVeryMuch”的准则,也就是说IQ(智商=专业技能)、EQ(情绪商数)、AQ(抗压性)三者并重。而从性格测验、社团活动纪录、面试表现,都不难看出性格的端倪。

虽然科技业用人,基本上是技术挂帅,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经常要不眠不休完成使命,因此工程师的毅力与抗压性很重要。在服务业,性格特质更决定了服务质量,多数服务业都希望员工具备细腻敏锐的同理心、阳光般的热情开朗与亲和力、以及不耐其烦的沟通协调能力。

历练

跨国公司栽培高级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轮调”,让你在不同部门与国家之间培养阅历。历练的多寡,决定你究竟可成大器,还是一颗小螺丝钉。对社会新人来说,包括社团活动、打工实习、校内外比赛、海外游学、项目研究,都是有用的历练。而对职场新手来说,对于上司交办的高难度陌生任务,不可视为畏途,反而应该积极争取参与各种项目,以及外派出差的机会,给自己更多职场历练。

人脉

人脉,往往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提供你意想不到的一臂之力。但是“贵人”不会无端从天掉下来,平时就要勤于耕耘,而且眼光不要“看高不看低”。人脉是一种相互牵成的“共荣”关系,在你利用别人前,要先创造自己的“可利用价值”,一定先有付出才有回报。此外,人际关系学的另一门功课,在于建立360度的圆融关系,包括了面对同事、主管、部属、客户,就算不是朋友,至少不要树敌,卷入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中。

形象管理

除了研发工程师每天面对机器外,诸如业务销售、行政、法务、公关、教育训练……绝大部分的职务都是属于“人对人”的工作,因此个人形象管理格外重要。

根据“7:38:55”法则,人们对你的印象有55,来自你的外形与举止,只有7取决于你说了什么;就算专业也要靠形象来包装,形象攸关专业说服力。即使各行业所要的形象不同,但“品味”是共通的原则。

情报信息力

进入知识快速“折旧”的年代,在校期间所学的东西,如果不随时update,很快就跟不上时代。但是,徒有持续学习的上进心还不够,更要懂得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淘金”,掌握最新的关键情报。现在是速度决定胜败,谁的情报力比较快,谁就掌握赢的先机。因此,如今都把“情报搜集”,列为“绝对必要的工作技能”。

★殷谦观点

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竞争力的侧重点不同。那么在每个生涯阶段,都应该建立一张竞争力清单,弄清每个阶段的重点,发挥强项,补充弱项。

试用期:五招帮你顺利转正

大学毕业了,我们拿着一张“旧船票”(代表过去的学位证、毕业证)来到应聘的单位渴望搭上理想的“客船”。谁料,用人单位不只是根据简历、面试结果判断一个求职者是否合格,还采用或长或短的试用期来考察我们的真实能力,试用期的表现关乎应聘者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地留在公司任职。还有什么比在试用期间被赶下“船”让人伤心的?要想在颠簸的“船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给上司和同事留个好印象,于是如何在试用期表现自己就成了一门学问。让我们看看新人们在试用期的三种典型表现:

案例一:埋头苦干型

中文系毕业的小王通过招聘会和一家广告公司签订了为期两个月的试用期协议,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是大四的后半段时间,他基本上放弃了学校里的课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公司里,他踏踏实实,从不多说一句话,只要给了任务就认真完成。两个月下来,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拿到与该单位的就业协议,但谁料到试用期一结束,老总告诉他,你的性格太内向不适合搞广告,并且你的积极性和创意能力也有些欠缺,试用没有通过。

案例二:夸夸其谈型

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充分的面试准备,小慧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商务酒店做前台接待。这家酒店刚开业,有许多制度和业务上的漏洞,小慧以为老板跟她是同龄人,初来乍到的她就热心的提出自己看到的各种不足,不分什么场合就随意谈论。有时候,老板为员工的错误生气时,她依然毫不顾忌。试用期结束的时候,老板认为她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因此没有录用她。她十分委屈,本来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洞察力,到头来反倒落得这种结果。小慧很苦恼,都不明白自己以后在职场中该怎么办了。

案例三:宽于律己型

小林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文案,试用期期间,她因为没有认真校对文稿,文案出错,导致公司同事都跟着加班加点。对此她很无辜的说:“我是新人,所以不是很清楚。”大家肯定猜到后果是什么了,她被公司解雇了,原因是不敬业,并且不能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

专家支招助你安度试用期

由于没有职场经验,许多职场新人都不知道如何应对试用期,而导致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笔者采访了一位著名的职业培训负责人,她提供了以下几个建议,希望能对求职者顺利度过试用期有所帮助。

个人的准备要充分

上任前,要对工作岗位职责有详细地了解,结合自己的优缺点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尽快缩短与新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注意个人形象,上班的第一天,穿着得体不过分张扬,谈吐自然,给上司和同事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尽快了解企业文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人入职以后安排了好几轮的培训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这些培训帮助员工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薪酬待遇、可用资源等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新环境的文化了然于胸。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氛围,要熟悉公司的“规则”,而不能像以前在学校一样随着自己的性子来。

放下架子从小事做起

传真机没纸了,主动补上;饮水机没水了,长个眼色,提早给送水公司打个电话;主管吩咐的端茶,煮咖啡,整理报表,接待客户等等这些小事都认真地做,不经意间就能让人对你好感倍增。

抓住机会一显身手

当领导给你布置一些难度大的任务时,这就是要考验你能力的时候。新人要善于把握这些时机,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勤于动脑,力争把这些任务完成得万无一失。特别在考勤等评测的时候,更不能偷懒,争取让同事对你心服口服,不能像小王一样,总是埋头苦干,疏于跟同事们的交流,导致大家无法了解你的能力。

切记,有一句俗语说,出墙的椽子先烂。新人们大多都急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往往适得其反,招人厌恶。小慧的失败就是个深刻的教训。

做错事虚心承认

职场新人由于进入公司时间短,没有经验,犯错误十分平常。要是能够及时发现并且改正,只要没有给公司带来太大的损失,领导们一般都会给你改正的机会。但是,你总是对自己的错误百般推诶,同事们都会觉得和你共事没有安全感,你自然也不被大家接受。

能让上司意识到你是个人才的招数很多,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遇事灵活变通,善于举一反三。祝愿还在“试用”着的新人们,早日登上你心中的“客船”。

大学生,你如何能跨进外企的门槛?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把进入外企作为自己重要的职业目标。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外企人”,除了要了解进入外企的“法门”,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即将到来的外企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经不起的五大诱惑

诱惑之一:薪酬福利好。外企的薪酬福利一向是吸引眼球的重要原因。一般在外企都有非常明确的工资结构。公司会根据职位范围的大小、工作的复杂度等来确定工资的级别,工资的增长跟员工的业绩是紧密相连的。13个月的工资大部分外企,年底都是双薪,基本工资为13个月。年终奖年终视工作表现发放年终奖,工资提升另外,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外企都会进行工资的调整。比如在欧莱雅,有一个“全球利润共享计划”,公司将根据去年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及盈利状况,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来提高员工福利。

为了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除了富有竞争力的工资之外,完善的福利计划也是外企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多数外企会提供补充养老保险、车贴、房贴,驻外工作津贴等优厚的待遇。有的外企,更是推出“家属参观日”等精神福利措施。比如,在汉高,公司会根据员工的具体表现提供各种福利,像员工住宅、膳食补助金、圣诞节奖金、信用磁卡等。

补充社会保险这是多数外企普遍采用的福利计划,除了基本的社会保险外,公司还会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比如,商业的医疗保险等,以保证员工最大的社会福利。像欧莱雅,除了按照国家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外,还给员工及员工的子女购买额外的医疗保险;员工期权这是外企针对优秀的员工推出的一项福利计划。如在渣打,推出了股票期权计划;联想,给达到一定级别的员工期权,大约80%的联想员工拥有公司期权。……这些都是吸引大学生进外企的主要因素。

诱惑之二:良好的人才培训机制。人才是一个公司赖以发展的根本,很多外企都有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公司会通过业绩评估等帮助员工走上专业道路。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薪酬福利暂时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但却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他们也会一试。毕竟,有些经验不是用钱所能买回来的。有些外企对优秀的员工,还会送到国外的总部培训或参与重要项目,也是对员工的重要福利之一。如欧莱雅,会根据员工的发展,设计全面的个性化培训计划。

诱惑之三:个人发展机遇好。很多大公司的业务面都相当广泛,往往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员工在公司工作大都可以人尽其才,有很多的选择机会,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调换。很多外企还会给与员工长、短期的海外培训机会,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提高个人的职业含金量。

诱惑之四:职业声望好。外企能提升你的事业潜力,外企员工的工作能力也普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诱惑之五: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工作氛围。较为公平的竞争机制,外企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较多,且存在鼓励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氛围。多项奖项对工作突出的员工,许多外企还设置各式各样的奖项,作为员工激励的重要方面,如客户服务奖、创新精神奖等,这也是福利计划的一种,如联邦快递推出的“紫色承诺奖”,是授予提供出色客户支持、在提供客户服务时积极主动、为加强客户和社区关系表现出无私行为的员工。渣打银行则推出了员工年资奖和特殊贡献奖。各种补贴对一些高层管理人员,许多外企还设立了额外的员工福利和保留计划,如车贴、房帖等各种补贴。另外,生日蛋糕、过节费、疾病探视等各种“以人为本”的福利补贴,以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为主,也是外企惯用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

进入外企的四大要素

大部分外企都相当重视员工对于公司文化的认同。飞利浦(中国)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吴懿沁告诉记者,飞利浦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首先是必须要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客户至上、言出必行、人尽其才、团结协作的理念。在招聘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面谈指引来考查对方在这方面的个人情况。

一般而言,在招聘员工时外企还会着重测试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思维能力。思考问题是否有远见,尤其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导岗位来说,招聘人员会特别注重考虑应聘者看问题是否长远。其他如个人对于得失利弊的判断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思考问题是否有很好的现实性等。

☆工作效率。招聘方通过考查应聘者是否有良好的个人工作技能,是否有很好的独立工作能力,是否对应聘职位有明确的目的导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监控导向能力等,来考核其工作效率。具体的办法,一般是让应聘者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针对性的问题作出解决方案,或者进行案例分析(casestudy),或者要求应聘者拿出过去的经验来同面试官进行分享。

☆团队协作能力。是否能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否有很好的社交、谈判能力,是否对周围群体有良好的个人影响力等。

☆工作能力。是否是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是否能够胜任某一职位的工作。

此外,知名外企的工作压力一般比较大,求职者要有良好的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在高档商务楼内进进出出的外企人的生活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

了解别人的面试经历

在一些大型的网站或者bbs的求职版面上,你都能找到近几年以及当年各个企业的求职者写的面试经历。在面试之前,可以仔细看看该企业面试的大致情形,然后根据别人的得失总结以及面试过程,去准备你的面试。很多企业面试过程的基本情形都不会有太大改变,你完全可以根据别人的面试经历,来准备个人陈述、商业材料分析、小组讨论等。与这个方法类似,你也可以去咨询已经进入该企业的师兄师姐,如何准备你的面试。

★练习常规的测试题

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规的测试题如verbal reasoning(语言推理)、numeral(数字)以及diagram(图表)考试等,你应该事先去做大量相关的练习,有意识地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在面试之前,你也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网站,去做一些模拟练习,有的网站还可以给出你分数和建议。

★提前准备面试问题

一些很常见的问题,例如:请你作个自我介绍?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这一类的问题应该是根据每个不同的企业和岗位都作出最适当的准备。此外,企业通常还会问:你的学历这么高,进入公司后和本科生一样从基层做起你会愿意吗?你是学法律的,为什么来申请做管理?你通过了司法考试,为什么不去做律师呢?

此外,如果你是应聘技术或者其他的专业类岗位,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简历去复习你做过的项目,参加过的活动等,重新进行梳理。最后,面试官通常会要求你提问,你应该事先准备一道问题询问面试官。

★准备好例子说明你的经历和技能

vircabat(英美烟草)公司“你为什么选择marketing或者其他职位?”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我建议大家对这个问题要好好准备一下,可以多讲一些与你的选择方向相关的个人经历和技能,千万不要说就是自己的兴趣。此外,面试前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简历,或者在求职网站如chinahr上面填写的内容,包括中英文,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成竹在胸,而且最好要对面试官的问题适当加以延伸,例如时间规定是30分钟,但是假如你有话要说的话,完全可以说够将近一个小时。不过,面试官喜欢你举例子,甚至会围绕一个你举的例子问个不停,所以大家举例子的时候千万不能模棱两可,不然随时会被面试官问倒。

★你适合去外企工作吗

一次宴会上,你跟邻座的一位商务人士交换了名片,对方是一个在海外生活二十多年的华人,他是一个外企公司的总经理,他姓张,但他让你称呼他的英文名“jack”即可。这时你会做以下哪种选择:(1)你觉得应该入乡随俗,按照中国的习惯称呼他为“张总”更好;(2)你喜欢更人性化的称呼,称呼他为“张哥”,这样才更显得亲切;(3)你直接称呼他的英文名“jack”;(4)你称呼他“老板”或者“老大”,表示对他的尊重。分析外企环境中,一般喜欢直呼其英文名,不能按照国内的习惯称呼什么哥哥姐姐的,那会让人感觉你很不职业,或者认为你想套近乎;若称呼老大、老板什么的,感觉江湖气太浓;称呼某某总,也是内资企业的习惯。所以,上面四种选择中,唯有(3)才是最恰当的选择,其余的选择都是不了解海外人士的习惯,不符合外企特定的文化。

★应对面试的锦囊妙计:不要刻意做掩饰

企业的目的是招聘到适合该岗位的求职者。人无完人,做掩饰、说谎都会导致企业的反感,最终适得其反。面试的时候就是要诚实地去表现你自己。

首先,说话要自然。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千万不要撒谎。一般外企绝不会雇用一个不诚实的人。在英文面试的时候,偶尔遇到不明白的,要在适当的时候发问。当然并不强求听懂对方英文的逐字逐句,懂大概的意思即可。如不是关键字句,也就不必老问。如果英文实在是听不懂,也不必为此太在意。越是自然、坦然,就越有可能在面试中多得几分。其次,要注意穿着和礼节,因为这些反映了你对这份工作的态度。

当前企业用人制度的三个不同阶段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企业大量兴起不过是数十年的时间,在企业的用人制度上,首先是受“以人为本”思想的影响,继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发展到“以工作为本”的用人制度,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用人制度。

第一阶段:以人定岗

这一般是企业在刚起步时所采取的用人制度,这种用人制度的产生与中国人所受的“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有关,刚创业的企业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有时并不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人才,而是本能的认为只要是人才就对企业的发展有利,因此一旦这些企业家发现了某一方面的人才,就会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心态,不管这位人才在企业中有没有用武之地,如果公司中没有适合这位人才的岗位,企业在做工作分析时,会下意识地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为这位人才另设一个岗位或者部门,这就是“以人定岗,因人设岗”,这种制度一方面表现了企业家“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一种思想,另一方面表现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初期,在用人制度上的盲目性,是企业家没有搞清楚“人才能做什么?”和“人才能为企业做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区别,虽然人才难得,但人才多了,照样会造成企业职能不分,效率低下,人员冗繁。

同时在中国特殊的文化熏陶下,“以人定岗”发生了变异。下面是一位人事经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中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

赵童曾在广州一家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但就是这个他曾经驾轻就熟的工作让他产生了巨大的疑惑,在这家公司里,股东的亲戚要考虑到,部门经理的外甥要安排个好位置,股东也要安排个他们满意的位置,老板的小舅子也要弄个官当当,跟领导沾亲带故的都来找赵童,给赵童的工作安排和人事编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赵童也很困惑,在学习人力资源的时候,老师告诉赵童:“不适合本职工作的员工应该坚决抹杀,否则会连累整个团队,一滴污水能搅坏一瓶干净的水,人力资源称之为‘污水定律’。”而老板却对赵童说:“公司就是这样的情况,你看看他们适合什么工作就安排什么职位,不能得罪他们,否则你在公司没法立足。”可实际情况是公司有近6成的员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后来赵童对公司员工进行了调整,并为四大部门经理各配备了一名助手,但问题接踵而来,每天都有人向老板告赵童的状,说赵童安排的人手经常出错误,如何的不得力,就这样赵童的工作难以进展,最终被排挤出了公司。

赵童工作的这家企业属于家族企业,这是华人企业的主要特征,因为在中国,任何一种组织中都不免带有宗法制度的烙印。家族企业可以说是“以人定岗”的一个变异,企业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婆做会计,兄弟做副董事长,侄子做经理,这种现象给企业带来不可回避的劣势,企业员工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妨碍人才涌进,影响企业发展。万科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需要应聘者说明是否与万科员工认识,因此在万科,没有王石的任何亲人、朋友。“以人定岗”只是企业在初期发展阶段的用人措施,等企业略有规模,制度相对完善时,企业就会对用人制度进行改革,于是便产生了另一种用人制度——以岗定人。

第二阶段:以岗定人“以人定岗”倾向于中国的思维方式,主张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而西方企业管理主张以“事”为核心,通过工作分析,设定工作岗位,定岗定责,以岗定人。这两种用人方法揭示了中西方用人哲学的不同。显然在实际操作中,“以岗定人”比“以人定岗”更容易实现。“以岗定人”注重的是一种务实精神,这种用人制度流行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这些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相对完善,人力资源部在招聘的时候,从岗位工作分析入手,确定所需岗位、岗位数量等。“以岗定人”是人争岗位,在招聘时,引进了竞争机制,企业可以从中挑选最适合岗位的员工,这些优点都是“以人定岗”所没有的。同时“以岗定人”更容易实现绩效管理,它将工作规定得更加细致,使各岗位员工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怎样做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等等。

国内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在用人制度上会产生“以岗定人”向“以人定岗”的转变,如联想就曾两次大规模裁员,而且是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裁员,辉搏咨询首席顾问詹以辉告诉《财经时报》:“根据业务战略调整,进行人员裁减,反映了国内大型企业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以人定岗的做法,实现了以职定岗、以岗定人的转变……这是一种成熟大企业的表现。”

在“以岗定人”的作用中,它并不仅仅能够引进人才,它还能使人才退出。一个完善成熟的企业不仅能吸引人才的进入,而且也能让人才退出,这是一个企业的人才保持活力和压力的源泉。以往企业重视人才的引进,甚至“以人定岗”,人才有进无出,忽视了人才退出机制的建设,造成了企业的人才“臃肿”,冗员繁多。而“以岗定人”将冗员辞退(冗员并不一定不是人才),盘活了企业的竞争体制,激发了员工工作的动力,因此这种用人制度广泛的被大中型企业应用。

第三阶段:“以点定人”

这是一种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用人制度,甚至它大多数时间只存在于理论之中,极少有企业能将它付诸实践,而能采用这种用人方式的大多是世界级企业。企业称之为:流程式用人制度。打个比方,公司就像是一个高速运动的圆圈,人就是其中的一点,用人单位根据相应的点安排相应的人,因此笔者称之为:以点定人。

这种流程式用人制度,更能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职能,它将工作的每个职能划分的很精细,每处工作安排不同的人负责,而且它划分的工作与工作之间不是互不联系的。这种“以点定人”的用人制度只能应用于那些制度已经非常规范的企业之中,企业的运行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在这个惯性的带动下,某个点的劳动者也在这惯性的作用下不断的运动着,而且这种用人模式,消除了组织力中的空白地带,增强了执行力。

目前,各大型企业热衷于流程重组,但是有个问题却不的不引起重视,那就是防止职能过于细化。下面是一个小故事,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启发。

有一个在医院里实习的牙科医生,第一次给病人拔牙,由于紧张将病人的牙齿掉进了病人的喉咙里。“先生,非常抱歉。”这个牙科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你去找一下喉科医生。”当这个病人捂着嘴巴,来到耳鼻喉科室时,他的牙齿已被其咽下肚了。喉科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你应该去找胃病专家。”胃病专家用X光为病人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已到你的肠子里了,你应该去找肠病专家。”肠病专家同样做了X光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已不在肠子里,它肯定到了更深的地方了,你应该去找肛门科专家。”最后,病人趴在肛门科医生的检查台上,摆出一个屁股朝天的姿势。医生用内窥镜检查了一番,然后吃惊地叫道:“啊,天啊!你这里长了颗牙齿,赶紧去找牙科医生!”

这个笑话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很深刻的:它告诉我们在流程式用人的时候不能太细化公司的业务流程,将原来属于自己的工作推给下一个工序,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所有的业务流程看似都很清晰明了都有专人负责,结果造成了所有的业务流程却没有人真正负责的一种情况的出现。在职能细化的程度上,是个很难把握的度,因此国内的企业在进行流程改造后,大多以失败告终。

以上的三种用人模式,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它反映了企业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人才在工作中的作用,优化了组织结构,提高了企业效率。这三种用人模式在产生的时间上有先后,但是都曾在历史上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并不能武断的判定哪个好哪个坏,因为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用人制度。

人在职场就要学会发泄

时尚之“吃”

民以食为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人们填饱肚子的一种物质食粮了,社会也越来越关注饮食文化。于是,平常百姓也开始讲究“吃”,要吃得健康,吃得舒适。对于整天从事职场工作的人来说,吃也就逐渐成了一种发泄的好方案,看过《瘦身男女》的人们也许不羡慕主角的身材,但是肯定羡慕主角可以在想发泄时毫无顾忌的大吃一顿。

也许久经职场的工作一族也可以选择哪天想发泄的时候大吃一顿,在吃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思考,不要想热量,不要想工作,只要专心的体味美食的味道,选择的美味一定要看起来好看,吃起来好吃,吃玩后心情会好一些,当作这段时间努力工作的奖励。不过不要天天想发泄哦,那样会为了身材压力更大的。

时尚之“写”

办公室白领们工作时精力高度集中,时时刻刻防备着失业,久而久之,形成精神焦虑症,各种怨气憋在心里,发不出来,一块大石头似的,整天压在心头,很是郁闷,偏偏有的事情还不能为外人道,不能对亲人讲,不能和恋人耳语,那就写博客吧,或者,日记也可以。写出来,气就顺了,把憋闷的垃圾痛苦倒出,会感觉全身熨帖,神清气爽。写的东西可以留存,以后慢慢翻看,也可以即写即毁,一切全凭当时的情绪好坏而定,无非就是宣泄罢了。

时尚之“穿”

穿衣戴帽,个人所好,衣服美观心情也会好起来,特别是在你闷闷不乐的时候,一个人或者约上三五伙伴一起去商场血拼,在讨价还价吵吵嚷嚷中大吐胸中不快,然后,提起心爱的服装,甩动可爱的包包,欣欣然步出店门,再爽不过了。心情不好的时候,买衣服可以挑挑拣拣,逛很多地方也不觉得累,一方面能淘到称心如意的靓衫,一方面锻炼了身体,美体塑身,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要注意,这个时候逛街,最好不要随身携带大额的现金,不然,一赌气,把自己抵押商店了还不知道呢。

时尚之“遛狗”

黄昏,月上柳梢头,牵着毛毛狗,在街上走走,漫不经心地浏览街景,看看天空飞机潇洒穿行,不失为另一种浪漫消遣。狗狗很温顺地随着你的脚步,前后左右地小步轻移,偶尔,抬起毛茸茸的脑袋,斜着亮晶晶的圆眼睛望着你,这时候,你会感觉自己很富有,不是吗,有这样一个贴身随从,死心塌地地追随着你,千万里,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变心,无异,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了。要声明一下,你也可以提笼架鸟,很弹性的软规则。

时尚之“玩具”

一个人的成熟与否与童心未泯无关,越是时尚的新职场人类越是贪玩,自然,玩具就须臾不可离了。玩具是工作之余的另一半,乖巧、忍耐性超强,可以任你欺负,任你打骂,它不象沙袋,打完之后,灰不溜丢地垂在那里,而是,等你再回首的时候,依然在原地俏立,让你不忍卒丢,玩具是成人世界的寻梦园,也许正是它的灵动,在成人的脑海里始终占据着柔弱的角落,是它可有可无的存在才唤醒着若有若无的童年记忆。

时尚之“飙车”

摩托车、敞蓬轿车、越野军车,戴上墨镜,在风驰电掣中,尽情释放自己的狂野激情,在猎猎风中舒展自己帅气、阳刚的一面,三五成群,你追我赶,在大汗淋漓的状态下体味人生的美好。飙车可不仅仅限于男人,女人玩起来更洒脱,香车美女,英姿飒爽,长发飘飘,衣袂飞扬,有山林原野猎豹的自在和逍遥。古代有“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悠然境界,现代的飙车一族,熄火后的那一刻也就达到了这种闲云野鹤的理想状态。

时尚之“逆时”

逆时是一种霸气十足的表现,武则天曾经冬日里诏令百花怒放,逆时而动,在今天不再是难事,滑旱冰,跳街舞,在城市的水泥地上,在市政广场,在大街小巷,穿的花花绿绿,调动全身细胞,泥鳅一样,柳枝一样,迅捷,妖娆。不受地点、不受时间限制,在喧闹的音乐声中,在大众面前挥舞自己的肢体,在大众面前挥洒自己的青春,骄傲张扬,个性突兀,尽管做,真的好HIGH!

这是多血质的热血青年喜好的运动,可是,都市里也不乏懒人一族,下了班,啥也不想干,就愿意倒头呼呼大睡,做个好梦,梦里五彩缤纷,绚烂至极。上班一族普遍睡眠不足,不管黑天白夜,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先睡饱再说。补充个充足的好觉,也不失为美事一桩,有研究表明,睡觉可以美容养颜,更有甚者说,可以减肥,那么,懒MM和懒GG们,下了班之后,可以舒舒服服酣睡了。

时尚之“旅游”

如果假期够长,你的腰包够鼓,大可以搭乘飞机,国内、国际的飞,饱餐美景中忘却烦忧,徜徉在陌生的街道和人群中,一点一点找回本来的自我。满世界的游玩中,不忘和老同学联系一下,在校友录中上传一些照片,看看昔日曾经纯真的笑脸,或者,捧一些小礼物回来后送给同事们,把快乐与大家共享,也真是其乐融融、其乐无穷。

时尚之“网”

许多都市男女迷上了“网",足不出户也可以一览天下事。尽管网上的病毒多得让人担心,但是,网上购物还可以,网上聊天也让人觉得世界很精彩,一来二去就可以结识不少网友,还可以来一段令人痴迷的网恋。有很多人通过网上聊天,找到了另一半,也有不少网上骗子,真是一把双刃剑。

时尚之“咖啡馆、茶楼”

时尚男女从不会放弃对高品位的追求,即使不懂,也要用旁人营造的品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如雨后春笋般在大街小巷遍布的咖啡馆和茶楼正好满足了小资的虚荣。或三五好友、或一人独饮,悠闲地谈天说地,分外舒适。咖啡馆和茶楼或高档或独特的装修,既让人品尝到高品质的咖啡与茶的文化,又满足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让人在现代而又有些古典的浪漫气息中度过悠长的时光。

时尚之“极限运动”

对于喜爱冒险的GGMM来说,征服恐惧是一种最大的收获。攀岩、蹦极、登山探险……一个又一个极限运动就是他们表现自我、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另一个舞台。每当到达顶点,那种超越自我的快感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乐趣,游戏后获得的那本勇敢者的证明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证明。极限运动作为时下最IN的一项活动,一样在时尚消遣中占据广大的市场。

时尚之“击剑、拳击”

好斗,是男人的本性流露:好斗,是女人的野性体现。既想威风一下,又不逾越社会秩序,都市中的击剑吧和拳击馆,恰好给都市野蛮男女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大好空间。通过训练,拥有像动作明星那样的体魄和身手,圆大家一个儿时的梦想,又可以像勇士一样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也许这就是拳击馆和击剑吧吸引好斗男女的地方。

时尚之“泡吧”

现代男女的时尚之一是泡吧,而那些既新奇有趣,又可让人亲自动手的特色吧就让人怦然心动。刚开始有陶吧、布吧,现在又有印染吧、亲自一吹的玻璃吧……把整个小型啤酒厂搬进酒吧,让顾客亲自参与并享受每一杯鲜酿啤酒的制造过程的啤酒吧,把每一个走入这里的客人带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玩转六种“狂野”上司

职场中有六种“狂野”上司,他们的“狂野”做法有时候会令职员们吃不消,那么作为一名“狂野”上司手下的职员,怎样才能使自己不被上司“揉捏”,反而玩转自己的上司呢?“只说不做”型

这类上司是许愿的高手,他会大力夸奖你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把你说得工作热情高涨,也会时不时就给你许愿,令你对他心存感激。这种“许愿狂”上司往往不会给你兑现,甚至刚刚对你说了许愿的话,没过两分钟就抛到脑后了。当你为上司创造出绝佳的业绩,想到上司曾经许诺要奖励你这个那个的话,可上司沉醉于不断攀升的业绩,完全忘记了曾经的许诺。既然已经说了,就不能不算,否则上司的威信何在?你可以适时地提醒你的上司,最好是定期提醒,并晓以利害,使上司认识到许愿就应该兑现,不然会使自己的“名声扫地”。“温柔体贴”型

这类上司过分关注员工的细节,甚至连员工上厕所也要“监理”,给你看着表,在卫生间的时间不能超过他的规定。有时候同事们在谈工作,他会凑上来细耳倾听,员工有哪一句话稍微偏离了工作主题,他就会以“工作时间做其余”的理由扣你工资。对付这种上司,你大可不必谨小慎微,你可以大胆说话,他凑过来的时候,你不理不睬,令其汗颜。“黑脸包公”型

铁面无私的上司是值得赞许的,可是太过“包公”,容易不近人情。上班不能迟到是单位的原则性规定,这原本没错。孕妇员工哪一天因为有特殊情况迟到,上司还大加批评,整个一“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人”。对于这种上司,你要严词反驳,给他说明无私的度,不能“矫枉过正”。他一旦反省,会将你刮目相看。“无风起浪”型

这类上司热衷于“职场三十六计”,惟恐公司不紧张。他会利用员工的长项和心态而安排工作,使员工互相制约甚至互相猜忌,他却乐在其中,观看着棋盘上的黑白子。当你和同事步入圈套闹的不可开交,可曾想到真正的“搅水人”却是你的上司。遇到这类上司,你要迅速跳出他给你画的圈圈,按部就班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至于他交代的让你替其观察同事的问题,就暂时搁置吧。若员工人人都跳出上司的“游戏圈”,那上司的“计策”也就不攻自破了。“得寸进尺”型

这类上司有着无限欲望,对职员的要求也是“得寸进寸,得尺进尺”。公司要加班,你牺牲了休息时间,耗上了健康。当你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向上司交差的时候,他发现你的“能量”原来比他想象的还要大,于是乎给你定下更大的指标,你拼死拼活完成之后,他还给你提高指标。不断进取与超越是好的,可是凡事都有度,累垮了的员工还怎么工作?所以你要及时“拍打”你的上司,“一口吃不了个胖子”,让其明白“以人为本”的道理。“惟我独尊”型

这类上司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六大“狂野”上司里最狂的。他说的话就是“圣旨”,不由你不去遵行。在他手下做事根本不要想什么“民主”,他的专制作风和我行我素其实很容易葬送公司的前程。遇到这类上司,你要苦口婆心地给他“加强教育”,与他沟通交流,以真情打动他,再给他讲“众‘智’成城”的道理,只有大家的智慧,才能真正使一个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如何解决职场“性饥渴”?

办公室人群大多存在“性饥渴”,这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久了,由“本性”而生发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因素,交替成螺旋状上升的一种“病症源头”。之所以说办公室“性饥渴”是种“病症源头”,是因为办公室“性饥渴”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性饥渴”,包括工作压力在内的精神因素和包括休息时间有限的生理因素一起构成了可以生发多种职业疾病的源头。若不及时遏止这种“性饥渴”,那么对于身处职场的人士来说,无疑是再添压力。

大抵说来,“性的饥渴”存在于一切职场人士,缘于他们“性饥渴”的是工作压力日趋加大、工作时间日趋加长、休息娱乐日趋减少。众所周知,性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它也是人的精神需求之一。性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健康与否。职场“事业族”对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一拖再拖,他们信奉的是“性的能量可以积蓄”的理论,认为晚婚会使性有更大的“爆发力”,不仅如此,他们还有意识地避开一切关于“性”的话题,好像生来就是为了更加勤奋地工作。殊不知,对于性的长时间回避不仅没有使他们充满活力地工作,反而使他们精神萎靡,对性的盲目回避害苦了他们。

有的单身白领认为,与其禁欲回避,不如放纵“解渴”,于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所谓“一夜情”、“过把瘾”等“地下活动”,通过它们来促使自己的肉体能进一步得到释放,通过它们来消解工作中所积累的重重压力。但用这种方式“解渴”无异于吸食鸦片,“越喝越上瘾”,因为你付出少量的金钱甚至不用付出什么多余的东西,只需要付出你的“性快感”便可以拥有“一夜情”,直到快乐的不能自拔,直到快乐的忘乎所以,直到快乐的欲仙欲死,直到快乐的身染疾病。

现代职场的快节奏工作使办公室“性饥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深刻命题。首先,办公室的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标准,使办公室人群“上班如猴子,下班如厨子”,就是说工作时间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在笼子里,等到下班回家,也就是有时间买菜做饭而已,谈何文化娱乐?其次,办公室人群整日在电脑屏幕前奋战,电脑辐射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理健康,时间久了,会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感官敏感度。再次,办公室人群下班后,恨不得把街上的异性看个够,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性的因素决定了他们的眼球。

办公室“性饥渴”需要引导。性这个东西遏止不住,也无须遏止,只要不将其发展成畸形,努力总不会白费。人类娱乐的历史由来已久,特别是娱乐的缓解压力、释放激情、点燃饱满的工作情绪的积极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多参加文体活动不失为一个暂时消除办公室“性饥渴”的有效方法。即便是工作再忙,也要在休息的机会轻松地释放自己的心情,将工作内容暂抛一边,像以往全身心工作那样全身心娱乐。其实,办公室“性饥渴”是一种“心理寂寞”,不单单是生理因素,它承载着太多的信息,比如:机械的工作、紧张的大脑、同事间互不搭腔、心灵的压抑……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办公室“性饥渴”含义的外延可以是工作悟性和积极性的“饥渴”,就是说你工作得很出色,但忽然有一天似乎是患了“工作倦怠症”,上班时间不由自主地昏昏欲睡,你也想打起精神,可就是做不到。这样的话,要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来看,可能你休息不足,只要你有充分的生理休息时间就可以了;也可能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或者真是感到本职工作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你摆正心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不要做欺骗自己的人。

做一个积极工作的人,消除工作积极性的“饥渴”会使你对工作信心百倍;同样,做一个消除工作悟性“饥渴”的人,会让你身在职场精神抖擞、出类拔萃。而要消除工作悟性“饥渴”,方法就是不断地充电学习,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观察思考。

职场生存6大现象写真

不同的行业,却有着类似的规则,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职场就是一个大剧场,虽然有不同的人在演,但剧本就那么一个。

1.向左走向右走

多见于政府机关等人情世故盛行的单位。底下的人总是得好好的揣摩着“主子”的意思,努力的搞好与领导的关系。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远了领导看不见自己,弄不好领导还以对其有意见,升职加薪的好事怎么着也不会轮到自己;太近了等新领导来了自己又不好脱身,抓不住向新老板看齐的机会,可能会错失自己发展的时机。

2.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干的多不如干的好,干的好则又不如干的巧。就有那么一些人一直在那埋头苦干,甘于为公司、为单位奉献,来得早去得晚,却总是不得老板的待见。如今是讲究效率的时代,干的再多不出成绩有什么用呢,也许老板还在那不满于你在那浪费时间和资源,喜欢从何谈起。那些在关键时刻显现能力,且不说是真有能力还是假有能力,钢就是用在了刀刃上,不想让领导注意都难。

3.天生演员

这并不是说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应该是养成的一种职业状态吧,也是在机关单位尤为盛行。领导面前毕恭毕敬,就差拿领导当爹供;同事面前“装疯卖傻”,一个踩着一个往上爬;等到真要为群众办点事的时候,也是找到了发泄的时候,一副“别惹我,烦着呢”的神情跃然脸上。另外就是领导在的时候,员工一副兢兢业业,为公司拼命的状态;领导刚走开,这边就说开了,谈谈天,说说地,氛围十分活跃。职场中人都有当优秀演员的潜质。

4.伴君就是伴虎

和领导走的近、关系铁当然好处多多,利于工作上的沟通,作为领导更能站在高处给你一些人生和工作上的建议,领导有了好处第一个想到的也会是你。但伴君如伴虎并不是随便一说,领导如果在哪受了气第一个出气筒肯定就是你,谁叫你是亲近人士呢。遇到会“做”的领导,为了显示其公平,易于自己的政策实施,往往第一个被开刀的也会是你,以此来树立领导自己的权威。最冤枉得就是领导出了事,自己也因为“连坐”被牵连了进去,明明自己什么错也没有,在单位却总是抬不起头。

5.朋友难当

办公室到底有没有友情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职场中人在处理同事关系时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闪失砸了自己的饭碗。最好的朋友永远是那些以前就认识或者是办公室以外的人。同事间的竞争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重要的是你会发现有些事情是不能和同事分享的,有些话也是不适合和同事说的,由此缺少了沟通,朋友的确难当。

6.指哪打哪

这里说的不是对于领导的决策的执行,领导的指示一般不会有人违背,除非你绝对有才做出更完美的方案,前提是领导也是绝对的爱才。流行的现象是领导的个人喜好、兴趣成了办公室的流行风向标,使其甚至成了办公室文化,领导可真是哪方面的才能也有啊。另一种情况就是集体加班,从来没有加班加的这么主动过,因为老板在嘛,谁好意思走在老板前头啊;一方面机会刚好利于自己表现吧。

职场中,美女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据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女性的外表会影响到招聘面试的结果,总体而言,长相漂亮的女性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一些美女即使是有一定的才能,依旧是业绩平平,她并没有利用好自己的“美色”,或者说并没有一套非常得当的出世哲学。

那么美女职员如何让自己的美丽变成魅力的资本,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呢?

首先,职场美女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容貌,练好自己的专业本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心理上看,男女对获得成就感的需要是不一样的,男人有一种征服的欲望,他们希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而女人则是希望自己能被社会所接纳,所认同。所以从人最初所具备的资本来看,长得好的女子会容易觉得自己的天生条件好,天生就要比其他女人多一点成就感,所以长得好而不思进取者大有人在,长得好而希望走点歪门邪道不劳而获者也有不少,但是这些都是不科学的,真正聪明的女人都知道,容貌是一张漂亮的王牌,但不是永久的饭碗。

职场女性应该以一种平实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容貌,不能在关注自己外表和其他人的对比上花费过多的心思,不能将自己的外貌当作一本万利的资本。重要的是练好自己的专业本领,就是做什么工作,就把它做好。

TIPS:职场美女可以把自己的外表当作第一个亮点来引起男上司的关注,走近男上司,让他多给你一点学习的机会,多给你一点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但是要时刻牢记:工作成绩才是决定你地位的根本砝码。因为这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社会,长得好并不能代表你就拥有了一切。

其次,要低调处事。包括穿着打扮要符合公司的着装要求,不要太过时尚,在办公室的休闲时间,要降低自己的说笑声音。长得美的女性总是招惹人的眼球,容易遭到同行的忌妒,除非你有非常特殊的本领,能够构成你立足的资本,而如果你业绩平平,又不注意言行举止,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惹事的花瓶。

Rose在某外资企业里工作,面试的时候,HR觉得她的外形条件不错,经过一些测试,决定录取她到销售部工作,经过公司的培训后,发现她的进步并没有多少提高,接下来是老员工带领新员工的实战练习,Rose的销售业绩也不出色,她在平时着装上大费心思,而公司规定平时着装要严肃,所以Rose的穿衣风格经常会引起大家的讨论,闹得办公室里沸沸扬扬,最后老板把她辞退了,理由是美女在办公室里起了反面的作用。

美女在办公室里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降低自己的说笑声音。很多美女爱张扬,爱大惊小怪,因为自己这些个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顺着自己的异性宠惯了,但是办公室不是温情场所,言语上太高调容易惹得别人的烦心,会让大家觉得那是在炫耀。

TIPS:美女低调一些,会赢得大家更多的好感。因为你的低调会让人觉得有安全感,而不是一种威胁,这样,会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大部分人拥护的时候,也许离你的升职就不远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工作中和工作外,都要有严谨的作风,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恰当地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漂亮的女下属和男上司常常是大家议论的话题,稍不注意就成为别人制造舆论的根据。燕子是新进办公室的总经理助理,她长得漂亮端正,特别是那水灵灵的大眼睛,刚刚认识她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十一长假公司组织集体外出旅游,旅游结束的那天下午,大家在宾馆的大堂里等待集合,这时候,总经理打电话给燕子,说自己要带的东西太杂乱,让她到自己的房间里收拾东西。燕子没有多想就上楼了,总经理的确是买了很多纪念品,还有所在旅游城市客户的资料,燕子把东西摆好,规整地放到皮箱里,用了二十多分钟,然后提着东西和总经理下楼,本来也没有发生什么故事,但是这个事件过后,公司就开始议论纷纷,似乎她和总经理的每一次讲话都值得怀疑,最后总经理的夫人知道了这位美丽助理的存在,实在是不放心,就吵闹着要把她辞退。在这个事情中,燕子是无辜的,问题出在她没有能够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所以给自己造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尴尬。

TIPS:这个例子里燕子的麻烦可以说是自己造成的,由此可见,美女在享受着自己外表荣耀的时候,更要有保护自己不被诋毁的头脑,当你能够独当一面,稳妥地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你会得到大家尊重,赢得老板的放心,而当老板对你放心的时候,也许你就有更多机会被委以重任。

我该如何讨要应得的薪水?

殷谦老师:

您好。我是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现在一家贸易公司实习。已经工作四个月了,前两个月老板发工资的时候就拖。这个月距离发工资的日子已经过去四天了,老板还没有发给我,他好像一点都没有要发的意思。我的工资是老板单独给发的,别人都是月底发,而我是15号,现在我该怎么向他要工资呢?老板这个人不是很好相处,我不知道该什么时候跟他去要,该怎么要?我还要等下去吗?可心里真的很着急,请你们帮帮我吧?

老板并没有特别照顾我,只因为我是15号进单位的,他便15号给我发。我只是在这里实习,再过两个月我就要离开了,现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今天有很多机会跟老板单独在一起,我本打算直接说的,可是碍于面子,总是开不了口。突然觉得自己好没用,连这点问题都处理不好。你们能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办吗?

韩沫

韩沫同学:

你可以先轻描淡写的跟老板点破一下,然后等一、两天看看,如果没有反应。你就可以跟老板说你没有生活费了一类的话,提醒老板给你开支。如果老板实在不发工资的话可以找你所在的学校老师帮忙,或者给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打电话。12333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确定的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公益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大部分地市都已经开通,这部热线电话主要是对劳动者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各类劳动信息和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投诉等提供帮助。另外,你还可以查阅本刊为读者提供的《全国各大城市劳动仲裁委及相关部门联系电话》(见文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实现在工资拖几天是很正常的,毕竟你们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你拿了工资直接走人,连工作也不交接,会给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老板拖几天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没有说不发了,你就不用太着急。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有些东西你还需要注意一下。

首先,你应该尊重领导,不要总期望老板对你有特别照顾,不要总对领导有意见,比如“老板这个人不是很好相处”等等。老板只是你的老板,不要总希望他特别照顾你。老板所关注的是你的工作表现,你为单位做出贡献了,老板自然会让你感觉到他很好相处的。

其次,不要有太多抱怨。抱怨太多了,肯定会影响你的工作,老板也会觉得你很麻烦。你只需要努力的去工作,如果老板看中你的才能他会记在心里。不要因为老板没有满足你的要求就对他有异议,任何单位都不喜欢在下面说领导坏话,搬弄是非的人。

第三,虽然你只是实习,但也应该有工作责任心。不要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想着反正两个月以后要走了,就混一天算一天。实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为你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这就要求你拿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只要还在单位一天,就要一切为工作着想,养成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便会容易很多。

殷谦

全国各大城市劳动仲裁委及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北京市:010-63021821;上海市:021-62774770;天津市:022-12333;呼和浩特:0471-6962909;太原市:0351-4224711;石家庄市:0311-86689142;秦皇岛市:0335-3262685;唐山市:0315-2802289;沈阳市:024-12333;大连市:0411-84369260;长春市:0431-85679937;吉林市:0432-2049321;哈尔滨市:0451-82815773;南京市:025-86590918;苏州市:0512-65229311;合肥市:0551-2678627;济南市:0531-86046012;青岛市:0532-85719191;杭州市:0571-87916407;温州市:0577-88336165;南昌市:0791-3986840;福州市:0591-83373193;长沙市:0731-4427110;武汉市:027-85755651;郑州市:0371-67186284;洛阳市:0379-63296350;广州市:020-86012333;深圳市:0755-25831662;海口市:0898-65303206;南宁市:0771-5505379;贵阳市:0851-5365600;成都市:028-86715847;重庆市:023-63850530;昆明市:0871-3366748;大理市:0872-2125084;西安市:029-87635941;宝鸡市:0917-3240911;兰州市:0931-8487133;银川市:0951-6888922;西宁市:0971-8250219;乌鲁木齐市:0991-2817863;吐鲁番市:0995-8523791;拉萨市:0891-6323194。

居职:勇往“职”前

居职之勇往“职”前-开篇语

殷谦

勇往直前,这个成语一目了然,就是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意思非常简单不过了。这个成语出自宋·朱熹的《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勇往“职”前,顾名思义,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既然我们说的是求职的技巧,这个不是成语的成语就显得更加贴切了。本篇内容主要是记录了一些典型的求职、创业的真实故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勇往“职”前,依然是一个说来易,行却难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心底暗下决心,要做好某某事,要完成某某心愿等,可到我们去做的时候,就会在路上遇到很多困难,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退缩就是放弃,放弃就完不成自己计划要做的事情。夜晚的时候我们下了决心,可天亮了以后未必就去行动。在职场中,我们何尝又不是这样的呢?

传说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日复一日的在烈日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说:“长老,您为什么还要如此劳作呢?请老人家不必如此辛苦,我可以找人代劳。”老禅师不紧不慢地道:“别人不是我!”道元禅师道:“此言不错!可是要做也不必在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老禅师道:“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指导万方,可是遇到这位老禅师终于认输。老禅师是真正的禅师,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假手他人,也不会待明日,“别人不是我”以及“现在不做,更待何时?”这是我们职场人士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说这个故事,就是要让找工作的人和准备找工作的人明白,一定要把握现在,把握机会,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中学时代的同窗碰到一起,寥寥几句摒弃了功利的关心与同问候,然后就细细品味彼此的人生遭遇。

老姜并不老,出生于林彪爆炸那一年,才24岁。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没能复读,进了一家校办工厂当工人。不久校办工厂倒闭,老姜是个性格内敛的人,长得并不高大,但是很憨直。他这个推销员一直跑单帮,千里万晨独来独往,可以想见当初是何等艰辛。去年厂里实行销售责任承包,老姜踏破铁鞋,几乎跑遍了北方中国所有的大中城市。一年下来,拿到5万多元奖金,并老老实实地向当地税务部门交清5千多元个人所得税。大家说:老姜发了。发了的老姜以4万元钱在两个月内建起一幢小洋楼,此举震惊了众乡邻。老姜在家里是独子,父母已经年迈,母亲还不见得太苍老,父亲每每被误认为老姜的爷爷。老姜说,1995年要争取结婚,要多挣钱,过几年再去自费念大学。

Doctor似乎天生是笑料,无论走路、站着或者坐着,都是那种可笑的不协调。他手脚一点毛病也没有,却总是要刻意保持僵硬严肃认真的表情,但是脑袋瓜最精密不过。Doctor这个英文音调单词,可以理解为“医生”或“博士”,这里指博士。Doctor应届考上大连理工大学,是我们那所山区中学的伟大与骄傲。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又要继续读博士。因此大家提前尊之为Doctor,一半是敬重,一半是揶揄。Doctor没在社会上打过滚,不擅长人际交往,敬他一支好烟,不小心掉到地上了,他要郑重地表示惋惜,然后罗里罗嗦地解释为什么没拿好,让人觉得有点呆。于是大家就一窝蜂地劝酒,几句话一哄,Doctor喝得满面血红,青筋暴凸,醉态毕露。Doctor酒后吐真言,已到手两个专利,发表若干学术论文云云。大这终于重又肃然。

浪子不回头,浪子还是当年的浪子。浪子大名邹扬。“假如真有上帝,我要找遍天涯;假如没有上帝,我将安歇梦乡。”他把斯蒂德尔的话当座右铭。因为不愿过平淡的生活,不甘于平庸的人生,高中毕业后一直四处漂泊,深圳、衡阳、温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兰州、西安,他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西,俨然是个江湖豪客了。操作工、推销员、业务代办,干过许多职业,听命过许多老板,心依然是驿动的。邹扬具备一条路上黑灯瞎火走到天明的勇气,名与利,对他仿佛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

还有一名姓汤的女同学,至今不忘作家梦。中学时汤的成绩不好,唯独作文好,当时大家也不怎么在意。汤没有上大学中文系深造,去当了个女兵,但坚持不懈地写,写。功夫不负有心人,汤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越业越多,也小有名气了。

这真是个努力便有成绩的好时代。老姜在努力发财,Doctor在努力发明,邹扬在努力浪迹,汤在努力爬格子。

人各有志,只要努力了,人生是不是就可以无悔?

职业指导师三点转行成功的经验分析

热爱自己的专业,稳定才是硬道理

现在有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与失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他们害怕摊上“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另一方面他们怕第一份工作干不长远,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干。千万不可以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要培养自己的信心,首先就是要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达到非常热爱的程度,与其交谈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凭着一腔热血或者说三分钟热度而选择的专业。

那么木已成舟,怎样亡羊补牢呢?殷谦劝告大学生们,要努力培养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而不是破罐子破摔,混着毕了业,造成不好找工作的局面。那么大学生已经毕业,将要踏入社会的他们要怎样面对自己的抉择呢?

像销售、服务业这样的专业毕业的青年是经常来找我谈心的,他们感到自己选错了专业。我告诉他们,不是选错了专业,是没有理解当初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诚然,有的大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的本愿,更有一些学生随便地一报志愿,将自己的未来当成儿戏。但那些自己为自己选择的专业,为什么毕业后反而没有多少兴趣了呢?这是个心理问题,有些大学生当初填报志愿,是真的喜欢这项专业,可是毕业后却对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不敢问津。

这大体说来有两种情况:

一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真正学好自己的专业,导致明明拿了学历文凭,也是能力有限,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这种状况是由于以前的应试教育造成的,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是大学毕业生能力较强,由于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导致其对本专业产生了怀疑,认为这个专业就是不好找工作,自己所学的是冷门专业。其实现在多元化社会,根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热门和冷门的界限了,哪一个专业也会有饱和的一天,当然,这不是我们职业指导师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那是社会学家的事情。

大学毕业生求职受挫,屡次换工作,对于这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殷谦给大学毕业生的建议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要扎扎实实先干好第一份工作,稳定才是硬道理。当你有了从业经验,你要面对的天地就会焕然一新了。现在是用人单位挑你,所以不要求薪水的多少,稳定即可;将来你积累经验到一定程度,就是你挑用人单位了,到那时再讲薪水的上升也不迟。”

搭乘转行直通车,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

转行的现象在现在职场早已司空见惯,频繁转行成功的案例也令人艳羡,但这些转行人士的成功经验却鲜为人知。殷谦分析出三点转行成功的经验,当可与职场人士分享。

清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就是自己的目标何在,能不能做好。

你要确立一个切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执行。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转行,转到什么行业最佳,搭乘转行的直通车,而不是‘倒车’。

刘墉一开始做的是记者,由于自己从小对文学就有极高的造诣,后转而为专职作家,其作品响誉海内外。刘墉成功的例子恰恰说明,转行要走自己能走的路、愿意走的路,不是盲目搭便车,而要真正搭乘一辆属于自己的直通车。

2.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就是自己的价值观何在,是不是发自内心的。

任何人都追求金钱,包括我在内。但钱多并不代表你过的平安、过的潇洒。我要对青年们说的是,扪心自问,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是名誉还是地位?不管什么,都不要盲目追求金钱。随波逐流、一味追逐金钱就会失去自己的价值观,就会不明白自己真正想得到什么。

事业的成功是看一个人能不能稳定地做好,而不是金钱的多少。

清楚自己究竟是谁,就是为自己定好位置,合不合乎自己的条件。

许多转行者之所以在转行过程中受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挫折,是因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现在的大学生求职,特别是学历高的大学生,老想着自己一步到位。就是说将自己的人生规划过于理想化了。我还是要强调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积累、不断锻炼,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做,终会有成功的一天。还有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正确估量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盲目转行,这必然造成不想要看到的被动局面。

积累丰富经验,走好人生每一步

像会计这样的专业,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方能做到游刃有余。这就需要大学生们勇于锻炼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机械、会计等专业都是越做越熟练、越做越精通、从业时间越长,用人单位越看重的。也就是说,经验的多少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一个标尺。但也有的单位最看重学历,一般说来,法律、医药等专业侧重学历,机械、驾驶等工作侧重从业经验。因为有些用人单位招收技工,特别喜欢经验多的人,而不是一味看文凭的高低。

当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不管是工作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人生和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是相通的,在工作中得到快乐,人生就显得充实。人生态度是乐观的,本职工作就会细心做好。还是那句话,要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踏实地做好,稳定下来之后再考虑薪水的问题。

在人力资源中心职业指导室,不只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咨询,也有一些“40、45人员”在职业指导师面前敞开心扉、畅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不要被自己的年龄束缚住,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一位姓张的师傅说,自己没有什么学历,只有靠技术吃饭,但有的用人单位一看到自己的年龄就望而却步了。

你们这个年龄其实也有优势,年轻人的优势是学历高、理论强,相对而言,你们的优势是经验足、实践好,这恰恰是年轻人不能相比的。

大龄人员参加人力资源中心开办的短期培训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技能证书,有的单位专门招收参加过这种培训班的学员。

职业指导室面向各个年龄段的求职、在职人士,其宗旨就是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从众多规划策略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最佳的工作策略,走好人生每一步。

“实习记者”之路越来越难走

有这样一群人,怀抱理想进入媒体单位实习,除了必要的伙食、车费补贴,他们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着,通宵工作更是家常便饭。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一丝怨言。他们一直认为熬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并时时勾画着自己憧憬的蓝图:出入各大会场、对话高官显贵、聆听民众呼声。理想的翅膀承载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但负荷太多,终有折翼的一天。下面就来倾听他们的故事:

一个电台实习记者的自述(王莹,女,2007届中文系毕业生。曾在当地广电实习半年,现在无工作)

今年一月份,为了配合2008年奥运会,某电台开通了一档新栏目,要招聘一批实习生。消息传到学校,老师就介绍了一些人进去,并叮嘱我们要好好表现,争取留在广电。事业单位、福利齐全、职业诱人,多少人挤破脑袋连个实习的名额也争取不到。当时自己真的感觉受到了命运的垂青,并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留在广电。

短短两个月,我就掌握了整个业务流程,独立采访、撰稿、编辑、录入、剪辑。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加班到晚上12点是常有的事,除了每天一顿的饭费补贴和必要的差旅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还是靠家里接济。家里人得知我在广电实习,给予了十二分的支持,并表示为了能留在广电,哪怕再养我一年也无所谓。因为据前辈的经历,要想成为广电的正式员工,没有一、两年的苦熬是不行的,而这前两年只能象征地拿到一些补贴。

我也做好了打算,一年之内不发工资也无所谓。即使我在广电干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钱,可我依然期待着自己转正的那一天。其实有时候看看周围那些正式员工,只干我一半的活,拿到的工资却是我的3倍,既委屈又期待。

可命运最后却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招工考试的那一天,因为自己非211工程院校毕业的理由被单位拒之门外。当时给带我出师的老师打电话希望他能为我说句话,他的手机却关机了。当时自己就感到心寒,他是那个经常鼓励我的老师吗?他是那个曾经承诺过我一定会转正的前辈吗?看来那些话只不过是诱饵,要我为他拼命干活而已。

后来我得知,其实这些都是借口,大批像我一样的实习生被拒之门外,而一些学历偏低的人却通过其他的门路获得了考试资格。我最终选择离开广电,因为在这里,我再也看不到希望……

一个报社实习记者的自述(周华,男,2007届经济系毕业生,某报社实习记者)

将近一年了,整日濒临贫困的边缘,每月赚取那点儿微薄的稿费,还成天伸手和家里要钱。整天日晒雨淋,跑新闻,对于我来说这种日子虽然精彩但却很苦涩。如果你连一日三餐都还没有着落的话,你还有那心思全力以赴吗?我进入报社将近一年了,和我一同进去的同学都因忍受不了长期的贫困离开,自谋它路。他们现在都有了很好的收入,而我还在苦苦挣扎,心里的那点希望之光似乎也在渐渐消失了。虽然领导一再承诺为我们转正,但那个承诺对我们来说,和共产主义一样诱人却又那么遥不可及。进入报社,大小稿件也写了不下五、六百篇,仅稿费一项就赚了好几千,但是拿到手的也就每月几百,大部分都是领导的空头支票。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走了,照样会有大四的学弟学妹们来填充,报社永远不会缺人。

爆料媒体黑幕:为转正花了30万

记者本人也从一个父亲是当地广电局台长的好朋友那里听闻:他父亲所在的广电集团已经10年没有公开招募新人了。每次都招一大批的实习生进来,白用半年,然后一律辞退,再招一批新的实习生进来。就是这样,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挤破了脑袋要进来。当然也有例外,如果家里有钱,赞助广电二、三十万的,就能得到一个转正的名额。记者认识的一个学摄影的朋友就往广电送了30万,成为了正式员工。

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吗?

诚然,进入国家媒体行业的确是每个有志于从事于记者行业的人所梦寐以求的。无冕之王、民众喉舌,但国家媒体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资源有限,人员配给供大于求。尤其是市场化高度普及的今天,大多数媒体已不再是单纯地完成“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创收也在纳入他们的议程,并逐渐成为他们的重要任务。空抱一腔热忱进入媒体很可能被浇淋一头冷水。

既然如此,想从事记者行业的人大可另辟蹊径,不仅继续着自己喜欢的事业,而且收入更加丰厚。

途径一、网站编辑

相比其它媒体资源,网络媒体的进入门槛更趋向于草根化。现在兴起的大型网站还是一项朝阳产业,因此也催生了一项新的职业——网站编辑。在虚拟世界里采编同样可以实现自己当记者的心愿。而且网站编辑的收入一般不会低于1000元。

途径二、企业宣传人员

做企业的宣传员,目前许多大型企业对新闻人才“喊渴”。许多企业因为经营发展、宣传形象的需要,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一个企业的发展周期通常要经历规则、制度、文化的蜕变。当企业有了自己的文化后,就会注重文化的传播。采编人员无疑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一般一个好的采编人员月薪可达到4000~6000元。

途径三、网络新闻人

做一个“网络新闻人”。在博客、播客兴盛的年代,一切皆有可能。最近两年,许多大事件的爆料就是由个人发布到网上,近而引起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如2003年的伦敦地铁大爆炸就是路人用手机抓拍,再发到各家大型网站的。如果确实热爱记者行业,不妨开个个人网站,将自己采编的新闻发到网上,赚取点击率,很可能你就成为个人创业的新秀。

阳光百货导购员七天的所见所闻

刘莉终于脱下了阳光百货的制服,走出那幢贵气逼人的大厦,看着那些衣着光鲜的富人们来往进出,心里最想说的就是“有钱人真多!”

刘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都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毕业后才知所言非虚。“大学毕业即失业”的诅咒不幸也降临到了她身上,身边有的同学吊儿郎当地混了四年,可毕了业照样有好工作伺候着。也有能力很强的同学,过关斩将,一路杀进公司,赢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环顾四周,还是她这样的多余人最多,见面互相询问近况,穷的只剩下时间了。

刘莉还是在找工作,报纸期期都买,招聘会也都去,奔波两个月了,依然无着落。当初和家人要了3000元钱,信誓旦旦地承诺这是花家里的最后一笔钱。一个星期前,才发现钱包接近山穷水尽的边缘了。钱是不能再朝家里要了,先干一份兼职吧,赚点总比没有好。

运气还不错,最近阳光百货在搞店庆,急招一批年轻的女性导购员,每小时5.5元,分早班和晚班,每天工作时间大约为8个小时,并补助一顿午饭,时间为7天。要是刚毕业,刘莉是无论如何不会放下自己大学本科生的身份当一个商场导购员的,但是现在,越想越心酸,谁让自己没钱呢。

面试很顺利,交了210元押金后,当天就发了一套制服和饭卡、胸卡,第二天就上班了。阳光百货,刘莉以前以顾客的身份来这里逛过,那价格高的是她这样的人承受不起的。有个同学曾经收到朋友送的一份生日礼物,就是一副看起来和普通针织手套没什么区别的手套,她却整天美滋滋的。问她有什么特殊之处,她很神秘地说,那是从阳光百货买的,2000元一副。我的天哪,这么高的价格,谁敢去那个地方。但是这七天的经历却使刘莉见识了什么叫有钱人,每天光顾阳光百货的客流量起码1000人次。

一件普通的男式T恤,满大街都可以买到的那种,在这里按四折的价格卖,依然卖600元;一条系在脖子上装饰的丝巾卖到了200元;一个样子看起来和平常200、300元的包没什么区别的包卖到了将近3万的价格;那种羊毛衫、皮衣就更不用说了,一般打完折后都上万了。牌子都是国际知名品牌,刘莉以前听都没听过,Adidas、Nike等在这里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可那些来购物的富人们却乐此不疲,刘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年过半百,却风韵犹存的妇人一连四天来买衣服,而且绝对是买皮衣那种重量级的衣服,一次刷卡就好几万。

而且十分有趣的现象是来购物的男性大都长的不堪入目,女的却一个赛一个的漂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肯定是款爷们带着自己的情人来刷卡,当然也不乏精明强干的女性单独来购物。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电话特别繁忙,短短的一个小时,接七、八个电话是常见的现象。

来这儿的人百分百是有钱人,可人的素质绝对是良莠不齐。有的人很有涵养,说话也很有礼貌,不让她们把包带进去,她们就听凭商场人员的处理。可有的人却恶言相向,“你们知道我的包值多少钱吗?让你们看管,丢了怎么办?”说完,头也不回,迈着蹩脚的正步,趾高气昂地走了,让她们这些人也很无奈,但是说实话,这样的人她们很鄙视,一看就是暴发户。

在阳光百货工作的人也都很滋润,一个保安的工资扣除各项保险后,都能达到1600元。商场促销人员按所卖出的货物拿提成,但是你想这里的衣服可不是普通的东西,一般的促销人员都能拿到2000元,多的7000、8000元都有可能。这里共有六个部门,每个部门设一个经理,每个经理下设有三到六个主管,三十个主管大多是吃闲饭的,每天上午10点来上班,下午5点半不管店里有多忙,该走还走,将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记得刘莉第一天来面试,进入他们的办公区,所有的人都很闲,看报纸、玩电脑、聊天,可他们都拿月薪上万。

这七天,是极其郁闷的七天,光看别人大把大把的消费了。记得有一次,看上一件自己喜欢的过季T恤正在搞促销,打三折,心里以为顶多200元,咬咬牙买了,可上去一看,846元。可那些富人对这样的衣服却不屑一顾,一次一个男的拉着他的女朋友或是妻子指着促销区说:“看这些搞促销的烂货干什么,去新货的架子那儿看看。”当时刘莉就气坏了,头一次感到贫富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七天的导购员生活终于结束了,刘莉脱下了制服,拿着挣来的工资,心里突然觉得前途一片迷茫。看着这座大厦,这里是一大群富人和闲人的温床,大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养活着大量无所事事的闲人。

我是如何成功进入海尔的

进入海尔已经半年了,每当我踏着月色、载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宿舍,浑身瘫软地躺在床上,心里更多的是充实和满足。小薇学到了为外人所乐道的“海尔文化”,在海尔,小薇懂得了“速度即效率”,小薇相信三年后,她的人生将得到一个升华。

毕业聚会上,大家谈起各自的工作,有人欢喜有人愁。当初和小薇一起去面试海尔却落选的同学满脸的羡慕、嫉妒甚或有些不屑,小薇心里知道,自己并不优秀,他们或许现在还在想是不是当初那位领导看走了眼。小薇很坦然,因为她知道虽然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2008年9月28日,小薇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就是这一天,她被海尔领导钦点为计算机部部长秘书。

那天早上,寒风凛冽,同行的七个人均身上包裹着厚厚的面包服,什么西装革履、淑女裙终究抵不住寒风的侵袭而纷纷“退居二线”。大家互相调侃着,说如果其中一人成功进入海尔,一定要请客吃饭。看着他们自信的笑容,小薇皮笑肉不笑的附和着他们。

和他们在一起,小薇简直就是一只“丑小鸭”:他们有的拿到了英语六级证,有的头上顶着“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帽子,有的口语流利得能和外国人谈吐自如,有的考出了计算机二级证。而小薇只有“英语四级证”这么一块遮羞布,刚够资格领到面试的入场券。她们登上了前往海尔工业园的公交车,大家这时都彼此沉默着,表情严肃,看得出来,人人都很紧张。

终于到了,站在外面,看着高大整齐的楼群,一种向往、期待油然而生:如果能在这里工作一天也值了。她们被集体安排在会议厅外,一扇门阻隔了她们的视线。当时小薇忐忑极了:“门里究竟是些什么人?我将要面临怎样的考验?”看看其他人,也都面色凝重,紧握拳头,手心里都渗出了汗。“×薇,进来面试。”什么?自己竟然被排在了第一个,小薇头脑一片空白地跟了进去。“PleaseintroduceyourselfinEnglish.”一上来就说英语,小薇顿时蒙了,不过还好,立即调整了思路,用磕磕绊绊的英语勉强挨过了这一关。当时下来就感觉很糟,索性在接下来的考验中,完全放松的去应付。或许真的是不把它看得太重,才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了最佳的境地。

下来的集体面试,主考官逐个提问,其他的两个面试官保持沉默。当问到“你认为自己从事这项工作有什么优势时”,其他人侃侃而谈,什么英语口语好,有企业管理知识储备等。轮到小薇时,她思索了一下,只着重强调了一下自己文秘方面的才能,并讲述了她曾利用假期在一些单位实习的经历,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小薇认为首先得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要有个明确的职责定位,不能一味夸大自己的全能全才。而且,在整个集体面谈阶段,小薇始终保持着仔细倾听的姿势,因为那两个沉默的考官可能也在暗中考核你。

等宣布结果一出来,小薇成为唯一应聘成功的人,其他的人都很惊讶,小薇虽然有些“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但似乎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如今,小薇经过半年的培训,已经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海尔员工,在再过一个月,就承接前辈衣钵,独立上岗任职。

我的第一次求职上当记

我现在的心情有些灰暗,那种淡淡的忧伤。我还是对自己说些无所谓的话语,可脑子里总浮现今天这么两天以来的一幕幕。以下的话语写出来已经不是什么泄愤的原因了,当是对现在正满怀信心地跑公司应聘的学生一个善意的提醒。

我今年21岁了,到7月份毕业。可这学期学校里已经没有什么课了。于是和同学就有了去找工作的念头。寻找一些招聘信息。

17号在省体育馆有招聘会,于是做了简历满怀信心地去了。毕竟就要面对自己职业的选择了。

到了招聘会现场面对200多家单位,投了带来的七八来份简历。有的公司也没怎么祥谈,不过心里想多投一份简历,工作机会就会越多。况且简历的制作成本也不贵。

好多公司都说回去等我们的电话通知。心里还是觉得一些公司蛮有希望的。

回来后心里面异常高兴,只等着公司的电话做最后的面谈了。

晚上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王先生吗?我是北京电子商务公司人力资源部张经理,同事带回你的简历,我给我们李总看了,他很满意,你明天有时间吧!”“您好!有时间,有时间!”接到这样的电话我有点激动。终于等来了一个面试的通知。“那你明天过来好吧,明天早上我再给你打电话。”憨厚的声音,诚恳。“好的,那贵公司具体地址在哪啊?”我问了这么一句,心想问了地址自己可以找过去,最好不用麻烦招聘单位了。“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在贵市是新开的分公司,现在的写字楼还在装修之中,明天我给你打电话再说吧”“好的,好的!”挂了电话,心里很高兴。

第2天早上8:40。我的手机响了,是公司张经理打来的。“你好啊,我们老总想跟你面谈一下,今天他刚好要到旅游局办点事情,你就10:30到旅游局那吧,到了给我打电话啊!”

说完,我赶紧整理了资料,看了时间我就匆忙地跑向公交车站。

好不容易找到了旅游局,我给张经理打了电话。我说我到了饿。

他说你等一下我去接你。

过了不会见一个微胖带着副眼镜的中年人来了,还背了个黑色包。

我很热情地跟他握了手,他说老总过会再来,我们先找个地方坐一下吧。

我跟他到了附近的一个咖啡厅坐下。

我给他看了我的简历,介绍了我的一些情况。并且我说我应聘管理或者销售方面的职位。

他说:你的情况蛮好的,你就到市场部做经理助理吧。那样的话不用像销售部一样整天在外跑业务。待遇也就1800——2000。吃住有补贴。假期有旅游,我说,可以可以,年轻人待遇什么的都由公司安排。我一直表现出一副很坦白,很热情的样子。因为自己是刚毕业的学生,吃点苦没什么,况且公司也挺会为员工想的。现在面试表现得谦虚些还是好的。极力想给公司一个好的印象。

我们又聊了其他的一些。他还说,待会老总来了你不要紧张啊,没什么的,我定了就可以了,他只是跟你随便聊点,他明天就回北京总部。

我感觉到面前的这位经理还真的蛮好的。

正说着话时,我的手机响了。一接听说是李总,就是要和我面试的老总。

他说你们在哪?我现在在旅游局门口。

我说就在附近的某某咖啡厅,要不我去接你过来吧!

他说,不用了,张经理在你旁边吧?

我把我的手机拿给了张经理。“好的,我过来接你吧!”张经理说着你起身走。

我连忙说要不我跟你去吧。

他说,你坐着吧,看着我的包。

我看了一下,他的黑色的包就放在桌对面。

我说好。

于是我就等待着,心里想着待会见了老总要怎么说,同时也想到一份工作就要找到了。待遇什么的还不错。

等了20分钟左右,我感觉不对劲。因为到旅游局也就2分钟的事情。怎么去了这么久,我意识到我的价值1400的手机还在他手里。

另又想,他的包和烟还在,应该没什么事情的。我多滤了,我还自责自己做为一个毕业生,年轻人,应该充分相信人。现在的社会风气还好。况且我这么善良的人怎么会遇见被骗的事情呢?

我又静下心等待。

过了十来分钟,我实在按耐不住了,老站起身来朝门口看,窗外看。可仍不见踪影。

坐下身,心想要不看一下他的包。可又想这样多没礼貌啊!如果看着人家包时,他们正好来了。那多没面子,工作肯定泡汤,还有损学校名声。

我又等了十来分钟,一种被骗的念头占距了我的心头。我猜测了许多被骗的情景。

我终于拿过了黑包拉开一看,傻眼了。里面有本杂志还有报纸。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我终于知道自己被骗了饿,我的手机被他骗走了。

可还是一想,也许不是我所想的,等拨一下我的手机就知道了。

我跑到了电话厅一拨,里面说您拨的用户已关机。

啊!老天,怎么可以这样,我居然被骗了。

阴霾的天气里一颗心伤了。

想到报警,可一点线索都没有。于是放弃,自认倒霉。

现在想手机骗了也就无所谓,可深深的伤到了一个刚找工作的毕业生的心,面对即将踏入的社会有些失望,有些害怕。

后来听到同学在求职的几天里,在车上手机,财物被偷的消息。心里有点酸酸的。

最后只能当作教训吧,也提醒现在正奔波与工作的毕业生求职时小心谨慎。也祝愿您们找到好工作。

我还要继续上路,我还需要社会。

我还年轻……

变脸老板的“和气肉”

8月的一天,我到青岛市人力资源中心去找工作,也就是在那里,青岛XXX文化礼品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接受了我的求职意向,并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参加面试。

我收好了纸条,于第二天下午去参加了面试。老板蒙先生是个穿着挺朴实的老大叔,肉嘟嘟的脸上透着一团和气,当他看到我的身份证时还笑着说道:“吆!你是本地人……还跟我住的是同一路段,呵,真巧了!”我也附和着说到:“看来咱们还是邻居呢!”老先生毫不迟疑地提起笔来在写字台上写了张纸条,然后递给了我,我看了看,原来是通知我8月17日来公司上班,嗨!我提留着的心这下可塌实了。

8月17日我起了个大早,公司门还没开,我就先到了,在门口我静静的等待,期待着新的公司会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后来,员工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公司,等到人到齐了之后,就各就各位地按照分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和另一名新来的员工被分派为搬运工,因为我们不熟悉货物,所以只能找些杂活儿给我们干。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将周围发生的事全都抛掷于脑后。终于有一天,母亲病重住院了,我不得不辞掉工作,以便照顾母亲。

我定了定心,去公司主管那里说我要辞职,原因只说家中有事,挺急,希望马上结算。

蒙老板的脸上一团狐疑,仿佛晴朗的天空正在形成积云,慢慢的,渐渐的蒙老板脸上的“和气肉”正在绷紧。过了一会儿,蒙老板问道:“你为什么要辞职?”“我……是有……有原因的。”我解释道。“你的原因我不听……跟我没关系!单就这件事情上,你要走就是你的不对!”蒙老板不容我分辩,语气上咄咄逼人。“……呀?”我被他的话呛住了,刹时之间,满肚子的理由倒不出来了。“那……我这十几天的工资?”“你自己不干了,还想要工资?”蒙老板说出的话越来越让我作呕。只感觉到他嘴里的臭气热烘烘地扑在我脸上,很让人难受。“不……不会吧?我们不是说好了的吗?一月800,就算做不来的话,也会按天结算的呀”?我问道。“我可不承认有这样的事情!”蒙老板毫不犹豫的回答。“你如果说有这回事的话,那也是你自己编的,我们之间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劳动关系,因为你压根儿就没有协议!”他补充道。“啊?……您怎么变成这样儿了?就算您不承认,我还是会找别人为我作证的呀?”“作证?哼!……就在刚才我还跟他们都交代好了,谁为你作证,谁就得滚蛋!你以为你是谁?才来了几天就能左右得了我手下的人吗?哼!”哎呀!怪不得呀!他刚才让我离开,就是为了把员工都串通一气,员工为了保住工作,自然也就不敢给我作证了呀!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后背都凉了,蒙老板考虑的可真周到呀!

我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人,阴险,狡猾,还带着一脸的浑恶相,根本就不是一开始我所见到的那位蒙老板了,他的心灵已经被邪恶所笼罩。即使再交流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了!“您……就不怕我告您吗?”我又问道。“哼!穷打工的……告到哪儿我也不怕!”他的回答斩钉截铁,又带着几分轻蔑。

我无助地摇了摇头,虽然心有不甘确又无可奈何,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只好瑟瑟的收拾了衣服,离开了公司。

过了两天,我去劳动保障局的投诉受理中心把这家公司投诉了,投诉科的刘主任是位面孔上一脸古板的中年干部,我慢慢地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以及心中的不平,然后又在他的指导下填写了一份书面的投诉材料。之后,刘主任一边看着材料一边询问道:“如果那家公司就是不承认你在他们那里工作过,那就什么也不好办了。你还有别的人帮你证实吗?”我摇了摇头,这一点蒙老板已经处理的干干净净了,他早就是这方面的老手了,哪还会留给我什么把柄呀?刘主任又问道:“你有那公司的电话吗?”“有!”我边说边把面试那天的纸条递了过去,刘主任一看这纸条便问道:“这是谁给的?”我说:“公司给的。”“哈哈……有戏……”刘主任像个小孩子一下子得到了什么好玩具似的,高兴的不得了。我愣愣地在一旁看着,只觉得这位木根雕塑一样的干部竟然在不长的时间里活灵活现起来了,就如那铁树开花一般的让人欣喜却又琢磨不透。

他拿着纸条在屋里来回地走了几趟,然后叫了几位办事员坐在他办公桌的周围,他便手抚电话机,嘴里像念咒语一样的嘟囔了几句。我一时更感到莫名其妙,便问其中一个办事员道:“刘主任要做什么呀?你们干嘛围着他坐着呀?”那人说:“呵呵……我们听戏来了。”

呀?我更加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只见刘主任把话机按下了免提键,然后拨通了纸条上的电话号码,话机沉闷的嘟嘟了几声,然后有人接起了电话,一个挺不耐烦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喂?找谁呀?”我一听这声音便知道是被我梦里骂过千百次的蒙老板接起了电话,哈哈!冤家路窄,可不能白白便宜了你,心里再骂你一回,看招!接骂吧你!想着想着就微一侧身,嘴里念念有词的开始了诅咒和漫骂。

刘主任耐心的说道:“我是劳动保障局劳动投诉受理中心,麻烦找一下你们的企业负责人。”“啊?……呃……负责人?……我就是。”那人应道。不耐烦的语气有所缓和,但又增加了几分疑惑和恐慌。“我们接到别人的投诉,所以有些事情得调查落实一下。”“喔……对,对,对,应该落实,应该落实。”那人已开始唯唯诺诺起来,完全没有了企业主的高傲姿态。“小皮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干了呀?”我一听,就怕蒙老板矢口否认,心里埋怨刘主任不该这么问,但刘主任这种单刀直入的气势像是上级向下级传达命令似的,不由得他不回答。“他是……他,他……”“他怎么了?”“呃……他这个小子,偷懒耍滑,不老老实实干活,自由散漫,粗心大意,所以自己提出不干了的。”

我听到这一连串的“称赞”之后,一阵子恶心,不住的晃荡着脑袋,他说的是我吗?简直没有天理了呀?“喔?是这样呀。那他这么个工作法,你的损失可大了呀?”“嗨!领导您放心,我呀,不让他干那些细活儿,所以业务上的事儿他也学不会,再加上他前后才干了不到一个月,不会给我造成啥损失的,呵呵……”蒙老板已经开始得意起来了,仿佛把刘主任当作是站在他一边的人了。“呵呵……”刘主任笑了起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